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

2023-09-22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1篇

在此我們選取國內生產總值來代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并將它作為影響教育經費的因素之一。從影響教育經費的內部因素看, 普通高校學生的在校學生數量成為影響學費雜費收入的主要因素。因此, 我們可以認為影響教育經費投入的因素主要有: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社會團體和公民辦學投入經費、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

一、提出因變量與自變量

y表示當年教育經費的投入量 (億元) , 為因變量;四個自變量:x1表示當年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 x2表示當年普通高校在校人數 (萬人) , x3表示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投入經費 (億元) , x4表示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 (億元) 。1993~2004年我國教育經費情況、國內生產總值、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情況、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情況的統計見表1:

數據來源:教育經費、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社會團體和公民歌人辦學情況、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情況來源于《中國教育年鑒 (2006) 》;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2004) 》

二、作相關分析, 設定理論模型

用SPSS軟件計算增廣相關陣, 并通過變量間的相關性分析可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建立回歸方程。用逐步篩選法作多元回歸分析, 將回歸系數顯著性F檢驗的相伴概率值小于0.05的自變量引入回歸方程, 大于0.1的自變量剔除回歸方程。自變量進入回歸方程的次序是:國內生產總值、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社會團體和公民辦學。

三、計算結果

用SPSS軟件計算, 其中y代表當年教育經費的投入量, x1代表當年國內生產總值, x2代表當年普通高校在校人數, x3代表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投入經費。輸出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

注:a.Predictors: (Constant) ,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b.Predictors: (Constant) ,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 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 (萬人) c.Predictors: (Constant) , 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 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 (萬人) , 社會團體和公民辦學 (億元) d.Dependent Variable:教育經費 (億元)

注:a.Dependent Variable:教育經費 (億元)

(一) 復相關系數R=0.999, 決定系數R2=0.997, 由此可得回歸方程高度顯著。

(二) 方差分析表, F=940.986, P值=0.000, 也說明回歸方程高度顯著, x1、x2、x3整體上對y有高度顯著的線性影響。

(三) 回歸方程為:

這里x3的系數為負, 顯然不合理, 原因可能是由于自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

四、多重共線性的診斷與處理

(一) 運用方差擴大因子法。

如表6, x2、x3的方差擴大因子遠超過10, 說明回歸方程存在。遠超過說明回歸方程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注:a.Dependent Variable:教育經費 (億元)

(二) 剔除一些解釋變量。

x3的方差擴大因子最大, 剔除x3, 再用SPSS診斷

此時x1、x2的方差擴大因子分別為VIF1=6.945, VIF2=6.945。同時, 復相關系數R=0.997, 決定系數R2=0.997, F=875.944, 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P值均小于0.05, 故可認為方程具有較強的擬合性, x1、x2整體上與y高度相關。

回歸方程為:

標準化后得:

五、異方差的檢驗與處理

用等級相關系數法檢驗。令用SPSS計算與xi的等級相關系數。結果如表7, 在0.05顯著性水平下異方差不明顯。

六、自相關的診斷與處理

按照時間繪制回歸殘差項e的圖形。由圖示可知:變量間不存在自相關性。

七、結論

由此可建立了一個二元線性回歸模型:

其中代表所需要的教育經費 (億元) , x1代表當年國內生產總值 (億元) , x2代表當年普通高校在校人數 (萬人) 。

根據所建立的預測回歸模型, 就可以對未來教育經費的投入量進行預測。由方程可以看出國民生產總值每增加1億元, 教育經費的投入量就會增加0.039億元, 國民生產總值每增加一個標準差, 教育經費的投入量會增加0.579個標準差;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每增加1萬人, 教育經費的投入量就會增加2.238億元, 普通高校在校學生每增加一個標準差, 教育經費的投入量就會增加0.437個標準差。

國內生產總值是教育經費投入的一個決定和限制量, 教育經費的投入圍繞著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而上下波動, 這是教育受經濟因素決定和制約的最明顯的體現。同時,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普通高校在校學生人數也影響到我國教育經費的投入量的多少。因此, 在制定教育經費投入計劃時, 應綜合考慮國內生產總值和教育規模兩種因素的影響。要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根據教育規模, 決定教育經費的投入量。

注:**.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參考文獻

【1】中國統計年鑒2004[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國教育年鑒2006[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何曉群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薛薇統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2篇

本研究從總量、比例、結構, 以及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對比等方面, 分析了1999年—2009年間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收入與支出十年變化的基本情況與主要問題。選擇遼寧省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支出、教育經費支出、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高等教育在校生數、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等指標, 數據分別來源于《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遼寧省教育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等。

一、遼寧省教育經費投入的發展變化

(一) 財政性教育經費穩步提升

隨著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 遼寧省在保持區域GDP高速增長的同時, 對教育的投入總量也在不斷增加。遼寧省教育經費支出總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勢頭, 從2000年的63.9億上升到2009年的349.1億元。平均每年增長31.69億元, 平均增長速度為20.70%。

