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

2024-03-16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對于書本上的物理理論知識有一個詳細而清晰的認知,而且還要鍛煉學生們使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問題情境法;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不斷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上做出改進,采用問題情境法,為學生營造更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確保學生們在物理課堂上既能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又能夠在提升個人物理知識水平的同時不斷思考問題,想一想各種物理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增強綜合素養。接下來, 筆者將從多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情境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問題情景法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很自然地進入一個解答問題的狀態里面,從而學生利用各種已學知識嘗試探究真相。所謂的問題情境法,就是教師要在教授新知識的時候,結合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并在上課的時候,觀察學生的臨場反應,靈活應變地引導學生思路,為其創設一個需要不斷深入思考的學習條件。在問題情境當中,學生并不會覺得自己不知道答案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反而會抱著求知的態度跟教師、同學共同討論,求解問題,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將個人情緒完全代入到問題情境當中,他們也就會從實際問題需求的角度找尋解答問題的關鍵線索,個人解題專注力與反應力都大大增強。當他們在問題情境中完成對疑問的解答以后,自己也會產生一種油然的自豪感,喜歡上這種身處于問題情境,認真求解問題的感覺,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物理學習也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問題情景法在初中物理教學具體應用

(一)結合生活實際,應用問題情境法

物理學科是一門跟生活實際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我們研究并學習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使用這些理論知識解釋或者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師在嘗試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問題情境法的時候,也可以多多結合生活經驗,用初中生平時就能夠接觸到的事物作為問題情境創設的素材。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們的生活有所了解,取材于他們平時比較喜歡或者常常會利用到的事物,并利用學生身邊使用實際事物時候的舉動、活動作為問題背景而搭建的問題情境,學生理解、接受起來的速度也更快,很多看似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也自動轉變為了具象化事物,有利于學生對情境中提供的條件、線索進行梳理,激活學生求知欲望。

比如,教師在給學生們講解“聲音的特性”這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音色、音調、響度”等聲音的特性有一個立體化的認知,就可以利用學生們喜歡聽音樂的特點,從學生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樂器入手:在正式上課之前,給學生播放一小段音頻,讓學生聽音頻后告訴教師這是哪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響?然后播放一段吉他演奏的旋律,學生很容易就能夠聽出來這是一段吉他獨奏的音樂,接著教師就可以向學生發問:“為什么你能夠很迅速就確定這是吉他的聲音呢?”有的學生就會回答道:“吉他的聲音十分好辨認?!碑敾卮鹜暌院?,教師就可以基于學生的回答引入“音色”的概念,告訴學生們:“音色是指不同聲音表現在波形方面總是有與眾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體振動都有不同的特點?!苯又?,教師再帶領學生研究“吉他是如何演奏出旋律”這個問題,學生回憶吉他手演奏時候的動作,就能聯想到不同的音調是因為按壓在不同的位置,并使用不同的力度撥動琴弦而產生的。這樣“問題情境+生活經驗+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組合,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利用物理實驗,應用問題情境法

物理學科跟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等最大不同就是,大部分的物理定理、規律都是在反復的實驗當中得到的,物理實驗可以說是物理學科研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沒有實驗作為驗證與支撐,物理學的發展將會大大受挫。所以,教師在為初中生進行物理知識講解的時候,也要在最開始就讓學生們意識到實驗對于物理學習的重要意義,告訴學生們無論是學習前人留下的物理知識成果還是今后自己進行物理相關知識的探究,就要借助實驗的方式進行。在應用問題情境法的時候,我們把實驗跟問題融合在一起,先提出一個猜想,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過程并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操作的方式進行問題研究。

