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

2023-09-16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一、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 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存在緊密的聯系, 兩者必須要積極的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從目前來看, 群眾文化是我國主流文化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過程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另外, 要想真正的實現小康社會的高效建設, 我國也需要以群眾文化的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為切入點。作為我國在長期發展和建設過程之中的重要載體, 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實現我國的穩定建設意義重大, 只有真正的立足于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群眾文化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明確兩者之間無法分離的關系才能夠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效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群眾文化為重要的基礎, 前者源于后者, 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之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出現方式有所區別, 但是任何一種出現方式都與人們的生活實踐方式存在緊密的聯系, 對此, 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保持協調一致性。其次, 群眾文化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要的基礎, 大部分的群眾文化誕生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 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生活方式, 能夠實現審美能力, 生活習慣和各地方風俗的有效融合, 從而誕生出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群眾文化主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靈魂和精髓, 通過對其的分析和研究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和核心, 真正的實現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一步傳承和弘揚。

二、群眾文化如何促進非遺保護實踐

(一) 根據地方特色推行群眾文化創新活動

各個地方可以以群眾為基礎積極的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實現兩者之間的緊密互動, 有效的將非遺保護工作體現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在踐行這一工作的過程中, 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以群眾文化和民族特色為切入點, 積極的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文化娛樂項目, 實現群眾力量的有效集聚。

(二) 保護民間的特色群眾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 為了能夠真正的實現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在推動非遺保護工作實踐的過程之中, 參與者必須要以就地取材為切入點, 真正的尊重當地的特色, 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促進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其次, 不同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有所區別, 對此, 管理者需要立足于周邊環境的實施情況不斷地挖掘群眾文化保護工作的各項資源和基礎, 建立科學完善的非遺物質文化保護機制和傳承機制, 充分發揮傳統文化應有的促進作用。最后, 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加深對當地風俗習慣的了解, 形成自身的獨特見解, 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實際工作的大力落實, 實現時代發展與地方傳統文化特色之間的緊密互動, 更好的為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弘揚指明道路和方向。需要注意的是, 在落實非遺保護工作的過程之中, 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周邊環境的具體特色, 深入分析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和數據, 在保障文化不受影響的前提之上實現對非遺保護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社會群眾的參與積極性, 更好的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三) 以群眾文化為基礎而建設基礎設施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一個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為群眾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之間的有效對接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和依據, 實現非遺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綜合提升。地方政府必須要積極搭建一個完善的工作機制和平臺, 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之中立足于民間文化, 民間藝術和民間風俗的現實情況, 以這三者為主體, 實現三者的緊密結合個高效建設, 只有這樣才能夠直觀的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除此之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難度相對比較大, 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積極的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 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務, 實現崗位和人力資源的合理匹配, 充分的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結語

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工作的落實相輔相成, 共同促進, 前者對推動后者工作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 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真正的意識到群眾文化的價值, 明確非遺保護工作的實質要求, 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非遺保護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依據和保障。

摘要:在推動非遺保護工作落實的過程之中, 群眾文化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 尊重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能夠為非遺保護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據, 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 群眾文化與先進文化實踐產生了緊密的聯系, 非遺保護工作需要以群眾文化的正確認識和優勢的發揮為切入點, 真正的對我國的非遺進行有效的傳承和弘揚。本文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 對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中的作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群眾文化,非遺保護,作用分析

參考文獻

[1] 毛洪生.淺析群眾文化在非遺保護中的作用[J].牡丹, 2016 (14) :117-118.

[2] 黃念旭.樹立品牌意識拓展群眾文化活動--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作用[C]//全國副省級城市文化館論壇, 2008.

[3] 葉凌燕.淺議非遺保護與群眾文化工作結合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大眾文藝, 2014 (24) :3.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一、校本課程今回眸時——寫意情深

在新課程體系中,校本課程的實施對學校發展的價值遠遠超越了一門課程所應發揮的作用,因為一方面校本課程集中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追求,另一方面,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需要以學校教育觀念的更新、學校課程制度的重建為基礎,從而有利于創新學校發展的價值取向。

(一)定位課程本質,保證常態規范

校本課程,從活動的開發階段到資源整理階段,再到有效教學指導研究階段,最終成為現在實實在在的“課程”——十余年,真的不易。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前行,我們意識到:這門課程的實施落腳點在學校,學校能否進行“校本化”實施,是該課程常態化、有效實施的基本保證。一門課程的實施必須規范管理,在規范中進行本課程的本位實施,按規范要求實施那就是常態。

1.建構常態模式

何謂校本課程的“常態”?以下幾個方面是國內知名專家所提出的——

區域大面積普遍實施,地方有規劃和方案,有比較完善的課程制度保證;

學校有實施方案,有全員參與的教師指導團隊,綜合實踐活動進入學校發展策略;

納入課程表,可持續實施;

(廈門市教育局——廈教綜2008年4號文件明確納入課程計劃)

有多樣化的課程資源、相對穩定的經典實施主題;有規范、細致的學生活動記錄。

對于學校而言,我們要思考:“常態的”的標準又應該是什么?

——研制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形成校本課程常態實施的規范(納入教導部門的課程管理);

形成專兼職結合的指導教師隊伍(學科備課組、常態的教研);

整合利用學科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

校本課程的開發進入學校的發展戰略(打造經典校本主題)。

有了這些“常規”的標準,才能談得上“常態”!

本著“常規標準”,我們首先定位規范,夯實常規要求,進行本位的實施。

(1)進課程——嚴格課時制,提供時間保障。1~6年級每周一課時,不準隨意挪課、調課、占課。

(2)聘專職——引進專業教師,同時在學校師資情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抽調骨干力量教師參與該課程的規劃與實施。加強學科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采取重點培訓與全員培訓相結合,既注意發揮專職教師的核心指導作用,又重視集中全體教師的智慧實行協同指導。

(3)建團隊——成立備課組,除了專職教師外,兼職教師一人一個年級,形成相對穩定的循環。

(4)創教材——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扣線串珠,自編屬于學校的特色主題。

(5)建評價——建立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尤其是三星評價激勵機制,深受學生喜愛。

2.豐富教育資源

對于校本課程而言,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和實施條件。對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得以實施的先決條件,也是該課程常態化實施首當其沖面臨的問題。課程資源的開發,最高的問題往往不是存在,而是對存在的關切。校本課程我們關注的是回歸生活,回歸學生?!胺俏镔|文化遺產”是我們身邊一筆寶貴的資源,基于對傳統文化的依戀,基于對傳統技藝的熱愛,基于對學生生活現狀的思考,更基于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目標,我們將“非遺主題”系列校本課程進行篩選、優化、組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內容如下:

(二)推動課程實施,促進動態發展

著眼于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我校從師生的發展、課題的引領、活動的開展、創新的嘗試,一步一個腳印,進行了踏實的探索,促進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師資隊伍培養——求真務實

校本課程和其他課程一樣,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在校本課程里的成長不容置疑的也離不開教師的進步與發展,師資是課程開發的關鍵?;诮處熥陨淼木窒扌?為了讓教師更好地掌握校本課程的要求,我校的做法首先是“自培自導”,“惡補”專業知識:1帶著老師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學習參觀、了解體驗非遺的魅力。2聘請專業人士上講臺、進課堂,老師和學生共同感受,共同成長。3大量收集相關材料、書籍,給自己充電。4走訪民間藝人,學習技藝,教師先入門。立足本校實際,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和輔導,讓教師的文化積淀豐潤起來。其次是“自編自演”,“耕作”在課堂教學。校本課程本應是動態發展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去完善,初編教材后,在實際課堂的操作中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不斷地修訂教材,淘汰不合理的做法,調整內容,改變形式,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教學目標更適應學生的未來發展。當我們看到老師們為之付出的改變時,感受到教師的課程意識,開發研究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學生也因教師的努力而受益。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讓師生涌動著教學相長的蓬勃生機,演繹屬于自己成長的精彩。

2.課題引領深入——上下求索

校本課程優質的實施,就要摒棄隨意性、盲目性、必須靜下心來做并反思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的瓶頸。1以解決現實問題為中心,借題發揮。我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的傳承與實踐”課題市級立項,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進課程的實踐中,課堂呈現的不合理元素,加以改進。如在三年級的木偶教學中,老師每節課教給學生木偶的演繹手法,如“大刀花”“八字花”,運用這些基本指法進行表演,但在課堂上要求掌握到位,練功時間偏長,顯單調,學生出現厭倦、不感興趣的狀態。怎樣調整教學策略,讓學生樂于參與教學,盡情感受民族非遺文化的魅力?經過課題組的教研,大家集思廣益,走一條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路子,決定把各種木偶的制作引進課堂,用布、紙、乒乓球或廢物利用等,讓學生不僅體驗民族古老的文化,還在動手中感受創作的樂趣,動手動腦,心靈手巧。

2以課堂案例為抓手,課題驅動。正確的課題效益觀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應付的,是短、平、快的,還是實實在在的,關注過程,關注落實尤為重要。立足課堂教學,三個緯度如何有效滲透,教師要分析、分享案例的得失,碰撞、否定、求解、求證完善課程的目標要求,互相借鑒,取長補短。

3.搭建展示平臺——精彩綻放

展示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道。1思想的展示是觀點的碰撞。校本課程,作為新課程改革一個閃亮的名詞,賦予學校課程建設的最大權利,同時對老師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提高老師在此方面的理論水平,提高課程建設的專業素養,我校開展各類的專題沙龍、主題分享:《校本課程中最應關注學生什么》《我校校本課程的發展趨勢》《傳統與現代如何結合》《創新從哪里突破》……個人思想的展示體現一位教師在課程方面的理解、認識、獨特思考,教師們旁征博引、滔滔不絕,掌聲陣陣響起……展示個人的功底同時,精彩的是思想的準確定位。2行為的展示是變革的體驗。實施校本課程的老師同樣經歷教學的常規過程:備課、說課、講課、評課、課后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動。公開課、課題課、觀摩課、同課異構、磨課等讓教師們在每一次展示中使出看家本領,每一次課堂教學磨礪,不僅是鍛煉與展示的機會,更是展示教師在參與過程中的心靈感受、互動的經歷、切身的體驗、深度的反思。

4.傳承催生創新——智慧靈動

在傳承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校本實施中,我們認為不是單一的技藝傳承,文化知識的簡單了解,面對現實的現代生活,學生需要學會靜心、專注、堅持、欣賞、運用,通過校本課程這一載體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動腦創新能力。

在我校,校本課程突出了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人文性的特點,這些都在課程實施深入中顯現,也是教師們在校本課程的磨礪中感受到的課程特性。從中看到老師一點一滴的進步:(1)重新建立課程觀,明確課程的開放性、靈活性,不再按部就班,順痕走路,品嘗到走出課本,走近學生,不再死教書的淋漓暢快。(2)重新定位學生觀,學生也是課程的建構者,教師的習慣性思維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要相信孩子行。(3)重新定位教學觀,注重體驗與實踐,敢于探究與嘗試,合理地運用教育資源,關注學生自主健康發展,創建一種“合作分享”的教師文化等。

二、校本課程未來展望——融情潤意

(一)融文化之情

為了避免我校校本課程進行單純的技能訓練,體現學校的辦學目標與特色,承載育人的功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實踐、體會的平臺,我校緊緊圍繞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進一步豐潤校本課程的文化:如我校正在編寫的一年級的《閩南童謠與童玩》課程中,把閩臺戲劇故事、元素引進課堂,民間文化藝術的亮相讓學生初步了解高甲戲、歌仔戲的典型人物及其特征、表現形式,明白做人要學誰,做事要斟酌,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把童謠編成情景劇,在劇中邊學閩南話,邊潛移默化地滲透童謠的育人功能。又如三年級的《剪紙》課程把廈門的傳說故事寫進教材,并根據這些傳說故事,編輯剪紙的內容,有效地剔除唯技能論的問題。

(二)融發展之意

校本課程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去調整,才能有實質性的發展,我校每一學年針對校本課程的實施開展一系列的研討、求證活動:請教專家進行評點論證;發動全體師生對校本課程實施內容的合理性,對課程目標定位的層次性、準確性,對課程實施過程的參與度、滿意度,對課程評價的可持續性、動態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建議,以便對下一學年的課程有效實施提供糾正、指導引領的依據,促進校本課程的良性發展。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一、彰顯西施文化品牌的基本做法

1. 全面普查, 整合非遺資源。

2005年借著“西施傳說”這一優秀非物文化遺產申報國遺的契機, 我市就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 挖掘整理了265項民間藝術項目, 精選了其中具有較高價值的80余個項目, 編輯出版了《諸暨民間藝術大觀》。2007年根據省里統一部署, 全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久辶吮臼蟹俏镔|文化遺產項目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傳承現狀等, 認定了一批重點保護項目, 為科學制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奠定了基礎。

2. 舉辦節會, 營造品牌效應。

2006年申報成功后, 又把“西施傳說”的保護納入“文化強市”戰略, 列入諸暨“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 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 變單一模式“傳說傳講”為融“傳講、表演、研究”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節會紀念活動, 以搭建展示平臺, 推介西施文化。到目前為止, 西施文化節已經舉辦了兩屆。

