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

2023-09-18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文化產業管理,困境,原因,出路

近些年來, 國家層面的政策鼓勵, 加之來自于高校從事學科建設、專業創新的內在推動, 目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已成為高校新辦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據中國文化產業年鑒統計, 截至2012年初, 全國已有97所高校開設了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 而以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為代表的高校的文化產業及相關領域的碩士、博士招生數量亦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然而, 在此專業蓬勃發展的今天, 很多問題也相繼暴露出來, 我們需要慢下腳步冷靜思考, 方才能使該專業更加穩健地可持續發展。

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高校培養人才, 勢必包括招生、教學、科研、就業幾大主要板塊。本文就以此為線索來分析文化產業專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 招生形勢低于預期

近些年來, 關于文化產業人才缺口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或網頁, 如“中國動漫產業人才年缺口達百萬成全球化制約要素”, “文化列入新興產業創意人才缺口較大”, “文化類企業人才缺口大”等。這些關于文化產業人才缺口的報道加之國家對于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再強調, 使得大部分高校對于文化產業的招生與就業一致看好, 這也是很多高校放棄觀望, 積極投身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創辦大潮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 據筆者了解, 對于大部分高校來說, 文化產業專業的招生情況低于預期, 很多學校都沒有完成招生指標, 而且, 少部分進入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習的學生有可能會在入校后提出轉系申請。招到學生和留住學生成為了檢驗我們辦學水平的直接指標。

(二) 教學環節面臨瓶頸

文化產業管理是一門理論性與應用性相結合的學科, 教學環節包括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然而, 目前學術界對于文化產業理論研究尚不成熟, 不同學科的人往往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切入, 形成了盲人摸象式的文化產業理論。這一方面增加了文化產業理論的多維性, 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成熟的文化產業理論體系難以形成, 而且也不利于形成普適性的研究方法, 各大高校只得依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各唱各戲。

至于實踐教學更是差強人意, 這表現在一是實踐教學所占比例過小, 大部分學校存在用理論教學取代實踐教學的現象;二是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 科研環境不容樂觀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師的科研環境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一是拿項目難。文化產業管理迄今缺乏自己清晰合理的學科歸屬, 科研資源有限, 一般教師難以拿到縱向項目或橫向項目。二是做項目難, 文化產業管理項目的學科交叉性強, 對科研人員的要求高, 加之文化產業專業師資缺乏, 教師尤其是新進年輕教師的教學任務重, 新課授課量大, 因此科研精力投入往往力不從心。三是教研相長難, 文化產業管理培養計劃和目標的不穩定性使得老師的教學方向變動性很大, 而科研方向一般具有連貫性, 因此, 出現了教學與科研兩張皮, 不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長。

(四) 就業壓力逐步呈現

巨大的文化產業人才缺口并不標志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就能被文化單位接收。相反, 我們看到的情況是一方面文化企業求賢若渴, 另一方面文化產業管理畢業生就業率不盡人意。這標志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能夠通過文化就業市場的檢驗。如果不能盡快改變培養模式, 隨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逐年增加, 這種就業壓力將會越來越明顯。

二、原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招生、教學、科研、就業環節均出現了困境呢?筆者以為可做如下分析:

(一) 專業定位不明

文化產業不同于一般的結構單一產業, 它本身就是由不同行業組成的龐大產業群, 而且這個產業群中的每一個產業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運行規律, 有其原本獨立的專業人才支撐。因此,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首先面臨的就是學科定位的問題。我們必須弄清楚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其他業已成熟的學科體系中位置何在?特色何在?據筆者了解, 文化產業包括的具體行業門類所對應的專業教師對文化產業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持不認同態度, 有的甚至是排斥和歧視。而這種不理解和不認同其實很大程度上在于把這種產業的群屬關系簡單地套用到學科的隸屬關系。

專業定位的不明確和文化產業自身的交叉性特點給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制定帶來很大麻煩。范圍小了似乎不足以體現專業內涵, 范圍大了卻實在難以駕馭。在不少大學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介紹上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本專業的畢業生既可以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 也可在文化宣傳、管理部門和文化產業各個行業, 如廣播電視業、新聞出版業、旅游業、藝術演出、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業等從事企業管理和文化投資咨詢等工作。但事實上寬口徑的培養目標直接導致了課程設置的空泛和雜亂, 也導致了專業教師教學方向與科研方向的不明確, 影響了教學與科研的效果。

(二) 課程體系失范

目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即大學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和選修課。而其中大學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所占比例較大, 大學通識課屬于教學管理部門的指令性課程, 占到總學分的40%左右, 專業基礎課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制定, 占總學分35%左右。因為文化產業管理的學科交叉性和培養目標的寬口徑, 使得各高校在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基礎課時都盡力把所有涉及的學科都包括進來, 歷史學、文學、新聞學、法學、社會學、經濟學、藝術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核心課程似乎都有理由中選。然而受總學分的限制, 一方面是課程的增加, 另一方面只能是課時的減少, 所以大部分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只能是蜻蜓點水, 難以深入系統地講解。而且基礎理論課時極大的壓縮了學生的選修課和實踐課程。因而難以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三) 實踐平臺缺乏

文化產業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專門從事理論研究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 大部分人將走向具體的工作崗位, 從事應用性工作, 因此, 專業的實踐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說來, 高校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實驗室模擬教學, 二是走出去深入企業進行實習。然而, 盡管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實驗室建設的規定和制度, 但由于“文化產業”偏屬文科, 又是一個新興專業, 對“實驗”的概念很陌生, 很多高校缺乏對文化產業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經驗, 直接影響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1]此外, 專業教師因為自身缺乏實戰經驗因此在實驗課的指導上也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至于校外實踐平臺, 盡管部分院校也在積極為學生尋找實踐機會, 如參加各種交易會、文博會, 推薦學生去報社、電視臺和文化公司實習, 但這些臨時組織的實踐行為并不具有制度性的示范作用, 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長期穩定的聯系, 因此這種合作本身并沒有很大的產出價值。[2]

