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

2023-11-21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第1篇

一、服務單位的思想,安全正點保證車輛正常運行。

2.車輛存在故障及不安全因素,及時檢查報修,使車輛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3.對運行中出現突發事件(故障、事故),及時通知車隊隊長并進行應急處理,同時聯系修理廠進行緊急救援。對重大事故,始終牢記將職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撥打120電話,同時現場采取果斷措施就近選擇醫院進行救治,并由車隊隊長另行調配車輛,保障單位正常運行。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第2篇

1.果蔬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發展緩慢

從產品來講,果蔬產品從采收、貯藏、包裝、運輸、銷售都需要冷鏈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減少果蔬因腐壞變質而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產品的質量水平,在國外發達國家,80%的果蔬是通過冷鏈物流來運輸的,而中國目前則只有5%。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的果蔬產品每年在流通環節造成的損失占果蔬總產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傳統的常溫及自然物流、商品化處理技術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費用高等因素影響,果蔬產品冷鏈物流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難以獲得較快的發展。

2.肉制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效應難以實現

目前,國內大約90%的肉類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除外貿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冷鏈物流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致使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同時由于國內肉制品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肉制品流通系統提供有效的低溫保障,加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缺乏整體的規劃和協調,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肉制品產業的發展。目前國內肉制品零售商雖然希望提高冷鏈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點密度不足,分布范圍較大,導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鏈物流難以實現規模效應。

3.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國水產品處于冷鏈物流階段(21世紀初),是在冷藏庫階段(上世紀80年代)、冷藏鏈階段(上世紀末)兩個階段基礎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網絡,維護良好資源、生態環境,且更重視冷鏈物流整個體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國水產品市場的主要特點是腐敗量減少,變質量增加,首先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時加工再入庫規定的難以實行;其次批發市場(配貨中心)的交易(配送)場所沒有溫度控制要求,水產品出庫后在沒滿足規定低溫控制的條件下滯留時間較長,影響了產品鮮度;而水產品冷鏈物流配套機制的缺乏,也使得對水產品難以實現有效的監控措施。

4.冷飲、速凍、乳制品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較為穩定

由于產品特性原因,冷飲、速凍及部分乳制品冷鏈物流市場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

國內冷飲物流一般都是企業作為冷飲企業的自建部門;速凍食品企業則大部分依靠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來幫助將產品輸送到消費者手中;乳制品市場由于目前國家監管的嚴格以及品牌健康形象的樹立,使企業無論是在自營冷鏈物流還是在使用第三方冷鏈物流方面均加大了管理的力度。

5.連鎖餐飲企業對冷鏈物流要求較高

連鎖餐飲業對于產品保鮮的較高要求,使冷鏈物流在連鎖餐飲行業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中國大部分冷鏈物流配送供應商的專業化程度較低,服務內容缺乏競爭力,較多冷鏈物流配送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連鎖餐飲企業的需求,特別是外資連鎖餐飲企業。

綜合來看,冷鏈物流下游產業市場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存在眾多的問題,大部分農副產品沒有形成冷鏈物流體系,導致在物流環節中的損失很高;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冷鏈物流的現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冷鏈物流綜合性人才以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的缺乏,影響了冷鏈物流的資源整合。那么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將成為我國冷鏈物流及下游客戶產業下一階段主要的思考方向。

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現狀問題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現在所關心的已不再是數量和價格,而是新鮮與安全,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冷鏈物流。本文主要探討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現狀,及由此引發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食品冷鏈物流 現狀

食品冷鏈(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直到轉入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

【4】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冷鏈物流應遵循“3T原

則”:產品最終質量取決于冷鏈的儲藏與流通的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和產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則”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質保持所允許的時間和產品溫度之間存在的關系。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溫度的變化而引起的品質降低的累積和不可逆性,因此對不同的產品品種和不同的品質要求都有相應的產品控制和儲藏時間的技術經濟指標。食品冷鏈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由于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復雜。首先,比常溫物流的建設投資要大很多,它是一個龐大

的系統工程。其次,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第三,食品

【1】 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

一、現狀

1. 中國食品冷鏈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冷鏈最早產生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貿出口,并改裝了一部分保溫車輛。1982年,中國頒布《食品衛生法》,從而推動了食品冷鏈的發展起步。近20年來,中國的食品冷鏈不斷發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先導,已經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產品為核心的食品冷鏈體系,包括速凍食品行業,肉食品加工企業,冰淇淋和奶制品企業及大型快餐連鎖企業,還有一些食品類外貿出口企業。

2. 完整獨立的食品冷鏈體系尚未形成

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食品冷鏈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目前大約90%肉類、80%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冷凍食品產銷冷鏈情況稍好,但由于部分產品流入集貿市場拆零散賣,冷鏈存在中斷現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冷鏈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發展。

3. 食品冷鏈的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國食品企業實力相對薄弱,自營食品物流的組織弱、規模小,不適應食品物流的高技術要求,食品物流業務外包的實施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中國易腐食品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國內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業務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食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目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正準備推廣食品安全物流追蹤系統(二維碼,日本東芝技術),從食品冷鏈現代化和食品安全出發,通過食品冷鏈的物流系統為冷鏈提供準確的市場動態和信息溝通,同時也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對問題食品可以追查到底,但是限于推廣資金問題,效果并不顯著。

【2】

冷鏈物流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比常溫物流的建設投資要大很多,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個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同時,整體運作始終與能耗成本相關聯。

