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

2024-01-25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傳播學的興起,推動了文學研究的傳播學轉向。媒介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審美方式,即所謂“新媒介,新文學”是也?!懊浇榕c文學互動關系”的探索,早已成為一個頗有意識的研究域,早有著“媒介詩學”或“媒介形態文藝學”的命意?!睹襟w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延續了《媒介詩學:傳媒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學理論》,是“媒介詩學”的新時代深耕與建構,將新世紀文學置于媒體化語境下進行了縝密的整體觀照,系統地梳理了新世紀文學轉型的多維表征,包括語境、觀念、屬性、身份、場域、機制、話語、審美、批評等。

關鍵詞:媒介詩學 媒體化語境 新世紀文學 新時代建構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張邦衛教授的《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44萬字)bk整體上賡續了他的“媒介詩學”,可以說是一種“媒介詩學”的新時代建構。從博士學位論文《媒介詩學導論:傳媒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學理論》,到在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專著《媒介詩學:傳媒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學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再到專著《大眾媒介與審美嬗變》(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版)《網絡時代的文學書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以及《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張邦衛教授耗時十二年多,在“媒介與文學的互動關系”的研究上深耕與精進,一路上風景不斷,成果迭出,可以說是從不同的維度建構了屬于他自己的“媒介詩學”的審美空間與理論王國。

一、媒介詩學的新世紀初探與追問

自從傳播學興起之后,傳播學的相關理論進入文學研究的視野,也成了闡釋文學活動、文學現象、文學場域的一把金鑰匙。我們知道,媒介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審美方式,這也就是所謂“新媒介,新文學”論斷為更多有識之士接受的根據所在。事實上,“媒介與文學互動關系”的探究與探索,早已成為一個頗有意識的研究域。在國外,現代傳媒與媒介文化一直是傳播學、社會學、美學與文化研究的核心問題。1909年,查爾斯·霍頓·庫雷就肯定了大眾傳媒的深遠意義。1935年,本雅明的《機械與技術復制時代的藝術》開創了文學研究的新視角。其后,馬爾庫塞、葛蘭西、阿多諾、伊格爾頓、杰姆遜、哈貝馬斯、費斯克、波斯特、梅羅維茨等再次催生了“傳媒與文學”研究的新氣象。許多學者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媒介革命不僅僅是媒介的革命,而是文學革命的前奏;媒介的文化性、權力性、商品性、消費性、娛樂性等,已滲透到文學的方方面面,必然促使文學轉型。在20世紀末,詩學領域出現了傳播學轉向,傳播學成為對文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科。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揭示了大眾傳媒作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的事實。尼葛洛龐蒂在《數字化生存》中更進一步提出了人類“數字化生存”的重要命題。這些研究成果都指向了媒介文化對人們思想方式、情感方式、審美方式的革命性影響。

在國內,現代傳媒與媒介文化已漸成傳播學、社會學、美學、文化與文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將傳媒作為文學及文學史研究的資料庫,最早起于1930年代的阿英。1988年,陳平原的《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改變》因獨特的報刊資料視角,受到學界好評。進入1990年代之后,學界日益關注大眾傳媒與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的聯系,相關論著陸續出現,如《近代文學與傳播》《文體問題:現代中國的文學社團與文學雜志》《大眾傳媒與現代文學》《文化傳播與現代中國文學》《文化生活出版社與現代文學》等。這些論著大多著眼于文學社會學研究,而忽略了現代傳媒對文學的操縱剖析。世紀之交,許多學者開始探討文學的媒介性,關注文學的媒介化與新興的媒介文學,出版了一批頗有價值的專著,如《超文本詩學》《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網絡文學論綱》《數字化語境下的文藝學》《網絡傳播與社會文化》《雙重視域——當代電子文化分析》《傾斜的文學場》《媒介詩學——傳媒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學理論》《新媒體寫作論》等。還有一批很有分量的論文以及一批以報刊個案研究為主的博士學位論文。近年來,由于學科互涉的影響、文化研究的興起,對文學泛化、超文學性的認同,王岳川的《媒介哲學》、陶東風的《移動的邊界與文學理論的開放性》、費勇的《什么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金惠敏的《圖像增殖與文學的當前危機》、張晶的《圖像的審美價值考察》、尹鴻的《鏡像閱讀》、陳平原的《文學的周邊》等以開放的姿態和銳利的眼光為“媒介與文學互動關系”的研究創建了一個頗有意味的支點。

國內知名學者歐陽友權在《文學研究的范式、邊界與媒介》一文中認為,媒介的變化是文學藝術變化的直接誘因和強勁推力,而文學藝術的改變必然會引起文藝理論觀念的變遷和學理范式的裂變與更替,故而歐陽友權明確提出了“數字化語境下的文藝學”的理論建構問題。文學作為一種語言藝術,也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作家的主體性建構和作品的審美性建構必須要通過讀者的閱讀與接受才能最終實現,這中間就必然要借助于傳播,因而像童慶炳、王一川、南帆等無不強調文學的傳播視域或者說文學研究的傳播學轉向。接受美學認為,文學作品的最終完成是要依賴讀者的閱讀與授受,而在從作品走向讀者的進程中,文學傳播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顯得十分重要。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訊息”,其意蘊不在于附著在媒介上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是媒介本身塑造了世界如“地球村”“部落化”“擬現實”等,而不是其內容。這樣,所謂的“沒有媒介就沒有文學”“新媒介,新文學”也就成了“媒介與文學互動關系”最簡括的詮釋。

早在2002年,張邦衛教授就致力于“媒介與文學互動關系”的探索,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媒介與文學互動關系”的學者之一,并獨創“媒介詩學”為同行所矚目?!懊浇樵妼W”從某種角度上對接了蔣述卓、傅守祥等的“文化詩學”、黃鳴奮的“超文本詩學”,與王岳川的“媒介哲學”、季水河的“新聞美學”、歐陽友權的“數字化語境下的文藝學”相呼和,召喚了單曉曦、陳定家、李勇等的“媒介形態的文藝學”,可以說,“媒介詩學”為新世紀文藝學的邊界拓展與文學理論的開放性做出了彌足珍貴的探索。

二、媒介詩學的新時代深耕與建構

《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從整體上延續了張邦衛所倡導的“媒介詩學”,是一種推進與深耕,也是一種新時代的建構與闡釋?;蛘哒f,該著以更宏大的視角對新世紀文學進行了更加縝密的整體觀照,并理性地將新世紀文學置于媒體化語境之下,系統地梳理了新世紀文學轉型的多維表征,從而讓當下的文學研究回到“文學原點”與“文學本身”。從這個角度來說,《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有一種別有韻味的繁華落盡之后的返璞歸真,透過繁復的文學現象看到了新世紀文學的本質,透過喧嘩的文學熱點看到了新世紀文學的真相,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學術專著。

