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命教育范文

2023-09-07

生命教育范文第1篇

1993年, 著名哲學家黃克劍和教育學者張文質對話時, 提出了教育的三個向度:授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從此一種以生命整治學問, 以生命統攝教育, 以生命成全每一個具體、健全的生命為旨歸的新的教育理念開始進入中國教育研究與實踐領域。

2001年, 一項命名為“生命化教育”的課題實驗, 正式在福建省城鄉學校以及全國各地的學校漸次展開。

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人們對死亡的思考, 美國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死亡學的研究, 1959年心理學家赫爾曼《死亡的意義》一書的出版, 引起學術界及社會大眾對死亡問題的研究興趣和關注。與此同時, 美國又在學校開展死亡教育課程, 新課程在西方逐漸成為一個教育分支科學, 后來發展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導生命教育的是美國的杰·唐納·華特士, 他于1968年在美國加州創建“阿南達村”學校, 開始倡導和踐行生命教育思想。通常認為,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是1979年在澳洲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 該中心目前己經發展為一個國際性機構, 屬于聯合國“非政府組織”的一員, 主要致力于“藥物濫用、暴力與艾滋病”的防治, 讓孩子遠離毒品, 給他們一個正向而積極的生命大起點。該中心認為對青少年開展“生命教育”, 培養他們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創設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是防患于未然之道。這一概念一經提出, 即引起世界各國教育界的普遍關注, 影響迅速擴大。

20世紀九十年代初, 生命教育在臺灣一些學校和個別地區推行。自1997年起, 民間機構連同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再度關注生命教育的發展, 制訂了一連串的計劃, 包括課程計劃。2000年臺灣“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委員會, 并把2001年定為生命教育年。21世紀初, 香港也開始重視生命教育。2001年12月天主教香港校區出版了《愛與生命》教育系列, 對于婚姻的意義、家庭生活的真諦、貞潔的德行、性教育、人際關系和生命的意義提供了有關素材, 并建議將這些內容納入到有關科目之中。2002年香港教育學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確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價值教育, 并在多所學校推廣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課程, 讓學生體會生命的意義, 增強抵抗逆境的能力。

2004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上海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2004年12月, 遼寧省啟動了中小學生命教育工程, 制定了《中小學生命教育專項工作方案》, 標志著中國大陸生命教育已經取得合法地位并進入推行階段。

(一) 生命化教育與生命教育比較

生命教育與生命化教育是近年來教育界的熱點話題, 但許多人對他們的區別并不十分了解, 為此, 筆者從它們的概念、特征、內容、目標、原則及方法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見下表) 。

(二) 生命教育與生命化教育研究的發展方向

1. 生命教育研究的發展方向。

(1) 各個學科如何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 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發掘生命教育課程資源, 更好地實施生命教育的研究。

(2) 對深化教師生命教育理念及如何結合一些優秀、典型的課堂教學個案對教師進行培訓的研究。

(3) 生命教育研究中德育建構的研究。

2. 生命化教育研究的發展方向。

(1) 在教育過程中, 應該從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以及教材的設計等方面確定以人的生命得到提升作為教育目的, 使教育目的實現生命化。

(2) 人的生命具有未特定性、自主性、創新性的特點, 因此我們應當以生命的提升作為教育目的。教育史上關于教育價值取向的研究主要有個人本位論與社會本位論, 它們是辨證的相輔相成關系。雖然教育歸根結底要受到社會的制約, 但最終以人的生命得到發展為契合點。

參考文獻

[1]張偉.人的和諧發展需要生命化教育[J].教育評論, 2007, (1) :7-8.

[2]上海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Z].2005.

[3]馮建軍.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6.

[4]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5]王東莉.生命教育與人文關懷—青少年教育的終極使命[J].當代青年研究, 2003, (6) .

[6]黃建春.論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實施[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內部資料) , 2005.

[7]陳婷.關于我國中學生命教育問題的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內部資料) , 2005.

[8]張娜.生命教育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內部資料) , 2004.