(二) 財政支出、教育經費支出與經濟增長速度不同步

雖然遼寧省教育經費支出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但將省內GDP增長水平、財政支出和教育經費支出的增長情況進行對比后不難發現, 相對于經濟高速增長, 教育經費支出的增長速度仍十分緩慢。政府教育支出受到財政總支出的增長規模和速度的制約。遼寧省教育經費支出的增長速度明顯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

(三) 預算內教育經費逐年增加, 但比例不高

十年間, 遼寧省預算內教育經費逐年攀升, 從1998年的61.02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400.3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30.85億元, 平均增長速度為18.72%。但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較為穩定, 一直保持在14%—17%之間, 2009年達到最低的14.98%。

總體來看, 教育經費支出與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是緊密相關的。教育經費支出的增長規模與比例會受到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總體規模和增長速度的直接影響。這與我國有些學者的研究結論是吻合的[1]。

二、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發展變化

(一) 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持續穩步增長, 事業性收入增長最快

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勢頭。高等教育預算內教育經費逐年增加, 2000年是206.86萬元, 2003年增長到326.89萬元, 平均每年增長40萬元, 平均增長速度為19.34%。其中, 教育事業費撥款在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中所占比例與增長幅度均較大, 從2000年的178.41萬元增加到2003年的290.80萬元, 平均增長速度為16.56%。在非財政性教育收入中, 事業收入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從2000年的168.76萬元增長到2003年的404.43萬元。平均增長速度為33.83%。其中, 學雜費從2000年的121.20萬元增長到2003年的292.06萬元, 平均增長速度為34.41%, 遠超過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以及預算內教育經費的增長速度。

預算內事業性教育經費撥款雖然增長幅度較大, 但其所占教育總收入的比例卻不斷減小, 從2000年的49.50%下降到2003年的39.79%。非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的事業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卻不斷增長, 從2000年的40.38%增加到2003年的49.23%。由此可知, 在遼寧省高等教育收入來源中, 財政性教育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趨勢, 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呈上升趨勢。

(二) 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經費逐年下降

在高等教育擴招的背景下, 從2000年至2007年, 遼寧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從31.23萬人增長到106.68萬人, 年均增長速度為20.50%。盡管遼寧各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總量在不斷增長, 但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經費仍然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通過與全國平均水平的比較可知, 1998—2009年遼寧省普通高校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與預算內公用經費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1998年, 遼寧省生均教育事業性支出占全國平均水平的86.48%, 其余年份一直低于這個水平。遼寧省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在1998至1999年出現短暫的上升之后, 于2000年開始持續下降, 從6061.37元下降到2006年的4386.89元。2006年之后上升幅度不大, 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 更低于發達省區的水平。遼寧省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從1998年的2528.73元下將到2003年的1104.41元之后, 從2004年開始回升到2007的2327.31元, 之后開始回落, 降低到2009年的1912.14元。

三、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的發展變化

(一) 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總體情況

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由事業型經費支出和基建支出構成。1999年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支出每年平均以20.45%的速度增長, 與遼寧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20.50%的增長速度相比, 基本能夠滿足遼寧省高校發展的需求。

(二) 高等教育事業性經費的支出

事業性經費支出包括個人部分和公用部分。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支出中的個人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例在43%—50%之間, 且增長速度較快。個人支出年平均增長23.17%, 2005增幅最大, 達到30.17%, 增幅超過公用部分, 顯示出高等教育的人工成本增長較快。

公用支出每年平均增長23.32%, 在1999年達到最高的46.19%, 之后穩步回落。各年份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例在50%—57%之間??梢? 在高校擴招初期, 公用支出增長比較迅速, 經費被主要用于應付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的公共開支。隨著規模的日益穩定, 經費合理地流向必要的公共開支和人工成本。

(三) 高等教育基建支出

基建支出在1999年、2005年、2007年出現三次下滑。其他年份均保持穩定的規模緩慢增長。在高等教育從精英向大眾化階段的發展過程中, 這種下滑與穩定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理性的回落與發展。但2007年的下滑幅度比較大, 從總體上講, 這對遼寧省高等教育規模的穩步發展, 以及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后勤保障等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四、問題分析

(一) 遼寧省地方財政投入仍須加大

遼寧省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從2000年的1.37%增長到2009年的2.32%, 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一直維持在15%—16%左右。從總體上看, 地方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投入處于逐漸上升的態勢, 但與遼寧省不斷擴大的高等教育規模相比, 仍顯不足。

(二) 遼寧省高等教育投入主體的格局不平衡, 經費來源不盡合理

自1999年擴招后, 個人承擔的教育投入即學雜費的增長速度十分迅速, 使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來源逐漸形成以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和事業收入 (其中以學雜費為主) 兩種渠道為主的收入格局。以財政撥款為主, 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并未真正形成。由于沒有切實可行的高等教育捐資制度, 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捐資額度不大并且出現下降的趨勢。因此, 必須加快確立遼寧省高等教育社會捐資體制。此外, 在預算內事業性教育經費中, 教育事業費撥款所占比例平均為88.6%, 擠占了科研經費撥款所占的比例。

