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

2024-01-02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發展中國家要想真正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加快本國經濟發展,參與產業內貿易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本文就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針對有利因素和制約因素提出相關建議,旨在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

關鍵詞: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影響因素對策

0 引言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對于拉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5912億美元,其中對歐盟出口1678.7億美元,占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總額的28.4%,占我國對歐盟出口貿易總額53.9%,電子信息產品已成為我國向歐盟出口的主導產業。

1 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積極因素

1.1 中歐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根據Linder(1961)和Balassa(1986)等外國學者的研究,一國的GDP越大(即市場容量越大),該國的產業內貿易發展的越迅速。加入WTO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GDP由2001年的1.32萬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10年的6.04萬億美元,期間歐盟經濟也在穩步發展,2010年歐盟27國GDP達到16.76萬億美元。中歐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中歐產業內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極為優越的條件。

1.2 中國經濟對歐盟的開放程度。兩國經濟開放程度越高,貿易自由化程度越高,產業內貿易水平也會越高。我們通常選擇外貿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所占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國經濟開放程度,從這一指標來看,我國對歐盟貿易額占我國GDP的加權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2001-2010年,對外開放程度由5.8%上升為7.9%,這是促進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催化劑。

1.3 研發投入。電子信息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只有不斷增加研發投入、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使其處于生產環節的上游階段,才能提高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若用研發強度(研發經費支出所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作為研發投入的衡量指標,那么1995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研發強度僅為0.82%,2010年增加到1.24%,雖然與歐盟發達國家10%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對于我國來說這已經是不小的跨越了。

2 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障礙

2.1 人均收入相差水平。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認為貿易國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消費偏好越相似,則其需求結構越接近,則兩國進行產業內貿易的可能性越大。據各年的國際統計年鑒可知,2001年以來,我國與歐盟的人均收入水平都獲得了較大的提升,我國人均GDP從90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382美元,增長了3.87倍。但是,中歐人均收入相差水平卻由2001年的20769.3美元擴大為2010年的35597.5美元,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使我國與歐盟之間形成了明顯的差異性消費偏好,導致我國形成出口低質量電子信息產品、進口高質量電子信息產品的貿易格局,這不利于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

2.2 市場結構。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并存于市場體系,與擁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相比,大量的中小企業由于受資本和人力資源的限制而無法滿足電子信息產品較快的產品更新速度,導致大量模仿創新等不良行為頻頻出現,最終使擁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大企業難以充分發揮其在研發環節所產生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降低了其差異化生產的能力。

2.3 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產業內貿易利益的來源,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目前的規模經濟狀況對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是不利的。一方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起步較晚,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還處于成長階段,企業進入的行業壁壘較低,這使大批不具有規模經濟的中小企業紛紛涌入,阻礙了我國電子信息業規模經濟的形成。另一方面,雖然我國部分大型企業已經初步形成規模經濟,但從營業收入看,我國與歐盟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而這種差距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趕上的。所以,總體上我電子信息企業還處于規模不經濟狀態,這種狀態不利于產業內貿易的發展。

2.4 對外直接投資。2010年歐盟對華直接投資為65.89萬美元,但是這些投資主要是投于石化、汽車、機械及電氣設備、鋼鐵等加工制造業領域,僅有10%左右投資于電子信息產業。歐盟在華FDI主要是把資源勞動密集型和技術標準化的生產階段移至我國,經過加工后大部分產品銷往國內市場和非歐盟國家,或直接出口到其他跨國公司的子公司進行再加工,這便是歐盟在華直接投資對產業內貿易具有負面影響的原因所在。

2.5 技術性貿易壁壘。我國向歐盟出口的電子信息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我國技術標準體系滯后,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而歐盟為了自身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利用節能性、環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術壁壘限制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據國家質檢總局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34.3%的出口企業、41%的出口產品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損失高達574.32億美元,而僅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造成的損失就占到了32%。伴隨著全球興起的產業生態化發展熱潮,歐盟國家制定的技術標準將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嚴厲的技術性壁壘對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3 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對策

3.1 大力發展我國經濟,縮小中歐人均收入差距。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農村人口占據我國人口絕大多數,農村人口的低收入水平自然導致我國總體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因此,要想提高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縮小我國與歐盟國家的收入差距和消費結構差距,首先要大力發展我國經濟,不斷提高我國人均收入,尤其是農村人口的人均收入。

3.2 加強中歐合作,規避貿易摩擦。中歐建交35年來,經貿關系總體保持平穩發展,中歐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然而在國際電子信息產品的流通過程中,嚴格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給中歐貿易帶來巨大損失,隨著中歐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結構的不斷優化,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新的貿易摩擦。因此,為了雙方共同利益,我國要與歐盟加強政府間的溝通與對話,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為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3 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對一國的出口貿易具有深遠影響,為吸引更多歐盟在華投資投于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我國應該積極改善目前的投資環境,使其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更符合歐盟國家的投資要求。首先要加強電子信息業發展所必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現代公共信息和技術平臺、主動學習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等。其次,優化電子信息業利用外資的產業發展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完善電子信息業外商直接投資的相關法律法規,形成電子信息產業利用外資的法律體系,為我國電子信息業吸引外資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律環境。

3.4 增加研發投入,提高國際競爭力。一方面,增大對研發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并設立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鼓勵科技創新,尤其是對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術企業,應適當予以政策及資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加強技術引進,鼓勵跨國公司實行技術轉讓,同時對研究機構進行企業化改造,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從而減少我國在核心技術及高端技術上對發達國家的依賴。

綜上所述,影響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因素不容忽視,我們只有根據國際貿易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發展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積極因素并克制其阻礙因素,才能促進中歐電子信息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華,劉琴琴.FDI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影響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01):52-55.

[2]鄧鈺靖.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面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及應對策略[J].經濟前沿,2008(01):40-44.

[3]蔣國瑞,周敏.歐盟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縱橫,2008(02):48-49.

[4]程肯,王愛萍.論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商業現代化,2009(05):18-19.