[9]牟忠彥.生命教育觀若干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內部資料) , 2004.

生命教育范文第2篇

1 小學生生命觀及生命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我們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編制《小學生生命觀及生命教育現狀調查問卷》。于2012月11月對杭州部分小學實施調查。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40份, 回收135份, 有效問卷129份。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 得出如下結果:

1.1 對自我生命的認識:

對于問題“對您來說, 最寶貴的是什么?”, 66%的小學生選擇自己的生命, 而34%的小學生選擇了最要好的親人或伙伴、食物、玩具等, 這說明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學生并未特別看重自己的生命 (如圖1) 。

1.2 對死亡的看法:

對于問題“人失去生命后, 是不是可以再活一次?”74%的小學生認為人失去生命后不會再回來, 26%的小學生認識模糊或堅信生命還會再來 (如圖2) 。由此可見, 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死亡缺乏正確認識。

1.3 對他人生命的態度:

對于問題“當看到或聽到有的學生自殺, 你如何看待這樣的事情? (可多選) ”70%的小學生選擇“有些傷心”;15%的學生選擇“不關自己的事, 沒什么感覺” (如圖3) 。由此可見, 多數人對他人生命懷有憐憫, 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的對他人生命的態度讓人感到心寒。

1.4 生命保護意識:

對于問題“假如你不會游泳, 有一天身邊的小伙伴不小心落水了, 你會怎么做?”, 有7%的小學生選擇“跳下去救他” (如圖4) , 這樣盲目的作法實在令人擔憂。

1.5 生命教育現狀

對于問題“家長或者身邊的人告訴過你生命的重要性嗎?”調查結果是:48%的家長經常向孩子講授生命的重要性, 16%的家長從不向孩子講授生命的重要性。 (如圖5) 。對于問題“教師經在課堂上講過關于生命的知識嗎?, 調查結果是:超過20%的教師從未講授過相關知識” (如圖6) 。由此可見, 部分學生家長從不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學校生命教育狀況也令人堪憂。

2 生命教育課程的認識及實踐初探。

2.1 生命教育課程認識

由上述調查可以發現, 當前部分小學生缺乏對生命正確的認識, 而家庭及學校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又遠遠不夠。那么學校教育應形成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育人理念, 開設生命教育課程。

有學者認為, 生命課程應該是一種綜合性課程, 圍繞生命的活動和生活的內容而組織。具體而言, 生命教育課程應該具有以下特征:

(1) 關聯性。生命教育課程以生命為圓心組織內容。課程要統合學校課程中的品德、科學等課程中分割的學習內容, 使各個領域的學習得以關聯起來, 以增加學習的意義及學習的效果。

(2) 日常性。生命教育課程對生命現象的了解遵循更多的是生活自身的邏輯。學生在家庭及學校中實際遇到的生命課題等都是生命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來源。因此, 生命教育課程應最大化地以學生生活為中心來進行設計, 使學生面對生命議題有正確的行為表現。

(3) 關懷性。生命教育是“人文性”的重要體現, 從保護生命到優化生命。學校的課程設置應實施人性化管理, 生命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關愛生命, 實現生命價值。

2.2 生命教育課程實踐初探

結合謝藝泉的相關研究, 我們把生命教育課程分為三個層次:認識生命, 珍惜生命, 發現生命的價值。在具體教學實施中, 可分為三個專題實施該課程, 即:我和它, 我和你們, 我的安全。

對于“我和它”專題, 可采取如下具體做法:

(1) 班級組織觀看寶寶出生的影片, 教師最好選擇卡通形式的動畫, 能清楚表現生命個體的形成、出生過程, 以及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

(2) 在教師的帶領下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 對于低段的學生可以初步了解一些簡易的人體構造, 以免孩子之間應不懂男女區別而發生的誤會尷尬。

(3) 營造溫馨的校園生命環境, 讓學生學習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在這樣的氛圍下組織一次班隊課, 以知識競答的方式, 說一說關于生命知道些什么。