在張邦衛看來,所謂“新世紀文學”,是指新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也就是指起于2000年以來的中國文學?!靶率兰o文學”與20世紀中國文學相比,似乎有著更多的異質性存在,它雖在承前,卻也在啟后,或者說,“新世紀文學”既是一個自成系統的獨立單元,也是一個兼容并包、承前啟后的開放單元。對于新世紀文學的研究,可以從不同的維度來進行審視與透析,而張邦衛獨辟蹊徑、創新思路,將新世紀文學置于媒體化語境之中。就像張邦衛所說的:“對新世紀文學而言,媒介的最大后果就是新世紀文學的媒介化,它既存在于文學的終結點上,也存在于文學的起始點上,新世紀的文學花園不過是媒介文化的一隅。這樣,新媒介如影視、網絡、手機等對我們的文學和文學研究產生了新的意味、新的形式。新媒介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進入了我們的審美生活,并引起了其從外到內的量變與質變?!闭侨绱?,在《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中,張邦衛詳細地探討了文學語境從“政治化”向“媒體化”漸次推衍、不斷轉進的事實,明確指出“媒體化”是指“在文學與媒體的關系中更多表現為媒體對文學的誘導性、支配性、掌控性與霸權性,文學為媒體所趨、為媒體所制、為媒體所化,審美性更多地讓位于傳媒話語、傳媒指令所共構下的媒介性,具體表現就是文學媒體化”。除了極力標舉新世紀文學的“媒體化語境”之外,張邦衛還對“媒體化語境”的多維構成和呈現形態也做了精致的分析。張邦衛指出,所謂的“媒體化”的五副面孔,也就是新世紀文學的語境呈現的五種形態,主要包括市場化、消費化、技術化、網絡化、圖像化,它們作用于人,再通過人作用于新世紀文學,從而使新世紀文學呈現出多面性的癥狀。

專著《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以“文學與媒介的關系”和文學傳播學為理論依據,剖析新世紀文學的媒體化語境的生成和文學媒介化的走向,以及媒介化進程中的種種文學行動與文學場域、文學現象與文學現實,在對新世紀文學進行整體概觀之后,重點對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并深入地闡釋新世紀文學的新形態和展望新世紀文學的未來。并以此來回答“什么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文學終結論”“泛文學時代”“傳媒時代的文學性”“新媒體文學(影視文學、網絡文學、手機短信文學)”以及新世紀文學如何在媒體化語境下寄居與棲居的世紀性問題,從而建構起一種開放的、發展的文學觀和文學研究觀。專著對媒體化語境下的新世紀文學做了整體概觀,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分別是“表意焦慮”:新世紀文學的新命意;“文與境諧”:新世紀文學的新語境;“鼎足三分”:新世紀文學的新格局;“傳媒為王”:新世紀文學的新驅動。這所謂的“四新之論”,充分顯示了作者對紛繁喧嘩的新世紀文學的整體把握的力度與深度,進而強調了新世紀文學的另一種工具性命名——即“媒介文學”或“新媒體文學”,從而明確主張新世紀文學的“媒介化”,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動態進程,表征的是從“內容為王”向“媒介為尊”再向“傳媒為王”的后現代轉型。

專著《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將新世紀文學置于媒體化語境下進行細致考察,時刻不忘媒體化語境對新世紀文學的革命性影響,甚至異質性改造,將新世紀文學的轉型概括為九種轉型,并進行了具體剖析與深入闡釋。概言之,(1)語境轉型:從“政治化”到“媒體化”;(2)觀念轉型:從“純文學”到“泛文學”;(3)屬性轉型:從“文學性”到“媒介性”(上、下);(4)身份轉型:從“聚魅”到“祛魅”;(5)場域轉型:從“裂變”到“重構”;(6)機制轉型:從“事業機制”到“商業機制”;(7)語轉型:從“語言時代”到“后語言時代”;(8)審美轉型:從“審美”到“泛審美”;(9舭評轉型:從“學院批評”到“媒體批評”。全書以十章的篇幅論述了九種轉型,涵括新世紀文學的方方面面,如語境、觀念、屬性、身份、場域、機制、話語、審美、批評等,既有放大鏡式的宏觀透視,也有顯微鏡式的精細觀察。

三、媒介詩學的未來張力與愿景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有一代之學問。媒介時代必然會孕育出屬于媒介時代的媒介詩學。張邦衛教授得風氣之先,大量地借鑒和吸納了國外的傳播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以及媒介詩學的理論資源,如本雅明的《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湯林森的《文化帝國主義》、布迪厄的《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艾爾雅維茨的《圖像時代》、馬克·波斯特的《第二媒介時代》、戴安娜·克蘭的《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約書亞·梅羅維茨的《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沃爾夫岡·韋爾施的《重構美學》、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萊恩·考斯基馬的《數字文學:從文本到超文本及其超越》等,并融人了自己多年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經驗與體驗,特別是副刊編輯與文化記者,清晰地看到了媒介與文學互動的深層關系,以及文學的現代轉換與后現代轉型,所謂新媒介必有新文學,新文學必有新詩學。正是如此,國內學者何志鈞、孫恒存在《打造數字美學研究的中國學派》一文中指出:“張邦衛在博士論文中系統論述了詩學轉向問題,基于對文藝學研究范式變革的認識,大力倡導‘媒介詩學’?!睆亩褟埌钚l與黃鳴奮、歐陽友權、金惠敏、陳定家、單小曦、鮑遠福等人視之為國內第一批從事數字美學研究的開拓者,或者說是“數字美學研究的中國學派”的第一批奠基者。其實,大力倡導媒介詩學,只是張邦衛教授學術精進的一個起點,從2006年的《媒介詩學:傳媒視野下的文學與文學理論》,到2016年的《大眾媒介與審美嬗變》,再到2017年的《網絡時代的文學書寫》和《媒體化語境下新世紀文學的轉型研究》,十二年深耕一隅,向我們奉獻了四部學術專著,不可謂不用力之勤、用情之深也。

然而,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媒介的代際嬗變,新媒介早已成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構成,甚至本身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在歷經了“第一媒介時代”“第二媒介時代”之后,我們似乎進入了“數字媒介時代”。如何看待數字媒介對文學的全方位改造?如何看待網絡文學的風起云涌?如何看待網絡傳播對文學審美范式的改造?如何在“媒介詩學”的基礎之上建構更加富有張力的“數字詩學”或“網絡詩學”以至“數字美學”或“網絡美學”?這也許是張邦衛的媒介詩學需要重點關注和深度挖掘的地方,或者說,需要一個更加系統化、規范化的媒介詩學。當然,這樣的研究需要從大處落筆、從小處著眼。一方面要著眼于理論體系、研究路徑的宏觀建構和審視;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微觀、具體問題,從多種角度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對一系列要素、范疇、節點進行扎實細致的研究,以大量扎實有力的案例研究、個案研究來深化和細化。還有,這樣的研究更需要擯棄成規、吸納新見,從某種角度說,媒介詩學也是一種“過程詩學”,讓媒介詩學的邊界盡可能地囊括當下的文學生活與審美現實。我們知道任何研究都是無止境的,但我們依然相信:既然已經行走在路上,“媒介詩學”的新版本總會出現的。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自傳播學引入中國,本土傳播研究領域在方法論維度上就出現了漸進但清晰的分野,從新聞學質化的、定性分析逐漸走向傳播學經驗的、定量分析的潮流,后者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一直為后起的學術群體趨之若鶩。近年來,批判理論和文化研究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兩種取向的學術實踐表現出極高的理論闡釋力,厚重的歷史積淀,以及對人的關懷。對當下熱點、焦點的傳媒現象,諸如抗戰劇泛濫、歌唱選秀鋪天蓋地、紙媒衰落等,都可以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展開學術考察。

【關鍵詞】傳媒熱點 傳播學 文化研究

傳播學傳入我國后,為本土學術領域帶來了新鮮空氣,在方法論上的影響即從質化的定性分析轉向經驗的定量研究。華人學者趙月枝認為:“在當前中國傳播學界中,市場自由主義成為主流的話語,傳媒經濟學成為熱點,定量方法受到推崇?!雹俨贿^,其他傳播研究也在努力生長,以突破美式主流傳播學的遮蔽與壓制。政治經濟學取向的批判理論,賦予學術研究以厚重的人文關懷和歷史視角,提供了不同于數據和圖表的知識生產模式,揭示了許多傳媒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動因。而由英國緣起的文化研究學派,更把我們從單純效果研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學術研究視野更加開闊。

