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

2023-09-23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1篇

一、 活動開展情況

(一) 堅持政策創新,使企業服務常態化

一是推動政策落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把各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梳理涉企優惠政策并定期向重點服務企業發布。二是完善企業服務相關制度,依托中小企業網,開辟專欄,搭建企業服務平臺。實行“重點企業服務制度”,按照“重點扶持、動態管理”的要求,重點抓好重點企業,著力扶優扶強。

(二)突出做大做強,推動企業發展。一是大力發展高成長性產業。重點推動市場空間大、增長速度快、轉移趨勢明顯的石油裝備制造產業加快發展。二是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圍繞延伸產業鏈,提高工藝水平,優化產品結構,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三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組織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開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工作。不斷引導企業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協助****、****公司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幫助****、****、****爭取特色產業資金240萬元。

(三)構建服務平臺,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繼續堅持一企一策,幫助解決企業個性問題。注重共性問題研究,幾種解決企業在融資、要素保障、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問題,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構建融資服務平臺,區企業服務活動辦堅持會同各商業銀行每季度召開一次銀企對接會,至目前各金融機構為我區工業企業發放貸款****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的發展問題。

(四)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首先是推動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的落實。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豫政﹝2009﹞35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若干意見》(豫政﹝2009﹞36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09﹞3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2011﹞11號)等文件,整合完善配套措施,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推動落實中小企業創業、培訓、融資、土地、信息化等優惠政策。其次是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整合各類服務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層級縱向到底,功能橫向到邊”的工作服務網絡平臺。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建立各級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

(五)加強治亂減負,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建立企業治安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重點整治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和工業項目建設行為。依法加大對企業的保護力度,行政執法部門對重點企業作出責令停產等重大行政處罰前,應履行告知程序。實行涉企檢查收費罰款報批備案制度,嚴格審批程序,依法確需檢查、收費和罰款的,須到區效能辦登記備案后進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行政許可事項實行限時辦結制,對在規定時限內不能辦結及不予答復的,實行超時默認制度,由審批部門承擔相應審批責任,并限期完善手續。

二、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與預警預測,密切關注經濟發展最新動態,為企業搞好綜合協調和服務。對每個工業企業跟蹤建檔問效,分類管理,加快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進度。要加大組織力度,推動產需對接,努力開拓市場。同時加快在建項目的進度,推動已建成項目的投產,用增量彌補存量的下降,確保工業的平穩運行。加大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力度,引導企業對老技術、老設備、老產品進行更新換代,提升企業競爭實力。第三季度爭取我區工業運行進入較好位次。 二是加強重點工業項目謀劃、推進力度和承接產業轉移。堅持每周對全區****個市控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調度、分析和通報,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工作臺賬,及時了解掌握項目建設進度,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按照臺賬節點要求如期推進。緊緊抓住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大好機遇,圍繞我區現有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著力謀劃建設一批支撐帶動作用強的重點工業項目,并逐一建立工作臺賬,按照在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實、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的要求,促進項目盡快落地、盡快建設、盡快投產,確保項目建設不斷檔,經濟發展不停步。抓好產業轉移組織協調對接。緊緊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機遇,開展大招商活動,實行產業招商、鏈條招商、重大項目招商等。切實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及重大(億元)項目考察、論證、引進等工作,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力強的企業落戶華龍區。

三是加快結構調整,把產業做優。深入貫徹落實省“重點工業行業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做強做優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做強做優傳統產業。我們要依托現有產業和資源優勢,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改造提升石油裝備制造、玻璃制品、石油化工等優勢傳統產業,依托龍頭骨干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條,增強產業實力。以科技創新、產業研發為突出口,優先發展石油機械制造業,做強特種車輛、高效鉆機、抽油桿、油套管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培育發展電子、儀器表等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和承接以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家具和木制工藝品制造為代表的就業容量大、富民效果好、污染排放低的優勢工業產業;對玻璃制品產業實施改造升級,向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方向提升,減少資源依賴;化工產業不再擴大,對現有化工企業進行優化組合和結構調整,以環保和節能降耗為目標,促進產品升級轉型,并逐步實現退城入園。全力推進工業企業退城入園,引導分散在城區周圍的工業企業向產業集聚區集中。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2篇

【寫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中小企業融資金融服務已經成為未來衡量銀行發展潛力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目前國內銀行實務中對中小企業業務的劃分與界定,一般將總資產規模在2億元以下,且融資需求主要集中于500萬元以上的公司經營實體劃歸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范疇。而“小微企業”是指比中小企業規模更小的小型及微型企業,具體包括小型民營公司、個人合伙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等經營單位或組織。因企業經營資產和個人財產無法晰分的原因,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貸款主體一般為小微企業主或其實際控制人,同時其融資需求也大多限于500萬元以內。如果僅從數量上考慮,小微企業絕對是最廣泛意義上的中小企業群體中的大多數,而相對來說,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現實中更為突出,銀行在小微企業融資業務開展模

式及方案設計方面,值得再思考的問題也更多。

這里必須要說明的是,中國民生銀行在國內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領域首先提出了“小微企業”及“商戶融資”的概念,并將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案取名“商貸通”(將小微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統稱為“商戶”)。筆者很贊同民生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領域的再次細分,并繼而認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及其困難所在之處,在很大程度上也印證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筆者現就自己在小微企業金融實務中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撮重取要,并求教于業界同

仁。

一、發展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應當堅持和摒棄的原則

眾所周知, 客戶數量多、行業分布廣,信貸周期短、貸款額度小、用款次數頻繁,風險較大、收益較高,擔保物及擔保方式匱乏,以及客戶信息采集較難等是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特點。有別于大公司業務,銀行 必須首先認識和熟悉小微企業運作及經營的獨特性,理解和容忍小微企業發展的“不規范性”,并制定一套單獨的適合于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發展的工

作流程及評審標準。

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現階段(初期)的發展目標應當是“批量化、流程化和規?;?rdquo;(三化),簡言之即以批量營銷模式為主,堅持業務發展的流程化,以科學的發展原則和風險管理理念盡快實現業務發展的規?;?。最終或長遠的目標是實現銀行與小微企業的共同成長,培育和

輸送出一批優秀的中小企業或大型企業,并形成小微企業金融的差異化服務。

由此,為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業務在發展初期“三化”的要求,有兩大比較領先的原則有必

要堅持和重提:

第一,收益覆蓋風險原則。該原則首先強調的是利率水平或客戶綜合貢獻度等收益回報問題。小微企業融資屬于高風險業務,風險與收益應當匹配,高風險必然要求高回報。在傳統的大公司業務中,銀行相對客戶來講處于劣勢,沒有平等的談判地位,對于利率水平往往沒有最終的決定權。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正好相反,銀行具有自主定價權利,其業務定價水平及收益回報應當明顯高于一般的大公司業務及住房按揭業務。該原則是發展小微企業融資業

