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

2024-02-03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現狀及問題

(一)缺少完善的備份方案

財務的數據可以通過服務器自動備份,但長期使用的UPS供電時長受到限制,如果出現電力方面的問題,就會導致數據失真,嚴重時甚至丟失,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就必須對這些業務進行重組,必要的時候對可能恢復的數據進行恢復。還有一種可以通過工作人員定期手動備份,手工操作容易忘記備份導致數據的丟失。

(二)數據完整性難以保障

由于技術要素的限制,數據恢復的情況可能會不盡如人意,有些數據由于損壞時間等方面的原因,因而就會面臨無法被找回的危險,有些數據要在人工核驗之后才能上傳。當前,不少高校為了簡化流程都拓展了不找財務業務,使財務管理方式更加多樣。一些數據傳輸距離較遠,因而,在丟失之后更難再次被找回,因而必須進行再次錄入,導致重復工作,耗費物力財力。

(三)客戶端存在安全隱患

通常來看,高校大多數都使用的是C/S架構,在此基礎上,可以按照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模塊選擇。電子計算機的運營環境十分復雜,有時會因為一些病毒的入侵造成數據丟失,嚴重時破壞整個運作系統。

(四)缺乏復合型人才

高校要想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向前邁進一大步,就需要加強對技術工作者的業務培訓。對于這些財務工作者而言,必要的理論知識以及工作技能是需要掌握的,同時還要在財會知識方面多加努力,具有較強的信息化素養。不過,要想實現對網絡運營的科學化管理,必須掌握一些與計算機、電子運營等有關的知識,通常來,目前大多數財會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發展趨勢

目前,隨著云計算環境的逐步優化,不少企業已經率先開展云會計。所謂云會計,指的就是在網絡平臺上實施的一系列關于會計計算、會計業務管理、會計服務等方面的系統服務?,F代企業與云計算的結合日益密切,這就使得財務管理的便捷化程度日益提升,面對這一轉變,財務工作者按照權限之間的差異可以實施業務管理。通常企業所采用的都是將服務進行外包,財務系統的運作是在第三方平臺實現的,突出表現了絕對安全性、信息分享等特征。

三、虛擬化模型構建

校園的數字化建設漸成趨勢,面對這一變化,高校財務工作與其他工作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其封閉性特征大大弱化,財務信息共享性這一特征表現得十分明顯。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已經向著云計算的方向發展,不過,其理論探討性明顯不足,這就使未來的虛擬化研究仍然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一)服務器端虛擬化

目前,信息化建設在一般高校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從數字化向著智慧化方向發展。軟件的模型構建已經相當完善,財務系統的業務數量、業務要求等都從傳統的物理服務器轉化為電子化的服務器。實現了從封閉性向中心性的遷移,很好地解決了信息丟失、數據備份等難題,最終實現了硬件與服務器基礎工作的完全分離。

(二)客戶端虛擬化、移動化

借助高校數據中心,財務系統利用虛擬云桌面技術,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可以構建起系統化的數據庫或者是服務終端,依照工作者個人選擇的不同與職能權限的差異,可以進行云桌面的職能分工,按照模塊之間的不同實施財務管理。每一個財務工作者通過自己的電子終端,然后進行SSL等方式的加密驗證,就能夠正常地進入電子模擬渠道。

四、虛擬化模型分析

(一)不同的服務模式

云計算涵蓋的內容廣泛,其中涵蓋IaaS、PaaS,以及SaaS三個板塊,最終達成了集約化程序管理。在前兩個模塊之間還有會計軟件的存在,其基本的運作模式是云模式,在進行信息登陸之后才能進行這項操作。通常高校所采用的大多是IaaS的基本運作模式,它實現了對各種資源的充分整合,同時也沒有對原有的采取機制有任何改變,云桌面是用戶進行各種操作最主要的平臺。

(二)較高的安全性

高校財務系統和云會計之間有較多相似之處,它們都與硬件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安全系數較高,資源共享化程度完善。這一運作模式下,信息的傳輸、存儲與管理都離不開第三方對于軟件的全面管理。數據訪問、人員管理以及權責內容等都容易導致安全問題的發生?;谔摂M化的高校財務系統依賴于高校內部數據中心,與其他各業務系統一樣,由學校信息技術部門提供統一存儲、統一管理、統一維護,并提供統一的安全保障。財務部門作為高校信息化建設的職能部門之一,可直接參與信息化建設、管理、運維等內容。

