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國有企業范文

2023-09-23

國有企業范文第1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最近發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強調將嚴格限制職工投資關聯關系企業,以防止國有企業職工通過投資關聯企業,轉移國有企業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兑庖姟芬幎?禁止職工投資為本企業提供燃料、原材料、輔料、設備及配件和提供設計、施工、維修、產品銷售、中介服務或與本企業有其他業務關聯的企業;禁止職工投資與本企業經營同類業務的企業。

對于國有企業與職工投資、持股企業的關系,《意見》進行了進一步規范,指出國有企業剝離出部分業務、資產改制設立新公司需引入職工持股的,該新公司不得與該國有企業經營同類業務;新公司從該國有企業取得的關聯交易收入或利潤不得超過新公司業務總收入或利潤的三分之一。

為了加強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意見》要求國有企業應采取招投標方式擇優選取業務往來單位,不得定向采購或接受職工投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產品、服務交易應當價格公允。

《意見》強調,國有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不得在職工或其他非國有投資者投資的非國有企業兼職;已經兼職的,自意見印發后6個月內辭去所兼任職務。

國資委支持央企增持其上市公司股份

國資委最近表示,支持中央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國資委的增持表態增強了投資者加快央企整合的預期。

國資委將發布首份職工董事履職規范文件

國有企業范文第2篇

1.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指的是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 長期積累下來并逐漸形成的, 能夠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的意識形態。從本質上說, 這種意識形態更是為了企業管理和發展服務。企業作為市場經營的重要構成單元, 主要以市場供需為導向, 根本的目的還是盈利。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 如何用更優良的意識形態促進員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既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 更是企業文化的職能所在。

企業文化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物質文化。這種文化作為基礎部分, 主要存在于產品生產、銷售、服務方式方法、售后、硬件設施等方面;二是制度文化。任何企業都會運用各自的制度去管人管事, 特別是國有企業, 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上會更加嚴苛精準;三是行為文化。主要指生產經營活動中大多數員工的行為, 這些行為與企業環境密不可分, 更與相對完善的培訓制度息息相關。四是精神文化。指的是員工在企業運營中長期留下的群體意識和價值觀, 這種觀念會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有機結合, 為員工積極為企業服務提供精神動力。

2. 企業文化認同

員工之所以能夠加入企業進行工作, 一方面是社會生存的需要, 另一方面, 選擇怎樣的企業去工作, 更深層次要歸結于企業文化的影響力。企業文化會借助信譽、品牌等無形的市場競爭手段, 讓更多人去認知和選擇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同時更是一種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企業文化認同, 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員工通過在工作中的行為實踐, 逐步對企業群體意識和價值觀的認可和滿意, 并運用這種意識去轉變自身的不良思想, 自覺約束行為的過程。

二、國有企業文化認同的必要性

1. 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 國有企業面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同時, 受到我國處于體制轉型等因素的影響, 國有企業的生存一度面臨著嚴峻考驗。有些國有企業改革之后推向市場自主經營, 有些國有企業還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而想要提升國企的綜合實力, 強化內在管理的同時, 更要將先進的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規章制度是硬性規范, 企業文化則作為補充, 更具有靈活性, 講求人性化。

2. 鑄就信譽和品牌的力量

產品和服務口碑良好, 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從某種程度上說良好的信譽度和品牌效應, 更容易吸引人。這里所說的吸引和感染, 一方面指的是消費者, 另一方面則更偏指能夠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員工, 或者因為企業的良好信譽而想要參與到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社會人員。當今社會我們比以往都更重視企業的信譽, 國外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信用制度, 這種制度不僅適用于個人, 更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著嚴格的規范和約束, 一旦企業有違法違規行為突破底線, 將會受到嚴格的制裁, 甚至失去生存立足空間。當然, 良好的信譽和品牌無疑都是需要經過長期積淀而形成的, 更是企業文化的產物, 是企業文化的側面反映。從根本上說良好的企業文化, 必然為提升企業自身綜合實力, 提供精神支撐。

3. 提升員工創新力執行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催人奮進, 為企業發展毫無保留的獻計獻策, 積極工作。同時員工會在其中獲得晉升、提薪, 更重要的是獲得精神層面的享受和滿足, 成就被社會認可的輝煌的人生價值。再完善的制度規范, 終究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種種缺陷和漏洞。而企業文化無疑則會用良好的道德規范去溫暖人, 打動人。國企的生產經營主要依靠人力資本, 人作為生產活動中第一要素, 其主觀能動性發揮得越大, 企業自身就會越強大, 反之給予員工的回報就會越多, 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員工能夠愿意在企業工作并且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 其主要原因更在于企業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

