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

2024-04-03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1篇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是一項功在當代、蔭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廣東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寶貴財富,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為生動和形象的教材。切實加強全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產的作用,對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使廣東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使經濟強省有更堅實的文化基礎和良好的文化氛圍,維護和促進祖國統一,維系海外華僑華人的民族凝聚力,調動他們支持家鄉建設的熱情,增進民族大團結,促進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文化旅游業,推動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科學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廣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現狀

(一)廣東歷史文化遺產的特點

廣東是嶺南文化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中國近代民族革命策源地,保存的歷史文化遺產頗為豐厚。全省現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村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6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多處;全國近現代優秀建筑9處;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石刻等不可移動文物萬余處。廣東歷史文化遺產的突出特點是:

古代文物豐富多樣,嶺南特色鮮明。距今6500多萬年前的河源石峽恐龍化石埋藏地保存有恐龍蛋、骨架、腳印,出土的恐龍蛋化石數量眾多,世界罕見。位于廣州中山四路的南越國宮署遺址是廣東地區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宮署御苑遺址,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位于廣州象崗山的南越文王墓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全國出土遺物最豐富的漢代帝王陵墓。佛教寺院眾多是一大特色,著名寺廟有廣州光孝寺、六榕寺、新興國恩寺、曲江南華寺、潮州開元寺、廣州南海神廟、肇慶梅庵等。懷圣寺光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建筑,又是廣東僅存的唐代高層建筑物。潮州廣濟橋是全國首座集梁式橋與浮橋于一身的啟合式橋梁,其規模和結構技術為我國現存古代橋梁中罕見,反映了我國宋代造橋的最高成就。以廣州陳家祠、潮州已略黃公祠、番禺留耕堂等為代表的祠堂建筑和以佛山祖廟、廣州南海神廟、德慶悅城龍母廟等為代表的廟宇建筑,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園林建筑保存至今的佼佼者有東莞可園、佛山梁園、番禺余蔭山房和順德清暉園等。民間建筑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有以廣州西關大屋、佛山東華里、三水大旗頭村、東莞南社村等為代表的單門獨院式的粵中民居,以始興滿堂圍、大埔泰安樓、深圳鶴湖新居等為代表的聚族合居的客家民居,以揭陽丁府、潮州許駙馬府等為代表的裝飾考究的潮汕民居。石灣南風古灶、高灶自明代至今延續使用,時間之長,為國內罕見。

反映海上貿易的文物豐富。根據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南海海上貿易不晚于漢,盛于唐宋。漢代海上貿易始于廣州、徐聞,終抵東南亞、印度,與西亞、非洲有了貿易往來;唐代遠至西亞、非洲;明清遠達歐美??脊刨Y料證明,秦漢番禺的造船業已頗具規模,為開辟海外貿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在廣州中山四路發現的秦代造船工場遺址,是目前發現世界上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造船遺址。徐聞是我國漢代海上貿易始發港之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海外貿易更加頻繁,海外僧人和使者接踵而至。唐宋時期,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海港城市和對外貿易中心。唐朝首先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事宜;隨著對外貿易繁榮,外國商人增多,在廣州西城設置“蕃坊”,作為外商居住區。始建于隋代的廣州南海神廟,唐代著名伊斯蘭教圣跡光塔、懷圣寺和清真先賢古墓等,是隋唐廣州對外貿易的重要遺跡。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在廣州設置市舶司,掌管海外貿易事務,是我國最早類似海關的機構。宋代各地名瓷匯聚廣州出口,促進了廣東陶瓷業的發展,其中廣州西村窯、潮州筆架山窯和??蹈G的產品深受海外歡迎。“南海Ⅰ號”更是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重要歷史見證。明永樂元年(1403年)置廣州市舶司。永樂三年(1406年)在廣州西關十八甫建“懷遠驛”安頓外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設立的粵海關是全國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滴醵迥?1686年)在廣州開設專門對外貿易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廣州成為全國對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壟斷中國對外貿易80年。廣州十三行、粵海關舊址是對外貿易重要史跡。

近現代文物豐厚。廣東是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據地,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毛澤東等百年來的杰出領袖人物和林則徐、馮云山等許多近現代史上著名人物都在廣東留下了光輝業績。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廣州三元里平英團舊址、花縣洪秀全故居、馮云山故居、信宜大洪國王宮舊址、康有為故居與萬木草堂、梁啟超故居、廣州“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等是中國近代重大史事件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跡。中共“三大”舊址、國民黨“一大”舊址、黃埔軍校舊址、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等都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重要文物。海豐紅宮紅場舊址、廣州公社舊址和起義烈士陵園等是記錄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重要史跡。廣州的十九路軍抗日陣亡烈士墳園、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等是廣東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的重要史跡,而珠海“三灶萬人墳”和“千人墳”等則是日本侵華的罪證。

鴉片戰爭后,廣東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涌現了一批思想家、實業家。鄧觀應故居、丘逢甲故居、陳啟源故居、張弼士故居、陳廉伯故居、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綿綸會館、大新公司舊址、愛群大酒店舊址和南華大酒店舊址等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和資本主義實業的重要史跡。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廣東建筑種類和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大量“洋樓”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廣州沙面建筑群、圣心教堂是極具代表性的西方建筑;嶺南大學馬丁堂是嶺南地區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廣州中山紀念堂和市政府大樓等是中西合壁式建筑的典范;湛江硇洲燈塔更是世界上現存的兩個水晶磨鏡燈塔之一,在東南亞享有盛名。

華僑文物眾多。廣東是全國華僑最多的省份,旅居世界各地的華僑吸取居住國的建筑形式,結合我國傳統建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開平碉樓和立園、珠海陳芳故居、汕頭陳慈簧故居、梅縣聯芳樓和佛山簡氏別墅等都是華僑建筑的杰出代表。江門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汕頭存心善堂、廣州愛群大廈、十九路軍抗日陣亡烈士墳園等是愛國華僑積極參與祖國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事業甚至犧牲生命的歷史見證。

(二)廣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成就

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省廣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廣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建立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制度。開展了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初步摸清了全省歷史文化資源情況,為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確立了分級保護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大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立了記錄檔案,部分文物保護單位編制了專門的保護規劃;全省各級政府拔出的文物修繕??畈粩嘣黾?,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文物修繕工程管理制度,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廣裕祠的維修工程在2003年9月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物保護杰出項目獎第一名;在對外開放和發展旅游事業中,許多文物古跡和革命舊址已經成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得益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場所,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建設了一批規模較大、設施較先進的博物館,南越王墓博物館于1999年被國際建筑協會列入世紀建筑精品,投資9億元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和投資1•5元億元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于2004年動工。博物館數量增長快速,全省共有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170多座,約占全國總數的8%,文物藏品總數60多萬件。1995至2005年間全省文博單位共接待觀眾6778.4萬人次,平均每年接待觀眾329.3萬人次,其中外賓41.2萬人次。博物館陳列水平不斷提高,深圳市博物館《近代深圳》、廣州市文化局主辦的《羊城文物珍藏》和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辦的《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覽》分別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7和1999年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廣州藝術博物院的《藏品陳列》和東莞海戰博物館的《鴉片戰爭海戰陳列》分別獲得2000全國博物館陳列最佳制作獎和最佳形式設計獎。 2004年成功啟動了“流動博物館”網絡,舉辦了《珠聯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華展》和《荊楚輝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成為打破區域分割、整合文化資源、創新發展機制、提高省內及泛珠三角區域文化合作的成功實踐。

考古工作成果豐碩。積極配合基本建設開展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1995年發掘的廣州南越國宮署石構建筑遺址,1997年發掘的南越國宮署御苑遺址,2000年發掘的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2001年發掘的深圳屋背嶺商代墓地,2003年發掘的南漢康陵、德陵分別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海I號”水下考古是我國目前最重大的水下考古發現,在陽江市成立了亞洲首個全國水下考古基地。

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全省文博單位積極開展文物對外交流,交流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達到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2001年以來赴國外及港澳臺地區舉辦文物及藝術品展覽79批次;境外來粵舉辦文物展覽16批次;境內外文物考察交流200多批次;接收海外人士捐贈文物逾千件。2002年以來,粵港澳三地召開了6次文化合作會議,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機制。1999年以來,廣東省文化廳與德國有關機構合作,赴德國舉辦了5期文物保護與博物館管理培訓班,參加培訓學員95人次。