摘要:近些年來,不少高校都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不過,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財務方面的電子化建設仍然欠缺,主要由于財務數據的安全、投資的成本等諸多因素,財務信息化實施模型仍在探索之中。文章結合高校信息化發展趨勢,在分析高校財務信息化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基于虛擬化的高校云會計解決思路。利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借助高?,F有的智慧校園云計算數據中心,建立具有低成本、易實施、高安全的虛擬化模型,同時從安全效能、服務機制、投資力度、人員安排等諸多層面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為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1 信息服務

1.1 培養讀者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是信息服務的主要內涵

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讀者進行圖書館基本知識教育。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讀者的文獻檢索技能, 掌握圖書館的檢索方法和實用工具書的必要知識, 學會有效的利用圖書館。 (2) 對“媒體素質”知識的教育, 這是因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 媒體已出現了多樣化趨勢, 圖書館中除了傳統的印刷文獻以外, 已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其他媒體出版物, 如光盤和電子出版物等。 (3) 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教育是對于已獲得知識和經驗的大學生及教師在其學科領域內必須具有熟練地和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能力。 (4) 網絡知識教育。計算機網絡和國際互聯網的發展, 人們開始接觸多種多樣的信息獲取、信息傳遞方法和技術, 這種以網絡為基礎, 以多種技術形式和系統形態支持建立在分布式虛擬機制基礎上的數字化信息網絡體系, 使圖書館的信息來源從單一擴大到無限。 (5) 信息意思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1.2 對讀者進行文獻檢索知識的教育

信息的獲取離不開檢索, 雖然圖書館有著十分豐富的文獻資源, 但是很多讀者往往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 圖書館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 自覺對讀者進行文獻檢索知識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圖書館著重要從三方面指導讀者掌握檢索和獲取信息的方法: (1) 是推薦和評價檢索工具。 (2) 是加強文獻檢索知識教學, 重點介紹各種檢索工具的查詢與使用, 檢索理論和技巧, 文獻分布情況及簡單的情報分析和研究方法等, 解決怎樣查詢信息的問題。 (3) 是信息技術知識教育。通過實際操作, 提高讀者計算機應用水平和網絡檢索技能, 知道如何利用工具來查找和獲取信息。

1.3 對讀者開展運用網絡信息的知識教育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 圖書館正在從傳統的管理和服務模式走向館藏資源數字化, 管理和服務計算機化和網絡化, 對讀者進行網絡知識的教育, 就是教會他們懂得利用錯綜復雜的網上信息, 獲取自己最需要的資料。

1.4 圖書館要提供豐富多彩的信息教育服務

圖書館要認真做好導讀工作, 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教育內容和途徑, 培養讀者信息意識和習慣。當今, 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 使圖書館讀者教育的培訓手段和培訓形式呈現出新特點。從讀者需求角度而言, 他們需要隨時隨地、自主地獲得提高信息素質得培訓, 而不希望受到時間、地點、人力等種種條件的限制。網上培訓已成為當前圖書館讀者教育的普遍方式??傊? 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它是讀者獨立獲取文獻信息不可缺少的手段。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 硬件軟件都在不斷提高。在新的形勢下, 圖書館要進一步發揮其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

2 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圖書館是一種社會現象, 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將導致圖書館的發展和進步, 社會發展水平與技術水平決定著圖書館發展的水平。當今時代是以知識、信息為最重要因素, 并以此為主宰世界命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 “一切都以知識為基礎, 所有財富的核心都是知識, 所有經濟行為都依賴于知識的存在。”同時, 全世界人民對知識和信息的渴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 知識和信息也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將全世界連接在一起, 并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讀者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 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法單獨充分滿足讀者的需求, 唯一的出路是彼此合作、資源共享。由于管理體制、傳統觀念、單位利益、經費困難、技術條件等限制, 我國圖書館之間實現真正的資源共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未來21世紀是以廣泛地利用巨量的信息為主要目標, 以信息的快速傳播和交流日益頻繁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會, 信息的泛系性、全息性、多元性和多維性, 使其無孔不入地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各種各樣的信息服務方式應運而生, 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大學, 加之校園網絡的迅速發展和教師學生在信息激增的環境下出現強烈的信息需求, 對大學圖書館保守的傳統觀念和模式提出的變革要求則更為迫切。大學圖書館只有順應社會的外部環境和學校內部環境的要求, 轉變職能, 才能自己爭得一片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傳統的圖書館作業流程是以文獻為中心的, 圍繞著文獻的加工處里來展開。如文獻收藏的作業就包括采購、分類編目和典藏等具體處里環節。而在網絡發達的信息社會, 提供文獻信息的出版社和書店將把書目資料乃至全文數劇放入其網絡主頁, 圖書館的資料采訪工作可直接在網絡上來進行, 這些工作只需一個館員即可在網上快速完成, 無需分段在不同的部門由不同的館員來完成。因此, 今后大學圖書館的作業流程和方式將以信息內容為中心, 面向信息處理, 面向現代信息技術, 面向讀者服務。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21世紀給大學圖書館帶來新的機遇, 也帶來更大的挑戰。競爭將更激烈。時間緊迫, 我們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去推動圖書館整體化、網絡化建設。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導下, 所有與教育有關的機構都將得到加強, 大學圖書館也將更大的發展。我們要努力工作, 取得開創性的成績, 為培養造就更多的祖國建設的優秀人才, 為國家繁榮昌盛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高校圖書館既是信息資源地, 也擔負一定的教育功能。信息素質包括人們使用圖書館的素質和媒體, 計算機因特網等方面的素質。展望21世紀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大學圖書館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軍, 羅荃.高校圖書館開展讀者培訓的系統性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 2007 (4) :77.

