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

2023-05-21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日漸明顯,能夠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準確反映,有助于企業投資者與管理者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財務分析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越發重視財務管理,對財務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對于財務分析的理解或者分析方法存在的問題,都將會對企業的決策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文章探析了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的作用,企業如何將財務分析應用于經營決策中,剖析了目前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存在的問題,包括:企業管理層不夠重視,指標分析流于形式,財務人員技術能力不足及思想的片面性,企業對財務報表的了解存在偏差,分析模式單一、分析深度不夠是影響財務分析應用于經營決策的重要因素。通過結合相關影響因素,提出企業應加強財務分析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及綜合素質,加強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制定科學合理的分析體系等對策來改進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效果。

關鍵詞:財務分析;企業經營決策;問題;對策

企業經營決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決策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只有真實有效的財務分析才能使企業管理者全面了解企業整體情況,制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及經營決策,實現科學化管理經營。目前,財務分析在企業中發揮的作用各不相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日漸明顯,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探討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的問題,期望能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能力,為企業能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的作用

(一)能夠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進行準確反映

財務分析能科學的分析和總結企業過去一段經營期內經營管理的狀況,反映企業發展中隱藏的風險,能夠真實反映企業財務數據中各項指標,準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企業決策者通過財務數據了解和把握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結合國家政策、行業發展、企業定位等對企業的未來進行預測,對企業的下一步發展規劃及經營進行決策,這樣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科學化經營,有利于企業的長遠規劃和發展。

(二)有助于企業投資者與管理者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競爭之激烈,對企業投資者與管理者來說風險越來越高,使得企業不得不加強內部管理制度。財務分析作為財務管理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使財務管理更加細致、科學,能使經營者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找出過往的規律和經驗,結合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進行管理決策。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做到未雨綢繆,盡量規避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遭遇的風險,提前制定應對策略,更游刃有余地應付市場環境的變化。

二、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層不夠重視,指標分析流于形式

在我國,企業管理者通常掌握著企業發展的決定權,許多企業外部財務報表由于受到企業制度影響,如納稅、審計等而被重視,而內部報表,則流于形式不被重視。目前,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已經認識到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還有不少中小企業認識不夠,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不重視企業價值的提高是對企業嚴重不利的。單一的利潤指標往往使得管理者僅著眼于短期業績而忽視企業長遠的發展規劃。

重業務輕視財務,忽視了對管理工作上的建設,沒有對財務分析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引起重視,財務分析工作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建設。實際上,財務分析是企業實現經營的承前啟后作用,通過分析能夠及時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與風險。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及市場狀況,通過對未來財務經營狀況的研究與預測、規劃等,為企業高層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確保企業政策的合理性。

(二)財務人員技術能力不足及思想的片面性

財務部是一個單位的核心部門,通常財務部門在高管會議中第一個發言,闡述報告內容,且內容實質都與企業經營發展密切相關,此時的企業高層統觀全局發展的問題,而財務要通過提高財務分析內容的可靠性,提高使用價值做好風險的把控。財務分析工作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專業財務人員,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目前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和能力都有待提高。

有些企業為了降低人員成本,任用非專業人員來負責財務工作,這樣基本的財務工作都得不到保障,更何談專業的財務分析。許多企業的財務人員缺乏對全公司整體情況的了解,有些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工作繁重,只是以報表平衡為目標,對于報表的數據沒有仔細分析,簡單的照搬公式和表面化的靜態分析,就數字談數字而缺乏聯動性、缺乏財務分析的實踐能力,無法有效的完成財務分析工作,可能導致財務分析的片面性,極大地影響了財務分析的效果。

(三)企業對財務報表的理解存在偏差

目前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企業通常情況下只關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而對現金流量表關注很少,導致企業對財務報表的了解存在偏差。認為通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這兩個財務報表便可以了解企業的全部經營狀況,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能準確的反映業務實質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母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之間的資金往來,通常是在其他往來科目進行核算的,這樣得出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也就沒有價值了。

而現金流量表基本體現了企業發生的所有業務活動: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是按照收付實現制編制的,能夠真正的反映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能夠清楚的看到企業資金狀況、支付能力、償債能力等。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發現企業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正確評價企業當期及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潤的質量,科學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為企業經營者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通過三張財務報表相結合分析,才能更全面的了解企業的營運情況。

(四)分析模式單一、分析深度不夠

分析方法的單一,僅將數據作歷史對比,而沒有與同行的比較,將財務報表、財務活動相分離來進行的指標分析顯然是不夠全面的。企業本身是具有綜合性質的整體,獨立性的指標分析并無實際意義,簡單的照搬公式和表面化的靜態分析,就數字談數字而缺乏聯動性,因此我們必須把多個重要的指標結合在一起分析,才能從整體的視角來分析企業經營情況,做出系統全面的分析報告。

目前全面綜合分析企業財務指標的方法中最主要的是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中的幾種主要的財務指標關系為: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凈利潤/總資產)×權益乘數 (總資產/總權益資本),這三個指標將企業的盈利能力、銷售能力與償債能力結合在一起,還能進一步分析。這種方法從績效評價的角度看,只包含了財務信息簡單的照搬公式而沒有深入地結合企業實際工作從企業績效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實力,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對短期財務結果過分重視,有可能助長公司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忽略企業長期的價值創造;財務指標反映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杜邦分析法在信息時代,顧客、供應商、雇員、技術創新等因素對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上是無能為力的;杜邦分析法亦不能解決無形資產的估值問題。