[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

2/index.html.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2篇

作者簡介:

陳曉紅(1963-),女,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大學校長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本運營:

胡小娟(1963-),女,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投資與貿易。

摘要:通過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研究跨國公司FDI與我國中間產品貿易的關系,發現跨國公司的FDI與中間產品進口之間存在顯著的單向因果關系,結果顯示跨國公司FDI每增加1%可帶動中間產品進口增長2.3602%。文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跨國公司FDI與我國中間產品進口貿易關系的機理,然后根據模型得出結論。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中間產品貿易:跨國公司

一、引言

中間產品貿易是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按罅康膰H貿易由中間產品、原材料構成,這些貨物在到達最終消費之前需要當地的進一步加工,更進一步說,幾乎沒有什么國際貨物是沒有在當地經過任何加工的純原料或初級要素。如果生產被視為在一定范圍內的有序活動,即從初級原料的生產到消費者要求的最終產品的活動,發生在這個過程的國際貿易就是中間產品貿易”。根據聯合國Broad economic catalogue(BEC)分類法,按照產品的生產過程或使用原則把商品分為三大類,即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作者從UN Commodity TradeStatistic Database獲得我國進出口商品中間產品數據,并計算出從1995年到2005年十年間我國中間產品進口占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在50%-70%之間,出口占當年出口總額的比重約30%-40%??梢娭虚g產品的進出口已成為我國進出口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間產品貿易是貿易與投資問題的綜合反映,是投資貿易一體化條件下出現的新問題。

前人文獻中對外商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的相關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國際直接投資與進出口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一般有三種情形:一是替代性,具有代表性的如蒙代爾的投資貿易替代理論;二是互補性,具有代表性的如小島清、Markusen&svensson的貿易投資互補理論;三是不確定性,如Neary的貿易和投資關系的不確定性。李普西和韋斯依據美國20世紀70年代統計數據研究發現美國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設立的子公司所生產產品年產量的增長與美國同年向這些國家出口的同一商品出口總量呈正相關,且這種現象存在于美國近80%的產業部門;胡弗鮑爾等人著重研究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將美國1980、1985和1990年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量與出口總量做實證研究,發現美國的出口與對外直接投資呈穩定的正相關;Jun&Singh研究了1969至1993年間世界上11個最大引資國的出口和國際直接投資的關系,其中有四個國家顯示出口是國際直接投資的格蘭杰原因,只有一個國家顯示國際直接投資是出口的格蘭杰原因,其余6國顯示出口和國際直接投資之間不存在顯著的格蘭杰因果關系。還有學者從跨國公司的垂直專業化分工和交易成本的角度闡述有關國際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問題,如lemoine&unal-esenci認為在垂直型跨國公司中產品沿著垂直專業化分工過程轉換比較優勢,在這個轉移點就產生大量的中間產品貿易;Krugman從垂直型貿易與投資角度分析了跨國公司中間產品貿易在國際間流動造成的貿易與投資互補作用和影響,認為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都無法完全消除國際間資源稟賦的差異,只有兩種的結合或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程惠芳等認為跨國公司正是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把中間產品的外部交易市場納入到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體系之中。鑒于中間產品貿易發展的時間不長,中間產品貿易數據的收集和處理的困難,因此有關外商直接投資與中間產品貿易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目前還在探索中。

二、數據來源與模型檢驗

(一)數據的選取和采用的方法中間產品進出口貿易數據取源于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Database。由于我國自1994年開始實行人民幣匯率并軌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為便于統一計算,本文采用1995年以后的數據,同時還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得到同期我國利用外資的數據。

本文采用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和回歸模型研究我國中間產品貿易與利用外資的關系。在研究中為消除數據序列的趨勢和模型的異方差性,在實際計算中變量序列都采用序列的對數形式,分別用lck、lik、1wz表示中間產品出口總額、中間產品進口總額和利用外資總額的對數。在檢驗結果中d、d2分別表示對序列作一階差分和二階差分;檢驗方程形式(c,t,k)根據序列的圖形確定;(c,t,k)中c為0表示不含常數項,t為0表示不含趨勢項,k的取值根據AIC和SC準則確定,計算中運用計量經濟軟件Eviews對lck(中間產品出口額)、1ik(中間產品進口額)、1wz(利用外資額)進行相關的檢驗。

(二)單位根檢驗作協整檢驗前先必須作單位根檢驗,判斷序列的平穩性,本文采用ADF檢驗法檢驗。設[ytl]為要檢驗的序列,檢驗方程為:

式中α為常數項,t為時間趨勢項,p為滯后階數。該檢驗的零假設H0:ψ=0,備擇假設H1:ψ<0。如果接受假設H0拒絕H1,則說明序列[yt]存在單位根,即它是非平穩序列;否則序列[yt]不存在單位根,即它是平穩序列。根據該方法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5%的顯著水平下,lek、ljk、1wz以及它們的一階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而它們的二階差分都是平穩的,即lck、lik、1wz都是二階單整的序列I(2)。

(三)協整檢驗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EG兩步法進行協整檢驗。若序列X1和yt都是d階單整的,用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回歸,即有

為協整向量,(2)式為協整回歸方程。變量協整的經濟意義在于:兩個變量,雖然它們具有各自長期波動規律,但如果它們是協整的,則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

根據EG法,分別求ljk、lck對1wz的回歸,得模型殘差序列,分別記為r=ik、rck。由EG法可知,下面只需判斷殘差序列rjk、rck的平穩性,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在10%的顯著水平下,rjk、rck是平穩序列。所以lik與1wz、lck與1wz具有協整關系。根據協整關系的經濟意義,ljk(中間產品進口額)與

1wz(利用外資額)、lek(中間產品出口額)與1wz(利用外資額)具有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

(四)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根據Granger提出

其中,RSS1表示方程(4)的回歸殘差平方和,RSS0表示方程(4)在約束零假設成立時的回歸殘差平方和,n為樣本容量。檢驗統計量F服從標準的F分布,若檢驗統計量F的值大于標準F分布的臨界值,則拒絕零假設,說明x的變化是v變化的原因;否則接受零假設說明x的變化不是y變化的原因。據此檢驗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結果見表3。

觀察表3可知,在10%的顯著水平下我們可以拒絕假設“LWZ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JK”(利用外資變化不是中間產品進口變化的原因);但不能拒絕假設“LJK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WZ”(中間產品進口變化不是利用外資變化的原因)、“LWZdoes not Granger Cause LCK”(利用外資變化不是中間產品出口變化的原因)、“LCK does not GrangerCause LWS”(中間產品出口變化不是利用外資變化的原因)??偨Y歸納即是利用外資與中間產品進口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單向因果關系,利用外資的增加或減少必然引起中間產品進口的增加或減少;而中間產品進口的增加或減少卻未必會引起利用外資量的增加或減少;利用外資與中間產品出口變化之間沒有任何顯著的單向因果關系。

