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

2023-09-25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1篇

服務小微企業,重點在于加大資金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行將金融支持小微企業作為全市金融工作的重點,選擇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地區作為試點,出臺了《內蒙古赤峰市小微型企業信用評分授信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獨立的信用評分打分卡,研發評分模型,將小微企業評分、授信和信用審批捆綁在一起,為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核定了科學的準入標準,并取得了較好效果。

融資授信新模式取得的成效

評分后企業授信額度明顯提高。試點地區的1247家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授信總額度達10.1億元,較評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單戶授信額度最高達3900萬元,較評分前增長129.41%。

拓寬融資渠道。開展小企業評分授信融資模式,為抵押擔保能力不足的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解決了融資難題。企業信用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融資額度的大小,信用評級在AA級以上的小企業可獲得銀行100萬~500萬元的信用貸款。

開辟小企業融資快車道。一是提高了授信審查的科學性,提升了授信審查的效率。二是提高了小企業授信的申報效率,進而提高了經辦行開展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積極性。三是減少了審批環節,簡化了審批流程。

構建新型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這種信用等級評定模式由人民銀行推動,農村金融機構組織指導,政府相關部門支持,小企業積極參加。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銀行機構看到了評分授信模式帶來的廣闊市場和利潤空間,進一步增強了小企業貸款營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企業信用意識得到加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

滿足多層次信貸需求。小企業信用評分能夠引導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將信用評分與銀行授信綁定,形成“評分+授信+信貸”的工作模式,初步實現了對小企業的批量優選和推薦。

實現政、銀、企三方共贏。小企業信用評分的運作模式切實緩解了小企業抵押難、融資難困境,也為金融機構深入了解企業提供了便利途徑。人民銀行在貫徹執行貨幣政策中的履職空間不斷擴展,在小企業融資授信模式建設中起著關鍵的組織協調作用?;鶎友胄新穆毷侄尾粩嘭S富,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幾點啟示

組織協調是關鍵。正確認識基層央行在創新金融服務、執行貨幣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基層央行有效貫徹執行貨幣政策的前提。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貨幣信貸政策在基層的傳導、貫徹會遇到很多困難。實踐證明,在創新小企業融資授信新模式中,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和人民銀行的組織協調作用至關重要。

結合實際是前提?;鶎友胄性趧撔陆鹑诜諘r,應從當地經濟金融發展的實際出發,尋求兩者的最佳結合點,進行有效的工作模式創新,實現創新金融服務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結合。

服務創新是基礎。從基層情況看,在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包括地方政府、小企業在內的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是小企業能否及時得到銀行貸款,其貸款滿足率有多高,這將直接影響到基層央行貫徹落實貨幣政策的效力,影響地方政府支持小企業信用體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以小企業信用評分為突破口,促進有信用、有市場、有效益的小企業盡快得到銀行貸款,既能體現人民銀行履行中央銀行職責、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態度,又能贏得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緊扣發展是主題。履職方式創新是推動基層央行事業不斷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源泉,作為貨幣政策的具體執行者,基層央行是貨幣政策體系的“神經末梢”,起著上傳基層經濟金融信息,下達總行貨幣政策意圖的重要作用?;鶎友胄性诼穆殑撔鹿ぷ髦袘塾诳刹僮餍?,緊扣發展主題,通過創新發揮基層央行在貨幣政策傳導鏈條中的作用,協調各方的關系,保證整個貨幣政策體系的正常運轉。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2篇

摘 要: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有三種基本的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質押融資模式、預付賬款融資模式。文章從流程、成本效益、風險三方面對發電企業這三種基本的融資模式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每一種融資模式的適用條件,為火電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在電力行業的具體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火電供應鏈;發電企業;模式比較

火電是我國的主力電源,通過發電、輸電、供電、用電四個環節形成由煤炭供應商、發電企業、電網企業、用戶構成的火電供應鏈。發電企業在火電供應鏈中處于弱勢地位:一方面,煤價高漲不下、電煤運力緊張、節能環保標準提高,增加了發電企業的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上網電價受規制,又擠壓了發電企業的利潤空間。這導致發電企業沒有足夠的運營資金,急需籌措運營所需的流動資金,但火電虧損,發電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還款能力有限,許多銀行不愿提供貸款。為保證火電供應鏈的有效運行,保障國計民生的電力需求,發電企業需采用新型融資模式解決融資困境。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及應用,它對解決供應鏈上弱勢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供應鏈金融依托供應鏈上的真實交易關系,利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應收賬款、存貨、未來的貨權作質押,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可以有效降低整體供應鏈的融資難度與融資成本。

1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的三種基本融資模式

火電供應鏈金融是將供應鏈金融的理念引入到火電供應鏈,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有三種基本的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存貨質押融資模式、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1.1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所示。

(1)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

(2)發電企業收到電網企業開出的應收賬款單據;

(3)發電企業將應收賬款單據質押給銀行,向銀行申請貸款;

(4)銀行審查單據的真實性、審查電網企業的資信實力及火電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5)電網企業確認協助進行應收賬款融資,并出具付款承諾書;

(6)銀行收到電網企業的付款承諾書后,向發電企業提供貸款;

(7)發電企業用銀行貸款購買煤炭,繼續進行電能生產;

(8)電網企業向用戶供電;

(9)通過售電,電網企業收到用戶電費;

(10)電網企業將電費用于支付在銀行質押的應收賬款單據,當電網企業還清應付款,銀行注銷其付款承諾書。

1.2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的存貨質押融資模式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存貨質押融資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

(1)發電企業向銀行申請存貨(煤炭)質押貸款;

(2)銀行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委托其負責質押物煤炭的評估、監管等工作;

(3)銀行就發電企業的申請,對電網企業資信、火電供應鏈效率等方面進行審查;

(4)第三方物流企業接受銀行指令,評估發電企業的煤炭存貨;

(5)第三方物流企業將對煤炭存貨的評估相關材料交給銀行;

(6)確認存貨煤炭符合要求之后,銀行與電網企業簽訂擔保責任書;

(7)發電企業將存貨煤炭交由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監管;

(8)銀行依據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出的倉單,向發電企業提供貸款;

(9)發電企業用銀行貸款購買煤炭,保證電能生產;

(10)發電企業收到電網企業的購電費;

(11)發電企業用收回的購電費來償還銀行貸款;

(12)銀行收到還款,通知第三方物流企業向發電企業適量放存貨煤炭;

(13)第三方物流企業接到指令,將相應存貨煤炭歸還發電企業,發電企業繼續還款提貨,直至貸款還清。

1.3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的預付賬款融資模式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預付賬款融資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如圖3所示:

(1)發電企業與煤炭供應商簽訂煤炭購銷合同;

(2)發電企業憑煤炭購銷合同向銀行申請專項融資;

(3)銀行審查煤炭供應商的資信和回購能力,合格之后,與煤炭供應商簽訂回購協議;

(4)銀行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委托其負責倉儲、評估與監管等工作;

(5)銀行同意發電企業的融資申請后,發電企業向銀行支付保證金和墊資手續費;

(6)銀行代發電企業向煤炭供應商支付煤炭貨款;

(7)煤炭供應商收到銀行墊資,向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倉庫發貨;