[2] 劉瑞林.信息素質教育與圖書館[J].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7 (4) :107~108.

[3] 郭沫若.中國圖書館——讀不在三更五鼓, 功只怕一曝十寒[EB/OL].http://www.chnlib.com/Zylwj/qaoxiaotsq200605/975.html.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當今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狀下,高校的教育能否通過自身的改革與創新,順應信息化的潮流,這是我們目前應該跟進的觀念與思想目標。因此在學校硬件條件與軟件實力等方面仍舊存在較多問題的現在,如何跟得上信息化的潮流是我們當前應該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改革

1、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通訊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多種多樣的信息交流手段漸漸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所以現代化教育應該利用好這種高科技手段,通過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教育資源共享網絡等手段來講高校教育的質量提高一個臺階,這正是信息化社會對于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歷史發展所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信息化教育素質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面錯綜復雜的信息大潮時對于信息的篩選與處理能力,這表征了一個學生在現代社會獲取知識與技術的能力。

但是當前我國高校教育仍舊處于一種資金與物資都較為匱乏的階段,同時因為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導致我國教育發展十分不均衡,除了少數高校擁有大部分的優秀教育資源外,其他學校的教育水平均較低,很多學校在信息化教育也才剛剛處于起步階段,這就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教育水平不可同于而語,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硬件教育設施的配置上,我國處于很落后的水平,只有國內幾所世界一流的院校擁有搭建在校園網平臺上的互聯網教育設施,其他學校還停留在機房式的教育模式;同時軟件設備也落后于其他國家,同時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都較低,不足以達到較高水平的授課水平,所以由此可見我國在信息化教育方面處于嚴重脫節的狀況,這就讓我們當代人肩負了十分沉重的負擔與責任,從自身做起,加強信息化教育的落實與發展工作。

2、加強信息化教育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教育對于當代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其可以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授課相結合,做到相輔相成的輔助效果,一方面提升教師在課堂授課的效率與內容的充實度,同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有著更為方便的渠道來復習與整理教師上課所講授的內容,這樣可以將我們高校的教育水平提高不止一個檔次。因此對于信息化教育的衡量標準我們一般采用國際通用的信息素質來表示。

信息素質作為衡量教育手段科技含量的主要參考指標,同時其也是對于學生從眾多繁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自己所需信息能力的表征。信息素質包括幾個方面,其中有意識、能力與道德幾個方面,在當今社會上由于信息的復雜性與包容性,導致很多信息內部含有不良的雜質,因此學生能夠通過道德素質來有效的過濾掉那些對身心無益的部分,這十分需要學生具備信息素質的能力;同時面對冗雜的成堆的相關信息,學生如何能夠迅速快捷簡便的選取出對自己研究方向有裨益的信息群,這是一個能力素質的體現。因此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信息大潮中,我們高校教師要通過加強信息化教育來充分的鞏固學生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與困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通過最便捷的途徑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加強信息化教育的幾點建議與決策