(五)中間產品進口與利用外資的回歸分析通過前面的分析建立線性回歸模型,由于本文僅考慮利用外資對中間產品貿易的影響,我們試圖建立如下一元線性回歸模型:

ljk=α+βlwz+u

u為隨機誤差項,α、β為待估的回歸系數。根據前面的數據,運用Eviews軟件作回歸分析得模型如下:

模型的回歸系數達R2=0.81,表明模型在總體上擬合較好。在1%的顯著水平下,查表得t統計量的臨界值為3.169,F統計量的臨界值為10.04。與以上回歸結果比較可知回歸系數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1wz對ljk的影響顯著。F統計量大于臨界值表明方程的顯著性檢驗通過。

由于已對數據作對數處理,經檢驗模型已不存在異方差性。而模型殘差的圖形零亂沒規律,由圖示法可認為模型無自相關。

模型中1wz的系數為ik(中間產品進口)對wz(利用外資)的彈性,它的經濟學含義是:利用外資每增加1%可帶動中間產品進口增長2.3602%,符合經濟意義。

綜上所述,模型通過所有檢驗,說明該模型能較好反映近十年來中間產品進口與利用外資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跨IN公司FDI與我國中間產品貿易關系的機理

(一)中間產品貿易主要發生在跨國公司垂直一體化生產過程中在跨國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生產過程中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內在聯系日益緊密,一種商品的生產過程延伸為多個連續的生產階段,每個國家只在某個連續的特殊階段進行專業化生產,其結果改變產品最終生產者在市場中進行垂直控制的傳統生產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圍繞產品標準在全球有效配置資源,按照標準在全球范圍從事生產,形成標準控制下跨國生產零部件、模塊生產與最終組合的新的生產方式。分工的細化使生產專業化迅速發展,亦即一個最終產品可以由一個企業變成許多個企業來進行,同一個企業中也可以分成許多部門,每個部門只生產產品的一個零件或部件。分工的細化不僅使每個生產環節都獨立出來并且都有獲得利潤的可能,而且還使中間產品成為了商品。作者通過BEE分類法計算發現,1995年和2005年即使相隔近十年,我國中間產品的進口占當年進口額的比重都在55%1以上。如果中間產品進口按當年進口額的50%計算意味著這一部分進口并沒有直接進入到我國消費領域而是生產領域,按照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解釋這部分進口相對我國而言是一種比較優質要素的投入??鐕敬怪睂I化生產貿易模式使我國許多企業從簡單的組裝裝配、零部件制造等一些簡單的為跨國公司配套生產向系統化、高加工度、高技術含量的方向轉變,這就需要進口與外商直接投資相關的大量的中間產品。

(二)中間產品貿易是跨國公司取得競爭優勢的途徑之一 中間產品對出口國來說是一種產品出口,對進口國來說則是一種生產要素或生產要素的集合體的進口。因為中間產品經過交易后并不直接進入消費領域而是生產部門繼續生產??鐕就ㄟ^實施垂直一體化戰略,避開外部市場的非效率及高成本等弊端,把公司間的市場協調變為公司的內部控制,自己生產所需的中間產品。作者通過BEE分類法計算發現,從1995年到2005年我國中間產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50%-70%,同期我國加工貿易的進口占進口總額的40%-50%。所謂加工貿易從本質上講是指一國進口中間投入品,加工組裝后再出口的生產與貿易活動。2004年加工貿易占我國出口貿易的55.28%,在我國加工貿易出口中外資企業占81.27%以上,然而,在我國加工貿易中中間產品的本地采購率低,意味著我國每年需要從境外進口大量的中間產品,可見我國中間產品的進口絕大部分用于加工貿易。外商之所以要進口如此大量的中間產品,表明這種產品在國內無法供給或供給成本過高。當跨國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相對獨立經濟實體之間由于內部分工形成相互依賴的專業化生產關系時,進口的中間產品就將比國內采購更具有質量、成本方面的競爭優勢。

(三)中間產品貿易是跨國公司整合它國資源的具體體現跨國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對世界開放國家和地區進行資源整合,根源在于各國各地區存在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同一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同的工序要素投入品比例不一樣,而不同國家要素相對價格不同,這就有可能把不同工序拆分到不同國家進行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同時不同的工序其最佳規模也有差異,比如汽車生產中幾百道工序之間的最佳規模就不一樣,發動機生產的最佳規模是組裝環節最佳規模的兩倍多,因此在生產中就不能按照某一環節的最佳規模來確定其它各個環節的最佳規模??鐕就ㄟ^直接投資把工序分散到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還提高了效率,在中間產品貿易中零部件貿易必然就會更多地取代半成品貿易。根據BEC計算發現,1995年我國中間產品的進出口均以半成品為主,到了2004年中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均以零部件為主,見表4??梢娍鐕就ㄟ^直接投資整合資源的過程更加復雜,跨國公司內部專業化分工更趨于細化。

(四)中間產品貿易是跨國公司獲取高額利潤的重要手段跨國公司基于對企業全球化經營發展趨勢的預測和把握,在生產過程中實施“啞鈴型”的生產經營方式,一方面,加大對產業上游研發部門的科

研投入,不斷向市場提供具有差異性的產品,實現其豐厚的利潤;另一方面,將業務重點轉向產業下游的市場營銷和服務部門。因為與整個生產過程相比,下游的銷售和服務環節一般投資規模小、收益高,具有更大的利潤空間。有的產品如通訊、電子機械等產品在技術和性能方面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小,并且可以相互替代和互補,于是跨國公司更主要從下游部門來吸收從其主導產品市場流出的大量利潤。中間產品貿易就是在跨國公司內部起著聯結技術開發和市場服務的作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市場加上巨大的消費市場對外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于是產生了與“啞鈴型”生產經營方式相對應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球型”的制造業產業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我國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的制造業大多處于“橄欖球型”的中間部分。如2004年我國機械及運輸設備進出口商品結構中進口以中間產品零部件為主,占進口額的80.56%,出口則以最終產品為主,占出口額的67%,是較為典型的“橄欖球型”結構。

四、結論

(一)跨國公司FDI與中間產品的進口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表明我國已融入國際生產分工的體系之中中間產品貿易是在經濟全球化下國際直接投資、生產要素重新配置及生產國際化的產物。中間產品應看成一種廣義上的產品貿易,實質卻是一種集合的生產要素的貿易。進口的中間產品直接進入生產領域,可以直觀地反映其對GDP增長的貢獻,這種生產和貿易方式無論現在和將來都將對我國貿易結構、進出口貿易能力及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重大影響。

