<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

2023-09-24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本文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基本內涵,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對促進企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作用,落實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方法措施,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 目前,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企業會計內控制度不僅要對財務基礎工作的各個環節、崗位、職責進行控制,更重要的是對企業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等財務活動的計劃、組織、實施、協調等全過程進行控制。

一、 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內涵、目標、方式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內涵、目標

1、內部會計控制,是指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關的控制。它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單位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

2、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目標是:確保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保護單位資產安全和完整;促進單位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二)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方式

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應該是一種全方位、多層次、順序遞進的多重會計控制防線,包括:

1、授權控制。是指在某項財務會計活動發生之前企業各級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授權和批準才能對有關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處理,未經授權和批準,這些人員就不允許接觸這些經濟業務。這一控制方式使經濟業務在發生時就得到了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

2、分工控制。是指對不相容的職務必須分工負責,不能由一個人同時兼任。這一控制方式使經濟業務處理有關人員能夠相互制約。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企業內部某些相互關聯的職務,如果集中于一人身上,就會增加發生差錯和舞弊的可能性,或者增加發生了差錯和舞弊以后進行掩飾的可能性。對于不相容職務進行分工負責,可以防止差錯,堵塞漏洞,對于保護財產安全起積極作用。

3、業務記錄控制。在經濟業務發生以后,必須按一定的程序記入會計系統。所謂業務記錄控制,即在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賬務記錄時必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及時和正確。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意義

企業發展一定要注重“雙輪驅動”,一手抓市場,一手抓制度。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優秀的員工團隊,能使企業形成一種“無形”的競爭力,成為給企業長遠發展帶來巨大利益的“制度資本”??梢哉f,內控制度建設是企業創新發展的生命線,也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軟實力的“助推器”。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指與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有以下重要作用:(1)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可靠,防止差錯。(2)防止個別人貪污盜竊、挪用公款的營私舞弊行為的發生。(3)實行內部控制后,由于各項工作有明確的分工,因而也可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工作責任心,并且有利于維護財經紀律。(4)便于日后的審計工作,減少審計費用。

(5)對外經濟業務如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等的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有關人員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可降低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同時抑制其中營私舞弊行為發生。因此,發揮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作用至關重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需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為保證企業制訂的經營方針和決策措施能夠貫徹實施,為確保各責任中心( 如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分支機構履行自己的職責,防止舞弊或減少損失、浪費,最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企業總的經營目標和財務目標,必須有一個獨立的機構和人員,對單位經營活動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和評價。這就要求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企業在自主經營過程中,必須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要嚴格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合法經營,如實反映經營成果,不編制假會計資料以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內部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通過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來有效地促使和協助企業承擔并履行上述責任。

三、做好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方法

(一)樹立科學的內控觀念,培養內控認同感

要搞好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首先企業自身要認識內部控制制度

對其經營的重要性,只有加深了認識,逐步從“我不用做”到“要我做”和“我要做”轉變,企業才會重視和加強制度建設,才會將認識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刂骗h境是企業內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內部員工控制其它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任何控制制度歸根結底需要人來造就和實施,因此要實現現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目標,關鍵應當抓住控制中的行為主體—人的因素,人們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觀念直接影響其內部控制的態度,并進而影響著內控作用的發揮。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設置的各個崗位,必須要有能履行其職責的人來勝任。造成中小企業的各種問題的因素中,歸根結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中小企業中關鍵崗位的人才還主要依靠外聘,要善于挑選能力突出、經驗豐富、具有職業精神的高端人才為己所用,充分發揮其才智。此外,要著手培養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員工培訓體系,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能技術教育,促進本企業各類人才的快速成長。樹立良好的內控觀念應注意以下幾點: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新觀念;創新管理層的管理觀念、方式;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完善企業獎勵制度。

(二)建立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首先應注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刂骗h境是指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它是一種氛圍,塑造企業文化,影響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影響企業內部各成員實施控制的自覺性,決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礎。任何企業的控制活動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環境之中,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遵循和執行,以及

企業經營目標、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應注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包括經營管理的理念、方式和風格,組織機構,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實務,外部環境的影響等。只有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才能保證制度的真正落實,才能真正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三)加強企業內部稽核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系通過納入管理過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動實現的。因此,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內部控制能夠隨時適應新情況等,內部控制就必須被監督。監督是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評估制度執行質量的過程。監督可通過日常的、持續的監督活動來完成,也可以通過進行個別的、單獨的評估來實現,或兩者結合。企業的一些高級管理人員認為,稽核部門不能創造效益,還要占用人員編制,增加經營成本,因此對其并不十分重視,這一觀念應立即更新,并切實加強考核、監督、制約機制。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將內部審計人員從會計、財務人員中分離出來,直接對董事會負責,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內審人員的作用,監督和保護企業的資產、財產安全,監督企業朝著合理、合法的良性方面發展。

