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

2023-10-09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公益廣告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同質性與同構性,運用公益廣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彌補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覆蓋面的不足,增強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具體來說,公益廣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表現為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審美功能。

關鍵詞:公益廣告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 advertiz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作者簡介:程耿(1981—),男,湖北咸寧人,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07級思想政治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

一、公益廣告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內在必然鏈接

公益廣告之所以會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種必然鏈接,其根源就在于公益廣告自身所具備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同質性與同構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的差異性、多變性日趨加大,新的社會階層大量出現導致了某些人游離于社會組織之外,這就使得專門的、集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幾乎成為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以大眾傳媒為自身載體的公益廣告,關注社會、針砭時弊、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心理,很容易贏得人們的認同與好感,在“潤物細無聲”中發揮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功能。

二、公益廣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現

(一)導向功能 由于人們價值觀念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國內外形式的種種變化,有人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雙重效應不能辯證分析,因而對社會主義的前途感到困惑,對黨產生了懷疑和動搖。在這種情況下,公益廣告以自己短小輕便的獨特優勢,旗幟鮮明地幫助人們確立一種新時代所需要的新價值觀念,倡導一種新的行為規范,以協調各種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健康發展,就必然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

在這里,導向功能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而在導向功能這一方面,公益廣告異軍突起,它直接面向社會廣大公眾,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通過廣告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做人,幫助人們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共同的價值觀念。導向功能在抗震救災的公益廣告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全國各大電視媒體廣泛地宣傳報道營造出了一種眾志成城的團結愛國心理。同時在本次抗震救災期間,溫家寶、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親赴一線指揮抗震救災的公益宣傳片,不僅很好地宣傳了政府的形象,也提升了電視公益廣告的導向功能。

(二)凝聚功能 公益廣告的凝聚功能,是指公益廣告以其新穎的形式對廣大社會公眾所具有的吸引力,進而對整個中華民族具有向心力。

公益廣告之所以產生并得到長足發展,是由公益廣告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公益廣告的本質是為社會公眾傳達公益精神和倫理精神,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輿論氛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從而引導人們同心同德為社會主義作貢獻。公益精神就是公益廣告的靈魂,它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同時它也像一面旗幟,引領著我們追求真善美,凝聚著我們的思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公益廣告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十分偉大的,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參與。公益廣告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進行社會動員的有效方式。公益廣告以其優美的畫面、發人深思的文字、滌蕩人心的音樂直擊人的心靈深處,喚起人們思想的共鳴,將社會不同階層的個體凝聚在一起。公益廣告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念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能夠使社會公眾達成共識,從而廣泛動員社會公眾,凝聚社會各種積極力量,形成巨大的合力。

(三)審美功能 公益廣告通過具體生動的視聽感性形式,以悅耳悅目、賞心怡情的方式,吸引公眾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使他們在審美享受中接納和認同了公益廣告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在“潤物細無聲”中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這是公益廣告宣傳所具有的優勢,是它較之于標語口號、新聞報道能更吸引人、更能打動人的原因所在。

大家不會忘記《希望工程·流失篇》中那雙盼望讀書、望眼欲穿的女孩的眼睛,正是她那雙眼睛打動了千百萬人的心,而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慷慨解囊助學;《希望工程·紅燭篇》中民辦教師在簡陋的教室里一邊點火做飯,一邊教孩子們朗讀課文時的場景,不僅刻畫了“兩頭燃燒的蠟燭”的民辦教師的性格,而且還真實地再現了貧困山區貧窮落后的真實環境。在1998年中央電視臺抗洪救災中一則題為《沒有愛心,沒有明天》的公益廣告打動了很多人:屏幕上洪水滔滔,路段坍塌了,房屋淹沒了,孩子們套在救生圈里,老人剛剛被營救上來,小女孩死死地抱住樹干,下身已被洪水淹沒……。隨著一個個人們與洪水搏斗的鏡頭,打出一行雄渾有力的廣告標語:沒有愛心,沒有明天。這則公益廣告向我們傳達了人性中愛的高尚與偉大,看完之后,在每一個人心目中留下了一片愛的溫馨、一種強烈的生存意志以及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以上公益廣告都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傳播了人性之美,凈化了人們的心靈。

參考文獻:

[1]潘澤宏.公益廣告導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2]張明新.公益廣告的奧秘[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隨著我國對青少年德育教育重視逐漸增強,構建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有重要意義,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建,以學校為主導充分挖掘社區德育資源,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參與到學校德育和社區德育過程中,從宣傳、制度、評價層面構建學校、社區、家庭三者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合力育人的局面。

