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

2023-03-11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第1篇

基本情況

2020年12月,我懷揣對審計工作的無限憧憬,走進了息縣審計局的辦公大樓。彼時才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對審計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還不了解,更多的是好奇和期待。

在審計局工作的10個月,我參加了2個縣域審計項目,1個省審計廳外出交叉審計項目,從剛開始需要領導和同事手把手教的“審計小白”,到現在可以獨立查出重大審計線索,我在逐漸成長,也慢慢了解了審計的意義。審計常說“政策落實到哪里,財政資金使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審計工作就是沿著財政資金流向這條主線開展,追蹤查看資金使用情況和實際效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審計評價

作為審計青年,有活力、有闖勁是我們的優勢,但同時短板也很明顯,經驗不足,認識有差距,看問題、想事情、作決策方法過于簡單,要想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唯有堅持勤學善思、勤做善為、勤修善養。

勤學善思方面。審計工作的復雜性、專業性決定我們要將學習作為新常態長期堅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新知識儲備,調整知識結構,用最新的理論成果和先進的科學理念武裝頭腦。2021年年初開始的縣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從零開始,自己學習審計法規和準則,查看財政法規制度,了解往年財政審計案例……通過逐步摸索,慢慢走上正軌。

勤做善為方面。每一個審計線索的發現都離不開現場查驗,在扶貧審計時,我們走遍了羅山的每一個鄉鎮,走過田間地頭,走過河流小溪,走過荒草叢生,走過泥濘山路,親自去統計機井數量、測量灌渠工程、勘測高標準農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對審計青年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還應保持“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姿態,作為審計工作者,我必須以牛的韌勁和苦干精神,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一線,將一個個疑點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問題。

勤修善養方面。審計的特殊性決定我不僅要學習業務知識更要去思考如何堅守初心,廉潔自律,心不正則影歪,我永遠記得我在工作伊始對自己的要求。在工作生活中,我始終嚴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審計“四嚴禁、八不準”工作紀律,身為審計青年,我肩上扛著國家賦予的“經濟衛士”責任,必須時刻牢記黨和人民對審計工作的期許和要求。

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及處理意見

寫作能力有待加強。剛入職時,我單純地覺得審計工作只要學好業務知識就行。隨著工作開展,我才發現小到一份取證單,大到審計報告的撰寫,都需要專業精練的語言。我的文筆不好,對審計專業知識了解不夠,文件格式規范不懂,剛開始寫信息、取證單較為吃力,后來在辦公室經歷兩個月的鍛煉和日常積累,寫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差距還很大,審計講究以問題為導向,以質量取勝,所以下一步還需繼續努力。

審計能力有待加強。雖然自己參加過3個審計項目,審計業務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感覺能力不足。當前審計工作越發重要,形勢愈加嚴峻,對審計人員的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省審計廳下達的審計項目都是之前沒有涉獵過的全新領域,需要不斷學習。

處事能力有待加強。從校園到機關,我的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還很少,而工作中不僅需要精湛的業務能力,還要有出色的處事能力。如何和同事友好相處,如何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如何妥善解決問題,如何面對棘手難纏的審計對象......都是我需要學習的。做好本職工作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個人能力素養的全方位發展才是一名優秀審計人的更高要求。

審計建議

要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新時代的審計青年,要準確把握新時代審計工作職責定位,深刻認識審計機關肩負的使命,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在審計一線吃苦磨煉,在審計戰線上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審計青年要接好審計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做好審計精神的接班人和傳承者。

要練就過硬本領。審計人員如果不注重學習、不善于進取,就無法適應新形勢對審計的要求,要努力學習審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審計業務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審計干部要知行合一、以學促行,在審計項目中淬煉本領,在一線鍛煉干事之能,做一名全方位發展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要主動擔當作為。審計青年要有勇于擔當之膽,更要有善于擔當之能,面對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審計青年要敢于迎難而上,勇于負重前行,要有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有破解難題的本領,要有敢于碰硬的膽識,遇到問題不回避、遇到困難不退縮,才能擔當起審計的重任和挑戰,才能打好審計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作者單位:息縣審計局)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鵬起科技2020年被中興財光華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這是公司繼2018年以來第三次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本文梳理了鵬起科技2018年至2020年內部控制缺陷,并通過對導致內控審計否定意見的內控缺陷的分析解讀,以2020年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為重點,分析該公司長期存在的內控缺陷。

關鍵詞:內部控制;否定意見;鵬起科技

有效的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為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完善的內部控制體制也有助于規避企業所面對的潛在風險?,F以一家內部控制審計被出具否定意見的上市公司——鵬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614)為例,對該公司相關的審計報告及其內部控制缺陷進行研究分析。

一、案例介紹

(一)公司簡介

鵬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膠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系成立于1947年中國申聯橡膠廠,1992年4月經批準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資股份有限公司),同時發行A股及B股股票,1992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1月更名為鵬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鵬起科技的業務多元化,而近年來主要打造軍工+環保的雙主業的核心發展模式。

鵬起科技因2018年、2019年連續2年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2020年7月17日起暫停上市。2021年4月30日,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20年年度報告,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此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并于5月25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鵬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二)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分析

