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

2023-09-28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1篇

企業財務審計工作是遵循了國家法律法規,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下, 以企業及財務管理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為基礎, 參考企業質量監督、技術部門程序等先關文件, 對企業內部財務工作進行審查計算, 目的是檢驗企業內部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可靠, 是否合法合規, 查找財務報表中出現漏洞、錯誤及造假情況, 并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提出整改意見及建議, 促進了企業管理工作效率, 為實現企業內部廉政作風建設、遏制貪污腐敗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會計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對交易進行記錄、對報表進行編制, 審計遵循審計準則, 參照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及經濟事項進行再次確認, 并進行財務報表的評價, 體系還會審計意見, 回饋審計報告, 見圖1。

二、新企業會計準則轉變內容

新企業會計準則中針對公允價值的計算, 為規范公允價值計量框架, 將公允價值計算入當期損益和資本公積里;企業可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會計政策, 自由選擇度更高, 與國際企業會計準則相接軌;針對單項資產可回收金額可歸入資產組進行估算, 資產減值發生一系列變化。

就新企業會計準則出現的諸多轉變, 企業財務審計也隨之出現變化。傳統的審計工作一般是要求企業拿出財務相關的函證與財務會計記錄、報表進行核查, 但在這些資料中很容易由于財務人員與企業串通出現造假舞弊現象, 掩蓋了企業內部貪污腐敗的財務事實。新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財務審計人員需要完全理解并熟練應用新企業會計準則, 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審計工作注重實際工作而非形式, 審計工作需要實地走訪調查而非只身材企業提供的財務資料, 以保證貨幣資金、收入確認等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有效、合法合規。

三、企業財務審計方法

(一) 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要求提高企業財務審計人員自身專業素養, 不僅要熟練掌握財務審計內容與方法, 還要做到隨時跟進新企業會計準則轉變內容, 參加針對轉變內容開展的一系列學習與實踐活動, 同時學習與發現國家針對企業財務經濟方面出臺的一系列新的措施與政策, 提高自身審計工作效率, 提升自身審計水平, 對企業財務審計工作做出及時調整與適時建議。

(二) 審計前調查, 實地走訪

要求審計前做到嚴格調查, 對企業內部管理程序措施、內部組織結構、財務情況、生產情況、資產情況等進行初步的審計前調查, 檢查企業的相關材料, 來掌握企業的基本情況。有助于幫助審計人員規避審計企業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傳統的審計方法只是將相關的會計記錄與相關函證拿出來審計, 審計過程中由于作假風險, 很有可能審計人員會被造假的數據蒙混過去, 函證也可能由于企業財務人員與企業串通不核對直接蓋章, 表明無差異, 存在舞弊現象。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企業審計工作應該進行實地走訪, 對企業的有形資產、貨幣資金等都進行實地審查, 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普通工作人員都進行抽取調查, 可從實地走訪過程中發現是否存在短缺、貪污舞弊現象, 實地走訪還可觀察企業生產情況等基本情況, 有助于保證審計工作的真實性。

(三) 針對所得稅的審計工作

自新企業會計準則頒布實施以來, 在企業所得稅中后期企業確認可抵扣性出現差異產生遞延時, 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 又在公允價值中出現了轉變, 因此在針對所得稅的審計工作中容易出現舞弊現象, 增加了審計工作難度, 要求審計人員予以重視, 給予重點仔細核查。

(四) 審計重點的轉變

審計工作注重實質而非形式, 著重考慮實質財務情況而非形式上的資金流向、債務重組等現象。不能只看形式上的交易情況, 如在核查資金流向時, 不能只從企業財務賬戶上審計財務流向, 而是要在管理層如董事長、高層管理人員的銀行賬戶中核查個人資金流向。如果企業資金要進行企業外的流向, 一般是通過上述人員操作。不僅能夠核查企業貨幣資金流向的完整性還能審計處這些關鍵人員是否存在企業外的賬外收入。

四、結語

面對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出現的一系列財務資金計算轉變, 財務審計工作也需要隨之變革, 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滿足當今飛速發展的經濟水平的需求。通過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審計工作對企業中存在的錯誤漏洞予以指正并提出意見與建議措施, 對企業中存在的貪污舞弊現象而導致的財務錯報進行批評揭露, 以切實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效率, 為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做出貢獻。

摘要:企業財務審計工作提高了企業管理工作效率, 有效遏制了貪污腐敗現象, 促進了企業內部廉政作風建設。新企業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審計面臨新的挑戰, 企業財務審計人員需要提高自身審計工作專業素養, 進行審計前調查并實地走訪, 針對復雜性的所得稅審計予以重視, 審計工作重視實踐而非形式, 這些企業財務審計方法的提出有助于保障企業資金的穩定有效。新企業會計準則下審計工作確保了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有效, 確保企業經濟在最新的國家政策下穩定發展。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審計,方法

參考文獻

[1] 郭璟.探究新企業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審計工作的轉變[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7 (32) .

[2] 陳葉廷.新企業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審計方法初探[J].財會學習, 2018 (6) .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為進一步量化外匯管理各項工作考評,提升外匯管理的工作成效,本文從基層外匯局基本職能出發,探索性地構建了外匯管理效益審計指標體系,并針對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后續完善建議。

【關鍵詞】外匯管理 效益審計 指標體系

一、效益審計的定義

根據《世界審計組織效益審計指南》,效益審計評價標準是審計人員衡量和評價被審計活動的經濟性(economic)、效率性(effective)、效果性(efficient)的合理的、可達到的業績標準,因此又被稱為“3E審計”。根據審計目標和內容,效益審計又可區分為經濟效益審計和管理效益審計,按照世界審計組織的定義,管理效益審計是對政府事業、項目、組織高效率、有成果地開展運作的程度進行獨立的評價或檢查,這種評價或檢查需要對經濟性進行考慮。據此,不難看出管理效益審計評估的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部門的職責履行狀況,對促進相關部門加強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有著重要的作用,外匯局作為公共行政和服務部門適用于管理效益審計。