人們往往認為,食品從生產地到低溫物流冷庫或冷鏈運輸再到消費者手中,中間只要冷庫的溫度達標,冷藏運輸過程達標,就可以保證食品的相對保質期。市場上也往往會出現一些第三方物流商在運輸低溫食品時,該用冷藏的不用冷藏,用了冷藏的不達標現象。所以,通常產品有問題時,都認為是出現在運輸過程中。然而,事實卻并非完全如此。

上海領鮮物流公司發展部經理鐘立困惑地說:“我們企業的冷藏運輸和冷藏庫都嚴格按照食品達標溫度控制,但從供應商那里接貨的時候,經常發現供應商就沒有把貨物按照相應的溫度來操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將該食品重新冷卻再運輸到各個門店。而一旦在門店出了問題,供應商會把所有的責任都轉嫁給我們物流商。”

4. 食品冷鏈的硬件設施建設欠賬太多

中國冷鏈設施裝備狀況如下:

汽車冷藏車輛:目前,中國保溫車輛約有3萬輛,而美國擁有20多萬輛,日本擁有12萬輛左右。中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美國為0.8%~1%,英國為

2.5%~2.8%,德國為2%~3%。歐洲各國汽車冷藏運量占比為60%~80%;中國汽車冷藏運輸占比約為20%。當美國生鮮產品的冷藏車運輸率達到80%以上的時候,我國生鮮產品

的冷藏車使用率只有15%。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資質的冷藏車制造企業已超過100家,但冷藏車保溫車的保有量大約為3萬輛,僧多粥少,不得不低價競爭。

鐵路冷藏車輛:在全國總運行車輛33.8萬輛中,冷藏車只有6970輛,占2%,而且大多是陳舊的機械式速凍車皮,規范的保溫式的保鮮冷藏車箱缺乏,冷藏運量僅占易腐貨物運量的25%,不到鐵路貨運總量的1%。

食品冷藏運輸率:食品冷藏運輸率是指易腐食品采用冷藏運輸所占的比例。歐、美、日等國均達到80%~90%,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約50%。目前我國每年需調運的易腐食品約4000萬噸,中國的食品冷藏運輸率約10%左右。

目前,我國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至多上面蓋一塊帆布或塑料布。有時候,棉被成了最好的保溫材料。

冷庫容量:中國目前的冷庫總容量為700多萬立方米,很多冷庫只限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而當生產淡季和原料資源不足時,冷庫往往處于閑置耗能狀態。

據了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也曾投資數億元人民幣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氣調貯藏庫,并從國外引進了一批較先進的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生產線,主要用于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但由于不適應我國國情,引進的機械設備利用率不高,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水平低,加工產品質量不穩定,加工廢棄物未得到綜合利用,企業成本高、效益差。從上述情況來看,中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和冷鏈物流裝備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由此產生兩個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的大量損耗,由于運輸過程中損耗高,整個物流費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國際標準,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其總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

5. 食品冷鏈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

由于中國農業的產業化程度和產供銷一體化水平不高,從農業的初級產品來看,雖然產銷量巨大,但在初級農產品和易腐食品供應鏈上,既缺乏食品冷鏈的綜合性專業人才,也缺乏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因此在一些局部發展中存在嚴重的失衡和無法配套的現象,例如:在冷庫建設中就存在著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重視城市經營性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大中型冷庫建設,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

【1】 整體發展規劃的欠缺影響了食品冷鏈的資源整合,以及行業的推動。

6. 缺乏具有執行力的食品質量監控體系

目前,涉及冷藏食品運輸的產品有幾百種,且在不同的溫度存放它們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樣,每種產品所要求的低溫儲藏所控制的時間與條件等各項技術指標都不盡相同。例如鮮、酸牛奶4-7℃,水果蔬菜10-15℃,速凍食品0℃以下等。但目前類似此類細化的系統性的技術標準,以及冷鏈能損耗與效率標準,冷鏈最佳作業操作標準,冷運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冷庫環境溫度與冷藏運輸溫度控制標準,易腐食品運輸車輛制冷配置要求,冷鏈物流行業管理要求與規范等,都尚未見出臺。甚至可以說,至目前止,國家在冷鏈物流上尚無一個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標準可供參考與執行。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己制定的一些標準,諸如冷藏鏈中對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沒有強制要求執行。因此,在監管上也是空

【3】 白,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二、展望

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完善和大力發展中國食品冷鏈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食品冷鏈正面臨著大發展的歷史機遇。

在未來的中國食品冷鏈發展建設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有所明確和突破:

1. 加強中國食品冷鏈的整體規劃研究,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聯動機制。

一個國家的食品冷鏈保障體系建設,單靠任何一方都是難以有效推進的,它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通力合作。應該結合中國國情,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完善技術管理手段和監管措施;政府應當制定食品冷鏈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鼓勵措施,加強行業規劃的方向性引導;行業組織應發揮溝通協調作用,制定并落實行業整體規劃和行業規范;相關企業應根據市場規則具體運作,合力推動中國食品冷鏈的逐步發展。

2. 推動建立多種模式的食品冷鏈體系建設。

目前國際上比較成形的食品冷鏈有兩種模式: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的食品冷鏈體系,這種模式在美國、日本和西歐比較普遍,日本7-11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以保證大量食品的一般質量、降低在途損耗的價格與品質模式,這種模式一般為發展中國家采用。根據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應該推進多種冷鏈模式的發展,一方面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和大型食品企業,發展以核心企業為軸心的食品冷鏈體系,串聯供應鏈上下游,逐步形成覆蓋分類食品產業的冷鏈保障體系;另一方面在建設農產品綠色大通道的基礎上,建設連接農產品主產區和消費地的食品冷鏈物流主干網絡,提高大批量食品物流的安全保障水平。

