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

2023-10-08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1篇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3.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 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1.圈點勾畫,理解文意,培養學生獨立從文中獲取重要信息并進行概括的能力;

2.反復朗讀課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語言,分析人物性格。

2.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探究性學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情感目標:

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吳下阿蒙”、“刮目相待”成語;2.理解課文的內容與主旨。

三、教學方法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話說魏蜀吳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雄霸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其手下有員虎將名喚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曾隨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打敗關羽,占領荊州,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伤筒粣圩x書,孫權多次勸說,他總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學,這不,孫權又來勸說了。知道他都勸了些什么嗎?怎么勸的嗎?今天咱們一起來看《孫權勸學》。(1分鐘)

(二)明確本課的學習步驟

作家作品;字詞解釋;句子翻譯;熟讀課文、解讀課文;積累延伸。

(三)背景簡介(預計3分鐘)

1、提問:《孫權勸學》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有誰能談一談有關《資治通鑒》的知識嗎?(指名介紹)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2、教師明確作家、作品

3、作家作品及相關資料

(1)司馬光(1019-1086),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3)簡介文中的三個人物(多媒體展示)

(四)一讀課文——讀準音,明節奏(預計5分鐘)

1、聽范讀課文,注意注音和斷句。

2、讀準字音 卿、豈、邪、孰、遂

3、學生朗讀課文

(五)二讀課文——疏通文意(預15分鐘)

先采取個人自主翻譯,待個人不能解決的詞語或句子隨后再進行小組自主討論形式,小組仍不能解決的就提出來集體解決。(注:個人自主翻譯時可以大聲讀出聲;小組七八人為一組,分組研習;翻譯過程中應注意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的講解)

(六)三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預計3分鐘)

概括課文情節,初步感知內容(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大驚——結友) (七)四讀課文——讀出語氣,感悟人物性格(15分鐘)

分析人物對話,討論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進行分析。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一勸)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二勸)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找出呂蒙的前后態度變化,說說他是怎樣的人。

呂蒙:知錯就改虛心好學

3.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出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感嘆句,驚訝不解的語氣,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反問句,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4.魯肅為什么要與呂蒙結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魯肅敬才、愛才。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與之深交。側面表現呂蒙才略進步驚人。語言描寫(人物對話)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摩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八)拓展延伸——模仿表演,暢所欲言

1、模仿表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后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學生作點評。

2、暢所欲言

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示呢?(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談)

(九)板書設計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有驚人的長進以至于令魯肅嘆服不已,并且與他結為朋友的故事。(完成板書:人物,他們做了什么事)

孫呂魯

權 →蒙 ←肅

(善) ↘(聽) ↓(贊) ↙

開卷有益

不可不學(必要性——嚴格要求,殷切希望。 )

孫權:

勸學

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讀書

(以身作則,

現身說法)

呂蒙:

辭學——就學

知錯就改

虛心好學,

豪爽的武將風度。才略大有長進。

論議

輕松調侃

魯肅:

大驚——結友

魯肅敬才、愛才。表現呂蒙才略進步驚人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2篇

知識目標: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認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2、 準確翻譯、研討理解內容及作者思想。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讀出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2、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養成勤學的觀念和習慣。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2 、品味魯肅、呂蒙的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的人物形象特點。。 教學方法:

閱讀、啟發——合作探究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確,亂世出英豪。三國,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涌現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可謂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對手曹操的稱贊。對于孫權,也許我們更多的是了解他當帝王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來學習《孫權勸學》。

二、背景簡介

1、提問:《孫權勸學》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有誰能談一談有關《資治通鑒》的知識嗎?

