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

2023-04-18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從企業會計信息化的角度出發,立足大數據時代背景,針對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展開分析討論。首先對會計信息化做出扼要闡述,為全文分析奠定理論基礎,然后剖析了現階段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困境,最后結合現實問題提出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建議。期待為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步伐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會計;會計信息化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驅動會計信息化快速發展,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加快了會計信息化發展步伐,也倒逼會計信息化變革創新。20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會計信息化開始發展,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如今已初見成效,但是置于大數據語境下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吃透企業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內涵,明確會計信息化價值,把握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要求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

一、會計信息化概述

1.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所謂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是指針對會計信息化中反復出現的概念進行定義,對經常使用的軟件、技術等做出統一規定,進而為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規制范式,通過對會計信息化流程中的各項數據信息錄入、梳理與處理、輸出傳遞與資源共享的規制,可以生成會計信息化的一般標準,最終達成多方共識,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可持續發展。換言之,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就是在會計信息化建設中總結與概括出的科學制度。大數據下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元數據標準。即會計信息的表達形式標準,主要功能為對數據信息獲取渠道與方式進行規制,針對數據信息錄入管理系統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做出解釋,將企業財務數據作為基礎構建數據管控中心。第二,XBRL標準,即過渡階段以及終端輸出環節的標準,具體指對會計報告的發布形式進行規范,針對網絡環境下的財務報告如何編制、發布以及傳遞共享等流程做出規范要求。第三,數據接口標準,即會計信息在開展交換中的標準,主要用來管制與規范不同管理系統與軟件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第四,會計信息安全管控標準,這一標準是確保上述三項功能或標準順利執行的綜合標準,確保會計信息安全、信息系統運行安全使其“天職”。

2.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價值

第一,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積極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可以讓市場中的軟件研發企業具備標準范式,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數據信息收集、處理、加工、應用、傳輸、共享等程序具備統一標準,從而實現信息處理過程的規范統一,利于會計信息化相關軟件系統的多樣性發展。第二,快速建立起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可以讓企業的各類數據信息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與市場中的其他企業實現互聯與共享,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與綜合績效,也可以促使企業工作流程更加規范、現代,同時可以為企業制定各類戰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助力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另外,建立起標準體系之后,企業檢索與利用信息會更加便利,可以在執行標注體系的基礎上對數據信息進行個性化剖析與利用。第三,大數據時代中,構建企業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可以引導企業更加全面、系統、深刻地披露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從而讓投資者快速地、全面地獲取企業信息,對意向投資項目系統了解以及擬定投資企業的經營情況做出理性判斷,利于投資活動的順利展開,微觀上看利于企業發展,宏觀上看利于推動投資結構優化與國民經濟發展。第四,建立健全標準化體系,能夠讓外部審計單位更加精準地獲取企業財務信息,進而精簡外部審計程序,節約審計資源,利于審計工作效率的整體提升。

二、大數據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困境

1.數據收集與處理困境

大數據時代中,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迅速,其中最為吸引眼球的是海量的數據資源從何誕生,以及面對信息“井噴”形勢,企業該采取何種措施予以處理。享譽全球的數據專家維克托曾在《大數據時代》一文中提出,企業在順利完成數據信息收集之后,做好處理是關鍵,安全存儲和高效利用是難題,如實現計算機網絡搜索之后,某項檢索指令已經過期。大數據時代中,數據信息已然成為企業從事商業活動的資本,可以為企業創造財富。而且,大數據語境下企業的數據來源更加廣泛,其得益于互聯網的強大與快速。也正因如此,企業可以對客戶經濟活動信息等快速獲取,隨之便可以結合客戶的消費喜好、需求等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但是,當企業將顧客信息上傳到云端進行管理之后,各類網絡安全風險,如客戶隱私、信息竊取與篡改等隨即來臨,由此確保數據信息安全成為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中集中關注的問題。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運行都需要信息數據作為基礎。所以,如果企業在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就值得考量,容易導致企業做出錯誤預測與策略。綜上,大數據時代中數據信息的有效收集、正確處理和安全存儲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2.海量信息的傳輸困境

大數據語境下,會計信息化運行與發展的環境基礎為互聯網,意味著無論何時何地,企業都必須具備完善優質的網絡傳輸環境。但是就目前發展實際情況看,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中,數據信息網絡傳輸負荷量極大,導致信息傳輸困境重重,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延時與滯阻問題。就當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現狀而言,網絡負荷量大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數據存儲與傳輸轉換過程引發的,部分企業現有網絡技術,對于網絡故障檢測、故障預警以及自我修復等問題無法快速解決,導致信息傳遞延時、滯阻。第二,計算機核算量超載。該問題的出現會導致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如今大部分企業依舊沿用傳統會計管理系統,該系統已經無法應對大數據時代中的各類復雜數據信息業務,極其容易引發核算量“超載”問題,不利于企業及時獲取精準的會計信息。第三,網絡信息傳遞滯后性。該問題容易引發會計信息獲取不及時、不完善等問題?,F階段企業普遍應用的會計信息系統基本都會遵循先交易后記錄的原則,其已經無法滿足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時效性的需求,因為企業需要隨時掌握各類會計信息,這樣才能掌握市場的發展動態,進而制定科學決策,如果無法及時提供會計信息,就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傳統用戶的排斥困境

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中的又一難題隨云計算、云會計誕生而來,一部分企業會計用戶主觀上排斥“云計算”、“云會計”,原因在于傳統會計用戶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比較少,導致其無法深入體會云會計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現實價值。傳統會計不積極應用云計算,會導致會計信息化進程放緩,最終使得企業無法緊隨時代發展步伐,不利于企業快速融入大數據時代中。所以,積極轉變傳統會計用戶的思想觀念,提高其對云計算、云會計等新技術、新平臺的接納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大數據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路徑

