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學范文

2023-03-03

教學范文第1篇

內容摘要:

高中化學教學要追求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徑.新課程理念的"有效"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可以采用興趣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 探究性教學等教學策略實施有效教學.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高中化學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新課程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教學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教學是藝術,這是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它倡導教學是一種教師個性化的、沒有公共的方法的行為,一種憑良心行事的、約定俗成的行為,主張影響教學過程的因素是復雜的,教學結果是豐富的,難以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但是,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才明確地提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

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對教學有效性的理解是: 教學有效性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學有效與否,要通過學生來表現。有效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教學有效性要關注教學效益,它要求教師有時間和效益的觀念。教師在課程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教學效益的問題,不能為追求形式拋棄對教學效益的追求。

教學有效性的實現要以教師自身的發展為基礎。教師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條件。

學有效性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條件,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能動學習,使學生有效學習,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教學的有效性還要關注教師的教學策略。在保證教學有效性的條件中,教師的教學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掌握教學設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階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識。

二、傳統教學中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分析

教學目標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往我們的教學也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領域,始終把反復練習、訓練的方式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學目標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漸演變成“熟能生厭”的現實,其結果就是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也辛苦。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課堂教學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低下。教師的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不能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學的基本著眼點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是教師組織教學的核心觀念。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書本和課堂為中心,學生不是自主發展,往往是教師“強制”下的一種發展,這種發展壓抑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師生互動性不強,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學生的活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活動實現知識信息和各種情感的交流,實現促進學生發展的目標。

不能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教學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影響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雖然我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并不認為傳統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無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有效的,通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熱情,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新課程理念下有效教學的合理性建構

1、師生交流互動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屬性,交流互動是主體間的相互聯系與能動的反映,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教師與學生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

2、學生是發展的、具有獨特和獨立意義的人。為強化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的特點,并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階段性和規律性安排教學活動,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成長,有培養前途,可以獲得成功。同時,還要承認,處在發展中的學生,有個性差異性,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均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到解決。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惡、情感、價值取向和知識基礎,教師只能激發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受事務,自主觀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3、“以學論教”,全面改進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創設有效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納,民主、平等、協調的師生關系。

4、組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系統,構建課程整合網上協作教學模式。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運用,以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為目的,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的教學技術應用觀。

四、新課理念下中學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1、興趣化教學策略,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實驗法、設疑法、競爭法、開展課外活動法等等。

2、生活化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信息化教學策略

當今社會下在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則必須實施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策略最終目的是學生不再是信息簡單機械的接受者,而要讓學生成為信息的運用者,在互動的信息中將知識進行重組,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探究性教學策略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體會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實施探究性教學策略要注意以下幾點: 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探究性教學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明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科學的同時,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進行探究性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推理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尋找規律。在實驗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體會?;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開展化學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開展化學課外活動,能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的基礎知識,提高實驗操作基本技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因而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心理特征、知識層次和能力要求,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揮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廣闊空間。

開展專題研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專題研討式教學,體現化學教學的探究性,實踐性特點。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新穎、活潑、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查閱資料,提問、質疑和嘗試解決問題,安排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允許學生各抒已見,并且答案是開放式的而不唯一。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和創新精神。

教學范文第2篇

一、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教師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必須從接觸學生開始,逐步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融洽,老師引導學生做什么,指導什么,共同學習、研討什么學生才會聽,才會認真去做。學生喜歡老師,覺得老師說的話中聽、講的道理對。初中年齡段的少年,心理的變化是很大的,如果學生不是從心理上接受老師,許多學習任務不能深入其心,往往流于敷衍,應付,只是機械的完成任務。比較好的目標是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老師說要讀書,學生會認真去幾本書,可能還會與老師交流一下讀書心得。

有的老師不認可與學生要關系和諧,總是居高臨下,講求師道尊嚴。“你應該如何如何;你不應該如何如何”學生說聽煩了,效果是很低的。如果這個老師是學生喜歡的,即使真地說得很啰嗦,學生還會津津有味地聽,可能還會跟老師笑笑說:老師,我明白了,呵呵。暗示老師話多了。關系融洽,一切好辦;關系緊張,小事也大。