3. 普及非遺知識, 注重傳承。

首先, 送“西施”進校園, 把文化的種子植入少兒心中。為在學生中普及西施文化, 市文化部門新編纂了適合學生閱讀口味的《西施傳說》普及讀本, 圖文并茂地介紹了西施傳說的精華實質;和教育部門一起, 制定了諸暨的鄉土教材, 大篇幅地介紹諸暨的西施文化。其次, 送“西施”入民間, 做好西施文化在民間的動態保護。市文化旅游部門經常利用傳統節會, 如元宵節、三江口水燈節和西施文化節等, 現場組織優秀傳講手開講西施傳說, 以保護弘揚西施文化。

4. 創設載體, 開展學術研討。

為挖掘整理、發展弘揚西施文化, 廣泛開展西施文化傳承保護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2007年4月, 諸暨市成立了“中國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成立, 既是諸暨利用優勢、整合資源、探索創新的表現, 也是文化研究與保護實踐相結合的嘗試。中心成立后, 已編印了《西施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成果匯編》一書, 收到特約研究員的論文和研究成果多篇。

5. 借助傳媒, 宣傳西施文化。

為發展西施文化、擴大西施對外的影響, 諸暨市不斷地借助影視傳媒的力量傳承西施文化, 排演了大型越劇《西施斷纜》, 赴香港、芬蘭進行文化交流, 擴大西施文化的國際影響;邀請66個國家和地區使節、百名記者, 尋訪西施故里, 推介諸暨;邀請節目主持人楊瀾和湖南電視臺《天下女人》欄目組到諸暨西施殿, 現場錄制專題片《尋找西施》;拍攝大型電視系列片《話說西施》等,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 使西施傳說以活態化呈現, 并逐漸走進現代鄉鎮和城市生活, 成為大眾文化娛樂的一部分。

二、建設西施文化品牌的主要成效

1. 提高了諸暨知名度。

從2006年起通過舉辦三屆西施文化節, 穿插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的授牌, 西施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高層論壇, 《話說西施》的首播、“魅力——諸暨”全國西施故里旅游電視專題片大賽啟動等活動, 使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西施傳說在世人眼中更加形象、更加豐滿。利用西施文化品牌效應及諸暨地域經濟特色, 把西施文化節與富有諸暨特色的節會資源 (中國國際珍珠節和中國國際襪業博覽會) 結合起來, 做大做深了節會, 更進一步提升了西施文化品牌知名度。

2. 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近年來, 諸暨市加深挖掘地方歷史文化, 傾力打造以西施文化為紐帶的文化建設系統工程。自2006年4月18日以來每年舉辦的西施文化節, 有效帶動了“廣場千人演出、社區千人唱戲、農村千場電影”的“三千工程”和群眾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 使全市群眾文化生活“四季常青”。去年來則推出了以“歡樂家園, 和諧生活”為主題的群眾文化“送、種、賽”活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起到了惠民樂民的積極作用, 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3. 推動了經濟發展。

西施文化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進一步提升, 特別是把西施文化節與本地特色產業經貿活動結合起來辦, 助推著全市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持續上升。諸暨連年榮獲“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 (市) ”稱號, 2008年諸暨城市創新能力總體評價居全國第9位。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495、89億元, 增長9.5%;財政總收入50.33億元, 增長15.6%;自營出口36億美元, 增長370%;2008年,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5678元和11612元, 分別增長12.8%和12.9%。

三、培育西施文化品牌的幾點啟示

在建設西施文化品牌上, 諸暨市政府深深地意識到西施文化離不開本土最全面的呵護, 但僅依靠本土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 西施文化要在傳承中廣大、要在傳承中創新, 離不開全社會推動??v觀打造西施文化品牌活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良好的社會效果, 有以下幾點:

1. 基礎保護是彰顯西施文化品牌的重要前提。

經過數千年的流變, 西施傳說早已經融入了諸暨的人文、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之中, 如果缺少物質性的保護, 沒有可以依附的物質形態, 西施傳說會很快消亡。為此, 近年來, 諸暨市加強了對西施傳說依附點的保護, 把與西施傳說有關的重要遺存如浣紗石、四眼井、范蠡巖、鸕鶿灣、白魚潭等作為西施傳說重要依附點, 樹立了保護性的遺存標志;在原苧蘿村, 對遭到破壞的重要遺存點西施殿, 投入百萬元進行了重修;擴建了西施故里風貌區, 修建了浣紗女群雕、鄭氏宗祠、鄭旦亭及范蠡祠等, 力圖更完整地保護跟傳說相關的景觀及遺跡。此外, 還在一些公共場所, 借助銅雕、石刻等形式, 宣傳西施文化, 以增強社會對西施傳說這一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2. 重點保護是彰顯西施文化品牌的關鍵問題。

為進一步保護西施傳說, 諸暨市把它放在突出位置, 加以保護, 從2004年開始實施十年保護計劃。根據這一計劃, 諸暨市在全面普查, 徹底摸清“西施傳說”產生發展的歷史沿革、故事篇目、傳講人才、流傳區域及藝術價值的基礎上, 建立“西施文化生態保護區”, 對西施傳說的原生地實現重點保護;發展“西施傳說”傳講隊伍。并努力保持其民間性的特點;開辦“西施民間藝術職教班”, 在學校廣泛開展西施傳說教學活動, 培養下一代故事手, 解決傳承問題;組織專業人員對西施故事開展全面研究。抓好理論基礎研究和相關民俗研究, 編纂出版研究成果。

3. 科學保護是彰顯西施文化品牌的動力之源。

加強科學保護就是根據全面普查結果, 制訂諸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總體規劃, 對不同類別的非遺資源, 開展分類分批的傳承保護工作。對已經確定為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保護項目的“西施傳說”和“西路亂彈”兩個項目, 建立相應傳承基地和傳承教學基地, 使傳承隊伍有保證、傳承活動常態化。對瀕危項目進行重點扶持, 那些生活困難的重要代表藝人, 以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做出重大貢獻的優秀傳承人或單位, 政府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召開傳承人座談會, 加強與他們的溝通, 激發其積極性, 讓他們身傳口教, 不使“絕技”湮滅;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機制, 公布第二批諸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 出臺傳承人管理辦法, 明確傳承人的權利義務, 使各個重點項目后繼有人。同時, 積極創設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載體, 通過組織西施文化節、元宵節踩街、“文化遺產日”等活動, 為非遺的保護傳承活動搭建平臺, 進行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遺成果展示展演。