(二)跨國公司FDI與中間產品出口沒有任何單向因果關系表明我國的出口市場主要還是以最終產品市場為主。這種出口方式與貿易有關而與投資關系不大;同時也說明與跨國公司FDI有關的國際生產大多結束于我國我國既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也是外商直接投資后最終產品銷售的主要市場以及最終產品出口的主要國家。中間產品貿易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的融合,當跨國公司通過對外投資活動使它在國際市場實現其價值的途徑遠比傳統國際貿易的途徑復雜得多,所獲得的利益至少是雙重利益即貿易利益和投資利益,這也是要保持我國外貿出口可持續發展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問題。

(胡小娟電子郵箱:hdhxj@163.com)

(責任編校 大 山)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通過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現狀和國際競爭力分析得出,我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順差逐步擴大,整體競爭力不斷改善,但由于一些不利因素影響,仍處于競爭的弱勢地位,在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實現出口貿易轉型升級方面尚需努力。

關鍵詞: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競爭力

文獻標識碼:A

自我國實施科技興貿戰略以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2004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發生顯著變化,首次實現貿易順差41億美元,我國逐漸從高新技術產品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進一步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變化的回顧,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競爭力狀況的研究以及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增長源泉的探討是十分必要的,且極具現實意義。

1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狀況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一直保持增長(見表1),2002-2008年間,進出口總額從1507億美元增加到7575億美元,增長了5.03倍。2002年我國處于貿易逆差地位,貿易逆差額達149億美元,2004年以后,出口貿易額增長速度和幅度大于進口貿易額增長速度與增長幅度,順差額不斷提高。

1.1 出口狀況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取得了突出成績,并呈明顯的上升趨勢。2002-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從679億美元增至4156億美元,增長6.12倍,保持平均每年37.49%的增長速度。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外貿出口比重逐漸上升,但增長緩慢,出口占外貿出口比重平均為27.03%,2008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29.09%,比2002年提高8.2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5年的30.60%上升到2008年的30.77%,表明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了重要的份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主要集中于計算機、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這3個高新技術行業的出口占到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87.54%(2008年)。計算機與通信技術在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重2005-2008年分別為81.15%、79.90%、80.39%、74.20%,其次是電子技術,所占比重為分別為11.22%、12.79%、13.13%、13.34%。

1.2 進口狀況

在進口貿易方面,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總額快速增長,從828億美元增長到3419億美元,增長4.13倍。2002年、2003年我國是高新技術產品凈進口國,出口量所占比重很低,進口額占外貿進口總額比重為28.05%,出口僅占外貿出口的20.85%,2004年進出口貿易狀況發生變化,由貿易逆差轉變為貿易順差,且貿易差額不斷擴大,由2002年-149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737億美元,增加了886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占外貿進口比重逐漸上升,進口額占外貿進口比重平均為28.01%,且進口額占外貿進口額的比重每年均高于出口額占外貿出口額比重。

2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競爭力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是表明一國的某種產品是凈進口還是凈出口,從而反映該國生產的某種產品相對于其他供應該產品的國家來說是否具有相對競爭優勢或劣勢。其計算公式為:TCI=(Xij-Mij)/(Xij+Mij)。其中TCI 表示貿易競爭力指數,Xij和Mij分別表示i國j種產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TCI大于零,表示該類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TCI小于零,則表明競爭力較弱;其取值范圍為-1≤TCI≤1。

從表2分析看出,2005-2008年,我國工業制成品、高新技術產品和總產品的TCI指數均大于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表明較強的競爭力,工業制成品TCI指數平均值為0.22,從0.164上升到0.274,增幅為67.07%,高新技術產品平均值為0.077,增幅為97.96%,總產品平均值為0.102,增幅為59.72%,盡管高新技術產品的增長比例提高,但TCI指數低于工業制成品和總產品,競爭力不強。初級產品的TCI指數小于零,呈逐年下降趨勢,競爭力較弱。由表3可見,2002-2008年,計算機與通信技術TCI指數一直為正,從2002年的0.323上升到2008年0.589,增幅為82.35%,保持較強的競爭力。生物技術2002-2007年為正值,平均值為0.243,顯示一定的競爭力,2008年出現負值。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四類產品的TCI指數始終以負值出現,但TCI指數在不斷提高,其中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的TCI指數處于-0.59~-0.852之間,接近-1,國際競爭力較弱。生命科學的TCI指數從2005年開始為正值,并持續上升,光電技術的TCI指數處于波動狀態。從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整體競爭力來看,2004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TCI指數首次出現正值,并在以后幾年里持續上升,至2008年TCI指數已達最高值0.097,小于1,表明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競爭力從整體上出現了實質性改變,但距離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強國還有很大差距。

3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存在的貿易狀況原因分析

盡管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正穩定高速地發展,但出口產品整體水平較低,國際競爭力不強,以下因素制約著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3.1 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外資企業為主體,以加工貿易為主要方式,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產業處于國際高新技術產業鏈分工體系中的生產加工環節,創匯能力低,企業普遍缺乏高研發、高投入的自主創新基礎,自主創新能力弱。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自主品牌,關鍵技術來自國外技術投資或技術引進,導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自主研發水平低,影響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技術水平,難以提升高新技術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3.2 出口結構不均衡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過于集中在計算機、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2005-2008年,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出口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平均達78.91%,電子技術所占比重平均達12.62%,生物技術、光電技術、生命科學、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材料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等6個行業僅占很小的比重。由于自主技術、自主品牌開發設計的產品少,且集中在資金、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產品上,更加速這一趨勢的發展。

3.3 企業成長環境不利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外部成長環境不通暢,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速度。外資企業控制技術、融資、銷售渠道,掌握競爭中的主動權,抑制本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多數企業由于抗風險能力弱、信用能力低等原因,缺乏穩定可靠的融資渠道。由于缺乏健全的信息和技術市場中介服務體系,難以收集國內外高新技術和市場信息,難以順利實現從科研成果到實際產品的轉化過程。

4 對策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我國外貿出口產生巨大促進作用,但產品出口規模依然偏低,出口商品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鼓勵政策,政府在稅收優惠、金融、獎勵等政策上給予支持,加快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鼓勵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二是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和技術水平,促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加強對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效應強的生產環節的投資,完善高新技術的配套產業體系的建立;三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營造有利于產業集群形成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節約生產成本,有利于相互合作和協作,提高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四是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拓寬融資渠道,不斷完善現有中介機構運行機制,為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供有效服務。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體系,加強對出口企業的專利和專有技術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孫志慧.近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呈現的新特點與發展策略選擇[J].現代財經, 2008,(5).

