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四年級教案范文

2023-03-16

四年級教案范文第1篇

1、結合具體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2、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和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3、能用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形成應用意識。

二、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實在學生理解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由學習用字母表示數到學習方程,是學生又一次接觸初步的代數思想,這既是對所學四則運算意義和數量關系的進一步深化,又是為今后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做準備,在知識銜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同是: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解簡單方程和用方程解決問題,其中解簡單方程和用方程解決問題既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單元學與教建議

1、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方式

2、抓住列方程解題的關鍵。

3、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經歷只是形成的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5、把握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6、本單元建議課時數:9課時。

第一課

列方程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理解 “方程的解”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三、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我國的珍稀動物,誰能說說你了解那些珍稀動物?(出示信息窗1,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閱讀文字信息。)請同學們看信息窗中的第一幅圖,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鰭豚2004年的只數與1980年的只數的關系嗎?(關注學生能否探索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以及是否會想到用字母表示未知數)

二、新授教學

(一)列方程

教師板書:2004年的只數+300=1980年的只數 如果用a表示2004年白鰭豚的只數,那么, 上面的數量關系也就可以表示為:a+300=400。

2004年白鰭豚的只數是一個未知數,一般情況下,未知數用字母x表示。即:x+300=400 這個可能不好理解,我們借助天平來理解。

(二)方程的意義

1、介紹天平 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當天平的指針指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20+30=50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20+?=100 教師說明:這個未知數“?”,如果用x來表示就可以寫成 20+ x=100 30+x=400就相當于在方程的左邊放了300克和x克的砝碼,右邊放了400克的砝碼。

天平平衡,可以表示為300+x=400。 (這一環節關注學生能否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二) 鞏固練習

1、探究含有x 的等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ax=b)

看信息窗中的第二幅圖,你能根據大熊貓人工養殖的只數與野生的只數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嗎? 找一同學板演。

人工養殖的只數×10=野生的只數

如果用x表示人工養殖大熊貓的只數,那么上面的數量關系為:

10x=1600 練習信息窗中的第三幅圖。

2、探究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數量間的關系(ax+b=c)

你能用芥菜的思路來解決“怎樣用含有x 的等式表示東北虎2003年的只數與2010年只數的關系”嗎?

(三)方程的意義. 教師提問:觀察上面三個等式回答問題.這三個等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點:第二個等式不含有未知數,第一個和第三個、第四個等式含有未知數.

教師板書:象這種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教師強調:含有未知數、等式 鞏固練習:自主練習1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小組討論,最后交流討論結果。

(1)出示圖片:等式與方程

(2)小結: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課后作業

自主練習

2、

3、

4、

5、6

第二課

解簡易方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2.掌握解簡易方程x+a=b(或x-a=b)的方法并會檢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了解我國的珍惜動物,請同學們看信息窗,根據信息窗的內容,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

根據你的問題,誰能列出一個方程來。 600+x=860 那么x到底是多少呢?怎樣求x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重點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解方程

二、新授教學

關于解方程我們借助天平來研究。

1.(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X=20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x+10=20+10 教師說明:通過這兩個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出示圖片:天平3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 x+10=10+10 (4)出示圖片:天平4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x=10 教師說明:通過這兩個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這就是等式的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二)教學例題

1.方程的解

教師提問:在600+x=860中, 等于多少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教師說明: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x=260是方程 600+x=860的解

2.解方程

教師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學例題

例1. 解方程 600+x=860

(1)教師提問:解方程先寫什么?根據什么計算?

(2)教師板書:

解:根據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600+x=860 600+x-600=860-600 x=260

(3)怎樣檢查解方程是否正確?

檢驗:方程左邊=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邊

所以 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注:如果是信息窗這樣列方程解應用題,還需要有設未知數、答這兩步。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書。

4.討論: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

1、2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等式的性質是什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解方程有哪幾步?

五、課后作業:自主練習

2、3

第三課

解簡易方程(二)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解簡易方程ax=b(或x÷a=b)的方法并會檢驗。

2、使學生初步學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信息窗,根據信息窗的內容,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 根據你的問題,列出一個方程來。 3x=1500 這樣的方程怎么解呢?我們依然借助天平來研究。

二、新授教學

1.(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X=20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4x=20×4

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師說明:通過這兩個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出示圖片:天平3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3x=30 (2)出示圖片:天平4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x=10 教師說明:通過這兩個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這就是等式的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二)教學例題

1.教學例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

(1)教師提問:列方程解應用題先寫什么?根據什么計算?

(2)教師板書:

解:設我國現存黑鸛x只。 3x=1500 根據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x÷3=1500÷3

x=500

(3)怎樣檢查解方程是否正確?

檢驗:方程左邊=3x =3×500 =1500 =方程右邊

所以 x=500是方程3x=1500 的解. 答:我國現存黑鸛500只。 2.教學例題

解方程:3x+100=1000 (1)教師提問:解方程先寫什么?根據什么計算?

(2)教師板書:

3x+100=1000 根據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x+100-100=1000-100 3x=900 根據等式的性質,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3x÷3=900÷3 x=300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

1、2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等式的又一個什么性質?

五、課后作業:自主練習

2、3

第四課

解簡易方程(三)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

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計算這類方程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掌握解

三、教學難點

理解這一類方程的算理.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口答:三年級有男生x人,女生是男生的1.5倍,女生有多少人?(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

果園里有桃樹x棵,杏樹是桃樹的3倍還多5棵,杏樹有多少棵?(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

(二)教學新授 一)例題

1、請同學們讀信息窗,你能獲得什么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東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2、用圖來表示:

這一類方程的解法. 白虎: 東北虎和白虎共16只 東北虎:

3、教師提問:要求什么?(東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要求的未知數有兩個,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應先設哪一個未知數為x,為什么?

(設白虎為x,因為根據東北虎的只數是白虎的7倍,可知東北虎為7x只)

教師板書:

白虎

東北虎

一共

x 7x 16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x+7x=16

4.教師說明:問題中含有兩個未知數,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解簡易方程.