例如,在學習《升華與凝華》的時候,因為“升華”“凝華”的過程并不像“融化”“蒸發”現象看起來明顯,所以就會有很多學生對此物態變化過程感到疑惑,無法區分這兩種物態變化的特點。所以,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需要使用實驗進行驗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近距離觀察“升華”“凝華”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實驗在密封性良好的玻璃瓶當中放置少量的固態碘,并且對玻璃瓶進行微加熱操作。通過加熱操作,學生們就會發現固態的碘沒有熔化成液態,而是直接變成了碘蒸氣。這個過程就是“升華”的過程。當學生停止加熱后,碘蒸氣也并沒有出現液化的現象,而是附著在瓶上形成固態的碘,這個過程則為“凝華”過程。學生們通過親自動手實驗的方式驗證了“升華”“凝華”現象,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增強初中生動手能力。

(三)布置課后思考,應用問題情境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是一個反復溫故知新的過程,教師在完成課堂上的知識教學以后,還應當為學生布置適當任務的課后思考問題,要求學生靈活應用問題情境法強化個人理解能力與運用知識能力。在課后,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方法,有的學生在課下思考的時候,喜歡借助網絡資源,在網上觀看網課或者其他資料的方式強化個人知識理解;有的學生則喜歡通過個人交流的方式完成課后思考任務。不同的學習方法并沒有哪一種優于哪一種的說法,只要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教師就不需要進行干預,而是給與學生更多鼓勵,讓他們勇敢、自由進行課后延伸思考。

比如,教師給學生介紹了《杠桿原理》這部分知識以后,為了讓學生們在今后更好地運用杠桿原理相關知識解答問題,就可以交代學生們課后自己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一下施工時候存在的杠桿原理現象。學生在課后,有的通過上網查找資料,有的會來到施工現場外圍進行實地考察,會發現起重機上很好地應用杠桿原理完成了搬運重物的工作。部分同學會依照起重機運作方式,進行動力臂分析。在下圖當中,起重機的支點為O,我們從O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完成兩個力臂的作圖。學生課后思考研究物理問題的時候,能夠對課堂上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有全新的認知,當發現自己有沒及時消化的內容,又能在下一節課的時候提出來,跟教師深入討論,提升個人物理知識素養。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善于結合生活實際去應用問題情境法開展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們動手實驗探究,并留下一些課后探究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與探究的空間,保證初中生緊緊跟隨課堂節奏,注重完成學習知識的過程,成功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宋懷忠.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6):45.

[2]蔡鵬飛.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223-223.

[3]涂偉斌.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7):102-103.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2篇

1 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意義

問題情境即指發生問題的客觀情境。在問題情境下學習可以使個體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 激起積極的情緒, 促進學生的潛能的發展。從而使學習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 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的主動學習主要表現在好的問題情境下主動建構新知識, 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 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發展創新意識。

2 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

2.1 聯系生活實際, 創設問題情境

生活中處處涉及數學知識, 我們可以運用真實的生活情境創設教學情境, 尤其是初中數學教學, 更應聯系日常生活, 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從而提高學習動機, 讓他們更多的體會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案例1:老師給出:今天 (2009-3-17) 是星期二, 那么本周四是幾號?下周二呢?

在這一問一答中, 引導學生分析, 學生會感到成功的喜悅, 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接著引導學生從中可以歸納出日歷中數與數之間的關系。這樣, 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把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進行探究, 不僅使學生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 也能激發學生探究積極性, 使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要探究的東西。

2.2 利用師生、生生游戲, 創設問題情境

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提出了“數學好玩”的理念, 給人以很大的啟迪, “還數學以美麗”成了老師、學生、家長與社會的共同心愿。充分利用數學游戲是實踐這一理念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案例2:老師給出游戲1:請同學們圈出手中日歷上相鄰3個數, 把它們的和告訴我, 我馬上知道這三天分別是幾號。你知道為什么嗎?

游戲2:我圈出日歷上一豎列相鄰4個數, 把它們的和告訴你, 你能馬上知道這三天分別是幾號嗎?

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 讓學生在玩中學, 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活躍課堂氣氛, 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游戲教學可以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 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 熱情高漲, 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 從而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

2.3 一題多解多變, 創設問題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 讓學生學會一題多解有利于啟迪思維, 開闊視野, 全方位思考問題, 分析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而采用一題多變的形式可以訓練學生積極思維, 觸類旁通, 提高學生思維敏捷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案例3:老師的一題多解

(1) 日歷一豎列上相鄰3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2) 如果設其中一個數為x, 那么其他兩個數怎樣表示?有幾種設法?

