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

2023-09-23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1篇

夸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著名的愛國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是我國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大教學論》所傳遞的教育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在這本名著中,他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探索將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方法的反泛智學說。在此書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學前教育的內容,這部分內容被后人命名為《母育學?!泛汀妒澜鐖D解》。這兩本書是世界教育史,特別是世界學前教育史上的中壓迫著作,后被譯成多過文字出版,在歐洲各國被用作兒童啟蒙讀物達200多年。

對于學前兒童的的教育,最早予以關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以后,亞里士多德、昆體良、奧古斯丁等都曾經留下精辟見解。但是歐洲中世紀的兒童在棍棒下茍且偷生,學前教育早是無人問津。直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才提出重新提出學前教育問題。

2、夸美紐斯的《母育學?!?/p>

《母育學?!房胺Q世界第一部《學前教育學》。

在《母育學?!分?,夸美紐斯闡述了兒童的價值,父母的責任,學前教育的意義、任務、內容、原則、方法,以及學前教育到學校教育的過渡與銜接問題。他還詳細論述了孕婦應注意的事項,母親親自哺乳的必要性,學前兒童的飲食營養、生活習慣、運動、游戲、玩具等。他特別重視兒童的活動與表現,這個觀點100多年后成為福祿培爾學前教育的中心思想?!赌赣龑W?!愤@本不足5萬字的小冊子,其社會教育意義已遠遠超出其本身。

3、夸美紐斯的《世界圖解》

《世界圖解》這本學前兒童讀物,也為夸美紐斯贏得了世界性聲譽。此書共有正文150課,每課有一幅插圖,序言和結束語各有一幅插圖,全書共有插圖187幅。這本小書以其方法上的直觀性和所闡發的教育新觀念、新思維、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準備,為永生的最好準備就是充分過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現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識教給一切人;一切知識都是通過感官得來的等,預示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也確立了夸美紐斯在世界學前教育史上的顯赫地位。

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

一、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

學前教育課程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課程?這個問題,人們至今仍在試圖回答,但無一致性意見??涿兰~斯幾個世紀前就在《母育學?!分刑岢隽俗约旱挠^點。他認為,兒童生活的前六年,是為以后學習打基礎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課程是簡易的實物課程。應教兒童認識石頭、植物和動物,兒童自身肢體的名稱和用途,辨識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種顏色;認識周圍環境,如房間、農場等。

夸美紐斯把學前教育課程定性為實物課程,是基于他對幼兒、幼兒的活動以及學前教育性質的認識。他認為,“任何人在幼年時代播下什么樣的種子,那他老年就要收獲那樣的果實,誠如諺語所說:‘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愛好。’”幼兒愛好活動,他的所有知識都通過感官獲得。因此,為學前兒童提供的課程就應是實物課程。實物課程的具體內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學方面;(3)地理學方面;(4)時間和年代;(5)家務和家庭;(6)國家及有關知識。除此之外,課程還包括語言、體育、德行和德性訓練。這些內容,也是母育學校所開設的課程。

二、學前教育課程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闡述了兩個教學的基本思想:意思,一切教學必須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對兒童傳授知識,必須依靠感官進行。因此,他特別強調,對幼兒教育,第一年必須在搖籃里搖播,讓幼兒聽大人唱歌和細語,帶幼兒到大自然中,盡量給予溫暖和安全。第二年,應經常與幼兒做游戲,或讓他們自己玩耍,跑動和追逐,并利用音樂及適合的圖片,增進幼兒的身心愉快。要發展幼兒的關觀知覺能力,重視幼兒的活動。

關于教材的選擇,夸美紐斯認為,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切勿超過其理解程度,否則,教師的努力將無法把握最佳時機,難讓兒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選擇應由淺入深,注意知識間的聯系,應實用。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2篇

杜威簡介:約翰·杜威,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學的先驅,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是當時傳統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從兒童的天性出發,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條》(1897)、《學校和社會》(1899)、《兒童與課程》(1902)、《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明日之學?!?1915)、《經驗與教育》(1938)和《人的問題》(1946)等。 思想內容:

(一)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

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系起來和發展起來。廣義地講,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與人接觸、相互影響、逐步擴大和改進經驗,養成道德品質和習得知識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經驗必須緊密地和生活結為一體,而且改造經驗能夠促使個人成長,杜威便總結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為“經驗改造”。