隨著我國大眾媒介市場化進程的深入,出現紛繁的傳媒現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思考,從老生常談的記者職業倫理、媒介審判到愈演愈烈的抗戰劇泛濫、選秀節目鋪天蓋地等新的熱點現象層出不窮。筆者認為,這些探討不僅可以從大規模的社會調查,或批判研究的視角切入,也能從文化研究方法論中尋找到學術進路。

一、抗戰神劇與非理性民族主義

南方周末《“愛國者”的生死論戰》和《砸車者蔡洋生存碎片》兩篇報道,記述了中日釣魚島爭端期間,非理性的愛國主義情緒導致的暴力行為。報道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施暴者看“抗日劇”的經歷。近年來,一些電視劇打著“主旋律”的旗號,以娛樂化的方式消費歷史,導致“手撕鬼子”等離奇場景的出現,對國難極度不尊重。媒體探訪橫店影視基地發現一年“殺”七億鬼子,近五十個劇組同時在打鬼子。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劇目無法教會人們正視歷史,反而導致了盲目仇恨。

電視學術圈為此進行了相關研討,有學者認為,抗戰劇是對歷史的商業置換,歷史作為一種他者的存在,為了適應并不寬松的電視劇審查尺度而進行適者生存的調整,在一條安全的、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路徑上實現利潤最大化。還有學者認為,抗戰劇、諜戰劇之所以走紅,還是和植根于民間的紅色文化傳統有關,也與60多年的社會主義實踐密不可分,它是重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主旋律,補充國家政權合法性資源的嘗試。甚至還有學者認為應從電視暴力的角度加以研究。筆者認為,即使是文化研究,也不排斥實證的、經驗的研究資料,要考察抗戰劇對意識形態的影響,還是應該從霍爾的理論出發,尤其是受眾的解碼方式,認為抗戰劇引發了觀眾非理性愛國行為的簡單結論應予以民族志方法的檢視。

在文化產品多樣化的今天,主旋律電視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與愛國情懷,這本身就存疑問,不同地域、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性別的受眾在接收同一種信息時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解碼方式。筆者曾觀察到,一個上海普通退休工人,高中文化程度,在觀看諜戰劇時,津津有味地融入到了緊張激烈的情節中,但節目結束后如此評價:“現在(當官的)不是和以前一樣的么?”一個家庭主婦,每晚陪丈夫觀看抗戰劇時,總是會感嘆地下黨員舍生忘死的獻身精神,并為之感動。但節目結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因為物價上漲,新聞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房貸還有十幾年要還,牢騷滿腹,并沒有因這類節目增加了愛國情懷。

因此,在變量多元化的情況下,導致暴力愛國行為的因素是多樣的,孰為因,孰為果的因果關系也是復雜的,只有通過對受眾日常行為的“深描”,發掘背后的文化邏輯和其他影響因素,才能理解非理性民族主義的來源。比如對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了解多少;以及收入情況等變量。

二、愛“哭”的選秀節目

在各地衛視相繼引進了國外版權的選秀節目后,電視娛樂版塊成了“中國X聲音”的天下,達人秀、好聲音、夢之聲、天籟之聲等,形式大同小異,雖然其主干部分是唱歌,但選手上場之后的必備動作就是哭,哭訴凄慘的童年、破碎的家庭、離世的親人、糟糕的境遇,明星嘉賓也飆淚以回應??梢哉f,“哭”的部分成了該類節目主要的賣點。他/她同時還會談起自己的“夢想”,即通過競爭,在更高舞臺上放歌,靠出名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參賽者在哭的時候,本身已被“演員化”了,以自己無償的淚水和曝光隱私遭遇為電視媒體無私地提供收視保證,而導致自己遭此境遇的原因已然不重要。選秀節目把“夢想”簡化為在電視上放歌一曲,一夜成名,與參賽者達成了某種共謀,為其提供成名的機會,同時也為自己贏得豐厚的利潤。

國家正在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縱觀這些選秀娛樂節目,其實只有唱歌和跳舞兩種藝術形式。兩種藝術形式壟斷了電視娛樂節目,這究竟是文化繁榮還是文化凋敝值得探討。大量瀕臨消失的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不到應有的傳播渠道,傳承乏力。而作為公共資源的電視頻道則在走向市場化的浪潮中被資本力量所左右,提供單調但利潤可觀的文化娛樂產品,營造了一種虛假的繁榮。

從參賽者哭的行為著手進行符號學意義上的話語分析即是一種可取的研究進路,為什么哭?哭的程度怎樣?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和怎樣的社會現象有關?背后有什么樣的深層根源?嘉賓、主持人怎樣回應?當事人的敘事話語是否有規律可循?嘉賓的回應是否也有模式化的痕跡?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并固化的?是男性哭的多還是女性多?都可以做深度挖掘。此外,各種另類行為也可以被納入考察范疇,如歇斯底里、搞怪、奇裝異服、偽娘、中性等,這些行為呈現出怎樣的文化意義?普通人在面對聚光燈時如何展現自己?選秀舞臺本身作為一種情境,如何影響參賽者的認知、表現和心理狀態?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受眾的媒介素養。

三、紙媒衰落真的全是新媒體惹的禍?

在對紙媒衰落的研究文獻中,經??梢钥吹竭@樣的開頭——“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痹谌狈涷炑芯亢拖嚓P性分析的情況下,把紙媒的衰落直接歸咎于新媒體本身就被一些國外研究所否定。至少,媒介使用習慣,對新聞的不同需求,甚至文化因素共同作用才導致了媒介的更替和興衰。②

在逐漸市場化、娛樂化的中國媒介大生態的影響下,受眾對于傳統嚴肅新聞的興趣在不斷減弱,而以新聞立身的報紙不可能像電視那樣靠娛樂節目來創收,因此報紙正在失去讀者。從一些國家連年走低的大選投票率可以看出,政治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退居到了非常次要的地位,而承載大量嚴肅新聞的報紙隨之一起被人們拋棄也是理所當然的。有人認為,靠新聞專業主義、翔實的調查性報道、可靠的評論就能挽回讀者,未免一廂情愿,高估了受眾對于新聞的需求與興趣。

結合本土情境來討論,并不鼓勵獨立思考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基礎教育傳統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事不關己寫在人們的臉上,培養嫻熟而迅速的解題技巧是中小學教育的全部。從高考作文題也能看出,教育并沒有鼓勵人們就公共事務發言的傳統和哲學思考的能力,而是推崇詞藻華麗而空洞無物的描繪。很難期待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受眾會對嚴肅新聞有需求,知識都是從電子屏幕上獲取的,但都是簡潔、動態的圖片式信息輸入,無法形成有效思考,在閱讀一張報紙時,難免會覺得枯燥無味。

對年輕媒介受眾的焦點訪談或民族志研究會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考察除新媒體外許多其他影響紙媒衰落的因素。如閱讀習慣、關心的議題、閑暇時間的使用、零用錢的流向、父母的媒介使用、學校媒介素養教育甚至文理科生的差別都可以納入研究。新媒體僅是影響因素之一。早有前人研究發現,上網的人也許比不上網的人更多地讀報紙;紙媒的公信力還是大大高于網絡;有良好讀書習慣的人也會有讀報習慣,而從不讀書的人也不會讀報紙。這些因素都否定了媒介更替維度上的技術決定論。

本土學者總會羅列一些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數字,比如廣告收入、移動終端數量、社交媒體用戶等。相反則是紙媒廣告縮水,發行量下降,印刷廠倒閉的消息。將兩個現象置于一起,的確很有對比效果,卻很難得出A直接導致B的結論。我們反對去歷史化、去語境化的表面推理,呼喚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關照,如莫利式的家庭收視行為的刻畫,或許我們會發現A導致了C,而C才是導致B的原因。

