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

2023-09-24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國傳媒業正進入成長高峰期,近年來新媒體不斷涌現,傳媒界形成了一股新媒體的熱潮。新媒體的發展勢不可擋,它已成為業界關注、議論的熱門話題??v觀新媒體,無論是依靠技術催生新技術媒體,還是在將原有媒體重新定位、包裝,進行市場細分而形成的新概念媒體,都對傳媒格局帶來影響。

一、新媒體對媒介經濟的發展作用

“新”、“舊”是兩種相對的時空概念。一種媒體之所以被稱作是“舊媒體”,在某種意義上,一定是新產生的媒體彌補了舊有媒體的某些方面的不足。大眾媒體的出現彌補了精英媒體缺少受眾的不足,從而蓬勃發展;現在,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又彌補了大眾媒體缺乏交流的不足,掀起了網絡化、數字化的潮流。面臨新媒體的挑戰,舊媒體的傳統發展模式陷入困境。

1.新媒體發展對傳統媒體的影響

在當下的媒介市場上,由于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并擁有數量最豐富、最具消費潛力的受眾。這一系列革新對傳統媒體的沖擊較大。

(1)報紙——幾十年后是否會消失?我國報業在連續二十多年的告訴增長后,自2005年起報業廣告出現了全國性的普遍低迷,許多學者開始對報紙這一媒介形式產生了質疑。同時,國外報業廣告下滑趨勢也在持續加劇。因此有人認為報紙這一媒介形式將被取代。

盡管“報紙消亡說”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必須承認的一點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正在蠶食瓜分平面媒體的廣告市場。同時,報紙的讀者群體老化、購買力下降等現實因素也成為報紙經營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電視——同質化競爭嚴重。電視作為受眾規模最為龐大的媒介,新媒體對其廣告經營的沖擊尚不明顯。但我國電視業的一個突出問題便是同質化競爭嚴重。由于舊的電視體制,我國許多電視臺擁有大量的頻道資源卻沒有相應的優質節目,導致頻道資源嚴重浪費。各電視臺競相復制競爭對手的節目播出策略、廣告經營策略,最終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惡性循環,從而導致整個電視行業陷入一種增長乏力的被動局面。

(3)門戶網站——免費盈利模式難再續。在新媒體的發展潮流中,一度作為新媒體代表的網絡門戶,不但沒有在眾望所歸的期盼中繼續開拓,跳出傳統理論的窠臼,反而逐漸回歸于傳統傳播的框架中。門戶網站風光不再,面臨困境。

門戶網站廣告收益不能告訴增長的一個原因來源于網絡流量的分流,門戶網絡點擊率統治地位的喪失導致網絡廣告分流;另一個原因,隨著經營者對“眼球”經濟不切實際的希望,鋪天蓋地的廣告導致以瀏覽率為特征的免費模式被過度發掘,互聯網信息被嚴重污染,人們難以從互聯網獲得有效信息。

以免費加商業廣告的門戶模式,互聯網早期曾被熱炒為“眼球”經濟的互聯網免費策略,不再是最佳的互聯網業務。盡管三大門戶在免費新業務方面進行了嘗試(如:新浪網絡收藏夾vivi服務、iAsk服務;搜狐搜索服務——搜狗;網易網絡日志服務——網易部落),但三大門戶在這些免費特征的新業務上并沒有獲得有效的收益。

2.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聯合對傳媒經濟的影響

作為市場上的理性經濟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經過市場博弈,權衡了一下自己和競爭對手的機會成本和相對優勢:傳統媒體掌握著內容資源的優勢,而新媒體則掌握了渠道資源的優勢。于是二者選擇了利益最大化,選擇了合作和互相依存。

在傳媒產業融合過程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要經歷一個從技術融合到產品融合、到業務融合、再到市場融合的過程。

(1)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①新媒體渠道裝舊媒體內容。這種合作方式的典型代表是手機二維碼和手機報紙。手機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它的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的變化等特點。2006年6月25日,《華晨商報》通過“二維碼”提供視頻服務,成為東北首家視頻報紙,讀者只要將手機攝像頭對準《華晨商報》上的“二維碼”圖形,就可以通過手機屏幕看到“會動的新聞”。2004年《中國婦女報》推出第一張手機報之后,2006年5月17日,《廣州日報》再推《手機炫報》,新華社更將旗下的《新華每日電訊》 、《中國證券報》 、《半月談》等報紙內容融合于“新華手機報”上,為4.4億手機用戶帶來便捷。②新媒體配合舊媒體。湖南電視臺“超級女聲”的成功,就是電視媒體借助了手機短信和騰訊QQ 的力量。據報道,2004年“超級女聲”的短信總收入約1300萬元,而2005年,這個數字是3000萬元左右。在之后的比賽中改由聲訊電話和QQ投票。在更改了投票方式后,騰訊成了最大的獲利者。③新舊媒體資本整合。資本合作一直是新媒體和舊媒體之間的堅冰,2006年《重慶商報》與騰訊公司合作強勢打造大渝網,全面覆蓋重慶500多萬QQ用戶,日均訪問量達到300萬次?!吨貞c商報》與騰訊在資金和無形資產上的合作,打破了傳統報紙媒體發展新聞門戶網站的堅冰,實現了新舊媒體之間的資本上的就是整合。④新舊媒體合作催生新事物。2006年國內第一份免費互動多媒體報紙《摩客時報》問世。這份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與IMOOK摩客網聯手打造的互動多媒體報紙,是實實在在的新事物,一經面世便迅速得到了眾多都市白領的青睞。

(2)傳統媒體向數字化轉型。

①報紙的數字化轉型。廣播、電視的出現并沒有使報紙消亡,根本的原因在于報紙的特有傳播形態能給讀者帶來特定的內容消費體驗?;ヂ摼W出現后,這種內容消費體驗的需求并不會就此消失。因此,報紙經營要擺脫困境的途徑,就是結合互聯網這一傳播形態,擴大讀者的內容消費體驗的需求。

美國的許多老牌報紙已經主動向數字化方向轉型。如從2005年春季開始,《紐約時報》已經將它的報紙編輯部與網絡編輯部合二為一。該報社網站的主要新聞是以第一時間實時更新的,不再受報紙出版時間的束縛,內容上也不拘泥于紙媒。而是增加了多媒體、更多軟件、更多圖形設計、更多內容的聚合,形成一種全新的競爭力。

商業門戶網站在沒有任何內容優勢的前提下能夠獲得很大的市場,而報紙網站在擁有大量內容資源的前提下卻鮮見成功,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的報紙網站只是簡單地將報紙搬上網,而不注重網絡服務。事實上,網絡服務帶來的巨大客戶資源才是網站的核心資源所在。報紙網站應在做足內容的情況下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服務,同時針對客戶資源進行分類,進一步實施精確傳播,這將是報紙的數字化轉型的出路所在。