【關鍵詞】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策略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對教育的選擇權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學校的教育教學與管理更多地征求來自家長的意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也成為一種趨勢。但學校、家庭、社區對自己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都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三者合力育人局面,通過課題組對E市調研發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出改善。

一、以學校為主導充分利用社區德育資源

(一)共建共育德育目標

無論是學校德育還是社區德育都有促進個體發展的內在目的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外在目的。雖然二者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但都在培養具有德性的人,能夠承擔個體、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學校德育與社區德育存在無法割斷的聯系,我們在學校獲得的德育知識源于社會,并最終服務于社會生活,而社區就是社會生活的單元,因此學校德育與社區德育存在內在的共通性,具有相同的德育目標。

(二)統籌兼顧德育管理

克服學校與社區相互分離的現象,避免對青少年德育形成斷塊式教育。制定合理的活動計劃,有目的成體系的開展德育活動,學校在青少年德育活動方案的制定、計劃的實施上是主導。通過學校與社區的共同評價激勵青少年品德的養成。學??梢陨钊肷鐓^,了解學生的德育行為,結合在校表現綜合給出德育評價。社區也可以深入到學校,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動態,并結合輿論監督、風俗民約、規章制度等建立社區評價體系,二者在評價方式上可以相互補充。促進社區與學校德育教育相互交融,不讓學校德育教育成為游離于社會之外的“孤島”。

(三)共享整合德育資源

德育資源為青少年的道德養成提供了現實基礎。學校和社區德育建設要努力挖掘學校與社區德育資源的種類,拓展資源建設的范圍,共建德育建設資源庫,為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學校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盤活社區資源,吸收社區教育元素;社區可以利用學校教師、課程、場地、文化等資源,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吸收學校教育中自覺理性的精神。

二、優化家庭德育環境,夯實學校德育環境基石

(一)創建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

由于社會輿論影響和單親家長的忽視,不少離異家庭的學生有自卑、不合群等心理障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社會上普遍存在的“2+1”“4+1”“6+1”的家庭培養格局,造成家長對獨生子女生活上過度關心,忽視品德教育方面的培養,家庭德育教育出現空白。因此,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要積極拓展家教宣傳與培訓,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正確評價和認識子女,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

(二)搭建互動平臺,形成教育合力

作為德育教育主題的學校,應建立與家長,社區信息上的互聯互通。通過學校網絡平臺、家校通、微信群、QQ群等互聯網+的模式,及時發送學校動態反饋學生在校表現。積極開展開放日、家長會、各種教學觀摩活動、各種社團尤其是校外活動等,邀請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家長也可利用這個平臺給學校提意見,和學校老師互動。組建家長委員會,充分調動家長資源,協助學校開展活動、進行校外實習指導等。創建家長學校,開展專題講座、家長課堂指導幫助家長了解家庭教育,樹立正確的親子觀教育觀。了解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相關教育理論和學校實踐定期編寫家教小報發給家長作為參考,有效提升家校合作開展德育教育。

三、拓展優勢,增強三位一體德育網絡實效性

(一)加大輿論宣傳,營造德育共建的社會氛圍

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學習成績,社區對德育重視不足,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就要加大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宣傳,引起社會重視。通過宣傳媒體尤其是在孩子和家長最常接觸的電視、網絡平臺上大量推出德育方面的公益廣告,使學校和家庭經常關注德育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能夠更大程度的提高社區、學校和家庭在構建德育教育網絡方面的積極性。

(二)以學校為主導利用資源,提高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操作性

社區和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讓學校為三者合作提供平臺。通過開放日、社區志愿者服務、家長委員會等活動增強三方面在德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充分挖掘社區和家庭的德育教育資源,利用互聯網+的網絡信息技術,搭建德育工作網絡平臺,將資源建設、目標建設、活動拓展等內容按階段設計并納入到系統中,劃分職責明確任務,有效協作開展德育活動,使合作有目標、有資源、有形式、有延續、有效果。

(三)完善學校、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德育網絡的評價和監督制度

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宏觀指導德育教育的開展,應制定出學校、家庭、社區合作的法律法規,在法律層面確定各自的責任和權利,促進三方的交流協作。評價學校辦學水平時要加大合作開展德育教育的評價,促進學校在德育方面積極拓展。對社區進行督導考核時,也要參照其德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與家庭和學校的互動、社區有效資源的利用等方面來進行評估,調動學校、社區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三者的結合,達到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麗鑾.構建“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提高德育實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2005.