(四)借助外部監督與約束機制,促使企業改進內部控制制度

一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實施。二是通過中介組織對照內部控制評價標準體系,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對企業內部控制狀況進行評估,及時發現企業有失“公允”及其他不當的行為,幫助企業加以糾正。

(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保證企業內部控制效果

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企業運營狀況和組織中發生的各種情況,及時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息,并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溝通。企業會計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子系統,是組織處理會計業務并為企業提供財務信息和決策信息及輔助企業管理控制的有機整體。因此,必須加強會計系統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溝通體系建設。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

(一) 經濟監督職能

企業內部審計的經濟監督職能是指審計人員依據財經法規等, 對企業各部門的財務收支等經濟活動進行審計, 從而監督單位運行, 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在參與競爭時, 其內部審計的經濟監督職能非?;钴S, 具有動態的主動參與能力。內部審計的經濟監督職能以為企業提供健康發展的服務為目的, 所以, 經濟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 將有利于企業提高自身實力, 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 經濟評價職能

企業內部審計的經濟評價職能是指利用檢查、審核等方式對企業各部門的計劃、決策等的可行性進行審計, 對企業各部門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既定計劃、計劃目標進行審計, 對企業各部門的經濟收益、內部控制水平進行審計。在現代企業管理的全部領域和過程, 內部審計可與企業風險管理進一步結合, 這使得內部審計的經濟評價職能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經濟評價職能可以有針對地提出意見和建議, 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

(三) 管理服務職能

企業內部審計的管理服務職能是指審計人員完成對審計對象的審計活動后, 取得了審計資料, 對企業各部門的運行情況有所掌握, 進而根據掌握的資料向被審計對象提出修正建議, 使被審計對象自覺改善弊端。但是, 也有內部審計不具有管理職能的說法, 審計的目的是保障經濟健康發展, 內部審計部門不僅要提出問題, 查處違紀, 發揮防范性作用, 更要發揮審計工作的建設性作用, 要根據審計情況和查出的問題, 從深化改革, 加強經營管理入手, 健全法制、法規, 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二、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

(一) 樹立服務意識, 更新傳統觀念

在當前, 大部分企業已經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管理實現了規范化、科學化, 而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成為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內容, 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樹立服務意識, 擺脫傳統觀念, 熟悉各個部門的業務流程, 把握重點環節, 在開展內部審計時做到實事求是, 嚴格認真, 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對于企業領導來說, 也要重視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 不要將內部審計當做事后監督的手段, 而是將其貫穿到企業業務流程當中, 使其成為提高企業經營水平的有力保證。

(二) 加強風險管理, 拓展審計范圍

近年來,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 企業數量越來越多, 各行業的供給接近飽和, 但市場需求卻仍舊有限, 這導致現代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經營風險也隨之加大。高效的內部審計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審計人員必須加強風險管理, 擴展審計的范圍, 其中, 審計人員不僅要熟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業務, 還要主動參與到各個部門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 各部門也應積極配合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 共同尋找企業經營中的風險, 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同時應采取必要的制約機制, 運用謹慎原則, 減少操作上的隨意性。

(三) 認清審計責任, 降低審計風險

在經濟新常態下, 我國的經濟發展更為注重經濟質量, 企業發展也必須順應這一形勢, 強化對企業經營質量的重視。對于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來說, 更應當認清自己肩負的審計責任, 正確、有效地行使內審職能。不能因管理性工作見效更快而從事管理性工作, 忽視監督本職, 要更為嚴格的要求自己, 善于發現、干預發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存在的問題, 找出問題的動因, 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標準和威信, 實現內部審計存在的具體價值。此外, 審計人員還要注重后續審計, 實現對審計成果的應用, 解決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三、結語

在中國市場經濟快速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的時代背景下,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挑戰, 同時也面臨著機遇。對此, 內部審計人員必須要樹立服務意識, 更新傳統觀念, 加強風險管理, 拓展審計范圍, 認清審計責任, 降低審計風險。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 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婧伊.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發展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中外企業家, 2016 (03) .

[2]姚博文, 李佳鈺.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政策探究[J].商, 2015 (47) .

