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

2024-01-05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弗雷德里克·詹姆遜作為美國當代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當代重要的后現代理論家和文化批評家,他的理論既具有很強的馬克思主義特色,又具有很明顯的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色彩,詹姆遜憑借其從權力和意識形態角度對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經濟和政治問題進行深刻分析聞名于國際思想界。因此,通過對近幾年研究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的成果進行述評,不僅可以對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有一個比較全面細致的掌握,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建設具有一定啟示,可以對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的研究趨勢和發展方向有預測作用。

關鍵詞: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近幾年國內外學者關于詹姆遜后現代主義文化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學者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批評立場,從當今我國社會文化現實出發,探析詹姆遜后現代主義大眾文化理論與當今我國大眾文化現狀的相關性,這種研究的立場和角度為我國大眾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宏觀上提供了指導作用。

一、近幾年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國內研究述評

目前,國內翻譯過來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著作主要有《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文化轉向》《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政治無意識》《語言的牢籠馬克思主義與形式》和《快感:文化與政治》。從發表的論文來看,國內關于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的研究是近幾年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主要集中于詹姆遜的后現代文化批評理論、后現代主義理論對我國大眾文化的影響、后現代文化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等方面研究。近幾年,國內關于詹姆遜后現代主義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于詹姆遜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的內容和特點的研究。詹姆遜從后現代主義視角提出關于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的論斷使之成為西方后現代主義理論的開創者;其歸納概括出后現代主義文化特點——深度消失,歷史意識消失,主體消失,距離感消失,對理論界的影響十分廣泛。同時,他認為后現代主義文化已成為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的主導,后現代社會中文化大眾化、文化視像化和文化商品化等文化問題日漸突出,文化與資本相互滲透,從而揭示出后現代社會文化轉向的本質。詹姆遜研究文化問題角度與傳統的從經濟和政治視角不同,他注重從歷史的深層邏輯對文化進行探析,尤其注重從社會生產方式與文化生產之間的聯系來探析文化問題。他認為,后現代主義必須透過“文化主導”的概念來掌握。關于這一觀點,國內許多學者都進行了研究,劉永杰認為,詹姆遜提出的后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對于后現代理論建構貢獻最大,并將后現代主義文化的特征進行歸納總結。這對西方后現代主義理論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大眾文化也具有借鑒和指導作用[1]。劉梅指出,詹姆遜提出的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核心詞語:文化擴張、文化歷史分期、文化超空間、文化意識形態、文化“他者”視域等,這些范疇構成了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的總體輪廓,這不僅對“后現代主義文化是什么”做出回答,而且也一般性解答了“文化是什么”的問題[2]。國內其他學者通過對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的研究也指出,詹姆遜通過分析文化發展的資本邏輯與文化經濟內容,考察文化形式從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的歷史演變與辯證關系,判定文化表現的現實境遇與時空特征,關注文化的意識形態性與烏托邦訴求及文化政治使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馬克思主義立場和態度。與此同時,詹姆遜以“空間邏輯”來建構后現代文化理論體系,從“空間”維度思考后現代的歷史分期問題。在對一系列后現代征象的認識上,他認為影像文化的流行是后現代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并從主體、歷史等角度分別展開論述。在對零散、破碎的后現代文化景觀分析之后,他為試圖解決后現代社會中出現的諸多問題而提出“認知繪圖美學”的方案,在以解構、顛覆為主要精神指向的后現代語境中,表現出獨特的“烏托邦”守望精神。

總之,詹姆遜的思想方法包括“從整體上把握對象”,他也擅長將后現代主義文化理論用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和把握,“歷史”在其著作中是一個關鍵詞匯。在《政治無意識》這一本書中,他就以“永遠歷史化”這個口號作為開端。詹姆遜在其力作《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中明確指出:“我在本文所勾勒的后現代主義,乃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而非把它純粹作為一種風格潮流來描述”[3]。

二是從詹姆遜的觀點看中國大眾文化的研究。詹姆遜解讀大眾文化的方式既有宏觀的一面,也有細致的一面,既作為一種討論社會普遍問題的特殊方式,也存在深刻的分析性和有效的解釋力。他的這種研究方法對我國的大眾文化研究有很好的借鑒作用。詹姆遜認為,伴隨著資本主義的擴展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后現代同樣會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現象,因此,他著重強調后現代主義文化問題應在世界范圍去研究,同時提出發達國家的文化與發展中國家的文化之間保持一種張力是世界文化發展所必需的論斷。不過我們也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詹姆遜分析后現代文化現象是站在以美國為主導地位的西方社會立場,他所指的后現代是西方文明危機的一種產物,他的后現代主義大眾文化批評理論是基于西方大眾文化傳統進行的,而我國大眾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其特殊社會背景和獨特的文化語境。因此,我國學者們普遍認為,詹姆遜的大眾文化理論不僅適用于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與實踐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但是,我們應該用辯證眼光看待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觀,并與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相結合,批判性的借鑒和吸收其理論,從而對我國的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實踐進行豐富和發展。對詹姆遜的后現代文化理論不應該照搬,也絕不能照搬,我們可以進行借鑒。國內學者認為,詹姆遜對文化烏托邦特性的闡釋非常符合中國大眾文化現狀和特征。比如影像文化以及網絡文化所組成的部分占我國文化相當大的比重,而詹姆遜指出的“烏托邦”特性是這些文化的一個根本特點?,F代化的新媒體逐漸成為大眾文化的主要載體,這都可以讓觀眾群體暫時忘記現實而沉浸其中,這就是中國大眾文化的烏托邦特性的種種現象。不過事情都是既有利也有弊,大眾文化的烏托邦特性的消極影響體現在它正在消解著人們的主體性,而積極的作用是大眾文化的烏托邦特性為人們向上精神的樹立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優秀的大眾文化作品的烏托邦特性為人們提供了對理想生活追求的精神動力,出色的勵志類文化作品也增添了人們追求“正能量”的思想精神動力。

三是詹姆遜后現代主義文化對當代中國大眾文化的啟示研究。任何事物發展都有其兩面性,金無足赤,詹姆遜的理論也存在令人難以完全同意的部分,例如中國許多學者對他的“西方中心論”觀點進行批判,學者們認為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中仍然存在著發達國家的自身優越感,這就必然影響到詹姆遜的理論觀點,所以,我們在研究他的后現代文化對中國大眾文化的影響時,一定注意他的基本立場。但是詹姆遜的后現代文化的研究方法對于我們思考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與內在矛盾仍然有著重要的價值。在當今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必然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與西方文化進行交流時要進行良性的互動發展,吸收其精華,理性地交流,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獨立性,又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淵博的文化精品。在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沖擊下,我們如果仍然固守中國傳統文化,試圖重返我國經典文化時代,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為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需要,任其大眾文化自由發展,最終只能使我國文化精神空虛、主體淪喪,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應該推陳出新,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北京師范大學王一川教授認為:“所謂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一種追求人生意義或價值的理性態度,即關懷個體的自我實現和自由、人與人的平等、社會的和諧進步、人與自然高度統一等?!盵4]另外,陳思和教授說過,人文精神就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一種對于人類發展前景的真誠和關懷,一種作為知識分子對自身所能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專業崗位如何結合的總體思考?!盵5]所以,我們應該在保留大眾文化積極成果的同時,借鑒后現代主義中對現狀的反省以及對“神性”的追求。