[2]許威.三位一體社區教育實踐模式的構建[D].東北師范大學,2012.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成果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我們知道, 傳播方與接收方雙方都有著一定的日常社會條件或環境背景, 且每一方傳播活動都受到條件和環境的制約。一方面, 大學生志愿者們將能量、信息、物質傳遞給受助群體,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方的既有認知和行動;另一方面, 在社會大變革和社會文化日益多元的新形勢下, 當代大學生通過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工作等發生交互性傳播, 在實踐過程中樹立服務的理念, 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一、公益活動實踐案例背景分析

自中共中央做出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后, 各級黨委、政府、高校紛紛開辦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動。尤其是近年來, 隨著高校大學生社會參與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的日益提高, 高校大學生公益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 公益創意大賽、公益社團、公益論壇等活動不斷深入, 使大學生成為社會公益行動的主要群體。

為響應中國扶貧基金會在首屆全國高校公益論壇上啟動的“公益未來”項目號召,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以下簡稱“我?!? 與社會公益機構合作, 組織大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愛心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充分利用我校工作方面的資源優勢, 開展以關注自閉癥兒童、留守兒童、兒童村 (由陜西省回歸研究會1996年建成的, 替罪犯代養代教無人撫養的未成年子女的公益性慈善機構) 等為重心的一系列活動, 推廣和豐富校園公益活動的實踐內容和形式,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志愿活動實施過程

我校本著試點先行, 突出重點, 分段實施, 逐步推進, 重在實效, 主體參與, 實踐育人的原則, 從學校教育和學校實際出發, 以公益教育和支教活動為切入點, 明確目標, 開展了以下實踐活動。

第一, 健全組織, 加強領導。組建團隊, 成立實踐研究小組, 組員由系主管領導、相關活動指導教師等從事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組成, 主要負責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質量的監控。由系學生黨支部牽頭, 成立朝陽協會和愛心小分隊等公益團隊, 推動了具體工作的實施。

第二, 選擇試點, 實行階段性實踐研究。根據實踐需求, 成立公益團隊, 作為試點, 研究大學生在“公益未來”視閾下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效果。觀察志愿服務主體和受助者群體的關系;公益文化傳播和實踐教育環境的發展對公益文化傳播的影響及其傳播環境的資源優化;開展公益文化傳播和志愿服務實踐應用后, 學生和受助群體雙方在認知層面、心理和態度層面、行為層面的效果分析。搜集整理各階段研究過程的原始資料, 進行階段性總結, 及時提煉研究成果, 收集反饋意見, 及時發現和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三, 總結, 整理, 分析研究材料, 及時記錄實施活動過程,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策劃調整, 總結經驗。

三、實踐活動的主要成效及經驗

前期, 我校由系學生黨支部成員帶頭, 成立了志愿者性質社團——朝陽協會, 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韓峪小學開展貧困山區送溫暖活動, 學校贈送了表達謝意的錦旗, 并達成了長期合作的共識。目前, 本志愿者協會已經歷了四次換屆, 團隊成員有的畢業后成為現所在單位的骨干, 有的已自己開始創業, 有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堅力量, 為社會和黨團組織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

之后, 我校又組建團隊與全國向日葵公益聯盟合作, 成立愛心小分隊, 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 在向日葵公益聯盟的引薦下, 與太陽村簽訂長期合作的協議;帶領西安明慧陽光家園20位自閉癥兒童與千千愛等多家特殊兒童教育機構合作參與“百人觀影”全國巡回西安站活動;參與向日葵聯盟與壹基金合作的“藍色行動”等活動, 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 獲得了全國向日葵公益聯盟認可并頒發了“優秀集體”榮譽證書。

期間, 我校利用學生暑假時間, 響應團中央和院團委的號召, 帶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小分隊赴廣西桂林龍勝縣西腰銀橋小學開展愛心支教活動, 并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參與活動的隊員們返校后紛紛表示,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 他們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 投身于社會服務, 展現個人技能, 感受到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團隊的優秀隊員還受到當地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局邀請, 希望學生畢業后能到當地從事長期教學工作, 并給予豐厚條件, 表達了對志愿活動的極大支持和迫切需求。

