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

2023-03-07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幼兒園向小學生活的過渡階段,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作為幼兒教師,他們承擔著教育和保育的雙重任務,在孩子進入小學以后,隨著身心的不斷發展,保育的功能逐漸退化,而更加側重于教育功能,如果孩子以及家長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那么勢必會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產生厭學、焦慮等不良情緒。所以,怎樣使孩子從幼兒園的生活中逐漸向小學生活進行過渡,是每一位家長尤為關注的問題,對此,我們將從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差異性、適齡兒童入學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家長的配合工作等方面對幼兒教育向小學教育過渡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關鍵詞 幼兒教育;小學教育;過渡

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其社交能力以及社會技能的發展是朦朧、初步的,此時的孩子們正處于萌芽和成長階段。然而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必須在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教學環境、專業素養等方面開展實踐。

1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差異

對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差異進行準確定位,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孩子進入小學以后,接受的是傳統的教育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諸多變化,所以及時培養學生的穩定心理和適應性,是十分必要的。

學習形式有所不同,幼兒園的生活主要以游戲為主,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優秀的性格以及健康的心理,在孩子進入小學以后,教育的功能開始顯現,學生的主要任務從原來的游戲轉變為現在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知識性開始增加,娛樂性開始消退,伴隨著課時的不斷增加,學生們或多或少會感到些許的不適應,同時身心感到疲勞。

例如:在多數幼兒園中,老師經常會組織小朋友進行一些娛樂性強的游戲,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等。而在小學教師很少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即使組織游戲活動,也是與課堂內容相關的,這是幼兒園與小學學習形式上最大的不同。

學習環境有所不同,在幼兒園中往往在環境中體現的是童趣、美觀、豐富多彩的教室布景,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給孩子們提供寬松、自由的教學氣氛,而在小學的教室中,這種娛樂的味道則減少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講臺、黑板、桌椅等教學用具,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了不少。

例如:在某幼兒教學中,筆者發現教具都非常具有特色,據幼兒園的教師講,這是為了吸引孩子們,他們在教具的顏色、聲音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師生關系有所不同,幼兒園中,教師主要是針對孩子的生活進行照顧,幼兒教師會像父母一樣同孩子們進行零距離的溝通和游戲,但是進入小學以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育教學,對學生生活上給予的幫助也就相應地減少了,這就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被拉大。

例如:據某幼兒園中的一位幼師介紹,平時教學內容很少,大多數都是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組織孩子們吃飯、游戲、午睡等等,相比于小學階段,教師對這些生活上的照顧則會逐漸減少,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

教學方法會有所不同,在幼兒園中會養成各種知識的傳授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基本上都是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實現,具有娛樂性、趣味性、多樣性的特點,但是小學的教學方法則以書面形式和教師講解為主,當然不排除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是更多強調的還是知識的整體性以及系統性,相對于幼兒園的教學則顯得更加嚴格。

例如:在大多數的幼兒園中,教師往往很少對孩子們進行嚴肅的課堂教育,而是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進行教學工作,寓教于樂,而小學則不同,小學有規定的上課時間,在課堂上,教師會利用相關的教材,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教學,而且每個學期都會有考試,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

2 孩子入學以前的準備工作

小學生活是學生一生當中的重要階段,告別了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可謂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驚喜,同樣會出現些許困惑,不論是在心理變化上,還是在環境改變上,沒有哪一個孩子從入學開始就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換句話說,這需要一個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因此,在小學入學以前,幼兒園教師一定要幫助孩子對小學生活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讓孩子建立積極的入學動機,家長以及幼兒園教師應當培養孩子渴望學習的心理動機和積極入學的愿望。毫不夸張地說,這是兒童入學后能夠順利進入小學生活、投入學習狀態的前提條件,所以在即將離開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教師可以帶領孩子提前去小學校園進行參觀學習,讓孩子們盡快感受到小學的學習氛圍,也可以讓孩子們和小學生在同一課堂上課,讓孩子們提前適應小學的教學環境,進而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對即將開始的小學生活充滿期待,在他們的心理上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實例:某機關單位幼兒園組織孩子參觀小學活動,讓孩子們提前感受到小學的氛圍,在課堂上,他們積極和哥哥姐姐們互動交流,認真聽老師講課,提前投入到了小學生活中。孩子們對這種實踐活動非常感興趣,紛紛表示了對小學生活的向往。

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小學學習生活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是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幼兒教學的末期,幼兒教師需要營造出小學的學習氛圍,在上課之前對學習用具放置于固定位置,可以設置上課鈴聲,保證孩子們在鈴響以前進入教室,等待課程的開始,提醒孩子們上課時應當認真聽講,集中注意力,在課后進行認真復習,做好家庭作業,讓孩子們養成回家之后先做作業的良好習慣,讓同學們掌握規律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在生活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作息規律。

培養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即將步入小學校園的孩子們,年齡尚且幼小,安全意識相對淡薄,所以,培養孩子們對身體健康的初步認識,傳授他們簡單的自救方法以及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十分重要,比如:在上學和放學的途中,遵守交通法規、右側通行、能夠對信號燈進行準確識別,不與不認識的人搭訕等等。

