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

2023-09-24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分析了十堰市特色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和基礎,認為全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顯著增強,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農業產業步伐走在秦巴山片區前列。同時指出特色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移民和環境容量、生態功能脆弱、面源污染、經濟發展現狀、丹江口庫區消落區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突出。鑒于此,提出十堰市特色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和思路,主張建立立體高效生態農業特色產業結構,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生態農產品加工園區,減少面源內污染,推廣生態治理修復技術,以及提高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關鍵詞十堰特色;高效;生態農業

A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Shiyan City of Qinba Mountain Area

ZHANG Fan1,WENG Changming2,YE Qingsong1,ZHOU Huaping1* et al(1.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Shiyan, Hubei 442000;2.Shiyan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Shiyan, Hubei 442000)

Key words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Shiyan;Efficient;Ecological agriculture

十堰地處我國內陸腹地中央山地,由秦嶺山脈的東延部分、武當山脈和大巴山東段余脈組成,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也是國家秦巴山片區扶貧整體連片開發的重點區,還是我國承東啟西的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農業建設好壞不僅關系當地“山青、水秀、民富、縣興”四贏目標的實現,而且事關一江清水北調和國家全局發展。如何突出山地特色,如何在服務南水北調、保清水北送的同時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如何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實現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由之路[1]。筆者分析了十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現狀和基礎、問題和不足,提出了發展思路和對策,期望為十堰市發展特色高效生態農業提供幫助。

1發展十堰特色生態農業的現狀和基礎

為了保護好十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優良水質,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生態農業的探索和建設,相繼建立了多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試點面積約9.3萬 hm2,全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顯著增強、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農業產業步伐走在秦巴山片區前列。

1.1“十二五”期間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全市“十二五”期間深入實施以茶葉、中藥材、核桃、山羊為主的“四百萬”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工程,創造性地用活用足退耕還林政策,在適宜區域大力推進退耕還茶、還果、還藥、還草、還特,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由耕地轉移到山水資源上來,在生態修復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目前,全市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36.3萬hm2,綠色有機農業基地12.0萬hm2。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培植龍頭,突破加工,打造品牌。全市培育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169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40家,2014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81.4億元,2015年達到350.0億元。生態特色產業發展效益不斷呈現。2014年全市特色產業實現產值147.7億元,農民人均從特色產業開發中獲得收入約2 650元,占當年純收入的37.6%[2]。生態特色農業開發在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保持了水土,綠化了荒山,改善了水源區的生態環境,顯示出良好的生態經濟效益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2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初顯十堰市先后開展了全國第一次農業污染源普查和丹江口庫區沿岸庫周1 km范圍內面源污染調查、農產品基地土壤重金屬普查,摸清核心水源區農業面污基本情況,為防治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在全市興辦6個鄉村清潔工程試點,開展田園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示范。積極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申報24個鄉村為國家美麗鄉村創建試點。主動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開展技術合作,示范推廣生物脫氮溝、生物載體廊道、植物籬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新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和專家的充分肯定。截至2014年底,全市清潔能源建設累計達到32.2萬戶,清潔能源普及率達到51%。全市各類沼氣年產氣量可達1.08×108 m3,相當于7.76×104 t標準煤,農村能源設施年節能能力達到5.31×105 t標煤,可減排CO2 1.39×106 t,減排SO2 1.18×104 t。農村新能源工程建設有效遏制了農業面源污染,較好地保護了水源地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2]。

1.3高效生態農業種養模式得到初步應用大力推廣五大類山地生態農業模式,即以果茶園為載體的“茶(果)-雞-糧”三元復合生態農業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的“種-養-沼”循環生態農業模式;以耕作制度改革為重點的農林、農牧、農經、農漁等集約生態農業模式;以山野菜、淡水魚為主的馴野轉家生態農業模式;以食用菌袋料栽培和節地、節藥、節種、節肥、節水技術為主的資源節約型生態農業模式,由此形成生態種養、高效開發、集約轉型的山地生態農業格局。集成創新地膜覆蓋技術,地膜覆蓋由旱作拓展到濕生和水生作物,顯示出節水、抗旱、保肥、省力、環保、增產、增收等多種效應,由十堰自主研發的地膜水稻栽培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先后獲農業部一等獎、省政府科技進步獎。示范推廣“豬-沼-果”“豬-沼-茶”“茶園養雞”等復合生態種養模式,年推廣面積達6.7萬hm2,實現了農業資源循環利用,有效減輕了農業面源污染;大力推廣生物肥料、生物農藥和病蟲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術,減少了農藥化肥使用量;積極推廣健康養殖技術,生物發酵床技術實現了牲豬規?;B殖零排放,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加大農業標準化技術研發制訂推廣,研發制訂了30多項農業生產技術標準[3-4]。

1.4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的技術研發體系初步形成2015年1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湖北省農業廳、十堰市人民政府依托十堰市農科院現有平臺,整合有關資源共同投資建設了“丹江口庫區(十堰)生態農業研究院”。與中國農科院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互派干部掛職,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中國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已選派一名創新工程首席科學家掛職擔任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生態院將圍繞丹江口庫區水資源安全和生物資源高效利用,通過中國農科院、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湖北省農業廳、湖北省農科院、十堰市人民政府之間的深度聯合和協同創新,實現我國生態農業領域創新資源有效匯聚,突破制約丹江口庫區生態農業研究領域的人才、技術、產品和機制瓶頸,提升生態農業研究水平,形成“政、產、學、研、用”為一體的協同創新發展模式,打造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高效利用的一流創新平臺,為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調,促進丹江口庫區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組織、技術、產品和人才支撐。

2發展十堰特色生態農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保護好水源區生態環境是國家投巨資修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基本前提,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著十堰市在保障水質、保護生態環境上肩負著重大的政治社會責任。當前,十堰市生態環境保護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1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移民和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突出丹江口水庫一期工程淹沒十堰380 km2土地,搬遷移民28.7萬人,其中外遷9.0萬人,就地后靠安置19.7萬人。同時,66.67萬多hm2林地遭到破壞,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的70%銳減到20世紀80年代的32%,生態環境遭受史無前例的慘重破壞。二期工程建設淹沒土地158.7 km2,動遷移民17.8萬人,其中后靠安置10.5萬人。兩期工程建設,十堰移民多達46.54萬人,全國第一,舉世罕見。其中,內安34.0萬人,占73.1%。內安人員,多為后靠上山,生產、生活、生存環境惡劣;外遷人員,由于對遷出地人文環境、生活方式、勞作技能等諸方面的不適應,出現了回遷返鄉的突出問題。工程淹毀大量資源,內安、返鄉大量移民,加劇了國土資源、基礎設施,尤其是耕地資源的奇缺、脆弱。全市人均現有耕地僅0.06 hm2,低于全國0.95 hm2的平均水平,人均旱澇保收耕地面積僅0.01 hm2。同時,按國家要求,丹江口庫區核心水源區離庫面1km范圍內不能耕種,使得十堰山區耕地資源更加減少[5]。

2.2生態環境保護與功能脆弱的矛盾突出一是水土流失范圍大。由于生態傷害和山地生態特征,十堰市水土流失面積達1.19萬 km2,占國土面積的50.3%。平均流失模數0.5×104 t /y·km2,年流失土壤2.0×109 t以上,相當于4萬hm2耕地的耕層土量。尤其是丹江口市、鄖縣、鄖西縣等庫區縣市,石漠化、荒漠化日趨加重。石漠化面積達29.53萬hm2。其中重度和極度石漠化面積2.56萬hm2。二是地質災害隱患大。據普查,全市地質災害隱患2 593處,其中高易發區4 564.65 km2,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9.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后,由于水位的上升和庫容增加,十堰山區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進一步加大,預計累計影響庫岸段130多km。三是極端氣候影響大。生態變化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連,尤其是丹江口庫區北部3縣市,國家多次實施重點工程建設,使這里幾乎變為荒山禿嶺,隨之而來的是年均氣溫比全市高1℃以上,年均降水量比南三縣少100 mm以上。持續干旱、低溫凍害、暴雨、冰雹等極端氣候加劇,沒有無災之年,只有輕重之分。四是城鎮環境防污基礎設施薄弱。全市生活污水排放總量近2.0×109 t以上,生活垃圾日產生量超過2.0×107 t,目前全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工作任務量巨大[5]。