[2]于芳.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與對策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10).

[3] 李磊.2006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07,(5).

[4]許倩.中國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現狀、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07,(1).

[5]朱振榮,王文浩.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制約因素及應對措施[J]. 經濟縱橫2007,(11).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4篇

一、 引言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對外貿易量也在增加,其中農產品貿易量的增加數額明顯。在中國的對外貿易當中美貿易的地位至關重要,而由于農產品貿易的敏感性,導致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焦點問題也集中于此。目前,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救濟措施;二是技術壁壘。貿易摩擦涉及的農產品范圍日趨擴大,摩擦案件的數量也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分析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為解決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提供合理的措施,對優化中美農產品的貿易結構,解決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最終促進中國農產品的生產與貿易,實現中美兩國的雙贏,促進中美兩國的經濟合作,加強中美全面積極的對話伙伴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原因分析

貿易自由化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但是由于國家利益的沖突,貿易產生的摩擦在所難免,起爭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中美經濟實力的差異

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對于貿易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美國最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經濟實力雄厚,其政府就能通過補貼生產標準競爭條件的政策提升其農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WTO規則和許多貿易協定都是建立在發達國際的經濟利益上的,特別是關于技術壁壘的設置,由于發達國際技術優勢明顯,使得發展中國家很難達到發達國家制定的標準。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技術標準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由于達不到其技術標準而經常發生摩擦。

(二)國家利益左右

一方面,農產品的特殊性必須要求國家加以保護,維護政治的穩定。另一方面農產品的競爭在于一國擴大了某些農產品市場,另一些國家就會失去一些市場。每個國家都想保護自己的國家的國內市場,開發國外市場,就會提供各種各樣的鼓勵出口的措施,2009年,對中國貿易逆差總額為2268億美元,下降15%,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在美國批發市場,中國蘑菇價格不足美國蘑菇的1/3,很快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因此美國對來自中國農產品啟動臨時保障措施。

(三)農產品貿易協定WTO協議約束有限

由于不同的國家對于WTO協議和其他貿易協定的條款解釋不同,任何國家都認為自己的理解是正確的,這樣一來必定造成各國的糾紛。另一方面貿易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由于發達國家技術水平高,制定的標準相應高,這些都說明國際貿易體系不完善。WTO以及各種談判的協議對于貿易保護主義的約束是有限的。

(四)中國方面的農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

由于我國不合理出口補貼的政策,使得許多企業為了拿到出口補貼甚至虧本出口造成不規范的價格,致使美國對中國產品提出反傾銷,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傳統農業技術標準落后,致使出口的農產品質量不過關,也達不到美國的技術標準。從而多次出現中國出口的農產品被禁止進口通關,而且屢次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如美國以我國出口農產品存在疫病和農藥殘留等衛生安全問題為由,多次對我出口農產品進行封殺,并逐步加強對我國出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阻礙我國農產品出口。

(五)中國企業的自我保護能力不強

我國企業的自我保護,預警機制都不完善,也沒有強有力的解決貿易爭端的有效措施。出口企業缺乏敏銳的信息機制,傳導分析信息系統,致使競爭手段單一,國際營銷能力不足。出口企業之間混亂競爭,也導致了本國出口企業在海外市場上的惡性競爭,而且國家商會等組織機構對于企業的約束管理能力不強,使得企業之間的凝聚力不夠。

三、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應對措施

面對日益激烈的中美貿易摩擦,我國需要借鑒日本、韓國解決與美國貿易摩擦的成功經驗,在充分把握和理解WTO規則的基礎上,以科學和符合國際規范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經貿權益,弱化中美農產品貿易摩擦對我國經濟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實現農產品市場的對等開放,建立長期穩定的農產品貿易關系

發展中美農產品雙邊貿易關系,不應僅僅是中方單方面開放市場,美國也應該取消苛刻的反傾銷措施和技術性貿易壁壘,向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水產品、園藝類產品和畜產品等農產品等開放市場。事實上,如果美國對華開放畜產品和紡織品市場,中國可能會增加對美國的大豆和棉花進口,因為大豆和棉花分別是畜產品和紡織品的重要原料。如果美國增加進口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會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而降低美方大宗農產品出口對我國相關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利益沖擊。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高檔產品或差異產品上形成競爭優勢

中國大豆、棉花和小麥等某些大宗農產品之所以競爭不過進口農產品,原因主要在于價格較高和品質質量不如競爭對手。但有研究表明,中國大宗農產品的價格較高并非由于單位生產成本高,而是由于美國對農業的高額補貼。但是,中國農產品質量較差卻是不爭的事實。為了維持中國小麥、大豆和棉花等大宗農產品一定的生產能力,保證中國糧食安全,政府應適當加大上述產品的扶持力度。在農業科技研發和農技推廣上增加投入,在產品質量下工夫,爭取在高檔產品或差異產品上形成競爭優勢,避免美國以農產品品質為理由的貿易摩擦。

(三)加強貿易交流和合作

動植物檢驗檢疫問題已成為中美農產品貿易領域越來越重要的壁壘和沖突原因。中美兩國應積極加強動植物檢驗檢疫的協調和合作。遇到技術性貿易壁壘摩擦時,雙方應主動向對方提供信息進行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沖突。在技術標準問題上,應遵循客觀的科學依據,盡量統一標準。

(四)調整農產品出口策略,推動結構轉換

鑒于我國農產品市場容量巨大,因而必將成為美方的重點目標市場。而我國要迅速增加對美農產品出口面臨的困難卻很大,我國對美農產品出口的增長后期主要是依靠競爭力提升即通過擠占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實現的,在當前發達國家對農產品安全性越來越關注,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在農產品質量標準方面仍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的情況下,必將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增長。培育針對美國市場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保證出口渠道的暢通,包括市場信息收集和發布以及提高運輸效率等,加大對國外市場開發方面的投入,都將有效地推動我國對美國農產品出口量的增長。

