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

2023-09-20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1篇

1. 立項背景

本項目實施之前, 遼寧地區的文化共享工程先后嘗試了多種方式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傳播網絡, 也建設了一部分鄉鎮、村的試點。但經過幾年實踐后發現, 要想達到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目標, 必須結合遼寧實際, 注重實效, 找到一條成本低、覆蓋廣、推廣方便的新路子。

2008年底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廣電總局的領導下, 經過多次充分的實驗、論證, 最后確立遼寧模式的文化共享工程平臺是以有線電視網傳輸為主, 輔以直播星傳輸的“廣電模式”——就是用已覆蓋遼寧省98%以上地區的廣播電視村村通網絡, 傳輸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 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家里用電視機就能收聽收看到文化共享工程的節目。該模式的確立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廣電總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 項目主要內容

1) 平臺架構

遼寧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由信息制作管理系統、信息播出系統、信息傳輸系統和信息終端接收系統構成。

2) 平臺功能

(1) 文化前端的信息制作系統和廣電前端的信息播出系統同時具備信息采集、制作、存儲等功能。

(2) 信息傳輸系統由SDH光纜傳輸網絡構成, 分為南北兩個環路, 具備業務自動保護功能, 為信息傳輸提供可靠保障。

(3) 信息終端接收系統具有兩種接收方式:在農戶家中直接通過電視收看文化信息和在農戶家中通過機頂盒接收文化信息。

3. 項目實施情況

模擬頻道已經于2008年12月28日開播, 覆蓋全省62個涉農縣區226萬農戶。

PUSH VOD系統于2009年1月19日正式播出, 全省已完成11萬戶。

通過VOD、NVOD等其它多種方式覆蓋全省近200萬戶。

4. 主要技術創新點

本項目實現了技術模式和規模效應的兩大突破。

技術上, 在全國廣播電視單向網絡中首次采取PUSH VOD推送技術, 安裝推送式機頂盒, 實現信息的點播收看。

規模上, 在全國首次大范圍采用基于數字電視的推送點播技術實現農村文化信息共享服務, 解決了大規模部署的技術問題及實施問題。

5. 效益分析

遼寧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做到了三個結合:即與廣播電視村村通相結合、與我省有線電視數字化整轉相結合、與全省廣播電視網絡資源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2篇

1 基本情況

貴州省興義市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國土面積2915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聚居著漢、布依、苗、彝等27個民族。轄22個鄉鎮、8個街道辦、37個社區,184個行政村。截至2012年12月,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縣級支中心1個和22個鄉鎮、4個街道辦、188個行政村、16個社區、5個機關企業等共235個基層服務點,初步形成了市(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企業)三級網絡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村村通、全覆蓋”,全市各級基層服務點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年均接待各類讀者20萬余人次,擴大了共享工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發展狀況

2004年以來,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資源建設、技術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1)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及資源建設方面,興義市2004年建成興義市圖書館、馬嶺鎮平寨村兩個基層服務點,分別安裝了共享工程服務器1臺、衛星接收系統1套、投影播放設備1套和500G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文化信息閱覽查詢服務。2007年10月,組建興義市文化共享網絡圖書館,采取以圖書館為主體,單位職工和社會力量參與支持等方式,籌資36萬元配置電腦85臺/套等設施設備,開放了公共電子閱覽室、多媒體網絡室、多功能視聽室等服務窗口,依托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平臺資源,開展電子圖書/音像資料借閱、網上資料查詢、參考咨詢輔導、舉辦專題講座、免費播放優秀影視片、提供網絡服務活動,年均接待各類讀者10萬余人次,為傳統服務模式下的公共圖書館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2008年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爭取國家和地方財政投資221.6萬元,建成興義市支中心1個,鄉鎮(街道辦)、行政村(社區)基層服務點213個。2008年10月建成興義市縣級支中心,新增公共電子閱覽室1個,配置讀者端計算機36臺(套),衛星接收系統1套,投影播放設備1套,資源服務器4臺等設備。2008年12月在興義市圖書館內掛牌成立興義市縣級支中心,貴州省分中心授牌并配送了約1.0 TB的數字資源。

