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

2022-05-08

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摘要:以東北地區實行增值稅轉型政策為制度背景,基于我國2001年-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庫,實證檢驗轉型政策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和代理成本的影響。

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 篇1:

增值稅轉型對策研究

摘要:著重分析增值稅轉型對財政收入、就業和投資這幾個主要因素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針對這些影響提出了設法彌補財政收入缺口、正確認識就業問題及設法抑制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負面影響等政策建議,以期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并為增值稅轉型改革順利實行提供政策參考。

關鍵詞:增值稅轉型;負面影響;對策

文獻標識碼:A

從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稅收實際情況看,增值稅轉型改革勢在必行,但增值稅轉型會對我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積極影響,如消除了固定資產重復征稅,解決了不同行業因資本有機構成差異造成的稅負失衡問題,刺激了投資增長從而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高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出口貿易的發展等正面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對其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認識還不夠,本文就增值稅轉型對我國經濟中財政收入、就業和投資等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1增值稅轉型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1.1增值稅轉型使稅收收人在短期內急劇減少

國家財政收人90%的來自于稅收,近幾年增值稅在稅收總收人中所占比重一直穩定在50%左右。盡管業界此前多次建議政府早推消費型增值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增值稅轉型將給財政增收產生明顯壓力。經測算,今年實施該項改革將減少今年增值稅收人約1200億元、城市維護建設稅收人約60億元、教育費附加收入約36億元,增加企業所得稅約63億元,增減相抵后將減輕企業稅負共約1233億元,也就意味著減少財政收入1233億元,減收將真正考驗財政承受能力。同時,增值稅改革也會對地方財政產生影響,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利于地方的發展。因此,無論對于中央還是地方,增值稅轉型對財政減收的影響都不容小看。

1.2增值稅轉型加大就業壓力

增值稅轉型會使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輕稅負優勢將不復存在,這會導致對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的減少,從而可能影響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勞動就業。在這種情況下,增值稅轉型改革就面臨著一方面由于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會淘汰掉一部分技術水平不能滿足要求的員工;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對員工高水平和高素質的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在不斷升高,且實行消費型增值稅使得機器設備的成本相對有所降低,從而導致人力資源成本與機器設備成本相比相對于增值稅轉型前有所上升,企業更愿意以機器代替人工。這些使得勞動就業壓力加大。因此,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國家經濟更多的是面臨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帶來勞動就業壓力的增加。

1.3增值稅轉型的隱患風險

政府期望通過增值稅轉型刺激企業投資,帶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因為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勢必會從總量上激勵投資。這在當前我國對投資主體的產權和權益約束機制還不規范現實條件下,將不利于解決已存在的投資結構失衡的矛盾。消費型增值稅允許對當期資本性投入一次扣除進項稅額,客觀上會刺激投資。如果對投資的約束是軟的,即投資主體的行為還是非理性的,具有投資擴張的沖動,而不考慮投資的風險和效益,那么消費型增值稅的采用可能誘發企業為享受政策的優惠,不顧市場導向而盲目的上項目、爭投資,極大地刺激投資的擴張,從而引起投資需求過旺,導致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2抑制增值稅轉型產生負面影響的政策建議

2.1設法彌補財政收入缺口

(1)適當提高稅率保證財政收入。轉型之后可適當將增值稅稅率上調2-3個百分點,以此來平衡增值稅轉型對稅收收入的沖擊。從國內企業的稅負角度來看,提高增值稅稅率對實際稅負影響并不大。調整稅率,雖然企業的稅額增加,但由于外購生產資料不再征稅而減小了征稅范圍,所以企業的總體稅收負擔并不會增加太多。當然高新技術產業所承擔的稅負可能會降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稅負會有所增加,但這與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引導企業投資方向轉變的目標是一致的。通過這一改革,就可能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又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

(2)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為了填平財政缺口,可以拓寬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和規模。按照國際慣例,增值稅要體現普遍征收的原則,應對一切商品及勞務從初始到最終銷售前的各流轉環節的增值額課稅??紤]到我國的國情,可以把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和郵電業列入增值稅征收范圍。同時,將交通運輸、建筑安裝行業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還可以有效地保證稅款抵扣鏈條不被中斷,以免建筑安裝行業在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轉移稅負,防止利用運輸發票偷逃稅款。而且把上述行業納入增值稅抵扣領域,還可以減少這些行業增值稅與營業稅界限不清的矛盾。

