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

2023-05-20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時間文化經濟學 空間文化經濟學 文化經濟演化 動力機制 論綱

作者 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文化產業評論》(CSSCI)主編。(上海 200240)

時間與空間的急劇變動,造成了生活在今天的人們的前所未有的恐懼、焦慮、糾結。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大地,便是它的一個突出癥候。時間概念和空間效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驅動創新和轉型的力量。但是,人們對時間和空間這一基本范疇,在建構我們一切文化經濟行為中的關系和價值認知,與其在實踐中的積極態度是非對稱性的和非均衡發展的。對時間和空間的研究構成了文化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命題:時間與空間文化經濟學。

時間與空間:文化經濟存在的一般關系

為什么絕大多數的文化消費行為(尤其是文化娛樂消費)都發生在晚上?為什么人們總是對非自我的東西感到好奇與神秘?為什么越是遙遠的文化存在差別越大?這些問題與人關于“白天”與“黑夜”的時間節律相關,與人關于時間的分配相關,或者說,這種關于時間的分配與使用,并用以安排、規范自己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個時間歷史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人的物質與精神的生產與消費都是時間的,由此而發生的一切經濟行為與結果都屬于時間經濟學。時間文化經濟學就是要研究人們的文化生產、消費與時間的關系,以及在這一關系構成中所發生的成本與效率關系:什么樣的文化經濟時間分配才是最經濟的,即在什么樣的時間內文化生產的投入產出效率差可能是最高的,而交易成本是最低的?

文化是時間的,它以空間方式生產、記憶和存儲。舊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銅文化,以工具和生產力的進化表現文化的時間性,后來發展為以朝代劃分文化生產的年代性,標注著不同朝代在文化生產文明進程中作出的貢獻,以及人類社會在不同的發展歷史階段創造出的精神現象;再后來發展為時代、時期,人類文化生產的時間節奏加快了,朝代已不足以用來刻劃文化生產的進度。這是文化的時間序列,也是人們認識文化演化的思維模式。藝術品經濟便在這一思維和認知模式中生成。

文化又是空間的,它以時間方式生產、記憶和標注。紅山文化、馬家窯文化、良渚文化,尼羅河文化、兩河文化、黃河文化,以人的生活和生產地點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演變表現文化的空間性,通過對不同空間文化生產在實踐上的相似性,來標注文化經濟空間發展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后來發展為區域,人類的文化經濟行為系統因自然空間的阻隔發展出社會性,地點已不足以用來表達人類文化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延展性,于是空間文化經濟被普世化了,成為人們認知文化新的思維模式。再后來發展為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文化經濟的空間性由自然阻隔演化為社會阻隔,進而構成制度性的空間文化經濟。國家建構了文化經濟制度,國際文化貿易便在制度性空間文化經濟中生成。

文化因時間而具有價值,因空間而具有多樣性。多樣性即差異性,而差異性則意味著稀缺性,稀缺是價值構成的重要來源。文化因時間而造成其存在的稀缺。文化因空間阻隔而導致交流的困難,文化參照的缺乏使之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設計生活和把握世界,于是形成獨特的“這一個”。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既包括時間形態的多樣性,也包括空間形態的多樣性。對于人類社會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多樣性都是稀缺的。于是時間與空間在“稀缺”中交匯、融合。這一規律規定了文化經濟的價值構成。比如,“原生態”既是對空間價值的肯定,也是對時間價值的贊美。人們選擇消費文化的“原生態”,就是選擇消費多樣性、差異性和稀缺性,同時也是對現代性異化的反抗和躲避。“原生態”也進化,但是按照原生態的路線進化,而不是脫離原來的路線進化。這是文化進化的生物性。進化既表現為對時間的適應性,也表現為對空間的適應性。適者生存,文化經濟的發展也是如此。

人們恐懼時間,時間的流逝意味著生命的流逝。留住時間的唯一辦法就是生產時間,通過生產時間來延長自己的生命長度,于是,便有了關于現在、過去和未來的所有關于時間的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進而有了時間文化經濟。時間文化經濟不只關涉已經消失了的時間的文化再生產,而且也關涉還沒有出現的時間的文化生產,所有的科幻作品的生產,都是關于尚未出現的時間的文化生產。人們害怕孤獨,因而也恐懼空間,于是在生產時間的同時也生產空間,文化及其產品就是被生產的空間。因此,人便不再孤獨,精神有了空間的存在方式,有了另一種生命對象,這就可以使得人的生命得以以現實為中軸線,同時向兩個逆向方向延展,構成了一個文化生命的三維空間。人的生命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便在這時間的空間結構和空間的時間結構中得以建構。于是,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恐懼,即對于生命的恐懼,便在時間與空間的互為建構中被消解。人的生命永恒于時間的文化經濟的空間之中和空間的文化經濟的時間之中。

時間與自然節律相關,而自然節律又與氣候運動相關。這就使得時間與氣候產生關聯性,進而進一步與人們的文化生產與消費選擇建立起聯系:例如,夏天人們需要避暑,于是氣候宜人的地方便成為旅游消費的“大眾選擇”??梢娙藗兊奈幕a與消費選擇偏好與因時間而產生的氣候發生了關系。人體的“生物鐘”,因時間而擺動,從而導致文化生產與消費行為選擇的空間轉移。于是,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種類的多樣性應運而生。時間也進而表現為空間的生成:即新文化產品的出現。這就產生了一個需要我們關注的新的對象性問題,即氣候學意義上的文化生產與消費的“癥候學”——中國東北地區的大眾娛樂形式“二人轉”的發生就緣于特殊地區冬寒氣候。

任何文化經濟形態都是以一定的時間為內容,并以一定時間的生產力發展程度為存在方式,體現一定的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以文明發展的生產力水平為尺度,文化經濟可以表現為農耕文化經濟、工業文化經濟和信息文化經濟三種時間形態。農耕文化經濟以手工生產為其主要特征,工業文化經濟以大規模機械復制為主要手段,信息文化經濟則以數字化虛擬形態為其主要存在形態。以現代化為標準,農耕文化經濟可稱為前文化經濟形態,工業文化經濟可稱為現代文化經濟形態,而信息文化經濟則可稱之為后現代文化經濟形態。

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文化經濟形態的價值內涵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了不同時間的文化經濟形態的現實性差異。這種現實性差異是通過人們的態度和選擇來反映出的。農耕文化經濟形態由于其比較多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及其資源,這種歷史信息和資源由于時間的稀釋而具有稀缺性特征,對于這種稀缺性的文化消費就成為一種崇高和高貴的消費行為。因此,保護、開發和利用便成為農耕文化經濟的重要命題。工業文化經濟與信息文化經濟則相反,由于工業文化經濟和信息文化經濟的實現程度,直接表現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經濟實現的現代化程度,以及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的程度,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和發展工業文化經濟和信息文化經濟,便成為工業文化經濟與信息文化經濟的重要命題。例如,大力發展動漫文化經濟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

人們在時間與空間中生產,同時也生產時間與空間,并且以時間與空間為尺度,對被生產出來的時間和空間加以區分,用以記錄和度量人與時間和空間的關系。于是便有了“史前史”、古代、近代和當代的劃分;有了種種關于空間的劃分,如島嶼、陸地、海洋、山脈等等,進而有了領土、疆域和國家。通過時間與空間的生產與劃分,建立起了人與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并且把這種關系在文化的經濟活動和結果中表現出來。于是,所有的文化產品,不僅有年代,還有產地,根據年代和產地,人們建構了時間和空間的文化經濟關系,進而一切文化產品便有了價值,盡管這種價值的差異性較大。然而恰恰是這種差異性,建構了時間與空間文化經濟學的合理性。以上所有的劃分,都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時間與空間的再生產。

時間與空間:文化經濟的價值性

文化的價值是多樣的。對某個人有價值的文化,對他人可能是無價值的。這規定了文化價值觀構成的多樣性。文化價值的存在是人的發現與認知的結果。文化的時間長度與文化價值的高低并不構成正相關關系。這就是價值形態與工具形態的背反:價值形態因時間而遞增,工具形態因時間而遞減;越是依賴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文化經濟,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投資價值遞減(例如唱片經濟);越是較少依賴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文化經濟,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投資價值遞增(例如藝術品和古董)。文化價值形態運行的時間性與文化工具形態的時間性呈現出背反性運動關系。藝術品經濟是最典型的時間決定價值的經濟。年代在藝術品價值構成中具有重要意義,是價格形成的依據。

不同時間的文化經濟形態由于其價值顯現的差異,在其現實生命的存在形態和存在過程中,獲得的主體性態度是不一樣的。在這里,技術的先進性與歷史的豐富性呈現出逆運動特征。具體表現在某一文化產品上,一件當代的精美瓷器,絕對無法與一件粗糙的上古彩陶相提并論。原因就在于,一件上古彩陶所承載的歷史信息與價值含量是一件當代瓷器所無法比擬的。人們在消費(觀賞)上古彩陶所獲得的精神滿足和愉悅,與消費當代藝術瓷器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于是消費歷史還是消費現實,是消費和擁有稀缺還是消費和擁有富裕。歷史越久遠,資源和信息越稀缺,價值量越大,物品因為時間而被賦予價值。

一般的物品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它的價值——價值和使用價值,而文化產品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得以增值——藝術品因時間而增值、圖書因時間而獲得“版本”價值。一件藝術品倘若獲得價值增值,不是因為它的物質性,而是因為它的歷史性。例如一只明代尋常的瓷碗,因為其是“明代的”而使之成為“古董”。“明代”作為一個特殊的時間符號改變了一只普通的生活用具的性質——不再是用來吃飯的器具,而成為收藏或投資的對象和衡量一件物品文化價值的標準。價值形態——使用價值——的變化會導致價值量構成的變化。

在人類所有的勞動和生產活動的成果形態中,只有文化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具有價值,而一般的物質載體形式只有當它承載著特殊的時間文化信息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人類文化遺址的價值并不在于這一片土地作為一種世間存在本身,而是在于這一片土地曾經是什么和其上曾經發生過什么。所謂“大遺址保護”并不是保護這片土地,而是保護這片土地上的“曾經”對于今天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價值。越是“唯一性”的東西,它所承載的時間信息容量越大,價值越高。“物以稀為貴”是一條文化經濟的鐵律。所謂“絕版”、“孤品”、“孤本”等等,均反映出這一規律。

時間具有風險性。文化產品的生產周期的長短與文化產品價值大小的關系是不確定的。不確定導致了文化經濟的風險性:文化產品生產周期越長潛在風險越大,亦即文化投資周期越長風險越大。投資周期的長短一般來說與收益成反比例關系:周期越長,成本回收時間越長,收益越慢;周期越短,成本回收時間越短,收益越快。因此,文化產品投資的成本與時間長度的評估在文化經濟發展中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時間的流淌,文化信息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耗散、流失、湮滅,進而造成文化產品的稀缺,成為文化遺產、遺址、遺存。這些被稱之為文化遺產、遺址和遺存的對象之所以有價值,就在于它們保留了過往時代人們生活信息的記載和印跡,且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在這里都成為“文化的”,成為“我”“我們”從哪里來的,“我們的以前”是一個什么樣的“物證”,因而成為今天人們認識其來歷的依據。人們去這些地方“觀光旅游”,就是因為它們有價值,而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經濟行為,以及經濟收益也就成為能夠用來衡量它們的價值指標。即使是那些仿古的文化經濟,也都屬于時間文化經濟,是過去對于今天的價值,是今天對過往時間的一種再營造和再表達。