基于以上現實, 大多數高校在現階段的教學環節中, 更多的是用理論取代了操作環節, 宏觀知識講的太多, 嚴重脫離產業發展的實際, 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畢業后給用人單位的印象是實踐經驗少, 動手能力差, 缺乏一技之長。

(四) 文化就業市場準備不充分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雖然有少部分通過考公務員和其他途徑能夠進入文化行政事業單位工作, 但是大部分畢業生的就業需要文化企業來消化。目前我國的文化企業雖然數量眾多, 但是大多尚未形成成熟的用人機制。很多的文化企業處于勉強維持的生存境遇, 朝不保夕, 他們大都迫切希望能夠吸納到經驗豐富、能夠力挽狂瀾帶領公司走出困境的文化產業管理人士。而對于沒有從業經驗, 甚至在校期間都沒有接觸過文化企業的畢業生興趣不大。為了節約成本, 文化企業大多不愿意自己付出培養成本, 而希望坐享其成, 挖別人培養好的人才, 但大多無法如愿。

因此, 目前的就業怪圈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找不到文化企業做實踐平臺, 導致畢業時經驗缺乏找不到工作, 很多不得不轉行;而文化企業在畢業季出高薪卻請不到有實踐經驗的畢業生, 不得不繼續深陷困境。

三、解決措施

毋庸置疑, 文化產業作為未來我國的支柱性產業, 人才需求會與日俱增, 國家對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也會越來越重視。但如果我們不冷靜分析目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面臨的困境, 并積極尋找突破口, 那么耽誤的不僅是文化產業的專業發展和數以萬計的學子前途, 而且有可能會拖累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影響國家戰略的整體布局, 此事非同小可。

縱觀目前整個社會關于文化產業人才的討論, 基本還處于在商言商, 在政言政, 在教言教的初級階段。筆者認為文化產業的人才培養亟須整合力量, 建立政府、學校、企業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其中就學歷教育而言, 應該建立以學校為“體”, 以政府和企業為“翼”的一體兩翼模式。

(一) 以高校為主體

短期而言, 文化產業管理要想謀求一級學科地位還存在相當的難度, 培養跨學科的教研人才也還需要相當長的周期, 當下比較現實的辦法是學校正確審視自我優勢, 收縮培養口徑, 確定精準方向, 打破專業壁壘, 積極整合現有資源。學界目前至少提出兩種模式可供選擇。

一是根據市場化的培養目標確定幾門核心課程, 采用彈性學制或者規定在2年時間修完核心課, 然后大量開設選修課, 或者由學生自主選修全校其他專業的相關課程。[3]有跨校聯合培養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跨校完成相應課程的學習。

二是結合院系資源, 組織教學團隊, 開展模塊化教學。至于模塊的劃分, 目前也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其一, 按照行業定位劃分。文化產業的內容十分豐富, 包含眾多不同的產業類型, 但還是可以依據其特點做進一步的分類。如報紙、雜志、圖書都屬于紙質傳媒;廣播、電影、電視等電子傳媒也具有其共同規律;動漫產業、網絡游戲、手機網絡等新興產業內容則都是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密切相關。這樣, 我們在設置專業方向時就可以依照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類別來進行劃分。其二, 按照產業鏈定位劃分。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 可以將文化產業分為上游產業、中游產業和下游產業, 分別對應于文化產業化過程中的三個環節:文化資源、文化產品和文化市場。文化產業包括諸多行業, 但所有的上游產業都有共性, 即首先要通過策劃、選題等多種手段完成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挖掘;中游產業則大都需要對文化產品和項目進行制作、加工和完善;而下游產業則主要從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營銷和發行。[4]有條件的院校應該積極通過整合原有師資和引進短缺師資形成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團隊, 取長補短, 形成合力。

每個高校的資源各異, 地域特色也不一樣, 因此各高校要立足于自身校情, 從地方資源和發展需要出發, 確定自己的培養口徑, 一旦方向確定, 就要盡快制定相對穩定的培養方案, 切忌一年一變, 使得教師和學生都無所適從, 同時降低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同感。此外, 還要注重教學科研梯隊的建設, 避免名師走專業涼, 不得不面臨改弦易張, 或者任其萎縮的尷尬局面。

(二) 以政府和企業為兩翼

1.作為政府一方面組織專家進行研討, 形成相對科學的學科定位, 給予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更多的學科資源, 加強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的宏觀指導。另一方面努力推行教育體制改革, 增加學校教育的自主權, 培養文化創新的社會土壤。特別是要確立起正確的教師考評體系。不以項目科研成果為至尊, 不僅要加大科研成果獎勵, 也要加大教材方面的獎勵。正如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先生所指出的那樣“一打著作比不過一本教科書”, 畢竟科研成果影響某一個方面, 但教材是數以萬計的學生來用, 應該組織很強的師資力量來編寫教材。尤其是要鼓勵一流的學者去編寫教材。他們見多識廣, 既理論功底深厚, 又有相對多的實踐經驗, 所編寫的教材指導意義更強。

同時, 政府應該為產學研結合積極牽線搭橋, 為給高校學生提供實踐平臺的文化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2.作為文化企業應該擁有社會責任感和長遠眼光, 積極主動地參與高校人才培養, 為文化產業專業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和就業平臺。要相信高校師生的創新能力, 大膽嘗試讓文化產業專業師生加入文化企業的項目策劃和運營環節, 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創造力。同時選送優秀的從業人員進入課堂傳授項目案例和從業經驗, 并引入高校教師為員工進行理論培訓, 深化他們對于文化產業的認識, 了解更多的行業動態和國際競爭環境。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關系。

綜上所述,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要想真正獲得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而要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必須建立高校、政府、企業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 也意味著必須建構一套全新的教育體系, 可謂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參考文獻

[1]王峰.財經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問題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06, (8) .