(三) 生均教育經費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由于遼寧省高校人數的不斷增長, 盡管財政性撥款總量在逐年增長, 但遼寧省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經費的支出卻鮮有增長。2004年開始雖然有緩慢提升的趨勢, 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仍在加大。到2009年, 遼寧省生均教育事業費只占全國平均水平的60.09%, 與1999年相比, 降低24.08個百分點。生均公用經費的支出則只占全國平均水平的50.29%, 與1999年相比下降了24.08個百分點。而與發達省區相比, 差距更大。

(四) 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不盡合理, 基建支出相對不足

從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來看, 教育經費用于公用和個人部分的支出偏多。1999—2007年, 遼寧省高等教育經費用于公用部分和個人部分的支出占據總支出的82%—94%。而基建支出只占總支出的18%—6%, 從遼寧省現有的高等教育辦學條件來看, 基建支出相對不足。

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高等教育規模, 遼寧省都在全國范圍內處于前列。較大的高等教育規模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 較好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撐與保障。高等教育經費收支的總量、比例、結構等問題是遼寧省從高等教育大省邁進高等教育強省的過程中必須重視的關鍵問題。從遼寧省的實際情況來看,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籌資渠道尚未真正形成, 繼續加大地方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 保證教育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 保證生均預算內高等教育經費的增長是近期工作的重點。建立有效的社會捐資機制, 吸引社會力量辦學, 確立多元化的經費來源格局則關系到遼寧省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 需要進一步得到落實。

[責任編輯包玉紅]

參考文獻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3篇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日益重視, 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作為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經費直接影響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 從我國歷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各省市區普通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存在較大差異,且差距具有擴張趨勢。 本文引入多維尺度分析這一可視化統計工具, 根據各省市區經費投入規模的差異性對其劃分類別,并就分類結果進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均衡經費投入規模的若干政策建議, 以期為日后的教育經費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2教育經費投入省際差異的研究設計

2.1研究方法

多維尺度分析技術可以將含有多個變量的大型數據壓縮到一個低維空間,形成一個直觀的空間圖形,以空間中的點表示變量之間的潛在規律性聯系。 本文主要采用多維尺度分析(MDS), 又稱多維量表分析, 對我國2005-2010年間各省市區普通小學生均教育經費的差異性進行探究與評價。

2.2研究數據

本文選取生均值對我國各省市區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對象為2005-2010年間,我國31個省市普通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的面板數據。 此外,本文研究數據均由《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等資料整理而得,且最終納入軟件分析的樣本數據為186例,無缺失值。

2.3研究過程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對我國31個省市區普通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數據進行MDS分析,得到的壓力系數為0.004 96<0.025 00,表明模型的適配程度很好,即空間結構圖能夠較好地反映原始數據信息,擬合效果良好。此外,本研究得到的RSQ值為0.999 95,遠大于0.600 00,故而本次分析效果十分理想。歐氏距離,能計算兩變量間的整體距離,反映其差異性。因而,本文選取歐氏距離作為度量尺度進行MDS分析。表1為我國各省市區2005-2010年普通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在不同維度中的部分坐標值。

綜合上文中聚類分析的結果, 結合我國各省市區普通小學生均教育經費的多維尺度空間結構圖(見圖2),可以根據變量間的關聯密切程度對我國31個省市區進行類別劃分,具體分類結果如下:

第一類:北京、上海,其生均教育經費水平遠遠高于其他省市區。 第二類:天津。 第三類:西藏、內蒙古、江蘇、浙江、吉林、遼寧、福建、青海、新疆。 第四類:其他。

3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3.1研究結論

由圖2能夠發現, 我國普通小學教育經費投入存在嚴重的失衡現象,各類別間生均教育經費水平的差異性比較顯著,其中尤以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更為突出。 從第一個維度來看,北京市位于最右側,河南省位于最左側,表明兩者差距最大。 以2010年我國普通小學的統計數據為例,北京市的生均教育經費最高,約為19 161元。 河南省最低,約為2 482元。 兩者極差為16 679,北京市經費值為河南省的7.7倍,差距之大值得反思。 因此維度1主要代表各省份6年間綜合生均教育經費絕對值的高低水平。 從第二個維度來看,內蒙古自治區位于最上方,上海市位于最下方。 結合各年面板數據來看,內蒙古的生均教育經費增長最快,由2005年的2 279元激增至2010年的8 976元,6年間增長了280%。 而上海市雖然生均經費的絕對值位居全國前列, 但其經費增長速度卻不夠理想,2005-2010年間僅增長了77%,遠低于內蒙古自治區的同期增幅。 因而,維度2主要反映了各省市區6年間生均教育經費的增長速度。

3.2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對我國2005-2010年間, 各省市區普通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差異性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以期實現我國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并為今后的教育經費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1) 從宏觀層面上看,我國的整體教育經費差距比較顯著, 失衡現象嚴重。 因而未來我國的教育經費投入應該向圖2中第四類地區,尤其是位于第三象限的省市區傾斜。 可以看出,該區域的省市多屬于中西部地區,尤以中部地區居多,表明我國普通小學的教育經費投入存在明顯的“中部塌陷”現象。 為了維護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建議教育經費的投入要綜合經濟發展水平、 教育發展水平、 現有經費規模以及現有經費增長速度等因素,體現向落后地區傾斜的原則。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4篇