根據鵬起科技近幾年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可知,2017年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為標準意見,而從2018年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顯示重大缺陷及重要缺陷,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開始被出具否定意見,財務報告審計也開始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中興財光華對2020年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時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這是自2018年以來鵬起科技第三次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由此可以看出鵬起科技的內部控制存在長期的嚴重問題。

二、內部控制缺陷分析

從2017-2020年鵬起科技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可以看出,鵬起科技的內控控制缺陷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同時,2020年各項內部控制缺陷與往年的內部控制缺陷有著密切關系?,F對鵬起科技2020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導致否定意見的事項”中的內部控制缺陷,并結合2017-2019年內部控制情況進行分析。

1.未完全執行相關審批程序

2018年,鵬起科技實際控制人因個人資金需要在未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的情況下個人決定簽署相關擔保文件造成公司對外違規擔保合計15.8億元,占用公司資金約7.47億元。此外,子公司豐越環保于2019年度以327.72萬元的價格出售了賬面余額72,525.74萬元的存貨,未取得鵬起科技公司管理層批準,該存貨處置未上報母公司。再有,公司前董事長在未履行公司內部審批程序的情況下,于2020年私自刻制公司多枚印章。

上述問題都表明鵬起科技沒有按照公司內部控制的流程和規定執行,“授權審批控制”這項控制活動嚴重失效,違反了審批控制的兩個重要原則——審批要有界限、審批要有原則。像上述事件中的“對外擔保7.47億”、“出售存貨72,525.74萬”等明顯屬于“三重一大”制度范疇,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實施集體決策審批。

2.會計確認,計量不當

2021年1月29日,鵬起科技發布了公司2020年業績預盈公告,而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監管二部的調查分析后發現,該預盈公告存在較大的偏差。30日,公司收到了上交所《關于業績預告相關事項的問詢函》,要求說明鵬起置業(淮安)有限公司收入的確認時點、確認依據等問題。在經過11次發布延期回復《問詢函》公告后,公司才做出了具體更正。更正中表明鵬起置業(淮安)一次性銷售轉讓全部存貨不符合會計準則中的收入確認條件,調減凈利潤1.6億元。同時,依據涉訴案件進展情況補提和沖回了部分預計負債,調減凈利潤8,230.04萬元。此外,對于并購洛陽鵬起形成的商譽存在明顯減值跡象且存在減值的可能性較大,而公司在報告期未計提商譽的減值準備。上述會計處理不當的行為都部分導致了鵬起科技2020年業績預盈公告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嚴重偏差。

從業績預盈公告更正前后的數據中可以看出,鵬起科技試圖將利潤扭虧為盈。而具體導致業績營業預告產生嚴重偏差的原因,均為鵬起科技子公司會計處理不當。其中也可以說明一點,鵬起科技集團在子公司與母公司內部信息傳遞時沒有遵循“真實準確性原則”,而鵬起科技出于各方面的考量并沒有有效評估子公司財務數據的合理性。

3.采購業務、擔保業務控制嚴重薄弱

2018年,洛陽鵬起與宜昌唐鼎機械有限公司簽訂虛假合同,約定向宜昌唐鼎采購2臺3D打印機,洛陽鵬起通過募集資金專戶向宜昌唐鼎支付1,300萬元。上述公司實際控制人以簽署虛假合同的方式,將公司募集資金專戶資金支付給第三方,再通過第三方轉入公司實際控制人指定賬戶,形成了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資金占用6,455萬元。截止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日,由公司實際控制人個人決定并簽署導致的違規擔保共20起,合計違規擔保本金余額15.82億元。

“采購業務控制”和“擔保業務控制”是上市公司常見的內部業務活動控制,但由于采購業務涉及請購、審批、采購合同訂立等多個環節,出現差錯和舞弊的風險較大;同樣,違規擔保套取資金的案件也層出不窮,對外擔保的風險也是極大的。具體來看,鵬起科技在簽訂虛假合同以及擔保合同時,均未經過權力機構的批準,同時企業內控審計部門,并未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嚴重內控缺陷,內控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受到嚴重損害。

三、形成內部控制缺陷原因分析

1.內部控制執行不足

正如鵬起科技獨立董事在2020年度述職報告中表示“公司于2019年度按照監管要求,對公司部分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修訂。報告期內,公司嚴格按照最新修訂的內控相關制度執行,但因部分制度的執行過程中未能嚴格貫徹執行和落實,導致公司治理的實際情況與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和要求存在差距”。對于鵬起科技來說,盡管已對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但控制活動不足,設計合理的控制沒有按照設計要求執行,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執行就存在缺陷,內部控制制度只是停留在紙面。

2.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監督不足

鵬起科技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于內控的忽視是其內部控制活動無法達成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從2021年鵬起科技收到上交所《關于業績預告相關事項的問詢函》后,11次公告延期回復《問詢函》,董事、獨立董事、證券事務代表等相繼提出辭職可以看出,鵬起科技管理層對于企業自身的業績情況和內部控制監管不足,管理工作留于表面。