(3)在增值稅轉換過程中開征新的稅種。1994年稅收方案中有些稅種至今仍未開征,燃油稅正處于開征前積極準備階段,而對于證券交易稅、遺產稅等應及早開征,對于社會保障稅和環境保護稅應積極研究。

2.2增值稅轉型不是造成就業問題的關鍵所在

對于增值稅轉型對就業的影響,應結合我國國情做出客觀分析判斷。最近十多年來,產業的升級、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就業彈性下降等現象,在未實行增值稅轉型的背景下就已經出現,不能以“影響就業機會增長”作為阻止增值稅轉型的理由。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如電子產品裝配、服裝制造業等,盡管在增值稅轉型中不能直接受益,但是一方面由于增值稅轉型促進全社會投資逐步增加,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這些行業產品的需求會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稅轉型減輕了企業負擔,逐步提高了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增加了出口。這兩方面都直接或間接導致這些行業的就業機會的增加。而對于技術含量不高的加工業,只要中國城鄉還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在這些行業和其他類似行業中,工資水平就不大可能過高的增長,因此,從企業經營成本角度考慮,除了必要的設備更新和升級以外,出現大規模的“機器替代工人”的可能性也不大。

從長遠看,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將利用增值稅轉型帶來的相對充裕的資金來開展研發或者投資新領域中,進而逐步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從而在客觀上為社會創造出大量新的就業機會。實際上,解決就業問題的最根本的途徑是經濟的發展,只有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才能持續的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2.3設法抑制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負面影響

消費型增值稅具有刺激投資的作用,容易誘發盲目投資,可能引發投資膨脹。實際上,分析我國投資過熱或投資膨脹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投資主體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的投資約束機制造成的。然而隨著我國產權制度和投資體制的逐步完善,這方面的情況已大有好轉。另一方面,生產型增值稅的負面效應是引起盲目投資的重要因素。而實行消費型增值稅,一是其鼓勵技術更新,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二是企業投資力度的加大,減輕了政府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壓力,有利于國家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瓶頸產業,提高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能力,有效的解決經濟結構失衡等問題。因此,稅收對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對企業的投資行為有重要影響,應當予以重視,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調控手段、唯一的影響因素。而且,在認識其影響時,眼前的利益沖突并不意味著長遠的利益沖突,消費型增值稅的實施可以帶動相關產業鏈及整個社會的生產與消費,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于消費型增值稅對投資的負面影響,國家可以采取其他政策手段來進行調控,如采取恢復開征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等措施。

作者:黃麗娟

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 篇2:

資本成本敏感性、代理成本與增值稅轉型的研究

摘要:以東北地區實行增值稅轉型政策為制度背景,基于我國2001年-2007 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庫,實證檢驗轉型政策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和代理成本的影響。結果表明,該政策對不同性質類型企業的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都有所提高,但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提高更顯著;市場化改革也促進了該政策對資本成本敏感性的提高的影響;增值稅轉型政策也使企業的代理成本顯著下降,并使稅務機關發揮了良好的外部治理作用。

關鍵詞:增值稅轉型政策;資本成本敏感性;市場化改革;代理成本

一、 制度分析

2004年之前,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是生產型增值稅政策,其政策目標是減少盲目投資、抑制通貨膨脹以及組織國家財政收入。生產型增值稅的特點是只允許企業購入的生產性原材料及其費用可以作為進項稅予以扣除,而不允許抵扣固定資產價值或已納稅款,由此產生重復征稅。方震海認為生產型增值稅政策增加了企業負擔,不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以及本國經濟貿易的發展。

基于稅收制度改革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雙重制度背景,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04年9月頒布了《東北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若干問題的規定》(財稅[2004]156號),規定在東北三?。ㄟ|寧、吉林、黑龍江)范圍內的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業、冶金業、船舶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6個行業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允許購買生產動產類固定資產(生產用機器、設備等)所繳納的進項稅稅額予以抵扣,由此啟動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序幕。