(一)政策背景

《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緊急通知》(財教[2012]425號)指出,義務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來,為促進義務教育發展,國家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據全國教育經費統計,2012年我國實現了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然而,在義務教育得到財力保障的同時,對義務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規范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績效,也就成為了當前教育經費管理中突出而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2年11月26日,財政部、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緊急通知》(財教[2012]425號),一是要求各級財政和教育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管理好義務教育經費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大工作任務,抓實抓好;二是科學合理安排經費、嚴格學校經費管理,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使用安全、規范和有效;三是明確管理責任,建立獎懲機制。財教[2012]425號文件的出臺,為各地財政和教育部門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提供了制度性、綱領性指導意見,但是具體如何操作,需要各地認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經費管理模式,實現義務教育經費的預期績效。

(二)現實背景

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的增加,教育經費管理工作的難度也相應加大,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凸顯,概括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一些地方虛報學生人數套取財政資金,有的甚至人為調賬,多報債務;二是擠占、挪用教育經費時有發生;三是部分地方教育經費預算只做到縣教育部門,學校沒有單獨編制預算;四是學校支出科目不統一,報表不統一,記賬不規范;五是絕大多數農村學校財務基礎薄弱,沒有會計報表,沒有會計檔案,“包包賬”、“流水賬”、“紙煙盒賬”等不規范的原始單據普遍存在;六是部分學校核算不真實,多列支出,少計收入,甚至偽造假合同、假依據、假基建專賬和假會計憑證等;七是有的學校嚴重違背《會計法》有關規定,財務人員既做會計,又兼出納。

由于存在上述問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資產、債務、收支等數據不真實、難以提供真實依據,也難以堵住虛報冒領等種種漏洞。究其成因,既有思想認識不足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數地方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尚未實行事前(預算)、事中(執行)、事后(考核)全過程管理,繼而管理不到位、執行不嚴格、追蹤問效不力,最終資金使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構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績效管理模式。

二、“校財局管”:沙洋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績效管理模式

2012年12月筆者在湖北沙洋縣進行了調研,沙洋縣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財局管”模式,實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構建了安全、規范、高效的義務教育經費運行機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2006年秋季,沙洋縣被國家確定為中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試點縣。沙洋縣組織人員經過認真調研和分析,大刀闊斧,積極探索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創新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模式。

(一)制度保障

沙洋縣為規范農村中小學經費管理,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從財務管理、部門預算、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支付、國有資產管理、資金管理、信息網絡管理、監督問責等各制度層面出臺了相關規定,這些制度體現了績效管理理念,提出了績效管理要求,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財局管”改革予以制度保障。

2006年9月,出臺了《關于實施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的意見》,在全縣實施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農村中小學啟用新機制財務核算管理系統,實現學校、教育、財政主管部門“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絡管理。

2010年,沙洋縣教育局修訂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財務管理的意見》(沙教字[2010]9號),對中小學預算管理、收費管理、支出管理、專項資金管理、學校債務管理、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票據管理、財會隊伍管理,以及中小學財務管理的責任與監督方面做了進一步明確和完善。

2011年,沙洋縣教育局、財政局重新修訂了《關于農村中小學收費和資金管理的暫行辦法》,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資金管理嚴格實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顚S?、收支平衡、公開透明、責任追究的原則?!渡逞罂h中小學公用消耗物資管理制度》(沙教計[2011]2號),明確公用消耗物資使用和保管的經濟責任?!渡逞罂h中小學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沙教計[2011]3號),明確規定學校必須按照國庫集中收付工作流程辦理國庫集中支付?!渡逞罂h中小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沙教計[2011]5號),對固定資產的分類、固定資產計價、固定資產賬務處理、調出變賣報廢固定資產的申報制度和審批制度、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等方面予以規定?!渡逞罂h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資助的管理制度》(沙教[2011]8號),明確了資助對象及核定程序和要求,并對資助經費的撥付和使用、資助管理和資助監督等方面做了具體規定,確保中小學貧困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二)具體做法

沙洋縣制定《沙洋縣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實施意見》,以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管理、預算監管為抓手,立足科學化、精細化,切實加強學校預算管理,從源頭把握支出去向,從過程控制支出額度,確保學校公用經費發揮最大效益。

1. 抓預算編制,體現預算的統一性和真實性。

在預算編制上做到“三全”:即全部學校、全年時間、全部收支,力求學校預算編制科學、規范、全面、真實。在操作上,一是摸清家底,確定基本數據。學校全面認真地開展資源調查,確定學校人員情況、校舍情況、設施設備情況等基本數據,為編制學校預算打好基礎。二是掌握政策,分析預算形勢。學校先總結和分析上年度預算收支執行情況,掌握學校財務收支和業務活動的變化情況,確定本年度預算的一般性因素;然后對影響預算的各項政策進行分析,掌握學校收支的政策性變化;最后考慮各項縣級已列入計劃的大型支出項目等因素,科學分析預算形勢,準確判斷學校收支情況。三是量入為出,編制收支預算。在編制的過程中做到收入編全,支出編實。