板書課題:解簡易方程.

5.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

(1)x 表示1個 ,7x 表示3個x ,x+7x一共是(1+7)個x ,也就是8x .

(2)x+7x 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把1和7相加,就是(1+7)個x ,8x .

教師說明:兩種思考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最后的結果都是正確的.

6.教師小結

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x 的加減法,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x 前面的因數相加或相減,再乘x ,計算出結果.

二)解方程。

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目應該怎樣來解?

1、教師板書:解:設白虎只數為x只,那么東北虎就有7x只。

X+7x=16

8x=16 8x÷8=16÷8

x=2 7x=7×2=14 檢驗:方程左邊=x+7x =2+7×2 =16 =方程右邊 所以 x=2是方程X+7x=16 的解. 答:白虎有2只,東北虎有14只。

解出x=2,問學生這道題目做完了沒有?還要做什么,使學生明確:求出x,只求出了白虎的只數,題還沒做完,還要求東北虎的只數7x得多少。

2.練習:學生獨立解答自主練習第3題。

2x-x=113 (要求寫出檢驗過程)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解這類方程時要注意什么?

教師:

1、題里有兩個未知數,可以先選擇一個為x,另一個未知數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

2、解方程,求出x后,再求另一個未知數。

3、通過列式計算,檢驗兩個得數的關系是否符合已知條件。

(四)鞏固練習

一)填空.

1. 表示( )加( ),一共是( )個 ,得( ).

2. 表示( )減( ),是( )個 ,得( ).

3. ( ).

二)直接寫得數.

三)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

( )

2. ( )

3.

(五)布置作業

( )

四年級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學目標

1. 知道物質的大小、水的溫度、攪拌能使物質加快溶解。

2. 能運用加快物質溶解的方法進行相關實驗。

3. 初步學習控制變量的實驗。

4. 能通過小組的形式對控制變量實驗進行設計。

5. 經歷對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過程。

教學重點:對加快肥皂溶解的探究。

教學難點:記錄糖塊溶解的時間。

教學準備

小組觀察實驗用:肥皂、筷子、玻璃杯、熱水和冷水、糖塊、食鹽、勺子、水盆等。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入

·復習:一個物體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問題:怎樣加快肥皂的溶解速度。

2.分析問題,提出假設

·學生討論交流: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設:用攪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熱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將肥皂切成小塊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設計與指導

·選擇其中一種假設作為研究的問題。

·小組討論:怎樣利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設計實驗)。

·實驗設計交流。

·教師初步的指導:控制變量的教學。

4.學生實驗,得出結論。

5.運用控制變量的觀點進一步探究。

·自主選擇其余的一種假設進一步研究。

·小組設計實驗,用圖示或文字等方法記錄設計方案。

·小組實驗。

·得到結論。

·小組交流、教師總結評價(過程、方法、知識)

6.知識運用

·加快食鹽的溶解。

·加快糖塊的溶解。

·說說運用的方法及依據。

7.課外作業:嘗試溶解更多的物體、尋找更多的方法來加快物體的溶解。

教學后記:

四年級教案范文第3篇

1、空氣占據空間嗎

一、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會運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到空氣是有體積的,占據一定空間,而且不能隨意縮小 ·會利用小工具制作驗證假設的工具 ·小組動手完成空氣水“火箭”的制作

2、知識與技能:

·知道空氣是占據一定空間的,是不能隨意縮小的

·知道空氣的質量比水輕,能浮上來

·知道空氣是有壓力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發現生活中常見的利用空氣也占據空間的例子,體驗身邊事物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不僅占據一定空間,而且有質量,不能隨意壓縮做占據的空間

課時安排 二課時

三、 教學準備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氣球三個、塑料繩、細竹箝、針筒、橘子皮、橡皮、橡膠塞、自行車氣門心料管、白、餐巾紙、天平

四、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措施對應目標

一、導入

1、 今天,我們要一起研究一個人最不能缺少的東西——空氣??諝獯蠹颐刻於荚诮佑|,但嗎?

2、 先不急著討論,先來看看一個紙團的秘密 板書課題 從身邊入手,由一個簡單的小實驗

二、自主學習

1、初步認識空氣占據空間的秘密(1)實驗一①如果我把紙團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里的紙團會濕嗎?說說看為什么 ②有的同學說紙團會濕掉,有的同學說不會,究竟結果是什么呢?下大家看,看看哪種說法是對的 (2)實驗二①班上哪個同學肺活量大?我請他來吹一個氣球 ②我這里有個氣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讓他吹看看 ③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④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想辦法解嗎?(3)做了2個實驗了,你發現了空氣的什么性質? (4)關于空氣你還知道些什么?還有哪問題?把上 演示實驗方法 由學生來驗證實驗提醒:杯子要豎直放入水槽中 前后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案 引導學生發現“為什么氣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的問題 板書 小組討論,作記錄 大部分重點是要他們自己說 知道一定空氣占據一定的空間 看似容易的實驗,但是實驗原理的揭示和上一自己發現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情況

2、空氣有質量(1)空氣要占據一定的空間,你能告訴我空氣有多重嗎?① 小組討論有什么方法能的重量 ② 演示空氣在水中的跑動實驗,說明了什么?比水輕的物體浮上來 ③ 你能不能繩想個方法驗證我們的實驗結果?把你設計的方案記錄在P70上 (2)我們可以為空氣的性質這一欄上質量 把討論的方案記錄在小組討論板上 請學生演示 按照活動設計完成實驗或用天平也可以 板書驗了解空氣是有重量的,空氣的質量比水輕,所以能在水中浮上來,就是看到的氣泡