文物隊伍不斷壯大,業務素質不斷提高。全省現有文物博物館機構近202個,其中文物保護管理機構39個,其他文物機構6個,文物商店2個(文物代銷點15個),文物科研機構2個,各級博物館144座。全省文物從業人員2929人,其中高級職稱的107人,中級職稱266人。自1996以來,省文化廳先后舉辦了文物培訓班14期,參加人員近1000人次。通過培訓,提高了文博隊伍管理和專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培養了一批作風正,專業水平較高的文博人才,為全省文博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社會文物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廣東是文物流通大省,打擊文物非法交易、文物走私等犯罪活動的任務相當艱巨。1993年,省政府頒布了《廣東省文物商業管理辦法》和《關于對舊貨市場銷售的文物監管物品實施管理的通告》。1994年,國家文物局確定北京、上海、廣東進行文物境內拍賣試點工作,廣東成為全國最早從事文物拍賣試點的省市之一,開創了許多國內藝術品和文物拍賣之最,為我國文物拍賣試點和管理工作積累了經驗,做出了貢獻。為有效打擊文物犯罪活動,2001年成立了由省公安廳、省文化廳、省工商局、海關廣東分署組成的廣東省打擊文物犯罪工作協調小組,建立了打擊文物犯罪合作機制。1999年以來省文化廳接收執法機關移交文物60000多件,并與廣州、深圳海關簽署了共同打擊文物走私犯罪合作備忘錄。

科學研究成果顯著。廣東文博工作人員在艱苦的日常工作當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堅持開展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麥英豪、黎金合著的《廣州漢墓》中國考古最高成就獎—夏鼐獎;王貴忱與歐初合編的《屈大均全集》獲得廣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葉其峰所著的《古璽印與古璽印鑒定研究》獲廣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楊式挺的《嶺南文物考古論集》獲廣東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李才垚主編的《康有為梁啟超與維新運動》獲文化部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廣東省博物館與廣州半導體材料研究所合作的“書畫展柜空氣凈化過濾系統的研究”為1994年廣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97獲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進步三等獎,被國家科技部評為“九•五”科技成果獎;麥英豪主編的《西漢南越王墓發掘報告》獲全國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三、當前廣東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廣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文物保護機構不健全,人員嚴重不足。廣東是全國省級文物行政人員編制最少的省份(海南除外),也是歷史上省級文物行政人員編制最少的時期。目前,負責全省文物行政管理工作的省文物局僅有人員編制5人,長期靠借用或聘用人員維持正常管理,尚有部分地級市沒有設立文物科,許多縣、區沒有文物專職干部,根本無法適應當前文物保管理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受到了削弱,嚴重影響了文物事業的發展。與省其他廳局比較,根據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國發[2003]9號),由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共10個,凡是國家部一級設立了二級局的,我省有關廳均設立了相應的二級局,唯獨剛批準設立的文物局為省文化廳內設的正處級局。與兄弟省市比較,除個別省外,全國絕大多數省市都設有副廳級的文物局。從國際上看,英、法、德、意、埃、印等國均設有專門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德國柏林市文物局有60人,黑森州文物局有近200人。

文博隊伍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專業人才缺乏。在廣東全省的文博隊伍中,從事文物維修設計、養護的專業技術人員匱乏,沒有一個獲得資質的文物維修設計事業機構,也沒有擁有資質的文物保護規劃設計部門。特別是缺乏文物科研、展覽陳列設計等方面的專業人員。近年來因機構改革,人員調動頻繁,相當一部分文物行保護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不高,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降低了全省文物保護事業的工作水平。

文物保護“五納入”措施不落實,文物保護經費嚴重不足。國務院在1997年《關于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文物保護“五納入”措施至今已歷時八年,但一直以來,在我省許多地區得不到貫徹執行,導致一批重要的瀕危的文物保護單位得不到及時搶修,一些古遺址、古墓葬等野外文物得不到有效保護,社會上的珍貴文物得不到及時征集,相當部分的山區和貧困地區博物館工作人員收入微薄,有的甚至連人頭費都不能保證。作為省級財政,流散文物的搶救征集,文物保護的科研活動,搶救性的考古發掘等均沒有專項經費。 重建設,輕保護,破壞文物的事件屢有發生。近年來,相當部分地區的黨委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貫徹執行《文物保護法》只停留在口頭上,重視經濟利益,輕視文物保護、基本建設過程中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的行為屢有發生,破壞文物的現象仍相當嚴重。在基本建設過程中,一些建設單位沒有依法配合文物部門進行文物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致使許多有價值的古遺址、古墓葬被毀壞;一些建設單位,未經批準在文物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亂搭亂建,導致文物環境風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舊城改造過程,不少歷史文化街區,古村落蕩然無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的“六.二三”沙基慘案紀念碑、徐聞縣的貴生書院門前古道;廣州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黃氏宗祠、登記保護單位八路軍辦事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06年興建的我國最早的民辦鐵路始發站臺山“新寧鐵路總站舊址”、 “梅縣學宮”等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被擅自拆毀。據不完全統計,20多年來,全省有近30處文物保護單位被完全毀壞,數百處古遺址、古墓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已消失。重建設,輕規劃,80%以上的歷史文化資源沒有專門的保護規劃,亂建設,亂開發的現象相當普遍;歷史文化資源閑置、人造景觀泛濫、珍貴文物慘遭破壞,60%以上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沒有合理利用;景點規模小、品位低、綜合效益差,缺乏拳頭旅游品牌等。

文物保管條件落后,文物安全形勢嚴峻。全省文博單位文物庫房面積普遍不足。全省文物庫房總面積為27745平方米,如按藏品總量平均計算,每平方米的庫房存放量為18.5件。省博物館文物庫房僅有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庫房存放量為59件。此外,全省有44個博物館沒有文物庫房,有6個市的藏品保護費為零?,F有的文物庫房設置普遍簡陋,技術防范設施達標率低,沒有濕度,溫度、光照和科學調配設備,文物藏品自然風化和化學腐蝕的現象不斷發生。近年來,文物盜掘、盜竊案件屢有發生,文物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文物保護科技手段落后。廣東大部分地區為南亞熱帶濕潤季候風氣候,高溫、高濕、多雨、暴雨、臺風為主要氣候特征。在這種氣候條件的影響下,相當一部分文物古跡經常受到暴風驟雨的嚴重破壞,沿海地區的文物還經常遭受鹽分空氣的侵蝕。廣東文物科技研究與應用十分落后,文物科技人才少,沒有專門的科研究經費,面對土質遺址保護、摩巖石刻風化、古建筑防損等普遍存在的問題,沒有有效的應對辦法。文物信息化程度低,至今沒有建立起全省文物信息數據庫,影響了文物事業的發展。

三、廣東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經驗

縱觀廣東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歷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經驗是: 只有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文物保護工作充分融入到黨和國家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之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促進文物事業全面發展。文物保護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緊密相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工作,廣大文物工作者滿懷熱情,文物事業翻開了新的一頁。“文化大革命”期間,廣東的文物事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一些有識之士和文物工作者不畏艱險,搶救了大批文物,保護了許多重要古跡。改革開放以后,廣東文物保護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黨和國家及時調整文物保護政策,廣大文物工作者與時俱進,探索出許多有效保護文物與合理利用文物的模式和方法,全省文物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只有堅持貫徹《文物保護法》和文物工作方針,完善文物保護法規體系,才能確保各類文物得到有效保護,保證文物不受各種人為因素的破壞。面對經濟建設破壞文物的行為,大多數文物工作者敢干頂住阻力和壓力,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使許多文物免遭基本建設的破壞。廣東也存在許多文物遭受毀滅的歷史教訓,主要原因是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造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和改革開放后的個別領導重視經濟利益,輕視文物保護,以權代法,以言代法,造成破壞文物的事件時有發生,是歷史上文物受破壞最嚴重的兩個階段。

只有堅持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全力爭取各級領導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才能把更多人力、物力用于文物事業發展。在全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文物保護經費不斷增加,近10年來,開展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文物搶救維修和保護工作,新建了一批設施先進的博物館。事實證明,什么地方黨委和政府重視文物保護工作,什么地方的文物事業發展得又快又好。

只有建立國家保護為主、全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機制,才能有效遏制破壞文物行為發生。廣東文物事業發展的實踐證明,文物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僅靠文物部門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有效遏制破壞文物的行為,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財政、城建、國土、公安、海關和工商等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人大、政協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動員新聞媒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

只有相信科學,尊重科學,才能提高效能,節約資源,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文物保護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單位的評審,文物保護工程方案、文物保護規劃、博物館陳列方案、考古發掘與大遺址保護方案、文物安全技術防范方案等方案編制與評審,以及建立文物保護單位“四有”檔案、文物藏品檔案等工作中,都必須聘請有關專家充分論證,嚴格把關,才能保證工作質量和水平。方案未經論證,倉促施工,不僅會造成資金的巨大浪費,甚至導致文物本體和環境風貌受到破壞、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