對于專題“我和你們”, 旨在培養學生孝敬父母, 尊重師長, 與人友好。第一, 教師在課堂上組織, 請學生列出自己的優點, 同桌互列優點, 老師為學生列出優點。將這些優點集合, 教師提出要求:牢牢記住這些優點, 而且要一直保持下去。第二, 組織觀看類似《媽媽, 洗腳》等公益廣告和相關電影, 請家長帶上孩子一起參加, 加強家校溝通。第三, 生命教育是一門實踐課程, 鼓勵學生走出學校, 走入田間、走進醫院等真實環境, 讓學生去聽、去看、去感受。

對于“我的安全”專題, 首先, 請校外專家來校進行知識講座, 分為幾期來做, 貫穿小學低中高段。其次, 學??梢越M織模擬地震、火場演練。實踐是最好的教材, 有過親身經歷印象最深刻。最后, 教師組織學生召開班會, 講述近年來小學生生命傷害事件, 引起學生共鳴。

另外, 學校除了以上具體的課程設置之外, 還可以在校園內張貼相關標語, 在走廊一角的休息區放一些相關的書籍, 圖文結合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在一些重大節日, 如世界艾滋病日, 我國的5·12等, 學??梢月撓导彝?、社區開展活動, 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到相關的自我防護的知識。

3 結語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成長期, 是事故的“多發區、敏感區”, 所以生命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對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已成為現實的迫切選擇之一。只有我們轉變教育觀念, 落實生命教育課程, 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才能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進而提高學生的生存技能, 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

摘要:近年來, 小學生生命傷害事件屢發, 且呈現低齡化趨勢。通過對小學生生命教育現狀調查發現, 部分小學生缺乏正確的生命觀, 生命保護意識淡薄, 生命教育堪憂。學校積極擔負起生命教育的使命與責任, 增設生命教育課程,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進而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小學生,生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課程

參考文獻

[1]謝藝泉.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的思考[J].時代教育, 2009 (Z1) :135-136.

[2]姜大偉, 胡金平.關于中小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2 (13) :29、40.

[3]李璇.生命教育:中小學生的必修課[J].成才之路, 2011 (16) :16.

生命教育范文第3篇

郭汝姬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生命!我們護士的職業就是挽救千百萬人的生命,用濃濃的愛去溫暖病人的心靈!護士與每個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你降生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迎接你的是護士,當你病魔纏身時為你解除痛苦的是護士,當一個人走完人生歷程,帶著沉重告別的時候,送他歸去的還是護士。人們把護士比作生命的使者,健康的衛士,愛的化身。

偉大的南丁格爾是我們護士的楷模,“在人類的歷史上, 她是一個圣潔的典型, 也是一個巾幗英豪, 提著油燈的天使。” 這就是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我們的職業看似簡單,卻是與每個人一生相伴的職業,從他出生到他的生命的完結,幾乎都和護士有關。當一個新的生命呱呱墜地,來到人間時;當一位患者與病魔相伴,抗爭搏斗時,用呵護與愛心同行的就是我們護士。毫不夸張的說,在生命的單程列車上,是護士高超細心的服務,才使許多人人生的步履更加堅實,使人生旅途的終點得到延伸。

我們的職業是被人尊稱為“白衣天使”。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與善良,而我們白衣天使的美麗在于愛心與奉獻。我們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在家里,我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我們的親人同樣需要關心和愛。但,我們深知,作為一名護士,我們又不是普通的女性,我們是這個社會上時刻與生命同行的人。

當戴上燕尾帽、身著白大衣時,神圣的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便襲上心頭,我會時刻把患者放在心中,穿梭忙碌在那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做為一名護士,打針、輸液、查房就這樣開始了一天的生活。還記得有一次病房里住著一位老人,脾氣非常暴躁,每天給他輸液送藥他都大發雷霆。對于這些,我沒有絲毫抱怨,更沒有不理不睬,而是主動噓害問暖,去病房與他拉家常,津津有味地聽他講陳年往事。每當我看到他久久地沉浸在回憶中時,就感覺自己的心和他更貼近了,我更理解他了,他也更配合我的工作了。臨出院時他緊緊拉著我的手說:“姑娘,謝謝你啊”。這時所有的委屈、不快都一下子煙消云散了。是啊!作為一名護士,要用春天的雨露去滋潤患者久旱的心田,要用有力的雙手攙扶患者走過心靈的沼

