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

2023-10-04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1篇

工程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綜合利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理論, 以及各種技術手段, 建造一個新的存在物, 自覺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工程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是直接的現實生產力??梢哉f, 沒有工程建設所做出的貢獻, 現代文明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工程建設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水利工程引發的對水生物影響問題、水庫淹沒土地的損失問題、水庫泥沙淤積問題、水質污染問題, 等等。這種問題有技術的、經濟的, 更有社會的、人文的和生態的。從純技術、純經濟的觀點去看待工程問題, 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工程建設的需要。需要我們對工程進行哲學思考, 從中提煉出有規律性的東西, 從而為工程實踐提供方法論指導和價值觀導航;需要我們從哲學視角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現代工程的特點, 以便采取積極合理的應對策略, 落實科學發展觀, 推動工程與環境、生態、社會和人文協調發展。

(一) 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多元化的現代工程——工程系統思維、辯證思維。

工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 是在人類社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多元化的現代工程要求我們用系統思維、系統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工程和思考工程。系統思維主張從整個系統出發, 始終著重于從整體與部分之間, 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中綜合地、精確地考察對象, 以揭示系統的特征和運動規律。同時, 也要求我們辯證地看待復雜的大型工程。諸如工程干系人之間競爭與協作的關系, 質量、投資與進度的互動關系, 關鍵活動和非關鍵活動, 工程與周邊環境、工程與人的關系, 等等。工程建設中許多事情關系到對立統一、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思考, 需運用哲學的智慧去把握和處理。

(二) 高科技含量、創新性強的現代工程——工程創新思維。

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經濟和社會進步的同時, 也推動了工程的發展。如果說古代工程的典型形態是一種勞動密集型造物活動, 近代工程的典型形態是一種資金密集與勞動密集型相結合的造物活動的話, 那么現代工程的一個鮮明特點, 就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 以創新為動力, 將創意與高科技相融合, 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方向發展。因此, 現代工程往往依賴于一項或幾項關鍵技術的突破, 科技進步成為現代工程進步與發展的強大引擎, 科技進步對現代工程的貢獻越來越大。高科技含量、創新性強的現代工程說明現代工程不是科學技術的簡單拼湊, 不是復雜技術的簡單移植, 其靈魂必須是創新。工程創新是創新活動和建設國家創新系統的主戰場??茖W發現和技術發明活動以“可重復性”為基本特征, 其社會評價規范是只承認“首創性”, 而工程活動卻以“唯一性”和“當時當地性”為基本特征, 這就使創新思維必然成為工程活動的內在要求。

(三) 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深遠的現代工程——工程生態思維和責任思維。

工程作為一種造物活動, 與自然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它不僅要在一定的自然生態范圍內實施, 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 而且要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任何工程的建設運行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雖然古代也有大規模的工程活動, 但受制于當時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 人們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較低, 工程對自然的干擾和破壞尚未超出自然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自我恢復能力, 所以工程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還不大。但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工程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越來越大。特別是20世紀以來, 工業文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工程活動在改造自然的同時, 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 使得自然生態系統變得越來越脆弱, 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能力不斷下降。

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深遠的現代工程要求我們擁有生態思維和責任思維。生態思維就是尊重自然, 承認自然存在的合理性和價值, 在工程活動中把工程作為自然生態循環的一個環節。對于習慣了的技術路線不可以采取盲目的樂觀態度, 在選擇和開發技術時, 對使用的技術的合理性必須進行生態化, 盡可能使工程活動在技術環節上就注重和體現生態循環的價值。責任思維要求工程在工程受益者的需求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經濟效益與環境成本之間、環境現狀和環境優化之間進行權衡, 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尋求解決工程與生態環境優化問題的出路。

二、工程師需要哲學思維

工程實踐的主體是工程師, 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影響著工程發展, 因而未來工程師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F代工程特點對工程師的觀察視野、知識范圍、實踐能力等不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對工程造物的哲學思辨, 研究人類改變客觀世界活動的哲學思維, 是作為工程實踐主體的工程師所必備的工程素養和哲學智慧, 反映了當代工程與科學、技術、社會、經濟、文化、生態交叉融合、協調建構的新趨勢。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多次強調:“工程需要有哲學支撐, 工程師需要有哲學思維。……我們應該把對工程的認識提高到哲學的高度, 要提高工程師的哲學思維水平。”北美著名技術哲學家米切姆指出:“工程師是后現代世界的未被承認的哲學家”, “全世界的工程師, 要用哲學武裝起來”。工程師要想從深層次上把握工程的本質內涵并真正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 就需要將對工程的理解與對科學、環境和社會的深刻理解相結合, 把哲學研究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

三、未來工程師的培養

當前我國大規模工程建設中缺乏具有一定哲學素養的工程師, 在未來工程師教育和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也是很多的, 例如傳授知識的局限性、就事論事、就局部論局部、缺乏認知和創新能力、忽視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等方面的教育等, 應該從哲學的高度和角度研究未來工程師的教育和培養問題。

(一) 打破學科壁壘, 優化未來工程師知識結構, 重視工程知識系統性教育。

未來工程師具備厚實、廣博、集成的知識結構, 成為具有跨學科知識的“多面手”, 是現代工程特點決定的, 是現代工程的基本要求。美國工程與技術認證委員會 (A-BET) 對工程人才提出了11條評估標準, 即有應用數學、科學與工程等知識的能力;有進行設計、實驗分析與數據處理的能力;有根據需要去設計一個部件、一個系統或一個過程的能力;有多種訓練的綜合能力;有驗證、指導及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有對職業道德及社會責任的了解;有效地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問題對全球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學會終生學習的能力;具有有關當今時代問題的知識;有應用各種技術和現代工程工具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梢钥闯? 未來工程師培養必須打破學科壁壘, 把被學科割裂開來的工程再還原為一個整體, 以解決復雜的大工程問題。因此, 未來工程師教育要將科學、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美學、環境等基礎知識都整合進來;不能盲目追求理論體系的完整性。雖然許多院校采取了改革措施, 在實際辦學過程中并沒有完全到位, 在解決知識融通性的問題上, 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學生的學習還受到很大的限制, 許多學生沒有較多自由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 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因此, 要避免過早實施文理分科, 致使學生文化素質訓練欠缺, 全面素質培養不夠, 給大學教育帶來文化局限。要繼續完善專業拓寬, 實施學分制, 開設選修課, 推行主輔修、第二學位制等措施, 同時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的原則。

(二) 重視未來工程師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不僅僅是現代工程的內在要求, 也涉及未來工程師的培養目標問題。傳統工程師關注的多是技術層面的操作活動, 更注重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而現代工程師更注重將科學理論、工程技術、藝術手法、管理手段、經濟效益、環境倫理、文化價值進行整合的能力、集成創新的能力;善于在工程干系人的多種不同利益、工程范圍時間成本和質量多個目標、實現目標的多條途徑中做出選擇。因此, 在未來工程師的培養中, 不僅要進行技術創新和工藝創新的教育, 更要根據工程創新的特點, 注重培養求異思維、整體思維等創造性思維, 綜合運用各相關專業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開展自主集成創新能力, 以及創新精神, 使其能從整體和系統的高度把握現代工程, 能在工程創新中促進工程各種功能的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的協調與整合, 達到人類、技術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做貢獻。

(三) 強化未來工程師的社會責任感。

工程是人類改變自然, 使自然服務于人類目的的產物。與其他活動相比, 它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最大。如果工程與自然不和諧共處, 不順應和服從生態循環規律, 自然會反過來報復人類。工程師在關心、保護和拯救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是重要而獨特的。英國薩里大學的Roland Clift教授指出:“工程師不僅要會分析工程, 還要對其行為承擔責任。他們既是一名技術專家, 更是一名社會行動者”?,F代工程中, 非科學技術方面的挑戰是工程師要應對的主要問題。工程師必須要有在工程決策和實施階段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倫理關懷的德行, 能從以往工程對自然生態環境影響和破壞的反思中, 汲取經驗和教訓, 要在尊重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規劃和實施工程, 使工程成為真正的綠色工程, 使工程能歷代受益, 接收歷史的考驗。要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學、和諧工程等思想貫穿于未來工程師的教育和培養中。要培養未來工程師生態思維和責任思維, 以及運用哲學方法進行工程建設倫理分析和工程價值判斷能力, 使未來工程師認識到, 如果工程與社會、環境不協調, 就會造成環境惡化、資源枯竭和能源短缺等自然生態危機。