只有堅持做好文物保護各項基礎工作,才能促進文物事業穩步發展。 開展文物普查登記工作、建立規范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檔案和博物館藏品檔案是一項系統性的基礎工程,是文物部門主動工作,開拓創新的體現。只有通過普查,摸清各地區現存文物古跡的數量、分布、時代、面積、保存狀況、環境狀況、文物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和館藏文物的數量、級別、品類、價值和保存狀況等,才能為做好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規劃和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只有合理利用文物,充分發揮文物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實踐證明,完善博物館、紀念館的設施,把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紀念館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場所,實現文物保護—利用—再保護—再利用的良性循環,是文物事業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只有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文物隊伍,充分調動文物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是保障文物事業持續發展。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保護事業的參與者,是保護文物的中堅力量。廣東歷代文物工作者,在極艱苦的條件下,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和廣泛宣傳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在本職工作中積極主動,誠實肯干,甘于奉獻,思路明確,使廣東的文物保護事業一直向前發展。

四、廣東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思路與對策

廣東是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大省,但存在著經費嚴重不足,機構不健全,專業人員缺乏,科研力量欠缺等許多問題,因此,還不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強省。廣東要成為全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強省,基本思路與對策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文物保護工作融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工作大局之中,深入貫徹《文物保護法》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認真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和《廣東省建設文化大省規劃綱要》(2003—2010年)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堅持“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加強管理”的原則,以建設文化大省為契機,根據廣東文物工作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抓住機遇,統籌兼顧,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整體推進全省文物事業。

大力推進文物保護基礎工作,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各項文物保護制度。認真做好《廣東省文物保護“十一五”規劃》編制、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的核定公布、全省歷史文化資源普查登記、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規范檔案、文物保護規劃、文物藏品規范檔案、館藏文物鑒定、文物安全防范等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護工程管理、博物館登記、重大文物事故責任追究、文物突發事件應急方案、定期檢查監督、文物保護方案評審、文物保護獎勵等各項管理制度。建立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和文物鑒定委員會。

大力推進重大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和文物示范單位建設,帶動全省文物事業發展。抓好全省文博示范單位建設和省博物館新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開平碉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程、河源石峽恐龍遺址公園、曲江馬壩人遺址公園、南越國宮署遺址公園、虎門炮臺遺址公園等重點項目,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全省歷史文化保護事業發展。大力抓好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完善紅色景區設施,將之建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抓好虎門上橫檔炮臺、潮州廣濟橋、始興滿堂圍等重大文物保護工程,評選一批優秀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在重點項目的選擇確定上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積極探索文物保護與利用新模式,總結和推廣成功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經驗。

大力加強省內合作、省際合作、泛珠三角合作和境外文物合作,優勢互補,整合資源。整合全省各級各類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資源,減低展覽運作成本,豐富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解決基層博物館“門庭冷落”的現象,繼續擴大和完善“廣東流動博物館”網絡。加強粵港澳交流與合作,整合三地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嶺南文化品牌,重點做好 “粵港澳文物大展”和合作開展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促進文物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在成功地舉辦了《珠聯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華展》和《荊楚輝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大型文物展覽的基礎上,創新思維,引進新理念,嘗試新模式,主動開展多種形式、多渠道和全方位的泛珠三角合作,開創歷史文化資源合作的新領域。認真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文物保護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積極組織文物出國展覽或國外文物來粵展覽。

大力推進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改革,充分調動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加強文物部門自身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省、市、縣(區)三級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廣泛建立群眾性的文物保護組織,引導群眾自覺保護文物,確立以國家保護為主、動員全社會保護參與的文物保護體制。建立文物保護以政府投入為主,鼓勵社會參與的多元投、融資機制。切實加強文物部門自身建設,做好人才規劃、培養、使用、配置與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學歷、梯次和門類結構合理,有專業性權威的文物專業隊伍。大力組織在職文物人員參加各類培訓學習,引進文物高精尖專業人才,培養中青年業務骨干,不斷提高行政人員的執政能力和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

大力推進文物信息化建設和文物科學研究工作,提高科學技術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加強文物科學研究工作,加大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針對文物搶救保護工作中具有迫切性和普遍性的科技難題,有組織、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科技攻關,積極主動地爭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部門的參與合作,研究考古發掘現場有機物提取和保護技術、土質遺址保護、石質文物保護、潮濕環境下木構建筑防蟲和防霉技術等課題。積極探索利用現代科技鑒定文物的方法。逐步完善省博物館、省考古所、南越王墓博物館等一批修復技術中心。建成全省文物信息中心,實現文物資源數字化、文物管理和信息傳播網絡化。在全面普查的基礎上,編輯出版《廣東縣域歷史文化資源》叢書,作為地方領導進行科學決策和借助文化資源發展地方經濟的參考手冊,扭轉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被動局面。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家學者和社會輿論在文物保護中的作用,實現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規范化和決策科學化,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發揮文物在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國家統一和推動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堅持把文物工作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文物保護與發展旅游、文物保護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系。盡快編制區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以有效保護、整合、開發和利用各類歷史文化資源。通過規劃合理配置各類旅游服務設施,防止擅自改變文物保護管理體制和旅游開發破壞歷史文化資源的事件發生,提高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和安全性,使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的旅游業成為當地文化產業的支柱。大力發展特色博物館,鼓勵發展行業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完善具有地方特點的博物館體系,對博物館、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的利用進行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利用管理制度和方式。大力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建設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得益彰的、在全國有影響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一步強化博物館精品意識,為公眾提供更多的優秀陳列和展覽。在遵守文物保護法律的前提下,鼓勵各種渠道的資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投入,創新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制訂優惠政策,有效引導社會資金投資涉及文物保護的環境整治、道路通訊以及各類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充分實現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抓住各地歷史文化資源的特色和地方優勢,重點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歷史價值高的歷史文化景點,打造內涵豐富、知名度高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歷史文化旅游網絡。

大力貫徹《文物保護法》和文物工作方針,進一步加強文物法制建設。廣泛宣傳《文物保護法》,對積極保護文物的事跡予以表彰,對破壞文物或者保護不力的現象予以曝光,營造一個“愛護文物可敬,破壞文物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普法部門應當將《文物保護法》列入普法內容,各級黨校和行政管理學院應當在法律課程中增設《文物保護法》,提高公務員和領導干部的文物法制觀念。大力貫徹《文物保護法》和文物工作方針,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遏制破壞文物事件的發生。頒布實施《廣東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完善文物法規體系,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只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文物保護法》和文物工作方針,牢固樹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造福子孫后代的觀念,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落實上述措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通過五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廣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必將居于全國前列。

附件:廣東省博物館名錄 廣州市海珠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廣州市黃埔軍事博覽中心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廣州博物館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廣州藝術博物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廣州市海珠區文化館 鄧世昌紀念館海珠博物館 增城市博物館 番禺博物館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何香凝美術館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深圳市寶安區科技館 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深圳市南山區天后博物館 深圳美術館 深圳市博物館

深圳市龍崗區東江縱隊紀念館 嶺南畫派紀念館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美術館

翁源縣博物館(翁源縣客家民族博物館) 韶關市博物館 新豐縣博物館 珠海市斗門區博物館 珠海市博物館 汕頭市博物館 汕頭市潮陽區博物館 南澳縣海防史博物館 揭西縣博物館 揭陽市博物館 佛山市高明區博物館 佛山科學館 南海區博物館 佛山市順德區博物館 佛山市三水區文化館 鶴山市博物館 臺山市博物館 江門市科學館 江門市博物館 開平市華僑博物館 恩平市博物館 湛江市博物館 雷州市博物館 徐聞縣博物館 遂溪縣博物館 廣東省電白縣博物館 信宜市博物館 化州市博物館 茂名市博物館 廣東省肇慶市博物館 羅定市博物館 云浮市博物館 高要市博物館 郁南縣博物館 廣東省封開縣博物館 廣寧縣博物館 德慶縣博物館 惠州市博物館

惠州市惠陽區葉挺紀念館 梅縣博物館 興寧市博物館 海豐縣博物館 陸豐市博物館 河源市博物館 紫金縣博物館 廣東省和平縣博物館 龍川縣博物館 清遠市博物館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博物館 東莞市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嶺南畫院 東莞科學館 中山市博物館 中山科學館 潮州市博物館 潮州市韓愈紀念館 饒平縣博物館 樂昌市博物館

潮州市湘橋區民居文化展覽館 珠海市古元美術館 梅縣客家文化博覽中心 廣東客家博物館 佛山市禪城區博物館 葉綠野美術館 佛山市博物館 東莞市莞城美術館 廣東書法院

深圳市紅荔精神綠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豐順縣博物館 新興縣博物館

佛山市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藝術館 龍門縣博物館 廣州市越秀區博物館 潮州市八珍樓陶瓷有限公司 從化市博物館 梅州市華僑城博物館 四會市博物館 廣東華僑博物館 興寧市優雅美術館 東莞市冠和博物館 廣州市荔灣區博物館(007493602) 潮州名茶館 潮州市仰中美術館

佛山市高明區世紀錢幣博物館. 順德展覽館

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 羅定市鴻峰博物館 梅縣精宮博物館 潮州市淡浮收藏院 廣州市明珠藝術館有限公司 梅州市科技館 東源縣博物館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2篇

