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

2023-09-20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1篇

兩年來,慶陽市圍繞加快老區教育發展,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這條主線,緊扣行政村幼兒園建設、全面改薄、職業教育、學生資助、提高鄉村教師待遇等重點工作,研究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精神全力做好教育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和慶陽市精準扶貧“1+20”實施意見教育專項方案,將重點任務、重大項目、重要舉措進一步細化實化,為定向施策、精準發力提供了指導和遵循。

突出教育精準扶貧要求

教育精準扶貧,既是教育改革的機制創新,也是扶貧開發的機制創新。長期以來,慶陽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教育興則慶陽興,教育強則慶陽強”的理念,把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解決慶陽“貧在人”的瓶頸制約,拔窮根、摘窮帽、真致富的根本舉措。

精準扶貧項目實施以來,慶陽市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弘揚南梁精神、推進教育扶貧”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全市教育系統干部職工把扶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責任,大力弘揚“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建立教育扶貧專項目標管理責任制,明確縣區政府教育扶貧主體責任,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強化責任擔當,合力攻堅克難,形成市、縣各負其責、各盡其責的責任體系。

同時,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貴在精準”的要求,以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為抓手,鎖定全市建檔立卡的5 3 7個貧困村14.58萬貧困戶,由市局領導牽頭,抽調1 8 2名干部4次進村入戶開展信息核查,特別對貧困村教育發展現狀、貧困家庭學生享受資助等進行重點核查,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把教育扶貧措施充分體現在了“八個準”“五張圖”“三本賬”當中,使資金、項目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確保教育扶貧項目精準落戶到貧困村、薄弱校,資助資金、生活補助精準落實到最困難的家庭、最邊遠的學校。

從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從最薄弱的環節抓起,把扶貧與老區基礎教育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結合起來,與優化學校布局、強弱學校捆綁式聯盟結合起來,積極推動革命老區教育發展。

“以前咱農村的娃娃想上學可不是件容易事,一到上學的年齡,大人娃娃都著急?,F在不一樣啦,政府惦記著咱農村娃娃,不但免了學費還提供免費早餐!”慶城縣馬嶺鎮廟臺村農民李小蘭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無數農民的心里話,這也是慶城縣構建到村到戶到人教育精準扶貧體系的一個真實寫照。

近年來,慶城縣利用閑置校舍建辦農村幼兒園,在人口相對集中的村組小學或教學點附近設幼兒班,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創建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和省級一類園各1所,評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5所,學前三年教育入園率達到88.62%。同時,積極開展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組織全縣中小學通過歌唱、朗誦、快板、徒手操和動畫片等多種形式,學習踐行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積極組織參加“守孝道、敬父母”等宣傳教育活動,構建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不斷豐富了德育工作的內涵。

據了解該縣還深入開展新教育實驗活動,積極穩妥推進課程改革,組織全縣各學科教師赴外地參加“名師之路”“適學課堂”“人教版教材專題講座”等教學觀摩研討會200多人次;開展學生健康成長暨學力發展跟進調查探析活動座談會4場次;開展中考備考推進會4場次,輻射全縣18所中學;深入實施“2+1+1+1”項目,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投資1.2億多元,建成項目學校63所,完成教育信息化設備、圖書、教學設備等全部采購任務。并結合全縣教師學科教學需求,完成各級各類培訓7000多人次。

慶城縣按照定點、定向的原則,對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構建到村、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落實了教育扶貧的各項資助政策和資助資金,幫助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對15個鄉的51個貧困村因學致貧戶情況進行調研走訪,核定因學致貧家庭589戶;為桐川初中購置課桌椅600套、計算機75臺;為桐川寄宿制小學購置計算機50臺、多媒體教學設備5套、課桌椅(單人套)540套;完成佛殿灣小學300平方米教學用房維修及危窯加固項目,硬化院坪360平方米,新建圍墻57米,更換課桌椅50套。

凸顯教育精準扶貧實效

堅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行政村幼兒園建設主要依托村小學宜改則改,宜擴則擴,盡量不新建,把錢花在教育設備配置上;全面改薄堅持“一校一策”“缺什么補什么”。職業教育突出實用技術培訓,力求“輸出一人、脫貧一戶”。學生資助體現有難必解、有困必助,保證每個孩子都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學校條件越艱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越高,充分調動廣大鄉村教師工作積極性。2015年完成省上下達217所幼兒園的建設任務,縣區自主實施59所,超額完成27.2%,2016年春季可實現招生。全市改造薄弱學校168所,新建校舍22.6萬平方米、運動場27萬平方米,購置學生用床2.9萬張,課桌凳7.2萬套,計算機1.5萬臺,新建“班班通”教室:359個,消除中小學D級危房18萬平方米,實現中小學D級危房零存量。投入777.2萬元為1451所學校配備了飲水設施。在按規定把各項免費和資助政策兌現到位的基礎上,落實市縣配套資金450.2萬元,按照每生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免除了9004名貧困家庭幼兒保教費。1.5萬名鄉村教師享受生活補助政策。與北師大合作建設北師大慶陽附屬學校,建成慶陽教師專業發展和科研培訓中心及老區人才孵化中心,慶陽創新創業基地和慶陽教育產業園區,引領慶陽教育提質創新發展,助推教育精準扶貧。

