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

2023-09-25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1篇

摘 要:通過文獻調查法和問卷調查法分析我國職技高師院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特點,分析職技高師院校教育實習工作的現狀,指出教育實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參考國內外先進教育實習理念及做法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案。

關鍵詞:職技高師;教育實習;對策分析;文獻調查法

作者簡介:陳瑞燕(1976-),女,江蘇常州人,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江蘇南京210095)

教育實習是高等師范院校的一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師范生向教師專業角色轉變的重要鍛煉環節,在高等師范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職技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工作現狀調研分析

高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以下簡稱職技高師)師資的特殊要求,決定了職技高師既不同于普通工科院校,又有別于普通師范院校,是集“學術性、師范性、職業性”于一體的獨具特色的高等院校。職技高師培養的是既有扎實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動手能力,既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技能訓練的新型師資。為了培養適應職校的師資人才,教育實習環節尤顯重要。

筆者曾對江蘇技術師范學院2009屆師范生做了教育實習專項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60該項調查從教師職業態度、實習意向、實習準備情況、實習時間、實習質量等諸多方面了解此屆師范生的實習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師職業態度方面,該校2009屆師范生中85.6%表示喜歡從事教師職業。在實習準備方面,79.6%的學生在實習前,對教育實習的目的、任務、內容了解,80.4%的學生在實習前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范有所了解。81.4%的學生認為對于實習,自己的知識儲備夠用。在實習觀念上,39.2%的學生覺得通過實習,由不想從教到想從教,34.6%的學生更加堅定了從教的念頭。在實習能力方面。34.6%的學生認為通過實習,自己最需要加強的是綜合素質,27.5%的學生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是教學基本功,22.5%的學生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是語言表達能力,15.4%的學生認為是組織協調能力。40.3%的學生認為學校在“師范”培養上最需要加強的是學生的教學基本功,36.8%的學生認為是教育技術,17.2%認為是專業知識,15.7%認為是教育理論。在分析制約實習質量因素方面,36.8%的學生認為制約實習質量的最大因素是指導老師的素質,25.9%的學生認為是實習學校的選擇。21.2%的學生認為是實習制度,16.2%的學生認為是實習經費的投入。

二、職技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職技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實習工作的觀念仍不夠先進,對于教育實習工作的管理也不到位。在教育實習工作中,仍存在著‘走過場”的現象,教育實習工作尚有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教育實習的價值觀(過程觀、組織觀等觀念)急需調整。

(2)教育實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力度不大。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隊伍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育實習的質量水平。以江蘇技術師范學院為例,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尚需進一步加強,問卷調查顯示:94.1%的學生希望實習指導老師經驗豐富、業績突出、個性鮮明、綜合能力強。

(3)教育實習時間偏短,影響教育實習的成效。以江蘇技術師范學院2009屆師范生的教育實習為例,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的前六周進行,這樣的實習時間安排偏短,而且第八學期正是畢業班學生找工作、做畢業論文(設計)最為忙碌的時候,師范生在幾重壓力F,就連這短暫的六周的教育實習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4)教育實習基地欠穩定,給教育實習工作帶來負面影響,使實習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三、對策及建設方案

1.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實習理念

筆者通過文獻資料調研,發現在開展教育實習時可以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教育實習理念。如美國就提出了“務實”和“開放”的教育實習觀念。美國高等師范教育始于1852年。美國高師教育相當重視教育實習,他們認為教育實習是學生素質的集中表現,認為是學生推銷自己的首次面試,是師范院校生存的基石。在教育實習中,他們放手讓實習生自治,從而大大激勵了實習教師的積極性。

歐美國家高師教育實習的目標一直與其教育實習觀的發展緊密相關,近二三十年間呈現出從技術理性主義實習觀到實證主義實習觀,從以批判理論為導向的實習觀到建構主義實習觀等多種實習觀的相承與交織,因而其教育實習的目標體系也呈現出不同的方向和側重。從近年的目標體系走勢看,主要是對“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和“教師專業素養養成”這兩大目標的兼顧與強化。

國內也有專家提出了先進的教育實習觀。有專家提出了高師教育實習觀的創新取向,他們認為:教育實習的價值觀已由工具主義價值取向向主體發展價值取向轉變,教育實習的過程觀應由單純實踐過程向生命體驗過程轉變,教育實習的組織觀由單科編隊向混合編隊轉變。教育實習的指導教師觀由高師教師指導向委托中學優秀教師指導轉變;教育實習的學生觀由被動學習者向自主建構者轉變。

職技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觀念應不斷更新,要以學生為本,用先進科學的理念來指導教育實習工作。

2.加強教育實習的管理和指導力度

按照混合編隊模式的“指導教師”新理念,應充分發揮中學指導教師的教育實習主導作用。這樣不僅解決了職技高等師范院校指導教師緊缺的難題,而且可以讓高師指導教師利用自身的優勢加強對中等教育的新信息、新知識、新技術輸出服務工作。

3.優化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

從國外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來看,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絕對時間長,即教育實習的時間幾乎占了全學年的1/3。二是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教育見習分散于1~3年中,而教育實習集中在某一個學期。以美國為例,其教育實習時間通常在15~24周,約占課時總數的7%。有報道稱華盛頓一所教育學院規定三年級學生每周應抽出幾天去中學實習,四年級再安排一學期的集中教育實習。

我國職技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時間仍舊普遍偏短,進行教育實習改革,首先還是要從實習時間上加以改革。筆者認為應將教育實習時間延長至12周左右,并在各學期多增設教育見習的機會,見習可貫穿于大學二、三年級。同時可以借鑒國內有關學者提出的在平時課堂上采取學生參與教學的形式,來培養師范生的師范意識和素質。

4.加強教育實習基地建設

眾所周知,建立相對穩定的教育實習基地是開展經常性教育實習工作的基本保證,是解決教育實習難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實習中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必由之路。

隨著我國職業學校布局結構的調整,原有的部分職業學校有的被合并、有的被撤銷,職業學校數量也相應縮減,加上高等職業院校師資學歷的高移。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師資的相對飽和,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接納師范生教育實習的能力。在教育實習基地建設中,應考慮從以下三方面加強基地建設。

第一,努力打破傳統的教育實習管理體制,建立多方協調合作的實習管理新體制。在加強自身職能部門統籌協調能力的同時,要積極聯系各地市、縣的教育行政部門、基地學校,組成三者通力協作“三位一體”的教育實習領導聯合體制,共同負責教育實習的計劃、組織、督導、考核與評估,為實習基地建設打下較好的基礎。

第二,要發揮職技高等師范院校在師資、教研、教學設備等方面的優勢,與實習學校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機制,從而建立互惠互利、長期合作的關系,實現“雙贏”局面。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學生職業道德觀念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全面提升實習生綜合素質。實習生對未來的實習準備得充分,才能在課堂教育教學實習中發揮自如,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受到學生歡迎,從而獲得實習基地學校好評。

參考文獻:

[1]高月春.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研究綜述[J].山西師大學報,2007,(6):156-157.