3.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對于鵬起科技來說,2018年至2019年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已經表露出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運營情況,這時就應該去評價內部控制某一環節執行的有效性,同時完善改正。此外,公司各管理部門對內部控制缺陷環節相關人員的警醒不夠,以此造成違規問題頻頻發生。

四、內部控制缺陷改進措施

1.提高財務人員專業水平

針對鵬起科技“收入確認”和“商譽減值”會計處理問題的錯誤,企業應進一步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技能,確保公司財務核算合法合規,堅持謹慎性原則。同時,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編制財務報表,促進企業規范發展。

2.加強審批程序的管理

針對鵬起科技違規擔保、虛假合同導致的實際控制人占用資金的情況,公司表示將不排除采取訴訟手段要求實際控制人償還占用至今并支付利息。同時應當,規范公司治理和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嚴格按照審批制度,做到“不得越權審批”、“不得隨意審批”,對于“三重一大”事項嚴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審批程序,從而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增強執行力。

3.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財務信息披露真實性是上市公司對財務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資本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針對鵬起科技2020年業績預盈公告出現嚴重偏差,公司應強化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審計部門在信息披露中的監督作用,保證監督部門的獨立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確保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

五、思考與啟示

1.內部控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內部控制是一個長期的事業,一個不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若不及時改善調整,往往會導致長期的內部控制缺陷。對鵬起科技2020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與歷年對比發現,現存的內部控制缺陷在往年都有跡可循。例如,有關印章管理的內部控制缺陷,在2018年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就有寫道“公司印章管理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缺陷”。盡管公司在報告中寫明了整改計劃,但這無疑為后來的前董事長未經批準私刻印章留下了隱患,而公司是否真的在有效實施整改計劃,引人懷疑。

2.內部控制是一個系統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有機系統,各個環節和業務活動都緊密聯系在一起,某個關鍵環節出現缺陷,很有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于鵬起科技來說,企業的審批環節出現了嚴重缺陷,這導致了采購業務、擔保業務、印章管理等多個控制活動的失效。

3.內部控制設計與執行應并重

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是前提,而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是保證,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才能使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發揮到極致。鵬起科技正是因為在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方面的嚴重缺失,才導致了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總結:通過分析鵬起科技2018年至2020年內部控制缺陷發現,看待缺陷時去尋根溯源的效果是較差的,企業應當對整個內部控制體系做好有效的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就重視內部控制的作用,加強公司管理人員內部控制監管意識,這樣才能防范于未然。

參考文獻:

[1]劉華.內部控制審計否定意見案例研究——基于上海家化的分析[J].新會計,2014(09):33-35.

[2]陳艷,王艷紅.淺議山東天業恒基內部控制審計否定意見報告及其啟示[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0(08):20-23.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16年12月財政部印發的12項審計準則(1項新增,11項修訂),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供了進一步的方向和業務指引。結合相關的制度和政策要求,文章以新修訂(制定)的CSA 1501、CSA 1504號審計準則為例,初步對新審計準則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及述評。通過運用比較、述評分析等研究方法展開研究發現,新審計準則不僅有助于提升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深化審計報告內涵,而且增加了審計報告的價值,為審計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依據和方向。

關鍵詞:審計報告 信息含量 新審計準則

一、研究背景

針對審計工作完成后所形成的審計報告,如何閱讀審計報告并充分利用其中的信息,如何挖掘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挖掘出的信息如何提供決策?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又該如何提升和完善?這一系列問題構成了本文研究的前提,特別是本次新修訂或制定的審計報告準則,在制度和政策層面提出了相關的要求,一方面既是對已有審計報告所含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并對其中的審計信息進行運用,另一方面則會促使審計報告信息含量發生質的飛躍。2015年1月開始,IAASB(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修訂及新制定一系列的國際審計報告準則,制定(修訂)目的之一表現為增加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主要包括:2015年1月15日修訂的ISA 700——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意見(Forming an Opinion and Reporting on Financial Statements)、ISA 570——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ISA 705——在獨立審計報告中發表非無保留審計意見(Modifications to the Opinion in 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ISA 706——獨立審計報告中的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Emphasis of Matter Paragraphs and Other Matter Paragraphs in 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ISA 260——與治理層溝通(Communication with Those Charged with Governance),以及2015年1月15日新制定的ISA 701——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Communicating Key Audit Matters in the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和2015年4月8日修訂ISA 720——審計師對其他信息的責任(The Auditor′s Responsibilities Relating to Other Information)。每一項準則的修訂不僅增強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助于公司治理,發揮審計報告所含信息的最大效應。因此,2016年12月23日,財政部印發《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這些準則對應IAASB的一系列審計準則,有很多相似之處和值得學習的地方,包括CSA 1504 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新增)、CSA 1501 號——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修訂)、CSA 1502 號——在審計報告中發表非無保留意見(修訂)、CSA 1503 號——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修訂)、CSA 1151 號——與治理層的溝通(修訂)、CSA 1324 號——持續經營(修訂)、CSA 1521 號——注冊會計師對其他信息的責任(修訂)、CSA 1111 號——就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達成一致意見(修訂)、CSA 1131 號——審計工作底稿(修訂)、CSA 1301 號——審計證據(修訂)、CSA 1332 號——期后事項(修訂)、CSA 1341 號——書面聲明(修訂)。與國際準則修訂相比,本次我國對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修訂展現出趨同的趨勢,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審計準則與國際審計準則的國際趨同,而且從具體準則的內容看也反映出對提升審計報告信息含量作出的努力。