(指名介紹)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2、教師明確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及相關資料。

(1)、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3)、簡介文中的三個人物(多媒體)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魯肅:學識淵博,孫權的謀士。

三、初讀課文,正音正字。

1、讀準字音 (多媒體顯示需注意讀音的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熟悉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3、齊讀課文,熟悉內容。

四、概括課文情節,初步感知內容(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大驚——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五、翻譯課文,強調重點字詞及句子。

(一)、重點字詞解釋。

1、謂:告訴,對……說,常與“曰”連用。

2、今:現在。

3、涂:同“途”。當涂,當道,即當權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

4、辭:推托。

5、務:事務。

6、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等書。

7、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F指學位的一個等級。

8、涉獵:粗略地閱讀。獵,本意獵取,本文為閱讀。

9、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0、乃:于是,就。

11、及:到了…的時候。

12、過:到。

13、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14、非復:不再是。

15、更:更新。

16、見事:認清事情。

17、但:只。

18、孰若:哪里比得上。孰:誰,若:比得上。

19、就:從事。 20、遂:于是,就。

21、何:為什么。

22、耳:表示限制,語氣詞,相當于“而已”、“罷了”。

23、始:開始。

24、與:和。

25、論:討論。

26、議:評議。

27、大:非常,十分。

28、驚:驚奇。

29、今:現在。 30、者:用在時間詞后面,無翻譯。

31、復:再。

32、即:就。

33、拜:拜見。

34、待:等待。

35、當:掌管。

36、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37、更:重新。

38、耳:罷了。表限制語氣。

39、邪:嗎。表反問語氣。 40、乎:啊。表感嘆語氣。

(二)、重點語句

1、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句:蒙以軍中務多辭)翻譯: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忙為借口推辭了。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翻譯:我難道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官嗎?

3、卿言多務,孰若孤?翻譯:你說事務繁忙,誰比得上我的事務多呢?

六、課堂小結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贊嘆,遂與之“結友”的佳話,說明了學習對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

一、二 并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背誦情況。

二、合作探究課文內容。

1、孫權勸呂蒙讀書的原因是什么?答: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最初呂蒙推辭的理由是什么?答: 軍中多務

3、孫權給呂蒙提供的讀書的目的是什么?答: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4、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學?答: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5、呂蒙讀書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6、魯肅為何與呂蒙結友?答: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

7、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 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三、古今異義字

更 古:重新。 今:更加,越發

但 【但當涉獵】 古:只 今: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耳 古:語氣詞,譯為“罷了” .今:耳朵

治 古:研究 今:治理

博士 古:當時專管傳授經學的學官 今:求學的高學位。

見 古:知道 .今:看見

四、人物性格

孫權:關心下屬,循循善誘。呂蒙:勤奮好學,自信。

魯肅:慧眼識人。

五、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1)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 2)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4)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建議或意見

5)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7)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8)勸人要講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輕言放棄。 10)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1)與方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六、本文成語

【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緟窍掳⒚伞勘扔魅藢W識尚淺。

七、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挺立在時代的潮頭。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八、布置作業

孫權好學 如果你的同學不愛讀書,你能不能學習孫權的勸導方法勸導別人從學習態度 上重視學習善勸:

呢?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語重心長 言辭懇切

板書設計:

不可不學(必要性——嚴格要求,殷切希望。) 孫權: 勸學 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讀書(以身作則,現身說法)

呂蒙: 辭學——就學 知錯就改 虛心好學,豪爽的武將風度。才略大有長進。 論議 輕松調侃

魯肅: 大驚——結友 魯肅敬才、愛才。 側面表現呂蒙才略進步驚人。 教學反思: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3篇

【教學目標】

1、掌握幾個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提高文言文的朗讀能力與水平。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詳略得當,運用語言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3、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培養善納雅言的品質,明白學習的作用,重視學習,會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孤、博士、見、但、乃等文言實詞、虛詞。

2、通過停頓、重音、語速、語氣、語調的朗讀訓練,提升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與水平。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詳略得當,運用語言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分享材料 。

1、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等。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二、熟讀全文。(學生齊讀,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熟)

三、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內容。

第一部分:運用語言描寫詳寫孫權現身說法,從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兩個方面勸呂蒙學習。第二部分:運用語言描寫從側面以魯肅大驚體現呂蒙的巨大變化,寫出吳下阿蒙接受勸說就學后令人刮目相待。從而突出了孫權“善”勸。

四、文言知識積累 。

1、成語:

① 刮目相待(看):指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② 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總經理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③ 士別三日:即讀書人分別后三天,或說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時間,特指有了明顯的長進,一般與“刮目相看”連用。也可以單獨使用,褒講久違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

