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

2023-09-16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作為中國邊疆大省的新疆,地處于中亞腹地,自古以來便是溝通中西亞與歐洲的重要通道,也是國內外伊斯蘭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因其天然的地緣優勢,對外貿易也迅速發展起來。本文以新疆為例,對改革開放30年來(1978—2007)產品出口的規模,產品結構變遷,以及出口國家的變動進行梳理分析。從出口的角度分析了民族文化對產品市場的影響以及對相關產業的促進,希望可以找到改革開放后新疆出口大致脈路,并對民族特色產品貿易與文化互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和方向。

關鍵詞:出口;民族特色產品 ;文化; 消費偏好

一、相關概念界定

1、消費偏好的定義以及文化因素對偏好的影響

消費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于所購買或消費的商品和勞務的喜好,又稱“消費者嗜好”。它是消費者對商品或勞務優劣性所產生的主觀的感覺或評價。偏好受文化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多種因素影響。

2、商品的文化意識性

指蘊含在商品中的文化背景,消費者在消費這一類商品時會感受到商品中蘊含的文化,并產生一定的效用。

商品尤其是文化商品是具有意識性,這是因為商品在生產設計宣傳上不可避免得會打上創作者的主觀印記,創作者的價值觀,意志,感受等都將通過符號化與形式化形成具體的產品,以此向社會表述。大眾對這些商品進行消費時,必然會被作者的觀念和傾向所影響?;蛘哔澩蛘叻磳?并以此形成對消費者正的效用或負的效用。

3、附加值

由于產品創造并滿足了客戶更高層次的需求而使企業獲得的超額回報。也即消費者為得到產品或服務而付出的價錢與企業為產品付出的成本之間的差值就是附加值,差值越大,企業獲得的附加值越高。產品附加值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通過企業的內部生產活動等創造的產品附加值和通過市場戰略在流通領域創造的商品附加值。高附加值產品,是指”投入產出”比較高的產品。其技術含量、文化價值等,比一般產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場升值幅度大,獲利高。

二、新疆改革開放以來出口商品的變遷

1、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出口商品結構變遷描述

通過數據顯示,我們很容易根據新疆出口額的增長率將新疆出口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八十年代新疆出口額以每年34.7%的速度高增長。1992年到1997年出口額增長比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每年增長9.36%。再到新千年出口額以幾乎每年35%-40%的速度飛速增長。數據只是表象,僅僅告訴我們新疆在不同時期出口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我們通過出口額,出口商品名稱,出口國家三個層次上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出口變遷,并試圖找到其背后起作用的真實原因。

2、出口商品結構變遷

出口商品表描述了新疆出口的變遷。從八十年代主要以低附加價值的幾乎沒有加工的農產品,工業原料。到九十年代出口經過初級加工的農產品工業品以及一些科技含量和出口附加值較高的商品。再到現如今出口極具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商品。這是本文對新疆出口階段劃分的主要依據之一。這些商品從更深一層的角度說明了新疆在產品出口方面的改革歷程。也對近三十年新疆出口額變化率給出了一個解釋。

新疆出口貿易的兩個轉折點

一、1990年的出口倒退是新疆出口發展的第一個轉折點,這之后,出口商品明顯發生了改變。農業原材料出口出現大幅度收縮,初級工業品,具有較高文化意識性的日用百貨,家具以及具有較高附加價值的電子商品成為了出口商品的新支柱。

二、2000年后的出口商品走上了以勞動密集型和商品文化意識性較強的道路。這成為新疆出口發展的第二個轉折點。出口策略很明顯的做出了強化商品文化意識性的選擇。在對這一時期的相關政策閱讀中,筆者發現1998年出臺的一項關于大力發展新疆民族產品的政策對出口商品政策轉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該政策的主要內容為:為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發展,繼續扶持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九五期間,民族貿易,民族用品生產主要享受三方面優惠。一,優惠利率。二,稅收減免。三,設立專項投資。通過表格,2000年后,出口額成倍增長,而其主要出口商品,正是各種民族生產生活文化用品。新疆的民族文化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普遍的歡迎。

3、出口國家的構成變遷

關于出口階段劃分的第二個依據在于新疆主要出口國家的變動。當今國際貿易更多依賴海運,而新疆恰恰是一個離海最遠的城市。這就注定了新疆出口的成本會更高一些。結合新疆出口的低附加值商品。使得新疆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弱競爭力。但新疆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邊境貿易優勢。從表格我們注意到,新疆同巴基斯坦一直有貿易往來??砂突固乖?0年代始終沒有成為新疆產品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同時,新疆在80年代同中亞五國積極開展貿易聯系,但這五國不僅沒有借地理優勢成為新疆產品的最大進口國,甚至只占了新疆出口額的很少一部分。相反,倒是歐洲國家,美國,日本之類的國家成為了新疆主要出口國。直到1990年以后新疆對邊境國家的出口才嶄露頭角,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新疆邊境出口占總出口比重在1997年以前一直在34%到41%之間徘徊。聯系上文,我們注意到盡管新疆在八十年代出口額增長比率頗高,但其實際出口額沒有多高。相對來說,盡管九十年代出口額增長緩慢。但其實際出口額已漸成規模。而邊境貿易在2000年后也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尤其是2002年以后,新疆邊境出口貿易額占到新疆出口總貿易額的70%—76%。新疆主要出口國家名單則證實了邊境出口擴張這一點。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新疆在出口上是具有地緣優勢的。

三、文化與出口的互動

我們注意到新疆在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兩個事件新疆1988年打開中東市場該市場卻沒有得到發展和1990年的出口額倒退與新疆文化在這一時期因自我封閉而停滯不前極其吻合。文化是社會意識的表現,一個社會意識表現為保守,固步自封,那么與之相應的對外交流政策也會隨之表現為保守的形態。前文提到新疆在改革開放后十來年均采用一種出口政策,缺乏進取精神,最終導致了1990年的出口負增長。新疆在改革開放初期便與四十個國家及地區建立貿易關系,到1990年與新疆建立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僅為四十二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文化保守思想的影響。

民族文化的影響不僅在國際上產生諸多影響,對新疆產業發展政策制定也表現出自身的影響力。1998年新疆文化活動的主題之一是討論民俗文化與當代社會。這一年也是制定和頒布《新民族貿易政策》的一年。我們在對出口國家與文化交流國家進行對照同時發現,進入新千年后,文化與出口結合的更緊密了,積極擴大自身影響力。新疆的每一次國際商品展銷會都能看到民族文化的身影。

1、文化與出口的互補

新疆的優勢是什么?自然是其雄厚的民族文化以及以其文化為依托的民族商品。這類商品的基本特點是盡管產品附加值不高,但都具有高產品文化意識性。了解自身優勢,發展擴大這一優勢,并最終獲取收益。這便是新疆出口要做的。新疆在新千年出口方面充分認識并發展了這一自身優勢。2000年后的新疆出口近乎爆炸式的增長便得益于此。民族用品的出口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出口。消費者消費這種商品的過程也是在解讀新疆民族文化的過程。讓消費者更加了解新疆文化,從而進一步擴大文化的影響力。

2、文化影響消費偏好的天然優勢

新疆對中亞五國的出口來說,中亞五國國家主體民族在新疆都可以找到對應的民族。并且民族文化也是同根同源,如哈薩克斯坦與新疆的哈薩克族。就此而言新疆對中亞出口有著天然的優勢v。新疆民族眾多,各個民族文化交流廣泛。這些產品在出口后,被中亞消費者消費,并引起這些消費者感情上的共鳴,讓消費者得到更大的效用。同時,消費本身也是具有習慣性的,當他們對新疆的商品產生信任后。在同等條件下,中亞地區的消費者更愿意選擇從新疆到來的商品。