結語

我國本土傳媒熱點現象還有很多,全球化時代的本土傳播不僅從實踐上也從學術上與外界發生了勾連。但飄洋過海的“西學”是建立在其意識形態和傳媒實踐土壤上的,以自由民主為前提的媒介研究假定了平等自由的媒介使用,效果研究就是唯一奉為真理的學術,與之相對應的方法論即為定量的、實證的經驗研究。而中國的媒介生態從“喉舌論”到“事業管理,企業經營”,再到集團化、資本化運營,經歷了非常大的體制變動。如果全盤接受美式主流傳播研究的學術意識形態,無人再會關心公共利益,民眾的傳播權利,文化自主性和多元化等問題,而紛紛進入效果和行政研究的彀中,淪為毫無學科主體性和學術公共性的利益工具。

因此,必須呼喚多樣化的傳播研究方法與視角,特別是在傳播政治經濟學作為批判理論的新繼承者崛起之時,作為傳播研究的另一重要流派的文化研究也應站出來,提供關于中國大眾文化、受眾解碼、家庭收視行為、新媒體和媒介生態的理論闡釋,這對于豐富中國的傳播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理解中國傳媒現象,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①趙月枝、呂新雨,《中國的現代性、大眾傳媒與公共性的重構》,《傳播與社會學刊》,2 010(12)

②Richard van der Wurff(2011): Are News Media Substitutes?Gratifications, Contents,and Use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4:3,139-157

(作者:均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實習編輯:羅海霞

責編:姚少寶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嘗試探析“文化傳媒產業”的概念內涵及其在我國的發展狀況,盡可能全面展示我國贛南地區文化傳媒產業的面貌,具體分析贛南地區文化傳媒的問題,嘗試在贛南地區發展文化傳媒改革與創新上以新的探索。

關鍵詞:贛南;傳媒;企業

在中國加入WTO以后,伴隨著國外媒體不斷的向國內進行文化滲透,中國的傳媒業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自從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開始,國外的社會學等領域對文化傳媒及產業做了較為詳盡的研究。而在我國,直到近幾年,文化產業以及文化傳媒才漸漸引起大家的關注。中國傳媒業尤其是贛南地區的傳媒業要又好又快發展,除了運作方式上與國外接軌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適合國情、適合現代市場競爭的企業文化。要想在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傳媒必須具備應對的有利武器,培育自己的競爭優勢。

一、相關概念界定

1、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這一術語產生于20世紀初。它最初出現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中。漢語意思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著不同的理解。不同于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文化產業的概念涵蓋比較廣泛,包括了媒體、出版、音樂、文學等門類。[1]

2、傳媒和文化傳媒產業

傳媒即信息傳播過程中從傳播者到接受者之間攜帶額傳遞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質工具。1943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的《戰后公共圖書館的準則》一書中首次使用作為術語?,F在已成為各種傳播工具的總稱。文化傳媒產業是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背景中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產業。

3、產業競爭力

產業競爭力,是指某國或某一地區的某個特定產業相對于他國或地區同一產業在生產效率,滿足市場需求,持續獲利等方面所體現的競爭能力。具體來說產業競爭力比較的內容就是產業競爭優勢。因此,文化傳媒產業的競爭力的實質是文化產業的比較生產力。

二、贛南文化傳媒產業的問題

我國傳媒建構傳媒企業文化的整體現狀不是很樂觀,存在著如下的問題:

第一,目前國內大部分傳媒企業文化缺乏差異性,較多媒體對其他成功的媒體單位的企業文化采取的是模仿或完全抄襲的方式。媒體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不僅有地域的風土人情、人文習慣差異,還有領域上的差異,這都是充分加以考慮的。以贛州成功的例子為素材,可見贛南客家文化成功的發展,是要以客家文化為基礎,注入時代元素,融入產品與服務中,把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促進贛南新媒體、動漫、網絡游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其他產業轉型升級。對此,我有三點建議:

1、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列入贛南地區創新規劃??萍紕撔潞臀幕瘎撘馐峭苿咏洕掷m發展的兩大引擎,它理應成為贛南地區創新戰略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文清路演化為步行街,釣魚帶演化為小吃街,還有贛州客家文化風情園、娛樂城、體育中心等特色街區,都是文化創意的杰作。

2、營造寬松寬容的文化氛圍,鼓勵各類文化創意產業非盈利組織的發展。文化產業是一門以內容為主的產業,如果沒有大量優秀的原創作品作支撐,沒有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從業人員積極主動地進行文化創造,就等于沒有靈魂。為此建議盡快成立全市創意產業協會,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協助政府推進創意產業的發展,定期舉辦節事活動,設立文化創意大獎。

3、制定促進贛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建立跨部門的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機構,建立協調機制,制定相關產業政策。

第二,開放度較弱壁壘多。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修訂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顯示,原本有限開放的影視制作、發行業務改為禁止外貿進入,同時新增禁止外商投資新聞網站、互聯網內容供應與服務經營業內容,這顯示中國對文化傳媒業開放仍持謹慎態度。

比較新舊兩個版本的知道目錄,不難發現,此次修訂在“禁止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新增了新聞網站、網絡視聽節目服務、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互聯網文化經營一項,與若干意見第四條有關禁止外商投資互聯網的規定一脈相承。

第三,市場化和產業化運作較弱。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傳媒產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運作都比較都比較晚。發達國家已經用經驗證明任何涉及民眾和大眾消費的產業都能通過市場化、產業化運營,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甚至于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墒强v觀我國的文化傳媒產業,顯然由于受到政治手段的干預,給該行業外資、民間資本的進入設置了過多的障礙。同時政策上的壁壘,也使得一些國外資本望而卻步。

三、贛南文化傳媒未來發展的突破

綜上所述,在技術上、競爭手段上、外部和內部環境上需要作出改變和操作層面上的方法。筆者建議如下:

1、體制與融資

政府要更多地營造更有效率的文化市場、從政策層面上打造一個更好的文化傳媒環境必然打破行業壁壘,促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按照一定的法律框架,優化內部結構、理順管理體制和運行體制,全面構建一個新型的運營體制。

2、嘗試打造“傳媒特區”

媒體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內容,“以內容為主,以創意為王”才是發展之道。目前我國傳媒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一方面傳媒競爭日趨激烈,而在內容服務和營銷手段上又越來越“大同小異”。報紙“千人一面”,電視節目特色模糊,克隆成風。

結合當前的國情,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建立“傳媒特區”。

3、從傳媒經營轉向經營媒體

傳媒作為內容產業,具有高創意性、高競爭性、高附加值等特性,伴隨著微利時代的到來,傳媒過去那種粗放的經營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文化傳媒業的資源紛繁復雜,但是最核心的主要有兩類,其一是內容資源,其二是渠道資源。對于文化傳媒資源的整合方面,首先,不同類別的文化傳媒應該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經營新模式,努力拓展營銷市場,延伸產業鏈條。從對資產的管理轉向對資本的管理,從對傳媒的經營轉向對媒體的經營。

現今的世界傳媒業是“大傳媒”產業,縱觀時代華納等媒體巨頭的發展,正是通過以傳媒產品為核心的產業鏈條的縱向和橫向整合,逐漸形成實力雄厚的綜合傳媒集團。他們的運作方式是以傳媒產品為核心,包括跨媒介合作,衍生出其他種類的產品,如書籍、玩具、影碟等來吸引受眾,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中國要打造真正意義上的“大傳媒”產業,必須構建傳媒產業的商業運營模式,重視塑造品牌及品牌之后的產業鏈。

參考文獻:

[1]董天策.消費時代的中國傳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6.