“沒想到,咱們山里娃也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了,不交學費,還免費吃飯,這太讓人省心了!”在環縣耿灣鄉潘家掌村幼兒園門口,經常能聽到家長這樣的感嘆。

“村里學校冒蒿草,城里學生擠破帽”。前些年,由于受農民進城打工潮的影響,環縣耿灣鄉潘家掌村的兩所小學都因為缺少生源而被撤并了。村里的適齡兒童要上學,就得到鄉鎮或更遠的縣城里。陪讀、租房、生活、交通等各種花銷,讓這些外來家庭的教育成本額外增加5000元以上,再加上由于農田荒蕪而造成的損失就更難以計算。由此出現了很多農村孩子上學遲、上學難、上學窮等諸多社會問題。

為了打好教育精準扶貧攻堅戰,環縣把“教育扶貧從娃娃抓起”作為扶貧攻堅的重點來抓。2015年,為10個鄉鎮15個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改擴建村級幼兒園20所,覆蓋人口36636人,滿足了1899名農村適齡兒童就近入園。同時,為146所農村小學建成了午休宿舍,并為農村附設班的幼兒提供免費營養餐。今年,計劃對全縣1000至2000人的152個行政村所轄152所學校進行附設幼兒班建設,最終實現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同時,依托“特崗計劃”“民生實事”等項目和事業單位招考、轉崗、聘用、培訓等形式,補足配齊農村幼兒園師資隊伍。通過“全面改薄”,加強貧困村義務教育學校建設,使全縣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有安全校舍、采暖設施、午休宿舍、就餐食堂、合格課桌椅、足量閱讀書籍、齊備的鍛煉器材、留守兒童之家、英語教師、安全飲水設備“十有”標準。

在大力挖掘自身發展潛力辦學的同時,環縣還積極爭取、吸納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步伐。

2014年8月24日,“香港言愛基金會”援建的環縣思源實驗學校開始招生,有效解決了進城務工子女入學難的問題;

2015年5月25日,“擔當者行動”對環縣24人以上的學校全部實施了“班班有個圖書角”工程,共配捐圖書58170本,覆蓋95所學校,712個班級,使環縣88%以上的小學生受益;2016年,“擔當者行動”將對剩余24人以下的農村小學進行圖書角捐建活動,最終實現環縣小學“班班有個圖書角”全覆蓋,讓山里娃娃有書讀、讀好書、好讀書。

2015年7月5日,環縣教體局向“農村教育圓夢工程項目部”提交了《關于環縣申請農村教育圓夢工程項目的報告》,項目預算資金達800多萬元;

2015年10月15日,“美麗園丁”教育基金會支持慶陽革命老區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協同創新計劃啟動大會在華池南梁鎮列寧學校舉行,給環縣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福音;

2015年12月9日,全國“紅色旅游書屋”授牌暨“情系老區愛潤環江”圖書捐贈、愛心救助儀式在環縣舉行;

2015年12月12日,甘肅省“金色教苑”鄉村教師影子研訓基地正式落戶環縣。

這一系列項目的實施有效推進了該縣扶貧攻堅戰走向勝利。

強化教育精準扶貧保障機制

慶陽市各地結合實際,積極創新幫扶方式,實行駐村幫扶機制。選派優秀年輕黨員干部到貧困村掛職第一書記,抽調人員到幫聯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城區優質學校與貧困村學校結對幫扶。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制定教育扶貧專項考核辦法,實行市局黨委成員包縣聯校蹲點督查制度和重點工作周報告、月督查通攝制度,對工作推進不力、進度緩慢的縣區負責人進行約談,推動形成各級領導抓、一級抓一級的良好局面。

“每年5000元的資助金,不但圓了我的大學夢,更幫家里解了實際困難?!苯?由鎮原團縣委組織的助學圓夢活動上,受“展翔助學基金”資助的賈博同學激動地說。這是慶陽市鎮原縣大力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為了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鎮原縣把教育扶貧工程列入一項從根本上幫助貧困群眾脫貧且長期堅持的重大民生工程,建立重大教育扶貧項目由縣級領導牽頭領辦、重要教育領域由相關部門優化服務、重點貧困學生由黨員干部定向幫聯的教育扶貧聯動機制,努力使教育扶貧工作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成為造福群眾的民心工程。今年以來,結合扶貧雙聯活動,鎮原縣委、縣政府組織各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進村入戶、深入基層一線,對困難家庭子女就學情況深入調查摸底和走訪,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努力做到家庭成員清、家庭收支清、入學時間清、所學專業清、學費支出清和畢業年限清。于此同時,該縣著力改善農村尤其是貧困村學校辦學條件、優化農村師資隊伍和做好扶貧濟困助學工作入手,不斷提升農村學校辦學品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作。據統計,今年該縣計劃實施改薄項目126所學校,概算投資1.2億元。招聘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目前已經完成140名特崗教師、72名幼兒教師面試工作。撥付義保經費1935萬元,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費585萬元,補助營養餐1811萬元。今年助學貸款共受理貧困學生6819人,發放助學貸款3854萬元。