3、商品的文化意識性

從商品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根據商品的需求理論,精神效用較強的產品其需求曲線與普通商品的需求曲線是不同的。他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而供給曲線是向左下方傾斜的。也就是說精神商品的銷售量會隨價格的升高而升高。這主要是因為需求曲線還代表了另外一個含義,產品的邊際效用曲線。普通商品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而精神產品,其邊際效用是遞增的。具有強商品意識性的商品通常會表現出精神商品的這一特性。很難估算出擁有商品意識性的商品會為消費者帶來多少額外效用,同樣,也很難估算出能夠抵消多少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帶來的需求曲線向下傾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于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來說,因為其文化偏好的相同,或者相似,即對同種商品的消費會得到大致相同的效用,邊際效用曲線無疑會變得的平緩。對于在與消費商品文化正好相反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消費者,其邊際效用曲線就會驟然下降,乃至直接出現負效用?;谏显V原因,筆者認為,出口商品的商品文化意識性會在流通領域創造商品附加值。

商品的意識性改變需求曲線的彈性后使得商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大大加強了,當然,這指的是商品出售給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商品意識性帶來的最少為零的正效用。需求曲線更富有彈性讓商品價格只要有微小的變動銷售量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我們從上文表格中可以看到,新疆從改革開放以后便開始同中亞地區進行貿易往來,幾乎所有產品都有出口,包括產業附加值高的電子產品,可都沒有形成規模。一度甚至在中亞市場比不上遠在大洋彼岸美國加拿大。但自從1998年國家再次強調并支持民族商品的發展,民族商品迅速繁榮并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以后,中亞地區幾乎一夜之間便成為了新疆出口的重要地區。出口額更是以令人震驚的增長速度增長??梢哉f,民族文化為我們打開了新疆產品在中亞的大門。

四、結束語

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多元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對文化產品的開發與研究。并為此發展了多門學科。西方發達國家在很多產業中已經認識并利用文化的優勢為自身謀取更大的利益了。作為民族眾多的新疆,在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新時代新經濟的今天,我們如何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自身,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站穩腳跟。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的探索與研究。從而為新疆的產業發展提供一個正確的方向。

注釋:

①保羅•薩米爾森,微觀經濟學[M]人民郵電出版社

②企業市場營銷[M]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經濟學詞典[M]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新疆年鑒

⑤中哈經濟貿易合作前景與思路對策(中)國研網2006,10.27

參考文獻:

[1]保羅•薩米爾森,微觀經濟學[M]人民郵電出版社

[2]企業市場營銷[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經濟學詞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新疆年鑒1985-2007

[5]The nature of equilibrium in markets with adverse selection[M]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1 Spring Wilson.c.1980

[6] 中哈經濟貿易合作前景與思路對策(中)國研網2006,10.27

[7]Hicks.JR.1956. A Revision of Demand Theory [M]Oxford Clarendon Press

(作者通訊地址: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830046)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就目前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經濟全球化已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我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和一些國外的企業合作,跨文化營銷已經變成了國際貿易當中的一個主要的部分,但是就中國企業的發展情況而言,在跨國經營和跨文化營銷方面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存在的文化沖突,企業在跨文化的過程當中,該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并且還要融入其他國家的文化,這成了跨文化化營銷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

關鍵詞:國際貿易;跨文化;營銷管理;路徑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展開,我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跨國營銷和國外的一些企業合作,而跨國營銷確實也讓我國很多企業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但是未來跨國營銷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涉及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跨文化營銷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想要做好跨文化營銷工作,相關的企業就一定要對這些問題重視起來,因為跨文化營銷不僅僅的是和一些國外的企業合作并且融入他國的文化,而是要根據他國文化的價值和市場的一系列特點,綜合起來考量。

一、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管理的重要意義

1.迎合經濟發展趨勢

在近年來的國際貿易中,經濟全球化已經呈現出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很多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都開始采取跨國營銷的方式,中國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到國外去探索和發展,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也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企業在跨國貿易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文化沖突,這也就會跨國營銷提供了一個很大的難題。但是就全球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跨國營銷又是一個不得不進行的發展進程,因為既然已經呈現出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那就說明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進行跨國營銷,在這樣的世界貿易環境中,如果中國企業固步自封,一直死守在國內做貿易,那么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業的發展,而且也會導致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割裂開來,所以說跨國營銷是企業發展過程當中不得不進行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企業在跨國營銷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更好地迎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作為世界發展當中的主要經濟趨勢,它從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各個國家跨國營銷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作為一種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企業進行跨國營銷雖然會面臨一定的沖突,但是卻可以更好地迎合世界的發展機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條件。

2.幫助拓展國際市場

企業跨文化進行的營銷和管理,不只是企業營銷上的簡單變化,也是企業管理方面整體的變革,企業在跨文化營銷的過程當中,雖然會面臨文化沖突問題,但是跨文化營銷確實可以為企業拓展更多的國外市場,為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而且企業在進行跨文化營銷的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充分地做好跨文化營銷管理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文化沖突,雖然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如果企業在管理的過程當中,能夠適應其他國家文化的環境和風俗習慣,還有歷史背景等,就可以在不同的經濟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定位,為企業更好地拓展國外市場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而且跨文化管理也是每一個企業在跨國營銷過程當中的發展基礎,充分做好跨文化管理工作,就可以讓國外的客戶充分看到中國企業的特長以及魅力,為中國企業在國外拓展到更新的市場,拉攏到全新的客戶,這樣一來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而且在跨文化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雖然處于不同的國土,但是相信文化之間都會有一定的共同之處,企業在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共同之處來向國外的一些客戶展現出我國企業的優秀魅力,以此來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3.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無論是我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都不可能只是安于國內的發展,必然會向國際上拓寬自己的市場,而跨國營銷就成了企業拓寬市場的一個主要方式,在跨國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企業如果能夠充分將自己和國外的文化環境等融合起來,并且在保證國內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在國外拓展出新的市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的整體發展,因為企業在國內發展的過程當中,可能有一些客戶都已經是固定的了,如果想要在從國內擴大企業的發展規模就需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如果企業順應全球經濟化的發展趨勢,把在國內原有的規模保持住,并且向國際上進行發展,就例如與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像越南、朝鮮、俄羅斯等國家進行發展,就可以在海外擴展出一個新的市場,新的市場就可以吸引來更多的新客戶,這樣一來不僅保留了國內原有的市場,而且在海外還拓展出了新的市場,通過國內和國外兩方面雙管齊下的經營,就可以從整體上促進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可以為企業的跨國營銷提供更多的優勢和便利。企業在跨國營銷的過程當中,如果充分做好管理工作就可以帶動企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二、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管理的文化沖突

1.文化沖突的特點

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在文化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文化沖突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企業跨國營銷管理當中的文化沖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文化沖突具有非常顯著的復雜性,因為每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是根據一個國家的發展以及歷史背景形成的,在世界上沒有哪兩個國家的歷史會完全相同,所以衍生出來的文化也不同,而文化又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所以說文化的沖突具有復雜性。第二個就是文化沖突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因為在企業進行跨國營銷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讓跨國的企業和他國文化進行融合,那就會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國家的文化會發生變化,會有新的文化加入,可能也會有其他的文化消失,而企業也在發展,所以說在企業和文化相互適應的過程當中,就會存在一定的滯后問題。第三個就是企業的文化沖突具有非常明顯的不可預見性。因為國家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肯定都不會是單一的文化,而是多元文化,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當中,也會隨著時代一起發展,不會一成不變,所以說企業和文化雙方都有改變性。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文化沖突具有不可預見性的特點。

