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方案

2023-02-03

在一份優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項具體的工作環節,時間節點,執行人,也要包括實現方法、需要的資源和預算等,那么具體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篇: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方案

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方案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進一步深化

企業內部改革實施方案

根據《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關于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的要求,綜合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實際,為進一步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推進磷復肥基地的建設,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制定富瑞化工2005年~2008年三年深化企業改革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和集團公司關于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圍繞“以肥為主,相關多元”的集團發展戰略,以盡快建成國家磷復肥基地和打造卓越的生產制造能力為核心,以推進運行機制改革為重點,以全面推進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一體化管理體系為手段,實現用三年的時間達到省內同行業的先進水平,用五年時間成為國內優秀的磷復肥供應商的戰略目標。

2、基本原則

——統一領導、全員參與的原則;

——實事求是、務求實效的原則;

——改革、發展與加強企業管理并重的原則;

——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積極推進、逐步完善的原則。

二、改革目標

——經濟指標。通過挖掘現有生產裝置潛能及二期“836”項目的建設,到2008年形成200萬噸高濃度磷復肥的生產能力,工業產值 萬元,實現銷售收入 萬元,利潤總額 萬元,人均勞動生產率 萬元,人均稅利 ,凈資產收益率 。

——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勞動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真正形成“員工能進能出,領導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勵機制,建立一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機制。

——產權制度改革,通過進一步優化產權結構,完善董事會,監事會,經營者的職責權利,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內部運行機制改革,通過對用工、人事、分配的深化改革,依托ERP的建設,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構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決策科學,溝通快捷的內部管理體制。

——產業,產品結構調整,以市場為導向,堅持集團公司“以肥為主,相關多元”的發展方針,在搞好在建項目建設和現有裝置生產的同時,加大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力度。

三、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按照集團公司的主體部署,積極探索產權制度改革的途徑,采取引進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等多種形式,提高投資主體多元化結構,優化公司的產權結構。

(二)繼續完善并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做到責權明確,信息通暢,監控有力,運轉高效,進一步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職責,制定完善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工作條例,議事規則,明確決策程序,經濟責任和工作職責。建立健全重大決策責任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有責必究和有功必獎的機制,確保董事會決議的貫徹落實。

(三)根據公司發展改革的總體要示,通過完善人力資源體系各模塊的實施,建立一支能充分適應公司要求,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1、 以業務流程梳理為中心,立足公司實際,以先進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為標桿,制定公司的職位管理體系,按照溝通快捷,決策高效原則,規范職位配置標準;逐步推進認職資格認證體系,建立適合公司發展要求的“能力庫”,以能力和素質為基礎,選拔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

2、完善招聘體系,建立內外部人員有序流動的管理機制,全面推行管理人員和員工競聘平臺,從根本上激活員工盡職盡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動機制,達到全面鍛煉和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與綜合協調能力的目的。

3、建立和完善職業培訓體系。通過啟動運行職業培訓模塊和任職資格評價模塊,突出以人為本的基本特征,為各類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創造條件,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立足生產實際,結合員工本人的意愿,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通過加強對員工的的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構建公司專業管理和技術管理的平臺,適應現代化生產的需要。同時還要深入開展學習型組織的創建活動,培養員工的終身就業能力,讓每一個員工都有廣闊得職業發展空間,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4、進一步完善績效管理體系,保障組織目標的實現。建立完善以目標為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對部門,部門領導,員工的科學評價,為企業選才,育才,提供支撐條件;按照績效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對管理人員的考評,實行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評制度,并依據考評結果進行獎勵或處罰。

5、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按寬帶薪酬原理,建立縱向晉升與橫向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薪酬分配機制,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進一步鼓勵員工為公司目標實現做出貢獻。一是完善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建立收入與企業經濟效益、崗位職責、工作業績直接掛鉤浮動;二是調整并規范職工收入分配結構,逐步將工資總額中的補貼、津貼納入崗位工資,提高崗位工資的比列;三是探索運用市場手段調節收入分配,力求從根本上打破平均主義的分配辦法,合理拉開分配差距。

6、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制度。通過對員工人事檔案的查閱、考核方法和評價方法獲取的業績信息和綜合信息進行匯總評價,制定出具有可行性、適時性、適應性和持續性相結合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制度。強調員工自主發展,使員工個人發展目標與公司未來的需求緊密結合,開展多視角、新穎的自我評價體系,實現員工職業生涯得到最大發展的目標。

(四)、夯實管理基礎,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企業管理體系。

1、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夯實管理基礎,不斷調整和完善一體化管理體系的運行,完成以管理標準、技術標準為主體的企業標準化體系的構建工作。按照持續改進的工作方法,抓好ISO900

1、ISO1400

1、ISO18001三標合一的管理體系運行工作,形成責任明晰、管理有序的一體化管理體系,盡快實現內部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科學化。

2、按照化工生產“安、穩、長、滿、優”運行的目標,強化計劃管理,切實抓好新老裝置的生產組織和指揮協調工作,優化組合生產要素,銜接好生產、供應、銷售、運輸各主要環節,加大各項工作任務分解落實的力度,切實制定設備檢修和開停車計劃,最大限度的減少非計劃停車造成的損失,全面提高各裝置運轉率,實現“安、穩、長、滿、優”的目標,力求公用工程水、電、汽(氣)的平衡使用。為設備完好率為重點,夯實設備管理基礎工作,抓好設備計劃檢修,在搞好日常巡檢、維護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完善電儀、保運模式,開展做好修舊利廢工作,確保生產裝置的穩定運行。

3、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繼續加大技術改造、創新的工作力度、通過激勵機制的不斷調整,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工作的開展,全面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強化員工的成本意識,實施節能降耗,調整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品種,以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4、建立和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開展預算管理工作,實現從記賬型財務向管理型財務的轉變。切實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審批流程、明確目標和責任主體,并輔以預警、糾偏、

報告、考核等手段,重點抓好消耗指標控制,并按責任主體對費用控制進行分解,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和統計管理等工作,為有效實行預算管理提供支撐。

5、通過實施基礎管理達標升級,規范現場管理和員工行為,將計量、定額、記錄、現場管理等日產工作納入其中,搞好廠區綠化,營造清潔文明的工作環境,熟路現代企業形象,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執行力,完善公司的基礎管理體系。