為了增加研究的對比性以及通過對比研究分析新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升的效果,本文以新修訂的CSA 1501號準則為例進行比較研究(財會[2010]21號與財會[2016]24號),并進一步對新制定的CSA 1504號(財會[2016]24號)準則進行闡述。

二、新修訂的CSA 1501號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升的分析

新修訂的CSA 1501號審計準則(以下簡稱“新CSA 1501號”),相比2010年印發的CSA 1501號審計準則(以下簡稱“舊CSA 1501號”),更多地體現出審計報告信息含量的增加,正如在總則中體現的“增加審計報告價值”。

(一)審計報告要素發生變化

舊CSA 1501號第二十三條(一)指出審計報告要素包括標題、收件人、引言段、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審計意見段等;新CSA 1501號第二十一條則包括了標題、收件人、審計意見、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報告的事項(如適用)等。由此可見,審計報告要素從內容和形式上發生了變動,相比舊CSA 1501號,收件人后面不再出現“引言段”,而是“審計意見”段,并同時寫明相關的需要注明的信息,這一部分涵蓋的內容和舊CSA 1501號中的“引言段”涵蓋的內容有相似之處,其中第四點要求新舊準則有所不同:舊CSA 1501號第二十六條(四)要求在提及財務報表附注時包括了重要會計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釋性信息。新CSA 1501號第二十五條(四)則要求在提及財務報表附注時需要包括重大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很顯然,新準則的要求更加完善,更加詳細,也有助于審計報告使用者作出判斷和分析。

新CSA 1501號還新增了“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這一部分,位于“審計意見”和“管理層責任”段之間,內容包括說明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提及審計報告中注冊會計師責任的部分;與審計相關的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以及審計獨立性;審計證據的充分適當性。不僅說明了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審計工作,還特別強調履行職業道德要求,保持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對審計意見的形成予以“雙保險”保障,既需要按照準則規定執行審計的各項工作,又需要遵守職業道德要求,為審計報告信息含量的增加提供內容基礎。

(二)深化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的內容

在針對管理層責任段的描述中,新CSA 1501號首先將“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術語表達進行了規范界定,使新準則的適用性更加廣泛,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次對管理層的責任進行了更加詳細的描述,并在原有責任的基礎上強調單位的持續經營能力的評估,如持續經營假設和持續經營能力的適當性,并且還特別提到評價持續經營能力時所適用的具體情況,深化了原有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以及責任描述的具體化。

在注冊會計師責任段方面,新CSA 1501號較舊CSA 1501號更加全面和具體地對注冊會計師的責任進行了細致描述。如第三十四條(二)中通過分列5個分點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進行描述。包括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及應對、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了解、對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評價、對管理層持續經營假設適用的恰當性得出結論,結合披露的充分性給出對應的審計意見等方面的事項予以詳細列示和說明。另外還針對集團審計業務、上市實體審計業務的責任進行了說明。在新修訂的CSA 1324 號——持續經營這一審計準則中也進行了更加完整的描述,使整套審計準則體系的內容更加完善。

三、新制定的CSA 1504號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升的分析

何謂關鍵審計事項?如何進行溝通?新制定的CSA 1504 號審計準則給出了完整的解答。首先關鍵審計事項源自與治理層的溝通過的事項,同時需要結合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認為最為重要的事項。關鍵事項的描述體現了重要性原則,抓關鍵抓主要矛盾。唐建華(2015)在對IAASB修訂的審計準則展開研究后認為“最重要” 并不表示只有一項,但也不宜太多。因此體現在審計報告中則表現為,提高信息決策的相關性為信息使用者所獲取并提升審計報告的價值特征,這從另一側面反映出本次審計準則修訂在審計信息含量方面質的提升。這一點在新制定的準則中第十一條體現的尤為明顯,該條款規定需要在審計報告中單獨設立“關鍵審計事項”這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這部分的內容還需要考慮到發表的審計意見。同時準則中具體列示了相關描述關鍵審計事項的情形。關鍵審計事項的列示無疑為提升審計報告的價值提供了方向。對于關鍵審計事項的溝通也著實為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價值提供基礎保障。對于與治理層溝通關鍵審計事項,準則中也具體列示了溝通的情形和范圍,為今后的審計工作提供指引。

四、研究結論

本文以我國財政部新修訂(制定)的CSA 1501、CSA 1504號審計準則為例,主要運用對比研究、分析運用等研究方法,初步對本次新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提升方面進行了研究及述評。通過上述的研究發現:

第一,新修訂(制定)的審計準則不僅對審計報告要素及報告要求進行了調整,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審計報告的內容,使得原有列示的信息更加完整和具有針對性,提高了信息使用者決策的相關性。而且內容的一些變化沒有僅僅局限在對個別文字的修訂,更多的是一些實質性內容的增加和完善,更加貼近實際和經濟管理的要求。比如在審計報告要素中新增了“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為審計工作提供了“雙保險”,一方面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執行審計工作,另一方面要遵循職業道德的要求并強調履行的重要性。

第二,更加深化了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雙方的責任,責任的涉及面更廣,規定的內容更加具體細化。如特別強調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的評價,持續經營作為會計的四大假設之一,可見其重要性,本次在審計準則中再次明確,特別是作為責任的描述體現,也深刻表明了本次新審計準則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增加方面做出的努力。

第三,本次修訂新增了關鍵審計事項這一部分內容,關鍵審計事項的增加體現了及時性和重要性的原則,有助于提升審計報告價值的相關性,為與治理層的溝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規范。同時這一規定也為審計報告信息含量以及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列示了方向,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信息的挖掘和運用。也逐步與國際準則的規定和要求相趨同。

因此,新審計準則的發布不僅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更完善更具體的要求,包括對審計準則的執行和職業道德的遵守,也對被審計單位責任進行了充實,新增了相關的內容,進而有助于提高審計質量,深化審計報告信息含量。而且在結合我國實際的基礎上,與國際審計準則趨同,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方向。J

參考文獻:

[1]唐建華.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審計報告改革評析[J].審計研究,2015,(1).

[2]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 1501 號——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S].財會[2010]21號.

[3]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 1501 號——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S].財會[2016]24號.

[4]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 1504 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S].財會[2016]24號.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保證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實現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管理制度以規范與控制經濟業務活動,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完整及提高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但我國企業在實際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仍存在著缺少監督、人才素質有待提高及制度設計不合理等問題,亟待我國企業通過完善制度、提高人才業務素質等手段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效率。本文通過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高解決內部控制制度問題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因素 對策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內容及重要性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企業通過制定審批授權、不相職位分離、內部審計等制度,旨在規范企業會計核算、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及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完整的一整套制度體系。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貫穿于企業原材料采購、生產、銷售及投融資全部過程中,企業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可以促使企業財務工作人員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財務管理效率,同時,內部控制制度中有關資產管理、定期盤點等規定可以有效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完整,避免企業工作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侵害企業資產行為發生的機率。

二、影響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效率的因素

1.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本身設計不合理。首先,多數企業出于對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成本考慮,加之為應付財政部門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硬性規定,直接照搬其他企業內控制度,以該制度作為本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依據,未能將制度與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人員結構等實際情況相結合,導致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缺少可執行性,造成財務管理混亂。其次,個別企業內部控制設計中缺少對不相容職位分離及審批授權制度,財務部門經常由出納一人辦理現金支付所有業務,重大投資項目未經企業集體決策,最終導致企業面臨較高的投資及貪污舞弊風險。

2.企業財務人員綜合業務能力有待提高。一是財務人員業務方面。個別企業財務人員由于年齡、學歷及專業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完全適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其財經法律、電算化操作及辦公自動化運行等工作,同時,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對財經、稅收等專業知識進行及時更新,缺少財務管理創新理念,工作中表現懈怠、無進取心,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職業道德方面。個別企業財務人員由于職業道德缺失,在受到企業領導授意情況下,不能堅持原則,在違背職業道德情況下編制虛假會計憑證,甚至個別財務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串通后侵占企業資金,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3.未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進行有效監督。首先,企業內部方面,多數企業未能在企業內部建立獨立的審計機構,導致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情況無法取得有效的監督,造成企業財務管理混亂及效率低下。個別企業雖然在內部建立了審計部門,但由于審計部門隸屬關系、人才配備及各部門重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工作開展受到阻礙。其次,外部監督方面,各地財政部門由于人員數量限制,未能對所有企業內部控制進行監督。同時,會計師事務所雖然開展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工作,但由于審計費用由被審計企業承擔的原因,對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公開開展審計工作造成一定影響。

三、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效率的對策

隨著我國企業現代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規范企業財務核算、保證資產安全與完整、降低個人侵害企業資產風險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按照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要求在企業內部建立內控制度,并保證內控制度有效運行,但個別企業由于受到思想意識、人才隊伍、審計監督等方面的影響,內部控制制度在設計與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我國企業通過提高認知、強化人才培訓及健全內控制度等手段予以解決。

1.樹立正確的內控風險防范意識。企業應在內部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定期對資產負債率、資產周轉速度及現金比率等指標進行計算與分析,一旦某指標達到警戒線時,應及時向企業管理層進行匯報,以便企業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同時,企業應指定專人定期對國家宏觀政策、財經法規與稅率等變動情況進行實時關注,降低外部宏觀影響因素對企業造成的財務風險。最后,鼓勵企業各部門及全體員工從自身作起、從身邊作起,將日常工作中所發現的生產工藝改進、產品成本降低等細小建議進行收集、反饋,以此作為企業改進生產經營管理、降低經營風險的科學依據,保證企業內部樹立正確的風險防范觀念。