三、國有企業文化認同的可行性分析

1. 先進企業文化的沖擊和感染

近些年, 世界跨國大公司、大型企業與中國進行經貿往來的同時, 也在進行著優良文化的滲透。從某種意義上說, 中國從未如今天一樣, 呈現出如此多元化的文化價值觀碰撞。國企員工在業務往來中, 會更多見識和感受到, 這種來自國外的先進文化制度的優越性。當然, 不可否則中國體制的形成有其自身歷史原因, 而國企發展更不可能脫離這種大環境和背景。對于能在國外實行并廣泛發展的文化, 在國內企業未必行得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只要是先進的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文化, 在客觀上必然為國企文化發展提供參考或經驗。

2. 國企文化建設的缺失與渴望

從目前國企文化建設程度上看, 主要問題還是層次淺, 有些國企為了利潤, 往往只注重生產忽視文化建設。特別是一些高層領導, 認為企業文化并不重要, 認為喊幾句口號, 制作些宣傳板和條幅就是企業文化?;蛘邔⑵髽I文化與職工文體活動混為一談。大多數國有企業沒有獨立的企業文化機構, 企業文化更多時候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表面性文章。與此同時, 國企員工需要企業文化的感召, 社會其他經濟發展實體也更需要以國企先進文化為榜樣, 構建自身的文化體系。企業本身就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 國企更是企業中的代表。國企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 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文化建設應作為促進其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而目前文化建設的缺失與強烈渴求形成一對矛盾體, 使企業文化發展與認同成為了必然選擇。

3. 傳統文化對國企的影響

國企作為中國經濟特色發展的產物, 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這其中既需要有力繼承并發揚, 更需要有所甄別和選擇。任何企業無論從事何種行業生產經營活動, 其本質都是盈利和擴大再生產。而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 既能獲得員工的普遍認同, 更能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比如大型國企神華集團, “神華”二字本身就飽含著傳統文化的寓意。

4. 現代管理模式的必然選擇

現代企業管理在我國起步較晚, 而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 無論從人財物的管理, 還是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健全程度上看, 顯然是遠遠優越于我國的。在企業文化建設上, 國企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 有太長的道路要走。伴隨著我國與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進一步加深, 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已經逐步滲透到國企, 并逐步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正是這種文化前所未有的大融合, 為我國國企文化建設提供了更多實現的可能性, 國企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和追求也將會與時俱進、與日劇增。

四、增強國企員工對企業文化認同的途徑

1. 注重優良文化的積累和傳承

在具體實踐中, 首先應廣泛開展國有企業的文化調研活動, 只要是國企員工就可以獻計獻策, 特別是要對長期工作中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的普通勞動者, 傾聽他們的聲音。必須認識到正是他們的存在, 才可以讓國企的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而在他們身上必然承載著更多的優良文化和價值。其次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大討論活動。從目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上看, 往往忽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過分關注員工工作業績的時候, 對員工的思想、情緒、精神狀態等關注甚少。員工內心的主觀想法, 即使是正確的也難以通過正常渠道反饋到上級領導耳朵里。這是造成企業文化不能深入發展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風險教育等, 關乎企業形象, 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 無論高層領導還是普通員工, 都要加強重視。培訓要分階段分層次進行, 不可形式主義, 要注重考核和實踐效果。最后逐步構建國企文化體系。在廣泛調研和全方位培訓的基礎上, 組織專人匯編整理國有企業文化手冊, 適時成立企業文化小組辦公室, 強化企業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執行考核等, 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 打造厚重極具特色的核心理念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的靈魂所在, 因此更應完整充分體現出國有企業的自身特色, 同時能夠讓員工身同感受。同時國有企業的發展, 也應遵循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而企業核心價值觀一方面要符合這種規律, 同時要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并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展望和構想。比如煤炭行業領頭羊神華集團, 其集團標識就是由黑、紅相間組成的象帆船、象拳頭的形象, 讓人一目了然。其核心價值理念是“信心、戰略、變革、責任”, 充分彰顯出神華人為企業發展的決心和信息。這樣的企業文化自然會打動人、感召人, 讓員工們用企業發展史、模范事跡和典型人物不斷激勵自身, 為企業發展奉獻青春和熱血。

3. 塑造良好的國企人形象

員工從個體上來說, 代筆著自己和家庭。而在國企中從事工作, 更代表著無尚的崇高和榮耀。每一名國企人的一言一行, 代表的是國有企業的形象, 在與國外企業進行業務往來時, 更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企業文化必須將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有機統一起來。一方面, 在員工中開展“愛崗敬業、強化執行創新、爭做主人翁”的主題教育活動, 全面提升員工的愛國主義情懷, 增強員工的民族自豪感, 集體榮譽感和社會道德感等。另一方面, 完善職工福利機制。職工的福利制度, 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員工為企業積極工作的基本前提, 科學合理地進行制度制定, 并適時改進提升各方面待遇標準, 對凝聚企業員工具有現實意義。