[2]那茂菊.中外教育實習改革的趨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9,(1):79-83.

[3]鄭 婕.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模式的比較研究和建議[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7,(2):130-132.

[4]黃正平.英國中小學教師教育及其啟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4):60-62.

[5]萬建明.臺港澳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的比較分析[J].教育與考試,2007,(2):74-77.

[6]鄭東輝.施 莉.國外教育實習發展概況及其啟示[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9):69-74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2篇

一、永遠的鄉村教育與鄉村教育的永遠

這不是做文字游戲,也不是玩時尚的表述,永遠的鄉村教育與鄉村教育的永遠,的確是個命題。這是因為,鄉村教育不只是一個空間和時間的概念,而且是一種意義和價值的存在。如果說,永遠的鄉村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時間維度上的延續,那么,鄉村教育的永遠,則更多的是指鄉村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當然,這兩者都是我們討論的目的,也是我們的根本追求。

永遠的鄉村教育,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國,鄉村永遠是一種社會形態,而有鄉村必定有鄉村教育,這是常識。但是,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時代的變化與躍遷,主要是我國城鄉一體化策略的實施,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居住人口向縣城集聚,進城打工人員子女一部分隨父母進城就讀。有些人基于這種狀態與走向,往往產生一種想法:鄉村教育還能存在多久?討論鄉村教育究竟有什么實際價值和未來意義?顯然,這樣的想法是幼稚的、不切合實際的。這些想法總會對鄉村教育產生消極的影響,比如輕慢鄉村教育,鄉村教育甚至可能在認識上逐漸被邊緣化。二是客觀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主要是經費投入的保障、師資隊伍的水平、辦學條件的改善,以及邊遠偏僻地區辦學的特殊困難等等。針對這些情況,一些人又多少總是存有疑慮:這些困難與問題究竟能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變化?總之,一些人對鄉村教育的“永遠”是有所懷疑的。

其實,這兩方面的情況,是在提示我們,當下的鄉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面臨著新的背景和新的問題,我們必須有新的視角、新的思路和新的策略。與此同時,要警惕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和想法,不能產生認識上的誤區。比如,城鄉一體化,是指“加快消除制約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是指“統籌城鄉發展規劃”,“完善城鄉平等要素交換關系”等。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這些表述和要求,非常清晰地規定了城鄉一體化的內涵和要求。因此,城鄉一體化,絕不意味著鄉村教育的萎縮。又比如,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這是事實。但是,城鎮化并不排斥、更不否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反,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必須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再比如,鄉村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這是客觀事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江蘇正在推進的優質均衡義務教育,所存在困難和問題的性質內涵、特點已與過去不同,發生了變化,因而,看待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的視角、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對策亦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基本認識:第一,鄉村教育是永遠的存在,是中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二,鄉村教育的存在,不僅是形式上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研究鄉村教育必須研究鄉村教育文化的變革與提升。第三,沒有鄉村教育的優質均衡就沒有整個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沒有鄉村教育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教育的現代化。正因為此,鄉村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中之重,必須堅守,又必須超越。超越是另一種堅守,抑或是更高層面的堅守。正是在堅守與超越中,永遠的鄉村教育才會走向鄉村教育的永遠。

二、鄉村教育的堅守與超越要立足于大背景,要有大視野,要形成大格局,著力建構大教育

前段時間去考察了位于浦口區的南京市行知小學,聽了楊瑞清校長的介紹,頗為驚嘆,深受啟發。不言而喻,行知小學是所小學,而且是典型的村小。但是,這所村小如今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建起了現代化的校舍,上與初中教育相銜接,下與幼兒教育聯體,形成了十二年教育的鄉村教育共同體。不僅如此,行知小學走出了小學校辦大教育之路。楊瑞清用三個13年來概括。第一個13年,從江浦縣的五里小學建成行知小學,走村校聯合之路,建起了農民夜校、農民培訓學校,把小學教育與成人教育、農村社區教育聯結起來,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聯結起來,行知小學在當地成為學生喜歡、家長向往、社會滿意的一所學校。第二個13年,與市區中小學合作,行知小學建起了行知基地,即南京市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走的是城鄉聯合之路。如今的行知基地,建起了現代化的科技館、體育館、宿舍與食堂,還有較大規模的蓮荷苑、茶園等。行知小學、行知基地成為城市學生留戀、家長高興、社會贊譽度很高的學?!,F在他們已進入了第三個13年,建起了行知工程,走的是國際聯合之路,與新加坡、新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中小學建立友好交流關系,辦起了中國文化的培訓班,外國教師和學生每年都到這兒來學習。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等予以高度贊揚。楊瑞清最后作了一個小結:村小要有大視野,要利用自身的條件和特點,逐步形成鄉村教育的大格局,即小學?!按蠼逃?,小學?!按笪幕?,小學?!按笫聵I”。而且,他有信心,行知小學要建成“世界學?!?。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聯合。他們走聯合之路,就是走改革發展之路、壯大之路、繁榮之路?!奥摵稀边@個質樸的詞代表了他們的發展思路和主要策略,“聯合”成了他們學校發展的機制和抓手。

行知小學是鄉村教育成功的典型。這一典型具有標本意義。其一,鄉村教育不是無所作為的,鄉村教育有自己獨有的發展空間,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教育大有作為。其二,鄉村教育的發展,關鍵是要有一位好校長。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在農村同樣是適用的,是可以實現的。其三,鄉村教育具有豐富的資源,在所有資源中最為寶貴的是農民,農民以淳樸的情懷和切實的行動關心、支持、幫助教育。所以,鄉村教育的堅守與超越應當有足夠的信心。

不過,我想說,五里行知小學更具標本學意義的是,鄉村教育要立足大背景,要有大視野,要著力大格局的建構。城鄉一體化及城市化進程加快,不僅不會削弱鄉村教育,而且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不是叫鄉村教育向城市教育靠攏,更不是叫鄉村教育城市化,而是得到城市的輻射和多種幫助、支持;也不是叫鄉村教育一味地要求城市教育提供幫助、支持,鄉村教育與城市教育是互動、共生共長共贏的關系。此外,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以及教育現代化的以縣為單位的推進,更是鄉村教育堅守與超越的具體背景和機遇。在如今這個時代,誰抓住并利用機遇誰就會領先一步,反之,誰錯失了機遇誰就會落后一個階段甚至是一個時代。