還有的老師與學生的關系“過于親密”了。失之放縱,學生也不會認真聽老師講什么,你老師的意見如何,他因為不重視你這個人,也就不重視你的話。

關鍵在于怎樣建立這種和諧的關系。我的體驗是尊重和鼓勵。人人都是有尊嚴的,學生其實很渴望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彬彬有禮、以誠待生,尊重是互相的。會心一笑,對老師是很幸福的事,對學生也是很幸福的事。這里特別提出是對后進生,一定不要帶有色眼鏡,沒有一個學生說我天生愿意后進,是因為主觀、客觀各方面的原因促成的?,F在老師教他了,要想辦法幫他進步,不是打擊他,要培養他的信心和興趣。

多鼓勵,誰不愿意聽好話呢,我們成年人也愿意聽。所以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發現一點微弱的亮點都要真誠、熱情地表揚。這樣一個亮點會變成兩個,兩個變成三個,三個變四個,越來越多。當學生在學習上做得不好時,或者犯錯誤時,要“批評地表揚,表揚地批評”,真心為學生好,真心地指出他的不足,讓學生理解,老師是真心想讓自己進步,怎么不會聽呢?強硬地要學生寫什么“保證書”,心里的想法、自己的行動能用一紙文書保證了嗎?而且“保證書”之類是“思想斗爭”這文革思想的遺留,是打擊人用的,不是幫助人用的。學生的心是敏感的,他會知道老師是真正為他好還是“收拾”他。

在此基礎上,老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識修養共同建立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嚴、地位。這樣,學生信服老師,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二、給學生空間,老師不包辦,也不放手。偏執點說,語文是學生學出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課程標準》也明確地說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好語文需要大量的閱讀和寫作。張中行先生告訴別人提高語文能力的方法就是四個字:多讀多寫。教師要給足學生的空間,盡量多給學生進行語文實踐的機會。教學是門藝術,教師要絞盡腦汁想辦法去創造這樣的機會,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情境。

三、多與學生溝通。溝通的辦法很多,傳統的便箋、日記,現在的電話、手機、短信、電子郵件、QQ、MSN等等,皆可用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多積累、多讀書??措娨?、上網時都可以學習語文。

怎樣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養成學生正確的朗讀習慣。從最基本的開始。朱熹的四到就是很好的辦法。我以為朗讀習慣中最重要的是坐姿。柳公權說筆正則心正,我借用為坐正則讀正。坐正了,坐直了,注意力會集中;精神狀態會更飽滿。坐直了,身體撐開,肺活量才大,氣息才通暢;發聲才有力,才長久,才可以控制;想長便長,想短便短,欲重則重,欲輕則輕。坐不直,大概可以說就朗讀不好了。怎么幫助學生養成這朗讀習慣做法多多。這里要談的是從老師角度說要多用心,多費力;從學生角度說要有興趣、有恒心。本著這樣的原則,什么方法都可以試。

教師要重視、要給時間。老師要重視,說句心里話,教課的語文老師們,誰特別重視朗讀?這樣算,整個語文教學為十成,朗讀占幾成?“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老師用多大力,學生朗讀才能出多大成績?;蛘邠Q個說法,朗讀這種策略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必要手段;或者再直白點,只要朗讀做得好,語文就好。這個觀點語文老師們認可不認可。會不會說歸說,做歸做?

這個問題是首要的,這個問題解決了,怎么訓練,什么方法這都會迎刃而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想做了,還有什么做不好的?大可以找一本《播音學》之類的書,教方法;教學中琢磨,辦法有的是。

、

怎樣引導學生寫好日記?

培養興趣。講點古今中外名人寫日記的事例。比如魯迅日記、竺可楨日記、夏承燾日記、宋云彬日記。談談古今中外語文好的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特別是教師自己現身說法。我的做法就是這樣,因為我自己目前寫日記,而且基本每日不落,我告訴學生後又拿來給他們看,他們果然倍感有趣。教師要重視日記批閱、鼓勵式評價。