(四) 突出實踐教育理念, 完善實踐教學和工程訓練。

工程實施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 現代工程特點, 要求工程師應該具備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生態思維、責任思維等哲學思維;要求工程師應該具備工程規劃與決策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工程實施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多維能力。在校期間工程實踐訓練和工作后實踐鍛煉是工程師深刻領會工程哲學思想、獲得和掌握相關能力的主要途徑。因而, 未來工程師培養和教育必須從工程中來, 到工程中去, 源于工程實踐也歸于工程實踐。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目前未來工程師培養中存在著教育與產業脫離、學校與企業脫離、教學與實踐脫離、學生與實際脫離的狀況。因此, 必須突出實踐教育理念, 強化實踐教學和工程訓練在未來工程師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 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以拉近工程師培養教育與工程的距離, 培養和訓練未來工程師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整合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四、結束語

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時期, 大量重大工程投入建設, 標志著我國進入一個“全新”的工程時代。工程建設的關鍵在教育、在人才, 未來工程師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使命?,F代工程的發展, 以及呈現的新特點, 要求從哲學的高度審視和關注, 要求用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生態思維、責任思維等哲學思維武裝未來工程師, 使他們從整體上把握現代工程活動及過程的一般規律和作用機制, 為未來工程實踐導航。

參考文獻

[1]陸佑楣.水壩工程的社會責任[J].中國三峽建設, 2005.5.

[2]李永勝.現代工程的基本特點及其哲學思考[J].遼東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9.4.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技術哲學,職業教育,課程審視

一、職業教育的哲學基礎

職業技術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傳授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活動, 主要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一線上應用型技能人才。職業教育的完整內涵, 應該包括技術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等三個方面的范疇。

職業教育是一種與社會經濟發展更為密切的教育, 其教育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門技能, 以便將來用其謀生和服務于社會, 強調職業性、實踐性和方法的技術性。它主要是按職業分類, 并針對某種職業或行業特點, 教授學生專門技能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并對學生進行技術性很強的技能培訓。普通教育則是一種較為穩定的教育, 其教育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 強調基礎性、理論性和方法的科學性。它主要是按學科分類, 對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文化科學知識, 進行系統性的教育, 使其在一定的期限里達到對某一學科知識的系統掌握。它可以與某類職業有一定的聯系, 但覆蓋面比職業教育中的職業更為廣闊, 可能是一個職業群。兩者相比較可以發現, 職業教育的技術性特點明顯, 而普通教育主要體現在理論性和學術性方面。因此, 在確定職業教育的哲學基礎時, 技術哲學應當成為首選。目前, 我國學術界基本上將技術哲學和教育哲學作為教育技術最深層的理論基礎, 因此從技術哲學的視角下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什么是技術哲學

上文已經討論認為, 職業教育的哲學基礎是技術哲學, 那么從技術哲學的視角全新思考這一問題可能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技術哲學中, 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是一個核心問題。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 而這種爭議性目前正嚴重制約著我國技術教育的課程改革發展。因此要在課程改革中理清思路, 首先必須澄清科學與技術二者之間的關系。

朗夫強調指出了兩者的共同點:都進行觀察和實驗, 提出理論, 提出關于 (通過實踐) 造成一定條件的方式的陳述。在他看來, 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是科學強調形成理論, 技術注重實際應用。筆者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兩者關系。

1. 對技術的認識早于科學

科學理論是客觀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認識理論卻是人的實踐過程, 技術實踐更是人的生產活動。因此可以說對科學的認識是理性認識, 而對技術的認識是感性認識。既然都是人的實踐過程, 那么對人的認識來說, 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究竟孰先孰后呢?有人把技術當作應用科學, 則是認為先有科學, 后有技術, 也就是先有理論后有實踐, 即“理論———實踐———理論”公式。但是人的認識總是先感性后理性, 所以對科學與技術的認識而言, 也應當是先認識技術, 后認識科學, 即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其實, 從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奧特加·伊·加西特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占統治地位技術的不同, 把技術發展史劃分成了以下幾個階段: (1) 機會的技術; (2) 工匠的技術; (3) 工程科學的技術。認為沒有熟練的工匠, 發明知識偶然的事情, 并不是有意識進行的。如同先有煉鋼技術, 然后有冶金學;先有燈泡的發明, 然后有歐姆定律一樣。這就是先懂技術再學科學的體現。那么對新事物的學習是否要先從實踐開始呢?筆者認為應當是這樣, 但并非學習了一分技術, 才能學習一分與之相對應的科學, 而是可以學一分技術, 就可以學十分乃至百分的與之相關的科學。在這樣得來的技術知識的基礎上, 就可擴大科學知識的范圍。因此一個人對技術與科學的認識, 仍然應當遵循“實踐———理論———實踐”公式。

2. 科學和技術是相互依賴的

科學與技術的本身雖是兩件事, 但在實際工作中, 筆者發現科學工作者是要懂技術的, 且技術工作者也是要懂科學的, 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工作。所謂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也就是結合了科學與技術的意義, 既要懂得學科也要懂得技術。如果科學工作者不懂技術那就會脫離實際, 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然, 只會說空話而不會做。如果技術工作者不懂科學, 就是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會操作但是其經驗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科學技術也就難以傳播, 這些都是片面性的表現。因此, 科學的目的是要通過技術, “發現”前所未知的客觀規律及其運用。技術的目的是通過科學, “發明”前所未有的工藝及其運用, 故“發現”和“發明”是相互依賴的, 相互推動促進的。

3. 科學與技術應當是同等重要但不分高低

關于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可以用樹的根與葉的關系來表示。“根深而后葉茂”基礎就是根株的意思, 但是, 根與葉是一體的, 是相互補充的, 因此同時是“葉茂而后根深”。那么, 科學和技術究竟誰是根誰是葉呢?筆者認為“科學基礎”表現于技術, “技術基礎”也表現于科學, 而不能說“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最好在科學和技術之間, 廢除誰是基礎的概念。也就是說科學和技術是互為基礎、互為工具的, 同等重要而又不分高低。

三、技術哲學視角下的職業教育課程審視

綜合上述分析, 職業教育應當首先正確認識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以技術哲學為基礎, 并應當更加注重技術的傳授。由于對科學和技術關系的認識的偏差而導致了我國職教課程的不合理。這種課程其實是直接將普通教育相關專業的課程結構壓縮, 對其中一些課程進行必要的刪減和增加, 割裂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把人培養成了只會動腦不會動手的不全的人, 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后并不符合企業的要求。筆者從技術哲學的視角出發, 認為職業教育課程應該是基于技術發展導向的。

1. 職業教育課程目標應當以職業技術為導向

職業教育課程與普通教育課程的最大區別表現在它的職業定向性。盡管普通教育也有一定的職業性, 但這種職業性仍然是基礎性的, 畢業生就業面比較寬, 往往知識限定于某個職業領域, 而不是具體的崗位。職業教育則不同, 它必須緊密聯系具體的崗位實踐, 必須強調崗位工作能力的訓練。這樣其課程目標不是來自學科, 更不是來自書本, 而是來自職業調查和技術分析, 以便滿足企業所需要的技術。以往從書本到書本的課程開發方式必須做根本的改變, 而要以技術的變化和進步為“晴雨表”。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現今的社會、勞動力市場已經不再存在那種“終身就業”、“一次就業定終身”了, 固定的課程目標必然不能適應技術變化飛快的社會。因此, 職業教育的課程目標應當以職業技術為導向, 隨著技術的變化發展而發展。

2. 課程內容應當重在技術應用

毋庸置疑, 職業教育要突出實際技能訓練, 這是職業教育成敗的一個重要關鍵, 技能訓練不過硬, 學生不能掌握真本領, 職業學校就不能有很強的吸引力。強調職業教育課程的職業技術定向性, 并非意味著教給學生低層次的經驗或簡單技能。職業教育的特點還表現在學生上, 在我國, 職業教育學生一般不習慣或者不擅長抽象思維和演繹式為主的學習方式, 在脫離具體情境的理論學習中會有很大的困難, 無法實現知識的遷移。選擇職業教育本來應該是可以發展他們的優勢, 但是由于職業教育課程還是以理論知識為主, 導致學生不但不能學到技術, 還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比如對一位電子產品裝配工來說, 他更應該掌握的可能不是電子原理知識, 而是零配件的型號知識、安裝方法知識等。