務并形成規?;幕境霭l點和必然要求。據筆者了解,小微企業貸款的利率定價水平目前

大體為同檔基準利率上浮30%左右。

第二,大數法則定律原則。該原則具有兩重含義,即規劃先行、規避行業或系統風險方

面,以及“量與質”相互辯證的風險管理理念方面。

“大數法則”要求銀行(金融服務提供者)首先要研究小微企業及其所處行業特點,并進行系統性地規劃。小微企業的行業分布較廣,有些行業風險較小且屬于當地特色,如云南的茶葉行業、西安的家居、旅游等行業,但有些行業則不宜介入,如歌舞娛樂、桑拿洗浴以及諸如受宏觀經濟影響嚴重的出口依賴型行業等。在先行規劃的前提下有計劃地介入相關小微企業,大數定律就會發揮有效的指揮棒作用,系統性風險會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大數法則定律原則要求小微企業的客戶數量要足夠多,而單戶的貸款金額要保持在一定額度之下,不能過大(一般認為200萬元以下的貸款要占主要比例),即要在控制單戶貸款金額的前提下,保持足夠數量的有效存量客戶,客觀上通過“數量”實現分散和降低小微企業整體信貸風

險的目的,“以量補質”,允許并容忍合理范圍不良資產(率)的存在。

如果深究下去,該兩大“寶藏原則”引申出的內涵可能會更多。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在小

微企業融資業務的開展初期,還應當明確和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1、建立和實行“強調有效客戶數量增加,且不鼓勵大額融資”的階段性考核原則。在現階段,小微企業融資業務并不成熟,也沒有可直接借鑒和復制的成功經驗,銀行不應當完全依賴于“經濟利潤”指標對營銷人員進行考核,發展初期不應當過分強調“創利”考核的權重,而客戶數量的培育和積累(包括存量及新增客戶數量兩方面),可能顯得更為重要些。同時借鑒包商銀行小額貸款的成功經驗,在業務發展初期應當避免盲目“求快做大”的發展思路,必須要堅持和強調授信額度的適度及金額限制/定,避免出現過多的大額融資現象,

切實踐行大數定律原則下的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2、“盡職免責”原則的建立及制度化。

科學發展的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應當主動設定一定的風險容忍指標,容許一定范圍的不良資產存在。目前,各大銀行對中小及小微企業金融業務或者實行獨立牌照的專營,或者在內部組建專業團隊并進行集中作業服務,為了掃清專業營銷及服務團隊的“后顧之憂”,實現業務的規?;?、流程化和批量化操作,筆者認為應當摒棄不良資產問責方面不科學的一刀切或“連坐追究”的舊做法,明確“盡職免責”原則內涵并使之制度化。這項原則是銀行小微企業融

資業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部保障。

二、國內目前常見的小微企業融資業務開展模式及方案

目前國 內 在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營銷及開展方面普遍適用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單戶營銷,另一種是區分不同業態商業集群進行批量開發。兩種開發或營銷模式不存在優劣之分,

只有適合與否、可操作與否之分。

單戶營銷或介入模式俗稱“散單”,是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發展的基本方案,但對于“零售業務批發做”的小微企業金融營銷及發展思路來講,立足于集群項目進行批量開發的模式更

容易把小微企業金融做大做強。

在商業集群批量開發營銷模式方面,民生銀行的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民生銀行首先將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重點發展行業定位于“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區域優勢明顯、受經濟波動和通脹影響較小、經營周期相對穩定、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日常認知度高的行業”。在此前提下,緊緊圍繞“商業圈”、“產業鏈”及“供應鏈”(一圈兩鏈)集群 進行批量的、系統性

開發和授信。

比如,根據產業鏈商戶分布,將商戶分為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廠商)、品牌代理商或經銷商,并重點發展處于流通領域、成本能夠迅速轉嫁、有穩定分銷渠道的代理商和經銷商集群,以及大型、知名、壟斷企業上游供應商集群;根據流通領域商業業態的不同特征,將商戶分為交易市場商戶、超市等 賣場商戶、商業街門店商戶及電子商務門店商戶等四大

類,積極鼓勵前三類業態的商戶集群發展,并有針對性的給出授信方案。

由于小微企業在經營的規范性及擔保措施方面不同于傳統的大公司對公授信業務,故此,對小微企業的要求當然地要與傳統的做法與觀念有所區分與不同。但在目前銀行同業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授信態度及政策方面,除郵政儲蓄銀行以及部分當地主要商行(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在“小額貸款業務”中推出非房產抵押擔保類(如聯保、信用等)的擔保

方式以外,固有的不動產抵押擔保的崇拜思維依然根深蒂固。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集群項目的批量營銷開發方面,民生銀行對小微企業主(承貸主體)的擔保要求相對比較靈活和多樣,可供選擇的擔保方式超過10種,包括不動產抵押擔保、共同擔保(具體指房產+法人公司或專業擔保公司保證)、供應鏈核心企業擔保、專業擔保公司保證擔保、聯保體聯保、應收帳款質押擔保、商鋪承租權質押、集群項目項下市場

管理方保證擔保、自然人保證、自然人互保及信用方式等。

在授信產品方面,包括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及興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目前已成功推出了個人循環授信額度貸款產品,即在額度有效期內借款人可根據資金需求合理安排支用的金額,并可循環使用,但具體單筆貸款一般不超過1年。當然,借款人仍可根據自身情

況申請單筆/次授信。

筆者在此試舉所在工作單位已審批通過的集群授信案例,以說明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擔保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某市A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當地 擁有11家門店的連鎖零售企業,屬國內零售百強,其超市零售總額占所在市區零售總額的近10%,在當地知名度較高,連續多年被政府評為“先進企業”和“納稅大戶”。經實地調查該超市供應鏈集群項目,針對該超市的上游供應鏈商戶,銀行的最終審批授信方案為:對向該超市年供應額在100萬元以上且供應額排名前200名的上游供應商,給予單戶貸款最高500萬元可循環使用額度授信,擔保方式為除房產抵押方式外,認可A超市公司提供的保證擔保,但限定單戶授信額度不超過借款人向該超市年供貨額的25%。此種核心企業保證擔保的方式,在解決上游供應商

資金缺口的同時,大大加強了供應商與核心企業的經營關聯度,做到了“三贏”。再舉一例,對于擁有較可靠的應收賬款(如穩定的租金)收入,但小微企業主對于出租物不擁有所有權,而僅擁有出租物的使用權或出租權,且不能辦理抵押擔保的情形(類似經營性物業貸款性質),如果小微企業經營穩定,租金等應收賬款作為第一還款來源基本可覆蓋貸款本息支出,實踐中能否嘗試著采取應收賬款質押+“三方協議”(小微企業主、承租人

及銀行簽訂)的風險控制方式進行貸款評審和審批?筆者主張贊同,并認為貸款風險的控制首先強制的是第一還款來源的充足性和可靠性,以及真正的違約風險發生概率,而不是一味

地強調是否能夠落實抵押擔保措施。

毋庸質疑, 擔保方式的多樣和靈活是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發展的靈魂。如果一味強調傳統公司貸款業務 中的抵押等強擔保方式,不破除不動產抵押崇拜思想,則小微企業融資業

務就不可能真正得到長足發展。

三、幾種創新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介紹

根據實務經驗,筆者現介紹三個集群授信案例,該三個融資模式各具行業代表性,可借鑒、可復制性較強。這里需要特別感謝中國民生銀行西 安分行零售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蒙曉