[2]王侯.淺談文化傳媒產業現狀與未來[J].廣告人,2010,05:189-191.

[3]謝閩.文化傳媒業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基本邏輯[J].上海金融,2010,08:26-29.

[4]周憲.傳媒文化:做什么與怎么做[J].學術月刊,2010,03:5-10.

[5]劉文輝.傳媒的“文化力”——關于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媒發展的文化學考察[J].東南學術,2010,04:91-97.

[6]蔣曉麗,李建華.文化軟實力與傳媒軟實力——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媒發展的思考[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101-105.

課題:2014年江西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沁園社文化傳媒公司》階段性成果。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踐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根本問題。文化對于人類來說,就是行動的指南,是價值觀的天然土壤。本文從狹義文化視角探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性路徑。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文化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核,具有最廣泛的價值共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踐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根本問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要求,是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最新發展要求。

總體上看,雖然當前我國公民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社會成員價值觀呈現多樣化狀態與沖突,實際行為失范和理想信念危機并存,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關于現實的人的價值觀。文化對于人類來說,就是行動的指南,是價值觀的天然土壤。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文化特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本文擬從狹義文化視角探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性路徑。

一、扎實塑造與培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

20世紀90年代,全球化、市場化、信息網絡化三大趨勢在我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相互作用,催生了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從單一性到多樣性是歷史的進步。但是在文化多樣性背景下,一旦失去一個明顯的文化權威,人們面對形形色色的價值選項會陷入辨析的困境,甚至誤入歧途。扎實塑造與培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成了時代的必然。主流文化就是在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或能夠在諸多文化中起到主導地位,并能整合和引領其他文化的文化。我國的主流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吸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遺產的、具有先進性并體現時代精神,為人民服務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塑造與培養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采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渠道,吸收各方面的智慧,匯聚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形成強大合力。扎實塑造與培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一是要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提高我國主流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和諧社會理論的最新成果,豐富、充實我國的主流文化。二是要創造性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它具有當代積極意義;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傳統,賦予它與時俱進的品質;批判地借鑒和吸收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壯大充實我國主流文化的內涵。三是要堅持“雙百”方針,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不斷創新主流文化,支持有益的亞文化,改造落后的舊文化,堅決抵制反動文化。四是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不斷探索新的方法途徑以加快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全面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

二、深化、拓展有效的文化交流與對話,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斷力

文化判斷力是主體在文化自覺基礎上對一定文化現象及其價值所表現出來的選擇、判別、取舍、整合的高級認識能力,它滲透在主體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文化層面之中,包括信仰、道德、科學、藝術、習俗、生活方式、網絡聯系等。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們對多元文化有著較為寬容的心態和較強的適應與接納能力,文化交融與沖突對人們產生了以往任何時代都難以比擬的震動和影響。但要看到,人們面對各種價值選擇表現出來的矛盾性、盲目性、武斷性等,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對不同文化的判斷力,所以提升人們的文化判斷力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重要。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斷力,第一要務是幫助人們建立文化判斷的標準。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人們的頭腦。只有使人們在思想深處真正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才能使人們在面對多元文化的負面影響時能固守住思想陣地,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二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理解西方文化。一方面,引導人們認真分析和研究西方文化中值得我們借鑒的優秀成果,幫助他們客觀批判西方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使人們能以開放、理性的心態充分利用一切有價值的西方文化資源和科學知識。另一方面,我們在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學習西方文化中的指導地位的同時,要開展積極的思想反思活動,幫助人們抵制西方不良價值觀的沖擊。

三、切實加強對社會思潮的有效引領

積極引領社會思潮是十分重要的時代課題。切實加強對社會思潮的有效引領,一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這是引領社會思潮的核心問題。二要建立起對社會思潮進行迅捷、動態的預測、分析、引導、反應的工作機制。首先要建立思潮預測機制。要最大可能地減少負面社會思潮的影響,就要及時地對其做出準確預測,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危害,研究其變化趨向。其次要建立引導疏通機制。引導疏通是解決人們社會意識領域中思想問題和認識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引導疏通中要對各種不正確的思想、觀點進行客觀分析,對事關政治方向、重大原則的問題,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措施果斷,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再次是建立長期有效的反饋反應機制。關注負面社會思潮及其變化,及時做出反應和反饋,有針對性地做好引導工作,盡可能防止消極錯誤思潮的蔓延滋長。三要持續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人們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目的,是要以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追求引領、整合各種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文化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在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按照核心價值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規律,積極探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蘊涵的社會主義價值追求有效地轉化為人們自覺價值追求的體制機制與科學路徑。首先要重視建構人們對國家、政治、民族、文化及自我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其次在面向大眾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要提高其真理性與徹底性,使其客觀、全面地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再次,要運用社團、網絡、媒體等多元、立體、社會化的宣傳教育手段和方式,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民眾的影響力、引導力,讓民眾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魅力。

四、加強對現代傳媒的文化管理

加強現代傳媒的文化管理,一是政府要強化對現代傳媒的規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現代傳媒管理機構。其次,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現代傳媒監督管理機制,調動民眾和社會的力量實施對整個媒體的監督,形成以民眾和社會對善與惡、美與丑的評判為準則的文化氛圍。再次,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與監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防止惡意信息的擴散與傳播,防范網絡犯罪。二要強化現代傳媒的服務功能,利用現代傳媒宣揚民族精神和民族習俗,維護我國文化安全。面對更新的現代傳媒體系,我們應該將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風俗與現代傳媒相結合,使現代傳媒為我國的優秀文化傳統服務,弘揚民族精神,鞏固文化的民族性,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媒體信息監督與引導機制。首先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輿情報送及研判機制,由專門人員負責搜集媒體的輿情信息,通過網絡信息監管、輿情采編和分析,對各類媒體上的重要輿情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和判斷,及時掌握各類媒體動態,并作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其次要建立應急反應機制和部門聯動機制,遇到重大突發輿情時,能夠分層次、分領域做好應急情況下熱點敏感問題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建立“輿情發現—輿情通報—部門處理—跟蹤反饋”等一整套反應機制,迅速扭轉媒體輿論的錯誤傾向。

五、注重傳統文化傳承,增強公民的文化自覺

在今天,中華傳統文化在許多方面為我們的現代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精神文化資源?!拔幕杂X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會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歸’。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文化自覺的強大力量體現在它賦予人們理性的文化分析、遴選、傳播和創新的自主意識與能力。當前,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覺,加強公民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是現實的有效途徑。一是社會普遍開設傳統文化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會等,進一步加強普及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使公民對中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有較全面、系統、深入的了解與學習。二是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開設傳統文化課程,組織編寫傳統文化教材,運用適合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方法傳播傳統文化,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吳日崗,覃翠柏.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文化判斷力教育[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0).

[2]俞瑞康.試論文化判斷力[J].昌吉學院學報,2004(3).

[3]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256.

