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

2024-01-28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1篇

(1)通過《東西文化之分與城鄉文化之別》等篇目的學習,使學生領會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不是絕對的,而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對話和融合卻是必然的。

(2)通過東西方文明發展史和文化特色的比較,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各具特色的文化樣態,并學會思考文化的差異所能帶來的文化互補共融的可能性 ? 教學重點:

(1)熟讀《東西文化之分與城鄉文化之別》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等篇目,理解其思想主旨

(2)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融合的可能性

? 教學難點:

東西方文明在其悠久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格,這些差異既是文明沖突的潛在因素,同時也是文化融合的有利條件,學生在文明沖突和文化融合兩種進程的理解中,往往容易走極端,陷入片面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或西方中心主義的怪圈中,引導他們認識和理解文化碰撞的真諦是教學的關鍵。 ?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 教學方法:理論講解,看圖片資料,課堂討論 ? 教學內容:

一、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文化的多元性

引題:從古代文明的起源處來看,世界上存在著四大文明古國,就地球這個紛繁人種聚居的地域來看,世界上存在著五大洲,目前共有232個國家和地區,大約有2000個民族,這些不同的民族在語言、信仰、價值觀、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不盡相同的差異,正因此形成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今天,我們要進入的就是這樣一個新的專題,關注的正是我們所身處的這樣一個極為敏感的世界,我們從中西方文明的視角,探討不同文明之間究竟存在著哪些差異,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面對差異,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應該有怎樣的一種文化態度和文化責任。

(一)解讀中西方文化內涵的差異: 關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從文化表象上同學們很容易就能羅列出很多方面,比如,中國人的節日文化,中國人的休閑文化、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此處可以讓學生參與討論:中國人過年與西方人圣誕節的差別;中國人喝茶與西方人喝咖啡的不同;中國人餐桌上的觥籌交錯與西方人的自助餐等等。

影像展示奧運開閉幕式中中國的表演和倫敦八分鐘的表演,請學生通過影像資料談談對中西文化表現差異背后的文化內涵。

當奧運會開幕式中那幅中國味極濃的大型卷軸緩緩打開的時候,我們仿佛走進了中國文化的氣場中,以身體為筆,只是非常簡單的勾畫、鋪陳,一副山水潑墨圖便在我們的眼前捭闔開來,它或許沒有白描那么講究細節的逼真,也沒有絢爛的色彩點綴期間,但我們依然能夠感到一種天地混沌樸素自然的大美在心中氤氳。而頗有現代氣息的倫敦八分鐘,撲面而來的是一種動感而又極具個性的時尚味道,舞臺上扮演路人的舞者隨心所欲,沒有統一的著裝也沒有整齊的舞步,他們更多的是在表演自己,不管城市的街道如何車水馬龍,霓虹燈如何閃爍,他們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踏著自己喜歡的節奏舞蹈。我想,這就是中西文化通過一次表演呈現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力,它們一個喜靜,一個好動,一個追崇天地間的大美,一個追逐塵世間獨享的自由;它們一個注重整體和諧,一個關注生命的個性。其實,這種文化上的差異時時處處不在顯露它們鮮明的特色,比如中國建筑講求的是對稱、和諧、秩序、天人合一;西方建筑講求的是非對稱、對上帝無限超越精神的禮拜;中國山水畫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恬靜自在的人生追求,西方雕塑突出的是人與自然的抗爭(背景雕塑展現的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拉奧孔是當時特洛伊城的一個祭祀和預言家,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人城中。這觸怒了雅典娜和眾神要毀滅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將拉奧孔父子三人咬死,畫面上展示的正是這樣一種人面對巨蛇奮力一搏的掙扎,當個體的生命將一腔熱血投諸于比自己強大的客體時,他變成了人性的英雄);中國人的生活觀念體現的是人倫關系、群體關系,與之相對,西方人的生活觀念體現的是個人自由意志和自我完善(這一組圖畫是一個德國人繪制的中西世象百態:在圖片中,第一副畫中那個放大的人的形象代表西方人,而那個被縮小的人是中國人的代表,當然這里不是指中國人是弱小的,而是指中國人的個體形象的注重不及西方人;第二副圖畫對應第一副畫告訴我們中國人是在群體中生存的,而西方人則是個體性的存在方式;第三副畫顯然是一副三代同堂的角色,中間那個白色的小一碼的人代表家庭中的孩子,很顯然,孩子在西方家庭中是和所有成員并排站立,也就意味著他們與成年人一樣具有獨立的人格意識,而中國家庭中,孩子居中,是眾星捧月的對象,這就意味著他是被保護的,這種保護甚至是可以傾注成人世界的所有,以不計代價的方式進行的,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種犧牲精神叫做愛的無私,但同時這種愛會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喪失自我成長的歷練。無庸諱言,通過前三組圖畫,我們很明顯感到中國人是在群體中生存,注重集體感的人群,所以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維系上我們更傾向于家國意識,這就是為什么當國家有難時,中國人總是表現出無與倫比的齊心協力精神,在個人與國家,個人與家族之間總是潛意識里將后者視若一種崇高的目標。當然,也正是因為我們對親情的注重,所以才會有最后一組畫中的西方人老了只能與狗同樂,而中國老人更愿意享受天倫之樂。當然,這并不表示,我們的家國意識,親情觀念就是絕對完美的,畢竟為此我們也要犧牲個人一定的獨立和自由,而同樣個性的自由也應該是被尊重的。)

(二)中西方文明差異的形成

通過中西文化表現形態的呈現,我們已經發現在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上,雖然同屬一個物種,但人類所創造的文明形態卻有相當的差別,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中西方文明之間會有如此的差異,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走進上古時期的文化起源處,來試著分析中西方文明格局的形成歷史。

首先,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最初的經濟形態,最終促成了生存理念上的差異。愛琴海區城是指以愛琴海為中心的地區,包括希臘半島、克里特島、愛琴海中的各島嶼和小亞細亞半島的西部海岸地帶。在這塊不大的區域中,海陸交錯,山巒重疊,海洋占了大半面積,無數的小島星羅棋布,象跳石那樣密布在海面上,這給古希臘提供了極好的海上交通。愛琴海區域又是一個多山地帶,今島西北部有品都拉斯山,東北部有著名的奧林匹斯山,中部有巴那撒斯山,南部有太吉特斯山。群山造成了貧瘠的土地,可耕面積受到極大限制。農業無法在希臘半島上大顯身手。陸地把貧窮送給了希臘人,大海卻賜給希臘人以財富。人們謀求生計、獲取財富主要依靠海上的貿易。海上的貿易,促進了古希臘手工業.航海業和商業的高度繁榮。當時最重要的手工業中心雅典,冶金、造船、武器、皮革、工商業最為發達。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最終形成了以工商業城邦為中心的古希臘社會經濟的商業性特征。與古希臘地理環境相反,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一個極有利于農業生產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平坦廣闊而肥沃的土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場地,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這里耕耘收獲,繁衍生息,農業經濟得到了高度發展。從最早的文字記載甲骨文來看,農業生產被放在極重要的位置。這種特殊而極端的地理位置,也使古代中國不可能利用對外貿易來刺激和促進國內商品生產。因而中國古人重視的便是農業生產。