3.1過硬的教師隊伍是順暢實施教育信息化的關鍵

在培養學生信息化素質之前,我們應該保證自己的教師團隊有著過硬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同時還要有較高的信息化處理知識、科研水平以及先進的信息觀念,這樣才能擔負起傳道授業的重要責任,但是由于當前教師團隊的年輕化,導致很多中青年教師并沒有經歷該方面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在實際的教育中略顯捉襟見肘,因此學校方面應該主動的定期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通過校內的計算機培訓、互聯網知識講座、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信息化大潮對我們教育工作的影響等方面的學習,在學校內部培養一批有著國際信息視野的優秀年輕教育人才,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積極運用所學到的多媒體技術,讓整個課堂更加充實與高效,通過多種教授方式的結合,讓課堂能夠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信息化視野與接受能力。

3.2具備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團隊是教育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學校這個自由而開放的場合,適當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與關鍵的,尤其學校管理層均為中老年人作為領導的現狀,其對于管理十分在行,但是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卻很差,當然現在相關教育部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目前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改善這種:首先是學校直管部門通過配置符合學校當前現狀的培訓來對高層的管理人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理論與實踐指導,讓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積極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有效管理;其次加強校園管理部門與信息化素質教育部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實時的報告學校信息化的進程與發展情況;最后通過定期召開部門信息化工作例會,來通報近期信息化管理過程發現的問題與疏漏,進而通過相關部門的綜合調度來實現中長期的既定目標與信息化管理的實踐。

3.3良好的信息化素質是當今衡量人才的關鍵指標

在當今社會人才素質與能力的衡量中,信息化素質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考慮依據,因此作為現代學生培養的重要溫床,高校應該從學生入學之初就抓緊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同時就一些就業出口較窄的專業重點培養其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同時跟進計算機與信息化技術等方面的教育,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質。對于學校的建設也應該以人為本,加強圖書館相關方面圖書的購進,同時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在學生課余時間添加相關技術方面的講座與培訓,進一步的拓寬學生的眼界與信息化接受與處理能力,讓其更能適應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朱順兵.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01:9-12.

[2]劉輝,周艷玲,許彌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3:146-148.

[3]楊皎.信息素質教育: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途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3:88+93.

[4]賀淑娟.加快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104-106.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育信息化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信息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更是加快了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推廣和運用。在高等學校教育管理中,為了優化教學管理流程,提高教學管理效率,也很早就引入了信息技術,并且在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高等學校的高度重視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得到迅速發展,從引進計算機的體驗性的嘗試階段走向了今天的各種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林立的局面。

1 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在加強信息化硬件建設的同時, 也在不斷的加強信息化網絡平臺、網絡教育資源及信息化人才隊伍等多方面的建設。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需要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雖然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根據需要開發了各種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為教育管理人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我們同時也應當看到,目前在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過程和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信息化的認識不夠到位、重視程度不夠。教育信息化是基于創新教育的要求,基于培養面向信息社會的人才的要求, 教育信息過程不只是一種信息機器引入教育的過程,而是一種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變化的過程,是一種基于創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過程。有些高校對教育信息化建設沒有充分的認識, 只是覺得教育信息化建設就是建立校園網等基礎設施, 忽略了信息資源、教學平臺等多方面的同步建設。有些高校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 沒有制定建設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規劃,在信息化建設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上沒有到位,沒有形成相應的信息化建設隊伍。

(2)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誤區。目前高校各種林立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都是按功能劃分的管理模式,如:教學管理系統、精品課程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等,它以日常事務為中心,使教育管理人員從繁雜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自動化和智能化不夠,網絡利用的程度也僅限于適時傳遞的層面上,未能充分挖掘系統內儲存的系所信息、專業信息、教師信息、選課信息、成績信息等基礎數據,數據挖掘能力膚淺。其實它只是一種“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信息化管理。①教育信息化管理的關鍵之處在于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教育管理流程中信息的取得、儲存和使用,對教育系統進行信息分析,使信息需求者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得信息。近年來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上投入了很大資金,各教育管理部門的軟硬件配置也相當高,但各部門上報的數據往往出入很大、無法統一。

(3)教育管理人員的信息素質低。信息素質是人們認識、獲取、創新開發、利用信息的品質和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對高校教育管理者來說,有校內校外信息之分,有縱向橫向信息之分,有靜態動態信息之分。但目前, 教育管理人員對信息的敏感性較差,對信息缺乏理性認識,對收集評價信息的能力、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傳遞交流和儲存信息的能力不夠,不善于用信息觀點來分析和解決教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各類信息混雜,缺乏系統化、條理化的加工過程, 教師和管理人員普遍認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在教學中廣泛地應用各種機器、設備,以達到省力化、機器化的效果。因而信息也就無法得到有效利用,教育管理效率低下。