(二)教育無目的論: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實則,在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強調教育在改進社會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論的資 產階級性是顯而易見的。

(三)“學校即社會”: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 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愿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四)教學論: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對教材和教法等課題。作出和傳統觀念不同的論述。

1、在教材的選擇上,杜威建議“學校 科目的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具體地講是學校安排種種作業,把基本的人類事物引進學校里來,作為學校的教材。

2、在教學方法上,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兒童不從活動而由聽課和讀書所獲得的知識是虛渺的。

(五)道德教育論:杜威說:“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在杜威看來,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極力強調道德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在實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張“由活動中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要求結合智育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則,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兒童中心論:杜威是在批判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兒童中心主義”思想的,也就是說,是在“破舊”中“立新”的。在杜威看來,在傳統教育那里,“學校的重心在兒童之外,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你所高興的任何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即時的本能和活動之中”,教科書“是過去的學問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師是使學生和教材有效地聯系起來的機體,教師是傳授知識和技能以及實施行為準則的代言人”。因而,傳統教育的弊病是顯而易見的:“傳統教學的計劃實質上是來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輸。它把成人的標準、教材和方法強加給只是正在逐漸成長而趨于成熟的兒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規定的教材、學習和行動的方法,對于兒童的現有能力來說,都是沒有關聯的。„„盡管優秀的教師想運用藝術的技巧來掩飾這種強制性,以減輕那種顯然粗暴的性質,它們還是必須灌輸給兒童的。”由于傳統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師和教科書上面,而不是放在兒童的本能和活動中,于是,兒童只能受到“訓練”、“指導和控制”以及“殘暴的專制壓制”。去除這種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實現重心的轉移。“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著他們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繞著他們而組織起來。”[5]把教育的重心從教師、教材那里轉移到兒童身上,這就是杜威倡導的“新教育”(或“進步教育”),也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

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觀:夸美紐斯17世紀捷克的偉大愛國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著作:《母育學?!?、《語學入門》、《大教學論》、《論天賦才能的培養》、《泛智學?!?、《組織良好的學校的準則》以及著名的教科書《世界圖解》等。

1.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紐斯肯定了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永生做準備;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現實的人生服務,培養具有“學問、德行和虔信”的人。

2.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夸美紐斯整個數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涿兰~斯認為,“教育適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展法則;二是教育要適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3、論普及教育和統一學制:夸美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應當是給人以廣泛的知識教育,教育應當“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張,論述了關于統一學制的設想??涿兰~斯還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認為人應該成為理性的動物;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認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論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場所,應該設在公立的初等學校里,這是因為處理共同的事務,需要適當的制度。為了使國家便于管理全國的學校,為了使所有的兒童都有上學的機會,夸美紐斯主張建立全國統一的學制。他把人生分為四個時期,主張按這種年齡分期設立相應的學校。

4.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夸美紐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的學制度及貢獻之一,就是他所確立的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直到17世紀,西歐各國仍普遍沿用個別施教制。根據學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學生同時人學,以便使全班學生的學習進度一致,學年結束時,經過考試,同年級學生同時升級:各年級應在同一時間開學和放假;他還強調學校工作要有計劃,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時都按計劃進行各項工作。

5.論教學原則:(1)直觀性原則??涿兰~斯在感覺論的基礎上論證了直觀教學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量放到感官跟前”。(2)循序漸進原則??涿兰~斯主張要合理地安排教學科目的順序,做到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同時也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3)鞏固性原則??涿兰~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加以練習和運用。(4)主動性與自覺性原則??涿兰~斯主張“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則??涿兰~斯提出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及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

6.論道德教育:夸美紐斯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在他看來,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涿兰~斯把世俗道德的培養從宗教教育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節制、公正稱為基本的德行,作為自己的道德教育內容,并在德育內容中納入了一個在當時是嶄新的概念——勞動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盡早開始正面教育;從行動中養成道德行為的習慣;榜樣;教誨與規則;避免不良社交和懲罰。

7.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紐斯認為國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權力,不應該將教育事業拱手讓給教會和其他社會力量。主張國家設置督學,對全國的教育進行監督,以保證全國的教育得到統一的發展;主張建立統一的學校制度和學年制度,并從理論上闡述了班級授課制的作用和意義;對學校各類人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規定;非常重視紀律和規章制度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涿兰~斯要求父母應該加倍的熱愛兒童,要求國家更多的關心兒童的成長。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3篇