[3]劉實.論企業管理變革對內部審計的影響[J].審計研究, 2014 (02) .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摘要: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監督機制是否健全有效,關系到企業管理的成敗。內部審計在增強企業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重用。文章論述了發揮公司內部審計作用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管理: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監督機制是否健全有效,關系到企業管理的成敗。但從國內企業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管理現狀看,我國內部審計的作用還未得到良好的發揮。只有正確認識內部審計與企業管理的關系,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的職能,為完善企業管理服務。

一、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第一,增強財務信息的可信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發揮真實性審計的作用。企業改制上市,為了吸引更多的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在整個運作過程中,籌資人要向投資人公開財務,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便成為關鍵之所在,籌資的實現,投資的成功,資金市場的正常運作,都有賴于財務信息的真實性。但是由于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使經營者面臨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出資者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同時,信息披露有意或無意的不完整也屢屢發生。審計的基本作用就是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審計可以通過對企業提供財務報表真實性的檢查,增加財務信息的可信性,降低財務信息風險,有利于企業順利籌到資金,有利于投資人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也有利于政府對資金市場運行情況的監控。世界著名的審計師責任委員會也認為審計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一種控制?!渡鲜泄局卫頊蕜t》里強調“審核公司的財務信息及其披露”是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責之一。審計委員會應負責檢查會計政策、財務狀況和財務報告的程序,對企業對外出具的財務報告的真實可信負有監督檢查權。因此,毫無疑問,審計能在增強財務信息的可信性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正好符合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對“利益相關者”和“信息披露與透明度”的規定要求,通過審計借以保障廣大中小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符合真實性審計的目標要求。

第二,有效防范企業風險,促進企業管理,發揮管理審計在有效性和合理性等方面的作用?,F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使企業建立起有效的決策、經營、監督運轉機制,形成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要求,是現代企業家管理企業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我國,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從根本上解決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問題,使企業領導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進一步加強管理,促使資產保值增值最大化上來,這種轉變會刺激企業管理者對內部審計的需求,使審計由外力推動轉變為內因刺激,成為企業領導搞好企業的自覺需求,把“要我設內審”變為“我要設內審”。通過審計監督,從更高的層次及時發現問題,做出評價,為決策者提供改善管理的建議或意見,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公司治理是實現企業目標和價值的有效途徑,而公司治理過程在履行其職能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公司的道德文化建設。因此,國有上市公司應積極創立企業文化,構筑公司道德氛圍,內部審計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建議作用。為保證目標的實現,公司董事會或經理人員應通過履行以下4種責任來進行公司治理,即使用各種法律形式、結構、戰略和程序來確保其遵紀守法;遵守職業規范和社會公德,滿足社會期望;為社會謀福利,兼顧國家、社會、公司3方利益,并考慮其長期和短期利益;全面真實地向有關各方提供財務報告,對其經營業績與財務行為負責。因此,內部審計部門主要是通過以下工作對公司治理過程發揮建議作用:通過對企業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議經營者合法經營;通過股權投資審計,建議管理層力求投資回報,在考慮企業短期利益的同時更要考慮企業的長期利益;通過財務收支與經營業績審計,建議企業出具全面真實的財務報告,督促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等等。二是測評作用。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內部測評工作協助管理層建立起一整套企業道德規范。如通過內部控制制度科學性、有效性的測評,發現內控制度執行方面的漏洞與不足;通過企業風險測評,發現領導者在制定企業政策方面的疏漏;通過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測評,發現經營者遵紀守法、穩步經營方面的欠缺,提醒管理層為加強執行人員的責任心、提高領導者的領導水平、強化經營者合法經營的理念而建立相應的道德規范。三是評價作用。如評價是否對領導干部有強而有力的監督機制,是否有保護檢舉人的舉報制度,是否設有接受舉報的機構來加強公司麋政建設,起到反腐敗、反舞弊的作用;評價公司是否有企業文化宣傳教育機制,是否使每一個員工都能理解、明確企業文化建設中所提倡的企業宗旨、精神和經營、管理理念來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起到企業文化宣傳者的作用;評價企業形象與員工形象。公司領導是否身先士卒做精神文明的表率,是否與業務客戶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往來關系,由此來敦促管理者和員工忠于職守、遵守法律、道德規范和社會責任,在公司逐步形成一種良好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圍,起到良好道德倡導者的作用。

二、發揮公司內部審計作用的對策

第一,改革內部審計管理體制,明確隸屬關系,增強審計獨立性。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在時間上應從事后審計轉向事中、事前審計;在工作內容上,將從查處違規違紀審計轉向內控制度審計和績效審計。理順資金運行管理機制。

第二,端正認識,厲行企業內部常規審計,減少違紀違規問題。

第三,防護作用。內部審計工作在執行監督職能中,對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證、保障、維護作用。一是為建立健全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證。為了適應wTo環境下的新形勢,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部審計人員有必要開展內部審計,內控系統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審計,揭示并建議改正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失控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二是保障資產的安全、完整。內部審計人員應重視生產經營情況,對企業資產狀況做到心中有數,隨時隨地開展內部審計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經濟有效的使用資產,確保資產保值增值,防止資產流失。