②電視的網絡化生存。視頻博客作為web2.0時代的代表性傳播形態,向傳統電視形態發起了挑戰。傳統電視媒體也不斷被預言將會被邊緣化甚至推出歷史舞臺。盡管現代社會正是電視發展的頂峰時代,面對新媒體同樣也不得不做出應對。也許電視本身并不會消亡,但電視的形式正在改變。

電視內容上網包括頻道、欄目和具體節目。頻道在網絡上轉播,欄目和節目提供點播和下載,而且要在網絡上提供節目信息、提供電子節目單,把電視內容送到網絡時代的PC和iPod上??傊?,電視內容上網擴大了覆蓋,進而提高了收視率,并提高了廣告價值。這種覆蓋不再是傳統的衛星覆蓋,而是包括時間覆蓋和地域覆蓋,辦公時間、路途時間、非家庭地點,等等。

③門戶與非門戶的整合。新興業務與傳統業務的盈利水平和用戶結構將會出現明顯的差異性,門戶網站地位的下降與非門戶網站地位上升正在改變互聯網的游戲規則,這將引發互聯網企業間大規模的業務整合。

從整個互聯網瀏覽率看,門戶網絡的點擊率和影響力不再處于支配地位;從互聯網門戶內容看,門戶內容將不限于簡單的新聞加廣告;從互聯網業務形式看,以非傳統門戶為特征的信息產品形式將大量涌現。門戶網站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主動與非門戶網站開展合作,才能突破免費內容加商業廣告的傳統模式,從提高點擊率向提升競爭能力轉變。

新媒體既擁有強大的優勢,也有其現實的局限;傳統媒體遭遇著新媒體的強力挑戰和沖擊,但也擁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發展空間;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傳統媒體已有的內容體系的支持,傳統媒體也不可能無視新媒體的存在。新媒體跟傳統媒體之間并非是一種敵對關系,而是一種融合的關系。我相信,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能夠在競爭中走向融合,最終實現共贏的局面。

二、新媒體對傳媒經濟的推動作用及其發展前景

21世紀人類進入了新經濟時代,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作為新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形態不斷涌現并且迅速成長,影響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向,改變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面貌和發展模式。新媒體不僅能從質量和功能方面給予受眾更多、更好、更多樣化的傳媒產品,擴張了社會對傳媒產品的需求,而且它還改變了受眾對傳媒產品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傳統媒體受到了來自新媒體強有力的挑戰。伴隨著數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新媒體運營模式的逐漸清晰,新媒體的誘人前景使得其擴張的步伐越來越快。而這種擴張恰恰促使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與對接,進而衍生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競爭與共贏”的主題,推進新時代下的傳媒經濟邁向一個歷史的新臺階。

當今的新媒體正在由被動的傳統媒體發布信息的平臺,變成更為主動的信息線索發現者、熱點設定者和評論發布者。昔日借助多種新興媒體傳播平臺日益發揮影響力的“草根媒體”,已成為當代傳播格局中不可忽視的新力量,并成為傳媒經濟密切關注且相關聯的重要內容。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的傳媒經濟正面臨空前發展的大好歷史機遇,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開拓和發展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傳媒經濟研究向縱深發展。與新媒體對國際的傳媒經濟的影響相比較,新媒體對中國的傳媒經濟的影響不僅體現出與國際傳媒經濟的共性,也將帶有自己鮮明的個性。這種共性和個性的差異必將共同塑造一個內容: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有利于中國的傳媒經濟在世界競爭環境中的中國大地上可持續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傳媒經濟也必將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以其獨特的視角屹立在世界傳媒之林。

參考文獻:

[1]周葆華,李曉靜.新經濟時代的網絡傳播與媒介產業: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第一、二屆研究生學術年會論文集[C]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海松.全媒體時代媒體產業新態勢及傳統媒體發展對策建議[J]. 民風•下半月,2008(12)

[3]吳信訓.新媒體與傳媒經濟[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8

[4]陳穎芮.探析互聯網新媒體促進傳媒經濟發展趨向研究[J].魅力中國2009年5月下期,2009

[5]黃健,藍玉.新媒體傳播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J].改革與戰略第11期,2007

[6]熊澄宇.新媒介與創新思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就發展綠色金融推進國內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各個行業的轉型優化以及國內經濟建設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領域內的研究有所啟示。

關鍵詞: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國內經濟

1.現階段國內綠色金融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分析

1.1經營宗旨與經營目標有待改善

現階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營宗旨以及經營目標強調的是股東利益以及利潤的最大化,因此綠色金融的發展遇到了缺乏價值驅動因素的問題。再者,國內很多從事環保業務的中小型企業仍缺乏合理的融資渠道,無奈他們只得選擇民間借貸融資,這種做法既增加了他們的運營風險,又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失去了對于這類企業發展的制約及掌控作用。

1.2公司結構不完善,綠色金融的發展缺少保障

“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理念促使國際金融機構拓展業務時擁有一票否決權或業務監督權。但國內金融機構的組織結構設置還尚未涉及到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更缺少具備相應職能的機構,因此綠色金融發展進程中很多問題仍得不到有效監管。

1.3專業產品、專業人才、產品和服務相對缺乏

在中國,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在項目技術可行性、節能量測算、節能行業政策及技術標準確定等工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相關的規程以及標準還未熟練掌握。

2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論述

2.1綠色金融能夠推動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區域經濟的發展為社會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做出的貢獻已經得到了相關人士的重點關注。綜合相關案例分析,綠色金融決策的制定能夠為資源的優化配置打下堅實的基礎,既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又能夠為各個行業的轉型發展創造更加豐富的環境效益。再者,綠色金融業也有助于緩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進而幫助企業運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規避風險,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在各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傳統金融正在逐漸向“綠色金融”轉變,因此金融機構的綠色環保理念、綠色金融戰略理念均得到了強化。而這方面變化產生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企業生產方式以及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之上,能夠為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诤暧^層面分析,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是社會經濟騰飛的重要前提,所以我們需要擺正對于“綠色金融”問題的關注度。

2.2能夠促進產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相關措施并優化資源配備來促進綠色金融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最終會使相關產業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新態勢。具體來說,綠色金融能夠對社會資金流向起到引導作用,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它還能夠以聚集資金的方式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這一環節的支持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诤暧^層面分析,在綠色金融的影響下“綠色產業”也將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能夠助力于勞動力、商品以及技術的空間轉移,進而使產業實現整合發展。在上述變化的影響下,市場體系將會愈發完善,政府主管部門對于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也因此而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綠色金融的引導下,企業管理者以及普通公民的環保意識也能夠得到強化,這方面的變化最終將有助于增加社會成員對于社會的認同感?,F階段,民眾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增強,金融業同樣需要順應這一變化,進一步推進自身的優化調整。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需要通過綠色金融業務承擔起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進而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另外,發展綠色金融對緩解當前日益嚴峻的環境保護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能夠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為環境保護作出相應的努力。