基金項目: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路徑研究”(14BBS03)。

作者簡介:錢曉麗,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創新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緊扣目標,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評價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滿足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高校;文化產業;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張全曉,男,博士,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教學與研究。

作為 21 世紀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文化產業是很多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結構中占比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文化產業也迅速崛起,并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09 年,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正式發布;2011 年,十七屆六中全會集中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全面布局;2012 年,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總號召;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和快速發展,急需大批高素質的新型專業化人才。為解決人才供需矛盾,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04年,教育部率先批準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云南大學試點開招第一批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生。此后,短短十來年時間,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便在我國高校雨后春筍般蔚然興起,至今已有 70 多家高校相繼開設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成為近年來高校新辦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然而,與政府的高度關注和高校的熱情推動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社會和市場對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及其畢業生的認識并與評價整體偏低。究其原因,與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有很大關系。直面新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創新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破解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難題,謀求專業長遠發展,值得高校尤其是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教育教學者認真思考。茲就筆者管見,略述于后,以期引玉。

一、從實際出發,明確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頂層設計,是人才培養的定海神針,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之所以就業遇冷,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脫離實際,盲目跟風,導致大而無當,籠統空泛。因此,制定目標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既要講共性,又要講個性;既要頂天立地,又要具體明了。

其一,制定培養目標應充分考慮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定位。作為一門新興專業,盡管目前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歸屬還不明晰,還存在爭論。但經過十來年的實踐,學術界和教育界還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識,大家普遍認為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型的邊緣學科,必須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培養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根據山東大學資深教授王育濟老師的說法,高校文化產業管理畢業生既要有“縱貫古今的文化視野”,還要有“策劃經營的文化理念”,同時也要有“現代產業意識和經營思路”。因此,高校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還要加強對學生知識獲取能力和創意創新能力的培養,徹底改變以往大學教育重理論知識、輕實踐能力的積弊,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動手能力差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低的痼疾。無論學生以后從事何種文化產業,這些都屬于宏觀層面上的共性要求,當然也都應在我們的培養目標中予以體現。

其二,制定培養目標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文化產業的內涵非常廣泛,有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之分,涵蓋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銷售等方方面面。如果我們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會成為無用武之地的“四不像”,貌似什么都知道,其實什么都不精。因此,只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專業細分,才可能培養出“適銷對路”的合格產品。這一點對省屬高校尤顯重要,因為省屬高校的生源主要來自省內,將來畢業生就業也以省內為主。倘若脫離省情,忽視本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和人才需求狀況,自然難以突破就業瓶頸的制約,專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將受損。以地處西南邊陲的貴州省為例,《貴州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業、民族民間文藝演出業、民族民間工藝品產業、民族節慶與會展產業、山地體育與戶外運動產業、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藝術與休閑娛樂產業、網絡新媒體與動漫網游、創意設計產業等10大文化產業領域。與此相應,貴州高校就要及時跟進,以培養立足貴州、服務貴州的優秀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為己任,在制定專業培養目標時予以充分考慮。

其三,制定培養目標應充分考慮辦學母體的優勢和特色。省情與省情各不相同,校情與校情也互有差異。由于沒有明確的學科定位,各高校當初在開辦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時,有掛靠文學院的,有掛靠歷史學院的,有掛靠經濟學院的,有掛靠管理學院的,也有掛靠新聞傳播學院的,雖無一定之規,但基本上都與辦學母體長期形成的優勢和特色有關。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也應立足校情,百花齊放,充分發揮辦學母體的學科優勢、專業優勢和師資優勢。掛靠歷史文化學院者可突出文化資源開發與研究,掛靠文學藝術學院者可突出藝術市場經營管理,掛靠理工科類學院的高??赏怀鼍W絡文化產業管理或數字媒體文化產業管理,掛靠傳播類學科的高??赏怀雒襟w產業運營及相關產業,掛靠經濟管理類學科的高??赏怀鑫幕髽I經營管理等。近年來,一些高校依托自身優勢,根據專業細分要求,在制定培養目標時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積極嘗試,也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例如,在人文學科方面頗有建樹的山東大學依托歷史文化學院,開設了會展、演藝管理等方向,強調文化的培養和積淀;以經濟學科見長的中央財經大學,開設了文化產業投融資和公共文化管理等方向,重點培養資本運作人才;中國傳媒大學則開設了文化經紀人和制片管理兩個方向,著力培養影視管理者和文化經紀人。各高校只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走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充分發揮辦學母體的優勢和強項,也才能辦出自己的特色和效益。

二、圍繞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的基石,也是落實培養目標的關鍵。高校只有緊扣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核心課程,強化特色課程,增加實踐課程,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并不斷優化提升,才有助于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關于核心課程設置。由于各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掛靠院系不同,核心課程的構成和側重也有所區別。例如,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的核心課程涵括文化資源學、文化傳播學、美學、藝術基礎、宗教文化、中外文學藝術、中國傳統藝術、應用民俗學、文化產業學、管理學、文化經濟學、文化投資學、文化貿易學、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遺產保護與開發、傳媒經營管理、經濟法學、文化法規學、知識產權與文化產業、中外文化體制與產業政策比較、文化法規案例分析、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網絡設計與管理等。同為教育部首批試點招生專業,中國海洋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的核心課程主要有文化產業概論、世界文化產業概要、世界文化史、文化政策與法規、管理學原理、文化市場營銷學、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案例研究、音像與多媒體技術、項目策劃與管理、平面設計、三維動畫設計等。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掛靠歷史文化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文化產業管理掛靠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其專業核心課程也因此有所不同。盡管各高校在專業核心課程的具體設置上互有差異,但大家對核心課程的總體分類則基本趨同,大致區分為文化基礎與文化資源類、一般管理類及文化產業管理類、經濟學類、政策法規類、現代信息技術類等幾大模塊。

關于特色課程設置。文化產業范圍廣、類型多,在橫向上可劃分為各種不同的行業門類,在縱向上又可拆分為不同的市場運行環節,因此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也應根據不同行業門類和市場運行環節而有所側重,充分體現大專業、小方向的專業細分原則,以增強專業識別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色課程設置就是要在核心課程突出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根據專業細分,強化專長教育,避免千校一面。各高校應基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自身學科基礎、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和學生興趣愛好出發,不斷豐富各自的特色課程或課程模塊,培養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專門人才。例如,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管理著重于文化創意產業、新媒體和城市文化三個方向,其特色課程就包括文化發展規劃專題、創意設計概論、新媒體經營與管理、互聯網文化概論、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專題、文化創意項目管理、新媒體策劃與寫作、城市文化專題、藝術市場與文化消費、文化藝術策展實務、互聯網傳播專題、新媒體廣告等,總體定位明確,專業特色鮮明,充分體現了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的辦學特色。

關于實踐課程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培養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場,既有寬廣人文視野,又有精深產業理念,具備較強組織策劃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因此,課程設置就不能簡單地從理論到理論,而應理論聯系實際,大幅度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完善實踐課程的內容,豐富實踐課程的形式,提高實踐課程的效果。凡適合在實踐中講授的內容,都應從傳統課堂向實習實訓室轉移,讓學生通過實踐參與和親身體驗,理解和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增強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至于實踐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也應轉變觀念,不拘一格,充分用足校內校外兩種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好更多的實習實踐基地,實現政、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和聯動發展。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為例,高??梢葬槍献髌髽I的發展需要設定專業方向,按照工作流程改革專業課程設置,并把課堂延伸到實踐領域和生產一線,實施“訂單式培養”,使學生走進企業就能勝任崗位工作。企業則可以通過給學生發放獎學金的形式支持學校共同教育學生,通過定期培訓或講座形式給學生灌輸企業文化和行業精神,通過工學結合實習場地完成對學生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當然,高校還可以聘請社會上優秀文化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和實踐者,請他們走上講壇,給學生傳授最新的實踐經驗和具體操作流程。

三、根據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

文化產業管理實踐性很強,重在培養學生的市場運作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顯然難以為繼,不僅無法落實既定培養目標,也很難體現新課程設置的核心價值。因此,高校應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課程設置為依據,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目前各高校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來看,以下方法可資借鑒和參考:

1.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企業實際生產活動的模擬,針對某個基本原理,提供相關案例及背景資料,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經過分析案例、小組討論、教師指導等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生動化,為學生提供運用所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案例教學重視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確答案,而是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通過學生的分析、思考和教師的引導、啟發,培養一種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技能。不僅如此,案例教學還是一種很好的群體活動,藉此可以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文化創意與策劃》課堂教學實踐中,針對德爾菲法,也即專家意見法的案例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模擬創業項目策劃大賽,讓學生在掌握理論方法的同時,鍛煉提升自身的創意策劃能力。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在老師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從信息收集、方案設計到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交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藉此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個環節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法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參與,讓學生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由主角退居配角,不再是一部百科全書或一個僅供學生檢索利用的資料庫,而是一名現場導游和顧問,幫助學生在獨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與老師的地位變化相對應,學生上升為主角,回歸真正的學習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既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還培養了合作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會在觀察、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激發靈感,開闊視野,提高專業水平,有利于教學相長。例如,在《景區規劃與管理》教學實踐中,就可以讓學生深入合作企業,針對企業委托的景區規劃任務,組建項目小組,按項目要求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最后再由師生共同完成項目論證和文本撰寫。

3.分組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是在老師帶領下,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通過知識學習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掌握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培養發散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應用創新能力,增強參與意識,發展個性特長,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協調發展,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分組教學的關鍵是把整塊教學操作內容通過有機分割化整為零,交由學生學習小組合作完成。以《文化產業項目管理》教學實踐為例,縱向來看,一個項目的運作由調查、策劃、運營、管理等不同環節共同組成,因此就可以組織相應的學習小組分別進行探究式學習,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運作體系。當然,各小組成員要明確分工,避免推諉扯皮,老師也應根據課程教學進度,加強對各小組的跟蹤指導。橫向來看,文化產業項目管理有演藝項目運作、影視項目運作、節慶會展項目運作等不同類型的項目運作,因此可以組織相應的學習小組根據各自興趣愛好分別完成一個整體項目的策劃運作。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文化產業管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都有別于傳統專業,對人才培養質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化師資隊伍。然而,由于文化產業屬新興產業,缺乏相應的師資儲備,大部分專任教師和管理人員都是從相關傳統專業轉入,還存在一個學科轉向問題。至于“雙師型”教師占比,也有待大幅提升。因此,現階段仍需著力加強文化產業管理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在崗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各高校應通過制度建設,鼓勵教師主動從原有專業轉向現在崗位。應根據課程模塊組建專業教研室、課程小組,通過專題研究和集體備課等形式,密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內部挖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同時,還應通過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聯動發展,廣開渠道,多搭平臺,積極鼓勵專業教師去文化產業發達地區或當地文化企業短期實踐、考察或掛職,深入生產經營一線,參與文化企業運作與管理,參與各類文化產業項目研究,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提升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當然,也應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種跨學科的學術活動和文化產業實踐活動。

二是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校外兼職教師隊伍。為解決校內師資不足、實踐型教師匱乏等問題,各高校還應根據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需要,充分利用社會人力資源,打破以學歷和資歷衡量專業水平的積習,積極聘請文化產業管理研究機構、行政主管部門、文化企業以及各類社會文化團體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高文化素養的實踐型專家擔任兼職教師,通過專業研討、課程教學、實踐指導等形式,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還應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在課題研究、教材編寫、教師互訪、培養目標制定、課程設置等方面互通有無,互相學習,甚至實現一定程度的替換式教學,力求達到專業優勢互補、相關資源共享的最佳狀態。

五、完善評價激勵機制

文化產業管理突出的實踐型、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特征,要求各高校必須改革原有的評價激勵機制,針對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標準入手,建立健全新的評價激勵機制,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針對學生的評價。傳統評價機制主要通過考試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估,而對于文化產業管理而言,更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一張考卷見高低的評價方式顯然已不合時宜,必須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雙重評價標準。定性指標可側重于對學生綜合知識的考察,定量指標則更適用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測評,甚至可以用社會認可度部分取代應試測評成績。

二是針對老師的評價。由于歷史原因,高校在教師考核、職稱評定、課時計算、學科評估等方面,對所有學科都實行簡單的“一刀切”評價模式,忽視各學科專業尤其是新興專業的差異化特點,忽視實際教學效果和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導致許多專業教師迫于考核晉級壓力,不得不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題申報和論文撰寫中去,嚴重影響了學科教學和專業發展。因此,必須制定一套針對文化產業教師隊伍建設的評價激勵機制,以穩定軍心,激發斗志,促進高校文化產業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創新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歸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么培養人”的問題。針對新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應堅持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緊扣目標,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評價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滿足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要。

參考文獻:

[1]李志雄.關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冷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王育濟.培養文化產業管理的合格人才[N].山東大學報,2004-03-23.

[3]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綱要[Z].2010.

[4]姚偉均.高校文化產業人才培養現狀與創新的思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

(編輯:秦俊嫄)

文化傳媒現象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從重大危機推動前的政府問責制入手,討論了政府危機管理中引入問責制的原因,當前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制的存在的問題,并對針對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完善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制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公共危機管理;突發性事件;問責制

2003年“非典”事件的突發,伴隨著的是問責風暴的產生,使得公共危機管理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

一、重大危機推動前我國政府問責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政府各職能部門長期以來(1949-2002)是實行的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一直以來,存在著不少問題:(1)各職能管理部門之間缺乏配合、缺乏銜接,資源、信息共享水平較低。在單災種縱向管理模式下,部門之間不能實現資源、信息共享,造成一方面是資源閑置,一方面是重復建設:同時,分散的信息難以綜合集成分析、處理,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嚴重降低了信息的使用功效。(2)減災綜合管理體制不健全。常設的減災綜合管理機構、應急指揮機構、綜合性的災害信息搜集、處理系統和通報制度都沒有建立,綜合管理工作很難真正深入和規范地進行。(3)地區性減災協作機制尚未建立。風災、洪澇、地震、環境災害等一些大范圍災害,在監測、預防、信息交流上欠缺緊密的協作聯系,協調一致的抗防措施難以有效實施。(4)官僚主義的一個病根是我們的黨政機構以及各種企業、事業領導機構中,長期缺少嚴格的從上而下的行政法規和個人責任制,缺少對于縛個機關乃至每個人的職責權限的嚴格明確的規定。因而,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后,主要責任高官只是表面上的問責,實際上還是主要的領導者,在事件稍有平息,毫不避諱的又公開參政這種情況足很常見的。

二、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引入問責制的原因分析

公共危機加速了政府管理體制的轉變,現代社會管理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使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增加,雖然危機難以預料,但是危機的爆發有一個能量聚合的過程,危機是可以防范、控制的,一些危機甚至是可以消除的。就當前我國頻發的重大公共危機來看,對問責制的影響是深遠的,且推動了問責制的建立。

(一)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權責不平等推動了問責制的發展

“在中國當官是最少風險的,因為政府官員承擔政治責任并無一套完備的制度。一方面,危機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許多不同的部門,極易出現各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無法進行責任追究。另一方面,權大于法,危機發生后政府人員以種種借口,逃脫治理危機不力所應承擔的責任?!庇捎谡賳T和公眾問責意識的缺失,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經常出現權責不對等的現象。問責制度是對政府一切行為及其后果都必須和能夠追究責任的制度。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引入問責制的直接原因也是基于權力和責任的失衡。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實施問責制的過程中,簡單的將問責制等同于責任追究機制和引咎辭職。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出于淡化影響的考慮,對有責任的官員引咎辭職后不再追究其法律責任,導致引咎辭職成了一些人的“保護傘”。即使是一些官員被問責,也是為平民眾之憤,不得已而為,根本不能確定被問責官員具體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政府官員的不作為和胡作為的行為往往會給公共危機管理帶來更多的損失。因此,必須在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引入問貴制,就是要明確他們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中國特殊國情下的責任政府的建設需要問責制