4. 強化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企業文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國企員工的每一個習慣和行為, 都從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企業文化。因此強化對國企員工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和教育勢在必行。首先領導層面應該以身作則, 凡事做到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人, 這本身也是一種企業文化的感召和影響。其次普通員工要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特別是黨員同志, 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更要甘于奉獻, 以一顆赤子之心為企業、為國家發展建功立業。最好增強團隊合作和凝聚力。國企文化能夠獲得認同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 更是不短時期內就能實現的, 因此要從小事做起, 從自我做起, 同時注重團隊的配合、資源整合等, 從而使日積月累形成的企業文化、理念等, 成為促進和推動國企改革、發展的不懈精神動力。

5. 加強國企文化環境建設

國企文化環境建設, 是企業文化得以發展的重要保證。首先要開展廣泛并喜聞樂見的員工文體活動, 讓員工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余獲得休整和身心的愉悅。在活動中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參與熱情, 這更是積極工作的基礎。在活動中不斷建立其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其次強化宣傳報道工作。對在工作生活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 國企相關部門要做到及時報道, 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一批人, 讓更多的企業員工去認識并認同。最后注重企業文化的財政投入。國企文化建設不應該是一句空話, 要在財政上加大投入力量, 每年做出固定預算, 無論文體活動項目, 還是文體基礎設施建設等都要及時完善并更新。比如建立圖書室、活動室、健身房等。在硬件設施上不斷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需求。

五、結語

國企文化在市場競爭環境中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出來, 而鑒于目前我國國企文化建設存在的諸多方面的問題, 特別是員工對于企業文化認同程度遠遠不夠, 還不能成為促進國企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這對國有企業長遠發展都將是大為不利的。本文在查閱了一些列文獻資料的基礎上, 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觀點和看法, 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希望能為企業管理層面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沈鳳梅.企業文化傳播創新的探索[J].東方企業文化, 2013 (14) .

[2]莫綺玲.試論企業文化與企業公共管理創新[J].經營管理者, 2016 (21) .

[3]陳東健, 陳敏華.工作價值觀、組織支持感對外企核心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以蘇州地區為例[J].經濟管理, 2009 (11) .

[4]王濤.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J].低碳世界, 2016 (24) .

國有企業范文第3篇

應收賬款作為資產重要組成部分, 在現如今各個企業管理方式不同, 以至于應收賬款在產負債表所占資產份額不同, 從而也影響了利潤。隨著經濟不斷發展, 社會制度的不斷推進, 企業間競爭力越來越大。企業追求利潤, 擴大銷售量, 會產生賒銷現象。應收賬款因此產生, 若公司管理不當, 影響公司良性發展, 從而勢得其反, 不僅沒有帶來利潤反而中斷資金鏈, 使其不能正常運營。為了加強公司應收賬款的管理, 我們將積極采取對策, 就關于如何應對應收賬款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尤其是現在國有企業, 由于國有企業本身特點明顯, 內部體制不健全, 應收賬款方面的管理需要新的解決辦法。

2 A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案例分析

2.1 A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分析

該企業是以生產加工商品混凝土和木材市場交易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值得一提的是, 該企業在應收賬款上與其他行業不同。它主要生產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的使用形式特別, 必須按照客戶要求完成澆筑形狀。質量鑒定發生在產品完成澆筑之后, 這與所謂的銷售環節之前毫無關系。由于塑造的形狀以及效果只能在澆筑之后才能看到, 一旦澆筑結束, 如果不能符合要求, 不存在廢品回收, 只能一次性做好。所以在收款環節與其他行業不同, 對于銷售的過程來講, 貨物已經售出, 但是達不到收款的要求。他們必須在交貨28天后確認。如果符合要求, 沒有粉碎坍塌的狀況, 開始收款。某采用的方式是第一次收取70%-80%的貨款, 其余的在所有工程結束后, 檢驗結束后有業務部收取所有費用。假如, 在最后檢驗過程中, 發現有不合格的地方, 施工方可以要求折扣, 折扣部分按照合同的要求以及具體的情況實施。

財務處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管理應收賬款:

2.1.1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DSO) 和周轉率分析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應收賬款管理的一個綜合性的參數, 反映了公司的信用管理水平和應收賬款的催收效率, 下面是某的銷售周轉天數與周轉率如表1所示。

當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 平均收賬期越短, 說明應收賬款的收回速度越快。周轉率越低, 企業的營運資金會過多地呆滯在應收賬款上, 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由上表可以反映出某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逐步減少, 平均收款期整體增長;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變化的趨勢是逐步增加, 應收賬款管理的風險變大。

