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

2023-08-03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第1篇

5、小心“馬路殺手”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

2、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二、活動準備:

1、

學生準備游戲活動所需的各種玩具車輛(自行車、汽車)。

2、

學生收集各種交通標志(照片或圖片)。

三、教學過程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開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動。我們將全班分為2個組進行比賽,你們有信心嗎?

2、在活動之前,請同學先看大屏幕。

課件出現:各種車輛的喧鬧聲,接著是緊急剎車的聲音,然后是人們的尖叫聲,屏幕由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

3、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聽到了汽車的嗽叭聲,還聽到了剎車的聲音。

生2:我還聽見了一個人的尖叫聲,我看見了血流出來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場車禍,人被壓死在汽車下面。

4、 師:是啊!多么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二)、游戲活動,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師:同學們,看看我們坐的隊形像什么?

生:我們坐的隊形像十字路口。

2、 師: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游戲。老師們要請出兩個司機,兩個騎車的以及三個行人。參加游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么事情? (學生開始活動,車輛和行人任意穿梭)

3、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想說什么?

生1:我看見走路的人和自行車撞在了一起。

生2:我看見自行車撞到了汽車,我想一定把他們碰疼了。

生3:我看見車子和行人擠在一起,誰也走不了,那樣一定很耽誤時間。

4、 師: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生1:我覺得是他們不懂規矩。

生2:我認為是因為沒有人指揮他們,如果有人指揮他們怎么走,一定不會發生堵車的事情。 師:對啊!要是有人指揮就好了!

生:老師,我認為可以做一個標志來指揮人們什么時候可以走,什么時候不能走? 師:你們建議真棒!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生:老師,我知道這種標志,就是紅綠燈。紅燈亮了,車輛和行人就得停下來,綠燈亮了,人們就可以走了。

5、 教師拿出信號燈標志:是這個嗎?教師用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將標志貼在黑板上)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紅燈停,黃燈等,綠燈才能向前行。

6、 師:認識了紅綠燈,我們還要知道自己應該走哪條路,這就要知道每條路的名稱。同學們,看看這個十字路口,你認識這些道路嗎? 生:我知道畫了斑馬線的是人行道,是行人走的地方。 生:我知道馬路兩邊是自行車、三輪車道。

7、師:騎自行車的同學知道了嗎?這才是你們的道路,我們稱為非機動車道。 生:我還知道中間的是汽車道。

8、師:各位司機朋友,各位行人,還有騎車勇士們,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應該走的位置了嗎?你們能在信號燈的指揮下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9、師:現在,我們要請出兩位同學來指揮紅綠燈。 學生到位,指揮紅綠燈,學生們順利地經過了十字路口。

10、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想說什么? 生1:這一次大家都很快到達了對面。 生2:紅綠燈的作用可真大啊!

生3:我又想到一句兒歌: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上可通行。

(三)、展示收集情況,初步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

1、師: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你們收集到了嗎?把你們課前收集到的交通標志在小組上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匯報。

2、生拿出收集的交通標志,在小組上熱烈地交流著,教師巡回傾聽學生的交流情況。

3、師:現在,我們請小組派代表展示你們收集的交通標志。

5、師:你們了解得真多,老師為你們喝彩,現在,我為你們每個組都送上兩顆五星。(貼五星)

(四)總結評價

反思:

《生命.生態.安全》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生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實踐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缎⌒?ldquo;馬路殺手”》這課我精心布置了活動現場,讓學生有親臨公路現場的感覺。這樣就使《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活動真正落到了實處,而不是“紙上談兵”,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在設計《小心“馬路殺手”》這一活動時,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課前,讓學生收集交通標志,想辦法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然后,又讓孩子在課堂上展示收集的交通標志,加深了對這些交通標志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活動中親自嘗試、體驗、感悟,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在組織《小心“馬路殺手”》的活動中,我注意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鍛煉自己,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比如,在游戲活動中,孩子既能鍛煉自己的勇氣,又能在活動中悟理,使活動真正收到實效。又如,展示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課前的收集整理,在課堂上的展示,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孩子收集和利用資料的能力,在展示資料中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孩子終生受益的。

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無窮潛力,孩子們在課堂上表現得那么出色,我們真的看到了孩子在成長,我們也應該在活動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6、安全游泳防溺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溺水事件及其發生的原因。

2、使學生學會珍愛生命,學會自救及搶救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大家聽一聽有關溺水事件的報道。

聽了這個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里都不會感到輕松。你是否感嘆,是否惋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請同學談談你的看法。

小結: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安全游泳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二、探討溺水的原因

1、什么是溺水?

討論,歸納: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果心跳停止的稱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則稱“近乎溺死”這一分類以病情和預后估計有重要意義,但救治原則基本相同,因此統稱為溺水。

引導:溺水已成為我們小學生的“頭號殺手”,隨著天氣逐漸變熱,溺水的危險將增加。

2、問: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幾種?