杜威簡介:約翰·杜威,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學的先驅,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是當時傳統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從兒童的天性出發,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條》(1897)、《學校和社會》(1899)、《兒童與課程》(1902)、《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明日之學?!?1915)、《經驗與教育》(1938)和《人的問題》(1946)等。 思想內容:

(一)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

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系起來和發展起來。廣義地講,個人在社會生活中與人接觸、相互影響、逐步擴大和改進經驗,養成道德品質和習得知識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經驗必須緊密地和生活結為一體,而且改造經驗能夠促使個人成長,杜威便總結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為“經驗改造”。

(二)教育無目的論: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實則,在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強調教育在改進社會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論的資 產階級性是顯而易見的。

(三)“學校即社會”: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 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愿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四)教學論: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對教材和教法等課題。作出和傳統觀念不同的論述。

1、在教材的選擇上,杜威建議“學校 科目的相互聯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具體地講是學校安排種種作業,把基本的人類事物引進學校里來,作為學校的教材。

2、在教學方法上,杜威主張“從做中學”,他認為兒童不從活動而由聽課和讀書所獲得的知識是虛渺的。

(五)道德教育論:杜威說:“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在杜威看來,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極力強調道德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在實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張“由活動中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要求結合智育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則,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六)兒童中心論:杜威是在批判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兒童中心主義”思想的,也就是說,是在“破舊”中“立新”的。在杜威看來,在傳統教育那里,“學校的重心在兒童之外,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你所高興的任何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即時的本能和活動之中”,教科書“是過去的學問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師是使學生和教材有效地聯系起來的機體,教師是傳授知識和技能以及實施行為準則的代言人”。因而,傳統教育的弊病是顯而易見的:“傳統教學的計劃實質上是來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輸。它把成人的標準、教材和方法強加給只是正在逐漸成長而趨于成熟的兒童。差距是如此之大,所規定的教材、學習和行動的方法,對于兒童的現有能力來說,都是沒有關聯的。„„盡管優秀的教師想運用藝術的技巧來掩飾這種強制性,以減輕那種顯然粗暴的性質,它們還是必須灌輸給兒童的。”由于傳統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師和教科書上面,而不是放在兒童的本能和活動中,于是,兒童只能受到“訓練”、“指導和控制”以及“殘暴的專制壓制”。去除這種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實現重心的轉移。“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著他們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繞著他們而組織起來。”[5]把教育的重心從教師、教材那里轉移到兒童身上,這就是杜威倡導的“新教育”(或“進步教育”),也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

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世界觀:夸美紐斯17世紀捷克的偉大愛國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著作:《母育學?!?、《語學入門》、《大教學論》、《論天賦才能的培養》、《泛智學?!?、《組織良好的學校的準則》以及著名的教科書《世界圖解》等。

1.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夸美紐斯肯定了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永生做準備;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現實的人生服務,培養具有“學問、德行和虔信”的人。

2.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夸美紐斯整個數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涿兰~斯認為,“教育適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展法則;二是教育要適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3、論普及教育和統一學制:夸美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應當是給人以廣泛的知識教育,教育應當“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張,論述了關于統一學制的設想??涿兰~斯還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認為人應該成為理性的動物;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認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論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場所,應該設在公立的初等學校里,這是因為處理共同的事務,需要適當的制度。為了使國家便于管理全國的學校,為了使所有的兒童都有上學的機會,夸美紐斯主張建立全國統一的學制。他把人生分為四個時期,主張按這種年齡分期設立相應的學校。

4.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夸美紐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的學制度及貢獻之一,就是他所確立的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直到17世紀,西歐各國仍普遍沿用個別施教制。根據學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學生同時人學,以便使全班學生的學習進度一致,學年結束時,經過考試,同年級學生同時升級:各年級應在同一時間開學和放假;他還強調學校工作要有計劃,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時都按計劃進行各項工作。

5.論教學原則:(1)直觀性原則??涿兰~斯在感覺論的基礎上論證了直觀教學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量放到感官跟前”。(2)循序漸進原則??涿兰~斯主張要合理地安排教學科目的順序,做到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同時也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3)鞏固性原則??涿兰~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加以練習和運用。(4)主動性與自覺性原則??涿兰~斯主張“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則??涿兰~斯提出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及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