二、近幾年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國外研究述評

20世紀90年代以后,詹姆遜開始轉向文化問題,起初這一研究方向的轉向并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隨著后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出現,詹姆遜后現代理論才被學術界逐漸重視起來。和中國學者對詹姆遜后現代文化理論研究相比,西方學者則更早開始對詹姆遜后現代主義理論的關注,并且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國外的理論研究者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和挖掘詹姆遜后現代理論的深刻意義,使得以前文學界沒有及時被發現的重要問題浮出水面。比如將詹姆遜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進行對比問題的研究以及對詹姆遜后現代主義理論的探討等等。國外學者普遍認為,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奠定了他在現當代文化理論界不可動搖的地位,是其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理論思想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后現代語系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的產物。

詹姆遜文學生涯正式開始的標志是《薩特:一種風格的起源》的問世。20世紀50年代,詹姆遜認為當時盛行的現代主義視野太狹隘,并且指出當時現象學側重于主體表象投射的研究方法是說明不了文學與當下社會的內在聯系,這些觀點表明詹姆遜與當時盛行的現代主義已經開始出現分歧。同許多后現代的學者相比較,詹姆遜對后現代主義問題的研究也更加有理論的深度與現實意義。國外許多學者給予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理論極高的評價與肯定。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思想家和活動家佩里·安德森對詹姆遜后現代的文化、社會—經濟和地域—政治層面的理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詹姆遜是這一領域的專家。安德森認為自己的重要著作《后現代主義起源》也是從詹姆遜理論中獲得的靈感。英國著名學者肖恩霍默在自己的著作《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導言里詳細地介紹了作為理論批判家的詹姆遜的文學作品、對詹姆遜的理論和政治方案定了位。他高度評價了詹姆遜的后現代理論,并提出詹姆遜的后現代理論在當代世界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永杰.詹姆遜的后現代文化理論及其對我國社會主義大眾文化建設的啟示[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2).

[2]劉梅.詹姆遜文化研究的馬克思主義傾向[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6).

[3]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500.

[4]王一川.從啟蒙到溝通——90年代審美文化與人文精神轉化論綱[J].文藝爭鳴,1994(5).

[5]陳思和.關于“人文精神”討論的兩封信——致坂井洋史.人文精神尋思錄[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148.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后現代主義在20世紀后半葉流行于西方的哲學、文化領域,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廣泛的討論,近些年后現代主義在中國也受到關注。后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征是反形而上學。大致說來,它是對現代性的反思,是對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會觀念的質疑,是一種崇尚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思維方式。它主張綜合思考以往一切思想文化的長處,以多元化方式創造性地構建新的哲學文化。它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從建筑風格和藝術表達方式到各種哲學流派,從大眾傳播媒介到學校教育,后現代主義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后現代主義對教育產生的影響日益凸顯,本文從探討后現代的根本特征入手,分析后現代主義在教育觀上的影響,以揭示后現代主義對教育研究的啟示。

關鍵詞: 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潮 教育 影響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后現代思潮理論家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很扼要地把后現代概括為“形而上學死亡后的狀態”。形而上學出于一種知識權力的需要,對世界作了二元性的劃分,這樣,它就在形而上與形而下的等級結構中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形而上學有三個基本特征:等級、中心、權威。中心建立在等級劃分的基礎之上,它產生制度化的權威。反思和批判現代性成為后現代思想家的主要任務。當今西方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原有的一元社會秩序開始動搖,世界格局也趨向多元化,以往一元化的封閉體系,受到巨大的挑戰,后現代主義所標榜的“反實質化”、“去中心”、“不確定性”、“反整體性”、“零散性”等術語無不體現了社會多元化趨勢的影響。后現代主義對現代性(包括傳統)的反思、批判,不是對現代主義的簡單的機械的否定,而是某種程度上的“辯證否定”。它既有摧毀、解構、否定現代性的一面,更有積極的、肯定的、建設性的內涵。后現代主義否定的并不是現代主義的存在,而是它的霸權;不是它的優點,而是它的局限。它欣賞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進步,又對現代化的負面影響深惡痛絕。它力圖通過辯證的否定,既實現現代化,又有效地避免現代化的弊端。

后現代主義的建設性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重視人的好奇心,主張關心世界;崇尚差異性,主張多元思維;欣賞人的創造力,還創造性于民。面對現代性所帶來生存危機,后現代主義倡導對世界的關心愛護。針對現代人對世界態度的冷漠、感覺遲鈍的現實,后現代主義強調個人與他人、他物的關系是內在的、本質的、構成性的,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應該同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人不僅要關心現在,更要關心未來??傊?后現代主義在人與世界的關系上,主張消除現代性所設置的人與世界之間的對立。我們不能滿足于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機械地操縱世界,而應對它懷有發自內心的愛。后現代思想家認為,個人主義是現代社會中各種問題的根源,過度地關注自我往往以歪曲、蔑視、貶低他人為條件,結果導致人我對立。因此,后現代思想家將人看作是一種關系的存在,主張人們應回到團體中去。后現代思想家依據“本體論的平等”觀念,祟尚差異性,倡導多元化,推重對話。后現代思想家認為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是真實的,一個人,一種思想,都是真實的,要求擯棄一切歧視,接受和接收一切有區別的東西,接受和接收一切差異。

后現代主義對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的影響,實際上就是對語言符號的意義進行批判性解釋。它倡導一種多視角看問題的思維方式,避免思維視角的單一和僵化。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解讀文本,揭露文本中的矛盾,重建文本的原有結構,發掘所排除、遮蔽或遺忘的意義,特別是要挖掘那些普遍的、確定的意義之外的意義,為邊緣意識尋找地位。后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差異性、多元性、邊緣性、創造性和開放性。這與現代性的統一性、本質性、中心性和封閉性是相對的,因而具有啟發作用,豐富了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而人的行為是錯綜復雜的。后現代主義影響下的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具有多重屬性,在教育這個具有多質性和多層次性的世界里,自然科學方法和人文方法都具有相應的合理性,也都存在著相應的局限。完整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綜合性的,只有綜合采用自然科學方法和人文認識方法,才能揭示教育中處于不同層次上的真理。后現代思維方式的非中心性、多元性、異質性、開放性、寬容性、無限性等特征為教育領域各理論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視角,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例如,教師的教學觀不再像以往那樣強調“教的內容”的重要性,而是開始認識到不同個體對同一文本可能有多種解讀。并且學校、班級已不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而開始認同“開放”的重要性。因此,后現代教育思維方式的培養在教育、教學中凸顯了出來。后現代主義的精神在于“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主張多元的思維方式、多視角地看問題。

后現代心理學視野反對心理學研究中的歐美中心主義的獨斷和實證方法的霸權,主張“揚邊緣”、“重局部”和“尚本土化”,對現象學、釋義學、文學評論等諸家學說兼容并收,并對長期處于教育心理學邊緣地位的倫理、道德、審美、文化利益等領域給予關注。后現代影響下的教育理論認為,經驗實證方法僅僅是多種可供選擇方法中的一種,并非方法的全部,理解和闡釋才是科學建立的基礎,所有的思想和文化都應當平等并存地發展。后現代的教育思想將教育目的回歸個體生命的主體與價值。世界是充滿偶然性與差異性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是宇宙和自然的本質,所以整齊劃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存在的。教育必須突出人的主體性,其關鍵不在于讓學生達到什么樣的標準,而是讓學生在教育情境的過程中,轉換其精神世界和認知結構,建構生活的意義,從而成為具有獨立個性的和符合其生活中特殊性的人。因此,教育不僅僅是培養與訓練,更為重要的是提供讓學生既成長為一個“完人”,又允許“片面發展”的情境。教育也并非所謂的“文化中立”的科學活動,不是對所謂的“權威的”、“客觀的”、“普遍的”、“正確的”知識的記憶、掌握、理解和應用。任何知識與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獨立于人的主體意識和價值觀,而達到純粹的客觀與理性。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生存的技能,而且要促進他們內在鑒賞與反思批判能力的成長,學會理解尊重多元文化,以及培養發展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教育中不應是被動地對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而是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成長,主動地在教育情景中追尋意義和價值。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學生的教育世界就是生活世界。因此,教師就不能是學生唯一的信息源,其角色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傳達知識,而應當是“學生平等的對話伙伴”,“智慧的轉化者”,“學生想象力的激發者”。師生關系從教師的單向傳授轉向了師生間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在對話的過程中,他們都是講述者,又都是聆聽者,并在講述和聆聽的過程中不斷地變換角色,共同地探究世界、探究知識。對話過程不僅僅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還有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情景的對話,學生與情景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通過交互作用而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潮給我們的啟示是,首先要追求個性化的內在教育。學生的學習必須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其過程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方式,而且是一個自我的成長與發展過程。教師不要試圖去指導或控制學生,而應鼓勵學生的自我選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經驗,深刻體會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其次是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心理氛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創造性的培養過程實際上是人格的形成過程,教師應創設一個“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教育氛圍,充分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與潛能。最后要創建真實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創造性思維與能力在良性互動中充分發展。要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情感的教育,重視教育對個人情感、意志、人格的培養與塑造,多層面、多角度地評價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和未來進行自由正確的選擇。