2011年6月起,興義市縣級支中心及各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全部實現免費開放,2011年至2012年獲得國家和地方財政補助免費開放經費共256萬元,獲中央財政補助村級文化事業經費共134萬元,主要用于村級文化共享工程、農家書屋、文藝演出、體育活動等文化服務項目。全市2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獲得國家財政統籌配套價值約210萬元的設施設備。2012年建成全市22個鄉鎮、4個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每個點配備了6臺讀者端計算機,并安裝了1.0 TB數字圖書館資源。目前,通過資源配送、衛星接收、網絡下載、自建購買等途徑,興義市支中心已整理存儲數字資源約4.5 TB,初步形成圖書期刊、影視曲藝、知識講座、法律常識、農業科技、衛生保健等數字資源庫,為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數字文化服務,滿足城鄉群眾學習需求提供了資源保障。

(2)在技術支持、合作共建、惠民服務等方面,興義市縣級支中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加強與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貴州網恒科技服務公司等單位進行技術合作,根據《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與農村黨員遠教工程整合建設實施方案》等安排部署,推進共享工程與遠程教育工程等合作共建,整合建成223個鄉鎮、社區、行政村基層服務點。同時,協助建成中國電信黔西南分公司、中國建設銀行黔西南分行、興義市飲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興義市總工會等單位“職工書屋”服務點,由企業和建設單位投資60余萬元,組建開放4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受到了企業職工和基層群眾的普遍歡迎。

(3)在宣傳推廣、培訓工作、工程管理和隊伍建設等方面,興義市支中心不斷加強與新聞媒體進行合作,借助地方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宣傳欄等平臺優勢,通過電視專題片、宣傳資料、宣傳展覽、網頁平面等途徑,抓好文化共享工程宣傳推廣工作,讓廣大基層群眾逐步認識、了解并參與共享工程建設與服務工作,充分發揮了工程設備及資源的積極作用。同時,結合國家中心、省分中心工作安排部署,通過專題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對全市工程管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使之較系統地學習了共享工程硬件安裝與操作,計算機與網絡基礎知識,投影機的使用和上機操作,基層服務經驗等方面內容,達到了培訓預期效果,為推進興義市共享工程建設、管理與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3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實施完善了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增強了圖書館的服務活力,推動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亟需解決。

一是基層領導對實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性、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大部分鄉鎮沒有落實工程運行保障經費,影響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管理服務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是共享工程專業人才匱乏和不穩定性,影響了工程的順利開展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公共數字文化創新工程,特別需要熟悉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推動開展工作。由于興義市農村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發展滯后,導致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匱乏,加之農村基層文化工作沒有嚴格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績效考核范圍,使得基層文化隊伍幾乎沒有從事群眾文化工作,鄉鎮文化站(室)有崗無人或人員被借用到其他部門工作等現象非常普遍,基層文化隊伍的不穩定性導致部分基層服務點無法正常利用豐富的資源和先進的設備為廣大群眾開展公共文化服務。

三是共享工程運行管理機制有待完善,長效運行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目前貴州省文化共享工程管理辦法尚未正式頒布實施,其運行管理機制尚未完善、長效的運行管理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全省大部分地區還未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目標考核范圍,從而影響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服務功能正常發揮作用。

四是共享工程宣傳力度還不夠,基層服務點工作自覺性不夠,服務內容和方式有待加強,廣大城鄉群眾對該工程的認知度不高。雖然興義市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和服務過程中也注重了宣傳工作,但總體來說宣傳的力度和效果不佳,宣傳的方法和途徑單一,深入農村基層服務點開展宣傳與服務工作的力度不夠,導致城鄉群眾對文化共享工程的認知度不足,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共享工程對農村群眾的服務程度和服務面。

4 關于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正確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要正確處理“建”與“管”的關系,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確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二要正確處理“建”與“用”的關系,堅持以服務為導向,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惠民服務。三要正確處理“供”與“需”的關系,堅持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努力提高數字資源內容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吸引力。四要正確處理“有”與“用”的關系,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全面推進文化共享工程管理服務工作。

(2)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將共享工程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共享工程納入鞏固創建全國文化先進縣、文化先進鄉鎮等相關評比標準,把共享工程建設管理與服務工作納入地方公共文化建設規劃,以及創建文明鄉鎮、文明村寨、文明社區的工作要求,將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管理與服務情況作為衡量地方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指標進行考核、抓好落實。

(3)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工程運轉經費。

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資金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入和省級財政配套,地方財政需配套落實各基層服務點運行管理基本費用。地方政府應逐步加大基本費用的投入力度,確保工程建設管理各項經費落實到位。