3 家長配合的方法以及實際操作

首先,家長要經常給孩子灌輸一些小學的知識內容,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些和小學生活有關的圖書,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在休息日和平日的生活中要求孩子按時起床,與此同時,家長應當注意孩子在情緒方面的變化,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多多鼓勵孩子,切忌打罵孩子,爭取在入學以前,對孩子的不足之處加以正確的引導。

其次,家長應當敢于讓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最大限度上為孩子們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強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他們敢于面對失敗、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對老師的批評要采取理性的態度,使他們的心態更加陽光。比如:在晚飯過后,教孩子刷碗,在每天起床的時候,約束孩子自覺疊被,平日里,盡量多地讓孩子參加一些家務勞動,讓孩子形成自理能力。

最后,家長要與學校及時聯系溝通,讓孩子們養成禮貌、謙虛的態度,在和其他孩子共同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人際能力,盡量讓孩子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交往,使孩子成為一個了樂于交往的人。家長還應當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4 總結

以上便是針對幼兒園與小學教育如何順利過渡等問題的相關思考,其中的建議可能還不夠完善、不夠成熟??傊?,我們一定要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身心差異,采取相應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小學入學前的教育,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廣大幼兒教師以及學齡前兒童家長提供寶貴的參考建議,最終使孩子們能夠順利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為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乃至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學華,知識外儲化趨勢對傳統教學優勢的挑戰[J],教學研究,2000,1

[2]周兢,余珍有,幼兒園語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7

[4]陳鶴琴,創建中國化科學現代化幼兒教育[M],金稱出版社,2002,(23)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人文教育 科學教育 沖突與融合 協調發展

[作者簡介]周春初,朱健,湘潭大學(湖南湘潭 411105)

在現代大學中,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已是不爭的事實。應對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的原因進行剖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與協調發展。

一、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沖突

當今,大學科學教育對人文教育的沖擊涉及到大學教育的各個方面。首先,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表現為科學課程在學校教育中的不斷膨脹與人文課程的步步退讓和衰微,科學課程越來越占據了大學課程的主導地位。20世紀60年代發端于美、蘇(前蘇聯),隨后席卷各國的一浪高過一浪的“課程的現代化”,實際上是理科課程的現代化。其次,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還體現在書本知識與個體經驗的矛盾上?,F代科技知識浩如煙海,而且還在不斷地成倍增長,科技發展使人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盡可能多地把知識教給學生,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需求。再次,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還表現在大學的觀念上?,F代大學雖然在口頭上都表示要重視人文教育,提倡通識教育,但現實中“重理輕文”的情形非常嚴重,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重視實用的技能知識,輕視人文知識的傳授與學習。第四,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還表現在物質投入上。大學普遍重視理工學科建設,忽視人文社會學科建設。最后,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還表現在大學的職能上。在高等教育系統中,各所大學都把科研作為學校的主要職能,忽視大學引導社會的職能。大學職能存在功利化傾向,偏重科學研究,輕視文化傳承。

二、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沖突的原因剖析

筆者認為,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造成:

1.由哲學流派的紛爭引起,特別是與實證主義的興起有關。20世紀初期,信奉“價值中立”的實證主義科學取得了壓倒性的主流地位,把自己所強調的實證性、邏輯性和客觀性加以推擴,把適用于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式和邏輯準則宣稱為一切學科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范式,以科學真理為唯一真理,將知識加以層級劃分:物理科學最高,生物科學次之,社會科學再次之,而倫理學、美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甚至不能進入知識的殿堂,人文學者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此種狀況下,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為了改變自己的學科地位,也努力向自然科學看齊,以求達到最大程度的“科學化”,從而避免被擠壓。

2.社會轉型和產業革命導致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在農業社會中,生產知識缺乏,人倫教化知識相對比較豐富。第三次產業革命興起之后,學科知識成倍增長并迅速分化,特別是生產、生活實用知識得以迅猛發展,促進了人類物質財富的極大增長。由于人文知識具有非生產性、非直接實用性的特點,使得人們認為物質財富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得益于科學的發展,從而造成人們極為重視科學的價值,無視人文的潛在價值。于是,人們對科學知識、工具理性開始盲目信奉,由此而引發重視科學知識與科學知識教育,輕視人文知識與人文知識教育的潮流,科學教育占據了教育領域里的中心位置??茖W教育的登場、在場導致人文教育的退場、缺場,從而引起人文精神的深深失落。社會發展與轉型也使得大學教育中的功利主義得到張揚,造成學科發展的失衡。功利主義者主張大學重視科研的作用,強調創造直接的經濟價值,使得非生產性的人文學科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同時,制度化的科學學科體系進入學校教育,并取得了大學教育的主流和統治地位,最終造成與傳統人文教育的分離與割裂。