在商業性經濟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土壤和氣候中,培育起了古希臘人的民族性格和價值觀。商業經濟和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尚個人自由平等和個性的發展,個體的創造,個人的奮斗,祟尚個人的發財、個人的愛情、個人的享樂,以及個人英雄、個人冒險。排斥外在的人為的束縛,將物質利益作為言行取舍的準則,將自我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偠灾?,從古希臘商業經濟和民主政治中陶冶出來的民族特征,是以自我為核心,以私利為基礎,以享樂為目標的敢于冒險、敢于進取的開放性民族品格。這種民族品格,在著名的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中都有鮮明的體現。

與西方相反,中國的農業型經濟與宗法制政治,則將中華民族塑造成了一種與西方截然不同的民族品格。封閉式的農業經濟,使人們眼界狹窄,樂于安貧守舊,不肯冒險。嚴格的宗法政治,壓抑著人們的個性自由,更無民主平等可言。凡是敢于違背這種基本宗法政治制度和社會關系的人,一律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不僅天子可以興師討伐,而且可以“人人得而誅之”。宗法政治反對個人的自由,反對貪圖私利,越禮享樂,而極力強調天子的尊嚴,國家的統一,血親家族的融洽,尊卑等級的神圣,品德修養的重要。提出“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克己復禮”(《論語•顏淵》),提倡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匹夫不可奪志”、“貧賤不能移”的氣節。從西方文學實踐來看,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們,其價值并不在于對君主的忠貞和品德無暇,而在于他們個人的毅力,勇氣和智慧。足智多謀的阿加門農,盡管為了一己之私利,奪走了別人心愛的女人,但仍為一個英雄。敢于冒險的奧的修斯,更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拜倫的長詩《唐•璜》,前半部分完全是謳歌主人唐璜的浪漫戀愛史,后半部分則寫主人公為個人,為自由的‘英雄”業績。這種對個人英雄的贊頌,是西方文學的普遍現象。而中國的英雄,絕不是那種為一己之私欲奪人之愛的將軍,更不是四處沾花惹草,走—處愛一個女人(甚至愛幾個女人)的花花公子。而是如屈原那股品格高潔、忠心既耿的正人君子、具有對君王忠心不二,“雖九死其就來悔”赤誠肝膽?;蛉缍鸥χ畱n國憂民,或如岳飛之敬忠報國,或如文天樣之視死如歸,或如陶淵明之歸田園居。這些忠君報國貧賤不移的君子們,才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其次,形而上的哲學觀念構筑起了不一樣的中西文化樣態。同學們也許不一定解釋得清楚什么是形而上的哲學觀念,其實說得更加通俗一點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就是追問世界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問題。自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不管在地球的那個角落的文明幾乎都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的。對世界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問題的回答,中國文化給出的是這樣一系列的概念:道、無、氣。西方世界給出的是另一組概念:理念(idea)、有(being)和實體(substance)。道,是核心,無,表明道的形而上的特征,它不是具體事物,“道可道,非常道”,“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氣,說明了“道”的生成運轉變化,它無所不在,卻又無象無形,氣之凝聚形成實體,實體之氣散而物亡,又復歸于宇宙流行之氣。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河草木,飛禽走獸,悠悠萬物皆由氣生。人為萬物之靈,亦享天地之氣以生。“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禮記·禮運》)。在氣的宇宙中,無是根本,是永恒的氣,無是有的本源,又是有的歸宿,有是暫時的,有限的。這種有無相生的氣的宇宙觀決定了中國人對世界整體的認知特點:不是把實體和虛空分離開來,而是必然把二者聯系起來,氣使得具體事物從根本上不能獨立,必須依從整體。氣的宇宙世界,雖也可分析,但更靠感悟,正因此中國的思維走向的不是形式邏輯,而是感性思維?!兑讉?bull;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象,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是故謂之爻。”周易中的取象思維的出發點同樣是對物象世界的直接觀察和自在體認,它并未割裂人與宇宙萬象的天然聯系,而是通過直面物象的方式取得物我之間的溝通和認知,這種思維方式的先導作用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思維方式和詩性話語。老子講“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老子》第十六章)追求的是對萬物盛衰起落的直接體悟。莊子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大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也。”(《知北游》)“不言”、“不議”以及“不說”正是為了凸現“觀”的意義,在莊子看來對道的體悟,需要的是明心見性的直觀,而不是建立在人言基礎上的抽象思辨?!短斓馈菲休啽忭捷喌脑⒀跃褪窃谥v對事物的明見,需要的是“得之于手應之于心”的直接體悟和親身體驗,從而順應事物本然的存在規律達到對事物的體認,這個過程無關于前人訴諸于筆端的經驗先導,因為所謂書中之言建立在所謂的客觀邏輯建構上,它并不如親身體驗更加可信和可靠。莊子的直觀體認強調的是自然萬物的自顯,而非人的強為。

附:《莊子·天道》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而與之相對,西方文化的世界形成的概念是一種實體觀,idea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就是世界形成的“模子”,先有一個模子,人才能據此制造世間萬物,于是從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再到赫拉克利特,乃至中世紀的神學都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水、數、火以及上帝等,它們都是明晰的、實體性質的,西方哲學的追問看重的是有而不是無,是實體而不是虛空。因為實體的存在,西方人總是希望用一種客觀存在的規律去帶動人類認知更多的事物,比如說根據能量轉化原理發明了電燈,電子技術的發展才有了我們今天時刻都無法離開的電腦,生物學的進一步發展才有了克隆技術的問世,等等。當西方人不停地去用科技理性去探察我們周遭的世界,依靠邏輯和實驗去不停地推演宇宙的時候,他們越來越離不開一種標準化體系化的思維方式,那就是人類的活動必須在嚴格的邏輯思維中展開。根據我們上述所講的莊子的人生經驗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西方人對此或許正好持相反的意見,他們不會偏信所謂個人的經驗,他們更愿意相信一種被總結出來經過論證推理的技術方法,后人可以依此獲得一種更加客觀可循的認知。

二、文化的角力與文化的沖突

盡管在文化思維上中西方表現出一系列的差異性面貌,但在歷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兩端的文明都在各自所依存的文化形態中相對穩定的發展,這種相對獨立的發展局面直到近代被打破了,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清末時期最為坎坷屈辱的一段中國歷史。顯然,在這一時期,文化的平衡狀態被打破了。當時的中國在經濟上,實行重本輕末、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政治上,實行專制、保守的政策;在軍事上以固守中原、防御外敵為主,長城就成了防御政策的象征;在文化上,重道德修養、輕個人功利,形成了重道輕術,崇本息末,重倫理、輕科技的傳統。當東方世界依然在與土地的親密關系中維持著封建制的現狀時,西方世界首先打破了人與土地的依附關系進入到了資本主義的現代文明,而這也正加劇了東西方文明之間關于孰優孰劣的爭論。西方的理性與科學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中的偉大意義不可忽視。近代以來,物理學的聲、光、化、電之發現與應用,一直到現代IT高科技所帶來世界面貌之變化,可以說都是在理性與科學基礎上實現的。當外國的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一個與外界基本隔絕的時代便告結束。但是,外敵的入侵并不是為了傳播文明與幫助發展,而是為了掠奪和奴役。在慘痛的現實面前,在亡國亡種的危機面前,對傳統的懷疑、反思,對外來思想的學習、借鑒,促進了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崩潰與重構。究竟中國應該走向何方,如果說在此之前的東西方之間各自保持一種相對平衡的力量,當力量產生懸殊之后,中西方的關系應該怎樣選擇呢?我們不妨先從馮友蘭先生的文章說起。

(參讀課本《東西文化之分與城鄉文化之別》) 請問:在馮友蘭先生看來,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差別被做了怎樣的比喻?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對比呢?在你看來在當時的中國在哪些方面存在著和西方的差別?