2.1.2 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

該公司壞賬準備的計提標準是按照應收賬款的20%計提, 從2013年到2015年壞賬準備先減少后增加。壞賬準備相對于銷售收入計提比例整體上從2013年至2015年在增加, 對于應收賬款的數額不斷增大, 壞賬準備的計提量是比較小的。一般來說壞賬準備計提的比例沒有上限, 生產行業、重工業一般都計提15%。從這個比率上看, 該公司的計提比例稍微偏大。由于應收賬款的數額較大, 壞賬準備的計提比率偏低。

2.1.3 欠款節點分析

由于某公司主營業務 (混凝土) 的特殊, 按照不同付款節點分為驗收后款、完工后款、質量保證金。驗收后款是與合作單位簽訂合同后, 某公司完成第一次澆筑結束28天后, 經雙方驗收合格后, 購買方按合同規定交付工程80%賬款。項目完工后, 最后驗收結束, 承包商支付其余20%賬款。最后, 如果發現有的工程毀損, 承包商可以在于款中扣除合適的余額。

2.2 A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應收賬款的事前的銷售方式、事中的考核體系及對賬制度、事后的追償進行了分析, 可以看出A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2.1 信用評價制度的缺乏

A公司在與其他公司發生業務往來前沒有采用直接調查 (采訪、詢問、觀看、記錄等方式) 或者間接調查 (包括通過信用評估機構獲取客戶的信用等級、向當地銀行征詢客戶在同行中的信譽、對客戶的服務對象條查詢問、通過當地稅務局等方式) , 未了解對方的財務信息以及信譽情況。

2.2.2 合同管理不完善

A公司與開發商合作之前會簽訂一份合同保障在工程實施過程穩定有序。簽訂合同程序由業務部負責完成的, 不免有的業務員為了前瞻市場, 與老客戶電話協議, 確定價格和銷售量。為了工程早日開工, 而滯后了合同的簽訂, 讓簽訂合同變成一種形式。而實質上合同的簽訂直接影響了在工程施工過程的事務處理, 所以簽訂合同的程序需要規范化。

2.2.3 壞賬準備計提的及時性差

從A公司的制度規定來看, 制度實施比較死板, 嚴格按照董事會的要求。作為國營企業, 由于董事會成員聚集困難, 董事會的召開比較麻煩, 對于會計細節賬項的關注及決策比較慢, 往往不能產生及時性效用。面對大額度的應收賬款不能及時計入壞賬, 會影響公司報表利潤虛增, 稅收增加, 在資金收入減少的狀況下又增加了資金支出。所以, 按期計提壞賬準備 (每年計提一次) 可以轉換為按額度計提壞賬, 當應收轉賬款達到某一指標就開始計提, 而不是每年計提一次。比如, 可以規定, 當應收賬款達到5000萬就開始計提壞賬準備, 不再按照年度計提。這樣以來, 就可以防止由于年度中期突然增加大筆應收賬款而影響利潤以及稅賦。

2.2.4 缺乏及時鼓勵還款措施

(1) 對企業內部, 一般情況下, 很少有工程全額欠款, 工程開工后的80%貨款客戶基本能夠保證。有的客戶故意拖欠剩余20%的貨款, 找各種理由拒絕付款。由于款項大部分已經收到, 剩余20%追討任務不會被特別重視。在國營企業, 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會很高, 完成基本工作之后, 員工不會為了自己無關的利益去浪費精力;

(2) 對于客戶, 沒有采取提前還款優惠措施, 加之催收力度不夠, 久而久之, 大部分資金流失, 企業需要做好鼓勵還款的措施。

2.2.5 日常賬務管理不到位

清欠手段單一, 辦法不多, 力度不夠。首先, 沒有定期對賬, 造成時效中斷;其次, 行政財務部門未能很好地履行監督管理職能;最后是有關功過人員責任心不強, 收回收不回不關自己的事, 不影響個人收入問題, 這也是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的區別所在, 造成國有企業的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2.3 A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完善內部職責分工。企業應當明確崗位職責, 建立合理的崗位責任制, 將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應收賬款管理不僅僅是財務人員、銷售人員、業務人員的工作, 它更是一項系統工作。企業應根據《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和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 健全銷售預算、發貨、倉庫管理、獎懲及清欠等管理制度, 明確崗位職責和業務操作流程, 進行精細化管理;對合同洽談、開標、配貨及發貨、出門及收款等業務相關部門和人員, 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以便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稽核;銷售、財務、發貨、清欠等部門和人員要做到各司其職、獎懲合理, 最大限度地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 縮短應收賬款收賬期, 減少呆賬。