3.大學職能分化催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沖突。中世紀的大學,無論是否依附教會,教育職能都比較單一,純粹地致力于人文學科的研究與教學。19世紀開始,德國大學率先引入科學研究的理念。1809年洪堡把柏林大學的目標明確為擴充人類知識和培養科學研究人才,把教學和科研作為大學的辦學原則。由于德國大學在當時特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下取得了極大成功,其他國家開始紛紛效仿德國大學模式,現代大學的基調終于確立下來。從此,幾乎所有的有影響的大學都把培養科學家作為最大的榮耀,而忽視對文化的弘揚,甚至置之不理。20世紀初,威斯康星大學提出高校為社會服務的思想,被許多國家采用。它無論對社會的發展,還是對高校的發展,都產生了良好的效益。1963年,美國前加州大學校長克拉克在《大學的功能》中進一步提出:“由于知識的爆炸及社會各業發展對知識的依賴與需要,大學已成為‘知識工業’的重地,學術與市場已經集合,大學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服務站’。”由于人文知識具有非生產性,而科學知識具有明顯的生產性和服務性,能產生直接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所以在大學社會服務的職能擴張過程中,科學教育又進一步鞏固了它的主導地位。這樣,在大學的職能從知識傳播到科學研究再到社會服務的發展過程中,帶來了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的危機。

三、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要在大學中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與協調發展,必須通過以下路徑:

1.樹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理念。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科學教育未必沖擊人文教育,所謂科學教育沖擊人文教育的觀點,實際是由一種語境的誤差引起的。所謂語境,是由時間、地點、話題、對象、背景等構成的一切交際環境。從詞源來看,“科學”一詞是從國外傳入中國的,其涵義在大學里太模糊,科學究竟是相對人文學科的表現范式和思維方式提出的,還是代表真理提出的,一直混淆不清。而且,我國是在近代西方堅船利炮的威脅下,本著救亡圖存的目的引入西方文明,這時才出現“科學”的概念。近代提出的“學習西方科學”,但實際上學到的更多的是西方的技術。技術是對科學的應用,是一種器化的科學,而科學的內核是科學實證、科學理性、科學方法、思維方式。因此,今天的人們在不同時代背景、文化環境下談科學沖擊人文,實際上也是不太準確的。再看“人文”一詞,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語言環境下,含義也是也是不同的。“人文”,在中國古代語境中是指禮樂教化:“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圣達之意,化成天下,人文也。”而在現代的語境中,它的含義與中國古代是不同的。在《辭?!分?,“人文”被解釋為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但這里的文化現象,是否包括現代科學技術,仍然存在許多

爭議一因為今天我們幾乎眾口一詞地說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梢钥闯?,由于詞語概念的誤差和語言背景差異引發的所謂科學與人文的沖突并不確切,事實是,科學與人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同一事物,它們密不可分。

“沖擊論”觀點在很大程度是由認識的偏頗引起的,這體現在:首先,人們認為人文教育歸屬人文主義,科學教育歸屬科學主義,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對立必然導致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對立;其次,人們認為人文教育取決于個人本位價值觀,而科學教育取決于社會本位價值觀;再次,人們認為人文教育的內容是人文知識,科學教育的內容是自然科學知識。這些對立的認識造成了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似乎必然對立的假象。而實際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都是人文主義傳統的體現,一切學問都從人開始,利用科學征服自然,最后還是為了人,科學發現在滿足人的物質需求的同時還要重視人的精神需求。而且,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都是要養成人的和諧精神,反映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謀取人的幸福,消除人的痛苦。從現實看,人文知識與科學知識的傳授,都可以成為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實施手段。通過科學教育,可以讓人學會嚴謹求實的精神,通過人文教育可以為科學發現培養智商以外的情商因素。

在大學里,突出的問題是,無論是人文教育,還是科學教育,都沒有完全被理解和把握。當代大學中,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精神的培養。實際上,人文教育不僅是人文知識的傳授、人文精神的培養,科學教育也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授、科學精神的培養。雖然學科知識也在某種程度上人為地造成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分離,但精神的培養是普適的,受學科建制的制約相對教少。要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平衡發展,應該加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起來。從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實質來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是可以融合的??茖W精神是人的意識對客體的尊重和追求,具體表現為求真、求實和求利精神,亦即意識對真、實、利的追求。而人文精神是人的意識對主體的尊重和追求,具體表現為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精神。“善”,是有利于主體自身以及社會的目的的行為,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包括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而“美”,是人的本質和主體意識在客觀對象中的自由展現。所謂自由,是人的徹底解放狀態,是真正獲得自覺、自主、自為的狀態??梢钥闯?,求真、求實、求利未必就與求善、求美、求自由相沖突,相反,它們是相互聯系、互為目的與手段的,抽掉哪一方面都可以導致其他方面的虛無化。所以,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改變舊觀念,樹立正確的認識。

2.改善大學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實施方式。在大學傳統的教育實施方式中,科學教育被簡化為“我說、你聽”的灌輸,接受、占有及消費知識成為科學教育的目標。知識呈敘事性的表現特征,由事實、概念、規律、原理構成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用邏輯的方法將事實與結論鏈接成具有必然聯系的證明系統,這種邏輯性很強的結論式知識結構,沒有給個體的理解和想象留下絲毫空間,其權威話語的姿態,嚴重窒息了學生的好奇、質疑、批判、探索等心理,導致創造力低下。另一方面,在大力倡導人文教育的今天,許多大學增設了人文課程,舉辦大量人文講座,像傳授科學知識那樣進行結論性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非理性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個性特征,授課方式一成不變,授課內容一成不變,教學過程過于呆板。當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實施方式,不僅造成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沖突,也影響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目標的實現。例如,在科學發現中存在發現和證明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假設的提出、問題的提出是高度個性化的,依賴于非理性的靈感或自覺以及價值觀、成長經歷、審美偏愛、個人信念等個性,并不依賴于理性的歸納演繹,只有在假設提出以后,到證明階段才訴諸理性、還原經驗陳述,以獲得經驗的檢驗。因而,要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平衡與協調發展,還需要改善教育的實施方式。