(作者系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習近平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包括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社會生活各領域道德建設的要求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創新等三個方面。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方面,習近平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核心、原則、基本要求、道德范疇、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道德規范和道德修養的認識;在社會生活各領域的道德建設方面,習近平對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法治、文藝、外交等各領域的道德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方面,習近平提出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理念,闡述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精華的要求和道德建設的重點,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路徑。以期在學理層面上,實現以馬克思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為指導,構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思想體系,進一步深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研究,拓展倫理學理論和應用倫理學的研究視野,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自覺性;在實踐層面上,實現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理論貢獻和實踐創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指導道德建設新實踐和新發展,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道德問題。

[關鍵詞]習近平;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論綱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蘊涵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理論貢獻和實踐創新,既闡釋了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現實價值,也內含了中外道德建設的思想淵源和歷史底蘊,又夯實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立論基礎;既升華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的認識,也提出了社會生活各領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具體要求,又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探索層面。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重要論述概述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和主體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理論貢獻和實踐創新系列重要講話,主要基于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一客觀基礎,從戰爭與革命到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的轉換,為習近平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時代背景和客觀環境。習近平良好家教家風和習近平個人人生經歷、主體素質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形成和發展的主體因素。

(二)習近平關于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價值的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支撐力量;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他強調中華民族的希望取決于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對高尚道德的憧憬與不斷的追求,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道德價值彰顯了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自我覺醒與自我定位;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習總書記強調要遵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決要突出和彰顯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道德高尚是領導干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夯實國內文化建設根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和立論基礎

這一思想的理論來源和立論基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中國優秀傳統道德建設思想的傳承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不斷地繼承中華傳統美德,結合時代需求更好地去創新,因為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其中的思想道德資源十分豐富。

二是對西方道德建設思想的借鑒與揚棄,“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

三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建設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貫穿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的精髓所在”,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建設思想是我們今天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和立論基礎,必須毫不動搖,始終堅持。

(四)習近平資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從一般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包含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認識的升華、社會生活各領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具體要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探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具有全面性、民族性、人民性、實踐性等特征。

    二、習近平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理論

(一)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核心——為人民服務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說,“群眾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眾心中就有多重”,強調要熱愛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強調要依靠人民;“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調要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要為人民謀利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化了“為人民服務”這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認識。

(二)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原則——集體主義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指出了正確處理公私關系是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關鍵;“整體利益再小也是大,局部利益再大也是小”,強調了集體利益的首要性;“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肯定正當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這些論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提供了深層次的原則要求。

(三)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基本要求——“五愛”的認識

五愛,即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做了深層次的解讀,提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幫你們跑事的”,“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

(四)深化了社會主義道德范疇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對“善良”“良心”“誠信”“擔當”“公正”“共享”“實干”“團結”等社會主義道德范疇,做出了新的解讀。關于“善良”,習近平說:“與人為善,常懷善念,廣結善緣?!标P于“良心”,習近平強調要堅持良知原則,算好“良心賬”;關于“誠信”,他說,個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旺、政府無信不威、國家無信不強;關于“擔當”,指出“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時代的勁草和真金”;關于“公正”,他認為應該“激濁揚清正字當頭”;關于“共享”,他認為要“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關于“實干”,習近平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他認為“想發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實干,不能寄托于別人的恩賜”;關于“團結”,他強調“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等。這些通俗易懂的言語,使得原有的道德范疇與當代的社會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并得以升華。

(五)深化了對社會主義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是否具有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客觀標準是,看其能否先吃苦后享樂,能否勤奮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真正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與生命奉獻給自己的理想;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決定性,“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強調“不能把理想信念只當口號喊”,并用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缺失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危險性,“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關于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實踐性方面,習近平強調“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六)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內涵

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道德規范,深化并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內涵。好干部必須踐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強調一個好干部成長過程中的修身、立威、服眾,都必須以“德”為基;領導干部必須堅持“三嚴三實”,“對領導干部而言,黨性就是最大的德”,“領導干部必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縣委書記必須牢記“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反對衙門作風”,要“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青年必須落實“勤學”“修德”“明辨”“篤行”,“廣大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養成高尚的品格”,要敢于讓自己的青春煥發光彩,勇于成為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自己的開拓者與奮進者;未成年人必須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革命軍人必須要“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要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知識分子必須要“堅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國國情,放眼觀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勞動模范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于創造”,“珍惜榮譽、謙虛謹慎、再接再厲”;新聞輿論工作者必須“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要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保持一身正氣”,要“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連接中外、溝通世界”;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這些既是對各類人員在思想、政治和作風方面的要求,同時也豐富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內涵。

(七)深化了對道德修養的認識

在道德修養方面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向上”“向善”,強調提高道德認知,能夠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不斷培養良好的道德責任感,形成堅強的道德意志,使其在社會生活實踐中能夠自覺講道德、自覺尊重道德、自覺守護道德;道德修養要求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加強道德理論認知與道德實踐的結合,最后形成自覺的道德習慣,做到“知行合一”;在道德修養方法方面,習近平指出要“于細微處見精神……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做到“不矜細行”;在道德修養境界方面,“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尤其是在私底下、無人處、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這些論述使社會主義道德修養的理論得到新的升華。

    三、習近平提出了社會生活各領域道德建設的具體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涵蓋了社會生活各領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具體要求。

(一)經濟領域的道德建設

其中在經濟領域,主要表現在生產、分配、消費等經濟活動中的道德性,以及經濟發展目標、經濟調節手段、經濟發展動力等表現出的道德性。如關于經濟發展目標的道德要求,指出要實現“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關于生產領域的道德要求,要求“樹立安全生產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關于分配和消費活動中的道德建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努力做到“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反奢靡之風”。

(二)政治領域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領域的道德建設思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關于黨建的道德要求,包括黨的自身建設、黨的作風建設、黨內政治生活等,“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以踏實留印、抓鐵有痕勁頭抓下去”,“關鍵是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具體的道德要求。

二是關于政治制度的道德要求,其中包括權力制約的道德要求、政治制度道德價值判斷的依據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鞋子合腳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

三是政治生態方面的道德要求,包括反腐敗工作的道德要求和政治生態建設的道德追求,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道德追求。

(三)社會領域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領域的道德建設思想主要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德標準——“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教育工作的道德要求——“讓十三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民生建設的道德要求——“就業是民生之本”;醫療衛生工作方面的道德要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扶貧開發工作的道德要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道德要求——“一項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德政工程”。

