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

2023-09-19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過程、科技政策及管理等進行分析,探究了我國在改革開放前科學技術發展取得較大成就的原因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發展的深刻影響,將發展科學技術提到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確定科學技術發展的目標,探尋符合國情的科技發展道路,發揮了集中型科技體制的正向作用。

關鍵詞:計劃經濟時期;科技發展;集中型科技體制

改革開放前我國的科技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機械制造、電子管計算機研制、醫學臨床、新材料研發等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原子彈、氫彈、火箭和導彈試驗成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國家。探索改革開放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歷史借鑒意義。

1 對世界科技革命和發展的深刻把握

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世界,在科技革命的沖擊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是科技革命使生產力獲得了驚人的發展,科學技術取得了人類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成就。從 20 世紀 40 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更有力地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使生產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科技革命使生產關系發生了重大變革,全方位、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物質、精神、社會生產及生活的各方面。三是在我國恢復戰爭創傷時,一些主要的國家開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國家發展,進入了現代化時期,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尤其是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大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高科技軍備競賽;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也逐漸開始依靠科技進步。

科技革命帶來的變化深刻影響著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戰略選擇,領導人也意識到只有掌握尖端技術,才能體現國家實力并有效抵御外來侵略,使新中國成為一個富強、民主、和平的國家。二戰期間,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對中共領導人的觸動很大,毛澤東曾感慨地說:“我們現在還沒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彼J為:“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時期,就是我們現在所從事的、所思考的、所鉆研的,是鉆社會主義工業化、鉆社會主義改造、鉆現代化的國防,并且開始要鉆原子能這樣的歷史的新時期?!?/p>

總之,對世界科技發展形勢的正確判斷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制定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立足點。

2 將發展科學技術提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科技戰略是關于科學技術領域的全局性、長遠性發展的指導原則,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面對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的局面和貧困落后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把握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趨勢、分析我國科學技術落后狀況及相關原因后,深刻地認識到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的重要意義,將科學技術發展置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層面。

2.1 對科學技術的社會生產力功能給予高度重視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是馬克思對歷史上科技發展帶來生產力突飛猛進的深刻總結。毛澤東對此有繼承,認為科學技術對生產力具有動力作用,能促進生產力和經濟發展。在制定“十年科學技術規劃”時,毛澤東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搞生產關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現在生產關系是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庇纱丝梢?,進入計劃經濟后我國重視和發揮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科學技術不但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還要造福普通民眾。這說明我們對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關系的認識是比較清醒的。

2.2 將發展科學技術提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劉少奇曾強調指出,“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在整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占有重要地位?!?956年1月,周恩來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指出:“科學在涉及中國經濟、文化以及國防發展方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比此前任何時代的發展都需要重視科學技術,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學技術,才能不論在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競賽中或者是敵人所發動的侵略戰爭中戰勝帝國主義?!蓖瑫r,毛澤東主張新中國開展科技革命的戰略思想是社會主義革命和技術革命同時并舉,把科技創新與制度改造并列為新中國前進的兩大車輪??傊?,科技與黨的中心任務緊緊聯系在一起,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戰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規劃、對科技知識分子的認識、頒布科學“憲法”等,都是這一戰略的體現。

2.3 把科學技術作為立國興國的先決條件

把科學技術作為立國興國的先決條件,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重要思想。毛澤東的看法很明確:“我們不僅要有更多的飛機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963 年,毛澤東在分析鴉片戰爭后中國被迫同世界上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原因時指出“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后”,我們“如果不在今后幾十年內,爭取徹底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后于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況,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沉痛的歷史教訓不能忘記,現實的落后局面決不能延續,只有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將科技發展上升到立國、興國的高度,我們才能真正富強,才能在未來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見,將科學技術置于國家、社會的高度優先發展,既是歷史教訓的總結,也是國家、社會的現實發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發展的壓力,也是立國、興國的先決條件和必然保證。

3 確立科技發展目標和探索適合國情的科技發展道路

計劃經濟時期,把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確立為我國科技發展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科技發展道路:打破常規、跳躍發展、重點突破。

3.1 實現科技現代化是科技發展的目標

1954年,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基礎薄弱,生產落后,要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達到革命目的,就必須要發展科學技術,就必須要建立起規模宏大的、現代化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以及高度現代化的國防。隨著1956年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科技對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愈加明顯。國家由此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將科技與現代化聯系起來。1963年l月29日,周恩來強調科學技術現代化是關鍵: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在毛澤東的建議下,周恩來在1964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四個現代化”的重大決策,即在20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世界強國。

科技現代化戰略目標的確立,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目標的定位,也是國家科技發展的偉大目標。因此,把科技創新與現代化緊密結合,奠定了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堅實基礎。

3.2 探索適合國情的科技發展道路

如何快速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科技發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飛猛進,大多數國家二戰后都在奮起直追,如果我國科技發展不打破常規,走別人的老路,就永遠處于落后和被動挨打的狀態。再加上新中國剛剛成立,財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發展科技,就必須像戰爭年代一樣集中精力打殲滅戰,解決最重要的問題?!拔覀儾荒茏呤澜绺鲊夹g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庇谑?,實施趕超戰略,“跳躍發展、重點突破”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道路,在實踐中逐漸得到了認同。所謂“跳躍發展”,就是打破常規;所謂“重點突破”,就是迎頭趕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學科、新技術。

“跳躍發展,重點突破”的科技發展道路,使我國的科技事業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我國不但在核技術、原子能技術和空間技術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帶動了我國基礎學科的同步發展,我國的整體科技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

4 發揮了集中型科技體制的正向作用

1949~1957年,我國建立和形成了集中型科技體制。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一體制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發揮了正向作用。

4.1 中國科學院的重要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科技政策和科技體制在世界主要國家不斷強化,國家的指導、規范、協調和控制等成為一國科學技術事業蓬勃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重要推動力量。因此,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就提出要加速國家科學體制化的進程,在短時間內趕超世界。在這一思想指導下,1949 年 11 月,被賦予管理全國科學研究事業行政職能的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適應了這一世界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迅速確定了辦院方針,擔負起計劃并指導全國科學研究的任務;接管和調整了研究機構,完善了自身的組織建設;完善學術和組織領導,目的是配合第一個五年計劃。1955年6月,中科院舉行了學部成立大會,199名學部委員出席,這是中國科學院職能成熟的標志。1958年,國家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與之相適應的是地方各級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成立。

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相繼成立,使我國集中型科學技術體制逐步走向成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我國科學技術政策的制定和組織機構的管理;中國科學院主要承擔學術指導的任務。

中國科學院為我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爸袊茖W院的成立和早期工作,使建國初期處于一盤散沙狀態的中國科技隊伍有了一個組織上的核心,并做了一些統一計劃和指導的工作。在調查國家自然條件和勘察自然資源、基礎研究、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促進科技為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績?!?/p>

4.2 科技規劃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科學技術宏觀管理的常用手段就是科學規劃。良好的科學規劃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指導。具體到中國,科技規劃開始于《1956一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目標,后來又出臺了《關于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草案)》(簡稱《科研十四條》)。

為響應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國務院成立了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領導的科學規劃委員會,并在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茖W規劃委員會把全國600多位專家和百位蘇聯專家召集在一起,編制了這一科技發展規劃。歷史證明:這一科技規劃適應了我國計劃體制的需要,成功地發展了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也為我國科學技術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形成了我國科技規劃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1978—1985年全國科技發展規劃》《1986—2000年科技發展規劃》。這些規劃制定的思路仍沿襲第一個規劃的模式?!犊蒲泄ぷ魇臈l》的制定和實施,端正、健全了黨的科技政策,可以說到了1964年,我國在科技方面已經具備了比較完整的政策,“基本走上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軌道”。

科學發展規劃和科研十四條,是我黨在計劃經濟時期科技政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有效推進計劃經濟時期的科技發展、系統引導科學研究為國家建設服務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決定和推動作用,對中國此后科技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4.