6.論道德教育:夸美紐斯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在他看來,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涿兰~斯把世俗道德的培養從宗教教育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節制、公正稱為基本的德行,作為自己的道德教育內容,并在德育內容中納入了一個在當時是嶄新的概念——勞動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盡早開始正面教育;從行動中養成道德行為的習慣;榜樣;教誨與規則;避免不良社交和懲罰。

7.教育管理思想:夸美紐斯認為國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權力,不應該將教育事業拱手讓給教會和其他社會力量。主張國家設置督學,對全國的教育進行監督,以保證全國的教育得到統一的發展;主張建立統一的學校制度和學年制度,并從理論上闡述了班級授課制的作用和意義;對學校各類人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規定;非常重視紀律和規章制度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涿兰~斯要求父母應該加倍的熱愛兒童,要求國家更多的關心兒童的成長。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4篇

在談到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的歷史地位時,斯佩曼曾在該書的扉頁中寫道:

“倘若各時代的關于教育學的著作全部丟了,只要留得《大教學論》在,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個基礎,重新建立教育的科學。”

一、教育活動與《大教學論》

夸美紐斯生活的時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壓迫的時代。1614年,他擔任一所中學的校長,開始研究教育改革的問題。

1628年,夸美紐斯隨“捷克兄弟會”成員被迫遷往波蘭,從此終身流亡國外。在波蘭時,夸美紐斯開始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研究。

在夸美紐斯的教育著作中,《大教學論》是西方第一部系統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該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一種可以使教師教得少,而學生學得多的方法”。旨在闡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其論述的內容、范圍比較廣泛,具有普通教育學的性質。

以后,夸美紐斯主要從事泛智教育的研究。 夸美紐斯的思想:

在教育觀上,夸美紐斯吸收了前人如昆體良、塞涅卡等人的思想,也吸收了同時代的德國拉特克的教育思想,如教學要有對人的身體和心理的認識,教育要遵循兒童的自然發展次序等等。但其教育思想上也有同一性和機械性的特點。 在研究方法論上。

二、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和“泛智”的思想

(一) 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它的的提出,主要受到如下幾方面的影響。

首先,這個思想的提出是他把文藝復興以來“引證自然”的思想在教育中的全面運用,力求探索自然法則對教育影響的結果。在他看來,自然不僅是發展變化的,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發展規律,自然的發展規律就是宇宙萬物的發展的根本規律。

其次,夸美紐斯提出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也是他對教育進行思考,分析舊教育的問題,試圖全面改革教育得出的合乎邏輯的認識。在《大教學論》中,夸美紐斯表示了對舊教育的強烈不滿。

在夸美紐斯看來,“教育適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展法則。他認為大自然的法則是教育的正確法則,教育的法則應依自然的法則得來。

在論證教育原則時,夸美紐斯一般是把教育現象與其他自然現象放在一切論述的。這種論證是用一種類推法來說明教育法則的。正是在教育適應自然原則的基礎上,夸美紐斯闡述了教學的直觀性,教學的鞏固性,教學的循序性和連貫性等原則,初步建立起近代教學論的體系。

其次,教育適應自然所包含的另一層含義是指教育要適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總之,夸美紐斯的“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他對自然、社會和教育進行一定認識的結果。在他看來,世界萬事萬物是有機聯系的整體,局部要服從整體的安排,教育和個人要服從自然總體的秩序。 當然,也應看到夸美紐斯提出的自然法則并不是對自然規律的科學認識。而更多的是對自然

現象進行簡單的羅列和人為的解釋,從而在論證中帶有擬人化和簡單化的現象。

從另一角度來看,夸美紐斯提出的正確的教育教學思想又并非僅僅是從模仿自然法則得來的,而主要來自他對古代教育思想和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教育取得的先進成果。他用宗教觀保護了他的自然觀,又用自然觀保護了他的教育觀,這是他教育思想中自然主義特色的表現。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為夸美紐斯論述教育問題是以大自然作為參照系的,因此,他在論述兒童個體教育時常具有機械的特點。

在他看來,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樣的人性,具有同樣的感覺與理智的器官”,所有的人都要發展相同的自然能力。這是進行統一教育的基礎。

(二)在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的內容。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應當給人以廣泛的知識教育。