3.協調好大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與引導社會等各項職能之間的關系。正如西班牙教育家奧爾特加所說:“科學研究是大學的附加功能,知識傳授、特別是人文知識的傳授是大學的基本功能。”實際上,無論是中世紀的教會大學,還是今天的已走向社會生活中心的世俗大學,道德風尚的弘揚和文化價值的傳承仍然是大學的核心職能所在。如果大學只是純粹從事科學研究,那么大學跟科學研究機構就沒有什么區別。誠然,社會的發展需要科學的推進,但是科學發展更需要人文的引導??梢钥吹?,科學發展到今天,已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是科學本身所不能解決的,如人類胚胎、克隆嬰兒、環境污染等問題,遠遠超過科學本身的能力范圍。奧爾特加在論述科學與人文教育在不同國家大學中的不同境遇帶來的后果時,舉了非常具有說服力的例證:德國人在科學方面的成就是驚人的,但他們對兩次世界大戰負有責任。因而,大學應該協調其各種教育職能的關系,避免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失衡。

(責任編輯:劉新才)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2、沿著先輩音樂教育家的足跡尋覓

3、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現狀與教學研究

4、試論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及其對策

5、現代教育理念下的高師音樂說課

6、關于初中音樂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策略探究

7、試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優秀音樂教師的培養

8、音樂教育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價值探析

9、音樂教育學領域的盛會

10、音樂教育方向藝術碩士人才培養目標探索

11、初中音樂課程研究文獻綜述

12、網絡教育資源在音樂主動性學習中的應用

13、全球化背景下音樂教育的本土化發展

14、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音樂教育技能的培養研究

15、多元化教學法語境下音樂教師的培養

16、藝術碩士音樂教育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17、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分析

18、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19、試論曹理音樂教育研究歷程與貢獻

20、對當前家庭音樂教育的思考

21、外國音樂教育對我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22、分析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23、國際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建議與策略

24、基于知識轉型的高師音樂課程改革

25、新課程背景下高師教師的幾個轉變

26、如何改變當前中職學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

27、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精準對接農村扶貧問題審視

28、十八大精神與中學音樂教育發展構想

29、河南省社會音樂教育師資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30、音樂教學研究現狀分析

31、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改革與實踐

32、學前音樂基礎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33、淺談非藝術類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

34、文化策略與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思考

35、俄羅斯音樂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活動初探

36、奧爾夫音樂在教育中的應用

37、當前中學生民族音樂審美心理的調查與研究

38、簡析幼兒園音樂教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

39、多媒體平臺下音樂教育空間的拓展

40、論鋼琴音樂教育科研工作對鋼琴音樂教育發展的影響

41、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法課程的教學研究與實踐

42、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分析

43、譜寫音樂教育的光輝篇章

44、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教育探析

45、民辦應用型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發展路徑探索

46、關于舉辦“第二屆音樂教師教育論文征集評選活動”的征稿要求

47、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女大學生就業現狀與對策

48、從《音樂教育的哲學》版本對比看音樂教育之變

49、多元文化視域下高校鋼琴音樂教育研究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開放辦學是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智慧教育契合于高職辦學的開放性理念,二者存在共生關系。智慧教育視野下高職院校開放辦學可通過智慧空間的打造、智慧課堂的創設、智慧教育資源的共享、智慧課程庫建設、智慧決策與管理,使之具備技術支撐,促進教學過程的開放,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面向國際開放辦學,樹立主動開放的戰略思維,從而進一步推進辦學的開放性。

[關鍵詞]智慧教育;高職院校;開放辦學;路徑選擇

[作者簡介]楊嶺(1987- ),女,福建廈門人,集美大學師范學院,講師,博士。(福建 廈門 36102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財政廳、教育廳終身教育課題研究項目——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終身教育專項)“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終身教育多元主體辦學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Z200041)

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智慧教育成為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新跨越、新追求。智慧教育的本質,在于通過技術的融合創建開放性、共享式教學和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服務,培養具有合作交流、開放包容的創造性人才。以智慧教育引領教育信息化的創新發展,從而帶動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已成為新時代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必然趨勢。高職院校亟待以智慧教育理念為指引,描繪智慧教育的藍圖,為開放辦學開辟一條可行路徑。

一、智慧教育視野下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邏輯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智能社會轉變,為我們呈現了人類文明進程圖。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戰略。2011年以來,國內不少發達城市紛紛啟動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智慧城市重要組成部分的智慧教育也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智慧教育是信息社會、智慧型社會在教育上的體現,極大地拓寬了傳統教育的時空,擴大了教育的規模,幫助受教育者更加自由、自主地獲得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本研究對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開放辦學路徑的探討是基于以下邏輯而展開的。