(4)教育信息系統功能單一。系統與系統之間: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如:教學、財務、科研、人事檔案等,但內容只包含與本部門工作有關的方面,對于某一個系統來說,其涉及的面比較窄,而相對于整個學校有關的全部信息來說,它們又分散在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上,因而又顯得很分散;單個系統本身功能不完善,比如教學管理系統,其教學過程管理、實踐教學管理、教學設備管理、教室狀態、教學進展、設備利用效率等都未能適時地反映。

(5)資源同步、共享性差。由于教育信息系統是由各個部門分別建設管理,不同的應用系統由不同的廠家提供和建設,缺少互操作能力,致使其相關的軟硬件及數據等資源彼此相互隔離,部門之間得不到共享,系統管理者和使用者應用復雜化,由此形成數據重復錄入、系統之間數據傳遞缺乏。比如教務處有時會需要學生處的一些關于學生資源的信息、校新聞部會需要各二級學院的一些動態新聞信息、個人基本信息多系統多次輸入等,達不到資源的共享、同步,造成信息資源的多次重復建立和不一致的局面。

2 提高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對策

2.1 創新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

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及時了解和調控教育教學情況,保證管理部門之間信息的交互傳遞和政令的暢通,提高信息的使用價值。規范化、程序化是教育管理的基礎,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利用信息技術提供實時性、共享性和公正性信息,提高教育質量。②因此要創新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變“管理本位”為“教學本位”、變“結果處理”為“過程監督”、變“信息管理”為“知識管理”,將各種教學資源轉化為顯性或隱性的相互之間網狀聯系的知識集合,并對這些知識提供開放式管理,實現知識的生產、傳遞、利用和共享,反映適時教學進程,為教學過程的適時調控、教學決策和教學咨詢提供依據。

2.2 建設并完善“校園一卡通系統”,有效整合信息資源

隨著信息化校園建設進程的加速,校園一卡通是今后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和必然,是校園現代化教育管理的標志。“校園一卡通系統”(以下簡稱一卡通)的建設,使原有業務和管理體系相對獨立、互不協調的現象得到有效整合,減少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達到業務流程重組、消除各部門之間存在的“信息孤島,從而使分散在不同二級學院、不同部門的校內信息資源在全校范圍內進行縱橫方向上的流動與共享, 使網絡成為不同部門、不同層次人員使用的信息共享平臺。

“校園一卡通系統”主要建立一個面向全校師生、面向全校主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和校園門戶網站。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成為校園所有應用系統的用戶基準信息,一卡通的學生和教師信息以統一身份數據庫為基準,統一身份數據庫的信息變動能夠及時反映到一卡通的數據庫中。根據身份認證系統的數據字典,整個信息化校園中關于用戶和行政組織的數據都統一存放在身份認證系統中,并且由身份認證系統統一進行管理,保持數據同步性;而校園門戶網站則將信息處理的能力擴展為對所有數字對象和信息進行獲取、分類和組織,建立索引,并提供轉換、過濾、聚合和檢索的能力,實現信息的目錄和內容的有效管理,從而讓師生更方便地獲取這些信息;實現與各類MIS系統(如管理、科研、行政、后勤等管理系統)、OA系統的信息互通,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心數據庫和軟件管理系統,整個系統就由“數據庫”和“各種應用功能”組成。系統可以按需求不斷擴大數據庫和增加各種應用功能。數據庫在與每一個應用功能的不斷聯動下, 不斷更新和完善數據, 完善的數據庫又促使更多應用功能的加入, 更多應用功能的加入又使數據庫包含了更完整的信息。這樣不斷循環, 最后學校的所有信息都集中于統一的信息系統中,實現多站點和多部門信息的統一管理,節省了許多人力資源和空間資源,實現多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功能,避免了不同部門相同信息不協調同步的現象,形成全校范圍的數字化管理空間和共享環境,動態實時地反映職能部門運作情況和統計分析數據,增強領導科學決策的依據,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2.3 建立集中統一的新的教育信息管理體制