馮友蘭先生在他的文章人把進步與落后冠之以城市與鄉下之別,他指出西方在世界上居于城里人的地位是從一次重要的大改革開始的,這場改革就叫做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究竟給西方世界帶來了怎樣突飛猛進的變化呢?我們不妨看以下的一組圖表,更能說明問題。

西方的現代文明

工業:機械化、自動化、技術密集(勞動密集)、 農業:操作機械化、農田水利化、農村工業化 國防:武器裝備現代化 科技:三次科技革命 政治:法制化、規范化;

價值觀念:競爭意識和平等意識等等 與之相對:中國的傳統文明 工業:簡單的手工業 農業:個體勞作、自然灌溉、自給自足 國防:刀槍棍棒 政治:集權等級制

價值觀:三綱五常,君子言義不言利 很顯然,從這組對比的圖表中我們不得不承認現代與傳統的角力,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最終形成了文化沖突的態勢:經濟強大起來的西方國家,為了占領更多的資本市場,為了不斷滿足他們對個體意欲的擴張需要,東西方文明的平衡狀態終于被打破了,東西方文明之間從兩不相干到兩相對峙,討論:在這樣的強烈對比下,馮友蘭先生給中國的道路指明了什么樣的方向?他所謂的擺脫鄉下人的局面,應該走怎樣的道路?

馮友蘭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說道:“英美等國之所以能于現在世界中取得城里之地位者,乃因其近代化或現代化,乃因其先有某種文化。中國之所以于現在世界中流為鄉下的地位者,乃因中國未近代化或現代化,乃因中國未有某種文化。”顯然馮先生認為我們應該在這樣一個歷史轉折時期,向西方的現代化道路借鑒。馮先生是一個代表,他代表了一批從海外留學歸來,對中國傳統文化深表隱憂的思想者的心聲,于是,中國在先進的強勢的西方文明的催逼下,終于開始了自我反省的道路,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呼聲,我們發現五四之后中國從被動開放大門轉向主動去接納西方文化,于是也就有了中國現代化的道路的開拓和推進。

三、文化融合的世界構想(One world One dream)

然而,當中國現代化的腳步越來越融入到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潮流中時,我們耳際仍然有不絕于耳的質疑和反省,是不是西方的一切都能成為一種普世性的價值,中國傳統的信仰和觀念已經一無是處了呢?在馮友蘭先生的這篇文章里,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思考,但是并不意味著馮友蘭先生就是唯西方論者。

馮先生認為,中國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偉大的過去,也必將造就中國人的偉大的將來。所以,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馮先生均能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用現代的眼光加以審視,用現代的方法加以分析和疏理,形成了以哲學為統率的歷史、文化、政治、道德、文藝、宗教等多層次的思想理論。近一兩年來,學界開始越出“新理學”的純哲學系統,就馮先生的社會文化觀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尚缺系統之研究。我們認為,對馮先生的社會文化觀進行必要的歸納和提煉,將有利于馮學的全面研究。也可以為進一步研究中國傳統思想,發揮中華文化的優良精神,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提供一定參照。

——王芳恒:《〈馮友蘭社會文化觀研究〉前言》 從上述評價中,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馮先生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西方主義的鼓吹者,馮友蘭先生一生在學術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就是《中國哲學史》,而他的學術方向是現代新儒家。他的思想所涵納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他學術的開放視野。

馮友蘭在中西文化間的熏陶和濡染:1895年12月4日(農歷乙未年10月8日),馮友蘭出生在一個當地遠近聞名的書香之家。祖父雖然一生沒有取得任何功名,卻作得一手好詩。父親是清光緒戊戌科進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馮友蘭七歲就開始在家里的私塾讀書。1903年,全家隨父親到武昌,在母親的監督下,他讀完了《書經》、《易經》。1919年秋,馮友蘭來到北京,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出國留學資格考試,順利通過。1920年1月,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開始系統地學習西洋哲學。他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方面 ,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獨特思想體系,是第一個把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進行比較研究的人,也是較早地把中國哲學介紹到西方的中國人之一。從馮先生的人生經歷,我們似乎在感情和理性的天平上需要重新稱量關于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關系,我們的視野其實也可以像馮先生那樣,更有一種反思的批判力和文化的包容性。

討論:中國學習西方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是不是我們的文化特色就要一筆勾銷呢?西方價值是否能成就絕對的普世價值呢?

機械化的生產,量化的評價體系無形中在構建一系列對人的裁策機制,日益模糊掉人的個性和人的情感需要。一切被日益物質化、商品化。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殘酷競爭、人欲橫流等亂象之所以層出不窮,包含著平等原則的商品的等價交換使人們之間缺乏情感上的溝通。繁華的城市生活使人遠離自然界,更可怕的是對大自然瘋狂的掠奪加速了地球的自我毀滅速度。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激烈和殘酷,讓全世界尤其是歐美震驚。許多有頭腦的思想家開始重新審視資本主義文明的合理性,懷疑現代化的工業文明是否還能夠帶給人類更多的幸福,甚至對西方文化也打一個問號,個別人曾提出要從東方文明中尋求出路。大哲學家柏格森在歐洲遇到梁啟超時,勸梁回國后多研究一下孔子、老子、墨子,中國這些哲人的思想和學說或許可以拯救紛亂繁雜的世界。于是在歐美掀起了一股抨擊資本主義文明的后現代思潮。柏格森的生命哲學,斯賓格勒的文化形態理論,以及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是典型代表。這股思潮關注人的和諧、人格的修養、人性的回歸與倫理道德的重建等,試圖以此來解決歐美的社會問題。

其實,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和思考并沒有因為現代化的推進而消失,反而在今天討論更加熱烈,東西方文明的差異如果各執一端,推行中心主義的價值觀,必然導致新一輪的文化沖突,但消解差異也就意味著失去思辯的力度和碰撞的火花。因此,我們更應該很好的進行東西文明的對話和交流,相互借鑒,共同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比如:馮友蘭先生就說過,中國所以沒有近代自然科學,是因為中國的哲學向來認為,人應該求幸福于內心,不應該向外界尋求幸福。„„如果有人僅只是求幸福于內心,也就用不著控制自然界的權力,也用不著認識自然界的確切的知識。