(四)生態文明領域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領域道德建設思想主要表現有:關于生態道德理念,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關于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道德內涵,習總書記提出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同時都要,一旦要有所取舍,就要堅持生態至上,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辯證地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于良好生態環境的道德價值,強調“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關于生態環境與生產力關系的道德審視,習總書記著重強調了生產力與生態環境的辯證關系,指出生態環境的提升與改善,本身就是生產發展與提高的表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本身就是對生產力的保護;最后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保障,習總書記強調制度與法治的作用,指出要想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必須制定并有效推進嚴格的制度和嚴密的法治體系建設,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

(五)法治領域的道德建設

關于法治領域的道德建設思想,體現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其對應的道德要求,以及道德在法律或法治領域的前提與基點支撐作用。在立法環節,強調要科學立法,實現“使每一項法律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的道德要求;在執法環節,強調要嚴格執法,實現“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道德要求;在司法環節,強調要公正司法,習總書記提出要讓全體人民群眾都要感受到每一個司法案件中的公平與正義,并以此“公平正義”作為司法環節的主要道德要求;在守法環節,強調要全民守法,實現“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的道德要求;在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方面,習近平認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特別強調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性前提,法律的頒布與實施離不開道德的支撐與支持,反過來,道德實踐活動的展開也需要法律的底線約束,因此,習總書記提出“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明確指出了道德的法治文化價值。

(六)文藝領域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領域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思想主要表現在,一是關于文藝引領時代的道德使命,習總書記強調“文藝”在一個時代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文藝”是體現了一個時代的具體風貌,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時尚與社會風氣,是一個時代不斷走向嶄新未來的前進號角;二是關于文藝的人民性本質,強調“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三是關于文藝作品的道德價值,提出“文藝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獨特作用”;四是關于文藝的道德評價標準,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七)外交領域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外交領域的道德建設思想主要有:關于外交工作的道德責任,強調“任何國家都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關于外交政策的道德追求,指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道德愿望;關于新型大國關系的道德準則,強調“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道德要求;關于周邊外交的道德理念,強調“親、誠、惠、容”的道德要求;關于加強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道德要求,強調“真”“實”“親”“誠”的道德要求。

    四、習近平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探索層面,主要體現在樹立道德建設以人民為核心的理念,強調堅持道德建設的基本方針,挖掘道德建設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突出了道德建設的重點,拓展了道德建設的實踐路徑等幾個方面。

(一)樹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人民為核心”的理念

“人民”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出發點,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落腳點,“人民”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理念。關于樹立以“人民為核心”這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理念,習總書記提出三個層次的建設要求,即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了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依靠誰?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所帶來的成果與誰享?緊接著習總書記一一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人”,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提高與全面發展,而“人”指的就是“人民”,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就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當然,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為了“人民”,那么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反過來也要依靠“人民”,習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夢”必須依靠“人民”來實現,“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而這個夢的實現,是要依靠億萬中華兒女共同的努力奮斗;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所帶來的成果,習總書記強調,必須由“人民”共同享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所有成果必須惠及“全體人民”,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共同發展。

(二)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雖然沒有直接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方針,但是在其系列重要講話中包含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三個基本方針。

第一,堅持德法并舉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針,習總書記強調,道德教化與法律規范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兩者都要給予重視,只有兩者的相得益彰,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

第二,堅持經典傳承與時代弘揚相互結合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針,習總書記強調,對于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認真地、有針對性地加以繼承與揚棄,特別提出要對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繼承與弘揚,而且還指出,傳統美德的繼承與弘揚是要與時俱進的,必須放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結合時代精神的發展要求,推陳出新,構建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思想。

第三,堅持集中教育與常規性教育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方針,習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不僅僅是常規性的道德建設,適當時候也要搞一些集中性的教育活動,只有兩者的相互結合與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三)強調挖掘道德建設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

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離不開中華經典的傳承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其系列重要講話中特別重視強調對傳統經典的繼承與發展,其中人民日報評論部特別推出《習近平用典》(第一、二輯),大量刊載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所引用的古文經典[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離不開對于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傳承和弘揚,具體表現為:一是指出中華幾千年文化的核心就是中華傳統美德,其中蘊涵的倫理道德資源自然是非常的豐富,必須加以認真對待和深入研究;二是要以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為根本,強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追本溯源,而中華優秀的傳統美德就是源頭活水;其三對中華傳統文化要批判性地加以繼承,要有鑒別地加以區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主要是吸收中華文化中優秀的部分,揚棄糟粕,結合時代需求,對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2]。

(四)突出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從三個方面指出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對象,其一是關于“政府道德”,提出了“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等重要的規范與要求;其二是關于“關鍵少數”(即領導干部)的道德,一般來講,這個關鍵少數作為權力與公眾人物,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必須予以嚴格要求;其三是關于“青少年”的道德,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習總書記強調“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五)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路徑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其最后必然落到實踐中,因此,綜觀上述習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思想論述,從以下八個方面拓展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實踐路徑:

其一是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其二是強調“誠信”在解決社會道德難題中的突出地位;

其三是強調要樹立榜樣,提高其在道德建設中的模范引領作用;

其四是強調在社會日常道德活動中,要“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宣傳先進事跡,提高其道德影響力;

其五是強調要注重傳統節日(同時包括一些紀念日)的道德內驅力,增進國人的道德共鳴;

其六是強調要守住社會底線道德;

其七是強調要重視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對道德運行機制提供保障;

其八是強調家庭共同體的道德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在道德建設方面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回答了適應當前階段道德建設的現實問題。習近平的道德建設思想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最新發展,不僅拓展了倫理學的學科視野,夯實了倫理學的學科基礎,推進了倫理學的學科完善;而且增強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科學性、針對性,增強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參 考 文 獻]

[1]  習近平.習近平用典(第一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2]  習近平.習近平用典(第二輯)[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劉 陽〕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以年代劃分為基礎,詳述了三十年來全球外語教學理論中出現的流派,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理論基礎、影響力和各自優勢,并著重分析英語教學理論未來之發展趨勢。

關鍵詞:教學法流派;外語教學理論;多元化;后現代

在外語教學過去百年的發展中,相關教學理論經歷了萌芽、發展和成熟的階段。而近三十年來,學者們在專題研究的深度、學科建設的系統性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外語教學法也從“古典主義”進入到了“后現代主義”時代。外語教學理論的發展很大程度是由流派的發展推動的,外語教學理論史其實就是各教學流派的理論發展史。外語教學理論“可以包容不同的思想流派或各種‘(二級)理論’,每一種都有其假設、必要條件、原則、模式、概念。常常不嚴密地指語言教學‘方法’、‘路子’、‘哲學’、‘思想流派’?!贝巳嗄陙?,順應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與外語教學相關的學科的理論發展,和受到當時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大氣候、及物質經濟環境的變化的影響,外語教學和教學法思想經歷了一些重大的變遷,盡管各國情況不盡相同。

本文首先概述常見的幾種外語教學法及其分類,其后以年代劃分為基礎,側重從理論的角度對70年代以來,每十年全球外語教學理論中出現的主要流派進行梳理和分析,主要研究其產生的社會根源、理論依據,優缺點,和社會影響;以此為依據,進一步對21世紀外語教學法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旨在探求其發展規律、吸取各派之長、借鑒其合理因素,從而有助于研究中國本土的語言問題,豐富和完善我們自己的教學體系,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論流派。