(8)煤炭供應商將該煤炭倉單交給銀行,銀行取得煤炭的控制權;

(9)發電企業收到電網企業的購電費;

(10)發電企業用購電費向銀行繳納保證金;

(11)收到繳存的保證金,銀行向發電企業簽發相應比例的提貨通知單;

(12)發電企業將提貨通知單交予第三方物流企業;

(13)第三方物流收到銀行指令和提貨通知單之后,向發電企業釋放相應煤炭,直到煤炭分批提取完,該項融資業務結束。

2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基本融資模式的比較

上述三種融資模式在流程、成本效益、風險方面存在差異,下面就這三方面對發電企業的三種融資模式做比較分析。

2.1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融資模式的流程比較

在流程方面,三種融資模式具有不同的參與企業、質押物、評估側重點:

(1)參與企業:應收賬款模式的參與企業個數最少,存貨質押和預付賬款兩種模式中新增了第三方物流企業;應收賬款、存貨質押兩種模式下,核心企業均是電網企業,而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煤炭供應商是核心企業。圖4列出了三種融資模式的參與企業及其功能。

(2)質押物: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以應收賬款單據作質押;存貨質押融資模式下,以煤炭存貨作質押;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以發電企業要購買的煤炭作質押。

(3)評估側重點: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側重審核購售電合同的真實性、有效性;存貨質押融資模式下,側重評估煤炭價格波動及變現能力;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側重評估煤炭供應商的回購能力。這三種融資模式均需評估火電供應鏈的效率及核心企業的資信實力。

2.2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融資模式的成本效益比較

對三種融資模式作了流程比較分析后,還需從定量角度對融資模式的成本效益做分析,參與企業的利潤可表示為:發電企業利潤=發電總收入—(發電總成本+融資利息費用+貸款手續費);電網企業利潤=售電總收入—購售電總成本;銀行利潤=貸款利息收入+手續費收入—貸款相關成本;煤炭供應商利潤=煤炭銷售收入—煤炭供應成本;第三方物流企業利潤=物流服務收入

—物流服務成本。

根據參與企業的利潤,分別設置變量:發電企業用P表示,發電單位成本u、上網電價c、存貨煤炭量O、存貨煤炭市場單價z、煤炭價格下降造成貸款不足引起發電企業的損失a、向銀行繳納的保證金額度i、繳納保證金次數m;電網企業用G表示,購電量Q、售電單價p、電網企業缺電成本f;銀行用B表示,質押率β、貸款利率r、貸款期限t、貸款手續費k、銀行放貸的風險評估成本T,煤炭供應商不履約回購煤炭造成的銀行損失F;煤炭供應商用M表示,煤炭供應商的銷售總量D、煤炭銷售單價h、煤炭供應成本s、煤炭滯銷造成的損失y;第三方物流企業用L表示,物流服務費d、物流成本n。

發電企業三種融資模式的參與企業成本效益對比如表1所示:

據表1可知,只有多方共贏,火電供應鏈節點企業才愿意參與發電企業的供應鏈融資活動,發電企業通過比較三種融資模式下的利潤PP來決定采用哪種融資模式。事實上,有收益就有風險,因而還需比較三種融資模式的風險。

2.3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融資模式的風險比較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基本融資模式的風險可分為電力行業系統風險、火電供應鏈系統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質押物變現風險。具體風險對比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

(1)三種融資模式均面臨電力行業系統風險、火電供應鏈系統風險。

(2)三種融資模式又具有不同的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質押物變現風險: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下需著重關注電網負荷預測高于實際用電量導致應收賬款回款不足的風險;存貨質押、預付賬款兩種融資模式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參與,增加了出現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的可能性,煤炭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會造成質押物變現風險。

3 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基本融資模式的適用條件

綜合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融資模式的流程、成本效益、風險比較分析,得出這三種融資模式的適用條件:融資模式流程通暢、參與企業多方共贏,這是發電企業進行火電供應鏈金融融資的前提;有效化解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融資模式的風險是發電企業實施火電供應鏈金融融資成功的關鍵。

表3給出了每種融資模式的具體適用條件:

4 結束語

本文對火電供應鏈金融中發電企業三種基本融資模式進行了流程、成本效益、風險三方面的比較分析,并提出了每一種融資模式的適用條件。發電企業需對自身狀況進行客觀分析,選擇融資成本低、風險小、多方共贏的火電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痣姽溄鹑谥邪l電企業三種基本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為火電供應鏈金融在電力行業的具體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李毅學,馮耕中,汪壽陽,等. 物流與供應鏈金融評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 譚忠富,侯建朝,曹福成,等. 發電企業業務流程分析的價值鏈模型[J]. 電力學報,2006(4):413—417.

[3] 蔡小哩,丁志剛. 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評估[J]. 物流科技,2011(5):95—98.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3篇

[關鍵詞] 企業文化模式發展階段、企業文化、基本模式、作用、中國特色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根本,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企業文化為企業帶來了長期發展和創業的精神動力、價值追求,不僅滿足的企業領導者的發展觀,而且為普通職工帶來了人生追求的目標,使得企業的整體價值觀得以實現。

一、企業文化的涵義及基本模式

文化,最初是由各自在不同自然環境下集合的人類群體——部落、民族、國家為了生存與生產的需要而進行溝通、交流所產生的在各自內部共通的意識和信息等逐步發展成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哲學理念等。由于各民族、國家所處的歷史、地理環境不同,因而產生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并在交通、信息尚不發達、互相溝通不暢的時代各自發展,從而使那些擁有適應時代發展的高容量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和哲學觀念的民族、國家獲得了更快的發展??梢?,文化產生于社會,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文化也會反作用于社會,阻礙或推動著社會的前進。

企業文化的構成,其基本公式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而主體的企業文化則是指企業的精神文化.只有建立起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制度文化,最后才能形成企業物質文的表象。企業文化模式的構建包括:企業經營哲學、企業精神、企業風氣、團體意識、價值觀念、企業目標、企業道德、企業風俗。這些方面的內容細化起來,可以細致到企業標志、廠容廠貌、產品特色、廠微、廠旗、廠服、文化傳播網絡。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是要以功能性的主體精神打造來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而企業精神的形成對企業資源合理配置和經營哲學有著輔助的作用,所以在企業文化模式的提升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企業的經營思想.將企業文化變成企業靈魂與活動的源泉。目前,企業文化的基本模式包括這樣幾種:(1)協同型:以友好協作為主體,創造企業非常友好的工作環境.強調組織凝聚力和團隊士氣,重視關心客戶和員工。鼓勵團隊合作、參與和協商,是一種人性化的基本模式。(2)活力型:企業內部有充滿活力的、有創造性的工作環境。員工勇于爭先、創新和承擔風險,鼓勵個體的主動性和自主權,這樣的文化模式是較為創新的。(3)層級型:企業內部有著非常正式 的、有層次的工作環境,各級員工的工作行為活動都有章可循,關注的長期目標是企業運行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屬于一些大型集體化企業。(4)市場型:企業內部有一個競爭性十足的工作環境。關心聲譽和成功,關注富于競爭性的活動和對可度量目標的實現,適應于隨時參與競爭的企業公司,例如:招投標公司。