3、空氣所占據的空間不能隨意壓縮(1) 實驗一①大家都玩過氣墊的玩具,你玩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模擬小氣墊,你發現了什么?怎么解釋呢? (2)自我設計實驗① 我們的實驗對嗎?用橡皮和針驗證一次,看看我們的實驗結果對不對 ② 把觀察的結果記在活動記錄P71上 (3)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力,不能隨意縮小 (4) 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氣的“不能隨意縮小”的性質? 從生活體口一定要扎緊 分發針筒 板書 不能隨意縮小 這個空氣的性質比較難以說明。學生已經知道空氣說出來。 自我設計實驗是讓學生體會解方程驗算的過程,也是邏輯思維訓練的安排

4、理論運用實際(1) 制作空氣槍①講解制作方法 ②小組動手制作,比一比誰的“子彈”射的遠 ③嗎? (2) 制作壓縮空氣水“火箭”① 講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②室外實驗 提醒學生不要對著人“后,教師演示一個也行 動手完成趣味實驗,加深印象

三、課外拓展

1、觀察生活中利用空氣性質的地方

板書設計

空 氣 占 據 空 間 嗎

性質: 要占據一定空間

有質量

不能隨意壓縮所占據的空間,有壓力

2、空氣是會流動的嗎

一、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通過實驗學會由看風向來了解冷熱空氣的對流 ·會分析風的形成和流動,熱空氣上升

2、知識與技能:

·知道空氣是會流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知道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了解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興趣研究空氣的其他性質

·樂于親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冷熱空氣對流形成了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教學準備

氣球、蠟燭、紙蛇、水槽、蚊香,有關孔明燈及熱氣球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措施

一、導入

1、 上節課我們發現了空氣的什么性質?

2、 把書翻到P6,這課的標題是“空氣是會流題,先來說 說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想法?

3、 把你們的假設寫在課題的后面,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確的,還是錯誤的,還要研究空氣是怎么流動的。 板書課題 學生把自己假設的答案寫在書上

二、自主學習

1、風的形成(1) 請一個同學來吹個氣球,如果對著臉放掉氣球中的氣,你有什么感覺?氣就是風。 (3)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是會流動的,而且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那課題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了嗎?有關空氣流動,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組討論體驗 板書 流動的空氣 風 從學生的提議中選取的”問題

2、空氣的流動(1)研究熱空氣的流動① 空氣也是分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我們先來研究熱空氣的流動②舞”的紙蛇,先來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是什么力量讓蛇“跳舞”的呢? ④把手放在蠟燭上方什么?有能說明什么呢? ⑤通過這2個實驗,你發現了什么?(2)研究冷空氣的流動① 熱空氣是上升是怎樣流動的呢? ② 生活中,你看到過冷空氣的流動嗎?打開冰箱冷藏室③ 冷空氣是下沉的 板書實驗二 小組先實驗再討論,記錄觀察結果 適當點撥 讓學生自我總結板書 上升 板書猜想答案(下

3、冷熱空氣的對流(1)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怎么能形成風呢?想個辦法,讓我們大家能看到空氣P7實驗,用蚊香的煙霧流動表示 (3)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 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用實物投影展示P72 (4)你能說說冷熱空氣是怎么對流的?

4、熱空氣的用途(1) 如果在地面上各個地方的空氣冷熱不同,它們會怎樣?風是怎么形成的嗎?(2)原理有人發明了一些可以飛行的物體,你知道有什么嗎?(3)請學生介紹熱氣球和孔明燈的升空原理 書 熱氣球孔明燈

三、課外拓展

1、 制作熱氣球、孔明燈

板書設計

空 氣 是 流 動 的嗎

空氣是會流動的 熱空氣 上升

冷空氣 下沉

熱氣球 孔明燈

2、空氣影響物體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會對小車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會對比不同情況下小車運動的不同,總結出空氣對它們的影響

2、知識與技能:

·知道有的飛行器要借助空氣運動,例如飛機、帆船等

·空氣也可以對運動的物體形成阻力

·了解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生活中體驗科學的無處不在

·激發學生對飛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興趣,產生對人類發明的熱愛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影響物體的運動(阻力、借助空氣運動) 難點: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力作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 教學準備

長型氣球2個、膠帶、剪刀、小車模型、卡紙、塑料繩、塑料紙、白紙,相關圖片

四、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措施

一、導入

1、 這節課我們還是來研究空氣,研究空氣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空氣對運動物體的阻力作用(1)如果我要大家跑步的時候,拿一把打開的傘跑,你們什么跑不快,而且覺得很累呢?(3)是什么有這么大的力氣當住我們呢? 請一位同學在教室外跑跑 (4)為什么不拿撐開的傘跑起來就快點?你想到了什么?

2、空氣對不同形狀物體運動的阻力作用(1)小看看能不能商量個辦法驗證你們的猜想 (2)研究P9實驗中的第一個問題:哪些條件應該相同?唯一不(3)小組實驗分析比較實驗記錄。你能驗證你的猜想嗎?你還有什么發現? (4)描述不同外形的小車運影響是怎樣的提出假設把討論的實驗方案P73對比實驗中的條件 小組討論分析數據,共同研究出結論

3、噴氣式飛機的工作原理(1)所以飛機是什么樣子的?飛機有很大的翅膀,但從飛機前面看是什么樣在最快的飛機是什么飛機嗎?它是怎么飛上天的? (3)模擬實驗,先講解實驗方法,提實驗要求:它充氣多少與跑的速度和距離有什么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飛機正側面的圖片 提清楚實驗要P73上

4、具體運用(1) 觀察P11圖片,哪些設計是借助空氣或是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2)你還知道哪些?

三、課外拓展

1、 制作竹蜻蜓、小降落傘 板書設計 空 氣 影 響 物 體 的 運 動

空氣: 借助空氣運動: 飛機、降落傘„„ 減小空氣阻力: 新干線、飛機機身設計„„

4、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一、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

·會研究車輛尾氣對植物的影響

·學會小組調查、訪問的方法,及總結調查數據的分析

2、知識與技能:

·知道空氣和水一樣,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氣污染

·了解保護潔凈的空氣,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身邊的環境變化和動植物變化意識到空氣對人類、全世界的重要性

·空氣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識到我們有責任呼吁大家一起來防治空氣污染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也是生命之源,我們有責任保護它

課時安排 二課時(課堂一課時,課后調查匯報一課時)

三、 教學準備

盆栽植物兩盆,塑料袋,空氣污染的圖片,讓學生準備有關空氣污染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措施對應目標

一、導入

1、 我們已經研究了空氣的不少性質,你能總結的說一說

2、 世界環境日是什么時候?今么?