[2]毛澤東選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8.

[3]龔育之.毛澤東的讀書生活[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103-104.

[4]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8.

[5]劉武生.周恩來在建設年代:1949—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

[6]葛莉.建國以來黨的科技思想的發展脈絡[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94.

[7]李明,劉松濤.從立國到興國——試論毛澤東的科技創新思想[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0,(4):49-53.

[8]毛澤東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經濟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176.

[10]馮文彬,高狄,王茂林.中國共產黨建設全書:1921—1991第八卷中國現代化與中國共產黨[M].太原:山西出版社,1991:1000.

[11]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1.

[12]關前,陳建新,劉躍前.建國初期科技發展的三個重大事件[J].科技進步與對策,1993,(2):58-60.

[13]李運祥.建國以來黨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偉大實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7):37.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2篇

晚清以降,“儒學”作為普適價值的危機,首先來源于其他宗教及現代科學/技術的沖擊。與此同時,隨著“哲學”這一新概念的引進,儒學開始面對自身是“哲學”還是“宗教”的命題。當“哲學”受到“科學”挑戰的同時,儒學也受到“哲學”與“科學”的雙重挑戰。本文所討論的,就是現代中國與儒學相關的兩條線索:哲學與科學之爭,以及哲學與宗教之爭。

一、哲學與科學

作為一個經由日文中介的外來詞,“哲學”從一開始,就被視為西方的學科。在張之洞的理解中,“哲學”與“自由平等”這樣的學說聯系在一起。與張之洞相反,王國維認為“哲學”就是傳統儒學中的“理學”,并建議以“理學”之名代替“哲學”之名。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的中國,“科學”話語尚未全然興起,“哲學”雖被理解為西洋之“學科”,但尚未被全然“科學化”地理解。如王國維,就同時力圖證明“哲學為中國固有之學”。(注:王國維:《哲學辨惑》,見佛雛編:《王國維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第57頁。)隨著“科學”話語的興起,是否具有“科學性”成為衡量是否“哲學”的一個標尺。中國傳統之學與“科學”的距離,使得現代學人們在判定中國思想是否能稱為“哲學”的時候頗多躊躇。葛兆光在《為什么是思想史——“中國哲學”問題再思》一文中梳理了這一脈絡:

1918年,傅斯年給蔡元培寫信反對哲學算是文科,理由是西洋哲學以自然科學為基礎,而中國哲學以歷史為基礎,那么中國哲學根本不算是哲學。十年以后,他更是直接說古代中國“本沒有所謂哲學”,只有“方術”,并且明確表示了對這種“沒有哲學”的健康的欣喜。1922年,章太炎講《國學概論》,也說“今姑且用‘哲學’二字罷”,在“姑且”二字中,能看到他的一絲無奈。而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則把哲學史有意識地稱為“道術史”,連1903年翻譯過《哲學要領》的蔡元培,在1924年自己寫《簡易哲學綱要》的時候,也把哲學比作“道學”,但又無奈地強調“我國的哲學沒有科學作前提,永遠以‘圣言量’為標準”,所以“我們現在要說哲學綱要,不能不完全采用歐洲學說”。(注:見葛兆光《為什么是思想史——“中國哲學”問題再思》,《江漢論壇》2003年第7期。)

馮友蘭的《郭象的哲學》發表于《哲學評論》第一卷第一期(1927年)。在文中,馮友蘭指出:“看下文我們可知郭象不但能引申發揮莊子的意思,能用抽象底,普通底,理論,說出莊子的詩底文章中所包含底意思……”

③(注:《哲學評論》(The Philosophical Review)第一卷第一期 (中華民國十六年四月尚志學會出版),第104、123頁。)

在這里,馮友蘭對“哲學”的期待是:“能用抽象底,普通底,理論”。同樣,雖然探討了郭象學說與佛教之間的淵源,馮友蘭仍著意將二者撇清:

不過他的哲學根本上是與佛家不同底。佛家的形上學大概是觀念論。而郭象的形上學則是實在論。佛學所說之真如門,是形上學底,郭象所論之玄同無差別,是認識論底。所以郭象這一類的道家哲學,雖有神秘主義,然與科學并不沖突。③

以“與科學并不沖突”,來為郭象學說作為哲學的合法性來作辯護,可見當時“科學”話語的強大。與此同時,既然是哲學,就必須要有“系統”。馮友蘭指出,雖然“上所引莊子注,究竟是郭象的,或是向秀的,”并不能夠確定,但至少“以上所述是一個很好底哲學系統”。日本學者中島隆博在《“中國哲學史”的譜系學——杜威的發生學方法與胡適》一文中也指出,胡適之所以用“哲學史”來構建他對“哲學”的理解,是因為在胡適看來,是否“自身內部有系統”,乃是“哲學”之為“哲學”的基本前提。(注:中島隆博在《“中國哲學史”的譜系學—杜威的發生學方法與胡適》,龔穎譯,《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3期,第72頁。)

在《哲學評論》的第一卷第二期,瞿菊農發表了《哲學與近代科學》一文。作者名下有小標題《牛頓與牛頓以前之科學的哲學》。作者開篇即言:

我個人以為在最近的將來哲學界所討論的問題,一定比較的著重兩方面:一方面是科學之哲學,一方面是價值哲學。Broad, Rusell, Whitehead, Cassirer等學者,對于科學之哲學,很下了一番細密的工夫,但這種工夫,可以說是剛剛開始,并不能說是已經有什么系統的建設。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是懷悌黑教授,他總算是在往建設的路上走,亦可以說是已經有了相當的系統。

另外還有一班學者,很在價值哲學上用功,平常所說的倫理學,美學,乃至于國家哲學,教育哲學,都可以說是應當以一種價值哲學做基礎的。培黎教授(R.B.Perry)新出版的價值概論(A General Theory of Values)便可以代表這種傾向。

我們現在且不問價值哲學的內容與傾向;我們現在要問的是我們所謂科學之哲學究竟是什么?……

在哲學方面,很不幸的,許多康德以后的哲學家,脫離了科學的大潮流,結果兩方面都受到了損失。哲學成了空洞的意見,放棄了他的一部分的責任;科學缺少了批評,漸漸的忘卻了他背后的假設?,F在的哲學有重新恢復從前批評科學的工作的必要。在科學方面,近年來一方面應用科學十分發達,一方面自相對論出來之后,數理物理學上有許多舊的假設,急待哲學來做一番批評工夫。因此之故,科學之哲學就成為現代哲學上急須研究的問題。