第四,制約作用。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及其經營管理制度的監督檢查,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按照審計工作規范,揭示企業的違法亂紀行為,維護企業的經濟秩序。

第五,對搞好聯營公司,規范經營行為起到了鑒證作用。開展聯營審計,維護公司合法權益。聯合經營是在生產社會化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公司為了取得實效,一個公司和一個或數個企業為

發展生產和產品交換而進行的經濟聯系。加強聯營企業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能夠遏制亂攤亂擠成本現象。如審計科提出的壓縮公司辦公費用和車輛維修費用、出售辦公用車等就為公司節約了資金。

第六,開展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強化內部監督機制。實行領導班子在任定期審計。有助于監督公司領導依法辦事,遏制腐敗,促進企業廉政建設,為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據。開展公司領導干部離任審計,評價企業領導在任期間生產經營情況、遵守財經紀律情況、履行經濟責任情況,肯定成績,糾正不足,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企業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第七,促進作用。一是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發現影響財務成果和經濟效益的各種因素,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進一步挖潛降耗,增加收入。二是促進經濟責任制的完善和履行。通過經濟責任制審計,發現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關部門反饋信息,解決履行情況和責任歸屬不清的問題。三是促進各種經濟利益關系的正確協調處理。不定期的開展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審計。規范下屬實體遵章守紀,正當經營,依法辦事。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八,建設性作用。建設性作用是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的檢查和評價,針對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見和方案,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審查評價企業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環節,解決存在的問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

第九,參謀作用。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對查出的問題予以揭示并提出整改建議,為公司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對管理的薄弱環節開展審計調查,為領導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企業也由原來的面向國內市場轉到了國際市場,公司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依賴于可靠的經濟信息?;ヂ摼W技術的普及促進了內部審計事業的飛速發展。內部審計可以為領導提供世界性的先進技術資料和經濟信息,客觀公正的地為領導決策服務。

三、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第一,內部審計與企業管理的關系割裂。我國公司內部審計尚未與企業管理完全相結合,成為企業管理的有機部分。多年以來,人們過多地關注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方法的發展與變化,卻忽視了它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導致了二者關系的割裂:一方面,置內部審計機構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甚至處于隸屬的地位。其獨立性、客觀性及權威性難以得到應有的保證;另一方面,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仍是“查錯防弊”,而不是對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評價和提出管理建議。

第二,內部審計的角色定位不符合企業管理的要求?!秾徲嬍痍P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明確規定,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管理的內設機構,獨立行使監督職能?!秾徲嫹ā芬幎?,企業內部審計作為國家審計體系的組成部分,在國家審計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工作。這種雙重身份,使內部審計一方面受國家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對本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監督檢查,維護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受本單位行政領導,工資福利由本單位解決。業務工作的“外向型”與行政待遇的“內靠型”,使內審人員進退維谷,難以適從,導致內部審計工作開展難度加大或是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

第三,內部審計人員素質難以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F階段的內部審計大多是事中、事后的“查錯防弊”,而事實上內部審計還可以通過有效的事前工作,為企業經營者提供相關的信息、技術等支持與服務,以便管理當局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當然,這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與水平。但我國的內部審計人員中有不少人僅熟悉財務會計業務,有相當一些人員不具備必要的學識及業務能力。不了解本單位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難以提高或保持其專業勝任能力。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關鍵詞:企業,管理審計,措施

近年來, 內部審計行業蓬勃發展, 是靠組織支持和內部審計師工作的不斷創新及執著的努力得來的。內部審計為企業追加價值, 保證企業各項工作運轉期間遵循各種政策和程序, 幫助組織更明智、更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 提高組織運行的效率。

一、國際上對內部審計的定義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IIA) 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與咨詢工作, 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出機構的運作效率。它采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來對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進行評價, 提高他們的效率, 從而幫助實現機構目標。

二、管理審計概述

管理審計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經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及評價并深入剖析, 使被審計單位的資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 最終提高企業價值的一種審計活動。

(一) 管理審計的內容

1. 管理過程審計

管理過程審計是指以管控決策、目標設計、組織實施、檢查控制等管理職能為對象的一種審計。它通過對保證企業目標能夠實現的各種管理職能的健全性和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評價, 針對管理中所存在的薄弱環節, 進行原因分析, 提出改進的建議。

2. 管理部門審計

管理部門審計, 是以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為對象, 通過對企業各管理部門應承擔的責任及其履行狀況的審計, 促進企業價值提高的一種審計活動。如對采購部門的審計, 應查明是否執行的需求計劃審批制度, 采購方式是否合制度規定, 合同審批人的審批行為是否經過書面授權, 采購的物資是否經過倉儲部門驗收, 結算是否及時等。