討論,小結: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渦。

引導:在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喜歡游泳,因為缺少游泳常識而溺水死亡者時有發生。據有些地區統計,溺水死亡率為意外死亡總數的10%。

3、如何保證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 我們外出游泳洗澡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學習自救及搶救的方法

1、討論,講解自救及搶救的方法:

對水情不熟而貿然下水,極易造成生命危險。萬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張,應保持鎮靜,積極自救,對于溺水者,除了積極自救外,還要積極進行陸上搶救。

2、學習自救及搶救方法

四、怎樣珍惜每一天?

引導:同學們,珍愛我們的生命吧。珍愛生命就是珍惜每一天。請同學說說-------怎樣珍惜每一天?

討論,總結:

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里,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讓我們珍愛生命 ,防止溺水。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會更好!

7、提高警惕防拐騙

教育目標:

1通過安全教育活動,學習防拐騙的有關知識,掌握防拐騙的的自救本領,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學會生存。

2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搜集學生被拐騙的資料. 2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板書] 多媒體播放《十六歲的花季》主題曲,一名學生上臺演唱,“„„外面的世界很寬闊,我什么都想知道。在這多彩的季節里,編首歌唱給自己,尋個夢感受心情。其實一切都是朦朧。。。。。。”

教師:聽著歡快的歌曲,感受十六歲的花季,正直人生的黃金時期。十六歲對人生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憧憬。然而,在這最美好的人生花季,由于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不成熟,社會原因等各種因素拐騙學生悲劇正在悄悄上演。就請同學們看多媒體大屏幕: (學生被拐騙案例展示)

※ 1998年12月3日,江津珞璜鎮14歲女學生小菊神秘失蹤,次年1月在川黔鐵路一涵洞里發現小菊的尸體。就在發現尸體的同時,嫌疑最大的珞璜鎮居民李某逃逸。經過8年的艱苦調查抓捕,今年8月18日,在貴州藏匿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2006年4月2日,湖南紹陽洞口縣龍崗區尹顯美、肖西春夫婦在中心廣場旁的一人高的草叢里找到了失蹤的尹小琳(化名)。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熟識的一名以拾荒為生的老鄉王某拐走了他的女兒,而年僅15的女兒在王某家待了整整11天。被捉,曾轟動一時的14歲女學生被奸殺拋尸案,8年后終于大白于天下。

※2004年9月8日,8名蕪湖女中生生因輕信網友被拐騙,拐騙她們的是5位少年網友。 ※2005年3月14日,徐州金山橋開發區中學初三女生孫菲的求助信,在信中,她說她被校園周邊的小團伙敲詐,逼迫她去上海賣淫,因為不愿意屈服,她幾乎天天挨打,姐妹倆都不敢上學了,父母也打算賣掉房子搬家躲災。

※2006年 6月19日晚10時許,蘄春兩名涉世未深的女學生輕信同學,被騙進麻城一洗腳城打工,被老板控制人身自由,目前兩名被拐女生已經回家,6月22日被成功解救。 教師: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無疑給學生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那么,產生這些被拐騙的原因何在?(請同學們按學習小組討論。)

(二)學生各抒己見[板書] 學生甲:我認為從我們自身角度看,由于人生價值觀不成熟,涉世經驗太少,不了解防被拐騙的知識造成的。

學生乙: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實在太猖狂了?!吨簟冯s志曾經載文:犯罪分子以狡猾、詭秘的手段博取涉獵對象的信任,在“善意”的請吃飯、喝飲料中,用酒灌醉或用藥迷昏受害人,在毫無知覺或未醒時,將其帶上汽車或火車拐到外地出賣。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反對不熟悉的人員進入校園。

學生丙:現在網戀對我們的侵蝕也很多,那些犯罪嫌疑人會用種種花言巧語誘使某些不知真相的女同學上當受騙。我們一定要防止網絡帶來的拐騙行為。

學生?。弘S便輕信他人也會讓我們走進被拐騙的圈子,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騙上當。 。。。。。。

教師:評價學生發言從學生本身和社會兩個角度分析。(見大屏幕) {場景表演} 本班學生四人

周末晚上8:00,某咖啡廳的一角,西部牛仔酷男(25歲)(網名)與美麗俏佳人(17)歲(網名)見面了。二人一見如故,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邊喝咖啡邊聊天,過了約半個小時,美麗俏佳人上洗手間。西部牛仔酷男趁機把美麗俏佳人的咖啡放入蒙汗藥。美麗俏佳人回來后仍然繼續喝咖啡。

一會兒,美麗俏佳人就暈倒了。這時,西部牛仔酷男扶起美麗俏佳人走出咖啡屋,正想叫出租車行拐騙時,被巡邏的警察發現?;艁y中,西部牛仔酷男乘車逃跑。警察查到美麗俏佳人家的電話號碼,家人將其接回家。

并由此讓學生體驗:我們應如何防拐騙并學會自救呢?(學生討論,師生一起歸納為)