2.3生態環境保護與面源污染的矛盾突出據普查,全市農村每年人糞便排放量4.45×105 t,畜禽糞便排放量5.92×106 t,生活垃圾排放量1.23×105 t,大多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加劇了丹江口庫區水質富營養化?;屎娃r藥施用也呈逐年增加之勢。2014年全市化肥用量1.34×105 t,使用農藥達2 882 t。據對丹江口庫區控制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目前丹江口水庫水質主要為總氮超標,污染排放量逐年增長,污染物濃度呈上升趨勢。在枯水期,部分斷面COD(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含量等已接近 Ⅱ 類水標準的臨界值,水源區農業面源污染已成為影響庫區水質的主要因子。加之境內企業除東風汽車公司等大型企業外,地方工業規模小,生產工藝相對落后,對污染治理和廢物綜合利用的能力亟待提高。

2.4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現狀矛盾突出為保水質,十堰市人民政府關停了全市63家黃姜加工企業,一次性淘汰19億元“污染的GDP”,關閉130家污染嚴重的小電鍍、小紙廠等“十五小”企業,關閉59家木材采伐企業、8個木材交易市場,一年損失稅收3億多元。不僅如此,還又遷建了企業121家,遷建期內年減少市、縣財政收入1.4億元,企業遷建停產造成職工失業,財政年增加支出1 600萬元;調水年減少發電收入5.4億kW·h;生態移民14萬人,政府需投資7億元;尤其是中線工程大壩加高176 m蓄水后,即將淹沒已進入投產期的特色產業基地1.7萬多hm2,僅此將使庫區農民直接減少收入10億多元。同時,由于十堰市四縣一市一區被列入限制發展區,十堰市今后經濟發展付出的機會成本將是巨大而長期的[5]。

2.5丹江口庫區消落區保護與利用矛盾突出消落區是水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凈化水質、蓄水防旱、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生態功能,是水庫生態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庫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2014后,正常蓄水位從157 m將逐步提高到170 m,死水位提高到150 m,最低極限水位145 m。按照丹江口水庫加高蓄水后調度運行方案,每年5月至6月21日庫區水位逐漸降低到夏季汛限水位160.0 m;8月份逐漸抬高到秋季汛限水位163.5 m;10月以后逐漸充蓄到正常蓄水位,這將形成水位變幅至少達10.0 m的規律性消落區,僅十堰市境內面積1.2萬多hm2。消落區土地面積大、土壤肥沃,露出水面的空間和時間具有相對確定性和較強規律性,能滿足不同農作物生長要求,對于人多地少、耕地匱乏、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丹江口庫區來說是獨特而寶貴的土地資源。但是由于消落區屬于生態脆弱區,其利用也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鑒于此,考慮到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供水水源,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而消落區管理政出多門,迫切要求對丹江口水庫消落區保護與利用管理問題進行研究[5]。

3發展十堰特色生態農業的對策和思路

十堰市的現代特色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思路是:立足山區農業比較優勢,面向市場,充分利用遼闊的山場資源和豐富的生物資源,把開發培育特色產業作為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強大基石,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文化、旅游、農業一體化布局,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等,加強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農業示范區[4]。

3.1推進“61”產業強農計劃,建設立體高效生態農業特色產業結構“十三五”對十堰農業農村經濟而言,是一個事關興衰進退的歷史關口。生態建設、扶貧開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十堰市農業產業建設提供了難得契機。結合十堰市實際,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間在全市啟動實施“61”產業強農計劃。突出茶葉、林果、草牧業、中藥材、蔬菜、水產(飲)品六大重點特色產業開發,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40萬hm2以上,按投產面積計算,平均產值達到75 000元/hm2以上;集中精力將6個產業培植成綜合產值均達到100億元以上的優勢產業,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1 000億元以上[6]。

根據山區生態立體、氣候多變、生物多樣的特性,圍繞打造六大百億元產業,著力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建立分層次、分區域、分類型的生態產業。一是南部立體生態農業。以竹房城鎮帶為重點,突出有機茶、道地中藥材、山地核桃、食用菌和山羊等生態產業帶建設,發展魔芋、馬鈴薯、玉米、有機貢米等區域性特色產業。二是北部庫區生態農業。以漢江生態經濟帶為重點,突出有機漁業、崗地核桃、綠色柑桔、馬頭山羊等生態產業帶建設,發展紅薯、桑蠶、小水果等區域性特色產業。三是城郊高效生態農業。以城鎮郊區、國道及環丹江口庫區沿線為重點,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突出生態休閑農業、設施蔬菜等產業帶建設。四是酒水飲品與水產養殖生態農業。以水資源優勢區和特色區為重點,大力發展飲用水、酒飲料產業,大力發展健康特色水產養殖業。

3.2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高效生態農產品加工園區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規模經營、機制創新,做大做強,重點推進十堰市整體建設國家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和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示范區,積極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培植一批市級、縣級高效生態農業園區,打造一批示范鄉鎮、示范村。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升一產級,連接三產業,延伸產業鏈,接高附加值。著力推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聚集產業要素,集中加工企業,創新發展機制,實現高質高效。重點建設十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即丹江口市生態水產業加工園、十堰(鄖縣)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十堰(鄖縣)農牧循環經濟產業園、鄖西七夕農業產業園、房縣綜合農產品加工園區、竹山特色糧油加工園區、竹溪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十堰(張灣)生物產業園、十堰(茅箭)新材料新能源科技產業園、武當山生態旅游觀光園。

3.3減少農業面源內污染源,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一控”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主要是在農業水的用量方面,通過采取節水農業,包括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皟蓽p”主要是在化肥農藥的減量使用方面。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通過一些措施來有效提高農藥化肥的利用效率?,F在農藥化肥的利用率總體來講比過去有明顯提高,化肥綜合利用率為30%左右。但若跟發達國家或者利用水平比較高的地方相比,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今后將會把果樹和蔬菜的化肥使用量作為重點進行削減?!叭尽敝感笄菁S便、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一是在畜禽便污的處置方面,通過種養結合、農牧結合,充分布局養殖業,而且要嚴格進行環境評估,實施環評制度和限養制度。二是要對廢棄物進行綜合循環再利用,使廢棄物、糞便能夠得到更高的利用效率。三是農作物秸稈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整個農作物秸稈的生物量超過9億t,其中可以收集的秸稈達8億t,主要推廣秸稈生產食用菌技術、秸稈青貯飼料技術等。

3.4推廣生態治理修復技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推廣應用科學施肥用藥、農業投入品高效利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生態友好型農業和農業機械化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人工濕地、生物脫氮溝、植物籬等一批簡單易行的生態修復技術。結合新農村建設和農業部清潔工程建設,突出發展農村生態家園,清潔田園,大力推行“三改一建”,即改廁、改圈、改廚、建沼氣池。一是田邊、地頭、村莊和公共場所修建了回收垃圾箱,使全村在生活、生產中把不可分解的農地膜(袋)、農藥瓶及其他包裝袋進行集中處理;二是推廣配方施肥技術和頻振燈殺蟲、生物防治技術,通過清潔工程實施;三是實施了以沼氣建設為主處理人、畜禽糞便、養殖業、種植業廢棄物。農村污水由于地區分散,人口數量較大,收集難等原因造成農村污水成為水污染的主要組成因素,農村污水中還有大量的有機物和有氮、磷等無機鹽類。根據農村污水的特點,針對性地采取高效藻類塘、生物濾池、人工濕地等處理方法,在農村集中地區還可以建立污水處理廠來處理農村污水[7]。

開展地下淋溶監測和重金屬普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為了及時掌握農業面源污染的動態變化,在不同作物、不同地貌和一定的坡度位置,建設地表經流監測點和地下淋溶監測盤,通過小區的監測看出地表經流水和經流泥沙中污染物含量,監測徑流水、淋溶水中所含有機氯、有機氮、甲胺磷等農藥,氮、P、K,亞硝酸鹽等化肥殘留及流失量。同時積極開展土壤重金屬普查工作。對十堰市農產品重點污染區進行普查監測,摸清底數及動態發展趨勢,建立完善的國家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預警體系,保障農產品安全。

3.5提高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大力提倡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理念。堅持從農村、農民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采取靈活多樣、通俗易懂、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圖書、報刊等各種載體,采用系列報道、專題片、培訓以及文藝表演等形式,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要在農村中大力普及環境法律法規和科技知識,宣傳環保工作的方針政策,樹立科學發展、綠色發展觀念,普遍提高農村干部群眾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自覺性和責任感。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消費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沈康榮,吳高發,劉軍,等.轉變十堰山地農業發展方式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1(3):23-34.