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關鍵,是歷史傳承的載體,而據調查截至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人口為12.9533億,其中,9億多是農民,因此農民問題始終是令人關心的重大社會話題,民生問題也是黨政機關、政府部門以及眾多專家學者們思考和探究的重點話題之一,而農村文化作為農民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收到普遍關注,并引起高度重視,黨和政府也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并且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農民的文化需求受到了高度關注。

鄉村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最薄弱的環節,但又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有識之士、廣大農民兄弟,都在盡力破解這道難題。

研究表明,短短四年,農民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費占家庭支出的比例,由2001年的7.8%上升到2004年的12%,而且越是富裕起來的農民,文化需求越旺盛。

建一個文化站、文化室……這些硬件指標相對容易實現,而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長效的機制,保證設施投入和功能發揮的可持續性呢?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黨的十七大所做出的重大舉措,作為基層黨委政府,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精神,用現金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為廣大群眾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糧,這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農村文化至少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形而上意義上的農村文化,包括從村規民俗到節慶禮儀在內的一整套農村的文化傳承,二是形而下的內容包括文化活動所需要的場所設施。

意義:1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2文化是農村騰飛的翅膀

現狀: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積極培育農村文化市場,開展各式各樣的農村文化活動,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得到加強,群眾文化逐步繁榮,特色文化得到弘揚,但是也應該看到一些存在的問題,人口多,文化教育基礎較差,真滴喪失,設施荒廢,隊伍不爭氣,職能錯位,農村文化力不強,帶來拜金、享樂、個人主義,文化生活頻繁,文化市場不健全。同質化現象較普遍,千遍一律。缺乏特色。文化設施利用率低下,沒能發揮到其應用的作用,體質不活,文化隊伍老化,學歷偏低,專業結構不合理等。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農民:問題:1農民沒有文化意識,覺得在家種地用不到那些文化知識,種完地又要干家務,帶孩子,根本沒時間學習那些所謂的文化。

2在某些地方村民居住的相對比較分散,并且青壯年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老弱病殘在家,文化活動不易開展。

3農民缺乏對文化的選擇權,一般情況下,上面送什么,演什么,農民就得看什么,缺乏對文化內容的自主選擇權。 4農民的文化活動許多是同傳統的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例如,農民的文化活動常常和紅白喜事相結合,既投入少又博得好名聲,所以還是比較合理的,又比如,農民拜神上香,利用拜神上香來解決目前沒有適合他們的旅游形式這個難題。

5由于過去的城鄉隔閡,城鄉發展的不同步,造成了農民缺乏公民意識。

文化的問題:1農村文化發展在個體很不平衡,民間文化組織處于不斷的生存,滅亡狀態,多的地方多,少的地方少,極度缺乏平衡。

2許多農村的文化設施非常落后,西部許多農村甚至都沒有一間文化活動室,即使有也只是一個桌子,兩個椅子,非常落后

3新的文化設施正在建設中,但一些舊的文化設施卻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打理,變成了打撲克和麻將的娛樂場所,使得這些文化設施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4農村自身的文化主題開始萎縮。

5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步伐存在強烈反差,雖然十七大把文化建設列入到了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總體的范疇,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農村文化建設已經明顯出現滯后

6農村文化缺乏領導的高度重視,重經濟輕文化的現象普遍存在 7缺乏資金來源,對文化建設的投入趕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

8文化創新的匱乏與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存在反差,受經濟、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文化管理部門的問話員文化程度有限,優秀文化人才缺乏,致文化創新作品嚴重匱乏。

9文化活動過于單調,文化生活娛樂方式單一,缺乏趣味性和欣賞性。 10地方特色相對缺乏,農村文化活動缺乏,民間藝術退化。

11先進文化的逐步普及與腐朽文化存在明顯反差,近年來,黨的政策、科技、文化等先進理念進入農村,不斷普及,但一些打牌賭博等浮球現象仍然在滋長蔓延。 12恩化建設停留在計劃經濟管理體重模式中,以政府管理為主,嚴重束縛了農村文化發展的合理性,以及農民發展文化的積極性。

13健康的生活文化缺位,一些成本低廉,容易獲取,方式簡單的比如賭博等文化形式盛行。

14道德失范、輿論、價值體系面臨瓦解,喪葬已經脫離了當初的本意,越來越向奢華鋪張浪費靠齊。站牌文化缺失,隨著道路的暢通,一些農村地方通上了公交車,但是由于農民對站牌文化的缺少了解,導致經常要求在沒有站牌的地方停車等等。

15鄰里關系緊張,農村保障制度缺乏 16村民集體意識薄弱化,監管制度脫節。 問題:政府

1公共財政非常有限,沒有文化活動經費投入

2浙西年,經常有文化下鄉等活動,但是問題在于,他們無法長久的呆在農村,另外,農民現貨的生活狀態,社會活動和生產時間,才是農村文化的直接源頭和豐厚土壤,這些東西要從比較粗糙的原生態轉化為文化產品,需要引導,需要與主流文化進行對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民已經有閑暇,有能力。有條件直接參與文化創造活動。

原因:1人們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文化需求,長期以來,有些人一直認為似乎只有西方的城里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文化,而農民創造出來的就要被貼上貧乏的標簽,實際上,這是忽略了農民的創造凈勝文化的能力以及滿足自己對文化的內在需求的能力,農民文化活動的缺乏和空洞化實質上是由于其創造的價值被壓制,其真正的意義被忽略造成的,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有政策上的原因,經濟上的原因,歷史上的原因和認識上的原因。

1認識不清,心口不一致 2體制不順,主管不到位,農村文化管理相對薄弱,文化管理體制不健全。 3重視程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

4文藝人才較為缺乏,文化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5文化設施缺口大,文化場地規劃管理不足。,農村缺乏必須的文化基礎設施和硬件條件。

6受傳統文化影響,中國農村中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農民生活方式和習慣以及道德標準致使農村文化缺乏激情,充滿錙銖必較的小農意識

7城鄉發展的二元經濟模式使農村文化發展與城市文化的發展出現脫節的局面,城鄉二元經濟體質促使出現了城鄉差別,從而使得城里人瞧不起農村人,農民不懂的城里人,并且一定意義上使得城市文化成為強勢文化,而作為了社會的主流文化,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民逐漸模仿學習這些主流文化,由于盲目性導致了成為了不倫不類的四不像

8農村教育水平較低,由于農村教育設施不健全,接受教育機會不平等,導致農民文化素質水平普遍不高,而偶爾飛出的一兩只“金鳳凰”也承載著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面貌而懸在在大城市工作和發展,更不用說城里的學生不愿意下鄉了,這樣只能導致農村文化的流失。

9全國各地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同樣造成了農村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對策:農民:1農民應該成為創造的主體,同樣也應該是選擇接受哪種文化的主體,應該改變農民的文化意識,因為只有農民才能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需求,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哪種形式的文化

2農民自發組織的文化產業開發,是除了由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之外,激發農民進行文化創造的重要因素,比如,農家樂,鄉村旅游,將頗具地方特色的鄉村文化轉變為產業化的經營模式,既能夠自娛自樂,又能夠促進文化的再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道路。

3培養農民的公民意識,使廣大農民盡快轉變為成熟現代公民 4轉變觀念

5讓村民相對集中的居住,這樣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安排有限的文化資金,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威化活動,

6農民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文化育民,應該努力成為新型農民 政府對策:1政府應該把落腳點放到讓農民群眾享受到文化帶來的實惠上來

2將農村文化建設常態化,制度化,把常態化和制度化的重心下移到農村,將各種文化功能整合在一起

3要避免成為面子工程,不能急功近利

4讓公共財政進入農村,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主要支撐。 5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業發展,做到文化富民

對策文化:1文化內容形式多樣化,如成立農民演藝協會服務農村,實現文化樂民,開設網絡培訓學校,服務農民,組建文化產業合作社,服務農業,建設文體活動室,圖書室等,將各種文化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豐富農村文化形式。

2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一些農村文化,在看到他們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他們對構建和諧社會和豐富農民精神文化活動的積極影響,我們應該重新紳士農村的傳統文化價值,不能相當然的把傳統文化劃歸為不科學不進步的那類,從而滿腔熱情自以為是的改造農民的文化娛樂活動,殊不知,我們給予農民所謂的有用的好東西,都很難以在農村扎根立足,最終只能導致不倫不類,農民的真正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

3改善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逐步新建閱覽室,圖書室,娛樂室等文化活動場所,建立文化活動中心,設置社區報欄,建立個人農村書屋等,

4對文化管理隊伍的改善,配備合理齊全的文化管理人員,壯大文化隊伍 5改善文化管理,依法管理文化市場,確保文化市場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6創新文化思路,在發展布局上,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相統一,在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的同時,把文化建設納入工作日程,將文化建設深入到幾層,建立農村建設目標責任制,科學制定農村文化建設規劃,使得農村文化建設有人管。出臺一系列的有利于農村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營造出全民參與的良好氣氛。密切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引導文化的主體通過有效的方式,增強社會意識形態對農民群眾的吸引力,促使農民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加強群眾的就業技能,開啟科學致富的道路,鼓勵農民自己創造文化,融入市場機制。使得社會和經濟效益良性循環。發揮政府帶動作用,改變文化建設基礎薄弱的現象,增大投入的力度,解決配套陳舊,資料匱乏,資金不足,主體單一的問題。