2003年以后,我國的政府職能部門從各自為政走向綜合管理的過渡期。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方式,是大勢所趨。非典的突發,同時推動了責任政府的建立。

“責任政府既是現代民主政治的一種基本理念,又是一種對政府公共行政進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作為民主政治時代的一種基本理念,它要求政府必須回應社會和民眾的基本要求,并采取積極行動加以滿足,政府必須積極地履行其社會義務和職責,必須接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控制以保證責任的實現。作為一種制度安排,責任政府意味著保證政府責任實現的責任控制機制”。作為各級政府、各個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責任,危機管理是責任政府的必備職能,同時它作為政府向社會提供的一種特殊公共物品,承載著責任政府向公民和社會的承諾,因此我國責任政府的構建要求在政府危機管理中,形成相應的新的制度安排。引入行政問責制,建立“權責統一”的行政體制,以此來明確劃分危機管理各部門的職責限;嚴格地區分公與私;在制度中明確規定行政責任追究的主體、追究事故的類型、追究環節以及追究時限等,這些都是在政府危機管理中達到新的制度平衡的保障。

(三)公共危機管理的特殊性要求問責制的產生

危機事件雖然存在著發生征兆和預警的可能,因為它依舊是由一系列細小事件逐漸發展而來的。但由于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而且正因為出乎通常社會秩序或人們的心理慣性運行,才會形成某種程度上的危險性。其突發性、緊急性、不確定性的特征,要求政府應有高度的預警機制和反應機制。公共危機發生后,必須要有人對事件和事態的發展關注,責任由此產生。

三、當前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制的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的責任追究制度不完善、隨意性很大

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問責意識淡薄,對于政府官員承擔政治責任并無一套完備的制度。一方面,由于政府危機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許多不同的部門,極易出現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現象,無法進行責任追究;另一方面,危機發生后,常表現為政府人員以“本意是為人民服務”為借口,逃脫治理危機不力所應承擔的責任。

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以及相應的配套措施,官員問責的隨意性也很大。大興安嶺火災中的問責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從莊學義在火災發生前后的表現看,不僅不應該承擔法律責任,而且應當受到表揚和獎勵。這一案件也警示司法機關在辦案中,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既要突破“發生事故和災害就要追究官員責任”思維定勢,也要通過縝密的調查把事實搞準確。同時也給媒體以警示:大眾傳媒報道應當實事求是,杜絕猜測和輿論造勢。更重要的是此事件也體現了我國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的隨意性。

(二)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的問責意識淡薄

在多數人看來,公共危機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預料、不可避免,主管領導為此被“問責”似乎有些不合情理。的確,從表面看,一些事故都是偶然發生的,但認真分析每起事故的原因,不難看出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問責意識淡薄,督促檢查不力。這些都屬于人為因素,需要有人對此負責。因此,發生了責任事故,對相關領導干部就應該有個說法。這既助長了領導干部的不負責任意識,也直接造成了干部隊伍責任意識淡漠,利為民所謀觀念淡化,損害了干部隊伍在人民群眾中的整體形象,也削弱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感召力、凝聚力。

(三)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問責僅限于行政問責,缺少程序性問責

官員問責、起用缺乏公開公正的程序,體現了法律的不健全。例:因重慶開縣井噴而引咎辭職的前中石油總經理馬富才在沉寂了一年之后正式復出,擔任新近組建的“能源辦公室”副主任。引咎辭職官員能否東山再起,《干部任用條例》已有明確規定。從2004年4月到2005年5月復出,就時間而言,馬富才是符合條件的,但換個地方繼續干,或許就會使高官問責制從此虛化。問責官員“東山再起”如此之快,可見,在追究責任時,決策和執行的機制是不健全的,官員問責只限于行政層面且缺乏法律依據。

四、完善政府公共危機管理中問責制的有效對策

(一)在危機管理過程中加強問責文化的建設、強化問責意識

問責文化是問責制的靈魂。由于意識對立、利益沖突不斷造成關系失調和環境失衡,自然、社會、思維領域中必然和偶然的危機不可避免,就是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比如經濟、教育、衛生、環保等領域都有可能產生危機。因此在危機管理中必須轉變觀念,將問責文化納入其中,把它提高到與危機管理的戰略地位,融入危機管理的各個環節。建設問責文化,能夠使政府和官員在處理危機事件時,以問責理念為先導,突破傳統權力本位的觀念,把握責任政府的真正內涵,在最短的時間將損失降到最低。培養問責意識是要在闖責文化的基礎上,強化政府官員的責任意識,在公共危機突發時,不至于推卸責任,逃避現實。

(二)建立健全程序性問責,規范引咎辭職制度

行政性問責往往是責任政府運作的開始,但要使責任政府穩定而有效地運作,就需要進一步走向程序性問責,完善責任制度的法律基礎,在制度層面,完善責任制的各項程序,通過程序保障在責任面前人人平等,盡可能減少問責過程中的“替罪羊”問題。對程序性問責而言,問責的依據都是法律性的。每一個官員的責任都非常明確,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即使在某些具體細節方面不清楚,或者法律依據存在問題,隨后也很容易通過開放性的立法程序或者司法程序加以彌補。

(三)明確責任歸屬??茖W構建危機管理中的問責標準

問責是責任政府的責任意識的重要體現。制定科學的、公平的責權劃分體系是實行官員問責制的前提。在公共危機管理中應,建立常設的危機管理部門,從事高層次危機管理的領導、指揮、協調機構,在其統—領導下,明確各相關政府部門的危機管理職能、職責和責任??紤]到危機的多樣性,應明確不同政府機構所承擔的某些特定危機管理的職能和職責。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協調的危機管理體制,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的職位分類制度,使權、責、能統一,加強行政人員的責任觀念,劃分責任區,明確責任主體,將權力和責任不對等的現狀改變過來,以法律為依據,建立明確的問責標準。

(四)信息公開、加強公眾和媒體的輿論監督

新聞媒體是一種建設性的力量,在塑造公眾價值觀念、強化公眾意識、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等諸多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當今時代,單個的公民或者組織處于信息上的劣勢,不可能占據信息資源,輿論監督實際關系著信息公開的來源問題,在政府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新聞如果不夠暢通的話,公民的信息知情權就得不到保障,也根本談不上問責制。因此,強調媒體的輿論監督是行政問責制得以建立完善的一個宏觀背景所在。不能把媒體排斥在危機管理之外,要善于利用媒體解決危機事件。同時,政府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公共危機管理中,責任政府的形象塑造,更多的是公眾的參與和監督,政府官員必須對公眾充滿信任和保持敬畏,尊重包括知情權在內的所有公眾權利。在保障信息和新聞媒體權利的基礎上,建立并保障信息公開制度,并以此推動政治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爸挥性诒止矙嗔褪菫楣姺盏睦砟钕?,繼續推進深層次的政治體制改革,我們才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公共危機反應機制。

完善政府官員的問責制度,可以增強官員責任意識。一個責任型和服務型的政府必須建立完備的問責制度,建立“權責統一”的行政體制,以此來明確劃分危機管理各部門的職責權限,應該借鑒香港政府的“行政吸納政治”和國外關于危機管理的做法,在公共危機管理中建立與行政問責制相關的配套制度,強化缺失的政府責任和官員責任。通過公正嚴格的司法程序,對直接負有重大司法責任的政府官員,以及其他應承擔責任的人員進行懲處,一方面可以對政府官員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公眾的不滿。推行高官問責制,以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陽光政府的形象出現,這樣政府和官員都可以贏得公眾的信賴。

上一篇:職校電子商務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中職數字媒體技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