3發展綠色金融,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分析

3.1強化金融隊伍建設

金融機構想要發展綠色金融,并讓其助力于國內經濟的轉型發展需要強化金融隊伍建設。這方面的工作是后期各類細節工作優化落實的前提。具體來說,需要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項目經理以及金融分析師參與到綠色金融產品的開發與推廣之中,針對特定產品制定出詳細的風險管理方案,確保在綠色金融業務領域能夠及時完成相應的人才儲備。在此基礎上,國內金融機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綠色金融機構的合作,確保能夠在管理理念、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能夠得到相應的支持。嚴格按照上述標準落實相關細節才能夠在全新的行業形勢下助力于綠色金融的發展,最終讓其在國內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2進一步推進金融產品的創新

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也是相關領域實踐中所必須要關注的一部分工作。最常見的方式便是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既需要發揮市場機制對企業旅行環境責任的監督和保護作用,又需要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待企業評估上市時,要將履行環境保護責任納入評估體系之中,以此來約束企業的行為。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重視綠色債券產品的發行,如此才能夠為綠色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低成本、使用周期長的資金。而這方面的實踐也能夠為以企業為主導的環境保護項目解決好融資難的問題。最后,完善巨災保險以及綠色衍生產品也是金融機構應當重視的一部分內容,它實現了金融產品對于自然環境風險的有效管理,既能夠創造經濟效益,又能夠為環境保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3.3推廣綠色信貸政策

綠色信貸是綠色金融的重要體現,而實施綠色信貸則能夠為綠色產業、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具體來說,在相關領域的實踐中可以嘗試制定差異化的信貸政策,主要通過降低經濟資本的占用指標、信貸規模優化以及貸款利率優化等手段強化對于節能環保項目的扶持力度。此外,需要嘗試控制產能過剩、污染嚴重企業的授信,以此為起點限制對環境產生污染的項目的建設。若能夠將環境因素納入風險評估以及貸款審批制度之中,則有助于對相關風險做好防范。

結語

綠色金融對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以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機構的金融機構需要提高對于綠色金融的關注度。以上筆者站在高中生角度,在分析匯總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落實有所啟示。

大慶高新區石化產業促進中心 劉海軍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經濟繁榮多樣,建筑經濟市場活躍異常,為了促進建筑經濟市場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新時期背景下的建筑企業對建筑經濟的全面深刻的認識,轉變觀念,意識到私營建筑經濟在市場方面的作用,同時看到國有建筑經濟存在的問題,嚴厲打擊國有建筑企業中不正當的損壞國家利益的行為,以促進我國建筑經濟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建筑經濟;經濟效益;對策

0引言;在建筑經濟效益提高過程中,我們必須對當前建筑經濟效益的現狀及其成因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明確建筑標準在建筑經濟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將其應用于建筑經濟提高的過程之中,與此同時,還應優化建筑節能,加強成本控制,并致力于建筑施工管理科學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確保建筑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建筑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1在建國初期時,我國經濟的所有制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公私合營所有制以及工商業主個體所有制。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到十五大時期,我國經濟所有制可以分為公有制及非公有制兩大類。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建筑行業也逐漸可以劃分為公有制以及非公有制兩種類型。建筑經濟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完成建筑指標,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以及有效創造社會經濟效益等方面,公有制建筑經濟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1.2 同時,私營建筑經濟也是深化我國建筑經濟改革的結果,它對我國深化公有制建筑經濟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公有制建筑經濟相輔相成。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現階段,公有制建筑經濟在我國建筑經濟總量中還是處于主體地位,仍然對我國建筑經濟起著主導作用。但是,我國公有制建筑經濟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建筑企業內部記住不夠靈活,權責不明確,經濟效益低下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公有制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國有建筑企業的影響與沖擊也越來越大。而且,目前我國公有制建筑市場還出現了出售營業執照與企業資質,提供掛戶、壓級壓價以及拖欠工程款項和農民工工資等突出問題,私營建筑經濟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些不正當行為,對建筑經濟起到規范的積極作用,有利于使我國建筑經濟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二、淺談如何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幾點看法

2.1明確建筑標準在建筑經濟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建筑物的建筑經濟效益。因而在建筑物建設之前,就必須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并確保設計過程的可靠性、適用性、美觀性和耐久性以及經濟性,而這就離不開相應的標準,只有嚴格按照標準,才能更好地將建筑的使用價值體現出來,進而更好地將其經濟效益體現出來。因此,各種建筑標準都會對建筑的經濟效益帶來相應的影響,但也是確保建筑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因而建筑標準在建筑經濟效益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切實掌握建筑標準制定的原則以確保建筑經濟效益。為了更好地確保建筑標準在建筑經濟效益提升發揮其作用,首先就必須科學的制定建筑標準。具體來說,在建筑標準制定過程中,必須按照相應的原則,尤其是應注重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這一原則,方能確保所制定標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由于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環境下,建筑標準在形式上的區別較大,因而建筑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所以我們在制定建筑標準時,必須緊密結合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實際確保所制定的標準與我國國情相符,方能在促進建筑經濟效益實現的同時將其提高。

2.3致力于建筑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是促進建筑標準應用成效提升之根本。為了更好的應用建筑標準促進建筑經濟效益的提升,就必須致力于建筑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因而在完善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應盡可能地預防和避免出現建筑質量時候檢查的尷尬局面,否則就會難以確保建筑質量,進而降低建筑的經濟效益,因而必須從建筑物的規劃到設計再到施工和維修的全程貫徹和完善建筑質量標準體系,以確保建筑物有效的進行質量的監督;其次,應將建 筑質量標準體系的建立作為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的首要任務,加強建筑質量的工作必須在整個生產全程進行,實現全面地管控建筑工程質量,并從科學性、全面性、預防性和推進性等多方面開展,方能促進建筑業穩健的發展。再次是始終將促進建筑經濟效益提升作為建筑改革的根本性目標,并始終堅持建筑標準化,以實現其對提升建筑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并切實做好修訂建筑標準的工作,并致力于建筑質量標準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從而在促進建筑質量提升的同時促進建筑使用價值的提升;最后,將完善的建筑質量標準體系應用于整個建筑工程之中,最大化的確保建筑經濟效益,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我國建筑經濟發展的對策

3.1積極發展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全球化日益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國國內建筑經濟行業要想調整企業的戰略結構,拓寬建筑企業的經營渠道,優化建筑企業的經濟結構,提高自身競爭力,就必須積極參與建筑經濟行業的全球化.我國建筑經濟行業可以通過工程、貿易、勞務等方面,與國外企業相結合,提高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以及經濟實力。國內建筑工程企業不但可以與自己國內其他行業企業強強聯合,增加自身實力,走出國門,從而提高我國建筑工程企業的整體經濟能力,并且能夠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國內建筑工程企業還可以有效利用國內相對低成本的勞動力優勢,通過與國際知名承包商合作,可以有效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技術以及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同時,國內建筑工程企業還可以利用當今先進的互聯網優勢,廣泛搜集有利信息,可以及時有效地了解國際建筑經濟市場的變化及趨勢,并根據這些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戰略結構。