從上述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可知, 學習技術并非需要以科學知識和理論知識為基礎。因此, 在職業教育中, 課程內容應該是技術實踐為主, 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并使學生畢業時真正掌握企業所需要的技術。

3. 課程排列上應該打破先理論課后實踐課的模式

傳統的職業教育課程是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來編排課程的學科本位的課程, 并認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 因此應該先安排理論課后安排實踐課。在教學實施中, 學科課程常按時間順序被劃分為理論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三段式) , 并輔以相應的技能訓練課。而沒有將“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無法形成對工作的整體認識, 也無法建立學習與職業實踐的直接聯系。

從技術哲學的觀點來看, 對技術的認識早于科學, 這也符合認識論的感性認識先于理性認識。因此, 應當先進行技術實踐, 在知其然的基礎上再學習理論知識, 知其所以然, 這樣才符合認識的規律, 學生才能既掌握技術又懂得相關的科學知識。職業教育課程應該是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 應該打破“三段式”課程, 而是按照工作任務的邏輯來編排課程, 這樣要求要找到學習內容的一個合適載體, 讓學生不但借此學習專業技能, 而且能夠通過經歷工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 最終形成綜合職業能力, 這樣職業教育課程才能真正從學科本位中解脫出來。

參考文獻

[1]馬慶發著.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李龍.教育技術學科的定位——二論教育技術學科的理論與實踐[J].蘭州:電化教育研究, 2003年11月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3篇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以核心素養為圭臬的教學改革措施受到廣泛關注,其不僅強調以主題式教學為引領、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確保課程內容結構化的教學理念,而且能夠為初中歷史教學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歷史核心素養。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大概念教學”這一可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模式映入各歷史專家、學者以及一線教師的眼簾,既為初中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又為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指明了道路。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積極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與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進而使初中歷史教學從以往“碎片化”教學逐漸轉變為“整體化”教學提供有力保障。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大概念教學的意義

(一)突出歷史教學的生動性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大概念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而且能夠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的生動性。具體而言,將大概念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教材中的某一專題或者某一單元的歷史知識進行歸納與概括,確保學生能夠親身感受這一歷史階段的發展過程,進而透過歷史事件感悟愛國主義情懷。另外,大概念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營造出良好的歷史學習氣氛,全面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二)強化歷史教學的關聯性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既能夠切實在歷史學科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良好的關聯性,又能夠進一步強化每一時期歷史事件間的聯系,對學生形成結構化的歷史邏輯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指向核心素養的大概念教學模式,在充分圍繞本節課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將當前時事與歷史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而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現實與歷史之間的聯系。另外,開展大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各主題間的關系串聯起來,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不同主題之間的關聯性,明確每一時期歷史事件發生的因果關系,從而進一步夯實學生的歷史知識。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大概念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提煉主題,明確大概念教學路向

所謂歷史教學主題,即統攝歷史學科某一類知識的大概念,不僅具有綜合性、概括性以及抽象性等特點,而且具有一定的稀有性與隱秘性,屬于核心知識中的核心內容,很難輕易地被挖掘出來。因此,若想進一步強化指向核心素養的歷史大概念教學模式,則首要步驟是遵循初中歷史大概念教學原則,尋找與提煉主題。初中歷史大概念教學原則為科學性原則、啟發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抽象與直觀相結合原則。其中,科學性原則是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主義等唯物史觀指導歷史教學實踐。通過概念等辯證分析,引導學生辯證分析歷史事件的矛盾性,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啟發性原則是教師在歷史概念教學中引導學生以歷史概念為出發點,對現實情況提出自身看法與觀點,以驅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系統性原則需要教師將歷史事件與歷史現象進行融合,形成縱向與橫向的歷史概念體系,驅動學生概念遷移水平提升。抽象與直觀相結合原則是通過歷史概念、歷史表象分析,推進學生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從而實現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有效提升。

在有效掌握歷史大概念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教師應對教學主題進行提煉。在哲學視角方面,所謂哲學,即人類對于世界主觀和客觀理解中最本質的看法,并且能夠切實反映出宇宙一切事物本質特征與基本規律的學科。古往今來,雖然歷史事件千變萬化、史象紛繁復雜,但是均能夠從唯物主義視角對其進行科學且合理的解析。在歷史學科視角方面,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歷史學科概念屬于為數不多的“大概念”范疇,不僅能夠在歷史教學中起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作用,而且能夠充分揭示歷史學科中的事務與史象,切實將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哲學概念、共同概念等貫穿起來,進而為學生構建出系統、完整的認知體系。

(二)解讀課標,明晰大概念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實踐過程中須遵循的基本路向,又是借助各種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歷史大概念教學模式應嚴格遵循教學路向,切實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歷史教學的落腳點。以“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前導”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時,應明確如下教學目標:其一,認知目標。幫助學生了解“思想解放”大概念下,其與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百家爭鳴、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及啟蒙運動等的相關史實;其二,技能目標。借助圖表為學生呈現以“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前導”核心架構的歷史認知體系,有效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并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以及探究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協作能力;其三,情懷目標。確保學生能夠在深入理解“思想解放”這一大概念歷史地位及內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懷、歷史價值觀以及人文情懷等,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會影響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過程當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秉承的教學理念、選擇的教學內容,為了讓初中歷史教學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進一步提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就要對教學目標做出相應的優化,從核心素養教學的展開來看,教師的教學目標可以從技能目標、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三個角度著手細化,結合教育內容,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方向,在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牢牢記住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

(三)架構知識,夯實大概念教學基礎

引導學生正確架構歷史知識,能夠確保學生對某類歷史知識形成體系化、整體化及系列化的思維,從而最大限度避免其對于歷史知識產生零散化與碎片化的思想傾向。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呈現大概念認知示意圖(如圖1所示),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其二,確保學生在充分掌握本節課教學重、難點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自動力及框架力,教師應嚴格依據大概念的內涵與主旨,將相關知識的內在邏輯和關聯性勾畫出來。與此同時,基于核心素養的大概念教學模式中,為學生構架知識體系,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相關史實,如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百家爭鳴等跨時空的歷史事件,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歷史大概念統攝下的橫貫中西、縱觀古今的史事認知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面臨較多問題和困境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往往無法有效地掌握知識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生眼中歷史知識是較為分散的,并沒有形成體系,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上面臨著較多的困難,記憶壓力也相對較大,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記憶負擔。事實上,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所涉及的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了解這種聯系、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養成,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進而讓學生將知識點梳理成體系,提高學生的認知理解和應用能力

圖1 歷史大概念認知體系示意圖

(四)設計活動,營造大概念教學氛圍

由于歷史學科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及包容性等特點,加上新課改下重點強調教學內容情景化與活動化的基本原則,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歷史大概念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為學生設計出靈活巧妙且極具趣味性的實踐活動,進而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生能在“做中學、做中思、做中悟”。

史料研讀是豐富學生歷史知識中最顯著、最基本以及最常見的手段?;诖?,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史料研讀的實踐活動,并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溝通與交流,既能有效調動學生歷史興趣,又能促使學生與歷史人物進行隔空對話。以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為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這句話中所涉及的“兩位先生”分別指的是誰?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思想與近代西方思想之間有何關聯?有效撥動學生的史料研讀好奇心,并利用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及系統思維等方式,尋找到科學、合理的史料解釋,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實踐類教學方法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是較高的,學生的參與興趣也相對較高,教師要有效地把握學生的學齡特點,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應用實踐活動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有效提升,同時也提高學生知識理解吸收的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獲,在實踐中發展,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五)挖掘教材,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運用歷史思維與視角解決問題的能力、史料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及時空觀念,培養核心素養與形成正確歷史觀念的核心是夯實歷史學科基礎。傳統單一講授式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向學生“喂食”,而忽視了培養學生自主“采食”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習越來越被動。因此,教師不僅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水平,還應對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理念進行充分理解與掌握,反復研讀初中歷史學科教材,不斷挖掘教材中能夠體現核心素養的成分與涵蓋歷史內涵的養分內容,以此精準把握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精髓,從而將歷史基本史實與核心素養相結合傳遞給學生。由于歷史的抽象性與久遠性,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且難于理解。因此,教師應挖掘與生活實際相近的元素,化繁為簡、由小見大地融入教學實際中。比如,當在講述我國對外開發與參與國際合作的原因與意義時,應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歷史的痕跡,如當地的影視作品和歷史沿革,通過對古今變化與發展的審視與分析,從中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并為自己所用。歷史聯系實際能讓抽象的歷史變得具有生命、可觸摸,強化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歷史學習具有現實意義。