文先生,他是前兩個融資模式思路的最早提出者。

(一)家居行業集群項下商戶租金貸款融資模式

模式背景及設計初衷:在家居建材行業中,如果經營商戶是租賃所在商城中市場管理方的商鋪進行經營,單次租賃期限較短,且租金逐年/次上漲較多,假如市場管理方(出租人)計劃一次性提前收取未來1-3年的商鋪租金,并根據預交的限期給予經營商戶不同程度的折扣回報,而銀行又認可該家居商城集群,同意對商城中的經營商戶進行小微企業融資授信,在市場管理方愿意對商戶租金貸款承擔全程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而且愿意為其保證行為另行提供其它“再擔保”的條件下,銀行可以進行兩個不同性質的額度授信,即首先核定并給予家居商城內全部經營商戶一個最高額授信額度(由市場管理方推薦其認可的經營排名靠前的商戶,且單戶租金貸款的額度不超過其新簽訂租賃合同約定的總租金的80%),另外向市場管理方給予一個相應的最高額保證擔保額度,并通過銀行與市場管理方簽訂相關法律協議的

形式完成保證擔保的法律程序。

該模式會達到以下目的:

1、對市場管理方:通過租金貸款,可以一次性收取未來1-3年的租金,可以增加現金流,有助于其更好地發展;

2、對商戶:商戶拿到租金折扣,避免了以后每或每次簽約時的租金上漲壓力,經營成本降低,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經營或租金交納方面的資金短缺問題;

3、對銀行:優質經營商戶的分散經營本身即是對整體項目授信風險的分散,而保證人即市場管理方愿意以不動產進行“再擔保”,即對 保證行為形成的 最高額 保證債務 進行 擔保 ,客觀上增加了市場管理方的違約成本,可以促使其在推薦商戶及進行保證擔保行為時審慎謹慎 ,而且由于商城經營中大多采取先由市場管理方統一代收經營貨款、再向商戶定期劃轉的結算模式,能夠實際控制商戶的經營資金流,通過對此部分現金流的相應監控,對銀行及市場管理方自身的風險可以再次起到降低作用,附帶地,銀行就此可以順利地開展網銀、結算等產品的交叉營銷,提高小微企業的綜合貢獻度。在實際操作時,商戶的貸款會直接劃入市場管理方(出租人)的對公帳戶(按揭操作模式),商戶可選擇按月等額本息或等額本金還款,如果貸款出現逾期,作為保證人的市場管理方可以暫停與逾期商戶進行內部貨款結算,并有權代銀行扣劃逾期商戶的結算款項,這種風險控制措施對貸款商戶而言,無疑是一種有效威懾力量。此種模式是一種典型的“三贏”

模式,三方利益相互滲透,風險控制措施巧妙,可推廣性較強。

(二)百貨商 超類集群供應鏈商戶融資模式

此種模式的思路側重于信用融資方式的運用。背景及思路是:針對城市主城區內大型的百貨、商業街區及超市經營者(即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鏈涉及的小微企業,如其經營的產品或服務容易產生經營現金流,且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較快,屬于與日常大眾消費關聯度較高、受經濟周期或政策影響較小行業,如其與核心企業合作期限較長、貨款結算頻繁(一般以周為頻次,或者更頻繁),經核心企業推薦,銀行可以給予上游供應鏈的小微企業一定額度的信用擔保融資授信,供小微企業進行短期資金周轉使用。但一般均要求核心企業與銀行形成金融合作關系,要求核心企業負有協助銀行進行小微企業經營數據核實及貸款催清收等

附隨義務。

當然,如果核心企業能夠及愿意對其上游供應鏈企業提供保證擔保,也可以考慮增加授

信的客戶范圍及信用授信額度。

(三)產業鏈品牌核心企業下游一級代理商應付(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基本思路及初衷:本模式主要是為解決知名品牌的生產或銷售商與下游一級代理商之間貨款結算的支付問題而提出。對于在當地或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要求核心企業推薦其認可的資信較好的代理商,并提供相應的保證擔保,由銀行在審核后向品牌代理商給予一定的融資額度授信,主要由代理商向核心企業支付賒銷的應付賬款,或者預先支付預付貨款

使用。核心企業能夠實際監控貸款及其用途。

本融資模式的優點是:在品牌及其代理范圍事先已經調查確定的情況下,系統性風險已經預先得到了排查和降低,對品牌生產→代理銷售環節而言,向代理商融資實質上是對核心企業融資,客觀上有助于核心企業的做大做強,結果同樣是 “ 三贏 ” 。但需要重點關注核心企業的經營及品牌的管理能力,以及品牌所處行業與大眾日常生活的關聯度和知名度。

【作者簡介】

馬緒良,系中國民生銀行西安分行小微企業融資業務評審,中國注冊律師。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3篇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電話:

乙方(融資服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電話:

鑒于:

甲方委托乙方作為融資服務顧問。乙方是專業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管理專業機構。甲乙方雙方協商同意,乙方作為甲方融資服務顧問,為甲方的融資提供信息、意見、建議,制作技術性方案及引入資金。為充分利用甲方的現有資源優勢,加快甲方資產增值步伐,提升甲方品牌知名度和項目含金量,甲乙雙方本著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則,經過友好協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就融資委托事宜在 貴陽市 簽下以下協議,并承諾共同遵守。

一、融資服務事項

1、甲乙雙方同意,由乙方按照本協議的約定,為甲方推薦投資商,并作為項目資金引進和融資管理顧問,全權代理負責甲方經營資金引進和融資工作。

2、甲方承諾,甲方確認乙方所推薦的投資商后,甲方或其股東或其他關聯機構或人員與該投資商達成各種投融資協議(包括但不限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可轉債、中小企業私募債、信托等)并獲得融資的,均視為甲方在乙方服務下融資成功。甲方應按照本協議的約定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

甲方承諾如果甲方與乙方或乙方所推薦的投資商之間達不成投資合作協議,甲方或其股東或其他關聯機構或人員不得單獨與乙方所提供的投資商、其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另行洽談甲方引資項目之事宜。如果乙方發現甲方或其股東或其他關聯機構或人員單獨與乙方所提供的投資商、其子公司或其關聯公司洽談上述引資項目之事宜,并達成協議,視為本協議已經完全履行,本協議的目的已經達到,甲方應按照本協議約定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

3、甲方所獲得的融資額是指甲方與投資商達成的交易合同和/或轉讓書和/或協議中約定的全部但不限于以貨幣資金、承債、債券、股票、機器設備、工藝技術、品牌專利、有形或無形資產價值折算的交易金額總和。

4、甲方同意一旦乙方所提供的投資商與甲方共同建立投資合作伙伴并完成相關協議簽署,在融資資金到達有關帳戶查實可使用后,即視為乙方向甲方提供咨詢服務和其他服務的義務全部完成。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乙方拒付和少付本協議項下的融資服務費。

5、本協議簽訂之后即發生法律效力,對簽約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都應該嚴格遵守協議的條款,任何一方違約,造成協議目的無法實現,另一方有權解除協議,并有權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二、融資服務費及支付方式

1、甲方自乙方所推薦的投資商處獲得融資的,應按本協議的約定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