(4)加強協作共建、促進資源共享,擴大工程服務范圍。

借助國家“三網融合”工程發展機遇,加強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工程等合作共建,完善構建內容安全、服務規范、環境良好、覆蓋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工廠企業、政府機關、部隊軍營等開展合作,拓展工程服務渠道,擴大共享工程惠民服務覆蓋面。

(5)堅持建設、管理與服務并重,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工作形式。

通過完善工程技術支撐平臺,健全管理制度,豐富公共電子閱覽室的資源內容,推進免費開放惠民服務。利用工程資源和設施設備,搭建科技助農平臺,為廣大群眾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推出文化共享工程便民服務卡、為群眾提供方便,免費的數字信息資源服務;播放優秀電影講座,開展科技、法律、文化與政策等講座培訓,為農村敬老院、留守兒童、農民群眾、特殊群體等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同時,通過新聞媒體、工作簡報、宣傳展覽、宣傳標語、定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對共享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等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群眾對共享工程有所了解和認識,積極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

(6)加強督促檢查,完善考核制度。

制訂完善共享工程管理、評估和考核辦法,加強縣(市)級分中心對各鄉鎮(辦)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基層服務點的指導管理工作。加強對基層服務點管理服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提升工程管理服務運行效益,將共享工程建設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每年底對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綜合考評,確保工程建設真正收到實效、長期發揮作用。

5 結語

“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數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體效能,實現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此,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將搶抓機遇,著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工作重點將從側重設施建設向側重管理服務轉變;建設方式從鋪攤建點的規?;ㄔO向專業化和品牌化轉變;發展模式從單一化向社會化轉變,努力創造出更好的服務環境和服務平臺,以此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走進鄉村、進入社區、深入農戶、服務群眾,讓更多的城鄉群眾充分享受到文化建設發展成果,為促進城鄉社會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摘要:本文從文化共享工程的基本涵義進行闡述,重點介紹了興義市文化共享工程在網點建設、經費投入、資源建設、技術合作、合作共建、惠民服務、宣傳推廣等方面進展情況,分析了本地區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共享工程,資源共享,新農村建設

自實施文化共享工程以來, 全國已展開了全方位鋪設文化共享設施的舉措。作為惠及千家萬戶的基礎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共享工程, 不僅帶動全民政治、經濟、社會工作的整體升位, 同時也促進了三個“有利于”, 即:“有利于提高人民科技文化素質”, “有利于促進新農村建設”, “有利于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文化共享工程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保證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 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文化共享工程體系的建立, 充分發揮出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社會發展的功能, 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里程碑。文化共享工程具有凝聚、整合、規范社會群體行為和心理的功能, 是新農村建設的軟實力。作為新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文化共享工程, 不僅是社會文化的載體, 也是信息傳播、知識服務的主渠道;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保證和物質保證, 在一定層面上也對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進步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 文化共享工程的體系建設既實現資源共享, 也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進程, 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文化共享工程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建設新農村, 經濟發展是關鍵, 文化建設是根本。文化信息資源設備鋪設不均衡, 會對新農村建設進程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 提高認識, 加強投入, 完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礎工作

在推廣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 我們深深地體會到, 此項工作不僅是德政工程, 也是關系社會是否安定和諧的系統工程, 是一項為廣大農民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的教育工程, 更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民心工程。為此, 不僅要提高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認識, 同時要加強投入資金、人力和設備, 這樣, 就保證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 延伸服務領域, 結合分館建設, 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

為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的節奏, 滿足廣大農民朋友的需求, 要不斷拓寬工作覆蓋面, 加強對分館的建設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的建設, 更好地為農村科技提供優質服務。要通過科學地制定規劃, 統籌城鄉圖書分館建設, 延伸服務領域, 實現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有助于促進農村軟實力由弱變強, 加快實現新農村建設。

(三) 組織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進一步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

為使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不流于形式, 做到有系統、有側重點、有針對性地利用各文化資源基層網點, 組織農民開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新穎獨特的活動, 是共享工程和諧發展的必要措施。

三、文化共享工程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文化共享工程作為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實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 共享資源日益豐富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條件

資源建設是共享工程建設的核心, 也是共享工程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目前, 共享工程在吉林省分中心接收國家資源達10TB, 已構建四十個多媒體資源庫組成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 內容涉及農業科普、醫療保健、知識講座、文藝欣賞、未成年人教育、法律服務等方面, 全方位地展現中華民族從古到今五千年的博大精深, 為共享工程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二) 共建共享機制逐步完善是新農村建設的保障措施