(二) 管理審計重點

1. 管理過程審計。

它是以企業內部各部門職能發揮為重點, 對各項管理業務的計劃、組織實施、檢查和控制為內容的一種管理審計。

2. 資產保護審計。

根據企業資產管理制度, 檢查企業資產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檢查資產管理制度的適用性, 定期修正不適用的制度條款, 對資產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評價。

3. 價格審計。

對本單位在采購、生產、銷售過程中發生的價格行為進行了解、審計檢查, 確認其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

4. 經濟合同審計。

企業在投資設備和物資采購、生產協議、工程施工等方面存在大量的經濟合同, 通過對經濟合同的前期準備、簽定、履行各個階段的審計, 及時發現影響企業利益的各種問題, 如在合同簽訂前, 即審查供應商選擇的合規性、招標或比價采購的合規性, 可以防止高價采購、違反法規等, 避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或損失。

5.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對內部控制的審計評價主要是檢查其健全性和有效性, 查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風險。

三、當前企業內部管理審計的現狀

目前, 大多數企業都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 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專職、兼職 (主要由會計人員兼任) , 主要開展傳統的財務審計和財經法紀審計, 管理審計開展比例較少, 審計效果也不明顯, 管理審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增值作用沒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一) 高層管理者對審計專業不熟悉

大多數企業高層領導缺乏對內部審計的了解, 對內部審計工作提不出愿景, 工作目標設置欠缺, 考核流于形式, 管理方式簡單粗放

(二) 內部審計人員開展管理審計所需的綜合知識欠缺

大部分內部審計人員以財務知識為背景, 在開展管理審計時往往因知識不足而無法開展或較少開展。開展管理審計時往往要用到企業管理知識、經營知識、法律知識、統計知識、計算機能力、ISO認證知識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知識, 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才能有效完成管理審計任務, 不斷滿足審計委托人的要求, 提升企業價值。

四、提高管理審計水平的措施

(一)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審計人員的知識面要不斷拓展, 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專業、審計專業、計算機專業、統計專業, 逐步向企業管理專業、法律專業及其他相關經營專業拓展, 不斷學習企業管理知識、法律知識、ISO認證知識和其他企業經營知識, 滿足企業管理審計的需要。

(二) 不斷增加管理審計項目

傳統財務審計重點檢查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合規性, 關注相關法律、制度、規章。財務審計和合規性審計主要側重事后監督, 增值效果差。管理審計關注管理目標設計、管理業務流程、資源利用、績效反饋、問題改進等, 以達到企業增值的目標。所以, 現代內部審計人員除完成傳統財務審計、例規性審計任務外, 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面的拓展, 大力開展管理審計, 運用先進的企業管理知識和豐富的相關經營知識, 關注企業內部業務整個過程, 提出全面、細致、深刻的審計意見與建議.

(三) 注重事前、事中審計監督

改變傳統審計事后評價的方式, 運用系統性思考, 加強管理設計、業務實施過程和結果的整體審計評價, 依據管理標準檢查管理資料, 尊重客觀事實, 查找企業管理與控制的薄弱環節, 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議, 增加企業目標實現程度和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邵敬輝.內部審計職能拓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審計月刊, 2009, (5) .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逐步轉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做好風險的識別、分析、應對和控制等風險管理工作,切實將與企業發展相伴相生的各項風險防控到位。針對如何將風險管理與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開展了審計理念創新探索,并從客觀需求、項目特點和理念梳理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路分析。

關鍵詞:風險管理;經濟責任審計;思路探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從現在到建黨一百年時,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攻堅戰”的要求,讓我們在明確了肩負歷史責任的同時,也對經濟工作中的風險管理有了更為清晰和準確的認識。在財政部等部委2008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就指出了應對企業內部控制給予高度重視,包括風險識別、分析、應對和控制等風險管理相關內容。因此,在貫徹黨中央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要求的過程中,如何把風險管理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進行審計理念創新,成了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下面本文從客觀需求、項目特點和理念梳理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思路分析。

1 基于風險管理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客觀需求

1.1 國家宏觀政策層面的要求

2014年10月9日,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文)中提出:“要加大對經濟運行中風險隱患的審計力度,積極提出解決問題和化解風險的建議?!?/p>

2016年3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資發評價[2016]48號)中明確指出:“中央企業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風險預判方面的能力和作用,促進企業健全風險防控體系”。

2018年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針對如何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更好發揮審計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加大對經濟社會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揭示力度”。

通過上述簡要摘錄,我們不難看出黨中央、國務院在國家治理層面對審計,尤其是國企的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方面提出的明確要求和給予的高度關注。

1.2 審計業務管理層面的規定

審計署于2018年1月12日以第11號審計署令發布了新修訂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取代了2003年以第4號審計署令發布的舊版本,其中對內部審計職責范圍作了進一步拓展,特別是在內部審計的定義中將監督范圍拓展至“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領域?!?/p>