二、外匯局開展效益審計的必要性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提出了“五個轉變”的工作思路,轉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外匯局監管和服務的有效性,更好地發揮外匯管理服務于涉外經濟的作用。盡管當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各分支局都制定了各自的業務考核和內控管理評價體系,但各業務評價體系之間缺乏內在的關聯性和統一性,同時不少考核指標都是定性指標,缺乏對具體業務量化考核,不利于同級外匯局之間的工作成效比較。為改進外管工作考核方式,提升外管工作成效,有必要將效益審計引入外匯管理工作評價體系。當前,外匯局開展效益審計的主要意義在于:

(一)有利于外匯局節省行政運行成本

效益審計考核被審計活動的經濟性,即被審計活動要在實現既定目標的前提下,力求成本最小化。這就要求外匯局在開展外匯監管和提供外匯服務的過程中,要科學實施成本管理,在履行好外匯管理職責的同時,充分考慮各項活動的經濟性,嚴格控制自身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成本支出,不盲目開展成效低、投入大的工作項目,促進外匯局不斷壓縮行政運行成本。

(二)有利于促進外匯局外匯管理方式的轉變

效益審計的效率性考核被審計單位各項活動的開展時效。這要求外匯局在日常業務監管和服務中,加強行為監管向主體監管方式的轉變,強化監測和服務資源的整合利用,在構建全口徑的涉匯主體外匯收支時間序列數據庫基礎上,根據業務合規狀況,實現對涉匯主體的分類管理,減少合規主體的業務審批流程和辦理時限,并激勵外匯局不斷推出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

(三)有利于提升外匯局的監管和服務水平

效益審計的效果性考量的是被審計單位工作目標的實現程度。從外匯局宏觀工作目標看,主要包括: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外匯儲備保值與增值、促進涉外經濟健康發展等;從中微觀目標看,主要是做好外匯監管和服務工作。將效益審計引入外匯管理工作評價體系后,外匯局人員可根據分類評價指標,從日常工作細節入手,適時調整外匯管理行為,促進外匯監管和服務量化考核結果落入合理指標區間,進一步促進外匯監管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三、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體系構建

為了將效益審計與外匯局日常工作相結合,當務之急就是從外匯局基礎工作入手,構建一套與外匯局工作職能相契合的效益審計指標體系。從基層外匯局行政職能看,主要包括實施外匯監管、提供外匯服務兩個方面,為了考量監管效率、服務成效,本文圍繞監管與服務兩大基本職能探討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的構建問題。

(一)外匯監管效益審計指標

通過監管成本和監管成效的分析、對比,量化既定單位成本下的監管成效,是評價外匯監管有效性的一種常規思維方式。根據上述思路,外匯監管效益審計指標可以包括:

1.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X11。該項指標用于考察檢查工作的完成時效。

由于檢查工作完成時效還需要考慮檢查工作量(業務類型、筆數)的影響,因此該指標不能簡單由平均單次檢查時間直接衡量,在核算時需要乘以調整系數C11,以保證不同專項檢查之間的檢查時效具備可比性。X11應控制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時間過長和過短均屬異常,在考核中將給予一定程度的扣分。

2.檢查工作平均參與人數X12。該指標用于考察檢查人員工作成效。

與X11的表達式類似,需要考慮檢查工作量對檢查人員工作成效的影響,所以X12表達式中也出現了調整系數C12。實際核算中,X12指標的取值也應該落入合理區間之內。

3.檢查經費使用合理性X13。該指標由于考察外匯局檢查專項經費是否主要用于檢查和培訓,是否實行??顚S?。

X13=

考慮外匯培訓中的參訓人員數量以及檢查工作業務量差異對指標的影響,培訓次數m和檢查次數n都要乘以調整系數。指標值越小說明經費使用越符合規范。

4.平均單次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個數X14。該項指標這種考察外匯檢查的有效性。

指標值越大說明單次檢查的成效越有成效。

5.現場檢查平均處罰金額X15。該指標用于考察外匯局是否按照相關規定依法開展查處工作。

X15=

6.單次非現場檢查平均發現的重點線索個數X16。該指標考察的非現場檢查的工作成效。

X16=

7.違規問題處罰率X17。該指標用于考察外匯局對違規問題的整治力度。

X17=

8.被處罰主體后續業務合規性X18。X18為定性指標,具體操作中根據考核年度前2年相關主體違規情況記錄,逐一核查考核年度內相關主體是否繼續出現違規情況,若未出現違規說明檢查的成效較好,反之則較差。

9.檢查工作合規性等指標X19。X19指標可根據總局《外匯檢查內控風險測評表》中的評分細則,計算外匯檢查工作的風險得分,并根據風險得分區間設置X19指標值。

(二)外匯服務效益審計指標

外匯服務效益審計指標應能客觀反映外匯局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外匯服務效益審計指標可以包括:

1.平均單人受理的行政許可業務數量X21。該指標用于考察外匯局行政審批人員日常工作量。

X21=

2.行政相對人業務申請至外匯局業務辦結的平均時間間隔X22。該指標用于考察外匯局行政審批人員的辦事效率。

X22=,

其中業務辦理時間=業務辦結時間-業務申請時間。

3.涉匯主體及相關職能部門對外匯局服務的評價X23。X23指標中涉匯主體對外匯局的評價可以來源于外匯局投放的不記名調查問卷,行政許可柜臺業“滿意度評價器”中的數據統計;上級外匯局和政府部門對外匯局的評價則主要看年終考評時,是否得到了有關單位的表彰。

4.行政許可業務辦理的合規性等指標X24。X24指標可根據總局《經常項目業務風險指標》、《資本項目業務風險指標》中的評分細則,分別計算相關業務的最終風險得分,并根據得分區間設置X24的指標值。

(三)基礎工作效益審計指標

根據基層外匯局日常工作開展情況,基礎工作效益審計指標主要包括:

1.外匯局信息調研采用情況X31。X31指標主要考察基層外匯局對上級局信息調研工作的支持配合情況。

其中α和β分別表示基層外匯局信息亮點工作和信息基礎工作的權重,α和β滿足α+β=1。

2.統計資料、業務報表、相關報告報送的及時性、準確性X32。X32主要根據上級局對國際收支、結售匯報表報送、換匯成本分析、貿易信貸調查等工作的完成及通報情況進行核算打分。

3.創新工作開展情況X33。X33指標是根據外匯局考核年度創新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核算,核算依據主要依照上級局對本級外匯局創新工作的評價和意見。

4.協助上級外匯局開展的工作等指標X34。X34指標根據基層外匯局協助上級局開展的相關工作數量和質量情況進行綜合核算。

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體系

項 目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評價體系 外匯監管 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X11

檢查工作平均參與人數X12

檢查經費使用合理性X13

平均單次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個數X14

現場檢查平均處罰金額X15

單次非現場檢查平均發現的有價值線索個數X16

違規問題處罰率X17

被處罰主體后續業務合規性X18

檢查工作合規性X19

外匯服務 平均單人受理的行政許可業務數量X21

行政相對人業務申請至外匯局業務辦結的平均時間間隔X22

涉匯主體、上級外匯局及政府部門對外匯局評價X23

行政許可業務辦理的合規性X24

基礎工作 信息調研采用情況X31

統計資料、業務報表、相關報告報送的及時性、準確性X32

創新工作開展情況X33

協助上級外匯局開展的工作情況X34

四、存在的問題

(一)指標值的合理區間未劃定

外匯局效益審計指標體系已初見雛形,但諸如X11(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X12(檢查工作平均參與人數)等評價指標處于怎樣的區間才為合理,尚未明確。例如,檢查時間過長或過短均不合理,因為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長,說明檢查效率偏低,但平均時間過短,也可能是因為檢查工作在“走過場”,并不一定是檢查效率高的反映。

(二)調節系數的取值未確定

通過效益審計測評外匯管理和服務成效,要考慮外匯檢查業務筆數和金額、培訓規模等因素的影響,為此本文在核算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X11、檢查工作平均參與人數X12、檢查經費使用合理性X13等指標時,都引入了調節系數,但調節系統如何合理取值尚未確定。

(三)各項審計指標的對應分值和權重未設定

外匯管理效益審計指標體系中各項審計指標都有明確的核算公式,然而各項指標在整個效益審計測評中分別占多少權重尚未統一劃分,同時各項指標取值區間與分值如何對應也未明確。

五、對策建議

(一)加強效益審計方法的推廣和運用

建議由省級外匯局牽頭,根據轄內地市業務實際,暫定各項指標的取值區間、調節系數及對應分值,如可將X11(檢查工作平均完成時間)、X12(檢查工作平均參與人數)兩項指標的滿分設為5分,效益審計指標體系中其余15項審計指標每項滿分均為6分,合計100分。X11、X12中的調節系數和當地國際收支規模(筆數、金額)掛鉤,國際收支規模越大,調節系數越小,反之亦然??紤]地市企業和銀行業務外匯規模有限,暫定X11的合理區間為3-10天,提前或延遲在1天(含)以內的扣0.5分;考慮支局開展外匯檢查人員緊張,暫定X12的合理區間為2-5人,少于2人的扣5分(外匯檢查條例規定檢查人員要2人以上),多于5人的,落入5-6人區間的扣0.5分,落入6-7人區間的扣1分,依此類推。

(二)提升效益審計方法運用的科學性

在不同支局開展外匯管理效益審計后,對測評的結果進行橫向比對,不斷總結效益審計評價中的問題和不足,根據業務實際,動態調整各項指標的核算方式和權重分配,對于國際收支規模差異較大但行政區域平級的地市支局,要加強調節系數的使用,提高效益審計運用的科學性,在實踐的基礎上,制定與各地市業務實際相契合的效益審計指標體系評價規范。

(三)加強業務轉型和效益審計業務培訓

加強外匯局傳統內控管理向效益審計工作模式的轉型,通過定期開展內部和外部效益審計,促進外匯局不斷提升行政工作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同時考慮效益審計覆蓋了基層外匯局的外匯監督、行政許可、信息調研、內控管理、報表報送等多項工作內容,這就要求效益審計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和培訓,不僅要熟悉各項業務的職責要求和審計方法,還應了解效益審計指標的制定依據,通過實踐運用,不斷改進效益審計考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郭陽生.生態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于模糊數學視角[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0(03).

[2]陳志遠,王煜.以效益審計為視角提升外匯管理水平[J].甘肅金融,2011(07).

[3]劉毅,曲江虹,鐘顯民,趙顯波.管理效益審計初探[J].中國內部審計,2010(02).

[4]吳翊.試論我國效益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0(03).

作者簡介:陳愷(1980-),男,土家族,中國人民銀行黃石市中心支行,中級經濟師。

(責任編輯:唐榮波)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重視和實施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內部環境審計作為實施低碳經濟、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對于發展中的中國有著深遠的意義。針對我國企業環境審計的現狀,提出了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建設,改進我國內部環境審計實務的對策。

關鍵詞:內部環境審計;可持續發展;環境管理

一 、問題的提出

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國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不斷推廣氣候友好技術?!笨梢哉f,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順應世界潮流,合乎中國國情,是全面徹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那么,為適應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性和低碳導向性社會的要求,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我國政府必須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積極借助審計部門進行對環保事業的經濟監督。另外,企業作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主體,也應從內部尋求治理環境污染,促進我國生態建設的有力措施。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本文針對我國企業環境審計的現狀,提出了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建設,改進我國內部環境審計實務的對策。

二、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20世紀90年代后,環境審計成為我國審計理論的研究重點,國家環境審計工作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階段,但是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卻處在相對落后的階段??梢哉f,隨著世界經濟進入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時代,企業應主動研究制定綠色發展的目標,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環境審計體系。