1.積極構建信息服務平臺

大數據時代中,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基礎是擁有可以為企業數據信息服務的平臺,即云儲存平臺。盡管現階段云會計服務系統的安全系數普遍較高,但是立足企業對會計信息掌握這一視角,依舊差強人意。因此,為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補發,必須積極構建擁有核心數據可的會計信息服務平臺:第一,企業需要嚴格依照國家相關部門針對企業信息系統運行規程去建設完善的云會計服務平臺,所以企業需要深化貫徹落實《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信息系統》、《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等文件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為云會計服務系統建設提供科學、精準指引,進而將會計信息化發展中的風險系數降至最低。第二,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與愿景訴求,科學判定各類重要商務信息是否可以放心地交給數據服務商實施管理與運行。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在于,云會計系統屬于第三方數據服務平臺,對于企業而言勢必存在風險性,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其對云會計平臺做出綜合評價,之后著手建立符合會計實務需求與企業發展需要的,可以掌握企業核心數據信息的云會計平臺。第三,企業在構建云會計信息服務系統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經營發展中的業務類型、頻度等做出靈活設計,選擇適合企業現實需要的,可行性系數高的數據模塊。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每一個可以或者可能接觸企業核心數據信息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實施身份信息驗證,之后開展嚴格規范的安全系數評估,切實保證企業云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步伐。

2.變革企業會計經營思想

雖然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但是傳統會計運行模式已在企業深入人心,所以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創新依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數據時代中,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需要企業管理者、領導者以及全體員工數據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價值,摒棄傳統會計管理思想,以全新的姿態、匹配新時代、新常態、新市場經濟的理念去構建會計信息化體系,迎合會計信息化發展趨勢。第一,企業需要在云會計、云計算、大數據挖掘等高新技術引入之后,結合自身經營管理現狀對會計機構做出及時調整與變革,組建能夠適應會計信息化發展與云會計運行的管理框架,確保全體企業成員真正體會到會計信息化的快捷與便利,進而積極轉變傳統思想接納這一新鮮事物。第二,企業必須積極轉變傳統經營管理理念,設計會計崗位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權責利分離”的原則,同時還要在會計信息審核等方面強化授權、審批管理,規避不準確、不時效等會計信息的存儲與應用,預防相關工作人員出現越權舞弊等行為,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3.管控會計信息化風險

會計信息、信息化管理系統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如技術因素、操作失誤以及自然災害等。為確保大數據下的企業會計信息安全,必須綜合多方面措施控制各類風險。第一,企業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計算機病毒與網絡黑客攻擊,強化網絡風險防范能力。同時,企業應該引進最新數據加密技術與防火墻技術等,為會計信息化安全風險控制提供技術支持。第二,企業在組建云會計服務平臺之后,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內部操作制度,以制度約束和規范相關工作人員、技術人員的操作行為,阻止非相關人員的越權行為。如會計工作人員需要設置身份驗證,并且設置好會計信息儲存與處理的隔離裝置,以及規范的計算機操作與接觸日志,為保障企業會計信息化安全提供人為全力支持。第三,企業在引入會計信息化系統之后,需要由專業技術人員對計算機、機房、供電系統等區域實施定期檢查,排查各區域存在的安全隱患;技術操作人員需要對各類會計信息實施備份與加密處理。在預防企業會計信息被竊取、篡改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災害對會計信息化的影響,確保企業會計信息化系統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之后可以快速恢復運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為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必須深入剖析現存問題,積極轉變傳統會計思想,引進新技術、新方法,加快會計信息化建設腳步,推動會計信息化變革創新。

參考文獻:

[1]郭建立.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252.

[2]于闐.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9(14):166-167.

[3]劉歡.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1):191.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第2篇

一、會計信息化下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1.管理控制方面。

(1)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有些企業領導往往錯誤地認為,只要購買了會計軟件,會計控制方面的工作也由軟件的生產商制定好了,企業只需簡單設置并運用即可,所以沒有建立相應的內部管理制度,使得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操作性較差。一個良好的會計控制制度應該是在對企業性質、管理要求、人員配備、軟硬件等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后制定的。企業的管理各具特色,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控制制度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

(3)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滯后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會計信息化經過了二三十年的發展,會計信息系統也由核算型過渡到管理型、集成化的階段,但有的企業的制度還停留在核算系統的階段,沒有適應信息化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充實相關制度,出現了與實際脫節的現象。

2.系統控制方面。

(1)會計信息系統缺乏兼容性,系統內部銜接性差。目前會計信息系統很難在不同制造商的會計系統和其他管理系統上實現完全的數據共享。會計軟件雖然比較成熟,但對于管理型財務軟件開發力度尚小,存在的問題依然較多,系統內部銜接性也較差。

(2)數據保密性、安全性差。隨著會計信息系統與管理系統的進一步集成化,會計數據涉及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并與管理數據相結合,數據的存儲也集中到企業的管理部門。但目前的會計系統只是在進入系統時加上諸如操作密碼和操作權限設置等限制手段進行控制,實際上還不能真正起到數據的保密作用,會計數據的安全性難盡如人意。

(3)企業對會計信息系統日常維護能力差,會計人員信息化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

二、會計信息化對企業會計控制的影響

信息化在企業管理中掀起來了一場新的革命,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管理流程的改變,極大程度上完善了和增強了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效率。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企業與客戶、國家之間及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成為可能,企業內外邊界逐漸模糊;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程序趨于簡單化,從順序化向并行化演變,信息過程與業務過程的同步實現減少了信息差錯率,企業、客戶、供應商三者之間的信息溝通,業務信息得到了更好更及時的處理。除了上述積極影響外,信息化環境下存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風險加大和企業會計控制效能降低等消極影響。

三、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會計控制的實施建議

營造符合信息化特點的會計控制環境長期的會計實踐使傳統會計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內控方法,如:職務分離、財產清查、審批與復核等,在會計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控制作用。但在信息化環境下,傳統的控制方法受到了挑戰。一些方法的控制作用被削弱,一些方法則歸于無效,必須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來替代。