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教育可謂任重道遠。我們有理由相信,老區教育明天更美好。我們也更期待,老區教育精準扶貧的成效更顯著。在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慶陽市教育局的表態發言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信心:“我們將按照省上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全面落實省、市精準扶貧和教育扶貧會議精神,緊緊抓住中央、省上對革命老區政策疊加的歷史機遇,緊扣薄弱環節,加大工作力度,落實資金投入,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報省委、省政府對革命老區的關心支持,回應老區人民對優質教育的熱切期盼?!?/p>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2篇

近年來,合作市深入貫徹落精準扶貧工作,緊盯“全市2015年實現基本脫貧,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步走”戰略目標,舉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堅決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切實做到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真扶貧、扶真貧,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在教育精準扶貧方面,合作市教育局根據《合作市“1+17+1”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和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和要求,精心安排,狠抓落實,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改善辦學條件推進均衡發展

“以前學校很簡陋,小平房,土操場,下雨天泥濘不堪,經過這幾年改薄項目建設,我們的校園真的變成了花園,環境優美,教室寬敞明亮,各種輔助設施齊全?!焙献魇凶羯w多瑪鄉中心小學校長華爾貢說出了全市鄉村學校廣大師生的心聲。

近年來,根據《合作市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安排,市教育局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科學布局,爭取項目,把工作重點放在建好、辦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2016年,全市精準扶貧義務教育階段建設項目為17個,總投資1.1706億元,其中包含校舍新建、校舍續建、操場、圍墻等項目;同時,為14所中小學和教學點購置了學生床、課桌凳、食堂設備、安保設備及音體美教學器材和圖書;全市農牧村學生宿舍全部實現鍋爐、電暖供暖。

2016年,全市投入1762萬元新建4所雙語幼兒園,通過全省招教等項目招錄幼兒教師15名,轉崗16名,舉辦新幼兒教師崗前培訓8期236人次,緩解了農牧村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短缺問題。據了解,2013以來,該市累計投入6147萬元建成“雙語”幼兒園18所,在建幼兒園7所,全市鄉鎮幼兒園覆蓋率達到100%。

同時,合作以實施“全面改薄”項目為契機,加快中小學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建設。2016年,投資590萬元為全市14所鄉村學校和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建設教育信息采集共享室14間和“班班通”資源共享平臺;投資302萬元為中小學配備“班班通”設備54套,計算機200臺,實現了農村中小學“班班通”和計算機教室全覆蓋。

完善資助工作幫助學子圓夢

“我家的經濟條件差,以前父母為交不起學費發愁,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學校管吃管住,我們可以無憂無慮地上學了”。合作市第四小學學生卓瑪草說。2016年新學期開學前,合作市開展了“金秋助學”活動,為考上大學的梁寧、包士維、當子吉等30名特困家庭學生每人發放助學金2000元,為拉毛才讓等10名學生每人發放700元路費補助。而這已是合作市完善學生資助工作的常態。

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合作市在全市開展農牧村貧困家庭學生建檔立卡工作,市教育局督促、指導各鄉(街道)完成了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教育扶貧信息的采集和系統錄入工作,建立了貧困學生的電子信息檔案,構建了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資助體系,進一步明確了資助項目及標準,確保所有貧困家庭子女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

同時,將全市農牧村幼兒園營養餐經費納入市級財政保障范圍,足額落實;提高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補助標準,并持續發放家庭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繼續實行12年全免費教育,將高中免費教育經費列入年初財政預算,按照生均1000元/年標準落實公用經費96萬元,同時對合作戶籍家庭困難的高中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減輕了廣大農牧民群眾送子女入學的負擔。

在充分落實現行資助政策的基礎上,該市持續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積極倡導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設立特困學生救助基金,采取優惠政策疊加的方式加大對特困學生的資助力度,確保貧困家庭孩子的正常學習。以此,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等對待,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同等政策,對城市低保家庭學生享受免學雜費和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

做好招生工作落實優惠政策

在實施貧困地區高校招生專項計劃方面,合作市不斷完善“制度公開、群眾監督”招生工作機制,高考前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站、致家長的公開信、招生咨詢電話等渠道積極宣傳各項招生政策,特別是國家和省上出臺的貧困專項計劃、精準扶貧專項計劃、藏區專項計劃等政策。