2009年1月,全國范圍內正式開始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制。相比于生產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允許企業購進生產性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這大大降低了企業資本使用成本和生產成本,節約了企業投資生產設備的使用資金,增加了流入的現金流量。相當于企業享受到了購進固定資產原值17%的稅收返還優惠政策,促使投資成本降低,因而能夠增強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成本的敏感性。公司基本面所決定的投資機會、現金流、融資成本等是企業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物質基礎,是影響企業投資決策和投資行為的基本因素。

二、 文獻回顧和研究假設

根據資本成本理論,資本成本的差異同企業的融資手段和利潤分配方式有著密切的關聯。企業能夠通過調整資本結構和利潤分配兩種方式來減少稅收對資本成本的影響,但如果企業缺少有效的外部融資手段,將導致資本成本變得更高,進而稅收對資本成本將產生扭曲作用。

徐明東和陳學彬研究發現,我國工業企業的資本成本敏感性顯著為負值,企業投資受資本成本的影響較小,不同所有制性質企業對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存在差異,其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最為敏感,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不敏感,并認為國有產權的屬性是導致企業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和融資約束較低的重要因素。實際上,資本成本是企業投資和融資兩類決策的聯結點,要判斷企業投資是否符合市場理性,即投資不足或是投資過度,都離不開資本成本這個衡量標準。

李成等研究發現,實施“消費型”增值稅,使得資本使用者成本大約降低14.5%,投資額大約提高12%。相比于生產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允許企業抵扣購進生產類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這相當于節約了投資到生產設備上的使用資金,增加了流入的現金流量,進而促使投資成本降低,所以能夠提高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資本成本的敏感性?;谝陨戏治?,我們提出假設1:

假設1: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相比于非試點地區增值稅轉型政策能夠顯著降低試點地區企業的投資資本成本,進而能夠提高不同性質類型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

姜付秀和黃繼承認為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是進行企業行為研究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制度背景。為了檢驗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外部制度環境對企業資本成本敏感性的影響,借鑒徐明東等、羅宏等、鄭志剛等的做法,加入反映制度轉型的市場化指數來度量企業的外部制度環境對資本成本敏感性的影響。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自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至今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時間和空間上仍然存在非均衡狀態,以至于市場化進程中不同試點地區的稅制改革效果存在差異。通常認為,市場化進程越快的地區,政府干預程度越小,市場機制發揮的效果越好,企業自身行為調節的自由度就越高,政策效應的時滯性就越短。因此,增值稅轉型政策發揮的效果也就越好?;谝陨戏治?,我們提出假設2:

假設2: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市場化改革顯著促進了增值稅轉型政策對企業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的提高。

國內外的文獻研究表明,企業支付稅收的多少與稅率及企業的經濟效益成正相關關系。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實施,使企業所購生產用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能夠在本期或以后期間進行抵扣,這將使公司稅收現金流的流出減少;而對于稅務機關來說,增值稅轉型政策的實施會直接導致稅收收入顯著減少。由于地方政府每年都有財政收入預算和稅收收入預算的制定,這將導致稅務機關為了完成稅收任務而加強對企業稅務申報審查和監管力度,從而能夠抑制企業管理者無效率使用資源謀取利益的行為。因此,稅務機關將加強稅收征管的力度,促使公司保持良好的治理狀態。Dyck和Zingales認為稅務實施的加強將有效遏制企業管理者收入的轉移行為,能夠減少企業代理成本并增加企業價值。曾亞敏和張俊生研究發現,企業所處地區的稅收征管力度越強,管理者與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越弱,會計收益也越高?;谏厦娴姆治?,我們提出假設3:

假設3: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值稅轉型政策通過稅務機關的稅務實施將顯著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并且稅務機關監管力度越大,代理成本下降越明顯。

三、 估計方法和數據說明

1. 估計方法。劉璟等認為增值稅試點改革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個外生事件,使用差分再差分模型(DID)可有效避免樣本選擇偏誤和內生性問題,能夠很好地解決公共政策作為自變量而產生的內生性問題。