文化共享機制不斷完善, 全國已形成較大規模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 利用互聯網、衛星等通迅傳輸到基層文化服務點, 使廣大群眾更便捷地享受到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完善, 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有力的后盾。

(三) 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服務效果日益顯現

為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進一步鞏固基層文化陣地, 利用各種傳輸方式, 積極主動地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文化信息服務, 真正做到了讓共享工程的優秀資源惠及普通百姓、服務于千家萬戶。

1. 依托共享工程載體, 開展服務工作。

基層服務是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載體,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民提供文化科技服務, 抓好基層服務網點, 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讓廣大群眾認識到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切實作用, 促進基層服務點的建設, 保證文化共享工程順利實施。

2. 改進服務方式, 提高服務質量。

在基層群眾服務工作中, 要注重服務方式, 提高服務水平, 明確服務內容、方式、范圍, 擴展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施展空間。針對農村的文化需求特點采取多種手段, 為群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 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 當好農民的小助手。

3. 切實加強文化共享工程隊伍建設。

針對基層存在的技術力量薄弱、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 為從根本上保證文化共享工程的順利發展, 這就要培養一支思想水平、業務素質較高的從事資源建設、設備維護、服務活動的專業隊伍, 確保文化共享工程的有氧開展。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4篇

云南省文化共享工程自2003年實施以來, 在增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保障人民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筆者在總結近幾年云南省文化共享工程各級支中心在服務基層群眾, 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所做的工作的同時, 結合歷年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經驗的基礎上, 就如何更好的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平臺開展基層服務作了分析思考。

1、云南省文化共享工程概況

云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經過10年的建設, 截止2012年底, 建成了五級網絡管理服務體系, 包括1個省級分中心、15個州 (市) 級支中心, 覆蓋率達94%;129個縣 (區) 級支中心, 覆蓋率達100%;1249個鄉 (鎮) 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 (以下簡稱“農文網培學校”) , 覆蓋率達91%; 10942個村級農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分校, 覆蓋率達78%;實現了全省“縣縣有支中心”的建設目標, 形成上有省級分中心、州市支中心, 下有縣級支中心、鄉鎮農文網培學校和行政村農文網培分校的文化共享工程五級服務網絡。

2、云南省各級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鄉鎮農文網培學校開展服務情況

1) 云南省級分中心開展服務情況

文化共享工程云南省級分中心 (以下簡稱“省分中心”) 于2011年3月組織全省各級支中心開展“陽光少年熱愛黨”主題系列活動, 在云南省圖書館三樓電子閱覽室組織3期培訓班, 培訓青少年200人次。2012年3月省分中心組織全省各級支中心開展中小學生電腦小報設計比賽活動, 在云南省圖書館三樓電子閱覽室共組織3期培訓班, 培訓青少年100人次。在為期3個月的活動中, 全省各級支中心共組織5期培訓, 累計培訓青少年981人次。

2) 云南省各級支中心、農文網培學校開展服務情況

(1) 面向各類人群開展計算機培訓。

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共享工程嘎灑基層服務點組織嘎灑鎮農村青年舉辦“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嘎灑基層服務點電腦培訓班”。來自嘎灑鎮曼嘎、曼崗、曼開、曼廣、曼洪、曼景罕6個村小組的58位農村青年參加了培訓班。學員們紛紛表示今后還要進一步學習更多的電腦網絡知識, 讓自己可以通過電腦了解更多的信息。

(2) 開展各類社會服務活動。

麗江市華坪縣支中心和鄉鎮農文網培學校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工作, 與鄉農技服務中心合作開展了 “農機安全知識”培訓;與鄉衛生院合作開展了“防疫員秋防知識” 培訓??h支中心利用文化共享工程電子閱覽室開展“免費書法學習培訓”活動, 聘請了縣書畫協會的名師, 利用周六、周日, 免費為廣大中小學學生授課, 招收學員40人, 得到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和高度好評。

(3) 開展各類農業科技培訓, 幫助農民群眾開拓市場渠道。

楚雄州永仁縣支中心及各農文網培學校, 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 把培訓內容與當地優勢產業結合起來, 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海量的農業視頻資源, 開設村級產業培訓班, 重點培訓蠶桑、中藥材、優質谷等特色優勢產業技術。開設農家課堂, 重點對農村實用人才開展培訓, 把培訓內容與農民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 進行菜單式培訓, 確保培訓實效。