3. 建立食品冷鏈的物流和質量信息系統。

從食品冷鏈現代化和食品安全出發,通過食品冷鏈的物流信息系統為冷鏈有關方面提供準確的市場動態和信息溝通,同時也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對于問題食品

【1】 可以追查到底。

參考文獻

[1]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2007-03-20

[2]我國食品物流發展狀況與2007年行業展望.中國農產品加工網.2008-5-9

[3]李志軍.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勢在必行.現代物流報. 2007-10-16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第3篇

存在問題:

食品藥品安全是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把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作為“得民心”、“促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體系,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門共管、群眾參與、社會監督的管理格局,食品藥品安全總體狀況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食品藥品安全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一是食源性疾病和藥源性疾病頻頻發生,“非典”、“禽流感”的暴發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二是假冒偽劣食品屢禁不止,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三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學性污染物,以及致病菌對常用治療藥物不斷增加的抗藥性,對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食品中毒、濫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量超標等使人們“談食色變”;四是食品新技術、新資源(如轉基因食品、酶制劑和新的食品包裝材料)應用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新的問題。

對策:

我國是一個食品藥品生產大國,也是一個食品藥品消費大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加入WTO后,消費者對食品藥品安全更加關注,食品藥品的安全性已成為國民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貿易繁榮的重要因素。全社會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水平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我們一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性和緊回迫性,進一步健全法律,完善制度,制定措施,把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實。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 加強對食品藥品生產源頭的安全監管

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必須將監督管理關卡前移,從食品藥品生產源頭抓起,變事后查處為事前監控。為此,一是要加強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做好食用農產品、水產品、中藥材生產基地及加工基地的規劃建設,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嚴格農藥、獸藥、漁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的登記審批,強化源頭污染治理。二是要嚴格資格認定,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把好生產加工主體準入關。對大宗食品加工廠(場)、畜禽飼養場和屠宰場、蔬菜生產基地、水產養殖水域、食品貯存場所等境內境外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要建立資格強制認定或認證制度,制定相應的衛生標準和安全技術標準。三是要積極推行標準化管理。構筑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所組成的標準化體系。在食品行業中積極推行國家通行的質量和環境認證體系,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和保障體系以及新的與國際食品質量標準接軌的產品標準。在藥品生產領域強制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并把這兩項制度作為今后進入藥品生產領域的前置條件。

二、加強對食品藥品流通領域的安全監管

一是要嚴格審核食品藥品經營單位的主體資格。二是要加強對食品藥品流通領域的指導和管理,整頓和規范食品藥品流通秩序,推進食品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建立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行業自律機制,強化食品藥品經營法人、市場主辦者、大型超市經營者的食品藥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實施上市銷售食品藥品安全市場責任制。建立具有保障食品藥品安全質量、符合環保要求的銷售網絡體系。積極推廣食品銷售“場廠掛鉤”、“場地掛鉤”和農貿市場改食品超市,逐步實現“退路進廳”。三是要加強進口食品藥品的檢疫審批,把好進口食品藥品的審批關。四是要增加投入,改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檢疫的裝備和條件,提高監管手段和水平。要以信息化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體系的建設,搭建一個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網絡服務平臺,系統記載食品藥品流通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情況,實時監控食品藥品流通動態,為政府監管和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三、擴大宣傳,加強引導,不斷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抓住食品藥品消費環節,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機《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食品藥品放心工程”、“菜籃子工程”等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宣傳,動員和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建立食品藥品質量公報(公示)制度,搭建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網絡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查詢服務,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增強人民群眾消費維權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力宣傳食品藥品打假工作取得的成效,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開通、公布、宣傳投訴電話,鼓勵和引導消費者積極舉報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自覺樹立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盡快出臺《食品安全法》。二是要把經常檢查和突出檢查、普遍檢查和重點抽查結合起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大力整頓和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經濟秩序。對重點部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和重點個案進行重點查處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如霉變陳米加礦化油拋光的大米、用病死豬肉加工的臘肉、沿水中提取的食用油、用工業酒精摻兌的白酒以及中藥材專業市場與醫療器械的生產經營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要實行集中整治,堅決取締非法的食品藥圃品生產、加工、經營窩點,徹底清除無證照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行為。三是要加大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課以重罰,增加制假售假的風險成本,改變過去那種制假集假者所獲利潤和所擔風險不對稱的狀況,情節嚴重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五、加強領導,理順關系,建立科學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

一是各級政府要按照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工作實行地方政府負責和部門負責雙重責任制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工作的領導,在理順各部門的關系、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各部門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中能夠協同作戰,步調一致,形成合力。二是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分級分部門明確劃分職責,并在各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第4篇

摘要:臺灣地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相對大陸而言比較完善,在監管體制、具體制度、社會監督及責任追究等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內地應當構建相對集中的監管體制;完善食品安全認證、食品召回、食品責任保險等監管制度;進一步發揮中介組織社會監督作用;加大食品安全違法懲處力度以提高政府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關鍵詞:臺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我國是食品進出口大國,食品安全體系健全與否直接關系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據央視報道,在2011年3.15打假行動中,中國知名企業雙匯公司為了迎合人們喜歡吃瘦肉的愿望,提升公司利潤,在豬肉加工中,非法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食品添加劑。無獨有偶,2011年4月初,就有媒體爆料,上海的華聯和聯華這兩家知名超市的主食專柜里銷售的饅頭,系某公司用回收來的饅頭加工而成;在沈陽,該市皇姑分局查處了添加包括亞硝酸鈉、尿素等對人體有害物質的食品,其數量達到25噸之多。同年6月底,新華視點披露,在京津冀地區地溝油加工產業鏈條十分龐大,其加工工藝科技含量之高,無不令人吃驚。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而且關系著政府公信力的高低。我國臺灣地區對食品安全相當重視,不僅制定了比較完備的監管法律法規,而且具備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保障體系。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臺灣應對處理十分果斷迅速,整個事件從發生到平息只用了短短三個月時間,這都得益于臺灣地區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這值得我們借鑒。