瞿菊農在這里所強調的是:“哲學”必須結合“科學的大潮流”,指導科學,關注科學。為此,瞿菊農上溯到牛頓及牛頓之前的時代,對當時“哲學”與“科學”的緊密關系作了考察。從這里不難看出,在二十年代,“科學”思維是怎樣影響著學者對“哲學”的思辨?!墩軐W評論》第二卷第二期發表了日本學者桑木嚴翼《日本哲學界之傾向》(程衡譯注),在此文中,桑木也介紹了明治之后,“哲學”的引進如何不同于舊時思潮:

明治初年之學者和政治家均學了漢學教育,說政治與道德合一是人生最高的理念,將道德之研究看做對于社會指導者是最尊貴,是適宜的。于是此等學者開始學習西洋的學問時,如可以預想的,惹起最高興味的題目,即是實踐性質的,而當時之哲學亦不過是這樣實踐的哲學。其后與此題目相關的哲學體系大部亦輸入來了。但此新哲學,自然是與舊思潮是處于相反地位。如既所述之思潮,即是儒教及武士道,此種思潮是單重人類的精神方面,要改革須先由現時的興味的哲學開始不可。如此,賁撒姆(Bentham)及米爾(Mill)的功利主義,斯賓塞(Spencer)及達爾文(Darwin)的進化論,還有若干英美的哲學的科學,如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等,便是當時的主要科學。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注:譯者原注:“英日文原文均系[主要題目],獨德文為[主要科學],今據德文譯成。”見《哲學評論》第二卷第二期,第100、100、107、107、107、107、108、108、110-111頁。)尚有若干政治家及實際活動的人們,實行翻譯此等哲學者的著述,且要將此等學理應用在實際上。我們現在所用的此等科學的術語,多賴于此等學者的功績。例如,[哲學](日讀為(Tetsugaku)(Philosophie)一語,亦是由此等學者中之一人西周才應用。西氏又譯了若干關于心理學,論理學之著作。②

在考察了西洋哲學在日本的傳播之后,桑木嚴翼進而對“日本現代哲學的運動”進行了考察。桑木指出:“許多專門學者及非專門學者之中,想建設獨創的思想的亦不少。為達到此目的而有兩種方法:即直接的與間接的。前者是非科學的形式,大抵要于生活的實際的法則或哲學的方法的基礎下尋出新的概念來。此種思想之特性第一是:直觀的非論證的,第二綜合的非分析的,第三實際的非理論的。要以此思想觀念求獨創的思想家,一般的均主張東洋文明較比于物質方面有了長足進步的西洋文明,有精神性之優越性。”

③與此同時,桑木也指出:“我們更可以考察求獨創性之第二的,即間接的方法。我所謂間接的意思,是要于科學的形式上建設哲學。此間接的作用或方法的研究,常受不能達到獨創性之目的之非難,這就是科學者被一般人們和文學者所非難的地方。”

④在桑木看來,任何哲學體系的獨創性必要有其“某處之根據,有時是西洋哲學,但是還是以東洋哲學為至。”⑤

在這里,桑木提出了“東洋哲學”的問題。桑木指出,“[東洋哲學]一語的意義,絕非單純,所以學者研究以哲學的目的也非單純。我們可以先區分印度及中國哲學之二大系統”。⑥桑木將印度哲學的特性定義為“主觀的,觀念的,形而上學的”,將中國哲學的特性概括為“客觀的,實在論的,經驗論的”,⑦并據此,將日本哲學理解為“經驗論的”與“形而上學的”綜合:

日本民族原始的精神極似古代希臘民族。自兩個古代哲學輸入之后,此固有的精神就因之稍變,其古代的文明亦因著此二源泉有了二大傾向,即經驗論的與形而上學的。⑧

我所以于專門哲學者之對面,即關于所謂[俗人哲學](Laien-philosophie)附錄幾句話。因關于[哲學](Philosophy),有二不同之用法,即:作為科學之哲學與單是一思想之哲學。……在日本青年間所嗜好之哲學,較比專門學者,更是實際的,非唯理的,更是直觀的,主意論的。除了尼采(Nietsche)及葛特(Goethe)外,德國的哲學及思想并不為此等青年所愛。有的由其實際的點來采取英美的哲學,有的採取法伊哲學,因為其存直觀的與超睿知的特性。自然亦有要想結合此東西思想而創造新的哲學的。與此等哲學的學說相接近的尚有若干文學及藝術上之諸運動。到近來又有許多社會的與政治的學說輸入來,研究了之后,常時與舊來的思想發生沖突。此等文學者因富于感受性,故常常作了新運動的開振者,于此照常是先于體系的思想家,而實際的人們則于最后應用于社會的法則及秩序上。⑨

在桑木的區分中,“科學之哲學”乃是一大重要分支。“于科學的形式上建設哲學”,是通向“獨創性”的第二途徑,也是科學的時代,“實踐的哲學”發生轉向后最有效的途徑。

由日本到中國,“科學”話語的強大,使得“哲學”不得不始終為自身作辯護,或力圖證明與科學的緊密關聯。所幸在現代中國,關于“哲學”與“科學”之爭,始終也有另一種聲音。王國維于“可信”與“可愛”間的徘徊,事實上正映證著他對于“科學”話語的懷疑:

余疲于哲學有日矣。哲學上之說,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余知真理,而余又愛其謬誤。偉大之形而上學,高嚴之倫理學,與純粹之美學,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則寧在知識論上之實證論,倫理學上之快樂論,與美學上之經驗論。知其可信而不能愛,覺其可愛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煩悶……近二十年之哲學家,如德之芬德,英之斯賓塞爾,但搜集科學之結果,或古人之說而綜合之、修正之耳。此皆第二流之作者,又皆所謂可信而不可愛者也。(注:干春松、孟彥弘編:《王國維學術經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6頁。)

張東蓀的《因果律與數理》同樣發表于《哲學評論》第一卷第一期。該文有小節《從哲學上批評科學的兩個柱石》。

③④⑤(注:《哲學評論》第一卷第一期,第1、17、26、123頁。)在文中,張東蓀指出“哲學”相對于“科學”的獨立性:

西洋哲學中所謂唯理派(Rationalism)大抵就是作這樣的論調。(參觀拙作《名相與條理》載本年度東方雜志。讀者請勿輕視這個唯理運動!須知科學即導源于此。不過科學因為又側重經驗上的實證,所以只是所謂自然的唯理派:即把理性主義灌入于自然主義中而為其副脈。但哲學上的唯理主義仍把理性為正宗以吸收自然,乃適與之相反。所以哲學總能在科舉以外而自有其天地。

③……我撰此文的目的,于正面想說明唯理派哲學的本義以外,又想于傍面喚醒中國人對于如實的科學方法的迷夢。④

二、哲學與宗教

當現代中國學人開始探討“哲學”的現代化問題,很大程度上是討論“儒學”的現代化問題。儒學在何種意義上可以被視為“現代”的“哲學”?學者們的共識包括兩方面:(一)“儒學”是否能將自身由“宗教”轉化為“哲學”。(二)“儒學”是重邏輯,還是重直覺。這兩方面同時也緊密相連,即“儒學”是否能被視為“哲學”,取決于“儒學”是否吸納了“邏輯”“科學”“實證”的思維方式。