其實,一方面我們看到中國在推進人類認知世界微觀分析上的弱點,需要在這種科學思維上向西方學習,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這一思想本身對人的個人內在修為的更高要求和對自然的和諧共處的思想,它可以彌補科技理性對人精神的戕害。

其次,一方面,我們在西方的個人主義的自由平等觀上,看到人道主義的重要和可貴,糾正自古以來“存天理,滅人欲”對人性的束縛,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在“天人合一”的觀念下,對偏激和無度的欲望進行內省性的價值規約。

這種互相之間取長補短的借鑒和對話,常常被我們用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其實未嘗不可以搬到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交往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發生的歷史就是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請學生評價一下趙武靈王的政治舉措,并結合此文,談談民族振興的出路何在。

趙武靈王大膽擱置狹隘的民族觀,向對立的異族學習借鑒,看上去也許只是? 一次服飾改革,但實質上是向一種思想保守勢力的挑戰,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勝者與敗者,在絢爛多彩的世界舞臺上同樣沒有絕對的強者與弱者,文化之間的開放程度決定了一個民族的開放程度,而這種開放和包容也正是一個民族永遠發展和壯大的精神支柱。

背景資料:

趙國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面同匈奴相鄰,西北又同林胡和樓煩接壤。這些都是游牧部族,他們經常以騎兵侵擾趙國,破壞趙國邊地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為加強邊防,公元前三○七年趙武靈王實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命令軍隊采用胡人服飾,改穿短裝,束皮帶,用帶鈎,戴著插有貂尾或鳥羽的武冠,穿皮靴,藉以發展騎兵,訓練在馬上射箭的作戰技術。雖然這場改革側重于軍事方面,實際上就是政治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這時肥義等大臣是改革的支持者,貴族公子成、趙文、趙燕等人是反對者。公子成認為不該“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趙文認為“衣服有常,禮之制也”;趙造認為“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變俗而動”。趙武靈王駁斥了這些謬論,說:“理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以古制今者,不達于事之變”(《戰略策•趙策二》)。后來趙在攻取原陽(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之后,把它改為“騎邑”,用來訓練騎兵,牛贊又出來反對,聲稱“國有固籍,兵有常經。變籍則亂,失經則弱”;趙武靈王當即加以駁斥,指出“古今異利,遠近異用”,“今重甲修兵不可以逾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戰國策•趙策二》)。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是逐步推廣的,先是以身作則,推廣于家族中和朝廷上,再推廣到官府中和軍隊中。趙武靈王嚴厲駁斥了貴族中原有守舊的思想,從而提倡革新進取的政策。胡服是胡人便于騎射的服裝,推行胡服是為了學習胡人騎射的戰斗技術,從而增強趙國的兵力。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是親自帶頭集中精力來進行的,是有計劃而親自逐步貫徹的。他不但攻取中山和攻略胡地,藉此擴大領土,而且使這些游牧部族服從;并且收編了林胡和樓煩的騎兵,藉以增強兵力,使趙國從此成為與齊、秦并列的強國之一。

公元前三○七年趙攻中山到房子(今河北高邑西),次年攻中山到寧葭(河北石家莊西北),西略胡地到榆中,“林胡王獻馬”,由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榆中在秦上郡之北,北河以南,今陜西榆林以北地區,原為林胡游牧地區,因有廣大的榆柳之林而得名,林胡這個部族就因游居在榆中而得名。“林胡王獻馬”,就是表示從此歸屬于趙國。“代相趙固主胡”,就是從此由趙固兼管這個林胡部族,“致其兵”就是收編林胡的軍隊。公元前三○五年趙大舉攻中山,由武靈王親率右、左、中三軍,并由牛翦率車騎,趙希統率林胡和代的軍隊,會合于曲陽(今河北曲陽西北),向北攻到恒山的華陽,向南攻到石邑、封龍(今石家莊西南)、鄗(今高邑東)等地。次年攻取了榆中以北黃河上游河宗氏和休溷諸貉之地,設臵了九原郡和云中郡。“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命將軍、大夫、適(嫡)子、戍吏皆貉服”(《水經•河水注》引《紀年》魏襄王十七年,《今本竹書紀年》“戍”改作“代”,“貉”改作“貂”)。因為這一帶居住民是貉族,因而穿貉服。貉服和胡服大概是大同小異的。公元前三○三年又攻中山,攘地北至燕,西至云中、九原。公元前二九七年趙武靈王巡行新得之地,“出代,西遇樓煩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就是收編了樓煩的軍隊。次年中山滅亡,遷其君于虜施(今陜西榆林南)。趙武靈王不但推行了胡服騎射,攻取得大片胡地和中山土地,而且收編了林胡和樓煩的軍隊,因而軍事力量大為加強。

問題與思考: 1. 馮友蘭先生將“東西文化之分”用“城鄉文化之別”來做比,你覺得這種取譬的方式對表達其思想觀點有何作用?

2. 馮友蘭先生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他的所謂“東西文化之分就是城鄉文化之別”這一觀點的?你覺得這一比喻背后所表達的觀點運用在當今社會依然準確嗎?

3. 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你覺得會導致一種文化的必然對峙,還是一種文化的對話和融合?如果文化之間能夠很好的形成對話和融合局面,你覺得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4. 評價“胡服騎射”故事中的趙武靈王在當時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并分析這5. 一故事背后的歷史啟示是什么?

社會的進步與文化的融合之間你認為有何關系,通過你的閱讀和理解,請談談你的具體看法? 參考書目: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2篇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將會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對于加深我們的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 1.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沖突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1.1 隱私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里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2 時間觀方面的沖突

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1.3 客套語方面的沖突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1.4 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

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ハ嗑礋熅淳?。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2.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思維模式存在差異

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征。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2.2 行為規范各不相同

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的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 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3 價值取向不同

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無上。 2.4 語用遷移造成影響

人們對遇到的現象、事物和行為的評價和解釋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也同樣如此,因此往往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文化不同語言的使用規則就會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為規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其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缺乏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甚至會招致巨大經濟損失。我國的羊絨制品在國際上評價頗好,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商標被譯成英文Goats,結果銷路特別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語中goat這個詞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之意。有了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這種羊絨被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舒服,那些妙齡女子、家庭主婦也不會愿意把它鋪上床的。 3.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3.1 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

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的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 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大學的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并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3 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語言文化內涵差異非常大。例如,中國人信奉“沉默是金”,認為沉默里含有豐富的信息,甚至“此時無聲勝有聲”,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頗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談時,聽者一般都會長時間注視對方的眼神,以示聽者的認真和對說話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于對方長時間地盯著自己看。

3.4 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從中吸取文化知識,增加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學校還應充分發揮外教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他們是活的文化教材,讓學生直接與外教交流,聽外教做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吨貞c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短匦蜋C械學院學報》,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華厚坤,試論跨文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逗邶埥呓萄芯俊?,2003年第6期,153-154