2.文化沖突的原因

企業在進行跨國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因為是從本土國家輾轉到其他國家拓展海外市場,那么企業在營銷和管理時,就難免會帶有自己國家文化的特色,但是既然要做好跨國營銷,那么就不得不融入到他國的環境當中,而有一些國家的文化和我國的文化雖然會有共通之處,但是也會有存在沖突的地方,因為不同的國家在文化方面自然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就像是中國和韓國,如果中國的企業到韓國進行跨國營銷,那么在文化上的不同之處就會凸顯出來,韓國人十分重視資歷,也就形成了前輩文化,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發展當中要雇傭一些當地的員工,那么無論新員工的年齡多大,只要是比自己先到公司的人員,他們都會稱之為前輩,這一點就和中國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因為在中國如果要論資歷的話,通常要考慮年齡因素,但是在韓國他們就不會考慮年齡這一問題,只是憑借著先來后到,無論新員工的年齡有多大,都要稱呼老員工為前輩。

3.文化沖突的影響

企業在進行跨國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文化沖突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最顯著的一點影響就是它會影響企業與他國管理人員之間的相處,因為對于很多進行跨國營銷的企業來說,他們通常都會聘用一些當地的人員對企業進行管理,但是企業的高級管理層仍然是本國的人員,這樣一來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就很有可能會由于文化差異造成相處問題,而且這樣的文化沖突很有可能會造成管理者和當地人員之間的沖突,讓管理者和當地的工作人員之間很難建立起一個相互信任的關系。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運行,而且如果文化沖突過于嚴重的話,還會降低企業的經營效率,因此在國際貿易的過程當中,企業跨文化營銷不僅要保持住自己本國文化的特色,也要與當地的文化進行充分融合,但是文化沖突如果沒有及時解決,那么時間越長問題就會越大,就會在企業和當地的環境以及工作人員之間造成很多的隔閡,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企業的內耗現象,就會從整體上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

三、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管理的路徑

1.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企業在進行跨國營銷管理當中,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樹立起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理念,因為如果一個企業真正想要做好跨國營銷工作,那么在開展工作之前就應該做好接受其他國家文化的準備,而且針對各種不同種類的文化,應該秉承著一個開放包容的態度,不能一味偏袒自己國家的文化,也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通過對文化整體的包容,并且與當地的文化充分融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文化沖突的問題,企業的跨文化管理是存在雙面性的,它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要更好地適應國外的環境,推動企業整體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跨文化管理沒有做好的話,那也會從整體上拖慢企業的進程甚至會導致企業內部出現問題,在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企業應充分接受當地的文化并且融入其中,樹立起一個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理念。進而從整體上推動企業的發展,如果企業在跨文化管理過程中沒有一個正確的跨文化管理理念,就無法做好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針對這一問題企業可以聘請一些當地的管理人員到企業內部進行管理,讓國外的管理人員和國內的管理人員進行融合,共同管理企業。

2.合理應用跨文化管理策略

企業在跨文化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對跨文化管理的策略進行合理應用,而且在出現文化沖突的時候,要盡量解決矛盾,不要對任何文化存在貶低的態度。在傳統的企業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跨文化管理策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接受當地的文化,這也是在很多企業跨文化管理當中比較常用的一個策略,既然企業要到他國去做營銷,那么就需要接受當地的文化并且充分尊重當地的歷史背景以及風俗習慣,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文化沖突;第二個策略就是文化融合策略,文化融合策略就是指企業在他國進行營銷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自己國家文化的影子,但是這樣的文化差異又無法消除,所以說企業就可以將這兩種文化進行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在企業開展一系列戰略或者是任務的過程中,取這兩種文化的長處結合到一起,然后再把它們發揮出來就可以很好地實現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也就可以解決文化沖突問題;第三個策略就是文化回避策略,通常企業在跨國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很少會采取這樣的策略,但是有一些國家實在和自己的本土國家的文化存在太大的差異,而且還不能夠充分地進行文化融合,這樣一來企業如果想要發展就不得不采取文化回避的策略,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就要盡量規避其他國家的文化。

3.開展系統化的管理培訓

企業在進行跨國營銷的過程當中,通常都會派一些外派人員先到自己所要拓展業務的地區去熟悉環境,并且洽談一些客戶,企業可以先對這些外派人員進行一系列的培訓,很多企業在對這些人員培訓的過程當中,培訓的重點通常都是放在技術和管理這兩個方面,而對于當地的文化,卻很少涉及,所以說跨國企業在進行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也要適當地對這些外派人員進行一些當地的文化培訓,這樣一來,在企業將業務拓展到國外的過程當中,這些外派人員就可以在本土文化和當地文化之間起到一個緩沖作用,這樣就可以盡量地減少文化沖突問題,而且外派人員如果能夠對當地的文化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且融入其中就可以作為一個緩沖來更好地推動企業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就可以在無形之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很多企業在跨文化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之所以會出現文化矛盾,并且拖慢企業整體進步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企業和當地文化之間,沒有一個連接人,如果對外派人員展開系統化的跨文化管理培訓,那么也就是在企業和當地文化之間架起了一個橋梁,這樣一來,企業也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當中。

4.充分利用當地文化

企業的跨文化營銷管理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面對文化沖突。如果當地的文化時代和企業的本土文化存在太大的差異的話,那么企業就完全可以把當地的文化應用到企業的文化管理當中。因為文化沖突既然已經出現,而且差異太大,沒有辦法融合,那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當地的文化為企業打造出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在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熟悉當地的文化背景,就像企業如果是從中國跨文化營銷到朝鮮,那么相關企業的管理者,就要先了解一下朝鮮的風俗習慣,就像是飲食習慣當中的冷面和泡菜,這些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企業就可以根據朝鮮的飲食習慣,然后利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來為企業打造出一個特色的當地品牌,這樣一來雖然沒有將朝鮮的文化和我國本土的文化融合,但是利用好當地的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文化沖突問題。企業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對文化沖突一定要重視起來,對當地的文化也不能產生歧視心理,如果實在不能進行文化融合,那么就可以把當地的文化當成另一種形式,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文化沖突對企業的影響,還可以為企業的管理提供一個新的方向。

四、結束語

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的管理雖然存在著文化沖突,但是只要企業能夠充分地掌握文化沖突的特點、原因以及產生的一系列影響,然后再樹立起正確的管理理念,合理應用跨文化營銷策略,并且對企業內部開展系統化的跨文化營銷管理培訓,把不同國家的文化盡量融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跨文化營銷當中的文化沖突問題。

參考文獻:

[1]單麒凝.淺談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管理的策略[J].消費導刊,2019, 000(040):94.

[2]馮慧菊.國際貿易中跨文化營銷管理策略[J].商情,2019,000(010):68,72.

[3]王明.國際貿易業務中跨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以中美為例[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4):146.

[4]李慶子.國際市場營銷中的跨文化障礙及應對策略——以華為為例[J].中國商論,2018,000(022):68-69.

[5]山越恒.跨文化營銷進入策略研究[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1):50-50.

