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傳播學范文

2024-03-28

文化傳播學范文第1篇

我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 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近年來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突飛猛進, 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成為推進各地旅游業發展的一項有效策略, 地方旅游文化的開發與傳播有助于旅游業的發展。尤其對于一些有著獨特地理環境和悠久歷史文化資源的少數民族地域, 發展其旅游文化產業更具有天然優勢。因此, 探究旅游文化的傳播和傳播方法成為地方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由湯礪鋒撰寫的《后藏旅游文化與傳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4月出版) 一書, 對我國旅游文化的傳播與應用研究提供了很高的參考價值。該書是作者在西藏日喀則援藏工作3年期間, 對當地文化與實際工作的深入認識與經驗總結。該書在分析后藏旅游、后藏文化資源內容及變化的基礎之上, 提出了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旅游文化傳播建議, 這對提高我國旅游文化傳播效益和擴大旅游文化的影響力, 以及促進后藏旅游文化傳播與推進后藏旅游市場的積極開拓, 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旅游市場開發與維護過程中, 文化傳播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市場的開拓更離不開文化的傳播, 其實旅游市場開拓的過程就是旅游文化傳播的過程。

《后藏旅游文化與傳播》一書共分為八章, 在第一章后藏旅游者的文化負載中, 主要論述了旅游者的文化差異、后藏旅游者的文化動機與調查、區域性文化特征與民族性格等內容。第二章論述了旅游客體文化, 即旅游資源的文化審美, 具體闡述了旅游文化審美構成要素與特征、后藏高原景觀與審美, 以及后藏建筑藝術、音樂藝術、唐卡藝術、寺廟建筑、藏餐文化等。第三章論述了旅游介體旅游業的經營文化, 分別闡述了后藏旅游企業文化現狀、后藏旅游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旅游經營者的文化動機等問題。第四章重點論述了旅游目的地文化, 具體闡述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紅河谷文化、薩迦文化和吉隆文化等。第五章論述了后藏旅游文化傳播理論與實踐, 具體闡述了旅游傳播的理論基礎、旅游是一種特殊的傳播模式、旅游傳播系統構建、旅游傳播的功能、旅游傳播的模式與比較等問題。第六章主要論述了民族旅游與旅游跨文化傳播。第七章論述了后藏旅游品牌的塑造與全媒體傳播, 具體闡述了日喀則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地域品牌提升后藏旅游文化附加值、區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設體系評估和旅游品牌形象的全媒體傳播等問題。第八章重點論述了后藏旅游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傳播, 具體闡述了旅游企業品牌塑造的必要性、旅游企業品牌競爭力、旅游企業品牌形象塑造和旅游企業品牌形象傳播等。

要想做好旅游文化的傳播工作, 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在旅游文化傳播中還存在很多不足, 諸如政府與地方媒體合作力度不夠、政府主辦的具有地方旅游特色的會展節慶活動社會影響力較小、旅游文化產品精品少與品牌化程度低、旅游文化傳播手段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失文化與旅游結合管理體制等。究其原因主要有旅游文化傳播人才匱乏、旅游文化傳播活動資金投入少、旅游文化傳播政策供給不足、旅游文化傳播觀念有待改善等因素。為了加大我國旅游文化傳播與宣傳力度,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與策略:第一, 要實現跨文化交流, 提升文化軟實力以促進地方特色旅游業的發展。第二, 要提升對旅游文化傳播的政策支撐力, 穩固旅游文化傳播資源基礎, 不斷挖掘旅游資源文化內涵, 打造文化旅游產業。第三, 要找準市場定位樹立區域旅游形象;完善旅游文化產品體系, 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線路;重視與探索演藝旅游事業的發展與途徑。第四, 要發揮地方政府對旅游文化傳播的戰略引導力, 如制定地方旅游文化資源開發戰略與模式、制定旅游文化傳播發展策略。第五, 要形成地方旅游文化傳播的區域互動力, 加強與其他省市的旅游合作, 以建立大區域旅游聯合體, 推動地方旅游文化的國際傳播。第六, 要加強網絡環境下旅游文化傳播之道, 整合旅游網絡資源, 打造旅游文化傳播平臺, 發揮網絡媒體傳播優勢, 開發旅游文化資源, 優化網絡旅游開發環境,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創新網絡環境下特色營銷傳播方式。第七, 要發揮導游人員在傳播旅游文化中的審美引導作用, 積極探索導游人員旅游文化傳播的途徑與方法。在旅游文化傳播過程中, 導游人員可以說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這就要求導游人員要具備很高的文化素質和豐富的本地域旅游文化知識, 還要在言談舉止和行為活動上具備很高的素質??傊? 旅游文化傳播對旅游者、旅游媒介和旅游產業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積極探索旅游文化傳播方法和有效途徑, 對建立與完善我國旅游文化傳播新機制和發展旅游產業, 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文化傳播學范文第2篇