7創新文化舉措,完善運行機制,解決管理不活的問題,根據農村文化發展的實際要求,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引入市場競爭體制,推行市場化運作和企業化管理,促進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使得文化經營活動反哺農村公益文化,完善融資機制,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單靠地方財政收入解決農村文化發展的現狀問題遠遠不夠,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突破條條框框和思維定勢,吸引社會集資,營造優良的環境,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完善用人機制,采取公開招聘的方式吸收新鮮的理念,進行競爭上崗,人員聘用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先進理念對農村文化發展事業的作用。

8創新文化內容,建立健全完善的文化網絡系統,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腦,手機等先進科技工具,把黨的方針政策和現先進科學文化理念輸送到農村,更好的直到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創造更多的能夠激發群眾積極性的文藝作品。結合本地的實際地域情況和文化習俗,有區別有針對性的開展文化活動。充分挖掘民間文化藝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和值得利用的文化資源,使得文化活動更加貼近生活,貼近農民,從而讓農民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的接受文化活動。

對策政府:1要發現農民對文化的真正需求,盡量滿足他們的去需求,并且做適當的提升,應該避免成為面子工程,避免急功近利,應該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針對農民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農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時候需要就什么時候提供。保障農民的文化體驗權。

2政府解決農民文化需求應該做到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多予表現在應該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配置文化大篷車,把文藝演出具體到農村,徹底解決問題,把納稅人的錢用之于民,減緩社會矛盾。

3政府開展文化活動應該注重實效,政府不能放任日益活躍的民間組織不管,應該加管理上的引導和經濟政策上的支持,例如,應該大力扶持民間劇團,與民間劇團互相切磋。應該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多元化,差異化的文化需求,讓農民在文化體驗和文化創造中實現文化身份的轉變。

4政府應該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上的從公益到公共的轉變,用公共搭建公益的平臺,應該在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以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以及形式上的多樣化。

5政府應該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能大包大攬,因為只有農民最了解農民需要什么,政府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了解到農民的文化需求。從現在的為農村送文化轉變為向農村種文化,幫助農民培育自己的文化骨干隊伍,因為他們不僅僅是文化的被動接受著,還是文化的主動創造者。

6政府應該制定一套完備的政策,保證特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被過度開發,不被輕易復制,政府應該組織各種屬于農民的文化藝術節,展示農民的文化成果,激發更大的創作熱情。 個人的建議:1應該轉變地方領導的觀念,①實現由輕文化到重文化的轉變,積極搶占農村文化陣地,建立好農村文化室、圖書館、電影院等各類文化特色場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拓展資金籌措渠道,采取政府出資,企業贊助等多種方式,發掘鄉鎮企事業單位、此昂村等有文化的有專長的人才輔導、組織和策劃活動,送戲下鄉,滿足農民的需求豐富生活,遠離不健康的游戲,送科技下鄉,舉辦科技講座,實現科學致富,送法下鄉,讓農民真正的知法、守法、懂法、護法。大力推行廣播電視進村進戶,積極開展農村電影放映活動,提供農村文化信息服務,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的傾斜,對重要的公共文化資源進行合理調整逐步增加對農村服務的資源總量,推動服務三農的出版物的出版發行,

②實現由守舊觀念到創新觀念的轉變,加大對農民文化的培訓工作,壯大文化藝術骨干隊伍,培養農民自己的文藝力量,采取有效方式和多種形式在提高文化隊伍整體素質的同時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發揮民間文化的作用,提高農民對文化的認識,激發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以特色文化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文化活動,組織好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農村題材的文化產品,比如以趙本山為主要演員以農村為背景的電視劇《鄉村愛情》。

③由無所作為到大有可為的轉變,政府應該加強集體文化事業建設,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讓其法制化和規范化,使得農民文化由零散無序到集中有序發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確保資金需求,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繼續開展文化科技下鄉活動,把下鄉活動小型化,經?;?,鼓勵和組織文化工作者輔導農村文化活動,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捐助和支持農村文化事業,落實有關部門的責任,各部門之間密切協作,各司其職,齊心協力做好農村文化的開展工作,保護優秀傳統農村文化,利用和發展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政府的核心力量,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提供公共服務水平,健全競爭、激勵和獎懲制度,采取崗位目標責任制、聘用制和勞動合同制,逐步推動經營性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改制,加強對拓寬農村文化市場的政策調控,運用市場準入資格的認定,價格的調節以及財政的優惠政策引導各類市場主題開發農村文化市場。,探索農村文化設施運行管理新機制和新方法,綜合利用各種場所,共同營建設施的共享局面。規范農村文化市場,加大知法監督力度,整頓市場只需,規范管理體系,扶持健康文化,摒棄和抵制不良文化,確保農村文化健康發展,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3篇

引言文化產業是將文化從無形向有形,從意識形態向經濟形態的一種轉化。在文化市場不斷繁榮的前提下,文化產業日益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國民用于娛樂、休閑等方面的文化消費支出也越來越大,這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正文

一、發展文化產業的重大意義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與經濟、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的競爭。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以創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正在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亮點。

文化產業既凝聚人心,又關切民生,還可以直接貢獻經濟增長。文化表面看是軟實力,實際卻是硬實力。國際經驗表明,越是發達國家,文化消費比重越高,文化產業對GDP的貢獻越大。據研究,當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社會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會有大的突破,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費占的比例越大。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穩步提升,經濟效益大幅提高,文化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娛樂文化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速。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還不高、活力還不強,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與日趨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相適應,與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還不相適應,與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新形勢還不相適應。因此,應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省文化產業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文化產業集團初具規模,文化設施總體完善,文化資源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文化產業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發展振興的重要力量。

我堅持改革與整合相結合,努力做大做強一批文化企業,培育形成了以省屬文化企業集團。同時,我省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增加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采取貼息和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此外,還積極為文化企業發展搭建平臺,組織文化企業參加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等等。

今后一段時期,將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動漫游戲、文化會展等重點產業;建設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建設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構建文化產業投融資、技術支撐、人才培養引進、展示交易等服務保障平臺。

三、發展我省文化產業的對策建議

(一)什么不足·····1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面對國外文化的強大攻勢,打造屬于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品牌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當大力發掘我國文化當中的優秀因子,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結合自身日益成熟的產業發展模式,強勢推出民族品牌,努力減小文化逆差現象,真正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環境。繼續對國有文化企業進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

(二)培育龍頭企業。形成具有規模優勢的文化企業和產業布局,重點抓好文化企業上市工作。整合我省影視、出版、報刊、歌舞等同質優勢資源,扶持文化企業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推動文化企業上市。

(三)打造品牌。面對國外文化的強大攻勢,打造屬于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品牌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當大力發掘我國文化當中的優秀因子,利用本國的資源優勢,結合自身日益成熟的產業發展模式,強勢推出民族品牌,努力減小文化逆差現象,真正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引領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文化競爭力,把現象、亮點制成品牌、形成產業。對地區特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為“中國二人轉之鄉”、“中國農民畫之鄉”、“中國馬頭琴之鄉”、“中國人參之鄉”、“中國琵琶之鄉”、“中國松花硯之鄉”、“中國梅花鹿之鄉”等地域性品牌注入文化內涵。大力弘揚吉林歌舞、長影樂團、朝鮮族農樂舞、吉版圖書、吉林期刊等一批知名品牌。

(五)建設文化產業集聚區。結合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戰略,建設長春、吉林、延吉、圖們文化產業帶;開發建設以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為中心的文化旅游休閑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以長春、吉林、集安等歷史文化名城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集聚區;開發建設以四平、白山、通化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旅游集聚區;開發建設以查干湖、向海、莫莫格、乾安泥林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草原濕地原生態風光開發利用集聚區。大力發展以濕地科普為主線,以冬捕、蒙古族民俗、草原風光、濕地觀鳥等為特色項目,富有東北地域特點的民族文化產業。

(六)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一是構建完善的政策服務平臺;二是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對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和大型骨干文化企業上市等給予重點支持;三是建立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機制;四是加強對文化企業的貸款支持,對符合信貸條件的文化企業給予利率優惠,并積極拓展適合文化產業發展特點的貸款融資方式和相關保險服務。

不難看出,中國在文化貿易這一塊存在著嚴重的“文化赤字”,這不得不讓我們擔憂。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身份。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歷史上曾經占據過重要地位,對世界產生過深遠影響。由于受近代戰亂所致,中國文化的自身實力和影響力一度跌至谷底。其實,在中國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許多優秀的文化藝術產品,然而傳統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異性給我國對外文化交流和競爭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使得我們的文化沒有占據有利的條件,沒有發揮其所具有的潛能。新時期,我們再度揚帆起航,依托先輩們留下的文化寶庫,結合本國的發展,使文化軟實力有了大步提升。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4篇