作者簡介:錢莙(1972.10- ),女,漢族,江蘇常熟人,本科,現就職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教授,商務管理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3篇

9月15日上午,第八屆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在江蘇省泰州市中國醫藥城會展交易中心舉行。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姜會長在致辭中對泰州醫博會創辦7年來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貿促會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大對泰州醫博會的支持力度,為中外醫藥行業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多的機會,大力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為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本屆博覽會以“匯聚醫藥創新資源,打造健康產業高地”為主題,展出面積5萬平方米,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企業參展。

世博會中國館榮獲“世博會獎”銀獎,展示獲各方高度評價

為期93天的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即將落下帷幕。當地時間9月9日晚7點,阿斯塔納世博會頒獎晚會在世博園隆重舉行。

經激烈角逐,中國館從參展的115個國家館和22個國際組織館中脫穎而出,榮獲競爭最激烈、含金量最高、最受關注的A類展館主題演繹類“世博會獎”銀獎,綜合排名僅次于德國(主題演繹類金獎)和俄國(展示設計類金獎),這也是自2012年韓國麗水世博會、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之后,中國館再次獲得“世博會獎”重要獎項。阿斯塔納世博會組委會董事長、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葉西莫夫向中國館政府代表、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頒發了獎杯。

本屆世博會中國館,以“未來能源 綠色絲路”為主題,是參展面積最大的外國館之一,也是世博園區最先動工和施工工藝最復雜的展館之一,在所有參展中實現第一個接收展館、第一個啟動施工、第一個完成施工和第一個開展試運營。

開幕以來,中國館通過高水平的展覽展示和豐富多彩的經貿文化活動,系統展示了我國能源發展成就,大力助推了“一帶一路”建設,有效促進了中哈關系深入發展,被稱為最受觀眾喜愛和歡迎的外國展館之一,累計接待各國游客50余萬人次。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等來自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50多位政要和官員參觀中國館并給予高度評價。

據了解,“世博會獎”分為創意展示和主題演繹兩類。本屆世博會評獎,由9名來自美國、日本、丹麥、哈薩克斯坦等國的設計、能源和世博會專家組成的國際評委會評定。評委會根據建筑面積、總投資額等要素,將所有展館分為A、B、C、D四類,進行獨立評獎。其中A類展館獎項一直是歷屆世博會中競爭最為激烈,也是最受關注、含金量最高的。本屆世博會參與A類展館評選的國家包括德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法國等18個國家。

盧鵬起副會長出席第七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開幕式

9月9日,以“展示全球佳釀·促進合作交流”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在貴陽開幕。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宣布博覽會開幕。貴州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滿倉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盧鵬起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貿促會將進一步加強與貴州省的合作,從對外貿易投資合作、推進會展業轉型升級、深化國際交流、加強涉外商事法律服務、開展合作研究等方面支持貴州,促進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

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是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大型酒類國際性專業展會,是全球酒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共有4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2000多家企業參展。

第十二屆北京文博會圓滿落幕

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主場活動于9月13日下午圓滿落幕。

歷時3天的第十二屆北京文博會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助推文化強國建設。本屆文博會以“文化科技融合傳承創新發展”為主題,匯聚海內外優質文化產業資源,自覺呈現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全面展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度展示北京加快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新成就,示范引領全國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文博會期間,共簽署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交易、藝術品交易、銀企合作等協議總金額977.28億元人民幣。本屆文博會簽約、成交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影視文化制作、版權項目簽約金額371億元人民幣, 占比37.9%,交易活躍;二是落戶園區的文化產業合作項目478億元人民幣,占比49%;三是文化與科技、金融等融合的項目金額171億元人民幣,占比17.5%;四是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文化貿易簽約金額138億元人民幣,占比14%,文化走出去項目增加。

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高端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特色更加明顯。共有來自海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界及相關業界的近200萬人次參與了展覽會、推介交易、論壇會議、創意活動及分會場百余場次活動。其中包括4個國際組織、63個國家和地區的86個境外代表團組;全國23個省區市組團全面參與文博會。設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的文博會主展場,3天接待以業界專業人士為主的各界觀眾約15萬人次;文博會主題報告會和6場論壇,有142位包括國際組織高層負責人、國家產業主管部門的權威人士和國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到會演講,2500位業界專業人士到會交流;以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文化產品交易、產業合作為主要內容的65場項目推介交易簽約活動,吸引了海內外1.5萬位客商到會洽談交易。

本屆文博會還舉行了“走進文博會看北京”系列活動,引導市民深入了解北京文化創意創新資源,激發傳承創新傳統文化的熱情,探索創新文博會的活動形式。

安徽館精彩亮相第82屆薩洛尼卡國際博覽會

9月9日,第82屆薩洛尼卡國際博覽會在希臘第二大城市薩洛尼卡正式拉開帷幕,中國以主賓國身份參加本屆展會,并設立中國館。中國館于當日舉行開幕式,希臘總理阿萊克斯·齊普拉斯、中國駐希臘大使鄒肖力、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偉等為中國館剪彩。安徽館作為中國館重要組成部分,20家安徽企業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機械設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成果參展。

在中國駐希臘大使鄒肖力、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偉等陪同下,阿萊克斯·齊拉普斯總理蒞臨安徽館,饒有興致地觀看了科大訊飛的語音智能產品、賽為智能的無人機及軌道交通產品。齊普拉斯總理向工作人員詢問產品的功用、特點和獨創之處,并親自參與體驗互動,他頻頻點頭,對安徽參展的高科技產品表示贊許。

本次參展的安徽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徽的創新能力,在希臘這一歐洲“門戶”閃亮登場,將為“安徽智造”這一品牌在南歐及周邊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安徽館開館首日,除科大訊飛、賽為智能外,安徽省美亞光電、樂金健康、中創運動、三誠國際等企業的色選機、家居休閑、戶外運動以及機械等展品也獲得專業觀眾的青睞,洽談體驗者絡繹不絕。

浙江省貿促會副會長張青山出席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系列活動

9月1日上午,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貿促會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于在長春開幕,浙江省貿促會會副會長張青山應邀率企業家出席相關活動。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4篇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貿易產業持續穩步增長,整體競爭力顯著提高。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文化貿易產業出現了許多新亮點,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根據2016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總額已達到601億美元。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文化產業進出口總額達到1265億美元,其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總出口額為943.6億美元,其中文化產品出口額為881.9億美元。

二、中國文化貿易產業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文化交流領域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與亞非拉國家開展的文化交流活動;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我國對外文化交流日益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的重視,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據統計2018年,我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為1023.8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5.4%。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產品進出口總額達184.8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3.2%。并且我國的文化貿易伙伴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如今,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產品出口為162.8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107.4億美元。雖然近幾年來我國的文化貿易產業發展起來,但是由于我國文化貿易產業起步比較晚、文化貿易產業還存在機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仍堅持不懈努力。

三、韓國文化貿易產業發展現狀

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使當時的韓國經濟遭到重創,為了盡快擺脫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韓國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戰略思想,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把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的立國之本。其中電視劇、電影、音樂、綜藝等各類文化領域蓬勃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旅游觀光、餐飲、服務貿易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韓國的文化貿易產業對韓國經濟的增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報告顯示,2014年韓國文化產業出口近80億美元,占韓國文化產業整體產值的10%。韓國文化產業的領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音樂貿易、綜藝貿易、影視貿易、游戲貿易發展迅速。韓國游戲產業發展迅速,韓國本土的游戲制造公司已達1500家,其中網絡游戲出口15個國家,主要出口中國、日本、美國。其中著名的韓國網游代表作分別為《熱血傳奇》《龍之谷》《天堂》《永恒之塔》等經典網游作品。韓國在音樂貿易上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如男團組合東方神起、BIGBANG、EXO、女團組合少女時代,把韓國音樂不斷推向世界。