2、甲方需支付3萬元融資前的項目策劃費,首付款3000元(叁仟元),尾款需在每融資達到10000(壹萬)元支付50%(百分之五十),付完尾款27000元(貳萬柒仟元)止。

3、甲方拿出魅力湘西餐廳15%(百分之十五)干股獎勵給乙方,乙方干股有優先轉讓權。

4、甲乙雙方共同確認,融資服務費金額為甲方所獲得的融資額的

1

5%(大寫:百分之

十五

)。甲方應當自從乙方協助開發的投資商處每成功獲得的融資款項到賬之日起3(叁)個工作日內,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

5、如甲方逾期支付融資服務費,每逾期一日應支付應付未付款總額的

1%(大寫:百分之 一 )的逾期付款違約金。

6、支付方式

融資服務費按如下方式支付:

甲方將上述融資服務費按照約定期限支付至乙方指定帳戶: 乙方戶名: 開戶行: 賬號:

三、各方的義務

1、甲方的義務:

1)甲方須按照乙方的要求提供該融資項目(企業)的詳細資料;

2)在本協議執行過程中,甲方須盡可能為乙方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便利。

3)甲方應當向乙方及時通報投資接洽、談判及合作情況,特別是重要協議的簽署、投資款項的到位情況等。

4)按照本協議約定保守商業秘密。

5)甲方對于項目的優惠條件有所變動,或政策有所傾斜時,應及時通知乙方并提供詳細資料。

6)甲方應按本協議約定向乙方支付各項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融資服務費等。

7)甲方在沒有乙方直接參與的情況下,私自(包括自行或以其他名義)與乙方所推薦投資商合作,甲方也應按本協議的規定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并按服務費的 50 %(大寫:百分之 五十 )向乙方支付違約金。

8)在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兩年內,只要系乙方所推薦的投資商和甲方就本項目或相關項目合作成功,甲方均應按本協議的規定向乙方支付融資服務費,本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并不影響乙方主張此權利。

2、乙方的義務:

1)到項目方進行實地考察,并進行審慎調查;

2)組織資深金融投資及資產管理專家為甲方經營管理量身訂做策劃出個性鮮明、切實可行的融資目標、整體資金引進和融資管理規劃方案和實施策略;

3)利用多種渠道和方式,有計劃地面向投資者、境內外銀行、擔保公司、基金會、風險投資商、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多層次的項目引資或融資推介;

4)組織重點投資商到項目方實地考察;

5)協助甲方與投資商等的談判;

6)投(融)資協議簽署后,盡乙方所能,協助甲方督促投資商資金到位。

7)按照本協議的約定保守商業秘密。

四、聲明與保證

1、甲方的聲明與保證

1)甲方根據其成立地或設立地法律合法組建、有效存續并且狀況良好;

2)甲方擁有簽署本協議所需的必要權力、授權和批準,并擁有必要的權力、授權和批準以充分履行其在本協議項下的全部義務;

3)甲方已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使其獲得授權簽署本協議,在本協議上簽字的代表已獲得全部授權,并使該方受本協議的約束。

4)甲方保證,向乙方提供和/或陳述的所有資料是真實、準確的。如甲方不履行誠信義務,向乙方和投資者隱瞞,虛報相關資料和數據,所造成后果由甲方自負。

2、乙方的聲明與保證

1)乙方具備合法的資格和權利簽署本合同,并已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以獲得授權,接受本合同的條款和條件,簽署及履行本合同。

2)乙方沒有義務對甲方所提供的項目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調查;如果項目資料出現不真實、不準確或不完整的情形,由此導致的所有損失和責任由甲方承擔;乙方對項目沒有義務進行盡職調查。

3)乙方不對所推薦投資商的投資資格、資產狀況、經營狀況、資金來源合法性、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乙方的推薦行為不應視為乙方對所推薦的投資商做出任何的認可或保證。甲方有義務不依賴乙方提供的信息而對投資商獨立進行全面盡職調查。

4)乙方推薦的投資商與甲方之間發生的任何與項目相關的爭議、訴訟、仲裁、行政調查、行政處罰,與乙方無關,乙方不應成為被訴、被調查或被處罰的一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五、保密

1、甲方提供的資料和信息中,如需保密或要求不完全向投資方公開的內容的,應以書面形式向乙方另行出具說明。

2、甲方有義務對從乙方處獲得的投資商的各種材料進行保密,并保證不用于本協議項下融資以外的其它用途。

3、乙方有權向投資商提供甲方所提供的資料(甲方明確要求保密或不得對外提供的除外),乙方對于投資商在占有、使用相關資料過程中可能給甲方造成損害等不承擔任何責任。

六、其他約定

1、乙方僅負責向甲方推薦投資商。甲方與乙方推薦的投資商接洽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產生的糾紛以及責任等,均由甲方與投資商自行承擔,乙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2、如甲方要求乙方提供制作商業計劃書、參加談判、進行調查、進行路演推介等的,由雙方另行協商,相關費用由甲方承擔。

3、應甲方的要求,乙方可向其推薦與融資活動相關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甲方與乙方推薦的中介機構接觸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產生的糾紛以及責任等,均由甲方與中介機構自行承擔,乙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協議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1. 非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并簽署書面協議,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本協議及其附件的任何內容。

2. 本協議的權利義務終止后,雙方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義務。本協議的保密條款在協議終止后仍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八、爭議的解決

1、本協議書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管轄。

2、凡因執行本協議所發生的或者與本協議有關的一切爭議,首先應爭取各方之間友好協商解決。如果未能協商解決,爭議雙方可向簽約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九、協議生效

1、本協議的附件、補充協議均為本協議的有效組成部分,對甲乙雙方均有法律約束力。

2、本協議書一式貳份,甲乙雙方各執壹份。本協議由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署并加蓋公章后生效。 (以下無正文)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4篇

一、融資困境主要表現為間接融資困境

從企業融資渠道方面看, 概括性地可以劃分為兩類, 即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來源主要是企業利潤的留存以及折舊資金, 也包括企業內部員工及所有者自籌資金等, 這個來源對于中小企業規模而言與大企業相比并不遜色, 如果不考慮中小企業擴大再生產, 快速壯大為大企業來說, 甚至是一個優勢。而普通的親屬借款以及民間高利貸恰恰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 不是困境, 而是相對開展較多的融資活動?,F實情況是, 很多中小企業在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 業務上升以及遇到市場沖擊時, 僅僅靠內源融資是不夠的, 捉襟見肘, 變現為融資困難, 這是現象, 實質上不是原因。

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 (包括自然人和企業) 的閑置資金, 使之轉化為企業投資的過程, 具體還可以細分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 這種融資方式, 本質上也不是問題:中小企業本身并未達到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的經濟規模要求, 并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條文或政府的相關政策規定, 是一個正常的問題, 不能說是困境, 客觀上說直接融資不能成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

而外源融資中的間接融資是指企業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間接從資金提供者手中融入資金的方式。而現實情況是, 商業銀行更傾向為國有企業等大型企業貸款, 對于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很困難。這才是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真正癥結所在, 原因可以從中小企業自身和金融機構兩個方面進行理論分析。