人文素養教育要求學生能夠“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學會做人”, 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 完善人格, 啟發學生做一個正直的人, 做一個智慧的人,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通過一系列志愿者服務的實踐活動和調研,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鼓勵青年大學生以追求志愿奉獻為樂, 以傳承志愿者服務為己任, 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進一步發展公益團隊奉獻愛心、服務他人的社會功能, 將社會正能量傳遞下去。一方面, 大學生能夠為部分弱勢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義務幫助, 并希望能借此引起更多群體的關注;另一方面, 通過交互式傳播的影響作用, 培育和踐行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四、總結

堅持了幾年的公益實踐活動, 我們發現, 其在活動經費、媒體宣傳、活動深度和廣度上還存在一定缺陷, 需要我們加強校園人文環境的構建和周邊環境的整治, 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 使得高校能夠通過整合社會資源, 有效推動中國公益事業的持續發展。此外, 還需要通過多維度的媒體宣傳, 內外結合, 將公益正能量傳遞給大眾, 起到更廣泛的社會效應, 為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形成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黃啟紅.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弱化原因分析[J].新世紀論叢, 2006, (2) .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學前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關鍵, 更是一個國家教育狀況的縮影。我國自古以來就崇尚教育對人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成功的學前教育為高素質人才起啟蒙作用。教育性與公益性作為學前教育的兩大基本特征, 其有效的體現是學前教育能起到其作用的保障, 學前教育的構建也只有立足于這兩點, 才能推動其更高層次的進步。

一、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教育性分析

(一) 學前教育中對教育性的落實情況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學前教育具備教育性和公益性, 國家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幼兒教育的的相關法律法規, 這些文件都十分重視“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 促進幼兒身心和諧良好的發展”, 特別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要將保育及教育結合起來實施, 并在過程中實現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綜合發展。在幼兒園, 也會有相應學科的教師, 對兒童進行各個學科的基本教育。但是我國當前學前教育也存在忽略兒童的全面發展這一不盡人意的現象, 有的幼兒園老師將各個學科的知識對學前兒童進行灌輸, 注重的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極少數的幼兒園中, 還會出現作業超出兒童負擔, 在幼兒園教學中對小學課本的大量學習等情況??梢? 在當前學前教育中人們對教育性的理解還沒有普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二) 幼兒教師整體水平有待提高

教育的具體實施是由教師來體現的, 教師的素質也直接影響了學前教育效果。首先, 在我國當前的學前教育中, 受不同的地域環境影響, 幼兒園教師也有素質不高的情況。一方面體現為教師敬業精神、愛心的缺乏, 在進行教學時沒有充分活力, 不能很好地與兒童的天性相吻合。另一方面體現為教學水平、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相對滯后, 在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中, 還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未及時地將出現的新知識、新內容應用到教學當中去。其次, 我國學前教育團體中, 教師性別的大幅度失衡也對教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 相對于我國的總人口數量, 目前的幼兒教師遠遠不能夠滿足我國全部的學前教育需求, 并且大都活躍于大中城市, 農村的幼教師資力量更為匱乏。

(三) 在學前教育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在教育的各個階段都提倡素質教育, 學前教育中教育性的根本體現是對幼兒素質的塑造與提升。在學前教育階段, 幼兒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教育對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其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 能夠為其以后的學習、生活甚至工作, 起到巨大的思想啟蒙作用。

1. 學前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學前教育, 顧名思義, 就是對兒童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就是說學生不必要在此階段掌握大量的知識, 而是從孩子轉換為學生的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觀念引導。例如, 通過對各類小故事的講述, 總結故事中的人物特點, 積極鼓勵學生對人物優點進行學習, 在學生心中播種善良、孝順、樂觀、勤勞的種子, 并鼓勵學生對此類精神進行積極實踐。雖然進行學前教育的時間并不長, 但是此類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兒童在觀念形成時期得到正確的引導, 能夠在以后的發展中得到素質的全面提升。