一高校統戰文化存在的問題

1. 少數黨外人士缺乏對統戰文化的認同感

隨著世界各種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趨勢加強, 高校文化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少數黨外人士或受其留學海外背景影響, 對西方文化推崇備至;或受其社會閱歷影響, 對傳統封建文化諱莫如深。唯獨統戰文化, 在少數黨外人士心中一直缺乏認同感, 對統戰文化是否真正存在持質疑態度, 對統戰文化能否發揮作用持否定的態度。

2. 高校統戰文化內涵尚待挖掘, 其吸引力仍待提升

少數黨外人士缺乏對統戰文化的認同感, 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高校統戰文化的內涵不夠深邃, 吸引力不及其他成熟文化強大。國內學界對統戰文化的內涵有了初步的研究, 但尚未就其定義達成統一的共識。這導致高校對統戰文化內涵的發掘深度還處于表層, 并且高校統戰文化外延的進一步豐富也受到了限制。這些問題歸咎于高校統戰文化起步晚, 不夠成熟。這導致高校統戰文化的吸引力被削弱, 群眾基礎不夠廣泛。群眾基礎不夠廣泛又進一步導致高校統戰文化發展緩慢。

3. 網絡“三俗文化”對統戰文化的侵襲

伴隨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 網絡文化隨之滲入高校的每一個角落, 但網絡文化良莠不齊是不爭的事實。當代高校師生作為網絡技術的主要使用群體, 沉浸在雅俗并存的網絡文化中。而網絡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三俗文化”, 已成為影響高校師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消極因素。網絡“三俗文化”誕生于社會, 蔓延于網絡, 其影響力、吸引力大, 往往會在當下“眼球經濟”的快餐文化氛圍中擁有大量受眾。而初生的統戰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就有待提升, 在與網絡“三俗文化”爭奪受眾的較量中有時還處于下風。

4. 高校統戰文化的邊緣化趨勢

當前高校文化發展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有一枝獨秀的黨建文化、有繽紛多彩的校園文化、有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 也有異域風情的西方文化。幾乎每一種文化都擁有大量的追隨者。但就在這個文化多元化的高校中, 統戰文化卻往往被其他文化的光芒所覆蓋, 并出現邊緣化的趨勢。這種邊緣化趨勢會導致高校師生對統戰文化的參與度不高, 而參與力量的不足會進一步加深高校統戰文化的邊緣化趨勢, 造成惡性循環。

二從理論創新中尋找提升高校統戰文化軟實力的路徑

為應對上述問題, 高校統戰文化亟須進行理論創新, 對理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借助傳播學理論, 進行統戰文化理論與傳播學理論的跨學科研究;參考軟實力理論, 進行統戰文化理論與軟實力理論的交叉研究;重視傳播學理論與軟實力理論的發展, 進行統戰文化理論與傳播學理論、軟實力理論的協同創新。

1. 統戰文化理論內涵的深度挖掘

國內學界普遍認為:“高校統戰文化是指以高校為背景開展的統一戰線工作的反映, 并隨統一戰線的發展而發展的一種特殊社會文化形式, 是以高校黨委和高校內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為主體, 以統一戰線為主要內容, 高校師生共同營造的一種人文氛圍?!钡? 對我國高校統戰文化問題的研究, 僅僅從文化層面去審視, 就會局限高校統戰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的挖掘。誠然, 高校統戰工作的內涵離不開文化理論, 統戰文化首先就是以一種文化的形式存在并發展的。但是這種文化如何傳播, 在傳播過程中如何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卻是涉及傳播學的理論知識。而文化傳播的成效, 如何轉化為高校的軟實力, 則又涉及軟實力理論。所以, 高校統戰文化理論內涵應以文化理論為基礎, 融合傳播學理論、軟實力理論等跨學科理論知識, 高校統戰文化理論的內涵與外延才會更加豐富和完善。

2. 統戰文化理論與傳播學理論的跨學科研究

傳播學理論與統戰文化理論的跨學科交叉研究, 是統戰文化理論發展的新增長點。運用傳播學理論, 也是統戰文化理論發展瓶頸的突破口。運用新媒介的“魔術子彈效應”傳播學理論, 提升黨外人士對統戰文化的認同感;運用重視受眾的“使用與滿足”傳播學理論, 增強高校統戰文化軟實力;運用傳播學的“把關理論”, 凈化統戰文化的網絡生態;運用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 通過“議程設置”, 使統戰文化進入主流視角。利用傳播學理論, 解決統戰文化所遇問題, 實現統戰文化理論與傳播學理論的跨學科融合。

3. 統戰文化理論與軟實力理論的交叉研究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軟實力理論。他認為軟實力可以來源于政治價值觀、文化和外交政策。其中, 文化吸引力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最為人們所關注。國內已有學者從凝聚力、吸納力、傳承力、感染力、創造力和傳播力的角度研究統戰文化在提升福建文化軟實力中的突出作用??上г撗芯烤窒抻诟=ǖ赜蛭幕芯? 對高校統戰文化的普適性不足。統戰文化作為高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高校軟實力提升的亟待關注的主要研究部分。在此基礎上, 統戰文化理論與傳播學理論、軟實力理論協同創新, 才能最終達到提升高校統戰文化軟實力的目標。