二、道德風險是困境產生的企業自身原因

這方面, 主要是從中小企業自身來說, 在我國實行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 微觀經濟主體 (包括自然人和企業法人) 從計劃經濟思維中走出來, 復活了內心中欺騙、不講誠信等思維, 直到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情況, 騙子、言而無信、不履行合同、逃跑、刻意想辦法逃避歸還債務等現象不無存在。臭肉弄的滿鍋臭, 甚至出現一個誠信的、遵紀守法的小企業有時反而被淘汰, 因為面對的是不講規則的競爭者。這就產生了銀行等金融機構, 從直觀上為了避免不良貸款, 降低放貸風險, 不論什么類型的中小企業一概給予漠視, 更不會主動提供貸款, 甚至有抵押也要三思而后行。這種道德風險, 是從普通個人到中小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均是存在的現象, 卻常常被專家學者忽視了, 或一筆帶過, 筆者認為這是導致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開拓底層市場的動力和壓力是困境產生的外部原因

商業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是客觀事實, 但如何盈利, 是否像孟加拉國的格拉敏銀行所具有向經濟社會中的中下階層提供信用貸款的魄力和長遠構想就很難一言而盡。商業銀行也是企業, 企業作為資本運行的載體, 不一定能夠從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角度看待問題, 這恰恰又是導致現實中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重要原因。尤其在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的情況, 改革性嘗試和持續性發展的考量被暫時拋到腦后, 當獲得利潤受阻之時, 可能有助于銀行的主動轉移業務主體, 給中小企業以信任, 當然這種信任也是一種低成本的調研考察為基礎的。目前, 出于自身當前、局部以及暫時利益的考慮, 銀行的信貸審批程序嚴格, 只有通過審核信用、盈利情況、發展能力、償還能力的中小企業才能對其放貸, 其實這些前期交易成本極其昂貴。加上中小企業角度的道德風險存在, 很難通過審查, 加大了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難度, 形成困境。

四、建立健全企業征信體系加大銀行市場競爭性

中小企業自身創辦的特點決定了中小企業內源融資不足, 加強自身建設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基礎。中小企業必須提高信用意識, 加強信用觀念, 履行貸款義務, 不偷稅漏稅, 不斷提高自身信譽。信用程度是決定小企業能否順利從銀行取得貸款的關鍵, 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強化信用意識, 不僅要盈利, 還要樹立起企業“守信用”的形象, 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和融資效率。從政府管理角度看, 應該盡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全國性企業征信體系, 形成企業必須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氛圍, 讓失信者受到打擊, 甚至是致命打擊, 達到良性循環的態勢, 降低道德風險, 為突破融資困境打通第一關。

國家應該健全社會服務體系, 建立為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金融機構, 并逐漸建立起商業銀行的競爭機制, 適時將民間借貸管理為合法合理的直接融資渠道, 讓穩定的高利潤的商業銀行現行狀況改觀, 促使銀行獲得平均利潤, 并從長遠角度考慮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 簡化手續, 降低門檻, 主動進行“向下跳躍”, 開辟中小企業信貸市場。

摘要: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眾說紛紜, 筆者認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主要集中和表現在直接融資方面, 其他融資渠道不適宜用困境表達。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境的產生主要在于中小企業自身和其他微觀經濟主體的誠信缺失、道德風險大, 以及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能夠穩定性地獲得高利潤的背景下, 缺乏考慮銀行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改革動力和向中小企業等貸款改革魄力, 為此從國家和中小企業角度看要重視誠信、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征信體系, 加大銀行的競爭化改革。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創業投資;策略研究

Abstract: The venture investment which pursues the high returns and high risk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mport the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to solve the bottom neck problem in finance, they should also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capital market, which will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tinuous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condition for the timely withdrawal of the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obtain the high return,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mutual success betwee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venture investment.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venture investment;strategic research

2006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制定并頒布施行的《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為中小企業吸收創業投資并利用資本市場謀求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同時也為創業投資在中小企業發育成熟或相對成熟后通過股權轉讓獲得高額資本增值收益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創業投資畢竟屬于新生事物,中小企業如何將引進創業投資與順利進入資本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是當前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引進創業投資的基本原則

(一)不變更實際控制人原則

在資本多數決定原則下,公司意志的形成最終取決于控股股東的意志及其行使表決權的結果,而控股股東的意志則總是由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實際控制人所左右。①因此,一旦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公司新實際控制人與原實際控制人二者的意志將可能出現差異,并進一步通過影響控股股東的意志而改變公司的意志,導致公司在發展戰略、主營業務和生產經營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從而不可避免地影響公司的穩定性。

具備良好的穩定性是企業維護持續經營能力的前提和保證,一個欠穩定的企業不可能進入資本市場,股東也很難從一個經營欠穩定的企業獲得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因而,不變更實際控制人是中小企業引進創業投資首要堅持的原則。

衡量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標準不僅僅以其實際控制股份數量的變化來確定,通過協議或其他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制度安排都可以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變更。所以,中小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時,在控制創業投資持股比例的同時,也要重視與創業投資簽署協議的主要條款及其它安排,確保不因上述因素導致實際控制人地位發生變更。

(二)管理層不發生重大變化原則

一般而言,管理層是指由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它人員組成的公司核心領導層。這些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的人員是具體貫徹落實公司意志的重要力量②,保持管理層的相對穩定對于保證公司意志的執行力具有重大意義。若公司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不但表明公司管理層成員之間存在較大分歧,而且也預示著企業的穩定性將受到削弱。

盡管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尚無統一的衡量標準,但筆者認為,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屬于重大變化:一是公司管理層成員的變化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二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同時發生了變化;三是公司董事會成員的變化超過三分之一;四是公司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等關鍵崗位人員同時發生變化等。

中小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時,在增加管理層成員的前提下,對管理層原成員只能進行微調,對關鍵職位不予調整,以避免出現管理層發生重大變化的嫌疑。

(三)不改變企業登記注冊類型原則

近兩年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創業投資發展較快,國有的、民營的、中外合資的以及外商獨資的創業投資企業均已出現。面對形式多樣的創業投資企業,中小企業該如何選擇呢?這就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而論。通常認為,引進民營的創業投資所涉及的程序簡單、效率較高;引進國有的或有外資背景的創業投資,往往涉及國資、財政或外資等管理部門,審批環節較多,程序比較復雜。

由于創業投資企業的類型各異,因此中小企業引進不同類型的創業投資將有可能導致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的改變,而這一變化將會給企業帶來諸多麻煩,包括企業性質的變更、繁雜的審批程序等,特別是引進有外資背景的創業投資,將導致原本是內資性質的企業變為中外合資企業。

筆者認為,中小企業引進創業投資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以不改變企業本身的注冊登記類型為宗旨。因此,企業可以考慮根據以下要求來引進創業投資:民營企業最好引進民營性質的創業投資;國有或國有控股的非中外合資企業最好引進民營的或國有的創業投資;中外合資企業則三種類型的創業投資均可引進;民營控股的和國有控股的非中外合資企業最好不要引進具有外資背景的創業投資。

二、引進創業投資的主要動機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并非每家中小企業都需要引進創業投資,也不是創業投資對每家中小企業都具有吸引力。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企業的信息顯示,絕大多數企業在上市前并沒有引進創業投資。不過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創業板市場推出預期的明朗化以及國家對創業投資的鼓勵支持政策的推行,創業投資與中小企業“聯姻”的現象將會比較普遍 筆者認為,中小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動機主要在于解決所面臨的財務和戰略兩大問題,具體包括改變財務狀況和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股權結構和股東結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等。