2、重要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歸類。

實詞:

(1)當涂---當權 (2) 辭---推辭 (3)孤---帝王自稱

(4)卿---帝王對愛臣的稱呼 (5)見---了解 (6)往事---歷史

(7)孰---疑問代詞“誰” (8)及---到了 (9)過---經過、到

(10)更---變換、改變、重新 (11)見事---了解事情的發展情況

(12)拜---拜見 (13)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虛詞:

(1)豈---反問副詞“難道” (2)但---只,只是

(3)乃、遂---于是,就 (4)大---副詞,非常

(5)即---副詞,就 (6)何---疑問副詞,怎么

通假字:

① 卿今當涂掌事(“涂”通“途”)你現在掌握軍國大事

②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問語氣,相當于“嗎”)我難道想讓你成為一個研究經書的博學之人嗎?

古今異義:

①孤 古義:古代王侯的自稱。 今義:“孤單”“孤苦”。

②博士 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官。今義:學位最高一級。

③但 古義:只。 今義:轉折連詞。

一詞多義 :

乃:乃不知有漢(竟) 蒙乃始就學(才)

見:見漁人(看見) 見往事耳(知道)

特殊句式: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句---狀語后置)

3、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您現在擔任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繁多為借口推辭了。孫權說:“我難道要您研究經典作品成為博士嗎!只要您廣泛閱讀,見識從前的事情罷了。您說事務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讀書,自己覺得有很大的收獲。”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經過尋陽,跟呂蒙一道議論軍事,非常驚訝地說:“您現在的才干謀略,不再是當年吳縣的阿蒙!”呂蒙說:“讀書人離別三日,就應該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數哥為什么這么遲才改變看法呢!”魯肅于是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辭別。

五、課文賞析。

(一)齊讀課文,思考問題:

1、課文寫了哪三個情節?

(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2、找一找:《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①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揭示學習的必要性)

②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學習的目的、方法)

③ “卿言多務,孰若孤?”→→(委婉的批評)

④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現身說法,讀書的益處)

3、品一品:魯肅贊學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在吳縣時的那個呂蒙!)→→語言描寫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與讀書人分別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長兄你為什么看清事物這么遲呢?)→→語言描寫

③“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分別了。)→→動作描寫

(二)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①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② “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

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③ “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④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感嘆句,要讀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⑤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三)精讀討論:

1、本文是怎樣表現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

(四)分角色朗讀,思考問題: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即吃驚,又情不自禁的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2、“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3、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樣的啟示?

呂蒙-――當涂掌事 乃始就學→→年長乃學、學有所成

方仲永――― 五歲能詩、文理皆有可觀、賢于材人遠矣→→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六、 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4篇

一、導入

1、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和運用,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地豐富我們的語言寶庫,攀登學習的高峰,暢游知識的海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告訴我們學習需“勤奮”的真理。其實“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有關“學習”這個話題的文言文。 (板書)孫權勸學

2、簡介《資治通鑒》及作者司馬光

(1)司馬光,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全文。

聽完范讀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

2、對著課文注釋和工具書來理解課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討論研究,自讀理清課文情節。

◆在翻譯文言文時,我們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譯,可以采用意譯的方法來完成,即:翻譯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后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以“提問”形式,落實文言實詞、虛詞和重點語句的大意。(板書重要字詞,疏導理解)

請位同學復述故事大概內容 (板書) 孫權 勸學

呂蒙 就學 魯肅 嘆學

3、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再一次理清課文。

4、把本文改編為課本劇,請四位同學上臺表演。(課前已做好準備)

三、課文研析

※根據“自學導題”,以討論方式自學課文。

(1)孫權為什么要勸說呂蒙學習?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孫權是怎樣對呂蒙進行勸學?