生活化教學是現階段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和核心內容,也是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拉近歷史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進而強化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通過生活情境、生活片段、生活問題的有效引入,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解歷史知識,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要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勢和特長,以生活為跳板展開歷史教學。

(六)問題驅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初中歷史課堂中的任務是教師針對教學育人目標所設置的具有真實情景的驅動問題或問題鏈。學生在對問題探究的強烈求知意愿下會生成學習的驅動力,能夠在老師的引領下找出問題解決的路徑,并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完善知識體系,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探究,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教師的角色也由知識的講述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創作者與學習過程的激勵者。例如在“戊戌變法”的講授中,教師就可以針對課程任務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教師設計驅動問題:早期維新派的思想訴求會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嗎?要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學生就要以教材知識中的客觀歷史背景為基礎,站在歷史時空點思考問題。當學生在解決驅動問題后,不僅能夠深度理解歷史史實的邏輯關系,還實現了對課本知識認知與思維層次的超越。問題是學生思維運轉的引擎,圍繞教材知識設計真正能吸引學生、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驅動問題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核心和關鍵。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利用自身的知識體系與歷史背景進行辯駁、互證、合理推論,驅動型問題的設計不僅要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廣闊性作為切入點,還應把培養學生的探索性與批判性思維作為目標,以此促進學生歷史思維、歷史學科素養與歷史意識的形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歷史大概念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突出歷史課堂教學的重難點,而且能夠將零散的歷史知識整合為具有整體性的知識體系,對學生歷史學習質量及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歷史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與教學經驗,并通過明確教學路向、明晰教學目標、夯實基礎知識及營造教學氛圍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索歷史奧秘的積極性,從而確保歷史學科教學能夠發揮出最大的育人價值,切實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邱瑞玲)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4篇

【內容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我國科學傳播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指出了我國科學傳播現在還存在的“時間”“空間”“內容”“形式”“渠道”“業態”等六個方面的“不到位”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化解科學傳播六個“不到位”的六方面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學傳播;不到位;對策建議

一、引言

科學傳播是傳播學的重要分支,也是科學和科學普及的重要助力和抓手。所謂“科學傳播”是指“使用恰當的方法、媒介、活動和對話來引發個人對科學的下述一種或多種反應:意識、愉悅、興趣、觀點和理解”①“沒有傳播,科學就不算是結束?!雹谠诖龠M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增加全體國民對黨和國家宣布實施的重大科技戰略的認同感,增強他們對于國家整體科技實力的自豪感,增強他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等方面,科學傳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倡導下,在相關領域各個相關行為主體的一致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科學傳播事業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同時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之一就是科學傳播的“不到位”問題。

為了確??茖W傳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對科學傳播“不到位”問題的諸種表現加以掃描,找出其原因,并尋找化解這些“不到位”的相關對策建議。

二、科學傳播“不到位”的諸種表現整體掃描

科學傳播“不到位”有很多種表現,總體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時間上的不到位,二是空間上的不到位,三是內容上的不到位,四是形式上的不到位,五是渠道上的不到位,六是業態上的不到位。下面分別展開加以掃描并指出其原因。

(一)時間上的不到位

所謂“時間上的不到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科學傳播工作的時效性差、不及時。我們知道,科學傳播是一種“一手托兩家”式的傳播活動,一方面它要服務于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工作者,一方面它要服務于社會各界。在開展傳播的時候,科學傳播一方面要從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工作者那里尋找可供自己傳播的素材,另一方面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些素材經過一定的加工之后以社會各界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形成傳播的一個“閉環”。這是一種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活動,這中間如果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傳播時間上的不到位。比如,當相關科技工作者經過艱苦的努力,在某個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或重大進展的時候,如果科學傳播的從業者沒有敏銳地注意到這些重大突破或重大進展,就有可能出現科學傳播在時間上不到位的情況;而社會各界也就是科學傳播的受眾對包括但不限于重大科技突破在內的科技信息的需求非常強烈,而且這種需求有越來越強烈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事關他們的重大關切的時候。當科學傳播的從業人員沒有對這些需求及時予以滿足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出現科學傳播時間上的不到位情況。

(二)空間上的不到位

所謂“空間上的不到位”實質上是指科學傳播應該覆蓋的空間和其所實際覆蓋的空間存在著不對稱,實際覆蓋的空間小于理論上應該覆蓋的空間。任何媒體,在進行傳播活動的時候都有其“覆蓋范圍”,這種“覆蓋范圍”有理論上的和實際上的之分。比如,紙質媒體,無論是報紙,還是雜志、圖書,衡量其“覆蓋范圍”一般都有以下幾個指標:一是印刷數,二是發行量,三是閱讀量;而電波媒體,無論是廣播,還是電視,衡量其“覆蓋范圍”一般也有幾個指標,這幾個指標分別是理論覆蓋戶數、實際入戶戶數、收聽率、收視率、滿意度等。由于包括但不限于傳統文化“報喜不報憂”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大眾傳媒經常將理論上的覆蓋范圍當成實際上的覆蓋范圍——至少在向上級報告或向社會各界宣推自己的時候是如此!所以,經常出現把紙質媒體的印刷數當成實際發行量甚至讀者的實際閱讀數,把廣播電視媒體理論上的覆蓋率當成實際上的實際入戶戶數、收聽率、收視率,甚至滿意度的情況。這是從科學傳播所依附或借助的大眾傳媒的角度所做的考量,屬于某種意義上的“客觀原因”??茖W傳播空間上的不到位還有科學傳播工作者自身的原因??茖W傳播是需要“兩頭滿意”的,這里所說的“兩頭”,一頭是指科學傳播所依附或借助的大眾傳媒平臺,一頭是指科學傳播的受眾。由于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科學傳播所依附或所借助的大眾傳媒平臺對于在本平臺上所傳播的內容越來越挑剔,當科學傳播工作者所提供的相關內容不能夠滿足相關媒體平臺的相關要求的時候,許多媒體平臺寧可將相關版面或頻道、頻率資源拿出來供其他內容(如娛樂內容)進行傳播,而不一定非得給科學傳播留下寶貴的空間,這就從平臺保障方面對科學傳播進行了制約;而科學傳播的另外一頭也就是受眾也早已過了“瓜菜代”的階段,對于優質科學傳播內容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當科學傳播工作者不能夠滿足受眾越來越“刁”的“胃口”時,科學傳播實際覆蓋的空間肯定會遠遠小于其理論上的覆蓋空間。

(三)傳播內容上的不到位

這里所說的“內容”一種是科學傳播工作者所傳播的內容,另外一種是社會各界需要的科學傳播的內容,二者之間有相同之處,但也有比較大的不同之處。僅以社會各界需要的內容而論,站在社會各界也就是科學傳播受眾的角度我們發現可以對其所需要的內容做進一步的分類,從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與受眾之間的關系視角加以考量,我們不難發現,受眾最需要的內容即是“后向”的又是“前向”的。所謂“后向”具體一點說就是受眾最需要的科學傳播內容是對已經發生的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與社會各界之間的關系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并從中尋找到可以作為當下生活借鑒的內容,對于科學傳播的受眾來說,“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活在當下;所謂“前向”具體一點說就是受眾除了需要對既往的相關事件做必要的總結之外,往往還需要科學傳播工作者對有可能發生的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突發性公共事件進行必要的前瞻性預測,“展望未來”也是為了更好地活好當下。如果從每一個個體受眾的角度加以考量,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受眾雖然所從事的職業、受過的教育、各自的經歷等等都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他們對于科學傳播內容的某些需求卻是有相同之處的,這些相同之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這些:首先是“功利性”,在信息豐富得近乎泛濫的時代,在同時存有無數種選擇的情況下,最能夠打動受眾的內容往往都是與其自身的功利性需求有關的內容,其次是“易得性”內容,如果科學傳播工作者所提供的內容不容易獲得,在存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受眾會用手甚至腳去“投票”的!非常遺憾的是,現有的許多科學傳播在內容方面“大量無用虛假的信息摻雜其中,干擾公眾的判斷,各種紛繁復雜,自相矛盾的信息,讓人們難辨是非,阻礙了人們獲得真正的科學知識”,③因而“無法向公眾正確傳達核心觀念”④。因此,還不能滿足廣大受眾的上述需求,造成了科學傳播內容上的不到位。