表現形式過于單一。我國旅游景區酒店絕大部分是單體酒店,主要以當地的旅游景區為背景建設;經營模式多屬于私有產權自營以及私有產權他營,只有少數為集團化經營模式。大量旅游景區酒店都沒有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表現形式過于簡單,未能給游客深刻印象。

主題無新意,不能凸顯景區文化。建設在景區里的酒店,多數是效仿,沒有新意,重復建設嚴重。將成功案例直接照搬使用,雖然可以省掉設計費用,但是不能體現其獨特性,與旅游景區的資源無法相互呼應。投資者沒有體會到景區主題酒店的真正意義,而是將其視為景區的必要環節,沒有發揮其真正價值,這樣很難讓主題酒店在景區內發揮其獨特性。過份依賴“主題”,與景區環境不協調。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管理者的悉心管理和環境的襯托。我國很多旅游景區的主題酒店忽視環境,不考慮酒店所在景區或者地域的具體情況,盲目建造高檔次的主題酒店,這樣既沒有體現景區主題酒店的優越性,又為景區環境帶來了不少負擔。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5篇

目前,興文縣已開發的旅游產品有石海洞鄉、博望山。石海洞鄉旅游區開發較早,旅游景區建設已經較為成熟,博望山尚處于開發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場營銷機制,缺乏與周邊相關旅游產品的銜接,以及交通制約等因素,導致了興文縣旅游者規模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這與興文縣高質量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景區環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二、旅游市場營銷活動

目前,興文縣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旅游市場營銷體系。營銷活動主要依托四川省和宜賓市的一些旅游促銷會,營銷的針對性和系統性不強。但在最近3年里,興文縣的旅游營銷活動較為集中,并出版了質量較高的宣傳畫冊和光碟,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影響。

三、客源市場分析

客源市場分析可以為準確選擇興文縣未來旅游發展的目標客源市場提供可靠依據,通過旅游市場細分,我們還可以了解本區域旅游者的特征及其旅游方式,興趣偏好等。通過對游客抽樣調查報告的分析,興文縣目前的旅游客源表現出以下特征:

l四川省和重慶市是興文縣的主要客源地,其中成都、重慶、宜賓、瀘州、自貢、內江的旅游者占旅游總人數的85%以上,區域中、短程市場在近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興文縣旅游發展的主要支撐市場。同時我們注意到,興文縣省外旅游者的比例與宜賓蜀南竹海等旅游景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表明國內遠程市場及區域聯動市場的潛力巨大。

l興文縣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數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為臺灣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場的開發還很滯后。

l旅游者在興文縣的停留時間短,不過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過境觀光游的特征十分明顯。

l旅游者在興文縣的消費少,景區門票、餐飲和住宿占了絕大部分(76%),這表明興文縣旅游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旅游消費導向,如購物、娛樂等比例過小。

l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對旅游景區質量及導游等景區服務感到滿意,對住宿、購物、餐飲、娛樂等印象一般,對長途交通(外部交通)條件感到失望。

四、旅游市場環境分析

在我們對興文縣旅游產品開發現狀,旅游市場細分及興文縣市場營銷狀況作出具體分析后,有必要對興文縣旅游業發展的市場環境作出科學分析。旅游市場的需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所有的旅游行為都是在一個大的宏觀環境中進行的。這個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旅游業的發展既可能成為機遇,也可能造成威脅,這些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技術、自然環境變化等方面。對旅游市場環境中的相關因素進行系統、科學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種機會而獲得競爭優勢,同時避免潛在威脅和可能遭受的打擊。

1.機會與優勢

l國內經濟和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穩定增長,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居民出游動機日益增強。

l四川已啟動川南旅游大環線的建設,興文縣作為川南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將進一步顯現。同時,川南交通網絡將進一步完善,外部交通環境的改善將大大提高興文縣的可進入性,興文縣作為川南旅游環線的交通樞紐地位也將進一步加強。

l“僰人文化”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文化旅游品牌,以此開發的旅游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復制的壟斷性,這是興文縣發展旅游業巨大的品牌優勢。

l近年來,生態環境優越,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產品在市場中持續走強,而興文縣的“僰苗文化”與喀斯特自然生態形成了配搭良好的資源組合,而且與川南周邊旅游資源也有較強的互補性,旅游資源優勢較為突出。

l高品質的新興旅游產品在與成熟的旅游產品競爭時,往往會取得較大的市場優勢。興文縣依托優勢的文化與自然資源,積極開發高品質的特色旅游產品將會取得較好的市場回報。

l成都、重慶等城市居民的私家車數量增長迅猛,這必將導致人們的出游習慣及方式的改變。2001年以來成都、重慶自駕車旅游人次呈現出跳躍式增長,川南日益受到駕車族的關注,興文縣能夠在這一變化中受益。

l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興文縣對外的商務往來無疑會大大增加,從而為旅游業帶來更多機會。

l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興文縣的旅游市場營銷和管理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手段和強有力的保障。

2.面臨的主要問題

l興文縣距離成都、重慶等中心城市較遠,現實的外部交通狀況還相對滯后,可進入性較差。

l川南旅游大環線的旅游產品尚未成熟,興文縣與蜀南竹海及瀘州市相關旅游產品的銜接還不充分,區域聯動還沒有形成,區域旅游尚未成為市場熱點。

l“石海洞鄉”旅游區雖開發較早,旅游景區建設已趨成熟,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支撐,旅游區形象模糊,市場認知度低,難以激發市場的出游動機;“僰人文化”這一優勢旅游品牌還沒有與具體的旅游產品充分結合,市場的知名度不足。由此可見,建立高效的市場營銷體系將是興文縣發展旅游業的一項重要工作。

l來自區域內,特別是宜賓市、瀘州市其它旅游區的競爭正在加劇,對成都、重慶等主要客源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

l一些不恰當的旅游開發行為和其他行業的生產已對興文縣部分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壓力,旅游業的發展若不能處理好開發與環保的關系,很容易導致環境惡化,最終失去市場。

五、目標市場選擇

任何一個旅游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應該綜合分析興文縣旅游產品特性和旅游市場這兩個因素,確定興文縣旅游產品的目標人群作為長期營銷的方向。

(一)國內市場

1.一級市場—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區域中、短程市場

一級市場是未來興文縣旅游發展的基礎客源市場,也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以成都為中心的成都平原經濟圈經濟較為發達,城市化水平和城鎮居民出游率較高;長期以來,重慶市都是川南各主要旅游景區的重要旅游客源地之一;內江、自貢、宜賓、瀘州等近程區域市場是興文縣旅游最為現實的客源。充分開拓這三個區域的旅游市場,將在很大程度上確保興文縣旅游的正常發展。

2.二級市場—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旅游市場

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是國內最為主要的旅游客源輸出地,努力擴大國內遠程市場的份額對興文、宜賓旅游發展的意義重大。

3.三級市場—以貴州、云南為主的周邊市場

(二)國際市場

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范文第6篇

班級:動物科學10-1 學號:100911003 青海牦牛業的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 advantage in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and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ghai Yaks industry. 關鍵詞:青海;特征;現狀;牦牛業;持續發展;對策

現狀牦牛業牦牛是一種古老的牛種,距今200萬年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全世界有牦牛約1400萬頭,占??倲档?%。我國是擁有牦牛頭數最多的國家,有牦牛1300多萬頭,占世界牦??倲档?0%以上,約占我國??倲档?/6,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新疆等省區的少數民族地區。牦牛馴化后為人類尤其是生活在高寒地區的人們提供豐富的生活和生產資料。牦牛也是我國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種資源和寶貴的基因庫,是一種最少與人類竟地、竟糧、爭奪生存空間和自然資源的動物。是在高寒地區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種。青海省是我國牦牛的的主要產區,1992年牦牛存欄頭數最高達到509.67萬頭,1999年存欄頭數為368.21萬頭,約占全國牦??倲档?8%,位居全國第一。牦牛業產值在全省牧業產值中占據著1/3左右的份額。這種古老的特殊牛種不僅對高海拔寒冷生態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而且是高寒牧區牧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資料,是高寒牧區的經濟基礎和支柱產業。因此牦牛對青海牧區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加快青海牦牛業的發展,對青海畜牧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1.種質特征

1.1 體型外貌特征

青海高原牦牛的體型外貌特征與產區的生態環境有關,這些區域自古以來就是野牦牛與家牦?;烊夯顒拥牡胤?,故青海高原牦牛在體型、外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近似野牦牛之處。頭大,公母牦牛均有角、角粗壯,皮松厚、偏粗糙型,鬐甲高而寬長;背線、嘴唇、眼眶周圍的短毛多為灰白色或污白色;成年公、母牦牛平均體高分別為1