四、中國文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我國文化貿易產業中,文化產品缺少主要的核心競爭力,原創文化產品相對較少。應增強文化產品的創新性、價值性、影響性。近年來,韓國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備受矚目,最初由湖南衛視引進的韓國親子類綜藝節目《爸爸,我們去哪兒》獲得了極大的反響,此后更多的韓國綜藝節目被中國各大電視臺搶購一空。比如備受歡迎的《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爸爸回來了》、《蒙面歌王》等綜藝節目的模式主要借鑒韓國綜藝框架。由此可見我國目前的綜藝節目缺乏自身的創造性、原創性及影響力。因此要努力挖掘民族文化特色,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創新力,支持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文化產品,建立健全的文化產品市場機制及體系,重視國際文化市場的重要性,建立更加有效的中國文化產品的營銷方式及運作模式。

隨著我國文化貿易產業的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制約我國文化貿易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缺少人才及技術方面的支持是我國文化貿易產業的短板。尤其缺乏對跨國文化的理解、熟悉掌握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消費者心理特點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專業型人才主要集中在知識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中,對文化產業的人才投入力度相對較薄弱。因此應重視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大高校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增加專業課程設置,培養專業型人才,促進文化產業相關的校企合作項目的開發,為文化產業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鍛煉平臺。

隨著對文化貿易產業關注的提高,我國也制定了大量的推進文化貿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措施。但是與韓國相比,我國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限制仍然較高,整體開放力度不足。尤其是對受到大眾矚目的影視、音樂、綜藝娛樂等文化產品均設有較高的市場準入限制和國內管制,使得我國文化產品缺乏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同時也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市場管理機制及法律規范條例,對于文化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也有待提升,因此應不斷提高政府對文化貿易產業的重視,做好對文化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提升知識產權相關法律規范意識,從中國文化國際市場競爭力、中國文化國際市場影響力、中國文化價值等方面對我國的文化貿易產業進行衡量。

摘要: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文化產業的比重越來越高。相比之下,中國的文化貿易產業發展相對緩慢。其中,文化服務出口數量少、質量低、增長慢,是中國對外文化貿易中不可忽視的“短板”。中韓兩國自古以來擁有著悠久的文化交往歷史,本文通過分析比較中韓兩國不同的文化貿易產業差異,總結韓國文化貿易產業取得的成功經驗,剖析中國文化貿易產業發展的阻礙因素,從而推進中國文化貿易產業走向世界。

關鍵詞:文化貿易產,中日韓,文化交流,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李懷亮.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新趨勢[N].人民論壇網,2018,(06).

[2] 牛漢杰.中韓文化貿易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經濟師,2015,(11).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5篇

2018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I歷史試題解析

◇甘肅省臨夏州回民中學 柏秀萍

24.《墨子》中有關于“圓”“直線”“正方形”“倍”的定義,對杠桿原理、聲音傳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論述,還有機械制造方面的記載。這反映出,《墨子》( )

A.匯集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B.形成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C.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D.體現了貴族階層的旨趣

25.據學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的藩鎮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藩鎮( )

A.控制了朝廷財政收入B.彼此之間攻伐不已

C.注重維護中央的權威D.延續了唐朝的統治

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縣一帶山谷中,密布著成百上千個采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受雇期間,若對工作條件或待遇不滿意,輒另謀高就。這反映出當時( )

A.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B.手工業者社會地位高

C.雇傭勞動已經普及D.鹽業專賣制度解體

27.下圖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 )

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繪畫出現新的類型

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

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觀念更新

28.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制定輿論宣傳策略,把中國和日本分別“包裝”成野蠻與文明的代表,并運用公關手段讓許多歐美輿論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宣稱,清政府戰敗“將意味著數百萬人從愚蒙、專制和獨裁中得到解放”。對此,清政府卻無所作為。這反映了( )

A.歐美輿論宣傳左右了戰爭進程

B.日本力圖變更中國的君主政體

C.清朝政府昏庸不諳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體鼓動中國的民主革命

29.五四運動后,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富力”,發展實業;還有人主張“采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 )

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

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國通過各自渠道同中國共產黨接觸,試探與將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種形式的外交關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慮: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可以采取積極辦法爭取這些國家承認;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爭取這些國家的承認。這反映出( )

A.中國共產黨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國家放棄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支持

C.中國沖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獲取國際支持

31.下圖是1953年的一幅漫畫,描繪了資源勘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叩響山洞大門的情景。這反映了當時我國( )

A.已經初步改變工業落后局面B.開始進行對礦產資源的開采

C.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D.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正在展開

32.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作惡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貧窮;但是,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睋丝芍?,梭倫( )

A.反對奴隸制度B.主張權利平等

C.抨擊貧富差別D.具有人文精神

33.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新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舊口號,并規定同盟的目的是:“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边@一變化說明( )

A.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

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推動了無產階級的斗爭

C.工人運動在歐洲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興起

D.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34.傳統觀點認為,英國成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是因為英國最早具備了技術、市場等經濟條件;后來有研究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又有學者提出,煤鐵資源豐富、易于開采等自然條件是其重要因素。據此可知,關于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發生的認識( )

A.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觀點B.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

C.缺少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D.后期學者研究比傳統觀點可信

35.下圖反映了1945—1975年間聯合國成員國的變化情況,這表明( )

A.第三世界發展壯大B.歐共體的成員增加

C.世界貿易范圍明顯擴大D.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加強

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國基層社會治理歷史悠久。改革開放以后,村民自治成為中國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實行鄉約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間組織和相關的賞罰制度。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當時,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鄉約制度,設立鄉約組織,每月召集百姓宣講、教化??滴蹙拍觐C布了鄉約組織必須宣講的《上諭十六條》,內容包含“重農桑以足衣食”“訓子弟以禁非為”等。

——據楊開道《中國鄉約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時人認為“地方自治者,為今世界立國之基礎……于救亡之事,至為切要”。1909年,清政府頒布《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區劃分城鎮和鄉兩級,設立議事會為議決機關,議員由選民互選充任。

——據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紀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發展,到1997年底,全國共有91萬個村民委員會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大部分農村有90%以上的選民參加了選舉。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我國農村基層社會的群眾自治組織。

——據郭德宏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到明清時期鄉約制度的變化,并說明鄉約制度的積極作用。(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末城鎮鄉地方自治的歷史背景。(9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村民自治的意義。(4分)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國作家笛福創作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于1719年,其中許多情節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歷史現象。小說梗概如下:

魯濱遜出生于英國一個生活優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險。他在巴西開辦了種植園,看到當地缺少勞動力,轉而去非洲販賣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魯濱遜遇險漂流到一座荒島上。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種植谷物,馴養動物,經過十多年,生活居然“過得很富?!?。宗教信仰是支撐魯濱遜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教導下,通過自己閱讀《圣經》無師自通的”。后來,魯濱遜救出一個瀕臨被殺的“野人”,島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個小島都是他的個人財產。魯濱遜獲救回國后,還去“視察”過他的領地。

結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歷史現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及歷史現象,對歷史現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

4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 漢武帝的諸多統一政策中,包含年號的制定。此前的紀年方法是,將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為元年,以在位年序紀年?;实墼谖粫r沒有特定的名號,如漢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稱為“二年”,與其他皇帝的“二年”難以區分。此外,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更易產生混亂。漢武帝首次“封禪”泰山時,創制了“元封”年號,將當年稱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于全國所有地方,后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且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據(日)宮崎市定《中國史》等