3.2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我國在發展公有制建筑經濟的同時,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強大我國國民經濟的力量:促進企業產權的多元化,積極發展國有、集體、個人的多種方式相互滲透的混合制經濟。不斷解決國有經濟涉及面過寬的問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逐漸轉變員工由單純的勞動者到勞動者與投資者結合的角色。組建股份合作制經濟,把國有中小型建筑企業逐漸改組為國有建筑經濟參股的新型公有制經濟。明晰產權,實現集體建筑企業的改組。

3.3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要正確處理好國有建筑經濟與私營建筑經濟的關系,轉變對私營建筑經濟的認識,要認識到國有建筑經濟與私營建筑經濟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補充、互相促進的關系。一方面,要認識到私營建筑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發展私營建筑經濟,提高私營建筑經濟的整體水平,促進我國建筑企業的有效改革,讓我國建筑經濟健康穩步發展;另一方面,應該適當控制國有建筑經濟在我國建筑經濟中的總量,協調國有建筑經濟與私營建筑經濟數量的比例,有計劃有步驟地使國有建筑經濟淡出建筑經濟,促進我國建筑經濟能夠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如何提高建筑經濟效益進行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業,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對當前我國經濟效益的現狀及其成因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確建筑標準在建筑經濟效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建筑質量標準體系的完善是促進建筑標準應用成效提升之根本,致力于建筑節能的優化,致力于建筑成本的控制,致力于項目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的提升,最大化的確保建筑經濟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在促進建筑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促進企業的完美轉型升級。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盡管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依然存在許多問題。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特征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確立,使我國開始進入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與創新時期。新時期我國農村經濟組織需要新的創新理念、確立新的創新原則與目標,探尋新的創新路徑和模式選擇。

關鍵詞:農村經濟組織;組織創新;產業發展

一、引言

20世紀60至70年代經濟學家開始關注組織創新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國內外關于農村經濟組織發展和創新的研究日臻成熟。

國外的文獻對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主要從農業產業鏈縱向協調的角度對農產品生產、交換和分配影響進行分析。相關文獻所研究的組織形式發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契約制(準)一體化組織,即各個環節上的利益關系由契約聯系起來,基本的表現形式是農業合作社、新一代合作社和農協等;一種是公司制一體化,各環節內部化到一個企業,所有權由一個主體所掌握,進行統一的指揮和管理,表現形式是股份制企業。

對農村經濟組織的不同類型的研究,目的在于通過什么樣的制度和契約形式把分散經營的農戶與大市場對接起來。因為,即使是發達國家,農戶在整個農業價值鏈上的經營也是相對分散的。而農村經濟組織的設計應該考慮要在盡可能低的交易成本條件下達到協調和激勵的目的,特別是有效地增強商品契約的穩定性。

在國內,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學者更多地從理論上探討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一系列問題。研究者們大多認為,農村集體組織的創新是必要的。從農村經濟組織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以及各類組織之間矛盾與沖突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農村經濟組織的確需要制度創新,唯有創新的組織體系,才能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正發揮出主體的功能。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創新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完善和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村經濟組織創新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是市場中企業組織的一種替代形式,是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特殊經濟組織,它的存在有助于完善市場秩序和規則,是政府、公司(私人或公共企業)以及農戶都需要的一種組織形式;二是培育和發展按農產品分類的行業協會等市場中介組織。

現行的農村新興組織形態大致可劃分為四類:以契約形式作為聯結方式的分包制、以勞動要素之間的合作作為聯結方式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土地要素作為聯結紐帶的社區合作經濟組織以及以資本要素作為聯結紐帶的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除此以外,由于各種組織形式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還存在著許多中間組織形態。

上述文獻對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但尚存許多不足。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思路拘泥于經濟組織本身,大多從產權、制度來研究。從農戶本身的經濟行為出發的研究較少,從非經濟因素角度研究的更少。鑒于此,本文擬在回顧中國農村經濟組織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分析其局限與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路徑和模式選擇。

二、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發展演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農村經濟組織建設經歷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包括土改時期(1947-1957)、集體經濟時期(1958-1979)、改革開放初期(1979-1985)、農村經濟組織發展創新時期(1985-)幾個重要發展時期。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的所有權,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隨著1953年社會主義改造總路線的提出和集體化、公有化的推行,我國逐步進入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集體經濟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導致的分散的農戶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農業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一些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不斷涌現,比較典型的形式有公司加農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股份合作經營、農業公司等。

1 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

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后形成的“農業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統稱。它是以土地的集體所有制為基礎,以鄉村區域為范圍,以管理土地和集體資產、組織本集體成員共同開展大規模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提供其他社會經濟服務的集體性經濟組織。社區合作經濟組織既是合作經濟組織,又是社區自治組織。一方面,社區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管理社區集體資產,開辦集體企業,組織資源開發,開展非農產業經營,興辦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另一方面為社區農民提供各種公共物品,興辦各種公益、福利事業,維護社區的社會秩序等等,承擔政府委托的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2 農村供銷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

為適應我國農業生產商品化的需要,1982-1984年,農村供銷合作社圍繞恢復合作社性質,在組織體制、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恢復了自身的組織體系,擴大了經營范圍,加強了對農業生產的互助與合作,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和城鄉資源的雙向流通。1995年2月,中央在《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指出,要堅持其集體所有制性質、堅持為農業、農村、農民提供綜合服務的辦社宗旨,堅持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社原則,把供銷合作社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一直在中國農業銀行的領導和系統內開展工作,在解決農民的資金需求,吸收社會閑散資金支持農業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農村信用合作社受政府干預和控制很大,不是真正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1996年,農村信用合作社從農業銀行脫鉤,也沒有理順內部各機構部門之間的關系,有效的管理體制也沒有建立起來,信用合作社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近年來,信用合作社開始按照商業銀行的模式進行改革,利潤導向明顯,存貸款非社員比例增大,已經失去了合作組織“互助共濟”的特征。

3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隨著農業生產專業化發展和農產品商品化、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抵御市場風險,降低風險和不確定性,各地農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則,自發組織了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經濟合作組織的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寬,產業依托性增強,越來越多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活動與當地產業結構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法寶。部分地區還初步形成了農業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技術服務等一整套產業鏈。比較有影響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有“官民結合”為特點的“邯鄲模式”、以股份合作制為特點的“安岳模式”、企業與農民合作的“萊陽模式”等。經濟合作組織中,以銷售、加工為龍頭或產銷結合為主的專業合作

社,發展最快、也最為活躍;行業協會次之;各種經濟聯合體關系比較松散,但運轉靈活,效果最為顯著。

4 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

20世紀80年代中期,各種以勞動者的勞動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經濟聯合組織在農村涌現,特別是以股份合作制形式興辦鄉鎮企業,取得了積極的效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廣大農民又把股份合作制這種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廣泛引入到種養業、農業資源開發、鄉鎮企業以及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改革中,黨中央、國務院對此極為關注,并及時給予了肯定和引導。1994年,中央就發展股份合作制的重點、方法、途徑和要注意的問題等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尊重農民的意愿,要清晰產權關系、轉變經營機制、形成積累制度、防止集體資產流失,要引導農村股份合作制健康發展。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明確指出,目前城鄉大量出現的多種多樣的股份合作制經濟,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導,不斷總結經驗,使之逐步完善,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尤其要提倡和鼓勵。