(三)如何防拐騙[板書] 1)閑暇之余,上網聊天時,不要輕易將個人隱私暴露網友,一定要慎重網友的邀請。 2)不要輕易相信朋友在交際場合介紹給你認識的人。你的朋友可能很可靠,但他對這個人的了解或許并不比你多。 3)在外出乘車途中,不要隨便吃喝陌生人給的水果、飲料等食品。尤其是在娛樂場所,更不能輕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貪圖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

4)接受陌生人的邀請,在公眾場合,如果暫時離開座位,要把杯中的飲料先喝完,或者回來后換一杯。

(5)遇事先和家長老師商量,不能認為自己什么都會解決,擅自做主往往會導致危險發生。教師緊接著引出: 正如小品《賣拐》中老實厚道的范偉被大忽悠趙本山花言巧語蒙騙一樣,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或者交友不慎,學生上當被拐騙,如果真的被拐騙,我們在自我解救中要采取哪些方式方法呢? (組織小組討論師生一起歸納)

(四)自我解救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板書]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后,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借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痹對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并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五)小結:

通過內容豐富的安全教育班會同學們學習了防拐騙的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強化了安全意識,讓大家真實體驗安全的重要,也提高了大家的自我防護能力。真誠希望所有的同學牢記安全,遠離危險,健康成長。

(六)課外延伸:

我們學生身邊還隱藏著很多安全隱患,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資料。并寫出自己最關心的隱患事件的看法并試著找出解決的辦法,下次班會時請小組代表發言。

8、求救信號

教學目標:

1、 知道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有哪些種類,了解其使用方法。

2、 能根據具體困境選擇恰當的求救信號。

3、 培養孩子在困境中自救的能力。

重難點:識別求救信號, 能根據具體困境選擇恰當的求救信號進行自救。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出示PPT“5.12”汶川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村民們求救成功的故事引入“求救信號”的學習。 想一想:村民們求救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發出求救信號)

二、安全小博士

1、 求救信號的種類和方法。

(1) SOS 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

(2) 火焰或濃煙信號。連續點燃三堆火,最好距離間隔一樣,白天可燃煙,晚上可放明火。

(3) 旗語信號

(4) 聲音信號。 在不很遠的距離內,發出聲音求救信號,可大聲呼喚,也可用敲打的方式或者隨時攜帶的物品(求救哨)。 (5) 燈光信號。利用回光發射信號,比如反光金屬片,眼鏡片等等,這也是有

效的辦法。

(6) 標志信號。 在比較開闊的地面上用樹枝、雜草等圍出求救標志,若是雪地可踩出求救信號與空中救援取得聯絡。

路標信息。(1)用碎石片擺成箭頭狀;(2)在地上放置分叉的樹枝指示方向; (3)在樹干上刻凹槽指示方向;(4)用交叉的木棍表示路不通;(5)用三塊石頭擺成堆表示危險信號。 留下信息。 如果能自己離開險地,要留下一些信號物,讓救援人員能夠發現,同時為自己留下路標。

(7) (8) 體語信號。練習“帶上我、需要醫療救護、需要藥品”等體語求救信號 國際民航統一規定的空地聯絡符。

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醫生)、HELP(幫助)、INJURY(受傷)、TRAPPED(發射)、LOST(迷失)、WATER(水)。

議一議:你還知道哪些求救信號?如何根據具體困境選擇恰當的求救信號?

三、安全小衛士

陷入困境時,先明確面臨的處境和所需的幫助,再充分利用周圍的條件,靈活機智的發出恰當的求救信號。

1、 一般情況下,求救動作至少重復三次。

2、 選擇容易被救援人員發現的地點(如制高點、開闊地)發出求救信號。 練一練:分小組演練發出和識別求救信號。 (材料:口哨、鏡子、小棒、紅領巾、火柴等)

四、安全小提示

1、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自救。

2、 獲救后,如果不再需要,應毀掉留下的信號。

如果不幸陷入險境,努力開動腦筋,用你能想到的任何方式發出求救信號,這將有助于你走出險境。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第2篇

課程改革的關鍵在實施,而實施的關鍵在課堂。怎樣在課堂上實現對教學的高效追求,真正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生命健康、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呢?這就需要我們從學生、教材和教師三個層面進行重新剖析、定位和思考,從而實施高效課堂,追求課堂教學的三種境界。即青年教師著眼“生態課堂”的實踐;骨干教師打造“生趣課堂”;名師團隊研究“生命課堂”。通過課堂教學的磨煉,讓每個學生在高質的文化課堂中熏染、厚實、發展、成長。

1. 生態課堂

“生態課堂”是一種回歸教育原點的課堂,它考查的是我們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

生態課堂必須堅持語文課程的語文特點,使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求知、思考和體驗。葉圣陶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這句話用在課堂上,可以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生態性,至少包含這樣三層含義,也是我們倡導生態課堂的三個特點。