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管理方式、管理理論、群體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企業領導層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傳統和不斷革新的一套行為方式,體現為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范,滲透于企業的各個領域。其核心內容是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經營理念的培育,是企業職工思想道德風貌的提高。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實施,使企業人文素質得以優化,歸根結底是以推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

企業文化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施展著極大的影響,這和文化對于社會的影響是一樣的。1978年8月—1991年1月,科特與赫斯克特先后進行了四項調查,調查了美國22個行業中的207家公司。調查的目的是確定企業文化與企業經營業績之間是否存在真正的聯系,查明這種聯系的本質特征及其成因,進而揭示這種聯系是否可能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以及以什么方式來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結果表明企業文化與企業長期經營業績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有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長期經營業績的提高,而有的則不利于企業長期經營業績的提高;企業文化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可以改變的;對企業經營業績的提高不利的文化可以被變革,從而轉變為對企業經營業績的提高有利的企業文化。由于種種原因,經營業績不佳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經營、管理存在著負面作用。最為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企業文化會對企業采取必要的新型經營策略或經營戰術產生抵觸??梢灶A見,在當今世界,一成不變的企業文化在未來對企業經營會有更大的負面作用。

企業文化容易蔓延,即使在那些匯集了許多通情達理、知識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勵不良經營行為,阻礙企業進行合理經營策略轉變的企業文化容易在相當長的歲月里緩慢地、不知不覺地產生,而且往往是在企業經營業績較好的時候。這種企業文化一旦存在,就極難改變。因為這些文化不易為人所察覺,同時還表現在對現存企業內權力結構所做的維護。企業文化雖不易改變,但它們完全可以轉化為有利于企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文化。這種轉變錯綜復雜,需要時日,也需要具備杰出經營管理能力的領導。這種領導必須具有明晰的洞察力,清楚哪一種企業文化可以促進企業經營業績的增長——一種目前實業界、企業文化研究領域均罕見的洞察力。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日本經濟的崛起和美國經濟的相對停滯,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領導人用其在企業創業階段形成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教育新成員,并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進行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文化形成于企業的內外環境之中,既是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客觀反映,又能動地作用于企業的生產實踐。企業文化雖然是企業“主觀能動性”的結果,但因國家、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不同國家的企業、同一個國家的不同企業、甚至同一個國家同類型企業,都不可能有同一個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企業內部生產要素和外部生存條件的變化,企業文化的模式和內涵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二、企業文化的作用

1、形成企業內在的精神凝聚力。企業文化是一種力量,是凝聚力、導向力、約束力。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他們潛在的智慧發掘出來,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正是企業生存的內在動力。越具有才華的人,其個性化的傾向就愈加明顯。這種差異性如果不能被企業文化合在一起,那么就不能發揮出人才的優勢,而可能在一定條件下變為反作用力。企業文化的另一種力量是能夠將各種不同類別的人才整合為一個整體,將“珍珠”串聯成“項鏈”。

2、與企業的制度形成互補,解決制度與效率的矛盾。企業文化與企業的制度相輔相成。組織文化“差開化”論的學者認為,在大多數企業中,企業文化是由許多亞文化組成的,行為的一致性只存在于組織的各亞群體之間。如果企業企圖用企業文化來代替福利、薪資等公司管理制度,那么企業文化建設的結果很可能導致亞文化甚至逆文化的強化。因此,企業制度是“剛”,企業文化是“柔”,兩者結合,剛柔相濟,缺一不可。如何理解制度與文化的關系,打個比方,企業的問題比作大小不同的魚,制度比作網,網眼越小捕魚越多,拖網的速度就越慢,即效率低;網眼越大,效率越高,所以在追求速度的今天,文化日顯重要。

3、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土壤。麥肯錫公司對核心競爭力有如下定義:“核心競爭力是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

借助該能力,能夠按照世界一流水平實施到多項核心流程。”按照此定義,核心競爭力必須依靠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來培育。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它,企業員工就有共同的價值觀、精神狀態和理想追求。正是企業文化所具有的強大力量以及形成這種力量所需要的漫長時間,這種不需要文檔傳遞,不用人為操作、監督、檢查,也難以被復制的特點。因此,好的企業文化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備軟件條件。

4、實現公司戰略的柔性動因。沒有文化的企業也可以存在,但它們不可能實現可持續成長。因為沒有文化的企業就沒有主旋律,就無法引導企業不斷發展。文化既不能解決企業現在賺錢與否的問題,也不能解決企業未來發展能否實現,與企業文化優劣有密切關系。文化不決定企業生存,但文化決定企業可持續發展,決定企業能否基業常青。企業在戰略上決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理念上決定“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在價值觀上決定“追求什么,放棄什么”等理性決策時,文化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淺析 第一,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不能繞開現代企業制度談企業文化。

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企業所有權制度。產權界定不清,企業所有權混亂是企業文化無法由虛入實的最大障礙。這一問題不僅僅停留在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管理,還涉及到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民營企業的產權明晰等方面,更普適的企業改革還在于董事會、監事會與執行機構法人治理結構的建立完善;我國商事法律正致力于消滅傳統的關于全民、集體、私營、獨資的按所有制劃分企業的辦法,而代之以獨資、合伙、公司、股份合作的按存在形態的劃分企業的方法。

我們知道,所有權從法律上看具有絕對支配權的物權形式,從管理學上看是最具激勵效果的分配辦法,從哲學上看其決定了主體哲學的存在價值;企業文化歸根到底是企業哲學的問題,如果沒有所有權制度的明確,那么企業文化將難以激發真正的人力資源潛能。這樣的例子以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與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比較為典型。

第二,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要建立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其哲學背景的基礎上。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始終在中體西用與全盤西化的激烈爭鋒中尋求真正符合中華民族特點的發展模式?,F在很多人在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有很多企業開始以傳統文化為指導塑造企業,但至少在企業管理、企業文化領域,無不在每一次歐風美雨刮來之后一片喧囂,盲從,這就說明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對于到底什么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并沒有做深刻的反省。當然,作為企業管理思想的主要傳播者的咨詢公司、培訓公司以及各大主流媒體的炒作是要負責任的,但買單的一方同樣不可推卸應負的責任。觀念決定行為,在探索企業如何發展的過程中缺乏有主見的有高度的指導思想,就必然導致企業的學費越交越多,越交越不值,越交越沒有效果。

第三,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要用中國優秀哲學之道統御西方管理之術。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目前中國企業正在企業改革的進程中大范圍地吸收著西方優秀管理思想及其制度,并且在辨證運用的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個問題要分開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我們要思考為什么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我國香港特區能夠在保持自身及其強大的價值觀體系的同時充分實現中西合璧。這其中的關鍵恐怕得益于其對于歷史傳統的高度維護,而中國文化在經歷了以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為主要標志的多次自我否定之后,卻陷入了哲學、價值觀的極其混亂