2. 抓預算執行,確保預算的剛性和嚴肅性。

學校編制預算經縣教育局審查后,送縣財政局審核,報縣人大批準后,下達各中小學執行。每月10日前,各中小學按預算指標在網上申報當月資金用款計劃,經縣教育局審查,縣財政局審核后下達。學校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各中小學在下達的用款額度內,在網上錄入支出項目,經縣教育局審查后,在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實施直接支付或授權支付。通過一整套嚴格的預算執行程序,強化對學校的資金管理,確保學校經費用在刀刃上。

3. 抓決算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性和績效性。

決算是對一定時期預算執行結果、財務狀況和事業發展成果的總結,是預算管理的終結。每年,學校均對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為下年度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做好準備。同時對資產進行清理清查,報送教育、財政主管部門匯總、審核,提交縣人大審議通過,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4. 抓預算監管,做到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一是監管學校預算編制??h教育部門對學校上報的預算報告進行審查,要求學校預算項目及額度符合主管部門的編報口徑,符合學校實際需求。二是監管學校預算執行??h教育部門每月審核學校申報資金用款計劃,控制學校月度用款額度;審核學校支出,監督學校財務行為,對學校財務進行年度審計。三是實時監控。從2007年開始,各學校年度預算均經教育、財政部門網上審核、批復,實現“預算編制直達學校”、“財務核算直達學校”、“資金撥付直達學校”、“財務監控直達學校”。全縣92所農村中小學歸并為35個財務核算點,其他學校為報賬員,學校成為獨立的核算主體;35個財務核算點已在當地農業銀行設立零余額賬戶,每月各學校通過網絡申報用款計劃,經縣教育局匯總審核,縣財政局終審,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可對全縣中小學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監控。

(三)經驗總結

1. 以加大投入為關鍵,把握保障性。

一是確保中央、省級資金劃撥到位??h級財政堅持“優先劃撥、足額劃撥、按程序劃撥”的原則,將中央、省級資金及時按預算計劃全額下達學校。2007年以來,中央和省補助沙洋縣資金全部直達到校,充分保證了學校經費足額預算、全額到位、正常運轉。二是確??h級資金配套到位??h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同時,堅持“上進下不退”的原則,保證學校有充足的經費加強基礎建設。三是確保學校非稅收入管理到位。各中小學收取的各項非稅收入資金,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原則,統一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并作為學??芍浣涃M統一納入預算,按規定程序撥付使用,有效堵住了支出漏洞,防止了亂收亂支現象的發生。

2. 以強化管理為重點,把握規范性。

為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2007年,沙洋縣財政撥款為全縣農村中小學財務核算點統一配置電腦設施,安裝了“湖北省農村中小學財務核算管理系統”軟件,實現了校與縣、縣與省市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聯網,實行對學校財務管理的全程監控、時時監控,建立起規范化、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新機制。學校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參與學校經費預算管理,監督學校資金運行。

3. 以提升素質為根本,把握原則性。

為實現財務人員實際操作的規范性,避免因業務不熟和違紀違規造成損失,沙洋縣切實加強了對財務人員的培養和培訓。一是轉變觀念,選準人。選擇具備從業資格、工作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法紀意識牢的財會人員從事報賬工作,在工作量及相關待遇上給予保證,使之能安心本職。二是強化學習,培養人。通過對學校財務管理人員多次專項培訓,讓他們熟悉業務、迅速進入角色,熟悉法律、堅持按規操作,使之能嚴格履職。三是嚴格要求,用好人。要求學校報賬員精通業務,通盤掌握學校的開支渠道及規模,當好校長的參謀和助手,實行“預算失控與違規責任追究制”,使之能盡職盡責。

三、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財局管”模式的管理績效

從沙洋縣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實證分析可見,“校財局管”模式以推進績效管理為目標,構建事前、事中、事后多層次、全方位的預算執行監督管理機制,真正做到了“收入一個籠子、計劃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確保了教育資金的安全高效,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成功模式,在實現義務教育經費績效管理的同時,取得了明顯的管理績效。

(一)義務教育經費得到有力保障

對于農村義務教育來說,強制性、普及性、基礎性是其三個本質特點(劉冬蘭,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財局管”模式,規范了政府行為,按時保量地分擔、撥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

(二)財務管理得到有效規范

通過改革經費管理體制,實行“校財局管”,初步形成了農村義務教育保障經費“六統一”的運行管理模式,即“統一編制預算、統一科目、統一核算、統一國庫集中支付、統一財務核算管理軟件、統一報表”。既規范了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行為,更重要的是學校財務收支計劃更加透明,從而有效杜絕了經費使用的隨意性和暗箱操作,有效杜絕了學校的違規亂紀行為,從真正意義上提高了資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益性。2011年3月,“沙洋縣中小學經費預算管理”成果被評為湖北省首屆“地方教育制度創新獎”三等獎。