立足于這樣的大背景,鄉村教育必須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地方和領域,實施大聯合,形成大的共同體,構筑發展的大格局。一是繼續加強農科教統籌。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而科技進步和創新必須與教育聯手,教育的創新也必須與科技聯合。鄉村教育進一步推動農科教統籌,會給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開辟新的發展之路,尋找到新的生長點,在農科教結合的大格局里鄉村教育會有更重要的位置。二是三教統籌。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有各自的功能與任務,但它們不應割裂更不應對立。鄉村,這一特殊的舉辦教育的區域,在實施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后,更有必要也更有條件實施教育統籌,普通中學完全可以滲透職業教育,也完全應該與成人教育結合起來,這些都可以聯合。楊瑞清以自己的聯合歷程為我們提供了樣本,對此,我們應當充滿信心,而且擔當起責任。走聯合辦教育之路,這是鄉村教育的超越。

三、永遠的鄉村教育要有“永遠”的質量,“永遠”的質量在于加強和優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即有“永遠”的優秀教師

最近一件事驚動了美國。媒體是這么描述的:去年12月的一天,無數美國人的早晨是被一則“壞消息”驚醒的——美國的教育系統在發達國家里僅僅處于“平均水平”,更糟糕的是“中國上海位居榜首”。此前,奧巴馬就這么說:“今天在教育方面勝過我們的國家,將會在明天打敗我們?!绷羁偨y始料未及的是,未來來得如此之快。

這里說的是國際學業能力測試(PISA)。對此,討論點很多。我認為,奧巴馬說的“勝過”和“打敗”無非是指的教育質量,可見,教育質量是制勝的武器。這并不難理解,我們常常說質量是學校生命之所在,學校應當以質量為魂,應當質量立校,正是這個意思。我們也不能回避一個事實,那就是從總體上看,鄉村教育質量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同時還不能回避另一個事實,那就是農民是靠學校的質量讓孩子有新的出路。因此,沒有“永遠”的質量就沒有“永遠”的鄉村教育,更不會有鄉村教育的“永遠”。

不過,問題往深處討論是教師隊伍。我常常把教師比作學校以至教育的制高點。奧巴馬話的背后意思是,誰贏得今天的教師誰就贏得明天的教育,當然也就贏得明天,反之,亦然。因此,鄉村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隊伍,鄉村教育的制高點在教師隊伍。在研制學校發展規劃時,形成這樣的理念: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個教師。我們不妨把這三句話作為鄉村教育的目標,只有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發展好每一個教師,才有群眾滿意的鄉村教育,才會有永遠的鄉村教育和鄉村教育的永遠。這三句話有著嚴密的內在邏輯,其關鍵是發展好每一個教師,有好教師才會有好學校,有好教師才能教好每一個學生。所以,教師隊伍建設應當是鄉村教育的重中之重。

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應當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有利于鄉村教師穩定、發展的制度設計。鄉村教師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制度設計方面的問題,應當為鄉村教師隊伍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證。(1)關于鄉村教師的人員編制問題。長期以來,國家的教師編制是傾向城市的,農村教師的編制偏低,造成了教師結構的不合理,也造成了教師工作量偏高,影響了課程的開齊、上足、教好。(2)關于鄉村教師的流動問題。鄉村教師的流動總是單向的,即鄉村教師要求進縣城,而缺少城市的教師向鄉村流動的機制,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鄉村教師隊伍的老化。(3)關于鄉村教師的進修培訓問題。鄉村教師的進修、培訓,包括教學觀摩機會總是少于城市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知識的老化和視野的狹窄。送培下鄉等都是好制度,但還應有突破性的舉措。

二是鄉村教師要有更高的追求和良好的精神狀態。鄉村教師有質樸的品質和形象,值得城市教師好好學習。與此同時,鄉村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形象,這就要有更高的追求。要認識人生意義,一如某作家所言,人的一生不能只冒煙,而應燃起熊熊火焰。一如某詩人所言,人是一支隊伍,快步的人因隊伍走得慢而離開隊伍,成為領跑者。一如于漪老師所言:我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要增強幸福感,幸福雖和金錢有關,但金錢不等于幸福。幸福是對核心價值觀的堅守,幸福是向目標逼近,是在向目標逼近中自己創造性地展開。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加強學習,學會反思,參與研究,調整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有追求的教師是有激情的教師,激情可以成就教師,而鄉村教師的激情來自自己更高的追求。

四、永遠的鄉村教育需要有永遠的經費保障機制,但一定要加強積極的能力建設,走出“能力貧困”。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優質均衡義務教育的推進,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并將繼續得到改善,而且從校舍條件的改善逐步轉向設施設備的充實和規格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等,也必然會得到更大關注和加強。但是,與城市學校條件相比較,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還顯得比較薄弱,換句話說,鄉村教育仍然是處于弱勢狀態的主體。對鄉村教育加大投入,尤其是建立和健全教育經費投放保障機制,仍然是政府加強教育領導的重點,這是毋庸置疑的。

“十二五”規劃建設中指出,“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區域發展格局”。這實際上說的是生態補償機制,而且為這一機制運行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這無疑也為鄉村教育經費的投放和保障,為鄉村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指明了一條新的思路。

鄉村教育尤需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機制重點要解決好發展權補償的問題。在解決發展權補償問題時,既要不損害發達地區的積極性,又要防止欠發達地區“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對欠發達地區既要加大“輸血”力度,更要加強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外部補償轉化為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這種生態補償理論,啟示鄉村教育,在爭取外部經費的增加、辦學條件的改善的同時,最為重要的是增強和提升自己的發展能力。應該提醒自己,要使自己這一處于弱勢狀態的主體,走出“能力貧困”,從消極的資金補償應對轉向積極的能力建設。

我們討論這一點,絕不是無視鄉村教育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而是提示我們,鄉村教育改變自己狀況的根本出路在自身,在于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發展自己。當鄉村教育積極的能力建設得到加強的時候,就會走出“能力貧困”。走出“能力貧困”,鄉村教育就會“永遠”。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我們從現在就要開始邁步。盡管,“永遠”也許沒有盡頭,但希望就在我們的腳下;從腳下開始的“永遠”才是真正有可能的,用超越引領的“永遠”才可能成為現實。

(作者系原江蘇省教科所所長)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3篇

拓寬職教教師培養途徑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編者按:“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币恢Ц咚刭|、有特色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是推動職教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傮w而言,當前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師資來源和培養途徑單一,專業教師特別是“雙師型”教師數量嚴重不足、質量不高等諸多問題。這遠不能滿足我國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已成為制約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為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專辟一章,并罕見地用了較大的篇幅闡述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兑巹澗V要》明確指出,要“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做好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力度”。為了配合學習、領會《規劃綱要》的基本精神,本刊特別組織了“拓寬職教教師培養途徑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專題,邀請付雪凌、賀文瑾兩位博士分別針對職業教育教師的職后、職前培養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前者著重探討了課程變革中職校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后者通過剖析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設想。其中若干觀點不乏新意,可望引發人們對職教教師培養培訓模式的思考。

摘要: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主要存在教師教育定位“泛專業化”、教育教學改革“去師范化”和教師教育制度“非整合化”三大問題。為了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亟待采取如下對策:促進專業化的職教教師發展;培養“雙師型”的復合專業人才;推進整合型的課程體系建設;創建一體化的教師教育制度。