三從傳播實踐中尋找提升高校統戰文化軟實力的路徑

1. 運用新媒介的“魔術子彈效應”, 提升黨外人士對統戰文化的認同感

“魔術子彈效應” (The Magic Bullet Theory) 又稱為“皮下注射理論”, 是傳播學早期的媒介效果理論?!澳g子彈效應”認為:“大眾媒體的信息一旦傳播到受眾, 就會產生強大而相對一致的效果, 就像用魔術子彈射擊或用針頭進行皮下注射一樣?!蔽⑿?、易信等移動互聯網新興媒介有著大量的客戶群, “魔術子彈效應”在這些新媒介中的作用尤為明顯。所以, 統戰文化應該與時俱進, 增強移動傳播能力, 使統戰文化在移動傳播時代占有一席位。通過移動傳播, 高校統戰文化產生“魔術子彈效應”, 提升黨外人士對統戰文化的認同感。

2. 重視受眾的“使用與滿足”, 增強高校統戰文化的吸引力

“使用與滿足”理論“特別強調受眾的作用, 突出受眾的地位, 認為受眾通過對媒介的積極作用, 實際上制約著整個傳播過程, 而受眾使用媒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以往高校統戰文化的傳播主要從傳播者即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發, 主要考慮需要將什么內容的統戰文化傳播給受眾, 而現在則更加重視受眾的使用與滿足。從受眾角度出發, 通過分析受眾接觸信息的動機以及需求, 來考察高校統戰文化傳播給受眾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 從而提高受眾對高校統戰文化的關注度, 增強高校統戰文化的吸引力。

3. 通過對網絡“三俗文化”的“把關”, 凈化統戰文化的網絡生態

“把關人” (Gatekeeper) 理論是傳播學的又一經典理論, 最早由美國傳播學家庫爾特·盧因提出。該理論認為:“在信息流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 只有符合群體價值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渠道, 傳給受者, 因此‘把關人’會影響受者對信息的接觸和理解?!睂W絡“三俗文化”的“把關”即是對網絡“三俗文化”進行過濾和屏蔽, 這樣既起到凈化統戰文化的網絡生態的作用, 又能減少網絡“三俗文化”對統戰文化傳播的干擾影響。

4. 通過“議程設置”, 使統戰文化進入主流視角

美國傳播學家馬克斯韋爾·麥庫姆斯的議程設置理論認為:“不管是哪種媒介, 將重點放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便向受眾傳達了一種強烈的信息, 影響他們認識哪些是當前最重要的議題?!贝蟊妭鞑ルm然不能決定受眾對統戰文化的具體看法, 但高??梢赃\用議程設置理論, 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議題的先后次序, 來有效地影響受眾關注高校中的哪一類文化。最終通過“議程設置”, 高校能達到使統戰文化進入主流視角的目標。

摘要:作為黨的統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校統戰工作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基礎。本文從傳播學視角分析了高校統戰工作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并從理論創新和傳播實踐中尋找提升高校統戰文化軟實力的路徑。

關鍵詞:傳播學,統戰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美]麥庫姆斯.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輿論 (郭鎮之、徐培喜譯)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2]曹慶新、茹陽、孔丹.加強新時期高校統戰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3 (4)

[3]侯釔氾、李方祥.統戰文化在提升福建文化軟實力中的突出作用研究[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3 (3)

文化傳播學范文第3篇

大眾傳播所帶來的功能異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傳播既是指訊息從傳播者流向受傳者的傳遞, 也是指一種意義的協商與交換的過程, 但這兩種現象具有不同的社會學意義。人類早期傳播活動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 它對于早期人類來說具有某種本質合理性意義, 傳播在本質上體現著“為人”的價值。這樣的傳播活動不可能是信息單向流動, 而只能是建立在意義協商交換基礎上的信息互動與共享過程, 通過這樣的傳播, 人類的整體生存經驗得到豐富, 人類的現實生存也才得到有效保障。因此, 信息傳遞只是人類整體傳播活動的內在組成部分, 意義的協商、交換與共享這樣的界定更接近于傳播作為人的社會性存在這樣的本質。

以人的尺度為價值取向, 人類的精神交往活動必然強調各主體思想與意見的自由傳達。但是隨著大眾傳播的出現, 人類傳播行為發生了深刻的結構性轉型, 信息的自由流通逐步衍生出某些“非人”屬性。由于印刷機、無線傳輸技術、光纖技術、電子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傳播技術在傳播領域的廣泛運用, 信息的自由流通水平顯著提高, 大眾傳播由此逐漸發展成一個專門的職業, 傳播者隨之演變成一個以傳播為業的行為集團。在傳播的這個結構性轉型過程中, 原始意義上作為意義互動協商的傳播演變成大眾媒介的獨自發言、受眾被動接受這樣一個信息單向流動過程, 具有主體性與參與意識的受者因此也演變成匿名的沉默的大眾。與此同時, 傳受雙方的關系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過去傳播參與者之間的協商合作關系演變成傳者主動發布信息進而擁有支配性地位、受者因接收信息而形成對傳者的依附性這種不平衡關系。于是, 眾多普通社會成員由于成為傳播受者而幾乎完全失去了表達思想、交流其與他人及世界的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個體經驗的可能性, 他們作為社會行為主體的主體性地位基本喪失, 其主體性作為的最高表現只能是選擇某些特定的內容接受或不接受。