馮友蘭在《郭象的哲學》一文中對郭象哲學與佛家的區分,很重要的一點即:佛家是“形上學底”,郭象哲學是“認識論底”。“形上學底”就更接近于宗教,具有某種“神秘主義”,“認識論底”則更接近于“哲學”,“與科學并不沖突”。但與此同時,同期《哲學評論》又有許地山的文章《大乘佛教之發展》,這里對“佛教”問題的收入,也顯示出在當時,“哲學”與“宗教”也并非截然分開。⑤

胡適在《先秦名學史》中指出:“哲學是受它的方法制約的,也就是說,哲學的發展是決定于邏輯方法的發展的”。(注:《先秦名學史》,第4頁。)一部《中國哲學史大綱》,亦是以“科學主義”梳理中國哲學史傳統。在《中國哲學的線索》(1921年)一文中,胡適將中國哲學的線索分為兩層,一為“外的線索”,一為“內的線索”,并將“內的線索”歸結為“邏輯”的“哲學方法”。胡適說道:

所謂時勢生思潮,這是外的線索……內的線索是一種方法——哲學方法。外國名叫邏輯(logic,吾國原把邏輯翻作論理學或名學。邏輯原意不是名學和倫理學所能包含的,故不如直譯原字的音為邏輯)。(注:見《哲學與論理》(教育雜志十六年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版,第1頁。)

在日后為《中國哲學史大綱》重寫的文字中,胡適重復道:

我這本書的特別立場是要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個學派的‘名學方法’(邏輯方法,即是知識思考的方法),認為這是哲學史的中心問題。(注:見《胡適學術文集•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5頁。)

張菘年在為瞿菊農所翻譯的William Ernest Hocking的Types of Philosophy(中文書名翻為《哲學大綱》)的序言中說道:

著者固也有他自家的見地。他的見地是屬于唯心論的。但這也無妨。你讀時,但凡遇到稱揚唯心論的地方,都打一折扣就是了。著者本出身于哈佛——美國哲學中心——是美國維新派泰斗羅依士的及門弟子。但羅依士卻很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聽過查理裴士的講,極提倡,而且頗有貢獻于記號邏輯(Symbolic Logic)。凡是學過記號邏輯的,頭腦大體清楚。著者本書之有條理,不單因為曾在哈佛講過多少遍,學過記號邏輯也許是一因罷。(注:該序言作于1931年8月,見瞿菊農編著《哲學大綱》,上海:獨立出版社,1948年版。)

在這里,張菘年將“學過記號邏輯”作為稱贊一本哲學史教科書的原因。與此相似的是,在謝幼偉《抗戰七年來之哲學》中,作者以1947年3月出版的熊十力《新唯識論》為例說明“中國哲學的進步”,其中重要的一點也是其“邏輯”性。作者說道:

第二,我們也不能不承認,熊先生的哲學方法,恃性智,也恃量智。他不僅運用他的直覺,而且也是運用他的邏輯。我們雖可以說熊先生這部書都是體驗的話,可是體驗有得之后,他卻以一種嚴格的邏輯表達出來。這部書系統的完整,說理的圓融,思想之深入而謹嚴,不是于邏輯有極好的訓練的,決不能寫。他提出來的主張,都有理由,都有論證,而決不是武斷肯定的。這點我們不能不說,熊先生是把中國哲學過去的缺點糾正了。③④

(注:《熊十力哲學評論集粹》(《熊十力全集》附卷[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673-674、674、675頁。)

緊接著這一點,作者繼續論證:

“我們更不能不承認,熊先生的哲學態度是哲學的,而不是宗教的……他也不像宋明理學家,要做什么衛道的工作……他只站在真理的立場上,而求理之是。這無疑的是哲學的態度,而不是宗教的態度。無疑的,熊先生也是把中國哲學的過去缺點糾正了。”③

在謝幼偉看來,與“道”、“形而上”相關聯,就是所謂“宗教”。與之相反,哲學應當具有“邏輯”的一面,即,“站在真理的立場”,“求理之是”。

同樣被謝幼偉視為“改正了中國哲學的缺點”的,還有賀麟的《近代唯心論簡釋》與章士釗的《邏輯指要》。撇卻純講邏輯的《邏輯指要》不談,謝同樣強調了賀麟“哲學方法”上的“邏輯性”:

“他也有論《宋儒思想方法》一文,對宋儒的直覺法頗表同情。不過,他所同情的直覺不是前理智的直覺,而是后理智的直覺。所謂后理智的直覺,也即是經過邏輯洗禮后的直覺。而且他復兼采‘分析矛盾破除矛盾以求統一’的辯證法和‘據界說以思想,依原則而求知’的幾何方法,所以賀先生的哲學方法,不用說也是兼有了直覺法和思辨法之長的方法。至他的哲學態度之不是宗教的,那更不待言。”④

謝幼偉的觀點并不是孤立的。早在三十年代,胡適就指出:“中國近世思想的趨勢在于逐漸脫離中古的宗教,而走上格物致知的大路”。(注:見《胡適文存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第75頁。)胡適將“格物致知”理解為科學的路向。在胡適這里,偏向科學、脫離宗教,被目為哲學之發展。但真正的儒者或許會對所謂“邏輯體系”持懷疑態度。金岳霖在《晚年的回憶》中提到林宰平:“我的《論道》那本書印出后,石沉大海。唯一表示意見的是宰平先生。他不贊成,認為中國哲學不是舊瓶,更無需洋酒,更不是一個形式邏輯體系,他自己當然沒有說,可是按照他的生活看待,他仍然極力要成為一個新時代的儒家。”但在當時,“哲學vs科學”的問題,很容易就轉為““哲學vs宗教”的問題,也轉為了“直覺/形而上vs邏輯/實證”的問題。

葛兆光先生在《穿一件不合尺寸的衣衫———關于中國哲學和儒教定義的爭論》一文中稱“關于古代中國有沒有‘哲學’,儒家是否算一個‘宗教’”是一個“偽問題”,但同時也認為“偽問題”背后“隱藏有真歷史”。(注:見葛兆光《穿一件不合尺寸的衣衫———關于中國哲學和儒教定義的爭論》,《開放時代》,2001年第11期。)在我看來,這一“歷史”隱藏的正是現代學人重建儒學體系的努力。以“科學”理解“哲學”,從而使儒學脫離“宗教”的這一線索之外,還有另一條路徑。從二十年代的“科學人生觀”論戰,到日后賀麟、張君勱、牟宗三以“直覺”重說中國哲學傳統,這些都展現了現代中國學人在“哲學與科學”、“哲學與宗教”之爭中的另一嘗試方向,而這也正是我們今天所值得借鑒的。

作者單位:哈佛大學東亞系

責任編輯:劉之靜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3篇

一、架設局域網范圍內的WEB服務器和FTP服務器,為學生創造穩定、安全、高效的學習環境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課課程設置少,學習時間短,因此想完成課標當中所設置的任務,就必須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爭取當堂課的內容學生能當堂掌握。