1.重新營造與核算環境相適應的控制環境。

(1)對會計機構進行崗位調整會計控制的關鍵在于不相容職務的分離,但由于會計信息化的實現,使得傳統會計中制單、復核、記賬等不相容崗位之間相互牽制的作用有所削弱,會計控制中的組織控制功能被減弱。為了保證會計控制中的組織控制和管理控制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恢復被弱化的崗位牽制作用,應當重新劃分工作崗位。系統管理員主要負責系統的軟件、硬件管理工作,一般可由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擔任,也可以指定專人擔任。由于這一崗位的特殊性,系統管理員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若有人員的變動必須辦理嚴格的交接手續。系統操作員由熟悉本單位的會計業務,具備一定計算機知識并掌握會計軟件使用方法的會計人員擔任,可以進入系統操作被授權的功能。數據審核員主要負責審核信息化系統的數據處理過程及結果,防止利用計算機進行作弊。其審核的內容主要包括:審核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是否一致;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歷史數據被非法修改;對系統運行的其他環節進行監督、審查,防止紕漏的出現等。系統維護員主要負責系統的運行管理與維護工作,可由懂得較多計算機知識,了解會計軟件結構及其編程語言的軟件開發人員或其他合格人員擔任,必要時可以對軟件進行二次開發。

(2)建立必要的日常管理規章、日常操作規程。職責不同的操作人員是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主體,也是會計信息安全、準確的重要保證。

①對操作人員管理的重點是通過操作規程進行恰當的權限控制。系統管理員是系統的超級用戶,負責系統軟、硬件的管理和系統的資源分配,具體操作人員應該嚴格在被授予的權限內進行操作,不得越權使用系統。系統的維護人員不得進行各種具體功能操作,以避免人為因素或操作不當給系統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

②系統工作環境管理制度。包括對機房的使用、維護制度,安全保密措施,機房的溫度控制,防火報警系統,防磁、防塵等方面的控制;對于會計信息系統的各種硬件設備,要建立一套比較完備的管理辦法,以保證設備的完好和正常運行。

③檔案管理制度。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有關資料應及時存檔,企業應建立起完善的檔案制度,加強檔案管理。一個合理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合格的檔案管理人員、完善的資料借用和歸還手續、完善的標簽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檔案保管設備等。

2.強化會計信息系統自身的控制功能。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控制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有些控制功能要通過會計軟件來實現,因此,會計軟件的研制和開發過程應盡可能體現會計控制的要求。

(1)核算理念向管理理念轉變。

會計信息系統軟件的發展方向是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其中將更多的體現管理和控制功能。在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應將會計軟件作為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軟件是對整個企業而言的,所使用的數據從生產業務開始,財務部門與生產、采購、銷售、庫存等環節緊密相連。

(2)數據輸入控制。

輸入環節是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信息入口,也是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必須嚴格控制和檢驗會計信息的錄入過程,力求在取得原始信息的同時,有效控制信息傳遞損耗和人為操作錯漏。一般可以采用過濾程序加載、重復輸入設計的方法來增強輸入數據的準確性。

(3)處理過程的會計控制設計。

會計數據一般是按照輸入、審核、匯總、登賬、結賬、編制報表的流程進行處理的,這是一個嚴格的順序,在軟件的設計上必須遵循,使數據不能隨便改變處理程序;數據修改模塊的設計尤其要重視會計控制功能,對它的控制也要求較高,在數據修改時,程序自動加載一條記錄,用于記錄數據的原始情況和修改情況,并結合日志文件的記錄明確相關責任;在信息化系統中,結賬必須在一個會計期間的期末,并且全部的數據處理完畢后才能進行,否則拒絕結賬。

(4)數據輸出控制。

會計信息的輸出包括查詢、打印輸出和向磁盤輸出等形式,輸出的內容涉及總賬、明細賬、日記賬、會計報表等數據和文件。在數據輸出程序的設計上,除了保證數據的完整、安全以外,還可加載數據審核控制、授權輸出控制等功能,從多方面對輸出的數據進行內部控制。

3.網絡安全控制。

針對信息化網絡系統還應加強網絡安全控制,在技術上對整個網絡財務系統的各個層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綜合的多層次安全體系。

(1)周界控制。

周界控制是通過對安全區域的周界實施控制來達到保護區域內部系統的安全性,它是預防一切實行外來攻擊措施的基礎,主要包括:設置外部訪問區域,明確企業內部網絡邊界,防止黑客通過互聯網進入系統;建立防火墻,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界面上構造保護屏障,防止非法入侵。

(2)訪問控制。

企業應針對網絡財務系統的外部訪問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外部網絡的訪問控制主要有:在網絡財務系統中設置多重口令,對用戶的登錄名和口令的合法性進行檢驗;合理設置網絡資源的屬主、屬性和訪問權限。

(3)數據通訊控制。

數據通訊控制可以采取各種技術手段以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準確、安全、可靠。如將大量的經濟業務劃分成小批量數據傳輸,數據傳輸時應順序編碼,傳輸時要有發送和接收標識,收到被傳輸的數據時要有確認的信息反饋等。

(4)防病毒控制。

在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梢圆扇∪缦驴刂拼胧?采用基于服務器的網絡殺毒軟件進行實時監控、追蹤病毒;在網絡服務器上采用硬件和軟件防護措施相組合,有效防止病毒;財務軟件可掛接和捆綁第三方反病毒軟件,加強軟件自身的防病毒能力;對外來軟件和傳輸數據必須經過病毒檢查,在業務系統中嚴禁使用游戲軟件;及時升級本系統的防病毒軟件等。