關鍵詞: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

作者簡介:賀文瑾(1970-),女,江蘇丹陽人,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博士,主要從事職教教師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7年度國家青年基金課題“三元共生職教師資培養模式的研究”(課題批準號:CJA070190),主持人:賀文瑾。

職技高師作為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工作母機”,承擔著為職業教育培養專業課教師的重任。二十多年來,職技高師自主創新,積極探索有特色的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職教教師培養經驗,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合格的職業教育師資。然而,隨著社會對職業教育師資需求的變化,以及非師范院校特別是一些綜合性大學涉入職教教師教育領域,我國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已經難以適應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亟待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

一、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問題

現實中,一方面職校教師學科結構不夠合理,特別是“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教師學歷水平總體上偏低,專業化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現行職技高師的職教師資培養模式比較單一,職教教師教育觀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卻又嚴重滯后,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現代化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分析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可以發現,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職技高師教師教育定位呈現“泛專業化”傾向

職技高師教師教育定位“泛專業化”,是現行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突出問題。職教教師教育應是一種集學術、技術、師范教育于一身的“雙專業”教育,而一些職技高師一直以來試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同時完成兩種專業的教學目標,因此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顧此失彼,導致培養的職校教師在學術性上“先天不足”,在技術性、師范性上“后天失調”,結果兩者都不能充分到位,形成了“兩個小半桶水相加”的尷尬局面。從總體上看,職教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較低,專業口徑過窄,導致培養的職校教師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局限和創新意識的欠缺;技術師范教育特色不鮮明,學術性的專業課程比重偏高,職業教育學科課程比重較低,教育專業見習、實習落實力度不夠,存在重理論、輕應用的問題,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更新緩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教教師教育的專業水準。這些方面,無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著職教教師教育模式構建的專業化前景,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的質量也因此不斷受到挑戰、質疑和更多的批評。

(二)職技高師教育教學改革出現“去師范化”趨勢

職技高師教育教學改革“去師范化”,是職技高師應對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傮w來看,當前我國職技高師的改革發展,缺乏明確的方向感和目標定位。由于缺乏國家頂層設計和應有的政策支持,缺少必要的規范和指導,使整個職技高師系統處于無奈又無序的發展狀態。事實上,一些職技高師在不斷提高其非師范專業比例,以擴展其生存空間,在學術水平上極力追趕綜合類院校的同時,對于為教師提供科學化的教育學科訓練熱情不高、力度不大,給人的感覺是在主動放棄承擔職教教師教育的辦學使命。一些不具備充足條件的職技高師院校不顧校情,盲目“跟風”,一味追求綜合性發展目標定位,甚至急于更換校名,脫掉或甩掉“師范”的帽子,淡化或削弱了原有的職教教師教育的特色與優勢。一些有實力的職技高師紛紛“改弦易轍”,謀求轉型,雖然表面上是一種合情合理的辦學方向變革,但其“合法性”似乎從未被正式認可過。轉型發展所需政府教育政策支持的缺失,使致力于轉型的職技高師更加步履維艱;對職技高師的諸多評估,又無不以綜合性大學(院校)為標準,這對于職技高師院校自身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這些本身就反映了我國職技高師生存的尷尬與無奈。若職技高師的改革發展處于無助又無序狀態,職技高師院校自身不能健康和諧地發展,甚至萎縮了,“被非師范徹底綁架了”,“被綜合類改造革命了”,職教教師教育的邊緣化和被削弱,也就難以避免,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建構與發展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三)職技高師教師教育制度呈現“非整合化”局限

職技高師教師教育制度“非整合化”,使得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先天不足。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體系基本上還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定向式、分割式和以終結型教育為主的體系,職教專業教師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職前階段和學歷教育,職校教師的職后培訓事業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從目前狀況來看,不少職技高師的職教教學資源分散,行政隸屬關系錯綜復雜,體制分割使得職教教師的培養、培訓與在職進修受到很大限制和牽制。職技高師教育基本上還是一種“終結性”的教育,職前與職后脫節、條塊分割、機制機構分離各自為政,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低水平重復,內容重疊交叉。由于相互之間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有效的銜接,缺乏相應的協調與配合,各自為戰的情況比較突出,使有限的職教教師教育專業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難以實現資源共享。[1]職校教師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長期隔離,違背了教師職業發展的特點;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影響了教師教育需求和職業教育供給的協調。

二、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對策

因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形勢,國家不僅要確立起職教教師教育在職業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優先地位,而且也迫切要求推動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變革,重構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模式。[2]

(一)促進專業化的職教教師發展

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必須以促進專業化的職教教師發展為基本目標。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召開的第45屆國際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在提高教師地位的整體政策中,專業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長期策略?!迸囵B具有專業化水準的教師成為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目標;21世紀的教師必須是接受過專業化訓練、有著較高專業素養的教育專業工作者。教育部《關于“十五”期間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我國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原則就是“以教師專業化為導向”。結合分析職業教育的特點及要求,在理想層面,職業教育教師既應是學科方面的專家,又要是職業教育教學方面的專家。

職教教師專業化問題,不僅取決于職教教師教育專門化程度的提升和職教教育學科的科學化,而且依賴于職教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職教教師專業化,是職校教師按照職業崗位需要,實現學科專業發展和教育專業發展的過程。要實現這一目標,職技高師必須創新職教教師教育體系,推動傳統師范教育向以教師專業化為核心的職教教師教育新體系轉型。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職教教師教育的專業化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確立職校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規范職教教師教育的專業訓練標準;三是加強職業教育科學理論的學習;四是培養職校教師的職業教育和專業學科的科研能力。職教教師教育走向專業化是必然趨勢,必須著力提高教師發展的專業水平。鑒于目前我國職校教師職業的專業化程度普遍不高,這就要求職技高師從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訓練的完善、教師培養培訓制度的完善、教師個體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等諸多方面,進一步促進職教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逐步使我國的職教教師教育走向專業化。

(二)培養“雙師型”的專業復合型人才

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要以培養“雙師型”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為根本任務。職教教師教育應該是學科性與教育性,學術性、技術性與師范性,學科專業知能與教育專業知能的統一,是學科專業教育與教育專業教育的整合。職業教育教師與普通教育教師的主要區別在于,職業教育教師不僅要有學科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相當的專業實踐技能,從嚴格意義上講,只有成為“雙師型”教師才體現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具有“雙師型”素質的教師人數比例不高,“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培養力度不夠,這些已成為嚴重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半p師型”教師的概念正是在以往職業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師資隊伍建設和評價上偏重理論水平的情況下提出的。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有教師系列職稱,又具有在相關專業、行業領域實際工作的背景、經驗及表征其水平的專業技術職務,集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于一體的專業課教師。不難理解,理想的職教教師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上應呈現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所強調的“雙”。