市招生辦嚴把考生資格審查關,全方位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指導服務,為農牧民子女上大學創造了更多機會。2014年以來,全市通過貧困地區專項計劃、精準扶貧專項計劃、藏區專項計劃共錄取貧困家庭學生205名,計劃推免和單招錄取534人。

2015年以來,合作市積極推行甘肅省內藏區“9+3”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政策,讓未被普通高中錄取的初中畢業生繼續接受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絕不讓一個貧困生掉隊。目前,全市有152名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136名學生在外地企業就業。

壯大師資隊伍關愛鄉村教師

隨著教育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實,合作市農牧民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校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各學校學科教師結構性矛盾突出,為應對新情況,合作市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借助全省招教、事業單位招考、特崗計劃等項目,通過“培、招、轉、聘”等方式,進行了“分層、分崗、分類”培訓和招聘,壯大了師資隊伍,提升了師資水平,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隨著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新上崗教師人數不斷增加,各中小學、幼兒園,尤其是鄉村學校教師住宿成為一個突出問題,新來的教師多半未婚,遠離父母,要讓他們安心教書,必須提供基本的吃住條件。

2014年以來,合作市將鄉村教師周轉房建設納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積極協調,爭取項目,做好教師生活保障工作。目前,佐蓋多瑪鄉中心小學等鄉村學校的教師周轉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確保了這些教師住有所居,安心從教;2008年以來,合作市將包括鄉村教師在內的全體教師納入全市干部職工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之列,市教育局組織全市各學校教師按時參加體檢,體檢結束后為受檢教師建立健康檔案,醫生當面講解體檢結果,提出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改善建議,幫助他們提高身體素質,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近幾年,市政府對教育上的投資力度很大,辦了許多民生實事,免費體檢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前,老師們患了病之后才去醫院,現在免費體檢讓我們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早期預防和治療,增強了基層老師的自我保健意識,有了一個好身體,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焙献魇欣招汔l中心小學教師道吉才讓感慨地說。

另外,合作市在教師晉升職務(職稱)和評優選先時,也向農牧村學校、薄弱學校、一線教師、長期扎根基層的教師傾斜。將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納入高級教師職稱評聘范圍,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想方設法籌措資金,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貼和班主任崗位補助等。

落實“三區”計劃強化引領作用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委印發的《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教師專項計劃實施方案》,2013年開始,省教育廳已連續三年為合作市選派“三區”支教教師65人,教師參與到各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中。

支教期間,他們用豐富的知識、先進的理念為受援學校傳送經驗,讓更多的老師觀摩了支教老師的示范課,開闊了視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改進了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支教活動起到了真正示范引領作用。

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西北師范大學、河西學院、隴東學院、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等高校先后選派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學生80人到合作市鄉村幼兒園開展精準扶貧幫扶支教(頂崗實習)工作。

“在支教老師們的幫助下,學校創辦了各種社團組織,體育課、舞蹈課、音樂課都也開設起來了。支教老師還利用課余時間輔導留守兒童學習,給這些孩子們帶來了精神關愛,促進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支教老師們都年輕,學生們不僅喜歡聽他們的課,平時也喜歡和他們一起玩。他們開展的各類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給學校工作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也促使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走向正規化邁進?!焙献魇屑用曋行男W校長丹真貢保介紹道。

深入開展“雙聯”幫助農民致富

合作市佐蓋曼瑪鄉地瑞村是合作市教育局的聯系點,自2012年“雙聯”行動開展以來,市教育局成立了“雙聯”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實施方案》,局機關全體干部與該村36戶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

根據“實施方案”及“干部個人幫扶計劃”,市教育局充分發揮教育行業優勢,緊密結合地瑞行政村的重點工作,通過政策宣傳、科技培訓、文化引領、智力扶貧等方式,全面實施幫扶計劃。局領導帶頭進村入戶了解村情民意,及時了解掌握幫扶村的動態信息和村民的個人信息,共同制定了扶貧工作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力求做到精準定位扶貧,不脫貧不脫鉤。

同時,市教育局選派專門人員駐村,配合鄉村開展扶貧對象建檔立卡、精準扶貧大數據采集等各項工作,為聯系村扶貧工作精準聚焦,為真扶貧、扶真貧奠定了基礎。2015年底,市教育局幫扶的36戶貧困戶中已有25戶實現了脫貧,其余11戶有望2016年底脫貧。

今年,市教育局又聯合市人社、農牧、扶貧、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先后舉辦了新型農牧民培訓班、“兩后生”職業技能培訓班、外出務工人員培訓班,對從事電焊、汽修、家政服務、酒店服務等80余名務工人員頒發了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外出務工人員創收增收、加快農牧民脫貧致富步伐創造了條件。

合作市教育局副局長喬旻接受采訪時說:“今后,市教育局將繼續按照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和精準扶貧工作的統一部署,結合工作實際,扎實開展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全力確保各項惠民政策、扶貧政策落到實處,確保各類扶貧資金使用正常、發揮效益,惠及貧困家庭,做到讓貧困家庭子女有學上,上好學。同時,要不斷總結全市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經驗,全面落實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政策,做好控輟保學、招生、助學貸款等民生工作,形成全市教育系統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p>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3篇