(3)本文是怎樣證明呂蒙學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證明?(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側面描寫)

(4)試分析課文人物形象。(孫權—關心部下、耐心規勸,呂蒙—虛心接受聽取別人的意見)

(5)這則歷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義?(通過這則故事可以告訴我們開卷有益,學習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擴展訓練

※在課堂練習本上解釋“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F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吳下阿蒙:轉眼十年過去了,他進步很大,已不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刮目相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令那些過去對中國有成見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兩個成語在一個句中造句:當他站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大吃一驚,果然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現在的他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

五、總結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5篇

1、識記、理解本課的生字詞。

2、了解文言語氣詞所表示的不同語氣。

3、揣摩體會人物對話時的神態、心理

4、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5、能流暢地朗讀課文;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6、了解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一、課前準備

(一)補充省略部分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

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二)了解文學常識 (1)《孫權勸學》選自,該書是(朝代)(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體通史,記載了從到共1362年間的史事。

(2)孫權字,吳郡富春(現在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國的創建者。 (3)呂蒙字,三國時國的名將。

(三)讀——讀準字音、節奏停頓。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

卿今當涂掌事()治經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肅遂拜蒙母()涉獵()孰()

2、用“/”畫出下列句子的節奏停頓。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3)自以為大有所益(4)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

二、合作探究:

1、譯——準確把握重點詞句意思 溫馨提示——文言翻譯五字法:

留:國號、年號、地名、人名、官名、書名。替:用現代漢語詞替換古代文言詞。 調:調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說法。補:補充出句中省略的內容。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解釋上文中加粗的詞語。

2、重點語句翻譯。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3)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析——把握課文內容。 (1)、整體把握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可分兩層:

一、孫權學,呂蒙學;

二、魯肅學,結友而別。 (2)、問題研究

a.本文是怎樣表現人物性格的?

b.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c.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e.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f本文的三個人物各有什么特點? 孫權:

呂蒙: 魯肅:

g、有個成語是說讀書對人們大有益處,它能夠概括本文的內容:

三、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孫權勸勉呂蒙學習的故事,突出了孫權關心下級,耐心說服,不以權勢壓人的行為,贊揚了呂蒙接受意見并努力學習并有所成就,告訴了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說明了人只要肯學,就會大有長進,成年人也是如此。

四、寫作亮點: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話(孫權說了兩句話,魯肅和呂蒙各說一句),就讓人感受到三個人物說話時不同的口吻,并可以揣摩出他們的神態和心理。如孫權,作為國君,在對部下、愛將的勸說中,既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溫和、現身說法的啟發性態度。呂蒙開始用軍務繁重來推脫,后來在孫權的要求、指點和鼓勵下,“乃始就學”,體現了他的轉變,在大有長進之后,他說的“士別三日”一段話頗有見地,充滿自信。魯肅是個忠厚長兄,看到呂蒙“論議”上的長足進展很是高興,“大驚曰”,他驚異的神情和后面的話表現了他對年輕將領的親切贊美之情。

五、悟——體驗感悟。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從中得到怎樣的感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1、

2、

3、

4、

5、

六、、積——重點知識積累。

1、重點詞語歸納。 (1)通假字

卿今當涂掌事::通,。邪(yé)::通,。

(2)一詞多義

⑴以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⑶之 ①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②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忽啼求之()

③或以錢幣乞之()⑷若 ①孰若孤() ⑵見 ①見往事耳() ②關山度若飛()

②見藐小之物()⑸當 ①當涂掌事()

③大兄何見事之晚乎()②但當涉獵() ⑶古今異義古今 博士:

往事:

及:

大:

孤:

更:

過:

但:

⑷解釋人稱的用法。

a卿今當涂掌事()b.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c非復吳下阿蒙()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歸納文中兩個成語,解釋并造句。 ①解釋: 造句: ②解釋: 造句:

七、拓——拓展延伸。

1、請寫出兩句讀書名言并注明作者、出處。 (1) (2)

2、請寫出兩個名人勤學故事。 (1)

(2)

3、說說你最喜歡的三國人物的主要經歷、小故事(不少于三個)。 (1)人物:故事: (2)人物:故事:

八、個性化備課

九、教學反思:

教學案例孫權勸學范文第6篇

《資治通鑒》

執教者:XXX

執教班級:初一(X)班

【教學目標】

1. 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背誦課文,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 過程和方法目標:自主、參與、合作、探究。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刻苦治學、提高自己學識修養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對文中生字詞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方法】