職教教師教育要培養出具有這種“雙師型”素質的專業復合人才,就必須實現向新型職教教師教育體系的轉型。職技高師實現轉型的根本標志,不在于學科專業是否齊全,而在于建立起職教教師教育的新范式,將專業教育與教師養成教育相對分離,實現專業學士后的教師教育,實現職教教師教育的教育學院化,從而完成深層次結構的轉換。學科型學院只承擔學科專業教育,其學科水平應向綜合大學看齊。技術師范教育則從各學院中剝離,在“職教教師教育學院”的框架下進行資源重組,形成“第二專業”教育體系。該體系的建立將給學生以充分的職業選擇和個人發展空間,使教師專業教育成為在3—4年學科專業厚實學習基礎上的二次選擇,以便培養綜合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

(三)推進整合型的課程體系建設

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改革要以推進整合型的課程體系建設為重點。課程是職技高師教師教育的核心,是教學育人的重要載體。職技高師課程的育人目標是“以育師為本”,即通過職技高師課程體系的實施,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能勝任職業教育教學任務的職校教師。我國的職教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需要考慮教師專業的“雙專業”性質,把普通文化知識課程、學科專業課程、職業教育學科課程、職業教育技能課程和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合理地結合起來,根據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確定各類課程的結構以及所占的比重,并逐步把定向型課程模式轉變為開放型課程模式,為我國職業教育培養出高質量的職校教師。[3]職技高師課程改革要培養教師成為自主發展型教師,應該具備科學決策能力、反思批判能力、專業操作能力、創新研究能力、探究應用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等素質特征。

職技高師的職教教師教育能否獲得社會認同、取得成效,關鍵在于它能否適應并引領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職技高師教育與職業教育是血和肉的關系。職技高師教育要更好地服務職業教育,職技高師課程建設尤其要關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為職業教育課程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師資條件。這是職技高師課程體系建設的具體著眼點和最終落腳點。職技高師的課程體系建設,必須堅持全方位為職業教育服務的辦學方向,必須針對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現實,急職業教育課程實施之所難,想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之所慮,謀職業教育課程發展之所求,主動適應職業教育的新需要,研究職業教育出現的新問題,積極引領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和發展,為職校教師的自主成長提供動力支持。

(四)創建一體化的教師教育制度

創建一體化的教師教育制度是實現職技高師職教教師教育創新的重要保障。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要貫穿于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的全過程,一體化是職教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4]這是符合職教教師終身教育發展規律的。學術性、技術性與師范性,封閉定向型與開放非定向型,這兩對矛盾是可以協調的,建立職教教師教育的一體化制度,無疑有利于使這兩對矛盾達到“和諧”。一體化教師教育制度的建立,將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整合為完全意義上的職校教師終身教育,為職校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質,促進其專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條件。作為職教師資重點建設基地的職技高師要發揮骨干示范作用,逐步形成以培養、培訓研究生層次職校教師為主的新型職教教師教育模式,同時建設高水平、一體化的職教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推進職教教師教育的終身化。

一體化的職教教師教育制度應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三段一體”,即職前培養、入職教育、職后提高三個教師教育階段的一體化,一體化將這三個階段視為教師終身教育體系中互相聯系、全面溝通、連續統一的整體系統,形成上下結合、內外融通的職教教師教育網絡。二是“三位一體”,即職教教師教育培養主體的一體化,建立由職技高師、綜合大學和職業院校共同參與的開放式的教師教育新體系。建立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綜合型大學與職業院校的伙伴關系,建立一支既各有側重又有合作、相互融通合一的職教教師教育的師資隊伍。而充分利用職業院校的教育資源,走職教教師教育協作化、聯盟化之路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三是“三教一體”,即學歷教師教育與非學歷教師教育相互補充、本科與研究生層次教師教育相互貫通、脫產繼續教育與在崗在職教育相互銜接的職教教師教育結構體系,實現職教教師教育的理論教學、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一體化。

(五)實現三性和諧統一的核心戰略

走向開放、探究卓越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共同走向。[5]職技高師的職教教師教育應以“加強學術性,突出師范性,提高技術性”為戰略舉措,促進“學術性”、“技術性”與“師范性”的和諧統一,追求“綜合性”、“服務性”與“適應性”的完美結合,實現“讓每個教室都擁有最優秀的教師”的職業教育理想。職技高師構建三性和諧統一的職教教師教育體系,并非封閉式關門辦學,而希望在開放競爭中充分體現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特色化并不是單一化,職技高師可以是多元化職教教師培養模式中的主體,但不應該也不可能壟斷職教教師教育。因此,特色化可以看作是與開放化同步進行的兩個互促互進的過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建構特色化過程中,建立開放化職教教師教育之路將更加靈活多樣和富有活力。

伴隨我國教師教育的迅速轉型,職教教師教育模式的創新和變革成為歷史必然。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職教教師教育體系,職技高師需要依據職業教育學科發展的理念與方法,把握中國職教教師教育制度的特點與特色,全面建構指向中國職教教師教育實踐的知識體系、科學路徑和操作模式。

參考文獻:

[1][3]賀文瑾,石偉平.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05,(10).

[2]賀文瑾.職教教師教育的反思與建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4]楊天平,王憲平.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特征和趨勢述要[J].當代教師教育,2009,(1).

[5]顧明遠.論教師教育的開放性[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4).

特約編輯 董仁忠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教育產生深遠影響的先秦諸子言論研讀,結合當前進行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出職業教育師德建設應該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通過我國儒家的仁禮、道家的無為、無爭,法家的法治來提高教師的修養和品行,加強現代職業學校教師師德培養,促進職業教育水平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傳統文化 師德 建設

當前,全國正在掀起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熱潮,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如何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是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筆者以為:在當前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職業教育的發展,教育質量的提高,固然決定于很多因素,但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是決定職業教育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提高教師師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吸收教育理論的精華,推進職業學校師德建設,是解放思想,促進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一條光明之路。

1 職業教育既需要學習引進現代的教育理論和經驗,也需要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

1.1職業教育需要加強師德建設

教育的本質首先要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和身體、心理、精神的和諧發展,這應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職業教育也不例外,尤其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較快之際,我們似乎過多的把精力用在研究引進國外的一些先進職業教育經驗和現代的職業教育模式,而忽視了我國傳統的影響了中國教育幾千年的教育理論精華。教育要使學生先成人,后成才。面對當前職業學校普遍重教師業務,輕師德師風的培養建設和各個學校的學生素質整體低下、來源復雜的現實情況,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師德的培養,提高教師師德,從而通過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促進學生在課堂內、外獲得全面的發展,使學生在職業技能獲得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德,使“知書達禮”,“知技達理”。