三、改進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效果的對策

(一)加強重視程度,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

財務分析的價值及作用的發揮是基于財務分析結果被企業領導層、管理者接受,并且愿意基于此調整企業發展及經營戰略的基礎上。財務分析不是財務部門獨立的工作職能,而使各個部門聯合的一項系統性工作,以財務部門為主,其他部門協同,對企業經營情況以及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研究。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要逐漸建立起對財務分析的重要認識。企業要整體提高員工對財務分析的認識,從企業管理者開始,營造一個良好的財務分析環境。

然后企業要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建立起規范化的財務管理機制。良好的財務管理體制不僅可以規范財務人員的工作,提高工作能力,更能為財務分析工作做好保障。同時,企業還應結合企業自身文化特色,把企業價值增長的戰略目標建立在企業的全面信息之上,把握當下,立足長遠,采取各種科學的戰略措施從容面對激烈的競爭,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實現企業長遠、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及綜合素質

財務分析工作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專業財務人員,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2014年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印發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2017年印發22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大力宣傳管理會計,旨在加強管理會計工作,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使企業管理向國際先進管理方式看齊。目前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和能力都有待提高,需要有針對性的、定期組織培訓學習。同時也可以考慮通過考核機制,提高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和工作積極性,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素質優秀的財務隊伍,保障財務分析工作的優質高效。

財務分析要充分的理解業務,融入業務當中,重要業務主動參與,財務分析同步進行,這樣的財務分析才能與企業經營業務同步更有針對性。因此企業在重視財務分析的真實性、有效性的同時,還應注重“業財融合”,給與財務人員了解企業的整體情況的權限,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根據采購、銷售等業務部門提供的一手數據,對財務報表分析進行更詳細、更貼近企業需求的財務分析報告,體現財務數據的及時、準確性。這樣的財務分析能夠使企業在第一時間掌握一手的數據,使企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加準確的制定規劃。

(三)企業應加強對現金流量表分析的重視

財務實踐活動應與時俱進,企業在重視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同時,還應加強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對于現金流量表而言,基本體現了企業發生的所有業務活動: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更能反映企業的現金流入、流出情況,清楚的看到企業資金狀況、支付能力、償債能力等,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發現企業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正確評價企業當期及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潤的質量,科學預測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為企業經營者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關注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及時發現財務問題,了解企業資金的運轉,比如利潤增長但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減少,很常見的是企業為了美化利潤,提高銷售,大量的增加應收賬款。而這樣應收賬款的大量增長,現金流減少,帶來的風險也是增長的,這樣的企業為了提高營業收入及賬面利潤,忽略現金流入無法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

企業要建立起對現金流管理的重要認識,將現金流管理逐漸引入到企業財務分析中,完善財務分析,逐步建立健全企業現金流管理機制。從發展戰略的眼光進行考慮,對現金流的主要流向進行科學的預算規劃;從發展戰術的視角進行考慮,對企業的現金流進行科學管控,如此可以提高企業財務分析的準確性,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決策提供有效的幫助,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制定科學合理的分析體系

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決策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而經營活動又會反應出財務分析的正常性,二者存在緊密的關系。數據的及時性及準確性,直接影響財務分析。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或者相對落后等,都將影響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如果企業發生了非經常性的重大事件,財務分析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

再有效的財務分析也只能揭示企業經營業績,不能直接進行決策。我們必須把多個重要的指標結合在一起分析,通過對企業不同發展時期采用不同的指標體系和方法、企業自身和同行業先進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的比較等,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劣勢,才能從整體的視角來分析企業經營情況從而得出結論,做出合理的短期、長期規劃。另外,考核指標必須和公司整體業績指標相互結合,不僅對業務活動的可能性分析,還要對研究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可靠性。同時還應兼顧分析企業經營業績指標、長短期經營業績沖突、避免受好高騖遠影響,脫離實際,影響部門的工作積極性。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靈魂與動力,尤其是處在新時代背景下,財務分析方法也要結合原有的基礎上加以不斷的創新,企業需要對自身財務分析方法有效創新, 這樣才使企業的發展緊跟時代步伐。企業應該結合當下比較熱門的互聯網、大數據、電子政務等技術,研究出一套貼合企業發展的財務分析方法,推動企業財務分析的進步。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作用日漸明顯,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必須結合自身情況,認真查找問題。重視財務分析對企業決策的作用,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分析體系,聘請或培養具有較高專業能力的財務人員,同時注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使企業管理者全面了解企業整體情況,制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及經營決策,實現科學化管理經營。企業應注重企業價值提升,制定科學的決策能夠使企業立足長遠、穩步向前。

參考文獻:

[1]費翔.以企業經營為導向的財務分析研究[J].財會研究,2018(33).

[2]吳麗萍.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J].商業會計,2018(09).