4. 申遺保護是彰顯西施文化品牌的根本之策。

申遺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諸暨市決定抓住申遺的機會, 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為此, 諸暨市專門成立了申遺領導小組, 文化、廣電等相關部門參與, 并吸收了18位文史專家參加。申報材料7易其稿, 完成了申報材料的起草;電視組則沿西施赴吳國經過的蕭山、嘉興、無錫、蘇州等地進行沿途拍攝, 制作申遺電視片?!拔魇﹤髡f”作為浙江省93項申報項目中為首的項目上報國務院, 2006年6月10日, 國務院公布了首批獲準名錄, “西施傳說”獲得批準。

摘要:以西施傳說為核心的西施文化品牌, 是諸暨市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本文從非遺保護的角度出發, 剖析了諸暨市在非遺保護中彰顯西施文化品牌, 在西施文化品牌活動中推動非遺保護的成功經驗, 提出了基礎保護、重點保護、科學保護西施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非遺保護,西施文化,品牌培育

參考文獻

[1]《西施文化傳承與保護高峰論壇專家發言摘要》.文化傳播網.

[2]《西施文化:流芳千古歷久彌新》來源:諸暨日報.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一、樂府存在并興盛的原因

1. 樂府在秦朝就已經出現, 其證據是1977年在秦始皇陵墓附近

出土了一只秦代錯金甬鐘, 鐘柄上銘刻有秦篆“樂府”二字。秦朝時樂府隸屬于“少府”, 專掌供皇帝享用的世俗舞樂。漢承秦制, 建立樂府的設想早在漢高祖劉邦時就已經提出, 但由于高祖時“天子不能具鈞駟, 而將相或乘牛車, 齊民無藏蓋”, 因此未能實現。

2. 西漢建立后, 到漢武帝時, 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議, 建立

了樂府, 其指導思想是“今師異道, 人異論,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無以持一統, 法制數遍, 下不知四守。愚臣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 皆絕其道, 勿使并進。邪僻之說滅息, 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科明, 民所知從矣。”

3. 漢武帝時, 徹底解決了北方的匈奴擾邊問題, 社會穩定, 經

濟發展, 物質條件豐厚, 因此才有了設立樂府的物質和文化方面的基礎, 漢武帝將郊祀定于樂府, 此時對舊代歷史文化和禮樂教化加以總結和貫通, 成為了時代的要求, 定郊祀, 設樂府正是適應這一時代要求的必然產物。

二、樂府的社會作用及其意義

樂府的主要職能是采集民間樂、編創音樂曲調、樂隊排練等, 其主要目的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稘h書·禮樂志》記載:“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 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 造為詩賦, 略論律呂, 以合八音之調。”從上文中可以看出, 樂府采集民歌規模很大。另據《漢書·藝文志》記載, 樂府搜集的西漢民歌, 有數可考的有138篇, 如揭露封建統治罪惡的《戰城南》, 表現熱烈而真摯愛情的《上耶》、《有所思》, 清新樸素的《江南》等, 以及優美的長篇敘事歌曲《陌上?!返?。樂府的任務除了采集民歌、編曲配樂外, 還創作并填寫歌辭, 研究音樂理論, 進行演唱、演奏。

樂府盛行了很長的時間, 形成了歌曲和歌舞音樂的繁榮局面, 一直到隋唐才由燕樂代替了它的歷史地位。樂府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 又融合了外來音樂的因素, 因此比以前更為發展了, 發展出了多種形式, 如《孤兒行》、《孔雀東南飛》、《木蘭辭》等。另外, 樂府的表現力也大大提高了, 在大量的樂府歌曲中, 表達了極其廣泛而深刻的思想內容, 反映了人民的生活, 社會的風俗等。樂府音樂的曲譜沒有直接流傳下來, 但是其中的一些存于古琴曲中, 并已經變成了器樂曲, 從而間接保存下來。這一時期, 樂府歌曲和歌舞音樂及其流行。社會上各個階層都愛好樂府音樂。如王灼《碧雞漫志》載:“漢文帝使慎夫人鼓瑟, 自瑟倚而歌……”;葛洪《西京雜記》載:“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筑, 帝常擁夫人倚瑟而弦, 歌畢, 每泣下流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 歌《出塞》、《入塞》、《忘歸》之曲, 侍婦數百皆習之, 后官齊首高唱, 聲徹云霄。”

樂府機構的建立, 雖然在主觀上是為了適應統治階級宮廷享受音樂的需要, 但客觀上卻起到了保存民間音樂的作用。樂府采集民間音樂的范圍相當廣, 涉及當時中國各個地區以及北方少數民族的音樂, 對當時我國音樂創作、演奏和演唱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多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社會的同意和穩定。無論是華夏的原有的“楚歌”、“秦聲”還是北方少數民族傳入的“新聲”, 都是樂府演奏研究的對象, 并在樂府中互相交流融合后得到發展。因此, 樂府促成漢代民間音樂的繁榮, 對后世中國音樂的發展依然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 漢樂府在中國音樂史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樂府音樂的發展之所以成為當時音樂史上最具有影響的事件, 其決定性的因素是統治階級對音樂藝術的大力提倡。首先, 樂府音樂的發展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吸取了民間和外來的有利因素, 勞動人民的藝術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有力因素, 但是, 在階級社會中, 決定藝術主要面貌的常常不是勞動人民的民間藝術, 而是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藝術。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

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 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 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 同時也支配著精神力量生產資料, 因此, 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地是隸屬于這個階級的。

漢代樂府的設立促使民間音樂蓬勃發展, 在漢成帝 (公元前33年——公元前5年在位) 時達到空前的地步?!稘h書·禮樂志》記載:“是時, 鄭聲尤甚。黃門名倡丙疆、景武之屬富顯于世, 貴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過度, 至與人主爭女樂”民間音樂的盛行對于統治階級提倡的雅樂無疑構成嚴重的威脅, 尤其在西漢后期政治、經濟不斷衰落的情況下, 這一矛盾更加顯得尖銳。因此, 天生不喜歡音樂的漢哀帝在綏和二年 (公元前7年) 即位后, 便迫不及待地取消了樂府機構。詔書曰:“鄭聲淫而亂樂, 圣王所放, 其罷樂府”。因此存在了106年的漢樂府就此宣告結束了。樂府雖然被取消了, 但無論是豪富還是平民依然熱愛“鄭聲” (“然百姓漸漬日久, 又不制雅樂有以相變, 豪富吏民湛沔自若”) , 由此說明, 民間音樂的傳播不是政治統治能禁止和控制的。