3、 其實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板書 生命之源 板書 空氣 加深世界環境日的保護意識

二、自主學習

1、空氣和生命的關系(1) 為什么說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呢? (2)觀察P12三幅圖,你想到生命的關鍵 意識到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

2、我們周圍的空氣(1)空氣是我們不能離開的,但是我們現在處在怎樣的空氣中呢?哪個小組愿意來料? (2)人類一直不斷的在污染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諝獾奈廴疚覀兛床坏?,怎么知道空氣受污染P13的車輛尾氣實驗,定實驗計劃(4)強調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 利用小組搜集的資料對 小組討論、要 空氣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從身邊的環境變化和動植物變化意識到空氣對人類、全世界的重要性

3、我們能做什么(1)空氣被污染了,而且還在不斷污染著。我們能做什么呢?(2)小組根據實際情況制值的提議,可以向有關部門建議 讓學生從小學生的角度討論我們能做的, 意識到我們有責任呼吁大染

4、調查反饋(1) 通過車輛尾氣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2)空氣污染還會造成哪些危害? 從實驗中了害”性 會研究車輛尾氣對植物的影響

三、課外拓展

1、 調查了解當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氣污染

2、 出一份保護、防治空氣污染的小報合作的完成 了解保護潔凈的空氣,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板書設計 空 氣 也 是 生 命 之 源

現象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1號盆(空氣) 2號盆(尾氣) 結論

第二單元冷和熱 1.熱水變涼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搜集數據并發現熱水變涼的溫度變化規律。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下降是有規律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科學有興趣,體驗和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2.感悟到任何科學認識都必須來源于科學實踐。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水杯、熱水、溫度表等。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小結前段時間學習的內容,引入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

(二)自主學習。

1、提出問題:

(1)當著學生的面倒一杯開水,問學生這杯水放在這兒,過一段時間后會出現什么情況? (2)學生猜測。

(3)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是怎樣變化的?

2、提出假設。

讓學生提出各種假設。然后讓每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假設,進行驗證。

3、設計實驗。 (1)各小組討論怎樣進行實驗。 (2)請小組匯報實驗的方法。

(3)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提出一些注意事項:

A.怎樣正確使用溫度表,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在本節課中老師適當給予提醒。 B.怎樣讀出溫度計的讀數?

C.每隔多長時間記錄一次溫度? D.從什么時間開始記錄溫度?

E.把實驗中得到的數據記錄下來。(記在P76的表格中)

4、學生分組實驗。

5、分析統計。

(1)分析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并將數據畫出曲線圖。 (2)學生完成P76中的曲線圖。

(3)請學生說說看了曲線圖后你想到些什么?盡量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說。 A.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是怎樣變化的?和我們的預測一樣嗎? B.如果繼續觀測下去,溫度會怎樣變化?

6、得出結論。

熱水變涼的過程中,溫度是逐漸下降的。繼續觀測下去,溫度將逐漸穩定。

板書設計: 1.熱水變涼

提出問題 做出假設 設計實驗 實驗探究 分析統計 得出結論

熱往哪里傳

一、教學目標:

1、能夠做固體熱傳遞的實驗。

2、能夠做液體熱對流的實驗。

3、能夠設計實驗說明熱水在冷水中是怎樣“跑”的。

二、教學準備

熱、冷水、溫度表、計時器、蠟燭、管子、試管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導學生回顧熱水變涼的過程,是熱水放出熱溫度變低會變成涼水,其他物體(空氣、手等)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熱往哪里傳?熱在固體液體中是怎樣傳的。

【評析】熱水變涼一課學生主要研究了熱水溫度的變化,沒有涉及熱傳遞的知識,本課這樣導入,既又可使學生明確什么是熱傳遞及其條件,為探究熱傳遞做好知識準備。

二、探究金屬怎樣傳熱

1、提出問題:熱在金屬里是怎樣傳的?

2、猜想與假設。(學生畫出假設圖示,并配有課件輔助)

3、討論設計實驗:怎樣能方便看見金屬是怎樣傳熱的?進行匯報交流,完善實驗方案。

4、小組實驗,教師注意觀察指導,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5、各組匯報并展示實驗結果,交流后達成共識,總結金屬傳熱的規律。

三、探究水是熱的部良導體

1、提出問題:水能否象金屬那樣傳熱?用課本18頁方式給水加熱,試管里上部水和下部水的溫度會

2、猜想與假設。(學生畫出假設圖示,并配有課件輔助)

3、討論設計實驗:怎樣方便準確測出試管中上部與下部水的溫度?匯報交流,完善實驗方案。(引導

4、各組實驗,教師注意觀察指導。

5、各組匯報并展示實驗結果,并根據測量數據,交流得出水與金屬傳熱方式不同的結論。

四、探究水的傳熱方式——對流

1、提出問題:水怎樣傳熱?怎樣使試管里的水全部變熱呢?

2、假設與猜想。提示:從加熱部位和傳熱方式兩方面想。

3、討論設計實驗:實驗方案要能夠方便觀察水的傳熱情況,匯報交流,完善實驗方案(引導學生設計利

4、各組進行是,教師指導學生注意觀察水在受熱過程中運動方式,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現象準確的描

5、各組匯報并展示實驗記錄結果,根據實驗現象說明水的傳熱方式。

五、課堂小結:熱往哪里傳

六、游戲競賽:怎樣能使對流管中“棉團”按照你的要求運動?