(一)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是實施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措施

低碳經濟這一理念源出于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的考慮,隨著時間的發展,低碳經濟的內涵不斷得到拓展,目前,大多數學者認同低碳經濟是一種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為主要特征,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也有學者認為,低碳經濟是指在不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和實踐,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著力點和突破口,而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正是適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能源、建筑、化工以及制造等行業更應發揮環境審計這一經濟發展中的監督和促進的力量,從而確保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之路更為順暢。

(二)實施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有助于企業環境管理系統的建立和運行

環境管理系統源于國際標準化組織于1996年9月發布的關于環境管理的國際標準系列第1號ISO14000國際標準,包括環境管理結構、環境政策和制度、環境規劃、環境報告和環境審核等內容。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是企業環境管理系統的一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應建立規范化、程序化的全過程的控制和監督,以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環境成本。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系統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實施內部環境審計是確保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得以正確實施、高效和合規的手段。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企業的內部審計組織,已開展了以環境管理系統審計為主要內容的環境審計。在企業的環境管理方面,歐洲企業已走在世界前列,推動了ISO14000環境標準的實施。我國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成員之一,也應適應國際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走環境管理系統化、標準化的道路。

(三)實施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有利于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以從容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環境貿易壁壘逐步成為環境保護先進國家進行國際貿易的新的貿易保護手段,環境保護和國際貿易的聯系更加緊密。開展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可以促進企業早日打開國際市場,規范企業的環境管理,盡快盡早取得ISO14000體系認證,早日取得綠色通行證,解決貿易中的環境限制。此外,將促使企業將環境審計納入環境管理系統,保證清潔生產及其他環境管理措施的嚴格執行,大幅提高綠色產品的比例,進而從容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

(四)實施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有利于落實國家的低碳經濟政策和環境管理目標的實現

實施低碳經濟和加強環境保護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具有基本性、長遠性、全局性的重大政策,為實現這一目標,企業應關注執行國家的低碳經濟政策和資源保護政策的情況和環境保護經濟投入與使用效果,揭示其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效果,揭露其生產經營過程中高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企業應加強其內部環境審計的制度性缺陷和實際操作的現狀研究,提出健全和完善的內部環境審計制度。

三、我國內部環境審計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存在的問題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內部環境審計并未積極發揮作用

盡管有些企業如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鋼集團、鞍綱集團等企業在積極實施內部環境審計,并積極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但從總體來講,我國的內部環境審計工作并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企業無視環境方面的經營風險,認為環境保護尚不能構成企業經營的關鍵環節,尚不必用審計監督來解決,加之我國的環保法規不完善,有些企業寧愿多交排污費,也不愿投入資金治理污染,也就是說,企業沒有加強環境管理,開展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積極性,因此,內部環境審計在我國沒有發揮其監督環保政策的落實、制約環境破壞、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二)實施內部環境審計缺乏環境審計依據,如內部環境審計準則的指導

目前,我國頒布的主要環境法律法規基本形成了審計及環境法律法規監督體系,但由于缺乏具體實施準則的指導,也缺乏環境審計的具體實施方法和評估標準,致使環境審計實施的程序、方法、標準、內容缺乏統一性、制度性,國家的環保政策難以落實。

(三)缺乏復合型專業人員組織的環境審計隊伍

與傳統審計相比,環境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難度較大的審計,而且不同類型的環境保護工作其業務流程和管理差異很大。由于我國環境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缺乏實踐能力,審計人員往往只是在大體上對有關管理細節和具體流程有所了解,這種現狀制約了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發展,已成為內部環境審計人員必須面對的挑戰。另外,我國環境審計實踐在對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及業務能力的要求和如何聘用外部專家等方面的規范要求上制定得也不夠嚴謹,執行起來也難以落實。

(四)對環境違法行為懲治不力,致使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壓力不夠

為了使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方針得以貫徹落實,我國在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度中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懲罰性措施,包括政策性懲罰和經濟性處理。作為企業,特別是食品、發酵、化工、機械制造、造紙等行業的企業,應努力提升自主環保守法能力與水平,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環境管理體制和機制,積極承擔企業社會環境責任。但在事實上,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十分嚴重,一些環境保護的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單一,主要以罰款為主,罰款數額又過低。我國實施有關環境保護的懲罰性措施是促使企業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強有力方式,也是企業實施環境審計的重要處罰依據。若對環境違法行為懲治不力,將致使企業進行內部環境審計壓力不夠,企業也就自然缺乏進行環境治理的緊迫性。

四、加強我國企業內部環境審計建設構想

發展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學要充分發揮審計的作用,針對我國內部環境審計的現狀,筆者認為內部環境審計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將經濟責任審計和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相結合

以環境審計來促使企業領導確立環保優先的責任感,將經濟責任審計和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相結合,是將環境審計走向現實的重要條件。目前,有的企業領導在認識上存在著誤區,依舊片面認為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是對立的,加強環境保護必然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在發展中產生環境污染問題純屬正常,因此必然在工作中具有短期行為,不考慮環境問題,也不承擔環境責任。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規定》中,均缺乏企業領導人的環保及相關處罰的具體規定,這是導致企業領導人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環境保護審計難以在實務中得到深入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環境保護企業領導人責任機制,將經濟責任審計和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相結合是當務之急。

(二)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國際交流和合作

面對我國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現狀,我國必須加強企業環境管理的交流和合作,重視介紹和吸收發達國家成型的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理論和方法,借鑒其實務操作程序,建立適合我國企業實施的環境審計。如日本企業環境審計已做到廣泛普及、多方實踐,環境報告書和企業網頁中的環境規劃已成為信息公開的兩大支柱,企業環境管理是否優劣已成為評價企業業績的主要指標。日本的松下電器公司、豐田汽車株式會社、日立公司等日本企業不僅把環境保護作為企業遵守法律的一個底線,而且把環境保護作為一個平臺來進行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產品的開發。另外,在加強企業的環境管理方面,歐洲各國如德國、瑞典等國的企業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做為ISO的成員國之一,必須借鑒國際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經驗、檢測手段和設備,使我國企業環境審計走上國際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