6、圍繞產供銷業務流程,建立完善專業管理體系,依靠專業管理部門建立生產計劃、財務預算、人力資源、安全、環保、質量、工藝、設備等專業管理體系。

7、建立完善創新管理體系,對創新項目作出科學評價,激勵員工參與公司各項管理,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提升全員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8、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的要求,結合公司“能力庫”實際,推進組織業務流程的優化及改進,深化機電儀組織模式的改革,確保核心業務流程。

(五)按照集團黨委“五包”的要求,切實做好企業穩定工作。充分發揮黨團工會組織的作用,深入細致地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兼顧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將公司發展目標與集團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認真落實穩定工作責任制,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職工的承受能力,增強信訪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防微杜漸,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確保職工隊伍穩定,為企業改革的平穩推進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六)組織機構

為明確新一輪深化企業改革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公司在繼續保留2004年成立的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基礎人員,對小組相關成員進行了適當調整。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馬策

副組長:朱德貴

小組成員:趙興志、徐潔年、徐懷春、楊雁霞、詹小平、馮建明、張應虎、樊崇生、李文潔、姜鳳春、木勁松、楊勝、鄒偉。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公司企業改革日常工作的開展。

人員組成:

辦公室主任:李文潔

成員:木勁松、楊勝、魯朝霞、李躍宏、李媛。

(七)實施步驟和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2005年8月-2005年9月,制訂公司深化改革實施意見,廣泛宣傳、全面啟動。

第二階段: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根據《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實施》的要求,全面實施改革方案。

第三階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全面完成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深化改革方案內容并進行總結。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篇:湖北省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文 件 號:鄂政發〔1995〕111號

頒布日期:1995年8月16日

改革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是建立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障企業職工離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維護社會安定,根據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度本實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標和原則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適用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勞動者,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攫B老保險應逐步做到對各類企業和勞動者統一制度,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劑使用基金。

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原則是:保障水平要與我省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相結合,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管理法制化;行政管理與保險基金管理分開。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實施范圍

凡屬本省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二)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的籌集

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

1.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

職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月平均工資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的統計口徑計算,即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收入之和。月平均工資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計入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低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繳費比例。自本方案實施之月起,職工按不低于個人繳費工資基數3%的比例繳費,以后隨著職工工資收入的增加一般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最終達到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的8%。個人繳納的費用由企業按月扣繳。已經離休退休的人員,個人不繳費。

個體工商戶本人、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等非工薪收入者,可以按當地上一職工平均工資作為計算繳費的基數,并由個人按一定的費率向所在地社會保險機構繳費,繳費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當地企業繳費比例與個人繳費,比例之和,其中12%進入個人帳戶,其余部分進入社會統籌基金。

2.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

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各地應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節余,留有部分積累的籌資模式,測定長期的統籌費率。目前可先按當地政府現行規定的統籌費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當年的積累,原則上不低于全部職工繳費工資的3%。積累率偏高的地方,力求統籌穩定在測定的標準上并有所下降,以逐步減輕企業負擔。

3.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不計征個人所得稅。

4.社會統籌基金發生困難時,由同級財政給予支持。

(三)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和社會統籌基金

1.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1)按照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社會保障號碼(國家標準GB11643—89),為每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建立一個終身不變的個人帳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逐月計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和個人帳戶。職工離退休時,按照手冊中記載的繳費工資和個人帳戶中的儲存額(包括本金和利息),為其計發養老金。

(2)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按職工繳費工資額12%的費率記入。改革起步時個人帳戶記載的內容包括:

①按職工本人繳費工資基數3%繳納的部分;

②從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個人繳費工資基數9%劃轉記入所部分;

上述兩項合計為12%。今后在個人繳費比例逐步提高的同時,相應降低從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中劃轉記入個人帳戶的比例。

③上述儲存額的利息。

(3)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中儲存額的利息,按照不低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4)職工在同一地區范圍內調動工作,不變換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職工由于各種原因停止工作或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其個人帳戶予以保留。職工調動或中斷工作前后繳費年限可以累計計算,個人帳戶儲存額不間斷計息。

(5)職工在不同地區之間或跨省調動工作,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全部儲存額由調出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向調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劃轉,調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若調入地沒有開展養老保險業務的,其個人帳戶仍由調出地給予保留。

(6)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只能用于職工本人離退休后按月支付養老金,不能挪作它用,也不能提前支取。

(7)職工在離退休前或者離退休后死亡,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儲存額尚未領取或未領完,其余額中屬于個人繳費部分,按照規定發給職工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從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中劃轉記入的部分,歸入社會統籌基金。

(8)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結算一次,并通知本人。職工和離退休人員有權核查和詢問個人帳戶儲存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提供無償服務。

2.建立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

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除劃轉記入個人帳戶以外的部分,全部進入社會統籌基金。職工異地調動工作時,社會統籌基金不作轉移。

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本方案實施前已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2)方案實施時已有一定工齡的職工離退休后的部分養老金;

(3)方案實施后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中社會性養老金部分;

(4)長壽職工個人帳戶支付完后需要繼續支付的養老金;

(5)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所需要的資金;

(6)為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儲備的資金。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職工到達法定離退休年齡,凡個人繳費累計滿15年或本方案實施前參加工作連續工齡(包括繳費年限)滿10年的人員,均可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月領取養老金。

職工基本養老金的多少與個人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掛鉤。在職時工資高、繳費多,離退休后養老待遇就高。鑒于在職職工以前沒有實行個人帳戶,有些職工實行個人帳戶后不久即將離退休,因此應分別不同對象,采用不同的計發辦法,使新老養老保險制度有機銜接,平穩過渡。

1.凡本辦法實施后參加工作的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金一律按社會性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按月計發。計算公式為:月基本養老金=社會性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120

2.本辦法實施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原來的辦法計發養老金,同時享受改革后的基本養老金調整待遇。

3.本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后達到法定離退休年齡而離退休的職工,其過渡期間的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計算公式計發:

月基本養老金=社會性養老金+繳費性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120

社會性養老金按當地上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即2000年前凡繳費滿10年按上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2.5%計發;滿15年及以上按25%起點計發,以后每滿一年加發0.5%,但最高不超過30%。從2001年開始,對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計發比例作適當調整,調整幅度每年為當地上職工平均工資的0.5%,直到25%為止。

個人帳戶養老金按職工個人帳戶儲存額(本金加利息)除以平均余命120個月計發。

繳費性養老金以職工本人退休前若干年指數化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本方案實施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按1.2%的比例計發。

4.本方案實施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不滿10年,或者本方案實施后參加工作,繳費不滿15年而達到離退休年齡的人員,按繳費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兩個月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養老金,一次付清;個人帳戶儲存額中屬于個人繳費部分連本帶息一次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5.按本方案計發的養老待遇,增資面較大的地方,可以考慮覆蓋補貼的全部或大部分。

6.職工離退休后的其他待遇,仍按現行規定執行,暫不作變動。

7.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標準由省政府另行制度。凡符合按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達不到最低標準的,可按最低標準補齊。

(五)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為了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并使離退休人員適當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建立基本養老金隨工資增長相應調整的機制。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可按當地上企業平均工資增長率40%~80%的比例進行調整,企業平均工資負增長時不作調整。

(六)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補充養老保險由企業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自身的經濟效益為本單位職工建立,主要體現不同單位的效益差別。補充保險金的分配,原則上按職工當年的貢獻大小分別確定,并向本方案實施后特別是近期內將要離退休的人員作適當傾斜。補充養老保險經費來源,主要從企業節余的工資總額和公益金中解決,盈利多的企業,也可以適當在企業當年收益中按照一年不超過本企業人均工資一個半月的水平提取,在“勞動保險費”項下列支。

三、切實加強養老保險基金征集、管理和監督

基本養老保險具有強制性,企業和職工個人必須按時足額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對逾期不繳或故意拖欠的企業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人員挪用、貪污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或者因玩忽職守造成養老保險基金嚴重虧損或者損失的,要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養老保險基金是全體投保工的共有財產,一律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管理,并負責保保值增值。必須堅持專戶儲存??顚S玫脑瓌t,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決定基金的其他用途。同時要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制。成立由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工會代表和離退休人員代表組成的社會保險監督機構,加強對社會保險政策、法規執行情況和基金管理工作的監督。

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實施

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級領導對此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把這項改革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當前一件大事有計劃有步驟地抓緊抓好。各地市州應在本實施方案的原則范圍內,制定本地具體實施辦法,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各級勞動部門對本方案要精心組織實施,積極穩妥地推進,各級體改部門要積極參與,其他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同抓好這項改革。

要充分運用宣傳輿論工具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使企業廣大職工明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實施步驟和辦法,保證我省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本實施方案由湖北省勞動廳負責解釋,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思路

國資委人士透露,打造‚中國版淡馬錫?的總體思路是在央企層面建立三類國資管理平臺:產業投資公司、國資投資控股公司、國資運營公司,數量在幾家至十幾家之間,分別側重產業發展、資本投資、股權運作,前兩類即國資投資公司,第三類即國資運營公司。

馬年將至,國資改革將與新加坡淡馬錫模式結下不解之緣,‚分層?問題已取代‚分類?問題成為國資改革的新焦點。‚組建或改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的重點課題之一,也被多個地方‚兩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知情人士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建產業投資公司、國資投資控股公司、國資運營公司三類國資管理平臺,今年將選取一至兩家央企啟動投資控股公司試點;多個地方也提出將設立1-2家國資運營公司和若干投資公司。‚中國版淡馬錫?版圖逐漸顯現。

設立國資投資運營公司的基本思路是‚少新設,多改造?,重點推進方向是基于現有資產的資本化運作,改造包括直接改組、合并重組等多種方式。央企層面,華潤、國開投、保利等有望入圍控股投資公司試點,國資運營公司短期內不會設立新試點,未來主要靠新建,其股權將主要來自40家整體上市的央企。

從現在到2020年的七年間,國資委將逐漸向淡馬錫模式的方向努力,一至兩年內重在設臵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三至四年將有序推開,逐步打破以管企業為主的監管模式所形成的體制慣性。國資委將向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及二級公司逐步移交權力,核心在于把經營權交給二級公司,把對二級公司的考核權和分配權交給投資運營公司。日后國資委將只用關心收獲了多少‚糧食蔬菜?,不用再親自‚喂馬劈柴?。

馬年結緣淡馬錫

不會邯鄲學步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國資監管體制,組建或改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知情人士稱,這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的30余項重點課題之一。

按國資委人士的解釋,投資公司以投資、融資、建設項目為主,以產業資本投資為主,著力培育產業競爭力;運營公司通過劃撥現有國企股權形成,不經營實業,主要通過資本市場運作開展股權運營,調整國資布局,改善國資收益。因投資運營公司的形態與新加坡國有資產的專職打理者淡馬錫公司頗為相像,業界稱之為‚中國版淡馬錫?。

不過中國特色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將不同于淡馬錫。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兩國國資體量懸殊,不能‚邯鄲學步?。國資委人士透露,打造‚中國版淡馬錫?的總體思路是在央企層面或建立三類國資管理平臺:產業投資公司、國資投資控股公司、國資運營公司,數量在幾家至十幾家之間,分別側重產業發展、資本投資、股權運作。前兩類即國資投資公司,第三類即國資運營公司。

知情人士表示,國資委內部對于投資運營公司的設想基本達成共識,將按照與產業的關聯度設立,從第一類到第三類‚產業色彩漸淡?:第一類有一個清晰主業,通常為自然壟斷性、保障性產業,如中國石油;第二類涵蓋多個主業,強調投資效益最大化,如涉足消費品、電力、地產、水泥、燃氣、醫藥、金融七大板塊的華潤;第三類無主業,重在資本運作,如

國新資產管理公司。

‚過去央企按行業劃分的模式造成國資條塊分割,很大程度上是壓制新技術的創造與應用的,?上海天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指出,應按照產業鏈設立投資運營公司,讓市場決定哪個板塊的資產劃到哪個投資運營公司中。‚以中糧為例,原來的食品企業解決的只是生產問題,而現在中糧的產業鏈已經很長,上至農業生產,下至產品配送,甚至變身電商。投資運營公司旗下的資產應按此道形成。?