審計署同日發布的《關于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業務指導和監督的意見》(審法發[2018]2號)中也明確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在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制度時“要強化內部審計在防范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時“要引導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堅及時發現權力運行中存在的重大風險隱患等問題?!?/p>

1.3 國有企業發展層面的需求

2017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18年經濟工作的發展基調和根本要求,圍繞推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部署了重點工作。因此,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逐步轉變,國有企業的發展也必須把提增發展質量效益作為根本目標,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協同高效、多元管理的專業分工、基礎管理的信息化等方面精益求精,通過充分發揮創新效應,增強核心競爭力和擴大市場競爭力。

在這個過程中,全面做好風險的識別、防范和化解等風險管理工作應成為底線要求,特別是在企業誠信、質量安全、項目管理、法律合規等重點領域,必須嚴守流程、嚴格管控,切實將與企業發展相伴相生的各項風險防控到位。

2 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特點

2.1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內容

2014年7月27日,中央組織部聯合審計署等部委發布了《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其中第十六條規定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有關經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企業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資產負債損益情況;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情況;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經濟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情況;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及廉潔從業情況等。

2.2 國有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特點

在審計行業管理部門的統一要求之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又會根據內部機構設置、經濟責任的具體情況來設置更加詳細的內部機構年級責任審計項目內容。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子公司、分公司和項目部等三種類型,分別對應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特點如下:

首先,子公司類型。這種類型在大型國有企業比較常見,往往具備完善的公司治理環境和明晰的經濟責任界定,其發展戰略、人員配置、財務核算、內控管理、監督考核等環節都會比較健全,因此這類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內容是比較全面的,一般會包括如下內容:(1)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經濟責任完成及真實情況;(2)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財務收支核算的合規性情況;(3)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資產質量變動情況;(4)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經營績效變動情況;(5)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有關經營活動和重大經營決策的合規性、科學性情況;(6)子公司被審負責人任職內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及領導廉潔從業情況;(7)子公司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情況;(8)子公司各項管理基礎工作的完善情況;(9)子公司章程等賦予其他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其次,分公司類型。這種類型又會被稱為事業部類型,主要特點是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但是又會承擔企業一部分重點生產領域或一部分重要管理職能的工作,相應的經濟責任則與機構職能密切掛鉤,全面程度不及子公司類型。這類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內容往往側重于對其分管工作內容的重點監督,一般會包括如下內容:(1)分公司執行國家相關財經法規及企業規章制度的情況;(2)分公司完成職責范圍內工作的效率及效果;(3)分公司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4)分公司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情況;(5)其他需要審查的事項。

第三,項目部類型。這種類型的最大特點是企業專門為某一項具體的工作任務臨時設置的,比如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總承包項目部、工程監理項目部等,隨著具體工作任務的完成一般會撤銷,當然也有可能就地轉變成子公司或分公司。它的臨時性決定了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會更加集中于項目工作任務的績效完成、質量安全、財務收支、項目內控等方面,具體內容介于子公司和分公司兩種類型之間,這里就不再贅述。

3 以風險管理視角梳理國企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思路

風險管理的主要思路就是通過對企業各種風險的識別和研判,在綜合平衡風險與獲益后再來決策風險應對策略、開展對風險的控制措施。其中,企業涉及風險種類包括但不限于創新、安全、質量、市場、金融、技術、管理、財務等因素;風險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受等類別。

把風險管理的主要原則與國企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特點放在一起進行綜合考慮,既充分發揮風險管理的分析權衡、機動應對的長處,又能更好地實現經濟責任審計對企業負責人任職內經濟責任的客觀評價和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目標的確保。因此,本文試圖用風險管理的視角及應對策略,對國企內部不同類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思路進行梳理。

3.1 對于項目部類型采用基于短期盈利能力分析的風險降低管理思路

項目部類型的特點決定了它在風險管理上的重點是高度偏向于收益而不是風險,也就是說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承擔盡可能小的風險去盡快地完成項目任務。

用這樣的風險降低管理思路來梳理項目部類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思路時,就會發現內部審計部門應把工作重心放在核定項目盈利真實性上,通過結合內部控制、財務收支、項目驗收的審核結果,以及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時對盈利風險的事中識別,對經濟責任進行綜合評判。

3.2 對于分公司類型采用基于中期績效理念分析的風險分擔管理思路

分公司類型特點決定了它在風險與收益的權衡過程中更傾向于收益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也就是說它更關注一個考核周期或一個戰略階段內的績效完成情況,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中期績效,這個時候做風險分析時往往會充分考慮分公司在較近的生命周期中大量的經營、生產、財務等考核數據,通過這樣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去尋找一個周期內風險與收益的最穩定平衡點,即通過業務外包、保險兜底等分擔方式,將風險穩定地控制在平衡點可承受范圍之內。