(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功能,建立公平貿易預警機制

隨著職能的轉變,政府正在淡出化解貿易爭端的主角地位,而單個企業在信息獲取、組織協調方面受到限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就要根本上保證行業協會經濟上和行政隸屬上的獨立性,使行業協會真正成為由本行業內的企業自發組織的民間性組織,保證行業協會是受企業約束,為企業說話的組織。另外,行業協會應聯合政府和企業共同建立貿易預警機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貿出口預警機制,不僅可以把可能出現的貿易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也為及時有效地解決出口中發生的問題奠定基礎。密切跟蹤農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狀況,利用監測數據進行分析預測,一旦發現出口產品的數量和價格異常變動,應及時發出預警信息,而出口企業在行業協會的協調下要迅速調整出口節奏,爭取做到防患于未然,將貿易摩擦和爭端解決在預警階段。

四、 總結

中美農產品貿易涉及面極其廣泛,已經對中美貿易或者說是經濟的全面發展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中美之間的農產品貿易順利的發展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面對中美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摩擦,我們分析其原因之后探究相對的解決方法。這對于后經濟危機時代的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對于兩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要充分重視中美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摩擦問題,努力解決中美之間的農產品貿易摩擦問題。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5篇

一、我國邊境貿易農產品發展概況

邊境貿易與農產品貿易間的關系是學者關注的焦點,邊境貿易為本國農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國內關外于邊境貿易與農產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邊境貿易的積極,消極與不確定影響。國內外關于邊境貿易的影響研究中對農產品邊境貿易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集中于邊境貿易對地區經濟的影響,通過對邊境貿易系統的分析,分析邊境貿易對我國國際貿易農產品貿易的關聯影響。有利于我國農產品邊境貿易的蓬勃發展。

我國主要的邊境地區有滇疆桂,黑吉遼。我國主要邊境地區的進口額呈現波浪式上升趨勢,邊境地區出口額有升有降。農業生產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無可替代,我國共擁有耕地18億畝,具備生產5000多萬噸肉類,2000多萬噸油料的能力。

我國邊境貿易往來中,進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等。民族邊境地區進出口商品結構簡單,生產技術含量較低,云南省邊境貿易進出口中,糧食等產品呈現互補性交易,云南憑借自身豐厚的自然資源大量出口化工產品。

我國農產品商品交易中,谷物等相對價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比較大,蔬果等相對價格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交易份額占比不大。農產品貿易模式轉變需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

我國陸邊境線與15個國家接壤,地處邊境線的省市,如黑,滇等地區邊境貿易程度較發達,我國形成了以黑,新,桂邊境貿易的三極,邊境貿易主要對象為朝鮮,俄羅斯,巴基斯坦,緬甸等。大連海關貿易對象國是朝鮮,烏魯木齊海關是哈薩克斯坦等。

我國邊境貿易叫我那個對象國較穩定,俄羅斯是邊境貿易交易中總額最多的國家,面對俄羅斯進行邊境貿易的有長春海關,哈爾濱海關等。

我國的農產品種植地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地區的平原種植區,我國是世界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我國農產品交易伙伴國有日本及部分亞洲鄰近國家。我國農產品出口國較為集中。憑借各自的生產要素優勢進行貿易往來,面對拉丁美洲等具有優勢的農產品市場,我國因產品生產技術水平偏低導致出口商品結構單一??傮w貿易狀況不穩定。

二、邊境貿易對我國農產品貿易條件影響分析

以邊境各省份農產品進出口價格指數比值表示變量,選取邊境各省份的貿易收支作為解釋變量,控制變量包括貿易關稅變量及基礎設施變量。貿易關稅變量以邊境各省份貿易關稅變化幅度表示,基礎設施變量以基礎設施增長率表示。

本文選取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黑吉遼等邊境省面板統計數據,實證檢驗邊境貿易對我國農產品貿易條件的影響。

Log(M it)=α+β1log(BT it)+β2log(Duly it)+β3log(Inc it)=μ,i=內蒙古自治區……,t=2015……,α表示截距項,β表示邊境各省份的商品進出口貿易差額與基礎實施建設增長率對農產品貿易條件的影響程度。

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如序列非平穩會出現較接近的變化趨勢,為確保檢驗結果的科學性,需檢驗面板數據的序列平穩性。各變量均在1%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所有序列平穩。

面板數據指包含若干截面共同成員的樣本數據集合,面板數據模型主要分為混合,隨機與固定效應模型,本文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模型進行市政分析。

邊境貿易,基礎實施建設對農產品貿易條件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進口商品需大于出口商品需求,惡化了我國農產品貿易條件。貿易雙方政治關系友好,能有效推動農產品出口貿易,如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關系融洽,始終堅持友好堅定的伙伴國關系。中國加大了對巴基斯坦的農產品的出口額定,提升了我國農產品貿易出口額。

關稅幅度的提升將鼓勵出口銳減進口,使貿易條件得到改善。貿易壁壘的存在增加了雙方貿易往來的成本,如綠色技術標注是農產品貿易往來中的阻礙因素。我國以初級加工產品為主要輸出商品的出口大國,提高了農產品貿易成本,在潛力市場所占份額縮小。

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有利于減少交易成本,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能有效地帶動農產品貿易往來。貿易雙方的運輸設施建設完善,為農產品貿易往來提供了便捷的運輸,使雙方往來得以保障。

三、結語

隨著全球化經濟進程加快,邊境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為促進邊境地區農產品貿易蓬勃發展,建議因地制宜制定邊境貿易政策,優化農產品結構,積極推進農產品自貿區的建立。

應根據貿易雙方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如越南可為中國民眾提供更多的熱帶農產品,受自然條件限制的農產品能為兩國貿易提供補充。應根據兩國的具體情況制定策略。我國要在農產品貿易中取得有效的競爭優勢,應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生產加工鏈,如在豆奶粉等項目發揮高科技優勢,使黑龍江農產品在俄方市場占長期優勢地位。依靠政策優勢轉化為自身優勢,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積極選擇貿易合作伙伴,開拓貿易市場,形成互惠共贏的局面。積極推進農產品自貿區的建立,能加快本國的產品貿易發展。努力促成主要農產品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擴大雙邊農產品貿易。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日報社)

文化產品貿易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我國的農產品貿易連續多年逆差,多種跡象表明逆差仍將持續,這引起了國內廣泛的關注和擔憂,我國因此出臺了一系列農業補貼政策用以緩解逆差。本文從農產品貿易逆差的原因出發,結合我國農產品貿易及基于WTO規則的農業補貼政策現狀,分析補貼政策的經濟效果以及對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并得出結論,農業補貼政策特別是“綠箱政策”有助于緩解貿易逆差,推動我國農產品出口。

關鍵詞:農產品貿易 逆差 農業補貼政策

1、我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1.1、農產品貿易額高速增長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是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迅速,如表1所示,2003年至2008年,我國農產品進口額增長近兩倍,出口額增長近1倍,貿易順差轉化成貿易逆差(見表1-1)。