201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出臺,《決定》提出要著力加強、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發揮教育扶貧功能實效,阻斷貧困代際遺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扶貧已成為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陣地。因此,加大教育扶貧的研究力度、拓展研究廣度、加深研究深度,具有理論前瞻性意義。

二、教育扶貧研究綜述

(一)教育扶貧的內涵研究

奐平清、王等等兩位學者認為教育扶貧的實質是通過改造貧困人口的勞動力素質,以達到“斬斷”貧困的代際遺傳的目的。這種實質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通過提高貧困人口的勞動力素質,促進貧困人口的現代性,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以徹底擺脫貧困;二是通過各種途徑扶持貧困地區的教育,促進貧困地區的教育現代化程度,使教育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1]。

學者劉傳鐵將“精準扶貧”與“教育扶貧”的內涵融合,提出厘清教育扶貧內涵的新視角:首先是“精準改造”,鎖定貧困地區的薄弱學校,做到精準幫扶;其次是“精準招生”,保障貧困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再次是“精準資助”,在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享受“兩免一補”,在高中教育階段,實行免學雜費并補助生活費,大學階段實行貧困學生學費減免制度;又次是“精準就業”,從制度層面保障貧困學生的可持續性就業;最后是“精準培訓”,對貧困人口進行技術培訓,讓其掌握脫貧致富的技能[2]。

(二)教育扶貧的功能研究

戰飚認為教育扶貧不僅是推進國家扶貧工作的中堅力量,是促進社會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而且在實現社會平等、建設和諧社會;提高勞動素質、建立學習型社會;縮小貧困數字鴻溝等方面具有積極推動作用[3]。

周毅認為對民族貧困地區進行教育扶貧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是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治本的主要舉措,提高民族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阻斷貧困惡性循環;第二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徑,可以更有效地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形成合理的教育結構布局,促進民族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第三,有利于扶貧開發和生態保護,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態環保意識,防止以不當的方式開發當地自然資源,造成生態破壞;第四,有利于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穩定[4]。

(三)教育扶貧的模式研究

宋清華、楊云和張明星以“9+2”教育扶貧模式為研究對象,指出該模式是讓貧困學生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后,再到職業技術學校接受兩年免費的“訂單式”職業教育,以解決貧困學生“上學難、就業難”等問題。其模式的創建動力源于三種“需要”:一是屬于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二是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的需要;三是貧困家庭學生脫貧的需要[5]。

朱德全認為“雙證式”農村教育扶貧主要是解決農村脫貧問題,該模式以“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為辦學理念,結合農村各地的實際情況,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與培養職業技術相結合,使學生都能學到農村的實用技術。同時,該模式以“課堂+基地+農戶+實體+農校+高?!钡攘B結構為操作載體,改變了傳統以升學為培養目標的課程設置和辦學目的,使農村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6]。

閻桂芝、何建宇和焦義菊以“清華模式”為研究對象,指出該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搭建學習平臺,建立遠程教學點,克服教育的時空阻隔,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流動;二是利用校內資源建立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并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巡回式系統性支教活動,實現教師資源的有效幫扶;三是利用國內外社會各界力量,匯聚社會資源為教育扶貧工作提供物質保障。另外,“清華模式”最大的創新點在于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多元化扶貧,即扶貧對象不僅包括教師和學生,還涵蓋政府干部、醫療人員、職業技術人員和普通農民,初步實現了“全方位”教育扶貧[7]。

(四)教育扶貧的問題研究

熊文淵指出目前高校教育扶貧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育扶貧方式同質化。一般是通過“三下鄉”、“三支一扶”、教育培訓、捐款捐物等途徑開展,并沒有充分利用高校的本身特色進行教育扶貧;二是教育扶貧目的的功利化。眾多高校以周期短、影響大的教育扶貧方式為主,重數量輕實效,并未達到長期實效;三是教育扶貧定位盲目化。許多高校既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盲目開展自身不擅長的扶貧工作,又不清楚扶貧對象的訴求,造成教育扶貧流于形式化。因此,他強調要根據不同高校的性質來創新教育扶貧,提高高校教育扶貧的責任意識,以達到教育扶貧的社會效益[8]。

周學桃以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工作中的教師隊伍建設為研究對象,指出目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所存在的問題:首先是教師隊伍管理體制不健全,包括人事管理體制、績效獎勵體制、監督機制等方面;其次是對教師的職業素養培養重視不夠,包括教師數量少、教師專業素質低、學科結構失衡等問題;最后是教師福利待遇水平低,包括教師工資發放不到位、福利待遇低、住房困難、教師負擔重等現實問題。因此,要從觀念層面、政策層面和經濟層面著手解決教師隊伍建設問題[9]。