少設新店多改造

換湯也要換藥

設立央企層面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將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戲,遠景目標是將除中儲糧、中儲棉等政策性國企以外的國有資產都放到國資管理平臺上。這臺戲在2014年將進行預演。此前國資委人士透露,今年將選取一至兩家央企啟動投資控股公司試點。

央企對于成為國資投資運營公司興趣十足。知情人士表示,尤其是競爭類央企,對國資投資運營公司試點躍躍欲試。

兼任中國建材集團、中國醫藥集團兩家央企‚掌門?的宋志平認為,設立國資投資公司的路徑并不復雜,包括中國建材、中國醫藥在內,113戶央企里有一半左右是產業控股集團,現在把這些公司的定位進一步明確,轉化成資本運營公司或產業投資公司就可以了,對子公司管理股權。

設立國資投資運營公司的基本思路確實是‚少新設,多改造?。據了解,國資委正在研究符合何種條件的央企才能改組為投資控股公司,在行業、管理、規模等方面設定條件,華潤、國開投、保利、招商局、中化集團等有望入圍試點。改造的方式有多種,可能將一家央企直接改組,可能將若干板塊的業務重組為一家,也可能將三四家央企改組為一家。

以改造為主的思路可防止機構設臵疊床架屋。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表示,拋開現有央企集團公司新設一批國資投資運營公司的做法易造成委托代理鏈條的無意義擴展及國資監管成本的無謂增加,極有可能出現其與現有集團公司爭地盤、與國資委撞車的混亂格局。

同時,國資委也在琢磨避免改革‚換湯不換藥?。國資委人士稱,一方面國資委將賦予試點企業更大的權力,可能有投資權、考核權、干部任命權,另一方面試點企業需盡快健全內控,在薪酬分配、人事選聘等方面建立市場化機制,實現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減。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央企中唯一的國家投資控股公司,國開投具有做試點的先天優勢。該公司涉足多個領域,主營業務競爭力較強,并從財務投資角度圍繞利潤最大化不斷開展投資業務。在三中全會后該公司已啟動股權多元化的努力,為全資子公司國投信托引入戰略投資者悅達集團與泰康人壽,后兩者合計持股45%。

華潤也是國資投資公司試點備選中的佼佼者。華潤在零售、啤酒、地產、燃氣、醫藥等競爭性領域已建立行業領先地位,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在內地間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2012業績在央企中綜合排名第六。

不過與真正的國資投資公司相比,國開投等央企仍有一定距離。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距

離未必是企業自身造成,需要體制安排更加‚給力?,使企業能夠理順投資退出機制、更加注重投資效益、產業形態更有特點。

對于國資運營公司,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央企中有一家國資運營公司即國新,但是規模較小,距理想中的國資運營公司還有差距。未來的國資運營公司主要靠新建,短期內不會設立試點。

對于國資運營公司手中的資本,國資委人士表示,目前有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等40家央企基本做到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撤銷集團公司即剩上市公司。未來可能采取去除母公司殼的方法,把國有股權拆開,一部分臵于國資運營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這才叫管資本?。

心急難喝熱湯

‚管資本?分步走

對于中國版淡馬錫何時能完全建成,接近國資委人士表示:‚三中全會給出的時間表截止期限是到2020年,在未來七年的有效期中,國資委會逐漸向淡馬錫的方向去做。1-2年內是設臵試點的階段,3-4年內試點能推開的話,進程已經算是很快。?

‚管資本?是三中全會為下一階段國資改革設立的‚最高境界?。業內人士表示,為達到這一目標,國資改革的第一步是分類,第二步是根據分類結果建立相應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國資委通過這些公司管理競爭類行業的國有資產。對前者業已達成基本共識,對后者具體的機制設計仍不明朗。

‚畢竟多年來國資管理體制都強調兩個層次,一頭是國資委,一頭是占有公共資產的實體企業。改革方案長時間拿不出來是因為‘分層’問題還在思想解放中,以管企業為主的監管模式所形成的體制慣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破的,現在‘分層’取代‘分類’成為國資改革的新焦點,?知情人士透露。

改革不僅是思想調整的過程,更是利益調整的過程。國資委內部人士表示,對于國資投資公司的試點,國資委作為出資人,會依照三中全會的要求,可能把投資權、考核權等一部分權力授予試點央企,讓試點央企真正能以市場化的手段管理企業。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牽扯各方權力的重新分配,權力下放的程度與進度都需要磨合。未來一段時間將是過渡期,國資投資運營公司與其子公司不會完全脫鉤,國資委對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及二級公司會慢慢移交權力。最核心的是把經營權交給二級公司,把對二級公司的考核權和分配權交給投資運營公司,重在考核資本收益,并制定相應獎懲措施。

改革不易,仍要堅持。業內人士指出,現有的央企集團采取母子公司的管控模式,要管企業;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則不管企業、只管資本運作,可減少對實體企業的經營干預,實現國企微觀經營市場化,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也就是說,國資委以后只用關心收獲了多少‚糧食蔬菜?,而不用親自‚喂馬劈柴?。

讓政企、政資真正分開并不是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唯一的作用。祝波善指出,現在的央企集團公司擴大地盤容易,卻客觀上缺乏有效的退出機制。投資運營公司的運作方式有順暢的進退機制,可根據需要迅速退出某一領域。另外,目前對央企母公司的效益考核機制需要控股下屬公司才能實現‚財務并表(將子公司收入計入母公司收入)?,導致央企母公司對下屬公司最容易的管控方式是盡量加強國有控股,做大規模,排斥股權多元化。而國資投資運營公司

是產權的經營主體,可參股可控股,‚并表?并不重要,消弭了國資與民資在同一體制內的對立,有利于發展混合所有制,實現不同經濟成分的相融共生。(中國證券報)

第四篇: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各級黨委面臨的新課題。最近,根據市委黨建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由市委組織部牽頭,會同市委宣傳部、市經委、市體改委等部門,通過問卷、走訪、座談會等,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目前,全市共有國有企業350家,其中:國有獨資企業205家,占586%,國有控股企 業145家,占41.4%,在職職工102246人;企業黨組織338個(其中黨委103個,黨總支49個,獨立黨支部186個);在職職工中,有黨員17721名,占17.3%。