對于同一數學問題, 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處理往往會導出許多不同的解法引導學生用多種思路解題, 既能使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和思路, 形成立體的思維網絡;又能通過比較選擇最合理、最簡捷的思路, 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采用一題多解與多變的教學手法, 可開啟學生的心扉, 激發學生潛能, 提高學生素質, 既可開闊學生的思路, 又能得到新的啟發。

3 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3.1 問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

課堂上是否能夠鼓舞學生心情, 取決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是否是學生感興趣。

案例4:老師給出:日歷中爺爺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4個日期之和為80, 你能知道爺爺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學生對生日很感興趣, 都爭先恐后的做了起來, 有用方程解的、有用算術的, 效果很好。

3.2 重視學生情感, 及時給予激勵

教學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師生雙邊活動, 在這一過程中, 不僅認知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而且作為主要的非認知因素——情感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老師在課堂中要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群體中, 設身處地理解學生的心情, 用自己親切的教態、文明的舉動和富有感染力的話語, 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對于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 經常的批評、打擊、挖苦、諷刺, 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的損傷的。學生失去了自尊、自信, 自然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和態度, 從而影響學習的效率。所以對具有創造性的回答, 獨特的見解給予表揚, 鼓勵學生繼續探究;對正確的回答要給以肯定, 給學生足夠的信心, 特別是有進步的學生;對于膽子小的學生則要提供機會, 讓他們參與回答, 如果一時答不上來或答錯了, 教師要給予引導和希望。這樣, 讓全體學生都能有極高的興趣進行科學探究??傊獜膶W生的角度出發, 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你, 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各種驅動力, 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3 講究科學性, 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是要照顧到全班同學的基礎差異性, 采取多種方式提問, 充分調動全班同學進行思考。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對問題不同的語言表述, 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方向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 老師首先要語言明確、具體, 要認真推敲問題的提問方式, 認真研究問題呈現的次序, 語言要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創設問題情境要留給學生思維馳騁的空間, 讓學生來參與發言、討論, 然后由小組選派代表闡述集體討論的意見, 讓學生敢說自己想說的話, 雖然學生的回答有時可能是一種直覺, 有時可能是深思熟慮, 老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這樣的問題情境不僅提高學生的興趣, 還能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照顧到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 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 參與自主探究, 學有所獲。

在數學教學中, 教師應該深入地分析教材, 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 努力創設問題情景, 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 提高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使新課程改革向前推進一步。

摘要:探究性活動是新課改所提倡的理念, 探究性以創設問題情景為前提, 創設問題情景來自于生活, 來自于師生活動。而創設的問題須是學生感興趣的, 須重視學生情感, 及時給予激勵, 須講究科學性, 面向全體學生。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3篇

1 情境創設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初中物理教師對情境創設方法的理解不夠深刻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中,雖然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出了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也有教師嘗試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授課,然而很多時候會出現教師在課堂中的情境創設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或者與學習內容的關聯不大等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教師對于情境創設的理解不夠深刻,因而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往往不能夠有效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同時也沒有積極主動的采用情境創設來進行授課;同時,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師在應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仍然注重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對學生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種現象嚴重偏離了新課改教學的目標[1]。

1.2 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只注重形式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要求教師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在這一過程中,學?;蚪逃謺ㄆ谂e辦考察課程,對教師采用新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進行監督和總結。在這種狀況下,有些初中物理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學生的真正理解和情感上的溝通。例如,在學習大氣壓相關物理現象的過程中,將一個煮熟的雞蛋放在瓶口,雞蛋無法進入瓶子當中,而當燃燒的紙片放入瓶中之后,雞蛋會被吸入瓶中。運用這一現象來講解大氣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將這樣一個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而忽視了學生真實的理解程度,這種方法無法使情境創設真正達到教學目的[2]。