一、常見外語教學方法及其分類

回顧外語教學史,國外涌現出無數的教學法流派,自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學者也開始提出自己的外語教學理念,如立體化教學法、張思中教學法、“三位一體”教學法、“詞、句、文”教學法等,但都未能得到推動和發展。至今,全球外語教學法流派的具體數目無法統計,本節將簡明扼要的介紹對目前教學仍然有影響的西方教學法,并將其進行分類。Brown按時間發展順序將百年教學法歸類為:語法--翻譯法、序列法、直接法、聽說法,70年代一系列設計者法(designer methods of the spirited seventies)(包括暗示教學法、自然法、社團語言教學法、沉默法、全身反應法),超越方法--意念功能大綱。Keith對教學法的研究、歸類和Brown的分類大體一致。Riehards在以上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整體法、多元智能法、神經語言理論、詞匯法、能力法、協作法、內容法、和任務型教學法。并指出外語教學法已經進入“后方法時代”(the post-method era),劉俊在本世紀初美國對多國英語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他們使用了十幾種教學法,因此他以交際法為分界,將在這之前的教學法統稱為“方法時代的教學法”,之后的教學法統稱為“后方法時代的教學法”。

近年來,國際上有人依據教學法流派的教學過程特點,將教學法粗略地分為三條主線:一條是以翻譯法為代表的理性主義派,自覺對比法是對其的繼承和發展,它的現代形式是認知法。此類教學法立足點是語言知識,尤其是語法知識,教學過程遵循“理解--記憶--運用”的模式。;另一條是以直接法為代表的實證主義派,包括情景法、閱讀法、聽說法、視聽法,它的現代形式是交際法。其教學活動主要通過接觸模仿,積累經驗,教學過程采取“模仿--記憶--運用”的模式,但教學語法的方式有所改變,如直接法主張用歸納法教語法。第三條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把消除學習心理障礙放在首位,更多地考慮人文方面因素的人本主義教學法,其中包括團體語言學習法、默教法、全身反應法、暗示法等。同一個主線的教學法流派不但有較多的共同點,而且還有著密不可分的橫向聯系。如第三條主線。而不同主線之間,有些流派是完全對立的,如聽說法與認知法。

從以上的教學法流派分類來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包含了對語言教學的基本觀點和主張。然而從其立論基礎看來,只淺顯的考慮目的語和學生,而忽視了外語教學的外部環境,如母語環境、外語師資水平、教學設備、社區外語的價值觀等。如果完全照搬這些教學法,不僅在實際教學中行不通,而且可能會事與愿違。例如,“自然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力求創造與幼兒學習母語的自然環境相仿的環境,并采用與幼兒習得母語的自然方法相一致的方法,因此這種教學法一般僅適用于在英語環境中的英語教學;而“全身反應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初學者(小孩子)愛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讓孩子通過跑、跳、做等游戲,充分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來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該法只適應于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使用,所以教學對象基本上僅為初學英語的兒童。

另外,從英語教學法的更迭和發展來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好的英語教學方法”,更沒有哪種教學方法能治百病,而且新方法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方法的消亡。例如,70年代之后出現的交際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外語教學理論的主流,交際思想幾乎滲透到英語教學領域的各個角落,曾經占主導地位的傳統語法翻譯法受到巨大的沖擊,從而引起教學界中的爭議,部分學者甚至極端的認為翻譯法已過時,交際法應該完全取代翻譯法。然而事實上,從世界范圍來看,語法翻譯法仍在廣泛的應用。新世紀初的一項有關教學方法的國際調查結果表明,在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環境中,在大班教學中,在初學者的教學中,語法翻譯法還依然常見。③在今天的外語課堂上,語法翻譯法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生命力將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必將長久地植根于外語教學之中。韓國25-34歲人口受教育率高達97%,但1-2年級英語課本仍采用“英語一朝語對照句子”編寫課文。在日本,由于受到交際法的影響,近年來新編的英語教科書也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但從日本現用中學英語教科書的參編者沖原先生的課題研究《中日英語教學比較研究》看出,日本研究英語語法的專家還不少,中學英語教學(至少到高中二年級)的特點基本上是教授英語語法結構。

二、20世紀70年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展概況

70年代初,西歐各國為了加強政治、經濟和科技文明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了西歐共同體,隨著歐共體國家問的交往擴大,語言成了最大障礙。培養具有交際能力的外交人才是這個時期外語教學的趨勢。因此,之前興起的聽說法、直接法、翻譯法,和認知法等方法,無法完全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外語教學處在一個迷惑和混亂的時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會語言學這門新興學科誕生,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在全球外語教學界引起強烈的反響,而同時期的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在進行多年的美國對外國移民第二語言的

培訓研究后,提出他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然后在西班牙一些學校進行試驗,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創建的克拉什語言習得理論(Krashen’s language acquisitiontheory)這無疑也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交際教學法就是在這些理論的影響下產生的。該法吸取了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和認知法等的長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有生命力的教學法流派。其優點很多,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培養學生使用外語交際的能力是其突出優點。交際法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暴露出其缺點:難以兼顧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課堂過程交際化難以實現。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受到教師素質、語言環境、班級學生數、學生動機、學生語言基礎和學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測試模式等因素的制約。李瑛和吳長鏞用交際法和傳統教學法作了對照實驗,五年的實驗結果證明:傳統教學法教出來的學生語言基礎扎實,讀寫能力強,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后者口語表達能力強,但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寫作能力和交際意識方面則表現出明顯的弱點。實驗還發現,后者培養的學生中,口語培養能力強的愈強,弱的愈弱,差距很大。

與此同時,60年代美國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外語教學法也受到了這些理論的影響,形成了“人文主義-情感教學”(Affective-Humanistic Ap-proach)家族,其代表有全身反應法、沉默法、提示法、社區語言學習法等新型的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改變了傳統外語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無論在選取教材還是編寫大綱的觀點上,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重視學生想學好外語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為依據組織教學活動。在培養外語技能方面,強調聽、說、讀、寫并舉,特別是聽力,這是它們與其他教學法明顯的不同之處。這系列教學法也得益于克拉什語言習得理論的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其缺點是對教師要求較高,教師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很難用TPR來表述,教師在向學生解釋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另外它的教學特點決定了此法更適用于7-12歲兒童和部分初學者,不適合教授難度太大的語言項目。

綜上所述,20世紀70年代交際法的出現,標志了傳統教學方法時代的結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外語教學研究的重點轉到了學習者主體一學生身上,這些方法在當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至今還有些方法在使用,但人文主義方法只局限于教學策略和教學技巧,缺少明確的語言理論原則,而無法長期成為教學的主流學派。

三、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展概況

20世紀80年代后,外語教學法的改革思路進一步拓寬和加深,外語教學理論進入了一個獨立發展階段,無論從研究隊伍、研究成果,在語言學界所產生的影響等方面來看,都勝于以前。

教學法流派種類較之50、60年代有所減少,理論研究從宏觀走向微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理論更趨于成熟。處在現代派和后現代的轉折點上,多種方法和理論的融合和創新成為這個時代外語教學發展的趨勢??梢钥闯?,各種外語教學法雖自有主張、各具特點,但都逐漸顯現出互取所長的折中化傾向。也就是說,由起步階段的標新立異,不斷分化逐漸向相互借鑒、相互融合過渡,使教學理論研究出現了不斷趨同的發展趨向。新的教學法往往是舊的教學法的延續和發展,如任務型教學法和基于內容之教學法就是交際法的發展模式。教學體系以“結構為主,結構和功能相結合”,受此觀點影響,語法教學一度被削弱。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把教學方法的研究上升到教學大綱的研究。在外語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領,結合教材,教法和考試,使外語教學更加完善。

中國這個時期的外語教學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的推行,眾多的國外教學論流派被介紹到國內,我國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1992年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及之后產生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要求英語教學要從教知識逐漸朝著培養能力的方向轉變,充分體現了交際法的思想??傮w看來,盡管我國的教學論理論體系作了一些增補和其他一些超越嘗試,但總體改觀不大,也不盡如人意,教學法體系還不完善,未能形成自己的教學論流派。