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遺產”都因為稀缺而有價值,“遺產”價值的大小和“遺產”與人們現實生活關系(精神生活)的距離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文化遺產,但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在人們生活中的“價值”之間表現為非對稱性:人們競爭“申遺”,不是為了“遺產”,而是為了遺產的經濟價值。那些不能帶來經濟價值的遺產,即便是世界與人類的,因其不能規?;儸F而難以產生“經濟”。中國的昆曲就是典型,只能靠政府補貼,社會沒有“投資的沖動”;但同樣是“世界性”的文化遺產,山西平遙和萬里長城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這似乎是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宿命”。

人類創造時間,但是空間有限。人們不可能把在時間中創造的一切都保留下來。于是,人類便發明了博物館——時間的空間存儲器。時間既在這里流淌,又在這里凝固。人們既可以在時間中徜徉,又可以在特定的空間中駐足,在凝固的時間中理解、認識、感悟和把握在這時間中所包容的巨大空間。

博物館是存儲時間的。博物館的功能是把流逝中的文化和文明形態載體,借助于一種空間形式永久保留下來,并且展示給人們看,幫助人們認識歷史、認識自我,并且以這種方式表達一種對于消逝了的時間的一種態度,進而通過這種態度的交流實現在同一個空間里的溝通,建立起對在不同時間建立起來的文明和創造出來的文化的尊敬和景仰。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是不能僅僅用博物館的門票收入或者是博物館藏品的復制品的銷售收入來衡量的,盡管它們也都是一種時間經濟學的體現方式——博物館經濟。但是,作為一種時間的經濟學的實現價值和實現方式,博物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們對在過往時間中的人類創造文明所曾達到高度的認識,并且通過這種認識改變了自己的文明觀和歷史觀,進而改變了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交往理念、交往方式和交往機制——制度和政策。交往是促進人類文明發展最重要的機制,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它所產生的經濟價值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而所有這一切,恰恰是博物館——人類時間的存儲器創造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國家和城市博物館的發達程度是一個國家和城市文明發達程度的標識,也是一個國家和城市創造力程度的廣度和深度的標識。很難理解,在今天,一個沒有博物館的國家和城市會有文化和文明的創造力,會有發達的物質生產和經濟的繁榮。

文化產業園區正是一種新博物館形態——一種開放的、在時間建造的空間中留住時間、再造空間的時間與空間博物館。一般意義上的博物館可以和這個城市——它所在的空間完全沒有關系,而文化產業園區則一定是這個城市時間和空間生命存在的必然表達。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以及它的新生命形態:創意產業——在過去的時間留下的空間中再生產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包括這個城市本身,從而使之成為這個城市今天對于過去的時間態度和空間再造能力的表達。這是一種新城市博物館的生產,也是一種新博物館的文化生產。正是文明和文化的進步與演化,總是不斷地更新著博物館的形態以及人關于博物館的生產。

空間(地理與非地理)文化經濟的意義

一切文化經濟都是空間文化經濟。所有的文化經濟行為,無論是文化生產還是文化消費和文化流通,都只有在一定的空間形態里才是可能的,因而也只能在空間中產生。即便是虛擬文化經濟,也是如此。文化經濟存在的空間形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地理空間和文化空間。地理空間是有形空間,即以物理為標志的空間,有著明確的文化經濟的行為地理標志,如好萊塢、百老匯等;文化空間屬于無形空間,以文化產品的形式超越文化經濟行為的地理約束,例如:出版經濟、演出經濟等。

文化生產力——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的綜合——水平不僅在不同的時間里表現出差異性,而且在相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里也會表現出差異性。造成這種文化生產水平空間差異的原因是文化生產力水平運動與空間結構之間的梯度級差。城鄉之間構成梯度級差,東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也會構成文化生產力水平運動的梯度級差。這在中國文化生產力水平構成中表現得特別明顯。當上海、北京、杭州、廣東已經進入所謂“后工業社會”或“第二次現代化”發展階段的時候,中國廣大的西部地區還承載著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一般意義上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文化現代化程度,決定了文化生產力水平在空間形態上的梯度級差。在中國由東向西,總體文化生產發展水平的空間運動結構呈現出逐層遞減的態勢,即東部發達而西部低下,中部地區構成了一個過渡帶,兼有兩個空間的特點。國土空間的廣延度和國土空間形態構成的復雜度——地形、地貌、環境和氣候,都會深刻地影響著文化生產的發展水平,進而影響文化經濟的成熟與發展水平。文化產品經濟形態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由一個國家國土空間規模和復雜性決定的。一個空間過于狹小的國家很難產生差異性跨度極大的文化形態。

處在文化生產力不同精神高度是構成文化生產力空間梯度級差中最關鍵的級差。所謂話語權,反映和表達的就是這種級差。一般來說,擁有話語權的精神文化生產主體處在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高端,而受制于這種話語權的處在文化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低端。由此而產生的空間文化經濟價值,往往由擁有話語權的一方決定。

文化生產的空間性、文化消費的空間性和文化流通的空間性,構成了文化經濟空間形態的主要特點。文化生產的空間性是指所有的文化生產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空間里進行和在一定的空間里完成的。不同空間的文化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一定空間文化生產的供給能力和文化影響力。正是這種差異造成了文化消費空間和文化流通空間的非對稱性。文化消費的空間性是指一定的文化消費行為只能在一定的空間里發生、進行和實現,空間條件的象限性程度規定了在這一空間文化消費滿足的可實現程度,進而制約了該空間文化消費經濟的規?;潭燃捌鋵υ摽臻g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文化流通的空間性是指文化商品在不同空間的運動和流動。流通是因為交換和制造交換而發生和進行的。文化商品在不同空間流通的速度和容量,決定了一定空間文化經濟繁榮和發達的程度。一般來說,文化商品流通速度越快和流通容量越大的地方文化經濟越發達和繁榮,反之則反。這是因為它不僅一般地反映了該空間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能力,而且還反映了該空間的文化服務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商品的集散能力。

文化資源的豐腴度和文化市場發展的成熟度決定了文化生產、消費和流通的空間形態的豐腴度。城市和城鎮之所以能夠成為文化經濟空間運動的主要承載形態,正是由上述兩個最重要的指標決定的。文化資源不僅是指歷史文化遺產,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總人口構成中的“文化人口”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創新型”——包括生產與消費——文化人口的構成比例。紐約、東京、倫敦、巴黎之所以被認為是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就在于它們巨大的文化生產、消費和流通能力。文化生產與消費能力是一種文化資源。由于這種能力所產生和形成的集聚效應,往往超過了空間存在形態本身,而具有全球性。有研究表明,全球85%的文化消費產品來自這四大城市。

文化價值形態也具有空間性。同一種文化商品在不同的空間會因為消費對象的變化,而出現價值形態的轉移現象。例如,在一個國家和地區并不具有價值或并不具有顯著價值的藝術品,會在異地或異國得到較高、甚至很高的價值體現。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流轉成本的增加之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種文化商品在異地和異國的稀缺性。這種現象,不僅表現在藝術品的流通過程中,而且也表現在舞臺表演藝術的市場行為中。存在空間的轉移構成了對一種文化商品稀缺性的需求的緊張,有效需求供給不足,從而導致文化商品的增值。

文化經濟存在的空間形態依據不同生產、流通與市場方式可以劃分為城鄉文化經濟、國別文化經濟(國際文化貿易)、區域文化經濟(國際文化經濟)和全球文化經濟。

城鄉文化經濟是以文化生產方式來劃分的。一般來說,農村文化經濟以傳統的手工業為主要存在形態,城市文化經濟則以大規模機械復制為主要生產形態。農村文化經濟是指以農村文化市場為空間存在形態的文化商品生產、消費與流通的文化經濟行為系統。農民是生產和消費主體。城市文化經濟則是指以城市文化市場為空間存在形態的文化商品的生產、消費與流通的文化經濟運行系統。市民階層是生產和消費主體。城市文化經濟以先鋒性為主要特征,而農村文化經濟則以保守性為主要特征。因此,農村文化經濟的形態和元素變化比較緩慢,而城市文化經濟形態則變化迅速,從而成為主導文化發展、演化的引擎。自從出現了城市文化經濟形態之后,農村文化經濟的變化和發展一般是受城市文化經濟制約的。因為,城市代表了一種先進的文明形態和生產力形態。由于農村在實踐上是城市文化資源的涵養地和市場拓展的戰略空間,因此,農村文化經濟狀況的變化也會導致城市文化經濟形態的變化和轉移。對于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農村文化經濟的發展顯得尤其重要。這種空間形態上的文化分工,實際上還是一個時間發展的結果,是在文明和生產力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演化而來的。這種城鄉文化經濟分工由于國民經濟和社會分工的轉變,其互相融合的趨勢也越來越鮮明。尤其是鄉村經濟的日益現代化和融入城市經濟的整體發展需求,城市文化經濟的轉移和鄉村文化經濟對城市文化經濟發展的補充,以及創意產業的發展,傳統的以手工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鄉村文化經濟在“文化創意產業潮”中被重新發現,從而使之具有某種后現代文化經濟的意味。相反原有的城市文化經濟形態在全球化進程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中開始了空間生產的再造,網絡文化經濟正日益成為城市文化經濟發展的主要空間形態。

國別文化經濟是以主權國家為空間形態形成的文化經濟形態。在國別文化經濟構成過程中,國家文化經濟的資源稟賦要素,往往直接構成了一個國家文化經濟的比較優勢及其空間結構。由于國別文化經濟在文化經濟形態上集中表現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主權,因此,國別文化經濟空間結構的構成必然要受到一個國家文化制度的制約和約束。一個國家文化經濟領域的市場準入開放性程度,就是這個國家文化經濟主權形態的表現和反映。然而,由于文化經濟是財富增長和積聚的重要形態與來源之一,在一個國家的財富構成形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此,不斷擴大本國文化經濟在國際文化經濟構成中的比例,就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在文化經濟領域的重要競爭內容。其中,國際文化貿易則是其最主要的競爭形態和競爭方式。國際文化貿易是空間文化經濟學最主要的存在方式。