5 “公司+農戶”為代表的契約型合作經濟組織

“公司+農戶”是指公司與農戶之間通過簽約形式,建立固定供銷關系的經營模式,是以契約為組織聯結機制的組織形態,可以將其稱之為契約化或契約型的農村經濟組織模式。這種組織模式包括公司與農戶合作經營,農民出土地,公司出資金,收益按比例分成;農民出土地、勞力,公司提供生產資料,產后由公司定價收購產品,扣除投人成本后統一組織銷售;以及公司與農戶掛鉤經營,公司提供技術、物資、服務,收取一定管理費的合作形式。到目前,“公司+農戶”這一組織形態還演變出了“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以及“合作社+公司”等多種契約型組織形態。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商品率還比較低,農戶生產自給程度較高,農民自治組織能力也較弱的現階段,“公司+農戶”模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是實現農業一體化經營較好的農村經濟組織模式之一。盡管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效能已為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經驗所證實,從我國農業產業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和我國農村實際情況出發,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雖然也呈多樣化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必然是我國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方向。但由于我國農村自然因素與經濟發展狀況的差別及對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因素,我國農村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變遷仍然需以契約、農戶和“龍頭公司”作為基礎和出發點。

三、我國農村經濟組織發展的局限與問題

我國的農村經濟組織兩千多年來,基本上是地主制產權與小農經營權相結合的小農經濟組織。盡管這種組織形式具有經營靈活、權責利清晰且與風險緊密結合的制度優勢,但與現代經濟組織發展要求相比,依然存在許多發展中的問題:

1 農村經濟組織處于農村,市場交易分散,信息流通緩慢,交易對象缺乏,其結果可能會使經濟組織的成本高過個人交易成本。農民通過組織起來聯合進行交易固然可以降低市場進入壁壘,增加交易頻率和規模,實現信息搜集和處理的規模經濟,但農戶參加經濟組織所獲收益本身就不大,在付出一定的組織運行成本之后還要另外付出委托代理成本。

2 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弱化了經濟組織所提供的分工協作功能。農業生產只能在地理空間范圍內分散進行,而無法像工廠企業那樣進行集中控制;同時由于產權因素和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要求不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需求比較弱,且受自然條件和季節氣候的影響而無法進行,而對農民進行的組織協調的成本卻相對較高,農業生產無法實現集中的大規模生產。農業生產的這種特殊性使經濟組織無法實現高度的專業分工。也無法產生大規模生產所擁有的高效率。

3 農村經濟組織的交易對象主要是農產品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等。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農產品產量波動大而其需求彈性又比較小,其結果會導致農產品價格的大幅波動。這樣在農產品價格高于契約價格時,農民常常采用機會主義行為,違約將產品通過市場銷售,經濟組織無法通過交易獲取收入,某些生產性經濟組織還會因為缺乏原材料而遭受損失。而在農產品供過于求價格大幅下跌時,農戶又傾向于將農產品按照契約協定價格銷售給其所參與的經濟組織,這樣就會使經濟組織遭受嚴重虧損。農產品本身易腐爛、不易儲存的特點則加劇了這種情況。

4 在農村經濟組織內部,委托代理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由于多數農村經濟組織并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以社員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經濟組織的經營績效難以量化考核,容易誘發作為經濟組織實際控制人的經營管理者的偷懶傾向。同時,經營管理者通常只有資產控制權而無剩余索取權,在其行動難以監督、業績難以考核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敗德行為,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損害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的利益。對于非企業的經濟組織,農民縱然有退社自由限制管理者的道德風險和其他參與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但在農村的市場范圍內,經濟組織常常處于相對壟斷地位,單個農民的交易成本高,從而使交易無法進行。

5 合作性經濟組織通常是一種勞動控制資本的權力結構,參加經濟組織的當事人有基本相同的權力和義務,對組織的經營決策有相同的參與決策權。這種決策結構會導致經濟組織的決議常常出現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局面,造成經濟組織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的反應遲緩。

四、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目標

發達國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歷史表明,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參與市場競爭,保護和提高自身社會經濟利益的內在需要和有效的組織形式。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時期,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村經濟市場化的深入,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具有多樣化發展的趨勢,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目標必須作出相應調整。

農村經濟組織創新是指為適應農業分工深化和專業化的發展,依靠自發的市場力量或強制性的體制變遷推動農村經濟領域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以改善農村經濟組織的規模、機制和結構,提高農產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探索活動。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農村經濟組織結構的合理化。目前農村經濟組織創新是在我國促進農業現代化,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進行的,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因此,其創新目標必須符合法制化、市場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要求。歸結起來,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使農村經濟組織成為代表農民集體利益,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法人實體。大多數農村經濟組織都有自己的財產、名稱、組織機構和營業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按照我國《民法通則》中關于法人資格的規定,農村經濟組織應當獲得法人資格地位。雖然我國在2003年3月1日實施了《農業法》,

對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地位、組織原則及在農業產業化中的作用也做出了法律上的規定。但是,在具體的經濟活動中,由于農村產權制度的特殊性導致其經濟組織產權不完備,農村經濟組織無法像其他類型的法人主體一樣,有處理自己擁有的財產的全部權力,如土地、科學技術等,難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農村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還需要在農村經濟活動實踐中,通過進一步的創新來完善和補充。

第二,使農村經濟組織發展成為運作規范,內部經營機制健全的經濟活動主體。合作經濟組織的本質特征是社員聯合擁有和控制的經濟聯合體,其目標雖然是追求公平,為社員提供服務,實現社員的聯合自助,但在具體的運作管理上,它又具有企業的本質特征,即追求效率。由于經濟組織的非營利性特征,決定了其基于結果的激勵約束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完善內部控制,健全治理結構就成為提高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唯一選擇。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在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但由于發展時間很短,內部經營機制還很不健全,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重點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理順組織內部的財產關系和管理機制,按照股份公司的設置要求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結構。這樣既能維護全體成員和所有者的合法利益,又能夠給予經營者充分靈活的經營管理權。同時建立健全合作經濟組織公積金、公益金和風險保證金制度,保障合作經濟組織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第三,使農村經濟組織發展成為符合國際合作社原則,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經濟主體。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個體農民聯合組織起來的互助性組織,其具有地域性、相對封閉性、自我保護性強的先天性缺陷,限制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同時,由于其實行勞動聯合,限制資本,實行民主管理,導致合作經濟組織股金集資受到限制,決策遲緩,很難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要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市場競爭力一般都遠遠落后于企業,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目前發達國家的農村合作社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對合作社的組織和運作進行了市場取向的創新。主要包括社員進退的資格受限、社員之間和社員與合作社之間責任、權利義務的雙向分配,勞動與資本的聯合等內容,促進了合作社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競爭力的增強。這為我國農村經濟體制的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第四,使農村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主要推動者。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民收入水平停滯不前,在很大程度上與農村經濟組織發展滯后有關。農村經濟組織作為連接小農生產與外部統一大市場的中介,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我國的農村經濟組織規模小,業務范圍的局限性很大,承受市場風險能力有限,限制了農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應該在加強政府扶持的基礎上,促進各類合作組織包括農業龍頭企業的聯合和合作。加強彼此之間的利益聯結,形成“企業+農村經濟組織+農戶”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經營鏈條,促進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和產業化。農村經濟組織在這個產業鏈條中的主導地位,既有利于保證企業原料來源的穩定性,又可以降低農戶分散交易的成本,幫助農戶得到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領域的增值利益。