[4]吳鋒針,中西習俗文化“沖突”?!督椈瘞煂W報》,2003年第1期,90-92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3篇

作為一名高校英語教師,肩上擔負著培養祖國未來棟梁的責任。當學生逐漸成長為國家的中堅力量時,那時的世界早已是一個“地球村”,這樣就更加要求我們的學生能夠具備了解外國文化背景,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能力。但是這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風俗習慣,言談舉止和思維方式,所以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促使學生把語言知識和西方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本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在中西方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盡量避免以后在與西方人交往中出現文化沖突。

1 打招呼

在中國,較為熟悉的人們見面問候時,一般會說“吃了嗎”“上哪兒去啊”。但是我們并不是真的關心對方是否吃了飯,或是對方的目的地在哪里。對方的回答也只需是“吃了”,“還沒呢”或是“出去”。因為中國人都是同根同源,所以我們也不會刨根問底,無休止地問下去。但是對于西方人來講,事情就麻煩起來了,如果你以上面的方式打招呼,就會讓他們誤以為你對他們發出吃飯的邀請,或是想打探他們的隱私。所以外國人在中國就要了解中國的國情,當然我們也要知道外國人打招呼的常用語,一般是:“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Good morning”等,非常熟悉的人之間則省略為“Hello”或是“Hi”ㄢ

2 稱呼語

在稱呼方面,中西方的差距是巨大的。在漢語中,我們經常用一些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比如我們常說的“雷鋒叔叔”“冰心奶奶”等。這樣能夠很快地拉近兩個人的距離,使聽者感到非常親切,同時中國人也認為這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禮貌與否的標志。但是在英語中,不論是平輩也好,長輩晚輩也好,人們都習慣于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這樣反而顯得更親切一些,但是這種做法在中國人眼中就變成了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另外,在漢語里,我們一般用“醫生、工程師、經理”等詞與姓氏連用作稱呼語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而在英語中卻沒有類似于“DoctorWang” (王醫生) ,“Manager Xu” (許經理) 的表達。正確的說法是應按照英美人的習慣把Mr、Mrs、Miss與姓 (名) 連用表示尊敬或禮貌。

3 隱私

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人們通常會打著關心他人的幌子打聽別人的情況,當然有些人也樂意把自己的隱私與別人分享,借此來表達兩人的親密程度。但是西方人則是非常注重個人的隱私,不愿意過多地向別人提及自己的事情,當然就更不樂意對方主動來打聽了。這一點通常也是中西方人交往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按照中國人的做法,第一次見面會主動詢問對方的年齡、職業、家庭、收入等,以示對對方的關心,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這一行為是極不受歡迎甚至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樣就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4 贊美

中國是禮儀之邦,因此,在與人交往中,講究“卑己尊人”,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所以當別人對我們進行贊揚時,雖然心里很高興,但是表面上也要“謙虛”一番,甚至對自己進行某種程度的貶低,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抬高對方表現出對對方的尊敬。其實不然。比如:如果有人說:“Your dress is so beautiful”,一般西方人聽后的反應是“Thank you for saying so”, 即非常坦然的接受別人的贊揚并對對方進行感謝。但是同樣一句話,中國人的反應一般是“No, no, it is just so so.”這樣的反應通常會使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很虛偽,不誠實,甚至會使西方人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出了問題。所以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國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當獲得別人的贊美或夸獎時,只需爽快地接受并道謝即可。

5 時間觀念

西方人具有非常強的時間觀念,他們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因此格外珍惜時間。他們會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周密的安排與計劃。在西方,如果要拜訪某人或是對某人發出邀約,一定要事先進行約定或提前進行通知,最忌諱的就是臨時決定或改變原有的安排。而中國人則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對時間的安排也較為隨意,這一點往往讓西方人感到無所適從。

6 風俗習慣

中西方風俗習慣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對顏色的不同喜好,對數字的不同喜好甚至對動物的不同理解,在此由于篇幅所限僅就顏色的喜好做一分析。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由此可以反映出他們的審美取向。傳統的中國人通常認為紅色是喜慶,吉利的象征,而黑、白兩種顏色一般只會出現在中國的喪禮上,因此被視為是不吉祥的。為此,在中國重大的節日或重要的場合都會掛紅燈籠,貼紅喜字,穿紅衣服,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中式婚禮。如果客人穿著過于樸素就會讓辦喜事的主人感到不快。而西方人則非常喜歡黑白兩色。在西式婚禮上,新娘為了表示純潔,神圣會選擇白色婚紗,而來賓則會選擇黑色來表示隆重。

7 飲食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差異也是收到了傳統風俗的影響。在中國,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只要是聚餐,形式只有一個,就是大家圍著桌子依次而坐,烘托出一種團結,熱烈的氣氛,人們互相敬酒,互相夾菜,體現了中國人的熱情,禮讓的美德。而與中國飲食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所有的食物一一擺在大家面前,各取所需,座位自由,走動自由,形式自由。這種方式使人們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也表達出了西方人的個性自由,彼此尊重的追求。

通過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出,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的確存在很多差異與沖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以減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摩擦和碰撞。

摘要:中國, 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西方國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隨著中西方的不斷接觸, 不斷交流, 中西方的文化必然會產生某些摩擦和碰撞, 為了解決或盡量避免這些摩擦和沖突, 中國學生就要盡量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 許果, 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重慶大學學報 (社科版) , 2002, 8 (6) :121~123.

[2] 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 2001, 22 (4) :279~282.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4篇

摘 要 不斷進行改革探索是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制約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國民性中社會成員形成的相對穩定持久的精神狀態、心理特質對教育改革會起到明顯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從“國民性”的角度審視當前的教育改革,存在著權力至上、權利意識淡薄、機械照搬和非此即彼等社會心理和思維方式。理性、科學地推進我國的教育改革,要促進教育改革的民主化發展,不斷賦權與教師,尊重教育發展的歷史繼承性和文化適應性規律。

關鍵詞 教育教育改革國民性

“不斷進行改革探索,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機制?!盵1]而教育改革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間涉及到教育觀念改善、體制變革、課程變革等一系列理念轉變、政策調整和利益分配問題。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應試教育”導致的“偽教育”乃至“反教育”問題進行了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教育改革舉措。時至今日,我國的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區”,面臨著諸多困境和挑戰。正如有學者提到的:“中國的教育改革經常是在困境中蹣跚前行的,其基本特征確實可以用人們在形容諸多社會實踐時慣常使用的三個詞來表達,即‘復雜性、曲折性、長期性’”。[2]從多維角度分析出現改革困境的原因,尋找解決路徑是當前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制約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因素。人是現實的而非抽象的,人是一定社會文化心理塑造的產物。國民性是指“一個民族多數成員所普遍具有的穩定的、反復出現的心理特質,以一種深藏于心靈深處的潛意識,屬于低層次的社會意識,從本質上說,它是那個民族國家中的社會心理”[3]?;蛘哒f,“它是一個民族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表現于共同文化特點上的習慣、態度、情感等比較穩定、持久的精神狀態、心理特質”[4]。國民性中這些相對穩定持久的精神狀態、心理特質對教育改革的推進會起到明顯的制約和影響作用。