四、20世紀90年代后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展概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外語教學理論研究進入低溫時期,令人激動的新觀念或理論體系比以往大大減少。國內關于國外教學理論流派介紹、研究的文章也逐漸減少。但教學體系比以往更為完善,倡導“結構、功能、文化”三位一體的教學法體系。教育者和學者們通過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發現,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語言教學方法是萬能的。于是西方學者在研究外語教學法的發展歷程后進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與方法概念決裂”,開始“后方法時代”的觀點。由此看來,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并沒有到了盡頭,而是進入了另一新階段--后現代主義階段。

“后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后現代主義哲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流行的哲學思潮,是一種崇尚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思維方式,總體上是對現代主義的否定。后現代教學理念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主張“教無定法”,教學者應該按照教學對象、目的、環境和條件來自由選擇教學方法,教學途徑的多元化,并無先進落后之分;第二,后現代教學理念還認為世界是多元的,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學不能用絕對統一的尺度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強調多重聲音和多元化原則;第三,傳統教學遵循的是一種“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課堂運用模式,“后方法時代”,倡導教師自主性創造性的回歸,主張構建一個“由下至上”(down-top),適應具體教學情景的教學實踐者自身的教學理論體系。

這個時期還有個突出特點是,教育者們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教學法,不會盲目地去追求所謂的“完美教學法”,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信息化的加速,教師自身的質量更受關注,90年代初涌現出一批像理查茲(J.c.Richards)和華萊士(M.J.Wallace)等“反思性外語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的先行者,使反思性教學逐漸成為“后方法時代”的學派之一。

這個階段較有影響力的教學法是多元智能教學法,它的出現可以稱之為外語教學理論的一座里程碑,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崇尚多元性和差異性;拋棄了傳統的概念、準則,認為規律可以更改;反對中心,消解主體性,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可以通過最適合的方法達到最好的效果。該法在美國、歐洲、日本和新加坡得到教育界和家長的廣泛認同,也贏得了我國教育界的普遍歡迎,并被作為新課程的理論基礎。從時代精神來看,多元智能理論契合了重視差異與多元的后現代精神。從人的心理發展來看,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了我

國當前教育中較為忽視的一些重要層面,如通過強調人的感官開發與直覺學習而使人的發展找到了正確的立足點,通過強調身體動覺智能而開啟了人的自主性,同時強調了常被人們忽視的社會認知與智能的質量指標?!彼膬烖c是發掘每個學生的語言天賦,正確、全面認識每個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發揮最佳智能優勢,提高英語學習效率3~5倍以上,從而大大減輕英語學習負擔。

方法時代的發展和新動向給這個時期的外語教學法研究帶來許多挑戰和啟示,應該說,后現代知識觀的諸多觀點包含了一些積極合理的因素,針對過去及當前英語課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具有一定改革創新的意義,但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后現代主義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哲學界曾轟動一時,但近幾年來,由于后現代主義所暴露出的主觀主義、相對主義、絕望主義、虛無主義、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而有冷落之勢??傮w看來,9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理論研究更為理性和多元化,更注重個體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支配上也更自主。

五、結語與展望

綜上所述,全球外語教學理論經歷了探索階段,形成階段,深入發展階段和后現代主義階段??v觀外語教學理論三十年發展的歷史,我們見證了一些教學法流派從大行其道到日趨式微,也見證了新教學法的異軍突起,然而卻沒有哪一種外語教學法是完美的??傮w看來,教學法的變化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從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轉變,如單一語言知識技能的灌輸逐步過渡到注重多種語言技能的培養;從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發展到多元化教學方式,從專注外語理論的深度研究廣延到多學科交叉融合探索,從傳統的教師--學生“標尺”模式深觸到后現代主義的“教無定法”、倡導個性。(2)從對語言技能的關注逐漸擴大到對交際能力的關注,正確性和流利度成為學習的主要目標,并對語法錯誤有較高的容忍度,甚至允許學生借助母語翻譯對比外語,如暗示法、社區語言學習法。(3)從對語言形式的關注逐漸過渡到對語言自身的關注,認為詞匯是交際活動展開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詞匯教學法。(4)從以教師為主體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如全身反應法、沉默法、暗示法、社區語言學習法等。(5)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互相結合,傳統教學理念與新型教學理念互相借鑒,傳統教學方法與新型教學方法互相融合。(6)隨著外語教學理論的改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也跟著轉變,從教師的絕對權威的角色到機械執行教育政策和傳授知識的教書匠再到類似于“顧問”的輔助角色,把不斷變化的理論付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理論。

歷史不斷前行,外語教學方法理論的研究隨著新主義、新觀念的出現處于動態發展中,外語教學方法理論的實踐隨著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外語教學的主體和客體的“角色“也在不停地變換。新的教學法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教學法的消亡,相反,它會對舊有的教學法進行有選擇地批判的吸收,而每一種教學法都有其存在和實踐的價值。同時,在全球外語教學理論本土化研究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在看似“繁榮”的外語教育理論研究背后,新教學理論“泡沫化”和教師對教學法一無所知的“兩極現象”也不容忽視。

[責任編輯:謝青松]

后現代主義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現時代的邏輯是文化的邏輯。馬克思所處的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今天的晚期資本主義階段,時代在發展,理論在進步,文化已經上升到社會本體論的高度,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文化政治學批判”的時代。伊格爾頓對后現代文化與商業、政治和文化的關系進行了梳理,認為后現代文化是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化的投降,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犬儒主義的投降,遠離了文明。

[關鍵詞]伊格爾頓;后現代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西方馬克思主義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1](P277)。進入20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馬克思一百年以前所說的狀況,這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財富,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提高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伴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科技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正如大衛·格里芬指出:“我們時代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從核武器的威脅和有毒物質到饑餓、貧窮和環境惡化,到對地球賴以生存的體系的破壞——凡此種種都是幾個世紀以前才開始統治世界的西方工業思想體系所產生的直接后果?!盵2](P154)對此,許多思想家已經意識到,并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分析和批判。法蘭克福學派從工具理性上分析和批判科技異化,海德格爾從人文意義上揭示科技引發的種種災難,埃呂爾從技術的自主性上說明技術所陷入的困境,羅蒂則從文化上否定科技的至上性和神圣性[3]。這其中伊格爾頓的后現代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理論值得關注。在當代英國乃至整個西方文論界,伊格爾頓是繼雷蒙德·威廉斯之后最杰出的文學理論家、文化批評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作為積極介入后現代主義論爭的馬克思主義者,伊格爾頓面對的是馬克思主義處于低潮時期。他坦言,“目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很少,它已經被后現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所取代?!盵4]作為后現代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的代表人物,就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伊格爾頓以強烈的使命感積極維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有效性,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出發對后現代主義展開批評。他以傳統知識分子文化人的立場對當代資本主義以文化為工具的擴張做了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分析與批判,并且是從“一種政治和理論的觀點,而不是以某種平庸的常識性反應的風格,來對后現代主義進行批判”[5](P3)。他從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向政治投降和文化遠離高雅等方面闡釋了其后現代文化批判理論維度。