2情境創設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過程中的對策

2.1 情境創設要與學生的生活相關聯

物理知識具有深奧難懂的特點,情境創設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物理知識轉化成現實可見的,有助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理解,課堂活動中還能夠增強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對知識的掌握也能夠更加牢固。然而,初中物理教師對情境進行創設,需要注重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情境創設要與教學內容相關;其次,情境創設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教學內容相關是毋容置疑的,然而,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才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夠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也才能夠更加對學生產生吸引力,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從而積極的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的過程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個簡單的塑料瓶,在不同的高度風別扎三個洞,黨在瓶子當中注入水時,讓學生進行觀察,結果會發現最下面的洞射出來的水流是最遠的, 這就證明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這種方法直觀又貼近學生的生活,簡單易懂,能夠是學生輕松掌握物理原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3]。

2.2 采用先進信息技術軟件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飛速,多媒體等軟件的使用有效增加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視頻軟件的使用,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視頻軟件的有效應用,能夠使深奧難懂的物理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動畫、音效等形式能夠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有效運用視頻軟件要求教師在課前對視頻軟件進行精心的設計, 有效將課堂內容融入到視頻當中,增強視頻的動畫效果,增加趣味性,與此同時,能夠將物理知識的深刻含義以更加真實的方式展現給學生, 促進課堂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更加輕松活躍的氣氛。例如,在講授物態變化的過程中,冰雕的制作和形成、霧凇的美麗景色都可以通過幻燈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在課堂中呈現出來,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能夠看到美麗的景色,心情得到放松,同時有對課程內容感到好奇,注意力自然的集中到本節課程當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4]。

3結語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進行了新課程改革,以求能夠對人才進行更有效的培養。初中物理教學就是在這一時刻開始引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通過各種教學情境的設立,使深奧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直觀,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人才市場競爭力空前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以求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對我國各個階段和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也進行了教學模式上的轉變,情境教學被引入我國的初中物理課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提高了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效應用情景教學,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具有重大意義。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從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的課程特點、教學實際,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出發,探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該課程教學上應用的優勢,并舉例分析和說明了行動導向教學法中案例分析法、模擬教學法、團隊競爭法和項目分析法等具體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和優點。同時本文就行動導向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客觀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教學方法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是食品檢驗專業知識體系中的核心課程,也是四大檢驗課程(食品理化檢驗、食品衛生檢驗、食品感官檢驗、食品微生物檢驗)之一,對食品安全控制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使得這門以技能為主的課程偏向于理論學習,不僅使課程枯燥難懂,也不利于學生今后實際工作的開展,因此,筆者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一直在探索教學改革,以提高教學效果,并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而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目前較為適合的教學方法之一。

1 行動導向教學的概念及特點

行動導向教學源自職業教育較為發達的德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行動導向教學”成為德國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領域教學改革的主流。1999年,德國聯邦州文化部長聯席會議更是通過并發布了以“學習領域”為核心的課程方案,要求職業教育的目標要全面包含“知識、技能和關鍵能力”,確定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職業學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礎地位[1]。近年來,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闊步發展,行動導向教學理念以其在理論上的科學性和實踐中的可行性,逐漸成為我國職業教學改革的熱點,已有不少職業院校主動提倡行動導向教學,并在專業教學中進行了大膽實踐。

行動導向教學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來引導組織教學過程,強調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緊密聯系,要求學生主動學習、全面學習,促進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提高,為今后從事的職業崗位群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傳統課堂相比,行動導向教學主要在師生課堂角色、教學側重點、教學過程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2~3]:(1)教師—學生課堂任務的發生改變。行動導向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只是聽眾,而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項目為引導,學生參與包括收集信息、制定計劃、選擇方案、實施方案、反饋信息、評價成果等整個實踐過程,使學生在掌握每一具體環節的同時,了解項目總體;教師也從課堂的主要演講者中淡出,而是扮演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咨詢者的角色。(2)行動導向教學更強調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模式,重視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自我管理式學習習慣。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不再遵循傳統的學科體系,而是參照實際職業工作過程來確定學習領域、設置學習情境、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內容上也以職業活動為核心,以“實踐在前,理論在后;行動在前,知識在后”為原則,以“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模式,通過解決接近實際工作過程的案例或項目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發現式的學習。在教學評價上也以學生自制評價標準為主,檢查自身學習效果。(3)與傳統課堂上實行的集體化教學方式不同,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方式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強調個體間的交流與合作。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狀態,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自由討論和發言,在相互爭論、相互提示、相互幫助和相互合作中發揮各自特點。