[2]袁瑾.創意人才培養應韜光養晦——破解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的三大誤區[J].雞西大學學報, 2012, (9) .

[3]王志標.創意人才與創意階層:文化產業專業培養目標探索[J],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11, (1) .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2篇

1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要求

1.1 關于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般認為,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培養主體所設計的使接受者形成特定觀念系統、知識結構及能力結構的施教方式的總和。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即高校所設計的用以培養特定專業人才的系統施教方式的總和, 是針對特定專業學生所使用的相對穩定的教學范型和塑造方式, 它包含了特定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設計方案、培養途徑、師資隊伍配置等要素。人才培養模式表現為完整的專業教學方案、系統的課程設計以及與課程體系相配套的實習實訓計劃等。人才培養模式集中體現著學校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 體現著學校對社會需求及其趨勢的認識, 體現著學校對特定專業人才整體素質向量的把握。

1.2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達到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1.2.1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建立在正確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上的, 是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或理論的應用化、具體化、操作化。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遵循教育規律、遵循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成長的內在規律, 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原則要求。

1.2.2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現著特定的人才定位要求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我們應當根據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來確定專業人才的定位要求和培養目標, 依據這個定位要求和培養目標來確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來規劃路徑、設計范型, 并將培養目標細化、分解到課程、自修、實踐等教學組成部分之中。

1.2.3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具有對培養對象的強有力的塑型作用。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通過運用設計范型和實施路徑來作用于培養對象, 使其才智系統發生定向改變的過程。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通過教育途徑、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師資配置等方面的設計, 對學生的專業成長路線發生切實的作用和影響, 讓培養對象按照一定規格、一定口徑和預定步驟來實現觀念體系、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結構的構建和優化。

1.2.4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當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基礎。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系統的施教過程, 也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動態過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應當確保在接受者延伸學習和后續培養上預留接口, 為人才可持續成長奠定基礎和提供可能, 使其能夠在不同的發展方向上的后續學習順利對接, 有利于實現終身教育。

2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情況及人才素質特點的評析

2.1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及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情況的評析

文化產業是公認的21世紀的朝陽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 各國紛紛開始加速發展文化產業。而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下, 我們一直是將滿足社會文化需求的活動作為國家的文化事業來運行的。因而, 高校也僅有屬于文化事業管理方面的專業教育, 如教育部本科專業1993年目錄中的“文化藝術管理”和1998年目錄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世紀之交, 在世界范圍內經濟與文化互相融合的大趨勢下, 在國外文化產業大舉進攻、文化貿易巨額逆差和國內文化產業發展需求強勁的背景下, 黨和政府首次確認了與文化事業并立的文化產業的概念。200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 都對大力推進文化產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特別指出, 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繁榮文化市場, 增強國際競爭力。”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2006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123億元人民幣, 比上年增長17.1%, 高出同期GDP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 高出同期第三產業增長速度6.8個百分點。國家“十一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我國文化產業年均15%的增長目標, 我國文化產業還會相當大的增長空間。毫無疑問, 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已經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要求。一方面, 各級政府機構需要通曉文化產業的管理人才, 另一方面, 也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就是數量愈來愈大的文化企業需要大批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

國家教育部于2004年增設文化產業管理本科專業, 正是要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管理的專業教育, 為社會培養相關的專業人才。由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剛剛起步, 且各高校的該專業均是在原有文化藝術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新聞傳播、歷史學以及企業管理等專業的基礎上化轉而來, 在教育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教學方式與手段等方面均存在著明顯的路徑依賴, 這直接導致了當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迅速發展的文化產業現實需求之間存有較大差距。許多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或仍是延續舊有的政府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 或是更多地偏重于文化、藝術學科及文化資源, 在建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上卻努力較少、多有缺欠, 而當前社會文化產業迅猛發展背景下, 廣大文化企業和政府機構最需要的正是通文化、懂經營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

2.2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素質特點的分析

人才需求是培養目標的向導, 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必須遵循社會對特定人才的需求趨向。異軍突起的文化產業領域, 特別是廣大的文化企業要求其經營管理人才具備怎樣的專業素質, 就是高等院校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南。我們認為, 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在理念系統、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方面具有如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2.2.1 經營性:

文化產業區別于文化事業最關鍵的因素就在于其經營性。做為文化產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 他要審時度勢, 設計和規劃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要具有敏銳的市場眼光, 善于發現和把握潛在的文化市場機會;要善于充分發掘文化資源的價值, 進行文化項目策劃和管理;要拓展文化市場, 樹立、推廣和維護文化品牌;還要進行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的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等等。偏離了經營性, 就會失去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根基。

2.2.2 復合性:

文化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高復合度的產業, 它涉及了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因而, 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應當具有多方面知識和能力。他應當既要通曉文化又要熟諳經濟, 既要善于經營又要熟悉政策法規, 既要擁有傳統文化的積累又要了解現代、把握流行, 既要有藝術的底蘊和修養又要精通市場運作和文化市場消費心理, 這樣才能順利地總領和駕馭文化產業發展。從理念、知識和能力構成形式上講, 復合性是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重要特點。