1.2 職業教育的建設應該從傳統教育理論中汲取營養

教育的發展關鍵在教師,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而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的知識結構的厚度決定了職業教育水平的高度,教師的知識結構的寬度決定了職業教育質量的廣度。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問題、獨生子女的性格心理偏差問題以及職校學生嚴重的自我挫敗感等等。面對這些現代職業教育碰到的諸多困境,能否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藍領,教師的心理態度理性與否、文化品格超凡與否、精神境界高尚與否都與知識的積累密切相關。筆者以為,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要解放思想,解決職業教育中諸多問題,首先要解決教師素質問題,即加強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內在的知識、技能、倫理、素質和外顯的氣質、風貌、精神、境界,通過師德高尚的教師的言傳身教,把我們的教育根植于中華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和教育理論,尋求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點,把師德教育與人文關懷和人本理念、以人為本結合起來,將技能教育和品德教育統籌兼顧,促進職業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 從“儒”、“道”、“法”家文化和理論中汲取營養,推動職業教育師德建設

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成就了中國文明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也留下了影響后世教育、啟迪今天教育的許多文化遺產。其中的文化道統特別注重個人的修身養性,注重提高個人的素養、品格和境界,對我們今天的教育、特別是師德建設有很大的啟發。無論是儒家的“仁”、“禮”,還是道家的“無私”、“無爭”,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或教育思想都對我們今天的師德培養,師風建設大有裨益。

2.1從儒家的仁禮中提高教師修養

“仁“是儒家的最高境界,孔子的“禮、樂、射、御”與柏拉圖的“訓練身體和陶冶心靈”一致,在本質上強調培養健全的性格及強健的體魄。而從孔子的“六藝”課程也不難看出,這位圣人在強調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強調“禮”的重要性,即認為“禮”是教育的首要目的。

儒家倡導實行“仁政”和“德治”,強調“以德服人”,認為人性本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化變成謙謙君子。其理論最為精髓的就是“仁”和“禮”?!墩撜Z·陽貨》中,子張問孔子什么是“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薄罢垎栔??!痹?“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奔础白鹬?、寬厚、誠實、勤敏、恩惠”。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恩惠就能夠喚人?!肮?、寬、信、敏、惠”是為政德治的五種基本素質,君王治理國家如此,教師教育學生又何嘗不是呢?若我們教師能讀懂其中精髓,躬身力行,耳濡目染,必然對教育大有裨益。

“禮”是為人處世,儒家待人接物的準則?!墩撜Z·學而》有這樣一句話:“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边@是孔子認可的君子的五種素質,即: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

溫和:一個人待人接物要不溫不火,不急不躁,要有溫情,要有和善之心,這樣才能會有良好的人緣。做職業學校教師具備此點尤為重要,面對自覺性不強,容易調皮的學生做到“溫”尤為重要。

善良: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孔孟的理想人格本質。所謂善,提倡的是公道,反對的是自私。與人為善要做到“三善”:視善、言善、行善。若在教育管理學生中,做到三善,則善莫大焉。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藹,充滿微笑和人文關懷。這種教育的善無形中就會培養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而不是簡單的說教,這樣的教育才能產生實效。

恭敬:尊重他人、尊重法制、敬畏規范……沒有敬畏感的人是沒有德性的。教師若能真正平等的尊重學生,就不會產生“孺子不可教也”的感慨。

節儉:中民族傳統的美德之一,在物質文明日益發達的今天,更加應該崇尚節儉。教師一言一行都對學生影響甚大,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學生浪費之風抬頭之際,教師帶頭并教育學生崇尚節儉不可或缺。

忍讓:容忍和謙讓,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一個不懂得容忍謙讓的人是個性極強的人,個性太強就不能理解他人,個性太強就不能寬容他人,就不能與學生和諧相處,因此,我們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要有個性,但更需要保持理性,懂得忍讓。

溫、良、恭、儉、讓是人格修養的完整體系,作為一個教育者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展現之一就在于具備上述素質。經過不斷的修煉和實踐,這些傳統的優秀品質必然在教育中會發揮師德“傳道”作用。

2.2從道家的“無私”“無爭”境界中提高師德

無私:老子認為善與惡的分水嶺就是無私還是自私。老子窮盡一生去追求的價值之一就是無私。所以《道德經》有道:“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奔?圣人以一種無私的態度處理一切事物,以身教重于言教來教化民眾。他們按規律支持新生事物使其健康發展,助其成長而不視為自己的功勞,有所作為但不恃才傲物。為民成就了功業而不居功。因為他們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人民才永遠緬懷他們不朽的豐功偉業。

作為教師,也應該有這樣的“無私”品德,居功而不自恃,也不自傲,有這樣超然的品格,才會身正為范,教有所成。

無爭:即“不爭”,不爭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在《道德經》一書當中,多次提到“不爭”。如老子認為:“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痹诶献友壑?至善的美德就如水的品質一樣,滋潤萬物,然而卻從不和萬物爭私利,水是柔和的,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水是不可替代的,潤澤萬物,甘為人梯,甘心付出卻不計回報,只問耕耘,卻不問收獲,這就是水“善”這一美德的精神力量?!氨诹⑶ж?無欲則剛”,教師就應該上善若水,只“與”而不“取”。放下私心,忘卻貪欲和功利,達到精神的絕對自由,在具有道德、情感、知識、審美、健康等的前提下抱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和“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的淡定、陽光的心態,以一種禪定的方式來專注心靈的內修與世沉浮,獲得澄靜,保持心靈純凈,即達到莊子所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忘我境界,專注教書育人,傳道授業。

2.3從法家的“法治”中培養師德

法家認為法治比德治更適合于社會的公共治理。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強調政治制度和法治建設的“法”治,申不害主張領導藝術和政治手段的“術”治,慎到重視權“勢”。集法家理論大成者韓非子綜合三家觀點,提出的以“法、術、勢”為主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成了我國古代社會政治與法制的主體。秦漢以來歷代君主治國,均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德治”和以法治國的“法治”結合。法家這些光輝的思想對我們的啟示是教育也需要“法、術、勢”。教師履行教育職責,也該如此,能夠充分運用“法、術、勢”,恩威并重,內儒與外法兼用。

“法”:具體到教育,就是將“依法治教”的理念貫穿于教師的教育理念中,將《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教師資格條例》等這些法律精神、具體細化到學校的典章中并內化為師生共同遵守的實踐規范,只有“依法治?!钡膶W校,只有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教。

“術”:就是講求領導藝術。倘若教師不能遵守教育法律法規,隨意破壞學校規章制度,就不能服眾,如果自己破壞制度,管理教育學生不能“術“,還以權謀私、任用干部,分配利益、處理問題有失公允的話,不唯賢是舉,用人惟親,任人惟屬,處理學生問題不一視同仁的話就不能服眾,就不能用良好的師德,優秀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那么教育就不會有效果。

“勢“:教育需要權力,教師手中具有一定的權力,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權為民所用 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的權利觀。要防止權力商品化、庸俗化,不能把權力變成以權謀私的工具,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教師要用好這把劍,切忌因手中權力喪失師德,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玷污教育的純凈。

以上所述,僅僅是結合筆者自身學習感受,略論我國傳統教育理論精華可用于師德建設,倡導職業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要一味盲目崇拜外國職業教育的先進之處,我們在研究學習國外先進職業教育理念的同時,更不能忘記我們身后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歷久彌珍的教育思想?!靶僭谥?大勝在德”,發展職業教育,以人為本,首先是教師要具備高尚的師德,而師德的提高不能不汲取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我們要注意吸收我國優秀的傳統教育思想,尤其是從“儒”、“道”、“法”等諸子百家的教育文化和理論中汲取營養,促進職業教育師德建設,推動職業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俊華.教育領導學.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8.12.