2.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企業應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要求并結合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特點設計內控制度,并根據內審機構出具的內控審計報告及各部門在內控執行中提出的問題對內控制度進行及時修訂,以保證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其次,內控制度中應詳細列明各部門及員工在內控執行工作中應具體負責的內容,保證部門及員工在執行中有章可循,避免相互推諉。同時,企業應根據制定的內控制度崗位設置情況配備一定數量且掌握專業技能的財務人員,保證內控制度執行的順利。

3.利用內外部監督規范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運行。一是在企業內部成立內審機構,并為了保證內審機構獨立開展監督工作,將其隸屬關系直接由企業董事會領導,定期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與執行有效性進行審計,并督促企業各部門及員工嚴格按照內審報告中發生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整改。二是財政部門應定期對轄區內企業內控制度執行情況與建立情況進行監督,加大對企業內控制度監督處罰力度,以督促企業積極建立與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4.加大財務人員業務技能培訓力度。首先,企業應聘請財經院校教授、財政部門工作人員就《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在設計、與執行中應關注的事項等內容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一來促使企業財務人員能夠領會控制制度規范的精神,二來可以保證企業財務人員在制定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時能夠有效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可操作性。其次,在企業各部門及員工之間廣泛宣傳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性,在增加企業員工法律意識的同時,使其樹立正確的內部會計控制觀念。

5.建立內控制度考核機制。 企業在開展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監督的同時,也應在企業內部建立內控執行考核機制,通過組織對各部門及員工一定期間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情況進行考評,對于積極并出色執行內控制度的部門及員工給予物質、精神方面的獎勵,同時,對未能認真履行內控制度的部門及員工給予嚴厲的懲罰,以此鼓勵企業全體員工樹立內部會計控制意識,不斷提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效率。

6.嚴格企業授權與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首先,企業應建立審批授權制度,按照經濟業務金額及重要性對各級領導設置審批權限,例如,對于1000元以下由部門領導進行審批,1萬元以上由企業總經理審批,10萬元以上必須經企業董事會集體決策通過方可執行。其次,企業應建立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對經濟業務風險點進行查找,并對各個風險控制點設置相應崗位,規定不準由一人經辦某項經濟業務全部過程,以降低個人因追求經濟利益侵害企業資產的風險,經濟業務由不同崗位工作人員之間形成有效制衡。例如,對于采購業務而言,禁止詢價崗位與簽訂合同崗位由一人擔任,避免辦理人員與供應商串通侵害企業利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科學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積極查找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漏洞,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提升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建立考核機制等對策提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效率,以充分發揮內控制度在保證資產完整、規范會計核算過程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的作用,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促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紅:淺議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及防范,中國集體經濟,2016年06期.

[2]劉學理: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及措施,企業導報,2014年10期.

審計報告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基于審計師決策視角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并探討了其中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越好,審計師要求的審計費用越少,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低;控制相關內生性問題后結論依舊穩健。影響機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是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師決策的重要作用途徑,社會責任水平越高,企業信息質量越好,信息質量在企業社會責任負向影響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過程中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審計費用;持續經營審計意見;信息質量

一、 引言

隨著三鹿毒奶粉事件、四川長虹財務造假事件、紫金礦業水污染事件等公司丑聞的不斷曝光,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履行及相關信息披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社會責任履行不力的企業往往面臨較高的聲譽損失風險及財務風險(Fombrun et al.,2000;Francois & Savaria,2004),因此審計人員越來越關注諸如企業社會責任的非財務信息。與財務數據不同,社會責任實踐等非財務信息通過媒體的廣泛報道而不易被操縱,能夠為審計師提供更多企業真實信息,進而有助于財務信息的評估,有利于審計師更準確地把握企業整體業績、風險以及發展前景(Bell et al.,2005;Dhaliwal et al.,2011;Brazel et al.,2014)。社會責任表現良好的企業通常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內控系統,管理層更具社會責任感,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為較少的盈余管理和較低的稅收激進,并會提供質量更高的財務報告(Groening et al.,2011)。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治理活動能夠降低審計師的審計風險和審計資源消耗,從而影響審計師的決策及行為(Kim et al.,2012;Lanis & Richardson,2012)。但是,也有學者認為企業積極報告社會責任轉移了投資者視線,掩蓋了盈余操縱行為,盈余管理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間正相關(Prior et al.,2008);有良好社會責任表現的企業加大了審計師的審計難度和審計風險。

近年來,持續經營審計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占非標審計意見的比例逐漸加大,為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更多的增量信息。持續經營審計意見(Going-Concern Opinion,GCO)是指審計師對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時出具的一種非標準審計意見。與非持續經營非標審計意見不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涉及企業利益相關者最為關心的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問題,從而成為利益相關者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若審計師能夠在審計報告中及時、充分地對涉及企業持續經營疑慮的重大事項進行披露,利益相關者則可及時調整決策、規避經濟損失(張立民、李琰,2017)。綜上,本文將考察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為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師決策之間的關系提供增量經驗證據。此外,本文還將探究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師決策的影響機制,旨在明晰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師決策的作用途徑,從而加深對企業社會責任內在價值的認知。