(1)純實

語文課堂應當是純凈的語文課堂。無論課程怎樣整合,方法如何創新,我們只是取其“用”,為語文這個“體”服務。語文課程獨立存在,有自己的知識體系、課程目標、教學方法。從字詞到句段,從聽說到讀寫,生態的語文課堂首先是純凈的語文課堂,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師明確地傳達給學生一個信息:我在學的是什么。

(2)樸實

生態化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回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語文本身就來自于生活,所謂時代氣息、審美情趣等等,無不是在證明語文的活力就在生活中。只有那些來自生活的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對于學生來講,“生活有多大,語文就有多大”,教師亦然。我們常常被現代化社會一些塵霾所蒙蔽,發現自己在遠離樸實。我們不能讓語文課也失去樸實。生態的語文課必定是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扎根到生活土壤中去的,用最樸實的方式讓學生的各種感官靈敏起來的教學。

(3)厚實

語文課堂教學考量的應當是教師把握課堂生成性資源,并調控、引導、重組的能力,從而產生情感共鳴,知識結構重組等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必然是對癥施治,深入學生心里的,也必然如植物生根一樣厚實。

2. 生趣課堂

生趣課堂是建立在了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基礎上的教學,它考察我們研讀學生的能力。

生趣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投入真情、建立親情、創設情境、誘發激情,并以理激趣、以信樹趣、以智引趣、以疑啟趣,把情與趣有機結合,融為一體。通過充滿情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新知識,掌握真本領,樹立遠大理想,形成優良品質。

(1)興趣

這是“趣”的第一層次,側重在形式。“新”即創新,不照搬抄襲,不千篇一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愿學、越愛學。這就需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語言、方法、教學環節,將學生深深吸引在課堂教學中。

(2)情趣

這是“趣”的第二層次,側重在情感。許多教育家、心理學家都肯定了情趣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價值,指出在教學中注重情趣是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切入點。在“興趣”的基礎上落腳到情感和認知,一個個興趣的片段和環節,鉤織起情趣的氛圍,由這根情趣主線,帶領學生向更深一步的語文體驗進發。語文教學中注重情趣教學,有利于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變化和進步。

(3)志趣

這是“趣”的第三層次,側重在意志。“志趣”是志向、意志、興趣、情趣的總稱。有了興趣的吸引,情趣的深入,便可以順利地使情知統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形成樂學、會學、有創見的學風,到達語文學習的志趣層面。再通過文道的統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生、理想、道德、品質教育,達到培養人生志趣的層面。

3. 生命課堂

生命課堂是建立在尊重每個個體生命,讓每個生命得到優化發展,同時煥發課堂自身生命力的教學,它考量的是我們研讀個性生命的能力,也是每個教師的慧命所在。

課堂本身就包含生命意蘊,任何課堂都有人的參與,其基本要素都包括教師、學生和知識。教師和學生,是真實的生命存在,知識也是人類生命智慧的結晶。因此,生命課堂提倡的是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生命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為了知識而教學,而是為了人的發展而教學。”

(1)尊重生命

既然關注每個生命的優化發展,我們就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本體地位,“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我們需要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方面面多下工夫,讓學生切實得到有效訓練和長期發展。通過構建對話關系,包括教師、學生、作者、課文間的平等對話,在認識活動中彼此走進對方的心靈,碰撞、溝通、提升與升華,促進主體間的協同生長,通過立足于現實生活的真誠對話,完成知識傳播與人格養成。

(2)回歸生命

對生命的關注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旅途中充滿生命活力的部分。在生命課堂中,師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學生、作者、課文、文中人物,進行著面對面的相遇和交流,分別向對方真誠地展現著完整的自己,在互動的交往過程中觸動著彼此的心靈,培養的是對生命價值的認知和對生命意義的肯定。這個過程是回歸生命的過程,也是真正的教育過程。

(3)優化生命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第3篇

一、生態的課堂是追求真實的課堂

課堂教學最本質的要求是真實、有效。真實是生態課堂的生命, 只有讓學生在一個自然真實的課堂上學習, 才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課堂中經常會遇到學生的大膽猜測, 并且是教師在備課中沒有預料到的, 此時教師不應該機械地執行教案, 而應追求真實自然, 敢于放手, 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況, 將學生生成的問題又拋給學生, 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驗證猜想的探索活動中去, 最好通過分組合作探究證明自己的猜想, 從而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探究的欲望等得到滿足。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課堂也就煥發出勃勃生機。就這樣的老老實實, 不?;? 上課就有個上課的樣子。這樣的課堂教學遠離了嘩眾取寵的“新潮”, 遠離了“時髦”的模式, 這才是真實的課堂。真實的課堂也許不是完美的課堂, 但是它真正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本色, 任何時候, 真實的課堂才是最有價值的課堂。所以, 自然真實的生態課堂, 才是我們為之追求的。