區域文化經濟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指在世界經濟范圍內的單獨關稅區,以及由相鄰國家和地區所構成的具有鮮明互補性的地區文化經濟空間形態。前者如我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等,后者如東南亞、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另一個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內不同地區所形成的具有鮮明經濟互補性特征的文化經濟空間形態,例如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就是這樣的典型的區域文化經濟空間形態。區域文化經濟的形成機制非常復雜。我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是一種由特殊歷史形成的制度形態建構的,東南亞、北美自由貿易區則是一種政治和經濟共同體,而我國內地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文化經濟構成則與地緣文化直接關聯,前者屬于吳越文化,后者屬于嶺南文化。共同的文化形成了共同的政治經濟紐帶,從而使他們的文化經濟具有鮮明的共同市場特征。

全球文化經濟是全球化意義上的空間文化經濟概念。它所表達的就是相對于國別文化經濟而言的,超越于國家的文化經濟存在的空間形態,表現為全球文化經濟的無障礙流通。這一類文化經濟形態往往以跨國文化經濟集團這一特殊的文化經濟組織的世界文化經濟網絡為典型。當然,它還包括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形態,由全球經濟各單獨關稅區為單位所組成的全球文化經濟系統。

文化空間與空間文化是兩個既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系的概念。文化空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用來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形態與樣式。文化空間就其自然屬性來說,必須是一個獨立自在的文化場,即具有一定的物理、地理空間或場所。而空間文化則表明在一定的物理和地理構成的場所內,所構成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特質。地方戲曲包括一切地方性文化就是屬于一種空間文化,是因不同的空間以及在這種空間中關于人與自然和社會關系的認識及其條件而產生的不同的表現方式和表達方式。城鄉文化既是一種文化空間,也是一種空間文化。在不同的空間文化中,人們所生產的文化空間是不一樣的?;蛘哒f,在不同的空間文化中,人們完全可以生產相同的文化空間。當被生產出來的文化空間發展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場所的時候,這種文化空間也就演變成人們的一種空間文化。城市和鄉村的不同文化表達之所以能夠獲得彼此的文化消費,其原因就在于此。因此,空間文化經濟同時還包含著生產文化空間的經濟學價值和意義。一旦這種文化空間被生產出來并被轉化成人們的生活方式即空間文化,那么它所產生的文化經濟價值將是極其巨大的。這就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我們今天的價值。

空間文化經濟學更關注空間文化生產力的運動,及其空間文化生產關系的演變??臻g文化經濟研究不僅要關注資源在有形文化空間——區位——配置中的問題,而且還要關注資源在無形文化空間——不同文化經濟空間——配置中的問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壓縮與膨脹:時空文化經濟演化的動力機制

空間因壓縮而膨脹,時間也是如此。人們生產了時間,造就了空間,建立了時空秩序,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推動時空轉向和時空壓縮。時空壓縮是時空膨脹的結果。沒有時空膨脹就沒有時空壓縮。時空轉向實際上是人自己的時空轉向,是人與時間和空間關系的改變。時空壓縮和時空轉向不是后現代性的狀況與特征,而是人與時空的一個基本關系。這個基本關系自從人類社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產生了。人類社會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生產時間和造就空間,建立時空關系,并且不斷演化、豐富和發展。無論是瑪雅文明、古埃及文明還是古華夏文明,為什么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其實所有這些文明之謎,就是不同時空所造就的人與時空的關系在今天的不可認知。今天的時空觀當然也就無法破解昨天的文明之謎。今天的人們為什么再也不能生產出昨天的那些被稱之為無與倫比、不可思議的文化產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時空觀的差異。問題是,時空轉向了,人們還是用過去衡量今天,用今天對待過去,人們時空價值觀轉向的程度成為衡量文化產品價值的度量衡。這就是時間與空間文化經濟學:關于文化經濟的度量衡。

時空文化經濟的形成與演化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自然生成、社會生成、國家生成。

第一,“自然生成”。這是時空文化經濟生成的初始動力,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決定性因素。不同空間文化生產及其產品形態、產業結構的差異性是由時間生產的。今天的某些文化產業集群或集聚區,包含著深刻的“歷史偶然性”,不少的“創意產業園區”最初的出現和形成與人的創造性沖動沒有本質的區別:內生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是生物性的。文化的生物性內生地建構了文化經濟的生物性:需求沖動。

第二,“社會生成”。這是時空文化經濟生產的二次動力,主要表現為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轉型進程中的社會文化經濟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的轉型,是指在某種文化產業集聚的雛形已經出現,并且確實代表了某種發展趨勢以及具有鮮明的成長性的時候,價值和財富實現的欲望趨同性驅使人的社會行為的生成,于是出現文化產品生產的趨同性和文化經濟的規模性,市場便開始通過價值和價格引導、鼓勵和配置文化產品的商品生產,從而使之發展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文化資本,形成文化資本的時間和空間。

第三,“國家生成”。它直接由政府通過制定文化經濟和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在積極主動的扶持下得以生成起來。2006~2008年間在中國各地誕生的為數眾多的動漫產業基地和園區就屬于這一類。創意產業的初始發生,是藝術家對于被遺棄了的廠房和倉庫空間功能的借用,這一借用在無意中重建了人們對舊廠房、舊倉庫等工業文明遺產的認知,并且創造性地重構了在經濟和社會結構轉型進程中,如何建立對工業文明遺產重新審視基礎上的新文化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于是“創意產業”作為國家政策被英國政府發現了。對于中國來說,用這一政策重建工業文明的城市功能空間,在留住城市記憶的同時,又煥發城市空間的文化活力,便成為中國國家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選擇。由此,“文化產業園區”便成為國家文化政策一種空間建構、空間表達和空間實現。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生產“集聚”由“自然生成”而發展成為“集群”的“國家生成”,政府是決定正式制度的主體。制度是一種特殊的空間構造,體現的是國家文化權力和意志。

不同時空造就了文化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成本與收益。時間性與空間性是構成交易的重要條件。所謂距離產生成本,時間體現價值,就是指這種文化經濟的時間與空間性。表現在文化經濟領域里就是可交易的文化商品的移動成本與可收益之間的大小關系,這里包括文化商品的關稅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貿易成本。國際商業演出成本和電影貿易成本是不一樣的。版權經濟可以說是最大的空間文化經濟,但是在時間上是同時產生兩個發展方向完全不同的時間經濟,而且是無形文化經濟。

時空壓縮實現時空交換與時空膨脹。時間消滅空間產生時空壓縮。壓縮導致剩余時空的產生和新的時空的膨脹??臻g文化資源因時間的改變而成為文化消費對象,遙遠的人類留下的成果,對于今天的人類來說,具有永久的未知魅力,而正是對于這種未知領域的好奇性求解,使之成為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消費對象。物質不滅,能量守恒。一個方面被壓縮了,另一個方面被擴張了。產業升級,工業老化,時空被資本壓縮,但文化得到擴張。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不僅形成了新的文化經濟形態,而且成為拯救工業文明的新時空力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新文化經濟形態恢復和重建了時間和空間。它不僅留住了往日的時間,而且再造了往日的空間。時空錯位和時空交融在時空膨脹中完成,文化經濟因而具有其他經濟沒有的時空魅力。

時間和空間都是空間文化經濟演化的動力機制。內涵的時空性——表征的時空性;核心的時空性——外圍(邊緣)的時空性;上游的時空性——下游時空性。這三對關系是空間文化經濟演化的基本動力范疇。它們既是時空演化最重要的特性,同時也是不同時空范疇所構成的時空運動的矛盾關系,又使得其間充滿著不斷對抗的張力,推動著它們之間的運動與轉化。時空壓縮與時空膨脹共同構成了文化經濟運動的結構形態。時空文化經濟結構的運動狀態取決于時間與空間這兩個動力源的作用力的大小,并且都會對時空文化經濟結構的內部構造和外部特征造成差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對時間的空間再生產和對空間的時間再生產:留住了時間——城市記憶,再造了空間——功能再造,進而再生產時間——當下、現代性??臻g有限而時間無限??臻g的有限性必然給時間的無限的留存性帶來再造性,為自己再生產空間,進而再生產新的時間和空間文化經濟學。

文化經濟空間集聚的動力機制不同于一般空間經濟集聚動力模式。一般空間經濟集聚模式的形成體現為生產、運輸成本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性距離,區位優勢很重要;文化經濟集聚也講區位優勢,但是,文化經濟的集聚形態更加注重文化產品的唯一性、獨特性和文化市場消費人群的空間構成。比如,同樣是大城市,在20世紀30、40年代,上海毫無疑問是中國的文化經濟中心,無論是出版經濟、電影經濟、娛樂經濟、演出經濟等等,其文化經濟空間集聚程度都是近在咫尺的南京所無法比擬的,北京更是不能望其項背。

就一般企業而言,同一類企業集聚,可以通過分享重大基礎設施“攤薄”成本;同一類技術工人集聚,有利于激勵創新和技能傳播,扎堆的下游企業容易和上游的供應商討價還價,文化經濟空間集聚的特點并不在于其同一性,而在其多樣性,能夠滿足不同人群文化消費多樣性的需求。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與南京和北京的一個最大差別,就在于它是一個移民城市。城市居民人口的多樣性和流動人口的豐富性,以及作為移民城市的開放性,使得它能夠比南京和北京這樣的本土性城市更能夠生成多樣性的文化消費需求。多樣性的文化消費需求需要多元化的文化生產經濟,這就造成了巨大的空間吸納機制,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帶著不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消費服務集聚上海,從而使得不同文化經濟形態的文化產品生產機制和服務機制得以形成。

巨大的市場需求形成巨大的市場吸納能力,巨大的市場吸納能力又生產了新的巨大的市場消費能力,市場集聚始終處在一個不斷被壓縮又不斷膨脹的過程之中。文化消費吸納能力不僅在集聚中迅速擴大文化經濟的生產能力,而且由于其不斷提供多樣性的文化消費產品,還帶來了對非文化經濟體的吸引能力:巨大的文化市場提供了一般實體經濟交易空間所無法提供的市場信息和人際傳播建構。

任何文化經濟形態的劃分都是相對的。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即便在同一國家內部,文化經濟所達到的生產力水平也不是整齊劃一,也沒有絕對的同步進入更高一級的文化經濟發展階段。更多的情況是不同形態的文化經濟形態同時并存于相同的時間與空間中,從而使得文化經濟存在形態呈現出多元網狀結構:時空交叉共存、實體虛擬互補和內外多元同構。

第一,“時空交叉共存”。為什么那些被廢棄了的倉庫、廠房、碼頭,總是由藝術家首先進駐?空間的開闊、租金的低廉當然是重要的生產要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在那些透露著歷史信息的空間形態里,有著藝術創作所必不可少的“時間素材”,藝術家在與往日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和尋找關于今日的表達。想象和聯想只有在時間和空間中才是可能的。藝術創作的靈感只能誕生在時間和空間的偉大的舞步之中。藝術家們在創意產業園區的往日的空間形態中從事今天的文化經濟行為,在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與交流中,碰撞藝術創造和文化構思的火花,尋找生命體驗的靈感。時空文化經濟正是一種集約化經濟和能量經濟形態。文化產業集聚最大限度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接受市場能量集聚效應的放大和轉移,通過“借景”而擴大自己的能量經濟和增值空間。這就是為什么商鋪“扎堆”的地方,不僅沒有因為“同行”太多造成惡性競爭而衰落,而是由于“馬太效應”的作用經久不衰。