2.2.3 規則性:

文化產業不同于其他產業, 文化產品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公眾、影響社會, 它有著鮮明的意識形態性。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通曉、遵守并維護國家的法律法規, 必須熟悉并且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文化政策, 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要為社會、為公眾把好文化生產的關口。

2.2.4 應用性:

文化產業管理人才不同于文化產業的研究者, 其主要任務不是去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向上進行探究和闡釋, 而是要從事文化企業具體的經營管理活動, 要面對和解決具體的文化市場、消費心理、文化項目、創意產品等等問題, 因而應當是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性人才。

3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對策

我們認為,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實現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觀念體系、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結構的構建和優化, 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實施:

3.1 以文化學科為基礎, 以經營管理為主導, 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范型和主路徑, 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首先解決課程體系的問題。文化產業是通過產業化的方式來制造和營銷不同形態文化產品的行業。我們一方面要重視文化產業的文化特性, 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其經濟學屬性。文化產業在整體的運行過程中必須尊重價值規律、把握市場需求, 要進行戰略設計、資本運作和品牌管理, 要關注文化市場和公共關系。因而, 我們認為,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應當以文化學科為基礎、以經營管理為主導、以其他課程為輔佐來進行構建。既不能忽視其文化的特質與特性, 也不可偏離其經營管理的內核。在幾大課程群中, 文化學類課程群要為學生奠定文化學方面的堅實基礎, 使學生明了文化的規律與特質, 熟悉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并引導學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學科方面的學習, 形成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經濟學類課程群要使學生深入認識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屬性, 通曉文化產業的運作過程及規律, 并掌握基本的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管理學類課程群要使學生掌握管理學方面特別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為從事文化產業具體的市場營銷、品牌運營、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從理論和實踐上做充分的準備。文化產業經營實務類課程群要使學生熟悉文化產業各個領域的經營特點和流程, 這樣可使學生提升就業的適應性, 并為今后在某領域的專門化深造和拓展打下良好基礎。政策法規類課程群要使學生熟悉我們國家在經濟運行和文化產業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規和政策, 提升遵行法規政策的自覺性。工具課類課程群要使學生掌握在現代社會從事文化產業管理所需的技能。

3.2 強調協同, 形成專業教育的合力

由于所涉及的學科基礎廣泛而分散,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往往出現各個來源學科各自為政、各門課程之間互不協同的問題, 難以形成專業教育的合力。具體表現為三個脫節:其一, 幾個課程群之間的脫節;其二,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其三, 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之間的脫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的復合性特點必須通過各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充分整合貫通方能實現。因而, 要注重發揮整合效應, 形成各教學要素、各教學環節之間的合力, 以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首先, 要從課程設計、教材編寫和選擇、師資培養及要求、課堂教學組織等環節上入手, 實現各課程群之間的協同與整合。文化學課程群應當避免單純講述完全文化學視角的內容, 要注重與文化產業發展歷史及現實的關系;而經濟學課程群則應當特別關注經濟與文化的交融趨勢, 關注經濟學在社會文化、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應用;經營管理類的課程必須特別強調文化產業的經營及管理, 突出文化產業的特殊性。

其次, 要在大學四年中始終貫徹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增加課程中的實踐課時, 在各類課程中體現出實踐性的培養要求??蓮奈幕a業實踐的社會調查起步, 逐步進行校內文化策劃大賽、參與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和項目等, 使學生有效地學習理論知識, 并迅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從事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第三, 要充分發揮專業教師、輔導員、社會兼職教師、實習基地導師及學生幾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圍繞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 校內校外聯動來開展課堂教學、課外及校外活動, 解決好第一、第二、三課堂之間的協同配合。

3.3 以品牌性活動項目為引領, 切實強化實踐教育環節

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要特別突出和強調實踐環節。我們認為, 在本科教育的四年中, 應當以相關幾門重點課程為單位推出系列的實踐性的活動, 并使其成為成熟的品牌性活動項目。品牌性活動項目由相關重點的實踐性強的課程如文化項目策劃、媒體運營與管理、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案例研討、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支撐, 以相關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為品牌性活動導師, 教學計劃上要預留課時由教師為學生提供實踐環節的指導, 品牌性活動在不同的年級中依次推進, 并且要對參加活動的學生進行考核。這種品牌性活動項目要充分體現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教學要求, 能夠使學生在大學學習過程中系統地、有計劃地參與文化產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演練和社會性實踐活動。品牌性活動項目的設計要與文化產業的社會實際如“文化產業博覽會”、“音像博覽會”、“文化旅游節”等大型活動緊密結合。這樣使真正讓學生能夠及時、有效地融會貫通所學知識, 提升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的能力。

3.4 設計不同方向模塊, 保證各類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本科段的學習不可能解決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所有問題。為使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順利地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并為其繼續學習提供可能, 人才培養模式上需要適度地設計不同的專業方向, 預留今后發展路徑的接口。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所對應的工作領域主要有兩大塊, 最主要的是廣大文化企業, 其次為政府文化管理機構。文化企業所需要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主要為創意與策劃型、品牌經營與市場拓展型, 而政府機構所需要的就是精通文化產業的管理者, 這幾個人才類型在專業知識、能力各方面均有不同的側重點。為使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 我們認為, 在大一、大二年級段, 應當注重引導學生發現和培養明確的專業興趣, 使之逐步找到特定的專業發展方向, 并指導學生進行專業閱讀、開展課外的實踐性活動;在大三、大四年級段應當為學生設計出不同方向的培養模塊, 通過不同選修課程及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初步塑造學生在某個方向上的專業素質, 使其能夠在不同的專業方向上得到充分而順利的發展, 能夠與今后的就業以及后續學習順利對接。