3.吸熱和散熱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2.能夠設計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快。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結論需要數據來驗證。

2.意識到身邊的許多現象蘊含著科學道理。

3.有認真、細致、嚴格操作的工作態度,并愿意與他人合作完成實驗任務。

二、教學準備:

1.杯子、溫度表、水、沙、記錄表、黑白紙杯、不同顏色的氣球等。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上課,我們研究了熱傳遞的幾種方式。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一樣嗎/

(二)自主學習:

1.研究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否相同。 (1)師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A.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物體吸熱快、散熱也很快? B.哪些物體吸熱慢、散熱也很慢? C.哪些物體吸熱慢、散熱快? D.哪些物體吸熱快、散熱慢?

(2)你知道水和沙這兩種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情況嗎? (3)學生預測水和沙這兩種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情況。

(4)分組討論,這個實驗應該怎么去做。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條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組內應該怎樣分工?怎樣去做實驗? (5)學生分組實驗:

A.水和沙要一樣多,杯子要一樣。

B.要陽光下觀測10分鐘,測量水和沙的溫度變化情況;再到陰涼處觀測10分鐘記錄下水和沙的溫度C.將實驗的結果記錄在P78的表格中。 D.完成P78的剩余內容。 (6)匯報交流。 (7)得出結論。

A.沙吸熱快,散熱也快。水吸熱慢,散熱也慢。

B.對比實驗:像這樣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對照比較的實驗叫做對比實驗。 2.研究不同顏色的物體,它們吸熱、散熱性能一樣嗎? (1)學生討論怎樣來研究這個問題。

(2)學生匯報研究的方法。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研究: A.預測;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三、鞏固應用:

1.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

(二)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假設猜想)--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方法去解決問題。

2、在學生研究空氣有熱脹冷縮性質的基礎上能作出推斷:固體和液體有這種性質嗎?

3、能夠設計實驗證明固體和液體有熱脹冷縮性質。知識與技能:

4、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水、空氣、銅球等體積大小發生變化即熱脹冷縮現象。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認識固體、氣體、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理解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難點:怎樣設計實驗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教具準備

1、氣球、燒杯、燒瓶、酒精燈、乒乓球、玻璃小瓶、冷水、熱水、水槽、玻璃管、滴示器。

2、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提出新問題

1、請大家說說上堂課我們研究了些什么。

2、揭題: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

3、教師演示實驗:空氣的熱脹冷縮

4、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你也想來試一試嗎? 回顧已學知識學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出本課所要探究的問題。

二、 探究空氣受熱受冷后的變化

1、請大家用桌上的材料也來試一試,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2、討論:▲燒瓶里有什么?▲玻璃管里的水柱為什么會來回移動?▲水柱往外移說明了什么?向里移

3、小結:原來冷和熱對空氣有這樣的影響:受熱體積會膨脹,受冷體積會收縮。 實驗探究分析現象,動手實驗中更深的感知冷和熱對空氣體積的影響。學會分析實驗現象是學生科學探究的歸宿。

二、 探究固體和液體的熱脹冷縮。

1、提問:▲其他物體受冷受熱后會有這樣的變化嗎?▲實驗桌上的物體受冷受熱后有這樣的變化嗎?上的什么物體?

2、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你的觀點。

3、讓學生選取桌子上的材料,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觀察現象。

4、交流、小結:▲研究的是什么物體?▲你們是怎么研究的?▲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猜想選擇研行實驗觀察現象收集事實得出結論 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發散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研白科學研究是有目的的、有選擇的。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培養學生自行探究的能力。通過實驗使的熱脹冷縮現象,體驗到只有通過實際實驗、觀察,才能得出科學結論。

三、熱脹冷縮的應用和防止指導學生分析事實,解釋現象。

1、討論:▲生活中看到過這種現象嗎?

2、熱脹冷縮的應用▲使癟了的乒乓球變圓▲溫度計

3、防止熱脹冷縮▲冬天、夏天電線的變化▲鐵軌間的縫隙▲大面積水泥地上的夾縫▲橋面上的縫隙 討相關問題,感受認識是不斷發展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四、拓展

1、介紹:▲神舟飛船的防熱

2、總結 學生談體會 讓學生關注我國的航天事業,樹立從小學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

5、水的變化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云和霧的模擬實驗了解云、霧的形成原因。 2.能夠通過雨的模擬實驗了解雨的成因。

3.能夠通過蒸發和沸騰現象的研究,了解空氣中水蒸氣的形成。 4.能夠通過親身感受認識到蒸氣會吸收熱量。 5.能夠通過實驗了解水結冰的條件。

6.能夠通過圖示法總結水的三態變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

(二)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云、霧、雨、露、雪、冰、雹上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云、霧的成因。 3.知道雨、露的成因。 4.知道水蒸氣的成因。

5.知道水在蒸發和沸騰的時候要吸收大量的熱。 6.知道水會在一定條件下結冰,成為固體。 7.知道在一定條件下,物體三態會互相轉化。 8.知道在大自然中水的循環過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愿意欣賞自然界水體的美麗。

2.愿意通過一些實驗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3.體會到自然界神奇的變化。

二、教學過程:

(一)認識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體

1、提問:你見過哪些形態的水?

2、教師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認識各種美麗的水體。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關水的問題

1、提問:關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2、學生討論匯報,教師引導到水的變化問題上來,為下面環節打下基礎。

三、研究云和霧的形成

1、提問:水在什么條件下會形成云或霧?

3、學生討論、預測、匯報。

3、教師指導實驗:把一支冰棒(或溫度大致相當于冰棒的物體)放在不冒熱氣的杯口,你有什么發現種觀察方法)

4、學生做實驗、匯報。

5、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云和霧的形成,是因為溫度的降低。

6、提問:自己設計實驗,說明雨是怎樣形成的?(教師應該適當的指導)

7、學生實驗、匯報。

8、教師引導總結:云、霧等都是由空氣中的水遇到低溫形成的。

四、研究蒸發和沸騰

1、提問:空氣中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

2、學生猜測、匯報

3、提問:把水和酒精涂在手背上,會怎樣?你有什么感覺?