一、后現代文化向現代資本主義

社會的商品化的投降

(一)后現代文化是后現代社會的文化主導,是一種大眾化、商品化的文化

隨著政治的壯觀化、商品的美學化、消費的色情化和商業的符號化,文化已經成為新的社會主導,就如同中世紀的宗教、十九世紀初德國的哲學或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自然科學一樣,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確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爾頓所言:“高雅與后現代文化日益融合,成為西方社會的文化‘主導’”[6](P81)。確實,由于大量的原因,文化已經成為現代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大事,這大量的原因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文化工業,他指出:“將文化的話題最直接地列入我們時代議事議程的,毫無疑問是文化工業——在一個歷史性的戰后發展階段,文化已經完全受制于商品生產的一般過程這個事實”[6](P143);“由于市場力量更深地進入文化生產,當工人階級的斗爭被擊敗,社會主義力量潰散的同時,文化既作為發達資本主義又作為其對立面的一個范圍的‘主導’而聲譽鵲起”[6](P147)。所以,在后現代社會,文化成為社會的文化主導,而且這種文化已經完全大眾化了,文化與工業、貿易、金錢緊密相連,大眾文化就像生產汽車一樣被制造出來,其生產主要是為了利潤而不是為了使用,它關心的主要是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價值。更為可怕的是,商品化進入文化意味著藝術作品正成為商品,甚至理論也成了商品,后現代主義的文化已經從過去那種特定的“文化圈層”中擴張出來,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了消費品,文化成為總的商品生產的一部分?!巴砥谫Y本主義宣稱,如果藝術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總是藝術品?!囆g’和‘生活’的確近親繁殖,即,在一個密封的循環里,藝術向已經披上美學的魅力外衣的商品形式看齊”[7]。

在傳統社會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伊格爾頓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對勞動大眾的控制時,文化則是作為一個代用品在場的。而到了后現代社會,一切都與經濟有關,與商業緊密相連,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經濟制約。文化已經不是價值觀的承載體,而是轉變為資本攫取利潤的手段,成了當今資本主義擴張的工具。它不僅和以物質生產攫取剩余價值、軍事侵略掠奪市場和資源一樣,是為獲取更多的利潤,而且發展成為資本主義進一步從經濟、政治侵略到文化侵略的最隱蔽手段。

作為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受市場的商品本性制約和操縱的文化主動逢迎和取媚大眾,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而降低自身的品位,采取拼貼和擬仿的方式,遠離崇高、追求快感,把嚴肅的審美活動變成滑稽的游戲,只關心經濟利益而不在乎人文精神的缺失。后現代主義是一種文化,從文化上說人們可以把后現代主義定義為對現代主義本身的精英文化的一種反應,它遠比現代主義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業的、民主的和大眾消費的市場。

(二)后現代文化顛覆了傳統價值觀

后現代文化將西方社會弄得分不清方向。這種商業性的有組織的大眾文化的第一次出現,讓人覺得對文明價值觀的繼續存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大眾文化并非僅僅是對高雅文化的公然侮辱,因為它破壞了社會生活的整個道德基礎。在十九世紀,文化還被理解為只是聽高雅的音爾,欣賞繪畫或是看歌劇,文化仍然是逃避現實的一種方法,而到了后現代主義階段文化已經完全大眾化了,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型,文化與經濟緊密地融為一體?!拔幕母哐拍繕伺c價值屈從于生產過程與市場的邏輯,交換價值主宰人們對文化的接受”[8](P20);文化已經由原先作為高雅的、追求真、善、美和崇高的、激發人們欲望的精神物品,轉變為受市場邏輯所主導的商品。正如伊格爾頓所言:“如今,幾乎沒有任何高雅文化不是嚴格地被資本主義的優先權框定”[6](P81)。

在傳統社會里,文化意味著教養,肩負著教育的作用?!皣乙睒s,它就必須向其國民灌輸適當類型的精神傾向,而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觀念根據一種從席勒到馬修·阿諾德的古老傳統所預示的”[6](P7);“文化是一種道德教育學,它將會解放我們每個人身上潛在的理想或集體的自我,使得我們能夠與政治公民的身份相稱”[6](P8)。而到了后現代社會,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受到市場文化的攻擊,文化起著摧毀價值觀的作用。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在當今便受到身份政治、市場文化和后現代的意識形態懷疑主義的攻擊;“新的廉價的商品文學使擠在工業城鎮里的人想象力變得貧乏,各種力量糾集起來阻止人們全面參與偉大藝術所體現的價值關系”[9](P131)。

后現代文化的反叛力量是高雅文化無法匹敵的。伊格爾頓指出:“高雅文化很難作為一種物質力量與文化工業的誘惑、一種宗教的偶像或一面國旗相匹敵。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作為崇高的文化很難與作為力比多的滿足的文化抗衡”[6](P83);“由于其本身是由‘高雅’文化與后現代文化、禮貌與商業主義構成的不平衡的復合物,主導文化就愈加破壞傳統的身份,因此對殘余文化施加壓力,直到它以新生文化的形態重新出現”[6](P143);這樣它就消解了傳統一體化、標準化的終極價值,使文化在價值觀上處于無政府狀態,社會大眾也處在無約束的狂歡中,在當下的享樂中拋開了對意義的思考,放棄了價值的追求,從精神的禁忌與壓抑滑到了宣泄與放縱的一端。詹明信認為,在資本主義的第三階段(即晚期資本主義、媒介資本主義、后工業化資本主義、多國化的資本主義等)沒有這么多地域上的侵略,卻是一種更深刻的滲透,帝國主義的掠奪已經進入自然和無意識領域[10](P146147)。伊格爾頓指出:“在對先鋒派作品一種冷嘲熱諷的評論中,后現代主義文化將取消自身邊界,而與通常商品化的日常生活本身一同擴張,其永不停息的交易和變遷無論如何不會承認有什么不能經??缭降男问浇纭盵7]。

后現代文化丟失了任何確定的價值觀,它的負面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使我們無所適從,鑒別力鈍化;使我們無法辨別真假、善惡、美丑,其價值觀僅僅圍繞著利益,這種短淺的目標容易使人們變得模糊不清,容易使本民族走向沒落。

二、后現代文化是對資本主義

制度的犬儒主義的投降

幾乎所有的大眾文化研究和關注后現代文化的理論家都把“商品化”作為“大眾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征?!拔幕I”首先在法蘭克福學派那里被批判的體無完膚,它是大眾欺騙的啟蒙:“在壟斷下,所有大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過人為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也開始明顯地表現出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不再有意地回避壟斷:暴力變得越來越公開化,權力也迅速膨脹起來。電影和廣播不再需要裝扮成藝術了,它們已經變成了公平的交易,為了對它們所精心生產出來的廢品進行評價,真理被轉化成了意識形態。它們把自己稱作是工業”[11](P134)。但是,伊格爾頓更看到了后現代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風格,它隱藏著政治的內涵。文化問題不純粹是文化問題、文化的商品化問題,文化問題成為政治問題的組成部分,所以文化批判也不僅局限于批判文化的商業化,也要批判文化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犬儒主義的全面投降的特點。

(一)文化問題成為政治問題的組成部分

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它代表著文化向商業的妥協,那么它和政治的關系又怎么樣呢?它僅僅是自治的領域?局限在作為“文化工業”的攫取利潤的手段?回答是否定的。詹明信認為任何文化文本都積淀著政治無意識。確實,后現代主義和政治糾結在一起。伊格爾頓是如何看待這場糾結的呢?伊格爾頓曾經多次提到文化問題不僅僅是文化問題,它也是政治問題,至少是政治問題的一部分。他指出,“我們這個時代所出現的情況是,文化好歹都已經再次——而且是自六十年代后期以來第一次——成了政治斗爭的一個領域”[12]。文化已經由解決辦法的組成部分一躍而成了問題的組成部分:“一般文化與具體文化之間的沖突,不再僅僅是一場有關定義的戰斗,而且是一種全球性的斗爭。它是個現實政治的問題,而不僅僅是個學術問題……它是新千年世界政治格局的組成部分”[6](P60)。