[2] 李一冉.道德經.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6.

[3] 論語.吉林:吉林出版社,2008.1.

[4] 韓非子.韓非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5.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5篇

摘要: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了職業教育領域改革與發展的 10 項主要任務、 27條重要舉措和56項具體任務,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邁入全面深化改革、內涵建設、以質圖強的新階段。為推動落實《行動計劃》,不僅要深刻理解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背景;而且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握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核心要義;其中,“三教”改革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三教”改革

一、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背景

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將“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完善評價機制,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 作為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的方向性內容,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教育改革創新更加突出的位置,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功能與地位的全新判斷,也是職業教育“下一盤大棋、打一場翻身仗”的邏輯起點。對于這一類型定位,關鍵是要把握住兩個要點:一是正本清源,也就是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人人的終身教育、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真正按照職業教育的規律去辦職業教育;二是守正創新,也就是要牢記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探究應該完善和發展什么。[1]

為推動落實“職教20條”部署的改革任務,推動從中央到地方、從行企到學校、從決策到實施、從解決問題到打造品牌等方面同向同行,整體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實現職業教育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的歷史性跨越,2020年9月 29 日,教育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該計劃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為主線,提出了職業教育領域改革與發展的 10 項主要任務、 27條重要舉措和56項具體任務[2],緊扣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系統設計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舉措,為推動職業教育從“怎么看”轉向“干什么”“怎么干”指明具體途徑和方式,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邁入全面深化改革、內涵建設、以質圖強的新階段?!盵3]

二、提高思想認識,把握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核心要義

提質培優的目標就是要努力實現職業教育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提質即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深化內涵式發展;培優即培育職業教育品牌,增強認可度;增值即增加成長成才價值,提高吸引力;賦能即賦予經濟發展動能,提升貢獻率。因此,職業院校必須增強抓落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圍繞“三教”改革、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加強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促進高水平就業、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等重點難點進行攻堅,提高專業內涵質量。其中,“三教”改革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舉措。

三、提質培優背景下對職業教育“三教”改革的思考

“三教”改革是新時代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重要舉措,教師、教材和教法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三大關鍵。三者的融合和優化程度決定了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

(1)教師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關鍵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教材和教法要以教師的教學活動為載體,因此教師是實施“三教”改革的關鍵因素,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重中之重。然而,從職業院校實際情況看,目前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存在人員偏少、實踐能力不強、獅子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由此,職業教育必須不斷探索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師招聘與引進辦法、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綜合能力與水平。

“教師發展任務包含教師素質、教學能力、課堂教學、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教學團隊、在線課程、出國研修等教師發展的各方面?!盵2]《行動計劃》對“三教”改革提出了初步思路。一是提升“雙師”素質。落實五年一輪教師全員培訓制度,構建“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改革專業教師晉升和評價機制,完善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改革學??冃ЧべY政策等。

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標準,不斷提升教師師德水平; 針對專業群建設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技術技能大師、兼職教師五支隊伍,采取有針對性的引進和培養措施,持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打造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隊伍。

(2)加強職業教育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育內容的載體,職業院校教師要緊盯行業企業需求,對接“X”證書標準,遴選典型行企業案例,將法律法規、愛國精神、工匠精神、新技術、新規范、職業素養、可持續發展等思政元素納入教學內容,同時“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創新教材形態,推行科學嚴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形式多樣的活頁式、立體式、融媒體教材?!盵4]基于企業真實工作場景,融合工作流程的操作要領、技術規范、注意事項等,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等。

(3)教法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

積極引導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育人責任意識,尤其是積極推進課程思政,進一步提高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立足課堂教學主陣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課堂革命”,例如根據教學場景和教學內容,采取基于實際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式、情景式、項目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能力,從而從整體上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子季: 職業教育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 鏈接: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tzpyjh/zjjd/202011/t20201104_498151.html

[2]壽偉義,李國成.提質培優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與實踐[J].河北職業教育,2021,6:104-108.

[3]霍麗娟,唐振華,任鎖平.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全面施工與未來展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8):5-14.

[4] 教育部等九部門. 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EB/OL]. (2020-09-2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作者簡介:劉樹密(1969-),女,天津人,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副教授。

教育法規教師職業范文第6篇

職業素養是在職業實踐活動過程反映出來的道德、 思想、知識、技能、實踐能力的綜合表現。 職業素養的優劣關系到個人和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 關乎到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 對于教師而言, 良好的職業素養, 關系到千千萬萬孩子的未來前途, 對教育行業的百年大計和國家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曾說過, “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 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必須把師資隊伍擺在最突出的位置。 ”這充分說明了職業教育的師資素養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一日千里,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 中國已一躍成為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 國際市場上亟需一大批具有德才兼備的各層次技能型進出口貿易人才, 而人才的培養的重任無疑落在職業院校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師身上。 國際商務教師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人才培養的成敗。 在新形勢下, 國際商務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素養

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 作為“職業人”的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素養應包括其道德素養、理論知識內涵、專業教學能力的體現、職業風格修養以及實踐指導能力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 也是評價教師內在競爭力的有效尺度和價值標準。

2.1 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日常的教學行為中所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的理性價值取向, 是教師獻身于教育事業的根本原動力。 職業道德一般稱為師德。 職業道德包括教師的職業責任心、師愛、職業態度和敬業精神等。 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職業素養培養的關鍵環節。 職業道德是千百年來教師隊伍傳承和積淀下來的教書育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是無數職業教師頂禮膜拜的師魂精髓。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教育觀念不斷更新, 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職業道德的內容在固守傳統理念的基礎上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闡釋。 這就要求全體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強學習, 充分領悟新形勢下職業道德的新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價值取向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 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群體, 也深受改革之風影響。 教育思想在變革, 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也發生深刻變化。 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已把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對中華民族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新世紀的教師必須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教育服務宗旨, 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崇高的教育目標, 堅持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手段, 因材施教。 堅決抵制國外的不良教育思潮和歪曲價值觀侵蝕, 自覺堅守教育這方凈土, 一心一意為學生服務。

國際商務教師培養的專業對象是擁有一定進出口外貿知識和技能的中高等專業技術人才, 他們將來是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生力軍, 是商海搏擊的弄潮兒。 這就要求國際商務教師除擁有一般教師所具備的職業道德外, 還需在“教德”上下功夫。 即對待教育內容和對象嚴格恪守誠信、客觀、公正原則, 愛國守法、政治立場堅定。