“泛智”思想實際上是使所有的人都竭盡個人的能力學習和積累所有的知識,其中有兩點寶貴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只要發展人的智力,給人類以廣泛的知識教育,就會在人心中培育和發展美德和虔誠的種子。其次,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教育的。

夸美紐斯的“泛智”思想,反映了文藝復興以來反對宗教蒙昧主義,提倡認識客觀世界和發展科學的時代精神,以及廣泛發展教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要求,具有反對封建主義的進步意義。“泛智教育”思想是夸美紐斯一生教育思想與教育活動的核心。

三、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一)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夸美紐斯關于教育目的的學說,首先反映了他的世界觀中的宗教觀和世俗觀之間的矛盾。他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人的永生作準備。同時他又認為教育有其現世目的,人應該過好現世生活。

總之,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把人類培養成具有廣博知識以及終身為祖國服務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給人以知識、德行和虔信,使人能理解萬物和利用萬物。

夸美紐斯高度評價教育對形成人的作用,說:“假如要去形成一個人那便必須由教育去形成”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夸美紐斯從上述思想出發,認為教育對教會、國家也起著重大作用,斷定它是整個國家的基礎。他說:“整個國家的基礎是什么呢?當然是青年的發展”,又說:“教會與國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適的教導”

(二)論普及教育和學校教育體系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發,夸美紐斯論述了學校教育的體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認為,一個人接受教育的最好時期是從出生到成年(0-24歲)這一階段,以后就主要是發展力量了。他把這一時期按照人的發展順序劃分為4段,每段6年,分別設立相應的學校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第一階段:0~6歲 —— 嬰兒期—— 母育學校 第二階段:6~12歲 —— 兒童期—— 國語學校 第三階段:12~18歲 —— 少年期—— 拉丁語學校 第四階段:18~24歲 —— 青年期 —— 大學與旅行

學校各階段的特點和內容: 1. 母育學校的教育:夸美紐斯重視對兒童的早期教育。 (1)要讓兒童去活動,不應阻止他們的愛好和興趣。 (2)父母要親自撫育子女,使兒童的生活充滿快樂。

(3)不僅注重感官的教育,還要求給予兒童以多方面的知識教育。 2. 關于國語學校的教育:

(1)應對所有的適齡兒童進行教育,反對過早的教育分化。 (2)所有的兒童都要先學習國語,為以后學習拉丁語打下基礎。

3. 拉丁語學校的教育:這是為12-18歲的青年設立的中學。在拉丁語學校教育內容更為豐富。

4. 大學的教育:夸美紐斯認為大學應該是研究的人類知識專門學科場所。學生所受到的教育應該是周全的。

總之,夸美紐斯所設想的四級教育體系,注意到了各級學校的前后銜接和層次的遞進,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級制,反映了民主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思想。 此外,夸美紐斯十分重視通過設置學校開展普及教育工作。

(三)學校教育組織和管理

在夸美紐斯以前,還沒有人從理論上論述過教學的組織形式問題。

針對中世紀學校教學效果低的個別施教的傳統做法,夸美紐斯要求實行班級制。

針對中世紀學校組織十分松散,學生入學或離校停學的時間沒有統一規定的普遍現象,夸美紐斯提出學校工作應實行學年制的要求。

夸美紐斯了闡述班級教學的益處。

夸美紐斯在總結實際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新的教學工作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對后來整個世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四)關于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1.直觀性原則。在夸美紐斯的教學理論中,直觀性原則居于首要的地位 。 2.自覺性和主動性原則

3.量力性原則

4.循序漸進、系統性原則和鞏固性原則

小結

夸美紐斯對世界教育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在批判舊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了一整套比較系統的教育理論體系,為近代西方教育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學論》的出版,標志著獨立的教育學的誕生。他抨擊中世紀的等級教育,主張教育對象普及化,相信人人都可以接受科學知識的教育,并為此設計了一種嶄新、統一的學校體系,為后來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他所創立的班級授課制和學年制是教育史上的偉大創舉,為后人廣泛采用,至今仍有強大生命力。

他提出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要求教育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客觀規律,提出了教學應奉行的幾大原則,至今仍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5篇