(一)降低過高的資產負債率

中小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之前,獲取資金的渠道主要是通過銀行進行間接融資,這樣產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面對高企的資產負債率,銀行為控制風險而惜貸。企業為改變高負債的財務狀況,只有通過增加資本金即通過直接融資來稀釋資產負債率,為增加銀行貸款創造條件。企業資本金增加的方式可以通過老股東增資的方式進行,也可以依靠引進新股東來實現。由于老股東增資是以凈資產的價格為主要參考,基本上沒有多少資本溢價,因此該方式對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降低效果并不明顯。而通過引進創業投資的方式產生的效果則顯著不同,企業引進創業投資是通過較高發行溢價的方式進行,且溢價部分全部計入資本公積金,使得企業所有者權益快速增加、資產負債率快速下降。

(二)改變過于單一的股權結構和股東結構

中小企業在進入資本市場之前,尚不是公眾公司,股東結構一般都比較單一且股東人數較少。這種單一化的構成不利于企業信用的提升、市場的開拓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因而在實際控制人不發生變更的前提下,企業樂于引進創業投資以改變自身的社會形象和地位,為下一步進入資本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三)建立與創業投資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

在實踐中,也存在這樣一種情形,企業并非基于改變財務狀況和股東構成的原因引進創業投資,而是出于利用創業投資在資本市場中的良好形象和專業化服務水平的考慮,以期通過與創業投資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享創業投資擁有的各種社會資源,從而實現企業盡快進入資本市場的目的。

三、引進創業投資的時機選擇

企業何時引進創業投資?理論上而言,并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從實際運作的情況分析,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時機有三個時點可供選擇,即企業改制前、改制后和申請上市前。

(一)在企業改制前引進

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創業投資進入中小企業的目的是基于企業在資本市場能夠順利實現上市的良好預期。由于上市公司的組織形式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而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之前是有限責任公司,因此企業為了盡快融入資本市場,必須通過整體變更的方式進行改制。但由于企業改制面臨包括審計、評估等諸多工作,企業在資產、人員、財務、業務和機構等方面存在的規范問題也較多,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困難較多。并且創業投資也認為,在企業改制前進入的風險較大,愿意進入的價格也比較低。因此,對雙方來說,在此階段引進創業投資難度較大、風險較大、成功率較低。當然,對于那些組織形式已經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并不存在組織形式變更問題,如果其在規范方面不存在大的障礙,其引進創業投資的時機可以比較靈活。

(二)在企業改制后引進

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企業的審計、評估工作已經完成,規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大部分歷史遺留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有的企業已經聘請了中介機構,甚至還進入了輔導期,企業上市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晰。因而,企業在此時引進創業投資的機會比較成熟。創業投資也認為此時進入企業的風險較小,大多數企業均是在這個階段完成了引進創業投資的工作。

(三)在企業上市基準日前引進

企業上市基準日明確以后,中介機構已經開始準備申請上市的核查和保薦工作,創業投資在此時進入的風險最小,相應地,進入價格也最高,不過絕大多數企業在這時是不會再引進創業投資的。因為隨著基準日的臨近,公司消化創業投資的時間較短,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在申報基準日公司財務報表上尚有大量的貨幣資金,這樣一來將會給人們帶來該企業并不缺少資金、申請上市并募集資金的理由不充分的質疑。

綜上所述,筆者主張,企業在改制后著手進行并盡快完成創業投資的引進工作是最優選擇。

四、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模分析

中小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模多大比較合適呢?在遵循前面所述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應根據公司的實際需要進行,對規模大小并沒有嚴格要求,但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時,還是應該考慮以下影響因素。

(一)對引進總規模的控制

一般而言,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模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一是企業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若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非常高,處于絕對控制地位,則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梢源笠恍?反之,則應少些。二是企業對資金需求的數量。企業若純粹是為了降低資產負債率,引進規

??梢栽O定為將該指標降到70%以下的水平即可。若企業除此而外還有新的投資項目,則應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需要,適當擴大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模。從實踐上看,中小企業在引進創業投資后,后者占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0%,總的引進資金總額不宜超過引進前的所有者權益的規模。

(二)對引進單個創業投資規模的控制

從數量上看,企業引進創業投資的規模通常在兩個及以上,這是因為企業不希望出現一個持股比例較高、對控股股東地位構成潛在威脅的股東;而創業投資企業本身也不愿意將較多的資金投資于一家企業而擴大投資風險。不過,如果企業出于戰略考慮只引進一家投資規模較小的創業投資也未嘗不可??偟膩碚f,不管企業引進創業投資家數的數量多少,單個創業投資在中小企業的的持股比例最好控制在總股本的5%以下。因為比照《證券法》、《公司法》、《首次公開發行并上市管理辦法》及《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等法律、規章的規定,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在企業股票發行和交易過程中將承擔較多的信息披露義務,而企業聘請的中介機構在盡職調查和上市保薦過程中也將因此承擔更多的義務和責任。

五、引進創業投資所涉及的核心條款

由于創業投資是以高溢價進入中小企業且不謀求對企業的控制權,因此創業投資對游離于自身控制之外的該部分資產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以最大限度保證其權益不受侵害或降低受侵害的程度。從具體實踐來看,關注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定價機制

由于中小企業希望以高溢價向創業投資出售股份,而創業投資試圖從中小企業高速的成長中獲取高額回報,因此,股份定價就成為雙方關注的重點。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引進創業投資所采取的定價方式主要包括凈資產法、動態市盈率法和靜態市盈率法。至于定價的倍數將由雙方談判決定。從實踐來看,影響最終定價的因素包括:企業本身的成長性、盈利水平、二級市場行情以及創業投資本身的背景、擬購買股份數量等。一般來說,5-8倍的靜態市盈率可能是雙方比較能夠接受的價格。如果最終確定的價格較低,則創業投資所附加的條件就較少,否則,附加條件就較多。 目前市場中還有一種稱之為“對賭條款”的定價機制。該機制對于那些成長性很好且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比較有利,但是,其對企業帶來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一旦企業盈利水平下降,企業控股股東將拱手相讓部分股份,甚至最終失去控股地位而淪落為中小股東。鑒于這種機制風險較大,中小企業在采取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

(二)權利行使機制

創業投資為行使股東知情權和監督權的需要,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強調其享有的股東權利。

1.要求在企業董事會或監事會中占有一定的席位。通常是派一人出任公司董事,也有出任監事的。對于投資比例較低的創業投資,中小企業一般不給予董、監事席位。由于創業投資是一種股權投資,并不參與企業具體的經營管理活動,其一般并不謀求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職位2.要求享受類別股東表決權。創業投資為保護其股東權益不受侵害,在享有知情權的同時,要求對企業重大事項享有“一票否決”的權利,重大事項主要包括:修改公司章程;以股權或債務的形式進行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一定比例的重大業務或資產收購;處置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一定比例的其全部或大部分的業務或資產;與關聯企業或關聯方的關聯交易;向第三方提供任何擔?;蚪杩?貸款余額的增加;或在任何一個會計內發生金額超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一定比例的固定資產或非流動資產的支出;募集資金的投向等。