五、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路徑與模式選擇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進入農村經濟組織形式的發展與創新時期。原有農村經濟組織不斷變化和各類新型農村經濟組織不斷涌現。但這些經濟組織形式并未真正成為引領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龍頭,它們要么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很快被淘汰;要么是一種理論上的抽象模式,缺乏現實基礎和可操作性。

諾斯(1981年)認為,在市場中有效的組織達到的效果是:存在適宜的度量技術和度量標準而減少交易費用;交易者的集中降低了信息費用;交易者之間的競爭約束了機會主義行為;產權結構的有效界定和行使能夠降低或完全消除不確定性;非人格化的立法和執法機構減少了契約關系中的談判和交易雙方認可的交易的合意性。為此,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與演進方向也必然是要以效率作為衡量標準,以企業化、產業化作為演進的方向。

企業經營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是指參與交易的各實體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完全按市場機制形成交易,包括供求、價格、競爭、風險等機制也完全由市場主導完成。農業產業化,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資本、技術為紐帶,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將農業產業的產前、產中與產后諸環節通過一定的組織方式聯結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或產業鏈,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過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是實現農業及其相關產業的聯合經營。其關鍵在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基礎是形成主導產業。要害是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接機制。本質是發展市場農業,使農業向現代化邁進。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化、社會化、集約化和縱向化為特征的農業現代化過程。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組織所表現的聯結方式有多種形式,而股份合作社被認為最有創新意義。股份合作社可分為社區合作經濟組織的股份合作社和專業合作組織基礎上的股份合作社。社區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傳統的農村經濟組織,相對而言,也具有創新的意義和創新的可能性。近年來發生在村、社范圍內社區合作組織的多樣化創新,雖然目前從數量上來說還不具有普遍意義,但是可以證明農村經濟組織創新可有多種模式的探索。如村莊的公司兼并就是其中一種創新表現。通過有實力的企業,對自然村、行政村范圍內各項職責和農業生產經營實施全面委托管理,進而一次性地直接改變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和管理體制,形成一體化的企業集團。其主要特征是村莊和托管公司合二為一,主要村干部在公司任職,村民小組建制為分公司,內部通過“公司+農戶”的組織形式,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另外還有村莊之間的兼并,包括扶貧式兼并和擴張式兼并等創新模式。

新型的農村經濟組織模式無論是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經濟組織+農戶”還是其他形式的聯合方式,都必須構成一體化聯合體。從長遠看,按照現代企業模式實行公司制度,實行企業式管理,必然會成為“農業企業”或“農村企業”的發展趨勢。

六、結論

農村經濟組織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經濟條件下有著不同的實現形式。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創新不夠,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的作用還非常有限。因而,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的歷史時期,創新和構建一種和新農村建設相匹配的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它既能克服現有農村經濟組織的種種弊端,又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反映廣大農民意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目的應該是調整農村組織機構,以改變農戶因超小規模經營的自我封閉狀態,改進組織目標,增加農民的合法收入,優化組織行為,減少農村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性,保證實現農民各種利益。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目標必須符合法制化、市場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的要求,最終目標是建立精簡高效、富有活力、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新型農村經濟組織。

任何一種農村經濟組織都有其成長的過程,各種新型農村經濟組織之間在功能上和適應性上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這種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和產品特性的不同,決定了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選擇是多元化的,只要生產力發展水平允許,農民自己也能夠接受,就可以選擇最適應某一地區、某一種農村產業發展需要的組織結構模式。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公司法是我國經濟法學的一種,它從宏觀方面對公司進行調控,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調整也屬于公司法調整的一種,它的實施有利于公司內部實現公平與效率最大化,并與社會公平效率最大化相契合,使我國公司的發展愈發健康快速地發展,而國有大型公司合理健康的發展也有利于促進財政的收入來源,縮小政府經濟負擔,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公司本身也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在對外經濟交流中也能抵御更多的經濟危機的沖擊,因此,完善我國的公司法人結構勢在必行,具體來講,主要是處理好股東大會,董事會及其執行機構的關系,使三者利益能夠都得到合理分配,在此基礎上增加董事會義務,確保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保護,同時增加經理層的職權以及監事會的監督權,擴大監事會成員來源范圍,規范監事會成員的生產方式,通過政府任命并直接對公司各個股東負責,使其職權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只有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根本解決,我國的公司才能更加高效的發展。

關鍵詞 法人結構 社會公平效率 改革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公司的發展日益成熟,在外來經濟的影響下,公司內部結構形式也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改變,公司的經營者在隨著經濟發展的同時在對其自身進行著改變以期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式,而隨著企業內部經營方式的更新,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一些公司因為企業法人內部結構調整不當瀕臨破產,一些上市公司經常因為其內部的失誤從而使公司上市失敗,造成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出現了問題,或是董事會功能缺失,或是執行能力落不到實處,產生的結果則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一些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的大型國有企業,則產生效果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為了實公司結構的合理運營、有秩序地發展、抹掉負面因素、促進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與穩固改革開放的成果,對此,我國不斷對《公司法》進行修訂,新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實施,其中對舊公司法在公司股東在重大決策參權、股份轉讓權和責任約束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重新的劃分,但這只是完善我國現代公司制度的開始,中間還有很多問題并沒有明確給出概念,我們還應該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管理企業的經驗來為我國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做出更完美的方案。對此,我國法學界一直在對于此進行討論,并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我國公司法的結構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借用斯坦福大學的錢穎一教授在《中國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和融資改革》中提出,“公司治理結構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來支配若干在企業中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團體,包括投資者、經理、工人之間的關系,并從中實現各自的經濟利益”。國內學者吳敬璉教授認為,“所謂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兩者合一并結合我國現階段制企業制度,所謂公司結構治理,就是基于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而形成的公司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經理人員及公司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一種權力和利益分配與制衡關系的制度安排。它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與控制的體系。能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同時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如何處理好股東、債權人和公司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是調整企業制度的中心,因為只有在保證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穩定、股東與企業的利益關系得到協調、監督機制得到完善,才有助于企業內部各個利益集團能夠互相促進發展,從而使得企業高效發展。因此,我國公司結構治理的法律依然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對公司具有控制權和經營權的股東大會及其董事會在立法方面依然存在著缺陷;二是執行機構層依然不夠完善,三是上面三者在企業內部的兼容性依然沒有做到位。本文通過對新《公司法》的含義、特點以及相關原理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立足我國國情,同時借鑒國外公司管理法律制度的經驗,提出了自己對我國《公司法》中如何完善法人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公司發展能夠的公平化、科學化和法治化,并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一、我國法人治理結構現狀