夸美紐斯是17世紀捷克著名的愛國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是我國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大教學論》所傳遞的教育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在這本名著中,他開宗明義地提出了探索將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方法的反泛智學說。在此書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學前教育的內容,這部分內容被后人命名為《母育學?!泛汀妒澜鐖D解》。這兩本書是世界教育史,特別是世界學前教育史上的中壓迫著作,后被譯成多過文字出版,在歐洲各國被用作兒童啟蒙讀物達200多年。

對于學前兒童的的教育,最早予以關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以后,亞里士多德、昆體良、奧古斯丁等都曾經留下精辟見解。但是歐洲中世紀的兒童在棍棒下茍且偷生,學前教育早是無人問津。直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才提出重新提出學前教育問題。

2、夸美紐斯的《母育學?!?/p>

《母育學?!房胺Q世界第一部《學前教育學》。

在《母育學?!分?,夸美紐斯闡述了兒童的價值,父母的責任,學前教育的意義、任務、內容、原則、方法,以及學前教育到學校教育的過渡與銜接問題。他還詳細論述了孕婦應注意的事項,母親親自哺乳的必要性,學前兒童的飲食營養、生活習慣、運動、游戲、玩具等。他特別重視兒童的活動與表現,這個觀點100多年后成為福祿培爾學前教育的中心思想?!赌赣龑W?!愤@本不足5萬字的小冊子,其社會教育意義已遠遠超出其本身。

3、夸美紐斯的《世界圖解》

《世界圖解》這本學前兒童讀物,也為夸美紐斯贏得了世界性聲譽。此書共有正文150課,每課有一幅插圖,序言和結束語各有一幅插圖,全書共有插圖187幅。這本小書以其方法上的直觀性和所闡發的教育新觀念、新思維、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準備,為永生的最好準備就是充分過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現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識教給一切人;一切知識都是通過感官得來的等,預示了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也確立了夸美紐斯在世界學前教育史上的顯赫地位。

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課程思想

一、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

學前教育課程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課程?這個問題,人們至今仍在試圖回答,但無一致性意見??涿兰~斯幾個世紀前就在《母育學?!分刑岢隽俗约旱挠^點。他認為,兒童生活的前六年,是為以后學習打基礎的時期。這一時期兒童所接受的課程是簡易的實物課程。應教兒童認識石頭、植物和動物,兒童自身肢體的名稱和用途,辨識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種顏色;認識周圍環境,如房間、農場等。

夸美紐斯把學前教育課程定性為實物課程,是基于他對幼兒、幼兒的活動以及學前教育性質的認識。他認為,“任何人在幼年時代播下什么樣的種子,那他老年就要收獲那樣的果實,誠如諺語所說:‘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愛好。’”幼兒愛好活動,他的所有知識都通過感官獲得。因此,為學前兒童提供的課程就應是實物課程。實物課程的具體內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學方面;(3)地理學方面;(4)時間和年代;(5)家務和家庭;(6)國家及有關知識。除此之外,課程還包括語言、體育、德行和德性訓練。這些內容,也是母育學校所開設的課程。

二、學前教育課程的組織方式與教學方法

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闡述了兩個教學的基本思想:意思,一切教學必須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對兒童傳授知識,必須依靠感官進行。因此,他特別強調,對幼兒教育,第一年必須在搖籃里搖播,讓幼兒聽大人唱歌和細語,帶幼兒到大自然中,盡量給予溫暖和安全。第二年,應經常與幼兒做游戲,或讓他們自己玩耍,跑動和追逐,并利用音樂及適合的圖片,增進幼兒的身心愉快。要發展幼兒的關觀知覺能力,重視幼兒的活動。

關于教材的選擇,夸美紐斯認為,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切勿超過其理解程度,否則,教師的努力將無法把握最佳時機,難讓兒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選擇應由淺入深,注意知識間的聯系,應實用。

夸美紐斯教育論著選范文第6篇

夸美紐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紀捷克的偉大愛國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論家,是人類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592年,夸美紐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會”(捷克的一個民主教派)成員的家庭??涿兰~斯在12歲時失去雙親,在兄弟會的資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曾擔任捷克兄弟會牧師及兄弟會學校校長。1620年11月,捷克軍隊戰敗,捷克兄弟會受到殘酷迫害??涿兰~斯和一些兄弟會員輾轉流高于深山密林之中,喪失了所有的藏書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兒,境遇十分凄慘。

1628年,他被迫遷居波蘭的黎撤。此后,夸美紐斯飄泊國外,始終未能返回祖國。編寫了學齡前兒童教育手冊《母育學?!?,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