(4) 為各地農民工開展服務。

巧家縣支中心在2013年春節期間, 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網絡平臺在電子閱覽室免費為廣大農民工提供上網訂票培訓, 培訓以播放幻燈片的方式講解上網訂票的全部流程, 讓每位參訓的農民工掌握了訂票的方法。農民工通過此類培訓體會到網絡的便捷, 表示今后會經常到文化共享工程網點進行學習。

3、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各級支中心、鄉鎮農文網培學校開展各類服務基層群眾活動現狀分析

1) 開展服務活動資金無法保障。

全省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 部分地方財政十分困難, 在保證了文化共享工程啟動建設資金后, 后續開展服務活動、 各類培訓資金難以落實, 制約了文化共享工程的發展, 以至于部分支中心、農文網培學校有了設備、場館 (場地) 但無從開展服務的情況。

2) 專業人才匱乏和不穩定性影響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利用高新技術傳播先進文化的文化創新工程, 工程的建設和開展服務工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 由于全省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導致專業人才匱乏, 加之基層文化工作長期沒有很好地納入績效考核范圍, 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很不穩定, 有崗無人、或者被借用到別的工作崗位上的現象在我省廣大基層文化隊伍比較普遍。

3) 宣傳力度還不夠, 廣大群眾對文化共享工程的認知度亟待提高。

全省在開展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和服務過程中比較重視宣傳工作, 但總體來說宣傳的力度還需要加強, 宣傳方法和途徑需要改善。廣大群眾對文化共享工程的認識度還不夠, 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不高, 影響了文化共享工程對群眾的服務質量和服務面。

4) 基層服務工作自覺性不夠, 服務方式和內容有待加強。

全省的文化共享服務工作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 但是基層服務工作的自覺性不高, 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較為簡單, 服務工作的創新不夠。

4、文化共享工程今后基層服務的幾點建議

1) 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服務是文化共享工程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文化共享工程各級支中心、鄉鎮農文網培學校要加強服務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 建立服務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健全服務工作考核體系, 通過集中播放、網絡互動、活動開展、 講座、培訓等方式, 為當地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

2) 利用新思維、新技術, 創新文化共享工程服務模式。

文化共享工程的生命力源于服務的不斷創新, 要充分利用現有成熟的新思維、新技術不斷創新文化共享工程服務手段和服務內容。深入基層, 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資源, 將陣地與流動服務相結合, 與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 充分調動和發揮基層群眾的參與熱情。加強對廣大群眾的技能培訓和科技普及, 提高廣大群眾的職業技能和致富能力, 擴大就業、提高弱勢群體收入。

3) 建立服務形式的公眾需求反饋機制。

網絡的普及使得即時溝通成為可能。要進一步提高服務形式的針對性, 應該建立服務的公眾需求表達反饋機制??梢酝ㄟ^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簡報、QQ工作群等方式, 把各地好的服務形式經驗介紹給大家, 供全省各級支中心、農文網培學校參考, 把好的服務形式應用到實際服務工作中去。

4) 加強政府配套專項經費的使用效率, 更好的發揮文化共享工程的惠民任務。

2013年6月7日財政部、文化部聯合下發通知, 給予基層圖書館、 鄉鎮綜合文化站每年50萬元 (州市級) 、20萬元 (縣區級) 、5萬元 (鄉鎮級) 、0.2萬元 (村級) 的免費開放專項資金, 基本解決了文化共享工程各級支中心、農文網培學校在開展日常服務活動中的經費問題。但也應注意到在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上, 各級支中心、農文網培學校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下一步各地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 制定本地區實施細則, 加強專項資金的監管、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

5) 努力建設高水平的工作隊伍, 為文化共享工程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一要把好“入口”, 探索建設職業資格準入制度;二要堅持培訓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出臺人員培訓計劃、隊伍建設機制和人才獎勵辦法;三是以縣區級支中心為重點, 分級開展人員培訓, 加強對基層兼職隊伍的培養, 重視發揮業余文化骨干的積極作用, 確保村和社區基層服務點的管理人員能正確使用文化共享工程設備, 為基層群眾服務。

6) 加大宣傳力度, 讓基層群眾真正認識文化共享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5篇

由我國文化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以下簡稱“文化共享工程”) 始于2002年4月, 是一項為改善城鄉文化服務體系, 縮小城鄉文化差距促進和諧社會發展而實施的文化創新工程。其具體做法是在整合各類優秀文化資源的基礎上, 以各級公共圖書館為主體, 推進基層文化設施的網點建設、圖書館網絡化和數字化建設, 以實現全民范圍內的數字資源共享, 從而通過一個不受地域和時空限制的嶄新的文化傳播渠道提高廣大基層民眾, 特別是農村基層民眾對現代優秀文化信息的共建共享能力。截止到2009年年底, 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814個縣級支中心、15221個鄉鎮基層服務點和45.7萬個村基層服務點;資源總量達到90TB;各級中心和基層服務點已累計服務超過6.9億人次??梢哉f, 文化共享工程的啟動開創了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新局面, 也使廣大基層民眾加快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腳步。