用這樣的風險預警管理思路來梳理分公司類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思路時,就會發現內部審計部門應把工作重心放在分公司盈利能力變動趨勢上,通過對分公司若干年考核指標的綜合分析和趨勢對比結果,全面評價分公司穩定的績效實現成果及風險管控措施有效程度,并對其經濟責任進行綜合評判。

3.3 對于子公司類型采用基于長期創新戰略分析的風險承受管理思路

子公司的類型特點決定了它對于收益的追求一定是貫穿企業發展的完整戰略周期的,也就是它在風險與收益的權衡過程中重點關注收益的成長性,而確保企業的戰略收益的答案就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也就是說,收益成長的基礎必然離不開企業創新體系建設,但必須看到,企業在創建創新體系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各種風險,這些風險是企業在創新道路上必須承受之痛。

用這樣的風險承受管理思路來梳理子公司類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思路時,就會發現內部審計部門應把工作重心放在子公司戰略規劃實現程度及創新目標完成效果上面,通過對子公司貫徹落實母公司重大戰略布局、科學制定子公司戰略規劃、創新體系建設及未來市場培育等方面的綜合考核,全面評價子公司創新戰略的實現成果,并對其經濟責任進行綜合評判。

參考文獻

[1]時現.最新發布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的特點分析-基于修訂前后比較的視角[J].中國內部審計,2018,(3):4-7.

[2]葉曉鋼.構建容錯糾錯機制的審計思考[J].中國審計,2018,(2):55-56.

[3]孟華.國有企業內部巡視與審計如何有機結合[J].審計觀察,2017,(3):34-36.

[4]朱方偉,宋昊陽,王鵬,等.國有集團母子公司管控模式的選擇[J].南開管理評論,2018,(1):75-87.

[5]周律俊,方道偉,郭燕杰,等.大數據審計在建筑企業風險防控中的應用探索[J].湖北內部審計,2017,(3):6-12.

[6]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Z].2007-03-02.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Z].2014-10-9.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Z].2016-3-31.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Z].2017,(4).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Z].2018-1-12.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關于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業務指導和監督的意見[Z].2018-1-12.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等.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Z].2014-7-27.

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目前, 鐵路企業開展的審計項目主要包括財務收支審計、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資產經營責任審計、建設項目審計、專項審計及審計調查等, 從內容上看大多是圍繞鐵路企業經濟活動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等方面開展的, 并未充分發揮改善內部管理、為鐵路企業內部管理服務的作用, 更無法適應鐵路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因此, 鐵路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不能以單純的查錯防弊為目的, 而應向促進和提高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轉變, 向單位的業務經營領域及管理領域擴展, 開展管理審計, 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 幫助被審單位完善管理制度, 堵塞管理漏洞, 防范管理風險, 避免損失浪費。

一、管理審計的職能

管理審計具有批判和指導兩大職能。所謂批判職能, 就是審計人員根據有關情況一般認為必要而且充分的經營評價標準, 對企業的收益能力、資金能力、企業組織和經營的妥善性加以評價。所謂指導職能, 就是把在對企業經營的妥當性表明批判性意見的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 向企業的管理層建議和報告, 并指導企業加以改善。

二、鐵路企業管理審計的特點

1. 管理審計是高層次的審計。

鐵路企業的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管理體制作用下進行的, 只有抓好管理工作, 才能保證鐵路企業各項業務活動正常高效地進行。因此, 通過管理審計可以促進被審計單位改善管理素質, 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保證鐵路企業在現有技術和裝備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益。

2. 管理審計的審查重點是管理素質。

管理審計的著眼點是提高鐵路企業的整體功能, 從根本上改進組織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為了從系統整體的高度來優化結構, 必須提高管理組織和管理人員的素質, 從而為實施挖掘潛力, 提高經濟效益的各種改進方案創造條件。

3. 管理審計是審查、評價管理活動的審計。

鐵路管理審計本身并不具備管理職能, 它不是直接的管理活動, 而是一種評價與間接控制活動, 是審查、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活動的活動。因此, 管理審計并不是代替和重復鐵路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

三、鐵路企業開展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 鐵路企業開展管理審計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審計理念落后。

目前, 仍有部分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 認為審計的主要職能就是查錯防弊, 審計的主要內容就是查賬, 檢查賬務核算是否符合規定, 審批手續是否齊全, 對不符合規定的問題予以處罰, 審計的對象也僅僅局限于會計報表、賬簿、憑證及相關資料, 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財務領域而未深入到管理領域和經營領域, 對宏觀的決策及各項具體管理活動缺乏應有的熱心與關注。這些認識沒有把審計與高層次的監督聯系起來, 更沒有將審計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一部分, 審計時, 往往不能對企業管理做出分析、評價和提出管理建議。