(五)教育扶貧的策略研究

學者魏向赤提出要轉變教育扶貧觀念:一是要從道義性扶貧轉向制度性扶貧,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使教育扶貧從德制走向法制;二是要從救濟式扶貧轉向開發式扶貧,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的勞動素質;三是要從扶持貧困地區專向扶持貧困人口,精準定位扶貧對象;四是要從區域性扶貧轉向階層性扶貧;五是要從單一性扶貧轉向綜合性扶貧,包括扶貧主體多元化、扶貧方式多樣化等[10]。

游明倫、候長林兩位學者就如何推進職業教育扶貧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一是要完善職業教育扶貧的機制頂層設計;二是要優化調整區域職業教育發展布局,以集團化辦學理念,按市場需要辦學,并依據產業鏈發展需要建立教育培訓基地;三是要創新職業教育扶貧聯動機制,以政府為主導,以院校為主體,倡導社會各界參與,開展參與式扶貧[11]。

孫華認為民族地區教育扶貧攻堅既是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又是少數民族群眾素質提升的必然訴求。但民族地區教育扶貧攻堅的過程存在跨地區協調難、教育發展不均衡、扶貧資金不充足等現實問題。因此,一要架構順暢有效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國家層面的組織協調機構和完善的協調機制;二要拓寬教育扶貧攻堅資金來源渠道,保障教育扶貧攻堅的資金提供;三要探索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實現城鄉、地區之間的教育均衡發展[12]。

三、教育扶貧研究述評

教育扶貧逐漸成為眾多學者的主要研究陣地,從已有研究成果來看,數量頗豐,形式多樣,既有期刊形式,也有學位論文;內容豐富,不僅涵蓋教育扶貧的內涵、功能、模式等方面,也對教育扶貧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然而,教育扶貧的研究力度和深度還不夠。第一,研究形式多數以期刊和學位論文為主,專著類形式鮮少;第二,研究范圍以職業教育為主,其他教育類型關注較少;第三,研究角度多數聚焦在宏觀層面,缺乏微觀層面的切入。因此,一要促使研究形式多樣化,提高研究成果的專業性;二要拓寬研究范圍,涵蓋各種類型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礎教育方面以集團化辦學為思想依托,建立校?!敖Y對子”機制,實行校?!皫头龉こ獭?在高等教育方面將農校作為教育實訓基地,既可以促進農學專業發展,并能拓寬就業渠道;三要將教師納入研究范疇內,由于教師是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只有提高師資配備和職業素養,從源頭上才能提高整個教育發展水平,從而完善教育扶貧理論和模式。

教育扶貧不僅是國家扶貧的重要陣地,更是體現教育服務社會功能的主要方式。因此,完善教育扶貧理論,創新教育扶貧模式,對斬斷貧困代際遺傳、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摘要:教育扶貧是國家扶貧工作的重要陣地,更是彰顯教育服務社會功能的主要方式??v觀國內相關研究,涵蓋了教育扶貧的內涵、功能、模式、問題及策略。然而,教育扶貧研究存在形式少、范圍窄和角度單一等問題。因此,要拓寬研究范疇,聚焦微觀層面,提高研究成果的實效性。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4篇

實 施 方 案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服務導向,通過實施廣泛覆蓋的扶貧扶志大走訪,組織全體教師走訪貧困戶,走訪困難學生,虛心訪學、訪貧、訪計。

二、工作內容

1、宣傳黨的扶貧政策,落實教育扶貧措施,深入家庭了解學生情況,做好教育扶貧宣傳,同時給學生和家長做好安全防溺水工作,做好交通、用電安全、食品安全宣傳工作。

2、關心孩子成長,了解家長對孩子在校學習情況的滿意度,聽取家長對有關扶貧政策、以及對我縣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

3、幫扶結隊,開展我為貧困戶做一件實事活動,認真填寫走訪筆記。走訪期間,尤其要做好困難家庭學生、農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關注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幫助其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了解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及其家長思想狀況,向他們宣傳教育法律法規和各項政策,知道他們共同教育和培養學生。

三、活動形式和時間

以實地家訪為主;對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學生,可采用“電話家訪” 的形式;對工作較忙的家長,可采用電話預約的形式,集中走訪形式為三天。 。

四、組織領導和工作要求

(一) 組織機構

組 長:賀明超

成 員:張少榮 閆廣闊 劉婷 王迪 朱牧 陶大俊 組長具體負責統籌協調、督導檢查、信息反饋等日常工作。

(二) 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學校認真貫徹文件精神,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認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確?;顒佑行?、有力、有效,并把此項活動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師德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2、真正深入基層。參加“萬名教師大走訪、扶貧扶志助成長“活動的教師要主動深入家庭、深入家長、深入學生,要做到每個學生的家庭不漏不錯,不留死角。