(一)開放辦學是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

1.開放辦學是適應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必然趨勢??v觀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可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也是高等教育一步步開放的過程。高等教育產生初期其職能比較單一,開放性還不凸顯;但從洪堡創辦的柏林大學開始,逐步承擔起了科學研究的職能;而到了威斯康星大學時代,高等教育逐漸從社會的邊緣走向了社會的中心,廣泛地為社會服務,依托于社會,開放性得到了體現。因此,從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開放辦學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與歷史必然選擇。高職院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開放辦學是符合其歷史發展規律的。

2.開放辦學是高職院校立足地方、服務社會、助推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基本途徑。高職院校大多依托于地方,培養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是地方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構建地方創新體系的重要智力支持。高職院校傳統辦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無法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只有開放辦學,立足于地方,服務于社會,才能推進高職院校實現跨越式發展。高職院校需要走出“象牙塔”,逐漸走入社會,與產業緊密聯系、共同發展,依托于產業的發展,同時推動產業的發展,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

3.開放辦學也是高職院校實現高水平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從外部環境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對高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要不斷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實現開放性辦學,其辦學理念、教學制度、課程設置等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倘若遵循陳舊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思路封閉辦學,最終只能淪為井底之蛙而慘遭淘汰。高職院校只有進行開放辦學,才能在發展中不斷吸收新元素,增強辦學活力,最終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唯有樹立開放辦學理念,將高職院校的辦學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把握行業企業的現實需求,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地結合,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建設履行自身職責,逐步提高辦學的開放性,增強辦學水平,提高競爭力,形成校企間、校際間、國內外相互融合的辦學格局,拓寬高職院校辦學的空間,才能不斷地提高教育資源的共享率,推進高職院校高水平可持續發展。

(二)智慧教育契合高職院校辦學的開放性理念

智慧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以知識為中心、以學校場域為中心的局限,追求教育的開放化,推進教育向社會輻射,有助于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理念的凝練和落實。智慧教育中蘊含的“開放性”不光包含通常意義上的開放教學,還包括立足于開放性網絡與軟件系統的高職課堂外學生的各類創新實踐。智慧教育克服了當前數字化教育的資源有限性、協同范圍小、信息分散等不足,旨在提高其智慧化、靈活性、開放性水平,推進教育管理、教育環境、教育資源為社會服務等各環節的智能化。這契合了高職教育轉型發展和攻堅克難走向世界的趨勢,是破解高職院校難以真正實現開放辦學難題的創新性選擇。

智慧教育理念與高職院校開放式教育的契合點體現于教育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開放性,還包括教學基本組織形式的開放性,如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甚至開放高職院校等,還有網絡教育、遠程教育、各類視頻公開課、網絡課程等,通過運用開源軟件,利用開放性的信息網絡進行人才的培養??傊?,智慧教育理念下,數字化、技術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學科研、管理、評價和服務日益廣泛,呈現出開放性特征,方便了人的學習,拓寬了教育受益面。

智慧教育所倡導的教、學、研、創的深度融合與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理念不謀而合。智慧教育提倡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探究與創造在課程和教學中實現統一,強調立足于教師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從而實現創新。因而,智慧教育所倡導的理念與實踐模式和開放辦學中所提倡的產學研的結合存在相契合之處,都主張學習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現實的高度融合、不同知識領域的融會貫通,都強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推進智慧型、具有批評性思維的開放性人才的涌現。

(三)智慧教育和開放辦學存在共生關系

1.智慧教育和高職院校開放辦學存在諸多相通之處。第一,智慧教育與開放辦學二者均是一個整體運行的系統,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相互關聯,共同作用于整體的可持續發展。智慧教育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對教育系統的各有機構成部分進行統籌,發揮各部分運行的最優效益,推進教育協調可持續發展。而高職院校開放辦學體現的是系統內外部運行的基本規律,協調內外部利益相關者,推進高職院校與外部環境的良性互動,盡可能滿足系統內外需求。第二,智慧教育與高職院校開放辦學對創新提出了訴求,包括技術上的革新,以及管理、合作、參與、協同等方面的創新。智慧教育本身就是依托于信息技術的創新而逐漸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同樣的,高職院校開放辦學不單涉及學校組織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包含著辦學中與外界互動的創新,推進高職院校多方參與、內外合作、透明開放等目標的實現。

2.智慧教育和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相互作用、共存共生。第一,智慧教育是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一種新興的實踐平臺。作為一種基礎支撐,高職院校在智慧教育中能夠創新多種方式的開放、參與、合作機制,探尋開放辦學的可行道路。智慧教育可以為高職院校辦學以及社會發展提供海量的數據,推進其內外部全方面滲透式的開放與合作。第二,高職院校開放辦學同樣是推進智慧教育理念的重要保障。開放辦學需要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增進教育信息與管理決策的溝通和傳播,開放辦學有助于廣泛吸納智慧教育所需的信息、技術、資源等,保證智慧教育的落實。第三,開放辦學要求高職院校實現開放與共享,對外溝通與合作,增進辦學利益相關者對高職院校的了解和監督評估,及時糾正高職教育包括智慧教育運行中的問題。開放辦學有助于進一步利用高職院校外部的智慧與資源,推動智慧教育的多主體協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二、智慧教育視野下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路徑