一、臺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概況

臺灣食品安全監管是從農場到餐桌食品供應鏈的全程監管,這種監管體系既降低了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又保護了食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提高了食品行業的競爭力。

(一)臺灣食品安全的監管體制

臺灣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機構主要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行政院衛生署”(簡稱衛生署)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簡稱標準檢驗局)。其中,農委會重點監管食品原料的生產,下設農糧署、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驗局,以及農、林、水、畜實驗所等直屬機關,負責全臺灣地區農、畜、水產品原料的管理,協助衛生署進行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調查及改善工作\[1\]。衛生署作為全臺灣衛生、醫療等攸關全民健康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其下屬的食品衛生處負責食品市場流通監管。食品衛生處的職能包括對輸入、輸出食品進行政策管理和證照核發,并委托標準檢驗局具體負責進出口食品的監管。標準檢驗局,主要負責口岸輸入食品的管制查驗,以及受理輸出食品廠商的委托檢驗,其工作職責為:臺灣質量標準制定;商品檢驗、消費者權益保障;推行國際標準質量保證體系及環境管理系統;辦理計量標準的校準與檢(試)驗服務等。凡經臺灣經濟部公告為應施檢驗之品目,必須經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后,方可輸出、輸入或在臺灣市場上銷售\[2\]。

(二)臺灣食品安全的監管法律制度

1.優良農產品制度與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1986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本著“優質農業”和“安全農業”的理念,推動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制度。凡獲得CAS證明標章的農產品必須要符合衛生安全的要求,品質規格符合標準,原料以臺灣本地為主,包裝標示符合規定,農委會制定《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認證及驗證作業辦法》,獲得CAS標章的產品因為其嚴格的要求和標準獲得了臺灣民眾的認同和信賴,已經逐漸成為優良農產品的代名詞。應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需要,臺灣地區于2007年以立法方式建立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一是實施良好的農業規范;二是建立農產品履歷追溯體系。前者重視降低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要求進行風險評估;后者把生產責任明確地賦予給產銷過程中全部的參與者,確保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里盡量降低對消費者的危害,同時可以避免給合格規范的生產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加工食品追溯制度與食品消費紅綠燈制度。食品追溯制度是指食品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可以向上或向下追溯與追蹤查詢。臺灣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區,這種追溯制度記錄下食品的原料來源、生產、收成、加工、運送、銷售等全過程中的每一階段,在各階段進行記錄和登記,并建立事后追蹤系統,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有效控制和處理\[3\]。為了能讓這樣的制度符合信息追溯的即時要求,通過電子技術使信息透明且能即時呈現,建立了加工食品追溯網。行政院衛生署從 2004 年開始推行該制度,實踐效果很好,因此要求到 2015 年全面施行。衛生署于2005年建立了食品消費紅綠燈制度,由專家對食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出不同的信號。如果對人體健康有高度危害可能的亮紅燈;食品對人體沒有危害但是有潛在不安全因素存在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亮黃燈;食品對人體不存在危險或者危險在可掌控的范圍內的亮綠燈?!笆称废M紅綠燈資訊網”的建立,讓消費者根據專家對食品安全性實施的風險評估結果,將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給予不同的信號提示,快捷地了解到所面臨的食品安全的風險程度,很好地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3.GMP 認證制度。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是“良好作業規范”。它強調在加工中通過全過程的標準控制管理達到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臺灣經濟部工業局在1989年引進該制度,并結合ISO系統驗證制度及HACCP系統(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的優點,推行GMP自主性管理制度。凡通過食品GMP認證的產品,其包裝上皆被賦予標示食品GMP微笑標志的權力。食品GMP微笑標志分為兩種:OK手勢標識消費者對認證產品的安全、衛生相當安心與放心,笑顏則表示消費者對認證產品的質量相當滿意\[4\]。

4.食品回收制度。為規范廠商實施食品回收行動,臺灣衛生署于2000年公布了《食品回收指引》,詳細規定了食品回收的目的、運作程序、等級層面、資料以及行政監督等方面的內容。該指引首先按照危害程度將食品回收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為可能造成民眾死亡或對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者;第二級為有可能對民眾健康造成危害者;第三級為雖不可能造成民眾危害但其品質不符規定者。然后按照食品回收延伸銷售通路的深度將回收分為三個層面:即消費者層面、零售商層面和批發商層面。如若遇到第一等級則食品回收直接延伸至消費者層面,其余可先行草擬回收層面,報衛生主管機關后依指示擬妥回收計劃\[5\]。