摘要:在我國文化產業迅猛發展背景下, 廣大文化企業和政府機構最需要的正是通文化、懂經營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在理念系統、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方面具有經營性、復合性、規則性和應用性四個方面的特點。要以文化學科為基礎, 以經營管理為主導, 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強調協同, 形成專業教育的合力;以品牌性活動項目為引領, 切實強化實踐教育環節;設計不同方向模塊, 保證各類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形成科學合理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模式。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3篇

一、藝術通識教育在文化產業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大都從事某一具體藝術行業的管理和組織工作, 因此藝術通識教育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 藝術通識教育并沒有受到切實的重視。在筆者看來, 藝術通識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 藝術通識教育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專業培養與職業能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發展來看, 藝術通識教育都應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對于文化產業專業來說, 藝術通識教育能使受教者在專業技能與未來職業之間實現高效的鏈接。如果在文化產業管理中只強調了學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內容, 而不重視藝術方面的教育, 那么所培養的人才就難以突出學科特點, 這必然會影響到文化產業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第二, 藝術通識教育是讓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從藝術產業旁觀式的管理者向主動式的參與者轉變的重要手段。文化產業所涉及者, 不外乎美術、影視、音樂、戲劇、舞臺等領域。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務是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如果對具體的藝術規律、藝術特點沒有感性和較系統的認識, 那么他們就會傾向單純的管理者, 而非熱愛者。藝術不同于工業產品, 它是高度人文化的產物, 往往體現著人類個體與集體文化基因的沉淀與交融, 同時也映襯著時代的風潮, 并體現出較突出唯一性和個性。藝術通識教育可以增強文化產業管理的受教者對藝術的熱愛。所謂好之者不好樂之者, 任何職業, 從業者所取得的成績往往與他們對該職業的熱愛程度密切相關。如果說工業產品是為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 那么藝術作品往往具有心靈的作用。

第三, 藝術通識教育是提高文化產業管理人才藝術品鑒能力的重要途徑。與工業作品所強調的技術進步不同, 藝術作品強調的是個性與獨特性。作為文化產業管理者, 辨別文化產品的質量就是一項基本能力, 并是其職業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產品辨別力, 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產品中慧眼識珠, 才能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積極因素。而較高的文化產品辨別能力的獲得必須通過系統的藝術通識教育。

二、當前文化產業管理學科中藝術通識教育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設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高校中, 已經開始重視藝術通識教育, 也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也存在著課程邊際比較模糊、課程名目比較雜亂、教學模式較為落后等問題??傮w看來, 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第一, 藝術通識教育類課程的開設比較隨意。由于缺乏系統的藝術類課程建設, 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據院校本身的特點開設一些所謂的特色藝術課程。除常見的音樂類、美術類、影視類、動漫類、舞臺藝術外, 還有茶道、插花藝術這樣的課程。雖然這些課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藝術通識教育的作用, 但總體較為隨意, 無法形成較為系統的藝術通識教育。

第二, 藝術通識教育缺乏宏觀、鳥瞰式的系統性內容。許多學校開設了課程的開設了合唱、藝術欣賞、水彩畫等藝術課程。但由于課時所限, 往往草草結束。既無法讓學生掌握具體的藝術技能, 從而獲得較深刻的藝術體驗, 也不能從較宏觀的層面掌握藝術發展的規律的特點。

第三, 藝術通識教育的教學與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缺乏有機融合。有些院校開設課程忽視了其與文化產業專業產生有機的聯系, 既增加了學生的負擔, 卻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作用不顯著。

第四, 藝術通識教育課程過于側重于知識教育。有些學校開設的藝術通識教育課程過于理論化, 比如全部是藝術史、藝術評論等課程。這樣一方面使藝術通識教育過于枯燥, 也不利于學生直接感受藝術的魅力。

另外, 藝術通識教育的任課教師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師兼任。這使得課程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缺乏連貫性, 容易忽視所教課程與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有機融合。

三、加強藝術通識教育的具體措施

基于藝術通識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要加強專業建設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重視藝術通識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把藝術通識教育作為其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梳理藝術學科的體系與文化產業之間的關系, 慎重編寫藝術教學的大綱與教材; (3) 打通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鴻溝, 構建跨越具體門類的藝術通識教育知識體系; (4) 要突破傳統藝術通識教育窠臼, 探索符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思路; (5) 發展課堂教學與田野參與并重的教學模式; (6) 加強藝術通識教育師資建設, 注重藝術通識教育的質量與成效。

基于以上原則, 筆者認為文化產業專業藝術通識教育課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即藝術美學與史類課程、藝術欣賞類課程、藝術實踐類課程、藝術評論類課程和特色類課程。前三類為基礎, 應占據較大的權重, 后兩類則根據學校的特點進行開設。下面對這幾類課程的設置進行簡要的說明。

第一, 藝術美學與藝術史類課程。這類課程屬于藝術通識教育知識體系中系統論的部分, 有利于學生對藝術形成宏觀的歷時共時認識, 是提高學生藝術理論和藝術知識重要的方式。這類課程最好由專業對口的專任教師擔任, 編寫或采用具有與學科相關聯的教材, 并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第二, 藝術欣賞類課程。這類課程是學生接觸具體藝術作品、形成感性認識、提高藝術感知和品鑒力的重要途徑。藝術欣賞是文化產業專業學生系統接觸高水平藝術作品的唯一方式。藝術理論課和藝術實踐課都無法取代藝術欣賞課的作用。