近年來,全市各級黨組織以黨的十五大、十五屆四中全會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切實加強和改進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為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國有企業資產重組、產權改革、結構調整、減員增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以及建立新的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制度的有序進行。從總體上看,全市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在改革中有所創新,在改進中有所加強,在調整中有所發展。但是,隨著企業改革深化、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還面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調查的情況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還缺乏制度保障。

在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有人認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運作受到有關法則的嚴格制約,在公司制企業中如果再提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方向、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會與國際貫例發生抵觸,不利于企業轉制和向國際市場發展。這種思想對企業黨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一些部門和個人沒有把企業黨建擺在應 1 有位置,以致一部分企業黨組織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保證監督等方面渠道不暢,堅持黨對企業政治領導的政治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一是從企業領導體制來看,目前,全市350家國有企業中,實行公司制改造的企業有171家,占48.9%,還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實行工廠制,在實行工廠制的企業,有70%以上的企業實行黨政“一肩挑”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在一段時間對于解決“中心”、“ 核心”問題,減少企業內耗等起過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延,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第一,一些企業忽視了按黨政工作程序和制度辦事,書記工作精力不到位,黨建工作虛置化;第二,一些企業黨組織被排斥于決策主體之外,不了解生產經營情況,無法介入,無法制 約;第三,容易造成重決策上的失誤。在實行公司制的企業,也有類似情況,企業黨委、董事會、經營班子的地位、職責、權限等與有關法規的要求還沒有銜接到位,組織形式上的不規范問題比較突出。

以上這種領導體制與上級有關文件和我市去年7月制訂的《寧波市國有獨資、控股公司黨組織工作暫行規定》存在一定差距,體現不了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工作機制。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一身兼的比例過高,董事長、總經理沒有分開配備的占55%,容易造成權力過份集中,失去監督和約束。

二是從組織制度上來看,由于黨委書記或黨委班子成員進入決策層所占的比例比較低,黨組織對重大問題的表決權偏弱,組織的意圖難以體現。調查中發現,一些企業黨組織參與決策不是靠制度來保證,而是靠感情來維系,黨委書記與行政負責人關系好、感情深的,黨組織參與決策就比較順;反之,關系不好的,參與決策就比較難。特別是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上,一些企業黨管干部逐漸“虛化”,如何準確地選拔干部、更合理地使用干部,黨組織與行政領 2 導意見不盡一致,董事長或總經理(廠長)說了算的現象比較普遍。在一些持大股和出資經營方,用人的隨意性更加大,對黨組織推薦或介入抱有戒備心理,甚至對意見不理睬、不吸納,造成黨組織主動用干部管干部的“盤于”越來越小,一部分書記對黨管干部與企業新的用人機制感到困惑。有的書記講:“只有保證義務,沒有監督權力”。一些企業即使是部分黨委班子成員進入了董事會或經營班子,但因為在經濟利益方面受制于行政,也不敢理直氣壯地去監督,以致上級監督下級難,同級之間監督更難。據市紀委提供,近幾年來在查處的違法違紀案件中,企業領導人員所占的比重較大,1999年至今年9月份,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被查處的有75名,占立案人數的60%。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失去了監督和約束,有的作風不民主,聽不得不同意見,以致造成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損失;還有的弄虛作假,瞞上欺下,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甚至貪污腐化,違法犯罪。被查處的企業領導人員按錯誤類型劃分,以貪污、賄賂、挪用公款最為明顯。

三是從黨務政工隊伍來看,國有企業黨務政工干部的配備不平衡狀態在我市還比較明顯。據調查,除交通委、城建委、計委所屬企業配備黨務政工人員相應比較規范外,設專職書記或副書記的企業只有199家,占企業黨組織數的58.9%;單獨設有黨務工作機構的企業106家,僅占企業數的30.3%;有259家(占76.6%)企業沒有按l%規定比例配備黨務政工人員;“老書記守陣地、小青年不愿意”的黨務政工干部“斷層”現象普遍存在,以致黨務政工隊伍的力量和素質與新形勢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有的企業沒有把黨務政工人員擺上位置,得不到公正的評價與待遇,一些企業在改革過程中,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老大難問題(如減員增效)總是把書記推出去,要他們鐵面無私唱“紅臉”、大刀闊斧搞改革,一旦“水到 渠成”,就慢慢解纜開船,挫傷了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 3 給穩定黨務政工干部隊伍帶來負面效應。一些書記尖銳他說,改革時想方設法攻難關,說不定是自己在挖自己墳墓。某系統一企業中就有“書記當經理,大家皆大歡喜;經理當書記,大家背后懷疑”的怪現象。

2、黨員隊伍建設難度加大

企業黨員隊伍建設出現了“四難”現象。一是難教育,相當一部分黨員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發生變化,追求利益最大化,對說理性的教育聽不進;二是難管理,企業在理順勞動關系過程中,有一部分職工黨員按政策實行了“兩保”或“三家抬”,還有一部分不屬于政策范圍內的職工黨員被提前內退,這些人員雖然還未與企業正式解除勞動關系,但實際上單位人已經成了社會人,而黨員組織關系仍留在原單位,給企業黨組織貫徹上級方針政策、布置有關任務、形成黨內決議、開展活動帶來諸多不便,使黨組織耗費精力、難以對付。另外,已經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有的黨組織沒有按規定及時轉接組織關系,有的本人不愿轉(包括退休人員),長期擱在企業,而平時游離于黨的組織,這種對象至今還有269人。還有一種是黨員組織關系轉移以后,因不愿進街道居住地黨組織,又找不到新的單位,成了“口袋 ”黨員,黨組織對他們的管理出現脫節。三是難活動,生產經營壓力和經營活動增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開展。四是難發展,近年來向黨組織遞交申請書、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有明顯的萎縮。一些企業黨組織的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缺乏適應與創新。問卷中,企業黨內活動一季搞一次的有21.4%,半年搞一次的占6.9%;認為黨員形象與群眾區別不大的占58 .2%,不好的甚至還不及群眾的占24%;對入黨抱無所謂的占61.4%,根本沒有入黨愿望的占2.8%。