(1)根據材料,說明漢武帝改革前后紀年方法的區別。(6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武帝年號制改革的歷史意義。(9分)

46.【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 在歐洲方面,德意帝國主義集團和英法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為了爭奪對殖民地人民統治權的帝國主義大戰,是迫在眉睫了。在戰爭中,為了欺騙人民,為了動員輿論,戰爭的雙方都將不顧羞恥地宣稱自己是正義的,而稱對方是非正義的。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1939年9月)

材料二 這一太平洋戰爭,是日本法西斯為了侵略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而發動的非正義的掠奪的戰爭,而在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衛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正義的解放的戰爭……全世界一切國家一切民族劃分為舉行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陣線與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已經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據材料一、二,說明中國共產黨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不同認識。(4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中國共產黨產生上述兩種認識的國際背景。(11分)

47.【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 美國在建國初,由于國力弱小,加之受華盛頓“中立政策”的影響,沒有制定任何針對拉美地區的政策。19世紀后,美國開始加強對這一地區的關注,并進行了長期滲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羅斯福上臺后,正式宣布美國對鄰國奉行“睦鄰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國家的內部事務。隨后羅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國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礙正常貿易發展的人為障礙。1934年,德國在經濟和政治上成功地滲入拉美。對此,羅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廢除與古巴的不平等條約、從海地撤軍等,只以政治、經濟手段維護和擴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歐戰爆發前,美國已和11個拉美國家簽訂了互惠貿易協定,雙方貿易迅速發展。

——摘編自劉緒貽等主編《美國通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華盛頓“中立政策”和羅斯?!澳类徴摺被咎卣鞯牟煌?。(4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羅斯?!澳类徴摺钡淖饔眉捌鋵嵸|。(11分)

解析與參考答案

24.【解析】材料中只提及《墨子》中關于一些數學和物理學知識的記載,并未體現出其他學派的思想主張,故A項錯誤;《墨子》中雖有關于數學、物理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但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故B項錯誤;《墨子》中的數學、物理學等科學知識是對當時社會生產的研究和總結,包含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故C項正確;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故D項錯誤。

【答案】C

25.【解析】根據表格內容可以看出,“安史之亂”之后百余年間的藩鎮,擁兵自重不上供的只占少數,大部分藩鎮的官員由朝廷任命,這些藩鎮的功能主要是“防驕藩”、守邊疆等。故D項正確。

【答案】D

26.【解析】根據“成百上千個采用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可知井研縣制鹽業規模較大,由“受雇期間……另謀高就”可知工匠具有選擇權,故A項正確;材料所反映的工匠僅是少部分手工業者,故B項錯誤;材料中以“傭身賃力”為生的僅是少數井研縣制鹽業工匠,不能說明雇傭勞動普及,故C項錯誤;井研縣制鹽業的發展不能說明鹽業專賣制度解體,故D項錯誤。

【答案】A

27.【解析】畫不是材料關注的重點,此畫并不是新的類型,故A項錯誤;明朝君臣將外國使臣進貢的奇珍異獸解釋為中國傳說中的“麒麟”,表明朝廷用中國文化解讀朝貢貿易貢品,故B項正確;明成祖雖派鄭和下西洋,但并未解除海禁政策,故C項錯誤;外國使臣進貢的奇珍異獸雖為外來物品,但只是被明朝君臣用中國傳統文化解讀,沒有體現傳統觀念更新,故D項錯誤。

【答案】B

28.【解析】甲午戰爭的進程是由中日雙方決定的,歐美的輿論宣傳不能左右戰爭進程,故A項錯誤;材料中并未體現日本企圖變更中國的政體,故B項錯誤;面對西方的輿論,清政府卻無所作為,反映了清朝政府昏庸不諳熟近代外交,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出日本獲得了西方輿論的支持,沒有反映出西方媒體鼓動中國的民主革命,故D項錯誤。

【答案】C

29.【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運動后,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引起爭論,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這場爭論客觀上促進了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為中共的成立準備了條件。故C選項正確。

【答案】C

30.【解析】西方國家試探與將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種形式的外交關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慮,既可以積極爭取承認又不急于爭取承認,因為不接受足以束縛手腳的條件。故A項正確。

【答案】A

31.【解析】1953年我國并未初步改變工業落后局面,故A項錯誤;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開采礦產,“開始”說法有誤,故B項錯誤;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的時間與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對礦產資源需求較大,漫畫反映了大規模經濟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故D項正確。

【答案】D

32.【解析】材料中只提及道德與財富,并未體現梭倫反對奴隸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中主要討論了道德與財富,并未體現權利平等,故B項錯誤;梭倫提出貧富差別并非為了抨擊它,而是強調道德比財富更重要,故C項錯誤;根據“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可知梭倫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財富,說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項正確。

【答案】D

33.【解析】“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體現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說明共產主義者同盟接受了馬克思的革命理論,故A項正確;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而1847年馬克思主義尚未誕生,故B項錯誤;工人運動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而興起,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就爆發了大規模工人運動,故C項錯誤;

材料中并未涉及社會主要矛盾,故D項錯誤。

【答案】A

34.【解析】這些觀點分別從經濟、政治、自然條件方面說明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項錯誤;從傳統上強調經濟條件到后來注重政治制度和自然條件的作用,對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認識越來越多元化,隨著研究視角拓展而趨于全面,故B項正確;研究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的原因,自然要把重心放在英國方面,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觀察是次要因素,故C項錯誤;后期學者的研究只是增加了不同的研究視角,不能以此否定傳統觀點,故D項錯誤。

【答案】B

35.【解析】根據圖中聯合國成員國數量的洲際分布變化可知從1945年到1975年,亞洲和非洲成員國增多,亞非國家多為第三世界國家,說明第三世界發展壯大,故A項正確;歐洲成員國與歐共體成員不同,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聯合國成員國變化情況,與世界貿易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聯合國成員國變化情況,并未體現經濟區域化,故D項錯誤。

【答案】A

41.

【解析】第(1)題,第一小問,從鄉約制度的內容及建立主體等方面來概括鄉約制度的變化。根據“其功能主要是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明清時期,宣講‘圣諭’成為鄉約最重要的內容”得出宋代以道德教化為主,明清增加了宣講“圣諭”的內容;根據“建立民間組織”“由地方官吏廣泛推行鄉約制度,設立鄉約組織”得出鄉約組織從民間自發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動設立。第二小問,根據“揚善懲惡,制定規約進行道德教化”“每月召集百姓宣講、教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促進了儒家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傳播;根據“重農桑以足衣食”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有利于發展生產;根據“訓子弟以禁非為”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基層社會治理。

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西方民主思想傳播;清政府實施新政,改革政治制度。根據“于救亡之事”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內憂外患。

(3)根據“到1997年底,全國共有91萬個村民委員會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并結合所學村民自治相關知識得出創新鄉村治理制度,健全了國家治理體系;根據“大部分農村有90%以上的選民參加了選舉”并結合改革開放后民主政治建設相關知識得出推動基層民主,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行村民自治,適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

【答案】(1)變化:宋代以道德教化為主,明清增加了宣講“圣諭”的內容;(3分)鄉約組織從民間自發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動設立。(3分)

積極作用: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基層社會治理;(2分)有利于發展生產;(2分)促進了儒家文化和傳統道德的傳播。(2分)

(2)內憂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傳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3)創新鄉村治理制度,健全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基層民主,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改革基層社會治理制度,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每項2分,答出其中兩項即可得滿分,本小題總分不得超過4分)

42.