聶輝華等認為企業不可能通過事先預知增值稅轉型政策而進行注冊地的遷移。參照劉璟等、聶輝華等、萬華林等研究方法,定義東北三省企業中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為處理組,其他省份同行業的企業定義為控制組。

2. 實證模型和變量選取。新古典投資理論認為,資本使用成本決定合意資本存量,資本使用成本的影響因素包括稅收、折舊率和資本利得等?;趯π鹿诺渫顿Y模型的分析和求導推演,并參考徐學明、聶輝華等、萬華林等建立DID模型的方法,本文倍分法估計模型方程如下:

Invit=a+b1reform*year*Δl-nUCit+b2Controls+λt+ηi+μit(1)

根據代理理論,采用經營費用率(OETS)作為代理成本的衡量,經營費用率為公司營業費用與管理費用之和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經營費用率估計模型如下:

OETSit=a+b1reform*year*VATit+b2Controls+λt+ηi+μit(2)

參考徐明東等、羅宏等的建模方法,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市場化指數Market,于是,得到下面的模型(3)

Invit=a+b1reform*year*ΔlnUCit*Market+b2Controls+λt+ηi+μit(3)

模型(1)、(2)和(3)中變量定義為:投資率(Inv),等于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減去期初固定資產凈值再加上當期折舊費用除以期初固定資產;資產利用率(STA),等于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經營費用率(OETS)營業費用與管理費用之和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資本成本(UC)按照徐明東等計算方法得到;市場化指數(Market)是樊綱等市場化指數;經過調整應交增值稅(VAT)是用經過同省份同行業同年份平減的應交增值稅;凈現金流量比率(CF),等于(利潤總額-所得稅+本年折舊費用)/期初固定資產總額;成長性(Grow),等于實際銷售收入對數的一階差分;資產負債率(Leverage),等于總負債/總資產;其他變量見實證部分。參考鄭志剛等做法,用本企業當年應交增值稅占該企業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本行業當年應交增值稅的比重,反映稅務機關對企業實施的監督水平,理論上,此比值越大,當地稅務機關針對本企業實施的稅務監督程度越強,作為公司治理的法律外制度的稅務實施效果越顯著。穩健性檢驗中,采用本企業相對資產規模作為經過同省份同行業同年份平減的應交增值稅的替代變量,因為規模比較大的企業會更多地受到來自于政府與公眾的監督,而本文樣本數據是工業企業500萬規模以上的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數據。

3. 數據說明與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本文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1999年~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庫,對原始數據處理如下:(1)僅保留營業狀態企業;(2)剔除銷售收入、債務融資成本、(資產總額-固定資產)、(資產總額-流動性資產)、(累積折舊-當期折舊)為負值的樣本;(3)刪除主要變量首尾各1%的觀測值;(4)僅保留一般增值稅納稅人企業;(5)剔除西藏企業;剔除開業時間介于1949年~2007年以外的樣本;剔除員工少于8人企業,最終共計20萬多個樣本觀測值。樣本期內平均雇員數低于2 000人的企業劃分為中小型企業,2 000人以上的企業劃分為大型企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和國債利率均來自CEIC 數據庫,市場化指數來自樊綱等。

表1和表2列示,2001年~2007年期間內規模以上國有和非國有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投資額為54 000千元,平均投資資本成本為0.186,平均投資現金流比率為0.343,平均資產利用率為1.705,平均費用率為0.095。2004年后轉型地區企業平均投資額為9 800萬元比非轉型地區企業的平均值5 400千元高出4 400千元,T檢驗的均值之差為44 138.03千元,顯著為正值,說明增值稅轉型政策促進了試點地區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增值稅轉型政策實施效果明顯;試點地區企業的投資資本成本平均值為0.187小于非試點地區企業資本成本均值0.201,T檢驗均值之差為-0.013 9且顯著為負值,說明轉型后試點企業的投資資本顯著低于非試點地區的均值水平。