二、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1. 相關文獻述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提升企業聲譽、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企業踴躍參與社會活動有益于洞察外部環境變化,進而提升危機處理及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Orlitzky et al.,2003)。Starks(2009)指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可以降低諸如監管、訴訟、供應鏈及技術等方面的風險;楊艷和蘭東(2015)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非系統風險負相關。社會責任表現好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方面不太會受到政府部門的嚴格管制(Sharfman & Fernando,2008);當負面事件發生時利益相關者對較多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表現得更加寬容,承擔社會責任已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風險管理策略(Godfrey et al.,2009)。加強企業與社會公眾的聯系,減少企業持續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可以有效降低審計師的工作難度和審計風險。此外,社會責任實踐活動可作為財務信息的有效補充,為審計師提供更多的有價信息,降低審計師與被審計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有益于審計工作的開展。

相關研究表明,有良好社會責任表現的企業對其財務報告及稅收報告更為負責,會相應地減少盈余操縱行為(Kim et al.,2012)和稅收激進性(Lanis & Richardson,2012),更有可能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從而降低了審計師的審計風險。宋巖等(2017)認為社會責任表現好的企業會增加信息透明度、減少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活動的減少能夠降低審計師的審計成本,而稅收激進行為則會增加審計風險(Lisowsky,2010)。沈洪濤等(2011)指出社會責任表現具有信號傳遞作用,張兆國等(2012)認為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了企業管理高效、交易透明、管理層負責的信號。如果企業信息被認為缺乏可信度,審計師將會付出更多的努力開展實質性測試以確認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綜上,企業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審計師的審計難度和審計成本,進而影響審計師的審計決策。

2. 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費用。Hay等(2006)認為審計費用主要由審計師在合約期內的努力程度決定,審計師努力程度則受企業具體因素和審計師所能接受的審計風險共同影響。實踐中,審計師的工作難度取決于其可接受的審計風險以及企業內控系統的可靠性;企業面臨的監管風險、訴訟風險和聲譽損失風險越大,審計師的風險承擔水平越低;為降低審計風險,審計師會付出更多努力去搜尋充分證據以達到必要的擔保水平,從而會向企業要求更多的審計費用。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向外界傳遞了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內控有效等信號,有助于提升企業聲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可有效降低外部監管風險、訴訟風險和聲譽損失風險(Brazel et al.,2014;沈洪濤等,2011),從而能夠減少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開展實質性測試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審計師對社會責任表現優異的企業會要求較少的審計費用,故本文提出研究假設1:

假設1: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越好,審計師要求的審計費用越低。

3. 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持續經營是企業編制財務報表的基本假設之一,它假定企業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終止經營或面臨破產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變現資產、清償債務,按照既定的目標持續不斷地經營下去?!吨袊詴嫀煂徲嫓蕜t第1324號——持續經營》規定,持續經營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是否存在影響其持續經營能力的重大事項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評估管理當局的改進計劃,以最終確定持續經營假設合理性并決定是否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厲國威等,201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責任表現較好的企業擁有更強的能力去應對經濟環境變化、法律環境變化和政府監管審查。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為企業建立了道德資本,其功能相當于負面事件的保險,減輕了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制裁或懲罰的力度,從而降低了負面事件對企業經營活動、持續經營能力的沖擊(Godfrey et al.,2009)。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了企業聲譽,發揮了規避風險的作用,減少了企業持續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強化了企業自身的持續經營能力,因此審計師向社會責任表現優異的企業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就越低,故提出研究假設2:

假設2: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越好,審計師向其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低。

三、 研究設計

1. 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本文以2008年~2016年我國滬深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剔除ST公司以及相關變量缺失與異常的樣本,最終得到14 946個企業-年度觀測值。借鑒厲國威等(2010)的研究,在檢驗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關系時選用財務困境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將滿足經營活動現金流凈值為負、營業利潤為負、凈營運資本為負、留存收益為負四個特征之一的企業判定為財務困境企業,共得到9 182個財務困境公司—年度數據,其中被出具GCO審計意見的企業有443個。此外,對所有連續變量在1%和99%分位進行縮尾處理。研究中所涉及的財務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相關數據通過巨潮資訊網手工收集。

2. 變量定義。

(1)審計費用:為消除公司規模的影響,使用審計費用率來衡量企業承擔的審計費用,取值為審計費用總額除以年末總資產。

(2)持續經營審計意見:虛擬變量,當企業的審計意見為持續經營審計意見時取1,否則取0。該變量數據通過研讀2008年~2016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所有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的審計報告獲得。參照江偉和李斌(2011)的研究,當審計報告中明確出現“存在可能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與持續經營相關術語時,我們認為該審計意見屬于持續經營審計意見。此外,鑒于當前我國審計報告缺乏規范一致性,若審計人員列舉了諸如“已嚴重資不抵債”“主要財務指標顯示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等事項提示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存在問題時,本文也將其視為持續經營審計意見。

(3)企業社會責任:借鑒陳玉清和馬麗麗(2005)以及李長青等(2016)的方法,本文構建6個利益相關者貢獻率指標來綜合衡量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并對不同利益相關者確定不同的責任權重,最終通過加總得到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指標。