二、生態的課堂是開啟智慧的課堂

生態的課堂應是靈動的課堂, 師生的靈感相互交織, 思維在此碰撞。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地感知, 經歷直觀形象思維的過程。但是, 只有教師適度引領學生的思維, 才能確保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是有序的, 進而發現學生智慧的引爆點。讓學生充分地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融通智慧, 讓學生在頭腦中經歷了一個把通過觀察、操作而獲得的經驗積累上升為對意義的感悟理解的過程。構建智慧的課堂, 需要教師在預設課堂時, 要從封閉式走向開放式;要走向精彩的生成, 要懂得留白, 要盡力對各種情況做出預測;課堂上要善于捕捉學生的生成, 適時調整教學步驟, 及時開啟學生的智慧。

三、生態的課堂是追求平衡的課堂

教與學的平衡體現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的有效性,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應該適當地減少, 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個指導者, 學生是演員, 用他們的聲、形、情緒盡情演繹;教師只需用語言適當地引導和點撥, 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準備教學設計, 語言更要精練簡潔。用生活化的語言與學生交流探究, 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 使師生在情景活動中輕松地互動。知識的內與外平衡是生態課堂的第二追求。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知識, 應該以學生原有知識經緯的基礎。教師要把握班級學生的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 盡力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依據適度的原則,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促進師生間和生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最后是動與靜的平衡:“動”是一種狀態, 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狀態。學生在動中動手、動口、動腦。適度的“動”使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 激發和調動了學習的興趣。當然, 生態課堂既有“動”的激情又“靜”的理性。“靜”即是課堂教學學生認真傾聽、精心思考的不可或缺的狀態。

四、生態的課堂是高效合作的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主流的學習形式。傳統的合作停留于表面有形無神, 合作學習的方式深層含義應該是某學生個人遇到靠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的學習任務時通過團隊合作而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 既使學生獲得必需的學科知識, 又使每個學生提高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及交際能力。合作交流不愧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但是, 教師要用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以便于合作探究。分組時要考慮學生學習水平, 搭配要合理, 組內人員的責任要明確。不流于形式, 才能讓合作學習的價值得到很好的體現。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第4篇

一、生態的語文課堂應該回歸自然成長

回歸自然成長的生態課堂是遵循事物發展規律的。早在很多年前, 柳宗元先生就提出“順木之天, 以致其性”, 即真正地順乎或按照樹木生長的客觀規律來種樹, 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其實, 語文教學何嘗不是如此?正如盧梭所說:教育必須順其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 我們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來實施教學, 比如遵循新課標提出的“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主旨, 遵循學生認知—熟悉—理解—鞏固—運用的求知學習的規律;我們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來實施教學, 不拔苗助長, 不急功近利, 那么, 課堂上的學生就會像一株株百草園中燦爛的花兒一樣自然成長、自然開放, 綻放出生命的光與彩。

回歸自然成長的生態課堂是追求真實的。真實是課堂的生命。課堂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凸顯學生地位的地方。再說, 學習是個自然的過程, 自然的即是真情投入的, 因此, 我們需要把目光投向兒童的生活世界, 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 他們說著孩子話, 做著孩子事, 流露出的是真情, 我們理解兒童, 親近童心, 尊重作為兒童個體的精神的自由發展。

讓我們一起看古詩《小池》的一段教學:

師:出示第1、2句, 讀一讀, 如果你是這個小娃, 你是怎樣的心情?

生:我覺得小娃應該很高興。他撐著小艇采到不少白蓮。

(有感情地讀讀這兩句詩, 讀出小娃的心情來)

生:我覺得小娃還有些緊張, 他是去“偷采”的, 所以怕人看見。

(帶著這樣的心情有感情地讀讀這兩句詩)

接下來重點引導體會“偷”字。

師:一般情況下偷東西的人在你印象中是怎樣的?看看插圖, 想想詩中的小娃像個小偷嗎。

生:插圖中小娃臉上露出的是燦爛的笑, 他很快樂呢, 一點兒不像小偷一樣慌張。

生:我還看見圖上的他頭戴蓮葉玩呢, 看來他心情很好, 有閑情逸致。

生:我想他肯定慢慢悠悠地劃著小艇, 也許一邊劃還一邊欣賞“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美景, 還一邊唱著兒歌呢。

生:我認為, 在這里“偷”就是指瞞著大人??赡苄⊥迣嵲谔矚g在風景如畫的湖面上蕩舟, 所以只得瞞著大人下池;可能小娃實在想品嘗甜美的蓮籽了, 所以只得瞞著大人下池……

師:原來這里的“偷”不是“偷”東西, 而是瞞著大人“偷偷地”干自己喜歡的事呀!“偷”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啊!偷來了白蓮, 偷來了童年的快樂, 多別樣的一番樂趣啊!

師:多么純真的兒童生活, 你還能想到哪些詩句?

生: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生: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生: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

師:你們就處在純真快樂的童年生活中, 能說一說一兩件印象深刻的事嗎?