2.2 國際商務專業知識素養

國際商務教師所擁有的專業知識一般指國際商務類課程專業知識、雙語能力以及廣博的專業外知識等。 專業知識是有效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也是實踐職業道德的基礎。 在信息時代發展的今天, 專業教師必須掌握更加專業、更加全面的知識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必須持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不斷更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 方能在教學工作中游刃有余, 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國際商務教師而言, 需要掌握如下知識: (1) 國際商務類各專業課程知識, 包括國際貿易基礎、國際貿易實務、進出口貿易業務、國際商務單證和涉及相關的國際營銷、法律、財務和企業管理綜合知識。 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 (2) 卓越的中英文表達和書寫能力。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雙語水平和國際商務談判能力。 (3) 計算機知識、多媒體教學知識以及其它專業外知識。 專業外知識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開拓學生知識視野和擴大知識面的有效途徑。

國際商務教師應充分利用上課之內涉獵本專業最新最前沿的理論, 系統深入學習專業外知識, 并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做一位學術修養高, 實踐能力強的職業教師。

2.3 國際商務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

專業教學能力是衡量和評價一個教師職業素質的基本表現。 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包括課堂駕馭能力、課堂設計能力等。專業教學是專業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認知專業技能, 實現教學目標的活動過程。 在這一活動過程中, 教師的組織引導起到關鍵的作用。 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取決于教學方法和正確運用與否以及課堂的設計是否合理。 實際上, 學生是通過正確理解和領悟教師的教學活動來實現學習目的, 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因此, 教師有效的課堂組織和駕馭能力是確保學生領悟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重要保證。

國際商務教師專業教學能力通常從教學內容編排和課堂教學設計角度來評估:在教學內容編排上, 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通常按照國際貿易基礎、進出口貿易實務、國際商務單證的順序來編排, 緊跟國際商務發展步伐, 不斷學習和更新課程內容, 務必讓學生掌握到最新的理論知識和實用技能。 教師按照教學進度要求, 緊緊圍攏教學目的, 根據最新的國際商務動態和理念, 引導學生從基礎知識到專業技能全方位掌握。在課堂教學設計方面以崗位為導向, 根據課、證、崗融合的動態教學法, 采用情境教學、角色扮演、任務分組等設計模式結合知識特點、能力特點的要求開展教學。 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有效課堂。

誠然, 專業教學能力效果評估與檢測方法不是千篇一律, 固化僵硬的。國際商務教學應根據不同的專業課堂、不同的教學場景、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彈性調整自身的教學行為, 以提高課堂渲染力和教學效果。

2.4 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修養

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修養是指教師在專業教學活動中所體現的行為習慣和態度。 它是國際商務教師從事專業教學的心智素質和工作熱情的具體表現, 也是實現教學目的的必備條件。國際商務教師的職業修養通常需要長時間的積淀。一般來說, 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年青教師缺乏經驗, 教學方法單一, 備課策略匱乏, 課堂設計能力不足, 更加需要職業的磨練、歲月的洗禮。由于專業的限定, 更加需要專業教師能利用長假期時間參加社會實踐, 接受實際商務工作, 增加實際工作體驗, 形成自身獨特的職業修養, 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 在課堂教學中, 職業修養要求國際商務的教師必須堅持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覺悟。 國際商務專業培養的是從事進出口交易的技能型人才。 學生畢業后成為國際商務的“職業人”, 面對的是國外客戶。 作為專業教師, 自身要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 不得在課堂中出現有損國家尊嚴和危害社會公眾利益的言行, 教育學生將來在任何的商務活動中一定牢記國家利益第一、誠信至上的商業信條, 要講究“商德”, 不得違背社會公德。

二是必須堅持真理、科學至上的原則?,F在國際商務類教材質量參差不齊, 良莠不分, 作為專業教師, 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勇于探索科學真理, 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 嚴謹講述國際商務條文術語和闡釋案例。

三是教研工作要一絲不茍, 嚴謹認真。國際商務教師肩負著培養德才兼備的國際商務人才的重大使命, 要求自身必須全心全意投入到專業教學和研究中去, 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

2.5 國際商務專業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

讀萬卷書并不等同于行萬里路, 相反, 只有行了萬里路才能對以后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消化、吸收創新和檢驗實效。國際商務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課堂能力, 還要讓學生在充分吸收理論的基礎上, 不斷在實踐中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因此, 對于國際商務教師應具備如下能力:

一是規劃和優化實踐教學實施性計劃能力。 實踐實施性計劃是對理論教學計劃的有效和必要補充。要根據當前經濟形勢、企業發展動態、 崗位需求特點來設置國際商務實踐課程, 形成“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綜合實踐”三維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二是開發編寫實用性實踐教材。大力加強校企合作, 將企業實際業務流程、先進管理方法、真實案例導入教材, 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企業實際業務的開展, 與將來的就業崗位“零接觸”。

三是構建校內校外專業競賽機制, 學生參與校內外各種比賽, 互相學習, 提升專業技能。 四是指導建立校內模擬實訓實驗室, 引進企業進校園建立實訓中心, 打造校外實踐基地, 建立起以政府為牽頭, 學校-政府-企業三元聯動的學徒制辦學機制。

3結語

當前職業教育專業改革的力度空前高漲, 專業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法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國際商務專業作為2010-202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應用型學科, 必須以就業為導向, 緊緊圍繞著以技能為中心展開教學。國際商務教師是專業改革的主導者, 教師的職業素養培養和提高迫在眉睫, 師德、職業精神、專業知識和技能、職業作風與修養、實踐指導能力這些都是評價和衡量一個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因素。職業素養的提高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 愛崗敬業, 與時俱進, 通過自我學習與參加師資培訓提升技能, 利用說課評課機制提高教學能力, 走進企業實施頂崗實習提升業務水平, 在學校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 竭力打造出一支政治立場堅定、作風過硬、素質精良的國際商務教師隊伍, 為專業建設發展服務。

摘要:教師的職業素養是教師崗位的規范制約和內在要求, 是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的起碼標準。教師的職業素養包括教師道德素養和專業素養, 對于職業院校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師而言, 職業素養具體應表現為職業道德精神、國際商務專業知識、專業教學能力、職業修養以及實踐指導能力等方面。教師須通過日常自身理論修煉、專業技能培訓和實踐經驗積累以實現提高職業素養。

關鍵詞:職業教育,國際商務專業,教師素養

參考文獻

[1] 陸俊杰.中職教師專業素養提高的研究現狀與實踐反思[J].職教論壇, 2013 (10)

[2] 孫莉.中職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通訊, 2013 (20) .

[3] 楊晶, 郝亞超.談中職教師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J].遼寧師專學報, 2012 (1) .

上一篇:精選罵老師檢討書范文下一篇:講座溺水的主持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