4.加強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

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會計內部監督的制度安排。在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由于人機之間的對話的特殊形態,而對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稽核: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稽核;審計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對不妥或錯誤的報表處理后應及時調整;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發生非法修改歷史數據的現象;對系統運行各環節進行審查,防止存在漏洞;提高會計人員和內審人員的素質。通過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可以發現各種控制手段的弊端,找出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在系統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應有內審人員參與,定期檢查和測試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工作情況,參與制定和監督執行相關管理制度。

(作者單位:江西贛能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給云計算帶來了較好的發展契機,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在此背景下逐漸提升。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建設會計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也具有明顯的劣勢,文章對此進行分析,并針對中小企業現狀提出了基于云計算構建會計信息化建設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云計算;會計信息化;中小企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202

1引言

云計算的產生需要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利用相應的技術工具,來獲得網絡資源規?;男Ч?,更好地對其他設備上的資源與信息進行整合。云計算的使用能夠比較容易地獲得信息資源,并通過租用的形式,給客戶進行使用,一種新的業態和服務模式由此而生?,F階段,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使得會計信息化建設朝著云計算的方向發展,中小企業能夠從中獲得有價值和時效性的會計信息,對于企業適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2云計算背景下中小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優勢

首先,在云計算背景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成本大幅降低。通過云計算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傳統的信息化維護的壓力,并對其煩瑣的程序進行了簡化,能夠節約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投入的資金成本,企業只需支付少量的租金,就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服務,并不需要再花費大額成本去購買軟硬件設施。[1]在此情況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成本得到極大的降低。

其次,云計算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對數據的實時處理以及實現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從傳統的信息技術應用情況來看,信息孤島的現象非常明顯,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并且容易導致企業決策失誤。而在云計算背景下,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

最后,能夠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缺乏會計人才的問題。人力資源是企業重要的生產力,但是當前時期復合型人才比較緊缺,尤其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更是面臨人才匱乏的局面。而在云計算背景下,這些問題也都能得到合理的解決。因為云端的運行是由服務商對其進行維護和管理的,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服務商這一途徑進行解決,企業本身無須進行人力儲備。

3云計算背景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模式

31架構選擇方案

云計算的服務架構包含三層,在此基礎上構建會計信息模式也應當包含三個層面:一是軟件層。對中小企業而言,這一層面需要采用具體的方案,比如對會計核算管理系統,此類模塊與會計信息系統高度相關,用戶只需根據自己所需要的模塊進行付費即可。二是平臺層。在開發財務系統時,讓客戶進入研發環節,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也就是由企業來負責開發系統,而由服務商來提供服務平臺,企業在提交需求以后,可以參與平臺架構的整個過程。三是基礎設施層。該層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企業在構建服務體系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與之相配套的數據中心的矛盾,降低了中小企業的負擔,平衡了供需結構。

32網絡設計方案

在云計算背景下,構建會計信息化模式,常見的有三種設計方案,也就是互聯網和自行建網以及虛擬專用網。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自行建網存在很大的難度,并不適用;互聯網公開性過強,保密性與安全性很難得到保障,所以,虛擬專用網是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首要選擇,其安全性和穩定性能夠得到保障。從技術層面來看,通道端口和非端口之間屬于邏輯鏈路而不是物理鏈路,信息使用者需要進行身份驗證才能進入系統,這種方式確保了整體的安全性,又可以使用戶及時地從中獲取所需要的數據。

33會計信息化機制分析

首先,個性化模塊機制。伴隨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加,處理賬務數據的需求也不斷增大。為滿足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對財務軟件的需求,必須要選擇云計算的方法,使其提供不同的算法和接口,進而使得中小企業的個性化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小企業也會涉足跨境貿易,為確保會計核算的一致性,服務商還為其提供了多種語言切換功能,并設計出得到一致認可的信息化程序,此外,為確保企業能夠更好地應用云服務,服務商還要完善各模塊的建設,對模塊進行整合,進而形成新的財務管理模式。

其次,數據存儲機制。一般而言,會計檔案的保存期限在3年到25年之間,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會計信息需要永久保存。在會計信息化模式下,電子數據得到發展,并且程序日趨復雜,接口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同時也存在硬盤損壞與病毒入侵等問題。服務商所提供的軟件大部分都是采用數據接口的壟斷方式,必須要終身使用,伴隨數據的增加,云端存儲的壓力逐漸增大,但是其本身有期限要求,必須要根據自身需求及時地進行備份與更新。為了防止出現失控等問題,服務商需要限制會計數據,及時地清理或備份超出期限的數據。因此,云服務商需要逐步形成行業規范和標準,中小企業可以靈活地更換平臺,實現數據的有效(下轉P218)

陳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預算在集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預算在集團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陳寧

(沈陽城市公用集團有限公司,遼寧沈陽110066)

[摘要]企業集團若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明確集團戰略目標,合理定位自身在市場中的位置,對經營活動成果進行預期,提出期望值,將戰略預算管理作為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文章就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探析了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戰略預算的構建應用過程,證明它對于企業綜合能力優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戰略預算管理;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構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203

戰略預算管理針對企業集團行為編制戰略方針,開展集團資源預算活動,以為集團獲取經濟效益最大化價值。它所分析的要素點除資源以外還包括了企業集團的技術、能力、人力與經營環境,通過對這些要素的整合分配,能夠保證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圍繞預算展開新一輪的經營活動編制、執行、反饋與分析動作,為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也保證企業集團在市場中具有有效競爭力。

1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的目標確立與基本理論概述

11目標的確立

企業集團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最初行為就是確立戰略預算管理目標,所謂戰略預算管理內容就應該包括競爭戰略與業務戰略,兩項目標的達成都要做到數據化與具體化,它們都要在預算期中有所體現,再通過體現內容來確定各個層次戰略所對應的具體行動。如果從戰略角度講,企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預算管理目標可以分為集團整體戰略目標預算、職能戰略目標預算與競爭戰略目標預算;如果從時間角度講,則可以分為年度經營目標預算與中長期經營戰略目標預算。無論是按照哪一種來劃分確立目標,都要嚴格審查企業集團內外部經營環境、競爭環境與資源優劣勢問題,同時對自身人員素質、生產能力與客戶資信等問題進行評估,最后將實現目標的戰略預算管理進程清晰化,為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助力。