跨文化傳播的雙重鴻溝。作為現代現象, 跨文化傳播主要表現為大眾媒介的跨文化信息傳遞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文化間的個性差異及其文化中人的頑強種族中心主義意識成了跨文化大眾傳播的阻礙性力量, 為了越過這個障礙, 生產某種迎合人類普遍文化需要的媒介產品也就成了實現媒介經營全球化戰略的必由之路, 而真正能夠超越文化差異性、體現人類普遍性的, 只能是那些滿足感官生理愉悅與淺層次需求的娛樂化媒介產品與消費性大眾文化。在實踐中, 精于生產這種文化產品的正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大眾媒介。經濟發達國家和它們的媒介大公司在當今世界文化領域和文化市場中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它們強有力地支配著全球大眾傳媒市場。

從這個意義上說, 跨文化傳播面臨著雙重鴻溝:一方面, 世界化的大眾傳播對受眾主體性的剝奪使傳播的交流協商機制受到損害, 單向度的傳播銷蝕了受傳者的個體主動性和豐富性, 而使其成為跨文化傳播語境中一個極度同質化的抽象符號;另一方面, 不同質的文化差異構成了跨文化傳播的天然屏障, 加上意識形態、經濟利益、文化認同的心理需求等因素的作用, 以及不同文化體系在世界文化地圖上的位勢差異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滲透與抵制、曲解與誤讀, 信息自由流通的合法性地位作為跨文化傳播的文化倫理基本準則已經動搖。

跨文化傳播的文化悖論

跨文化傳播的文化歷險不僅僅發生在個體層面, 文化群體如民族、國家以及其他更大的文化群落同樣會面臨文化隔膜、文化誤解的跨文化情境。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 人類社會進入某種冷戰后時代, 以意識形態差異為分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 諸種以文化差異性與文化誤解為根源的跨文化沖突日益成為跨文化倫理的敘事主調。正如美國學者亨廷頓所說, 現代社會“重要的和危險的沖突不是社會階級之間、窮人和富人之間, 或以經濟來劃分的集團之間的沖突, 而是屬于不同文化實體之間人民之間的沖突”。如果當代最具高度組織性的文化實體———民族國家、區域性國際組織等再以其文化本位意識介入甚至煽動文化對立情緒, 這種文化沖突就表現出更大的危險性。

實際上, 民族國家等文化實體將跨文化傳播尤其是跨文化大眾新聞傳播作為有效手段納入其對內對外政策體系、以謀求政治經濟利益與文化威望, 正是20世紀以來政治文化現象的典型特征, 跨文化傳播也因此成為國際政治學創建者摩根索所說的“文化帝國主義”國家政策的核心內容。在摩根索看來, 文化帝國主義是一種與軍事帝國主義、經濟帝國主義并列的政策手段, 實施這一手段的國家通過向他國人民兜售、散播本國的意識形態、核心價值與文化形式, 努力“征服和控制人們心靈”的方式, 以“改變兩國之間的權力關系”。這樣看來, 世界各國都有文化帝國主義的政策傾向, 以謀求本國的基本價值觀在最大范圍內的廣泛認同。為達到這一目標, 宣傳性傳播在以國家為主體的傳播活動中被普遍使用, 跨文化傳播也因此淪為宣傳, 即“通過故事、謠言、報道、圖片以及社會傳播的形式, 來控制意見”?;诖? 20世紀被德國學者韋爾克稱為“宣傳的世紀”。

但是, 由于世界各國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個性及其發展水平的差異, 他們推行“文化帝國主義”政策的文化結果迥然不同。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由于其在世界政治經濟領域內擁有的主導與支配地位在推行的“文化帝國主義”政策過程中也獲得了極大程度的成功, 透過他們的文化視野所描述的世界幾乎成為世界的真實面貌。通過把自己描述的世界現實化, 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與闡釋世界的方式也在跨文化范圍內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