而多元的狀態之中,時至今日,仍然因為經濟一體化、工業現代化、城市化的進程而沒有得到較為明顯的改觀。這是中國應當向日本韓國學習的地方。

其次我們更要思考“落后就是優勢”的根本概念。后發的最大優勢在于習得與創新,也就是能夠以最大的速度最大的范圍整合全世界企業管理的優點和資源為中國所用,在此基礎上創新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東西。這里要強調兩點:1)企業管理界應當要樹立堅定的創建中國特色管理模式為己任,并在中國優秀傳統哲學及文化的指導下搭建框架,圍繞這樣的核心價值觀來吸納國外優秀管理資源。2)要加強辨證分析的能力,不要把國外的文化垃圾當作治病的良方,不要把不適合中國特色的西方制度照搬照抄。有些書籍拿著美國四十年代的定量研究表格來中國推,我們不反對個案的適用,但如果傳播開來,這對中國企業管理是極其有害的;有些書籍拿著德國某研究機構的所謂最新成果翻譯出來就大肆宣揚,翻開來看,找不到可以在中國企業適用的地方,做研究我們是不反對的,但做實踐那就差得遠了。

第四,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要充分展現中國企業自己的“個性”。

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說得好:“人有人不同,花有百樣紅。”這個特點同樣遇到兩個普遍的問題:企業文化屬于誰?企業文化如何體現企業特色?

其一,企業文化不是老板文化,也不是企業家文化,無論在企業發展的哪一個階段。文化是一個群體概念,文化現象是群體現象。

講企業文化是老板文化的人缺乏對人的領導行為原理的基本認識。一個領導者,再好的理念精神,沒有其對追隨者的灌輸,也難成其事;一個追隨者,如果其不認同領導者的價值觀,最后終將離開追隨者的隊伍,而只有認同接受至少不反對領導者的價值觀,其才能作出行為,并在行為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完善、補充領導者的理念,最終形成一個既以領導者精神為核心,也屬于追隨者的文化系統。

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只停留在認為是老板文化的人,其對于自己在企業所起的作用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過于偏激的觀點將導致在企業文化實施中形神分離,談企業文化的人都認為那是領導者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自己的文化,這樣的心態,企業文化是難以真正由虛入實的。產權制度的設計當然是最完美的企業文化的實施基礎,普通員工也有企業的股份,他當然說文化也是自己的;但事情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情況是中國企業的員工持股計劃只是一個夢想,但沒有企業的股份并不意味著你就不是企業的一員,你就是游離于企業文化之外的。這就需要用事業的觀點來看待問題。更有甚者,把企業文化的表征看成是企業家性格的反映,那是非常膚淺的看法。

我們強調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家精神為主導的,但企業文化屬于以企業領導人為核心的大部分企業人員。

其二,企業文化實施最重要的支點是企業哲學以及核心價值觀,只有抓住這一點緊緊不放,才能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突現自身的企業特色。如果說企業哲學突出的是中國企業特色的話,那么核心價值觀就是要突出每個中國企業個體的特色。通過提煉蘊涵于企業之中的核心價值觀,并圍繞其設置核心價值觀制度,是企業文化實施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內企業的精神文化提煉仍處于口號式階段,除了內容陳舊、表述雜亂、概念不清之外,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將精神文化貫穿于企業經營的過程,多停留在形式主義,口號與企業行為、員工行為嚴重脫節。

我們認為中國企業到底應該使用什么樣的詞匯來表述自身的企業哲學以及價值觀體系均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的是要真正捕捉到企業之道、企業之神,并且真正在經營管理中能夠在大部分員工中得到澄清、統一,最后形成共同的行為模

式。也就是說,目前中國企業企業文化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于企業哲學系統的若干元素的缺失,表現為愿景、使命的缺失,價值觀體系的混亂,將所有的價值觀放在一起,沒有突出核心價值觀。使得對企業文化實施的指導性不強。 如上四條標準既是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的基本內涵,同樣是指導中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四大基本原則,也是衡量其企業文化階段性成果的四大標準。我們欣然地看到在中國企業文化第二次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已經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力量,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企業文化系統并做出否定、創新的抉擇。我們的企業對待企業文化的態度正在躍升,我們的企業文化研究者以及實操者們正在致力于如何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如何使企業文化變給更實在,更有用,并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傮w上是向著如何在中西方企業文化兼容并蓄的基礎上發展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發展,并且更重視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的研究方法。但我們認為遠遠不夠,距離創建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的目標仍很遠,因為中國企業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仍不明朗,部分研究或實操者過分夸大西方定量方法的作用,同時對于真正屬于中國企業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中國哲學及價值觀對于中國企業的影響因素尚缺乏足夠的發掘;總體上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應用于中國企業管理在西方管理思想的漫天飛舞下尚未形成潮流。我們愿意和更多的熱愛企業文化的志同道合者一起朝著創建中國企業哲學為核心的中國特色企業文化模式的目標努力。

四、企業文化模式矩陣分析

1.企業實力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關系

在現階段,很多企業經營者在實力不斷壯大后已經對公司文化的建設加以重視,而剛剛起步的小企業一般都忽視了文化的建設,所以實力強與弱是制約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反過來看,很多小企業同樣因為忽視文化建設而最終難以進一步做大做強。但是,因為企業實力是一個難以衡量的概念,因而,為了研究方便,我們用企業的競爭能力來量化企業的實力。企業的競爭力表現為戰略策劃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種能將各種競爭能力要素進行整合的能力,即企業的核心能力。

2.企業的前瞻力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選擇企業的前瞻力作為研究的另一個變量,是因為著眼于未來,發現規律并按規律辦事,公司才會具有生命力。反之,不考慮未來,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企業,則會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難以把握,所以,掌握未來才會掌握今天,掌握未來才會決定今天和未來的命運,才會擁有未來。當然,這個未來并非終點,而是是公司某一發展階段的過程目標而已。

3.模型建立

經過上面的分析,依據企業現階段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即企業實力)和企業的預期能力(即前瞻力)兩個變量來建立二維矩陣,如圖所示:

4.模型分析

我們按照矩陣所示四象限把企業文化的模式劃分為四種類型,即保守型、穩妥型、競爭型、風險型。

保護型文化模式是企業實力比較弱,同時對未來的預期能力不強的情況下產生的文化模式。推崇保守型文化模式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優先保證其管理制度不受新的、多余理念的挑戰。它重視已有管理規范的程序化,習慣一切照章辦事,不思創新,對如何隨環境變化創企業新路缺乏動力。

穩妥型文化模式較多的關注企業的發展,多有戒備的心理和守業的心態,一切求穩漸進。由于他們行動遲緩而往往失去經營的良機。

競爭型文化模式更關注企業目前的發展,企業對未來的關注稍遜于對當前企業實力壯大的關注,其管理制度較為開放,倡導開放意識、誠信意識、公平意識、規則意識、效率意識等一系列嶄新觀念,對新的管理理念采取不斷吸收的態度,全方位引進競爭機制,不僅重視同其他企業的競爭,也重視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和個人之間的競爭,善于通過各種競爭去解決問題、提高企業效率,切實體現以效益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理念,

風險型文化模式所關注的不只是企業眼前的利益,而是更關心企業的未來,他們為未來發展的拚搏精神和投資意識都是不同凡響的。因為企業發展到鼎盛

時期,憂患意識就更強,只有積蓄最大的力量,才能保持自己的優勢。由于風險型存在著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能夠減少風險,戰勝風險,往往會取得比其他企業更大的回報。