2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學情分析

準確的學情分析是正確把握課程重點,突破學生學習難點的關鍵?,F對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這門課程本身,和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進行學情分析。

2.1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特點

食品微生物檢驗對食品品質的控制起到相當關鍵的作用,因此,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是食品檢驗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主要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介紹各類常見引起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的特點及檢驗方法,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正確檢驗出不同的病原微生物[4]。

該課程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要求,理論講授對象微觀,講授內容繁雜、瑣碎,知識量大,各致病菌檢測方法相似,缺乏新意,學生難以學習和掌握,給該課程的講授造成一定難度。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往往造成學生對課程內容死記硬背,結果導致學生不能在實際檢驗工作中靈活運用各種檢驗方法,或者導致學生將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點和檢驗方法混淆,不能正確檢驗出病原微生物,教學效果差。而該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也較簡單、孤立,且各實驗間較雷同,難以激發學生好奇心和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因此,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需要尋求一條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各種病原微生物檢驗方法,與實際聯系更緊密的教學方法。

2.2 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理解學生的特點是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的基礎。目前,我國高職生的生源并不理想,被視為學習的“弱勢群體”,其理論基礎較薄弱,對學習缺乏信心和興趣,對抽象難理解知識的較易產生畏難情緒,往往采取知難而退的態度。而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認識,知識點也較易被學生所接受。

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本身就是一門注重實踐應用的課程,因此,其教學過程較適合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來進行。

3 行動導向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一般采用以下四種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5~7]:(1)案例分析法:學習者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并結合自身的親身經驗和已有知識進行學習,為將來的實踐行為做準備。(2)模擬教學法:為學生人為創造一個模擬實際工作的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職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并可為學生提供重復的機會和實現隨時進行過程評價的可能性。(3)團隊競爭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針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提問,小組間根據自學知識,圍繞問題進行討論。(4)項目教學法:圍繞教師指定項目目標,進行項目分析、方案制定、項目實施、項目評估。

靈活地將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運用到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教學中,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目的。以下舉例介紹行動導向教學各教學手段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3.1 案例分析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理論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引導,圍繞知識點,適當調整和豐富教學內容,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例如,在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檢驗程序的教學中,以舉案例的方式引入課題較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8~9]:某高職大三學生暑假后到某海邊城市進行為期一周的實習,到達目的地時是下午兩點多鐘,當時大家都已饑腸轆轆,于是十幾位同學聚集到一個小飯店,點了各種小海鮮,有海紅、蟶子、赤貝、毛蚶、蜆子、海螺、海蜇皮、蝦、蟹,外加啤酒、飲料,生的、熟的、冷的、熱的暴吃一頓,吃喝得好不愜意,好不過癮。誰知,兩三個小時后陸續有同學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畏寒等癥狀,表現劇烈而嚴重,被送往醫院緊救,在醫院治療幾天后又在住處修養,等到痊愈后,一周的實習期已滿,不但白來一次,各方損失也無法彌補,遺憾終生。后經檢驗這些同學為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和胃腸對海產品中的特異蛋白不適應所至。

通過以上案例即可把水產品的主要污染致病菌的種類、來源、感染途徑、致病特性和病癥、溯源、控制擴散等枯燥繁瑣的內容全部簡略而生動地講解出來了,之后再結合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好學易懂,印象深刻,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3.2 模擬教學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理論課上,對于食品微生物檢測范圍、檢測項目、取樣原則和方法、檢驗程序等重要內容的教學往往是直接按照國標要求,一條一條地拋給學生,學生則機械性的接受并記憶這些知識,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難度較大,記憶印象不深刻。而采用模擬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各知識點所講授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各知識點,并對重要知識點加深印象。