20世紀60年代以來, 在世界范圍內一直存在著有關當代跨文化傳播文化倫理的激烈爭論。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英美等國及其知識分子一直堅持信息自由流通以實現文化普世價值, 他們反對建立信息壁壘以阻撓文化與信息在文化間的自由流通。發展中國家以及英美以外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大力鼓吹以信息主權和保護世界文化多元體系為中心價值的世界信息新秩序理論, 以反對美國化文化的跨文化蔓延。但正如以解讀迪士尼產品的美國支配性而著稱的馬特拉所指出的, 這種新秩序理論同樣存在著“道義可靠性不足”:“有些國家的政府一方面大聲疾呼一種新的傳播秩序和以文化身份的名義創建統一信息的通訊社, 同時也不放棄在內部壓制言論自由、拘捕記者、禁演電影或電視節目。”馬特拉看到, 對于某些國家來說, 新秩序在一定意義上已經成了其國內藏污納垢的避難所。作為文化相對主義正當性的反證, 吉登斯注意到阿富汗塔利班所奉行的伊斯蘭教法對于婦女著裝、舉止及私人事務的嚴苛規定。他問道:“文化相對主義是否意味著所有的習俗和行為都同樣合理?”通過對當代文化簡單考察就可以發現, 在世界某些文化體系內, 種種否定個體價值、否定人的主體性意義的反現代文化現象依然普遍存在。這樣, 如果在跨文化傳播中片面強調文化多元主義, 實際上就意味著對這些反現代現象倫理價值的肯定。而且, 由于文化多元主義強調每個文化體系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尊嚴, 在當代跨文化傳播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等流動的現實情境下, 以文化多元主義為價值訴求的低位勢特定文化所能采取的反應, 就其消極表現可能是關閉文化邊界, 以杜絕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侵蝕;就其積極表現則可能是把維護本文化的絕對尊嚴推向極致, 從而走向種族主義以抵制、對抗甚至攻擊一切異己文化。

跨文化傳播的文化目標

在當代情境下建設符合“為人”的跨文化傳播倫理基本準則, 我們必須在信息自由論與文化多元主義基礎上超越其片面性并尋找新的道路。但是, 由于傳播參與者強烈的種族中心主義意識以及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挑戰其種族中心主義意識所帶來的心理不適, 避免種種外在和內在的文化沖突, 實現真正體現人的主體和意識的跨文化傳播也并非易事。因此, 強調“為人”的傳播, 強調傳播中人的主體性地位, 首先必須克服文化身份所賦予傳播參與者的種族中心主義意識, 放棄自身文化作為評判他人及外部世界唯一標準的優先性地位, 努力實現克里夫蘭所說的“對差異的愉快承認”。

另外, 傳播參與者的主體性同樣在跨文化傳播中通過移情及相互移情發揮積極作用。就其最直觀的意義來看, 移情是指用自己的感覺去“體驗”他人的感覺, 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移情也就是傳播參與者暫時懸置自我的文化視界而通過他種文化的生活思維方式感知、認識、判斷世界, 體驗他種文化的身份認同, 然后再回到自我文化的情境中審視這一過程。顯然, 移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 需要個體主體性的極度發揮。憑借移情, 個體在文化界河兩岸來回往復, 從而獲得某種超越自我文化與他種文化各自局限的新的品性, 雙腳平穩地踏行在文化界河的兩岸。

“為人”的傳播強調每一個傳播參與者的主體性地位, 謀求在傳播者之間建立某種具有主體間性的相互關系, 這一目標在大眾傳播成為跨文化傳播主要形式的今天, 顯得尤為艱巨, 但也尤為迫切。這一方面源于當代跨文化傳播文化處境, 另一方面也源于當代社會現實為我們設置一些與以往歷史截然不同的全球性議題。史蒂文森 (Nick Stevenson) 把它們歸結為四種與文化傳播有關的人類需要。史蒂文森認為, 當代生活諸如全球經濟的運作、全球變暖的科學論證、全球性疾病如艾滋病的預防等復雜性盡管遠遠超出了一般公眾的理解能力, 但文化內爆使它們成為平民百姓的文化世界, 現代公民需要知道這些專業知識的當今信息, 大眾傳媒有責任提供相關專門知識及專家的指導。這種需要為信息的自由流通提供了明確的合理性依據。但同時史蒂文森表明, 即使遙遠的“他人”也有表述自己需要的權利, 對于我們而言則有著傾聽這種表述的需要。忽視了這種需要, “我們”就無法判斷什么是我們真正的長遠利益。因而, 即使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 發展中國家的信息主權也應受到充分的尊重。

為人的而非為物的原則、對話的而非支配的原則、和平的而非沖突的原則。為人而非為物乃是我們評估跨文化傳播倫理價值的最基本要求, 它強調大眾媒介應該建立以滿足人的知與表達的需要為核心價值的公共傳播體系, 從而成為不同文化間交流與意義資源共享的平臺。這樣, 信息的自由流通就應為人提供盡可能豐富的信息與文化資源, 而不是摧毀人固有的文化價值體系, 信息主權也應成為保護個體文化及其文化中人的文化個性與文化尊嚴免受外來文化侵凌的屏障, 而不是以維持愚民或封建化統治為目標阻礙信息流通的閉關自守與信息鎖國。通過跨文化傳播, 文化或者說人的精神生活的豐富性也將獲得進一步的拓展, 作為主體的人因此才可能逐漸從自然世界走向自由世界, 人的主體性因此才可能獲得無上的自由。