第二,“實體虛擬互補”。文化經濟屬于虛擬經濟范疇,網絡文化經濟是其最典型的形態。然而,早在文化經濟的萌芽時期,通過有形商品形式實現無形價值交換,并由此凸現文化經濟作為虛擬經濟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就成為文化經濟行為的主要方式。“買櫝還珠”實現的是文化和審美價值的交換。實物載體所承載的是精神內容,這是實現交換的原因。大量文物拍賣與交易,都是以物理性存在方式作為前提的。版權交易的出現以法律的形式界定了文化經濟作為虛擬經濟的本質。作為實體文化經濟的存在的最主要的形態,就是以文化用品生產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制造業。例如,鋼琴等所有樂器的生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行業的系統。它們具有和其他實體經濟形態相一致的生命運動方式。但是,它們卻有著與其他實體經濟形態不一樣的功能,即服從和服務于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需求。

第三,“內外多元同構”。外部空間文化經濟和內部空間文化經濟建構了空間文化經濟最基本的圖形關系。外部空間文化經濟表現為文化經濟的物理形態,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經濟形態之間的比例關系;內部空間文化經濟表現為文化經濟的社會形態,反映的是同一文化經濟形態中不同經濟成分構成之間的比例關系。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個革命性成果,就是重新建構了中國文化經濟的空間形態和空間秩序,從而使中國文化經濟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獲得了新的能量經濟形態。

總之,時間文化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時間的歷史化過程中文化經濟價值運動變化規律的科學??臻g文化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在空間(地理)的社會化過程中,文化經濟價值載體形態運動變化規律的科學??臻g文化經濟學既表現在外部空間形態中,也表現在內部空間形態中。外部空間主要表現為文化經濟的外在空間關系,以一定的物理參照系為坐標;內部空間則主要表現為不同文化經濟形態的內部關系構成。例如,出版經濟和電影經濟即屬于兩種不同的文化經濟形態,同時又有著高度的關聯性,區別只是它們的不同的價值生產方式和市場形態,而不在它們的外部性。時空文化經濟學就是要研究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形態中文化經濟運行的規律、相同的時間與空間形態中文化經濟運行的規律、相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中文化經濟運行的規律,以及在相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中文化經濟運行的規律,這四個方面構成時空文化經濟學研究的四個向度。

編輯 葉祝弟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現如今經濟發展迅速,人們所面對的生活方式日新月異,人們也越來越挑剔對于旅游地人文環境的,旅游產業的喜惡。秦腔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天水市盛行,屬于天水市的一種特有的文化。但是現如今秦腔作為一個已經開始低迷的文化,在旅游業中也顯得式微,因此,創意經濟下的創意文化旅游就是針對于人們不同態度的新起點。創意經濟視角下的文化旅游,就是將創意經濟下的產業和旅游業相互融合起來進行發展,對于式微的文化產業進行開發與運營,增加經濟產業鏈,擴展旅游消費,增加人們對于旅游地文化的探索與吸收。

關鍵詞:創意經濟;文化旅游;秦腔戲曲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創意經濟”引發了各種的“創意”的產生,帶動了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與新一輪的熱潮。雖然學界內對于創意經濟的概念界定不是非常清晰,但是對于創意經濟的本質卻都取得了共識。他們認為,在創意經濟的背景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創意會成為核心力量,即創意經濟的興起勢不可擋。

創意經濟給旅游帶來的影響更是廣泛的,本文嘗試從創意經濟的視角對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與運營進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天水地區因為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天水秦腔也形成了獨有特色的秦腔文化,天水市秦州區位處天水,在受天水歷史、文化的影響之外,受其獨特的地理條件的影響,天水的秦腔文化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秦腔傳承方式。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經濟的轉型,人們經濟水平的逐漸上漲,人們對于自身生活的享受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而對于那些被旅游消費者遺忘的民俗文化在這個大趨勢下也變得越來越嚴峻?;ヂ摼W高度發達的今天,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秦州區的秦腔表演還能傳承至今。由此該選題以創意經濟為視角,以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為研究對象,在挖掘天水秦腔文化內涵和傳承與保護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意開發,提升游客對秦腔文化的了解和體驗,進行獨有的運營模式,實現天水秦腔的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對秦腔文化愛好者進行訪問,研究現當代時段下,人們對于秦腔的愛好和看法,再從對于秦腔戲曲劇團的成員們口中探訪?,F當代情況下,創意經濟思想是否對于他們有所啟發,是否會在大數據網絡下搜索對于秦腔戲曲的有利改進方法;以及人們對于秦腔戲曲文化的宣傳與弘揚的看法與對策,是否存在更新換代以及傳播優化的想法和建議。

對于戲曲文化旅游這一方面的研究在我國目前有很多,大都提出從戲曲文化的特點出發,以戲曲演唱、表演為出發點,建立戲曲藝術博物館,開發戲曲文化旅游紀念品,戲曲文物等方式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開發和利用戲曲文化作為文化旅游資源。

近年來許多學者深入探討了戲曲文化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針對戲曲旅游做了大量多方面多層次的研究。這些研究對擴大戲曲文化旅游范圍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也為未來戲曲文化旅游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思路。

我國對于戲曲文化旅游的研究,總體上看,顯得單一,缺乏系統性,從1997年賀輝揚的論文《閩東南戲曲藝術旅游資源評價及其利用》開始,迄今為止,十多年時間里,專門對戲曲文化與旅游研究的文章不足20篇.這說明,當前關于戲曲文化旅游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僅有的這些屈指可數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大張旗鼓的戲曲文化旅游活動來說,顯得有些不協調,不對稱.

國外對中國戲曲文化的關注,從早期的文本翻譯進入了深層次的學術研究領域,而且涉及的領域由元雜劇向明清傳奇和近現代地方戲乃至當代戲曲延伸;從作家作品到舞臺藝術延伸;從戲曲本體向和戲曲相關的說唱藝術和傀儡戲延伸;并且歐美的各個大學成為了中國戲曲文化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有相當的文學博士選擇中國戲曲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研究的課題。

對于我的研究來看,本文是對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開發的研究,但在這些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文獻中,對于天水秦腔戲曲文化的論述與研究非常少,只有從相關的其他戲曲文化研究來入手去對我的研究來提供相關的參考意見。

三、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開發現狀

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文旅融合每況愈增,天水秦腔戲曲文化也是在這個背景下被推崇出來,有天水文旅部門,對其進行了深入挖掘與打造,但是結果甚微。因為對于天水秦腔戲曲本身來說,在當地也只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老人們喜歡的東西,對于現當代的90、00后的我們來說,對于戲曲的喜好是微乎甚微的,除開專業戲曲文化愛好者以外的我們,對于戲曲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代表來說,是很少去了解的。因此,在現當代科技發達的時代中,我們這些當代年輕人,對于戲曲這個東西本身了解甚微,而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更是被我們忽略不計的,所以,其開發難度也是非常之大的。

四、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天水相關的旅行社缺乏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的宣傳

天水的各個旅行社在游客旅游時,只是推薦相關的旅行路線,不關注對于秦腔戲曲文化的宣傳,也沒有把秦腔戲曲文化作為一種旅游項目向游客進行推薦。旅行社只會將一些成名已久的東西作為推薦者說給游客,像秦腔戲曲文化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雖然不出眾,沒有像京劇、川劇一般登入電視節目,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但他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卻也有著不一樣的魅力,只是沒有相關的宣傳和適合他們的演出活動和演出方式而已。旅行社是一個對于民俗文化進行宣傳與推廣的最大媒介,在當地的旅游過程中,應該對于秦腔戲曲文化的的介紹與宣傳,為吸引廣大游客的注意,加強對于秦腔戲曲文化的推廣做好鋪墊。

(二)、導游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沒有了解和推介

作為一名導游,在帶團旅游前,應該對于天水的各種歷史、文化和旅游景點都進行相關了解和熟悉,以此增強對于當地的了解,再對游客進行推廣和介紹。如果是一位天水當地的,并且熱愛秦腔戲曲文化的導游,他會將自己對于這些東西的熱愛,以一種獨具聲色的形式講述給游客,增加游客對于天水秦腔戲曲文化的了解和接觸。增加更好的記憶和理解,體現出導游獨有的對于旅游活動的價值與目的。

(三)、游客們對于這些秦腔戲曲文化的不了解

游客來到旅游地,對于當地的民俗文化不甚了解,也不會對于不出眾的或者不了解的東西產生興趣。因為所有成名的東西并不是由一個人決斷的,它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觀看或者接受以后經由專家人選推選的。因此,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的開發過程,就必須是向人們進行宣傳與推廣的,以此提升人們的認知度,形成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

(四)、對于秦腔文化在旅游過程中缺少參與性

旅游地當地的旅游活動中,人們對于秦腔藝術只是不了解,人們對于秦腔的喜歡與否決定了人們是不是不喜歡秦腔這個古老的藝術, 只是對它不了解。因為沒有相關的活動可以讓人們去體驗和接觸認識秦腔文化,并且有的秦腔演員由于沒有相對的場所去練習秦腔藝術,導致所熱愛的秦腔技巧被荒廢。并且對于外地游客而言,更沒有接觸和了解秦腔文化人,也不知道秦腔的內涵。因此,要加強游客參與性活動的設計, 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秦腔文化。

五、研究方法

研究方式是主要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調查,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歸納、分析與總結,為文章的研究主體提供理論依據,然后針對以上調查分析出目前在創意經濟視角下如何對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進行開發與運營。

而我在通過做出調查問卷200份,去天水市區及村落進行發放,并且收回有效問卷170份,對此進行數據分析,并且根據其中涉及的問題及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歸納,以此對我的研究進行有力支撐:

1.您對創意經濟有了解嗎?其中非常了解占4.71% ,不了解占61.18%。

2.您認為是因為以下哪些情況導致現今秦腔戲曲文化影響力逐漸降低? (多選題)A.現代娛樂方式多元化的沖擊77.65%;B.秦腔文化自身老舊化28.24%;C.國家扶持政策的相對不足30.59%;D.缺乏創新發展的機會56.47%;E.缺乏專業的表演者42.35%;F.其他9.41%

3.您認為大學生不喜歡看戲劇的原因是?A.沒時間4.71% ;B.劇情老套,沒有吸引力11.76%;E.戲劇和當下年輕人的生活脫節,缺乏時代感38.82%;F.對戲劇不感興趣23.53%

4.如果我們采用現下年輕人喜愛的多元化方式創新秦腔(如對戲曲人物形象的二次元Q版化、動漫化、和對戲曲本身與搖滾、流行樂等元素的融合演繹等),您是否能夠接受?  A.完全接受并且很喜歡22.35%;B.可以接受54.12%