五、企業發展各階段文化模式的選擇

企業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表現出其鮮明的特征和行為方式,這就要求企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要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企業文化模式,使企業的生命得以延續。

1.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對應文化模式

(1)初創期——保守型文化模式。企業在初創期,因為還沒有知名度,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發展速度等方面都不具有競爭優勢,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業內競爭,企業不但不能夠贏得利潤,而且很有可能虧損。此時,企業求生存是其基本的目標,那么圍繞企業目標建立起來的就是保守型的文化模式。它的實力弱小,而且根本無暇顧及將來的事情,大多數時間考慮的是能夠暫時的獲得利潤,逐漸的積聚資金,以便進一步發展。

(2)成長期——穩妥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成長期,知名度逐漸擴大,各方面的優勢也在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而突顯,企業開始盈利,并且利潤呈上升趨勢,此時,企業的目標就是要發展,所以迎合企業當時的特點就應用而生了穩妥型的文化模式。因為,發展期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它的文化不能夠支撐它穩步進入成熟期,那么它很可能在這個階段就會夭折,或者因為失去很多有利的機會而不能發展壯大,因此,企業的領導者會慎重的采取各種策略,它的整個制度文化的建設的都具有穩妥的特點,在穩中求發展。

(3)成熟期——競爭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成熟期,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和相當的實力,整個操作流程都在規范化,利潤達到最高點,并持續盈利,此時,企業開始在行業中躍躍欲試,他的一切行為都具有競爭性,不斷的采取行動與行業的領導者群體較量,因為成熟期是企業發展的黃金期,此時,企業雖然也很關心未來的發展,但是,他更注重的是企業實力的增長,更希望自己晉級領導者行列。此時,企業文化從內到外都強調競爭,不僅重視跟競爭者的市場競爭,而且,還在企業內部通過各種方式激勵自己的員工競爭以提高效率,全方位的引進競爭機制。

(4)衰退期——風險型文化模式。企業進入衰退期,因為管理者在成熟階段做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決斷,企業在規模和實力上仍然是屈指可數的,但是,成本消耗在這個時候也是逐漸的增加,最終導致了利潤的下滑,企業的經營者不得不考慮如何延遲衰落或者破產,不斷的調整策略以適應更加激烈的競爭,同時,對未來的預期意識增強,如果經營不善,隨時準備轉產,此時企業的經營目標就是要再生,在這種形勢下誕生的企業文化就是風險型的企業文化,它具有絕對的超前意識和憂患意識。

六、對文化模式選擇的幾點建議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階段創建的企業文化模式是不盡相同的,那么對于文化模式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問題,企業在選擇文化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對于處于初創期的企業,在選擇保守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高其執行力。首先是執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層領導以身作則,成為執行文化的傳揚者和推行者,并具有文化組織變革的勇氣和決心。其次是業績與激勵的有效結合。除了運用獎金、股權等物質激勵手段外,還要注意運用精神激勵的手段。再次是團隊精神的塑造。由于處于創業期的企業業務模式不成熟,部門定位不清晰,導致各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責任,喪失團隊精神。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加強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把管理的“形”與文化的“神”結合起來。第二,對于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在選擇穩妥型文化模式時,最重要的是在穩中求進,不斷創新,而不能固步自封。要建立一個全員創新、追求卓越的制度體系。通過創新,企業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使產品功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要,從而改善現有的市場環境。創新也可以使企業加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第三,對于處于成熟期的企業,在選擇競爭型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不僅要在本土與本國企業競爭,還要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企業真正的競爭優勢在于快速開發

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靈活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只有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提高組織的知識水平,才能提升企業的核心能力。

第四,對于衰退期的企業,在選擇風險型的企業文化模式時,關鍵是要在企業建立一套先進的危機預警系統,讓企業整體文化引導企業能夠及時地根據形勢的變化作出最快最好的決定。在此階段,企業要建立預警系統和快速反應機制,敏感地預測和感知競爭對手、客戶、供應商及政策法規等造成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妥善處理各種不測事件,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風險型企業文化就是要使得企業在面臨危機時能夠轉危為機。

【參考文獻】

[1] 愛德加·沙因:企業文化與領導[M].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2] 布爾迪厄、包亞明譯: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帕特南著,王列、賴海榕譯:使民主運轉起來[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武志偉:企業社會資本的內涵和功能研究[J].軟科學,2003(5).

[5] 謝舜、肖冬平:論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的作用與影響[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6] 曹振杰、周冉:現代企業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一個關于企業成長新解釋范式的探討[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4(3).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根據中小企業管理的需要,設計規范的、靈活和實用的會計系統,可以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中小企業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新常態經濟下,現在有很多中小企業內部的會計模式都不夠完善,財務管理混亂,具體表現為:最基本的會計工作不到位、財產賬戶對不上號、公司賬目雜亂無章、會計信息不真實,這樣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會計職能的實施。本文就中小企業會計模式的概念、設計內容、現狀及解決對策作出相關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模式;會計管理;信息披露;會計核算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信息已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被社會公眾所關注。各單位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經營,需要及時掌握各種真實、可靠的信息;投資者進行風險判斷,作出投資決策,需要及時掌握各種真實、可靠的信息;債權人、稅務機關及其他相關部門和個人,為滿足各自需要,也要及時掌握各種真實、可靠的信息。從社會經濟角度上看,科學、合法、合理的會計模式,直接關系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關系到社會各方的利益。因此,做好會計模式設計能有效地維護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維護市場秩序正常運行。

一、中小企業與會計模式概論

1.中小企業的概念

中小企業也被叫做中小型企業,它和大型企業相比是行業職員規模、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的經濟單位。這類企業的就業和營業額都很小,一般是由獨立一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大多數情況下,企業是由經營者直接管理,很少受外界干擾。

2.會計模式概述

會計模式即會計使用一定的貨幣計價單位,依據一定的計價基準,運用一定的方法,采用一定的程序為核算監督會計對象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并將其以科學方式結合起來所形成的程式,其在會計核算中屬于固定程式。

會計模式的制定主體可以是政府部門,也可以是企業,實際上屬于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會計行為準則和規范,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會計方法和程序的總稱。會計模式既可以是行政法規,也可以是企業規章,作為行政法規,政府部門制定的統一會計模式強制性較大;作為企業規章,企業內部會計模式強制性是相對較小的。企業單位會計模式的制定要在符合國家有關會計模式的規定的基礎上進行設計。

二、中小企業會計模式的主要內容

1.會計組織機構的設計

會計模式在組織上的落實稱之為會計機構設置,它不僅涉及到會計部門,還涉及會計人員的內部分工問題。由于不同企業在經營規模與業務類型中存在差異,因此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不可能完全一樣。對于企業而言,會計機構健全與否以及各職能崗位之間的運作是否協調等都將會影響到會計工作的質量。因此,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合適的會計機制是促進企業會計工作效率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第一步。制定具體的會計模式,應當根據每個企業的規模、經營特點和管理的組織形式來決定。