文化問題為什么會成為政治問題?伊格爾頓認為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后現代主義是政治失敗的后果,從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早期的政治騷動中悄然浮出:“無論后現代主義出自其他什么地方——‘后工業’社會、對現代性的最終懷疑、先鋒派的重新發現、文化商品化、生機勃勃的新政治力量的出現,關于社會的某些經典思想體系和主體的崩潰——它也是,并且主要是一場政治失敗的后果”[5](P28)。

(二)文化走向

伊格爾頓認為,面對一場遭受重大失敗的激進運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一些人會將激進的沖動堅持下去,但是被迫轉向別的地方,那么這個別的地方是哪里呢?是文本性、語言、欲望、身體或者無意識。也就是說轉向微觀政治學:“也許是有某種總體制度,但是因為我們的政治行動不能在整體上削弱它,所以我們被勸告說最好見風使舵,去干更溫和的也是更可行的事情”[5](P1516)。后現代主義者們害怕對大敘事的注意,將把所有小敘事削弱成為僅僅是大敘事的效果。

面對著一場遭受重大失敗的激進運動,許多人玩世不恭地或是真誠地轉向右派,悔恨他們當年的觀點是幼稚的理想主義,一小撮左派必勝主義者,無可救藥地自信,他們無疑將在最微弱的戰斗火花中繼續探測革命來臨的信號。在其他人那里,激進的沖動會堅持下去,但是將被迫轉向別的地方:“如果關于國家、階級、生產方式、經濟主義等更抽象的問題已被證明是此時此刻難以解決的,那么人們總是會將注意力轉向更私人的、更接近、更感性、更個別的事物”[5](P22);“它唯一的持久貢獻——它已經幫助把性、性別和族性的問題如此堅實地放進了政治日程,以至于已經不可能想象不經過一場強力斗爭就能把這些問題抹去的這一事實——只不過是對更經典形式的激進政治學說的一種替代”[5](P29)。身體問題在今天同日益強化的消費主義結合在一起,今天的歷史是身體處于消費主義中的歷史,是身體被納入到消費計劃和消費目的中的歷史,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癡迷于青春、健康和肉體之美的時代[13](P331)。正如汪民安所說:“身體從它的生產主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但是,今天,它不可自制地陷入了消費主義的陷阱”[13](P2122);同時出現的還有對大寫的歷史的否定:“后現代主義信仰一個具有多樣性、可塑性、自由運轉的、沒有限制的歷史——一句話,它不是大寫的歷史”[5](P76)。后現代主義的一種傾向是把歷史視為一件具有持續變動性、極為多樣和開放的事物,一系列事態或者不連續體。伊格爾頓指出:“后現代主義所拒絕的不是歷史而是大寫的歷史——即一種觀念,這種觀念認為存在著一個大寫的歷史的實體,它具有一種內在的意義和目的,它悄悄地在我們周圍展開,甚至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5](P38)。

三、后現代文化遠離文明

文化這個詞不僅定義不明確,甚至褒貶也無法確定,有時甚至表達相反的意義,文化的概念既無可比擬地更為自覺,又相當地不那么可以預測。伊格爾頓認為,如果文化在狹義上指人類歷史上最出色、最高雅的意識產品,那么它的更為普遍的意義則表示其反面[6](P30)。對此,伊格爾頓稱之為文化是文明生活右書頁的無意識的左書頁。

(一)文明與文化分道揚鑣

在傳統社會,文化和文明是同義詞,然而到了后現代社會,兩者卻分道揚鑣:“文化在十八世紀變成了‘文明’的同義詞……在十九世紀初葉,它開始從‘文明’的同義詞轉而變成了其反義詞”[6](P10)。根據這個詞在農業勞動中的詞源學淵源,它的意義首先是某種類似“禮貌”的東西,然而文化到后現代卻表征相反的意義:“盡管人們(尤其是人類學家)繼續交互使用‘文明’與‘文化’這兩個詞,但是文化現在還幾乎是禮貌的反義詞”[6](P14)。確實,文化這個詞語似乎并不真的有用,因為這個詞過于寬泛,它的人類學意義無所不包,讓人興味索然;又過于狹窄,它的美學意義過于模糊。文化這個詞不僅概念模糊、意義不確定,文化的功能也是存在諸多悖論?!皩τ诩みM的浪漫主義者來說,‘有機的’文化可以提供一種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而對于像埃德蒙·伯克這樣的思想家,它可以提供現實社會的一個隱喻,因此使之免去這樣的批判”[6](P14)。

伊格爾頓認為,后現代時代的文化高度重視差異,忽略普遍的價值觀。在他看來,文化是比文明更加高尚的存在。文化是進步的,文明是墮落的,“‘文明’減少了民族差異,而‘文化’卻使得他們更為突出”[6](P10)。他說,文明是珍貴的,但是是脆弱的,文化是未開化的,但是是強大的,文明對其物質利益的保護有所抵消,而文化對保護他們的特性有所抵消?!霸谶@種兩分法中,文明意味著普遍的、自動的、繁榮的、個體的、理性的、推理的、自我懷疑的和諷刺的;文化意味著習慣的、集體的、熱情的、自發的、草率的、非諷刺的和非理性的。文化意味著在極端的環境中人們會因為魯莽的忠誠與效忠而準備殺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前殖民國是文明的,而前殖民地是文化的”[14]。

(二)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文化從精英階層走向普通大眾,從貴族式的文明生活變成了普通民眾的文化生活,文化成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東西?!拔幕浺馕吨秃蘸桶蜖栐?,它已經擴展到海濱文化,警署文化,聾人文化,微軟文化,同性戀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等。文化也不再僅限于少數的工藝作品,而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盵15]傳統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關注的是高雅文化的合法性、唯一性,伊格爾頓在批判后現代主義的同時關注到了將文化還原的問題,這是不是降低了文化的“品格”?是否協助后現代主義顛覆了高雅文化、質疑了高雅文化的存在唯一合法性?吳格非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文化無不體現為特殊的生活方式,只不過長期以來由于權力關系的作用,精英階層高尚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一直遮蔽著平民階層卑微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使得崇高和典雅成為文化的主流形式和唯一形式”[16]。確實,伊格爾頓對后現代主義的批判并不是“否定的辯證法”,而是積極地將辯證法融入自己的學術批判視野,在為后現代主義哀歌的同時也看到了后現代主義的積極性。辨證合理地理解問題,這也是馬克思批判思想的題中之義。

伊格爾頓從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在政治上的犬儒主義表現和文化與文明的糾纏等方面闡釋了其后現代文化批判理論維度。他的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思維,積極維護了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有效;同時,他也超越了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否定辯證法”,看到了文化問題的政治方面,將文化還原,與詹明信文化批判理論遙相呼應。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美]大衛·格里芬.后現代科學——科學魅力的再現[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

[3]陳翠芳.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資本主義科技異化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10).

[4]王 杰,徐方賦“我的平臺是整個世界”——特里·伊格爾頓訪談錄[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8,(5).

[5][英]特里·伊格爾頓.后現代主義的幻象[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6][英]特瑞·伊格爾頓.文化的觀念[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7][英]特里·伊格爾頓.資本主義、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J].當代電影,1994,(2).

[8][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9][英]特里·伊格爾頓.歷史中的政治、哲學、愛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10][美]弗·杰姆遜.后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弗·杰姆遜教授講演錄[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11][德]馬克斯·霍克海默,西奧多·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英]特里·伊格爾頓.后現代主義的矛盾性[J].國外文學,1996,(2).

[13]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4]Terry Eagleton.Culture & Barbarism: Metaphysics in a Time of Terrorism[J].Commonweal,2009,(March).

[15]Terry Eagleton.Rediscover a Common Cause or Die[J].New Statesman,2004,(July).

[16]吳格非.解析伊格爾頓對當代文化危機的一種理解范式[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責任編輯:張新顏

上一篇:商業倫理論文下一篇:現代教育理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