3.財務資料的查閱權和檢查權。創業投資一般要求,每一財務季度結束后有權獲得季度財

務報告和經營報告;在每會計結束后有權獲得經審計的合并財務報告和經營報告;有權隨時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檢查。

(三)權益保護機制

由于創業投資是以高溢價的形式進入中小企業,因此,企業對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科目的任何處理都可能造成對創業投資權益的實際侵害。因此,創業投資設置了許多條款來保護自身權益。

1.不分紅利、不送紅股。創業投資要求,在一定期限內(一般是指在企業上市前或上市情況明朗前),企業不得進行利潤分配。其原因在于,創業投資的入股價格遠遠高于企業的其他股東,按照“同股同權、同股同利”原則進行的利潤分配,創業投資的投資回報率將大大低于其他股東,因此,利潤分配實際上是對創業投資權益的攤薄。況且創業投資涉足中小企業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紅利,而是為了在股權轉讓時獲得高額差價。

2.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因為企業資本公積金的大部分是由創業投資以高溢價投資形成的,老股東對資本公積金的貢獻較小,若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創業投資只能與原股東一樣同比例轉增,這實際上是對創業投資股東權益的稀釋。

3.不增發新股。引進創業投資后,企業可以還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增發新股:一是向老股東配股、定向發行股份來增加資本;二是向新的投資者發行新股來增加資本。對于第一種方式,由于老股東不可能同意以溢價的形式增購股份,所以向老股東發行新股獲得較高的資本金難以實施。對于第二種方式,只有在增發新股的價格高于創業投資的入股價格時,創業投資股東才會同意。由于創業投資畢竟是高風險的投資,若以更高的溢價再次引進投資者,也難以實現。因此,除非企業確實因為新項目建設的需要,否則創業投資不主張企業在上市前再次發行股份,以免稀釋其在中小企業中實際享有的股東權益。

4.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不得轉讓、質押??毓晒蓶|股權轉讓不但削弱其控股地位,而且還存在控股股東套現的嫌疑,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創業投資的權益。另外,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一旦質押,則表明企業的控制權處于不穩定狀態,存在隨時被交易的可能。當質押權人行使權利時,將可能導致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這將直接導致創業投資的投資權益造成實質損害。

(四)退出機制

不容置疑的是創業投資持有中小企業的股份是階段性的,其最終目的是在條件成就時退出。創業企業何時退出以及如何退出呢?通過分析表明,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企業上市后退出。創業投資通過在二級市場拋售的方式直接取得高回報,這也是中小企業和創業投資都希望看到的“雙贏局面”。根據目前《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創業投資持有的股份在股票上市滿一年后可以交易,創業投資在退出過程中應遵守交易規則,履行相應的義務。

2.股權轉讓。在約定的期限內,企業仍未實現上市或創業投資認為退出時機已經成熟,創業投資將持有的股份轉讓給其它投資者。

3.約定由企業回購股份。在約定的期限內(一般是三年),企業仍未實現上市,創業投資有權要求企業以約定的條件回購?;刭彽膬r格通常是創業投資金額加上每年不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補償。

4.退出保證。創業投資一般還會在回購條款中約定,企業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應對回購股份的承諾提供相應擔保并承擔連帶責任,當企業不能履行回購義務的時候,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必須受讓創業投資持有的股份,以保證其能夠成功退出。

(五)司法救濟機制

任何投資都面臨投資風險,具有高風險的創業投資更不例外,其投資利益存在隨時受到侵害的可能,因此在投資協議中必須約定司法救濟條款。當創業投資的股東權益受到或可能受

到損失時,其將啟動司法救濟機制予以保護。

司法救濟的途徑主要包括兩種:一是訴訟救濟。通常約定由創業投資企業所在地的法院行使管轄權。為做到這一點,投資協議一般是在創業投資企業的住所地簽署,并約定將合同簽訂地作為糾紛訴訟的法院管轄地,以避免可能產生的由中小企業所在地法院管轄引起的地方保護主義。二是仲裁救濟。鑒于仲裁具有的“一裁終局”的特點,大多數創業投資在協議里同意將投資糾紛提交雙方確定的境內仲裁機構進行仲裁。

六、結論

綜合對引進創業投資的基本原則、動機、時機、規模與核心條款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應在堅持實際控制人不發生變更等三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在與創業投資就定價機制、權利行使機制、權益保護機制、退出機制及司法救濟機制等五方面達成一致的情況下,于改制結束后盡快完成創業投資的引進工作,從而實現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創業投資順利退出的雙贏局面。

注釋:

① 《公司法》第217條規定,實際控制人是指,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實際控制人。

② 關于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嗯的法定義務的規定,參見《公司法》第148條。

參考文獻:

[1] 章彰,傅巧靈.政府干預與創業投資的發展[J].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0(3) .

[2] 任赫達.中國風險投資退出機制研究[J].財經研究,2000(2).

[3] 高曉燕.政府對風險投資環境的影響[J].商業研究,2003(9) .

[4] 王松奇.創業投資與自主創新體系建設[J].銀行家,2005(9).

[5] 趙玉海.政府風險投資的功能定位和運作思路[J].財貿經濟,2003(7).

[6] 羅明忠,蘇啟林.政府介入風險投資的經驗教訓[J].南方金融,2004(5).

[7] 程國琴.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制度供給作用[J].工業技術經濟,2006(2).

[8] 王莉,孫強.簡析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J].. 科技創業月刊,2007(7).

企業融資服務范文第6篇

負債融資或負債比率的上升雖然能夠回避股東與企業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利益沖突,抑制經營管理者的道德風險行為。但是,當企業發行公司債券或向金融機構借款時,作為企業內部經濟主體的股東、經營管理者和企業的外部債權人之間就形成以負債契約為媒介的委托代理關系。在這種以負債契約為基礎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存在著作為委托人和債權人和作為代理

人的股東以及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之間的利益沖突。為簡化分析,我們以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代理沖突為例進行分析。

債權人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主要表現為負債契約簽訂后,股東有可能從事各種損害債權人利益或降低企業價值,導致代理成本發生的道德風險行為。股東道德風險行為,或者說,負債融資中代理成本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股東存在著將本屬于債權人的權益轉移到自己手中,以提高企業股票的市場價值的內在動因。當然,僅有動因的存在,道德風險行為并不一定會發生。關鍵在于,企業利用負債融資時,股份制企業的股東有限責任等內在特征為股東從事道德風險行為提供了可能。

因負債融資引起的股東道德風險行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股東有可能將本屬于外部債權人的權益通過一定方式轉移到自己手中;二是有可能出現因企業債務超過而使股東放棄對債權人或股東有利的投資項目的投資不足現象。

(1)債權人權益的轉移

股東以及作為股東利益代表者的企業經營管理者轉移本應屬于外部債券人權益的手段主要有三種,即股利政策操作、現有債權價值的稀薄化以及資產代替行為。

①股利政策操作。企業利用負債融資后,股東可以在不改變預訂的投資項目計劃,或在投資項目計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將通過負債籌集到資金用作股利分配的來源,分配給股東;而在投資政策可以改變的情況下,股東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有可能通過削減投資項目的方式,減少投資支出,增加股東的股利分配,使股東的利益增加;更為極端的情況是,當企業經營狀況惡化時,股東及企業經營管理者有可能將企業的負債資產采取股利的方式分配給股東,以逃避對債權人的債務。