3、務求活動實效。各位教師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認真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虛心聽取家長和學生的建議和真心誠意為家長和學生辦實事、解難題,對他們反映的問題、提出的建議,能夠解決的要及時解決,需要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對一些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向學校和柳樹中心校反映。

4、完善工作機制。學校要認真開展大走訪活動,建立健全活動臺帳,詳細記錄走訪家庭的基本情況和經濟狀況及學生學習生活狀況,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等,做到逐一摸清情況動態,逐一建立走訪記錄表,學校按統一設計的表格上報并存檔。逐一落實責任,對工作敷衍了事、活動流于形式的,將予以通報批評。

5、實行分包責任劃分制,走訪分為集中走訪和常態化走訪,集中走訪時間為7月15日至七月17日,走訪期間教師將走訪情況拍照留存,并將走訪照片實時上傳平原微信工作群。對家長和子女均外出的采取電話訪問,并做好電話訪問記錄,在走訪記錄表上備注電話訪問,電話訪問時間精確到秒。

(三)分包責任人區劃分 閆廣闊:平原村

唐曉悅 唐曉 劉春浩 張浙領 趙夢然 朱賢成 唐震 張夢函 殷果 劉世玉 李新文 尹超 何星星 李思函 曾一 張楠楠

朱牧:平原村

閆師偉 任歡 吳桐 劉春源 王蘇豫 王昊東 汪佳好 張瀚尹 趙夢晶 孟令涵 朱賢華 陳曉玉 陳語涵 李宇鑫 陳樂 孟令洲 汪佳旺

賀明超 何崗村

錢茹雪 許金輝 張浩然 胡傳輝 郭保龍 王青峰 周顯紅 何丹 李夢夢 徐文杰 楊孝鵬 胡欣偉 曹思媛 楚傳林 尹恩昊楠

張少榮:何崗村

祝樂樂 韓昊 張家碩 張家陽 曹永亮 黃凱 朱艷鳳 曹永輝 吳同倩 汪夢瑤

平原村

陳兵 任暢 閆曉東 李彤 李想 李雅潔 趙發軔 陶大俊 前進村

李爽 戎夢瑤 王嘉雯 范俊豪 謝喜紅 王蕊 何陽 鄔昌柏 鄭星辰 謝鑫雨 范晶萍 魏鴻偉 何雨 昌志樂 劉念 鄭穩 游梓軒 劉俊 鄭浩宇 何芯梅

劉婷 石塘村

謝俊瑤 李帥 岳常雙 董志鑫 楊平 周強 張克超 付璨璟 董子怡 何平旺 何子怡 何祖權 何悅爾

王迪 平原村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5篇

教育扶貧存在問題整改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鳳縣教體局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深入了解我校教育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抓好問題整改,切實提高教育扶貧工作質量和水平,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嚴格執行深入開展全縣教育扶貧工作存在問題的集中整治。按照“堅持攻堅目標、確保責任落實;堅持精準方略、確保脫貧質量;堅持問題導向、確保整改到位”的原則,切實查實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扎實進行整改。通過全面整改,攻堅克難,進一步做深做實教育扶貧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有效解決教育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做到脫貧攻堅教育扶貧先行。

二、整改內容

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排查整改:

1.工作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在教育扶貧政策措施落實不夠,一是對教育扶貧工作重視程度不高,主動作為意識不強。

2.學生資助對象識別不精準。因病、因災、因突發事故造成的貧困家庭學生數據統計與信息更新不及時,動態管理調整不到位。

3.教師教育脫貧幫扶認識不足,工作開展迫于學校安排,不能很好的根據自己幫扶計劃隨時安排合理時間主動有效的進行入戶政策宣傳走訪和教育幫扶。耐心不夠,抱有敷衍了事,走過場、等靠思想,形式主義有所彰顯。

三、整改措施

1.明確工作責任,著力解決教育扶貧工作不力的問題。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堅決落實脫貧攻堅的部署和要求,加強教育扶貧機構與人員隊伍建設,充實教育扶貧工作力量,確保教育扶貧工作抓得好、做的實。明確專人分管,配強專人負責具體工作,所有參與教師必須扶貧工作按要求,不打折扣,認真落實幫扶任務。

2.突出重點工作,不斷解決教育扶貧工作推進不平衡的問題。把我校教育發展和教育扶貧相結合,把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和教育扶貧的重點難點相結合,努力攻克教育扶貧存在差距較大的相關工作,填缺補短,整體提升教育扶貧工作質量和水平。突出抓好教育“熱點”,針對社會關注和反響強烈的公平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解決貧困學生學有所教的基礎上,更好體現貧困學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突出抓好扶貧“重點”,針對貧困學生資助、貧困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條件、留守兒童關愛等問題,保障貧困學生正常學習、健康成長。

3.提高扶貧工作實效,努力解決群眾滿意度不高的問題。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教育系統黨員干部“走進貧困學生家庭、關愛貧困學生”活動;扶貧干部和工作同志要深入扶貧工作一線、帶著感情與責任了解實際情況、摸清貧困現狀,用心、用情、用力幫助扶貧對象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扶貧工作實效,切實增加扶貧對象的獲得感。