三、漢樂府對音樂文化“非遺”工作的借鑒意義

漢代的樂府設立其本質和出發點是為政治統治而服務, 是國家政治的輔助工具, 同時也是為貴族階級, 尤其是為了滿足王室享樂的需求。而現今的音樂文化“非遺”保護工作是基于對具有重要文化意義但正面臨衰落的音樂藝術的保護和傳承而開展的。兩者從主觀上具有本質的不同, 但是在客觀上卻都起到了保護和傳承民間音樂的重要作用, 所不同的是兩者在具體的運作上又有不同。但筆者以為“非遺”保護工作可以對樂府的某些具體運作措施進行一定的借鑒。

1. 樂府因為是漢代王室設立的國家機

構, 因此具有很高的權力地位, 其中的樂官雖然較之其他政府官吏地位低下,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具有王室家奴的意味, 是王室的藝人, 是“吏”而不是“官”。樂府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并專業化的機構, 在職務上涉及了與音樂有關的多方面的事務, 如上文說述的收集民間音樂、編創新曲目、樂隊編制排練、音樂理論研究、歌唱研究等, 甚至包括舞蹈藝術方面。因此, 樂府首先是有關音樂的綜合性機構, 不但收集原有的音樂資料, 更難能可貴的是樂府在收集整理音樂資料后對其進行研究, 并進行新的創作, 即使這里的音樂創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自由性, 但最終有利于民間音樂的發展和創新, 是一種音樂動態性的保護。而現今的音樂文化“非遺”主要是側重于對現有音樂形態的保護, 正如某些音樂學家所倡導的“博物館式的保護”。因此, 較之樂府對民間音樂的保留和傳承, “非遺”保護是相對靜止的音樂文化保留。

2. 樂府對于音樂的傳承更全面, 而“非

遺”的重點放在了民間音樂的表演方面, 如主要用拍照、錄音、錄像等電子方式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 而對于相關的音樂所涉及的文化信息、音樂本體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則次之。因此, “非遺”應該拓展對音樂文化的保護空間, 從更全面, 更深入的層次上開展, 把相對靜止的保護方式轉化為動態的, 開放性的音樂文化保留和傳承, 并有所發展。

3. 樂府的樂官雖然是作為官屬的藝人,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一、非遺工作是歷史的要求

新中國成立60年來, 如此大規模的進行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當屬首次,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 對文化的保護, 諸如古建筑、古墓葬的保護, 人們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專家據理力爭、力排眾議、奮力力搶救的事跡在我們過去的報道中也能發現。今天大規模的發掘和保護工作, 應該說是那些文化意識的爆發和繼續。實事求是地說, 對非遺的保護意識過去受極左思想影響, 一直處于壓抑狀態, 許多事項按過去的說法屬于四舊的行列,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 對文化遺產的摧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這也加劇了人們心中精神文化失落的危機。改革開放以來, 人民思想大解放, 文化大繁榮, 經濟大發展, 發展格局的變化, 對文化支撐的需求, 使非遺的發掘和保護工作突然以一項巨大工程出現在文化工作者面前。我們能讓延續了幾千年或幾百年的民間文化鏈條斷裂嗎?因此搶救和保護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政府重視, 組織人員, 投入資金, 全社會動員, 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突出體現, 由于傳承人年齡老化, 搶救工作在時間上已刻不容緩。由于城市建設, 城鄉規劃, 村莊變遷, 地貌改變, 一切不容延誤, 一切都在當前!這是文化大革命的不幸和改革開放的幸運決定這件事在當今的迫切性, 我們群文工作者必須義不容辭, 非常及時地承擔這個歷史責任。

二、群眾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同根同源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文化是一個重要的部分。群眾文化對于一個農業大國, 歷來是群眾生存不能離開的, 民間文化本來是人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創造發展的。新中國建立以來, 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 在建國以后的各個階段, 甚至包括極左時期, 都有不同形態的群眾文化, 盡管有各種不同的政治內容, 但表演和宣傳無不借用民間文藝形式的載體。在某種程度上, 自覺和不自覺地在保護, 在極右時期或叫掩護這種文化的傳承, 諸如江南的錫劇, 小調, 快板唱春, 我們在各個時期的演出活動中都沒有離開這種形式, 問題是我們沒有, 也不知道這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種情況在文革極左時期尤為突出, 幾乎各地都移植過樣板戲, 在吳語流域, 常州錫劇就是用于移植的形式之一, 錫劇表現樣板戲一樣有其韻味, 在民間同樣可以做到盛況空前, 這從一個文化的角度說明民間文化的旺盛生命力。這既取決于老百姓的欣賞口味, 也取決于當地文藝工作者的表達欲望, 更借重于錫劇這個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就目前來說在與文化有關的各種活動中, 錫劇在地方演唱中是必不可少的。再另如剪紙藝術, 年畫, 據我所知, 稍微有級別的文化館過去都沒有放棄, 它和版畫一樣, 被政治作為武器, 盡管她表達著各種不同時期的各種不同政治內容, 卻又無法擺脫這種形式, 即使在內容創新, 形式創新的今天, 離開所謂老掉牙的遺產, 我們能干什么?正如你不能和父母斷絕血源關系一樣, 無論你以什么法律形式, 都不能從根本上斷父親和兒子的血脈關系。

三、群眾文化必須尋根

尋根曾經是一個時髦名詞, 熱門話題, 現在我們把它稱作“關鍵詞”?,F在的譜諜文化, 都在做尋祖歸宗的工作, 中國人大概對“根”特別感興趣, 如果是個名人, 各地都在爭他的出生地。董永、梁祝的出生地似乎成了“官司”。群眾文化的廣泛性不容置疑, 群眾文化的時代性也無可爭辯, 但是沒有根的文化就值得懷疑了, 我們必須看到這樣的事實, 外國傳教士在中國除了造了幾個教堂外, 到今天究竟還有多少教徒?有的僅是風過一陣, 這是什么原因呢?還是根的問題, 沒有根的文化是站不住腳的。