以“下載效率的提高”一節為例,本節課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要求學生經過學習和練習,能夠熟練地根據自己的需要和任務的不同選擇相應的下載方式進行高效下載。而因特網上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像網速、不良信息、無效鏈接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我在上課之前,把給學生制定的練習任務進行整理分類,必須在因特網上完成的任務就讓他們在因特網上完成,可以設置在教師機上的任務,我就做成學生練習網站,把教師機做成WEB服務器,然后把學生練習網站發布在此WEB服務器上,學生進行下載練習所需要的資源都在此網站上,這樣就可以在一個較小的局域網內為學生們創建一個穩定的、安全的、高速的、純凈的網絡環境,既保證了學習的效果,又加快了練習的速度,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另外,在此學生練習網站上,我除了設置有下載任務、提供下載資源以外,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為了讓一部分接受能力稍慢的同學能更好地學習,我還設置了操作步驟一欄,里面有具體的操作過程及圖示,這樣,當他們忘記了老師的講解時,就可以自己來再次學習。而針對于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及基礎好的同學,我還在練習網站上設立了提高篇,在此學生可以自行學習網站下載工具WEBDUP的使用。

此外我還在此網站中設置了相關報道一欄,里面介紹了全球首例因非法BT下載而被判刑的案件,從而給學生們增加直觀認識和感性認識,進而達到本節課的三維目標之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并理解合理合法下載文件的重要性。

這樣,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內容以及練習任務及其資源都集中在這一個局域網范圍內的網站中,學生不需要花費時間去查找,自然也就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所要求的學習目標。

在嘗試多途徑下載文件中還提到了FTP下載,學生們對此比較陌生,而且如果沒有實際操作過也很難理解,為了讓學生們加深對FTP下載的認知及了解,就需要讓學生們進行實際操作練習。但是因特網中的FTP站點大部分需要身份驗證,支持匿名訪問的很難查找,因此我把教師機設置成FTP服務器,學生們只需輸入IP地址就可以輕松地進行訪問,而且我還通過改變設置,讓學生們體驗一下匿名登錄及需要輸入合法的用戶名和口令登錄之間的不同,同時給學生們布置下載任務,如此學生們就可以在局域網的范圍內輕松地體會到FTP下載。

二、利用信息技術巧借他山之石

進行電腦作品制作活動的輔導時,沒有現成的教材,而由于這些軟件的使用非常繁瑣,因此教授起來非常吃力,效率很低。這時我想到網上有很多非常好的電子教程,就用網站下載工具WEBZIP或WEBDUP把它們下載下來,然后剔除其中不需要的內容,再把它們放到已經建好的WEB服務器上,這樣教師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可以方便地進行學習和資料查詢,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另外,網上還有許多優秀的電腦作品,我也用下載軟件把它們以及每年的全國獲獎的中小學生電腦作品下載下來,放到WEB服務器上,學生們可以隨時學習和鑒賞,并為自己的創作找到思路和方向。

最后,希望廣大同仁一起努力,讓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為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好好服務吧!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綠色施工;建筑施工;可持續發展

引言

近些年“綠色建筑”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線,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綠色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同時又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相應的,綠色施工技術就是指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采用的各項有利于節水、節材、節能的技術措施。綠色建筑與綠色施工技術是時代的產物,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理念。

1綠色施工的實際意義

首先,綠色建筑技術可以為整個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賦予生產制造所需的各種生態資源,使全體人民實現身心平衡健康發展,發展趨勢在我國是屬于可持續的發展觀核心理念的戰略定位,實現綠色建筑技術思想和理念的保證;其次,綠色建筑項目的技術發展趨勢可以合理減少建筑資源的使用和消耗,在工業生產建設的全過程中抑制他人資源消耗和使用的個人行為,提高人們的建筑綜合利用率;再者,綠色建筑工程技術針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也具備了關鍵的推動作用。綠色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不僅是進一步維護社會發展生態系統細節和平衡的關鍵,更是推動各社會經濟發展系統軟件的不斷多元化,使所有社會發展系統軟件歷史穩定,歷史文化遺產才能真正得到很好地傳承。這種歷史人文可以很好地開展基于綠色造型藝術、科學研究解讀和造型藝術表達的工作,讓全人類社會樹立起科學的綠色社會觀,響應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的發展趨勢;最后,綠色建筑的最終結果,即是對沒有嚴重危害的建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大中型民用建筑,其是人們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根本和關鍵載體。人們以適宜的生態文明建設和適宜的宏觀經濟眼光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當然還有日常生活的生態環境保護,這也是人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觀和身心健康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在健康方面,人們充分開發和設計了新一代空氣無污染電能,利用生態資源和綠色發展有效維護生態環境,可以有效提高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水平,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解決阻礙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問題。

2目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應用中的主要問題

2.1市場機制不完善

建筑業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市場管理機制也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為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有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綠色建筑建設規范、評價標準和目標。但在項目審批源頭上,政府并沒有采取嚴格的綠色建筑建設要求和措施。同時,由于國家對綠色施工缺乏激勵政策,目前相關企業開展綠色施工的積極性不強,綠色施工的獎懲措施、法律法規不完善。

2.2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概念不清

除了封閉施工、文明施工、降噪降塵外,綠色施工技術更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當地環境,采取有效的“四節一環?!贝胧?,環保施工技術和科學管理結合當地氣候,確保施工質量。大多數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在采用綠色施工技術方面比較被動,大多數項目從項目規劃或設計階段就沒有積極全面地采用綠色施工技術。他們還停留在封閉施工、文明施工、降噪降塵是綠色施工的認識上,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沒有全面的認識,目前還沒有科學的綠色施工規劃設計體系和有效的綠色施工組織設計。廣大一線施工人員對綠色建筑施工技術的概念認識不清,這與我國綠色建筑施工的推進密切相關。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組織向群眾宣傳綠色建筑理念。

3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

3.1合理利用水資源

科學利用水資源,屬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施工方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傳統建筑施工時,要有大量的水資源作為支撐。其中,制作混凝土所需的水資源量最大,根據調查數據可知,混凝土澆筑和養護所占用的水資源,能占總工程所用水資源總量的八成左右。因此,施工方要杜絕地下水流向施工區域,產生二次污染。工程施工降水時,施工方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共同制定科學施工降水方案,以確保降水方案的實用性與合理性,最終通過評審后確定井點施工地點。施工方要在建筑施工現場,設置雨水收集器,將雨水合理利用到建筑施工,借此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水資源浪費。

3.2增強噪聲污染防護

若想有效減少噪聲所產生的影響,首先,要充分提高文明施工意識,以文明施工為目標,制定科學建筑施工流程。目前,建筑施工所產生的噪聲污染,主要是由建筑工地機械運作、人為喧嘩等構成。為此,施工方要強化施工人員遵守施工要求的意識,使其能夠主動規范施工行為,自主優化建筑施工技術,根據實際要求和工況,不斷改進施工的工藝。在實際施工時,要盡可能選擇噪聲較小的施工機械,借此減少建筑施工所產生的噪聲污染,為附近居民提供安靜的生活環境。建筑施工現場要采用隔離聲屏、隔聲罩等設施,阻斷施工現場噪聲的傳遞,將施工現場與外界隔離?;驅⒒炷凛斔碗姳?、電鋸以及攪拌機等,實施密封式處理,以此減少建筑施工噪聲的產生,防止噪聲影響居民休息。要增強噪聲污染防護,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到建筑施工,為附近居民提供健康生活環境。