5.您認為秦腔戲曲文化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 A.慢慢振興起來10.59%; B.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得到年輕人的認可,形成新的發展趨勢 31.76%;E.創新表演模式5.88%;F.進行文旅融合,創意經濟,創意產業等,多方面,多角度變化,形成新的演出形式21.18%;H.讓秦腔戲曲文化“引進來,走出去”,走出國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20%

6.您認為是因為以下哪些情況導致現今秦腔戲曲文化影響力逐漸降低? (多選)

A.現代娛樂方式多元化的沖擊77.65%;B.秦腔文化自身老舊化28.24%;C.國家扶持政策的相對不足30.59%;D.缺乏創新發展的機會56.47%;E.缺乏專業的表演者42.35%

由此從中可以看出,對于創意與變化的秦腔戲曲文化來講,在這個現階段大數據時代中是非常被推崇和關注的,所以“創意”,是對傳統文化推陳出新走向現代化社會的最好途徑。因此有了以下的開發對策。

六、創意經濟視角下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開發對策

(一)、提高和多范圍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的宣傳與推廣

學習創意經濟,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旅游進行包裝與打造,進行創意開發,制作秦腔戲曲文化旅游海報、旅游期刊、以及人物玩偶打造,對其進行多元產品的開發和運用,把秦腔戲曲元素完美的與旅游相結合。文旅部門通過公關形式對秦腔戲曲文化進行明星效應的宣傳與推廣,將其通過網絡媒體的方式向人們展示出來,吸引游客以及網紅主播進行打卡帶動,造成引流,將秦腔戲曲文化完美的展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的視野中,帶動潮流,引發熱議與學習,將秦腔的影響擴大化,引來更多的秦腔戲曲愛好者的傳承與傳播,以此增加對于天水秦腔戲曲文化旅游的開發。

(二)、招當地秦腔戲曲文化愛好者做導游并進行專業培訓

天水秦腔有著長遠的傳承與秦腔戲曲愛好者,天水市區的各個村落也都有著唱大戲的習俗與習慣,就拿我的家鄉,天水市汪川鎮來說,每逢春節都會有唱戲的習俗,而且是非常隆重的形式。在這里不乏秦腔戲曲愛好者,而且每個人對于秦腔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情懷,完全可以根據當地人們對于秦腔熱愛的形式展開招募,進行導游培訓,根據創意經濟的思維,可以讓其作為秦腔戲曲文化的宣傳者與引領者,對游客們進行深入的講解相關知識以及宣傳秦腔文化,吸引游客的注意,加大文化傳播力度。把秦腔戲曲文化的折子戲典故變成故事向游客進行詳細介紹并讓其了解。

(三)、制作相關短視屏及雜質文章,導圖資料展示給游客

根據不同戲曲的內容,把戲曲文字變成文本資料以文章、雜質、書籍形式進行整合,將其中人物動作和手勢做成動漫圖像、短視屏或者手辦,以視覺、觸覺、聽覺、感知等真實情境進行宣傳,多元發展,進行創意經濟的開發形式。以此形式作為旅游路線的宣傳和推廣,讓游客更清晰明了的認識和了解秦腔戲曲文化。

(四)、增加與秦腔戲曲文化相關旅游相關聯的活動及游戲,讓游客參與其中進行了解

在景區搭設戲臺,擺設人物服裝,臉譜,油彩繪畫,搭配的樂器介紹和相關師傅現場講解教授,讓游客親自嘗試體驗登臺演唱和欣賞活動,將感受具體化。以此增強秦腔戲曲文化的來發與推廣,也能讓秦腔進行傳播與傳承,還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一舉多得,將文化與旅游深入融合,用創意經濟打造更豐富的文旅產業,讓傳統文化不再低沉,發揚光大,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五)、加強政策性文件,深入挖掘和推廣秦腔戲曲文化

文旅部門加大與國家的對話,進行規劃以及文旅資源的整合利用,讓傳統文化不再明珠蒙塵,讓其在多方面發展,加大政策性的開放,把秦腔戲曲文化“引進來,走出去”,創意開發文化底蘊,增加經濟收入,以此不斷地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不只是局限于地方性,應該讓更多的人認識與了解,挖掘傳統文化的深邃與底蘊,讓其在世界范圍內發光,讓文化之路越來越大。

(六)、對于文化進行多方面的融合,將這些被人們忽略的文化內容透明化

將文化與多方面性質的事物有效融合發展,不再單一的進行文化之路,要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發展,不是一味地對文化進行輸出,是把那些被人們忽略或者說被“藏”起來的文化進行挖掘積極內容,讓人們進行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強大和深遠。中華文化,博大進深,源遠流長,但是很多文化都像天水秦腔戲曲一般,只是一種地方性文化,但它的影響不應該只是一種地方性文化。因此,我們更應該利用多方資源,運用創意經濟的思維,將其透明化,讓更多的人去熟知和了解。

七、研究結論與展望

經過我的研究觀察,天水秦腔戲曲有著可觀的發展前景,他的強大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可以在未來的文化發展中占據一席之地。因為,我個人認為,創意經濟思維下,將秦腔戲曲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產業鏈有著很好地上升趨勢;并且,秦腔的傳承對于秦腔戲曲文化本身就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只有不斷地將其薪火相傳,才能更好地發展文旅融合的步伐,在創意經濟視角下,秦腔的前期影響如果引起廣泛的傳承者,那么秦腔戲曲文化也將步入一個高潮,引來一眾熱衷者將其不斷發揚光大,以此也就可以實現秦腔戲曲的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未來,文旅融合也將是一種熱潮,掀起文化挖掘的一個熱鬧場景,讓人們熱衷于文化學習和創新經濟思維的更迭。

參考文獻:

[1]賀輝揚《閩東南戲曲藝術旅游資源評價及其利用》(《福建地理》1997年第2期)

[2]廖義軍《試析郴州地方戲曲旅游資源開發》(《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9期)

[3]陳小燕《河南戲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思考》(《河南廣播電視大 學))2007年第3期)

[4]陳煒,張正歡,趙巧艷《民族地區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研究——以桂林彩調為例》(《桂林師?!?008年第3期)

[5]畢劍.戲曲文化旅游的開發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碩士論文,2007:1.

[6]劉宏日.淺議地方戲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JJ.江西社會科學.2006,(4):178.

[7]李永菊.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的內涵[J].中國集體經濟,2011(15):137-138.

[8]廖明星.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發展的必要性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2012(5):76-77.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科學文化; 政治文化; 以人為本

科學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影響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的因素也是十分復雜的。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系統的發展,不但取決于科學技術的內部結構和組織化程度,而且還取決于國家的經濟實力、政治環境、科學政策以及包括智力資源在內的社會文化條件。但是,社會文化既可以促進科學文化的發展,也可以阻礙它的發展。社會文化對于科學文化發展作用的性質,取決于科學知識的邏輯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契合。社會文化中的各種文化要素之間既相互對立、相互制約,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一方面,經濟文化對于科學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科學文化作為社會生產力,它的發展與變革對經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巨大的反作用,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與提高。

一、經濟文化發展與科學文化的契合關系

科學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經濟文化的推動。從社會經濟系統來看,科學和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是由經濟因素決定的,反映經濟需要的社會生產是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從科學史上來看,“科學是為了在將來獲得收益而就當前的資源進行的獨特的投資” [1 ]。在這種意義上,科學和技術是經濟內生的。早在17世紀初,培根就提出了科學與技術“聯姻”的思想,近代科學之所以能夠加速發展的內在動因,是因為科學與生產、技術與經濟的聯姻。正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方式的形成,沖擊并瓦解了封建社會封閉性的經濟結構,從而建立了“經濟—技術—經濟”的加速循環機制,才使西方科學在經歷中世紀長期停滯以后,以夢想不到的力量突然興起 [2 ]。默頓首次將科學文化的發展同資本主義經濟文化的興起聯系起來,他指出:“社會經濟需要相當可觀地影響了十七世紀英格蘭科學家研究課題的選擇,粗略地講,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到六十的當時的研究,似乎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這種影響。” [3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大大促進了國家整體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從20世紀80年代重視科學技術的經濟功能到90年代經濟功能和精神價值并重,再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發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深化的邏輯。

但從科學系統本身來看,科學文化的發展是由科學系統自身不斷拓展和深化的內部矛盾推動的,自主性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基本條件。在科學技術發揮第一生產力作用的現代,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科學的自主性受到嚴峻的挑戰,社會文化因素極大地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同時也對科學文化的進化構成了嚴格控制??茖W文化系統是有其內在結構的,是分層次的。不同的系統層次,經濟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不一樣。但是,經濟文化與科學文化發展的良性互動必須遵循科學自身的發展規律。

(一)科學理論的內核發展較少受經濟因素影響

近代科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在自發的成長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高度概括化的概念框架”或稱理論硬核,它是對古代和中世紀科學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較少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科學之核心的概念框架越高度發達,科學具有的獨立性范圍就越大” [4 ]。比如,蘇聯的“李森科事件”,人為地壓制和排斥其他的遺傳學研究而最終導致失敗,表明科學的內在邏輯結構在科學的自主性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從科學史上來看,在較長的歷史時期里,科學中的大多數課題是由科學家根據科學自身的發展需要提出研究綱領的,科學的相對獨立性是其獲得巨大進展的基本條件。“據1896—1960年世界自然科學重大科學成果統計,直接來自社會需要的選題占14%,而由科學自身邏輯導致的選題占到了86%。” [5 ]現代科學革命及其發展日益走到了物質生產的前面,成為市場和技術的先導。20世紀60—80年代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成功,主要是早期這些國家對基礎科學有較大比例投入的結果 [6 ]。

(二)技術和經濟因素對具有一定理論成熟度的科學的重要影響

科學的加速發展離不開經濟文化的推動,正如貝爾納所說:“只有當科學在社會生活中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不僅僅是供思考的時候,科學才能充分發展。” [7 ]但是,經濟因素對科學文化發展的決定作用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科學內部邏輯發展的需要與經濟需要的契合,經濟規律不能取代科學規律。根據庫恩的范式理論,科學發展模式分為前范式探索階段、常規科學階段、科學革命或后范式階段。其中,范式階段的科學不受外部調控,科學系統認知結構的邏輯自身具有科學問題的自繁殖力,不斷推動科學的深入發展。在后范式科學階段,社會問題能夠轉換成研究路線,技術和市場因素對科學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在后范式階段,科學理論已經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需要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是說,科學規劃應該建立在理論成熟的基礎上,這時引導理論發展的內在邏輯已經失效,它的進一步發展取決于新的實際問題的出現 [8 ]。正是在理論研究與應用問題聯系起來思考的過程中,理論得到有效驗證,并且經常會發現和提出更多的新問題,促進科學原理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換言之,經濟因素或經濟文化對處于成熟或變革中的科學具有決定性影響。