3、各種利益格局的調整,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4 多數企業黨組織反映,現在黨的工作壓力最大的職工的民主權利難保障和思想政治工作難開展。就前者而言,在實行公司制企業中,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沒有建立監事會,黨委班子成員兼任監事會主席(召集人)的僅31名,占建立監事會企業數的27.4%。在實行工廠制企業中,民主管理也難體現,據對240名職工代表問卷。認為重大問題決策上,沒有運用職代會形式實行民主監督的占42.8%。

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職工隊伍的思想和心理狀態呈復雜化、多樣化。一方面,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對職工隊伍包括黨員隊伍的思想沖擊很大,腐敗現象的漫延和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減弱了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隨著近年來部分國有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中的下崗分流,有的失去了原來的工作崗位,許多職工由此提出疑問:這是不是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方針的否定?據調查,在不少企業中,工人階級主人翁思想幾乎消失,尤其是在一些效益差的企業,被雇傭和為老板打工思想普遍 存在,工人沒有榮譽感,精神不振、無所作為。另一方面,企業黨組織缺乏解決職工實際問題和具體困難的物質條件,使職工對黨組織的信任感和依賴性逐漸弱化,黨組織失去了感召力。一些企業職工包括黨員反映,過去我們聽黨話跟黨走,學模范、當先鋒,與企業有深厚感情,現在我們年紀大了,體質差了,就搞“二保”、“三家抬”,企業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在這方面沒有很好地為職工群眾“維權”。據1006份調查問卷匯總顯示,認為在企業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沒有跟上的占61.9%。有些政策措施不配套,尤其是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有關政策方案出臺,準備不夠充分,深入調查研究不夠,輿論宣傳不夠,規定不夠具體,使職工群眾不理解,產生不滿情緒。據問卷匯總,有近40%的職工代表和一般工人對下崗分流、減員增效有想法。主要是認為保障體制沒有跟上的占 5 50.4%;對下崗持不服從態度的占7.4%,無可奈何的占47.4%。如維科集團下屬的浙東針織廠對280名職工抽樣調查,反映企業改革政策出臺職工不知道的占了一半,反映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無甚至沒必要的也占50%。

4、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到今年6月底,全市3409家國有、城鎮集體企業已有2977家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改制面達87.3%,其中國有企業939家,實現產權制度改革的740家,改制面78.8%。這些企業改制后,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基本維持原狀,如市紡織控股集團公司在對企業重組、兼并過程中,根據企業實際,同步改建或組建黨組織,使黨組織隨企業改革和調整中,隸屬關系和職能依然得到明確。但在調查中也發現,過去那種依據行政關系來維系黨組織隸屬關系和單純的條塊管理的格局正在逐漸被打破,已經出現了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甚至跨所有制重組、新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的情況,這些企業黨組織的領導關系到底是按產權為紐帶(出資方)管理、行業歸口管理,還是屬地管理,中組部雖有具體要求,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黨組織的設置、調整還跟不上,一些企業改制后,原主管單位對歸屬管理的積極性又不是很高,這樣給企業黨組織開展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我市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經驗和做法

針對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市委和各級黨委按中央和省委有關文件精神,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在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上下功夫,收到了一定效果。主要做法是:

1、以“達規范、創四好”活動為載體,切實提高企業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

6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發后,市委進一步 加大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力度,自1997年下半年起,開展了以建設一個好的領導班子、一支好 的黨員隊伍、一個好的工作機制、一套好的工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達規范、創四好”活動,通過從點到面,典型示范、加強指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如何抓”的載體和“抓什么”的主線已經明確,企業黨的建設工作與企業改革同步進行,圍繞生產經營開展黨建工作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進一步加大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力度,努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整體素質

按照中央要求,1997年以來,對全市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普遍進行了以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業績為主要內容的考核,同時,重新明確了企業領導干部管理權限;市委辦轉發了市委組織部《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經營管理者隊伍建設的意見》,對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和經營者素質提出了明確要求;市委組織部會同人事局、國資局和經委等部門于1999年組建了市企業經營者人才評價推薦中心,為我市企業經營者從組織配置向市場配置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經過幾年來的工作,班子運作情況和領導成員的素質得到了一定改善,企業班子成員的平均年齡從考核前的44歲下降到42.3歲,大專以上學歷的成員比例從44.7%上升到59.2%。

3、積極探索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的有效途徑

從調查情況看,大多數企業的黨組織能夠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按《企業法》和《公司法 》等規定,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企業得到貫徹落實。一是積極主動地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明確重大問題內容和參與決策程序。黨政聯席會議等決策過程中的溝通制度在一部 分企業執行較好,能有效地保證黨組織的“全過程” 7 參與。二是大多數企業黨組織能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積極主動地參與企業的人事管理,加強對干部的選拔任用和教育。把黨管干部原則與支持董事會、經營決策層依法行使用人自主權結合起來。

4、適應企業深化改革需要,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解困扭虧、下崗分流等,使黨組織的工作越來越繁重。有不少企業黨組織在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上,能主動承擔責任,發揮政治優勢,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企業改革的全過程,特別是企業在困境中,黨組織能及時掌握、分析和反映職工的思想動態和復雜心理,引導職工積極參與和支持改革。據對1006名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問卷了解,有72.5 %對企業改革有信心,認為有必要;有64.3%對下崗分流、減員增效表示贊同。在此同時,各級黨委、政府開展經常的送溫暖活動。如今年9月,市領導走訪下崗職工、困難職工家 庭,耐心細致地宣傳改革政策,做思想工作,并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有關部門送錢送物,基層反映較好。

5、注重黨組織自身建設,不斷提高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多數企業能從實際出發,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據問卷,認為黨組織能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占71.3%;黨政班子團結協調的占80.4%;黨政班子領導成員政治素質和民主作風較好的占73.3%,干群關系融洽的占61.1%;黨內工作制度比較健全的占86.1%;黨的 活動比較正常的占71.8%,時間、場地、經費有保證的占88.5%;能夠經常對職工進行政治、業務培訓的占71.7%。一批黨務工作者能識大體顧大局,安心本職,默默奉獻,在企業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積極探索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法