1.2、農產品貿易呈現高額逆差

從統計數據來看(具體數據見附錄1),農產品貿易高額逆差的產生主要緣自糧食類、油料作物、作為工業原料的棉花和糖以及畜禽產品四大類農產品。2003—2006年我國土地密集型大宗農產品進口額保持穩定增長,遠高于進口額。

1.3、我國農產品貿易呈現逆差的原因

首先,供不應求是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增長最主要原因,我國入世后,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國內供給的基本格局未發生變化,農產品對進口的依賴不斷增加。其次,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手段比較落后,農業科技水平依然不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既限制了我國農產品出口規模,又不利于抵御國際市場風險。再次,近年來發達國家以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態環境安全為名,制定了嚴格的技術標準和安全衛生檢查措施,成為我國相關農產品出口的重要障礙。

2、WTO農業補貼政策規則與我國的承諾

2.1、WTO農業補貼政策規則

WTO農業規則的核心是《農業協議》,包括:(1)農業協議文本;(2)各談判方在市場準入、國內支持以及出口補貼方面做出減讓和承諾;(3)關于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的協議;(4)關于最不發達國家和凈糧食進口發展中國家的決定。根據協議規定,一國農業補貼主要有國內支持和出口補貼兩類,但我國在加入WTO時承諾不對農產品進行出口補貼,因此本文著重對國內支持領域有關補貼政策(包括對貿易沒有扭曲或者扭曲很小的“綠箱政策”和對農產品產出結構和農產品市場造成直接明顯的扭曲性影響的“黃箱政策”)進行分析。

2.2、我國在農業補貼方面的承諾

我國對于農業補貼的承諾有三項:一是不對農產品提供任何出口補貼;二是我國在“黃箱”政策方面的微量許可只有8.5%(介于發達國家10%和發展中國家5%之間);三是發展中國家對農業普遍獲得的投資補貼、扶貧農業投入補貼不計入微量許可的差別待遇。以上承諾是我國在加入WTO后,實施農業補貼必須遵守的硬性約束。入世以后,我國對該承諾嚴格履行,在農業補貼政策方面已做出巨大改革,效果顯著。

3、中國農業補貼現狀

近年來,我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采取一系列扶持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政策,包括全面推行糧食直接補貼和逐步推行農村費稅改革的綠箱政策及補貼良種、農機具和設置最低收購價等的黃箱政策。同時,加大農業科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保投入,建立農產品認證體系,“綠箱政策”力度正在逐漸加強,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體系的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3.1、國家對于農業的總體財政投入

從現行財政支出科目分析,我國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包括: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農村救濟費及其他等五項。2008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于“三農”各項支出合計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增速達30.3%;用于“三補”的資金由2004年的142.2億增長到2008年的793.7億,增幅達446.6%(見表3-1)。

3.2、綠箱政策

入世后我國的“綠箱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至2006年全國28個?。▍^、市)已全部實施農業稅免征。二是實行糧食直接補貼政策,2002年在安徽、湖北、河南和吉林等地進行試點,2004年在全國除西藏、青海外實行。三是試辦農業保險,財政部于2007年4月頒布了《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管理辦法》,從實質上推動了農業保險的開展。四是加大退耕還林力度,該項政策從1999年啟動,至2007年底中央財政對退耕還林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300多億元。

3.3、黃箱政策

入世后,我國根據WTO的相關規定對“黃箱政策”進行了部分調整,主要有:一是實行最低收購價制度,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提高種糧比較收益。二是推行良種補貼。三是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傮w而言,我國黃箱支持從主要補貼流通環節向直接補貼農民轉變,目前還有很大空間。

4、我國農業補貼政策對農產品出口影響的經濟學分析

從出口國的角度看,綠箱補貼相對于黃箱補貼是否更利于緩解農產品貿易逆差值得研究,因此,下文即針對農產品貿易逆差的原因,將綠箱補貼和黃箱補貼中的補貼政策進行對比,并著重分析綠箱政策中的直接補貼政策對于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4.1、直補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在實施直補政策前,國家對農民的收入補貼主要分為生產補貼和價格支持兩部分。生產補貼是對農民在生產環節進行的補貼,用以降低生產成本,這項補貼屬于臨時性的補貼,要不要進行補貼,主要是依據農資價格指數和糧食價格指數的比較。價格支持則是對糧食、棉花的政府定價收購及保護價收購,其目的是減少糧農的市場風險。

實行直補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增加農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我國目前只對糧食進行直接補貼,接下來我們就從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應兩方面分析直接補貼政策和以往的農業支持政策(生產補貼政策與價格支持政策)的區別,及對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4.1.1、直補政策的產量效應分析

圖4-1

由于我國土地的局限性和技術的不可量化性,因此假定農作物的生產主要受勞動和資本這兩個要素的影響,與生產補貼政策做對比。設生產函數Q=f(L,K),其中L為勞動投入、K為資本投入。圖4-1中橫軸代表每年的勞動投入,縱軸代表每年的資本投入。C1、C2、C3為三條等成本線;Q1、Q2、Q3為三條等產量線;E1、E2、E3為三個最低成本點,即最優資源配置點;勞動投入的單位價格為PL,資本投入的單位價格為PK。

如圖4-1所示,設最初的農業生產等成本曲線方程為:

C1=PLL1+PKK1 (1)

其中C1的斜率d1= =-PL/KP

施行生產補貼政策時(勞動力投入沒有任何改變),設補貼率為S,則生產資料K的價格變為(PK-S),實施生產補貼后的等成本線方程可為:

C2=PLL2+(PK-S)K2 (2)

C2的斜率d2=-PL/(PK-S)。由于PL >(PK-S),所以得出|d2|>|d1|。等成本線C2比等成本線C1更陡。采取生產補貼政策時,政府所投入的成本為SK2,若政府將這部分金額SK2以直補的方式補貼給農民,實施直補政策之后的等成本線方程可表示為:

C3=PLL3+PKK3 (3)

直補政策會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因而會將直接補貼部分用于農業生產。我們假設農民作為理性經濟人會將直接補貼△C金額全部用于農作物生產,即生產投入在C1的基礎上又增加△C,所以等成本曲線C3又可表示為:

C3=PLL3+PKK3=Cl+△C,即

C3=PLL3+PKK3=C1+SK2 (4)