群眾文化的根在哪里?這需要從兩方面去說, 以上說我們不知不覺傳承了某些文化遺產, 但這是被動的, 不全面, 有很大局限的;現在講大發展、大繁榮, 樹大必須根深,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 這是主動的, 也可以說這是群眾文化的一個尋根活動。正如前面所說, 群眾文化工作和非遺無法脫離關系一樣, 在我們做了大量發掘工作后, 突然發現我們的根了。另一方面, 群眾文化工作可以說是政府倡導的最廣泛的文化活動, 也是組織健全, 機制完整, 受眾面最廣的工作。群文工作從來都必須和群眾互動, 但是群眾沒有文化基礎是不可以與我們互動的, 沒有形式上的熟悉, 就沒有內容上的接受, 沒有情感上的一致性, 也不可能產生共鳴??梢赃@樣說, 我們的群眾是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群眾, 他們幾乎都知道春節, 過春節, 端陽, 過端陽, , 中秋, 過種秋, 我們的群眾是懂得吃年夜飯、吃棕子、吃月餅的群眾, 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在他們的心中, 群眾文化的根也在他們的心中, 我們實在想象不出我們送文化送到華盛頓是什么結果, 但我們可以想象出唱十二月花明在群眾中的效果。我們的群眾文化服務于社會已經相當長的時期了, 作為我們的特色文化, 她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也不是某一階段立即產生出來的, 它是有源流水, 與中國傳統文化是連在一起的, 當我們看清這一點時, 就是在非遺的發掘和保護的今天。

四、群眾文化應該進入先進文化

群眾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文化過去到現在, 直至將來都是發展中的文化, 發展永遠是她的形態。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 由于它的服務屬性, 服務政治, 服務當前, 服務社會, 服務中心工作, 服務所謂當前工作, 過去尤其受到時代的限制, 它的文化印記曾經模糊不清, 應時應景必然產生不良泡沫, 隨著時代發展, 尤其是以民為本的今天, 它的宗旨已是正確而明確, 隨著人民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 群眾文化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 幾經變革, 幾經中西方文化的交匯洗禮, 已經是嶄新的面貌, 一方面她帶著濃烈的時代氣息, 鮮活的生命力進入時代大文化, 別一方面它強烈承接中國傳統文化, 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健全肌體, 進入先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 正符合了群眾文化發展的訴求, 這是歷史的契機, 這是偶然的, 也是必然的, 是和諧社會的特征, 它和盛世修志, 盛世收藏一樣, 突出地強調文化的傳承。事實是, 經過文化部門艱苦努力, 廣大群眾的積極配合, 市區文化館在群眾中已發掘出大量非物質文化, 蘇南地區例如“唱春“, 詩詞吟詠, “和尚念經”, 民俗方面如“上梁”、“年燃”, 還有竹刻, 微雕, 象牙雕, “陽湖拳”等, 隨著那些線索的延伸, 順藤摸瓜, 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同那些發生過的故事都紛至沓來, 既成為文化發展的豐腴土壤, 許多素材成為舞蹈美術、文學的寶貴素材。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 而且極大地提升了群眾文化的品位, 使群眾文化進入新時代的先進文化。

非遺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非遺”文化,微博環境,推廣路徑

一、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徐州市作為華夏九州之一, 兩漢文化發源地, 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孕育與成長, 源遠流長。相比其他地區的“非遺”, 徐州市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以下特點。

(一) 種類繁多, 覆蓋面廣。

徐州市非遺資源豐富, 項目眾多, 屬于保護范圍的語言文字、口頭文學、民間音樂、民間美術、傳統戲劇、民間曲藝、傳統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十余大類, 共計101項, 其中國家級9項, 省級43項。從數量與種類講, 在江蘇各地區中名列前茅。

(二) 植根鄉土, 深入人心。

我市申報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貼近實際, 貼近群眾, 貼近生活, 無論在價值觀還是呈現形態上都與大眾有密切聯系。它蘊含著深刻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理念, 呈現出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特征。如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邳州等地, “非遺”項目數量眾多, 并多以傳統手工技藝的形式存在, 而在某些偏遠的山村, “非遺”多以民俗文化、民間音樂等為主。

(三) 知名度高, 特色鮮明。

經過長期的傳承與發展, 徐州已經形成了一批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非遺”項目, 如徐州剪紙、徐州柳琴戲、徐州香包、沛縣黿汁狗肉制作技藝等。徐州市的非遺文化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徐州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列入史書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有幾百次, 這種地理環境形成本地獨有的尚武、粗獷、豪邁又重情重義的徐州地方文化形象。這一切在徐州市的“非遺”資源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因此, 徐州市的“非遺”文化與其他地區相比, 多表現出本地特有的熱情奔放、不拘小節, 如邳州跑竹馬, 表現金人在受到宋軍追擊時, 迷惑宋軍, 布陣逃跑的情形, 屬于戰爭文化融入百姓自娛自樂的舞蹈活動, 它節奏歡快, 明亮高亢, 隊形變換多樣, 動作夸張, 這在江蘇的其他地區是不多見的。

徐州市“非遺”資源在新時期的傳承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 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 主要表現為“非遺”資源的推廣度不夠, 人們的認同度不高, 對于本地的“非遺”文化不感興趣。我們認為,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形, 主要原因有三個。

其一, 保護過程中的錯誤觀念, 如功利主義傾向, 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沖擊, 市場需求嚴重不足, 政府缺乏保護熱情, 等等。我們調查發現, 盡管我市在徐州市民俗博物館集中設置了非物質文化展示專廳, 但是, 展示內容較單一, 局限為剪紙、風箏、紙塑獅子頭等幾個品種;而幾次以推廣民俗文化為目的的“非遺”項目的集中展示, 到最后往往演變為純粹的商業貿易, 如徐州香包變身為批量生產的流水線制品, 剪紙技藝完全為各種簡單而廉價的剪紙產品所取代, 而徐州剪紙與其他地區剪紙技藝的區別之處被完全忽略。這種“非遺”資源推廣過程中的功利主義傾向, 非但無益于“非遺”文化的保護, 反而會泯滅“非遺”文化本身的特點, 導致其日趨衰落。