2. 素質教育對兒童的引導作用

素質教育對兒童的塑造, 即將其未來發展方向往好的方面引導, 明辨是非, 并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 不斷進步。在學前教育階段, 兒童在幼兒園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例如與同學發生爭執、“搶”其他同學物品等情況。在發生這些現象時, 教師不應該小題大做, 而是應該了解兒童的情況, “人之初, 性本善”, 教師應該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 不應該一味的指責與過度的批評。兒童在區分了“對”與“錯”的基礎上, 才能根據正確的行為方式成長, 而一味的批評指責不但不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反而會打擊兒童的自尊心, 對兒童成長起到負面影響。另外, 教師還應該對兒童中良好的行為進行鼓勵, 例如幫助同學、熱愛勞動、積極發言等, 教師的幾句鼓勵對學生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 被鼓勵的學生還會積極做出良好的表現, 這也是教師對學生素質的引導。我們常常將教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 只有“辛勤的園丁”對兒童不良行為的“修剪”, 才能讓兒童在正確的觀念中成長。

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 學前教育的目的以及最終目標, 不是讓其成為運動員, 而是使其養成運動的習慣, 不是使其成為文學家而是完成對其智力的開發, 不是讓其成為藝術家而是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這才是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根本目的。

3. 學前素質教育的延伸性

學前進行的素質教育, 只是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做一個奠基, 而這種良好基礎的取得, 會對兒童以后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 直至延伸到兒童的一生, 這也就是學前素質教育延伸性的體現。我國的學前教育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 都要保持素質教育的運行。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 學前教育中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不可等閑視之。

二、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分析

(一) 學前教育公益性沒有得到保障

我國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問題形勢嚴峻。就我國整體情況來看, 學前教育機構的設立數目遠遠不能夠滿足我國適齡兒童的需求, 由于供不應求, 所以幼兒園入園費用高, 入園門檻也高, 同時造成民辦幼兒園的興起, 價格昂貴且基礎設施建設得不到保障, 其利用的正是我國公辦幼兒園的缺乏, 使得兒童在幼兒時期要花費大量的費用, 導致我國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消失。所以想要實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性, 就要建立健全相關法規, 并給予一定的扶持力度。

(二) 學前教育公平性的缺失

學前教育公益性的缺乏也是引起教育公平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的公辦幼兒園中, 普遍存在入園難的問題。另外, 一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會進入環境好、教學質量高的幼兒園, 而條件相對差的孩子只能進入環境差、教學水平低的幼兒園, 直接導致了學前教育差距的拉大, 更使教育的公平性缺失。

三、使我國學前教育保持公益性的措施

(一) 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扶持

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扶持體現在政策上與經濟上。政府可以通過政策規范我國現有幼兒園的情況, 對幼兒園辦學的規模、理念、收費采取一定的政策引導, 對辦理幼兒園的門檻提升, 例如制定統一的幼兒園質量評估標準, 園內教師師資標準等, 以規范我國民辦幼兒園的整體情況。在經濟上的扶持就是加大對幼兒園的財政撥款, 將國家公共財物應用到學前教育中, 讓學前教育機構在保障盈利水平的基礎上增加對兒童教育上的投入。在此方面, 我國可以借鑒國外對學前教育的管理情況, 進一步提升政府對學前教育的管理。

(二) 對學前教育的公益性進行宣傳

我們應該加強對學前教育的公益性進行宣傳, 不僅讓管理者, 更是讓廣大的教育受益者了解教育信息, 為我國公民提供公平受教育權利的理論依據。通過對公益性的宣傳, 能夠促進教育工作者對學前教育進行反思, 使其找到科學的解決方法, 促進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實現。而且學前教育的公益性需求已經被世界人民所認同, 接受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 更是一個國家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對學前教育開啟全面發展, 幾乎是每個國家簽署的重要國際文件。對學前教育進行大規模的宣傳, 擴大了對其公益性的認識, 也會促進學前教育領域問題的解決。

(三) 轉變學前教育辦學理念

我國眾多的學前教育機構, 其辦學沒有將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納入到辦學理念中, 而要想實現學前教育的真正發展, 就要改變幼兒園的辦學初衷, 將幼兒園納入公共服務領域, 讓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得到相同的教育環境。另外, 在我國西部的偏遠地區, 一定要保障學前教育的質量, 讓經濟差距不引起教育差距, 進行學前教育機構創辦時可以根據地方特色, 出現的經濟困難酌情解決。我國大部分農村的學前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制約, 一方面是缺少師資, 另一方面是辦學資金的缺乏。我國政府可以依據農村教育特點, 鼓勵年輕教師支教, 將農村發展以教育為先導, 這也是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重要舉措。

(四) 增強對學前教育的法律規范

我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教育立法情況, 例如法國憲法中的《教育法典》。我國應該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法律規范, 來保證學前教育作為我國的公共事業發展, 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辦學人員給予懲罰, 對影響我國學前教育公益性發展的行為進行法律規范與制止, 讓法律有效完善我國公益性學前教育的構建, 使兒童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條件。