澤,要積極與病人架立一座座心靈之橋,患者才能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責任的重大。每當看到患者康復出院的微笑,這不僅僅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奉獻是收獲的源泉,奉獻是品格的磨煉。

生命教育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生命教育,臺灣地區,課程

一、問題的提出

2013年11月27日, 備受矚目的復旦學生宿舍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庭審現場彌漫著沉重的氣息。被告人林森浩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動機——實施投毒“只是愚人節整人的巧合, 想讓他難受一下而已”, 僅僅因為生活瑣事就心存不滿, 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劇毒化合物毒死同學, 對于生命的漠視與無知令人唏噓。穿透這些事件的背后, 我們不難發現, 青少年在社會發展急速、社會競爭激烈、價值取向多元的情況下, 生命的脆弱感和無助感日益嚴重。近年來, 據國內外研究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 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的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學生殺人傷人、校園暴力事件逐漸增多, 這就說明了生命教育仍然是個不得不重視的話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 生命教育逐步受到重視, 2013年11月04北京師范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辦《全國第二屆生命教育創新高峰論壇》在石家莊隆重召開, 生命教育在課程建設、教材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我國生命教育仍是由少數幾個省或巿的教育主管部門在中小學推行, 大學生生命教育只有少數高校在實施, 生命教育課程剛剛起步, 有關生命的教育, 仍十分缺失, 大陸的生命教育還處在較為年輕的發展階段, 中國臺灣地區是生命教育發展相對較早的地區, 特別是臺灣地區, 中小學生命教育已有較完善的系統性, 教材讀本、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生命教育的實施方式等形成了當地特有的體系, 總結臺灣地區中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現狀, 結合大陸地區當前對于生命教育的理論探討與實踐, 將會對我們今后更好的開展生命教育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生命的提出與發展

生命教育源起于美國, 1968年, 美國的杰·唐納·華特士 (J Donald Walters) 在加州創辦了“阿南達”社區和“阿南達”學校 (Ananda School) , 開始倡導并踐行“生命教育” (Life Education) 思想, 此后, 生命教育波及到許多國家和地區, 形成了一種新的教育思潮。1979年, 澳大利亞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 成為最早使用“生命概念”的機構, 1997年, 臺灣啟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 2000年, 臺灣教育行政部門設立了“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 并將2001年定為“生命教育年”。

中國大陸開始關注生命教育是在20世紀90年代, 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國內外, 以及香港和臺灣地區的生命教育課程介紹、研究和推廣;到21世紀初, 上海、黑龍江、重慶、長春、深圳等省市相繼頒布開展生命教育指導文件, 但是這一時期的生命教育是一種窄化形式的生命教育;到2008年至2010年, 中國生命教育進入相對成熟階段, 云南省提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位一體式的“三生教育”教學模式, 標志中國式生命教育模式的形成, 在生命教育上取得極大的成績, 但是也有不可忽視的缺陷, 我國生命教育的開展主要是在基礎教育中推行, 在高等教育階段生命教育只有少數高校在實施, 生命教育課程剛剛起步, 我國生命教育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發展。

三、臺灣生命教育的實踐

(一) 臺灣的生命教育內容

臺灣生命教育的主題只要集中在, 教育倫理教育、宗教教育、生死教育、健康教育、生涯教育、性別教育、環境教育, 其中一個主要的特點是在現實生活中主要不是通過語言或理論, 而大都是通過行為舉動表現出來, 給人以心靈的震憾和人格的陶冶, 影響人的成長和發展。不論哪種形式, 小學生命教育的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溫馨你我他兩個維度。同時, 臺灣中學普遍開設正規的“生命教育”課, 編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師手冊”, 在生命教育中, 也非常強調實踐的作用, 強調通過課外活動進行生命教育。如“生命的奇跡”教學, 主要是在參加臺大醫院的活動中進行的。讓學生參觀產房、嬰兒室、手術室、安寧病房等, 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 體驗生命的喜悅和理解生命的尊嚴。