第三, 藝術實踐類課程。如果從提高藝術感知力和辨別力來看, 最有效率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進行具體的藝術實踐。比如會畫畫的人通常對畫作的認識比不會畫畫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課時的限制, 這類課程通常無法深入, 建議在授課的以了解具體藝術形式的特點為主, 并加入史學、美學的內容。

第四, 藝術評論類課程。如果說前三類課程主要是對藝術知識的輸入, 那么藝術評論則是受教者對藝術通識教育成效的輸出。評論側重于受教者表達藝術作品基于知識和技能基礎上的主觀認識。

第五, 特色藝術類課程。這類課程主要是根據每個高校自身的學校資源所開課??筛鶕瀯輰W科資源, 直接與業態對接, 為學生提供一些高質量的精品課程, 在培養文化產業應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 創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

有的學校會把文化產業專業再細分為若干個方向, 有的學校會根據自身條件培養偏重研究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或研究應用型復合人才等, 都可以根據培養目標在以上的框架內對具體課程進行調整。

四、結語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我國的發展歷史雖然比較短, 但卻發展迅速。我們只有認真發現學科中存在的問題, 在關注規模與數量的同時注重內涵和質量的建設, 認真解決出現的每個問題, 才能切實地提高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我們需要遵循文化藝術本身的特點, 以產業為落腳點, 為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為文化企事業、為政府文化部門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從而逐步推進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的發展, 為國家文化產業的振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文化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v觀20世紀的人類社會發展, 如美、英、日、韓等發達國家, 其綜合國力中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占據著日益重要的地位。文化產業因其環保、可持續等特點, 在當前國際實體經濟遭受低迷之時, 更是世界主要國家優先發展的重要部分。我國經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卻亟待拓展。加之我國正在進行產升級, 正處在經濟結構的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國家的競爭力的關鍵時期, 文化產業自然成為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在黨的十七、十八大上, 文化產業已經被確定為我國發展的支柱產業。

關鍵詞:藝術通識教育,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建設

參考文獻

[1]赫斯蒙德夫, (張菲娜譯) 文化產業[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2]熊澄宇.世界文化產業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4篇

文化產業作為 21世紀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已經成為西方許多國家的經濟支柱產業。我國的文化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影響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專業人才的缺乏。為了培養合格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必須加快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建設,更快的適應我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

1 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設置背景

文化產業是近幾年來我國新興的一項產業,該產業主要包括:廣電影視、演藝娛樂、文化貿易、網絡游戲、報業出版等。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綜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該產業被公認為“21世紀朝陽產業”、“21世紀最后一塊暴利蛋糕”。2006年1月,國務院頒布了《中國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大力提倡并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同年6月,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濟南舉行,國家和地方發展文化產業的呼聲日益高漲。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應該越來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紛紛開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該專業成為這幾年炙手可熱的搶手專業。

2 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2006年博士與碩士研究生招生中,該專業的報名人數遠遠高于其他專業,成為當之無愧的“熱門專業”。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卻十分不樂觀,并且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文化產業有前途,文化產業最缺人”的說法在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其實眾多調查顯示,文化產業領域是缺乏人才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這個問題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這是業內人士達成共識的看法,事實也是如此。這樣高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就顯而易見了,就是培養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又懂得市場經營運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養這一塊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現在:

2.1 人才培養體系不合理

從目前的文化產業教育層次結構情況看,尚未形成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這種“金字塔”式的人才層次結構,而文化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企業人才當務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產業人才和綜合素質強的高級管理型人才。

2.2 專業培養定位不明確

文化產業涉及的產業包括:新聞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網絡文化服務;演出表演團體、表演場所和文化經紀與代理等。面對這樣一種紛繁的文化產業對象,導致許多高校很難對文化產業進行準確的專業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統化的理念培養通曉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國際型、復合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養媒介、會展、娛樂等領域中從事管理、策劃、經紀、營銷、公關等方面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使得人才培養受到了較大的局限。

2.3 師資力量匱乏,教材缺位

師資力量不足成了文化產業專業發展的瓶頸,這種局面的出現,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興學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長期以來形成的“高校、科研機構中的不少專家學者習慣于抱殘守缺的心態也有很大關系”。 實際上,我國高校原有的師資配備中,文化、藝術、經濟、管理、旅游、傳媒、信息技術等專業的教師都與文化產業專業相關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間加強知識的整合與交流,互相吸收對方的專業特長,其知識結構是符合文化產業人才的復合型和實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勝任文化產業專業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但他們或是對新知識缺乏興趣,或受習慣驅使,依然固守著以前的課題和研究,不愿意轉型;而作為新興專業,又沒有多少本專業的師資可引進,特別是教師的實踐能力較缺乏。這樣,文化產業專業的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教材缺位實質上是與師資匱乏緊密相關的,而文化產業專業綜合性和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更增加了教材建設的難度。目前文化產業專業教材的狀況一是數量少,二是水平參差不齊,真正有水平且能夠大規模應用的不多。雖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關教材,但這些教材大多是從傳統的專業和教學模式平移過來的,如“文化市場營銷”與“市場營銷”、“文化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別分別是什么,沒有說清楚;有些教材嚴格意義上講并不符合文化產業專業的實際教學需要。文化產業專業教材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3 對高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3.1 關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毫無疑問,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的建設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要深層次反映學科發展的內在規律。據有關學者的研究,當前,我國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的整體現狀是專業藝術類、行政類出身人員所占比重過大,經營管理類出身人員所占比重過低,因而造成文化產業領域專業化力量有余、經營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這嚴重影響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部門目前不缺具體的編導制作人員,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觀眾市場,既有寬廣的人文視野,又有精深的產業理念的復合型的策劃、管理人才。