譬如在采樣原則和方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模擬一個超市,讓學生扮演檢驗員的角色,對超市中的各種食品進行采樣。在“超市”中擺放果凍、棒冰、果汁飲料、水果罐頭、牛奶、蛋糕、速凍水餃、生豬肉、蔬菜、雞蛋、螃蟹等食品,同時準備各種采樣工具,學生的任務就是扮演檢驗員的角色,根據不同采樣物選取采樣工具,并用正確的采樣方法對不同食品進行采樣。

模擬教學法激發了學生對采樣原則和方法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死板、公式化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也使學生對食品國標中死板的條條框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也可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糾正學生對知識點的錯誤理解,并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做出實時評判。

3.3 團隊競爭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以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三種腸道桿菌的鑒別為例:首先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根據已學知識,課前查找和總結鑒別并區分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三種腸道桿菌的方法,課上進行小組間討論并得出最佳答案。有的小組會使用顯微鏡,分別觀察細菌形態,但由于這三種菌都為桿狀菌,且大腸埃希菌與沙門氏菌都有周鞭毛,因此這種方法難以區別這三種菌;有的小組提出用動物試驗,但動物對這三種菌的反應往往較類似,即都引起腸道疾病,因此此方法也行不通;還有的學生提出用血清學的方法,當然這個方法可以將這三種菌區別開來,但操作較復雜,且成本較高;最后有小組提出用生化檢驗法中的三糖鐵瓊脂試驗,該方法不僅價格低廉,而且鑒別效果明顯,只要觀察培養基顏色變化就可以判斷出是哪種腸道桿菌。

團隊競爭法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此外,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學生對各種檢驗方法的優缺點及使用方法會有進一步的理解,同時更深入的理解食品國標中每種病原微生物檢驗程序設置的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各種檢驗方法。

3.4 項目教學法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病原微生物檢驗程序的學習是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教學的核心內容,但各種微生物檢驗程序間相似性較強,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對各檢驗程序的理解較困難,因此,容易將各種檢驗程序混淆,教學效果差。運用項目教學法,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使學生通過目標任務的完成來學習和掌握知識。目標任務的完成過程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把握整個檢驗過程,并理解每一檢驗環節的基本要求[10]。

具體任務安排如下:首先讓學生對學生食堂的飯菜、學校門口的快餐、學校附近的海鮮大排檔等學生經常光顧的熟食銷售點進行采樣;然后讓學生檢測這些食品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規定檢測項目進行檢測;最后將檢測結果寫成報告形式進行提交。

由于檢測樣品是學生平時經常食用的食品,學生對這些食品進行檢驗不僅能使學生了解自己的飲食衛生情況,還能增加學生完成指定任務的熱情和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該任務不僅復習了食品的采樣方法,還使學生通過對各種微生物的檢驗操作,比較各種微生物及其檢驗方法的異同,對各種微生物檢驗有了進一步理解和記憶。同時,學生在具體目標明確的項目驅動下,以“做中學”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使學生對各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的基本要求和原理也有了更深入認識,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教師也可根據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更好的控制整個教學進程。

4 問題與總結

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的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提供了與實際食品微生物檢驗工作更為接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更多具體、生動的學習材料,并為學生提供了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掌握微生物檢驗的知識和技能,主動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檢驗知識的本質,促進理論知識與技能、體驗的連接,同時實現了課內向課外的遷移。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理解信息、加工信息、建構知識網,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為深入,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知識也更加靈活。此外,行動導向教學法還使得原本公式化的檢驗程序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然而,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課程實際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過程中,仍遇到了一些問題[2,11]。

從學生而言,高職教育的目標是根據市場經濟,培養出具有實踐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實現這類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目標的理想教學方法。但行動導向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而由于我國目前高職生源質量不高,高職生普遍存在學習信心缺乏、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改變高職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擺脫他們對傳統課堂和教師的依賴并不容易,這還需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繼續探索適合高職生的方式和方法。