[2] 國家統計局.十堰:發展山地高效生態農業 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EB/OL].(2011-01-25)[2017-08-10].http://news.cnfol.com/110125/101,1606,9227502,00.shtml.

[3] 沈康榮,王銀元.創建生態農業體系 發展高效生態經濟:湖北省丹江口庫區生態農業建設研究報告[C]//科技支撐科學發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4] 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進農業跨越發展:十堰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蘆漢國在十堰市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的講話[R].2015.

[5] 肖能武,周華平,萬利,等.丹江口庫區消落區保護與利用對策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30):199-200,205.

[6] 十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N/OL].十堰日報,2016-08-30(001)[2017-08-10].http://www.syzfjs.gov.cn/xxgk/zcfg/201608/t20160830_593375.shtml.

[7] 沈康榮,涂揚晟,吳高華,等.迎接入世挑戰 發展有機農業:21世紀十堰山地農業發展方向及對策研究[C]//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學術交流論文集.武漢:湖北省農學會,2004:138-147.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宜特色。這其中,現代生態農業是重要的產業發展方向之一。但在很多資本下鄉型生態農業項目中,農民游離于項目之外,未能有效地參與發展過程、公平地分享發展成果,成為了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看客”,而現代生態農業也因未能將當地農民有效納入產業體系而遭遇鄉土困境。為此,新時代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應積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通過推進以參與共享為核心理念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構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項目深度合作與利益共享的多種鏈接機制,實現農民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有機對接,進而改善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社會土壤,以實現現代生態農業項目在鄉村社會的落地生根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態農業;基層治理;共享性融入;鄉村振興

進入新時代,針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是重要路徑之一。所謂現代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F代生態農業具有綜合性、多樣性、高效性、持續性等特點,是一種更為強調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現代農業樣式,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市場前景。當然,生態農業也是高技術、高標準、高要求的現代產業,尤其是對生態指標的要求較高,而我國農村現有農業經營體制與農村治理機制難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生態農業發展缺乏良好的社會根基。如何通過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厚植鄉村社會資本,引導農民成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參與者與共享者,進而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是新時代農村社會治理創新和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嶄新課題。本文以廣東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驗區(以下簡稱“新農村試驗區”)在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破解問題時所采取的舉措為例,深入探討如何以參與和共享為核心理念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進而以治理創新促進現代生態農業發展,從而有效破解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困境、加快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新農村試驗區位于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距京珠高速佛岡出口僅5公里,距廣州也僅有7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11年起,按照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完善方案,可以試驗”的批示精神及廣東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同意設立佛岡縣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行試驗區的批復》,新農村試驗區開始由廣東省農業廳、國家開發銀行廣東分行、清遠市政府以及佛岡縣政府共建。經濟興則萬事順,產業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與基石,新農村試驗區的整體推進也是圍繞產業發展展開的,“生產發展”被放到了首要位置〔1〕。從更高層面上,新農村試驗區本身就是針對當前國內絕大多數新農村都是“以工致富”的現象,著眼于在一個純農業地區主要通過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打造構建探索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新農村建設路徑。由此,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的產業發展過程中也是著重引進與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生態保持優的現代生態農業,現代生態農業成為新農村試驗區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新農村試驗區成立的幾年時間里,其引進的項目也全都是綠色生態種養業。當然,像全國其他大多地區一樣,在新農村試驗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原有農業經營體制及傳統社會治理機制與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之間的內在張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生態農業項目的落地與發展。新農村試驗區管委會以全市范圍內的農村綜合改革為契機,尤其是大力推進“三個重心”下移和“三個整合”改革,通過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重構鄉村社會的社會資本,進而構筑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銜接機制,推動了整個試驗區的產業發展。如今,新農村試驗區的建設已經告一段落,但當年引進的大多數現代農業產業項目還在健康地運行,顯示出新農村建設尤其是以基層社會治理推動現代生態農業發展這一創新模式的強勁生命力與可持續發展力。

一、現代化困頓:生態農業項目遭遇鄉土社會困境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們對個人權益的重視,但與此同時,市場經濟的發展并不必然帶來對個人權益的維護,甚至經常會出現損害個人權益的情況〔2〕?,F代生態農業項目的發展也不例外,既往的很多現代農業項目的發展往往外在于農民的增收過程,這一現象反過來又阻礙了農企之間更為緊密的合作,阻礙了現代生態農業項目的有效落地與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以新農村試驗區諸多現代生態農業項目中的華琪生態村項目為例,解讀現代生態農業項目進入鄉村社會后遭遇的鄉土困境。華琪生態村項目是廣州華琪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農村試驗區內云臺自然村(下文稱“云臺村”)投資的一個生態農業種養項目,主要是利用成片水田進行“水稻—鴨子—甲魚”的立體種養,利用山地進行“靈芝—靈芝豬”的綜合種養,再輔以現代體驗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鄉村風情餐飲等配套服務,打造新農村試驗區內的產業“生態村”。這樣一個具有先進理念和廣闊前景的現代農業項目,在具體的項目落地和推進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問題。

(一)基層治理單元錯位,項目引進主體缺失

上世紀八十年代,發源于廣西合寨村的村民自治制度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只是在自上而下的推廣過程中,為與人民公社時期“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的組織架構相銜接,將村委會放在了行政村也就是生產大隊一級〔3〕。但就全國特別是華南地區的情況來看,土地等集體經濟資源主要集中在村民小組一級,村民自治的“村實組虛”與村集體經濟的“組實村虛”就產生了內在的張力。具體到廣東,廣東的村民自治發展比全國晚了十年,村級組織經歷了“生產大隊—管理區—行政村”的歷史變遷,新成立的村民自治組織也是以行政村為單位的,而村民小組則往往與自然村重疊。由此,在我國的農村社會治理中,長期存在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行政村)與經濟單位、社會單元、文化單元(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的錯位與脫節。云臺村是新農村試驗區內的一個自然村,也是一個村民小組,更是一個集體經濟的最基本單元。但長期以來,云臺村卻不是最基層的治理單元,作為行政村下設的一個村民小組,村里只有村民小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公共事務。農村基層治理僅到行政村一級,行政村村委會既是最基層的村民自治組織,又是地方政府插進基層的“一條腿”,承接了一定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在華琪生態村項目落地的過程中,云臺自然村不具備直接對接項目的權限,相關對接工作均需通過行政村村委會,合同的簽署更是需要行政村村委會的公章。而另一方面,華琪生態村所需土地屬于云臺村,于是,在項目引進過程中,不屬于云臺村的行政村村委會干部發揮著重要作用,出租農田的云臺村村民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項目引進中的旁觀者,這自然存在張力,甚至引發了矛盾。這樣,由于治理權在行政村一級,而實際有利益關聯的主體卻是村民小組,農村治理單元的錯位,使得項目引進主體不明確,與華琪生態農業項目對接的主體缺失。