四、 實證檢驗和結果分析

表3報告了轉型政策對不同性質企業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融資約束(投資現金敏感性)、代理成本等的影響分析,交叉項Year*reform*lnUCit代表增值稅轉型政策的政策效應。全樣本下Year*reform*lnUCit系數的回歸結果為0.02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增值稅轉型政策增強不同性質類型企業的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Year*reform* lnUCit的系數值分別為0.026和0.028,且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負,相對于私營企業(Year*reform*lnUCit的系數值為0.026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和外商企業(Year*reform*lnUCit的系數值為0.029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而言,其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并不顯著。

實證結果表明增值稅轉型政策顯著降低了不同性質企業的資本成本,提高了其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資本成本敏感性得到顯著提高,說明轉型政策對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起到促進作用,而增值稅轉型政策對于私人企業和外商企業投資本成本敏感性具有顯著的提高作用,資本成本顯著降低,企業的投資效率提高。以上結果支持了假設1的成立。

表4報告了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市場化改革對不同性質企業的資本成本敏感性的影響分析,交乘項Reform*year*market*lnUCi表示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市場化進程對對資本成本敏感性的影響。在全樣本下,Reform*year*market*lnUCit的系數為0.003且在1%水平下顯著為負,說明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提高了不同性質類型企業的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其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和外商企業的反應系數分別為0.003且在10%的水平下顯著為負、0.003不顯著為負(>10%的顯著性水平)、0.004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負和0.004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負,只有集體企業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統計上不顯著。這說明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地提高了企業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對增值稅轉型政策效果的發揮起到了促進作用。結果支持了假設2的成立。

交乘項Reform*year*VAT以及交乘項Reform*ye-ar*Size_firm_sum表示增值稅轉型政策對企業代理成本的政策效應。在表4中,交乘項Reform*year*VAT系數為0.649且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增值稅轉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顯著地減少了企業的代理成本,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稅務機關對企業起到了良好的外部監管和監督作用;作為穩健性檢驗,從表4中模型(7)可知,交乘項Reform*year*Size_firm_sum的系數為0.874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負,這進一步驗證了在增值稅轉型過程中稅務機關的監督作用確實是促使企業的代理成本顯著降低。這個結果支持了假設3。

五、 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主要估計結果表明,增值稅轉型顯著提高了不同性質類型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得到明顯提高;市場化改革促進了增值稅轉型對企業投資資本成本敏感性的提高;同時增值稅轉型政策也使企業的代理成本顯著下降,使稅務機關發揮了企業外部治理的作用。

結合2004年東北地區增值稅轉型政策及近些年來稅收政策的變化,本文針對企業在稅收改革中的行為提出如下政策建議:(1)企業應根據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合理和有效的投資,要注重投資效率、投資方向和投資質量。(2)深刻理解國家相關配套政策。國家在每次稅收改革過程中都會根據經濟形式的發展進行相關政策的調整和推進,將對企業的納稅行為產生政策性的影響,企業應充分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避免產生稅收風險。(3)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稅收改革為企業創造了稅收籌劃空間,企業應有效地實施稅收籌劃,最大限度地享受稅收改革所帶來的實際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方震海.增值稅改革全面推開.中國財政,2009,(4):15-19.

2. 徐明東,陳學彬.中國工業企業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分析.經濟研究,2012,(3):40-51.

3. 李成,王哲林.稅收政策變動影響我國國有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實證研究.稅務研究,2010,(6):28-32

4. 姜付秀,黃繼承.市場化進程與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管理世界,2011,(3):124-134.

5. 徐明東,田素華.轉型經濟改革與企業投資的資本成本敏感性—基于中國國有工業企業的微觀證據. 管理世界,2013,(2):125-135.

6. 萬華林,朱凱,陳信元.稅制改革與公司投資價值相關性.經濟研究,2012,(3):65-74.

7. 鄭志剛,殷惠峰,胡波.我國非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檢驗.金融研究,2013,(2):142-155.

8. 樊綱,王小魯,馬光榮.中國市場化進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經濟研究,2011,(9):4-16.

9. Dyck A,Zingales L Private Benfits of Con- tro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ournal of Fin- ace,2004,59(2):537-60.

10. 曾亞敏,張俊生.稅收征管能夠發揮公司治理功用嗎?.管理世界,2009,(3):143-151.