我國的新公司法于近十年來不斷修改,理論界對公司法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都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和爭論,具體如下:

第一,社會認知對公司法的影響:

它從內部認知和外部認知兩方面對公司的治理來進行描述,闡述社會責任對公司法推行的影響,從理論方面闡述了公司法人的本質以及公司法的用途,其根本是社會大眾對公司的認知問題。本文主要闡述的是內部認知,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外部認知對公司法制定的影響。

第二,我國國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的探討:

首先是股東大會存在問題,大股東集中掌握著控制權,而中小股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這種缺陷一直存在且并沒有很好的解決,如何確保公平是專家們一直討論的重點;其次在董事會的選定方面并沒有專業性,往往董事會是由大股東自己做出的決定,所產生的選舉人選并不能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靠全體股東選舉的董事會成員往往在執行方面的權力卻并不能得到權力的支持,這也是我國法人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又一問題;最后是執行機構的問題,我國的經理層一直處于尷尬的地位,薪酬低,權限少,受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影響大,有的公司甚至是董事長兼經理權,而并不能很好地履行經理的職責,不能對員工起到很好的激勵效果,我國法律在于此方面沒有很好的約束。

第三,監事會職責不能充分發揮

很多專家認為監事會缺乏獨立性,其獨立性的缺乏是我國公司監事會職能弱化根本原因。一方面,監事會成員來自董事會和股東會的選擇, 行政上必然受董事會和經理的領導。另一方面,公司監事會獲取監督所必要的信息不對稱,受大股東和董事會的控制,無法保證監事會發揮其應有的職責。

其次,監事會執行機制不夠完善。我國司法對監事會的職權沒有明確的限定,因而導致監事會執行會面臨無法可依,同時在涉及到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的利益時,單靠監事會去執行則會面臨很多阻力,董事亦很難自覺協助,公司監事的知情權、查詢權和監督權因而不能完全發揮。

二、我國對三種現代化公司治理模型的借鑒

在亞洲地區,一般的大型公司都是由家族控制的,其家族內部人員占有相當多的股份并控制董事會,這種管理模式即為家庭治理模式;內部治理模式則是企業與銀行之間形成的資本關系與貿易關系,由此產生對企業經營者的監控和制約;英美等國家企業的特點是股份相對分散,個別股東發揮的作用相當有限,銀行不能持有公司股份等原因導致了資本市場和經理市場發達,形成強大的外部監控,從而稱其為外部治理模式。

然而三種模式孰優孰劣一直在專家們的討論中,對于我國來說,應該借鑒其三種模式的優點來對我國的公司結構治理進行調整,包括:1內部約束機制,即所謂的內部監控機制,如何加強組織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相關審計委員會的關系是加強內部監管機制的中心;2外部約束機制,加強外界力量對公司的行為進行監督,從而對內部監管機制的盲區進行補充;3企業管理系統的自我調控機制,加強自我審計力度,最大限度減少欺騙行為,確保公司信息的真實性。

三、解決方法

(1)首先從根本上調整公司的產權結構 ,使股權多元化?,F行《公司法》下,國有股處于絕對控股地位,而董事會的獨立運行不能反應所有股東的基本權益,因而在公司的重大決策和運營方面只代表大股東的權益。因此必須調整公司產權結構,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只有國家股比重降低,才能使得公司的管理權和監事權間相互制衡的決策與管理、約束機制的正常運行。

(2)充分發揮股東大會的作用。為了保護在公司中被侵權的中小股東權益,在股東代表大會的選舉上,需要通過民主的方式投票選舉出能勝任該職位人選,而不是以往的董事長一家獨大的情況, 避免任何個人或國家單獨控制股東大會, 從根本上選舉出能為公司發展提供幫助的人才。同時監事成員也應當選舉產生,履行檢查公司財務,保障公司利益和公司業務活動的合法性,同時也受股東大會的制約,形成董事會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相互制約體系。

四、結束語

在目前商品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公司發展以及《公司法》的發展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而目前我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問題依然嚴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公司法》也在日趨完善,相信《公司法》在處理好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關系會使得我國法人治理結構更加完善。

我國經濟學家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區域經濟,差異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以“效率優先”為政策目標, 采取東部優先, 中西部次之的區域發展政策, 這種政策雖然使沿海各地區經濟高速發展增長并帶動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 但同時也使地區間經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使得我國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快, 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卻相對緩慢。同時, 如果錯過調控地區差距的最佳時機, 一旦地區差距問題變得十分嚴重, 那么不僅調控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在短時間內難以收到好的效果, 而且國家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也會大得多, 從長遠來看反而得不償失。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也不利于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

一、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存在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但資源稀缺、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 經過20多年的對外開放, 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是東中西部地區的差距并沒有縮小, 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 伴生著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東部地區已形成自我積累, 自我發展能力, 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充分, 產業結構升級迅速, 制造業、服務業和外貿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西部經濟增長主要靠基礎建設投資拉動, 國有資本仍占主要地位, 外資、民間資本不足, 制造業、服務業發展不快, 投資效益不高。因此, 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擴大及由此引起的地區經濟的非協調發展, 已成為社會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存在的原因

造成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 既有歷史文化的因素, 也有資源稟賦的不同, 更有改革開放以來制度變遷的影響等等。其中主要成因有:

1. 文化意識、思維觀念的差異

中國受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的統治, 使得與自然經濟相適宜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 尤其在相對閉塞的中西部地區, 其居民普遍存在著進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特征。這種封閉式的觀念與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極不相稱, 受這樣的觀念影響, 人們的經濟行為勢必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 無疑會使本已十分落后的區域經濟雪上加霜, 投資環境得不到改善, 優勢得不到發揮, 極大地影響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 使得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動力, 因而無法擺脫貧窮落后的地位。

2. 區位差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我國的對外開放采取了梯度推進的戰略, 使東部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 既臨近我國港澳地區、我國臺灣地區、日本和韓國等地區和國家, 又有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為依托。我國中西部地區雖也開通了一些對外貿易口岸, 但由于與我國西部接壤的國家, 其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具有明顯的優勢, 無力帶動我國邊疆地區的發展。