“為人”的傳播必然要求跨文化大眾傳播彰顯各文化主體間的對話意識, 認為當代跨文化傳播現實中世界文化地勢圖上高位勢文化通過跨文化傳播對低位勢文化的文化侵略與文化支配有悖于跨文化傳播的基本倫理原則。如果某一文化體系作為整體受到異種文化的侵凌與支配, 其文化中人的可能選擇只能是, 要么附庸外來文化的影響進而淪為異己中心主義者, 要么強化自身的種族中心主義傾向從而滑向本土文化的原教旨主義者。

最后, 經歷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及此后眾多帶來重大人員傷亡、文明倒退甚至種族滅絕的局部戰爭等慘烈事件之后, 促進溝通、控制沖突、達致和平因此成為當代跨文化大眾傳播必然的歷史使命。人類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創造行為, 實現“跨文化沖突的有效管理”, 創建一個不同文化的人民都能和平共處的共同世界。

參考文獻

[1].J.費斯克等:《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4年版。

[2].D.莫利/K.羅賓斯:《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與文化邊界》,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

[3].林拓等主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前沿報告》,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版。

[4].S.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2年版。

[5].J.摩根索:《國家間政治》, 北京: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0年版。

[6].D.拉斯韋爾:《世界大戰的宣傳技巧》,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7].A.馬特拉:《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年版。

[8].A.吉登斯:《社會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版。

文化傳播學范文第4篇

云南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 歷史悠久, 民族眾多, 文化資源特別是民族文化資源尤為豐富, 自然資源極其多樣而神奇。因此, 云南被譽為音樂舞蹈的海洋、美術攝影的殿堂、影視攝影的基地、文學創作的富礦、民族文化的金礦。悠久、多樣、神奇、瑰麗的云南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作出重要貢獻, 也為云南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基礎。

自1996年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標以來, 云南省在促進文藝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培養文化人才等方面大膽改革、創新, 其文化知名度、影響力、競爭力和整體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在文化建設方面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電子音像、文藝娛樂、網絡、新媒體、體育、會展和鄉村特色文化等主導性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發展模式———“云南模式”, 并在全國形成了令人矚目的“云南現象”。目前, 文化產業已成為云南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

二、視覺文化及視覺文化傳播

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傳播技術迅速變革, 視覺文化時代早已悄然而至, 人們被各種各樣的視覺刺激———電影、電視、招貼海報、商品包裝、雜志插圖、書籍封面等包圍著。視覺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形態, “也就是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 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 特別是以影像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視覺文化, 不僅標志著一種文化形態的轉變和形成, 而且標志著人類思維方式的一種轉換” (1) 。而與之密切聯系的“視覺文化傳播”是“指經由形象媒介, 特別是影像媒介對廣義的可視形象實施傳播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和傳播形態” (2) 。

在視覺文化時代, 圖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為廣泛和更為自由的傳播, 而其他非圖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借助圖像、形象等視覺符號進行傳播。視覺文化時代的到來, 使得信息傳播更為快捷, 更為自由。在這樣的發展機遇中, 云南文化可以借助視覺文化傳播的優勢, 加大產業發展, 使其進一步深入人心, 擴大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三、云南文化的視覺文化傳播現狀

從總體上看, 目前云南省的文化產業初步形成較強的實力, 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 “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顯現, 正在實現從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強省邁進。

首先, 民族歌舞文化在這一方面表現突出。“云南是中國世居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份, 是一個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體, 多文化形態共生帶” (3) , 民族歌舞資源豐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視、廣播、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 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 走向京城, 走出國門, 打造成為云南的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態歌舞《云南映像》巧妙地將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質樸的藝術魅力結合起來, “并采用當代最先進的電子音、視頻和多媒體舞臺設備, 最大程度地再現了民間舞蹈的感觀氛圍, 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試聽刺激和心靈沖擊, 形成了一道與流行文化、時尚文化迥異的文化奇觀” (4) , 不僅成為云南省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而且也成為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風情歌舞《麗水金沙》以舞蹈詩畫的形式, 薈萃了麗江奇山異水孕育的獨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氣候, 亙古絕麗的古納西王國的文化寶藏, 通過優美多姿的舞蹈、動人心弦的音樂、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立體恢宏的舞蹈場面、出神入化的燈光效果, 全方位地展現了麗江獨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他諸如《七彩情》、《舞彩云》、《貝葉之光》、《蝴蝶之夢》、《印象麗江》、《納西古樂》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 讓觀眾在如詩如畫、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藝術景觀中, 深深感受到豐富多彩、充滿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藝術的巨大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