從教師而言,很多年輕教師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進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盡管在學生時代較為優秀,但畢竟缺乏社會經驗和實踐工作經驗,不僅對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工藝掌握不夠,而且對實踐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也缺乏了解。因此這類年輕教師雖然在傳統課堂上還能掩飾自身的不足,但對于行動導向教學來說,教師不僅要高效的組織管理整個教學過程、規范演示各項操作,還要回答和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引導學生探索創新,而自身素質不過硬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進度,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學習,通過掛職鍛煉等方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從而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行動導向教學。

從學校而言,行動導向教學需要大量實踐設備以及實踐場所,但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踐設備和場所尚不能滿足全面開展行動導向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學校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強實踐基地建設。此外,每個教學班學生人數較多,“雙師”教師資源相對不足,使得教師在行動導向教學過程中難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這需要學校通過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雙師”教師來滿足教學。

行動導向教學改革將是高職教育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無疑是一次重大挑戰。今后我們將結合其他教學法與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有效結合,以尋覓出更有效的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曉娟.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淺析 [J].教育與職業,2010(21):146-147.

[2] 陳田兵,楊柳.高職教育的新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初探[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7-11.

[3] 俞國,施玉梅.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教育中的運用[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8(3):47-49.

[4] 魏明奎,段鴻斌.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 [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5] 秦丹.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雜志, 2011(9):191.

[6] 歐衛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臨床《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2(1):57-58.

[7] 劉邦祥,吳全全.德國職業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261):51-55.

[8] 解玉紅,馮炘.案例教學法在微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研究[J]. 考試周刊,2010(48):190-191.

[9] 趙廣英,勵建榮,鄧少平,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教學改革體會[J].食品科學,2004(12): 202-205.

[10] 徐海娟,張天波,王漢道,等.任務驅動模式在“環境微生物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8):432-436.

[11] 胡亞學.行動導向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職教論壇,2007:18-19.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創設問題情境是信息技術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情境;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隨著新課標的推廣,對高中信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也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水平。但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對信息技術課程真正意義的理解,且缺乏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經驗,使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積極性不足,成績難以取得顯著提升?;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重視這一系列問題,并更新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幫助。

1.高中信息技術問題情境教學存在的弊端

1.1所創設問題情境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缺乏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經驗,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創設的問題過于簡單或深度與學生認知能力不符,使得學生逐步喪失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此外,部分教師未將問題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學生難以從中獲取更多新知識,進而導致成績下滑。

1.2創設的問題情境和課堂教學重點不符

創設問題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輔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與掌握重難點內容。然而,由于部分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問題情境教學模式的真正含義,在實際教學中,只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卻忽略了應用這一教學模式的真正目的,導致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3創設問題情境“紙上談兵”

問題情境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將生活中常見的案例與問題情境相結合,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解決,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大多數教師輕視了對學生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培養,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缺乏實際案例,導致這一教學模式只能是“紙上談兵”,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

2.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由于大部分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模式,同時無法從應試教育思想中脫離,在實際教學中,通常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得學生“被動式學習”,長期下來,極易導致學生失去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然而,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展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還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此外,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通過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情況等要素,有助于提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3.解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問題情境創設問題的對策

3.1突出重點難點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譬如,在學習“表格數據的處理”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其創設問題情境,正確指導學生通過相關公式計算出班級成績中表每學科的最高分與最低分,教師再按照學生計算出的成績分析學生的操作過程,并結合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為學生講解,這樣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這一內容的學習與掌握,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該內容的實踐認識。

3.2整合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課程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在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時,可充分利用已有教學資源,將之與教學內容相融合,進而將知識內容更形象、立體地呈現于學生眼前。如在學習“Flash 動畫”這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小狗啃骨頭”的動畫為學生演示,并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畫進行設計,這樣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這一課的教學內容,還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3聯系實際生活

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將實際生活與問題情境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加入實際生活元素,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心理。例如,在學習“個人數字化信息管理”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申請與使用blog,使學生有效掌握通過網絡管理個人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方法,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學習的意識。