[3]王開亮.關于財務分析助力企業運營的幾點思考[J].企業戰略,2019(09).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公交企業既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又能兼顧財政資金的成本,并且成為百姓滿意、企業愿意、政府合意的大公交,以及成為大多數人的首選交通工具,已經成為減輕大多數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了?;诖吮尘?,公交企業應通過深化內部管理來加強對單車的油耗、修理費核算和車輛駕駛人員,售票人員的人員管理,從而在財政資金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上取得平衡。

關鍵詞:公交企業;資金成本;財政資金效益;企業經濟效益

 目前,公交企業大部分由政府補助,政府補助的財政資金 重在社會效益,但也得考慮一定的資金成本;但作為公交企業,尤其有民營參股的公交企業同時也是以盈利為目標,強調以經濟效益為主的,這樣我們就更得考慮財政資金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兩者的關系了。

一、相關理論分析

(一)財政資金效益

現代政府具有受托責任,即受人民的委托來管理國家財產,對人民負責。因此,為人民當好家理好財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管好用好納稅人的錢必須加強財政支出管理,財政支出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財政支出的效益。而對財政支出管理首要的是從財政分配人手,財政分配環節是財政支出管理源頭,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好壞首先在于財政分配環節。

財政分配著重看在預算編制中對財政支出結構安排上是否按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要求,分配中是否體現了“成本—效益”的原則,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財政效益還必須著重對財政支出管理配套措施進行管理。

(二)經濟效益

所謂經濟效益就是指社會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生產提供的效用滿足的程度,也可以稱為資源的利用率。它是需要的滿足程度與所費資源的對比關系。因此,它首先是一個效用概念。一般說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資源的生產效率、資源的配置效率和資源的動態效率。從微觀經濟效率來說,則是企業或社會在生產過程中投入與產出的比率,一般用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及其他實物性指標來衡量,為了便于比較,這些指標都是按可比價格計算的。而在許多經典社會主義理論家看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最為重要的定位在于宏觀經濟效率。

(三)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經濟效益是指企業利用各種經濟資源賺取利潤的能力,它是企業營銷能力、獲取現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規避風險能力等的綜合體現,也是企業各環節經營結果的具體表現,企業經營的好壞都會通過收益能力表現出來。企業的效益分析主要是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為基礎,通過表內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一套指標體系,通常包括銷售凈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利息保障倍數等,然后對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和評價。

二、公交企業財政資金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關系

公交企業財政資金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關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一)從資本結構看兩者的關系

資本結構是影響企業收益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負債經營程度的高低對企業的收益能力有直接的影響。當企業的資產報酬率高于企業借款利息率時,企業負債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否則企業負債經營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如果企業只注重增加資本投入、擴大企業投資規模,而忽視了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有可能會妨礙企業利潤的增長。

在對企業的收益能力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許多財務人員也忽視了資本結構變動對企業收益能力的影響,只注重對企業借入資本或只對企業的自有資本進行獨立分析,而沒有綜合考慮二者之間結構是否合理,因而不能正確分析企業的收益能力。

(二)從稅收政策看兩者的關系

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方針和原則,它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稅收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有利于調節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納稅環境。

稅收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能夠享受稅收優惠,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則被要求繳納高額的稅收,從而不利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國家的稅收政策與企業的盈利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

(三)從利潤結構看兩者的關系

實際上有時企業的利潤總額很多,但是如果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一些非經常性項目,或者不是由企業主營業務活動創造的,那么這樣的利潤結構往往存在較大的風險,也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收益能力。

三、其他注意事項

(一)評價兩者關系的原則

財政和企業經濟效益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我國還有許多問題有待于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企業經濟效益的核心是對企業單位的效益進行評價,而進行效益評價的關鍵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指標體系。正確確定評價企業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對于真實反映、合理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狀況至關重要。建立科學的評價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有以下幾個原則:

1 評價指標體系應能科學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狀況,以及企業的潛力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綜合反映企業年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礎上,客觀分析企業年度之間的增長狀況及發展水平,能較好地處理經濟效益的數量與質量、經營與管理、增產與節約、速度與效益的關系。

2 評價指標體系應合理而全面,能有效達到宏觀效益與微觀效益的統一;長遠經濟效益與當前經濟效益的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企業綜合評價應當通過建立綜合的指標體系,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各種因素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綜合評判。

3 通過評價指標體系應能了解和分析企業經濟效益增減變化的原因,以考察投資回報水平為重點,運用投入產出分析基本方法,發現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各種因素,真實反映企業資產運營效率和資本保值增值水平,以有針對性的找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

(二)過分使用歷史資料對企業的業績進行分析

在財務分析時,大多數財務人員都是以企業年度決算產生的財務會計報告為基礎計算各種盈利能力指標,來評價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在這種盈利能力分析中,人們所計算、評價的數據反映的是過去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情況,都是來源于企業過去的生產經營活動,屬于歷史資料。而對一個企業的收益能力進行分析評價,不僅要分析它過去的收益能力,還要預測分析它未來的收益能力。企業未來的收益能力不僅與前期的積累、前期收益能力的強弱有關,還與企業未來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有關。因此,如果僅以歷史資料來評價企業的收益能力,很難對企業的收益能力做出一個完整、準確的判斷。

財務人員在對企業的財務能力進行分析時,如果只注重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的物質性的因素,而忽視非物質性因素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就不能夠揭示企業收益的深層次原因,也難以準確預測企業的未來收益水平。作為集團公司則應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時刻關注乘客需求,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三)不僅要看財政效益,還要關心企業利潤質量