健全內部激勵機制。在國營企業中, 由于我國體制特點的限制, 工人工資基本固定。管理人員應當靈活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將有關部門追款的任務與福利掛鉤。為企業帶來多于利益者, 可以多獲得部分福利。這樣有助于應收賬款的催收, 有利于公司的資金運轉, 提高資金使用率。

切實落實壞賬準備金制度, 改變財務報表的“虛胖”局面。很多企業對壞賬準備的計提并不積極, 是否計提壞賬準備會影響賬面利潤及賬面流動資產的金額。因此, 及時計提壞賬準備對于企業的資金流動有很大的影響。企業應正確客觀地對待壞賬準備金的計提方法, 如實地反映企業應收賬款情況。

加強事后管理, 將應收賬款轉換為股權。債轉股是指應收賬款持有人與債務人通過協商, 將應收賬款作為對債務人的股權投資, 從而解決雙方債權債務問題的一種方法?!皞D股”不僅包括將債權企業對債務企業的應收賬款轉化為債權企業對債務企業的股權, 還包括將債權轉化為債務企業所持有的其他企業股權。應收賬款的債權方一般為債務方的供應商企業, 如果債務企業暫時無力還款, 但經營能力或產品市場尚可, 債權方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將應收賬款這一流動資產轉換為股權投資這一長期資產, 增強自身對本行業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債務企業將屬于短期負債的“應付賬款”轉變為“所有者權益”, 可迅速降低資產負債率, 降低財務風險。

完善合同管理, 采用應收賬款質押方式。應收賬款質押本身是一種權利質押, 將應當收回的資金物化。應收賬款本質屬于未被證券化的金錢債券, 不僅包括現實的債權, 還包括未來的債權。為了保障這種權利, 企業在與客戶發生業務前, 假如商定客戶可以暫不付款, 那么可以簽訂合約定防范有關風險。防止客戶出爾反爾, 不遵守承諾, 在合同中規定按時間質押對方的房屋建筑、設備等固定資產。這樣以來, 一方面保障了本企業的資金收回, 另一方面客戶意識到質押的嚴重性會及時還款, 從而提高客戶的社會信用度。

3 國有企業應收帳款管理的建議

據此, 國有企業應當從應收賬款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加強管理。事前管理:在業務發生之前, 審核客戶信用等級、測評其經營水平, 從而確定優質客戶資源。事中管理:跟蹤項目進展、及時核對總賬與明細賬、加強人員管理。事后管理:及時催收賬款、嚴格核銷壞賬、強化法律意識。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 社會制度的不斷推進, 企業間競爭力極具加大。若公司對于應收賬款管理不當, 不僅無法帶來利潤反而中斷資金鏈, 使其不能正常運營。為了加強公司應收賬款的管理, 應當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只有積極采取對策, 才能降低企業風險, 促進企業經濟良性循環。

摘要: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一些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 采用商業信用進行促銷, 逐漸給應收賬款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近年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日趨成熟, 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但應認識到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發達國家建設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發達國家逾期應收賬款一般不高于10%, 而我們超過了50%。因此, 應收賬款管理作為營運資金管理的重要方面, 已經越來越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重視。本文將結合A國有企業應收賬款內部控制進行理論研究。

關鍵詞:應收賬款,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

參考文獻

[1]吳慶飛.A公司應收賬款管理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鐘高秀.淺析我國國有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D].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 2009.

[3]李小霞.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 2010.

國有企業范文第4篇

美國經濟一直是世界經濟的代表,雖然目前遇到一些困難,但無論是質還是量來看,美國經濟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也有國有企業,美國把國有企業稱為“政府企業”。其地位很低,影響也甚微,美國國有企業的生產總值僅占全國GDP的5%。美國人認為國有企業具有天然的缺陷,約翰.戈登把國有企業的天然缺陷歸結為“七宗罪”,其主體意思為:“國有企業因為受到政府的影響,這將妨礙其自身做出最符合市場實際的選擇;政府企業差不多都是壟斷企業,因此根本不會面臨競爭,但恰恰是競爭才能讓資源配置最為優化”。