一、教育改革困境的“國民性”審視

教育改革反映的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關系密切?!皣裥浴笔且粋€國家、民族的文化傳統長期浸潤而形成的社會心理,屬于文化范疇。我們從“國民性”的角度出發來審視教育改革,不是說教育改革是由“國民性”決定的,而是說“國民性”與教育改革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潛在的影響和聯系。筆者認為,在我國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國民性”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改革中的“權力至上”、“長官意志”

中國傳統社會的實質性支配關系都是建立在權力占有基礎上,是一種以權力本位為基礎的官本主義體制。在官本主義體制下,權力是衡量人的社會價值的基本標準,也是影響人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屬性的決定性因素。社會越進步,尤其是民主法制越進步,官本位就會越淡化。但是由于當前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還不夠完善,官本主義觀念仍在社會各個領域有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集中體現為“權力主義”和“長官意志”。

首先,我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教育改革往往采取的是“政府官員+專家”式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在權力主義意識的支撐下,政府官員和專家們往往以改革真理的占有者自居,在所謂“專家引領”、“專家指導”的過程中以“言者”的身份出現,在改革的具體實施中搞長官意志,惟我獨尊,我行我素,認為“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方案就天然先進合理,其他人只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忠實執行改革方案,改革就可以大功告成”[1]。

其次,權力至上導致人們對“專家”的身份存在著過度的解讀和夸大,缺乏專業分工不同、各就各位、各守本分的平等觀念,毫無道理地將“理論研究者”、“教育學者”的身份生硬拔高,而將改革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置于改革權力結構的最底層,傲慢地認為中小學教師的言與行是“淺顯的”、“不深刻”的,繼而教師僅僅成了教育改革政策的“執行者”和教育理論的被動“消費者”。事實上,大量教育專家自身的學習和研究過程是典型的“坐而論道”式的,缺乏對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的真正了解和參與,缺失了實踐根基的“指導”、“引領”,很容易造成對實踐本身的誤讀和誤導。

2.教育改革中的“子民心態”、“權利意識”淡薄

“子民心態”是由幾千年專制歷史積淀形成的,其突出表現為國民性中的順從、安于現狀、重義務輕權利傾向。這種被胡適稱為“文化惰性”的文化基因,現如今仍廣泛地體現在我國的教育改革過程中。

首先,長期以來,“在道德光輝環繞下的教師一直生存于‘義務本位’的重壓之下,而教師作為專業人的權利訴求被忽視”[5],教師并未擁有與自身專業身份相稱的專業自主權利,教師聽命于教育行政機關、聽命于學校領導,對課程編制無參與權、對教學安排無選擇權、對教學決策無知情權、對學生評價無決定權等等。在教育改革中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把“要我做”的教育改革理念和政策落實好、貫徹好。由于缺乏對教師的“賦權”、“增權”,造成教師的專業自覺精神缺失,教師缺乏對自身教育實踐的主動研究和深刻反思,缺少基于鮮活教育教學實踐的改革沖動和熱情,對復雜的教育改革往往刻意地回避或忽略,造成教育改革的理念難以在教師的日常教學中扎根。

其次,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造成了教師的權利意識淡薄,改革意識不強,在整個教育改革的決策者和專家隊伍中沒有廣大一線教師的身影,改革本身缺乏“大多數”的廣泛參與??墒?,縱觀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改革,缺乏教師群體廣泛參與和內心認同的改革鮮有成功的案例。以美國20世紀60年代布魯納領導的結構主義課程改革為例,正是由于過分注重“技術精英”的作用,忽視教師的廣泛參與,導致改革喪失了群眾基礎,最終大量的新課程被教師“束之高閣”,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

3.教育改革中的“機械照搬”、“一哄而上”

近代以降,我國在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領域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國家,在民族心理中便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巴鈦淼暮蜕袝罱洝边@種觀念現如今仍有很大的市場。審視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彌漫于其中的各種國外的教育理論流派紛呈,令人眼花繚亂、疲于應對,其間更有個別人專務販賣一些艱澀難懂的“學術名詞”,以為裝點門面、嘩眾取寵之需。毫無疑問,身處于一個全球化、國際化的時代,我們要竭盡所能地向一切先進的、優秀的文化成果借鑒學習。但借鑒學習并不意味著“機械照搬”或不求甚解地“生吞活剝”,“思想乃是特定文化與社會境脈的一種‘歷史的產物’,思想的文本是‘粘附于’文化、‘粘附于’社會的;從反面講,撇開對隱匿于思想之后的特定文化與社會境脈的把握,我們就不能真正把握思想的特質,甚至根本就不能理解思想”[6]。

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提出的,教育是有其普遍規律的,但是當教育成為這個國家或民族的一個重要“生活”因素之后,這種教育又必然要按照這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特殊的道路去發展,成為有自己特點的教育體系。催生蘇格拉底產婆術的,只能是注重求真精神和分析思維的古希臘文化傳統,而不會是偏重倫理本位和直覺思維的中國文化傳統。同樣,從德國理性主義文化土壤里生長出來的只能是赫爾巴特的主知主義教學理論,而不可能是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理論。剝離一種教育理論所植根的文化、時代土壤做簡單的移植、模仿,期望通過機械照搬外來的教育思想就能指導、解決本國的教育問題,既會使學習借鑒產生“水土不服”、“食洋不化”的結果,又會使本土優秀的教育理論成為“過時”、“落后”的代名詞并被棄置一旁。

4.教育改革中的“非此即彼”、“推倒重建”思維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文而化之”和“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古老智慧,“極高明”就是要求我們要志存高遠,有終極追求;“道中庸”就是要求我們要兼容兼顧,反對過與不及,要在過與不及兩端之間轉折和把握一個中點或度,以保持事物的常態不變。按宋代學者程頤的解釋,就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但在我國的社會發展實踐和個人日常生活中,信奉“中庸”的中國人卻偏愛走極端,譬如中國封建社會的王朝更替,便展現著暴力革命破壞和忍氣吞聲為奴的極端交替,故而有歷史學者在總結國民性時提到中國人是“主中庸而又走極端”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缺乏經驗,也鑒于當時的國際形勢,我國教育界采取全面學習蘇聯的策略,在改革方式上全盤輸入凱洛夫的教育學體系及蘇俄教育實踐,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時也失誤重重,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直到今天仍難消弭。1957年后,在對當時社會形勢錯誤估計的前提下,教育改革又提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指導思想,搞教育大躍進、教育大革命,導致教育的功能嚴重傾斜,教育完全淪為政治的工具。而此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從指導思想到實施措施全面倒置,把整個中國教育和社會徹底引入了災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改革總是在“知識與能力”、“應對考試”與“提高素質”、“預設與生成”等問題上陷入二元對立的思維困境,導致教育改革缺乏歷史繼承關系。將復雜的、整體的、漸進的教育改革作割裂的、絕對的、冒進的解讀,不樂見,甚至不允許不同觀點、不同改革模式間平等的溝通和對話。如果我們批判地繼承“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古老智慧,其對當前我國的教育改革仍具有積極的指導價值,教育改革應遵循著改良、改善的改革邏輯,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取代、推倒重建式的革命。