對企業收益能力高低的判斷,取決于企業提供的利潤信息,企業的利潤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的收益能力。一般來說,在資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越多,企業的收益能力相應越好;反之企業利潤越少,企業的效益能力越差。因此,很多財務人員在對企業收益能力進行分析時,非常重視利潤數量的多少。然而,企業的利潤額由于受會計政策的主觀選擇,資產的質量、利潤的確認與計量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質量風險問題。只看重利潤的多少,不關心利潤的質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利潤信息及收益能力的真實性,從而有可能導致財務分析主體的決策缺乏準確性。公共交通集團應本著“乘客的需要就是公交人的追求”的服務宗旨,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開源節流、降耗增效、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為立足點;以提供更為“安全、快捷、方便、舒適”的乘車環境為追求目標;加大資金投入,更新車輛設施,不斷提升車輛檔次和技術等級;合理規劃和調整線網布局,不斷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水平;科學調整營運結構,關心關愛員工,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形成了以經營城市公共交通為主營業務,多種經營和多元投資的交通集團。

我國現行的交通企業財務制度,在貫徹執行《新會計制度》基礎上,對單位的財務活動進行了比較全面和詳細的規范與管理,在資金的使用效益,增強公共交通單位的自我發展能力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企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交通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應當根據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涉及的新領域進行不斷的修改,補充與完善,以保證單位所需資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的暢通、合理、高效,從而推動企業盈利能力的不斷增長。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和諧公交”是我們新的征途和目標。展望公交的發展,我們公交企業正以堅定的信心、創新的精神、昂揚的斗志大力推進公交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創新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加快企業機制、體制的改革,促進行業發展,提高企業“兩個效益”,為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改革,為構造“和諧公交”,為方便乘客出行,做出新的貢獻。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企業財務目標是企業進行財務決策的行為規范,是財務行為和理財績效的考核標準。企業作為盈利性組織在不同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財務目標。企業具有社會性質,在承擔經濟責任外,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利用矛盾分析法的“兩點論”“重點論”“普遍與特殊相聯系”和“發展論”四個觀點,交叉闡釋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論證了兩者之間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企業所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和企業的實力相關的。企業的實力不斷增強,企業所履行的社會責任的范圍與程度等也是不斷變化的。

關鍵詞:矛盾分析法;財務目標;社會責任

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盈利?,F階段企業為了追求財務目標而忽略履行社會責任的事件時常發生。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2009年“血汗工廠”成為年度詞匯、2010年“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2011年“毒豆芽”事件、2012年“毒膠囊”事件、2016年魏則西事件、2018年權健陷“藥品騙局”漩渦事件等,無疑給我們敲響一記又一記警鐘。到目前為止,社會各界對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的普遍關系探討的比較多,而對兩者之間的具體關系探討的還比較少。汪名揚(2019)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管理需要變革[1],說明了變革的必要性,但并未具體說明兩者之間存在何種必要的聯系以及具體該如何改革。薛才玲與譚雅妮(2019)以社會責任為前提[2],對現行財務管理目標理論在當前企業的實際應用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韓磊與陳默(2018)認為企業要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就需要對企業管理制度與機制等進行改革。[3]筆者打破常規,從企業發展的各階段入手,把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與羅賓斯的社會責任優先秩序理論相結合,運用矛盾分析法的四個觀點來說明企業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對社會責任和財務目標進行動態調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矛盾點以及矛盾的解決會促進新矛盾的產生等,將矛盾分析法運用于企業社會實踐。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方法,對研究社會現象具有普遍適用性。運用矛盾分析法可以客觀地觀察與評價事物的發展以及用以研究社會現象的普遍規律。[4]本文引用了矛盾分析法的四個具體觀點進行研究,矛盾分析法的具體觀點如表1所示。

“兩點論”要求我們對待事物或現象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看待,要研究本質,防止顧此失彼,片面地看待問題?!爸攸c論”要求我們在分析矛盾時要分清主次、抓住關鍵,從關鍵問題入手?!捌毡榕c特殊相結合”認為研究對象的共性與個性可以共存,既要特殊情況特殊看待,又不能脫離普遍規律?!鞍l展論”認為事物或現象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矛盾是動態的、變化的。

(二)企業社會責任

近年來,隨著違反企業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的事件頻頻爆發,我國政府逐步加大了這方面的控制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規范和道德標準,或積極鼓勵或強制約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效果逐漸受到重視,例如2000年聯合國的“全球契約”計劃、2002年紐約世界峰會“企業社會責任”成為熱點話題、2002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的正式推出、2005年《公司法》的頒布——社會責任第一次被納入國家立法、2010年國內首次舉辦“企業社會責任案例的評選”。根據會計司2017年發布的《綜合報告研究簡報》顯示,我國內地企業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數量大幅度上升。

企業社會責任對象在企業經營環節往往容易與企業產生利益糾紛,而在企業經營進程中采取措施予以限制恰恰是對企業相關權益對象的維護。按照企業社會責任存在的意義,企業社會責任可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具體如表2所示。

法規層是對企業的基本要求,要求企業遵紀守法、交納稅款等。法規層是企業的基礎保證,能使企業正常存在。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就必須關注各利益層。利益層起著維護消費者和企業職工權益的作用,要求企業保證企業投資者的利益、在與供應商和銷售商的交易過程中做到誠實守信等。道義層要求企業節約資源、投身于慈善事業等,是企業給予社會的反饋。

(三)企業財務目標

為保證各個環節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企業需要設定相應的財務目標。這是評價企業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基礎。到目前為止,財務管理目標有最具代表性的四個理論。具體如表3所示。