2 縣級圖書館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及當前存在的問題

到2010年, 文化共享工程將實現縣縣建有分中心、鄉鄉建有基層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層服務點, 并輸送不少于100TB的數字文化資源的建設目標。這充分說明了共享工程在“十一五”期間的發展規劃, 仍是以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為重點的。這一背景下, 作為直接面向農村人口進行信息資源交流的縣級圖書館在共享工程中擔負著不可替代的使命和不容忽視的作用。

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中, 縣級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有:文化信息資源的承接、整合與配送:利用現代通信手段進行資源接收、整理后, 通過多種傳播途徑將大量的文化信息資源傳遞給基層群眾;基層服務點的管理與技術指導:負責當地鄉鎮、村級基層服務點的管理與業務指導, 監督農村基層站點的設備維護與資源更新。針對廣大基層群眾對現代信息傳播方式還比較陌生, 對利用共享工程資源的意義和方法還不甚了解的現狀, 縣級圖書館應對其進行文化共享工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并對基本操作技能進行指導, 及時地向基層服務點在共享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技術支持。由此可見, 縣級圖書館作為文化共享工程的最佳交流平臺, 發揮著極其的關鍵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 各級圖書館都逐步建立了比較專業的網絡維護體系, 大部分縣級圖書館都已經步入了寬帶時代。作為直接面向數量可觀的農村人口的文化前沿陣地, 縣級圖書館比中心圖書館更能及時體現基層群體的文化需要, 并可通過及時、靈活服務方式貼近群眾, 在配送、整合、更新等互動服務中引導基層民眾認識到文化共享工程的意義, 真正參與到共享工程的建設中來, 獲得知識、接受指導, 并及時反饋, 促進文化共享共建目標的實現。然而, 作為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環節, 縣級圖書館既有其優勢, 也存在著認識不足、資金短缺、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等普遍情況, 由此導致的服務質量不高, 服務方式單一等問題, 不利于讀者對相關生產、經營、求職、政策查詢等實用信息的了解和利用, 浪費了共享工程的資源, 影響了縣級圖書館建設與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的相互促進與融合, 給推廣文化共享工程帶來了困難。

3 縣級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豐富和拓展

3.1 更新觀念, 重新定位

目前一些縣級圖書館自身對文化共享工程缺乏認識, 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服務手段簡單等同于“上網”, 缺乏對基層群眾廣泛宣傳共享知識的認識, 使文化共享工程停滯在圖書館環節, 無法實現文化信息共享的目標。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應更新觀念, 強化自身對文化共享工程的學習認識到文化共享工程賦予縣級圖書館重大任務的同時也為提升圖書館的網絡化、數字化建設水平, 推動圖書館的現代化進程進而整體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能力提供了新的機遇。管理者應重新定位發展方向, 力爭在實現共享工程建設和服務目標的同時, 使圖書館的資源質量與服務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3.2 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豐富、主動、有特色的服務方式

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方式手段單一、被動, 使服務范圍受到了極大限制, 讀者與資源脫節??h級圖書館應借助文化共享工程的普及, 對服務方式進行如下改變:主動宣傳, 保證讀者享有充分的文化共享權利。工作人員應主動向讀者介紹圖書館的情況, 宣傳文化共享知識, 并建立咨詢臺, 及時解答讀者提問、回復讀者留言以及讀者咨詢電話;舉辦各種圖書館知識專題講座, 指導讀者正確、有效、快捷地利用信息資源。使基層群眾真正進入圖書館, 參與文化信息的共享;開展有特色的信息服務。特色服務應從讀者的文化需要出發, 結合圖書館的環境和自身特點, 制定服務內容。首先, 應從與群眾切身相關的經濟、生活問題入手, 引導讀者掌握通過互聯網閱讀、發布經濟信息的方法, 為農民提供種植與養殖技術指導、產銷信息、國家惠民政策等一系列實用信息資源, 使基層群眾逐步認識到共享資源的實效。其次, 在開展文化共享服務的同時, 應注意結合本地生產特色, 調整開館時間, 設立基層服務點, 并注重讀者的反饋意見, 及時更新信息資源;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文化活動應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除讀者需要的農業科技、致富信息外, 圖書館還可運用多媒體設備針對國家政策、地方熱點議題、生產經驗、本地文娛活動等內容進行編輯和錄制, 播放給當地群眾, 并通過提高群眾的參與程度增加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親近感。此外, 重組視聽資源進行專題影視放映, 定期舉行農業科技專場、革命歷史題材專場、婦女專場等活動, 豐富其文娛生活, 使其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 自覺遠離低俗文化的滲透, 最終實現文化共享工程的戰略目標。