其二, 表現形式已日趨落伍, 文化內蘊挖掘嚴重不足。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豐縣糖人貢為例。豐縣糖人貢是以白糖為原料, 用模具注塑的糖塑藝術品, 是傳統喪葬祭祀禮儀的重要載體。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 過去延續下來的喪葬習俗也慢慢開始變化, 程序越來越簡單。再加上制作工序復雜, 技術要求高, 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較低, 而且手藝往往不傳外人, 高門檻、低收入, 造成糖人貢從業人員銳減, 現在糖人貢藝人已為數不多, 目前從藝者僅有10余人, 糖人貢也幾乎成了一種象征, 面臨瀕危和湮滅。出現這種瀕危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得不指出, 豐縣糖人貢能被列為國家級非遺名錄, 絕不僅因為其獨特的制作技藝, 而是由于它反映出四省交界地區在祭祀方面的獨特風俗, 而這種非常獨特的祭祀風俗正是儒家孝道的民間表現形式, 同時融合了佛教與道教的相關思想, 其中的“搶貢”風俗體現了人們對生命傳承的看重, 我們甚至可以挖掘出其內蘊深厚的人文關懷的思想。遺憾的是, 近年來雖然市政府對糖人貢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 但是其相應的文化底蘊還發掘得不夠, 如果我們將眼光完全停駐在其制作技藝與民風民俗的表象上, 則隨著新時期喪葬禮儀的日益簡化, 豐縣糖人貢也將徹底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其三, 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新網絡載體的傳播模式。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絡平臺與活態性傳承的非遺文化似乎是毫不相關的兩種事物, 非遺的延續手段被稱為“動態傳承”。它首先需要傳承者從主觀上學習相應的技藝, 通過主體的演化, 成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 然后才談得上傳承和延續。但隨著歷史的演進, 社會在不斷變遷, 作為歷史和社會的人, 其身上所承載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停變化。當一個社會的大背景發生變化的時候, “非遺”是無法置身事外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非遺”是一種受制于人的主觀傾向的文化模式, 這種獨特的傳承方式跟網絡的確有相當的距離, 因此, 如果我們不能徹底轉變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模式, 那么它在網絡化全球化為生的今天只會日益沒落。

二、挑戰與機遇:微博為“非遺”的推廣提供新思路

微博時代的來臨, 深刻影響社會生活, 非遺文化身處其中, 也難免受其影響, 我們認為, 盡管微博與非遺文化之間存在某種隔閡, 但它仍然為非遺文化的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 負面影響:“微”文化對非遺文化的解構。

微博所傳播的大眾文化形式對于包含傳統文化在內的社會主流文化存在解構現象。傳統的媒介文化, 由于傳播者和受傳者彼此的局限性, 很難實現公眾之間信息探討的互動性。微博則為大眾的參與提供了平等性和開放性, 社會公眾在共建主題過程中實現言語的狂歡。全部的發言者從“文化批判的大眾”轉化成了“文化消費的大眾”, 廣大公眾以參與的姿態對個人利益進行大膽表達, 實現言語的狂歡。正是由于微博在根本上扭轉了我國長期存在的話語體系的單向化、正統化傾向, 所以微博在誕生之后短短幾年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覆蓋。但是與此同時, 微博所傳播的大眾文化也在不經意中流露出媚俗主義的傾向, 一些惡俗的網絡語言充斥其間, 這種話語體系的庸俗化潮流對于社會主流的話語體系存在嚴重的解構主義可能。而非遺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傳統文化正是社會主流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 微博在不經意間對于“非遺”文化構成了某種不利的因素。

另外, 微博樂于傳播新鮮社會現象, 這就與反映傳統民風民俗內容的“非遺”文化存在隔閡。“非遺”資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能以物質形式固化, 只能依靠口傳心授, 因此“非遺”的傳統制作技藝都是靠師徒之間的教授完成傳承的, 而微博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 它所承載的樣式通常表現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可固化的信息, 要讓非遺文化依托微博得以推廣, 在技術上存在較大困難。

(二) 正面效應:利用微博載體推廣非遺文化。

微博傳播形成微博事件的放大效應, 具有以小博大的能量, 為“非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機遇。微博的影響力驚人, 而徐州市作為一個公認的慢熱型城市, 群眾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的敏感性不夠, 在這種境遇中, 微博的小中見大即迅速放大社會事件的影響度的功能, 使得它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社會新聞進行廣泛傳播, 甚至可以影響大眾心理, 引導社會輿論。在徐州市非遺文化的推廣與普及情況調查中, 我們發現, 各年齡層次的群眾使用微博的情況都非常常見, 在“您多久登陸微博一次”的問題中, 有92%的人回答:每天登陸。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每天24小時登陸其微博賬號。微博的廣泛使用及其形成熱點聚集效應的特點, 為我們利用微博來宣傳和推廣“非遺”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注意到:在“若微博等一些媒體方面對‘非遺’進行宣傳, 你是否會去關注”的問題中, 有接近79%的人給予了肯定回答。聯系到每年的“非遺”保護日, 政府進行的宣傳工作不可謂不多, 然而, 由于他們選擇的載體多為報紙、期刊等傳統媒介, 而這種傳統平媒閱讀的受眾是遠遠無法與微博相比的, 政府忽略的恰恰是微博這一載體, 以至于市民缺乏關注度。如果我們在政府的官方政務微博或是“非遺”宣傳專項微博推介各種非遺資源, 那么其受眾必然是呈幾何狀上升的。

三、微博環境中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的實踐路徑

(一) 借鑒微博影響社會生活的方式, 適應“微”時代, 創新“非遺”文化本身的話語體系。

微博最明顯的特征在于其“微”, 新浪微博只允許不超過140字的內容, 迫使微博的傳播者只能將全部思想凝練在100多字中, 這就直接形成了微博內容的微型化與簡明性特點, 它不適合過于深刻的思想表達, 而這種語錄體式、碎片化的即時表達形式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同時, 微博表達形式的簡單明了符合百姓的“草根文化”的價值認同, 微博的草根性必然帶來大眾性文化傳播, 而這些文化的表達方式更貼近人性表達與人文關懷。因此, 老百姓熱愛微博, 熱愛的正是微博所適合傳播的那部分大眾性流行文化。

非遺文化所凝聚的是歷史上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種文化本身的內容與外在表現形式是相對確定的, 不適宜過多調整, 但是, 我們可以借鑒微博深刻影響社會生活的簡潔化與草根性的話語表達方式, 創新非遺文化本身的話語表達體系, 以符合社會要求, 適應時代變化。在話語表述上, 要更加簡潔明了, 摒棄那些瑣碎的、長篇大論式的話語模式, 而關注最能體現其精髓的那部分內容;在內容上, 要展現出其大眾化、草根性的一面。“非遺”是來自民間的智慧, 很難進入“廟堂之高”, 它本身是完全貼近生活、貼近草根的, 但是在長期的流轉過程中, 為了對“非遺”資源進行保護與推廣, 總是需要先進行整理與歸納, 在這一過程中, 關注的重點在于其學術性的一面, 在話語體系的創建上, 也偏學術性的表達方式。因此, 我們認為, 要在微博上推廣“非遺”資源, 應完成學術語言到生活語言的轉換, 因為生活語言更符合大眾認知水平, 更多地遴選那些能體現“智”、“意”、“情感”類的話語。