理論一中所涉及的利潤最大化是指以提高利潤為目的,但是企業利潤實現的時間和資金時間價值、投入與產出情況以及風險問題不在其考慮范圍之內,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企業短期行為。由于非上市公司股價難以獲得,因此理論二的股東財富最大化對于非上市公司難以適用。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股價的變動受市場等多方因素影響,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狀況,但能避免利潤最大化存在的短期行為等問題。理論三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綜合了前兩者的優點,摒棄了缺點,化價格為價值,對報酬取得的時間進行了計量。但其原理與過程過于煩瑣、不易操作。理論四的利益相關者可以較好地兼顧各利益主體,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融合提供便利條件。但目前想要實現還有一定難度。在實際的工作中,隨著實力增強,企業的財務目標也會改變。處于不同環境或階段的企業,橫向比較或是縱向比較,其企業財務目標影響因素也不一樣,因此,企業財務目標從理論上來講會有很大的差異。

二、企業不同階段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聯系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羅賓斯曾在《管理學》中提出社會責任優先秩序理論: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會逐步隨著企業能力的增強而擴大范圍。企業的能力決定著其在不同階段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企業所履行的社會責任與和企業的能力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性。

根據美國管理學家伊查克·愛迪斯的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其能力呈現出由弱到強的變化。企業的發展包括發展、成長、成熟與衰退四個階段。我們結合羅賓斯的社會責任優先秩序理論進行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的探討:在企業的發展期,企業的實力不夠強大,應當把股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暫時把滿足股東利益以及實現企業的利潤作為企業的首要責任。這一階段企業既需要發展又需要積累資源,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范圍較小,只要遵守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證產品質量、對企業員工負責、對供應商誠實守信等。在企業的成長階段,企業規模有所擴張,仍屬于實力加強階段,應該關注雇員的自身發展,以此來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范圍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擴大。例如企業對員工的責任到了這一階段不再僅僅是滿足于保證基礎工資。杜鵬(2020)認為企業培養出符合市場要求的高素質人才[5],可以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在進行人才培養的同時要相應提供更多的員工福利,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關注雇員的未來發展方向,增強雇員的工作信心。這樣一來,企業對員工的投入加大了,其社會責任也就相應地增加了。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企業到了發展的中期——成熟階段。在這一階段,企業實力強大,會吸引眾多投資者、債權人以及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關注,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這些都納入了企業社會責任的范圍。隨著不斷發展壯大,企業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范圍也會逐漸超出企業對自身行為的想象。此時,環保、公益等會歸入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范疇之內。

三、矛盾分析法的運用

(一)堅持“兩點論”

“兩點論”也稱為“兩分法”。在對企業發展的同一階段的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進行分析時,我們需要用“兩點論”的方法,尋找出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即本階段的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要與財務目標相一致,防止急功近利、顧此失彼地看待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支持湖北省和福建省抗擊病毒,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捐贈領頭人,福耀集團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先生慷慨解囊,捐贈1億元人民幣。通過后期了解才發現,曹德旺先生從1983—2019年期間的捐款出資額已超過110億元。令人驚訝的是,這110億元全部為曹德旺先生的個人出資,未動過公司一分錢。他曾明確表示:“我做慈善決不會影響員工、股東的利益和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蔽覀兺ǔL岬狡髽I社會責任,大多數腦子里的第一反應是企業捐贈,但事實并非如此。捐贈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而非唯一途徑。[6]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要在企業的盈利能力范圍之內解決社會問題。一旦超過企業的盈利能力,就不是正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會妨礙企業的正常發展。

承擔社會責任必然要增加企業的經濟負擔,影響企業的利潤實現。因此,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要與其財務目標相匹配。假定企業承擔著過重的社會責任成本,就有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對制定下一步驟的財務策略造成重大影響。同樣地,企業也不能因為要完成本階段財務目標而不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樣勢必難以使企業向前發展,會使員工等利益相關人喪失對企業的信心,不利于企業提升形象。這樣的做法對企業完成既定的財務目標也是不利的。在分階段對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進行分析時,要對企業的經濟承受能力進行有效預測和計量,使兩者在共同發展中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切不可片面化地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

(二)堅持“重點論”

“重點論”要求我們在分析矛盾時要分清主次、抓住關鍵,從關鍵問題入手。我們可運用矛盾分析法的“重點論”結合前面所說的“兩點論”來分析企業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階段分別抓主要抓關鍵能使企業平穩進入下一發展階段。例如在企業的發展階段,我們要抓住矛盾的重點——企業的儲備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足,再如企業的成長期是企業雇員的能力以及企業需要進一步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范圍的擴大之間的矛盾。此時我們就要抓住重點,一方面要關注雇員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公司實力如何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要關注企業為雇員制定的個人發展計劃是否與企業的發展相匹配。

站在企業的整體角度來說,消費者與產品是企業取得利潤的基礎保障,企業獲得利潤才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如果產品質量不達標或者是對外宣傳的與產品質量不相符甚至是出現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就會本能地維護自身利益,輕者尋找替代品,重者則會對企業提起訴訟,社會公眾也會對企業的違法行為進行聲討,企業聲譽就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至是面臨破產。