1631年編寫了拉丁文教科書《語學入門》

1632撰寫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教育學理論《大教學論》,這些教育著作使夸美紐斯得了極大的聲譽。

1642年.夸美紐斯又寫成了教育著作《論天賦才能的培養》、《泛智學?!?、《組織良好的學校的準則》以及著名的教科書《世界圖解》等。

1.論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夸美紐斯肯定了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永生做準備;教育的直接目的是為現實的人生服務,培養具有“學問、德行和虔信”的人。

2.論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

“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是夸美紐斯整個數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涿兰~斯認為,“教育適應自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育要適應大自然的發展法則;二是教育要適應兒童個體的自然發展,即適應兒童的天性、年齡特征。

3.論普及教育和統一學制

夸美紐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應當是給人以廣泛的知識教育,教育應當“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張,論述了關于統一學制的設想。

夸美紐斯還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認為人應該成為理性的動物;論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認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論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場所,應該設在公立的初等學校里,這是因為處理共同的事務,需要適當的制度。 為了使國家便于管理全國的學校,為了使所有的兒童都有上學的機會,夸美紐斯主張建立全國統一的學制。他把人生分為四個時期,主張按這種年齡分期設立相應的學校。

4.論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

夸美紐斯對近代教育學最大的學制度及貢獻之一,就是他所確立的班級教學制度及其理論。直到17世紀,西歐各國仍普遍沿用個別施教制。

根據學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學生同時人學,以便使全班學生的學習進度一致,學年結束時,經過考試,同年級學生同時升級:各年級應在同一時間開學和放假;他還強調學校工作要有計劃,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時都按計劃進行各項工作。

5.論教學原則

(1)直觀性原則??涿兰~斯在感覺論的基礎上論證了直觀教學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圍以內,一切事物都應盡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漸進原則??涿兰~斯主張要合理地安排教學科目的順序,做到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同時也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

(3)鞏固性原則??涿兰~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加以練習和運用。

(4)主動性與自覺性原則??涿兰~斯主張“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則??涿兰~斯提出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及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

6.論道德教育

夸美紐斯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在他看來,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涿兰~斯把世俗道德的培養從宗教教育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節制、公正稱為基本的德行,作為自己的道德教育內容,并在德育內容中納入了一個在當時是嶄新的概念——勞動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盡早開始正面教育;從行動中養成道德行為的習慣;榜樣;教誨與規則;避免不良社交和懲罰。

7.教育管理思想

夸美紐斯認為國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權力,不應該將教育事業拱手讓給教會和其他社會力量。

主張國家設置督學,對全國的教育進行監督,以保證全國的教育得到統一的發展;主張建立統一的學校制度和學年制度,并從理論上闡述了班級授課制的作用和意義;對學校各類人員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規定;非常重視紀律和規章制度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紐斯說過:“如果要使一個嫩芽變成一棵樹就需要培植,澆水,籬圍保護并且以支柱把它撐起„„”“對于父母,兒童應當比金、銀、珠寶和寶石還珍貴”

“上帝既已將這種責任交拖給父母,他們就應明智地承擔起來并應備加勤勉地把一切屬于知識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輸到兒童柔弱的心靈之中„„”

他稱兒童為“上帝的種子”,是“無價之寶”,一方面,兒童產生于父母的實體本身,是父母實體的一部分,生來是沒有被玷污的純潔的“種子”,具有謙虛、善良、和睦、可親等美德。另一方面,兒童必然會發育長大,成為未來的學者、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國家的領導者,所以兒童也就是國家的未來。由此,夸美紐斯要求父母應該加倍的熱愛兒童,要求國家更多的關心兒童的成長。

1.胎教

認為教育應當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孕婦的心理狀態對胎兒的影響很大,如果孕婦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經常處于恐懼、憤怒、仇恨、悲哀、憂傷的不良情緒中,就會生一個怯弱的,易激動的嬰兒,甚至可能造成死胎或生下孱弱嬰兒。因此,孕婦的情緒要穩定,行為要謹慎、敏捷