(三)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校財局管”模式在規范管理的同時,也大大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的辦學條件。根據調研整理,幾年來,沙洋縣學校投入1 961萬元,新建、改造校舍61 642平方米;投入330萬元,更換學生課桌凳30 630套;投入308萬元,在80所學校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實現了遠程教育“校校通”全覆蓋;投入191萬元,啟動了中小學標準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全縣各學校辦學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迅速提高。

(四)治亂減負取得顯著效果

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財局管”模式以來,學校所有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學校按照審批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收取費用,將資金通過開戶銀行繳入“縣非稅收入匯繳專戶”,實行分校管理、核算。通過嚴格學校經費管理,杜絕了學校亂收費行為,實現了學校收費多年來的“零投訴”。2008年,沙洋縣被評為湖北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S

摘要:基于財政部、教育部聯合發文要求切實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政策背景和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亟需解決的現實背景,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必須構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績效管理模式。沙洋縣從預算和監管入手, 規范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 實行“校財局管”模式, 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績效管理, 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為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提供了成功經驗并起到了示范作用, 值得借鑒。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績效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緊急通知 (財教[2012]425號) [Z].2012-11-20.

[2].俞世國, 馬云琴.金塔縣規范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實踐[J].財會研究, 2011, (12) .

[3].喻小琴, 印度義務教育經費管理的政策經驗及思考[J].教育導刊, 2012, (8) .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5篇

一、強化政府責任,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

市委市政府2010年9月出臺《關于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做到“兩個提高”和“三個增長”,市、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中教育撥款比例每年同口徑提高1個百分點。為落實《決定》,2010年我市預算內財政教育經費達到160.72億元,比上年增加22%,占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15.04%,比上年的14.9%提高0.14個百分點。當年財政超收部分安排教育經費4億元,為建市以來安排超收最多的年份,并自2011年開始全面開征地方教育附加。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我市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總量。主要措施包括民辦學校在土地使用、稅收等方面依法享受公辦學校相同政策;對受政府委托承擔義務教育責任的民辦學校,撥付一定運行經費;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各項合理待遇;建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等。充分調動了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積極性,2010年我市教育總投入達到225.5億元,比上年增加31.8%。

二、把握投入導向,發揮教育經費最大使用效益

針對我市外來人口多、原特區外教育事業薄弱、市區之間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我市把握投入導向,合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以優質教育服務惠及民生,積極促進教育公平,最大限度發揮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一是優化投入結構,全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1年1月我市出臺《關于優化深圳市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結構的意見》,提出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推行生均撥款制度,逐步縮小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經費投入、辦學條件等教育資源配置上的差異。

二是確立投入重點,促進特區教育一體化。我市把原特區外普通高中建設、原村小改造列為市政府民生實事,并開展“百校扶百校”等行動,教育投入向原特區外傾斜。在“十一五”時期投入近20億元在原特區外新建8所高中、投入近10億元進行特區外原村小改造基礎上,“十二五”期間規劃新建的10所高中有9所位于原特區外,預計投資近20億元。

三是保障改善民生,高標準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我市自2008年開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僅2010年即惠及全市54.65萬名學生,其中非深戶籍學生30.68萬人。除國家規定的免繳雜費、課本費外,我市增加免收練習本費項目;對公民辦學校統一按最高收費標準給予補助。全市義務教育階段70%以上的學位、公辦學校55%以上的學位提供給了非深戶籍學生。

三、加強管理監督,確保經費使用落到實處

我市通過加強預算監督、核算監督、審計監督三項措施,確保教育經費使用落到實處。

一是加強預算監督。全市公辦學校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學校的各項支出嚴格區分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項目經費,保證??顚S?。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全市公辦中小學校全面推行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資產購置、驗收、保管等內部管理制度,有效增強了部門預算約束力。

二是加強核算監督。將公辦中小學教育經費分別納入市、區政府或教育部門會計核算中心核算,實行統一財務機構、統一資金管理、統一會計核算、統一銀行賬戶、統一檔案管理的“五統一”及預算管理體制不變、經費使用權不變、經費支出審批權不變、資產所有權不變、單位法人代表法律責任不變的“五不變”模式,積極發揮了財務集中核算監督作用。

三是加強審計監督。對教育經費投入使用嚴格監督管理,開展全過程審計。針對教育系統全面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財務管理體制,我市創新審計模式,建立健全會計稽核機構和制度,開展內部稽核審計調查,促使教育審計由傳統的查錯防弊型向內部管理和服務型轉變,以審計結果促進審計整改,積極發揮了審計在教育經費使用中的經濟衛士、護航戰士、決策謀士作用,教育審計經驗獲得省教育行政部門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肖方)

教育經費分析報告范文第6篇

通過信息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簡稱ICT)進行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得更好,而且還能讓學生做好適應計算機日益普及的各種工作場所的準備,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充分享受到技術的便利;而且ICT還“能減輕教師在備課、課堂教學設計和評估方面的工作強度”,[1]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基于這一背景,許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包括學習管理系統和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在設計E課程中的作用,[2]文化與教育部門如何共同提高師生的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處理能力等。[3]