(二)土地產權關系不穩,土地集約利用困難

中國改革是從農村改革開始的,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讓廣大農村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從更深層次看,當前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仍舊處在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無論是理論上的探討,還是實踐中的探索,都還存在較大的分歧與爭論。20世紀80年代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我國農村地區長期處于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狀態,村莊土地總量少,戶均土地面積小。同時,為了公平起見,在分配土地時,大多采用肥瘦搭配的方式,使農村土地變得極為細碎。更重要的是,農業社會和計劃體制時期的平均主義觀念根深蒂固,“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安排遭遇鄉土抵制,“三年小調整,五年大調整”才是鄉村社會的常態。云臺村人就更為認同“一人一份”的土地分配規則,村莊內部有著強烈的定期按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土地的沖動,這就使得村莊土地產權不穩定,土地長期流轉失去制度上的支撐與技術上的可能。過于細碎化的土地本就不適應現代農業的機械化、規?;?、集約化生產,不穩定的產權關系又使得村莊土地較長時間的流轉化為泡影,這顯然與現代生態農業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的特性相沖突。華琪生態農業項目落地過程中就面臨這樣的困境:采取公司統一種養,土地集約太難;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方式又太分散,技術、服務、收購等交易成本過高。由此,滯后的土地管理體制尤其是不穩定的農村土地產權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土地的集約利用,使得華琪生態項目入駐遭遇兩難選擇。

(三)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孱弱,生態農業風險較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農業服務體系也得到很好的發展。然而,千百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基本現狀并未得到根本性轉變,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業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家戶經營背景下集體行動的困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卻止步不前,一直處于“吃老本”的狀態。與此同時,計劃經濟下的農業服務體系更是未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功轉型,原有“七站八所”生存都成了問題,根本無法有效發揮其支持農村、服務農業的作用??傊?,現實的農業生產抗災害能力仍舊很弱,農業抗風險能力仍舊不足。而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對農業基礎設施以及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基本的生產資料支撐到現代農業科技、農業金融、農業保險等都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以降低自然災害、市場波動背景下現代生態農業的風險。此外,現代生態農業還對環境,尤其是對產業項目周邊的生態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而且這種要求超出了很多農村地區的現有環境條件。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意識、觀念上的差距,無論是對生態農業的質量要求,還是對現代農業的市場風險,村民都存在認識上的不足,進而依靠村民的力量和能力自身很難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通過資本下鄉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又需要村民的廣泛參與。華琪生態村項目也面臨了這樣的問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差,農民現代生態環保意識低,對生態農業一知半解,駕馭能力嚴重不足,對市場風險的把握能力缺乏,使得華琪生態農業項目在硬件設施與軟環境上都存在先天不足。

(四)農民社會契約精神缺乏,項目投入風險較大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生態農業需要更大規模的前期費用投入與更長的成本回收期限,這自然需要更長時間的土地使用權。由此,在現代生態農業項目與農民的土地承包年限的協商談判過程中,現代農業企業希望時間越長越好。而出于自身利益的長遠考慮,尤其是土地租金的不斷浮動,農民則希望租期越短越好。更嚴重的是,在很多現代生態農業項目中,由于農民未能深度融入到項目中去,隨著項目的盈利及周邊土地租金的上升,農民會產生較為強烈的被剝奪感,開始對合同的執行“出爾反爾”,甚至出現破壞現代農業項目正常生產秩序的事情。這些問題的產生,一定程度上源于農民缺乏現代契約精神與社會信用意識。而生態農業對環保指標的高要求使其難以在一個信用不足的社會落地生根。華琪項目如果集中經營,則面臨土地流轉合同的信用危機,要時刻面對農民看到巨大效益之后的出爾反爾之舉。之前其他企業就曾遭遇過這樣的問題,雖然合法合規,但卻要面對村民的非理性甚至是非法抗爭。而如果分散經營,生態農業肥料要求高、成本投入大、產品規格嚴,每一個細節都存在為節省成本而偷工減料的可能,而對整個生態農業生產環節的外部監督,又是一個耗時耗力成效卻未必顯著的過程。也正因如此,信用缺乏背景下的生態農業質量監管幾乎成了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難題。這正是奧爾森指出的集體行動的困境,生態農業產品在分散經營過程中,每一個個體都有舍棄群體利益而追求個人私利的可能,進而對整個群體無法給予有效的監督〔4〕。

二、共享性融入:社會治理創新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如上所述,現代生態農業在鄉村社會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換言之,當下的鄉土社會缺乏與生態農業發展相契合的經濟社會基礎。單純的現代農業企業進駐,技術支撐下的農戶自我生產,或者是簡單的“公司+農戶”模式,都無法根治當前的問題。這其中的關節點在于,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很容易成為“歷史的棄兒”,不能平等地參與到現代化進程中,分享現代化的發展成果。由此,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主體的農民又很容易成為外在于現代化進程的疏離者,甚至反抗者〔5〕。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的重要思想,這為我們解決生態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讓農民成為發展的參與者而非反對者,成為成果的分享者而非單純的奉獻者。新農村試驗區正是堅持和發展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參與和共享為核心圍繞鄉村社會治理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搭建起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項目深度合作與利益共享的多種鏈接機制,有效地化解了現代生態農業項目落地與發展過程中的“水土不服”問題。

(一)援用傳統宗族治理資源,厚植社會共同體

傳統時期,宗族是農村的重要組織載體,是鄉村治理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巴跽幌锣l、王權止于縣政”,鄉村社會長期依靠鄉紳和宗族治理,宗族主義的基礎就是血緣、地緣和族規〔6〕。新時期,在廣大農村尤其是華南地區,宗族的作用發揮得好,依舊可以成為農村基層治理優化的助推器。云臺村本就是一個千百年來形成的單姓宗族村,村民同根同源、聚族而居,整個村莊是一個地域相近、文化相通、利益相連的經濟社會文化共同體,更利于集體行動,破解公共事務的困境。而從社區善治的角度看,成員之間信任、合作及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狀態也是極為重要的?!?〕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清遠市2011年開始了“三個重心”下移改革,著力將基層黨建重心、公共服務重心、村民自治重心下沉一級,解決“村實組虛”的格局不利于村民參與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從而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的問題?!?〕當然,“三個重心”下移尤其是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最初是農民自發性的改革,這一村民自治的具體模式是村民自主選擇的結果?!?〕其實,早在新農村試驗區建設伊始,就已經認識到自然村的重要性,將新農村建設尤其是產業落地的重點放在了自然村,通過厚植自然村落內的社會資本為新農村建設凝聚力量。首先,推進基層黨建重心下移,強化基層黨組織對自然村的整合。在將原行政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后,黨支部下沉到自然村或村民小組這一更基層的社會共同體,進一步深化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鄉村深化的全覆蓋,真正實現了更深層次的政黨下鄉,強化了黨組織對最基層社會的整合。其次,推進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加快自然村草根自治的制度化。充分利用自然村的宗族自治傳統,將人民公社解體后創新性轉化了的“隊委”自治這一草根自治形式激活,讓自治在自然村內部真正運轉起來。再次,推進公共服務重心下移,以服務推動鄉村社會的再組織化。公共服務體系對于離散化的鄉村而言,提供了嶄新的社會整合紐帶,讓走向分化的鄉村再次組織了起來??傊?,新農村試驗區就是通過治理重心下移,進一步激活了自然村作為最基本社會生活共同體的作用,藉此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厚植了鄉村社會的社會資本,也為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二)創新集體經濟實現形式,重建經濟共同體

欲知向何處去,需明從何處來。當下中國正處于傳統與現代的歷史轉換之中,在探索現代社會發展道路的過程中,注重傳統的“延續性”與注重超越傳統的“創新性”同樣重要。作為有著悠久農業文明的一個東方大國,中國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其特有的家戶傳統〔10〕。家戶傳統之上的人身自由、經濟自主、社會自治、思想自在、政治自立構成了東方自由主義的傳統〔11〕。而建國后尤其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體制則嚴重抑制了農民自由主義傳統,損害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我們的鄉村改革與發展必須尊重歷史傳統,正視歷史過失,并在此基礎上走向未來。新農村建設試驗區在整個發展過程中立足于歷史演變脈絡與現實發展需要,著力革除傳統集體經濟體制的弊端,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平均主義導向的農村集體經濟向公平與效率兼顧的合作經濟演變,從而為農村產權關系的厘清、農村經濟關系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一是推動集體經濟向合作經濟發展。成立農民經濟合作社,以合作社整合農民土地,進行集中經營,農民則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分享發展成果。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變“按人所有”的集體經濟為“按份所有”的合作經濟。二是推動產權固化向股權固化發展。在農村股份制改革的基礎上,將“生不增、死不減”的現代產權理念引入農民合作社,使得農村土地產權得以穩定,為引入現代農業企業創設條件,同時也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三是推動按人分配向按份分配發展。經歷了從“統”到“分”再到“合”的轉變之后,新的合作經濟嚴格按照股民的股份進行分配,將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與勞動性收入區分開來。新的合作經濟發展將40年市場經濟中分化了的鄉村社會重新整合了起來,形成了人人關心合作社、人人參與合作社的良好局面,合作經濟也因此成為云臺村的向心力、凝聚力工程。