(三)抓好內部環境審計人才建設

環境審計是目前審計發展的較高階段,它拓展了審計的內容,促進了審計理論的發展和變革。它把生態學、化學、工程學、病理學、地質學等學科理論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而低碳經濟的內部環境審計根穴窯遺址專業化的隊伍需有能源利用、能效分析、環境保護、低碳生產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經驗。目前,我國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程序基本上仍以財務審計為主,精通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資源環境、環境工程等方面的專家嚴重缺乏,難以適應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要求。因此,必須確定環境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環保理論、低碳理論和措施、能力和素質標準,抓好內部環境審計人才的培養。

(四)加大環境執法力度

雖然我國企業環境審計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環境保護的艱巨任務和環境審計面臨的新挑戰。目前社會各界對環保工作越來越重視,對環境審計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為了推動環境審計的全面發展,必須加大對環境保護領域重大違犯、違規問題的查處力度,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完善聯合執法機制,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實行執法責任追究制,加強對環境執法活動的監察,為了引導和促使企業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提高環境質量,應積極實施政策上和經濟上的一系列環境保護的鼓勵性措施,如稅收優惠、信貸支持、價格優惠等,總之,必須加強監測、監督和執法能力,才能促使企業有壓力和動力落實我國政府的環境政策。

(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確保低碳經濟政策落實

隨著環境審計的發展,企業內部環境審計的范圍已從傳統的財務審計、合規性審計和績效審計向外擴展,諸如生產場所審計、交易審計、清潔生產審計、環境管理系統審計等環境審計事項在不同程度上都在世界環境審計發展較快的國際企業中得到了嘗試并得到了有益的經驗和良好的效果。企業環境體系建設是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內部審計機構能夠勝任環境管理體系審計,至少需要具備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經歷,雖然我國審計機構尚未達到此種要求,但是加強內部環境審計卻是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真正建立并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我國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必須為此努力,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結束語

現代企業只有認識到所肩負的企業社會和環境責任,才能自覺地將環境保護及環境審計有效地融入企業的戰略之中,才能把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納入最高決策層的議事日程,并制定長期的企業低碳環保發展目標??梢哉f,面對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只有加大執法力度,建立和規范企業環境管理行為,開展企業內部環境審計機制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活動,積極落實國家低碳環保政策,從而真正實現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的雙贏戰略,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J].資源與人文環境,2009,(20).

[2] 吳昌華.低碳創新技術發展路線圖[J].中國科學院,2010,(25).

[3] 田偉.低碳經濟審計模式初探[J].商業會計,2010,(9).

[4] 國家審計署.各國環境審計征文選集[C].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1996.

[5] 王德升.國際會計[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0.

[6] 李永臣.環境審計理論和實務研究[M].北京:北京工業出版社,2007.

[7] 陳思維.環境審計[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

[8] 劉長翠.企業環境審計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9] 劉世林.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責任編輯 王 佳]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眾所周知,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保護環境刻不容緩,環境保護工作至關重要,在開展環境保護工作過程中,環境績效審計發揮十分關鍵的作用和價值?;诖?,本文對環境績效審計工作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并且重點分析健全環境績效審計工作對策,希望能夠加強環境績效審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同時給有關機構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環境績效審計;環境保護工作;運用

引言:

近幾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對于世界各國政府而言,其任務和責任就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針對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活動,聯合審計機構實行環境績效審計操作,將效果性、經濟性、效率性和環境性放在同樣重要位置,對履行責任的情況進行監督、評價和鑒定,基于原有績效審計之上,將非經濟因素環境性增加出來。由此可知,環境審計與績效審計共同發展趨勢就是環境績效審計。從各國審計實踐及實際層面出發,審計延伸方向為績效審計,與此同時,環境績效審計也成為環境審計的未來發展方向。

一、環境績效審計相關內容

(一)審計環境保護項目成本效益

現實情況是很多單位已經嚴重污染和破壞了環境,為改善這種局面,就必須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積極投入環保資金,開展環境保護項目,購買環境保護設施。對于內部審計部門而言,其職責就是審計企業環境治理項目,不僅要評價環保資金使用情況,還要評價投資的合理性、效益性和真實性,借助分析成本效益方式,評估環境項目成本效益,為單位應用較少資金投入取得較大效益的環境保護項目提供幫助和支持[1]。

(二)審計環境責任績效性

針對企業各級管理者環境責任執行情況及結果開展的審計工作就是環保責任績效審計。企業普遍具有的環保責任包括:清潔產品的生產、噪音污染的減少、安全舒適工作環境的創造、廢棄物產品排放量的減少、補償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披露產品的環境風險等。但是,企業執行環保責任過程中,經常會對其進行層層拆解。由此看來,為了能夠全面執行環境責任,環境審計部門加強監督各個責任人及責任單位履行情況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還要向高層管理者送報結果,為考核、評定相關責任人業績提供便利。

(三)審計環境政策合理性

企業環境政策的目標是防止環境風險產生,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它以企業經營目標、經營狀態、國家法律設定情況為根據制定而成。然而,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犯兩個錯誤:第一,對法律和市場因素的估量不準確,受到低估或高估影響,造成環境風險的產生。第二,在低估或高估情況下,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從而將商業機會帶來。對于公司的盈利和競爭,這兩種錯誤都會產生不利影響。若對環境風險或威脅過高估計,就導致產生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對企業造成一定限制,使其無法開展某些盈利經營活動,若對環境風險或威脅過低估計,沒有開展必要的環境治理工作,就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這是由于后期會產生罰款、成本支出的追加、損害企業形象,對公司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然而,借助環境政策審計,可以向企業高管提出解決環境政策中失誤或偏差的建議,從而不斷改進,避免發生隱患[2]。