29、111cm;成年公、母牦牛體重分別為440、260kg。 1.2 對缺氧環境的適應性

高原牦牛之所以能夠驚人地適應氧氣稀薄、大氣壓低的缺氧環境,是由它的生理特性所決定的。青海高原牦牛氣管較普通牛短且粗大,由50~53個軟骨環組成,長44~51cm(較普通牛短14~21cm),斷面呈半月形,口徑13 ~14.5cm;氣管軟骨環兩端的距離大,且軟骨環兩端間的肌肉長而發達;牦牛胸腔和普通牛相比,大而發達。心肺指數較普通牛高,具有呼吸快、脈搏強、血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高的生理特點,牦牛的呼吸頻率為9~77次min,比普通牛呼吸頻率快且變化幅度大??梢?,青海高原牦牛的這些生理特性使其能頻速呼吸,在高原缺氧環境下較普通牛單位時間內氣體交換量多,可獲得更多的氧、提升其氣體交換機能。 1.3 耐寒懼熱的特性

青海高原牦牛是一個極不耐熱的畜種。遇到炎熱季節,即表現體溫升高、呼吸加快、脈搏減弱、煩躁不安、絨毛脫落等不適應癥狀,相反,對高寒濕冷氣候最為適宜。 1.4 馱載和乘用特性

牦牛四肢較短,后臀短而窄,使其行走輕捷平穩,加之蹄質致密堅實、蹄尖狹窄銳利、蹄底側及前端有突出的邊緣圍繞、足掌有柔軟的角質,使牦牛具有很強的馱載和乘用性能,馱重為50~100kg,最大馱重可達304kg。高原牦牛即使在海拔5000~6000m的地區,仍能馱載或騎乘,不但行走自如,而且善于奔跑,并能與野獸搏斗。 1.4 生產性能

成年母牦牛平均每個泌乳周期(泌乳期一般為150d)可產奶約274.04kg,而且乳脂率高達6.4%~7.2%。公牦牛在

2、3歲可產牦牛絨0.6、0.69kg,成年母牦??僧a牦牛絨0.6kg,成年閹牦??僧a牦牛絨1.01kg;絨毛長4.7~5.5cm,且保溫性能極佳。對膘情中等的成年閹牦牛進行屠宰測定,平均屠宰率為52.96%、凈肉率為42.46%、骨肉比為1:3.59~4.59,1.5和2.5歲的閹牦牛平均活重分別為成年閹牦牛的34.33%和45.32%。

2.青海牦牛業現狀

青海的牦牛主要分布在牧區六州,約占95%以上,其中玉樹州、果洛州數量最多,根據青海六州畜牧業生產統計表,1990-1999年年平均數量玉樹州牦牛最多為125.45萬頭,占全省牦牛平均頭數的28.32%,其次是果洛州119.45萬頭,占26.89%,海南州、黃南州、海北州、海西州分別為60.29萬頭、58.45萬頭、45.82萬頭和19.34萬頭,分別占全省牦牛的總頭數的13.57%、13.16%、10.31%和4.34%。由于牦牛分布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同,形成了高原型、環湖型和白牦牛三種青海牦牛類型。高原型牦牛的生物學特征和生產特點,除與產區的生態環境有關外,還與該地區自古以來野牦牛與家牦?;烊夯顒?,部分家牦牛不斷有野牦牛血液滲入有關,故在體型、外貌的特征,特性等方面多近似野牦牛。環湖型牦牛主要分布在環青海湖的農牧區及海東地區,約有100多萬頭,約占全省牦牛的20%以上。環湖型牦牛的形成除受產區生態條件的影響外,還與外地遷入蒙古牛長期進行雜交,不同程度的導入黃牛血液有關。因此,環湖型牦牛的個體小于高原型牦牛。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個經濟類型,主要分布在門源和互助兩縣,約有7000多頭。

青海牦牛的生態環境非常惡劣。85%的放牧草場海拔在3000m以上,平均氣壓65KPa以下,不足海平面的23,含氧量僅為海平面含氧量的60%左右,年降水量只有200~500mm,冷季長達6個多月,無絕對無霜期,冷季漫長,牧草生長期短,枯草期長達180d以上。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牦牛已成為最能適應高寒牧區這種嚴酷生態環境的少數幾種特殊畜種之一。

青海毛牛業產值,按1990年不變的價格計算為37715.88萬元,占全省牧業總值的28.6%,1992年為40975.49萬元,占30.97%,1999年為35585.67萬元,占23.7%。牦牛業產值在全省牧業總產值中占據著約三分之一比重,近幾年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擴大生產經營的結果,二是省政府因草場超載問題而限制牦牛飼養量的結果。

3.青海牦牛業發展現狀

牦牛均依靠天然草地放牧飼養,對環境有極強的依賴性,其生產受季節氣溫的變化和牧草生長的影響,有明顯的季節性。牦牛養殖至今還保持原始的靠天經營模式,單純依靠對廉價資源的索取來獲得收入,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基本未被運用。長期以來,牧民群眾受傳統飼養方式的影響,不注重牦牛的更新與選育,近親繁殖現象嚴重,使牦牛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呈逐漸退化趨勢。

由于牦牛長期生活在無污染的高寒地帶,因此具有十分頑強的抗逆能力、極強的抗病能力和極好的適應性。牦牛的肉、乳、皮、毛等產品質量上乘,一般家畜難以比擬和取代。牦牛不僅能在惡劣的高原環境生存,而且還能提供低成本、高質量、安全環保的多種獨特的牦牛產品,即牦牛肉制品具有天然、綠色、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品質??梢哉f,牦牛全身都是寶,是青海牧區的巨大財富,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作為稀有牛種,青海的相關科研機構和研究人員在牦牛生產、牦牛育種和牦?;A性研究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牦牛保護也得到了中央和青海省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然而,受當地經濟發展的限制,青海牦牛主產區科研人員匱乏,技術力量薄弱,牦牛產品的開發和深加工領域的研究仍處于滯后的水平,使牦牛產品得不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而且青海牧區的牧民將畜產品大部分自食自用,很少向市場出售,出售的牦牛產品也是初級產品,商品率低,經濟效益低下。

從牦牛業產品的需求上看,由于宣傳力度不夠,普通消費者并未真正認識到牦牛產品與普通家畜在食用價值上的區別。又因市場中現有的替代產品較多,相關企業對牦牛產品的需求沒有充分挖掘,導致對牦牛產品的需求量小。因此,應加大對牦牛產業的科技的投入,走高科技開發的路子,使牦牛產業的各項工作納入科學化、標準化、規?;?、管理化,這是牦牛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實施牦牛業民族品牌化策略的基礎。

4.青海發展牦牛業的有利因素

4.1 地域優勢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面積72萬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積為33萬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6%,占全省草原面積的87%,在全國僅次于內蒙古、西藏和新疆,居第四位。草場主要有草甸草場、灌叢草場和荒漠草場等類型。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有利于牧草生長,使青海牧草形成了“三高一低”的營養特點,即粗蛋白、粗脂肪、無氮浸出物高,粗纖維低。牦牛被當地牧民群眾馴養已有幾千年歷史,形成能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充分利用各類草場,同時具有青草期上膘快,黃草期掉膘慢的特點。

4.2 產品特色優勢 牦牛在純天然放牧飼養條件下,所生產的牛肉風味獨特,類似于野牦牛,肉質鮮美,具有高蛋白(比黃牛肉高58.2%)、低脂肪(比黃牛肉低69.8%)/產熱量低(比黃牛低19.7%)的特點。能制成肉干、肉松、肉脯、灌腸制品等各種優質的肉制品,牦牛乳的乳脂率一般在6.37%~7.2%,可開發出高質量的奶粉、煉乳、黃油、奶酪、干酪素等,以上產品品質優良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藥物和促生長物質,適應國際市場上綠色革命和食品安全新潮流,必將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牛絨是特種高級別毛紡原料,許多性能都超過山羊絨及兔毛,隨著牛絨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牦牛絨的開發前景將十分廣闊。特別是白牦牛的絨和尾巴一直是國際市場的暢銷品。

4.3 價格優勢 目前,我國牛肉價格比國際市場價約低84%,牦牛肉在國內市場售價平均在12元/kg,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很明顯。牦牛奶質量優,脂肪球大,脂溶性維生素含量高,可生產優質黃油,加之生產成本低,仍具較強的競爭力。

4.4 時機有利于牦牛業發展 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這是黨中央總攬全局,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國家已經給予西部許多優惠政策,青海應該依據自身的環境和條件,有重點、有步驟的選擇一些特色產業進行開發。而牦牛業以其特有的優勢,必將引起國內外投資者的興趣,這將極大地改善牦牛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加快青海牦牛業的發展。