12理論的闡釋

企業集團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必須明確有關戰略預算管理的相關理論,并將戰略預算管理作為發展的內部動力。合理的戰略預算管理規劃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從微觀角度來看,它對企業管理效率與效益是有提升幫助的;而從宏觀角度來看,它則充分利用到了市場背景,實現對社會資源配置的有機優化過程。整合宏觀微觀思想,并將其運用在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預算管理層面,則希望企業能夠通過內部管理控制系統與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相互銜接,所以說戰略預算管理機制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部動力。細致來講可以從以下兩點來論述。

首先,企業集團應該追求戰略預算管理與新型管理工具的有機結合,這也是他們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實現途徑。企業集團會先將戰略驅動要素融入內部人員與資金預算體系當中,由此來提高戰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近年來,許多企業集團也在戰略預算管理方面不斷革新方法與工具,比如平衡計分卡、標桿法等新型工具,希望借助它們作為技術基礎來為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發展提供一個清晰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這里所提到的平衡計分卡以構建企業集團戰略為基礎出發點,審視它與財務指標的相互呼應,并提出了財務維度、顧客維度、內部作業維度與學習成長維度4點維度指標,通過它們來搭建戰略層級系統,并以此來提高企業集團的經營績效,為企業合理戰略預算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基礎。

其次,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應該追求多維度控制職能,這也是企業集團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保障機制。多維度控制職能中就包括了預算控制,它將企業提前編制好的預算作為業績管理重要標準,并定期對內部實際業績與預算內容實施內容及價值對比,分析其中差異,并提出相關修正發展措施。在這里,戰略預算的執行過程需要做到全程監控,在監控中完善戰略預算內容,最終搭建全面優化的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系統,并再利用上述所談到的作業成本法工具及平衡計分卡工具來識別、評價企業價值驅動因素工具,鑒別作業流程中的價值驅動因素,強化價值增值內容。相比于傳統預算管理,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預算管理在各方面內容控制方面做得更加完善,因為它就融入了平衡計分卡與作業成本法這些有效工具,解決了傳統企業集團預算管理方法單一、所涉及層面偏少、考慮事項不夠周全的問題。[1]

2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體系構建與應用

21基本條件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體系構建也是為了優化集團綜合管理進程,幫助企業集團明確可持續發展目標。但在戰略預算管理體系構建與應用之前,應該首先滿足以下條件:第一,企業集團必須遵循內外部環境因素,在基于各項因素結合后來滿足預算管理與經營管理過程,這也是企業集團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前提條件;第二,企業集團必須明確戰略預算指標措施體系并非通用,因為它所反映的是所針對企業的戰略特征及特定要求,也要圍繞所針對企業環境來實施。而且企業集團戰略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還要考慮各個時期企業及社會的變化因素,所以它是個動態可變的過程,需要企業定期更新預算戰略管理體系內容,做到常更常新,始終保持企業集團的經濟狀況運轉流

對接,確保會計核算的持續性。

再次,安全機制。一是訪問認證設置?;ヂ摼W本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也因此具有安全隱患,為確保財務數據的安全性,服務商則需要對用戶進行授權,才能降低泄密的可能性。二是數據安全。從數據傳輸來看,安全隱患較為嚴重,所以在進行傳輸時需要對數據進行加密,而中小企業也能夠對SQL數據庫進行加密。三是網絡穩定性。[2]中小企業在處理財務數據時,需要配備雙網路。同時還要確保網絡持續供電,保障傳輸的穩定性。四是商業秘密安全。中小企業為防止商業機密泄露,需要分類管理數據信息,降低泄露的可能性,并完善動態防護機制建設,及時洞察違規問題。服務商也要加強對自身員工的教育,防止在服務過程中發生不誠信的現象,影響到商業安全。

最后,會計信息披露機制。會計信息披露問題非常敏感,一些財務信息造假的現象也非常多。就應用范圍而言,使用會計信息的有管理人員和消費者以及員工等,各主體對于信息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關注的焦點并不相同。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經營問題,部分企業為對企業的形象進行維護,往往會弄虛作假,進而帶來更大的危機。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移出真實的數據來做出決策。而云服務商具有監督服務信息的職責,并且在特定條件下,計量規則并不能作假,從這個角度而言,云端數據的真實性與可信度更高。如果云服務商可以實現平臺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社會也必然會對其大力支持。

34云計算與會計信息化系統相結合

自從云端技術產生后,會計信息化受其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中小企業對業務流程和數據庫系統的銜接更加重視,逐漸細化對利潤和報表等模塊的處理流程,并且依據各環節的內容與數據,厘清其中的勾稽關系。從結合的視角來看,也可以使用價值鏈分析法,對于低增值的資源,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租賃,并且對于增值業務投入更多的精力,從而對企業進行區分。中小企業要想利用云計算,還需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正確地區分其會計信息化的架構。并根據服務對象的差異,來選擇架構,進而確保各個層次都能夠充分發揮其在信息化進程中的作用。

4結論

就構建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模式而言,云計算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在此背景下,中小企業的需求都能夠得到合理的滿足,企業發展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支撐。中小企業利用云計算還能夠掌控好自身的財務流程,并共享數據信息,徹底變革以往的辦公方式。要確保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還需加強對人才的培養,進而拓寬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楊華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和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232

[2]曹前會計信息化對財務管理一體化的對策研究[J].財會通訊,2014(24):11-12

q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為幫助我國企業經濟高效地披露其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及其績效信息,滿足企業利益相關方科學決策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需求,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和“兩型社會”建設,借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之契機,提出了基于企業綜合分類,不同企業采用不同披露模式,披露不同環境會計信息并接受不同監管要求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