【解析】首先提取情節,根據小說梗概可提取的情節主要有:魯濱遜在巴西開辦種植園,并販賣黑奴;魯濱遜遇險漂流到島上,在那里進行開發,建立了自己的領地;魯濱遜自學《圣經》,獲取精神動力;等等。其次指出該情節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注意情節與歷史現象之間的關聯性,如開辦種植園、販賣黑奴,在島上建立領地等情節反映了近代早期西歐的殖民擴張。最后進行概述和評價,概述時要注意時間、過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準確,評價要全面合理,辯證地進行評價。

示例——情節:魯濱遜遇險漂流到島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領地。

歷史現象:這一情節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歐殖民擴張。

概述和評價:近代西方殖民擴張始于新航路開辟,在亞非拉地區依靠武力等方式強占殖民地,掠奪財富,進行移民,開展貿易。殖民擴張掠奪的大量財富流入西歐,為資本主義提供了資本原始積累,給遭受侵略的地區和人民造成極大災難,客觀上帶動了世界市場的發展。

(“示例”只作評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

45.

【解析】第(1)題,根據“將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為元年,以在位年序紀年”“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得出原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根據“創制了‘元封’年號,將當年稱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于全國所有地方”得出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

第(2)題,根據“后世根據年號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紀年;根據“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號制都被沿用”得出長期使用,影響深遠;根據“影響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得出傳播到其他國家,為世界文明作出貢獻;根據“諸王國各以諸侯王之年紀事”“朝廷所定的年號通用于全國所有地方”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年號紀年有利于君主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

【答案】(1)原紀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紀年,皇帝、諸侯王各自紀年;(3分)年號制以年號紀年,年號全國各地通用。(3分)

(2)方便紀年;(2分)有利于君主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3分)長期使用,影響深遠;(2分)傳播到其他國家,為世界文明作出貢獻。(2分)

46.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一中“為了爭奪對殖民地人民統治權的帝國主義大戰”得出1939年中共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根據材料二中“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得出1941年中共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

第(2)題,可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和進程來說明。根據材料一中“德意帝國主義集團和英法帝國主義集團之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爭最初在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展開;根據材料二中“太平洋戰爭”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德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根據“劃分為舉行侵略戰爭的法西斯陣線與舉行解放戰爭的反法西斯陣線,已經最后地明朗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形成中。

【答案】(1)帝國主義戰爭(非正義戰爭);(2分)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正義戰爭)。(2分)

(2)帝國主義戰爭認識的國際背景:英法采取綏靖政策,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3分)戰爭最初在英、法、德等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展開。(2分)

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戰爭:蘇德戰爭爆發;(2分)太平洋戰爭爆發;(2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形成中。(2分)

47.

【解析】第(1)題,根據“沒有制定任何針對拉美地區的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華盛頓“中立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不參與世界其他地區事務;根據“呼吁美洲各國互相理解”“以政治、經濟手段維護和擴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羅斯?!澳类徴摺钡幕咎卣魇欠e極參與拉美事務。

第(2)題,第一小問,根據“隨后羅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國互相理解”“1934年,德國在經濟和政治上成功地滲入拉美。對此,羅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廢除與古巴的不平等條約、從海地撤軍等,只以政治、經濟手段維護和擴大其在拉美的利益”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改善美國與拉美的關系,抵制法西斯勢力在拉美的擴張;根據“消除一切阻礙正常貿易發展的人為障礙”“到1939年歐戰爆發前,美國已和11個拉美國家簽訂了互惠貿易協定,雙方貿易迅速發展”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擴大了美國對外貿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經濟發展。第二小問,根據“只以政治、經濟手段維護和擴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以新的形式加強對拉美地區的控制,維護美國根本利益。

【答案】(1)不參與世界其他地區事務;(2分)積極參與拉美事務。(2分)

(2)作用:改善美國與拉美的關系,抵制法西斯勢力在拉美的擴張;(4分)擴大美國對外貿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經濟發展。(4分)

實質:以新的形式加強對拉美地區的控制,維護美國根本利益。(3分)

文化貿易論文范文第6篇

一、文化貿易概念的界定、分類和數據說明

文化產業就是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行業,作為新經濟的產業類型,國際上也沒有一致的定義和分類[1],英國、澳大利亞、臺灣等地稱之為創意產業,美國稱之為版權產業,歐盟稱之為內容產業。盡管不同國家和國際組織對于文化產業的分類與內容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始終都沒有脫離開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生產的范疇。“文化產品貿易”屬于貨物貿易范疇,“文化服務貿易”屬于服務貿易范疇。為了便于統計和國別比較,本文采用聯合國貿發會、聯合國開發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際貿易中心五家機構共同編寫的《2008創意經濟報告》中對文化產業內容的界定。文化產品主要包括:手工藝品(地毯、紀念品、紙制品、柳編制品、抽紗制品等)、影視媒介、設計(建筑模型、時尚設計產品、玻璃制品、室內設計、珠寶、玩具)、音樂媒介(錄音帶、CD)、新媒體(數字媒介、游戲產品)、出版物(書籍、報刊等)、視覺藝術品(古董、繪畫、攝影、雕刻等)。文化服務主要包括:版權轉讓和許可服務、廣告和市場調查服務、視聽服務、建筑工程和技術服務、研究開發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聯合國貿發會發布的1996-2006年世界各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數據庫,這是該組織首次發布的關于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國別統計數據。關于文化服務進出口的數據統計中,多數國家的視聽服務與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的數據是一樣的,本文只選取文化娛樂休閑服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建筑工程和技術服務、研究開發服務屬于創意產業而不屬于文化產業,而且多數國家的這兩類數據缺失,故在本研究中舍去。本文研究的文化服務貿易只包括版權轉讓和許可、廣告和市場調查、文化休閑娛樂等文化服務;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的數據只是中國大陸數據,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數據單列。

二、中國文化貿易規模和結構

(一)中國文化貿易的規模

表1比較了1997-2006年中國文化貿易進出口額、貿易差額的總體情況,數據顯示中國文化貿易發展迅速,文化產品貿易額由1997年的252.8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41.1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2倍且為持續順差,并一直為文化產品出口第一大國,在我國文化貿易總額中占絕對比重。相比于文化產品貿易,中國文化服務貿易規模不大、增長迅速,貿易額由1997年的11.31億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75.6億美元,9年間增長了5倍多,在總量逐步擴大的同時,文化服務貿易卻出現了持續的貿易逆差,且逆差的規模逐年擴大,已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總體逆差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明:“-”表示數據缺失,下同。

(二)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結構

為了進一步分析我國文化貿易結構,本文將文化產品和服務分為“核心”和“相關”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多地產生自一些傳統文化產業,既具有有形產品的貿易,又有文化內容版權的貿易,因此,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主要包括影視媒介、音樂媒介、出版物、版權和文化娛樂休閑服務。而“相關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多地與創意產業相關,包括手工藝品、視覺藝術品、新媒體、廣告服務、建筑設計服務、研發服務等。表2所列為中國文化產品(服務)各門類出口額占當年文化產品(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從文化產品出口結構方面分析,設計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文化產品,平均占當年文化產品總出口的75%以上、其次是手工藝品、視覺藝術品和新媒體產品,這些主要為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這是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強項,發揮了我國制造成本低廉的優勢。而核心的文化產品如影視媒介、音樂媒介、出版物所占比重很小,三部門所占比重不到2%。在文化服務出口結構中,廣告和市場調查占75%以上的比重,而核心文化服務如版權和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的比重很小,兩者所占比重約為26%,而且持續為逆差。說明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結構不盡合理,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所占比重太小。