批閱是與學生交流,一定要寫評語。關于這方面,不講什么道理,只說一件事,一次批閱日記,一個學生高歌記了這么一件事:“日記發下來了,彭莉把老師寫給她的評語給我看‘很好’,我沒有理她。老師只給我寫了個‘優’字,唉。”讀後我很吃驚,想不到學生這么重視老師的態度,老師的評語。彭莉,我只給她寫了個“很好”,她就高興地給朋友看;高歌,我只批了個成績“優”,她很遺憾。所以,從那次以後,無論我多忙,日記一定寫批語;而且,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都認真寫。在評語里,可以和學生交流許多東西,此不贅述。

評價,鼓勵式的評價。我每周批閱一次日記,每次我都將能夠堅持寫或者比上次有進步的學生名字記下來,并簡單記錄一下他們各自的亮點。上課時,我將一一大聲念他們的名字,表揚他們,并且簡單提及每個人的亮點。有時可以有指導目的地表揚。一周一周堅持下來,效果非常好。除了幾個特別的學困生堅持不好以外,絕大多數學生日記越寫越好,越來越能堅持住。

教學范文第3篇

大同市城區二十八校 陳玉峰

小學數學教學隨筆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 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于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

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1) 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2) 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3)用于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篇二:小學數學教學隨筆心得

小學數學教學隨筆心得 ban

(一) 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于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內容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由于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注重機械的技能訓練與抽象的邏輯推理,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以致于使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秘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我們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 尋求知識背景 激起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為什么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幫助學生建構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征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生活中尋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為形象,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怕學為樂學。

(三)用于現實生活 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從哪里來,更要讓學生知道往何處去,并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篇三: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反思與感悟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反思與感悟

立人學校 韓艷玲

時間飛逝, 本學期是緊張忙碌而又收獲多多。在不斷的探索、學習中,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高效課堂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教學創新,實現高效。

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同時積累教學經驗,找出不足,有利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教學中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上,有思維深化,也有正誤辯論,有積極的合作。因此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努力使學生走進自己的課堂,使之樂思、善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為此,作為數學教師要以創新求發展, 進

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二、評價創新,全面發展。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充分利用共享資源,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學有所得。

教學范文第4篇

摘要: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目的。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景創設

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目的,在眾多教學改革的原則中,情境教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超越狹隘的數學教學內容,讓學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學習內容,讓數學“活”起來。本課題的研究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和學生的生活環境及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出發,創設出豐富的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課前預設情境,課內生成情境),作為支持和鼓勵學生的源泉,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好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好奇、渴求、探究、協作、交流等學習欲望,不斷地提出問題、探索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對數學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數學情境是進一步深化數學課程改革的需要。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主體性

現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線。數學課堂上教師面對的是活的學習主體,教師不可以用傳統的知識講授替代主體的活動,要給學生以自由、活動的空間,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情境教學不僅僅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還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要優化課堂情境,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充分感受數學,主動探究數學,主動運用數學。

例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時,學生已學習了點與圓的位置關系,我們就從復習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為起點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1;點和圓有哪幾種位置關系?

學生回答:有三種關系:圓內、圓上、圓外。

問題2:怎樣判定點與圓的位置關系?

學生回答:可以用點到圓心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之間的大小關系來判定:當d>r時,點在圓外;當d=r時,點在圓上;當d

教師小結:點與圓的位置關系有三種,我們可以用圓心到點的距離d和半徑r的數量關系來判定。

問題3:如果把一個點換成一條直線(用米尺表示一直線,與黑板上已畫好的圓組合進行演示位置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在同一平面內,直線與圓有幾種位置關系?

學生在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啟發下,通過教具的演示,很快就能得出直線與圓有三種位置關系:相交、相切、相離,并得出其判定定理。以同樣的形式來組織學習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學生的探究成功的體驗將會更充分。

在這里,通過復習與新授知識相似的舊知識引入課題,既是情境的創設,又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有一個共同點的起點,這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知識建構和探究精神的培養,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欲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欲。

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小而具體、具有啟發性,同時又有適當的難度,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不要運用不恰當的比喻,這樣不利于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能力的形成。

例如,我在進行《多邊形的外角和》這一課教學時,我創設了如下的問題情境:小敏在一個五邊形廣場周圍的小路上按逆時針方向跑步,他每跑完一圈,身體轉過的角度之和是多少?接著,再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實際問題的啟示思考推廣到一般情形。

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幽默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的需要之中去,從而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情境教學貫穿實踐性