4、學生進行實驗。

5、匯報(重點讓學生談自己的觀察現象和自己的感受)

6、提問:用溫度計先測量教室的溫度,再測量水的溫度,把溫度計從水中取出的瞬間,溫度計測量的

7、學生猜測。

8、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9、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為什么把水和酒精涂在手上后,手總是感覺涼絲絲的?溫度計從水中取出呢?

10、得出結論:水在常溫時會吸收周圍的熱,由液體形態的水變成眼睛看不見的氣體形態的水蒸氣,這種

11、提問:水在燒開是能達到多少度?一直燒下去,會怎樣呢?

1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并歸納出結論:蒸發和沸騰都是水由液態變成氣態,而且都要吸收熱量【評析】通過實驗,既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蒸發時吸收熱量,又可以通過溫度計實驗讓學生形成感官

五、研究水在什么條件下能結冰

1、提問:在什么條件下,水會結冰呢?

2、學生猜測。

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易拉罐中裝上冰鹽混合物,在試管里面裝上一點兒水,插上溫度計,在冰只溫度計。

4、布置任務:你觀察到兩支溫度計有什么變化?尤其是試管中的那支溫度計的變化,記下當水結冰時什么?

5、學生實驗,教師進行指導。

6、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易拉罐中裝上冰鹽混合物,在試管里面裝上一點兒水,插上溫度計,在冰只溫度計,因為冰鹽混合物的溫度可以達到零下20多度,所以,試管內的水會很快的結成冰,實驗時察兩支溫度計的變化,尤其是試管中的那支溫度計的變化,記下當水結冰時溫度。同時,在做水結冰在易拉罐外面出現的白霜,并向學生提出問題:“易拉罐外面并沒有灑上水,為什么會有白霜呢?白霜讓學生知道,當空氣中的水氣遇到特別低的溫度時,會只變成霜。所以,在這個實驗中,包含著兩個態變成固態,也可以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

六、總結水的三態變化

1、提問:水有哪幾種基本形態?在什么條件下,它們會互相轉化?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做好指導。

七、鞏固、延伸

水結冰后會把蓋著蓋的玻璃瓶脹破嗎?

第三單元 奇妙的聲音王國

1、聲音是通過什么傳播的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要求學生理解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中都能傳播。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會做物體傳聲的實驗)和分析綜合能力(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聲音課前準備

二、教師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水槽、水、石塊。

2.演示實驗材料——大鼓、鼓槌、紙屏(在紙屏上面粘一根細線,在細線下端拴一個泡沫塑料小央,緊貼紙屏)。

3.掛圖或投影片——水波與聲波。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上節課后,同學們在家里用自行車、硬紙片做了振動發聲實驗。通過實驗,你發現紙片關系?(與紙片振動快慢有關系,紙片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

2.講述:關于聲音,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例如一個物體發出的聲音是通過什么傳到我們耳朵里傳播的方向是怎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聲音的傳播。(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聲音傳播的途徑

(1)認識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①講述:上課鈴一響,在學校各個地方的同學都能聽見;上課時,教室內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聽

②討論:以上事實說明什么?

(如果學生答不好,可把這個問題化難為易。問:在人和電鈴之間隔著什么物體?這說明聲音可傳播?向哪個方向傳播?)

③教師小結:以上事實說明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聲音傳播的方向是向著上、下、前、后,左、

(2)認識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

①討論:聲音在固體中能傳播嗎?有什么證據?

②講述: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把耳朵緊貼在桌面上,用手輕輕撓桌底或桌腿,

③學生實驗。

④匯報實驗結果。

⑤討論:以上事實說明什么?為什么?

⑥教師小結:實驗結果說明聲音在固體中也能傳播。

(3)認識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

①討論:聲音在液體(例如水)中能傳播嗎?有什么證據?

②講述: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一個同學把耳朵緊貼在水槽的外壁,另一個同學碰,在水槽外壁處能聽到石頭相碰的聲音嗎?

③分組實驗。

④匯報實驗結果。

⑤討論:以上事實說明什么?為什么?

⑥教師小結:實驗結果說明聲音在液體中也能傳播,同時再次說明聲音在固體(玻璃)中也能傳

(4)綜合認識聲音的傳播

①提問:通過以上研究,你知道聲音能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②填空:課本第55頁的空白。

③講解: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都能傳播。這些物體是架在發聲物的橋梁,聲音正是通過這些物體才傳到我們耳朵中來的。假如在發聲物體與我們耳朵中間什么物體也不到聲音了??茖W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罩里放進一個電鈴,人們在罩外可以聽見罩內的空氣抽去時,人們只能看到鈴槌在動,卻聽不到鈴聲了。這個實驗證明,如果在發聲物體周圍聲音就不能向外傳播。(有條件的學??梢匝菔具@個實驗。)

2.指導學生認識聲音傳播的方式

(1)講述:那么聲音是怎樣通過周圍的物體向外傳播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做個實驗。

(2)演示實驗:把拴有小球的紙屏立在桌上,在紙屏的側面用力敲鼓,使鼓聲有一定節奏。

(3)提問:當敲鼓時,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貼著紙屏的小球隨著鼓聲在不斷地振動。)

(4)討論:你怎樣解釋這種現象?(或問:貼著紙屏的小球為什么會振動?)

(5)講解:

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的空氣也跟著振動。(以下內容,需用手的左右振動輔助說明。周圍空氣振動得就快;發聲體振動得慢,周圍空氣振動得就慢;發聲體振動的輻度大,周圍空氣振動振動的輻度小,周圍空氣振動的輻度就小。這樣,發聲物體周圍的空氣,就會形成一種不斷振動著的音的波浪叫做聲波。

(出示水波、聲波圖。)

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遠處傳播一樣,聲波也可以向遠處傳播。所不同面向周圍傳播,而聲波可以通過周圍的物體,向上、下、前、后、左、右各個方向傳播。

聲波實際上是一種由于聲音引起的物體的振動。當敲鼓引起的聲波通過空氣傳到紙屏時,就會引且引起貼在紙屏上的小球也跟著振動。當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里,我們就聽到了鼓聲。如果發聲物體有其他的物體,那么就不會形成聲波,聲音也就不會向外傳播,我們也就聽不到聲音。

(三)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2.提問:

(1)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2)聲音是以什么方式向外傳播的?