在現今,科學的發展除少數純研究主要依靠科學家的個人興趣外,大量的基礎研究往往以未來科學發展和未來技術市場的需求為導向。但是,科學文化發展的這一特點并沒有否定科學內部自主發展的邏輯,科學對技術和市場的創新源泉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的。“從基礎理論的發展到應用研究的規律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進一步加強,它居于關鍵地位而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9 ]

綜上所述,科學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經濟文化的強力推動,它要求科學與生產需要緊密結合,要求工程師和學者之間聯姻。一句話,科學文化與經濟文化需要形成良性互動。

二、當代經濟文化與科學文化發展的不適應性表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反映經濟需要的物質生產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基本動力??茖W文化如果不能與本國經濟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發展科學僅僅依靠拿來主義,便無法培育自己的科學事業和科學意識。如果沒有培育自己獨立的科學研究,不僅難以趕上世界科學發展的趨勢,而且對于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也是低效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重要發起人之一的吳承洛先生就提出:“研究科學,必根據本國之事物;普及科學,必須有本國之科學材料??茖W茍不自求發展,而永遠隨人后,則終于不能趕上,則終于落后,此發展科學之所以重要也。” [10 ]當時我國工業生產的落后嚴重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工業的生產落后,在于缺乏科學的支撐。“中國需要工業化,工業的發展需要科學化。” [11 ]科學化運動先驅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科學化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我國科學和工業生產的雙雙落后的問題。

(一) 經濟文化落后及其對科學文化發展的阻滯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至“文革”結束前,國家對科學事業實行了政府資助和嚴格的規劃管理,科技決策上奉行“以任務帶學科”和發動群眾的戰術,培養了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科學工作者隊伍,取得了像“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青蒿素發現、大型計算機研制等一系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迅速提升了中國在世界上的整體實力。但是,由于當時國家政策的重心是政治競爭力和國防實力,忽視了科學研究與本土生產實踐的結合,致使“我國貧窮落后的農業大國的面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仍然十分薄弱” [12 ]。“文革”結束后,結束貧窮、渴望富裕的強烈愿望 [13 ],揭開了社會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從農業經濟到城市工商業,追求財富的增加似乎成為經濟發展的唯一目的。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又進一步演變成片面追求經濟總量GDP的增長模式。這種以追求財富最大化為特征的經濟文化,推動中國經濟GDP實現了連續20多年的高速增長,解決了十幾億人民的溫飽問題,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人民生活平均達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種依靠生產要素的“高投入—高產出”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一方面,它在帶給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自然資源和能源過度消耗、生態破壞、環境污染、食品安全事故等生態危機和健康問題,以及帶來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極端個人主義等精神層面問題,構成了對經濟發展的嚴重約束。另一方面,這種依靠生產要素“高投入—高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因排斥了科學創新和技術創新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阻礙了科學文化的進化。

思想是行動的指針。只有從根本上改變舊的經濟增長方式,才能真正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只有樹立科學的經濟發展理念或經濟文化,才能順利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目前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于經濟發展需要,主要表現為我國經濟發展理念重塑沒有到位,缺乏思想市場。經濟文化可以推進經濟發展,也可以阻礙經濟的發展。早在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在對中國提出的十大忠告中指出:“中國沒有理由比韓國、日本或美國缺少創意。如今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一個嚴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場。這是中國經濟諸多弊端和險象叢生的根源。” [14 ]在羅納德·哈里·科斯看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功。同時,中國市場經濟因缺乏思想市場而險象叢生,這個缺位已經構成中國發展面臨最嚴重的瓶頸,主要表現為現有經濟文化發展理念與市場經濟運行規律不相適合,直接影響到政府對資源的分配及效率。例如,國企缺乏改革和自主創新的壓力和動力,而私企有自主創新的動力但缺乏相應資源。由于經濟文化理念的落后,導致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眾多的弊端和險象,諸如經濟通脹問題,社會不平等問題,環境破壞問題,養老問題,等等。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對創新文化的阻滯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經過20多年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仍然存在不少束縛市場主體活力、阻礙市場和價值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的弊端。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難以形成的,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也是難以推進的。” [15 ]這里所說的我國現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弊端,在于國內缺乏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經濟活動中的誠信缺失,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缺失。

有人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表現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自身利益至上,忽視消費者權益;二是規避法定義務,在勞動關系層面漠視勞動者權益;三是道德失范,破壞良性經濟秩序,部分國有企業忽視公共功能,對市場秩序造成損害;四是技術進步遲滯,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 [16 ]。例如,目前中國模具生產總量位居世界第三,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居世界第二,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為各國之首,這是我們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我們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較弱也是不爭的事實。2016年初,李克強總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我們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圓珠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 [17 ]目前我國有3000多家制筆企業,但沒有一家掌握高端筆頭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術。這些技術需要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每年用于采購這些產品的費用至少2億美元。中國企業做一支筆的利潤只有0.1元錢。另外,工業制造中的高端數控機床,醫療器械CT、DR的管球技術以及汽車發動機、電噴系統等,也都主要依賴進口。由于中國大陸大多數企業因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而受制于國外高端技術的控制,包括一些高技術企業在內,國內企業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所得利潤不過是血汗錢而已。從技術對外依存度上來看,“目前世界上20多個創新型國家的平均對外技術依存度低于30%,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只有10%左右,我們國家超過50%” [18 ]??傊?,我國目前仍然是制造大國,但不是制造強國,我們取得了GDP的高速增長,但人均薪資收入占GDP的比例則呈逐年下降趨勢,因此中國經濟增長是低效益的。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以GDP總量追求為特征的經濟文化滲透到企業中,成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必然妨礙技術進步。這是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長模式沒有轉變過來的重要原因。” [19 ]因此,經濟文化落后成為制約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科研制度文化對經濟文化的不適應性

長期以來,受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和國家科技資源配置行政化的雙重制約和影響,高校和研究機構,特別是政府研究機構因得不到產業有效互動的激勵,導致產、研、學結合不夠緊密,科學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一方面,科技宏觀管理普遍采取量化科研評價體系,把發表論文或申請專利等文獻指標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致使“科學研究與技術支撐嚴重分離”成為當前我國科學文化建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調查統計表明,以發明專利為例,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世界排名第一,國內高校、科研機構每年取得大量專利,但是高校被轉讓、許可的專利占“活專利”(指高校認為該專利有轉化價值)的比例僅為2.03%,中科院被轉讓、許可的專利占“活專利”比例只有8.7%。對比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高校專利被轉讓、許可的比例平均在50%左右,我國研究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是不爭的事實 [20 ]。這說明,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活動不能對市場要求做出反應。例如,多年來,以試驗發展研究為主的科研機構,絕大部分經費來自政府資金,面向市場的技術性收入資金只有10%左右。以2014年為例,全國科研機構來自政府資金比例高達82%,企業資金的份額僅占3.2%,其他(自選項目)占12.3%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全國科研機構面向市場的技術性收入資金只有12%左右,體現了科研機構研究活動缺乏面向市場、面向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動力的特點。另一方面,企業不能從眾多知識創新成果中尋求新增長點,關鍵技術自給率較低。從企業經費支出來看,2013年全國大中型企業研發(R&D)經費總支出占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只有0.8%。猶有可言者,全國高技術產業研發(R&D)經費支出比重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也不容樂觀,僅占1.75%②。從企業R&D支出分類看,試驗發展研究經費支出高達97%,應用研究經費支出僅占2.7%,基礎研究經費支出更是微乎其微,僅占0.1%??梢?,我國企業和高?;蜓芯繖C構分離現象嚴重,科學文化還遠未能成為大眾的文化,未能深深植根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土壤之中,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文化與科學文化發展的契合要求有正常的市場秩序、健全的法制和與之相應的倫理道德,我國這方面的管理制度中存在許多有待補充和完善的地方。要從根本上改變科學文化與經濟文化不適應的狀況,當務之急,應該確立正確的經濟發展理念或經濟文化,以及改革現有的國家科技宏觀管理制度。

三、科學文化與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取向

(一)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樹立科學的經濟發展理念

2011年,中國經濟GDP占全球的份額達到8.4%,首次超過了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事實表明,中國以趕超發達國家為主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宣告結束,轉向走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科學文化越來越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必須解決科學文化與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問題。一方面,科技進步、科學文化發展引起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結構的調整引起經濟文化的相應變動;另一方面,馬克思指出,經濟上的需要曾經是,而且愈來愈是對自然界的認識進展的主要動力。經濟文化影響科技創新的基本途徑有兩方面:一是經濟文化通過改變主體的價值觀影響其創新行為;二是經濟文化通過制度上的引導作用,為創新活動提供激勵機制。

有人稱,21世紀是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世紀。在新世紀里,“經濟發展應該以滿足人們越來越豐富的、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要包括享受需要、發展需要為目標,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真正幸福為最終目的” [21 ]。即是說,適應當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的要求,我國社會發展從以經濟增長為重心的時代進入了經濟與文化并行發展的時代,人民關心的目標從物質層面轉向精神層面,普遍關注文化。中共中央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如果說結束貧窮、走向富裕是上個世紀后20年中國經濟文化的核心理念,那么科學發展觀則構成21世紀中國經濟文化新的核心理念。” [13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系列深層次問題的顯現,經濟文化重塑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近年來,公平、正義、公正、以人為本、可持續等,成為人們頻繁使用的詞匯,以適應中國社會轉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要。

2014年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科技創新作為發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動力源泉,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22 ]。適應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改革過時的經濟文化,必須實現從以物為中心,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文化,轉向以人為中心,促進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經濟文化。

(二)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23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讓市場決定資源的配置。市場經濟良好運行,有賴于建立公平、開放和透明的市場規則,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和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通過無意識的增進社會利益來最終實現個人的利益最大化” [24 ]。然而,在工業化和市場經濟的初期,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經濟,促成了“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的市場文化。這是一種不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形態,本質上是一種誠信缺失的經濟文化,或用馬克思的話說,這是一種異化了的經濟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既需要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也需要健康的市場精神。重塑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一方面政府要轉變管理觀念,給予企業和個人更大的自主權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15 ];另一方面必須強化市場主體的責任意識,堅持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市場文化或信用體系。在新形勢下,市場主體應樹立為自己的決策和行為負責,通過為他人負責實現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意識。新常態下的市場經濟也要追求利潤最大化,但它強調經濟主體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必須堅持公眾利益優先原則,正確處理好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平衡發展關系。換句話說,市場主體應該以利他為出發點,而后實現自利,即通過創造利他價值而后實現自我價值。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眾多品牌企業的經營理念。

在當代全面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科學技術發展及其向經濟領域的廣泛滲透,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第一要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高低影響著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學文化與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尺度。“自主創新是連接經濟文化、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的紐帶” [16 ]。因此,加強自主創新技術研發,既是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培育長遠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當前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實現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經濟文化建設離不開科學技術發展做支撐,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也離不開先進的經濟文化的推動作用,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經濟文化新理念的重建。