因而,將文化產業管理學科方向確定在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之上。在學科建設中要充分體現復合性、應用性,要圍繞培養具有縱貫古今的文化視野,具有現代產業意識和經營思路的策劃、經營、管理人才這個目標,構建起文化產業管理學科發展的科學架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經濟學、文化學、管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視野和文化素養,具備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能在各類文化企業及政府文化管理機關、文化事業單位和其他相關企業從事文化經營管理、文化營銷與市場拓展、文化項目設計與策劃以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

3.2 關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

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主導路徑,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首先解決課程體系的問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不能延續舊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藝術管理”專業的培養口徑和培養模式,在當今文化產業迅速勃興的時代,要有專業人才培養新的定位。要根據新興的文化產業領域內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需求,培養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場,既有寬廣的人文視野,又有精深的產業理念的經營型、應用型、復合型的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和策劃方面的人才。根據文化產業的特點,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要特別強調其復合性與應用性,要符合文化產業實踐性的要求,加強應用性的課程、調整理論性過于強的內容。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可分為三類:

3.2.1 文化基礎與文化資源類課程,如文化學導論、中國文化簡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類學導論、文化資源概論、藝術基礎、美學概論、宗教文化、民俗學等;這一課程群要為學生奠定文化學方面的堅實基礎,使學生明了文化的規律與特質,熟悉文化的過去與未來,并引導學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學科方面的學習,形成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3.2.2 管理類及文化產業管理類課程,如管理學、文化產業管理學、文化營銷學、文化市場調查方法、公共部門公共關系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項目策劃實務、文化產業人力資源管理等;這一課程群要使學生掌握管理學方面特別是文化產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從事文化產業具體的市場營銷、品牌運營、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從理論和實踐上做充分的準備。

3.2.3 經濟學類課程如文化經濟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概論、文化企業融資與資本運作等;這一課程群要使學生深入認識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屬性,通曉文化產業的運作過程及規律,并掌握基本的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3 關于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學科基礎廣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個來源學科各自為政、各門課程之間互不協同的問題,難以形成專業教育的合力。具體表現為三個脫節:幾個課程群之間的脫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脫節,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之間的脫節,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的復合性要通過知識的拓展與融合方能實現。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由文化類課程、經營管理類課程組成,要解決好兩個方面課程之間的協調和協同的問題,以形成課程之間的合力。要求擔任不同課程的專業教師克服認識上的偏見,明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育的中心目標,緊緊圍繞文化產業經營管理這個核心來組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專業學習。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和經營型文化管理人才,還要求我們必須解決好第

一、第

二、三課堂之間的協同配合問題,尋找到切實可行的路徑。

3.4 關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

復合型、應用性是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突出特點,懂經營、善策劃,熟諳文化營銷與市場拓展,是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設計長項。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我們還應當緊緊圍繞培養目標,以調研能力、策劃能力、宣傳推廣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為主線,將相關課程的內容及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專業實習、文化企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能夠在課程學習和第

二、第三課堂活動中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真正學有所專、學有所長。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課程應當更多的體現實踐性、操作性的特點,應當使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接觸文化產業管理的社會現實。因而,要特別強調實踐性的重要意義,要求所開設的課程,特別是專業主干課程增大實踐性的內容、增加實踐性的教學時間,突出專業調研、文化企業考察等方面的活動內容。

參考文獻

[1] 王任,王福鑫.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特色建設的依據_內容與路徑.當代教育論壇.2009年第10期.

[2] 孔羽.對高校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2月.

[3] 方東.構建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5篇

1。 上大學的費用(tuition and fees)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解決

2。 哪種途徑適合于我(說明理由)

How I Finance My College Education

二、2000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 The first sentence has already been written for you。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0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et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1。 很多人認為有必要舉行英語口語考試,理由是……2。 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3。 我的看法和打算

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

三、2001年1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1。 面試在求職過程中的作用

2。 取得面試成功的因素:儀表、舉止談吐、能力、專業知識、自信、實事求是…… 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

四、2001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letter。 Suppose you are Zhang Ying。 Write a letter to Xiao Wang, a schoolmate of yours who is going to visit you during the week-long holiday。 You should write a t least 10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sugges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 表示歡迎2。 提出對度假安排的建議3。 提醒應注意的事項

A letter to a Schoolmate

June 23, 2001

Dear Xiao Wang,

Yours,

Zhang Ying

五、2002年1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A Letter to the University President about the Canteen Service on Campu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0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假設你是李明,請你就本校食堂的狀況給校長寫一封信,內容應涉及食堂的飯菜質量、價格、環境、服務等,可以是表揚,可以是批評建議,也可以兼有而有之。

January 12th, 2002

Dear Mr. President,

六、2002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chart and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1990年(2 hours)、1995年(4 hours)、上圖所示為某校大學生平均每周使用計算機的時間:

2002年(14 hours),請描述其變化;

2。 請說明發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可從計算機的用途、價格或社會發展等方面加以說明); 3。 你認為目前大學生在計算機使用中有什么困難或問題。

Student Use of Computers

七、2003年1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thirty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It Pays to Be Hones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0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 當前社會上存在許多不誠實的現象

2。 誠實利人利已,做人應該誠實

It Pays to Be Honest

八、2003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假設你在某日某時某地目擊一起車禍,就此寫一份見證書。見證書須包括以下幾點:

1、車禍發生的時間及地點

2、你所見到的車禍情況

3、你對車禍原因的分析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a Traffic Accident

九、2004年1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1。建議報考的專業及理由2。報考該專業的基本條件3。應當如何備考

A Letter in Reply to a Friend

December 27th, 2003

Dear

十、2004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entitled A

2Brief Introduction to a Tourist Attraction。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guidelines:

Your role: a tour guide

Your audience: a group of foreign tourists

Your introduction should include:

some welcoming words

the schedule for the day

a description of the place the tourists will be visiting (e。g。 a scenic spot or a historical site, etc。)

You should make the introduction interesting and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day clear to everybody。

十一、2005年1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A Campaign Speech

1 你認為自己具備是什么條件(能力,性格,愛好)可以勝任學生會主席工作,2 如果當選你將會為本校同學做什么?