3.3節能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可按照國家要求科學制定施工能源消耗指標,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機具與設備,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損耗與能源浪費,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制定科學合理的機具使用計劃,做好機具設備應用安排,使機具設備有較高的滿載率與使用率,將機具設備的單位能耗降到最低。(2)辦公區、生活區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采用感應式自動沖水設備,根據人數按1∶25配置,每次沖水量<6L。施工現場生活用水與施工用水采用流量表進行分區計量,并設置智能遠程抄測系統,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及分析。(3)做好建筑朝向、門窗尺寸等的設計與處理,科學設計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朝向、形體、間距及窗墻面積比,使臨時辦公設施內有良好的光照及通風,進而減少對空調等的使用,有效降低能源損耗。引進清潔能源,如利用太陽能解決建筑發電、燒水、采暖等問題,可將建筑建造技術與太陽能利用技術充分結合,利用太陽能發電器將太陽光線收集并轉化成為建筑的電能,將建筑對傳統能源的損耗降到最低。還可在建筑中引進地熱能,通過合理運用地熱能讓建筑內的溫度得到有效調控的同時,也大大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量,讓建筑內的居住空間更加安全、舒適且環保。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將綠色施工理念貫穿建筑施工的所有環節,通過加強揚塵與建筑垃圾控制力度,減少建筑粉末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為附近居民構建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孟庠那.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333(22):41-42.

[2]韓潔.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研究[J].河南建材,2020(6):108.

[3]徐亮.基于綠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術應用探索[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9(18):322.

[4]付文偉.綠色施工過程中節水節材的控制措施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8.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5篇

摘 要:科學與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大力量.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往往關系一個民族、國家的榮辱興衰,無論是社會更迭,跨時代的王朝更替,它們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科學和技術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日益明顯,出現了科學技術一體化的新特點和新趨勢。本文從區分科學與技術的界限出發,梳理兩者在歷史上的演進關系,并結合所學專業對科學與技術的關系進行初步的討論。

關鍵詞:科學;技術;關系

恩格斯曾指出,“人類可以通過改變自然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但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人類統治自然界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當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日趨一體化,呈現出科學技術化和技術科學化的態勢。為了生存、發展,人類必須與環境進行斗

爭.會制造工具,是人類形成的標志,也是人類發明技術、使用技術的開始.自此,科學與技術就推動人類向著文明不斷前進,同時也給人類提出了一個嚴肅問題,如何處理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1 科學與技術的涵義

1.1 科學與技術的詞源

“科學”一詞是英文“Science”翻譯過來的外來名詞.清末,“Science”曾被譯為“格致”.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學者把“Science”譯為“科學”.康有為首先把日文漢字“科學”

直接引入中文.嚴復翻譯《天演論》和《原富》兩本書時,也把“Science”譯為“科學”,20世紀初“科學”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

“技術”一詞的希臘文詞根是“Tech”,原意是指個人的技能或技藝.早期,指個人的手藝、技巧,家庭世代相傳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后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技術的涵蓋力大大增強.

1.2 科學與技術的涵義

什么是科學,古往今來眾說紛紜至今也尚無定論。"科學"可解釋為"知識"、"學問"??档抡J為按照一定原則整理好的知識體系就是科學;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科學就是一般社會生產力;斯諾概括了科學的氣質,即實證精神,精確分析,無國界,民主精神以及革命精神。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可將科學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類別,馬克思科學技術思想主要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對科學進行考量和分析。

簡言之,科學就是發現。發現自然界原本存在而未被人所發現的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人的好奇心促使著人們不斷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豐富科學內容。

技術的含義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不一樣的歷史賦予技術不一樣的內涵。在古代,人們對技術的理解側重于勞動者的技能;到了近代,"技術"又被定義為生產勞動手段的體系。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

2 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我們經常把科學和技術相提并論,但是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兩者幾乎毫無關系,它們有著各自的起源和傳統??茖W與技術發生聯系始于工業革命之后,而由科學發展出來的技術,則到了19世紀末才出現。

2.1 科學與技術完全分離時期

技術的萌芽或雛形出現于人類從漁獵文明向農業文明轉變過程中。自然科學的出現則要晚的多,因為它作為人類社會的高級意識形態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產生。人類在遠古時期對自然界的一些樸素直觀認識還不屬于真正的科學,直到古希臘時期才形成科學的雛形。但是因為沒有專職的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人由當時的“哲學家”兼任,例如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等,因此古希臘時期只是科學的史前階段。 早期的科學與技術互不相關,一是因為從事科學研究的是上層的哲學家,而從事技術工作的則是身份較低的工匠,兩個階層沒有密切的交往;二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們不僅不提倡,甚至反對將科學知識用于實用技術。在整個古希臘時代,盡管希臘人在工程和軍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抵制應用的偏見一直統治著人們的思想,限制了科學和技術的交流。

2.2 科學與技術開始建立關系時期

近代科學革命以哥白尼的“日心學說”為開端,以伽利略和牛頓的經典物理學體系的構建為標志,全面超越了古希臘時代的科學成就。此外,技術革新對自然科學的發展也有推動作用,技術不僅為自然科學研究提供了先進的實驗設備,更為自然科學研究提供了許多社會生產活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如航海、采礦和軍事技術等。正如恩

格斯所言:“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18世紀的工業發展要求更大的技術進步解決一系列生產技術問題,但是單靠對現存技術的修改已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因此需要進一步求助于科學,依靠科學為技術提供新的“技術原理”,打開“技術黑箱”,從而啟發新技術的發明,使技術過程的理論得以優化。技術結束了與科學長期分離的狀態,自覺向科學靠近。這種模式不同于歷史上的經驗技術,開始打上科學的烙印,適應了技術自身進一步發展的要求。

2.3 科學與技術相互促進時期

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是從19世紀中葉之后才日趨密切,共同構成了現代所謂的“大科學”,并呈現出科學、技術與生產三位一體的趨勢。第二次技術革命以來,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從兩方面

得到了根本改變:一是隨著技術越來越多的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科學能提供大量的技術;另一個重要卻不引人注意的變化是技術發展已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源泉。這已不是伽利略時代困擾科學的儀器設備問題,而是基礎科學探索中的許多結構和過程只能利用技術成就來揭示;在某些情況下,科學“只能存在于”技術當中。因此,越來越多的科學已成為派生“技術”。一個典型案例就是,工作于“第二次技術革命”時代的巴斯德,由他奠定的微生物學,既是基礎科學研究,又是應用技術。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時,這個技術體系有個明顯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就是它們不僅更依賴于科學知識,而且科學向技術轉化的周期也愈來愈短。

2.4 科學與技術一體化

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以生命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技術、納米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技術、能源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為主的高科技,通常是指建立在最新科學成就基礎上的技術,甚至可以說它同時包含有基于科學的技術和關于技術的科學這雙重含義,蘊涵著當代科學和技術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新關系??傮w來說,高科技既是技術,又是科學,既有明確的應用目的,也具有基本的認識職能;能把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與基礎理論背景的應用研究密切結合;基于科學的技術和關于技術的科學同時并存,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同步發展;高科技的發展形成了科學和技術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新關系,導致形成統一的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整體。當然,高科技并沒有消解科學和技術之間的界限與區別,而是開辟了科學和技術之間全新互動關系的新時代??茖W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發展趨勢,使科學進步與技術進步互為前提,互相推動,促進了科學技術連續體的形成。