(三)探索農企深度融合方式,構建利益共同體

亨廷頓指出,城鄉區別就是社會最現代部分與最傳統部分的區別,處在現代化之中的社會里政治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找到填補這一差距的方式?!?2〕其實,生態農業的發展也恰恰就是高精尖現代農業技術與傳統鄉土社會的融合,新農村建設試驗區所做的也就是通過政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深化農民的參與與共享,構造城市與鄉村、現代與傳統、科技與經驗的有機聯系與統一性〔13〕。在這個過程中,最核心的還是要通過農民與企業的深度融合,讓農民成為企業發展的參與者與分享者,從而形成利益共同體。具體而言,一是引進現代農業企業?,F代農業企業擁有發展生態農業的技術能力與管理經驗,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在生產中培訓農民,在經營中啟發農民,在市場中帶動農民,同時需要有發展農業、帶動農民、富裕農村的社會責任與擔當?,F代農業企業的種植場也就是農民現代化的訓練場,農民最大的獲益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思想上的。二是打造農民經濟合作社,組織起來的合作社將替代農民與企業直接打交道,提升農民博弈能力,降低合作交易成本。當然,作為農民經濟組織的合作社,在農民和企業之間也扮演著“防震層”與“緩沖帶”的作用。三是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生態農業項目發展一段時期以后,生產環節交由家庭農場完成,農業企業主抓銷售與服務環節,進一步提升農民的參與水平。華琪生態村項目中,就積極引導村里的農戶利用分散土地進行相關領域生產,從而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四是創新利益共享機制。無論是“企業+合作社+農戶”,還是“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最關鍵的是利益分享機制的構建。試驗區在發展過程中逐步摸索出“基本地租+分紅”“產品基本價+分紅”等多種模式,讓農民參與到了企業利潤的分享之中。

(四)開展共建共治共享試驗,打造發展共同體

中國農民本質上仍屬于小農,但已經卷入或者融入到一個高度開放的社會化體系中間,土地、資金、勞動力、信息等生產要素的配置逐步走向社會化〔14〕。而包括生態農業在內的現代農業發展的好壞,一定程度上也還是要看生產要素配置社會化程度的高低。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就在于在激發農民新農村建設內在動力的基礎上形成建設的合力,進而通過機制創新建立互動機制,從而形成新農村建設的持續動力,破解新農村建設動力不足的歷史性難題〔15〕。 新農村建設試驗區在打造現代生態農業的過程中,也是堅定地以開放的眼光看待農村的發展。一是以農民合作社實現村民的共建共治共享。合作社讓廣大村民再次凝聚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二是以公共服務下沉實現村民與地方政府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時期,鄉村社會資源走向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大量資源下沉到基層,這也在根本上扭轉了基層的官民關系,農民開始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團結在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府周圍,以公共服務為紐帶形成了新的治理共同體。三是以現代生態農業企業為載體實現農民與企業的共建共治共享。一方面,農民與企業是土地租用的甲方和乙方,新的利益機制使得乙方的生產效益直接影響著甲方的收益。以華琪生態村為例,華琪生態村的浮動租金不僅關系到每個農戶的利益,而且關系到云臺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經濟收入又影響著村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部分農戶直接以雇傭關系加入到了華琪生態村的生產經營之中,成為了農業工人;另有部分農戶以“農業企業+農戶”的方式與華琪生態村建立起緊密的市場合作關系,實現了大市場與小農戶的對接。多樣的利益連接機制讓企業、村莊、農民結成了緊密的發展共同體。

三、結語

新農村試驗區通過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轉變農業經營方式,轉變農村治理方式,轉變農民信用意識,并推動農民與企業結成緊密的發展共同體,從而為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基礎。當然,這其中最為主要的還是以現代化理念引導人,以市場化機制激勵人,用民主化形式團結人,讓農民平等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并共同分享發展的成果。新農村建設試驗區通過農村治理機制創新,為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構建政府、企業、農民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協作機制,形成了企業與農民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共享機制。由此,農民成為了生態農業的經營主體之一,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由疏離者變為分享者,由農業工人變為農業企業股東,真正融入到了企業的發展之中,融入到了現代化進程之中。

在此過程中,社會資本得到了再造式的厚植,農民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在現代生態農業企業的引導下,農民融入社會化大市場的信心增強了。新的發展共同體也從根本上破解了農民自主發展時一缺技術、二缺資金、三懼市場的問題,讓農民在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時多了一份保障與支撐。此外,以前是土地流轉出去幫企業打工,看著企業盈利自己卻只能拿一點辛苦錢,農企關系緊張在所難免?,F在是自己在企業有股份,可以拿到年底分紅,自己為自己打工,心頭肯定更順了??傊?,有了企業的引導,現代生產要素注入農村,農民跟著企業干,勁頭更足了。農民并不缺乏自我發展的欲望與資金,關鍵是缺乏信息、技術、管理等要素。政府公共服務下移,農產生產社會化程度提升,農民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顧慮也就少了。在新農村試驗區,企業連接合作社,合作社鏈接農民,農企之間靠著利益的紐帶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也就不會有違約事件的發生,農村信用社會逐步重建。

如今,如火如荼的云臺新農村建設已經暫告一個段落。從新村建設等方面看,云臺村又恢復了原本的平靜。但華琪生態村項目依舊在,因項目引進而創新的體制機制依舊在。更為重要的是,現代生態農業項目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良好互動依舊發揮著重要的功效?;鶎由鐣卫韯撔轮屑w的重建、社會資本的再造繼續為華琪生態村項目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現代生態農業項目的發展則進一步推動了云臺村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五位一體”建設,并引導更多的村民在合作中轉變提升現代理念,主動融入到社會化大市場中,以現代合作經濟對接市場,為新時代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貢獻了可供學習借鑒的云臺經驗。

〔參考文獻〕

〔1〕 徐勇等.佛岡試驗:可持續的新農村建設〔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37.

〔2〕 徐勇.現代國家建構中的農民權益維護〔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

〔3〕 徐勇.最早的村委會誕生追記〔J〕.炎黃春秋,2000,(9).

〔4〕〔美〕曼瑟·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公共物品與集團理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 農民與現代化:平等參與與共同分享〔J〕.河北學刊,2013,(3).

〔6〕〔美〕葛學溥.華南的鄉村生活〔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80.

〔7〕 燕繼榮.社會資本與國家治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94.

〔8〕 徐勇.“組為基礎,三級聯動”:村民自治運行的長效機制〔J〕.河北學刊,2012,(5).

〔9〕 彭大鵬.村民自治已經沒有意義了嗎〔J〕.理論參考,2012,(7).

〔10〕 徐勇.中國家戶制傳統與農村發展道路〔J〕.中國社會科學,2013,(8).

〔11〕 徐勇.東方自由主義傳統的發掘〔J〕.學術月刊,2012,(4).

〔12〕〔美〕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聯書店,1989.56.

〔13〕 徐勇.建構“以農民為主體,讓農民得實惠”的鄉村治理機制〔J〕.理論學刊,2007,(4).

〔14〕 徐勇,鄧大才.社會化小農:解釋當前農戶的一種視角〔J〕.學術月刊,2006,(7).

〔15〕 徐勇,吳記峰.新農村建設的合力與互動機制〔J〕.河北學刊,2014,(9).