,生活要有規律。 夸美紐斯在17世紀前期就明確提出這個問題,實在難能可貴。

2.德育

他認為“任何人在幼年時代播下什么種子,到他老年就要收獲那樣的果實”。所以,他十分重視品德教育。特別強調培養兒童文明禮貌行為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認為對幼兒不能只注意身體的養護和追求外表的裝飾,而應當以虔誠、謙虛、善良的美德去塑造他們的靈魂。他認為德育還應包括:節制、整潔、禮儀、尊老、不傷害他人、不嫉妒、質樸大方、愛勞動„„尤其要重視節儉和勤勞,這是一切品德的根基。他所概括的德育方面的教育已經涉及到生活的各個細節,以這種標準教育出來的兒童,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兒童在這樣德性中學習初步知識,如基督所表現的那樣將會受到上帝和人的稱贊。” 在德育方法上他重視榜樣、教導、訓練、懲罰、表揚等方法的作用。

3.智育

夸美紐斯為幼兒提出百科全書式的智育內容。他說:“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當具備的一切知識的種子播植到兒童身上”。兒童生活的前六年,是為以后學習打基礎的時期,具有其相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幼兒愛好活動,他的所有知識都通過感官獲得。接受的課程是最普遍、最通俗和最粗淺的實物課程。具體內容包括:

(1)自然事物;

(2)光和光學方面;

(3)地理學方面;

(4)時間和年代;

(5)家務和家庭;

(6)國家及有關知識。

這樣可以幫助幼兒通過感官積累對外部直接的初步觀念;發展語言能力;訓練手的初步技能。給他們打下各種科學知識的最初基礎。

4.體育

在體育中,他敢于向舊傳統挑戰(西歐中世紀學校中沒有體育)。他提出:

“健康的精神高于健康的身體”;“一種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健康”;“精神快樂是人的生命源泉” 。

嬰兒出生后的主要問題是合理喂養,飲食要有營養。另外,要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為此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為兒童以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打好基礎。

嬰兒應由母親親自哺乳;幼兒的食物應該是軟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太強的食物;幼兒生活應有規律,情緒愉快;要給兒童充分活動、游戲的機會,利用玩具、音樂、看圖畫等促使他們活潑健康的成長。

5.游戲教育

夸美紐斯重視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

他指出,愛好活動、喜歡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游戲的時候,智慧總是在緊張的活動,甚至可以得到磨練;游戲可以使兒童“自尋其樂,并可以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活潑和各種肢體的敏捷”。兒童從游戲里可以學到許多日后所需要的有用事項。 因此,他在論述幼兒的智育、語言發展、體育和德育時。都提到了要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

6.入學前準備

夸美紐斯還認為,母育學校還應該為兒童做好上小學的準備工作。

首先,家長應以快樂的心情告訴兒童上小學將帶來的愉悅,消除兒童對學校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喚起兒童對學校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喚起兒童上學校學習的興趣。 再次,要培養兒童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感和敬愛感。

7.教育原則

(1)主動性原則

在教育方法方面,他從唯物主義思想出發,強調兒童參與的主動性,“凡是兒童喜歡的東西,只要對孩子沒什么壞處,就應當讓他們從玩中得到滿足。”他主張在實踐中讓兒童通過自己的體驗、觀察進行學習,如學光學,可以觀察太陽、天空、日月星晨、天空、顏色、鏡子等。他主張教育時要注意適合兒童的方式。孩子是好動的,他的活動不應加以限制,最好是以游戲方式進行。

他認為這樣做一則,可以鍛煉身體,使身體健壯起來;二則,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最后還可以使兒童身心都能靈活起來。他認為“教與學的活動是另人高興的和愉快的一種純粹的消遣和心智的愛好”這種思想到現在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2)循序漸進原則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他認為從應當充分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進行,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3)因材施教原則

在教導兒童認知事物的方法上,夸美紐斯主張“不要把這類的教導精確地分配在某幾年或某幾個月”,每個家庭有其自己的特殊情況,有自己的教育觀點和方式,而每個幼兒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性,他們的天賦能力不等同,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教育,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不要給兒童太大的壓力,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4)直觀性原則

幼兒愛好活動,他的所有知識都通過感官獲得。他以玩具、圖片教育孩子,注重材料的直觀性,還親自為孩子編了《世界圖解》。這本書出版后譯成多國文字,在這本書的影響下,各國也都為兒童編寫了類似的兒童讀物,對培育兒童德、智、體起著巨大作用。

8.評價

上一篇:課程建設標志性成果范文下一篇:心態話題作文精講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