在此基礎上,英國教育通訊與技術署(The Britis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gency,簡稱Becta)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的指導性、建議性工作和戰略領導能力建設:[4]Becta與英國教育和技術部(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簡稱DfES)及其他主要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設計一個國家ICT教育構架,即國家數字化構架(national digital infrastructure),以提供關于一致性和互用性方面的重要系統優勢(即普通標準)。[5]為進一步促進國家數字化框架的建設,Becta于2006年7月提出《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質量原則》,把質量原則作為不同對象和目標的支撐材料的發展基礎,并用來支持開發者生產高質量的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幫助從業者和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決策,從而達到支持有效教學的目的。這些原則支持DfES的策略《運用技術:變革學習和兒童服務》(《Harnessing Technology:Transforming learning and children's services》),將目標指向于新一代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期望盡可能地發揮ICT在教育中的作用。[4]

二、質量原則的基本內涵

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運用與設計的質量原則支持有效教學。它們既可以幫助從業者評估資源目標的適切性,也能幫助設計者和開發者開發高質量的資源。這些原則適用于各年齡段、各種內容,包括校內教育和16歲以后的繼續教育。16條原則分為核心教學原則和核心設計原則兩組。[4]

核心教學原則主要指成功學習產生的過程與條件,包括與課程匹配、內容與準入資格、學習者參與、有效學習、支持學習評估、綜合性論文評估、創新的方法和使用的便利等8條原則。核心設計原則意指資源設計、可靠性和互用性等項目,包括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設計、精力和支持、人機互動、數字化資料質量、可行性、互用性、測試和確認、有效溝通等8條原則。這些原則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做出質量規定。

1. 目標指向:有效學習

“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設計”、“有效學習”及“測試和確認”三條原則主要是圍繞資料的目標設計的。

這三條原則強調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應促使ICT強化學習和教學的機會,要求提供適當的教育刺激和反饋,提供使用者熟悉的資源,為特定的學習者提出具有適當挑戰性的任務,運用合作性工作促進從業者開發、改編和區分資源以應對特定的需要,支持學習者通過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選擇他們適當的學習途徑,用學習目標的媒介復合體(如圖形、照片、視頻和音頻),讓學習者參與教育目標的制定和執行,充分利用學習平臺的優勢,達到促進認知和行為變化的有效學習的目的。有效學習的達成,必須運用一系列方法,允許學習者選擇一個適合的方法或適合于學習者的個性化處理;必須提供使學習結果明朗化的有力證據,提供誠信學習,提供某一主題的多種觀點;提供包括支持適當的學習者代理和自治在內的有效學習系列特征的滿意度,鼓勵認知技能和更高級的程序思維,鼓勵反思和合作。同時,測試和檢驗資源意圖的明確性和材料的適切性,強調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目標對象的適切性、挑戰性、與目標環境的匹配性以及是否為一個良好規劃的具備有效評論和反饋程序的數字化學習輔助材料發展進程。

2. 內容:匹配與對話

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秉持對話精神,強調必須與適當課程或學習行為的程序相匹配,考慮四個基本維度,即:清晰的目標,適當水平的詳細說明,相關的、精確的、可信賴的和權威的課程內容,適于課程目標的學習行為和適于課程目標的評估。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與這四個維度匹配程度越高,開發者越容易做外在的匹配,運用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人員也越容易規劃有效方法,以確保所采用的方法對預期目標、內容、學習者的行為和評估是最佳的。

強調學習者的參與,通過復雜的美學、技術學和教育學的設計,激發學習者的參與熱情和動機;強調以清晰的、持續使用的資源幫助學習者進行適當調整,促進人機互動的健全發展;強調應用學習平臺和電子檔案,存儲資料,讓所有的機構與個人都能輕松地共享資料。同時,依據英國法律,教育機構應確保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權,不能因身心缺陷、種族或社會背景、性別等因素而受到歧視,從而使對話的主體具有最大的廣泛性。

“與課程匹配”、“人機互動”、“互用性”、“學習者參與”、“內容與準入資格”五條原則為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對話性內容質量要求進行了科學闡述。

3. 評估:個性化的反饋

《原則》主張運用綜合性論文評估的方法來提供學習者成績的相關信息。它要求運用同伴評估或自我評估,對所要評估的對象進行有效的、可靠的評定,為特定的學習者和其他使用者提供評估結果,讓從業者、學習者、父母和雇主都可以理解評估信息,并保存評估結果以利于今后的復查。評估的內容應涉及已經學會的內容和今后將要學習的內容等方面,評估的結果應能促進學習者的進一步學習。為此,評估要求把學習者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個性化地反饋給他們,詳細說出每個學習者的問題和需要。該評估特別關注于提高學習質量,幫助學習者看清自身的提高進程,提供解決方案的幫助功能,給使用者行為以迅速的、直觀的回應。