(二) 臺灣的生命教育實施

在小學與初中階段, 因為并沒有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 所以多采用活動課程進行實施生命教育。關注學生的年齡差異, 性別差異, 注重對教學資源的情境創設, 對生命教育課程進行靈活、彈性的教學設計。教師在設計生命教育的教學單元時, 首先確定單元教學的主題名稱, 明確單元教學與學習的目標, 估計整個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時間, 然后對教學單元進行具體分析, 包括一般背景分析以及與本單元相關的背景分析。

在高中階段選修課的課堂教學中, 教師多采用講演法、啟發法、問題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協同教學法等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欣賞討論法、閱讀指導法、模擬法、親身體驗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教學法等都是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同時使用圖表、照片、幻燈片、錄像帶、錄音帶等多種教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以期達成教學目標。臺灣曉明女中作為推行生命教育的總中心學校, 在體驗教學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曾進行過如“停水體驗”、“饑餓體驗”以及“成人禮”等多種體驗活動。下面以“饑餓體驗”為例具體了解生命教育的活動課程。

四、臺灣地區生命教育對大陸開展生命教育的幾點啟示

(一) 生命課程的實行模式多樣化

1.設置專門生命教育課程

在學校教育中, 生命教育可以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設置專門的一門課開展生命教育, 以課堂教學為主, 盡可能滿足學生叩問生命意蘊、渴望成長關懷的需求, 這是學校開展生命教育最為有效的模式之一。也可以采用融入式教學以及活動課等進行實施生命教育。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教學資源以及時間情境的不同, 教學設計可以靈活、彈性。教師在設計生命教育的教學單元時, 首先確定單元教學的主題名稱, 明確單元教學與學習的目標, 估計整個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時間, 然后對教學單元進行具體分析, 包括一般背景分析以及與本單元相關的背景分析。

2.注重生命教育載體建設

生命教育不是在已有的學校教育中又增加了一個, 而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所在。學校教育應以生命為根, 全面促進學生生命的健康發展。生命教育進入學校, 首先是對既有教育理念上的校正與整合, 而不是在教育內容與形式上的“拼盤”與“疊加”, 在高校課程中, 大多院系沒有開設生命教育課程, 但是每個學校的都有思想政治課, 我們可以以思想教育課為載體,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同時生命教育也可以滲透到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學校日?;顒?、師生交往、校園文化等都可以落實生命教育。

(二) 誦讀經典, 感悟生命

傳統文化經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 利用傳統文化經典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不僅必要而且可能。如儒家敬畏生命、注重死亡儀式和注重生死的政治倫理精神等, 也為學校教育提供了借鑒意義, 比如臺灣仁德醫護??茖W校就在儒家思想的啟示下, 在國內首創死亡體驗課程, 讓學生實際模擬寫遺囑、入棺、封棺、被掩埋等死亡歷程, 對于生、死有了不同解讀。實際上, 這是一個死亡的體驗。最直接的體驗, 則應該來自于死亡的儀式上, 高校開展生命教育, 除了生死理念的教育之外, 還要輔之以形式, 通過死亡儀式載體, 傳遞生死觀念, 使學生更加珍惜生命, 這是從儒家注重死亡儀式上獲得的最為重要的認識意義。

不單單是儒家, 我們應從傳統文化經典中, 圣人對待生命的態度、觀念、精神中獲取當下進行生命教育的合理資源??偟膩碚f, 生命教育不應該僅是學校中的顯性課程, 也不僅是一種應該滲透到學校中各類課程中去的隱性觀點, 生命教育還應該是滲透到公民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鄭曉江.生命的困頓與素質教育[Z].華東素質教育網, 2011 (5) .