(四)形式上的不到位

這里所說的“形式”指的是科學傳播工作者在進行科學傳播的時候各種作品所呈現出的風格。按照進行傳播的時候所借助的介質的不同,我們可以把科學傳播工作者所進行的科學傳播分為“紙質傳播”和“圖像傳播”兩大類。在過去,新聞傳播學界曾經有“新華體”與“中新體”的說法,意在區別紙質傳播時的兩種不同的傳播風格。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先后開辦了包括但不限于《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在內的一系列新的電視欄目或節目,在當時的中國電視界掀起了一輪電視傳播改革的高潮,造就了一大批“現象級”的電視作品,在中國本土電視傳播歷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當時的央視電視新聞改革的實際操作者,后來的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孫玉勝后來在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專門撰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其實,豈止是電視新聞傳播的改革需要從“語態”開始,科學傳播的改革也離不開“語態”的改革以及“語體”的改革。在這些方面,無論是借助“紙質傳播”的平面媒體開展的科學傳播,還是借助“圖像傳播”的廣播電視媒體開展的科學傳播在“語態”“語體”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形式不到位的問題?!罢Z言表達公式化,嚴肅有余、活潑不足”⑤“繁文冗雜、嚴肅正統的傳播內容對公眾的吸引力不高,如何讓真相重現化解公眾的負面情緒值得思考?!雹?/p>

(五)傳播渠道上的不到位

科學傳播是需要借助一定渠道進行的,無論是在紙質傳播時代還是電波傳播時代,抑或是賽博傳播時代,莫不如此。這里所說的“傳播渠道不到位”至少有兩種語義指向,一種指的是科學傳播工作者建設屬于自己的傳播渠道方面的不到位,另外一種是指科學傳播工作者在借助或利用外部傳播渠道方面的不到位。隨著基于數字化的新媒體、新技術的層出不窮,傳播的渠道早已由以往的相對比較單一變成了豐富多彩。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許多體制外的新媒體在傳播渠道建設方面不惜重金,而體制內的媒體,尤其是體制內的傳統媒體在渠道建設方面卻不是找不準方向,就是跟不上節奏,因而,總給人以一種不到位的感覺。僅有的資金或設備往往也更愿意向其他傳播領域傾斜,而在科學傳播領域的渠道建設方面卻往往有心無力甚至有力無心,“傳統媒體的科學傳播是通過指向性渠道傳達到特定的受眾群體,信息流向單一,受眾無法真正參與到科學傳播的過程中來”。⑦在借助外部傳播渠道方面也有很多不到位的情況,沒有很好地照顧到所上傳的科學傳播內容與其所借助的外部傳播渠道之間的匹配性,結果就好像騎著普通自行車卻上了高速公路一樣,總給人“不搭界”的“違和感”。

(六)傳播業態上的不到位

歷史地看,人類的傳播就是不斷應用新技術彌補以往舊“缺陷”,從而使得自身的傳播活動相比于從前更快更好的過程。這種“用新技術彌補以往舊‘缺陷’”的進程有越來越快之態勢:從結繩記事傳播到文字傳播出現時間上間隔了至少幾萬年,從文字傳播到電波聲像傳播出現時間上間隔了至少幾千年,而從電波傳播到賽博介質傳播出現時間上間隔了卻僅僅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這種傳播業態的迭代累積越往后越呈現出“加速度”的發展態勢。在這種“加速度”面前,很多科學傳播工作者并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所以,不但不能“領先一步”應用新業態,有的時候還往往在新業態面前束手束腳,“如果科學家和科學傳播者不能充分意識到新媒體對科學傳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并且采取措施促進科學傳播‘與狼共舞’的話,那么在讓科學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的道路上就有可能舉步維艱?!雹?/p>

三、科學傳播“不到位”問題的解決思路

科學傳播過程中,由于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原因,可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到位”情況,這一點是毋庸諱言也不能諱言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尋找解決之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化解科學傳播的“不到位”問題。

(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努力化解科學傳播時間上的“不到位”問題

這里所說的“先”至少包括五個含義:一是“先儲”,二是“先知”,三是“先思”,四是“先測”,五是“先備”。所謂“先儲”,是指有些科學傳播的從業者,他們自身的知識背景、教育履歷并不一定和科學有關,這一點是毋庸諱言也不能諱言的。為了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科學傳播的時效性要求,其所在機構及其個人都應該充分認識到改變這種情況的緊迫性,尤其是相關科學傳播工作者應該有一種“本領恐慌”的緊迫感,從而分別從“外驅動力”和“內生動力”角度驅使這些科學傳播工作者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盡可能提前增加他們關于科學傳播的知識儲備,從而為他們及時到位地開展相關科學傳播,化解科學傳播時間上的不到位提供相應的保障;所謂“先知”,就是相關行為主體不僅要對自己所從事的科學傳播相關領域的相關知識和信息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同時,更要對自己所從事的科學傳播的相關領域的重大科技項目的進展情況和重大科技活動的推進情況的相關信息有先人一步的了解,并且特別關注那些關系到國計民生,尤其是關系到每個老百姓日常生活切身利益的重大科技活動和科研項目的相關信息,以便確保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活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候,能夠及時準確地面向社會各界開展相關科學傳播活動;所謂“先思”是指科學傳播工作者在“先儲”和“先知”的基礎上,為了化解科學傳播有的時候時間上的不到位必須先行對相關問題進行相關思考,這些思考可以從“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層面進行。前者也就是“形而上”層面是指從哲學層面進行的相關思考??茖W傳播工作者可以從哲學層面思考的問題有很多,比如說“知”與“行”之間的關系、客觀對象和對客觀對象進行反映之間的關系等等;后者也就是“形而下”層面是指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科學傳播工作進行相關思考,比如說,可以思考如何妥善處理好“承前”與“啟后”之間的關系,如何妥善處理好“讓子彈多飛一會” 與廣大受眾渴望馬上看到“子彈是否打中靶子”之間的關系等;所謂“先測”是指科學傳播工作者要在“先儲”“先知”“先思”的基礎上開展前瞻性預測,預測的東西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在可以預見到的將來,自己所從事的科學傳播領域內將會有哪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動,二是這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動將會對國家、對社會,尤其是對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哪些重大影響,三是其他相關傳播主體是否會搶先對這些重大科技事件或重大科技活動進行相關的科學傳播。這些預測既是一種“預演”,又是一種慣習,應該長久地儲存在科學傳播工作者的頭腦之中,成為他們的下意識或潛意識;所謂“先備”指的是科學傳播工作者可以根據自己所傳播的相關科技領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動的進展情況,事先有針對性地做一些準備,這些準備又可以進一步分成“原材料”的準備和“半成品”的準備兩種。前者是指科學傳播工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預測,事先對自己將有可能要傳播的相關科技領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動的相關素材做盡可能多的積累,以備不時之需,后者是指科學傳播工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預測,事先就自己將有可能要傳播的相關科技領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動開展“立意、結構、布局、謀篇”的相關工作,甚至可以事先寫成或制作成一些“半成品”,一旦相關科技領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動發生的時候,就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加以補充完善,然后迅速傳播給廣大受眾。

(二)妥善地處理好存量、增量自身的關系以及存量與增量之間的關系,以便化解科學傳播中空間上的“不到位”