5.食品責任保險制度。臺灣地區規定一定種類、規模的食品業者,投保產品責任保險。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1條之規定,食品生產、銷售從業者、進口商以及委托他廠代工的產品供應者,應繳納一定數額的產品責任保險金。其保險按照食品類別,分四個階段實施。其產品責任保險的范圍規定十分細致,對于賠償數額的規定也十分明確。如臺灣強制食品經營者投保產品責任保險的范圍為:因食品具有瑕疵、缺點、不可預料之傷害或毒害性質等缺陷,致第三人遭受身體傷害、殘廢、死亡者,首先由被保險人依法賠償,然后由保險公司予以補償。并且最基本的承保條件為 “每一個人身體傷害最高 100 萬元;每次事故最高理賠金額為新臺幣 400 萬元( 不論每一意外事故為幾個人受傷害);保險期間內累計最高理賠金額為新臺幣 1 000 萬元( 不論保險期間內發生幾次意外事故)”\[6\] 。

(三)臺灣政府與食品行業協會的角色定位

政府扶持行業組織的發展,行業組織在生產者與出口商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及其行業自律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是臺灣地區的漁會及生產合作社在聯結生產者與經銷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臺灣地區共有大小漁會39處及8縣養殖協會、養殖漁業發展協會、鮪魚及魷魚公會、臺灣地區鯛協會、鰻蝦基金會等漁民(業)團體等\[7\]。一方面,漁會組織對漁戶的養殖進行指導和示范,另一方面對他們的作業與生產進行日常的監督與宣傳教育。政府正是通過行業協會自律和行規行風建設,引導、監督企業自覺遵守法律,達到使企業生產經營安全食品,增強消費者信心的目的。

(四)臺灣食品安全違法責任的追究方式

臺灣地區對食品安全問題及違法行為絕不姑息,既有行政措施,又有刑事制裁,還有獎勵保護手段。一是違法信息公布制度,法律不僅對食品標示及廣告內容和禁止事項做了具體規定,而且明確規定當地主管機關應公布違法者信息和違法情節。二是區分不同的情形與嚴重程度,對于違法行為規定詳細的罰則。如《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了對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銷售的處罰條款,違者可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款1~4萬元新臺幣。刑事制裁采取一罪一罰制度,罰金刑和人身刑相結合,刑期最高累加可達30年,罰金最高可達上億元新臺幣,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的處以徒刑。對違法行為情節重大或一年內再次違反者,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執照。三是對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者嚴守個人身份秘密,立法保護舉報者的人身安全,并積極鼓勵消費者舉報不合格食品,還設立了獎勵制度。

二、臺灣食品安全監管可資借鑒的經驗及反思

(一)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在臺灣,畜禽產品的監管由農委會主要負責,除農委會管轄范圍外的絕大多數食品的監管由衛生部食品衛生處負責,進出口食品的監管及標準制定由標準局負責。這種“產品管理為主、分段管理為輔”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有利于這些部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共同行使監管職能,構成了臺灣地區比較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而我國大陸現階段的食品安全監管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采取的是分環節監管和綜合監管相結合的監管模式。目前政府部委中涉及食品領域的包括: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衛生部、環??偩?、公安部、工信部、藥監總局、海關總署、發改委、商務部等十幾個部委。理論上,分段監管有利于細化監管領域和監管環節,提高專業化監管能力,但在實踐中,這種分段監管為主模式呈現出管理碎片化問題\[8\],無法避免管理越位和缺位的現象,往往遇到有利可圖的各部門一擁而上,無利可圖的工作無人問津。分段監管的監管模式漠視了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的自然聯系,很容易造成監管盲區和重復監管的現象。

(二)健全先進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臺灣CAS優良食品制度的推動有利于提升臺灣地區食品的制造水平和質量,一方面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了臺灣民眾的飲食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增進了農水畜產品的附加價值,保障了臺灣農民的收益。消費者可以通過大賣場或超級市場設置的“農產品產銷履歷資訊查詢系統”,就可以了解具有生產履歷的農產品的生產者、產品來源地、田間施肥、用藥以及農藥檢驗是否合格等信息。通過食品追溯制度和食品消費紅綠燈制度,讓消費者及時當場即可了解食品所面臨的安全問題的風險程度。臺灣《食品回收指引》規定了五個部分即食品回收的目的、運作程序、等級層面、資料以及行政監督,是廠商實施回收行動的準則。食品責任保險制度對于食品安全有其自身的優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有利于保障消費者的合法監管權,降低政府的政治風險,同時通過降低經營風險,促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盡管大陸2009年實施的《食品安全法》確立了風險監測評估制度;明確了統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則;明確規定了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確立了“食品召回和停止經營制”,正式確立了食品召回等制度。但和臺灣相比,大陸食品安全監管法律制度還面臨諸多問題。如以認證領域的《認證認可條例》為例,該法規的相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等的規定不夠系統和全面,有必要進一步深化細化。同時,食品安全認證的許多規定還缺乏可操作性,如關于食品安全認證機構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產品質量法》和《認證認可條例》都只是簡單地規定了“連帶責任”,但具體的適用條件和劃分標準等都未明確規定,這造成了客觀上難以追究違法認證機構的責任。此外,認證認可和標準的結合還存在不銜接的地方,有效的協同合作機制還未形成。食品安全認證實踐領域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食品安全方面的標準適用性不高,影響了食品安全認證的有效性;二是食品安全認證活動的規范和有效性尚待提高,進而影響了食品安全標準的后續改進。雖然《產品質量法》與《認證認可條例》都規定,“認證機構應該保持其應有的獨立,不得與行政機關或其他國家機關存在隸屬或利益關系?!钡?,到目前為止認證機構的獨立性問題尚未得到解決。目前多數食品安全認證機構與其主管機關形式上是獨立的,而實質上還存在一定的利益關系,如在人員、財務、業務等方面仍然沒有完全獨立。食品安全認證機構獨立難,不僅嚴重損害了行政監管的有效性,也成為制約當前食品安全認證制度規范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9\]。又如我國的食品召回制度,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只是從一個整體宏觀方面對食品行業進行法制方面的監管調控,并沒有對食品召回制度作一個非常詳細具體的規定?,F實中,食品召回制度存在著配套法規不完備,召回責任不明,監管主體經驗欠缺,企業沒有樹立較強的責任心等等問題。與此同時,我國大陸還缺乏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相關立法規定。