【責任編輯:朱鳳霞】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3篇

近兩年,吉林省通過建立和實施四個“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有力促進了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截至2016年,全省示范推廣補貼作業面積45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800萬畝,覆蓋全省40多個縣(市、區),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施合作社示范引領、農機大戶廣泛參與、規?;季值摹叭灰惑w”的示范引領機制。按照作業面積首先向農機合作社傾斜安排、作業任務首先向農機專業大戶傾斜落實、作業面積相對集中連片實施的要求。突出合作社規模經營作用、農機戶助力推進作業和規模經營示范效應,為技術推廣創造條件。

實施政府主導、農民主體、農機合作社和大戶帶動實施的“三位一體”的組織推動機制。政府和農機化部門組織安排布局、合作社示范引領帶動、農機大戶作業推動,通過補貼激發活力,發揮“農民做農民工作”的事半功倍的推進效果。為全省大面積快速推廣、全面鋪開提供了原生動力。

實施了耕作技術模式、培訓骨干力量、強化宣傳引導的“三位一體”的技術保障機制。組織全省承擔任務的合作社、農機作業大戶和基層技術推廣人員,進行集中技術培訓。印制“一冊一圖”萬余份,發放到村,廣泛宣傳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的“四大效益”、“四大區別”、“四項技術”,積極營造發展氛圍。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4篇

一、直擊高考

區域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是全球人地關系的縮影。區域綜合開發、資源合理利用、流域治理開發、產業持續發展等問題,是區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世界不同尺度的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對區域的發展和環境產生深刻影響?!笆澜绲乩碇匾獏^域的可持續發展”考點分析見表1。

二、思維構建

★知識網絡

1.核心知識關聯

2.巴西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3.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治理

4.德國魯爾區礦產資源開發

5.世界典型區域經濟發展

★重點剖析

1.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區域生態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區域發展會對生態環境施加壓力,從而造成區域發展的環境問題。認識和綜合治理區域環境問題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2)巴西熱帶雨林分布地區、形成條件、環境效應和毀林原因。分布地區:主要位于赤道南北兩側的亞馬孫河流域,一部分分布在巴西高原東南側。形成條件:大氣環流因素——亞馬孫河流域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氣流上升。東南信風由海洋吹向陸地,使亞馬孫河流域和巴西東南部受到來自海洋的水汽影響。地形因素——北、西、南為高原和高大山脈,東部亞馬孫河入??诔ㄩ_面向大西洋,有利于大西洋的水汽進入,并受地形抬升降水多。洋流因素——沿岸地區受流經巴西暖流影響,增溫增濕。環境效應:“地球之肺”——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又向大氣釋放氧氣,影響大氣碳氧平衡?!熬G色水庫”——吸納和滯蓄降水,通過蒸發和蒸騰形成云,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量平衡?!盎驅殠臁薄毖芪锓N最多,維持生物多樣性,最古老生物群落。毀林原因:人類過度開發。

(3)濕地的生態效應、生態問題和保護措施。生態效應:濕地具有維持生態平衡等效應,具體有:“地球之腎”——凈化水中污染物;“天然空調機”——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天然水庫”——涵養水源、調蓄洪水;“生命搖籃”——提供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生態問題:濕地主要面臨面積減少和質量下降兩大問題,人類活動的干預加速了濕地面積減少和質量下降。保護措施:保護現有濕地——建立自然保護區等;恢復已退化濕地——退耕還湖,合理用水,保護水源地環境,采取工程措施等;依法依規保護——建立濕地資源信息庫,提高濕地保護意識,建立濕地保護法規等。

2.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1)區域自然條件、自然資源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區域發展需對區域自然條件進行改造,也要開發利用區域自然資源。區域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狀況,影響著區域發展方向;對自然條件的適度改造、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影響著區域可持續發展。

(2)流域綜合開發的自然條件和開發模式。水資源的綜合開發是流域綜合治理的核心。流域的自然環境決定其開發利用方向,充分利用流域的地形、氣候、水文、地質等條件,進行全流域綜合開發,才能實現流域內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產業發展看,流域通過灌溉、養殖實現農業發展;通過發電提供的電力,吸引高耗能工業發展;為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通過改善航運條件為區域對外聯系創造條件,從而實現區域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并舉。

(3)區域礦產資源開發與發展策略、能源問題與解決途徑。德國魯爾區是區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代表,美國東北部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等均經歷相同的發展過程。區域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需分析開發條件,評價其市場和交通等條件。區域礦產資源利用發展問題集中表現在產業結構單一、技術落后、設備老化、交通落后、環境污染、新技術沖擊等方面。區域礦產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策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工業布局;改善區域發展環境;改善交通條件和環境質量、發展現代科技等。能源問題往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區域能源問題主要與能源分布、能源消費結構相關,開源節流、跨區域調配是應對能源問題的主要途徑。

3.區域經濟發展

(1)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與地理條件、發展水平、經濟區位、產業結構、歷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區域空間結構發展表現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發展趨勢。區域經濟發展經歷三個階段: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工業化發展階段和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表2)。

(2)區域農業經濟發展。區域農業發展應從總體和局部兩個維度分析。區域農業總體發展需在綜合分析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基礎上,確定區域農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特點。在了解區域發展中產生問題,提出應對措施。但區域內部存在的局部差異,應合理布局小區域農業發展。

(3)美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措施與政策。為保護耕地和解決農業生產環境問題,美國采取了許多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措施。如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節水農業、精準農業、“處方農業”;采用滴灌與噴灌技術、病蟲害生物綜合防治技術等農業新技術;采用休耕與輪作、免耕等農業生產方式。為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美國還制定了諸多政策,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補貼政策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等。其中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有:通過擴大農田、草地、濕地等保護面積,加大對耕地保護、水利設施等投資,以改善土壤狀況和環境質量。

(4)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特點和發展問題。墨累—達令盆地是澳大利亞重要混合農業區。主要特點:①主要種植小麥與飼養牧羊,一般以家庭農場為單位,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②農場成為一個良性農業生態系統。農場內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土壤肥力。種植的飼草用以飼養綿羊,羊糞成為麥田肥料。③農民可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和牧羊活動在一年內交替進行。小麥一般在3~5月播種,6~10月生長季節時正好忙于配種和剪羊毛。④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小麥和牧羊數量,使農業生產具有靈活性和對市場較好的適應性,保障高收益。墨累—達令盆地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源。由于位于大分水嶺的西側,處于背風坡,降水相對偏少,水源短缺。當地采取的措施是:實施“東水西調”工程,將大分水嶺東側的水資源調配過來,以保障當地的農業用水。

★復習策略

1.基于綜合思維,系統認知區域

認知區域是解決區域問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①構建認知區域思維框架。立足區域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要素,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板塊位置等全面認識區域所處的地理位置特征;從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角度認知區域自然地理要素;從人口、城市、產業、交通等角度認知區域人文地理要素。②建立要素關聯思維網。如從經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分析出發,結合全球大氣環流分布狀況,推斷區域的氣候類型、特征與成因;基于對氣候特征的分析,建立氣溫與降水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如印度的降水分布直接影響著各類農作物的分布特點,構建氣候與農業生產類型、分布區域之間的聯系。③抓住區域典型特征拓展思維。區域認知中,從區域典型特征的表現入手,尋找區域典型特征形成的主導地理要素,拓展思考典型特征在地形、生物、氣候、水文、土壤等上的具體表現,從而構建區域綜合特征。

2.立足產業發展,梳理發展方向

產業發展方向影響著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①從區位視角分析產業發展條件、布局與方向。地理條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分析區域的自然地理條件、人文地理條件入手,辨析區域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歸納區域產業布局特點,進而推測區域產業發展方向。②從產業鏈和產業結構維度分析產業發展現狀。延長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如澳大利亞牧羊業發達,可發展羊毛加工業、羊肉加工業、羊奶制品業等。如德國魯爾工業區20世紀80年代始,對傳統企業進行關、停、并、轉,調整工業布局,引入眾多高等院校、技術中心積極開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工業旅游等。③從區域發展階段特征預判產業調整方向。區域發展階段主要有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工業化階段、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對照各階段的特征指標,對比當地區域發展的狀況,提出未來區域產業發展方向。

3.聚焦人口變化,透視區域發展

區域人口問題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①從人口容量視角透析區域發展。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結合區域的自然環境、資源特點,分析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科學技術水平對區域人口數量、素質的影響。②從人口年齡結構透視區域發展。人口年齡結構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地青壯年勞動力所占比重、社會撫養比等,能反映勞動力短缺或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是了解區域發展的重要維度。③從人口遷移狀況透視區域產業發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過程,經歷由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轉變過程,伴隨著世界制造業重心轉移,人口遷移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產業發展狀況。