2.會計科目的設計

會計科目是編制會計憑證的基本要素、設置會計賬戶的依據、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控制的依據、編制會計報表的基礎。會計科目設計就是確定會計對象經濟內容的分類體系,它是會計模式設計的重要環節,企業應遵循一定原則來設計會計科目,根據企業經濟業務的特點科學設計合理的會計科目。

3.會計報表的設計

會計報表設計是會計模式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它能為信息使用者及時提供企業經濟活動的綜合信息,是保證現代企業有效運行的重要手段??茖W并合理地設計會計報表,建立健全的報表體系,是會計模式設計的一項重要任務,對充分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有著重大意義。

4.貨幣資金業務會計處理程序的設計

在企業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是重要組成部分。貨幣資金的收付貫穿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而貨幣資金的持有額正是影響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在進行會計模式設計時一定要加強對現金、各種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與管理。在此過程中,企業除需嚴格遵守國家在外匯、銀行現金管理結算制度方面的規定以完善貨幣付款程序外,還需及時準確地進行結算業務的辦理。同時還要將企業現金及各種存款的收支和結存情況密切反映出來,采取積極的保護措施,以免其遭受損失并確保企業合理有效地使用。

三、中小企業會計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1.合理分工原則

合理分工就是說,任何相關工作分為若干處理步驟,分別由不同的人來完成,為了防止任何人單獨完成核算的全過程。根據這一原則,任何經濟業務的整個過程至少應該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分工。例如現銷業務,不能開票和付款,并裝運都是一人負責,否則將失去約束,產生錯誤。

2.賬務與事物分離原則

賬務與事物分離原則要求賬錢分管、賬物分管,就是財產物資的經管職員和會計職員要完全分散開來,會計不可以既管賬又管物。中小企業往往由于規模小,節約人力成本,就會讓會計兼出納,沒有實行“管錢不記賬,記賬不管錢”的原則,很容易出現腐敗、貪污案件。

3.檢查原則

檢查原則有:第一,上級對下級的檢查程序。其次,內部審查,如財務機構的會計憑證,會計憑證填寫時必須交給一個會計師審查后才能讓出納做收付款或登記轉賬業務。第三,獨立檢查,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或專職審計人員對會計資料的定期檢查。

4.經濟責任原則

建立嚴格的經濟責任制,規定相關責任人的權力和責任、獎勵和懲罰措施。職責的規定不僅可實現對經管人員的有效制約,還可以提高其工作責任心。

四、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模式現狀

1.中小企業較少配備專職會計

雖說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培訓,也有一定的會計經驗,但是他們通常一人身兼數家中小企業會計崗位。因為兼職會計不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所以他們在做賬時都是聽老板的吩咐,而老板為了企業利潤、少交稅,就只會給少數憑證,兼職會計就按照這個憑證來做賬;另外因為這些會計只是兼職并不是全職,所以中小企業在管理上缺乏約束他們的機制,一旦和老板在利益上有沖突和矛盾,他們通常會不辭而別;再者,由于兼職會計的時間不穩定,可能會導致下一個會計人員在做賬時銜接不上。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無法得到完整的反映,會計的監督職能無法正常發揮,無法實施有效的財務管理,并且還違反了相關財務和會計的規定標準。

2.中小企業業主與會計存在裙帶親屬關系

中小企業大多是民營企業,所有經營行為都是自己做主,因此大多數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均有許多不想公開的商業機密,這些中小企業內部比較重要的會計部門都會聘用親屬或同管理者有裙帶關系的人員,這些人與管理者存在不可分離的利害關系,且在處理賬務時并不能單獨核算,大多數時候仍需聽從于管理者的指令。這一特殊情況的存在導致會計監督功能完全喪失,財務會計混淆,弄虛作假。不過現在許多中小企業的這種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很難改變中國傳統任人唯親的思想,所以就造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瓶頸現象。

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銀行存款、現金管理、倉庫管理混亂。會計不遵守國家規定的會計模式,如攤銷折舊方法不一致,收入和支出不相符,成本核算不規范等,使會計報表反映的數據不真實;銀行賬戶另開多家,將某銀行賬戶不歸并入賬,進行收支賬外核算。

4.支出憑證套用不合法憑證或白條入賬

存貨管理混亂,購入原材料沒有驗收制度,倉庫沒有領發貨制度,存貨計價隨意,賬物不相符,賬賬不相符;產品銷售不記賬、設立自己的“小金庫”,應收賬款失控,收入支票隨意背書,實收資本不真實,空殼驗資。

五、解決中小企業會計模式現狀的對策

1.明確會計機構的設置和會計人員的職責

在進行會計機構設置、會計人員配備時,需對本企業的業務特點、業務量的大小、企業的規模及企業內部的管理體制加以充分地考慮,以確保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在履行會計職權時具有足夠的獨立性。每個中小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和會計職員配備的形式一般有三種:一是既無獨立核算的機構,并無獨立人員,委托有關中介機構代理記賬;二是有獨立核算的機構和獨立的人員;三是有獨立核算的機構和獨立的人員。但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會計模式中都應明確規定有關人員在這其中應當承擔的責任,明確其分工,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會計工作,建立起會計工作的正常秩序,充分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

2.加強中小企業經濟責任制度的建立

針對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在會計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中小企業需加快建立企業經濟責任制度,具體措施如下:相關人員辦理經濟業務后需取得或填制相應的會計憑證來證明相應的經濟業務已經發生或完成,為了明確經濟責任人,憑證上還需有經辦人員的簽字與蓋章。為了進一步完善經濟責任制,中小企業還需制定出相應的會計憑證填制、審核的手續制度。其中,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制度的制定有利于相關責任人在其職權范圍內履行各自的職責,經濟業務的發生和完成情況即可得到完整的記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真實性與合理性也可在這一過程中檢查出來,進而可為接下來的會計核算工作提供原始數據,同時也可為會計監督提供重要依據,會計核算中的經濟責任也可以得到明確,落實崗位責任制所需的重要文件在這一過程中也可得到落實,同時也可為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提供一定的法律證據。

3.建立科學嚴密的會計指標體系

會計模式設計的一項根本任務是建立科學嚴密的會計指標體系。會計指標是設計會計科目、設置賬戶、編制會計報告的依據,指標體系設計要考慮全面,使其反映的信息真實、可靠、客觀,滿足各有關方面需要。每個指標應當互相聯系、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形成一套科學的、嚴格的會計指標體系。

4.設計科學適用的會計核算制度

怎樣以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形式,去完成信息的匯集、整理、分類、計算、登記、分配、匯總和存儲,所有的內容,構成會計核算制度的具體內容。一個科學、適用的會計模式,不僅可以簡化會計核算手續,還可以全面、準確和及時地提供各種管理所需要的會計信息,滿足中小企業經濟管理的要求。

5.制定行之有效的會計控制和會計監督制度

第一,會計必須監督中小企業經濟活動,不違反由國家制定的有關法規和政策,以確保會計信息的合法性、客觀性和真實性;第二,會計必須監督會計核算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不違背中小企業現行會計模式,以確保會計核算信息的合理性、可比性;最后,通過各項監督手段和監督工具保護各項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對中小企業各類資金和各項財產物資加以合理使用。對于中小企業中那些嚴格遵守并執行會計控制制度的部門和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與精神嘉獎,如全司表揚、加薪乃至升職,但對于違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且經過批評后仍無改正跡象的部門和人員,需及時給予嚴肅的通報批評,并采取減薪降級乃至撤職與辭退的措施。只有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約束與激勵機制,并通過將會計部門管理人員的業績與工資薪酬掛鉤的方式將管理層及各崗位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會計模式的設計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中小企業能夠加強完善建立適合其公司發展的會計模式,讓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得到提高,中小企業的財務報告詳細明了,那么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經濟糾紛。中小企業通過對會計模式的研究和實施,就能夠有利于推進中小企業經濟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技術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蔣繼嫻.“新常態”經濟下中小企業融資創新模式探析[J].商,2015,41:180.