(四)審計企業環境管理系統

環境管理系統包括很多內容,具體是促進環境目標及環境戰略實現所進行的組織、規劃、監管、控制等活動,并且對組織提出明確要求,將程序化、系統化、規范化的全因素、全過程控制建立起來,目的是減輕在生產及服務過程中危害環境的程度,同時降低企業環境成本。環境審計的重點與核心是環境管理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高效、經濟與否。環境審計核心內容之一就是環境管理體系,借助環境管理審查與評估體系,能夠將環境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查找出來,同時進行改進和優化。以當前環境審計實例為依據,通常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價,通常對內部財務控制制度進行測試,例如,是否具有健全的會計賬簿和財產物質管理制度等,卻很少評價內部環境管理制度。但是,環境管理控制具有廣闊范圍,除了包括分工內部、設置管理機構、作出管理決策之外,還包括質量管理、實施工程、籌集環境基礎設施資金等。由此看來,想要促進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就要不斷開闊環境審計視野,使審計范圍持續擴大,只有這樣,才能將更深層次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3]。

二、環境績效審計的健全策略

(一)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健全

績效審計包括環境績效審計,因此,環境績效審計同樣可以應用績效審計的一般方法,以相關文獻為根據,可以將績效審計方法分成兩個類別,分別是收集數據信息方法、分析數據信息方法??紤]到環境績效審計具有特殊性特點,因此,其應用同樣具有特殊性。

(二)環境審計報告的健全

環境審計報告實際是書面文件的一種,這是在結束環境績效審計工作以后,審計人員將審計意見發表出來,同時做出審計評價,并且將審計建議提出來的文件,在開展環境審計工作過程中,此文件至關重要。環境審計報告具有非常廣泛的內容,并且綜合性十分強,在效用上具有較低強制性質的審計結論,更注重建設性,由此看來,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環境管理狀況、環境管理績效情況、環境管理職責的評價給予高度重視,同時還需要將必要的改進建議提出來,為被審計單位開展快速有效改善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在未出具或提交正式報告之前,需要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增加審計報告的實用性和信息量,使審計報告內容更加能經得起時間考驗,進而提高環境管理績效,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4]。

(三)環境績效審計準則的健全

以環境績效審計原則為根據,將具體規范制定出來就是環境績效審計準則,一方面它具體化了環境績效審計原則,另一方面它提高和總結環境績效審計實務,理論化實踐經驗。環境績效審計準則是環境審計實務公告的組成內容,它針對環境績效審計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在審計實行及審計報告過程中體現了環境績效審計特點,由此看來,環境績效審計準則主要目的是規范環境績效審計的實施過程和報告過程。環境績效審計準則主要包括五個因素,分別是審計計劃、內控評價、環境審計證據和獲得、審計風險和重要性、審計意見和表達。并且還要在實際工作中全面落實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標準,從而促進績效審計模式框架標準的形成,同時使其具備高度可行性[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不斷進步與發展的今天,對于環境保護工作,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為了更好的與企業相結合,將環境保護工作做好,就要加強環境績效審計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從而將良好舒適的環境為人們創造出來,全面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胡蓉. 資源配置的視角下對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績效審計基準模型及其應用的研究[J]. 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7,20(4):118-120.

[2]陳志芳,李晴. 基于PSR模型的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研究——以滇池治理項目為例[J]. 科技與經濟,2019,32(1):106-110.

[3]于連超,張衛國,畢茜,等. 政府環境審計會提高企業環境績效嗎?[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20,35(1):41-50.

[4]黃貝. 我國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 經營者,2020,34(2):223.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審計環境;舞弊審計;挑戰

一、對舞弊及舞弊審計的理論概述

1.相關定義

(1)舞弊的定義

舞弊是個比較廣泛的法律概念,企業經營中的舞弊行為不僅能使財務報告出現信息失真問題,還會導致企業戰略和制度執行發生偏差等危害,進而損害企業經營效益。但舞弊與差錯二者之間存在著根本區別:差錯所造成會計財務報告的行為是無意的,而舞弊則是有意造成會計財務報告的差錯。我國發布的關于審計的準則中有明確說明:“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或是員工用欺騙的方式獲取不當或是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時要關注財務報表舞弊和侵占資產舞弊。

(2)舞弊審計的定義

舞弊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始終堅守職業的謹慎原則,是在充分的預測和分析之后,確定舞弊行為已經、正在或者將要發生,從而進行的以揭露為目標的審計。這種審計,是針對被審計單位的舞弊行為,因此,舞弊審計不僅是對舞弊行為發生之后的審計調查,還包括針對舞弊正在或將要發生的防范和監管活動。與常規審計相比,舞弊審計具有以下特點:它是一種發現性的活動,具有重要性、隨機性、廣泛性和風險性。

2.舞弊審計的目標及方法

(1)舞弊審計目標

舞弊審計的目標是調查與揭露那些故意歪曲的記錄以及非法占有資產的舞弊行為,確定舞弊損失的金額及問題的影響范圍,以保證企業戰略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保障企業內部控制能夠規范的實施,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客觀性、相關性和準確性,也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經營管理能夠按照規范科學的制度來實施。

(2)舞弊審計方法

舞弊審計是通過執行風險評估、分析性程序、與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及各層次員工開展座談討論并就相關問題進行問詢等審計程序對存在舞弊可能性及時發現并對舞弊是否給財務報表造成重大錯報進行清查,力求在揭示管理舞弊、降低重大錯報風險方面有所作為,并圍繞這一目標開展風險分析、評估與應對的審計程序,體現一種風險意識而非利益意識。審計人員必須對可能的違法違規行為的線索保持警惕,對于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審計人員應予以嚴格審查,包括:對這些行為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的控制和監督、以及對全面的控制環境進行評估。