建立集中統一的新的教育信息管理體制,建立以信息為本,資源共享,網絡共建新的教育信息化體系。目前校內各種管理信息系統實行科層制的管理制度, 而網絡中心只是一個提供技術應用的部門,這樣容易形成組織結構分工過細, 管理幅度過小、層次重疊, 工作效率低。改變現有的以業務部門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實行集中管理、分級使用、相互協作、橫向約束,由網絡中心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 在校園一卡通系統運行的前提下,統一負責構建校園公共教育平臺,建設與信息時代相匹配的先進網絡系統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統,擴充完善學校校園網上的信息應用系統,形成全校范圍的、開放的、分布式的、多媒體的教育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全校教育信息資源的有序流通和共享,為全校師生員工提供現代辦公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積極利用網絡溝通信息,學生利用課件自主學習,促進學校教學改革。同時,不斷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及管理活動和輔助決策,提高管理效益與辦學水平,使學校真正形成網上辦公、網上管理、網上教學和網上服務的校園公共平臺。

2.4 加快教育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全校員工信息素質水平

教育信息化人才建設包括信息化教師隊伍、信息化管理隊伍、信息化技術維護隊伍建設三方面。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師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執教從教能力; 信息化管理隊伍要求具備與職能相關的信息管理技術,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信息化技術隊伍要求掌握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提供優質的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要使學校教育信息化真正走向成功,必須走專業化與普及化相結合的道路,③加快教育信息化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引進高技術人才充實專業技術隊伍,提高全校員工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引導全校員工更新教育理念,強化對全校員工信息技術的培訓。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在職學習和短期輪訓,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地精選培訓內容,分階段、分層次舉辦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知識和多媒體教材制作等與信息素質相關的業務培訓,提升全校員工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重點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信息素質,使其形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意識,從教育管理人員的崗位特點, 結合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培訓內容,針對性地加強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的訓練,尤其是加強教育信息評價、信息處理和信息應用能力的訓練。對進入各級教育管理崗位的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和基本信息素養的考核,以此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信息素質,充分發揮信息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動中的作用,提高辦學效率和效益。

2.5 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評價體系

建立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學校組織制定、發布和實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規范和評價指標,使學校各系統管理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遵循相應的規范協同發展,指導和促進學校的整體化信息建設。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評價指標實質就是對信息化工作的監督和要求,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規范是提高學校教育管理水平和保證教育服務質量水平的需要。學??梢詫嵭蠭SO9000 族標準,ISO 認證是國際認可的質量保證體系,它基于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理論基礎,采用了管理的系統方法和過程方法,體現對全(下轉第204頁)(上接第199頁)過程的控制,具有普遍的適用性。ISO9000 系列標準強調服務意識,學校在管理和決策中更多地是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發展, 注重過程管理及過程控制, 是一種全員參與、全程控制的具有群眾監督和高度透明的民主管理措施, 客觀上消除了管理由于無序而產生的責任推諉, 保障管理的落實和有效性。

3 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實施是學校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 是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的構建過程, 需要通過信息化帶動管理的創新,管理信息化必須從全校一盤棋統一考慮,深入研究學校教育管理的深層需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一致,使學校工作能有一個質的飛躍,使系統成為促進師生發展的真正動力。

基金項目:浙江海洋學院2008年科研計劃項目(面上項目)(X08M051)

注釋

①盧立玨.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初探[J].中國高教研究,2004(1):85-86.

②陳曉東.構建校園公共教育平臺實現高校信息化的管理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4(5): 43-46.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社會賦予高等學校的責任,也是高校的基本職能之一,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等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日趨完善,教學環境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研究了高校創新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有效開展創新素質教育的思路。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創新素質教育;電化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是習近平同志對高等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高等學校的重要使命。大學教育在人的能力形成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表現出新的趨向,即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進一步探究大學教育對人的創新素質發展的影響作用對于未來大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一、高校教育中創新素質的含義

我們高等教育所要培養的“創新素質”包括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是一種求新,是人們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上或者精神上的需求,從而引起創造新的事物或者觀念的動機,創新意識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和條件;創造性思維則是具備創新意識后逐漸養成的一種敢于打破傳統或者原有的思維模式,從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最終能得出具有創造性結論的思維模式,創造性思維則是創新素質的核心;創新能力則是指把基于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理想、精神、愿望轉化成為可實現的產品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是科技發展的源泉,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而青少年學生正是最容易吸收和學習新事物、最富有創新潛力的一個群體,國家的發展和富強的希望在于創新,而創新的希望在于青年大學生,在高等學校教育中加強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意義深遠。