(3)聲音傳播的方向是怎樣的?

(4)在電影里??吹竭@樣的鏡頭:人用耳貼在鐵軌上探聽遠處是否有火車聲,用耳貼在地上探聽這是怎么回事?從這些例子你還能推想出什么?(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快,還是在鋼軌、大地中傳播快

(5)為什么宇航員在月球上必須借助無線電通話?

(四)布置作業

在收音機(或錄音機)的喇叭處掛一根細綢條,把收音機開關打開(或用錄音機放音樂),把聲怎樣?(隨著音樂聲飄動起來。)你怎樣解釋這種現象?

5、快樂的小樂隊

一、 活動目標

感受樂曲、熟悉樂曲、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二、 重點與難點

生活中的聲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區分出音的強弱,這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導幼兒在感受樂曲、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難點是區分音的高低、強弱后學習用樂低、強弱。

三、 準備

1. 小鋼琴若干架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

2. 三角鐵和小鼓各一件。

3. 音樂磁帶《快樂之歌》。

4. 分類圖片讓幼兒感受音的強弱。

5. 提供各種各樣的樂器,數量多一些。

注:《快樂之歌》的旋律應在高音區,低音區分別出現而且有強弱之分。

四、 設計思路

幼兒能區分音的高低、強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來小鋼琴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讓幼兒回憶各種聲音的強弱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音的高低和強弱四肢的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就可以讓幼兒不斷感受、不斷表現,從而正確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五、 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1. 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①用小鋼琴讓幼兒體會音的高低。

幼兒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師可以通過不斷地講評讓幼兒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樣是樂曲“兩只老低音區彈奏,讓幼兒發現不同。知道在小鋼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給卡片找家讓幼兒回憶分辯生活中音的強弱。

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給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聲音是響的,就把它歸到“強”的家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戲里讓幼兒聽賞《快樂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會用樂器來打擊音樂的節奏,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樂鼓等表現音樂,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敲擊出不同的節奏。

第四單元 食物與消化

1、我們吃什么

一、教學目標:

1、按照自定標準為食物分類。

2、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3、關心食物,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

二、教學準備:

1、配套的食物分類卡片。

2、多媒體課件。

3、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統計表。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1)請同學們談談出生時有多重,現在有多重?長得身體材料是從哪里獲得? (2)談一談自己愛吃哪些食物?對身體有什么作用? (3)有人吃出了健康,有人吃出了疾病?

2、自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在學生分類時,教師要深入小組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要求。 學生匯報分類依據、分類結果。

3、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的三種食物。

在全班統計的基礎上再讓同學信把各項累積出的人數填在活動記錄上,并作出自己的統計圖。

4、閱讀資料。

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采用分組況答方式。

5、討論:

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有哪些危害?我們應該吃什么? 給同學信較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交流。讓他們聯系剛獲得的營養知識自己得出“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不要偏食很重要。

2、怎樣搭配食物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搭配食物實踐活動,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通過介紹食物配餐,學習用語言表述自己研究實踐的結果。

3、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初步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和社會實踐的能力。從中增進同學之間的

4、增進對自己健康負有責任的意識,注意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 飲食習慣。

二、教學準備

1、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別準備一份食物配餐。

2、教師準備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的掛圖。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問在一天的食物中,哪一些是支持我們生長發育的食物?哪一些是提供我們活動能量的食們健康的食物?

蛋白質類是支持我們生長發育的食物。糧食類是提供我們活動能量的食物。維生素、礦物質、纖維類物。

“民以食為天,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這是為什么呢? 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發散思維,有所創新。

學生匯報:目的是,體現自行探索,置疑、質疑、釋疑。

教師講述:這是因為有的人每天吃各類食物的比例合理,有的人每天吃各類食物的比例不合理而造成我們今天這節課就來研究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

(-)、各組代表到前面分別介紹自己組食物配餐的過程。

講述:剛才各組代表都分別詳細的介紹了自己組食物配餐的過程,同學們表述得非常好。說明同學們么》的內容掌握的很好,在食物配餐中就證明了這一點。

(二)用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的掛圖,來對照自己組食物配餐的比例是否合理。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探討。

2、各組代表匯報討論、研究、探討的結果。(各組代表都說,我們的食物配餐中的各類營養都有,就是教師講述:各組代表匯報得非常好,同學找到了食物配餐的比例不對。 教 師 問:怎樣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同學討論:目的是,體現自行探索的再置疑、質疑、釋疑。

同學匯報:①糧、豆類;②蔬菜水果類;③奶及奶制品;④魚、肉、蛋類;⑤油、鹽、糖類。

三、總結:同學們通過親自動手搭配食物的過程和食物結構“金字塔”圖的對照學習掌握了怎樣搭配搭配合理,才能保證得到所需的營養。

四年級教案范文第4篇

一、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云分為()、()和積云三類。

2、常見的降水形式有()、()冰雹等。

3、聲音是由于物體的()而產生的。

4、耳朵分為()、()、()三部分。

5、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頸、軀干和()四部分。

二、判斷(每題3分,共30分)

1、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知道天氣變化的消息。()

2、同一時間,任何地方的溫度是一樣的。

3、物體溶解的速度與水的熱度有關系。

4、聲音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5、從東南方吹向西北方的風是西北風。

6、運動時,心臟需要向全身輸送更多的氧氣。

7、把鹽水放在太陽底下曬,可以將食鹽和水分離。

8.耳朵可以長時間使用,所以也可以長時間使用耳機聽音樂。

9、尺子伸出桌面的距離越短,發出的聲音就越高。

10、骨骼能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輸送營養 。

三、選擇(每題3分,共30分)