【關鍵詞】 企業; 環境會計; 信息披露; 模式; 創新

我國因在2013年人均碳排放量就超過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超過歐美國家總和[ 1 ]而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和強大的國際壓力。如何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成為黨和國家及全國人民的當務之急。督促作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主體的企業[ 2 ]依法披露其責任履行情況的環境會計信息,既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必然要求,更是投資者和政府環保監管部門及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進行科學決策的客觀需要。

一、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標

劉金彬等(2013)[ 3 ]通過對環境產權理論、信號傳遞理論、環境受托責任理論等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依據與動因分析研究后認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標是:企業向投資者、政府環保監管部門、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科學分析與客觀評價企業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并進行經濟決策提供相關、可靠的環境會計信息。其中,環境會計信息至少應當包括企業開展環境活動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產生影響的環境財務信息和取得的環境績效信息兩個方面。

二、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面臨的新要求

我國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及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目標,就必然要求作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主體的企業承擔其社會責任,并以提供高質量環境會計信息的方式向利益相關方報告其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及其績效情況。因此,筆者認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面臨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企業應披露反映企業遵守環保法規、提升環境績效等情況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以證實其履行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2.企業應披露高質量的環境會計信息,以幫助利益相關方科學分析、評價企業環保責任履行情況,并進行經濟決策。

3.企業應遵循國家環保法律制度,選擇適用的披露模式充分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

4.企業應依法接受投資者、政府環保監管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對其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情況的監督。

如何化解環境問題這一企業“第一號挑戰”[ 4 ]是當今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因此,根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目標及其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制度創新與機制創新,構建既科學實用又經濟高效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是切實推進我國生態文明與“兩型社會”建設,實現社會低碳、綠色轉型神圣而緊迫的歷史使命。

三、創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指導思想

科學適用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有助于企業實現經濟高效地披露其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及其績效信息以幫助企業利益相關方科學決策的目標。但“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并“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固化改革成果的同時更為改革提供框架、理念、方法及穩定性與規范性保障[ 5 ]。因此,探索創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要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制定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這一生態文明領域改革頂層設計戰略規劃基礎上,樹立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正確理念,既要堅持正確的方向,更要遵循激勵與約束并舉、主動作為與國際合作相結合的原則[ 6 ],用好法律這一治國之重器,發揮好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7 ]。即在探索創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時,既要堅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引領包括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在內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與實踐探索,更要堅持用“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破除阻礙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機制體制障礙的根本動力,堅持用“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及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和實踐規范的根本保障。

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創新思路

歐美等國際實踐成功經驗與研究表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水平和披露質量,與企業的規模、所在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受到社會關注程度呈正相關關系[ 8-9 ]。我國學者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 10-12 ],同時得出了歐美國家普及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成功源于國家完善的環保法規對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強制性要求、會計準則及其有效的規范與指導,并得出加強政府管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披露質量的結論。因此,筆者認為,我國需要綜合運用現有先進研究成果,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遵循重要性、成本效益與適用性原則,充分考慮影響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將生產經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企業規模、受社會關注程度、信息提供能力等作為標準對企業進行綜合分類(詳見表1),再分別根據國家環保法律制度規定及不同類型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方面的特殊性,明確企業類型及其披露內容、披露機制、披露方式、披露形式等(詳見表2),以構建適用于不同類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模式,幫助企業經濟、高效地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滿足利益相關方進行科學決策的需求。同時,可根據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進展情況,逐步擴大披露主體范圍,充實披露內容,提高披露要求,變更披露機制,為企業利益相關方科學決策提供更充分、更相關、更可靠的信息,實現披露目標。

下面,筆者分別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主體、披露內容與披露方式、披露形式及其披露機制等方面介紹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創新構建思路。

(一)完善制度,明確并擴大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體的范圍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與規范作用[ 7 ]。習近平同志曾指出:我國過去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部分都與法治不完善有關。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來推進[ 13 ]。將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等環保工作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來深刻把握,進一步完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并以法律制度的方式來明確并擴大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體的范圍。如我國可借建設現代法治國家之良機,通過修訂完善與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公司法》、《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制度的途徑,明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責任主體地位與法律依據。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創新構建,將給企業一定的動力和壓力,從而擴大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體的范圍。

(二)根據企業類型,明確并逐步充實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

完善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除明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體責任外,還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與“量能負擔”原則,明確規定不同類型的企業應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內容。其中,尤其要嚴格界定那些對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規模大、受社會關注度高且信息提供能力強的上市公司和其他重污染行業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在當前尚存在未根本破解企業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等核算瓶頸問題的現實情況下,我國可借鑒國際上的成功實踐經驗,先將易確認、計量的環境成本、環境負債等信息納入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然后再根據環境會計核算等瓶頸問題破解的進展情況,逐步充實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唯有如此,才能既確保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又能適度提高環境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完整性,提高環境會計信息及其披露質量,實現披露目標。

(三)革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

鑒于目前制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環境會計要素核算等瓶頸問題尚未取得實質突破,我國尚無法采用傳統財務報告系統來簡便易行地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因此,我國可借鑒國際成功的實踐經驗,允許企業采用定量披露與定性披露相結合的方式來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具體做法是:(1)對環境成本、環境負債等理論研究比較成熟,能確認并可靠計量的環境會計要素信息,要求企業以貨幣化的定量信息方式集中披露;(2)對企業遵循的環保理念、環境政策、管理目標、環境管理活動及其社會影響(含獲得的表彰獎勵等社會評價)等方面的信息,允許企業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來披露;(3)企業在節約資源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與減少污染物排放及增加廢棄物循環利用等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可定量化的環境績效信息,則要求企業采用定量信息方式披露。

(四)根據企業信息提供的能力,確定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

我國在完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時,可在企業綜合分類管理的基礎上,借鑒國際成功的實踐經驗,明確規定各類型的企業應采用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企業可采用的主要披露形式及其適用范圍如下:

1.企業網站。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A類企業。該類企業因其生產經營活動對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或承擔重大社會責任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應向企業利益相關方充分披露有助于其評價企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履行及其績效情況并進行經濟決策的高質量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企業通過在官方網站設專欄形式,全面披露企業環保理念、環境目標、環境政策、環境活動產生的財務影響及環境績效等信息并實時更新,實現披露目標。

2.編報獨立環境報告或其他社會責任報告。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以下三類企業:一是上述A類企業,除通過企業網站實時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外,還需要通過編報獨立環境報告或在其他社會責任報告中列專章的途徑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二是B類企業,該類企業對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因此,需要根據重要性原則,通過編報獨立環境報告或在其他社會責任報告中列專章的途徑全面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三是C類企業,該類企業對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應通過編報獨立環境報告或在其他社會責任報告中列專章的途徑全面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3.財務報表附表。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以下五類企業:一是A類、B類和C類企業,因其對生態環境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或因承擔重大社會責任而被社會高度關注,因此,除按照上述途徑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外,還應在財務報告中以財務報表附表形式,單獨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以便為信息使用者集中提供相關、可靠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二是D類企業,其環境事項將會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需要通過財務報表附表形式單獨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為信息使用者考核企業受托責任與科學決策集中提供相關、可靠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三是E類企業,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但規模較大,企業環境事項也將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產生一定影響,但通常不會將環境事項及其財務影響作為重要事項來管理和核算,因此,可以定期編報財務報告,以財務報表附表途徑相對集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4.財務報表附注。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以下兩類企業:一是F類企業;二是G類企業。這兩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生產環境影響較小,環境事項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產生的財務影響較小,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利益相關方經濟決策影響不大,因此,可以財務報表附注形式披露。

5.企業信息簡報。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H類企業。其環境事項對企業產生的財務影響很小,且企業信息提供能力有限,因此,可不要求其通過財務報告系統來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只需要企業通過定期編報信息簡報途徑來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即可。

6.臨時公告與新聞發布會。這種披露途徑主要適用于A類、B類、C類和D類企業發生的環境事故可能產生較嚴重及以上的環境影響事件時,其對生態環境和社會公眾等產生較嚴重影響,且該影響必將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產生一定影響。因此,企業需要通過該途徑及時、全面地向政府環保監管機構、社會公眾和投資者等利益相關方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7.企業環保手冊。這種披露途徑通常適用于環保意識強、環保觀念先進、自覺開展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該類企業可通過派發企業或產品環保手冊,宣傳企業先進的環保理念和良好的社會責任履行業績,并披露企業部分環境會計信息。它對宣傳企業環保觀念、塑造企業良好社會形象有積極作用。

8.新媒體。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科技成果和環境事項法等先進研究成果,通過企業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向企業利益相關方披露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影響的環境事項。該種披露途徑適用于自覺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所有企業。

除此之外,規模較大的普通企業和上市公司還可以采用董事會報告、招股說明書等形式向企業利益相關方披露環境會計信息。規模較小的企業則可以采用布告欄、宣傳櫥窗和宣傳畫報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披露環境會計信息。

(五)創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機制

溫家寶曾指出:“應對氣候變化,重在機制保障?!盵 14 ]筆者認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機制主要包括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機制和監管機制兩個方面。

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機制主要有強制披露機制與自愿披露機制兩種?;谖覈髽I當前所面臨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新要求,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建立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不同類型的企業適用不同的披露形式、方式,披露不同的信息(內容),并接受不同監管要求的披露機制。其中,對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受社會關注度高、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及信息提供能力強的上市公司均應采用強制披露機制;對生態環境影響很小的其他企業則可采用自愿披露機制;介于兩者之間的其他企業,根據其所屬企業類型分別采用差異化的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結合的披露機制。

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為保護(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供需雙方的合法權益,需要制定信息披露規則并實施嚴格的監管。習近平同志曾明確指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大部分都與其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有關[ 13 ]。同時,國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踐經驗表明,嚴格的監管和信息透明是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 15 ],企業各利益相關方的促進、政府的推動、社會的關注、企業自身的努力等多方協同是推動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走向規范化、普及化的強大力量[ 16 ]。因此,我國應建立并完善以企業利益相關方監管為核心,政府環保監管機構為主,社會監管為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維度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監管體系,以及根據各方監管結果給予激勵或懲罰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機制。

綜合上述,筆者根據企業綜合分類及其披露內容、方式、形式及機制等內容,編制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匯總表(表2)。

除此之外國家還應通過調動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與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踐探索,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企業環境會計報告準則,開展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專業人才培養與從業人員培訓,完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導規范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對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工作的指導和幫助。尤其是吸收了專業團隊和企業等集體智慧,經過實踐檢驗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導規范,必將是適應我國國情、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質量的指導規范。

我國實現包括生態文明在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目標及國家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必將促進我國包括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在內的法律制度體系、社會監管體系日益發展、完善,必將為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創新與完善提供新動力和新機遇,進而促進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研究與披露實踐。

【參考文獻】

[1] 網易環球眼.中國人均碳排放首次超過歐盟,占全球總量近三成[EB/OL].網易: http: // world.163.com / 14/0922 / 08 /A6NUUT4300014OQQ.html?src=se6_newtab,2014-09-22.

[2] 胡世強,劉金彬.生態文明視野下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基于成都市工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J].財經科學,2012(8):84-91.

[3] 劉金彬,張翼飛,曹明才,等.基于節能減排與低碳發展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構建[J].商業會計,2013(21):10-14.

[4] 楊紀琬,沈小南.國際會計的重要發展: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第九屆會議情況簡介之一[J].會計研究,1991(5):1-10.

[5] 人民日報評論員.法治讓國家治理邁向新境界:四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N].人民日報,2015-02-28(01).

[6] 人民日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人民日報,2015-09-12(01).