生:……

這個片段, 站在兒童的位置, 沒有約束的知識補充和形式化的活動, 只有對具有兒童特點的想法的呵護, 只有默默地讀、細細地品、靜靜地比較、實實在在地想象, 它具有“自然”的優良品格:最常態、最本質、最真實。

二、生態的語文課堂具有充滿靈動的節律

充滿靈動節律的生態語文課堂有生命的質量。學生在課堂上要度過自己的幾年、十幾年的時光, 這時的課堂體驗再也不只是知識本身, 而是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因此, 學生生命的質量體現在自己有精神核心, 知道現有的語文成績和知識不是學習生命質量的度量衡, 還應擁有濃厚的興趣、堅強的意志, 他們還崇尚真善美, 明白語文就是生活, 珍惜每一個生活細節, 用敏銳的眼睛去看世間的一切。語文課堂, 就是舒展學生心靈的園地, 就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地方。

充滿靈動節律的生態語文課堂充滿智慧挑戰。這樣的課堂是師生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 它有活躍的課堂氣氛、積極的師生交流、多樣的互動方式。學生們樂在其中, 不斷地做著思維的體操, 在共同的話題里馳騁思辨的語言。如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讀這一段, 想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 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甲蟲, 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 顏色比藍天還要藍。體會這句用比較法寫的句子)

3. 你覺得這只小甲蟲怎么樣?法布爾也特別喜歡, 再次默讀這一段, 體會法布爾的“愛”。

(抓住“叫、撲、捉、放、包、欣賞”等詞體會)

4. 出示這一段中的5句話, 請幫它們排序, 說說為什么這樣排,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觀察時發現→叫起來捉住→觀察→放起來)

5. 如果這一段改成這樣, 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你有何想法?

改成:法布爾正在觀察周圍時發現了一只小甲蟲, 法布爾高興得叫起來, 捉住了它, 它很小, 很藍, 法布爾決定帶回去欣賞。

讓學生比較寫法,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6.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7. 模仿這一段寫法, 寫自己買到一件喜歡的玩具時的過程和心情。

這里, 我們看到的課堂, 沒有人工的刻意雕琢, 就像一汩汩活潑潑的流水, 自然、靈動。智慧與智慧交鋒著, 價值與價值共享著。

三、生態的語文課堂崇尚全納的理念

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中, 每一個生命的成長無論顏色無論大小、長短、胖瘦, 都自然和諧地存在著,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成長著。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是一個多要素構成的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 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既是一個獨立的主體, 又是課堂系統中的一部分, 每個個體是平等的, 個體與個體之間在相互促進和提高, 是“生命成長的共同體”, 在語文學習中彰顯著每個生命的獨特意義。

我們的語文課堂, 不是優秀生的舞臺, 因而, 我們提倡在語文課堂中加強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 讓每一個學生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讓每一個學生在組內發揮自己的專長及潛能, 以達到彰顯生命活力的目的。

我們的語文課堂, 應珍視每個人的獨特感受。因此, 我們首先要尊重其精神自由!我們倡導質疑法教學。“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一個不同的學生針對同一個文本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從而產生不同層次不同方向的疑惑。讓每一個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通過質疑形成不同深化膚淺知識的能力;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能夠將問題轉化為條理清晰的或較清晰的系統知識;讓他們完全沉浸于探索的問題之中, 以尋找知識、發展能力為樂, 讓他們能夠思考更多已知和未知的東西。

四、生態的語文課堂追求可持續發展

生態的課堂必將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持續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透視課堂教學, 只有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才能減少對外界條件的依賴性, 從而大大提高個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因而, 語文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以培養學生的終生語文學習能力為終極指向。

這就要求我們進行教學時, 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的生動過程, 讓學生學會思考, 學會分析, 學會選擇, 學會判斷。新課程曾明確強調過程, 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生命生態安全總結范文第5篇

一、我國生命教育研究現狀綜述

1. 重視生命教育, 但研究還不夠深入、系統

用谷歌搜索引擎輸入“生命教育研究”獲得約656, 000條結果, 這印證了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生命教育是一個近幾年來日益受到國內外關注的研究領域的說法。中國大陸的研究高潮起源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2005年3月上海在全國率先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 在上海之后, 其他省市的中小學校也相繼開展了生命教育。我國對生命教育的內涵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 生命教育的途徑也各有不同, 學者們從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上做了些研究??傮w看來, 國內雖重視生命教育, 但研究還沒有形成系統。

2. 生命教育研究的角度單一、偏狹

我國的“生命教育”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 現有的研究或是從生命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等角度探討生命的存在、意義與價值;或是停留于對西方“生命教育”的引進與詮釋, 主要研究雖然部分涉及“生命教育”的內涵、目的、內容、實踐等方面, 但這些都把視角放在學校教育中。