在智慧教育視野下,高職院校要探索出符合高職實際的開放辦學體系,充分地與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各界以及國際社會建立起良性互動、活而有序的開放辦學工作機制,通過調動各方力量,最終形成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開放辦學的良好格局。

(一)打造智慧教育空間,為開放辦學理念的落實提供技術支撐

開放辦學理念的落實不能脫離相應的技術支撐。泛在網絡、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是其核心技術,合力構建支撐起智慧教育的“建筑”,其中,云計算技術與泛在網絡是其地基,而大數據技術與物聯網是其支柱。因此,開放辦學理念的落實必須打造智慧校園,不斷優化智慧教育環境,為開放提供堅實技術支持。其中,應重點把握三大方面:一是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的服務性能,加強學校寬帶網絡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性能,搭建智慧教育云計算服務平臺,為智慧教育提供性能良好、服務便捷的資源服務和信息服務基礎平臺及網絡運行環境,盡可能為高職院校師生個性化和智能化的教學、科研與學習提供方便。二是要改善高職院校信息化技術設施、設備的條件,推進云計算、物聯網、高性能集成電路、大數據、新型平板顯示、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高端軟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創新應用。要建設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各類特色系統,逐步實現對高職院校師生、課堂教學管理的智能化。爭取在所有教室覆蓋有線入網和配備智能終端教學設備,在校園主要教學活動區域覆蓋無線網絡;完善學習終端,使學生學習需求能夠得到基本滿足。三是建立電子身份和統一認證系統,構建網絡化、一體化、智能化的校園環境,并且逐步建立和創新高職院校數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實訓室、智能實驗室、創客空間等智能化環境場所。

(二)創設智慧課堂,實現高職院校教學過程的開放

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智慧課堂引導學生面向外部廣闊世界,面向學生現實生活世界以及網絡虛擬世界,拓寬知識來源渠道,在課堂教學內容上向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開放,向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成果開放,逐步引導學生獲得更為主動和自由的發展。第一,整合與優化高職院校教學資源。開放教育的實質在于幫助每一位學習者獲得個性化的、充分的發展,其特征在于學習場所的可變性、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以及學習的自主性和個性化。高職院校要立足大數據時代,推進大數據的挖掘,以智慧教育推進教學各環節的改革,進一步促進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評估等向外界開放。第二,持續探索和創新智慧課堂與開放性教學。構建智能化智慧環境的新教學模式,不斷提高高職教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深度融合,培育智慧課堂的優質示范課,以試點帶動全局的發展和普及,促進高職教學模式的改革,創造條件引入慕課、翻轉課堂、云計算學習等新的教學媒介,積極推廣應用。第三,創建示范性的物聯網技術教學基地。整合多學科知識,積極在各研究中心、社會研究機構和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推廣數字化教學,以教育云為支撐,構建起教師教學與學習者學習的智慧空間,推進數據化、信息化智能環境的形成,推進教學和學習過程的開放透明化,增進學習自主性。通過建立智能化的教育、學習環境,將信息技術向學生的學習、活動甚至生活各層面進行深度滲透,幫助學生更加方便地得到最適合自身需求的服務,使個性化的教與學變得更加便捷,培養出善于利用智慧環境進行創造的智慧型人才。第四,將標準化教學與資源自導學習相結合。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自主地利用智慧環境進行探究、合作、共享、創新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在新一輪信息技術條件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推進智慧教育資源共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智慧教育具有共享性,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助推下,滿足社會成員對教育資源的需求。智慧教育具有交互性,通過人機溝通突破了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局限。同時,智慧教育具有協作性,為學習者提供了對外交流合作的可能性。所以,高職院校的開放辦學要依托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積極打造教育數據中心,實現智慧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推進高職院校與教育主管部門、其他教育機構的無縫對接,推送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以實現教育資源對社會的輻射。通過匯聚整合、適時購買、自建與共建相結合、積極引進等多種形式,實現社會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有機銜接,促進智慧教育與開放辦學的深度融合。

總之,高職院校要承擔起為社會服務的基本職責,建立符合社會實際的智慧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管理模式以及相應的運行機制,進一步強化高職為社區提供教育資源與教育服務的功能,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智慧教育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四)建設慕課等開放課程庫,面向國際開放辦學

隨著慕課的興起,開放課程庫等課程資源的創建和共享逐漸成為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的方式之一。優質的開放課程庫有助于彌補有限的優秀教師資源與多元優質課程建設需求之間的矛盾,大大節約了人力;有助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克服了因時間、空間對教育和學習帶來的局限,能夠實現遠程教學,解決了由于經濟、交通等因素對受教育者的限制。

因此,高職院校開放課程庫的建設必須樹立開放與共享的理念,堅守“開放”精神,擁有“包容”心態,探索富有可行性的課程資源建設、交流溝通與分享模式。積極建設課程庫等開放性平臺,創新開放性課程的摸索,建立可供大規模學習者參與的在線課程,積極向社會公眾開放,為其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推進高職向國際聯盟或區域進行課程庫的開放共享,積極吸引全球的服務商、各類出版機構、世界著名院校廣泛地加入開放性課程的創建;整合網絡公開課、微課等開放性課程資源,使之和開放性課程庫有機結合,以優質教育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的競爭和合作。此外,積極致力于與境外高水平一流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尤其是科研基地的共建,以增進科研資源的互補,組成國際性學術研究團隊,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學術水平。