二、審計環境的新變化

1.審計責任的變化

根據受托責任理論,審計是隨著受托責任的產生而產生并隨之發展而發展。在受托責任明確之后,從客觀上就存在著委托人需要對受托人進行監督。為了減少受托人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財務報表進行偽造、降低管理層發生舞弊的可能性,委托人更多地依賴于審計。

2.審計手段的變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信息處理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計算機網絡,審計在處理相關信息時的手段更加多樣、靈活,同時使審計能夠觸及更廣闊的空間。傳統的手工會計在計算機的網絡系統的快速發展條件下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這大大增加了錯誤和舞弊的風險,因此就需要加大對這方面問題進行審計和監督。

3.審計內容的變化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知識、信息和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作用不斷增加,信息使用者對無形資產的價值、是否足夠先進、對企業發展是否十分重要等會十分關注,而且信息使用者出于對企業整體效益的考慮要求更了解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因此審計開始涉及到更廣領域,而不僅僅是針對財務活動方面。

三、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審計環境的變化,審計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加,舞弊審計要想應對審計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就要時刻保持警醒和懷疑的態度。那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都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就值得我們去研究。

1.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的影響

(1)審計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審計的獨立性

舞弊審計是一個不受任何組織影響的獨立性工作。這樣可以發揮其自身的巨大作用。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舞弊審計對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對審計工作中的舞弊行為采取具體的分析。從而預防了舞弊現象的發生。但由于審計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也隨之加大,在審計過程中需要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此時,審計人員要想得到更多的資料就需要到當地的工商、稅務等管理部門去獲得資料,這樣,舞弊審計的獨立性就由此被破壞了。舞弊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深大程度上要依賴當地的工商、稅務等管理部門,使舞弊審計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2)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目標也有一定的影響

最初舞弊審計側重于審查財務報告和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是否存在舞弊行為來保障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因此舞弊審計工作的開展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在審計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經濟內容逐漸增多,并且更加復雜,導致舞弊審計工作的開展十分困難,最初的舞弊審計目標已經無法適應舞弊審計發展的需要,舞弊審計目標不僅局限于保障財務信息準確和杜絕管理層舞弊,還要將目標擴展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從源頭上防止舞弊問題產生,完善企業各項經營制度以最大化的降低舞弊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3)環境的變化對舞弊審計對象有著直接影響

經濟發展快,審計環境不斷的變化,要進行舞弊審計的單位也是逐年上升,審計對象也由原來的簡單化發展到復雜化,在審計環境不斷變化的同時,舞弊審計的對象也越來越不清晰。技術的不斷改進,使財務信息的載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F在財務信息的載體多數為磁質媒介。這樣一來,舞弊審計人員想要獲得財務信息載體就變得難以捉摸。

(4)審計環境的變化要求審計人員素質更高

隨著信息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舞弊審計工作也引進了先進的高科技技術手段。這就要求舞弊審計的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多種審計信息技術,并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嚴格把控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能夠獨立評估財務報告并做到精準的分析。不僅如此,舞弊審計人員還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并且擁有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在審計環境變化中更快更好的適應,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作用。

2.舞弊審計遇到的挑戰

(1)審計角色定位亟待轉變

在審計發展初期,審計主要是滿足委托人對受托人的經濟監督,以維護委托人的利益。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審計注重的是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審計開始有了“看門人”的角色。近年來不斷發生的因經營失敗或者管理層舞弊破產倒閉的事件中,僅對既成事實和審計中發現的已經發生的問題出具審計意見,而不是從舞弊行為的源頭來作為審計工作入手點,越來越無法滿足企業外部相關利益方的需要,引起了其的不滿,因此審計角色要重新定位,向優化財務報表信息,降低信息風險而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更好做出決策的方向發展。

(2)審計范圍越來越廣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舞弊事件也不斷的出現,企業和社會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審計工作,受此影響,舞弊審計就不能僅對已經發生的舞弊問題即事后問題進行審計,而應將審計范圍擴展到事前問題,更加側重于預防無論是內部審計還是外部審計,都不僅僅局限于對既成事實(包括財務信息的準確程度、企業內控制度的規范程度、被審計對象的已發生舞弊案件等等)發表意見,而是要對企業內部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經營管理方面進行審計,以發表風險導向的審計意見,以達到預防性審計作用。

(3)審計風險不斷增加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舞弊的手段更加高明、隱蔽,審計人員如果不精通計算機技術,就會帶來風險。同時大量使用抽樣方法也增加了審計風險,審計人員過于依賴抽樣審計,可能會遺漏重要的事項,這給審計人員出具不正確審計意見帶來了隱患。此外審計范圍的增加也帶來了審計風險,很多新出現審計領域審計人員未曾接觸過,這些領域的復雜性大大增加了審計人員的風險。

四、舞弊審計對環境變化產生影響的對策

1.創新審計目標

隨著審計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審計目標也應進行相應調整。在新的審計環境中不僅需要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真實性出具審計意見外,還需要對審計客體的風險性(例如被審計對象的內部治理是否規范、內部控制是否科學規范、風險管理是否規范等)、可持續性、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無形資產的效益性等大量的非會計信息以及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

2.轉變審計方法、手段及視野

在審計方法上從傳統的監督審計轉向現在的風險導向審計,以適應審計環境的變化,保護審計人員的權益。充分利用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在處理審計問題時更加迅速、準確。同時加速新型審計軟件的開發、應用,減輕審計人員的工作量。審計人員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個方面,而應站在全局的角度,對被審計單位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并以此來開展審計工作。

3.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切實提高審計質量

舞弊審計對于審計實施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要求更高,不僅僅要具備財務和審計知識,還要懂得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控、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甚至對被審計對象所處行業的背景、業務知識也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做好從源頭上防范舞弊問題出現的審計工作,所以審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業務水平,揭示管理舞弊、降低重大錯報風險,從根本上提高審計質量,以此取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只要審計報告能夠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幫助,使其免受損失,那么財務報表使用者也將給予審計人員更多的回饋,同時也會給審計職業創造一個良性互動的環境。