3. 政策因素

改革開放以前, 我國經濟雖有東西部之分, 但實行的是均衡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有兩根理論支柱:生產力均衡布局和建立相對完整的區域經濟體系。與這兩根理論支柱相聯系還有三條生產力布局的主要原則:工業布局盡可能接近原料、燃料生產地和消費地的原則;生產力布局必須考慮國防安全和備戰需要的原則;把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的原則。與這種均衡發展戰略相聯系, 國家為了改變東部與中西部地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經濟發展差距, 實行了西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 加強了內陸地區投資建設與工業化進程, 在西部地區形成了許多新興工業基地, 經濟有相對較快的發展, 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均衡。

改革開放以后, 我國實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 與此同時實行了東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兩根基本理論支柱是生產力非均衡布局和區域分工原則, 主張將社會資金重點投放在投資環境比較好、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東部地區, 使這些地區先發展起來, 再擴散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 即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發展。在政策優惠上, 國家對外開放只開放東大門, 政策開放的試驗區, 如經濟特區、開放城市均集中在沿海一代, 國家在財政、稅收、外資、外貿等方面給東部地方政府較大的經濟自主權, 并給予含金量很大的優惠政策。在這種情況下, 東部地區經濟高速發展, 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嚴重滯后, 區域經濟差異急劇擴大。

4. 非國有經濟發展是關鍵因素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個地區的非國有化程度越高, 計劃控制的能力就越弱, 經濟市場化程度就越高, 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增長速度大大高于中西部, 具體表現在:第一, 東部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快。第二, 東部非國有經濟增長率高。第三, 東部非國有經濟產值比重增長快。東部地區的市場經濟和優惠政策, 給非國有經濟帶來勃勃生機, 使非國有經濟的產值在國民總產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三、解決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問題的建議

1. 加強中央政府的調控, 構建有利于落后地區發展的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 中央政府運用政策資源來推動、控制區域經濟發展是很有效的。原因在于, 我國總體上處于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之中, 要使市場機制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 就必須突破原來計劃經濟體制的種種束縛。而體制改革, 體制政策的創新界限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來決定, 這樣, 中央政府就完全可以運用在體制上的放與不放來控制不同區域的經濟運行情況。從促進各個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的角度看, 中央政府完全有條件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 來對不同類型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政策空間, 給它們相應的發展經濟的自由度, 使它們發揮出經濟發展的潛力, 各展所長, 創造條件。經濟特區、各種開發區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所以, 在中央政府通過直接投資方式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能力不足, 有效性相對降低的趨勢下, 積極地運用政策資源區協調區域經濟的發展, 變直接干預為間接調控, 將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應該成為今后中央政府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的方式。

中央政府在調控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 還得逐步構建有利于協調發展的體制環境。這是因為, 如果中央政府在調控區域經濟發展時, 不重視體制環境的影響, 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的前提條件。甚至, 中央政府推行的有些政策會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到來自地方的阻力, 處于體制劣勢的區域很可能在執行中央政府政策時出現走樣。所以,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作為中央政府來講, 首先的一點就是要促進區域經濟之間經濟體制環境的統一, 為它們在相同的市場經濟體制環境按照公平競爭、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則來發展本地的經濟, 充分調動它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 發揮各自的經濟發展潛力。

2. 促進區域之間的產業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最主要的形式是區域之間產業的協調發展。那么, 怎樣實現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的協調呢?具體來說, 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 通過產業發展競爭和分工, 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 競爭對區域產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調節作用。它可以引導區域去在產業方面認清自己的優勢, 重視發揮自己的優勢, 注意保持自己的優勢, 積極創造發展優勢, 由此而建立自己的優勢產業。今后的大趨勢是, 通過競爭, 區域之間會選擇發展最有競爭力的產業, 這樣, 就有可能使區域之間產業發展趨同的現象得以緩解。由于各自發展的主要產業不同, 區域之間應會通過產品市場來形成產業發展的分工。

第二, 通過產業發展合作, 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

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競爭會引導產業發展的合作, 產業發展的合作是激烈競爭的一種必然結果。因為任何一個區域的某些產業發展不可能完全能夠在本區域內解決諸如資源、技術和銷售等問題, 而是相互依存, 那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它們為了鞏固本區域的市場地位, 擴大競爭優勢, 就會選擇合作的方式去把本屬于外部性的一些因素 (也就是別的區域的有關因素) 通過合作的形式而轉化為組織的內部性因素, 從而可以減少由市場聯系而引起的波動, 增強競爭力。區域合作也是實現區域之間優勢互補的有效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場上的過度競爭, 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效率。中央政府應該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 自覺地利用市場規律去促進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的協調, 同時應該根據實踐中的成功經驗, 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市場規則, 推動區域合作能夠長期合作下去。

第三, 大力發展落后地區教育和科技產業, 提高人力的綜合素質

區域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的落后, 致使人口的文化素質低, 產業的科技支撐力力弱。改革開放以來區域間學齡前兒童入學率、萬名科技人員專利批準數、人均圖書印張指標間的相對差異系數有所上升。對市場的機動調整能力的掌握與運用, 需要有高素質的企業家及工作人員。因此, 建議國家規定全國基礎教育目標的最低標準, 建立中央教育援助計劃, 專用于補助低于這一標準的地區基礎教育設施, 發放教師工資, 支付失學兒童學費及雜費, 實現“人人受教育”的目標。

要提高區域的人力素質, 除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傾斜外, 各區域間也要改變觀念, 充分重視教育的重要性。各級政府要堅決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大力提倡優生優育, 為提高人口素質奠定基礎, 同時必需把教育和科技看作是一種產業。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促進教育和科技產業的發展。一是大力普及基礎教育, 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二是積極發展職業教育、繼續教育, 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 勞動技能和現代化市場經濟意識;三是要推動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接軌, 充分釋放現有高等教育的潛力, 培養告訴之的專業人才;四是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 把科研機構特別是應用注的科研機構推向市場。

第四, 推動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 引導民間力量參與

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 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可是由于我國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缺乏法律依據和規范, 使得地方政府之間不可能從行政上進行相互約束的, 所以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協調, 但中央政府的協調能力也是有限的, 為此中央政府應該從制定促進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的法律入手, 對在經濟合作中所涉及倒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規定, 做出明確的法律解釋, 規范地方政府間的經濟合作行為, 使其能健康、有序的協調發展。

在我國現行體制下, 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僅僅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某些方面也略顯不足, 應該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調控下, 積極引入民間力量參與, 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體措施比如:通過允許組建投資基金, 吸收民間的資金進入國家所期望的區域和產業;允許民間力量自主創辦教育機構和研究開發機構, 促進區域的教育科技的發展, 提高該區域的人口素質等等。

參考文獻

[1]張敦富: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7年

[2]胡鞍鋼:地區與發展:西部開發新戰略.中國計劃出版社, 2006年

[3]劉樹成: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4年

[4]汪宇明:中國省區經濟研究.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5年

[5]趙偉:區際開放:左右未來中國區域經濟差距的主要因素.經濟學家, 2006年第5期

[6]張銜:東西部經濟增長差異與收斂條件.經濟學家, 2007年第4期

[7]柳國海: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分析.瓊州大學學報, 2005年第2期

上一篇:口語交際能力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國際化價值鏈區域經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