(五)開啟智慧決策與智慧管理,樹立主動開放的戰略思維

高職院校只有從封閉、被動的管理困境中突圍而出,才能主動充分地利用自身優勢克服辦學不足,爭取有助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優質資源,不斷提高辦學質量。要改變簡單、初始的外事交流,將其轉變為一種對外開放的戰略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在開放辦學中爭取到主動權,才能提高開放辦學的話語權,不斷增強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文化自信。

因此,要樹立主動開放的戰略性思維,由被動適應和被迫開放轉變為積極主動地開放。從管理學視角審視高職院校的主動開放,可將其理解為富有自覺意識、自信,主動地參與到高職院校辦學的開放中。在管理層面集中表現為,能夠基于高職院校辦學實際,通過敏銳把握外部環境,為高職辦學和管理運行爭取良性環境,并運用智能化管理及時監控辦學目標的實現情況,避免管理和運行脫離既定軌道,積極采取措施來規避風險,預防決策失誤或辦學方向走偏。

此外,推進高職院校管理的智能化,逐步實現智慧決策和智慧管理。以教育管理數據平臺為支撐進行大數據的挖掘和利用,在管理和決策中逐步實現數字化、技術化的智慧型新模式,逐步推進高職院校分門別類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完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科研管理、資產后勤管理等信息系統,為學校的決策和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利用大數據為高職院校決策和管理服務,實現無紙化辦公,使學校管理更加便捷化、綠色化,提高管理效率,增強組織運行的開放性。

[參考文獻]

[1]祝智庭,賀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7-15.

[2]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1):18-26.

[3]楊現民,劉雍潛,鐘曉流.我國智慧教育發展戰略與路徑選擇[J].現代教育技術,2014(1):12-19.

[4]董黎剛,厲星星.開放化“智慧學院”的探索和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6):19-23.

[5]陳琳,陳耀華,李康康,等.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課程開發[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1):33-40.

[6]楊現民,余勝泉.智慧教育體系架構與關鍵支撐技術[J].中國電化教育,2015(1):77-84.

[7]萬靜.大數據:大學變革的機遇[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4): 67-71.

[8]陸月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實思考——以上海外國語大學慕課上線為例[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21-126.

[9]陳廷柱,齊明明.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高等教育的變革與挑戰[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5):109-117.

[10]陳德喜.高校開放辦學的價值、內涵與策略[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2-16.

[11]楊現民.信息時代智慧教育的內涵與特征[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9-34.

[12]劉若谷.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教育與教學研究論文范文第5篇

縱觀語文課程改革之前的傳統作文教學,存在著“少、慢、差、費”的現象,這都是老話題了。原因何在?人們往往對教材、教法議論得較多,而很少從思想觀念上去找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作文教學觀念純粹是一種陳舊的封閉型的。方法單一化,操作機械化,訓練程式化,目標簡單化,思想被束縛,課堂被禁錮。作文教學完全遵循“教師命題——學生作文——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單軌道運行規律。這種封閉僵化的作文課堂教學使課堂泯滅了生命的活力,完全局限于課堂,局限于教師的指令式作文,局限于學生的任務式作文,局限于作文的技能教學,局限于作文的評定結果,全然忽視了新課標所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師作文教學觀念應該從封閉型向開放型的作文觀念轉化,樹立“大作文”教學觀。

一.作文教學要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

我們在前面已經論述了新課標下的作文具有開放的性質,在這里我們認為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也需要開放型課堂。語文課程倡導一種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課程,作文作為語文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要開放并富有活力。作文教學,不應限于一般意義上的課堂教學。社會是大課堂,生活是活的教科書,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去開源引流,把作文教學向課堂外延伸。

一方面,加強作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作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也是相等的。初寫作文往往遇到想寫卻寫不出的矛盾,原因就在于封閉性。許多學生整日在家庭、學校之間穿梭,生活的封閉性導致思維的封閉性。作文教學應始終向學生的生活、思想、認識、情感、志趣以及知識實際開放,向社會、學校、家庭開放,把學生的視野引入萬花筒般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生活,力求使作文練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使作文教學的內涵與生活的內涵保持一致,通過開放,搞活作文教學,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除此之外,加強作文教學與社會綜合實踐的聯系。作文來源于生活,實踐是作文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去觀察社會,到社會生活中去實踐。社會生活為初中生寫作提供條件和廣闊空間,學生的社會實踐鍛煉了學生的作文能力,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學會了作文。

二.作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是每次作文訓練的“將軍”,站在三尺講臺上,對學生的作文訓練“發號施令”,作文的思想內容如有“越軌”,則“格殺勿論”。學生成了教師作文教學的奴隸,學生的一篇篇書面文章則成了教師“口頭諭旨”的一紙筆錄。教師沉迷在“惟我獨尊”的作文專制教學之中,從不思辨;學生束縛在“唯命是從”的作文命令性表達之中,“唯唯諾諾”。