一、美國國有企業的產生和發展

美國國有企業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中葉。聯邦的第一個國有企業是19世紀40年代在華盛頓建立的國家博物館。這個國有企業從“立項”、“建設”到“運營”,都富有傳奇色彩。1826年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史密森,以遺囑形式把他一生積蓄的55萬美元,捐贈給美國,指定用這筆款項,在華盛頓建立一個旨在“增進并傳布知識”的機構。經過長達20年的醞釀和爭論,于1846年成立一個委員會來執行史密森的捐款事項。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總統、副總統、首席大法官和有關行政部門首腦。為有效管理,成立了董事會,由美國副總統、首席大法官、三位參議員、三位眾議員及六位美國公民組成。這個國有企業經過150年的努力,有了長足發展,其所屬的國家航空與宇航博物館、肯尼迪文藝演出中心及國家動物園,都已聞名遐邇。美國的第二個國有企業是1904年建立的巴拿馬鐵路公司,第三個是1905年建立的阿拉斯加鐵路公司。這些公司已經改變了慈善性質,且具有相當規模,是生產性企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為適應戰爭的需要,美國建立了不少國有企業,戰后大都撤銷了。在1929年經濟危機開始以后,為解決國計民生的緊迫問題,按照羅斯福新政的要求,美國又建立了一些國有企業(戰后大多撤消),包括財政公司、信貸公司、進出口銀行、農作物保險公司、聯邦保險公司等。美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國有企業——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這一時期開始建立的。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產生,標志著美國國有企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美國人將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產生和發展稱為“偉大的試驗”。田納西河流域方圓6萬英里,覆蓋7個州。在歷史上,這是美國的貧困地區。特別是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中,銀行破產,工廠倒閉,洪水泛濫,農田沖毀,水土流失,疾病蔓延,森林亂砍濫伐,礦業破壞嚴重。當時,這一地區人均年收入只有169美元,一萬戶人家之中只有三戶可以用電。在這種情況下經國會同意,羅斯福于1933年5月17日簽署了建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法案。這是美國最大的國有企業。這個企業在主流和支流上共建了54座水壩,在30個水壩建了電站,向企業和居民供電,現在已有114個水電廠。此外,還對田納西河流域進行水土綜合治理,促進農業穩定發展,保持生態環境優化,建立了1500多個示范農場,

二、美國對國有企業的態度:把國有企業當作“藥,而不是“飯”

美國的社會資產90%為私人擁有,有政府背景的國有企業自然難以興風作浪。國民資產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頗高,因此GDP即使微幅增長(2~3%),老百姓也能切實嘗到甜頭。因為國有企業占社會經濟比重極低,經濟遇到險惡風浪時,政府則基本以旁觀者而非局中人身份出面相救,能進也能退,絕不致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落個全盤皆輸。

即使在非常時期,美國對參與國有企業也是有節制的,危機過后馬上退出。從兩年前發生并影響至今的美國金融危機來看,美國政府的確出手對企業實施了大規模援助,實際上成為通用、花旗等企業的大股東,但這些企業的危機過后,美國馬上制定了退出方案,著手出售持有的這些企業的股份。盡管在救助中美國政府甚至得到了數百億美元的“盈利”,但美國并不把控制企業和“盈利”作為目標。在政府完成了“救火隊長”的角色后,便主動退出這些企業,以便撇清與這些企業的關系,讓其成為正常的市場主體進行市場競爭。

國有企業范文第5篇

摘要:現如今,企業管理主要遵循的是民主管理方式,并且民主管理也是營造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措施。國有企業工會在新形勢下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促進企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本文簡要分析了國有企業工會在新形勢下參與進行民主管理的途徑,并且提供了相關可參考意見。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新形勢;民主管理;管理途徑

引言:

習近平主席曾在會議上提出,現如今,國家的發展目標是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實現中華人民的中國夢。因此,國有企業在新形勢下一定要把握好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國有企業工會在新形式下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途徑是職工代表大會,這是獨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方式,能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民主管理。因此,國有企業應該創立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切切實實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同時,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增強國有企業工會服務、創新和適應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推動工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我們應該把職工代表大會建設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依靠群眾,不斷促進國有企業民主管理,推動企業改革和進步的大事方面入手。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內部工會的基本情況

新形勢下,為了幫助國有企業工會更好的參與企業民主管理,應該要對國有企業工會的內部情況進行詳細全面的分析。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民主管理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同時,它也是中國根據自身特色所建立的一種獨一無二的管理方式,是中國發展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成分之一。伴隨著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及管理方式的不斷前進,政府對于民主管理方式的應用越來越重視,那么政府就會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并對其不斷改革創新,從而借助于職工代表大會來促進國有企業工會的民主管理的落實和完善[1]。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內部所建立的民主管理制度還不足以支持其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這就推動了政府完善國有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的步伐,那么,為了完善國有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政府應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國有工會內部的員工考核和審查制度,從而為國有企業工會在新形勢下參與民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國有企業工會還應該堅持黨的領導,不斷貫徹和執行黨所發布的方針和政策,企業內部人員應該自覺地遵守和服從黨和國家的政策,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實踐和創新中提升國有企業公會的核心競爭能力。

二、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推進常務公開民主管理,積極推進廣泛協商民主的多層制度化