綜上所述, 學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 是實現我國學前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與關鍵。除了要加強政府的管理與扶持、立法機關對相關法律的逐步完善, 更要從行業自身進行規范, 使其了解我國學前教育的總體辦學理念, 使其自覺更新教育信息, 盡量降低對利益的追求, 將學前教育逐步完善。

摘要: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學前教育具備教育性和公益性, 本文就學前教育中的這兩個基本特性展開分析, 并針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狀況提出了我的思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育性,公益性

參考文獻

[1]李天順.在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J].學前教育研究, 2011 (01) .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政府責任,學前教育,公益性

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公共利益性,教育本身就是一項公益性事業,政府為所轄領域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務與產品,供人們共同使用。學前教育是以公益行為根本的公共產品,學前教育所追求的公益性是教育公平價值。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身心健康、智力開發以及人格的培養、性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學前教育的開展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探討開展學前教育的價值,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開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

兒童是國家明日的棟梁,開展學前教育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國的人才培養戰略目標。學前教育對兒童的認知能力,包括一生的認知能力都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學前這一階段是人的認知發展最關鍵、最迅速的一個時期。學前期的兒童各項學習潛力都很大,但是如果不及時開發他們的智力,挖掘其潛能,這些優勢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良好的學前教育,依據感性經驗為兒童創造一個豐富的、多彩的發展空間,這樣有利于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使兒童的辨識能力、語言能力等認知不斷地得到全面的、合理的鍛煉,引導他們將這些能力應用到實踐中,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認知的層面,這樣也可以使兒童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為日后踏入社會,與人接觸、交流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強大都埋下了伏筆。

二、基于政府責任,我國學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

截至2009年,全國全國共有學前教育機構15.6萬所,其中公辦幼兒園3.2萬余所,民辦幼兒園約8.34萬所,集體辦園和企事業單位辦園約2.7萬所,但是,適齡幼兒的入園需求仍然無法得到很好的滿足,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成為了一項社會廣泛關注的“難題”。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對家庭和社會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開展學前教育是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1. 利用政府職責,制定發展規劃

在社會實際背景中,作為處于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體與核心,政府的力量是社會其他介質所不能替代的。目前的義務教育體制中存在著大量不公平現象,究其原因,是制度與教育政策的缺失。所以,必須協調發展學前教育,公平對待,若教育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只會更進一步加劇社會的不公與教育失衡?;诖爽F象,政府必須樹立教育發展理念,對正義、公平的教育價值予以強化。

首先,對學前教育經費基本標準予以確定,同時逐縣核實財力,以當做確定分擔責任的主要依據;其次,以地方與省市為主導運轉,對縣鄉教育積極性予以充分調動,也就是說,地方與省必須根據省標準對公用經費資金進行共同分擔;再次,以縣為主,做好學校建設、設施投入以及日常維修等教育服務工作,進一步調動城鄉教育積極性。對于財力比較困難的貧困地區,政府需要為其分擔責任,由上級財政為貧困地區安排所需資金,防止發生配套資金越多,財政越困難的現象。對于財力充足的地區,政府可鼓勵該地在對中央教育投入規定予以落實的基礎上,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

同時,要破解城鄉學前教育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將農村義務學前教育和城市學前教育當成一個整體,實現和諧、統籌發展是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質,所以,一定要破解城鄉教育二元結構的制約,通過系統思維,以整體謀劃的方式,促進城鄉教育共同融合與促進,達到城鄉義務教育優勢互補,最終提升我國整體教育水平。對各級政府職責予以明確劃分。省政府必須針對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各級政府職責予以明確劃分,使市級政府、鄉鎮政府和省級政府義務教育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以減輕地方政府義務教育統籌壓力,實現各級政府財力與事權的全面匹配。另外,實際解決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失衡問題。一方面,必須逐步將城鄉教育二元結構破解掉,構建以“社保證明”和“納稅證明”為主要依據的現代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另一方面,政府必須有擔當,將義務教育責任承擔起來,將民辦簡易學校與外來人員子女學校歸于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范疇,以實現統籌管理。