二、革除痼疾,推動教育改革穩健發展

造成我國教育改革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僅是從“國民性”視角做了非常粗淺的分析。但無論如何,客觀冷靜地分析制約中國教育改革的各種因素,在確立堅定不移進行教育改革之決心的同時,理性探索教育改革的合理思路及科學的推進策略是至關重要的。

1.促進教育改革民主化發展

推動教育改革的民主化發展是革除改革過程中權力主義傾向的根本途徑。具體來講,首先要處理好教育行政和學校辦學之間的關系,改變國家、政府對改革干涉過多、過死,以“權力意志”代替“改革理性”的現狀,破除教育行政官員和教育改革“專家”與教師的身份差別意識,承認改革的“有限理性”原則。民主是一種理性的共同商討而合作生活的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著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知識經驗的充分交流。教育是與每一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的,每一個人在教育諸問題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或利益訴求,盡可能多地表達和盡可能豐富地交流這些看法或利益訴求,有助于形成教育共識,盡可能一致的教育共識有助于形成更加穩定和更加可行的教育政策。其次是民主決策,“公正而良好的程序,一方面能夠保證改革者不受阻礙地順暢行使合法的改革權力,在制度的合法框架內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也可以相應地約束改革者的權力,使改革者的作為相對有限,因而不致濫施權力”[7]。健全民主決策和程序公正,是當前防范強權意志無度、權力主義泛濫的一種重要改革機制。

2.賦權于教師

學術界關于教師賦權的定義非常多。本文所謂的教師賦權指的是在教育改革場域中,把教師作為改革的權利主體看待,賦予教師教育改革的參與權和決策權,增強其對教育改革策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繼而不斷培養自我革新、自主改革的精神和動力。要做到賦權于教師,一方面,要加強教育法規建設,對教師的基本權力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把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行為納入法制軌道。加強教師的維權意識,明確自己的哪些權利受法律保護及遭受侵犯后的法律援助手段。另一方面,作為教師自身要樹立清醒的專業自主意識,不斷追求更完善、更合理的專業行為。只有養成較強的專業能力,科學地、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持續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的本領,才能切實地執行賦予教師的各種權力。

當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擁有了權利意識和權力保障,認識到教育政策和學校制度中蘊涵的理念能讓他們自由充分地做出決定,并能在此基礎上切實付諸行動,教師就實現賦權增能。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廣大一線教師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的被動狀態,主動參與到我國的教育改革實踐之中。

3.尊重教育發展的歷史繼承性和文化適應性規律

教育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是一條基本的教育規律。教育的歷史繼承性是指每一時代的教育都與以往教育有著傳承接續的關系,這種傳承接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教育內容的繼承;教育方式的繼承;教育理論與教育經驗的繼承。就當前我國教育發展來看,由于基本體系已經確立,教育改革主要面對的是如何不斷完善提升這一體系的問題。尊重教育發展的歷史繼承性規律,應旗幟鮮明地反對“采用顛覆性手段來變革現實,把改革理解為彼此替換、新舊對抗、破舊立新、推倒重建、脫胎換骨、范式轉型等激烈的斗爭和變革的質變過程”[1]。

“當我們過分重視教學改革的形式和教師顯現的教學行為時,教師大都可以通過機械模仿和練習,將其作為一種技術和操作程序來掌握,而理論、方法和技術背后的文化、價值沖突往往被忽視了”[8]。任何一種教育理論、教育原理的產生總有其深刻的歷史和文化根基,在引進這些理論時必須要考慮我們有什么樣的文化資源來融合這種外來教育理論,如果不考慮這一點,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改革最終將失去其生長的文化土壤,極有可能走向失敗。比如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為我們所倡導的國外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教育行為和教育評價方式與教師業已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如果有很大差異,就會使教師處于認知不協調、行為不統一、態度不一致的困境中。所以,借鑒國外教育理論必須立足我國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傳統,只有在原有的文化基礎上充分吸收外來的優秀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實現創造性的整合,教育改革也才能夠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

參考文獻

[1] 王本陸.呼吁穩健的教育改革(卷首語).教育導刊,2012(10).

[2] 吳康寧.中國教育改革為什么會這么難.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4).

[3] 劉克明,王克興.中國傳統人格批判.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4] 溫元凱,倪端.改革與國民性改造.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

[5] 姚偉,焦巖巖.“權利本位”理念下的教師專業自主權特征解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6] 吳康寧.“有意義的”教育思想從何而來——由教育學界“尊奉”西方話語的現象引發的思考.教育研究,2004(5).

[7] 戴雙翔.論教育改革中的權力主義傾向.當代教育科學,2010(20).

[8] 萬明鋼,王平.教學改革中的文化沖擊與文化適應問題.教育研究,2005(10).

[作者:牛震乾(1980-),男,甘肅會寧人,甘肅天水師范學院教育學院副教授,教育學碩士。]

【責任編輯白文軍】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5篇

1 中外文化沖突的表現

(1) 隱私方面的沖突。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交流, 中國人過去比較薄弱的隱私觀念在逐漸增強。而今, 我們很少見到有人還打聽別人的身高、體重、收入、年齡等等。但是, 有時中國人難免還是對對方的婚姻狀況, 子女狀況, 職業等等方面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在中國人看來, 這是一種關心, 至少也是一種寒暄。但是, 我們與外國人, 尤其是西方人的隱私觀念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上述提到的情況, 在西方人眼里, 仍然是無法接受的。

(2) 時間觀方面的沖突。守時是一種美德, 這在比較發達的地區是被廣泛認可的, 其原因就是, 在大城市中, 時間就是金錢。如果你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那么你也就是浪費了別人金錢。而中國人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劃進行, 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3) 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 熱情的中國人常?;ハ嗑礋熅淳?。中國人請客吃飯, 往往會擺滿一美味佳肴桌, 而主人卻會客氣的說, 做的不好, 沒準備什么, 隨便吃點等等。吃飯的時候主人會往客人的碗里夾菜, 而且還會勸客人多吃、多喝。對于這一點, 中外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外國人講究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 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在宴席當中, 不會給客人夾菜, 客人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也不會不停地勸客人喝酒。當然, 在這個方面, 中國人與外國人正在漸漸地相互適應。外國人開始明白, 中國人的做法是好意的。而中國人現在也很少在涉外場合中做出一些過于親密的舉動了。

2 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造成

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沖突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 就是因為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 這必然會造成人們的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不同。接下來, 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1) 思維模式存在差異。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模式, 也影響著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 這種差異, 在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表現的尤為明顯。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相對比較理性, 而東方人的思維模式則比較感性。相比較而言, 西方人在處理問題時, 習慣對事物進行邏輯分析, 而東方人這方面則顯得比較整體化。從本質上說, 東方人的思維模式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 常常帶有感情色彩, 并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 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 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 造成交際失誤。