11. 劉璟,袁誠.增值稅轉型改變了企業的雇傭行為嗎?——對東北增值稅轉型試點的經驗分析.經濟科學,2010,(1):103-113.

12. 聶輝華,方明月,李濤.增值稅轉型對企業行為和績效的影響.管理世界,2009,(5):17-24.

13. 萬華林,朱凱,陳信元.稅制改革與公司投資價值相關性.經濟研究,2013,(3):65-75.

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資助項目(項目號:2011GXQ4D040)。

作者簡介:薛偉,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博士生;郭小東,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收稿日期:2014-01-05。

作者:薛偉 郭小東

增值稅轉型研究論文 篇3:

增值稅轉型對地方經濟影響的研究

【摘 要】 增值稅轉型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結合麗水市財政收入和產業結構情況,分析增值稅轉型對麗水市經濟發展的影響,指出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后,短期會對麗水市財政收入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不會引導現有的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趨向合理,但能對第二產業的內部結構進行良好的調整。

【關鍵詞】 增值稅轉型;財政收入;產業結構

一、我國增值稅轉型的必然性

增值稅是以貨物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或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按其計算稅額時對固定資產進項稅額處理的不同,分為生產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和消費型增值稅。生產型增值稅不允許對固定資產包含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收入型增值稅允許對固定資產折舊部分包含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消費型增值稅允許對固定資產包含的進項稅額進行全額抵扣。比較三種類型增值稅的稅基而言,最大的為生產型增值稅;其次為收入型增值稅;最小的為消費型增值稅。

我國于1984年10月正式建立增值稅基本制度,實行之初,考慮到當時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并要抑制投資規模膨脹、經濟過熱,同時要保證財政收入水平,所以選擇了生產型增值稅。從二十多年的實行情況來看,生產型增值稅在一定時期內對鼓勵我國企業間的公平競爭、促進外貿交易和穩定財政收入等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逐漸出現了需求不足、通貨緊縮的現象,政府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轉變為增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而生產型增值稅由于不能抵扣固定資產包含的進項稅額,所以抑制了投資、阻礙了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逐步暴露出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弊端,對現行增值稅進行改革成為必然。所謂增值稅轉型,即是對增值稅類型進行重新選擇。我國于2004年1月29日率先在東北進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試點。2007年7月1日起,又在中部地區6省26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中的8個行業進行了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試點。這些試點為增值稅轉型做好了前期的試驗和準備工作。2008年12月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新《暫行條例》修改的主要內容為允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由此初步實現了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換。雖然目前將生產型增值稅轉換為消費型增值稅可能減少增值稅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但有利于鼓勵技術進步、優化行業結構、增加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符合現階段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所以現階段消費型增值稅是我國增值稅轉型最優的選擇。增值稅類型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要綜合考慮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等因素,所以增值稅的實施也是動態的,它的完善是一個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麗水市的基本情況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合處,全市現管轄蓮都區一個區、龍泉市一個市及縉云、青田、遂昌、云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麗水市的經濟穩步發展,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8.19億元,與全國同步跨上人均GDP1 000美元的臺階。近幾年來,以納愛斯為代表的地方工業迅速發展,形成以竹木加工、電力、鋼鐵、采礦、醫藥、造紙、鞋革、羽絨、機械、五金為支柱的特色工業體系。食用菌、水干果、茶葉、高山蔬菜等綠色食品產業,在浙江省乃至全國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工業化進程仍相對緩慢,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與浙江省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增值稅轉型對麗水經濟的影響

(一)增值稅轉型對麗水市財政收入的影響

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增值稅占麗水市財政收入的比重較大,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較大。增值稅本身的增長比例也較大,從2005年至2009年,麗水市增值稅收入由141 140萬元上升到273 794萬元,增長了93.98%,接近翻一番。同期,麗水市增值稅收入的環比增長分別為19.71%、23.16%、14.12%、15.29%。通過查閱2008年和2009年麗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這兩年麗水市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有所放緩,同時2009年因實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抵扣,減少了同期增值稅收入,導致2008年和2009年增值稅收入增長速度下降較多。從短期來看,因增值稅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較大,其增長速度的下降必然會對麗水市財政收入的增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無明顯的負擔。從理論上看,如果長期實行消費型增值稅,會刺激投資,鼓勵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應能促進經濟的增長,提高國民收入總體水平,從而使增值稅收入同步增長。當然,具體到麗水市的情況,這一理論還有待于未來幾年所產生的經濟數據檢驗。