(三)多元且監督有力的食品安全中介組織

臺灣除行業協會外,各消費者保護團體對食品安全也起到了有力的監督和宣導作用。目前主要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臺灣消費者保護協會”、“臺灣消費者權益促進會”、“中華婦女消費者協會”、“消費者團結互助協會”以及“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它們在推動消費者保護意識,提升消費者地位,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及監督政府的執法效率等方面功不可沒。如成立于上個世紀70至80年代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就是因為當時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有不少人因為食用有毒的“米糠油”和假酒卻得不到賠償而應運而生的。其自身設有經過認證的實驗室,如果檢測的食品超出自己實驗室的能力范圍就會委托其他實驗室檢測?!跋M者文教基金會”的運作經費主要來自民眾們的捐款,每個月都會抽查市面上的食品將其送到實驗室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通過媒體公布,每年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達到1 000萬新臺幣\[3\]。檢測報告的媒體公布,對問題食品企業造成很大壓力,促使企業自覺生產經營安全食品??傊?,雖然臺灣的消費者保護團體是民間組織,卻享有廣泛的權利。它們可以對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品質進行調查和比較,出版發行消費者保護刊物,還可以接受消費者的申訴,同時對消費爭議進行調解,必要時可直接提起消費訴訟。例如,“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塑化劑”事件為529名消費者免費提起團體訴訟,向相關廠商索賠金額高達78億新臺幣,創下了“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有史以來提起團體訴訟的最高索賠金額。

在我國大陸食品行業許多企業不顧長遠利益和社會利益,只顧眼前利益,唯利是圖,損害消費者權益事件時有發生。在企業社會責任感比較薄弱,公民維權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增強的社會環境下,單靠政府監管難免力不從心,因此,構建政府、企業、中介、個人四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十分必要。目前我國中介組織的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并且我國中介組織的法律地位不高,沒有完全獨立的法律地位,在人事、業務、財務上受行政機關很大的限制。由于我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現實,中介組織常常出現“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調”的現象,可能被一些食品利益集團捕獲或者淪為政府的附屬機構,喪失它應有的公正性、公益性和獨立性,所以我們要大力培育中介組織,提高其法律地位并強化其監管約束機制,更好地發揮其社會監督作用。

(四)嚴厲管用的食品安全違法追究措施

臺灣地區對食品安全實行嚴格執法,獎罰并舉。而大陸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處沒有像臺灣地區那么嚴厲。雖有行政懲罰,卻沒有企業食品安全信息公開;雖有刑事制裁,但力度不夠;雖有獎勵措施,但缺乏舉報保護手段。如立法盡管對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者設立了獎勵制度,鼓勵消費者舉報不合格食品,但并沒有保護舉報者個人身份秘密、人身安全的具體措施。

三、完善我國大陸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議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由于我國大陸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起步較晚,監管體制不完善,監管制度不健全,社會公眾參與監督不足,致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效果不佳,食品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要求我們積極借鑒臺灣食品安全的監管經驗,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一)構建相對集中的監管體制

分段監管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管理上的碎片化,監管機構中既有垂直管理機構,又有地方管理機構,不同的監管部門又由不同地方主要領導分管,實踐證明,既存在重復監管,又存在監管盲點,難以做到無縫銜接,監管責任難以落實,而且多個部門監管導致監管資源分散,力量薄弱,綜合利用率不高,整體執法效能不高。目前世界上共有三種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一是歐盟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實行集中管理模式,并且食品安全的決策部門與管理部門、風險分析部門相分離。目前,歐盟食品安全的決策部門是歐盟委員會健康和消費者保護總署,歐盟食品與獸醫辦公室是食品安全政策主要執行機構,歐盟還專門成立一個獨立、透明的食品安全管理技術支撐機構即食品安全管理局,主要是為了向風險決策機構提供科學支持\[10\]。二是美國的“產品管理為主,分段管理為輔”的模式。即由中央政府各部門按照不同職能共同監管的模式。其中農業部主要負責畜禽產品的監管,衛生部負責絕大多數食品(除農業部管轄范圍外)的監管,環境保護署負責水質安全和農藥登記管理。臺灣顯然類似于美國模式。三是單一部門型模式。如英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比較單純,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獨立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由環境、食品、農村事務部和食品標準局負責。相比之下,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最多,以行政機構為基礎分配監管職權,職權雖都有相對的獨立性,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之間的行政等級不明顯,中國食品安全管理權限分屬多個部門,形成了多部門管理格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雖然各級政府設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但其具體職責模糊不清,導致這一監管席位形同虛設,不能起到很好的協調和綜合監管作用。鑒于我國國情,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可借鑒臺灣的美國模式:根據品種進行監管,同時精簡監管機構。具體做法是:食用農產品由農業部門監管,除此之外的產品都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包括生產、流通、進出口、消費餐飲等);衛生部門不再進行日常監管,而是專注于食品安全標準的擬定和風險的監測,撤銷食品安全委員會;質監部門和工商部門不再具體行使食品安全監管職責\[11\]。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