5.青海牦牛產業面臨的問題

5.1 品牌意識淺薄 傳統牦牛業以追求數量為目標,對產品的市場需求及與此相聯系的產品品質、品牌效益、綠色環保和經濟效益考慮不夠,使草畜矛盾、產銷矛盾日益突出,牦牛的出欄率和商品率始終徘徊在低水平階段,牦牛業對農牧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沒有顯示出來。雖然有些牦牛肉系列產品被認證為是綠色食品,但未能體現出品牌效益,加之近年來牦牛產品有時買難,有時賣難,價格不斷變化,加劇了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對牦牛產業化的影響。

5.2 科技人才匱乏 沒有高素質的牦牛產業科技人才,就不可能創造出牦牛產業品牌,即使有品牌,也不會保持長久。目前,在牦牛產業科技工作方面,青海面臨許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牦牛產業科技人才流失,后繼乏人,從而嚴重影響到青海牦牛產業創品牌的發展。人才的流失造成牦牛產業科技人員機構和隊伍不穩定,進而從根本上制約著牦牛產業科研成果的推廣與轉化。

5.3 科研成果不能及時轉化 中國農業科學院和科研機構對野牦牛改良家牦牛、牦牛夏壯、牦牛遺傳資源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成功經驗。但是,這些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仍較少。這是由于青海省經濟自我積累能力不足,難于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牦牛生產,嚴重影響了牦牛品牌化進程的速度。

5.4 基礎設施落后 青海作為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省份,畜牧業用地面積大,但載畜量低、產出率低;農業耕地少、不集中,并且呈立體式分布,垂直地帶性明顯。盡管國家對牦牛主產區青海等地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但現在的抗災設施遠不能滿足抗災保畜需要,草地稀少、畜牧多、生態環境脆弱,造成不可逆轉的情況。

5.5 自然環境的破壞 草畜矛盾突出,牦牛產業化缺乏后勁,部分草場過度放牧,草地退化,牧草產量和質量持續下降,畜牧業資源遭受破壞,草原生態日趨惡化。

5.6 缺乏牦牛產品深加工體系 由于牦牛屠宰加工受悠久歷史和傳統經驗的影響,牦牛產品的加工制造技術落后、設備簡陋、產品結構單

一、產品規模較小,加之企業管理機構不健全,造成產品質量粗糙,導致牦牛產業落后。因此,要推進牦牛產業的深加工體系,促使牦牛產業進一步提高。

5.7 良種體系不健全,個體生產性能低 牦牛適應了高寒地區惡劣的自然條件,具有很好的抗逆性,但多年來粗放的掠奪式經營管理和不注重種牦牛的選育與改良,致使畜群平均生產水平下降。選擇種用公牦牛時不注重其自身體質發育狀況及其親本的生產性能,母牦牛也不予任何選擇而全部留用,再加上以自然交配為主,致使牦牛表現出體格變小、體重減輕、繁殖率下降、抗病力減弱、死亡率增高等退化征候。

5.8 飼養管理落后,畜群結構不合理 牦牛產區延續了千百年來靠天養畜的傳統。牦牛終年放牧,無補飼。據統計,在犢牛生長發育期,對母牦牛進行人工擠乳量偏多,犢牛母乳攝入不足,導致犢牛生長發育不良,使牦牛生產水平整體退化。畜群結構不合理,高齡母牛比例不合理、馱牛及其它非生產牛比例大,其中適齡能繁母牛只占28%~35%,嚴重影響了牦牛生產水平的提高。

6.青海牦??沙掷m發展的對策

6.1 野牦牛是牛屬種的一個獨立畜種,也是能適應高寒地區特殊生態環境而延續生命至今的畜種。20多年的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利用野牦牛這一野生動物資源改良家牦牛,比本品種選育更加有效,是高原牦牛提高生產性能的有效途徑。野牦牛與家牦牛雜家后表現出很強的雜交優勢,其雜家后代不但提高生產性能而且增強了抗逆性和適應性,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高原草場。并且適當減少飼養數量,提高個體質量,既能減輕冬春季節草原放牧的壓力,又能保護冬春季節脆弱期的草原生態。在犢牛能很好地生長發育,提高牦牛整體質量。 6.2 做好牦牛品牌定位 品牌的市場定位過程就是選擇目標市場的過程,在選擇目標市場時,要根據企業的實力,避開強大的競爭對手,選擇競爭者尚未控制的細節市場,同時應用營銷組合策略開辟市場,從而創造企業的品牌。鑒于目前青海牦牛生產企業現狀,規模較小的企業要善于尋找并利用市場間隙,做到專而深、小而精,適當開發名特優牦牛產品品種;龍頭企業則要發揮規模優勢,提升牦牛產品的技術含量與保健功能的開發水平,在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牦牛產品上做文章,給企業及產品確定恰當的市場位置。牦牛產品品牌能否建設成功,關鍵在于市場定位。

6.3 促進牦牛品牌延伸 牦牛生產企業可以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方式,發揮積極性,使用新技術,尋求實用廉價的原材料,擴大生產規模。通過規模經濟效益獲得企業實力的增強,進而擴大企業與產品品牌的影響力,積極而又穩妥地將現有品牌名稱擴展到新的產品和新的市場。擴展品牌的作用范圍,以增加企業價值,延長品牌的作用時間,提升牦牛品牌的信譽度、知名度和消費者忠誠度。在具體的品牌拓展中,可以根據各種牦牛產品品種的特點,有意識的開發一些消費品牌,并與餐飲業主共同發展這些品牌。這些消費品牌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牦牛養殖業的發展,是常規牦牛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生產企業可抓住這種機會,將牦牛肉干的專供產品或其他新產品進一步開發,將可可西里牛肉干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化,拉伸產業鏈。挖掘更大的市場效益。

6.4 盡快建立牦牛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政府要轉變觀念,強化標準化意識,大力推廣應用國內、國際各類質量標準,普及標準化知識,建立以國家、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和企業標準為補充的牦牛產業標準化體系。通過多途徑、多層次培訓,使廣大農牧民成為實施無公害牦牛產品行動計劃的主體。此外,要切實強化質量監管工作,加快省、市、縣級畜產質檢機構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加強畜牧業質量安全監控工作,將檢測結果進行公告,對優質牦牛產品實行獎勵與保護,對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及單位公示曝光,加強社會對牦牛產品質量的輿論監督作用。

6.5 進一步完善牦牛產品市場體系 培育一批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市場主體,實行育種、質檢、包裝、銷售和服務的標準化生產,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品牌培育和推廣。其中既要著眼于民營中小企業,更要培育優勢企業。重視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把培育優勢牦牛生產強勢品牌及龍頭企業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制定一系列符合市場標準的質量指標,推廣整套優質高效的養殖技術,并加強牦牛產品產前產后相關技術,特別是 要加強育種、屠宰、包裝上市、儲藏、運輸和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保證牦牛產品是高質量的、無公害的、綠色的;加強牦牛產品品牌基地建設,走產業化道路,發揮規模效應;圍繞資源情況和區位優勢特點,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積極扶持建設區域性的品牌牦牛產品發展,擴大牦牛產品品牌生產規模,形成規?;洜I優勢。

6.6 加快建設畜牧產品地理標志注冊等各類認證服務體系 工商部門在牦牛產品商標的申請注冊過程中,要堅持以牧民為本的原則,加強商標法律、法規的宣傳,簡化注冊程序,讓生產者感受到牦牛產品的商標注冊并非望不可及,引導幫助牦牛產品生產者做好商標注冊工作;在發揮產地地域優勢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推進牦牛產品的地理標志注冊及保護工作措施,積極向生產者宣傳地理標志保護的意義,鼓勵有關組織申請注冊地理標志,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產品品牌去占領市場,把地理標志列入品牌創建重點,優先推薦。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等內容的認證工作,嚴格按照畜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模式化標準對各類牦牛產品的質量狀況進行評價、認證,對達到標準等要求的牦牛產品許可使用授權的專門標志,確立其優質品牌牦牛產品的身份;政府要鼓勵和扶持一批條件成熟的企業積極申報質量安全及體系認證,并逐步使青海牦牛產品的質量認證工作由自由態過度到強制性,從根本上保證上市牦牛產品的質量安全,增強企業及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青海牦牛產業品牌已處于初步階段,只靠政府是被動的。要想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走品牌經營之路,改善落后的思想觀念,提高牦牛品牌影響力,增強國內市場競爭力。因此,生產者只有針對牦牛市場的特點及牦牛消費的差異性,并結合牦牛產業的目標市場定位,建立合理的市場運行機制,才能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占領更大的市場空間,實現牦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祁永壽.段輝民.周舒迥.劉海斌.馬云.郭海林 青海省品牌發展及品牌文化現狀[期刊論文]-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2005,23(2)

[2] 祁永壽.段輝民.周舒迥.劉海斌.馬云.郭海林 青海省企業品牌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期刊論文]-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報)2005,23(3)

上一篇:武漢理工大學考研資料范文下一篇:挽回感情之建設朋友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