4. 深入開展教育扶貧資金監管專項整治行動,完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出臺教育扶貧資金管理相關制度,進一步規范資金使用管理,切實解決資金趴在帳上的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到位。學校將組織清查人員深入核查落實,對所有教育扶貧項目進行嚴格排查,堵塞監管漏洞,督促整改到位。要及時了解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確保應受資助的學生即時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

四、工作步驟

1.全面部署動員(6月10日—6月20日)。迅速傳達中央、省、市、縣脫貧攻堅及教育扶貧工作有關精神與工作要求;我校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教育扶貧整改方案。

2.全面排查整改(6月21日—7月10日)。集中力量對本單位教育扶貧突出問題開展摸底排查,建立工作臺賬,確保底子清、情況明;堅持邊查邊改,對摸底排查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逐條逐項形成問題清單,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把集中整改與推進工作相結合,建立教育扶貧長效機制。

3.學校要自查自糾,及時督促、學校教育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也將組織專門力量對各整改情況進行重點督查巡查。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此次集中整改是縣委、縣政府對全縣脫貧攻堅的統一部署,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迅速行動;要確定專人負責,扎實有序推進整改工作;要堅持上下聯動,確保我校教育整改工作“一盤棋”。

2.確保整改到位。堅持“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成效不符合要求不放過”;明確整改責任、整改措施、整改時限。

教育局教育扶貧總結范文第6篇

(####年#月)

一、整體情況

@衛計委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頭等大事,統攬我縣衛生計生工作全局,圍繞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大病救治、疾病防控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健全工作體制和機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縣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戶,其中因病致貧####人,####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慢性病患者####人,#種大病患者##人。

二、主要做法

(一)采取“五項措施”做到“看得起病”

一是做好精準識貧。按照河南省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共調查貧困人口####戶#####人,其中因病致貧人口####人,全部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動態管理。二是強化精準施治。按照“三個一批”要求,突出重點人群和重點病種,分類施治。####年#-#月份,#種大病縣城內集中救治貧困患者####人次,貧困人口精神病患者專項救助###人次,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手術##人,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慢病管理####人。三是完善貧困人口就醫優惠政策。全面實施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和“三免一減”政策。今年上半年,全縣貧困人口累計實施“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人次,免收住院押金####

- 1一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按照##類##項服務內容全面開展。二是加強慢病管理服務。實現多部門、多環節、多層次、多措施控制慢性病危害因素,減少慢性病發生,目前,我縣正在積極創建省級慢性病防控示范區。三是加強疾病防控服務。####年,成功創建河南省免疫規劃示范縣,順利通過消除瘧疾縣評估驗收。四是免費開展農村婦女“兩癌”篩查服務。全縣貧困人口婦女免費“兩癌”篩查###名,其中,疑似乳腺癌患者#例;疑似宮頸癌患者#例。五是免費開展“雙篩”服務。為減少出生缺陷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縣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民生實事工程順利推進,截止#月底,免費產前超聲篩查####人;免費產前血清學篩查####人;新生兒兩病篩查####人;新生兒聽力篩查####人。

(四)開展“兩項活動”達到“少生病”

一是開展衛生創建活動。結合全縣貧困村衛生創建、健康創建活動,改善生活環境,引導貧困戶養成講衛生、重健康的好習慣。二是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實現營養均衡。加強健康教育培訓,增強貧困人口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三、存在問題

(一)政治站位不高,對健康扶貧重視不夠。如:研究扶貧工作一般性的問題多,深層次的問題少;會議安排部署的多,督導落實的少。存在政治擔當不夠、工作作風不實現象。

- 3因素限制,無法購置新的先進醫療設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衛生院業務發展,弱化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七)村衛生室建設方面。我縣所建設的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存在被村委會占用等問題,需要政府進行協調解決,使村衛生室早日投入使用。

四、下一步打算

(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四個意識”,解決一批與貧困群眾利益密切的健康扶貧問題。

(二)繼續做好醫療扶貧政策宣傳,組織各級醫療機構及全體醫務人員利用各種形式,全方位宣傳解讀醫療扶貧相關政策,確保醫療扶貧政策宣傳到位。

(三)建議醫保、民政部門預付周轉金,采取年終結算的方式,減輕醫療機構墊資壓力,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轉,確保貧困人員及時享受優惠政策。

(四)全力做好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加強與人社、民政等部門溝通協調,建立長效機制,統籌推進健康扶貧信息及時共享,提高數據準確率。

(五)通過引進、培養、培訓#種途徑,逐步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短缺問題。

(六)采取爭取項目資金和自籌資金的方法,加大投入,補充必要的新型設備,滿足基層醫療需求。

上一篇:會計實習范文下一篇:華羅庚事跡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