2008年河北石家莊“三鹿奶粉事件”家喻戶曉,三鹿集團的雄厚資本與品牌優勢在短短幾個月之間蕩然無存,舉國嘩然。根本原因是企業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企業對于消費者的社會責任的缺失,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結果。再如2017年11月,吉林長春長生生物公司被曝出現問題疫苗,百白破疫苗指標不符合標準,緊接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7月15日在其官網上發出公告稱,長生生物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有記錄造假。一年之后,長生退(原長生生物)于 2019年11月7日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宣告破產。

對于企業的發展,企業要站在整體角度把握住重點。這兩個案件證明,產品質量是企業要抓住的重點。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改善產品質量,生產出優質產品。

(三)堅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結合”

企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重點矛盾,在同一階段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在實踐中,企業需要結合行業特點來處理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運用矛盾分析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結合”的這一觀點,既要具體考慮行業特殊性,又要注意不能使企業脫離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原本存在的普遍矛盾性。例如,立白集團因為其行業的特殊性而更加注重環境保護方面的企業社會責任。多年來,立白集團一直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16年在北京水立方發布了行業內首個“綠色健康戰略”,把立白綠色生活研究院的技術研發作為創新驅動。立白番禺工廠經過處理之后的污水甚至可以養魚,該項目被評定為“廣東省環境保護示范工程”。立白集團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加大了對環境治理方面的研發投入,在遵從矛盾的普遍發展規律的同時結合了行業自身特點來對社會責任程度進行適度的調整,使得企業更加適應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堅持“發展論”

運用矛盾分析法觀點中的“發展論”,分析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矛盾的動態變化,防止思想僵化。隨著矛盾的不斷解決,在理想條件下,企業的發展如同人的發展,在不斷探索之后,最終會實現兩者的共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范圍以及程度與其自身發展狀況存在著必然聯系。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在一種或系列責任為主的情況下,不能否認另一種責任或另一系列責任以及下一階段矛盾的存在。上一階段的矛盾會轉化為下一階段的新一輪矛盾,并由此促進企業財務目標的不斷實現,促使企業向前發展。馮鋒與張燕南(2019)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2006—2016年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作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判斷依據進行實證研究[7],探討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程度對企業發展以及公司績效產生的影響。他們所得出的結論是: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公司績效、企業發展之間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劉朝霞(2020)選取的研究樣本是我國滬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4—2017年的數據[8],其對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的關系也做了相關的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與經濟“新常態”背景的雙重壓力下,企業的社會責任、成長性與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多、成長性越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會越高。

針對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或企業發展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并最終取得共同進步的結果,筆者認為,企業要明確這兩者之間最終是共同發展的狀態。企業在制定財務目標時應該注意考慮社會責任所帶來的預期影響。同樣地,企業在確定當期或后期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范圍與程度的同時也應該考慮財務目標對它的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矛盾分析法我們可以知道企業的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在企業的不同階段、同一階段或是整體發展中,都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關系主體,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企業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可能以一個單一目標貫穿始終,必須要在不同發展階段制定不同的財務目標。企業在制定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時要考慮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狀況,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的發展。要想真正做到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相匹配,企業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階段分步驟對兩者之間的匹配度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汪名揚.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管理變革[J].中國市場,2019(12):69-70.

[2]薛才玲,譚雅妮.基于社會責任觀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4):204-206.

[3]韓磊,陳默.淺談社會責任觀下企業財務管理的變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8(2):221.

[4]《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編寫組.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42.

[5]杜鵬.企業人力資源強化建議及實踐意義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0(7):88-89.

[6]鄧玉華.基于社會責任的企業競爭力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3.

[7]馮鋒,張燕南.社會責任承擔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行業競爭的調節作用[J].山東大學學報,2019(5):93-101.

[8]劉朝霞.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實證研究[J].經營與管理,2020(6):62-66.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首先對企業財務危機和財務危機預警體系進行了闡述,并從五個方面對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財務危機 預警體系 構建

一、企業財務危機

1.定義

企業財務危機是指企業財務狀況不斷惡化,財務風險不斷加劇,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出現信用危機,導致企業遭受財產損失、企業形象受損等,直至破產的所有事件的總稱。企業財務危機有大有小,但是如果在企業整個經營過程中,一旦某個部位或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使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甚至導致企業破產的結果。

2.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預兆

(1)企業經濟效益長時間低下。企業生產資源必須按照其銷售能力的大小進行合理配置,如果配置不合理就會使得企業積壓存貨,無法有效轉移風險,使得企業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致使資金不能正常周轉,這會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除此以外,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的原因還可能是企業競爭力持續減弱和企業過度追求規模擴張等因素。

(2)企業財務結構不合理。①企業籌資結構不合理。企業貸款的過分增長,會導致企業籌資結構的不合理,從而產生企業承擔不了過高的籌資成本,還貸高峰到來過早或過于集中而導致企業無法償還等結果;②企業投資結構不合理,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或投資行為失策,重復投資等會使得企業投資結構不合理,無法承受投資帶來的風險。從面使得最終收益偏離預期收益,投資回報率低。

3.企業財務危機產生原因

(1)外部因素。由于自然條件或政治形勢等不可規避因素,導致的供求關系的改變,從而致使企業財務危機;稅收政策的變動,利率、匯率的改變,通貨膨脹和緊縮等宏觀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從而致使導致財務危機。