8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這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重大原則問題。從調查情況看,隨著改革的深化,今后,國有企業的單位數將會減少,但它的支柱地位將會顯得更加重要和明顯。各級黨委必須按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要求,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等一些重大問題上。按中央要求,統一認識,增強對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感,進一步探索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法。

1、在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中,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建設好企業領導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者隊伍,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要繼續花大力氣選好配強黨委書記、廠長(經理)和董事長,優化領導班子的整體結構。實行公司制的企業,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宜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即:“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公司的黨委負責人可以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監事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都要有職工代表參加;董事會 、監事會、經理層及工會中的黨員負責人??梢勒铡饵h章》及有關規定進入黨委會;黨委書記和董事長可由一人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原則上分設。”為改變目前我市“三位一體”’比重過大,不利于監督約束的狀況,在具體操作上,有條件的企業,書記和董事長最好由一人承擔,如分設的,黨員董事長可擔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可擔任副董事長,黨委成員可與董事、經理層的人員實行交叉任職;企業黨委成員進入董事會應在半數以上,法人治理機構中的黨員行政領導在黨委會中的比例不應低于三分之一;董事長、總經理要分設;董事、經理層人員要減少交叉任職,一般宜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黨委要推薦一名領導成員(副書 記或紀檢委員)進入監事會,擔任監事會主席(召集人)職務。實行工廠制的企業,黨政領導班子任職形式也要采取相交互叉任職的辦法,以減少“一肩桃”所帶 9 來的弊端。要把黨管干部原則融合到企業新的用人制度之中。按照企業特點建立對經營管理者培訓、選拔、管理 、考核、監督的辦法,并逐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要積極探索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把組織考核推薦與引入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把黨管干部和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以及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結合起來。要明確黨管干部的職責,明確黨管干部的程序: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的任免,先由總經理提名或黨組織推薦,經組織人事部門考察,黨政主要領導統一意見后,提交黨委會討論研究確認,最后由總經理作出決定,發出聘任或解聘的通知。選拔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堅持走群眾路線,集體討論,全面考察,規范運作,避免用人上的失誤。要引入競爭機制,發揮我市經營者人才評價推薦中心的優勢,從而使經營者從組織配置逐步向市場配置方向發展,以進一步完善企業的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要加強教育培訓,提高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素質。重點抓好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廠長(經理)及其后備人才的培訓,為造就一批黨政工作經驗兼備、既懂黨務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而努力。培訓的內容、方法應根據實際和形勢有所選擇。企業領導人員的培訓應納入市里統一集中培訓計劃,其他管理人員培訓應分級負責。

2、積極探索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途徑和方法。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是實現黨對國有企業政治領導的具體體現,是落實黨組織保證監督企業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措施。要進一步明確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范圍問題和程序。對企業改革和發展帶方向性、長遠性、關鍵性的問題,黨委要參與研究,形成黨政領導共同研究、共同負責、共同發揮作用的格局。要逐步改變我市目前企業領導層中黨委成員在法人治理機構內所占比例還比較低的狀況,讓黨組織核心層中的大部分成員通過合法程序進入董事會和經營決策層,以 黨員的身份直接參與集體決策,強調民主集 10 中制,形成黨組織在董事會和經營班子中的表決優勢,體現和表達黨組織的意圖和意見。我市國有企業領導班子非黨人員所占的比例不高,黨政正職非黨占3.5%,黨政副職占7%,這是進入決策層的有利條件。對重大問題決策, 應保證必要的程序到位,用建立相應的制度,如黨員行政領導以普通黨員身份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決策前的磋商制度,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決策出現分歧時的請示匯報制度,以形成依法參與、集體討論、統一決策的參與機制。

3、加強監督約束和激勵機制。新形勢下強化監督,對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和經營者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要充分運用黨內監督、法律監督和職工民主監督等手段,使企業內部之間相互協調、減少失誤、規范運作。

一是要發揮專業監督的職能。國有獨資企業的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或財務負責人應由上級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委派,企業中的監事會主席(召集人)和財務總監可試行“監事取薪 ”制,工資關系與企業脫鉤,以保證對經濟活動和財務行為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在此同時,建立黨委、政府監督部門聯席會議制度、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和決策失誤追究制度,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特別是對企業轉制、重組和項目招投標等重大事項,要搞好財務審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經營、決策層業績要定期審計;對班子改選或主要領導成員調整,經營管 理者任期內和離任前的經濟責任,要進行責任審計,審計結果作為對經營管理者續聘和獎懲的依據。

二是要拓寬民主管理渠道。必須真心實意地發動和依靠職工群眾,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對企業領導班子考核的同時,職代會應對領導班子成員進行民主評議,讓職工行使權利,參與監督和管理。要不斷完善廠務公開制度。廠務公開應經常、及時,凡屬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包括資金運作、利益分配、選聘管理人員等企業重大決策和改革方案等都要向職工 11 公開。每次公開后,企業黨組織和行政領導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反映,對群眾提出的質詢要求,予以答復,對職工不贊成的事情予以糾正,以維護和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穿到企業的管理中去,對因管理混亂、失職瀆職等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認真追究責任。

三是要完善經營管理者的激勵機構。目前我市企業經營者的分配方式比較傳統、固板,對于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作用不是很大,還沒有與他們的長遠利益緊密結合,下一步,應按照企業責任、風險、利益相一致的原則,著力擴大年薪制的基礎上,積極推行期股、期權激勵的分配方式,使經營者的薪酬與其職責、貢獻掛鉤。工廠制的企業可逐步推行年薪制同時增加風險抵押金。即經營者完成經營指標,按比例得到加薪,完不成的,扣減風險抵押金。有條件的企業也可制定讓資本、技術、知識產權等要素參與分配的辦法,把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的貢獻和分配緊密聯系起來。據調查,我市對經營者實行這方面激勵的企業還只有45家,占12.9%,宜進一步加大力度,形成激勵約束的導向。