二、創新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等教育的教學培養方案中,過于注重學生專業學科課程的學習,以學術性的學科標準和課程考核來確定學生的學業水平,決定著學生的表現和畢業與否。這種教學體系帶來的后果是,學生的角色被程序化,缺乏在教學活動和生活實踐中的主動性,對經驗的體悟、情感體驗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在高校校園中適合培養個性生長和經驗體悟的土壤貧乏,大學教育未能充分實現應有的給養作用,大學精神所應該具備的批判、創造在現有大學育人體系中漸行漸遠,大學生要實現全面而自由發展看起來很遙遠。這些的根源都在于創新素質教育體系的不完善。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應該從受教育的對象開始。首先我們來看看在開展創新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當代大學生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有:

1.缺乏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思維習慣。我國雖然在多年前就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素質教育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卻難以全面開展。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偏向于智力的教育,學生們在中小學階段將絕大部分時間用于書本理論的學習,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啟蒙教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沒有生長的土壤,即使考上了大學,體現出來的是創新能力普遍不足。而創新素質培養中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具有“自由的意志,獨立的人格”,要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和敢于辯論。

2.缺乏豐富的想象力。據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在2009年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結果,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能力排名倒數第一,創新能力排名倒數第五。這種差距表現出來的是中國的小孩多年來在數理化等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上屢奪佳績,但是長大后在更為強調創新和創造的諾貝爾獎上,卻鮮有中國人問鼎。這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想象力的貧乏已成為當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因素。

3.缺乏科學學習方法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很多學生將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形成的學習習慣保持到大學當中來,但是在這個信息大膨脹的時代里,他們往往會發現舊的學習方法根本無法接受如此多的資源和知識。在大學的教學培養方案中,存在著課程知識沒有隨著學科發展及時更新、課程設計不合理、學科間交叉知識不足;而在教學方法和方式上,又存在著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和主動性不足、教學設計不合理、理論和實踐聯系不足等情況。上述種種都制約了學生形成創新思維,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識、總結更多的經驗,嘗試多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擴散性地去將多學科的知識交叉融合,才能創新出新想法、新思路。

三、電化教育促進創新素質教育的做法

1.營造創新氛圍,拓展視野,培養學生利用現代化信息學習的能力。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硬件設備和計算機軟件的升級豐富了電化教育對學科或課程內容的表達形式,干燥蒼白的語言文字可以在電化教育手段的作用下轉變為聲情并茂的音視頻。在日益多元化的電化教育手段中,比如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云授課”、“慕課”以及“虛擬現實”,通過建設每個學科或專業的資源庫,基于課程或者基于教學重難點的專題學習網站,這些電化教育手段一是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和學生從中得到了更多的時間來深化學習;二是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電化教育手段的支持下,學生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在第一時間獲得相關知識的最新進展,相關學科和課程之間交叉和融合,使教師和學生可以獲得更新或更具創新性的知識,教師可以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這種獲取信息的手段和效率,有利于學生觀察力、知識能力水平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三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廣闊的、極具前瞻性的多維學習空間,這個學習空間突破了時間、地域、學校、專業、人物身份的限制,在這個學習空間里,教師可以為學生授業釋疑,學生可以和科學家進行學術交流,已經畢業的學生甚至校外有需要的人也可以通過這個學習空間進行學習,網絡特有的“共享性”在電化教育手段的助推下將使現代大學更具“開放性”。

2.重視電化教育理論對創新素質培養的推動。

(1)現代教學觀對創新素質培養的推動?,F代教學觀要求使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著眼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即著眼于培養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梢?,在現代教學觀中,教學方式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移,從“教學生學”向“教學生自己學”轉移,為了適應這些改變,教師必須更新知識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手段、修正教學設計,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學生也將用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去提高知識水平,促進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2)建構主義對創新素質培養的推動。計算機網絡應用的飛速發展推動校園信息化的普及,使電化教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學科和課程的整合越來越重要,近年來,作為現代教育理論基礎的建構主義正在國際上迅速流行。在電化教育的現代教育理論中,建構主義被認為是理論基礎,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對創新素質的核心——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建構主義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是同樣重要的。在信息化環境中,建構主義理論使教學活動中的教師由傳統的負責傳授知識的角色變成意義建構的輔助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主動建構知識。這種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結束語

創新能力除了與人的學歷專業、知識儲備等有關,更與個人的意志品質、個人性格、人生閱歷和經驗體悟等密切相關。教育工作者們應該認識到:教育在個人創新素質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大學教育這條道路,可以引導個人發展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敬全,孫柳燕.創新意識[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

[2]劉澤雨,董金明.創新素質教育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39-49,56,137-147,253.

[3]羅志文.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學生信息素質培養[J].大眾科技,2006,(6).