[2]徐德勝, 文竹, 吳小龍.近十年國內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綜述[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 (1) .

[3]王學鳳.臺灣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內容及實施途徑[J].教育評論, 2001 (6) .

[4]吳仁英.臺灣地區大學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施特色及啟示[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11 (4) .

生命教育范文第5篇

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 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 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對生命價值的提升。體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為核心, 以教育為手段, 倡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種提升生命質量、獲得生命價值的教育活動。讓青少年認識生命和珍惜生命成為這一活動的重中之重。

開展生命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F代社會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社會環境的紛繁復雜, 使青少年學生的生理成熟期明顯提前, 導致一些學生產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為失控等現象。因此, 需要積極引導學生科學理解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 正確認識生命現象和生命的意義。

生命教育的指導思想的核心是“生命第一”, 體育教育的核心是“健康第一”。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健康的體魄對每個人來說是擁有一切的基礎。有了健康的身體這個“1”, 后面的“0”才有意義。所以說體育為了健康, 健康為了生命, 體育教育是開展生命課堂的奠基工程, 是生命教育實施的重要途徑。

一、如何構建體育生命課堂

1.充分挖掘《體育與健康》教材的內涵, 篩選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內容。

雖然我們在教材中沒有看到明確注明有關生命教育的章節, 但如果仔細研究教材, 還是會發現許多與之相關的內容。例如, 常見的運動損傷的緊急處理, 如何包扎、固定、運輸等。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健康積極的生存心態, 在介紹奧林匹克運動時, 可以通過我國優秀運動員的偉大成就來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奧運冠軍們艱苦訓練、拼搏不息、競爭進取不斷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意志, 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嶄新形象, 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在體育健身過程中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機。

體育教學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的內容, 教師要及時地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機。如在快速跑中, 除讓學生掌握跑的動作技能知識之外, 還可以培養學生拼搏向上、勇爭第一的精神;在耐力跑中, 要培養學生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和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忍受極限的毅力;在球類項目中, 要培養學生間的團結合作、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在體操項目中, 要增強學生的表現欲、自信心和安全意識以及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每個項目都有各自的特點, 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 恰到好處地進行生命教育。

3. 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增強自我提高的能力。

社會充滿了激烈的競爭, 學生作為未來的國家主人, 需要積極參與、微笑面對的氣魄, 大膽、大方、勇于探索、勇于競爭。在體育教學中, 教師設計的學習內容以小組合作和小組競賽等形式出現, 給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空間。在合作中, 學生學會了尊重他人、欣賞他人, 學會了和他人與世界共融存在?;A較好的同學帶著一組學生進行互幫練習, 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 讓學生在這過程中得到盡情地交流、互助、展現自我。

二、體育生命課堂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體育生命課堂是重要的生命經歷。

體育的生命課堂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 而是學生自身發展的組成, 是一個愉快的過程, 每一個小小的技術動作都是由學生、教師在失敗、成功中一步一步獲取來的。很多教學資源如游戲、自主創編的活動、教學中難點突破的方法等, 都是學生自己想象和創造的結果。學生在課堂中煥發活力, 在操場上、陽光里感受生命的萌動, 聆聽經脈里生命流動的聲音, 讓心靈與自然對話, 學會了感悟生命, 關愛人生。

2. 體育生命課堂在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人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師生在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中, 通過主體間的各種交往活動, 既學習與生成知識, 又提高體能, 最根本的是使師生的生命價值得到了體現、身體心靈得到了豐富與發展, 使課堂生活成為師生共同學習與探究知識、智慧展示與能力發展、情意交融與人性養育的殿堂。

3. 體育生命課堂對于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和進取精神有著重要作用。

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質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意志努力總是和克服困難的行為相聯系的。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 學生必須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體育教育過程不僅能有效地鍛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還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中, 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 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在體育課堂中學生的責任感、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得以體現, 健康的審美觀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得到提升, 學生更加懂得了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上一篇:教育科研下一篇:大學生心理教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