情境教學注重“情感”,又提倡“學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同時還通過實際應用來強化學習成功所帶來的快樂。我們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寬闊的數學教學空間里,創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情境。例如,在進行《測量旗桿的高度》這一課時,我把學生帶到了操場上,進行了真實的戶外實際測量,其教學效果可謂“百問不如一做”,同時對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交際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和訓練。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不忘經常創設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發展,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角色,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成績也穩步提高。至此我似乎感覺在情境教學的領域中找到了如何將素質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融入學校的各個層面的有效途徑,并且可以繼續滿懷信心地走下去。

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促進者。新課程要求教師既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又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尊重、贊賞、信任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和學生互相展示案例,改變了單向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方式,真正形成了師生是互動的“學習共同體”。

四、初步成效

1.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師生的思維量。由于好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發現其中所含的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使得學生對數學認識發生改變,進而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態度發生了轉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新精神”。而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量。另一方面,由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靈活的教學機智,引導好學生,在提高了學生的思維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思維量。

2.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問題的設計逐步科學,教學板塊清晰,情境設計能力逐步明顯提高。通過研究,我們的教師不再“以本為本”,不再拘于課本上的情境,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教內容創設出合理的、有效的情境,能借助于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的問題更具有層次性、針對性,使得課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明顯增強,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數學學習的方式不斷地多元化。由于教師的情境創設,使學生明確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是“有意義的”,課后我們教師布置的一系列的實習作業使學生既把數學應用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五、主要成果

通過前期的研究,我們課題組開設了20多堂研究課,課題組教學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六、存在的問題及下階段重點研究的問題

通過前階段的研究,我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們下階段著重要解決的是:

1.教師對情境設計的科學性判斷與評析、情境創設的原則掌握不準確方面的問題、課堂教學中生成性問題情境的研究與把握。

2.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如何個性化設置情境;如何針對學生原知進行情境設計。

七、幾點想法

1.學校課題的研究,只要立足于課堂主陣地,研究就一定有生命力。

2.學校課題研究的目標,應立足于師生兩個方面——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

我們是年輕的,因此我們的做法和想法還比較膚淺;課題研究是年輕的,因此我們的失敗和挫折都可能存在。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相信最終成功屬于我們!

教學范文第5篇

【關鍵詞】教學光盤;光盤播放;案例;教學事件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通過向農村中小學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提高農村教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信息化發展。農遠工程采用三種設備配備模式,分別為模式一:教學光盤播放點;模式二:衛星教學接收點;模式三:計算機教室。這三種模式是向下兼容的,模式二和模式三具備模式一的硬件配備。教學光盤播放是三種模式所共有的,能否發揮其教學功效,直接影響到農遠工程的整體效益。本文探討如何應用教學光盤資源支持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

一 模式一概述

模式一是指教學光盤播放系統,包括教學光盤播放設備(DVD影碟機+電視機)和成套教學光盤資源。配備模式一的農村小學教學點普遍存在教育資源匱乏,教師數量不足,師資水平不高的問題。有效使用教學光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些困難。教學光盤資源按資源類型可分為:多媒體教學資源光盤、小班教學光盤和專題教育光盤等。其中,小班教學光盤屬于課堂教學實錄,它包括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這類教學光盤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教師授課,對于教學點具有重要意義。而多媒體資源類型的光盤提供了與教材相關的課件、視頻、音頻、動畫和圖片等資源。本文探討的主要是課堂教學實錄類型的教學光盤。

二 基于案例的學習支持的教師教學設計

教學光盤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诠獗P的教學設計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根據光盤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另一種是根據教學設計選擇光盤資源。其中,后者要求教師有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以及選擇或整合光盤資源的能力。而前者適合于教師應用小班教學光盤進行替代性教學或者借鑒光盤中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方法。教學光盤中的優質課、示范課包括了完整的教學過程,屬于視頻案例。下面從基于案例的學習這一角度分析教師如何借助教學光盤設計教學。