(三)科學文化的變革有賴于經濟文化的強力助推作用

科學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文化條件??茖W文化產生于近代西方,首先是西方資本主義工業經濟推動了近代科學文化的形成,科學文化發展反過來促進了工業文明進步,推進了現代化進程。但在工業現代化進程中,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追求利潤最大化”目的的制約和影響,經濟文化演變為一種赤裸裸的物質利益至上的文化。受這種經濟文化所決定,近代科學是一種人學空場的科學,是人類尊嚴地站在科學之外的科學,科學自身之追求自由的目的意義被遮蔽起來,科學文化主要體現為一種工具理性主義的文化。

以理性為核心的科學,本質上是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無法為一切社會后果和實踐效應承擔任何責任。有人稱,“中國文化危機,本質是中國經濟文化上的落后引起的對整體文化的信心喪失” [25 ]。這說明建立在落后經濟文化基礎之上的科學文化不是全面的,理性主義也不是唯一的科學方法,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需要理性與非理性、科學與人性的結合。適應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科學文化建設必須同時關注科學的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的價值。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面對的共同挑戰越來越多,一種全球性的經濟文化正在逐漸顯現,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環境生態、經濟與福利、科技與人性,凡此等等,對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如果說在18世紀至20世紀末,一個國家的財富主要表現為土地面積、自然資源、金錢貨幣以及人口,那么在21世紀,“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在于其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26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提出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是人力資本。他在《國家的真正財富——創建關懷經濟學》一書中提出:“在后工業經濟中,最重要的資本是經濟學家所謂的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人。而且,除非更加重視關懷和給予關懷,指望非關懷的經濟政策與措施發生變化不現實的。” [27 ]在理安·艾斯勒看來,未來社會應該建立一個對人和自然更具關懷、更可持續、更和平、符合人類長遠需求的經濟體系。

綜上所述,適應新時代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在經濟文化重構中,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根本價值取向,并將競爭力和消費者權益作為未來經濟文化的價值指向 [13 ]。

參考文獻:

[1]希拉·賈撒諾夫,杰拉爾德·馬克爾,詹姆斯·彼得森.科學技術論手冊[M].盛曉明,孟強,胡娟,等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427.

[2]陳一放.從“經濟—技術—經濟”的循環加速機制看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兼探中國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1985(7):19-23.

[3]羅伯特·金·默頓.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M].范岱年,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259.

[4]伯納德·巴伯.科學與社會秩序[M].顧昕,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91:38.

[5]趙紅州.大科學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6.

[6]王耀德,陳家琪,黃文華.論技術創新的起源和動力:技術創新的需求拉力與科技推力關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90-91.

[7]J.D.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M].陳體芳,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74.

[8]馬佰蓮.國家目標下的科學家個人自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99.

[9]馬佰蓮,曾國屏.“基萊問題”與政府資助基礎研究的理性[J].科學文化評論,2007(5):90-101.

[10]吳承洛.中國科學化運動之今昔[J].科學的中國,1933,1(7):7-8.

[11]顧毓珗.中國工業的發展與科學化運動[J].科學的中國,1933,2(3):2-5.

[12]馬佰蓮.新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三次轉移[J].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30-33.

[13]賈旭東.中國經濟文化的重構[J].哲學研究,2007(3):102-108.

[14]佚名.經濟學諾獎得主科斯:對中國的十大忠告[EB/0L]. (2015-11-24)[2017-01-17].http://www.rmlt.com.cn/2015/1124/409559.shtml?bsh_bid=998913145.

[15]習近平.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N].寧波日報,2014-05-28(A6).

[16]李建民,張海偉.經濟文化、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J].甘肅社會科學,2012(3):187-191.

[17]李華.造不出圓珠筆球珠“制筆大國”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EB/OL].(2016-01-25)[2017-01-23].http://cul.china.com.cn/cswh/2016-01/25/content_8542274.htm.

[18]吳宗杰,李建民.中國科技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約束條件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07(5):43-46.

[19]李建民,張海偉.經濟文化與中國科技發展問題分析[J].新視野,2012(5):28-31.

[20]劉騰.中國部分高??萍汲晒D化率不足10%[N].中國經營報,2015-05-25(A10).

[21]尹世杰.21世紀的經濟學——研究社會經濟文化一體化、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科學[J].經濟評論,1996(6):1-7.

[22]李文.人民要論: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N].人民日報,2016-06-02(7).

[2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N].人民日報,2013-11-16(1).

[24]佚名.習近平的“兩手論”[EB/OL].(2016-3-10)[2017-01-20].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6/03/10/018929866.shtml.

[25]季濤.文化危機與文化選擇——兼論經濟文化的優先發展戰略[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1996(1):91-100.

[26]李建民.經濟文化的當代特征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問題探索,2012(10):7-12

[27]理安·艾斯勒.國家的真正財富——創建關懷經濟學[M].高铦,汐汐,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4.

[責任編輯:楊 彧]

Key words: Scientific Culture; Political Culture; People-oriented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收集近幾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政府責任的相關文獻,就有關概念界定進行歸納總結,梳理總結各學者關于建設該體系政府應該承擔責任的原因、理論依據以及內容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在研究方法上加強定量研究,在研究內容上深化相關理論,重點突出基層研究的意見。

〔關鍵詞〕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責任;研究綜述

2015年1月,黨中央就如何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出了指導和規劃。指出在新的形勢下,構建該體系是進行文化體制改革、創建文化強國、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必然要求。這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快推進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指明了前進方向。在這一背景下,分析和整理不同學者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政府責任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一、基本概念界定與構建該體系的必要性研究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的研究

為了更好的研究政府在構建公共文化體系中的責任問題,首先必須對有關的內涵進行界定,并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進行明確。目前,部分學者以公共經濟學理論為視角對其展開討論,將其與市場上經營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相區分,指出其擁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點,在這一基礎之上對該體系的內涵進行界定。高福安、劉亮等認為,該體系是政府部門主導的、旨在社會效益、不以營利為目的、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以及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各種文化機構和服務的總稱。[1]

李景源、陳威等人則從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角度對該體系的內涵進行界定,認為該體系應該將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利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廣大人民群眾供給相應的設施、產品和服務,滿足民眾對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的相關制度安排與組織體系的總稱,是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2]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體系應該是政府為主導,財政作支撐,從保障人民文化權利的目的和實現世界文化強國為目標,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向人民大眾提供各種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以及相關的制度、機構體系的總稱。其內容應該包含:相關政策法規、相應的組織機構和人才及配套設施、相關主體、服務的方式和技術手段以及資金等五個基本要素。

(二)政府責任

張成福認為政府責任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其應該承擔的法律和社會所要求的責任和義務;另一種是違法行使職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3]本文所講的政府責任是指政府及公職人員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及其運行中需要承擔的責職。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政府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由其在整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決定。因此界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責任,應結合具體國情。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責任包括四個方面:制度供給責任、財政責任、管理和監管責任以及實施責任。

(三)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承擔責任的原因和必要性

許多學者從國家社會職能的角度出發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建構中政府承擔責任的原因和必要性進行了研究。

楊澤喜從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認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向公眾供給相關文化服務是政府的文化職能之一,因此,構建該體系為社會大眾提供足量、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使公眾能夠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政府理應承擔的責任。[4]王俊蓮也認為該體系要實現全面覆蓋,需要政府的引導推進與監管,這也正是政府的重要職能,因此,構建該體系政府有義不容辭的責任。[5]

李少惠、王苗等則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特征出發,認為公共文化服務與其它商品市場中的文化服務不同,它具有的非營利性、均等性、基礎性和便利性的特征,決定了該體系的構建和實施需要政府推動而不能僅僅依靠市場。[6]江逐良也認為政府擁有雄厚的資金和執行力應該為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保障,且其在某些方面有著特殊的、市場不能夠替代的作用,如它能夠通過向發展文化價值導向的行業、項目傾斜來實現那些文化產業需要,但因自身原因卻無法做或不愿意做的舉措。[7]這些舉措為該體系的構建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利于促進其發展。所以,構建這一體系必須由政府來推動。

睢黨臣、李盼等則認為市場天生的缺陷需要政府干預以彌補市場失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文化產品無法單純地通過和依靠市場提供來完成優化的供給,因為市場本身固有的缺陷導致其不能有效的進行資源配置,產生純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和效率低下等問題。[8]所以必須在構建該體系的過程中進行政府干預。

最后,雖然許多學者對如何實現該體系供給主體多元化進行了多方探討,但劉日認為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主導供給模式,就當前的具體國情而言,還未有哪個組織發展成熟能夠替代政府提供該項服務,因此,政府還是構建這一體系的主導力量。[9]

二、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政府承擔責任的理論依據研究

(一)公共產品理論角度

公共產品理論是學者們論述該體系構建中政府承擔責任的最基本的理論依據。它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他認為任何人對該類產品的消費都不會減少其他人對它的消費。因此,袁雪松、盧璐等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公共產品性質來論證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承擔責任的理論依據,認為該類產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特征,決定了它的供給者無法通過市場機制來獲取利潤,因而造成市場投資熱情不高,政府不得不擔負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能。[10]李楠楠也認為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特征,會導致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出現“搭便車”的行為,因此,為了保證人們的基本需求,政府必須承擔提供該類產品的責任。[11]曹文、鄒婷等都認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這種屬性決定了它是一項公益性的事業,因此應該由政府來提供。[12]

(二)公民文化權利論角度

從法律的角度看,文化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人人平等享有該機會和權利。構建這一體系的目的正是為了滿足和實現人民的基本權益,讓全體公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但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因為種種原因公民很難真正平等的享受這些機會和權利,需要政府進行保障。隨著聯合國一系列涉及文化權利的法律文件的出臺,各國更是將保障公民的文化權利列為政府行政責任的重要內容,保障并推動公民文化權利的實現,成為目前世界各國家政府最為基本的職責之一。[13]何錦前也對文化權利的種類進行概括,認為文化權利應該包括文化生活參與權、文化成果享受權、文化利益保障權和文化選擇權等內容。[14]

(三)外部性理論

公共文化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它能夠為個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效益,對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的這種外部影響難以通過市場價格進行買賣。[15]如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不僅能讓其一個人直接獲益,滿足他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為其他社會成員帶來收益,但這部分收益難以通過市場價格來衡量和體現,因此生產者無法從公共文化產品收益中獲得經濟報酬。從這一角度出發,趙志杰認為公共文化的外部性會導致市場失靈,而使其規模無法達到最佳水平,為了實現供應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政府必須有效介入,對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供給予財政支持和保障。[16]通過政府調節經濟彌補市場機制本身固有的缺陷,這為政府介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奠定了經濟學基礎。因此,構建該體系的最終責任主體只能是國家或政府。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政府責任內容的研究

對于政府在該體系構建中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怎么承擔責任,學術界進行了相關研究:郭佳認為在構建該體系的過程中,政府的職責主要體現在政府履行文化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17]鞏玉麗認為政府的職能不在于直接提供文化產品,而是為其生產和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提供政策、法規服務、監督、保障該體系的正常行動等方面。[18]