摘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浪潮中, 各級政府、各地文化部門都在積極探索滿足日益高漲的農村人口文化需求的途徑和方法, “信息資源文化共享工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代表性舉措。在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設中, 縣級圖書館擔負著地方文化傳播中心的重要使命, 對統籌我國城鄉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縣級圖書館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通過建立豐富、主動、富有特色的服務方式, 有效配合文化共享工程開展縣級圖書館建設的經驗與思考。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文化共享工程,服務方式

參考文獻

[1] 閻瓊英.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重慶圖情研究, 2008 (2) .

[2] 楊清華.共享工程與農村文化建設[J].河北科技圖苑, 2009 (3) .

[3] 王鳳娥, 邱茂煒.圖書館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設中的困境與變革[J].圖書館學刊, 2009 (8) .

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范文第6篇

[關鍵詞]共享工程;圖書館分館建設;VPN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圖書館分館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圖書館分館的出現,彌補了圖書館布局不合理的缺陷,拉近了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提高了圖書館文獻的利用率,滿足了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

1 圖書館分館建設出現的問題

1.1經費問題

這也是圖書館分館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由于很多分館都是在區級、社區或鄉鎮圖書館基礎上建立的,這些館專項經費很少,有些館沒有經費,每年購置的書籍、雜志不多。圖書經費來源主要靠主管部門和上級館支持,館內的藏書比較陳舊、可讀性差。

1.2設備問題

很多分館的軟、硬件設備還相當缺乏,部分館還在采用純手工的圖書管理模式,沒有服務器,沒有數據庫,沒有圖書管理系統,沒有多媒體播放設備,計算機也較為匱乏,上網也是采用最簡單的ADSL;即使有些分館具有一定的規模,但現代化、規范化程度不高,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也不夠。

1.3人員問題

分館專職的圖書館管理人員很少,他們基本沒有受過圖書館專業培訓,也未受過計算機網絡知識教育,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借閱工作,不能指導讀者閱讀,更不能為讀者開展信息咨詢服務。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很多圖書館分館難以吸引讀者,分館大多數時間門可羅雀,不僅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分館主管部門的關注熱情。圖書館分館建設是大勢所趨,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努力改善分館條件,吸引更多讀者前來閱讀成為我們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2 共享工程與圖書館分館的共性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以下簡稱“共享工程”)是一項惠民工程,它是國家在新形勢下實施的一項重要的文化基礎工程,也是一項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國家級文化創新工程,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經過多年建設,已形成一定規模,不僅添置了較好的硬件設備,還生產了海量的數據資源,在資源傳輸上,已形成了互聯網、衛星網、電視網為主要傳輸渠道的網絡傳輸體系。圖書館分館建設與共享工程之間存在聯系,有很多共性。

2.1兩者的目的相同

共享工程建設旨在整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將文化信息資源通過各種途徑傳輸到群眾身邊,實現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享,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整體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這與圖書館分館建設的目的相一致。

2.2兩者的受眾相同

都是將先進的文化資源傳輸到全國城鄉各地最基層的廣大人民群眾身邊,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2.3兩者的技術支持相同

一般情況下,共享工程支中心基本上由市、縣級圖書館擔負,圖書館技術部門承擔了共享工程基層站點的建設和技術輔導工作;而圖書館分館建設更離不開圖書館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包括分館規章制度、業務規范的制定、電子化設備和管理系統安裝調試等。

2.4兩者的資源相近

圖書館分館除了擁有書籍、報紙、雜志等紙質文獻資源外,還有電子圖書、電子雜志、數據庫、多媒體影像等電子文獻資源;而共享工程主要以數字化的電子資源為主,包括文獻資源、地方劇目、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珍貴文物及社會公眾文化信息資源等,兩者的差別僅在于資源存儲介質的不同或者內容類別的差異。