其次, 像麗水金沙演藝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映像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影視、演藝等龍頭企業培養了一批本土文藝人才并推出一批云南品牌的影視精品。以《諾瑪的十七歲》、《花腰新娘》等為代表的電影作品, 表現了少數民族人民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風貌等, 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 拓寬了民族電影的創作類型和表現領域。2005年9月, 由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省影視創作指導小組具體策劃組織實施了“云南影響”新電影系列, 該系列預計在云南的10個地域拍攝10部電影, “云南影響”新電影旨在通過電影營銷云南、輸出云南, 讓“云南影響”影響世界 (5) 。目前, 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雙版納、騰沖火山熱海、紅河元陽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攝影棚”, 依托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麗江束河茶馬古道影視城等建設了一批適宜電影電視劇拍攝的人工景點及景區, 并創造了影視制作的相關條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是與旅游項目相結合的各地地方文化節的開展。“視覺符號是事物和知覺之間的中介, 是地域文化觀念的物化形式和傳播載體” (6) 。地方文化節是以區域文化特征為基礎, 緊緊圍繞特色文化而開展。云南各少數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節日, 如傣族的“潑水節”、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刀桿節”、瑤族的“盤王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獨龍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節”等。有些地區結合自身人文、自然優勢, 陸續舉辦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節, 元陽梯田文化節、德宏葫蘆絲文化節、羅平油菜花文化節、騰沖火山熱海旅游文化節、晉寧古滇文化節、臨滄茶文化節、揚武煙盒舞文化節等。地方文化節著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 充分挖掘民俗資源和區域文化內涵, 形成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和著名的文化品牌, 豐富了旅游的文化內涵, 成為旅游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 云南還打造出以民族文化遺存為內容的香格里拉、麗江古城、大理古城、茶馬古道等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聞出版行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云南出版業打“特色”牌, 使滇版圖書不僅內容豐富、品種齊全, 更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先后出版一系列的精品書籍, 并編輯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兩本高質量的郵冊;云南本土的各影視動畫公司創作了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氣息、有自己原創品牌的動漫產品, 充分展現了云南在本土動漫創作上的巨大潛力;通過文化交流和國外演出表演, 有時還搭乘“中國文化年”的東風, 讓海內外的朋友領略與眾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 擴大了在海外的影響。

云南省在以上項目中充分發揮了媒體的傳播優勢, 讓人們近距離地欣賞豐富而神奇的滇文化, 并引領人們參與其中, 親身感受滇文化的無窮魅力, 這就是云南文化的視覺文化傳播效應。

四、加強云南文化視覺文化傳播的建議

雖然云南文化在視覺文化傳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但文化資源優勢未能充分發揮, 與發達省區相比, 仍存在較大差距, 表現在產業規??偭枯^小、地區差異較大、產品較為單一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云南文化的視覺文化傳播仍需加大力度、拓寬領域。

1、借鑒原有經驗整合云南文化資源, 打造視覺傳播平臺

相對于云南多樣的文化資源, 目前正在開發的文化資源極其有限, 應借鑒成功的經驗, 打造視覺傳播平臺。在保護的前提下, 為傳統工藝、民間的歌舞、民族建筑、民族美術、民族服飾等尋找適合的表現載體, 整合資源, 使其煥發勃勃生機。云南省是一個“最美、最大的天然攝影棚”, 《無極》、《千里走單騎》等大片相繼來滇取景, 眾多觀眾通過影片領略了云南神奇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古滇文化, 在此情形下, 應利用視覺文化傳播擴大影響;同時, 要加大對云南本土電視節目的整合和市場化運作, 打造出在全國叫得響的電視欄目、電視劇和電視專題片、紀錄片;對各個地方的特色文化進行整合包裝, 充分發揮文化藝術、新聞出版、音像電子等領域的優勢, 將它們聯合起來, 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視覺傳播平臺。

2、多渠道塑造視覺效應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 視覺媒介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 其種類也日漸多樣化。圖片、博客、播客、廣告、動漫、創意概念、DV個人作品等都可以作為傳播云南文化的渠道, 并聯合相關文化產業, 形成雙贏的文化產業鏈。以網絡為例, 網絡中特有的視覺元素可以成為宣傳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環境人文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感召力的傳播方式。就動漫產業而言, 動漫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 以其鮮明動感的形象, 時尚的流行元素等吸引著人們。但目前云南省的動漫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迫切需要提高動漫產品的水平, 拉動衍生周邊產業的發展。隨著新媒體的發展, 手機動漫、手機報等正處于發展階段, 云南省文化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可大有作為。

3、傳承民族民間文化加強對外交流

在視覺文化時代, 利用現代傳播手段更好地保護、傳承、傳播民族、民間文化, 發掘利用寶貴的文化資源, 推進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 是一項嚴峻而迫切的任務。就云南省民族、民間文化而言, 由于其獨特性和豐富性, 加強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 有利于民族間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文化的多樣性, 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增添活力。在文化建設中, 應根據民族文化資源特點、文化產品的特點, 在保護前提下, 尋找適當的媒體和途徑, “實現民族視覺文化資源的現代轉化, 使其再現與新的社會環境中, 走入市場, 帶來效益, 推動其復興和再生產, 探討在應用和創新中得到傳承和保護” (7) 。同時, 隨著視覺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發展, 各種跨文化交流問題日益凸現。在此環境下, 加強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輸出, 積極參加國家的文化外交項目, 組建跨國、跨地區的文化產業集團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可進一步提高云南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摘要:在視覺文化時代, 視覺化傳播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式。目前云南省正在大力進行文化大省建設, 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而要進一步通過視覺化傳播來發展云南的文化產業, 還需開拓思路和領域。