等成本線C3的斜率d3=△K/△L=-PL/PK。

d1=d3,即等成本線C3平行于等成本線C1。不同的是,等成本線C3的截距變得比等成本線C1的截距大。說明農業投入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直補政策促使農民增加種植投入。

設最低成本點E2處的產量Q2=f(K*,L*),將K*、L*帶人(2)式,即C2等成本曲線方程得,

PLL* +PKK*=C1+SK2

顯而易見,將其帶入(4)式,即C3等成本曲線方程,等式也是可以成立的,

PLL*+PKK*=C1+SK2 (6)

由于E2點不是等成本線C3的最優資源配置點(最優配置點是等成本線與等產量線的切點,等成本線C3平行于等成本線C1,等成本線C1與等成本線C2相交,則等成本線C3與等成本線C2相交。點E2是等成本線C2與等產量線Q2的切點,就不可能是等成本線C3與等產量線Q2的切點,也就不是等成本線C3與等產量線Q3的最優配置點),因此,等成本線C3與等成本線C1平行,與等成本線C2相交于C2的最優資源配置點E2點,且與等產量線Q3相切于E3點,即C3的最優配置點為E3點。E3點的產量Q3是實行直接補貼政策之后的產量,E2的產量是實行生產資料補貼時的產量,因為等產量線Q3比等產量線Q2高,所以Q3>Q2。這樣,圖6明顯的表示出在政府支付同樣成本的情況下,實施直補政策比實施生產資料補貼政策,在增加農作物產量方面更有成效。

由上文的農產品貿易逆差原因可知,供求不平衡是農產品貿易逆差的一個主要原因,國內產量的不足導致大量農產品的進口,而直接補貼政策可以在增加農產品產量方面有顯著的效果,緩解貿易逆差,對農產品出口產生積極的影響。

4.1.2、直補政策的經濟效應分析

我們這里主要考察農民的農業收入,特別是種植農作物的純收入,要扣除因投入生產而造成的機會成本損失,與保護價政策做對比。設P為農產品的價格,PS為實施價格支持后的價格,即收購價,P0為實施價格支持前的價格,Q為農產品的產量,Q0,Q1,Q2分別為相應價格下的產量,Qg為Q2與Q1的差量。

圖4-2

從圖4-2中可以看出,在支持價格PS下,供給量為Q0,在支持價格PS下,供給量為Q2,由Q0上升至Q2,需求量為Q1,由Q0下降至Q1,政府為了維持價格PS就要避免囤積,則供給量與需求量之差必須為國家收購,即:Qg=Q2-Q1。

當P0上升至PS時,消費者剩余(即價格以上和需求曲線以下的面積)變化量為:△CS=-A-B,即損失了A+B。生產者銷量為Q2,且價格為PS時,生產者剩余(價格以下和供給曲線以上的面積)增加量為:△PS=A+B+C,而政府為了維持價格PS,需購進數量為Qg的農產品,這樣,政府需支付的成本為:C=(Q2-Q1) PS= QgPS。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實施價格支持政策時,社會的總福利水平變化量為:

△CS+△PS-Cg=-A-B+A+B+C-QgPS=C-QgPS。

從圖4-2得知C的面積小于QgPS,所以△CS+△PS-Cg<0,即實施價格支持政策后,社會總福利水平下降了。若政府將同等金額的生產者剩余增加量以直接補貼方式補貼給農民,即給農民的直接補貼為:A+B+C。從社會總福利水平來看,消費者剩余仍損失A+B,價格支持下政府支付的成本QgPS=0,故社會總福利剩余為C。同時,如果價格支持下政府支付的成本部分以直接補貼的方式轉移支付給農民,則可以使農民獲得更多的收入。增加部分為圖4-2中大矩形陰影部分面積。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比起價格支持政策,直補政策比價格支持政策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更具有效率。

由于農民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農民種植農作物的積極性,從而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因此,收入的增加間接地對農產品出口產生積極影響。

總之,從經濟學分析上看,直補政策在增產增收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并且也對農產品出口產生積極的作用。

5、結論及建議

由上文可知,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的原因主要是國內供給不足,農產品本身的競爭力不足和遭遇國外的技術貿易壁壘。結合逆差的原因,在經濟學的分析下,綠箱補貼中的直接補貼政策較黃箱補貼中的生產補貼和價格支持,更能促進農產品增產、農民增收,緩解農產品貿易逆差,并且,綠箱補貼中的農業科研投入計劃、生產結構調整計劃等補貼都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有效地應對國外針對農產品的技術貿易壁壘。綜上這些都有助于農產品出口,緩解農產品貿易逆差。除此之外,我國的農業補貼政策還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具體建議如下。

充分運用和完善“綠箱”體系。首先,為適應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保障農民的利益,直接補貼政策應擴大到我國進口量較大的農產品,以緩解逆差。在農業補貼方面,我國目前只有對糧食進行直接補貼,才能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民收人增加。其次,繼續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等服務體系、質量標準和市場信息等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競爭實力。

充分利用“黃箱”支出政策。我國必要的“黃箱政策”支持是8.5%的綜合支持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加大反哺農業的力度已是必然趨勢。從結構上來講,對“黃箱政策”的支持目標和支持結構應做較大的調整,由主要對農產品流通領域的補貼轉向對農業生產者的直接補貼,并重新確定“黃箱政策”支出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吳小嶺.完善財政支農資金及項目管理的建議[J].中國財政,2008,(19)

[2]劉涵.財政支農支出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8,(10)

[3]柯柄生.財政支農資金比重下降現象不容忽視[J].農村經營管理,2008,(9)

[4]蘇明.完善國家財政支農政策[J].農村工作通訊,2008,(15)

[5]侯石安.我國財政對農業補貼的目標選擇與政策取向[J].農業經濟問題,2001,(4)

[6]蔣協新.秦富等.英國的農業支出政策及經驗借鑒[J].世界農業,2002,(10)

[7]劉漢成.中外農業補貼的比較及中國的政策調整[J].世界農業,2002,(10)

[8]魯德銀、雷海章.“入世”后的中國農業財政支持政策[J].財經研究,2002,28(2)

[9]農業部產業政策法規司課題組.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探討[J].管理世界,2003,(5)

[10]田維明、趙昭.中國現行農業政策對主要農產品的扶持[M].朱希剛編:農業經濟與科技

發展研究—1991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122-129

[1]肖國安.糧食補貼政策的經濟學解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5,(3)

上一篇:大豆貿易發展論文范文下一篇:保險經濟分析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