3. 生命教育研究的實踐層面側重于學術性與教育性, 缺少操作性與全面性

生命教育研究的實踐層面主要體現在研究中心的成立、專門性期刊的出版、研究課題的申報、生命教育研究專題性學術活動、學科課程的滲透等方面。2010年5月, 我國首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學術研究機構在北京師范大學成立, 目前我國云南、湖北等省均開設了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在實踐層面的具體操作研究較少, 已有的研究表現出模式不健全、目標不清晰、無法在實踐中進行系列的操作等缺點, 并且生命教育的實踐基地建設基本是學校, 對社區、社會文化與傳媒、家庭的研究較少。

4. 生命教育研究的主要內容針對性不強, 缺少實效性、生活性

已有的研究對生命教育的內涵、價值、目標和實施都作了探討, 但缺乏層次與體系, 特別是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層次、不同教育領域的研究。同時, 生命教育空泛, 與個體生活聯系不緊密, 不能讓個體真切體會到生命教育實施帶來的影響。

所以, 要使對生命教育的分解式研究走向整合式研究, 以生命存在的縱向系統與橫向系統為主線, 以影響生命教育的主導因子為突破口, 對生命教育進行系統研究。

二、生態學視域下生命教育的理論基礎

1. 生態學基礎———用生態系統的交互作用觀構建生命維系與發展的文化生活環境

布郎芬布倫納等人從人類發展生態學的視角研究人的發展問題, 將對人的行為和發展的研究放置于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穩定的生態系統之中, 探究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態因子對人的行為和發展的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在布郎芬布倫納的同心圓模型中, 各個圓代表著不同的系統, 他把“文化”放置于表征大系統的圓中。文化是超個人和超群體的意義系統, 文化與人的相互作用是一個既穩定而又有變化的整體, 兩者相互塑造、交融發展。根據布郎芬布倫納的理論, 作為一種環境, 文化對個體的影響不是單向的, 由此倡導生命化的文化環境。

2. 哲學基礎———以馬克思人本理性哲學為基礎構建“三生教育”觀念

馬克思的人本理性哲學是以人為本的哲學, 體現對“生命、生存、生活”的關懷。在此基礎上, 學者們構建了“三生教育”觀念, 三生教育是教育觀念的重大創新。三生教育息息相關, 在個體發展中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 并且把生命教育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能幫助個體, 甚至整個社會都能有完整的生命意識。

3. 心理學基礎———運用積極心理學價值取向提升生命價值觀與生命可控性

積極心理學的價值取向主張心理學應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養人固有的積極潛力上, 通過培養或擴大人固有的積極力量而使人真正成為一個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積極心理學認為生命教育的探究要著力思考個體層面與社會層面的積極要素, 以發現個體內在積極的力量與群體、社會文化、環境的積極因素共同影響和交互作用。

4. 社會學基礎———運用知識社會學觀點催生生命存在與生命教育的融合

當代是知識密集的社會, 社會學愈來愈重視知識在社會發展、變遷中的地位和作用。社會學家曼海姆認為生命存在與生命教育共生和共行。臺灣的徐敏雄結合曼海姆的觀點, 嘗試從不同社會階層價值與利益糾葛的角度對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進程進行研究。國內許莉婭也根據知識社會學觀點提出了生命教育中服務與共行的觀點, 指出生命教育應該讓受教育者參與到教學中來, 展現出教學的互為主義。

5. 行為學基礎———用生命行為學把生命教育的理論轉化為現實的生命尊重與控制

行為是生命的特征, 而生命由軀體和靈魂所組成, 生命活動是一系列行為的總合。一定的行為既是為了維持個體的生命, 也是繁衍種族的需要, 我們甚至可以把研究生命行為規律的科學稱為“生命行為學”。人類為保全自己生命而控制自己行為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個大的層面:其一是自我控制, 其二是社會群體的控制。自我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全自己的生命, 并使自己能與其他的社會成員和諧相處;社會群體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全與尊重所有社會成員的生命, 并使得社會成員彼此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所以, 生命行為學應該研究人在社會中如何真實地尊重與調節生命的存在。

三、生命教育是長期、系統的工程

1. 從個體發展的縱向來看, 生命教育要貫穿個體生存的始終

生命教育是終身教育。從塑造人、成就人的角度看, 猶如古代西方哲人倡導“認識你自己”, 生命教育需要每一個個體不斷地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的潛質, 并經由一定的訓練、學習把這種潛在的東西實現出來, 使可能性轉化為現實, 獲得成就, 感到生命的愉悅。在個體成長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生命主題, 通過整合生命的知、情、意、行來進行生命教育, 并針對不同人生歷程、不同生命問題而各有權重。生命教育與個體生命始終相伴, 以個體潛質為基礎, 以個體人生幸福為目標。

2. 從個體發展的橫向來看, 生命教育要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

生命教育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命教育的場所無處不在, 但人生各個階段生命教育的場所并非固定不變, 孩子幼小時主要場所在家庭, 上幼兒園后主要在學校, 到小學高年級階段社會與學校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重要。所以, 生命教育必須由家庭、學校和社會合力共同推動。