4.分析典型案例,解決發展問題

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是區域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環境保護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①以區域典型環境問題解決為主線,探尋區域環境問題的時空分布、產生原因、危害表現及解決措施。如巴西熱帶雨林破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光化學煙霧爆發等。②借助案例類比分析,探尋同類區域發展問題解決途徑。如將美國過度墾荒導致的“黑風暴”與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因連年旱災、過度放牧和開墾引發的“沙塵暴”進行類比分析,從而探尋解決此類區域環境問題的途徑。

三、真題透視

★試題回放

(2018年全國I卷36題節選)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氣開采和出口國。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集天然氣勘探開采、液化、運輸、銷售于一體,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俄羅斯為該項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該項目采用模塊化施工方式,即將生產線和相關建筑設計成一系列的模塊,由全球多地工廠制造,然后運至項目施工現場拼裝。模塊體積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塊重量與埃菲爾鐵塔相當。該項目以中國、日本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國家為主要目標市場。中方企業全方位參與設計和建造,數十家企業承攬了85%模塊的建造。該項目超過60%的模塊和零部件經白令海峽—北冰洋航線運至項目施工地。

(1)簡述俄羅斯配建港口對該項目及周邊區域發展的經濟價值。

(2)指出在該項目合作中體現的中俄兩國各自的優勢。

參考答案:(1)對本項目的經濟價值:(該項目)運輸量巨大,保證該項目建設和運營,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經濟收益  對周邊區域發展的經濟價值:為俄羅斯北冰洋沿岸地區及北冰洋上的經濟活動提供基地;促進鄂畢河沿岸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為鄂畢河出海航運提供中轉服務  (2)俄羅斯優勢:資源豐富,(天然氣勘探開采、液化)技術強  中國優勢:資金雄厚、制造業實力強、運輸能力強、市場需求大等。

解析:本題以中俄能源合作為背景,借助項目開采地、配置港口在世界和俄羅斯分布圖,考查區域能源合作開發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第(1)題,“配建港口對項目建設的經濟價值”,材料提供的信息明確指示港口建設的運輸價值及對項目建設的保障價值。第(2)題,材料提供的信息顯示俄羅斯的能源、技術優勢和中國的資金、制造、運輸和市場優勢。

★方法技巧

1.把握圖文材料,精準認知區域

借助尺度不同的兩幅示意圖及圖上經緯網、地理事物等信息,精準定位亞馬爾天然氣項目在世界、俄羅斯以及中俄兩國間的地理區位。從而明確項目建設對當地、對周邊地區、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價值。因此,建立以空間—區域的視角認知區域的思維方式,從不同尺度、不同參照物多維認知區域、定位區域,是認知區域、建立區域發展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基礎。

2.對接設問材料,建構綜合思維

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將試題設問、圖文信息與學科核心知識進行有效對接,展開綜合分析,進行邏輯表達。從整體視角出發,在把握“港口建設對項目及周邊區域發展經濟價值”“項目合作中發揮各自優勢”兩大設問基礎上,找出相關重要信息并建立“問—材”關聯對應。如設問“港口建設對項目的經濟價值”與文本信息“該項目采用模塊化施工;模塊體積大,重量大;全球多地工廠制造”相對接,再與學科知識“區域產業發展具有經濟效益、運輸價值”相對接。從系統思維出發,將圖文信息與學科綜合知識對接并進行邏輯表達。如將文本信息“中方企業全方位參與設計和建造;以中國、日本等亞洲太平洋沿岸國家為主要目標市場”與學科知識“分析區域的社會經濟優勢從勞動力、技術、資金、交通、市場等方面入手”對接并進行邏輯聯系:“市場需求→項目推動→資金保障→技術支持→交通后援”。

★訓練拓展

澳大利亞的養羊業十分發達,但各地在經營方式上存在較多差異。圖8為澳大利亞部分區域示意圖。圖9為圖8中①②③地的氣候統計圖。表3為大自流盆地農事安排表,表4為墨累河盆地農事安排表。完成下列問題。

(1)從自然條件看,①②兩地何地更利于發展養羊業,試分析原因。

(2)比較②③兩地地表水資源的差異。

(3)相對于大自流盆地,說出墨累河盆地農民在忙閑上的主要差異及農事安排更具有的優勢。

參考答案:(1)②地更優。年降水量②地少于①地;地表水量②地少于①地,土壤有機質含量②地高于①地,這些更利于②地牧草生長,為養羊提供充足的飼料  (2)②地地表水總量少于③地;②地夏季降水多,地表水夏季多于冬季,③地冬季降水較多,地表水冬季多于夏季  (3)墨累河盆地農事安排上全年均忙碌,大自流盆地農事安排上基本半年忙、半年閑。與大自流盆地相比,墨累河盆地農民可更充分利用時間有效地安排農業活動,增加收入;可根據市場需求調節小麥和牧羊的規模,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自從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農村振興戰略以來,中國農村經濟建設的投入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通過不斷的努力,農村經濟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農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堅持七個基本原則,做好“三步走”規劃,通過發展農村振興戰略,做好脫貧攻堅戰,扶持新農村建設。在農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要加強生態農業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促進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原動力。因此,以下將圍繞在振興農村的視野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戰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振興農村;生態農業經濟;農業科技;資源配置

引言

總書記曾表示,實施農村振興戰略是促進民族復興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加強各地區對現代農村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各科研機構進行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不斷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鼓勵農民參加農業生產。不僅如此,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還要加強生態建設,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生態農業的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特點

生態農業經濟和傳統農業經濟的不同需要在生態農業經濟中遵循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這也是當前各生產領域必須遵循的重要發展原則。綠色環保理念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國的生態建設水平,對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也起到積極作用。此外,生態農業的經濟發展需要實現綠色生產和現代農業生產的融合,建立良好的生態循環體系來保障生態農業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著力研發新型防治技術,利用科學理念加強病蟲害防治系統建設,盡量減少農藥、化肥等使用量,借助科學手段,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必須減少病蟲害對農業生態的影響。借助科學手段,不僅可以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標,還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資源,并提高對各種農業廢棄物的利用率,使其轉化為清潔生產能源和有機肥料等降低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構建穩定可靠的生態農業系統。在具體的農業生產中,要遵循土地適應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原則,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農業生產方案,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的作用。

二、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農民生態農業生產熱情不強,積極性不高

根據研究數據,大部分農戶缺乏生態建設意識,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對農業生產環境問題的危害。也就是說,農藥的過度使用和化肥的過度使用問題經常發生,不僅影響了農村環境,也威脅到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特別是近幾年,農民為了提高家庭收入,選擇了年輕人進城工作、學習。留在農村參加農業生產的農民具有老齡化特征,受其文化素質和傳統種植理念的影響,難以接受新的農業生產理念,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農民思想上的認識不足是參加生態農業生產熱情不強、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生態農業生產技術的普及范圍受到限制

我國農業經濟結構決定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資金投入較大,但致力于新型農業技術的研究開發存在明顯不足,這也是我國生態農業經濟難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的扶助力較小,新型生態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發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稀有的生態農業科學技術也缺乏有效的推廣,在農業生產中很難廣泛應用。目前,幾乎所有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都處于實驗研究開發階段,由于沒有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第一線,所以現在的農戶仍然只關注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對于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不太關注。

(三)專業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資源配置不足

為了推進生態農業的建設,開展生態農業試驗田的種植計劃,農民在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可以很好地進行生態農業的栽培。由于基層農業技術人員資源配置不足,大部分農業技術人員在指導農戶完成種植后,離開,農作物后期的維護和管理必須由農戶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農民根據已有的栽培經驗對農作物進行管理,此時容易發生違反綠色生產原則的行為,生態農業建設最終以失敗告終。

三、在振興農村的背景下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戰略分析

(一)提出獎勵機制,加強農民參與積極性

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對生態農業的認識決定了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如上所述,由于農民缺乏對生態農業的正確認識,導致農民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缺乏積極性。對于這樣的問題,政府提出了相關的獎勵機制和獎勵機制,從農民的實際生產需求出發,提出稅收減免政策和生產補貼政策,讓農民切實感受到進行生態農業生產的有利作用通過種植實驗田,使農戶進行生態農業生產,有必要體會到土壤改良的有利效果。認識到進行生態農業生產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農戶表現出更強的參與積極性和參與積極性,有效推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二)加強科研,大力推廣生態農業生產技術