[4]鐘毅平,葉茂林.認知心理學高級教程[M].安微: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6]吳淑芳.21世紀大學教育與學生創新素養發展新思維[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13.

發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論文范文第6篇

1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和特點

信息化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 其實質就是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 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其主要特點有:

(1) 教材多媒體化。教材多媒體化就是利用多媒體, 特別是超媒體技術, 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

(2) 資源全球化。利用網絡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 供廣大教育用戶共享。它有許多類型, 包括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軟件庫、新聞組等。

(3) 教學個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

(4) 學習自主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認同, 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成為必然發展趨向。事實上, 超文本/超媒體之類的電子教材已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5) 任務合作化。學生通過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也是當前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 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6) 環境虛擬化。教育虛擬化意味著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時間的限制, 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包括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虛擬圖書館等等。

(7) 管理自動化。計算機管理教學 (CMI) 包括計算機測試與評分、學習問題診斷、學習任務分配等功能。

2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教育觀念落后

(1) 重硬件、輕軟件。

目前, 教育觀念的落后已成為制約信息化教育發展的關鍵, 盡管有許多學校較多地運用了信息技術, 并且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 但只重視信息設備的引入, 教學水平仍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上, 沒有充分體現信息化教育的特色。

(2) “技術至上”主義。

信息化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育, 其支撐的基礎是技術, 技術要在相應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使用才能發揮更高的效能。很多教師把信息化教學設備等同于信息化教育, 使信息化教育落入了“唯技術論”、“技術至上”的窠臼, 延緩了信息化教育實現的進程。

2.2 師資隊伍素質不足

信息化教育的發展, 給教師帶來了新的課題。教師不僅要了解教育技術理論, 還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現代化的媒體, 更要在教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 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地整合到學科教學中去。目前, 高校部分專業的教師雖然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 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 但卻對現代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學與教的理論缺乏了解, 無法使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

2.3 教學資源匱乏

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是開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關鍵, 它是教育信息的載體, 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 建設的好壞決定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劣、持續積累和深度應用, 會直接影響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隨著信息化教育的發展, 教學資源無論是從其內容、數量、媒體種類還是從其存儲、傳遞和提取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可是現有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可獲得性和交互性不高, 很難找到需要的有效資源, 沒有參考價值的垃圾資源很多。

3 應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教育觀念的轉變

(1) 教學思想的轉變。

信息化教育的要求中,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學生學習, 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運用信息技術在信息網絡中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育過程中, 應注重運用現代化的教育設備去創造利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學習環境。

(2) 對信息化認識的轉變。

一個高校乃至一個地區的信息化教育實現程度如何, 目前主要的評價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設方面如何, 很少去關注硬件資源的利用效率, 也沒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評價。這就要求我們自身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 不能僅重硬件建設, 同時要加強教師對硬件資源有效應用的培訓, 使教師在有限的條件下, 提高設備的利用效率。

4.2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1) 圍繞教學, 開展信息技術培訓。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對教師進行了多媒體教學的培訓。但這種培訓往往流于形式, 只教授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式, 而對如何有效得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教學方面, 卻沒有更好的培訓, 這導致部分教師上課時往往照本宣科, 完全按照課件教學, 反而忽略了信息化教育的本來目的。

(2) 信息化隊伍的建設。

除了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外, 我們也不能忽略信息化管理隊伍的建設, 這包括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 信息化技術維護隊伍的建設和信息化理論研究隊伍的建設。

4.3 強教育資源的建設

教育資源的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礎。

在信息資源的開發過程中, 要采取各種措施, 激勵教師、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開發和制作標準、規范、有特色的信息資源。建立可以方便得搜索各類教學資源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同時, 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建設中, 要遵循統一的標準, 以方便資源的共享和利用。

5 結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途, 近幾年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實現的過程中, 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待于解決。我們的現有條件還難于在全國普及信息化教育, 要促進信息化教育實現的進程,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作好準備, 認清教育改革的方向, 更新教育觀念, 把握教育, 把握信息化。

摘要: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而提出的信息化教育近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 信息化教育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標志, 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有力地推動著信息化教育的建設, 但在教育觀念, 師資隊伍和教學資源等方面仍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在介紹信息化教育特點的基礎上, 討論了現階段信息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并初步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馬斌.關于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08, 12.

[2] 李曉東.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 2008, 1.

[3] 蒲善榮.論高等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創新動力[J].社科縱橫, 2008, 12.

[4] 何勤.教師信息素質探新[J].科技創新導報, 2008.

上一篇: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