2. 政府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合理配置資源

辦好學前教育不僅關系著億萬兒童的發展,而且還關系到國家以及民族的未來。鑒于此種原因,政府應當大力加強教育經費的投入,增加財政扶植力度,建立保障機制,確保幼兒園有能力購買相關設備,如多媒體、電腦以及娛樂設備等,從而滿足廣大幼兒對教育的需求。同時,通過捐款辦學,合理收費等措施,來增加幼兒園的經費投入,為學前教育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

要實現學前教育的公平首要任務就是完成教育資源的公平,學前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體現出對學前教育權利、機會等的尊重。我國的學前教育并不是以盈利為目的進行的,所以在經營的過程中國家和政府需要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財政投入,并保證學前教育資源平均分配,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將學前教育經費歸結到地方財政上,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學前教育資源、財政投入,將學前教育資源擴大,提供學前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問題,原因之一是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學前教育進行約束,進而導致出現不公平的問題,所以當前隨著學前教育在社會中受到關注,需要盡快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讓學前教育的發展和辦學有法律作為支持,幫助學前教育有序發展。農村、鄉鎮地區的發展遠不及城市學前教育的發展,為了實現學前教育的公平,以采取一定的弱勢補償措施,將學前教育發展中出現的不公平問題進行改善,鼓勵社會資源參與到學前教育中,政府需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鼓勵并支持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學前教育。

3. 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做好辦學導向

以公平為價值取向,保證學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在學前教育階段各級政府教育職能都要體現“公平、高效”的原則,堅持正確的辦學導向。同時,努力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采取各種措施對教師水平進行改善。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學前教師隊伍建設更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政府要加大力度,將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目前我國部分高校開設的有學前教育專業,為學前教育培養一批高素質、高學歷的教師隊伍,促進我國學前教育的公平發展。我國義務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與改革中還會引起社會的更多關注,所以,需要政府、教育部門以及學校不斷研究更加有效的義務教育統籌發展方法,進一步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不僅體現在社會文化、制度等方面,還體現在學前教育上。利用政府職責來保障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政府部門要制定并完善學前教育的相關制度,加強教育部門的職能,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政府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使我國的學前教育得以更好地開展,為國家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鴻昌,徐建平.從政府責任的視角看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的公益性[J].學前教育研究,2011(2):3—7.

教育公益性研究論文范文第6篇

捐款“哈佛”的原因

我們夫婦一個是甘肅農民, 憑著全校第二的成績, 從大山里考到了中國石油管道學院;一個是香港工廠的計時女工, 靠著毅力和資助, 拿到了劍橋大學的碩士學位。時代的變奏, 教育的積淀, 命運的跌宕起伏在我們兩人身上演繹。當我們回歸到最普通的自己, 回歸到最普通的父母時, 我們也有自己的迷思和收獲。

這次SOHO中國基金會和哈佛簽訂了1500萬美元的助學金協議, 引起了一些爭議。這些爭議主要就是說你在中國賺錢, 怎么捐錢捐給外國人?其實我們的資助對象是中國貧困大學生。只要你考上這個學校, 我們來出錢資助你。我們慈善捐款唯一的標準是讓中國學生受益。

每個大學對于什么樣的學生可以拿到助學金都是有要求的。比如哈佛是家庭年收入6.5萬美金以下的可以申請助學金, 因為人家學費就5萬多美金了。

這里面大家一直有個誤解, 就是到美國這些一流學校去的好像都是官二代, 富二代。其實不是這樣的。有好多孩子的家庭是非常貧困的。我們夏天去各個學??疾? 去見這些中國學生。我們發現他們申請這個學校, 但是不敢告訴學校他們經濟上需要幫助, 因為這個學校沒有給我們中國人提供助學金。所以他們擔心如果寫上了有助學金需求, 它就不錄取你了。

很多人都很奇怪, 像哈佛、耶魯這樣的學校, 捐款額度都達到上百億美金, 為什么還會缺錢呢?咱們中國教育的主要經費、資源來源于政府。而美國的教育, 政府的錢給的非常非常少, 大部分學校都是靠經濟援助。實際情況是, 我們的這點錢, 遠遠不夠這些學校的真正需求。