2. 審計方法滯后。

現階段的審計工作仍沿用傳統的順查法和以經驗判斷為主的審計手段和方法?,F場審計階段將會計賬簿作為取證工作的切入點, 工作重心放在會計賬簿上, 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查證上。只對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審計, 而不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系統的評價, 也就無法提出實質性和預防性的管理建議。但是, 隨著各級管理層對審計質量的重視, 加之審計內容和組織方式的擴展變化, 不使用科學的審計技術方法將難以履行審計的職責。

3. 審計人員的素質不能滿足管理審計的需要。

目前鐵路內部審計人員大都來自財會隊伍, 專業比較單一, 知識結構不合理, 對計算機輔助審計、網絡審計等信息審計知識知之甚少, 影響了現代審計技術方法的推廣;鉆研審計理論氣氛不濃, 對國際內審準則、內審發展狀況等知識了解甚少, 不熟悉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過程, 不能恰當評價內部管理水平。管理審計需要運用審計人員較多的專業判斷, 所以審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管理審計的質量。

4. 某些被審計單位不歡迎管理審計。

一些被審計單位的領導對管理審計不夠重視, 認為管理審計不是生產經營需要, 僅僅是查問題, 挑毛病, 或者認為管理審計是走過場, 因而態度消極。還有少數企業管理人員為謀私利, 故意造成管理混亂, 所以對管理審計采取抵制的態度。

四、搞好鐵路企業管理審計的途徑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鐵路企業開展管理審計, 必須要有創新精神, 對單位的行業情況、運營環境、經營和決策過程等要非常了解, 這就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筆者認為, 搞好鐵路企業的管理審計, 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 轉變觀念, 合理定位。

目前, 有些人對管理審計存在一些模糊認識, 認為在企業管理活動中, 管理審計是服務, 財務收支審計是監督, 擔心管理審計會削弱審計的監督職能。事實上, 管理審計是監督與服務的有機結合。隨著外部約束機制的加強, 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會計電算化的普及, 單純的財務層面的錯弊會越來越少, 內部審計的職能也應從內部檢查和監督向分析和評價方面轉變, 所以今后的內部審計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財務領域, 它必將擴展到單位的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鐵路企業的管理審計能夠幫助領導更好地履行職責, 監督單位內部各部門和所屬單位行使職能的情況。管理審計就是要從審查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正常運轉入手, 發現企業存在的部分失控點, 再通過對失控點進行深入細致地審計, 向企業提出存在的管理漏洞, 以及如何進行彌補和完善的審計建議, 從而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 積極運用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模式。

注重運用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模式, 包括風險評估及重要性確定、內控制度測試評價、抽樣審計、分析性復核等, 注重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 不斷提高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的能力, 同時, 改變以往以詳細檢查財務資料為主的賬目導向審計, 積極穩妥地采取風險導向審計等方法, 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3. 審計人員應具備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和業務水平。

搞好管理審計的關鍵是人才, 要建設一支政治思想強、業務技術精、工作作風好、高素質、復合型的內部審計隊伍。要開展內部管理審計, 將審計范圍從財務領域向經營和管理領域擴展, 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注重知識的更新和知識面的擴展, 熟悉鐵路運輸企業業務, 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 必須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知識, 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另外, 內部審計人員也應該具備良好的交流技巧, 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 與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 融洽彼此之間的關系。

4. 明確審計方向和審計目的。

內部管理審計應將其審計方向放在對單位經營管理及業務過程的分析和評價上, 并對整個運作過程進行參與和監督。開展管理審計, 不應僅限于事后監督, 更多的是事前預防與事中控制, 對單位內部控制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評價。管理審計的目標重點應放在經濟資源利用、開發的有效性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上。通過內部審計監督單位負責人是否按規范和效益原則運營資本, 是否對國有資產負責, 使資產保值、增值。管理審計的目的是提高被審計單位的管理水平, 幫助他們挖掘提高經濟效益的潛力, 主要做法是提出改進管理工作的建議。

5. 管理審計應與其他種類的內審項目結合起來。

管理審計離不開真實性、合法性審計, 目前虛假的會計信息和經營管理資料大量存在, 必須把管理審計同其他種類的內審項目結合起來。以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 通過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審計, 保證管理審計在真實信息資料的基礎上, 對企業資源的管理狀況和管理程序進行分析研究, 如果連財務的真實合法都做不到, 管理審計將無從談起。同時, 內部管理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也可以作為經濟責任的內容之一, 而經濟責任審計中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實際上也包含了內部管理的有效性。

上一篇:服裝專業考察報告范文下一篇:培訓述職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