十二、2005年6月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A、向老師致以節日的問候

B、回憶一件老師難忘的事情

C、我如何報答

Teacher„s day

十三、2005年12月24日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Should the University Campus Be Open to Tourist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

1。名校校園正成為旅游新熱點

2。校園是否應對游客開放,人們看法不同

3。我認為……

十四、2006年6月17日英語四級作文題目

An announcement for a voluntary program

1:校學生會組織一次暑假志愿活動,現招聘志愿者

2:本次志愿者活動目的 內容及安排

3:報名條件和聯系方式

十五Should one expect a reward when doing a good deed

1.有的人認為應該有回報

2.另外的人認為應該象雷鋒一樣不要回報

3.我的看法

十六

1、各大學開設了各種各樣的選修課

2、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不同的選修課

3、以你自己為例……

十七(08六月)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Green Olympic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in Chinese:

1.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環境污染和精神污染的現象,提出你對“綠色奧運”的看法。2. 為什么要提倡“綠色奧運”。3. 提倡綠色奧運,從自己做起。

十八。(08年12月)1.一次性塑料袋曾被廣泛的使用

2.造成的問題

3.限制使用的意義

十九(09年6月)Free admission to museums

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免費開放的目的是什么?

也會帶來一些問題

二十(09年12月)Create a green campus

1.建設綠色校園十分重要

2.綠色校園不僅指綠色環境

3.為了建設綠色校園我們應該……

二十一(10年6月)

真題: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

1. 如今不少學生在英語(論壇)學習中不重視拼寫,

2.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3.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

二十二(10年12月)

作文: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目前不少父母為孩子包辦一切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真題范文第6篇

首先報名是12年12月份報的,結果13年1月十幾號收到筆試通知,21號考試,也就是說通知時筆試前一個星期發的,通過之前我們報名的那個招聘公司發的。所以大家如果有這方面的意向,那么請提前很久看書。我當時看的書是全國銀行招聘什么來著,里面的內容比較深,而我又是學計算機專業的,看起來很惱火,但是還是硬著頭皮看了大部分,因為這樣會有個映像,多少能有點知識在里面。但是郵儲考試考的挺簡單,所以其實可以看下比較基礎的金融知識就好,另外行測也很簡單,平時多少練練就行??荚嚂r在農大進行的,我是外地的,所以一定要至少提前一天去找好考場,一般人都會選擇住農大酒店,我當時去的比較晚,最后只剩下了一個三人間,我勉強住了下來,挺貴的,但是沒辦法,住了吧。筆試通知我們帶準考證、成績單、四級成績單,身份證,另外考試需要橡皮、2B鉛筆,因為是在答題卡上涂答案那種,就像考英語四級那樣,這個大家只要記得帶工具就行。農大教室有鐘,大家自己帶表也行,考試氛圍比較好,無需太緊張??荚噧热?,今年是100道選擇題,前50道是行測,后50道是金融方面的,時間差不多,但是行測最好做快點,想不出來的就留到最后做吧,因為還要涂答題卡,所以要把握好時間。當時行

測后面的一個大題目,主要是需要計算的,我沒有時間去做了,就留到最后,結果等我做完金融題,就快沒時間了,于是全部猜了。??赡苁侨似泛冒?,讓我進了面試。

面試通知也是提前一個星期來的,面試之前我也準備了許多,看網上很多信息,說什么群面單面都有,其實這個不一定,這次我們就只有單面,我被分到了第三組,一共三個大組,共200多人,三組同時進行面試,會有工作人員引導我們。面試也需要我們提前一天找好地方,這次我住的地方不是很好,晚上蓋被子又太熱,不蓋又冷,好生煩躁,個結果將近半夜3點才睡著,幸好我是第三組第三個,很快就面試完了,于是來給大家分享。首先我們一群人在一個大的會議廳里等待,分組坐排,上面有個人念名字,念到就去另一個小會議室等待,期間都會有工作人員引導。大會議室等待的時候我和前面兩個第三組1,2號同學交流了一番,問了些家常問題,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搞好關系,別人出來后會給你分享一些經驗的。到我了,于是我敲門進去,問了好,2位考官讓我坐下,有個考官基本只看他桌上的紙,另一個拿著資料,2個考官都有提問,氣氛一般偏嚴肅,其實也還好。外面的工作人員都很和藹熱情,這點請放心。首先讓我自我介紹1分鐘,然后問我為什么選擇郵儲,對郵儲有哪些了解,有個問題問我對班級做了哪些貢獻,這個問題我著實沒準備好,只回答了兩句就沒說話了,考官還等著我繼續說呢,但我真心沒想好,然后就問別的問題了,問我是否愿意在區縣做。等等這些基本是些零散的問題,我平常不太會說話,能到這樣子也算不容易了。最后就感謝考官,轉

身關門走人。

上一篇:退伍軍人歡迎會發言稿范文下一篇:網格巡查員的工作職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