(4)控制變量:借鑒已有研究成果(Hay et al.,2006;江偉、李斌,2011),選取企業規模、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財務報表復雜程度、經營現金流量比、國內“十大”事務所、訴訟風險、監管風險作為控制變量,并加入行業變量和年份變量控制行業和年份因素的影響。

3. 研究模型。為檢驗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費用之間的關系,構建OLS模型進行研究;為檢驗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之間的關系,構建Logit模型進行研究。

四、 結果分析

1. 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費用的回歸結果顯示,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費用在1%水平下顯著負相關(β=-0.012,p<0.01),說明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越好,其負擔的審計費用越低。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標志著企業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內部控制有效以及管理層負責等,這些均與企業的外部監管風險、訴訟風險和聲譽損失風險密切相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降低審計師執行審計工作時的時間和精力,還可減少審計師的誤報風險,因此審計師對社會責任表現優異的企業會要求更少的審計費用,研究假設1得證。

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回歸結果顯示,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在1%水平下顯著負相關(β=-0.248,p<0.01),說明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減少了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不確定性,有助于削弱經營風險,因此被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降低,研究假設2得證。

2. 內生性控制。

(1)為解決遺漏變量問題,借鑒權小鋒等(2015)的方法,使用企業社會責任的年度—行業—區域平均值作為工具變量,采用兩階段回歸進行內生性控制。第一階段回歸結果表明,工具變量與內生變量在1%水平下顯著正相關,說明工具變量能較好地預測社會責任水平;第二階段回歸結果顯示,被工具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關系依舊顯著為負,與前文結論一致。

(2)為解決反向因果問題,考察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跨期效應,檢驗滯后一期的企業社會責任對當期審計費用和當期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結果表明,滯后一期的企業社會責任依舊與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顯著負相關。

(3)為解決樣本選擇偏誤問題,使用傾向值匹配法對財務困境樣本進行配對。首先使用相關控制變量估計企業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并計算傾向得分,然后基于傾向得分對收到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樣本進行一一配對,得到樣本量為886的子樣本,然后對該樣本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企業社會責任與持續經營審計意見仍呈顯著負相關關系,本文結論穩健可靠。

3. 影響機制分析。企業踴躍承擔社會責任能夠向利益相關者傳遞管理高效、交易透明、管理層負責的信號,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通常會減少盈余操縱行為和稅收激進性,更有可能向外界提供高質量的財務信息,以此降低審計師與被審計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影響審計師的審計決策。作用機制方面,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師決策的影響可能存在信息渠道。采用分步法(溫忠麟等,2004)檢驗信息質量在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過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應,使用經修正的Jones模型計算得出的操縱性應計利潤絕對值來衡量企業信息質量,操縱性應計利潤絕對值越大則企業信息質量越低。

機制分析結果表明,信息質量在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師決策的過程中發揮了部分中介作用,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部分是通過信息質量的中介效應實現的。綜上,信息渠道是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師決策的重要作用機制,企業通過提升社會責任表現可改善企業信息質量,進而有助于減少審計費用以及被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風險。

五、 結論與啟示

本文以我國2008年~2016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基于審計師決策視角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對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影響,并探究了企業社會責任與審計師決策之間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審計師收取的審計費用,還可減少被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概率,控制遺漏變量、反向因果、樣本選擇偏誤等內生性問題后結論依舊穩健;(2)信息渠道是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審計師決策的重要作用機制,企業信息質量在企業社會責任負向影響審計費用和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過程中發揮了部分中介作用,具體表現為社會責任水平越高,信息質量越好,企業承擔的審計費用越少,被審計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越低。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向外界傳遞了信息透明、管理健全、內控有效、經理人負責等信號,降低了審計師的審計難度和審計風險,因此審計師會向企業要求更低的審計費用,并減少向企業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本文研究結論對于公司治理和審計師活動具有一定現實意義:(1)對企業而言,優異的社會責任表現可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聲譽,提高信息質量,從多個方面規避企業經營活動中面臨的風險(被出具持續經營審計意見),還具有相應的經濟價值(減少審計費用),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已成為企業重要的風險管理策略;(2)對審計師而言,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表現降低了審計風險和審計難度,審計師在執行審計任務時除了聚焦財務信息,還應關注額外的非財務信息,綜合多方面意見后進行科學審計決策;(3)對監管而言,當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尚不規范,自愿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公司占比較少,為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

參考文獻:

[1] Godfrey P C, Merrill C B, Hansen J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hareholder Value: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isk Management Hypothe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4):425-445.

[2] Prior D, Surroca J, Tribo J A.Are Socially Responsible Managers Really Ethica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16(3):160-177.

[3] 權小鋒,吳世農,尹洪英.企業社會責任與股價崩盤風險:“價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經濟研究, 2015,50(11):49-64.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基于社會網絡的企業社會責任與綠色治理的關系研究”(項目號:16BGL004)。

作者簡介:馮戈堅(1988-),男,漢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企業社會責任;王建瓊(1966-),男,漢族,重慶市人,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收稿日期:2019-06-13。

上一篇:高級會計師論文下一篇:審計證據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