2.5兩者傳輸的方式相近

在資源傳輸上,共享工程以互聯網、衛星網為主要渠道,以光盤、移動硬盤為輔助手段;而圖書館電子資源傳輸也主要以光盤、硬盤、互聯網為主。目前,依托互聯網的VPN技術發展迅速,無論是共享工程建設,還是圖書館分館建設,VPN(虛擬專用網)都將成為主要的傳輸方式。

3 共享工程服務于圖書館分館建設的好處

共享工程與圖書館分館建設之間的共性,表明了共享工程服務于圖書館分館建設的設想應當是可行的。我們選擇共享工程條件較好的基層站點改建成圖書館分館,這樣圖書館分館建設工作會事半功倍。

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財政部組織并實施的國家級文化工程,自建設以來,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無論在財力、物力和人力上都得到了大力支持,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共享工程服務于圖書館分館建設,應該能帶來很多的好處。

3.1場館面積

根據共享工程的要求,共享工程站點必須具備多媒體閱覽室、放映室等各種活動場所,因此,必然會促使有關部門加大投入建造或找尋布局合理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工作場所。這些場所可以肩負雙重使命,在為共享工程服務的同時,也能為圖書館分館正常服務提供場地保證。

3.2計算機和網絡設備

根據共享工程的要求,基層站點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電子化設備,如服務器、計算機、移動硬盤、交換機等,將它們搭成局域網,再與互聯網相連,構成現代化管理最基本的架構,這些網絡和設備,既能運用于共享工程,也可在分館辦公自動化和圖書管理自動化方面大顯身手,還能為分館網上業務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

3.3播放設備

VCD、DVD多媒體播放機和多功能投影儀等設備是共享工程站點宣傳、播放先進文化的重要工具,它們在豐富基層廣大群眾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些設備也能在圖書館分館的服務中發揮作用。例如可以開展科普教育、學生課后教育、下崗再就業培訓、法律咨詢以及農業科技教育等活動。

3.4隊伍建設

共享工程支中心除了負責基層站點的設備維護外,還有義務提供技術輔導,這些輔導包括硬件、軟件和網絡等方面;如果基層站點建為圖書館分館,上級圖書館除了要提供圖書、報紙和雜志等文獻資料外,還有義務為分館提供圖書館傳統業務知識、管理規范和文明服務等方面內容的輔導,輔導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集中式的,通過長期的、形式多樣的輔導,可以將分館那些有一定基礎的同志培養成既懂業務知識又懂現代知識的專業人才。

3.5數據資源

文化共享工程的資源內容匯聚了全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表演團體等系統的各類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其中包括文獻資源、地方劇目、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珍貴文物及社會公眾文化信息資源等。這些資源在服務于共享工程的同時,也可作為分館數據資源的一部分為讀者服務。

3.6VPN設備

VPN已成為共享工程文件傳遞、資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它是共享工程建設重要的考量項目。讓VPN服務于圖書館分館建設,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費用,還能使得分館的業務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VPN是指通過綜合利用加密技術和訪問控制技術,并通過一定的密匙管理機制,在公共網絡中建立起安全的“專用”網絡,保證數據在“加密管道”中進行安全傳輸的技術。目前,在共享工程的VPN建設中多數采用了硬件VPN技術,即在中心配置中心硬件網關,在基層站點配置分支硬件網關,通過Internet將硬件網關連接起來,由硬件網關的自動路由功能建立中心與站點的連接,從而形成了專用網絡通道。如果VPN設備能為圖書館分館所用,將使中心館與分館的資源共享成為現實,分館可以通過VPN訪問中心館的豐富資源,也可以方便地以Web瀏覽器工具訪問中心館服務器,實現圖書實時借還服務、實時檢索服務,甚至可以利用中心館資源和網上共享資源開展信息咨詢服務。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利用共享工程提高圖書館分館建設水平的設想是有理論依據的,我們相信,只要中心館與分館群策群力,通力協作,充分利用共享工程所提供的一切,認真做好分館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圖書館分館建設一定會有新的跨越。

[參考文獻]

[1]吳愛云.公共圖書館的分館建設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04(12):21—22.

[2]丁寧.VPN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網絡互聯中的應用[J].圖書館建設.2008(3):9—11.

[3]刑軍.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分館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2):71—72.

[收稿時間]2009-06-11

[作者簡介]騰斌(1966—),男,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

上一篇:微觀經濟學經典案例范文下一篇:衛生計生宣傳工作方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