②現有債權價值的稀薄化。在企業市場價值和現有營業收益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經營管理者可通過發行與現有債權具有同等或同等以上優先權益的證券,使現有債權人的債權價值被稀薄化,達到轉移現有債權人權益的目的。

③資產代替。資產代替使指企業在負債融資后,股東在投資決策時,放棄低風險低收益投資項目,而將負債資金轉向高風險高收益投資項目的行為。

一般地,投資項目的收益與其風險時成正比的。股東放棄低風險投資項目,選擇高風險投資項目,如果成功,由于債權人只獲取負債契約中約定的固定收益,超過低風險投資項目收益的超額部分全部歸股東所得;如果失敗,股東本來應承擔投資決策失誤的全部損失,但是在股東有限責任制下,超過股東出資部分的損失則全部由債權人負擔。這種股東有限責任制下與債權人之間收益與風險分攤的非對稱性使得股東在從事投資替代行為的動機。

(2)債務超過和投資不足

企業利用負債融資有可能使企業因負債過多而導致企業對較高收益的投資項目無法融資、融資能力低下的債務超過現象,還有可能使股東主動放棄對債權人有利的投資項目。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企業投資發生投資不足。

最早分析了負債融資引起企業出現投資不足現象發生的可能性的耶斯認為,企業是一個發展的經濟主體,企業的價值不僅包含市場對企業現有資產的評價價值,而且還包括市場對企業將來投資機會的市場評價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對其所擁有的投資機會并非一定能夠或一定愿意實際投入資金,企業在決定對其所擁有的投資項目是否進行資金投入時,企業的現有負債余額、現有負債的時間構成以及即將借入的新增負債額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F有負債余額、負債期間以及新增負債額對企業股東和經營管理者新項目投資決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下兩個方面:

①被動放棄對股東有利益的投資項目,出現投資不足。當企業擁有較多的負債余額而又缺乏償還資金時,企業可能會因此導致融資能力降低,從而不得不放棄收益較高的項目。

②主動放棄對債權人有利的投資項目,出現投資不足。當企業擁有的投資機會的凈現值為正,但該現值小于或等于企業現有負債余額或即將借入的負債額時,盡管對債權人而言,這種投資機會有利(投資機會的凈現值為正),應該投入資金,實施該項目。但從股東的角度來看,并非一定愿意投入資金。原因很簡單,股東項目所獲的投資收益將全部歸債權人所有,股東自身得不到任何收益。

上述因負債融資引起的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或股東的道德風險行為,都會導致代理成本的發生。代理成本發生的原因在于,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合理的債權投資者在購買企業債券或向企業提供債務時,會充分考慮企業負債融資中的這種利益沖突

以及股東可能從事的各種道德風險行為,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債券價值進行評價或確定負債契約的利率水平,其結果勢必導致資本市場上企業債券價格降低或負債契約利率上升。債券價格降低或負債契約利率上升的成本最終由股東負擔。

因此,從股東的角度來看,在利用負債進行融資時,由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股東與債權人利益的沖突,降低負債融資

的代理成本,其有效途徑是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股票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或可贖回公司債券,以及選擇合理的債券期限等。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以一種附帶企業普通股股票轉換權的公司債券。債券的持有者享有債券發行時事先確定的一定期限內,按一定的轉換價格或轉換比率將所持有的債券轉換成公司普通股的權利??赊D換債券在為轉換為普通股股票以前,作為一種單純的債券,債權人可以按期得到應有的債券票面利息,并可照樣獲得一般債券的安全性。

股票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時債券的持有人可以在事先確定的一定期限內,按一定的價格購買企業普通股股票權利的一種公司債券。債權人享有的購買權包括企業即發股票、新發股票和未來預定發行股票的權利。

可轉換公司債券和股票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兩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性質。對債權人而言,兩者都類似于一種股票看張期權。所不同的是,可轉換公司債券一旦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股票,債權人也就轉變為公司普通股股東;而股票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持有者行使股票認購權后,其作為債權人公司所享有的債權權利并未發生變化,而且還作為公司股票持有者享有普通股股東的權利。

正因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和股票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對融資而言具有股票看漲期權的性質,所以,發行這兩種債券來融資,有利于克服因普通公司債發行而有可能導致的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特別是股東和資產替代行為的發生等。

前述分析表明,當企業利用普通公司債券融資時,選擇相對高風險的投資項目,對股東較為有利,所以,股東存在著從事資產替代行為的動機。如果債權人能合理地預期到股東地這種行為,市場上企業債券地價格就會相應地被低估,發生代理成本。當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和普通股優先認購權公司債券時,兩種公司債券地市場價值將隨企業普通股股票地市場價值的上升而上升。兩種公司債券所擁有的這種性質將有利于抑制股東從事使企業價值低下的高風險投資行為。比如,在企業所發行的債券全部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情況下,如果企業的股東選擇高風險的投資項目使其股票價值上升。企業可轉換債券價值也必然上升。在企業股票和債券價值都上升的情況下,企業的市場價值也必然上升,但是,在資本市場上,如果投資者預期股東會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企業的市場價值應下降。顯然,在企業價值方面的前后兩種結果相互矛盾,其實際結果是企業股票價值的下降。因此,股東也就不會有從事資產替代行為的動機。

可見,在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都存在代理成本的情況下,企業最優資本結構的選擇應該使兩種代理成本最小。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為籌集外部資金而發行的金融證券不僅僅只是企業現金收益的要求權,而且,還內含與企業所有權相關的剩余支配權和經營決定權的配置。這樣,企業價值的提高顯然就與企業內部治理機制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

股權結構通過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來影響其治理效績,進而影響到企業價值。公司治理機制使基于治理結構的企業內在運行狀況,使將其核心資源配置在一起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契約關系(張五常,1998),也是協調和規范各利益主體間關系的制度安排。當企業的經營因企業各利益相關主體間的權利和責任不對稱,使得各種代理成本和交易費用發生時,企業治理機制就是用以處理企業不同利益主體指甲索尼得權利和責任,以達到企業效率的一套制度安排;當企業被看作使一個不完備契約時,企業所有權包括對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企業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的有效結合時企業效率經營的關鍵。股權結構作為這種制度安排的基礎,對結構的形成和作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既分權又互相制衡的制度來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風險,防止經營者背離所有者的利益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因此,股權結構決定著治理結構,首先通過股東大會形成公司最高決策,進而決定對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的授權,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則構成治理結構中的四大利益主體,彼此間形成有效的制衡關系。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之間這種基于委托代理關系的分離構成了股份制企業的根本特征。不同的股權結構中,所有者及其代表對代理人的控制能力與積極性不同,因為他們對代理人行為承擔的風險及從中獲取的收益是不同的,而不同的股權安排就會有不同的組織效率,并導致不通的企業行為。

 

上一篇:慢病報告培訓范文下一篇:水滸傳第十回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