[2]張麗嬌.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創新淺談[J].財會學習,2016,12:33+35.

[3]羅清萍.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公共關系應有的戰略地位[J].商業經濟,2015,02:101-103.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物流行業的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越來越景氣,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購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消費欲望。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的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許多中小企業難以抵御電商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紛紛倒閉。這必將引發傳統實體企業管理者們的重視,如何在電子商務的背景下尋求一條適合企業發展的新出路是每一個管理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 電子商務;企業營銷模式;創新方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72

0      引    言

在電子商務擊垮部分傳統企業的背后,是新興經濟對傳統經濟的挑戰和創新。電子商務不僅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還沖擊著傳統的商業結構和貿易方式,它推動著企業不得不探索出一種新的營銷方式。在好的經濟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企業可以將傳統商務和電子商務結合,開闊新市場、拓展新業務、尋找新出路。本文將闡述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企業應如何創新企業營銷模式。

1      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企業營銷的影響

1.1   沖擊傳統實體經濟

電子商務利用科技和網絡連接商務平臺、買賣雙方、物流等方面的用戶,形成一種快速、穩定、便捷的貿易關系,它實現了商務活動的虛擬化,滿足了人們豐富多樣的購物需求。電子商務中的商品以其品種多、質量優、價格低的特點吸引了大批忠實的消費者,即使是和實體店同樣的一種商品也能實現同質價更低的效果,因此人們越來越傾向于用網上購物替代實體店消費。這樣一來,電子商務便嚴重影響了傳統市場的發展平衡,導致大批實體企業員工失業,對現代企業營銷模式帶來巨大沖擊[1]。

1.2   改變消費者消費行為

這是電子商務帶來的最直觀的影響。電子商務操作速度快、行業涉獵廣、涉及范圍大,利用科技加強了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拓展了電子商務的靈活性,符合快節奏時代人們的消費心理,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利用電子商務,人們可以花更少的錢購買到更心儀的商品。不僅如此,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之余只要拿出手機便可以進行購物,既省時省力又經濟實惠。在這樣的便利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網上購物代替實體店消費。

1.3   推動企業營銷模式革新

時至今日,現代企業的管理人員無一不意識到,電子商務的時代已經來臨,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想要保持企業繼續經營和向好的發展必須對企業的營銷模式進行變革,使企業經營符合經濟發展趨勢和要求。傳統企業如果只把電子商務當成競爭,都仇敵,未免過于片面,它可以為企業的營銷模式創新提供新思路,企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電子商務來尋求新的發展方式。

2      利用電子商務轉變企業營銷模式的意義

在面臨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壓力后,一些先進的企業已經重視電子商務對于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傳統的企業營銷模式受到地區和技術的限制,只在附近區域內進行營銷活動,并沒有對現有的多種營銷模式進行整合利用,耗時耗力又浪費資源[2]。如果利用電子商務對企業營銷模式進行整改,便可以打破地域的局限,利用科技的手段更加便捷地擴大營銷范圍。但是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商務交易的安全問題,這要求企業在系統構造之初就做好安全系統的建設并且定期進行安全維護,委派專門的系統安全維護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以此來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與穩定。

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轉變自身營銷模式,還可以拉近自身與顧客之間的距離,建立更加密切的貿易聯系,能夠通過數據更加直觀、準確地了解顧客的消費需求,盡其所能用更符合顧客心意的服務和產品回報顧客,完善自身不足,推動企業持續向好發展。

3      電子商務化企業營銷模式創新的必要條件

3.1   創新經營思想和理念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在企業營銷模式轉化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先進的營銷思想作為指導,那么整個企業的革新工作也不會成功,由此可見,思想理念的創新是企業營銷模式改革的基礎。緊跟時代經濟發展趨勢、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經營理念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必須調整原有的營銷理念,摒棄其中落后腐朽的部分,保留積極的先進思想,創新企業的營銷手段和營銷方式。企業可以多多招聘掌握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和電子科學技術的專業人才,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對企業員工進行電子商務思想理念培訓,傳授給使用先進設備的方法,提高企業整體科技能力和水平,為企業營銷模式的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3.2   培養良好的營銷環境

電子商務背景下的企業營銷環境并不是現實中實體的經營環境,而是指虛擬化、網絡化、電子化的電子商務交易環境[3]。企業在搭建電子商務營銷平臺時,要注重平臺的平民性、開放性、共享性建設,保證任何個人、組織、團體都可以自由地利用這個平臺進行貿易活動,為電子商務化的營銷模式創新提供良好的運營條件。

3.3   經營策略創新

企業的經營策略創新與其他方面的創新都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經營策略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范圍和銷售目標而決定。一家銷售智能洗衣機的企業的營銷策略必然與新媒體企業的經營策略不同,其營銷側重點和營銷方式也各有其特點。企業在電子商務中交易的商品應該享受到同實體店購買的商品同等的售后福利待遇,滿足消費后顧客對產品的保養和維修需求,實現商品銷售的同效化。

3.4   物流管理模式創新

電子商務交易中一大關鍵環節就是物流,企業的一切商品交易也都離不開物流環節。為了確保商品能夠在保證不被破壞的基礎上盡快地從賣方倉庫傳送到買方手中,應當創新物流管理模式,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提高物流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物流運輸的工作質量嚴重影響著顧客的消費體驗,關系著消費者是否會再次進行消費,更關乎企業的品牌聲譽。物流模式的創新主要應從信息反饋技術、物流傳輸速度、配送服務質量、網絡查詢系統、投訴與答疑專區等方面入手,確保企業、物流公司、消費者三方可以實現信息互通共享,保證顧客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暢通無阻地反饋給商家和物流公司,為電子商務化的企業營銷模式創新提供強大的后勤保障。

4      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營銷模式的創新

4.1   調整電子商務發展戰略

電子商務能夠幫助企業在其價值范圍內進行大力的網絡宣傳,盡可能地幫助商家獲得更多的利潤,實現商品價值最大程度的利潤轉化[4]。因此要采用適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的發展模式,使企業能夠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獨有的競爭優勢,促進企業在電子商務浪潮中能夠維持發展不落后,甚至有機會謀求新的行業地位。調整電子商務發展戰略不僅僅要求企業調整企業內部資源的分配、資本投入比重、企業員工綜合素質、專業化人才引入等方面的部署,還要求企業堅持以優化顧客服務為主旨進行戰略調整,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為了實現更加有效的資本投入,企業應該科學地進行活動策劃和線上線下的推廣,特別是線上平臺的宣傳工作,確保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為了保證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安全和穩定,要設置專門的安全保障機構,定期對平臺進行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障商品交易活動的安全進行,維護買賣雙方的信息安全。