1、要觀測風速可以利用()。

A、風向標B、風速儀C、電風扇D、發電機

2、天空中的云是由()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氣B、水蒸氣和空氣C、小水滴或小冰晶

3、在下列物體中,難溶于水的物體是()。

A.味精B.醬油C.酒精D. 食用油

4、下列沒有應用溶解的是()。

A、用洗衣粉洗衣服B、炒菜時放鹽C、和面D、白糖水

5、鼓膜的振動通過()傳給耳蝸。

A、外耳道B、聽神經C、聽小骨D、耳廓

6、聲音是以()的形式傳播的。

A、氣流B、直線C、 波

7.聲音不能在()傳播。

A.固體B.液體C.氣體D.真空

8、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腸

9、牙齒在食物消化的過程中的作用是()

A、咬碎食物B、消化淀粉C、 攪拌食物

10、橡皮筋拉得越緊,撥彈時發出的聲音越()。

A、高B、低C、不一定聽到

五、問答(10分)

1、常見的天氣現象有哪些?(5分)

四年級教案范文第5篇

課題:冷和熱

復習內容:第16頁至第29頁

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主要是根據課程標準中“能的表現形式”和“物體與物質”中的部分要求建構的。

冷和熱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一杯熱水放在桌上會慢慢變涼,勺子放在熱湯中,勺柄會慢慢變燙;四季更迭,使孩子們對“火熱”、“冰冷”、“清涼”、“和暖”這些不同的氣溫都有過切身的感受。而人們對冷熱規律的利用,如加熱、制冷、散熱、保暖等,也時常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本單元就將帶領孩子們對生活中的冷熱現象進行探究,讓他們在一個個親歷活動中了解熱現象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復習目標:

1、能對搜集到的證據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呈現

2、能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

3、能在總結證據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解釋。

4、 物體的特征,知道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變化

5、物質的變化,了解水、金屬等常見物質有三種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形態發生變化。知道水的冰點與沸點。知道什么是蒸發、什么是凝結。

6、能的表現形式,熱現象。

7、 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知道溫度的單位,會使用溫度計。

8、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直到溫度相等時,熱傳導才停止。

9、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10、 對待科學學習,敢于大膽想象。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重點難點:

1、物質的變化,了解水、金屬等常見物質有三種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形態發生變化。知道水的冰點與沸點。知道什么是蒸發、什

么是凝結。

2、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知道溫度的單位,會使用溫度計。 課時計劃:

1、冷熱與溫度

2、熱的傳遞

3、加熱和冷卻

4、吸熱和散熱

5、水在加熱和冷卻后——1課時

單元考查時間 1課時

復習過程:第二單元 第一課 冷熱與溫度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可以準確地測出物體的溫度。我們知道的溫度計有()、()、()、()等。

2.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是:①.溫度計是易碎品,使用時要輕拿輕放;②.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是,溫度計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側;③.要等溫度計內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才能認讀,并且非要使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頂端保持水平。

3.一杯水會逐漸變涼,其過程是()。

第二課 熱的傳遞

1.熱總是從()向()傳遞的。

2.熱在固體中,從()的地方傳到()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

3.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①.先觀察,確定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超過瓶體的2/3。打開瓶帽,將瓶帽豎放在燈旁;②.用點著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點燃酒精燈燈芯; ③.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熱;④.用完酒精燈后,用燈帽自上方斜向蓋滅火焰。

4.液體或氣體受熱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熱液體或氣體相互混合,這種傳熱方式稱為()。

5.熱在空氣中的傳遞是通過冷熱空氣的()來實現的。

6.不靠空氣、水或其它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

7.烈日下的物體燙手是太陽的熱()到地面的物體上來了。

第三課 加熱和冷卻

1.很多物體像糖和蠟燭一樣受熱會熔化成(),冷卻后又凝結成()。

2.二氧化碳氣體在溫度很低時,會變成一種叫做()的固體,溫度升到室溫時又能恢復到()狀態。

3.大多數物體在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現象叫做()。

4.溫度計是利用物體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溫度計是意大利科學家()根據氣體的()現象于1603年造出了()溫度計。

5.在1654年伽利略的學生裴迪南設計了()溫度計;1714年德國物理學家華蘭海特發明了華氏溫標,用“F”表示,在一個標注大氣壓下,純水的冰點為(),沸點為();1742年瑞典天文學家攝爾修斯提出攝氏溫標,用()表示,在一個標注大氣壓下,純水的冰點為(),沸點為()。

6.在生活中,人們通過加熱和冷卻做的事情有:()、()、()。 第二單元第四課 吸熱和散熱

1.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同一種物質,表明顏色不一樣,它們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2.物體在升溫時會()熱量,在降溫時會()熱量。

3.()色物體比()色物體吸熱和散熱都快。

4.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降溫速度比水()。

5.回答下面的問題:①.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熱板都被漆成黑色?回答:() ②.為什么沙漠地區的人喜歡穿白色而寬大的衣服?回答:() ;③.為什么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不一樣?回答:()。

6. 冬天人們穿的衣服以什么顏色為主?為什么?

答:冬天人們穿的衣服以深色為主,因為深色的衣服吸收熱量的性能比淺色的吸收熱量的性能強。

第五課 水在加熱和冷卻后

1.()、()、()、()、()、()、()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霧、雨、露、雪、冰都是由空氣中的()變成的。

3.液體形態的水受熱后變成氣體形態的水蒸氣,這中現象叫做()。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態變成液態,這種現象叫做()。

4.水蒸氣凝結成細小水滴,在低空中是(),在高空中就是()。

5.水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答:與蒸發面積的大小、空氣流動的速度、溫度的高低等有關。

6.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到天空中變成云和霧,天空中的云遇冷變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落到地面變成()和(),從而形成水在自然界里循環的過程。

7.為什么燒開水不能加太滿?

上一篇:將相和教案下一篇:中國結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