(一)關于各層級政府責任的研究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政府各部門各層級間通力合作,關于政府對等責任承擔的份額,相關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劉日認為中央政府的職能重點在對文化發展進行整體規劃、引導,對文化市場進行管理監督等宏觀事務上面,如制定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促進供需平衡,對市場進行管理監督引導其健康發展等事務;地方政府的職能重點則在協調區域和行業間的文化發展并對其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國家規劃能夠落到實處。[19]

(二)關于財政支持和保障方面的研究

構建該體系離不開政府財政支持,因此,學術界對政府在構建該體系中的財政責任這一項內容進行了研究。普遍認為政府有必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并確保資金落實到位與有效運轉。除此之外,一些學者還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政府的財政支出結構、資金使用的效率及監管等方面提出建議。睢黨臣、李盼等提出要優化財政投入結構,重點向中西部、農村等地傾斜,減少公共文化服務在地域層面的不均等性;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提高項目投資、購買服務等投入比例,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服務業,形成以政府為主的多元投入格局;建立健全投入資金的績效考核機制,制定規范可操作性的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并定期進行績效考核,同時賦予公眾參與運營管理和監督的權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20]曹愛軍認為要規范公共財政制度,使事權與財權相對等可以從兩點出發,一是在目前的財政分析體制下加大中央財政對基層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保證基層政府能夠有效的履行職責;二是將中央和省級財權下移,使基層政府在稅收分割中享受更多的比例。[21]

(三)關于立法方面的研究

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能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和運行提供法律支持。但是目前學界對該項內容的探索研究較少。雖然學界普遍贊同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環境有利于該體系的構建和運行,有助于促進文化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實現維護人民文化權利、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目的,但是對于如何建立一個能夠適應文化發展要求的法規和制度涉及較少。

(四)關于監管方面的研究

政府作為公共部門在該體系構建中承擔著供給、管理和監管的職能。為確保供給的產品及服務對公眾是有益的,有些學者主張政府要加大對文化產品的經營許可制度、文化產品審查制度和文化市場稽查制度等文化市場管理的力度。[22]同時,政府要加強對文化消費領域的引導和監管,制定和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的規則與標準,包括準入資格、服務價格、質量、成本效益、普遍服務、競爭秩序等,以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實現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23]

四、結語

綜上所述,關于政府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責任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兩個面:一是理論依據研究,包括公共產品理論、公民權利理論、外部性理論等,但是相關理論依據的研究國內學者涉及不多,理論研究成果較少。二是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責任定位劃分的研究,主要有:制度設計責任、財政責任、立法責任、管理和監管責任等方面。目前我國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主要是以總結各地的實踐經驗為主,對政府承擔責任內容的探討較少。

因此,關于未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政府責任問題的研究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從定量研究的角度,對政府在該體系構建中的責任承擔的定位進行研究,進一步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策的制定提供充分的依據。二是加強相關理論研究深度,進一步挖掘政府承擔責任的理論依據,如從社會學、政治學、倫理學等角度對政府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承擔責任的問題進行研究。三是研究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因為其在基層的水平高低、質量好壞,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重要標志,直接影響了基層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責任以及職能的發揮至關重要,因此,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與城市基層化結合起來研究,進一步加強政府責任,有利于推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高福安,劉 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現代傳播,2011, (6):1.

[2] 李景源,陳威,等.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會,2007.

[3] 張成福.責任政府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2):76.

[4] 楊澤喜.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4,(2):41.

[5] 王俊蓮.淺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與政府職能定位[J].發展,2010,(9):58.

[6] 李少惠,王 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社會化的模式構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0,(2):45.

[7] 江逐浪.中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中的幾個內在問題[J].現代傳播,2010,(5):12.

[8][20] 睢黨臣,李盼,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財政政策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2,(3):100-103.

[9][19] 劉 日.政府職能定位與履行視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0,(1):15-16.

[10] 袁雪松,盧 璐.純度視角下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探討[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9):41.

[11] 李楠楠.基層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狀況研究——以河南省沈丘縣為例[D].中央民族大學,2012.

[12][23] 曹 文,鄒 婷.我國公共文化供給的政府缺位與改革[J].山東藝術學院學報,2011,(2):91-93.

[13] 馮 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政府主導與居民主位——基于浙江德清的研究[J].中共浙江省黨校學報,2011,(2):111.

[14] 何錦前.公民基本文化權利的規范分析[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2,(4):83.

[15] 沈滿洪,何靈巧.外部性的分類及外部性理論的演化[J].浙江大學學報,2002,(1):153.

[16] 趙志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政策研究——從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角度[D].山東財經大學,2013,13-16.

[17] 郭 佳.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2,8-10.

[18] 鞏玉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改革取向及職能定位[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學報,2008,(2):28.

[21] 曹愛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制度變遷與協同[J].天府新論,2009,(4):107.

[22] 閆 平.服務型政府的公共性特征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理論學刊,2008,(12):93.

責任編輯:徐 芳

文化經濟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資源消耗、環境破壞為特點,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與社會問題?!熬G色經濟” 是一種不損害環境、不過度消耗資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實現發展與生態雙豐收的經濟,給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希望。發展“綠色經濟”需要理解“綠色經濟”的內涵,明白“綠色經濟”的意義,最終尋求“綠色經濟”發展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綠色經濟;綠色GDP;生態文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73

經濟學家皮爾斯在《綠色經濟藍皮書》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綠色經濟”。他倡導的綠色經濟是一種不損害環境、不過度消耗資源,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實現發展與生態雙豐收的經濟。在我國綠色經濟是指既產生經濟效益又產生環境效益的經濟活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經濟要環保,在我國體現為對原有生產活動的生態改造;其次,在環保的基礎上獲得經濟利益,在我國體現為發展新產業。

1 “綠色經濟”的意義

1.1 有助于調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以資源消耗、環境破壞為代價,帶來了一系列危機:野生動物瀕臨滅種、水污染、土壤沙漠化、“霧霾”。這些危機曾經一度使人類感到迷茫與無措,似乎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的保護是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

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產生生態危機的原因不斷暴露,人們漸漸認為經濟與生態是可以和諧共生的,其平衡的出路是“綠色經濟”。

首先,“綠色經濟”為解決生態危機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提供了全新的視野。綠色經濟的提出,使人們將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聯系在一起,將它們視為具有共同利益的團體。

其次,“綠色經濟”促進技術的改進與創新,為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帶來了福利。綠色經濟要求對傳統產業進行綠色改造,如果沒有相應的技術,企業的綠色化將無法實現。將環保行動轉化為可以盈利的經濟行為也需要技術的創新,如開發低碳產品,就需要有相關的低碳技術才能使生產付諸實現。

綠色經濟正是在提供新視野與提供新技術的過程中逐漸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和諧,最終促進兩者的實現,使人類的發展更加持久。

1.2 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

生態文明是繼工業文明之后的一種文明形態,在經濟發展方面主張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態文明建設是指用生態文明理念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過程?!盵ZW(]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ZW)]

生態文明的建設不僅需要融入經濟建設中,還要以經濟建設為基礎?!熬G色經濟”以“弱人類中心主義”為哲學基礎,主張實現人類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雙贏的局面,這種經濟形態的理念與生態文明的理念是吻合的,在發展這種經濟的同時也是在推動生態文明的建設。

首先,“綠色經濟”對經濟發展的追求夯實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次社會改革,它將改革人們的觀念、現有的社會制度,改革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綠色經濟”為改革提供物質支持,使改革順利實行,從而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

其次,“綠色經濟”為“綠色政治”、“綠色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熬G色經濟”在協調發展與環保方面的經驗可以用在解決傳統文化與生態文化的矛盾方面;“綠色經濟”將生態理念植入企業中的經驗可以用在如何將生態理念注入政治制度中?!熬G色經濟”就是這樣在其自身的發展與完善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2 “綠色經濟”的實現路徑

2.1 樹立生態觀念

推進“綠色經濟”,生態觀念的樹立是第一步,因為綠色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人,只有當人有生態意識和生態動力時,才能實現綠色經濟的高度發展。生態觀念是一種重視生態系統完整、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等的一種文化,生態觀念體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如生產領域、消費領域,并對各個領域有深遠的影響,如何樹立生態觀念,是綠色經濟發展的前提與重要課題。

首先,加強宣傳力度,針對不同的群體采用不同的手段進行宣傳,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作用,通過視頻、動漫等新的傳播形式傳播生態理念。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傳播媒介的作用,如貼標語、組織生態活動等。

其次,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將生態理念融入到每一種形式的教育中,如中小學生的課堂、大學生課堂、黨員干部的培訓課堂、各種公司的培訓課堂。

最后,通過名人效應注入生態理念,時尚是一種潮流,是人們對美的一種追求,如果將生態元素與時尚相結合,會使生態元素成為人們追逐的目標,生態理念也隨之深入人心。只有當人們有了生態的觀念,生產、消費才會綠化,“綠色經濟”的發展才有思想基礎。

2.2 創新“綠色”技術

“綠色經濟”是一種將傳統經濟綠化或是將保護環境活動利益化的一種經濟行為,無論是綠化傳統經濟還是從環?;顒又蝎@得利益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都是需要產業技術的升級與創新。而我們說的技術是指“綠色技術”,是為了使產業綠化的技術,如污水處理技術,不是指生產新型產品但有高排放、高污染的技術,如何實現綠色技術的升級與創新,是“綠色經濟”發展的核心課題。

首先,要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我國如今的教育體制無法適應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所以需要改革教育體制。其次,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最后,國家要給予資金上的支持與幫助。

在新時期,科學技術無論對經濟的發展還是環境的保護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能拿下這個制高點,我國的“綠色經濟”將會取得長足的發展,并最終取代傳統的經濟實現經濟的成功轉型。

2.3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綠色經濟”的發展對于傳統經濟來說是一次大規模的改革,生產理念、生產技術、消費理念、消費行為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需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使改革更加的合法、規范。

首先,我們要明白法律法規的完善是一個過程,“綠色經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沒有前人的經驗,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的問題也是無法事前預想的,我們在法律的制定上不能急于求成。

其次,我們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上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實施能力,法律法規的制定要能解決現實問題,否則法律就只是一張紙。我們在實施法律時要注重靈活性,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促進“綠色經濟”長足發展,如果在法律的執行過程中不能夠靈活地掌控,很容易管得過死,使經濟缺乏活力。

最后,要注重吸取國外的經驗,并靈活的運用國外經驗,不能照搬照抄,要結合自己國家的國情。

參考文獻:

[1]劉學謙.可持續性發展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周陽品.綠色GDP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實踐[J].環境科學導刊,2009(13).

[3]王金南.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現狀與展望[J].環境保護,2009(53).

[4]趙斌.關于綠色經濟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社會科學研究,2006(44).

[5]李寧寧.中國綠色經濟的制度困境與制度創新[J].改革創新,2011(1).

[6]周珂,徐嶺.我國綠色經濟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契約[J].人民論壇,2011(8).

上一篇:日本和服文化論文下一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