所謂“妥善地處理好存量自身的關系”,是指相關科學傳播工作者既不應妄自菲薄又不宜自視甚高。在審視自身所擁有的科學傳播空間的時候,有的科學傳播工作者可能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一種心理是認為自己所進行的科學傳播,其所能覆蓋的空間范圍過小,以至于自己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往往自居下游甚至自甘暴棄,認為沒有什么可以做的,所以常常飽食終日無所作為;另外一種情況是,有的科學傳播工作者可能會認為自己的科學傳播所能覆蓋的空間范圍很大,大到足可以使自己傲視群雄,一覽眾山小,以為不再需要什么積極的進取,就可以很好的活下去。這兩種想法其實都是要不得的,也都是不正確的!在審視自身所擁有的科學傳播空間的時候,相關的科學傳播工作者一定要樹立起兩種意識,一種意識是憂患意識,要知恥而后勇,另外一種意識是進取意識,不能也不應“躺在成績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進行的科學傳播所能覆蓋的空間范圍,與上級的要求及廣大受眾的期待還有很大距離;所謂“妥善處理好科學傳播覆蓋的空間范圍增量內部的關系”,是指要妥善處理好“虛”與“實”“一時”與“長遠”之間的關系??茖W傳播工作者在拓展自己傳播的空間范圍增量的時候,至少可以有兩種選項,一種是在“選邊站”的時候選擇“虛”與“一時”,另外一種是選擇“實”與“長遠”,二者各有利弊:前者見效快,很容易迅速在上級領導機關和上級領導那里博得好感,但往往基礎不牢,難以做到可持續;后者見效慢,在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之前要走很長的路,要做很多基礎性工作,但一旦打下堅實的基礎,將會使得相關科學傳播工作行穩致遠。為了科學傳播的可持續發展計,科學傳播工作者應當選擇后者,不圖虛名,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所謂“妥善地處理好存量與增量之間的關系”是指要正確理解“存量”與“增量”的內涵及其守正出奇之道。對于“存量”,不能也不應簡單地一“守”了之,而應在“盤活”上下功夫,須知,“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對于“增量”則應既要考慮到“攻”,又要考慮到“守”,開拓新的空間不能也不應以丟失既有的空間為代價,而是應該以確?!按媪俊辈粊G失的前提下積極進取,到新的空間去展示自己的魅力,贏得新的受眾。

(三)以“三換”“三貼”“三易”為抓手,努力化解科學傳播中內容的“不到位”

所謂“三換”,這里分別是指“換腦”“換位”“換目標”,所謂“換腦”是指“換腦筋”??茖W傳播工作者在長期的科學傳播過程中可能會形成一套固有的思想、觀念、方法、價值追求、知識儲備等等,這些思想、觀念、方法、價值追求、知識儲備等等,在以往的科學傳播過程中可能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是毋庸諱言也不應諱言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外部條件發生的變化,使得這些既往形成的思想、觀念、方法、價值追求、知識儲備等可能已經不能夠適應新的形勢、新的任務,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通過“換腦”來化解傳播內容不到位的問題;所謂“換位”,至少有兩個語義指向,其一是指“換位置思考”,其二是指“換位置出發”或者“換位置行動”。具體一點兒說,就是要從以往的“傳播者本位”換成“接受者本位”,或者叫從“傳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轉換,站在“受眾”的角度來觀察、思考、處理問題;所謂“換目標”是指要把以往的“通過大眾媒體傳播出去就算完成科學傳播任務”的傳播目標轉換成“將大眾傳播媒體發布科學傳播知識視為整個科學傳播中的一環,更加重視通過大眾傳媒傳播出去之后的后續再傳播”目標,以便形成科學傳播的閉環;所謂“三貼”分別是指“貼近”“貼緊”“貼實”。以往我們可能更多強調的是“貼近”,但是除了“貼近”以外,“貼緊”“貼實”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敖倍弧熬o”,“緊”而不“實”都無助于解決科學傳播內容上的不到位問題;所謂“三易”是指“易得”“易用”“易轉”。所謂“易得”,顧名思義就是容易獲得。以往的科學傳播,傳播的雖然是科學技術,但是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卻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之一就是其傳播作品并不很容易獲得,在“易得性”方面還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易用”也很重要,因為如果理論不能為群眾所掌握,那么這樣的理論往往就會被束之高閣,變成中看不中用的“屠龍之術”,有的時候甚至連“中看不中用”都算不上;所謂“易轉”,就是要充分考慮到新媒體語境下,每個人都既是受眾,又是傳播者,要想形成科學傳播的大閉環,就應該而且必須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易轉性”,以便覆蓋更多的人群,從而化解科學傳播內容上的不到位。

(四)從“三看”“兩好”“三下”著手,化解科學傳播形式上的“不到位”

人們一般認為科學傳播有三重境界,分別是“好看”“耐看”和“好看”,最后一個“好”應該讀成hào音,也就是“喜歡”的意思,這是科學傳播工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即受眾因為喜歡其作品,所以養成了對其作品的一種“約會意識”,到時候不欣賞其作品甚至會有一種失落感,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這種境界是以前面的“好看”和“耐看”為前提的。所謂“耐看”,就是內容上要吸引人,要經得起推敲,對于受眾有幫助,有功利性價值,而“好(hǎo)看”則是指科學傳播的作品在形式上要吸引人??茖W傳播不到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形式上缺乏吸引力。要使科學傳播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吸引力,就要從“兩好”入手。所謂“兩好”一個是“好玩”,一個是“好奇”。所謂“好玩”是指科學傳播作品要能夠滿足受眾喜歡娛樂的天性,摒棄那種將科學傳播與“好玩”對立起來的觀念,讓科學傳播這種以往人們認為很嚴肅、很高大上的東西變得非常有趣;“好奇”也是針對人們的一種天性,一種渴望獲得完整信息的天性。那么,究竟應該怎樣營造這種“好奇”感呢?這里就要引進一個概念,叫做“信息殘缺”。顧名思義,所謂“信息殘缺”是指“人際傳播中說話人對某個信息留住不說,從而形成的一種現象”,⑨要營造“好奇”感就是要充分吸引人們對于信息完整性的需求或渴望,“對某個信息留住不說”。當然了,這里所說的“對某個信息留住不說”并不是一直不說,而是在作品開始的時候先不說,留下一個懸念,從而引發受眾的好奇,誘使他們不停頓地欣賞下去?!昂猛妗焙汀昂闷妗闭f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簡單。要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做到“三下”,這里所說的“三下”是指“放下架子”“丟下面子”“走下圣壇”。有些科學傳播工作者往往以為自己雖然不是科學家,但是所從事的工作也足夠高大上,所以往往都隱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架子。在資訊傳播非常豐富的時代,這種架子實在是要不得的,必須放下!“放下架子”的同時也要丟下自己的“面子”!因為對于科學傳播工作者來說,“面子”這東西不是自己想要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受眾給的。如果受眾不買賬,那么你再認為自己有“面子”也沒用,到最后可能是因為丟不下自己的“面子”,結果是既沒“面子”也沒“里子”。丟下面子、放下架子之后就要走下高高在上的“圣壇”,走到老百姓之中,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去開展自己的科學傳播工作。要充分意識到受眾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習慣隨著資訊的發達特別是傳播渠道的增多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現在對于那種以往沿襲了很多年的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作品已經不再感冒,甚至深惡痛絕,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傳播工作的傳播形式創新,把自己從高高在上的道貌岸然的端莊有余、活潑不足的科學傳播形式中解放出來,從而化解科學傳播作品形式上的不到位。

(五)妥善處理好“自建”與“外借”“當下”與“長遠”“使用”與“維護”等方面的關系,努力化解科學傳播過程中渠道建設的“不到位”