(2)內部因素。如果企業在經營管理和財務活動上出現不妥當的經營和投資行為,就可能為企業帶來財務危機。

二、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1.定義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指通過設置一些財務敏感性指標并對其進行觀察,及時利用數據進行財務危機的預知、報警與處理的系統,該系統可以對企業內外經營活動的各種相關資料進行全面分析,提前預知企業的潛在風險,并以財務指標數據的形式警示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同時可以對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導致財務危機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給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效率,有效規避風險。

2.特征及功能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是一種預報和處理企業財務危機的系統,能夠及時規避企業偏離軌道的經營行為,它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實行資料分析的數據化管理,實時預警和監控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隱藏的財務危機,為企業經營者提供準確、可靠的經營決策依據。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所具有的功能有:

(1)發現并預告財務危機,提供處理依據。該系統可以結合相應的政策和市況,對企業各種生產經營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判斷企業財務狀況,除了可以進行預警外,還可以從根本上找到危機產生的原因,為管理者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有力的依據,有效避免財務危機的發生。

(2)記錄危機數據,提供改進建議。此系統還可以對以往發生的財務危機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包括發生原因、應對措施和處理結果,并針對性地對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使得預警體系不斷地完善,為以后解決問題提供更多數據參考。

(3)全方位監控。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可以全方位地監控此過程,監測出企業的自身的能力與實際情況,比如資產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成長能力、資本結構及現金流量狀況等多個方面。

3.建立條件

企業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財務危機預警體系,首先要建立相對獨立和健全的預警機構,該機構的日常工作可以交由企業現有能力較強的某些職能部門;其次要建立高效的資料信息收集和管理機制,對大量的資料信息進行收集、統計和分析;還要建立高效的預警分析機制,迅速將不重要或影響小的風險排除,重點對有重大隱患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從而快速找出財務危機出現的原因及應對措施;最后要建立靈敏迅速的反應處理機制,對財務危機進行深入預防、迅速處理,將財務危機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需要建立在大量資料信息基礎上,首先企業要構建強有力的信息收集管理機構,配備高能力的專業人員,明確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及反饋等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和內容及信息人員的工作職責,并對他們的工作提供必要、全面的技術支持。

三、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構建

1.構建過程

(1)非財務性指標的研究及處理。非財務性指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往往預示著比財務性指標更容易、更早發現的問題,比如研究國家宏觀經濟產業政策,如果出于節能、環保等原因,國家相關政策對企業生產經營進行限制,那么無論目前企業處于何種狀態,未來都不會有很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對非財務性指標加以合理研究和利用,往往能夠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簡單,提高問題分析解決的效率。

(2)財務危機預警指標的確立。預警指標可以從企業生產經營、財務活動等指標中選取,比如企業資產收益率、業務資產銷售率或者是現金流入比率等。企業要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選擇相關的預警指標。

(3)預警體系的構建。進行預警體系構建時,要將上述兩者結合起來,依照每一個預警指標的警度值,合理構建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2.預警值的測算

(1)根據財務危機預警指標測算。預警值對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對企業近三年的各項財務指標實際值進行深入分析,參考該行業中相近規模企業的平均水平,依照財政部在《企業效績評價》中規定的標準值,結合當前行情測算出預警標準值。

(2)計算風險指標的實際值和預警指標的得分。預算出風險指標實際值后,要將其和標準值進行比較。要對每一項預警指標進行評分,將最后的各評分綜合起來,得出的綜合分數就是財務風險評估得分。

3.預警區間的分類

風險預警區間對整個體系有指導性的作用,合理劃分預警區間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將企業財務風險分為危機區、預警區和安全區。指標在不同程度風險區,就表明企業面臨的風險程度不同,企業所要做出的安全防范和處理措施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這樣才能有效地對各種程度的企業風險進行預警和處理,對各種階層的風險做到有的放矢。企業要預防安全區的風險,警惕預警區的風險,及時合理應對危機區的風險。

4.財務信息系統的建立

靈敏安全的財務信息系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財務預警和管理效率。首先財務危機預警體系分析的信息大部分來自企業會計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規范是建立高效預警體系的基礎;其次是建立規范、綜合、訪問級別高的財務信息網,使得會計信息得到高效、快速的傳遞和反饋;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防范機制、加強財務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落實各項財務信息安全與保密工作制度。

5.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財務危機預警結果的準確性,保證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順利運行。建立完善健全的內控制度需要企業在經營管理和財務活動中,建立相對獨立的內部職能機構,完善財務風險分析制度,將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成程序化、高效化、規范化的企業管理制度。

理論上說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非常繁瑣和復雜:首先,要將會計活動管理放在內部管理的核心地位,加大對企業成本、資金和財務活動的管理和控制力度;其次,企業要依據國家相關會計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建立健全會計人員崗位分工、不相容職務分離、授權審批等制度;最后,加強領導對內部控制活動的管理,明確領導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和職責,切實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效率,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規范。

四、結語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財務危機時有發生,建立起合理高效的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能有效預防與規避財務危機,對已發生的財務危機進行及時處理。本文簡單介紹了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建立,旨在為同行借鑒參考,以求更好的應對企業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高翠玉.淺談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構建[J].科技資訊.2010(30)

[2]陳幫達.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淺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0(5)