4.2   營造良好的企業營銷環境

企業內部營銷環境的整改應從思想理念創新開始,企業應當建立起現代化的企業文化,宣傳電子商務的營銷理念,加強企業內部人文建設,推動企業經營理念的創新。企業可以借鑒其他先進企業在塑造企業文化時取得的經驗,但由于不同企業經營方向和目標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企業的文化精神,應當結合企業自身規模,突破落后的傳統管理理念的束縛,根據未來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對內部員工進行理念培訓,打造和諧的企業內部氛圍,努力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優勢。

4.3   完善售后意見采集制度

完整的電子商務交易不只是結束于買家收到貨物之時,還要注重采集顧客對商品及服務的意見反饋,及時處理顧客提出的問題,進行售后的保障和服務工作[5]。良好的售后服務能夠為顧客提供更佳的消費體驗,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品牌聲譽,增加顧客對其品牌的消費黏度,對整個營銷活動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用。企業可以建立獨立的信息反饋平臺,為消費者提供更便利的售后服務渠道,安排專門的客服人員,第一時間為顧客提供私人化的答疑服務,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4.4   加強網絡系統建設

在電子商務化的企業營銷過程中,平臺和系統的搭建是至關重要的,需要企業利用現代化的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量身定做企業獨有的商品交易平臺和內部管理信息系統,放低交易平臺的準入門檻,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參與企業的商務活動。同時要引進更多高精尖的計算機科技人才,將更多先進互聯網、計算機技術引入本企業的商務活動中去,實現企業營銷模式的創新。同時還需要政府降低上網門檻,改善企業、單位、個人的上網條件,搭建行業化、專業化的信息平臺,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實現信息的互通共享,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5      結    語

電子商務化的企業行銷新模式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是每一個現代化企業都不可避免的發展方向,必將引發企業由內到外的全新改變。企業要學會高效利用電子商務,擴大營銷市場,拓展業務范圍,降低經營成本,打造優質品牌,最大程度實現商品利潤轉化,以促進企業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努力。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慧.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營銷創新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8.

[2]鄭喆文. 傳統零售店鋪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營銷模式[J]. 現代商業,2018(22):32-33.

[3]孫永生,杜正博. 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營銷策略[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7):42-43.

[4]楊超鏞. FS鐵觀音企業電子商務營銷策略研究[D].廈門:華僑大學,2017.

[5]張珊珊. 電子商務背景下中外品牌服裝營銷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學,2016.

企業融資模式研究范文第6篇

南京醫藥合肥天星有限公司

摘 要: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迅速提升。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是在企業面臨挑戰的同時,企業也將獲得更多的機遇。為了把握機遇,面對挑戰,就需要企業針對企業自身管理系統的不足做出相應的完善改進措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將結合目前我國企業的管理模式現狀,具體的講述如何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

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管理現代化

一、引言

企業是市場的基本組成元素,要實現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就必須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行。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就需要企業管理層根據市場的具體環境,對企業的管理系統做出相應的改變,滿足市場的切實需要。因此,在企業進行企業管理的同時,不僅僅要注意到企業管理思想的更新,還要注意到企業管理模式和市場經濟行為的一致性。

二、目前我國企業的企業管理模式狀況

1.企業管理模式的特點。(1)企業管理模式化。所謂企業管理模式化指的就是企業管理層通過相關管理模式的制定,來約束企業內部員工的具體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如果企業擁有一種相對完善的企業管理模式,將對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對企業的正常管理運行也很有益助。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企業管理層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改進企業的管理模式,改進公司管理模式機械化的特點,針對員工的個人需求進行企業管理模式的改變,加強企業員工和企業的聯系,促進企業的發展。

(2)企業管理人性化。所謂企業管理模式的人性化指的就是在進行企業管理的時候牢牢把握住“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的企業管理模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之下,企業管理層充分的考慮到企業基層工作人員的個人需要和個人價值的實現,為企業的所有工作人員創造一個理想的工作氛圍。通過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極大的加強企業和企業員工之間的聯系,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但是,在具體的企業管理模式運行過程之中,要注意把握好人性化管理的度,防止有一部分員工和企業管理層過于接近,企業管理層礙于人情,妨礙了企業的正常管理運行。

2.不同成立方式的企業管理的管理模式。(1)家族式企業的企業管理模式。目前,以家族為基礎的家族式企業占據了我國企業的一大部分,這些家族式企業的成立是通過整個家族共同出資實現的。因此,這些家族式企業在管理運行的過程之中,都是聘用家族內部的成員來進行對企業的管理,企業的所有決定權和管理權力也都集中在家族內部的成員手中,外來的人才很難掌握到企業的核心權力,企業缺乏現代化制度的管理和約束。在過去的時間里,家族式企業的企業管理模式曾經為企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家族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都有血緣關系,因此,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之中,企業管理層可以很快的給出統一意見,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但是,家族企業意見的過度一致性,也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2)友情式企業的企業管理模式。友情式企業的企業是通過幾個社會聯系比較密切的人共同出資建立的,相比于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友情式的企業管理模式具有相對的不穩定性。由于共同投資人之間的關系具有不穩定系,難以避免在日后的企業管理運行過程之中投資人不會出現關系破裂的問題,這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管理運行。與此同時,友情式的企業管理模式也具備家族式企業不具備的優勢,例如,友情式的企業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對外來人才意見的吸取,相對的企業管理的思維也更加寬廣,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3.目前我國企業在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的企業管理模式都相對比較傳統,不具備相應的管理創新精神,難以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瞬息萬變的特點。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期,企業理應根據世界經濟的變化制定相應的企業管理模式,從原有的逐利性管理模式轉換為學習型的管理模式,從根本上實現管理模式的現代化,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管理模式現代化的措施和前進方向

1.科學規劃企業管理模式。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之中,企業管理層都是采用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在過去的企業運行過程之中,曾經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大型的企業之中,更能有效的發揮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企業科學的規劃企業管理模式,從原有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轉換成為扁平式的管理模式,減少企業內部的層級關系,調和企業內部員工的關系,促進企業的發展。

2.健全現有的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的節本定義是企業的管理層根據企業的現有狀況,合理的安排企業員工的工作行為的管理活動。經過企業管理基本概念的解讀,不難發現,只有完善一種企業的管理模式才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就很有必要健全現有的企業管理模式,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組織,保證這個管理組織可以合理的布置企業的正常運行模式;第二,要完善現有的企業運行模式,充分的發揮企業管理模式的作用。

四、結論

企業管理將在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之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之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針對企業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得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朝偉,淺析企業管理模式及體制創新[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3).

[2]王熙.淺談我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優化策略[J].中國商貿,2013(11) .

[3]李昆.中國式管理模式創建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3(07).

[4]黃津孚,謝進強.中國企業現代化的現狀分析[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11).

作者簡介:熊偉(1977.12-),男,河南唐縣人,南京醫藥合肥天星有限公司

上一篇:全市發展情況匯報范文下一篇:軟件企業成本預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