“自建”與“外借”各有利弊,“自建”的好處是傳播渠道具有“專屬性”,沒有被別人在渠道方面“卡脖子”的風險。但是“自建”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點,那就是渠道的建設者為了爭時間、搶進度,往往有可能會突破現行制度設計的某些“底線”,在這種情況下,相關行為主體是否有容忍渠道建設者對現行制度設計的某些“底線”進行突破的膽量,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套“容錯”“糾錯”的有效機制,都是需要認真加以考量的問題;“外借”的好處是具有“擇優性”和“方便性”,可以優中選優,拿來即用,但是“外借”渠道也有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有被渠道提供方“卡脖子”的風險。面對這些風險,相關行為主體是否做好了相關的準備,一旦遇到渠道的擁有者“斷供”的時候如何自救,這些也都是需要認真加以考量的問題。其實,“自建”與“外借”不應該對立起來,而是應當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在筆者看來,“自建”與“外借”中的任何一種形式都不能很好地化解科學傳播渠道建設方面的不到位,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互為補充,相輔相成,該自建的時候就要自建渠道,該外借的時候也應當毫不猶豫地外借渠道。只不過無論是自建還是外借,都要在頭腦里時刻繃緊“風險防控”這根弦。要化解科學傳播過程中渠道的不到位還要妥善地處理好“當下”與“長遠”的關系?!爱斚隆迸c“長遠”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不著眼于“長遠”,就無法更好地立足“當下”,不立足“當下”,也無法確保更好地著眼于“長遠”。相關行為主體在化解科學傳播渠道不到位的問題時,一定要妥善地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應該充分意識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隱含的道理,所以,在渠道布局時,一定要有一個著眼于“長遠”的考量或計劃,在充分認識和把握科學傳播渠道相關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再立足“當下”,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渠道,其次是要充分意識到“不買貴,只買對” 所隱含的道理,在眾多可供選擇的相關技術和渠道中選擇那些最適合自己的,以避免人們通常所說的“渠道建成之日即是相關技術過時之時”的風險;化解科學傳播渠道上的不到位,還需要妥善處理好渠道的“使用”與“維護”之間的關系。這里所說的“渠道的使用”主要包括渠道的“正常使用”和“超常使用”兩種情況?!罢J褂谩焙芎美斫?,所謂“超常使用”是指由于種種原因,科學傳播所使用的渠道可能會出現系統擁堵甚至坍塌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茖W傳播的不斷供,這將考驗相關行為主體的智慧。渠道維護主要是指“物”和“人”的維護,所謂“物”的維護主要是指技術方面的維護,而“人”的維護則是指關系方面的維護,渠道維護沒有技術維護是不行的,僅僅有技術維護又是不夠的,必須特別重視人的維護也就是關系的維護。那么,應該如何處理好“使用”與“維護”之間的關系呢?要處理好“使用”與“維護”之間的關系就要充分認識到,沒有“使用”的“維護”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屬于傳說中的“屠龍之術”,而沒有“維護”的“使用”,則有可能會使得相關行為主體有“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危險,所以必須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維護的基礎上使用,在使用的基礎上維護。

(六)妥善地處理好“三種創新”“所有”與“所用”“虛心”與“初心”等諸種關系,努力化解科學傳播過程中業態的不到位

所謂“三種創新”,分別是指“原始創新”“引進創新”和“集成創新”。這三種創新各有利弊。所謂“原始創新”就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這種創新的好處是不存在著任何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不會被別人“卡脖子”,缺點是往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大多數從事科學傳播的科學傳播工作者,他們的主業并不是從事媒體傳播的業態創新工作。所謂“引進創新”顧名思義就是采取拿來主義的方式,從別的國家、別的地區、別的領域、別的傳媒機構、別的傳播主體那里直接引進或者拿來新的業態用于自己的傳播業態創新。這種創新的好處是往往花費的時間和投入都比較小,但是也存在著有可能侵犯相關創新所有者相關知識產權的風險。所謂“集成創新”指的是在引進別的國家、別的地區、別的領域、別的傳媒機構、別的傳播主體的相關業態創新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式的整合再創新。這種創新的好處是既可以規避知識產權風險,還可以節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相比于“原始創新”可能存在著知識產權不十分硬氣,相比于“引進創新”可能存在著花費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多等問題。要化解科學傳播過程中傳播業態的不到位,就要妥善地處理好上述三種“創新”之間的關系,不拘泥于其中任何一種;所謂妥善地處理好“所有”和“所用”的關系是指要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關于業態創新的知識產權,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科學傳播的相關行為主體既擁有“所有權”又擁有“使用權”,另外一種情況是只擁有“使用權”,不擁有“所有權”。從理論上說,當然是第一種情況最為完美,但“骨感”的現實卻使得人們不得不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選擇,現實的選擇應該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從事好科學傳播工作,化解科學傳播過程中業態的不到位,還要妥善處理好“虛心”與“初心”之間的關系?;饪茖W傳播過程中業態的不到位當然要保持“虛心”,要以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去看待所有來自外部的與業態創新有關的東西,在保持“虛心”的同時,相關行為主體同樣不能也不應忘記了科學傳播業態創新的“初心”,這個“初心”是而且只能是通過業態創新使得科學傳播的范圍更廣,科學傳播的效果更好。

四、小結

本文在充分肯定了我國科學傳播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指出了科學傳播工作中現在還存在的包括“時間”“空間”“內容”“形式”“渠道”“業態”等六個方面的“不到位”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化解科學傳播六個“不到位”的六方面對策建議,以期對我國科學傳播的可持續發展有所裨益。

注釋:

①Burns, T. W., D. J. O’Connor, and S. M. Stocklmayer. 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vol. 12, no. 2, 2003. P. 183.

②朱巖梅:《傳播不力 科學屢屢敗給迷信》,《科技日報》2018年7月10日。

③⑤張婷:《新媒體語境下科學傳播的現狀與發展》,《科技傳播》2019年第11期。

④Seethaler, S., John H. Evans, Cathy Gere and Ramya M. Rajagopalan. Science, Values,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for Pushing Beyond the Deficit Model.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vol. 41, no. 3, 2019. P. 379

⑥王亞婷:《后真相時代主流媒體改變傳播語態進行輿論引導》,《視聽》2019年第7期。

⑦楊梟:《新媒體視域下科學傳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路徑》,武漢理工大學2019年碩士論文。

⑧王大鵬:《科學傳播者應主動投身新媒體》,《中國科學報》2018年3月30日。

⑨王志:《人際傳播中的信息殘缺現象》,《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5篇

一、生態哲學與后現代主義教育觀

將生態哲學觀引入課程研究是80年代中期以后課程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 高夫 (Noel Gough) 從生態政治學 (ecopolitics) 的角度提出了 “課程范式的更新” 問題; 奧爾 (David WOrr) 在探索現代教育觀點與生態危機關系的基礎上, 呼吁加強“生態素養” (ecological literacy, 1992.) ;約翰·米勒 (John P Miller) 以整體觀和內外聯系觀, 建構起 “整體課程” (holistic curriculum, 1996) ; 瑞拉特瑞充分注意到課堂生態問題, 既研究又實踐“生態模式” (ecological models, 1995) 的改變;雷尼爾 (Robert Regnier) 批判了教育上的形而上學和缺少對整體的相互聯系的重視, 提出了 “神圣循環” (sacred circle, 1992) 的方法, 它象征著和諧及對生命形成于一系列循環運動中的信念, 這些循環運動對人們與環境的關系起著支配作用, 身體、情感、精神、智力是一個人發展的4個維度, 通過循環發展的方式, 學習者將成為一個具有自決力的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鮑爾斯 (Chet.A.Bowers) 和弗林德斯 (David J.Flanders) 倡導將以生態為重點的、全局性的問題融入到后現代的教育、教學中, 以“反映性教學” (responsive teaching, 1990) 貫穿整體生態的理念。

(一) 高夫:課程范式生態理念的轉變

高夫是享有國際盛名的課程學家。 他就轉變課程范式的生態理念提出了兩個觀點:一是課程應弘揚知覺的意義;二是應加強課程的整體性研究。 高夫認為, 知覺的生態理論與傳統的知覺理論所倡導的理念是極為不同的。 各種各樣的信息就存在于環境之中, 通過注意力教育, 我們可以各取所需。 因為, 教育是教我們如何靠自己的知覺系統探索問題, 而不是教我們如何在所謂的社會知識庫中埋頭研究。 每門學科發展的動機通常都是覺得建立在傳統學科基礎上的課程安排存在問題, 尤其是學科劃分太過細密。 從形式上看, 它們是對分科課程的反叛, 實際上, 它們是對傳統的認識論范示的反叛。 高夫推崇的STS研究也體現了一種生態理念。

(二) 斯拉特瑞:課程與教學的生態模式

斯拉特瑞認為, 在教學過程中,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 都可能為需要探索的課程帶來重要的視角。 他指出, 在一個整體的環境中, 當賦予學生信任和權力后, 其學習的質和量都會出現指數級變化, 尤其是當學習和自我發現取代了分數和等級而成為課程核心后, 學生對自我的要求就會更高。 傳統的、現代的教室已經與后現代的整體觀和生態觀相去甚遠, 更不用說體現權力意志的教室布置方式, 那種方式強化了教師作為權威和信息發送者的角色, 教師與為了成為令人滿意的生產力還需要被測量的、被動的學生是分離的[2]。