3 地理學與科技的關系

由于地理學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產生、形成、發展的演變規律,數千年來人類為了探尋這一規律,曾經顯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一系列的特有研究方法。歸納起來,大致上包括觀察、分析、表述。肉眼觀察,描述歸納,文學式表述,這是萌芽時期和初創時期的地理學研究方法;到了近代的形成時期,地理學的觀察引入了儀器,無論在廣度,還是深度,都較僅憑肉眼的觀察有了質的進步,加之交

通運輸的發展與進步,地理學家的觀察范圍,受距離遠近的約束已漸趨減小,未被地理學家直接觀察的地方越來越少。在分析中已能做到定性,因果關系、發生學原理都在廣泛應用,規律的可能性探查也日益完善;不僅如此,定量分析也已開始引入,在某些領域,如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工業、交通運輸、城市等地理學分支中,有的已建立了數理系統。在表述中,歸納法已成為引以自豪的表現方法,無數的地理學家所觀察到的許許多多的現象,被歸納成要素的規律和地域的規律,使人類對其賴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的環境,有了認識、了解,在利用和改造方面也能在尊重自然規律的條件下,更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傊?,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使地理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得到相應的改善;而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則標志著認識的飛躍和學科水平的提高。

4科學與技術關系的啟示

生命科學新技術范文第6篇

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科技文化長期發達,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科技開始落后于西方。

一提到對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落后原因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李約瑟難題,在科學技術史領域李約瑟幾乎是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代名詞,而李約瑟難題則意味著對于“中國近代科學何以落后”這一現象的探索。李約瑟的問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其核心內容是,為什么近代科學——對自然的數學化假設及其所蘊含的先進技術——只產生于伽利略時代的西方,而不是產生于從公元前一世紀到十五世紀一直享有比西方更輝煌文明的中國?今天的科學史家將這一關于科學革命和中國科學與技術演化狀態的比較問題稱為“李約瑟問題”。對此有很多解釋。

1 蠻族的入侵

中國歷史上的蠻族入侵極大地阻礙了中國邁向資本主義,發展科學的步伐。其實中華民族向來不缺少創新的精神,思想也很開放,統治階級也一度很開明。否則怎能有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唐朝時期輝煌的詩歌呢!

蒙元的出現是對中華文明發展的極大破壞,將中國最好的一次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努力毀于一旦。中國在宋朝時的財富占到了世界上已知財富的百分之八十!而宋朝的面積又不是很大,尤其是南宋,但這絲毫不影響中國做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和最富裕的國家。在宋朝末期已經出現民主思想和資本主義萌芽,而此時作為野蠻人的蒙古族野蠻地入侵了宋朝。蒙元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極大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全世界被蒙元殺害的人數據不完全統計約為2億人!是世界性的災難!蒙元在征服宋朝以后用著原始的思想統治著中國,致使中國剛剛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了。

蒙元末期妥歡貼木耳對漢人的壓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致使人民反抗,朱元璋建立大明。經過明朝近三百年的努力,在明朝末期中國終于又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雖然此時國力還不能和宋朝末期相比。此時滿清趁著李自成內亂占領中國,進行了長達將近300年的黑暗統治,科技經濟文化停滯不前,中國的發展被徹底粉碎! 歷史上這兩次蠻族入侵使得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在蒙元和滿清統治時,他們本來就是過著奴隸制的游牧生活,在征服了高級的農耕文明后一方面驚嘆于財富之多,忙于掠奪,另一方面,怕漢族起義。于是只是在如何使自己的政權更穩固這方面動腦筋,進行愚民政策。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可能使科技發展嗎!在愚民方面清朝是最過分的,剔發易服扼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留著pig tail居然還叫破除四舊??尚?

科技方面,拿玄燁來說,他雖然注重西方先進科技,但始終以個人喜好為標準。“一門新學科由于他個人的好奇就加以介紹,而由于他自己的不懂又定為無用”。這個人又是“一言九鼎”的皇帝,關系太大了。這樣,這位皇帝學習科學的動機和目的就很有研究的必要了。在這方面,1944年邵力子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對于西洋傳來的學問,他(指康熙)似乎只想利用,只知欣賞,而從沒有注意造就人才,更沒有注意改變風氣;梁任公曾批評康熙帝,‘就算他不是有心窒息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據我看,這‘窒塞民智’的罪名,康熙帝是無法逃避的。” 以下就沿著邵力子先生的這段話,做一些分析。先說“窒塞民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任何一個封建皇帝都不可能認真地去普及教育,普及科學??滴趸实圩龅酶^,他把科學活動僅限于宮廷之中,《張誠日記》上寫著,1690年2月17日康熙皇帝對他們說:“我們這個帝國之內有三個民族,滿 人像我一樣愛敬你們,但是漢人和蒙古人不能容你們。你們知道湯若望神甫快死的那一陣的遭遇,也知道南懷仁神甫年輕時的遭遇。你們必須經常小心會出現楊光先那種騙子。你們應以謹慎誡俱作為準則。”張誠(J.F.Gerbillon,1654—1707)接著寫道:“總之,他告誡我們不要在我們所去的衙門里翻譯任何關于我們的科學的東西,而只在我們自己家里做。”。”康熙把傳教士當作自己家里人,并要求他們對漢人和蒙人進行防范,這就妨礙了科學和文化的交流。張順洪先生指出:

“康熙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與明末是有很大區別的。明末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動是在中國士大夫、學者與西方傳教士之間自發進行的,皇帝本人并未直接參與??滴鯐r期情況卻不同,皇帝本人對西方科學技術有很大興趣,而學者與西方傳教士之間的文化交流卻少見。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容易受到皇帝個人興趣的影喝。一旦皇帝本人對西方科學技術失去興趣,那中西文化交流就會受到挫折。相比之下,明末的中西文化交流更有‘群眾基礎’,更有可能發展成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洪流,而這種發展趨勢卻被明清易代所中斷。”

為了“窒塞民智”,和個人的獨斷獨行,康熙又扼殺了另一門新科學在中國的傳播。當巴多明(D.Parrenin,1665—1741)將他給康熙講授的人體解剖學講義用滿文和漢文整理成書,并繪圖子以說明,準備出版時,康熙立即下令:“此乃特異之書,不可與普通文籍等量觀之,亦不可任一般不學無術之輩濫讀此書。”據潘吉星先生研究,巴多明原稿書名為《根據血液循環理論及戴尼(Dienis或Diones)的新發現而編成的人體解剖學》,簡稱《解剖學銓釋》(Antonie Medchoue),原稿后來傳回歐洲,存于丹麥哥本哈根皇家圖書館,1928年才得以出版。

梁啟超批評康熙“失策”,這絕不是苛求于前人,而是正確的歷史結論。不要說與他同時代的法王路易十四(,1661年親政,1715年去世)和俄國彼得大帝(A。Peter,1689年親政,725年去世)相比,康熙在科學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遠遠落后。就是與100年前的徐光啟(1562一1633年)相比,也是落后的。

康熙僅是一例,這位被后人極力吹捧的胡人皇帝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2 文化原因論