關鍵詞:云南文化,文化產業,視覺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①W.J.T.米歇爾:《圖像轉向》, [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2版P17

②陳龍、陳一:《視覺文化傳播導論》, [M].上海三聯出版社, 2006版P20

③李彩霞:《加快云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引自云南干部教育網http://www.ynce.gov.cn/ynce/site/main/article004.jsp?Arti-cleID=17969

④林安芹:《大眾傳媒時代的民間文化傳播——以大型舞蹈〈云南印象〉為例》, [J], 《民族藝術》, 2005年第6期P92

⑤高小立:《云南民族新電影強勢進京》, 《文藝報》, 2006年11月23日

⑥李冬梅、王家民:《地域文化與視覺符號設計》, [J].《新西部》, 2007年10期P205

文化傳播學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的事例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交往的順利進行,因此有必要找出其深層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培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 文化差異 文化沖突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深入,西方社會的人和事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經濟和社會交往將會與日俱增,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與西方人接觸和交往的機會,這對于加深我們對西方社會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文化沖突的現象。

1.中西跨文化交際中經常出現的文化沖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際中會出現的文化沖突有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只能列出比較常見的幾種。

1.1隱私方面的沖突。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于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愿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愿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沖突,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里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1.2時間觀方面的沖突。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系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他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并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并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后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于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地按照計劃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1.3客套語方面的沖突。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做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贊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于自信,毫不謙虛;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贊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1.4餐飲習俗方面的沖突。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ハ嗑礋熅淳?。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2.造成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沖突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中西雙方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必然帶來人們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差異,甚至是沖突,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有哪些主要原因。

2.1思維模式存在差異。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認識,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維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異,這一點在東西文化之間表現得尤為明顯。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征。由于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夸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2.2行為規范各不相同。行為規范的具體含義就是指被社會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簡單地說,就是告訴人們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的一種規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范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于雙方的行為規范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范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什么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2.3價值取向不同。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系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后。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于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于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占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做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實現個人利益,并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2.4語用遷移造成影響。人們對遇到的現象、事物和行為的評價和解釋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際中也同樣如此,因此往往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語用的遷移。文化不同,語言的使用規則就會不同,一種文化的標準規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條件加以解釋,而不能以此為規范描述另一種文化,否則必然會導致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其深層原因就在于人們缺乏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會無意識地進行語用遷移,而這種后果有時會很嚴重,甚至會招致巨大經濟損失。我國的羊絨制品在國際上評價頗好,北方某廠曾出口一種“雙羊”牌高檔羊絨被,商標被譯成英文Goats,結果銷路特別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語中goat這個詞除了本意“山羊”外,還有“色鬼”之意。有了這樣的英文商標,無論這種羊絨被的質量有多好,用起來多舒服,那些妙齡女子、家庭主婦也不會愿意把它鋪上床。

3.在教學中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避免文化沖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西方的交往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很多文化方面的沖突,直接影響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們極有必要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3.1授課教師要轉變觀念。在我國目前的教學體系中,外語教學多半只在課堂上進行,教師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如果教師只把重點放在語法和詞匯教學上,學生就不可能學會語言的實際運用,也無法獲得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授課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觀念,切實認識到文化沖突的危害性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文化知識教育的量與度,以及教學的具體步驟和方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3.2改進現有的教學方法。一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側重點都放在了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在質和量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電影、投影儀、互聯網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舉辦一些專題講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出具有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進教學方法時,一定要使新的內容與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緊密聯系,并與語言交際實踐緊密結合。

3.3重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非語言交際也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語境中使用非語言行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過程,它們不是真正的語言單位,但在生活和交際中有時候卻能表達出比語言更強烈的含義,一些特定的非語言行為往往代表特定的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加以重視。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語言文化內涵差異非常大。例如,中國人信奉“沉默是金”,認為沉默里含有豐富的信息,甚至“此時無聲勝有聲”,而英語國家的人對此頗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談時,聽者一般都會長時間注視對方的眼神,以示聽者的認真和對說話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于對方長時間地盯著自己看。

3.4引導學生廣泛接觸西方文化材料。在大學里,英語教學的課時非常有限,但學生在課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時間,因此不能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紙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從中吸取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拓寬西方文化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學校還應充分發揮外教在西方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他們是活的文化教材,讓學生直接與外教交流,聽外教作報告或講課,其言傳身教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第8卷,(6):121-123.

[2]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2001,第22卷,(4):279-282.

[3]華厚坤.試論跨文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4]吳鋒針.中西習俗文化“沖突”.綏化師專學報,2003,(1):90-92.

[5]程曉莉.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思考.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105-107.

上一篇:憲法司法化下一篇:物流立法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