4. 實現途徑與支持條件

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需要相應的支持條件,為此,《原則》對其作了實現途徑與支持條件的規定,主要包括“數字化資料質量”、“使用的便利”、“可行性”和“創新的方法”等方面。“數字化資料質量”原則確保數字化材料與使用內容相匹配,根據學習目標選擇材料,并持續地評估材料,運用穩定的技術,以公眾普遍接受或公開的文件格式的形式呈現數字化材料的狀況。“使用的便利”原則要求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盡可能地明晰目標,為學習者和從業者提供適當的指導,進行教育學層面而不是技術層面的ICT技能訓練或提供直接的指導。“可行性”原則主要保證每一個使用者、從業者或學習者都能從某種單一資源中受益。雖然在達成可行性的最佳方法方面存有大量的爭議,但是所有設計者都必須讓可行性項目考慮最初發展過程,提供可行性特征的相關信息,必須考慮到設計的所有方面?;谝陨险J識,“創新的方法”原則要求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在設計和使用技術上必須是創新的,在所提供的學習和教學方法上也是如此。

另外,在《原則》中,“有效溝通”原則是一條特殊的質量原則。每一個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溝通本質和細節水平都是不同的,為此,要求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學習目標及其相關課程與年齡范圍(與課程匹配);

·設計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特定學習背景信息(有效學習);

·選擇已知項目、已知內容和可行性特征、建議(內容和準入資格,可行性);

·運用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進行有效學習的相關信息(學習支持評估,綜合性論文評估);

·關于ICT框架必需的、運用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和主要技術特征的信息(互用性);

·明確闡述許可證和條件,如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是否能被修改或重新利用(數字化材料質量)。

三、對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借鑒

1. 注重資源的規范建設

我國學者對于信息技術教育的研究,內容涵蓋課程理念、目標、內容、主體、實施、評價、支持系統等范疇,也涉及信息技術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一方面對資源開發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研究主要側重于明確資源的類型,而較少關注資源的質量標準;另一方面各學者意見分歧較大,缺乏一個統一的規范標準。為此,英國《原則》中提出的質量原則體系,為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了一個資源參照文本。

2. 強調參與主體的權力共享

在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參與程度較高,控制性較強;而學生的參與熱情與能力往往不足,學科教師以外的人士參與度相對不足,從而影響了資源的充分利用,也影響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開展。事實上,信息技術教育應著重發展具有個性化的、自由的學習者,認識到文化反哺現象,使教師和學生都能科學認識自己的身份,讓師生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參與教育過程;強調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通過復雜的美學、技術學和教育學設計,激發學習者的參與熱情和動機。

3. 重視動態評估的運用

Becta沒有把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質量原則作為清單(checklist)使用,而是作為不同對象和目標的支撐材料的發展基礎。[8]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質量原則的貫徹執行,Becta開發了相應的在線評估工具——自我評估框架(Becta’s Self-review framework)。用五級記分制評估學校的運用ICT水平,主要致力于解決“你現在所處的位置”“你想達成的目標”以及“你如何達成目標”三個問題。它包括領導與管理、課程、學習和教學、評估、專業發展、拓展學習機會、資源、學生學習結果的影響等基本要素。[9][8]英國《原則》的在線評估,為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評價提供了借鑒意義。它要求秉持注重過程性、發展性、情境性、共同構建性的協商與反思的、動態的評鑒理念;經過協商,以動態的思想促進教育的權力共享體共同制定出“評鑒標準”;并以發展性方法,對評鑒的意見與結果進行進一步地交流與溝通、協商與反思,使信息技術教育結果的評鑒成為權力共享體發展信息技術素養的有效途徑和平臺。

摘要:為了促進ICT的有效運用,英國教育通訊與技術署2006年7月提出《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的質量原則》。其中提出的16條質量原則分為核心教學原則和核心設計原則兩組,前者主要指成功學習產生的過程與條件,后者意指資源設計、可靠性和互用性等項目。這些質量原則從目標、內容、評估、實現途徑和支持條件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質量規定,為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英國,數字化學習輔助資料,質量原則,信息與通訊技術

參考文獻

[1]Becta.Why Use ICTs[EB/OL].http://www.curriculumonline. gov.uk/WhyUseICTs/WhyteachwithICT.htm,2007/02/ 02.2009-03-21.

[2]Myint Swe Khine.Strategic Use Of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in Designing E-Less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2006,Vol.33 Issue 2,127-134.

[3]Knudsen,Tertit.Digitisation and Improved Access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Scandinavian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2006 Issue 2,25-28.

[4][6][7]Becta.Quality Principles for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EB/OL].http://partners.becta.org.uk/index.php? section=sa,2007/02/05.2009-03-21.

[5]Becta.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Digital Infrastructure [EB/OL].http://par tners.bectaorg.uk/indexphp?section=sa& catcode=_sate_di_03,2007/02/05.2009-03-21.

[8][10]Becta.Quality Principles for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an Introduction[EB/OL].http://partners.becta.org.uk/index. php?section=sa&catcode=_sa_cs_cf_in_04#what,2006/12/07. 2009-03-21.

上一篇:述職活動總結范文下一篇:一年級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