4、重視企業黨務工作機構和黨務政工隊伍建設。國有企業無論改制與否,應按精干、高效、協調的原則,設置黨的機構和配備黨務政工人員,要防止企業改制過程中出現隨意撤并黨務工作機構或削減黨務工作人員的做法。企業內部機構改革,凡是涉及黨務工作機構和人員調整的,必須認真聽取黨組織的意見,經黨政班子集體討論決定,黨務工作機構的設置 和專職黨務政工人員的數量,由黨組織根據工作需要提出方案,與董事會或經營班子協商確定。專職黨務政工干部還未達到1%規定比例配備的國有企業,可先定個基準:黨員人數在1 00名以下的先配專職黨務政工人員1—2名,100—300名的配3—4名,400名以上的配5名,經過幾年努力, 12 逐步達到規定要求。企業專職黨務工作者納入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編制,與同級管理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要著眼于企業黨務政工人員隊伍的素質提高,使他們更新觀念,提高做好本職工作和適應市場經濟工作的能力水平。黨務政工人員與經營和管理人員可適當進行換崗交流,以培養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黨務政工人員隊伍。對長期重視黨務,工作業績突出的同志,應注意激勵、愛護和關心。

(二)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

首先,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改進黨組織的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企業黨組織要緊緊圍繞改革和發展,精心設計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載體,經常分析黨員、職工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要根據企業每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活動,在市場開拓、技術改造、項目開發、內部改革等工作上,黨組織應及時切入,讓黨員、骨干挑大梁、當先鋒。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場地應予保證,活動時間不能全部業余化。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忙淡季節科學安排,必要時可適當占用生產時間。

其次,加強黨的工作制度建設。在規范完善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和黨管干部原則制度的同時,黨組織自身建設制度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等必須健全,并常抓不懈,重落實、求實效。

第三,適應時代要求,加強教育管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是強化理想宗旨、黨性觀念教育,端正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努力提高黨員隊伍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加強培訓,教育黨員在帶頭參與企業改革、帶領群眾支持改革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開展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嚴格管理。切實抓好民主評議黨員和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嚴把“人口”,暢 13 通“出口”,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樹立黨員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四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注意把優秀青年工人,尤其是關鍵崗位上的經營管理人員和生產技術骨干吸收到黨內來,以保持黨的勃勃生機。

要按照有利于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原則,理順黨員組織關系。關于理順黨員組織關系的基本思路是:①企業與職工黨員解除勞動合同后,黨員組織關系應及時轉移到居住地黨組織或新單位;②對尚未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但勞動關系已理順的大齡富余職工黨員,其黨 員組織關系一般應轉移到居住地黨組織;③除離休外,退休職工要逐步與原企業分離,黨員組織關系應轉移到居住地黨組織,由社區管理。在移遷轉接黨員組織關系過程中,應事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意說服和引導。對不愿轉移的黨員,組織關系可暫留在原單位,黨組織要加強對他們的教育管理,要求他們過好正常的組織生活,對長期脫離組織的“三不”黨員,應按黨內有關規定處理。

今后,社區街道居民區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任務將越來越重,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不斷充實街道居民區黨的力量,以適應“社會人”膨脹現象。

(三)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圍繞中心,服務經濟,不斷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結合企業實際,把解決職工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結合起來,有的放矢,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企業改革重大政策出臺,對企業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要充分利用宣傳輿論陣地,讓黨員先知道,通過黨員做群眾工作,取得理解支持和參與。要按“三個代表”要求,提高工人隊伍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要發展企業文化,開展創建文明企業、文明班組和爭當文明職工活動,動員工會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技術創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 14 等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職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的良好職工道德和職工 風尚意識,努力造就“四有”職工隊伍。對下崗失業職工,黨組織要做好送溫暖工作,對困難職工要建立企業領導人員聯系制度,使他們對黨組織有親近感。

(四)及時明確和調整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

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投資主體發生變化后,黨組織設置必須同步組建、改建或更名。要隨著企業組織結構和黨員分布狀況的變化,及時進行相應調整和明確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及職能,但不能隨意撤銷。

要從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和開展黨的工作、有利于促進企業改革和發展、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出發,相對穩定,適當調整:①國有獨資企業,原黨組織隸屬關系保持不變;②國有 企業改組成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包括企業多元參股),其黨組織關系隸屬控股機構黨組織,按產權關系管理;控股方是外方的,按行業歸口管理;③同一地區內兼并,其黨組織關系一般隸屬于兼并企業黨組織;跨地區兼并企業或設立分公司的,其黨組織隸屬關系原則上隸屬于所在地黨組織,以就近掛靠等辦法實行屬地管理。

各地各部門在企業改制中,對隸屬關系和管理方面條件還不成熟的,仍要保持原傳統慣例的維系關系,特別是跨行業、跨部門的,要加強溝通和協商,如對方還不具備接納條件的,不能操之過急,甚至一推了之。

第五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調研提綱

附件1: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調研提綱

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基本情況

1、各設區市經濟發展及企業改革總體情況

2、各設區市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情況(主要包括:國有企業改組改制基本情況、國有企業基本經濟狀況、國有企業在本區域經濟總量中的地位、國有企業結構和布局狀況、國有企業自主創新情況及科研貢獻度等)

3、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情況

4、市、縣(區)所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情況

5、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所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情況

二、國有企業管理模式

1、對國有資產及國有企業的監管方式

2、財政對國有企業的監管情況

3、其他部門對國有企業的監管情況

三、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1、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做法(出售、兼并、改組改制等)

2、所采取的重大政策及措施

3、所采取的有關配套改革及政策(如政府職能轉變、事業單位改革等)

4、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四、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1、國有企業監管模式、管理方式問題

2、國有企業結構和布局問題

3、配套改革問題

4、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及流失問題

5、外資并購中存在的問題

6、其他問題

五、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建議

國有企業改革調研提綱(企業)

一、國有企業改革基本情況

1、改組改制情況

2、內部法人治理結構是否完善

3、近年來公司制定出臺的重大改革措施

4、改革前后的主要變化(機制、效益、行業地位等)

5、企業自主創新情況

二、對國有經濟布局和國有資本有序進退問題的認識

三、影響企業改革發展的主要障礙及原因分析

四、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建議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供應鏈管理的案例分析下一篇:工藝課程設計教學大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