4.結語

綜合上述,教師通過問題情境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有利于實現教學效果,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在實際創設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對課堂內容、學生認知水平等進行綜合考慮,進而將問題情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林茜茜.探究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J].好家長,2018(5):190

[2]李海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策略分析[J].新課程(下),2017(4):105

問題情境初中生物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求學之路的真正開端,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師任務重大,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這個階段應該掌握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數學這個學科有一個透徹的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有趣性,從而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因此,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的適用,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要學會應用這種方法,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面,就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設情境與提出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情境教學 提出問題 策略

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所謂的生活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利用生活中有趣的、具體的生活情境來教學,讓初次受到課堂制約的小學四年級學生感受到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的有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主動學習的地位,而不是在教師強迫的情況下去學習。學生上學的目的是學到更多的知識,而教師的任務則是想辦法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識。情境法是現階段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最適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正好符合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需求,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1 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時刻動腦思考。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教師不去引導他們去思考,去解決問題,他們可能就真的不會去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因為,小學階段的大部分學生都非常的貪玩。所以,現階段的學生,缺乏的是學習興趣。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只是單純的給學生灌輸知識,只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目的性太強,完全不顧及學生的感受,使小學數學課堂失去了小學課堂應該有的活力,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絲毫沒有興趣去認真聽課,更不要說主動的去思考或者是問問題了。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教師用這樣的方式將小學生禁錮在課堂上,只會讓他們變成學習的機器,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會自己去解決問題,小學數學課堂現階段這樣的教育不僅不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2 小學數學創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具體策略

2.1 創設教學情境,合理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的同時,也要把握好提問的時間。一節高效的小學數學課,應該是既有老師講課的時間,又有課堂提問的環節,兩者缺一不可。而課堂提問問題的時間要由學生的學習狀態來確定。開始上課時,要提出問題,來吸引學生進入課堂狀態并且引發學生們的思考。課中要有適當的提問環節,因為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要提問適量的問題,重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把握好提問的時間,才能讓一節課變得真正的有效。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數學《雞兔同籠》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講課之前這樣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需要來一起幫助農民伯伯解決一些問題,農民伯伯把家里的雞和兔子關在了同一個籠子里,但是農民伯伯現在忘記了自己有幾只雞和幾只兔子,你們可以幫他算出來嗎?同學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農民伯伯算出來嗎?”然后教師找學生回答,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之后,教師再接著講解題方法,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和學生互動一下。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除了我剛講的方法,還有其它方法嗎?”引導學生去思考,也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一下。這樣,一節有學生和教師共同主導的課堂就完美結束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學到新的解題方法,還能讓自己的數學思維得到鍛煉,一舉兩得。

這樣通過一些簡單的問題以及創設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然后發現問題,讓學生學會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給學生學習自己解決數學問題做鋪墊。

2.2 明確學習目標,建立合適情境

明確數學教學目標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準備一節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農村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比較活潑,但是學生的聽課效果并不是很好[3]。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明確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就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之后小學數學教師在根據確定的教學目標來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小學數學知識和生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四年級人教版課本《觀察物體》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物體。開始講課之前,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拿出來提前準備好的幾個粉筆盒,然后堆成一個固定的形狀,讓學生上來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體的形狀,讓學生從實際的情境中觀察物體,發現物體各個面的不同形狀,為學生接下來深入的學習奠定基礎。

通過這樣建立了合適的教學情境,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化,讓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也是有很多的學問的。對于小學一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把課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一年級的數學教師要想辦法讓想學一年級的數學課堂變得有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歲陽.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創設[J].當代家庭教育,2020(31):154-155.

[2] 張桂瑜.淺析靈活運用生活情境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24.

[3] 劉長立,劉錦.淺析小學數學口算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137.

[4] 方梅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基礎教育論壇,2020(28):25-26.

南海外國語學校 (廣東省佛山市 528200)

上一篇:地區溝域經濟發展論文范文下一篇:海河流域社會經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