(二) 挖掘徐州市“非遺”蘊藏的歷史文化內涵, 剖析其內蘊的合理精神, 并適當地賦予其新的涵義。

“非遺”文化能傳承至今, 除因為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蘊之外, 還在于它凝結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種智慧在很多情形中表現為一種樸素但合理的價值觀與倫理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 它的某些表現形式已逐漸落伍, 其適用范圍慢慢縮小, 然而其內蘊的合理的價值觀念與濃厚的人文關懷卻使得它能夠歷久彌新。諸如民間口頭文學、曲藝、音樂等傳統表演藝術及大量的民間禮俗、廟會、節日活動等儀式的背后, 往往隱藏著一些樸素的人生道理, 無論時代發展到何種地步, 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永遠不會消失, 而這也就是非遺文化能夠一直傳承的最根本原因。在全球化、網絡化的今天, 也許包括非遺在內的某些傳統文化樣式已經顯得如此不合時宜, 但是如果我們能揭示其最本源的涵義, 則很可能會被其蘊含的樸素而科學的價值觀念感動, 因此, 要賦予非遺文化新時期的特征, 就必須保持其本源內容的確定性, 同時要挖掘出其最能反映勞動人民美好、善良、智慧的一面, 這就是韓國的泡菜制作技藝及中國的珠算技藝可以成功申遺的秘訣所在。

“非遺”文化在產生和發展之初, 往往與人們的民間信仰、祭祀占卜、祈福避災相關, 而在之后的流轉過程中又往往會發展出一套相對固定的模式, 并且不同的地區和民族, 操作儀式的流程也有較大區別, 發展到現代社會, 可能其原初的意義已經少有人知曉, 而人們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于儀式本身。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國家級“非遺”———端午節, 多年來人們對于端午的記憶僅限于吃粽子、賽龍舟和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事實上端午最初是以祛病消災、祝福祝壽、企盼吉祥的美好節日形象出現的, 吃粽子主要是時令需要, 而賽龍舟的競技意義已經超越端午本身的紀念意義, 至于紀念屈原大夫只是湖南部分地區的局部風俗, 從整體上講, 端午的祈福祝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初意義已經蕩然無存, 端午整體的文化形象遭到損害。要解決這一問題, 必須探尋隱藏于種種繁瑣儀式后的非遺原初的意義, 并以此為契機, 賦予傳統的文化內蘊新的涵義, 進行全新的詮釋, 文化的表現形式可能會過時, 而其內蘊的合理精神卻可以超越時空具有永恒的價值。因此, 我們對端午節的節慶意義重新進行詮釋, 就應強調其祈求健康長壽、防病祛病、順應時令的一面, 并且可以結合近年來世界各國防治非典、禽流感等大規模的防疫活動, 賦予其嶄新的時代涵義。

徐州市的非遺文化存在同樣的問題, 在文化內蘊的開發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微博固然不可能對非遺文化進行全景式展現, 但是如果發掘出其合理的人文價值, 則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點展現精髓, 讓其煥發生機。

(三) 結合時代特征, 賦予其適合新時期的表現形式。

工業化時代, 人們對于大機器生產的工業品反而產生了厭惡情緒, 出現返璞歸真的心理傾向, 這為我們推廣非遺文化提供了契機。我們注意到, 窯灣古鎮的綠豆燒、甜油制作工坊總能吸引大量游客, 人們對于純手工制作的綠豆燒酒與甜油有特殊的好感, 設想如若我們拋棄綠豆燒的核心競爭力“純手工制作、傳統技藝打造”, 那么游客對其新鮮感將蕩然無存。因此, 針對傳統的手工技藝、民風民俗、節慶活動等傳統文化, 我們絕不能擅自更改, 而應保留其流傳下來的最原生態的那一部分。

但是僅僅這樣還不夠, 因為微博受眾的年齡層次偏低, 年輕人容易對新鮮事物感興趣, 而類似徐州柳琴戲、徐州梆子、徐州琴書等這些多以方言表述的民間藝術及多展現喜字、窗花、古典傳說的徐州剪紙, 如果通過微博傳播的僅僅是這些內容, 就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解決的辦法在于讓傳統技藝制作出新產品, 讓民間聲樂藝術展現新生活。近年來, 全國各地非遺傳承人對于非遺表現形式的創新進行了各種嘗試, 也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三名大學生以珠江三角洲沙門地區的國家級非遺沙門民歌搭配街舞, 讓民俗專家都拍手叫絕;荊楚文化的代表之一, 楚式漆器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精美的紋飾聞名于世, 楚式漆器的傳人們把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 創新制作了燈具、名片夾、筆筒等文化用品, 受到了市場歡迎, 在傳承、推廣非遺的同時還增加了收入。徐州市的非遺資源在創新形式方面還有多種可努力的方向, 以徐州剪紙為例, 表現內容不能僅限于喜鵲登枝、雙喜字等題材, 可以從水鄉風情到壁畫、從靜物到人物, 將畫所題材大大拓寬。又如徐州香包, 它之所以能從全國種類繁多的香包制作技藝中脫穎而出, 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本身就是創新的結果:將刺繡文化、養生中藥、中國十字結文化融為一體, 具有相當的獨創性, 目前在表達形式上既可以從香包的刺繡題材入手, 展現現代生活, 又可以從香包的實際用途出發, 將香包用于鑰匙鏈、汽車掛件、錢包、項鏈、擺件等物品上。一方面把傳統技藝完整地保護下來, 延續民族的血脈, 另一方面緊跟時代步伐進行創新, 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形式、載體的創新, 使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更適合微博受眾的心理需求。

(四) 整合多種傳播載體資源, 構建以微博為平臺的新興媒介與傳統媒介相結合的立體化的徐州市“非遺”文化推廣新模式。

我們研究微博環境中徐州市非遺文化的推廣, 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開設非遺專項微博, 而是要考慮微博所帶來的社會文化的變化及非遺文化在新時期的作為問題。因此, 除了要盡快開設徐州市非遺文化的專項微博外, 還要注意整合現在的各種傳播載體, 構建一個立體化的新型媒體與傳統平臺結合的非遺文化推廣的新模式。我們注意到, 徐州市民俗博物館于今年上半年開設了非遺資源的集中展示區域, 同時, 在民俗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上開辟非遺專區, 介紹徐州市的101項非遺資源, 這是我們能夠找到的關于徐州市非遺資源介紹的最完整介紹。美中不足的是, 網站只是一個單向的展示平臺, 而缺乏雙向的溝通, 因此, 如果我們能將網站與微博結合起來, 發揮網站傳播信息的全面、系統、穩定的優勢及微博構建的“面”對“面”的交流優勢, 以及以小博大的放大優勢, 則對我市非遺文化的推廣事業必將具有極大的幫助。

上一篇:職校德育論文范文下一篇:網絡教學系統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