文化原因是很多學者偏重的一個阻礙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因素。梁啟超、馮友蘭、吳景超等學者在20世紀初就提出過系統的論述(范岱年,謝泳)。當代有不少學者還在為文化原因論提出新的論證。文化原因論所受的最重要的影響是馬克斯.韋伯的《新教理論與資本主義精神》

2、宋巴特的《猶太人和近代資本主義》(發表于1911年)和R.K.默頓的《十七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一書。特別是默頓把清教主義對近代英國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到了一種歷史的高度。當代學者(包括李約瑟)在考慮影響近代中國科學發展的文化因素時,大體上還是前人的思路。文化原因論最大的成功在于擺脫了啟蒙時期對宗教的單一認識,使人認識到宗教在科學發展歷史上是有正面作用的,不再把中世紀的歐洲看作“漆黑一團”。文化解釋者最大問題則在于往往只顧一點而不及其他。在默頓推崇清教的積極作用時完全忘記了宗教裁判所的作用,對宗教頑固分子在科學發展歷史中的消極作用只字不提,也忘記了達爾文曾遭遇的困境。強調儒家在中國古代的消極影響的學者對海外華人的巨大成功和亞洲另一個儒教國家日本的創造的奇跡視而不見,日本只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就加入了現代國家的行列,對于停滯不前的中國,難道僅僅譴責儒家影響就可以心安理得嗎?對一個國家(社會)而言,在一個時期往往是多種互相矛盾的文化并存,即使是在儒家一統天下的古代中國,道家和佛家也都占有一定的“市場”。無論古今中外,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并且,文化的發展(變化)方向并不是文化本身能夠決定的,歸根結底還是要找社會經濟根源。

3 地理環境原因

李約瑟在一次題為《中國之科學與文化》的講演中,提到了自然地理上的原因。他認為,地理方面,中國是個大陸國家,故閉關自守,故步自封,與希臘、羅馬、埃及這些海洋文化不同。天氣方面因雨量不一定,所以不得不有灌溉制度,因此,土地盡為一國之王所吞并,并進而形成不利于近代科學技術出現的官僚制度。李約瑟的合作者之一,華裔美籍歷史學家黃仁宇對此論述頗多,他很強調各國之間自然地理的差異造成發展模式的不同。他認為,土壤、風向和雨量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中國要采取中央集權式的、農業形態的官僚體系。而官僚體系正是妨礙現代科學技術在近代中國發展的直接原因。

4 社會經濟制度原因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立場,李約瑟也深受影響。當今面世的多數研究中國為什么落后問題的成果是從這一角度出發的。教育是一種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社會制度,但是因為它對知識形式的演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也是學者們解答“李約瑟難題”時比較偏重的一個原因。梁啟超在1924年發表了《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史》,進一步綜述了乾嘉時期只有考證學得到畸形發展,而自然科學未能發展起來的原因。他認為,最大的障礙物,自然是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把近代中國科學的落后歸因于社會經濟制度是四十年代的主流觀點。竺可楨在發表于1945年的《為什么中國古代沒有產生自然科學?》一文中他考察了中國歷史,指出:“從戰國到漢初,一方面是工商業發達時期,一方面也是中國思想最璀璨的一個時期。但是,由于漢武帝厲行了重農抑商的政策,使工商業的發展被扼殺。„„古代帝王認為‘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因此提倡重農抑商,農業社會勢力大,求知之心不得發達,而科學思想亦無從發展。”他的結論是:“重農業社會的機構和封建思想,使中國古代不能產生自然科學。”

5 尊崇傳統的社會心理

中國關于上古社會的歷史記述以及神話傳說表明,我國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沒有像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發生奴隸主民主派推翻氏族貴族統治的革命,而是由氏族首領直接轉化為奴隸主貴族,由家族走向國家,形成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國一體”式的奴隸制度。這樣,氏族公社的解體在我國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會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大量積淀下來。中國的宗法制度本來就根深蒂固。同時,在自然經濟結構上,“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基本細胞,這些村社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成為國家的基石。這種宗法性質的社會,其宗法制度深刻而又久久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性格和幾千年的文化,所凝結而成的社會心理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對傳統的極端尊重。這種對傳統的極端尊重,其實是氏族社會的遺風。氏族制度“使人的頭腦局限在極小的范圍內,成為迷信的馴服工具,成為傳統規則的奴隸” 極端尊重傳統的社會心理,固然大大強化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這不但對中國文化、藝術、思想學術等方面有巨大影響,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也是巨大和深刻的,科學是人創造的,在這種極端尊重傳統、不求探索和創新的心理支配下,決定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性質是經驗科學。作為經驗科學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產生于實踐經驗的積累,難以形成系統的、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古代醫學有些例外)。如中國人發明的火藥,就是煉丹家在長期的煉丹過程中總結經驗發明的;又如中國古代的物候學和二十四節氣、四分歷,就是從長期的物候變化觀測中確定出二十四節氣,然后再歸納為四分歷的。與古希臘不同的是,在古希臘人那里,自然哲學比較發達,自然科學的一些部門(如天文學、數學等)理論性較強,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都達到了相當水平。這些正是以經驗積累作為發展動力的中國古代科學所欠缺的。中國古代農學著作不可謂不多,但這些農書大體上都是各種農業生產具體經驗的記載,幾乎未曾作出理論性的概括和總結,更沒有形成理論體系。我國古代天文學基本都是為制定歷法服務的,雖然天象觀測上有許多成果,卻極少探討理論性問題,從未認真地研究過宇宙結構模型。我國古代數學成就甚大,三國時劉徽也作出一些理論探索,但這樣的工作未能繼續和展開。像古希臘人那樣對自然界的相當認真、具體、深入的理論性研究,在中國古代不曾有過。中國古代科學家注重對自然現象的觀察、感受,輕視對理論的探索、論證。雖然從日常經驗和自身感受出發,可以“提出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一些后來的發現”, 但卻始終停留在“言其所當然而不復強求其所以然”的直觀, 籠統水平上未能建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對一些非闡明不可的問題,中國古代科學家只好依賴于事物之間的模糊比喻,即借乙來說明甲。例如,用陰陽來說明男女、矛盾、磁性、宇宙運動、風雨雷電等氣象變化,用元氣學說(氣,精氣)、天道學說(道,天道)來解釋客觀世界運行狀態和運行規律等等。這些沒有內在邏輯體系的理論闡釋的說明,概念模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無法通過科學的實驗進行測定和證實,只能通過各人的悟性、抽象的思辨去揣摸、體會。這自然就缺乏直觀說服力。

尊崇傳統,迷信經驗,否定科學實驗,又必然導致抽象思辨的產生和泛濫。格物致知,本意是為了窮究事物的原理而獲得知識。但因缺乏科學實驗的檢測手段,于是將格物致知引向了通過修心養性、靜坐內省、依賴頓悟的歧路,使人們更加輕視客觀的科學實驗,也不受邏輯規則的制約,完全堵塞了實驗科學的發展道路。朱熹說過:“所謂格物云者,或讀書,講明義理;或尚論古人,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皆格物事也。格物就是窮得這些事當如此,那事當如彼,如為人君便止于仁,為人臣便當‘止于敬’。”格物致知將知識分子的智慧和勤奮從科學實驗與研究轉移到適應封建統治的需求上去,不要去考察、研究自然界。這自然就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

上一篇:工會章程范文下一篇:保險公司團隊建設方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