1 基于案例的學習

案例是對真實問題情境的描述,這些描述可以采用文本、圖表、視頻等呈現形式。[1]案例與特定的專業或領域有關。對于醫學專業人員,一個案例可能是病人的病歷和檢查結果。對于專業教師,一個案例可能是展示教師教授某個主題的一堂課的一段視頻。教學光盤中的視頻案例描述了教師導入新課、講解知識、組織教學活動等一系列教學環節。教師根據視頻案例設計教學的過程就是基于案例的學習過程。課堂教學是一種真實情境下的復雜活動,而案例描述的是真實問題情境,并具有類似腳本的結構,因此基于案例的學習符合教師教育領域的特征,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假設農遠工程教學點某位教師要設計一節課,有如下幾種方式供選擇:A.閱讀教學參考書;B.聽學校其他教師講課,獲得經驗;C.觀看并分析這節課的示范視頻課例。方式A能夠為教師設計教學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書本知識轉化到真實情境時會有困難。方式B和C都是基于案例的方式,可以幫助教師設計教學。但教學點師資匱乏、水平不高,因而方式B可行性不強。教學光盤提供了優質的視頻案例,模式一環境下方式C具有實用性。因此模式一環境下,應提倡教師應用視頻案例進行教學設計。

2 應用教學光盤設計教學

光盤中的視頻案例包含一節課的基本教學環節,其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方法有一定的可模仿性。但視頻案例中的教學環境不等同于教學點的實際情況,基于教學光盤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在應用教學光盤教學的過程中,應正確處理好教材、光盤和實際教學目標這三者的關系。光盤播放教學的目的是以光盤為媒介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當光盤內容與實際教學目標不完全吻合時,應當以實際教學目標為準,合理安排光盤播放內容和播放方式。

(2) 觀看光盤,熟悉光盤內容

教師教學設計時應熟悉教學光盤內容,觀看時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明確光盤中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理解各個教學環節實施的目的。第二,分析光盤中教師處理教學重點難點的方法。第三,熟悉光盤中教師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的方式。教師應從實際教學條件和學生特點出發進行借鑒學習,不能盲從。

(3) 形成教學設計

通過反復觀看教學光盤,教師要形成適用于實際教學的教學設計,解決光盤播放方式、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師角色定位等問題。教師可采取由教學光盤引導,以光盤為腳手架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并針對不同的內容和教學環節設計不同的觀看方式。教師的教學設計思想體現在光盤播放的過程中。因此對于實際教學中觀看光盤的時機、內容、方式(如直接瀏覽、反復觀看、同步模仿等)以及何時講解等教學細節,教師必須明了于心,保證實際教學的流暢性。

三 教學光盤在教學中的應用

模式一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對教師能力要求不高等特點,在農村中小學應用效果較好。不少研究者對模式一進行了探討,總結出一些教學方式或模式。概括而言,主要有兩類。第一類關注教學光盤資源的功能特征和播放方式。例如,王陸等人[2]歸納出DVD教學資源應用模式的基本形態有:全程依托式、分段依托式、組合分段式和多重組合分段式。陳慶貴[3]指出基于光盤資源的教學應用模式有四種:直播教學模式、模仿對話教學模式、情景互動教學模式和資源整合教學模式。謝文斌[4]認為教師播放光盤的方式主要有先講后播式、先播后講式及講播同步式三種基本方式。第二類根據光盤播放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來分類。例如,郭紹青[5]指出模式一環境下的教學形式主要有替代性教學及替代和輔助相結合教學。王艷麗等人[6]提出“節目主持人”教學模式。綜觀這些分類方式,各有特色,探討了模式一環境下如何應用光盤進行教學的問題。但對于教學光盤如何支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光盤支持教學的優缺點等問題缺乏具體的闡述。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不管采取怎樣的光盤播放方式,核心在于引發并促進學生學習。我們可以從光盤資源支持學生學習過程的角度重新考慮模式一環境下的教學。教學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事件。一般說來,它包含一套外在于學生的、設計用于支持學習內部過程的事件。[7]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學事件為分析和理解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框架,據此可以分析如何有效地應用教學光盤支持師生的教學過程。

加涅把完整的教學過程劃分為9個階段:引起注意、告知目標、提示回憶原有知識、呈現教材、提供學習指導、引出作業、提供反饋、評估作業和促進保持與遷移。[8]雖然光盤資源可以提供學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但它并不能提供促進學生學習的完整的教學事件。例如,光盤資源能夠呈現教學目標、傳遞并講解教學內容,但難以為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和反饋,不能評價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根據光盤創設這些教學事件,通過播放方式或教學策略解決這些問題。此外,由于教學光盤的介入,改變了教學環境的要素,增加了電視里的教師和學生這兩個要素,因此課堂教學事件的引發和實施方式與一般課堂有所不同,具體闡述如下。