[7] 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 politics /2014-10 /23 /c_1112953884.htm,2014-10-23.

[8] 王妍,楊美麗.中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綜述[J].當代經濟,2011(18):115-117.

[9] 羅斯·L.瓦茨,杰羅爾德·L.齊默爾曼.實證會計理論[M].陳少華,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198-216.

[10] 湯亞莉,陳自力,劉星,等.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狀況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6(1):158-159.

[11] 王建明.環境信息披露、行業差異和外部制度壓力相關性研究[J].會計研究,2008(6):54-62.

[12] 劉海英.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綜述與展望[J].財會月刊,2010(9):67-69.

[13] 王敬文.習近平詮釋環保與發展:綠水青山就是生產力[EB/OL].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xwzx/

gnsz/szyw/201408/15/t20140815_3360500.shtml,2014-08-15.

[14] 溫家寶.凝聚共識 加強合作 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歷史進程: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R].2009-12-18.

[15] 中國環保網.美博士:嚴格監管和信息透明是加州水污染防治關鍵[EB/OL].中國環保網: http: // www.china-ep.com/news/201405/15/1764.html,2014-05-15.

[16] 董延安,姜琳敏.西方發達國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比較與啟示[J].會計之友,2011(25):89-91.

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為重要支柱型產業的建筑行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同時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在建筑行業方面的施工材料與人力成本都在逐年增長,這就對相關建筑行業會計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顯得意義重大。本文針對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的作用與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建筑施工 經濟發展

我國傳統的會計核算中,以人工計算為主,極少地采用數據分析與電子設備的計算方式,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以往會計工作中的繁難性壓力。將數據信息化的操作方法,有利于增加建筑業會計工作的效率,同時能大大的增加數據計算與存儲的能力。將數據信息化應用于建筑施工企業會計工作之中,應當關注行業的本質,從根本上幫助會計處理在分析計算中遇到的復雜問題,以此實現在經濟與社會價值的雙重貢獻。

一、會計信息化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作用

(一)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行業本身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人員的流動性大等特點,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會計的工作相較于其他行業的會計工作要相對復雜、其工作難度也要更大。而數據信息化能大大增加數據的分析計算能力,即便是在數據的大量涌入時,計算機也可以同時進行分析計算,輔助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與處理。例如在進行原始的數據記錄時,僅需要人工輸入相關數據信息,計算機便可以自主完成相關計算與后續的分析總結工作。將大量的數據計算工作交由計算機進行處理,這樣專業會計人員就可以將空余出的時間應用于財務管理與相關工作的安排之中。在減少會計人員工作量的同時,也大大的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二)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會計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對于整個建筑工程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但盡管是擁有多年經驗的會計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如果僅僅是輸入基礎數據與信息,復雜的計算由計算機來完成,則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錯誤的出現,大大地增加了數據的準確性,同時計算機可以自主完成后續統計與數據管理工作。因此,會計工作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忙著平賬與編報,而是更多的關注財務管理,這樣才是借助于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效益。

(三)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在建筑施工企業會計進行財會信息管理的時候往往利用網絡來進行數據采集,同時企業各部門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傳遞財務信息,而基層的各單位則可以共享得到相關信息。而企業管理者更能夠及時而精確的了解企業的財務信息,方便管理者制定企業計劃或調整戰略方針,實現對企業財務的有效管理,推動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四)提升管理者決策的科學性

現將數據信息的處理過程交由計算機負責之后,可以避免在會計核算的中間環節中被人為地修改數據,有效地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而計算機對于數據的高速處理,使得整體財務信息的處理速度大大提高,增強了財務信息的時效性與真實性。而計算機直接對計算數值進行整理與匯總,得出的數據信息能夠直接的反映出企業的現狀,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可以科學而有效的作出決策,更加科學的管理企業。

二、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實現

(一)前期準備

會計信息化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概念,因此應當充分的完成其前期的準備工作,為會計信息化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對于每一位財務人員都應當進行培訓,使其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接受這樣的一種信息化與財務結合的工作方式,意識到這樣的方法對于自身的工作是有助益的。其次管理者應當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做好此項工作,在企業內部對于員工進行培訓,挑選合適的人員到相應的崗位來工作,最大程度的發揮會計信息化的作用。

(二)購買相關軟硬件

在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之前應當購買相應的軟件技術與硬件設備。企業管理者應當挑選合適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硬件設備與軟件技術,而不必一味地去追求價格高昂的硬件設備。因為只有符合自己企業現狀的才是最合適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

(三)制定合理的財會制度

要實現企業會計信息化,購買相應的技術軟件與硬件設備是不夠的。還需要配置相應的核算標準并且統一會計科目代碼,將企業設定的標準統一的嵌套于系統之上才能真正的實現會計信息的自動化處理。因此企業必須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現狀的財會制度,有效而合理的實現會計信息化。在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業具有涉及企業多、行業面廣等的特點,債務與債權單位的變化較大,因此無法統一的在系統中設置會計科目代碼,只能通過企業自身的財會制度來規范相關數據,因此企業必須要求相關操作人員在處理的時候保持一致。

三、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對于企業的意義重大。它將企業的基礎數據進行計算,然后統一整理歸總于數據庫中,最后直觀而簡單的展現給企業的管理者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這樣準確而有效的提供企業財務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管理者作出正確的決策,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的會計信息化有其十分重要的存在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林閩渝.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價值與實現[J].價值工程.2012(25):72-73.

[2]李永寧.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問題與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19):277-278.

[3]李秋梅.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J].新財經.2013(1):171-173.

[4]楊建產.淺談工程施工企業會計的信息化[J].中國經貿.2011(24):56-57.

[5]吳近.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探究及治理措施[J].房地產導刊.2014(35):341-342.

[6]劉春燕.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剖析及解決對策[J].中國經貿.2015(2):256-257.

上一篇:個人信息泄露論文下一篇:醫療信息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