然而, 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 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過分關注, 使教育功利化現象日趨嚴重, 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當個體遇到挫折和委屈時, 他們往往會做出極端的行為。所以, 對生命教育要改變這種認知的偏差, 把生命教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 形成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文化氛圍與精神環境。

3. 從生命教育的形式來看, 生命教育要把理念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生命教育首先應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而存在, 作為理念的生命教育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事不在。然而, 生命教育既是一種理念, 更是一種實踐, 生命教育要把理念與實踐結合起來。

生命教育理念與實踐的結合體現于學校、家庭與社會環境的建設與日常的教育活動。

四、生命教育應凸顯在生態學中的關鍵時期與主導因子中

1. 生命教育的時間應從生命之初開始

(1) 生命教育應從胚胎開始

最近國外興起的“出生前心理學”認為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備思維、感覺和記憶的能力了, 特別是在7個月以后, 這意味著胎兒期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生命的關注應從生命之初開始。

(2) 青春期前是生命教育的關鍵時期

新生兒的誕生意味著生命的存在, 但他無法意識到生命的價值, 對生命的關注與尊重首先來自于父母對其的教育。如果父母愛他、鼓勵他、支持他、相信他, 他就會相信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到了三歲的時候, 這個信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成為他最基本的世界觀。整個幼兒期都處于建立正確的生命信念與生命態度的關鍵時期。

另外, 生命狀態的一個核心元素: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在13~15歲以前, 11~14歲的初中生正處于形成生命價值觀的關鍵期。所以, 生命狀態的形成關鍵期是低年齡段。

2. 生命教育要以關愛與可接受性為突破口

(1) 關愛教育滲透在個體教育的始終

關愛教育是生命教育之始, 也是生命教育之終, 沒有關愛就不會有生命教育。關愛從十月懷胎開始, 出生后則應受到更多人的關愛, 包括父母、長輩、老師、同伴等。當然關愛應該有度, 不能溺愛, 正確地關愛所有生命, 是生命教育的第一關。

(2) 可接受性

生命教育應以個體能夠接受的方式, 告訴他們生命的唯一性。只有讓孩子們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整個過程、理解了生命的終極價值, 他們才會真正熱愛生命。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教育, 應該永遠把對人本身的關注擺在第一位, 再泛化到動物、植物及其他客觀的存在, 并滲透到教與學的所有細節中。

3. 生命教育的實施者應具備強烈的生命價值觀, 特別是家長、教師與文化創作者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幼兒用仁慈、懇切和同情的態度來對待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因為這些東西身上體現著生命的偉大和美。”幼兒的仁慈、懇切和同情的態度來自于影響他成長的一切人與環境, 而環境常常由人創造, 因此, 生命教育的實施者應該具備強烈的生命價值觀是不容置疑。而生命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有家長、老師與文化創作者。

4. 兒童文化與信息產品主題應該宏揚生命, 內容與情節體現出珍惜生命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 兒童文化與信息產品充斥著個體的幼年及童年階段, 這些階段是形成個體生命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文化對生命教育的影響無形但意義深刻, 現有的兒童文化與信息產品大多缺少睿智與幽默, 充斥著強權、暴力、迷信、鬼神、攻擊與投機。很多的動漫作品與兒童游戲讓兒童感受的是借助于超能力取勝的打斗場面, 作品中語言粗俗, 常常展現出死亡或對他人傷害的場面。這些作品潛移默化地形成個體在生命價值觀上的漠然, 同時也難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遇到困難常試圖用武力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F有的文化產品對生命教育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甚至抵消了學校與家庭生命教育的力量。國家文化與信息管理的各級部門要加強對文化產品的審查和監督功能;各種兒童文化與信息產品的創作者要本著對“人”的生命關懷, 創作出以宏揚生命為主題的作品, 在內容和情節的展開中少出現直接用武力打拼的場面。

生命教育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系統工程。從縱向看, 生命教育與個體的一生息息相關;從橫向看, 家庭、學校、社會構成支撐生命教育的“等邊三角形”。如果個體在其成長過程中, 能夠一直感受到來自各個方面強大而穩定的支持與積極的影響, 人生中縱有再大的波瀾或挫折, 也一定會作出冷靜而理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靳建華.關注生命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衛生職業教育, 2007 (15) .

[2]雷靜, 謝光勇.近十年來我國生命教育研究綜述.教育探索, 2005 (5) .

[3]張貴勇.我國首家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學術研究機構——北京師范大學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日前成立.中國教育報, 2010-5-3.

[4]苗啟明.論馬克思人本理性哲學的應用倫理關懷:生命、生存、生活關懷——兼論“三生教育”的哲學基礎.昆明學院學報, 2009 (4) .

[5]徐敏雄.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2007.

[6]許莉婭.社會學視野下的生命教育研究.湖北教育 (教學版) , 2007 (6) .

上一篇:建筑工地安全總結下一篇:中班班級安全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