1 引起注意。光盤播放的視頻畫面有助于引起學生注意。在光盤播放教學過程中涉及到電視機課堂和現實課堂之間教學情景的轉換,例如從電視畫面轉到黑板,由電視上的教師講解轉換到課堂教師講解。這時教師要采取適當的策略(例如,用遙控器將電視畫面暫?;蛘哂谜Z言或姿勢提醒學生),重新組織教學,引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轉換。

2 告知目標。教學目標指明了學生努力的方向,是對教學效果的預期。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光盤播放或二者結合的方式闡明教學目標。電視中的教師所闡述的教學目標應與實際教學目標一致,如果二者不一致,教師應采取自己闡述的方式,避免誤導學生。

3 刺激回憶先決性的習得技能。課堂教學時,教師往往通過提問或練習鞏固已學知識,為新授課做好鋪墊。這種做法的目的是激活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把先前學習提到工作記憶中。在光盤播放中,電視里的教師也有類似的教學活動,但主要面向的是電視中的學生,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4 呈現刺激材料。光盤資源中的教學活動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有豐富的刺激材料。教師應合理利用好光盤資源,分析知識呈現的方式和教具等刺激材料的使用目的和方式,引導學生從中學習。必要時,教師也可以自備教具模仿光盤中的教學活動,直接與學生進行交流。

5 提供學習指導。播放光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課堂教師傳遞教學內容。但電視中的師生和課堂中的師生處于時空分離狀態,彼此間不能進行實質性的同步交流。因此電視中的教師并不能根據課堂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并提供學習指導。教師不能簡單地認為學生只要觀看了視頻就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形式組織教學、提供學習指導,如采取這些方式:電視中的教師提問——課堂中的學生回答——課堂中的教師講解點評;電視中的教師進行游戲教學——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同步模仿;播放光盤——教師適時講解。這樣就實現了師生對話交流。在遇到教學的重點難點時,教師除了適當講解外,還可以采取重復播放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6 引出作業,提供反饋,評估作業,促進保持和遷移。由于電視中的教師無法對課堂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和評估,不能對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因此提供反饋和評估作業這兩個教學事件需要課堂中的教師自行組織完成。教師必須注意觀察學生觀看視頻的學習效果,用暫停播放和提問的方式及時獲得反饋,以便順利進入下一教學環節。此外,教師可以借助光盤資源來組織引出作業和促進保持和遷移這兩個教學事件。

綜上所述,在應用光盤進行教學時,教師的角色定位很重要。有些教學事件(如引起學生注意、呈現刺激材料等)可以用光盤播放來實現,這時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另一些教學事件(如提供學習指導、反饋和評估作業等)則需要教師來實現。在實際教學中,九大教學事件并非要逐一按順序完成,而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滿足了某些教學事件的要求,那么這些教學階段就可以不出現。

四 結束語

農遠工程模式一為農村中小學提供了光盤播放設備和優質的光盤教學資源,但其功能的發揮還依賴于教師。教學光盤中的視頻案例對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具有借鑒意義,對教師課堂教學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借鑒和應用光盤資源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從自身以及學生的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光盤的功效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學光盤資源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腳手架。教師應從完全依賴光盤資源,到逐步模仿、部分依賴光盤資源,再發展到將優秀資源內化到自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最終實現教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Mayer, R.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nd)[M]. 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 2008.

[2] 王陸,王曉蕪,張敏霞.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DVD模式的教學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5,(11).

[3] 陳慶貴.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的教學應用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12).

[4] 謝文斌.農遠工程教學光盤模式應用初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10).

[5] 郭紹青,李秀明.多媒體計算機資源在模式一環境下綜合應用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7,(4).

[6] 王艷麗,程云,趙呈領.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應用中的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7,(2).

[7][8] R. M.加涅等著.皮連生,龐維國等譯.教學設計原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上一篇:教育學類論文下一篇:舞蹈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