我的這個求學背景, 代表草根, 所以我的整個思路都是比較草根的。像我們上世紀80年代出國學習, 誰也交不起5萬美金學費, 再有錢的也交不起。像我一個香港工廠女工, 能夠去英國上學, 就是有人資助你, 你才上的了。那么現在中國國情變了, 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付得起學費了。所以我擔心現在再去劍橋, 像我和潘石屹這樣從女工, 從農村出來的人會因為錢, 失去機會, 我們的助學金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在捐款前進行了大量的考察走訪。第一個是先看看我們做慈善能夠幫助的這些學生, 了解這些學生的情況。另外看看學校跟中國的聯系有多緊密, 比如本科他們現在收了多少中國學生。它這個招生辦是從來不來中國, 還是每年都來。同時我們要和這個學校的中國學生見面, 看看他們的經濟問題是怎么解決的。然后我們還要見一下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等方方面面的人。

有人問我, 那對于這些接受資助的學生未來是否回中國, 是否到SOHO中國工作, 你們有要求嗎?我認為這些人才是屬于全社會的。對他們的發展不要做過多的限制, 沒必要。你適合在什么樣的環境發展, 就去發展。

通過在國外大學調查走訪, 我認為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對于調動IQ是沒有問題的。學生大量做題、考試, 他的腦力是很發達的。我們現在教育里面缺乏的是德智體全面發展, 這里面對于體育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還一個是社會參與度。比如學生參加公益, 參加社會項目, 這個參與度不夠, 咱們現在有時間就去加課報班了。

最近十年, 我們夫婦把公益的重點放在教育上面。我認為, 想要社會變化, 人變化, 都還是要聚焦到教育上。在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上, 我也強調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愛心。讓他能夠把心打開, 去感受別人, 感受社會, 有為社會服務的意識。有了這個意識, 你學習的知識才有用武之地, 我們常常帶著孩子一起做公益。

再窮也供孩子上學

1970年, 我的家鄉甘肅遭受了大旱災, 出現了饑荒, 村子里的許多人都去陜西逃荒了。這一年, 我的小妹妹出生了, 為了讓她活下來, 父親找到鄰村一戶有奶羊的人家, 把妹妹送給他們家。他們家來人抱走我的妹妹時, 給我們家送了包餅干。媽媽用床比較新的被子把妹妹包好, 這時全家人都哭了。父親對來人說:“這孩子長大后, 一定要讓她上學。”

1978年父親平反前, 我們家的日子都很艱難。我們幾兄妹都是斷斷續續地在上學。媽媽病重的時候, 我的學業也中斷了三次。每次重新回到教室見到同學們老師們時, 我都非常高興。村上的鄰居常對我父母說:“你們讀了這么多的書, 還不是照樣受罪?你們家現在是村子里面最窮的, 為什么還要讓小孩上學呢?回家幫你們做點事情, 哪怕是到地里撿點野菜也好”。但父母一直堅持讓我們上學, 這種堅持從來沒有動搖過?,F在來看, 是知識和教育改變了我家每一個成員的命運, 也改變了我們家庭的命運, 我們家再不是村子里面最窮的一戶人家了。

我的故事告訴大家三個道理。第一, 教育是最重要的, 個人的成長、社會的進步最根本的動力就是教育, 就是人自身的改變。錢多錢少、官大官小、樓高樓低, 比起知識和教育來說都不重要;第二, 中國是未來的國家, 如果通過教育, 把每個人的潛力挖掘和釋放出來, 中國未來將有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空間。每個人都如同一座寶藏, 而教育會把這些鉆石、黃金一樣的寶藏挖掘出來, 不, 是比鉆石和黃金更珍貴的知識;第三, 如果只有一個上學的機會, 必須要在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之間做出選擇, 應該把受教育的機會讓給女孩, 因為女孩以后會成為母親, 而母親是人的第一位老師。我們西北有句土話, 叫“公慫慫個, 母慫慫窩”。

為老家蘋果做公益代言

這些年, 因為我們在老家有些公益項目, 我每年都要回去幾趟。每次回去, 都會看到鄰居們、同學們在辛苦地種蘋果。種蘋果是村里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僅次于外出打工。

有一年, 我回村子趕上蘋果豐收了, 長得又大又甜, 但卻沒人收購, 都爛在地里, 很可惜。還有一年, 我回去發現蘋果由于春天遭受了霜凍而大規模減產, 樹上掛著的稀稀拉拉的蘋果外形很難看, 有傷痕, 但人們卻在搶著收購, 價格也很高。長得確實沒法看的蘋果不但有人要, 還被果汁廠加工成了原汁銷往歐美。后來才搞明白, 那一年, 不光我們天水, 陜西、河南那些蘋果大省也遭遇了同樣的霜凍, 市場上的蘋果供不應求。

上一篇:教學質量英語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交互性兒童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