講解法、朗讀法及情境法相結合 【教學時數】 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掌握文中生字詞的用法及意義,學習呂蒙刻苦學習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文中詞語的一詞多義及古今異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們常常會說這么一句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由學生自己說出)。是的,“刮目相看”這個成語的意識是去掉舊的看法改用新的眼光看待。那么大家知道這個成語出自哪里呢?對!它就出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孫權勸學》。

Ps:解題注意“勸”字的解釋“勉勵”的意思并不是“勸說”

二、新課學習

學習新課前將全班分為3個大組,以組為單位進行比拼,落后的兩組有額外任務。 1.自主學習

(1)主要人物及背景介紹

《孫權勸學》這篇課文有三個主要人物,他們是誰呢?(全班回答:孫權、呂蒙、魯肅)那么我們依次請他們登場,現在由各個組分別對他們做一下介紹,看看哪個組做得又全面又簡潔?

有了人物沒有背景怎么成?現在各組派代表說說背景或相關故事與大家分享。 (2)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準確認讀。學生有感情地分組齊讀課文,看看哪個組讀的又響亮又有情感。 2.互助合作

(1)每組各派代表進行翻譯接龍,一人一句,三組輪流。 (2)每組指派代表將課件上沒有標點的課文斷句。 (3)讓其他組指認對方組員回答課件上的文言題目。

1、解釋加點的詞語

卿今當涂掌事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

卿今當涂掌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蒙辭以軍務

及魯肅過尋陽

蒙乃始就學

見往事耳

2、辨析古今異義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辨析一詞多義

卿今當涂掌事

蒙乃始就學

但當涉獵

指物作詩立就

4、翻譯下列句子

a、 蒙辭以軍中多務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f、卿言多務,孰若孤?

(4)分組搶答下列問題:

①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③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④提問:孫權如何以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

討論并歸納:"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⑤提問: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討論并歸納:"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通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⑥提問: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討論并歸納: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三、課堂小結

總結評比得分,公布隱藏任務。(落后的兩組每組派出3個同學下節課分別表演本課) 這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孫權勸學》這篇課文,了解了其中的生字詞的用法,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但這還遠遠不夠。希望同學們好好準備下節課,仔細揣摩各個人物的對話,表演出精彩的節目。

四、作業布置 1.背誦全文。

2.完成新課程

一、

二、三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與復習

試背誦全文

二、演讀課文。 (1)學生演出課本劇,同學們共同評議。

(2)揣摩說話者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心理。

三、反思與探究:

1、學與不學,使呂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今天學習《孫權勸學》是為了什么呢?難道說只是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嗎?知道了這個故事,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說說?

2、很多同學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學習上還有哪些說法值得借鑒?

學生自由發言。

1、三國故事中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后來,孫權、魯肅都想要回荊州,終不能如愿。最終,呂蒙巧計從蜀漢奪回了荊州,還致使關云長敗走麥城,抱憾而逝;蜀漢由盛而衰。——可見“學”的重要性。

2、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師曠論學》

3、車胤家貧不能常得油,則夏日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章„„甚有鄉曲之譽。„„時唯胤與吳隱之以寒素博學知名于世。——夜以繼日,囊螢積雪(集螢映雪)

4、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5、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學業漸積而有成,獲其益不覺其勞也;事業積漸而有功,蒙其福而不覺其苦也。——褚虎忱《論人格修養》

總之:知識能夠改變人,知識能夠塑造人

四、拓展與延伸:

1、有兩則成語出自本文,你能找出來,并造句嗎?

2、《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異同?

明確:從內容上看,兩篇文章都與學習有關,但正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是中年好學,學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從寫法上看,《孫權勸學》以對話為主,加以側面描寫,來表現呂蒙的長進;而《傷仲永》則借事說理,先敘后議,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

五、總結與作業:

課后大家熟讀課文,讓它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另外,我們學過《方仲永》,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天才少年,那么,請以《方仲永巧遇呂蒙》為題,展開想象,寫篇作文,文體、字數不限,只要你覺得表達出你的意思就行。

備課資料

7、有關讀書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知識就是力量。

上一篇:教師與幼兒的溝通范文下一篇:精準扶貧脫貧政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