1.完善食品安全認證體系。借鑒臺灣的加工食品追溯制度與農產品履歷制度等先進的認證制度,結合我國大陸的現實情況,加大對食品安全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有步驟有計劃地推行食品從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系列環節的全過程監管透明化和可控化。并完善我國大陸現有的認證制度,嚴格執行認證制度的標準和要求。采用食品溯源制度,可以向消費者提供生產者和銷售者的全面信息,從而使消費者了解食品的真實信息,還可以防止生產者重新利用召回的食品。

2. 完善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是防止食品危害的出現或防止食品危害進一步擴大的有效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積極、主動、全面地履行不安全食品召回義務,盡力防止食品危害的出現或食品危害的進一步擴大。完善食品召回制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明確食品安全質量標準。不安全食品要從根本上進行確認,提高食品安全質量標準,才能使食品召回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同時對食品生產者、銷售者起到指導和威懾作用,使其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生產符合食品安全質量標準的產品。二是要明確召回主體的責任。對召回主體,主要指食品生產企業的自主召回,明確其召回法律責任。不僅要明確食品召回主體的責任,也應明確監管部門的職責,有效的監管可以促進食品生產者更主動地召回問題食品\[12\]。三是要明確被召回的問題食品處理程序。以法律法規形式對被召回問題食品的處理程序進行規定,例如缺陷食品的銷毀;相關記錄的報告登記備案以及定期的檢查等。監管部門對于召回后的食品也要進行全程跟蹤監管,防止食品生產者對問題食品進行再銷售。

3.建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能夠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次數,同時減少政府的監管風險和責任,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應對食品安全問題,推行食品安全責任險不失為一種好方法\[13\]。我國大陸《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了權益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向侵權人索取高達10倍的賠償金。這項規定加大了食品企業面臨的索賠風險,增強了其轉移和分散風險的需求,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提供了市場空間,也為保險公司開辦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借鑒臺灣地區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成功經驗,在我國大陸的社會環境下應以立法方式強制推行更適宜。具體立法模式可采用兩種方式:一是修訂新的《食品安全法》,將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列入其中;二是單獨立法,參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制定 《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條例》\[14\]。

(三)行業社會團體自律自強,有效發揮食品監督作用

為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監督作用,有必要借鑒臺灣地區的經驗,建立一個消費者組織或者中介組織、企業和政府間相互溝通的機制,通過共同努力,尋求解決食品安全關鍵問題的好辦法。通過政府的扶持,讓行業協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應該按照“企業創辦,市場運作,政府扶持”的基本原則,大力培育行業協會,建立競爭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一要加快培育和發展大陸的社會中介組織機構,推進現有的行業協會等組織的改革,使其真正成為獨立于政府的社會公共組織,發揮企業行業自律和政府與企業間的紐帶和橋梁作用,承擔起由政府分割出來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協助政府建立和維護誠信守法的市場秩序;二要打破部門間的界限,對食品安全技術服務進行社會化和市場化管理;發展第三方機構,如產品質量檢測、質量體系認證、市場信息服務等專業化組織,在依法申請資格認可后獨立運行,平等地提供社會服務。這不僅解決了目前政府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造成的服務能力有限問題,而且通過技術領域的公平競爭,將會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三要充分利用和推動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和學會、研究會等學術組織,開展政策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為政府決策和行政執法提供技術咨詢和支持\[15\]。

(四)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

大陸的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懲罰力度不夠重,導致很多不法分子并不把法律懲罰措施看在眼里,這也是導致食品安全事故屢禁不止的原因。大陸應該借鑒臺灣的經驗,及時修改食品安全法律中的懲罰措施,加大懲罰力度,實行罰金刑和人身刑相結合,重者多罰重罰。也可以設立獎勵制度,鼓勵消費者舉報違法行為,提高民眾對食品安全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壽崧.臺灣地區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J\].中國檢驗檢疫,2010(4):3940.

\[2\] 國 偉,周 昱,王文枝,聶雪梅,李 立,儲曉剛.臺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質量認證簡介\[J\].中國農學通報,2009(18):7983.

\[3\] 關永輝.臺灣這樣監督食品安全\[DB/OL\].(20120426)\[20120812\]http:∥www.fjsen.com/qywh/201204/26/content_8275731.htm.

\[4\] 郭俊德.臺灣食品工業發展現狀\[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0):656660.

\[5\] 蔡菲菲.臺灣食品衛生監管體系\[J\].食品工業科技,2010(3):3035.

\[6\] 謝紹芬.食品業產品責任保險制度研究——中國臺灣食品業強制保險立法的啟示\[J\].經濟與管理,2011(12):8387.

\[7\] 梁 靜,王慶堂.臺灣地區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J\].標準科學,2012(8):6368.

\[8\] 于婷婷.我國食品安全認證制度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1.

\[9\] 徐士英.產品召回制度:中國消費者的福音\[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09110.

\[10\] 陳蓉芳,李 潔.歐盟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研究及啟示\[J\].上海食品藥品監管情報研究,2010(6):14.

\[11\] 鮑芳修.基于整體性治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探究\[J\].理論導刊,2012(6):2830.

\[12\] 王 磊.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現狀的思考\[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6(6):710.

\[13\] 楊 柳.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6):97101.

\[14\] 梁敉靜.惱人的食品責任險\[J\].金融世界,2011(7):4247.

\[15\] 張 偉.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研究——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第5篇

摘要:

近年來,在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問題??系码u的“蘇丹紅”、豆腐中的“吊白塊”、水餃中的“毒青菜”……更危險的是“三聚氰胺”,它不僅在牛奶中大量出現,還在雞蛋中存在。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暴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卷整個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牽動著大家的心。

關鍵詞: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 監管消費者自身的防范意識

調研時間:2012年8月3日- 8月12日

調研人:***

調研形式:查詢資料

暑假期間,我切身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調查,也搜索了很多的資料,下面就請來看看我的調研情況吧!