另一方面增值稅轉型帶來短期增值稅減少的同時,也可帶來企業所得稅收入的增加,能夠抵減掉一部分增值稅轉型對財政收入的負面影響。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后,企業外購的固定資產以不含稅價格入賬,以此計算的成本和計提的折舊會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會增加,應納企業所得稅也會增加。

(二)增值稅轉型對麗水市產業結構的影響

1.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麗水市作為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長期以來,工業經濟比較薄弱,工業性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都比較低。近幾年來,麗水市通過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和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逐步提高工業投資的比重,麗水市從2005年起到2009年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一直在增長(注: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來源于工業企業,由于2009年開始部分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企業的會計處理不同于往年,導致前后年統計數據口徑不一樣。同時,并非所有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都可以抵扣,從麗水市國家稅務局提供的數據資料得知,2009年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的抵扣金額為12.86億元,將此項金額加回去,可以看出2009年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00.07億元,比2008年有所增加,占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35.84%)。但與浙江省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比例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得出,2005年至2009年,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環比增長速度分別為4.39%、14.58%、13.63%、8.85%??梢?工業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還是比較審慎的,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各種因素,并不因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政策實行而盲目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也就是說,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對麗水市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刺激不是短期爆發式的。從長遠角度看,由于消費型增值稅允許企業在當期銷項稅額中一次性全部扣除當期購買的固定資產包含的稅額,在銷項稅額一定的情況下,當期抵扣的稅額越多,所繳納的稅額就越少,消費型增值稅對刺激企業投資的作用應是長期漸進的。同時,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相應變小,其進入成本的折舊額也會變小,當期的利潤就會提高,這也會刺激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

2.產業結構情況

產業結構簡單地說就是各個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表3的數據可以看出,麗水市的產業結構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并重,產業結構不甚合理。發達國家一般第一產業的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5%以下,第二產業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第三產業的比重一般為60%左右。麗水市正處于工業化的中期,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還較小,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還在逐年增加,而增值稅轉型后,主要是刺激工業企業投資和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所以帶來的主要是第二產業產值的增加,這無疑會加劇麗水市產業結構的不合理。

另一方面,從第二產業內部看,增值稅轉型最大的受益行業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所以從長遠看,增值稅轉型能夠間接地促進第二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而地方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科技的投入,麗水市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少。要想加強麗水市高新技術產業及改造和升級傳統產業的技術,就要增大資本性投入,而這需要一定的激勵機制和宏觀經濟政策。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后,可以實現公平稅負,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鼓勵資本流向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提升方面,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革新。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短期內增值稅轉型對麗水市財政收入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增加的企業所得稅抵減了一部分負面影響,同時從長期來看,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經濟的增長,消費型增值稅對財政收入的負面影響漸趨緩和。因此,從目前的情況看,增值稅轉型對麗水市財政收入的影響,政府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增值稅轉型對第三產業產值的增加沒有什么貢獻,所以也不可能引導麗水市產業結構趨向合理,但可以促進麗水市企業革新現有陳舊的技術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調整第二產業內部的行業結構,加快麗水市經濟發展的步伐?!?/p>

【參考文獻】

[1] 楊震,劉麗敏.增值稅轉型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J].稅務研究,2005(03).

[2] 薛鋼.從湖北的實踐看增值稅轉型改革[J].中國財政,2008(6).

[3] 劉曉光,劉克勇.東北地區增值稅轉型試點政策的效應分析與改進建議[J].財政研究,2006(8).

[4] 楊撫生,蔡軍.不可忽視增值稅轉型對地方經濟的負面影響[J].稅務研究,2006(2).

作者:郭劍媚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大學變遷政治學論文下一篇:石題記書法藝術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