[3]趙彬.淺議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的建立[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企業財務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水利施工企業從以往的中小型轉變成了大型企業,從較為弱小的水利部門發展成為強勁的國際化水利施工企業,從早期的手工操作改變為全程機械化作業。在這一系列的發展過程中,水利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并且在水利施工企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水利施工企業的建設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建筑在離城市比較遠的山村、鄉下,這樣就會出現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并且在水利施工企業施工過程中,由于工程的復雜程度,導致建設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地應用,在數據統計、成本預算等方面都會出現問題,使水利施工企業在財務上出現預算超額、資金流失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水利施工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財務控制和財務管理,不斷的強化財務部門的執行能力。

水利施工企業在進行財務控制的過程中,主要是進行資金成本的控制,有效的控制成本,是企業平穩建設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國的企業財務控制主要是根據國家的《企業會計制度》、《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規范》等等一系列的相關法律條款執行的。通過這些內容的有效結合,能夠利于我國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并且能夠防范企業經營風險,有效的保證了財產安全,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較大的收益。

一、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的現狀

從我國的總體情況來看,現在有許多的企業在內因和外因的雙重作用下,普遍都比較重視財務控制,并且正在不斷的探索能夠適合自己的財務體系,將傳統的財務觀念轉變成為采用各種有力的措施,使財務管理向生產、經營、管理的深度和廣度拓展,使財務控制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之中彰顯出其獨立、特殊的個性。

隨著我國的發展形勢,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已經逐漸的成為財務管理中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領域。水利施工企業對財務控制的現狀是十分樂觀的,因為在當前的實際工作中,逐漸的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使財務控制具有更加先進的理念和敏感的財務敏感度。在實際的應用中,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逐漸的將理論作為指導方針,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有效的促進了企業的整體進步與發展。

二、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原則

(一)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內部牽制原則

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內部牽制要能夠對每個崗位、部門、人員進行合理的職權劃分,使企業中的所有有效機制之間相互共存,不同的職位和權力有著不同的定位,確保水利施工企業內部的各項機構互相制約、互相監督。

(二)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適用性原則

水利施工企業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要能夠充分運用財務控制制度,有效的管理企業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財務支出和分配,將建設中的各個部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使用的資金費用統一管控,達到協調一致的目的。

(三)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全面性原則

水利施工企業在建設中的特點就是施工地點分散,在實際操作工程中會出現各種現實性的問題。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作為整個企業施工中的重要管理手段,要認清自身的重要責任,其目的必須是為了企業的經濟利益獲取。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管理體系,真正把內容落實到各個環節。

(四)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經濟性原則

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的總體目標就是能夠在建設合格工程的前提下,使企業的整體利益達到最大化。因此,財務控制的建立必須要考慮到實際建設成本,在經濟獲取的方面要科學合理。

(五)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適應性原則

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責任制度,并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及時的修訂企業財務控制的規范。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制度,必須能夠將工程中的所有資金支出進行統一的管理,以適應企業的整體發展勢態。

三、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的發展

(一)完善水利施工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機制

根據水利施工企業的現實情況,制定出相應的企業內部財務控制機制,其中還要包括企業財務核算制度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核算制度就是為了能夠保證在進行建設和應用的過程中,將資金的支收進行準確的預算,保證資金流動的透明性;財務管理制度就是為了嚴格的控制招投標、材料的采購、項目的管理、內部的審計、人員的培訓、定期的盤點、適時的監督和定期的考核。

(二)制定水利施工企業內部牽制制度

這種制度的建立,是為了能夠將企業中各個部門的資金使用進行統一的核算,使資產和經營活動都能夠隸屬于企業總體。因為,在水利建筑企業擁有著許多的下屬部門,而且這些部門所分管的項目不同,相應的資產使用和經營活動就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因此,制定水利施工企業內部牽制制度,能夠有利于規范企業財務會計的行為,有效的對企業風險進行了控制,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三)加強水利施工企業內部重大風險控制

對于企業內部的重大風險控制,是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控制企業內控缺陷,防止出現因控制不嚴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在通常情況下,企業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有以下幾點:一是質量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了企業工程施工材料質量監控成本、產品養護成本、監理核查成本;二是時間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了資金籌集使用成本、工程準備工作成本、工程進度跟蹤成本、工程竣工驗收成本、工程延期成本、利潤稀釋成本;三是材料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了招標成本、采購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庫室管理成本;四是設備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了機械維修檢查成本、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設備損耗成本;五是管理成本的控制,其中包括了人工費用成本、物資成本、崗位責任成本、監督檢查成本。

(四)加強水利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管理

對于水利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管理,要根據企業工程的實際情況,遠離財務管理部門的特點,要求水利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機構對工程的監督管理要到位,定期的檢查與不定期的抽查,對企業成本的費用支出進行詳細的核算,并對工程現場出現的問題及時的進行解決,提出整改的對策。

總結:總之,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是我國水利施工企業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控制手段,是提高我國國民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企業財務控制不僅僅要在水利施工企業中應用,在我國的各個行業中都要運用這種手法,來促使我國企業的整體發展。本文通過對水利施工企業財務控制的現狀與發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個人的一些意見,希望能夠為我國水利施工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鍇,李蕓.如何提升財務執行力.財務與會計.2006(04).

[2]王娟.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分析.消費導刊.2008(04).

[3]辛立民.試論勘察設計企業執行新企業會計制度.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7).

[4]黎婧一.中小企業財務規范化與健康發展.現代商業.2007(16).

上一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論文下一篇:財務風險防范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