(2) 價值取向不同。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 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 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用各自不同的體系區分對與錯、美與丑, 這就是人們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 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 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 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 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

(3) 語用負遷移造成影響。成年人學習語言的速度不如小孩快,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成年人有著一套已經固定了的語言思維系統, 這套系統在成年人的腦子里根深蒂固。成年人往往會用母語的思維方式和語用習慣來套用目的語的語法。而世界上很少有兩種語言的語用規則是相同或近似的。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 而不能以此為規范來描述另一種文化, 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

3 中西文化沖突的對策

了解文化差異, 走出交際誤區, 我們應該在課堂的講授中體現, 語言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避免文化沖突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1) 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什么, 是為了考試, 還是為了與外國人進行交流, 答案顯而易見。但是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 受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語言教學99%在教室中進行。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當中, 教師和學生多半是把讀和寫放在首位。但是, 與外國人交際時, 我們不能用筆和紙來交流。所以, 語言教師和學生應該改變觀念, 把語言課變成一種技能課。把聽和說放在首位, 課堂的主導雖是老師, 但主體應該是學生。

(2) 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 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 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 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 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著特定的含義, 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 不了解目的語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這門語言,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具備運用這門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語言并非獨立存在, 語言反映一定的社會文化, 而文化有豐富著語言的內容。語言教學不是單一的教授語言知識和結構, 應該是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共同提高, 這有助于學生從更深的層面去理解和掌握一種語言。并且要逐漸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長此以往, 我們一定能夠順利的和外國友人進行跨文化交際。

摘要:走入2011年, 我們迎來了十.二五的開局之年, 國家建設日新月異, 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的加深。每個人都會有與外國人進行交流的機會。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與外國人交流的過程中難免的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本文試圖談談日常交際中出現的誤區, 并且通過對跨文化語用失誤的分析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文化沖突與融合范文第6篇

鄄城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劉正強

中職教育就是就業預備教育,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注重畢業生對崗位的適應能力培養是中職辦學的重要特色。但當前,相當一部分中職畢業生在上崗不久就能適應工作崗位,并由此產生了很多苦惱與困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中職學生對企業文化的陌生與不認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中職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要借鑒企業文化,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即讓學生在校內能感受到企業各種文化,營造生產氛圍,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以便在畢業后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在平時的學生教育工作中結合以下企業文化的精髓進行培養:

一、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理念、精神

企業文化,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它的作用,在企業誕生的那一天就自然存在。就像人一出生就有思維一樣,企業文化有它存在的客觀性。

有人說,小企業靠人治,中等企業靠制度管理,大企業靠文化管理。還有人說,手工業經濟時代靠經驗管理,工業經濟時代靠制度管理,知識經濟時代靠文化管理。企業家應該深刻意識到良性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和積極意義。企業要想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必須早動手,有目的的去培養自己良好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力塑造員工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實現企業管理最高境界的“文化管理”。

當我們想借助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更好發展的時候,首先要尋找到突破口。第一步是提煉,就是把根植于企業員工頭腦中那些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符合行業、區域以及我們這群人特征的東西和美好的想法提煉出來。

二、理念、文化

好的理念能改變工作觀,優秀的領導能使公司的理念、宗旨、策略化為每天的行動。企業理念、企業文化需要反復不斷地進行強化灌輸,否則員工往往很快就會把這些理念、宗旨、服務規范統統丟到腦后。服務杰出的領導人,會不厭其煩地強化企業觀念,并以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支持。他們的目標是培養一種企業

文化,籍以約束員工的行為,其效果遠勝于章程和規定。他們使努力工作成為每一個員工的本能。

美國一位曾經參與六十年代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清潔工人,在別人問他當時做些什么時,他靠在掃帚上回答:“幫助他們把人送上月球。”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力量!

三、戰略

要建立學校的理念識別系統。所謂理念識別系統,就是學校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基本精神和具有獨特個性的價值體系。它是學校成熟和完善的象征,是寶貴的精神財產,也是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動力。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學校也必須形成群體的巨大力量,而群體的巨大力量來自全校師生對學校價值觀的共同信仰,并把這一信仰強化為一種信念,這樣就會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學校獲得強大的內在動力,獲得承擔風險、克服困難的有力保證,學校的管理和教學就會達到高效率、高水平 。

四、校訓是學校理念識別系統的精髓,是學校的靈魂(核心理念)

清華大學: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北京大學:自由、平等、民主、科學

上海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中山大學:博學、審問、明辯、慎思、篤行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山東大學:學無止境,氣有浩然

四川大學:日進有功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于至善

國家會計學院:不做假賬

牛津大學:主照亮我

劍橋大學:劍橋—求知學習 的理想之地

哈佛大學:讓真理與你為友

耶魯大學:真理和光明

麻省理工學院: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

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

斯坦佛大學: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五、人才觀念

什么是人才?一定場合里的人的長處被發現、發展、發揮了,這個人就是人才。

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

六、陶行知的“泛愛”理論: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教師愛學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能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愛學生就要把欣賞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讓更多的孩子從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取向上的動力。”

第九張:為什么素質如此重要?

一位美國校長回憶,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在他上學的地方,通往主教學樓的門上刻著這樣一段話:

請注意你的思想,因為思想將成為言語;

請注意你的言語,因為言語將成為行動;

請注意你的行動,因為行動將成為習慣;

請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將成為品格;

請注意你的品格,因為品格將決定命運。

七、機制

體制和機制不一樣。體制有時不能由企業本身所決定,有時它是由國家和一定的歷史條件決定的。然而,機制是可以由企業本身去建立和尋求的。所謂好的機制應當包括這么幾個方面。

1、有很高的效率

2、有很高的活力

3、有很高的凝聚力

4、有很高的約束力。

八、“資格不如知識,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質,素質不如士氣”

九、“阿里巴巴”CEO馬云語錄

如何把每一個人的才華真正地發揮作用,我們這就像拉車,如果有的人往這兒拉,有的人往那兒拉,互相之間自己給自己先亂掉了。當你有一個傻瓜時,很傻的,你很會很痛苦;你有5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

隊去的;你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你有50個聰明人實際上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

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粘合起來,使他們力氣往一個地方使。

解釋:馬云把人分成4種,一種人既能做朋友,也能做事;一種是能做朋友,不能做事;一種是能做事,不能做朋友;還有一種是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做事。他只要第一種,阿里巴巴公司里的人都是朋友。上班的時候,阿里巴巴是個公司,下了班,阿里巴巴就是個俱樂部。公司氣氛很融洽。阿里巴巴的員工蔣芳是個很可愛的小姑娘,馬云夫人的學生,至今仍是一名普通員工。她告訴我她為什么留在阿里巴巴:“我很喜歡這里的氛圍,周圍的人給我感覺特別好,同事、老板,做工作都像做自己的事一樣。辛苦確實辛苦,但是總覺得多做一點以后成功的把握就大一點。而且換一個地方也不一定有這么開心,這么輕松。

十、“海爾”CEO張瑞敏精彩語錄

什么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上一篇:松口鎮人民政府范文下一篇:晚會節目開場白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