食品,說的普通一點就是人們每天吃的和喝的。具體指的是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為“問題食品”。

食品安全中出現問題,人們都會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業的天職,但他們不能丟失了人性;是的,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競爭的是價格,但是他們不能向豬肉中注水;是的,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之間,企業與民眾之間有時會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們不能拿消費者的健康來負擔。

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長久以來,關于種種劣質食品的報道幾乎成了我們隔三岔五就能在媒體上看到的一個主要話題。比如說關于劣質奶粉、劣質面粉、劣質大米、劣質豆制品、染白粉絲、注水肉、蘇丹紅還有現在正搞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我們可以列出長長的一列名單。這些頻頻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對消費者來說已不再陌生。各級監管部門針對于此的執法檢查,也始終沒有停止過,而且還會在每年的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在2007年還進行了全國食品安全隱患大排查。并相繼制訂了各種法和條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等,可見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著鐵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年來,各級監管部門的工作不可謂不努力,但劣質食品依然層出不窮,正如緊接著上演的含有“三聚氰胺”成份的食品不斷曝

光,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時時令我們提心吊膽。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

(一)問題食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已從過去的糧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產品等傳統主副食品,擴展到水果、酒類、南北干貨類、奶制品、炒貨食品等,呈立體式、全方位態勢。

(二)問題食品的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已從食品外部的衛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內部的安全危害。過去只注意食品細菌總數,現在是深入食品內部的農藥、化肥、化學品殘留。

(三)制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從食品外部的走向內部的、從物理的走向化學的。從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由于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生產的操作監管不力,使得中國食品行業嚴重違規、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的現象屢禁不止。中國的食品監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方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職能部門之間要么會出現爭著監管、重復執法的現象,要么會出現爭著不管、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這就給某些食品行業違法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中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體系中存在著諸多弊端和問題,為不少問題食品的產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間。中國的食品安全法律條文規定的過于籠統,難以操作,并且這些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嚴重滯后,現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標準水平規定偏低,許多指標遠遠低于國際標準,許多重要的標準至今還尚未制定出來,這就為那些不法廠商、企業違法生產超低標準、不合標準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機。

(三)消費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識,也可能會引起食物安全問題的產生。首先,消費者缺乏購買安全食品的常識。中國眾多的消費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加上缺乏相應的常識,所以在購買食品時安全意識淡漠,往往只圖便宜,不顧及食品的質量、衛生問題。還有一些消費者在購買便宜食品、特價食品、無質量保證食品時,總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大家都在買,并且別人過去多年吃這些便宜食品也沒吃出什么問題,現在再吃也不會有事,在消費者這種心理的支持下,就為問題食品的銷售打開了門路。其次,很多消費者缺乏科學食用食物的常識,由此可能會引發一些疾病的產生,甚至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例如,在2009年8—10月,北京市豐臺區已經連續發生4起扁豆中毒事件,發病人數達64人。據調查表明,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飪者未將扁豆煮熟、炒熟。其實像扁豆、豌豆、四季豆這三種蔬菜,其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如果對它們加熱不完全就被人們食用,則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食物中毒。人們在炒菜時如果事先了解了這些基本常識,就可以避免這類食物中毒事情的發生。

加強食品安全的幾點建議:

(一)建議政府出臺國家食品工業發展規劃白皮書,從宏觀角度對食品工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分門類分階段地提出目標與方針。目前,國務院已做出“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大多數省市政府也已針對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提出實施意見,希望國家對食品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有一個整體的長遠的導向。

(二)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提倡“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根據地方特點確定種植、養殖結構的宏觀計劃,有機地組織各地區優勢農產品生產,并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和輿論導向支持。大力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指導農業生產者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繼續推廣國家“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建立統一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

(三)大力提高食品工業水平。優化產品結構,鼓勵名優產品生產,扶持規?;?、集約化的食品企業集團,強化“原料——加工——流通——銷售”的全程質量管理。建議在全行業推廣ISO、HACCP認證,實行質量體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為市場安全準入的“一票否決制”,取締不具備食品安全生產條件的加工企業。

(四)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和懲治力度。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應由政府統一組織,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嚴格實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強化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并組織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劑的研制生產,堅決堵塞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漏洞。

(五)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宣傳和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既要繼續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培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消除“見怪不怪”現象,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樣,全民努力。

感想與認識:

除此除此之外,我們也要看到,在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上,僅僅靠完善食品監管體制是不夠的,從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們也應該看到,作為商人的一種道德缺失問題。廠商何以追逐財富,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棄之如敝履?這些事件損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挑戰了社會文明的底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一個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決不能放任見利忘義的行為,決不允許基本道德的失守。

誠信是社會契約的前提,道德是商業文明的基石。如果誠信缺失、道德敗壞、是非不分、榮辱顛倒、文明底線失守,再好的制度也無法生效,再快的發展也會出問題。先圣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包括了對社會公德的追求和自我道德的約束,請拷問一下自己的心靈:我們是否離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傳統美德越來越遠?是否已經背離了社會公德?沉痛的教訓告訴企業家們: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必須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以犧牲道德和消費者利益換取利潤,最終必然付出沉重的代價。

上一篇:食品衛生許可證下一篇:健康食品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