4.加強舞弊審計制度的建立與健全

審計環境的變化,使舞弊審計工作的內容日漸增長,加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大了舞弊審計工作的難度。針對現有情況,如果想控制好舞弊行為,就要加大審計的力度,并把舞弊審的制度建立健全。規范好舞弊的審計行為,對舞弊的審計人員要嚴格要求,按章辦事,并且對其進行法律保護,對舞弊審計人員的工作更加明確其獨立性,注重社會監管力度。

五、結論

舞弊審計人員面對審計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舞弊審計人員要想順利開展工作,就要在日常的舞弊審計工作中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對任何事物或人物的質疑態度,對發現舞弊所產生的原因要認真仔細的分析,對舞弊產生的環境因素進行排察,只有這樣才能對舞弊事件進行有效的控制。不僅如此,社會也要對舞弊審計進行監管,提高審計人員的社會公信力,這樣,才能讓審計部門在社會和民眾心中有好的形象。對審計人員要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提升舞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推動舞弊審計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葉雪芳.舞弊審計[M].經濟出版社,2011.

[2]劉開城.淺談內部舞弊審計[J].審計視角,2013.

[3]林曉萍.淺談審計環境[J].管理觀察,2013.

[4]王海燕.論舞弊行為的審計策略.財會通訊(學術版),2014.

企業環境保護審計初探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當代信息技術是促進國家整體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的最主要的生產力,信息化審計進入各行各業。但在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伴隨相應的風險,其風險種類較多。文章從企業施行內部審計的作用出發,對所可能遇到的諸多風險進行分析,以及對如何預防風險的策略進行全方位的探討。

[關鍵詞] 信息化審計;內部審計;風險;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17

0 緒 論

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和網絡終端產品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信息化的發展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存亡。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方法采用信息化已成必然。在企業內部審計中,由于信息系統工程的繁瑣性,很容易帶來各種風險,如內部審計的環境改變帶來的不可控制的風險、數據采集的風險、信息的系統數據泄露帶來的風險、審計信息系統存在規章制度不完善而可能帶來的風險等。

1 內部審計的含義及作用

審計就是以經濟監督的身份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脫離了監督,審計也就不一樣了,企業審計師這樣,內部審計更是如此,各行各業的審計都是如此。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是對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治理程序進行評鑒,而不僅僅是對內部控制進行評鑒。內部審計運用系統和規范的方法通過評價的資訊路徑來進行對各部門施行各種職能。

內部審計[1]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監督、促進、防護三個方面。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表現在對企業相關部門制定的各種財政法規和規章制度進行監督。它的促進作用是通過監察各種違紀違規問題,針對已經發生以及已經發生的問題提出需要修改的規章制度,從而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收益,達到企業的目標。它的防護作用是通過對企業的收入、支出情況進行詳細的審計,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的完善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從而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2 內部審計可能存在的風險

盡管內部審計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而且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與之前的傳統審計相比也更加完善和嚴謹,但是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給企業各部門進行的審計工作帶來了諸多風險。

(1)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能力不足的風險。在追求高效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化審計需要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具備高超的電腦操作能力和網絡信息的應用的本領[2],甚至需要計算機技術的專業人才的協助。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不足就成為了審計工作可能發生風險的前提,將造成審計信息的提取失誤。信息系統的設計漏洞造成了系統的運行不可靠從而造成重大信息的數據的遺失和失效。在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審計系統會有面臨網絡病毒的攻擊風險,甚至造成系統癱瘓的嚴重后果。

(2)內部審計工作的核查風險。在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內部控制制度是在傳統核查過程的前提下進行的,因此都是清晰明朗、有章可循的,但是在信息化環境下,傳統的審查方式是不足以滿足信息系統下的審計核查,這將會造成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能夠對企業的所有方面進行審計核查,這就有可能會使企業的各方各面的核查工作出現紕漏,如信息輸入不完善、數據的有效性、制度實施的合理性等方面。

(3)審計工作方式的含糊、控制制度不清晰產生的風險。在傳統審計過程中,關于審計工作方式的含糊將會給企業帶來極高的風險。在信息化的環境下,審計工作極易產生審計線索的不清晰,在傳統的會計賬單核算中是以書面的手工文本的形式反應出來,有章可循。而在信息系統下,工作人員進行修改時,系統自帶的反結賬、取消憑證的程序會使這一過程不留下任何痕跡。因此,信息化下的內部審計工作將帶來難以規避的風險。

3 內部審計風險的應對策略

第一,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技能[3]。提高對在職審計人員計算機技術的提升,提高內部控制的專業素質,加強與著名財經高效的交流與合作,培養社會所急需的專業性人才,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勝任審計的專業工作,能夠對企業及相關部門的行業環境、運營狀況和市場條件進行完善的風險審查,不斷地提高專業技能,進一步增加對專業人員的知識的掌握能力。

第二,對控制系統進行安全性監管。內部控制系統在信息采集、傳播過程、提升信息利用率方面具有巨大優勢,但如果安全監管不當,就會帶來泄露、遺失、竊取的風險。

第三,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法律體系。在國家方面,很早就做出了應對企業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由于信息化的發展,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定的實用性,應積極促進企業內部的信息化。

4 結 論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促進了傳統審計方式的革新,信息化審計加速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由于信息化的發展的速度以及本身固有的缺陷性導致企業及其各部門在審計中產生了極大風險。因此從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控制系統進行安全性監管、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法律體系三方面進行加強,切實做好內部審計帶來的風險的預防工作,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鵬輝.淺析信息化條件下的內部審計[J].價值工程,2014(21):7-11.

[2]楊蓉.會計信息化下內部控制審計研究[J].財政監督:財會版,2012(7):5-6.

[3]張品.基于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審計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4(6):15-21.

上一篇:會計金融工具準則分析論文范文下一篇:負債籌資風險規避措施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