國家領導人曾明確表達過,我們必須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廠務公開制度,積極調動員工依法執行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積極性,使勞動群眾的基本權利得到保障。這一講話給我國國有工會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國有企業要推行廠務公開的民主管理制度,并且廠務公開的民主管理制度是實現國有企業中基層管理層的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和實踐保障[2]。首先,實行廠務公開的民主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群眾的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權的實施,讓群眾自覺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教育的管理氛圍,同時,他還保障了我國職工代表大會的地位,從而確保我國的集體協商制職工代表大會這一制度能夠有效地推行,進一步豐富我國多民主協商的民主政治制度,使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豐富化,更好地實現民主管理。

(二)通過提高職工代表的素質來確保其履行職能的能力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國有企業工會的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實行,但是要想切實有效的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就必須從基層抓起,讓職工代表和職工能夠充分的發揮其自身的權利。因此,高層領導者將選舉高素質的職工代表作為實行民主管理的重要保障,職工代表起到橋梁的作用,它一方面要與職工聯系,認真聽取職工的看法和意見,另一方面還要整合所有職工的意見,向上級領導反映。但是,實踐證明,許多職工代表不重視整理廣大職工所反映的意見,導致問題不能夠被及時解決;許多職工代表常常由于其自身素質的局限,導致他們不能發現所有問題內部的本質聯系,不能夠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見。有的職工代表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聆聽廣大職工的意見,或者是不能夠對職工反映的意見感同身受,這就導致職工所反應的問題,不能夠被有效的傳遞給上級領導,從而不能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

職工代表應該具備的素質包括:首先,他們始終把解決群眾的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并且走入職工內部,積極的了解目前的工作現狀以及思想情況,能理解廣大職工的利益訴求,并且將他們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挑戰向上級領導反映。其次,職工代表要加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職工代表要想更好地為廣大職工服務,就必須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將其落實到日常工作行為中,并且對自己所要履行的職責以及如何實現職責清晰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更好的履行上級賦予的職責。最后,要加強職工代表的道德素養教育,選擇樂于為群眾奉獻、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作為職工代表。職工代表要想更好的履行職責,就必須犧牲某些自身的權利,包括放棄一切休息時間、犧牲晉職的機會等,這就需要職工代表有較強的責任感以及樂于奉獻的精神,同時還要從容的應對群眾所面臨的困難,這樣才能被群眾所信任和依賴[3]。只有這樣,我國企的職工民主權利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營造民主和諧氛圍

國有企業工會的作用便是作為黨聯系群眾,它起著維護職工合法權利的作用,新形勢下,為了實現國有企業民主管理形式的多樣化,國有企業工會就必須企業的工作為重心,顧全我國的發展全局,提高企業實施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意識,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因此,國有企業工會要發揮其積極作用,在維持企業內部環境穩定安全,保證民生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礎上,促進企業的改革和發展。首先,國有企業工會要始終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會宗旨,在遵守我國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采取積極行動去維護我國勞動法律法規以及工會本身制定的基本制度,準確落實國有企業工會在實施民主管理方面的使命和任務,積極構建民主管理平臺,推進民主管理在國有企業中的應用和發展[4]。其次,國有企業公會還要確保國有企業實施民主管理的權利,確保國有企業能夠有效地執行、參與、行使、監督的權利,始終樹立主人翁意識,提升國有企業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和企業認同感。最后,國有公會應該擔當起橋梁的作用,積極解決國有企業內部的矛盾,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雇傭關系,促進國有企業內部建立和諧穩定的職工關系。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促使國有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注意新形勢下如何構建國有企業工會參與民主管理的途徑,只有選擇正確的途徑,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促進國有企業的民主管理,確保企業民主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因此,國有企業公會必須從三方面入手,落實好國有企業工會參與國有企業民主管理制度保障;通過廠務公開的民主管理形式,推進我國民主協商制度的建立;提高民主代表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構建民主管理氛圍,推進國有民主管理的實施。

參考文獻:

[1] 謝斌. 論述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如何有效實現民主管理[J].  2021.

[2] 邱旭, 肖朝萍. 國有企業基層工會加強民主管理的對策探索[J].  2021.

[3] 董棟. 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徑[J]. 花溪, 2021(23):1.

[4] 梁艷. 國有企業工會加強職工民主管理的對策研究[J]. 安防科技, 2021(21):1.