我們常說,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一個墨守陳規的教師可能在一次次對學生答案的規范中扼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創新的意識。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從作文教學的“專制”角色轉變為學生作文訓練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作文教學的中心地位轉變為一個參與者、合作者,成為與學生合作的好伙伴。完全體現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沒有過去那種“師道尊嚴”。

一方面,要把教師的作文指導滲透到整個作文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這是由于作文教學雖然重點在課內,卻涉及到學生的整個生活實踐。所以完全可以深入學生生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共同活動尤其是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小組,潛移默化地分層進行指導,其效果遠遠超過在課堂上的長時間集中指導。

另一方面,教師自身要發揚創新精神,在作文教學中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師要樹立“教育者必須是創造者”這一現代教育觀念,勇于在實踐中探索,從封閉、單向、趨同的傳統作文教學思維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自己探索創新的才能,設計出富于創意的作文教法,點燃學生作文思維的火花。同時,教師要營造有利于發展學生作文創新思想的環境,讓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傳統的作文教育強調“師道尊嚴”,教師在學生面前往往“惟我獨尊”,這嚴重阻礙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亦步亦趨、唯唯諾諾,缺乏作文個性。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作文的個性,給其作文的創造力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環境。有了寬松的作文課堂氣氛,學生的作文思維沖突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三.作文教學要打破學生的被動局面,向挖掘學生作文潛能方面轉化。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動地位,學生處于教學的從屬地位,即教師是作文的施教者,學生是被教師施于作文教學的對象,是為了教師作文教學的需要而配合作文的對象,學生則完全成為了作文課堂的附庸。由教師布置完作文題目講解一番之后,學生或精心模寫埋頭苦干、或咬著筆頭苦思冥想,或拿出作文書籍準備參考“克隆”一番,如此這般,學生根本不是在隨心所欲,暢所欲言,而是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況下“做文章”,學生的作文興趣沒有調動起來,作文潛能也沒有挖掘出來。這是一種單調的、被動的作文訓練方式,不利于活躍思維、發展能力。因而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自主學習,自主作文。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作文時間,讓學生自己操作、思考、想象、觀察、實踐,增加課堂上學生參與作文討論、交流、充分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從“指令性”的寫作困境中掙脫出來,從被動的作文狀態中解放出來。把作文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作文潛能。

四.作文教學要由單純的技能訓練,向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轉化。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教學中狠抓技能技巧的訓練,把綜合性極強的作文分割成若干條若干塊。寫作的技能技巧不是不要指導不要訓練,問題是應放在怎樣的位置上,怎樣指導,怎樣發揮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的作文應該是鮮活的,有靈性的,有真情實感的,有青春氣息的。純技能技巧的訓練,抽掉了內容的真實、情感的真摯,搞文字上的排列組合,像窗花、紙花一樣,感人的生命力沒有了。虛話,假話,空話,不是發自肺腑的,從根本上違背了作文教學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本意。學生學寫作,是學語言,學觀察,學思考,是學認識生活,學審視美丑,學體驗人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要著力于學生作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五.作文教學要由純粹的重視評定結果向重視作文過程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轉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作文教學中,只講結果,不重過程。教師往往只關注本次作文結束之后,哪些學生的作文符合本次訓練“要求”,哪些學生的作文合符教師的作文“規范”,哪些學生的作文寫得離譜等等,然后,教師用紅筆打個分數作出評定,下次作文訓練之前再來個“宣判”,一次作文訓練就此結束。

學生在拿到教師評定好的作文時,往往也只是瞧一眼作文分數后就把作文本扔在了一邊,一次作文訓練的過程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在不該結束之時就草草收場,作文基礎好的依然能寫出令老師滿意的作文而傲然對待作文訓練;基礎差的依然在老師和同學的鄙視中寫不出好的文章來而漠然對待作文訓練。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但要關注作文訓練的結果,而且要重視學生作文的過程,包括學生對待作文的態度,學生的寫作情感,以及在作文教學中所培養和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教師要具有全面關注學生作文全程的教學觀念。即作文前搜集、積累作文材料的態度和辦法,作文中對材料的駕馭方法和作文的真實情感、真切體驗的表達,以及作文完成后“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保證作文質量的環節。

新課標下的初中作文教學改革作為一種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思想、理念,它將突破傳統語文作文教學的“瓶頸”,開拓語文作文教學的視野,展現語文作文的“人文性”。將作文教學引向課改洪流之中,奔向語文教育改革的美好未來。在實施新課標下作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初中學生在作文時,不但學會了說真話、心里話,抒寫真情、表達實感,作文時有話可寫,而且還喜歡寫,特別喜歡寫日記給我看,與我用筆交流,不再恐懼“作文”;也喜歡相互批改,完全改變了過去的作文狀況。有些學生搜集了幾本厚厚的資料,有些學生寫了幾本厚厚的日記,有些學生發表了好幾篇文章,有些學生好幾次獲得了作文競賽的大獎。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分享到了無窮的樂趣。

俗話說,教學的改革是一項創新的藝術。我想,只要我們每個教師敢于去創新,善于去創新,大膽去實踐,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下,我們語文教育的春天將更加明媚,我們初中作文教學改革的藝術之花,將會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劉秋林,語文教師,現居廣東深圳。責任編校:老 猛

上一篇:課堂教學有效性論文下一篇:高中計算機教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