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決定了農業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對生態農業經濟建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強生態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對新農業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大膽的嘗試和應用,對具有良好應用效果的農業科學技術進行大力推廣,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鑒于現有土壤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土壤肥力大幅下降,需要積極研發生態修復技術,合理管理當前土壤條件,這也是促進生態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另外,家禽糞便和農業廢棄物的不合理處理也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農民指導家禽糞便和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并將其投入具體的生產階段作為肥料,這不僅保護環境不受侵害,而且還會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量可以達成雙贏的目標。

(三)積極培養專業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實現資源合理布局

考慮基層專業農業技術人員的資源不足是導致生態農業生產技術有效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把重點放在基層專業農業技術人員的培養上,通過理論教育和技術培訓,不斷加強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使其都具備根據場所制定生產方案的能力放在農業基層后都要確保獨創的一面,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指導,實現生態農業技術的有效推廣。加強生態農業建設水平。

結束語:

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農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要發展生態農業經濟,必須面對很多的困境。在此基礎上,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與農戶對生態農業建設的認識、生態農業生產技術的普及和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資源配置有關。因此,希望提出獎勵機制,著力科研,積極培養專業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提出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戰略,進一步推進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白雪晶,張林.利用信息技術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33):65-66.

[2]李紅麗.改進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發展[J].農業災害研究, 2020,10(08):191-192.

[3]苗建青,張靜.生態農業經濟收益影響因素研究[J].資源與產業,2019, 21(04):20-27.

發展生態農業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生態循環農業通過對資源的協調、高效利用,將傳統農業生產中的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實現廢棄物零排放和資源循環利用的良性生態循環。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省的生態循環農業在取得一定發展成果的同時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在分析現狀、問題及原因的基礎上,通過對以色列、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發展經驗的比較研究,針對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生態循環農業;黑龍江??;產業鏈延伸

一、循環農業的內涵與特點

生態循環農業是指從系統論和經濟學原理出發,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組織農業生產,通過對農業生產環境、可利用資源和經濟的有機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的一種農業經濟發展形態。

生態循環農業強調循環的重要性,與傳統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廢棄物”這一粗放、單一甚至存在環境破壞性的經濟模式相比,生態循環農業強調農業發展應當注重生態效應,通過變廢為寶的方式建立“生產資料-農產品-廢棄物-廢物再利用”這一高效循環機制,形成可持續利用的經濟形式。與傳統小農經濟相比,循環農業是技術主導型農業發展模式。

二、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是我國農業資源大省,耕地、森林、草地、水利資源豐富,在全國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近年來黑龍江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的大力推進以及政策保障體系的日趨完善,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腳步正在逐步加快。

從模式上看,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模式主要包括(1)以農業秸稈綜合利用為代表的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模式;(2)以“養豬-沼氣存儲-廁所-日光室”為代表的農牧結合發展模式;(3)初級農產品種養與工業加工相結合的模式。

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從發展理念和發展重點上看,黑龍江省根據國務院相關指導精神,積極探索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建設,目前的發展重點是以生物肥作為生態循環農業的載體,在確保戰略農產品供應的基礎上減少農藥和工業化肥的使用,打造適合黑龍江省情的循環農業生態圈。同時,黑龍江省開展了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在能源節約、廢棄物再利用、經濟產值和生態保護等四個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與此同時,黑龍江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點:首先,目前生態循環農業建設仍為政府主導推動,由于宣傳不到位、傳統小農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缺乏應有的激勵措施,導致農民生態農業意識淡薄。其次,受制于技術的研發推廣力度不足以及工業農業之間原本的行業隔閡,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大量水資源浪費、濫用農藥、工業化肥和廢棄物回收率低的情況。再次,對生態循環農業的資金投入仍待加強,實踐中仍然存在著資金缺乏、投入結構不合理從而影響技術研發、產業完善等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的狀況。最后,相關政策法律與服務體系尚未健全。目前,黑龍江省仍然處于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的探索期,未能制定科學有效的實施細則和與之配套的監督激勵制度。

三、國外循環農業發展經驗借鑒與啟示

1.以色列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地處地中海西岸的以色列土地資源貧乏且常年干旱缺水。惡劣的自然環境催生了以色列以科技創新為推動的生態循環農業,主要包括在55%的土地上實施了高科技節水灌溉技術、無土栽培的技術研發和推廣。

縱觀以色列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之路,背后的技術創新功不可沒。多年來,以色列探索出了一套從政府支持到高??蒲性俚綄嵺`推廣完備的生態循環技術研發與推廣體系,直接轉變了以色列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形成了優質高效、精耕細作的新型集約化的現代農業。

2.美國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美國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建設思路是采用科學輪種保持土壤肥沃,從而減少農藥化肥的濫用,同時通過農牧業的深度結合產生共生,建立大農業內部的循環鏈條,獲取資源的最大利用價值,在保障生態效益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

3.日本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日本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設圍繞著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日本構建了從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基本法、大類管理的綜合法以及具體農產品相關的細則這三個層次、從宏觀到具體、囊括了各行各業廢物回收細則等生態循環內容的法律法規體系。另一方面,日本以有機綠色農業為切入點大力推動循環農業的發展并為此建立了一套科學的有機農業評價體系,將農作物的從種養到最終作為產生品出售的整個環節納入評價考核體系之中,保障了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質量。

通過對以色列、美國和日本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建設經驗的探討,對比黑龍江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總結出以下幾點借鑒之處。(1)技術創新是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黑龍江省應當借鑒國外積累的先進經驗,通過加大技術研發的推廣促進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2)搭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產業鏈是循環農業的關鍵,黑龍江省應當在遵循農業規律的前提下構建更為科學、與生態更為融合的農業產業鏈條。(3)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的支持,黑龍江省應拓寬資金渠道,提高資金投入。(4)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是保障,黑龍江應著手構建與循環農業發展相關的法規和細則以及相關評價標準和激勵措施。

四、黑龍江省循環農業的對策建議

在分析黑龍江省生態循環農業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國外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經驗的啟示,本文提出了以下發展建議。

首先是樹立生態環境理念,一是通過講座、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化肥化學農藥雙減、秸稈、生活垃圾再利用制造生物肥料的宣傳。二是政府可采取轉移支付和投資優惠政策等方式對開展復合肥生態農業建設的農村和農民進行補貼,解決生態農業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長的問題。

其次,從技術和產業鏈兩個角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黑龍江省應當科學整合農戶資源、科研機構以及高校等資源,推動生物復合肥、沼氣生產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另一方面,圍繞戰略作物和優勢作物進行產業鏈延伸,搭建一個“作物種植-秸稈腐熟-生物肥-再種植”的循環農業生態閉環。

再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資金投入的保障可以從政府出資、社會資本投資和資金運用三個方面開展。政府層面可以利用轉移支付、稅收優惠、專項基金等方式支持科研和農民初始資金投入。同時可以將農村沼氣能源、秸稈腐熟生產復合肥等技術較為成熟的項目對社會開放以吸引資本。此外,最終還要依靠生態循環農業本身經濟效益的提高分擔其成本。

最后,可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針對生態循環農業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規保障體系。一方面,既要從生態農業整體出發出臺一系列綜合性較強的法規,又要針對諸如生態肥料項目等具體問題制定指導性、評價性較強的細則。另一方面,在出臺多層次規章制度的基礎上,要制定具有實踐意義的評價體系和與之配套設施的獎懲體系,共同保障生態循環農業沿著正確的方向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齊禹,張永春.生態農業良性循環鏈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05):284-285.

[2]楚云菲,李娜.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探析[J].創新科技,2015,(03):20-22.

[3]宋喜斌.以色列節水農業對中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4,(05):56-58.

作者簡介:楊榆(1982- ),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商業大學MBA、MPA教育中心2015級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項目戰略管理

上一篇:航空公司全面預算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調研思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