國有企業范文第6篇

摘要: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融合符合新時代的企業與社會發展要求。黨建工作屬于思想性工作,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對于人才培養也有著重要意義。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各項事務的重點,而人才培養可以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發揮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作用,促進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國有企業對國民經濟有著主要領導作用,同時生存的考驗也更加嚴苛,發展的壓力也越來越沉重。國有企業應該對自身背負的使命引起重視,積極主動的采取有效措施,促進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繼續為推動國有經濟做出貢獻。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才培養;融合

一、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融合有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

黨建就是黨的建設,是黨保持性質及活力而展開的一系列完善活動,同時促進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與黨的建設實踐相統一,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黨建具體包括了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紀律建設以及作風建設等內容。國有企業的發展一方面依靠黨建工作,另一方面依靠人才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國有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同時與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交流也逐漸增多,這就導致職工在思想方面的想法也遭到沖擊,變得更加復雜,從而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帶來了諸多考驗。國有企業必須要正視這個情況,積極探索創新,為黨建工作助力。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局面穩定前進,國有經濟也在不斷的再創新高。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在整個市場上的競爭也逐漸處于劣勢,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更加急切。因此,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相融合的重要一目了然。其融合有利于明確國有企業的爭取發展方向,同時也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黨員干部,從而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的發展。

二、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融合所面臨的困難

(一)思想觀念的轉變

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思想觀念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國有企業管理者應該真正意識到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相融合的重要性,才能推進具體融合時的行動力。目前,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在思想觀念上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國有企業作為一個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的企業,其內部已經形成了嚴謹的結構,但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又屬于思想意識上和人力資源管理上的領域。很多國有企業的管理者不能充分意識到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之間的關系,在具體實施工作的時候很容易將兩者分割成兩部分來看待。其次,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相融合有著重要的價值。國有企業管理者只認識到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沒有充分意識到關聯的重要性,并且沒有嘗試過通過二者的融合來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就會阻礙融合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二者的融合有待深入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屬于兩個不同的領域,所針對的人群雖然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沒有完全覆蓋。二者之間的融合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內成功。正因如此,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融合一直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國有企業將這二者之間的融合理解的很簡單,認為融合就是用黨建工作來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以及正確的立場,保證培養的人才都有著正確的思想覺悟,同時用人才培養來提升黨員干部的工作技能,使其為普通職工樹立榜樣。如果還是一直徘徊在初級階段,不能多方面促進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融合,就很難繼續發展。

(三)融合活動有待實施

要想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必須要有實踐活動作為支持,否則將只是紙上談兵,不能實實在在的產生好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方面確實下了不少力氣,但還是缺少一些典型的實戰內容給予支持,與項目匹配的考核體系更是沒有。這就導致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始終現在紙面上,沒有辦法產生實際的作用。

三、促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融合的策略

(一)更新思想理念

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充分意識到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明確認識到二者深度融合是一種趨勢。黨是國有企業的領導者,做好黨建工作也是為國有企業的發展錦上添花。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要對黨建工作引起重視,讓其成為國有企業工作的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國有企業穩扎穩打,保障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國有企業的核心內容是人才培養,在深度融合的具體過程中人才培養要始終依靠黨建工作,提高人才的思想素養,在人才培養中酌情加入黨建內容,幫助國有企業提高競爭力。

(二)創建融合載體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的融合中需要有一個載體作為平臺,以此來確保融合的工作有所支撐。融合載體應該包括組織載體和平臺載體。首先,組織載體需要國有企業黨委在促進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的融合中肩負重大的責任,黨委要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培養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融合的有用條件,爭取將黨建工作的優勢轉變為國有企業發展的優勢,同時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其次,平臺載體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實現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相融合工作的現代化應用,可以在國有企業的辦公系統上創建出一個專門的部門終端以及手機App軟件,利用各種社交App來實現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之間的信息交流。融合載體的創建是國有企業促進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主要支持。

(三)豐富融合項目

項目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地推進作用。國有企業促進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要組織一些有價值,且有意義的活動,這樣可以為二者的有效融合。項目可分為常態化項目和非常態化項目。常態化項目是指國有企業定期組織開展的一些活動,例如黨組織的常規活動在活動,不僅僅要關注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是否正確,還要努力將黨員黨員干部打造成技術先進者,在一些常規的職業培訓時,要鼓勵廣大黨員承擔重任,以技術先進者的身份做好培訓和示范。非常態化項目一般是指處以某一目的下而臨時開展的活動,例如在“五一”或者“十一”的時候進行“崗位技能比武大賽”,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作用,以及先進技術骨干的領導作用,以此來提高企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

四、結語

黨是國有企業的絕對領導,國有企業做好人才培養,有助于加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保證國有企業在現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爭取更多的主動權。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進左右,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相融合,有利于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一致性。同時,做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二者的深度融合,也可以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管理中的政治地位,統一擴大國有企業的職工的正確思想認知,為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臻.新時代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互動模式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2):125-126.

[2]于焱.淺談新時期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互動性[J].國際公關,2019(05):162+164.

[3]劉正波.國有企業黨建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互動工作模式及其路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4):185-186.

上一篇:有關黃河的古詩范文下一篇:診斷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