雖然中國文化產品貿易持續為順差,但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貿易持續為貿易逆差。2005年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出口收入1.34億美元,進口1.54億美元;版權出口1.57億美元、引進53.21億美元;影視和音樂媒介出口1.35億美元,進口10.53億美元;圖書報刊等出版物出口11.44億美元,進口4.88億美元,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總體貿易逆差為54.44億美元。

(三)中國文化貿易的地理結構

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地主要是發達國家(見表3),前十大貿易伙伴國占了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總額的75%以上,其中1/3流向美國,流向香港、日本的分別占15%和8%左右,流向英、意、法、德、荷等歐洲6國的占近16%。而中國文化產品的進口主要來源于日本、美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臺灣、意大利、法國、丹麥,這十大貿易伙伴占了中國文化產品進口總額的70%以上。

具體到相關文化產品的出口貿易地理結構與總體文化產品類似,主要集中在美、日、歐和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十大輸出地則集中在香港、美國、英國、印度、日本、德國、澳大利亞、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在出版物、版權輸出方面,港澳臺地區尤其是臺灣地區依然是出版物和版權的主要輸出地,并開始往歐美及日韓等國家輸出版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演藝服務出口地區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歐洲、東南亞、南美少數國家以及我國的港澳臺地區,但主要市場還是在美國、日本和西歐等地區,這些地方文化市場需求量大,回報率較高,如運作得好,市場份額拓展得較快。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區域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和地區,貿易范圍狹小,不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播。

三、中國文化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本文采用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等工具來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并將文化貿易結構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清晰地體現出來。

(一)國際市場占有率

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標是一國出口總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例,反映一國出口的整體競爭力。統計顯示從1996年以來,我國文化產品出口額居于世界第一位,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見表4),主要源于手工藝品、設計、新媒體、視覺藝術品、廣告和市場調查等相關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占有率較高,而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占有率卻很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從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的國際比較來看(見表5),我國與文化貿易強國的差距很大,如美國版權貿易市場占有率為46.4%,而中國只有0.1%,加拿大影視媒介的市場占有率為47.9%,而中國接近于0。雖然《2008創意產業報告》中認為中國是文化產品出口大國,實際上中國是文化產業外圍的相關文化產品出口大國,核心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不足,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很低。而只有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對外貿易才真正具有成本遞減優勢、環境保護優勢、邊際收益遞增優勢,最能體現一國文化的競爭力。

說明:[]內數字表示中國的排序。

(二)貿易競爭力指數

格魯貝爾和勞埃德[2]提出的產業內貿易指數是某一產業凈出口與該產業進出口總額的比例,描述產業內貿易水平的產業內貿易指數也經常被用來衡量一國貿易競爭力水平[3],因此又被稱為貿易競爭力指數。貿易競爭力指數取值介于±1之間,該指數取值接近于0時,說明競爭優勢接近平均水平;該指數取值大于0時,說明競爭優勢較大,而且越接近于1,該行業競爭力越強;反之,行業競爭力越小。我國文化產品的貿易競爭力逐年提高,競爭力指數由1997年的0.78提高到2006年的0.89,而我國文化服務的貿易競爭力不斷下降,競爭力指數也由1997年的-0.46降為2005年的-0.65,主要源于版權貿易的競爭力指數非常低,約為-0.94,文化休閑娛樂的競爭力指數也為負數,反映了我國文化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水平相當低下。表6為文化產業各部門競爭力變化情況,我國極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主要是手工藝品、設計、視覺藝術品和新媒體,而且新媒體、出版物、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的貿易競爭力逐漸增強。我國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如音樂媒介、影視媒介及版權貿易的競爭力非常弱,而且這種極弱競爭力的趨勢逐漸擴大,文化貿易的相對劣勢過于集中于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部門,對我國文化貿易的穩定發展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4]是指一個國家某種商品的出口值占該國所有出口商品總值的份額與世界該類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總值的份額的比例。這個指數反映了一個國家某一產業的出口與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較來看的相對優勢,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較好地反映了該產業的相對優勢。一般而言,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小于1,說明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不具有比較優勢,外貿競爭力相對較弱;該指數大于1,說明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取值越大比較優勢越大;指數接近1,表示無所謂相對優勢或劣勢。表7表明我國影視媒介、版權和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接近于0,貿易競爭力非常弱,與2005年世界服務出口前10名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表8),除了出版物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略高于日本外,中國核心文化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均低于上述國家和地區,表明我國核心文化貿易處于較大的劣勢地位,核心文化貿易規模的繼續擴大后勁不足。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從貿易規模、貿易結構和貿易競爭力方面分析了中國的對外文化貿易情況,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規模逐年擴大,但是我國文化出口的結構問題十分突出,以文化內容、文化服務為主的影視媒介、音樂媒介、出版物及版權、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所占比重太小,國際競爭力非常弱。文化貿易的不平衡結構,影響了我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因此,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對文化內容和文化服務出口的推動力度,將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轉化成獨特的競爭力,加快我國文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

一要積極制定和實施支持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服務體系,為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的國內文化企業,國家應該在產業政策、項目審批、外匯管理、財政支持力度、投融資渠道以及稅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優惠,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制度和資金上給予文化內容和版權輸出企業或產品相應補貼,建立獎勵表彰等激勵機制,設立專項資助基金或專門貸款等措施,提高中國核心文化產品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出口競爭力。

二要重視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利用和創新,促進文化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文化資源的多寡,并不是文化貿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關鍵在于文化資源的利用與創新[5]。中國文化資源豐厚,對于過去時代的文化資源,都有一個在今天文化語境中重新闡釋和創新開發的問題,都要經歷一個與今天的物質生活水平、精神生活需要以及社會發展階段相聯系的轉換過程。這就需要在研發手段、生產環節、傳播渠道、接受方式、文化產品的保護等方面,借助科技的力量予以創新,用現代意識和先進技術來處理傳統文化資源,以國際化的視野打造民族文化資源,才能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在全球化語境下,我們也應充分利用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遺產,針對目標市場國的特點,加以中國化改造,拓展中國文化出口的市場空間。

三要注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同其他產業一樣,文化產業在整體經營過程中,營銷策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國布魯姆斯伯利出版社在暢銷書《哈利·波特》的營銷上就同時運用了多種方式,如設計推出不同版本以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群的需要、開發衍生版權展開交叉促銷、拍攝同名電影促銷等。通過這些方式的組合運用,為《哈利·波特》的暢銷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文化企業也要逐步擺脫重編輯生產輕宣傳促銷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完整的市場開發體系,建立從產品策劃、制作、發行到衍生品開發、銷售的以版權價值為核心的產業鏈,爭取將更多更好的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李小牧,李嘉珊.國際文化貿易:關于概念的綜述和辨析[J].國際貿易,2007(2).

[2]H.Grubel,P.Lloyd.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M].NewYork:John Wiley&Sons,1975.

[3]喻志軍.中國外貿競爭力評價:理論與方法探源——基于“產業內貿易指數”與“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的比較分析[J].統計研究,2009(5).

[4]B.Balassa.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Manchester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etal Studies,1965(33).

上一篇:紅酒文化論文范文下一篇:護士健康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