(三) 約翰·米勒:整體課程觀

米勒認為, 整體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強教育與基本的自然實在的聯系。 自然是相互聯系、互相促進的。 他提出了整體課程的基本要求并總結了三種取向:傳遞、相互作用、轉化。 課程與學習中需要處理的關系有:線性思維與直覺、身與心、知識領域之間、人類與地球等。 米勒的“整體課程”既是生態思想的一種體現又是教育生態的一種實踐。 他的研究體現了獨特的生態關懷[3]。

二、基于生態哲學的后現代教育觀課程構建

(一) 課程的生態本質

作為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 課堂具有整體性、協變性和共生性三大生態特征。 課堂教學既是師生雙方的生命活動, 又是價值活動。 對教師而言, 這種活動價值的實現, 部分依賴于學生的發展。 離開了學生的發展, 教師生命活動的價值就難以實現, 沒有學生的發展, 這種活動的價值就失去了重要的依托。從某種程度上說, 學生發展的程度體現了教師生命活動價值的實現程度[4]。 從生態哲學的角度, 后現代主義者注意到了現實、自然、人性本質的關系, 提出為了人類的生存, 不僅需要加強身外的聯系, 人類、自然、社會、民族等各方面的依存、溝通, 還需要加強其與自身的聯系, 全面發展人的身、心或知覺、情感、理智等, 把整體觀、聯系觀融入課程與教學中。

(二) 課堂的生態構建

1.開放性的生態課堂。 開放型課堂主要表現在:教學視野擴大化, 由原來的語言技能培訓提升至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多樣化, 注重培養學生進行交互式活動的能力, 將課內外有機結合起來、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教學手段開放化, 不是每節課都局限在黑板粉筆中進行, 目前已經開發出來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正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把聽說能力的培養延伸到課堂之外;教學評價多樣化, 不能僅僅把教學評價捆綁在考試成績上, 應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5]。

2.互動性。 從生態學角度講, 只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極大的滿足感, 才符合人的自然屬性要實現這一轉變, 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打破傳統的靜坐聽講的教學模式, 鼓勵學生與教師之間、 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 強調互動的作用。 這種互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 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還可以有效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3.整體性。 整體性是生態課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質。生態課堂的整體性是指學習活動被視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它以組群的形式進行學習, 在這一過程中, 他們相互聯系、協同合作、相互教授, 共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從而借助集體的力量維護課堂這一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此外, 整體性原則還意味著學習系統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 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這就意味著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須所有元素的積極參與[6]。

4.適應性。 生態意味著適應, 生態課堂的適應性就是指學生、教師與其周圍環境的給予和限定條件之間的調適。 學生學習的實踐決不能脫離特定的學習情境, 他們在學習系統中與他人及環境相互適應交往和互動。 如在課堂上可以呈現真實的問題解決情境, 鼓勵學習者應用所學。 另外, 良好的學習環境, 應該能夠做出富有彈性的變化, 以適應每一個處于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的需求。

5.多樣性。 生態學的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征是物種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共在, 即多元共生。 多元共生是人類最文明最具現代意味的合作關系和生活方式, 在生態課堂中,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個性特征認知水平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 因為學習而成為一個共同體, 學習任務, 很少由個人獨自完成, 而是借助每一個人的力量合作實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傾向, 都有各自的優勢。

學習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一個領悟的過程, 最終達到能力的提高,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 只有以最自然的狀態和最自然的方法學習, 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只有讓課堂教學成為一個開放的互動的適應的整體的多樣的健康綜合循環體系, 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 構建生態性的后現代課堂。

參考文獻

[1]賀祖斌.高等教育生態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2]李森.論課堂的生態本質、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 2005.10.

[3]夏紀梅.現代外語教學理念與行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范國睿.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5]劉鳳杰.課堂生態對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J].外語教學, 2006 (10) .

后現代視角教育哲學論文范文第6篇

普遍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唯物辯證法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歷史, 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之中。下面我們就從哲學的角度, 簡要分析高校校園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系。

一、兩者是內在統一的

1. 實踐對象的同一性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校內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的總和, 作為高等教育實施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必然是以大學生作為實踐對象。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通過一定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 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使大學生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實踐活動。這一活動的主體就是大學生, 所以高校校園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對象上具有同一性。

2. 作用環境的統一性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以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為根基, 以學校文化活動為主體, 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的、充滿時代氣息和校園特點的人文氛圍。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包含校園環境、建筑、圖書、設備、社團等在內的硬件部分, 一部分是由各種規章制度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生活方式、心靈、性格、審美傾向及校園文化活動等組成的軟件部分” (王邦虎:校園文化論) 。

3. 價值目標的一致性

高校校園文化的實質是通過良好的文化氛圍, 從物質、精神、價值觀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全面教育熏陶, 使其適應性、自主性、創造性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都得到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奮斗” (余常德:以人為本推進大學文化建設[N].北京:光明日報, 2005-2-2) 。簡而言之,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綜上所述, 兩者都是以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樂觀的人生態度、有理想、有文化的優秀大學生為目標的。

二、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1.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1) 高校校園文化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觀

在社會轉型的新時期, 多元化的價值觀并存, 青年學生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 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因此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校園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集中體現著師生的精神面貌、政治立場、是非觀念和價值取向, 對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園文化通過自身各種文化要素的綜合作用, 引導大學生主動接受一定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優質的校園文化, 能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端正學習態度, 明確學習目的, 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要求, 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價值觀。

(2)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行為準則。

校園文化除了文化功能、價值功能等外, 制度文化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文化包括校紀、校規、校風、校訓等, 是全體師生共同創造、認可并須遵守的。“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良好的制度要求師生的行為必須符合規范, 文明的道德規范又可以更好地約束和矯正不當的思想和言行, 引導其向好的方向轉化。好的校園校園文化可以通過制度使大學生將正確的思想言行內化成為自覺的要求, 從而規范自身的行為, 提高自己的素質, 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的育人目標。

(3)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讓大學生通過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校園文化表現形式多樣, 內容豐富多彩。大學生通過組織、參與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 包括科技、人文、思想、藝術各個方面, 能夠在在有興趣的主動學習中, 培養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人際溝通藝術, 將學習從課堂拓展到校園文化建設中, 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 全面發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加速了他們社會化的程度, 喚醒了學生的自我意識, 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有利于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高校校園文化從價值取向、道德規范、素質培養等各個方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統一, 寓文化與教育中, 在文化建設的同時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目標的實現, 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出新的要求

(1)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導方向

2007年底, 黨的“十七大”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提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轉化為人民自覺追求, 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導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 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見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旋律。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主義主流文化的內容, 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 這就要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方向。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價值目標, 同時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積極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 倡導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2)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構建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和培養學生的能力,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一育人目標就要求校園文化建設逐步改變過去單一的專業化培養模式, 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 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的同時, 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 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制度化的同時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意識, 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這樣的發展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體現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人文關懷, 同時將教育內化到學生的日常行為中, 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

(3)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與時俱進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 人們的思想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變化很快。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生力量, 世界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同時,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各種信息如潮水般涌來, 網絡文化逐步滲透和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這就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挑戰。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高校校園文化在這些新形勢下應該勇于創新, 與時俱進, 大力發展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利用網絡的優勢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和宣傳活動, 同時規范大學生網絡行為, 充分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 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駕護航。

綜上所述,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兩者的關系正是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普遍聯系的原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共同的實踐對象、作用環境和價值目標, 同時兩者又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有機統一于高校育人的全過程。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密切, 從哲學角度對兩者關系進行深入分析, 對于發揮校園文化的功能以及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聯系,哲學視角

參考文獻

[1]王邦虎.校園文化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余常德.以人為本推進大學文化建設[N].北京:光明日報, 2005-2-2.

[3]周復.大學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農業教育, 2005.12.

[4]龐大連.網絡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初探[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 2006.10.

[5]徐以師.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0.

上一篇:公司轉投資制度探究論文范文下一篇:揚琴教學與現代教育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