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

2024-04-30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1篇

審計風險來源于審計工作的方方面面, 包括審計人員的素質, 審計方案的制定和實施, 審計作業過程, 以及審計意見的表達等。只有對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 才能有助于提高綜合處置審計風險的能力, 使審計風險減少到最低限度, 從而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促進各項審計目標的順利實現。根據內部審計十個具體準則結合幾年來工作實踐就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談幾點認識。

1 審計方案的質量控制是規避審計風險的前提

審計方案是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前, 對審計工作所作的計劃和安排, 審計方案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體系中起著“龍頭”作用。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是建立在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的, 沒有充分的審前調查, 難以制定出高質量審計方案。但在實際工作中, 往往不能引起我們審計人員的足夠重視。就我們目前內審情況來看, 在編制審計方案前根本就不搞審前調查, 而且編制的審計方案也比較簡單, 針對性差, 重點也不突出, 在其指導下開展審計工作, 必然會產生較大的審計風險。

審計方案的制定應把握住三個關鍵點:一是審計目標要明確, 可操作性強, 目標易理解、可實現。二要細化審計內容, 突出審計重點, 要把對實現目標有重要影響的審計事項確定為重點。三是審計步驟和方法要具體, 能夠指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實現具體審計目標。

2 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證據的質量控制是規避審計風險的直接保證

(1) 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被審計事項有關的記錄, 是編制、佐證和解釋審計報告的依據。其質量的優劣是評價審計人員工作質量的重要依據, 也是控制審計工作質量的手段。為此, 我們內審人員應提高認識, 正確理解審計工作底稿的概念和作用, 認真貫徹落實審計準則中相關要求只有不斷地提高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水平, 才會推動內部審計行為更加規范, 規避潛在的審計風險。編制一份較為完善的審計工作底稿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 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應做到內容完整、真實, 重點突出。 (2) 編寫審計工作底稿應做到觀點明確, 條理清楚, 用詞恰當, 字跡清晰, 格式規范。 (3) 編制匯總工作底稿應當在詳細審閱分項目審計工作底稿并確定其事實清楚, 證據確鑿, 手續完備之后再進行整理, 按其性質、內容進行歸集。 (4) 編制審計工作底稿所附的審計證明材料應當經被審計單位或其他提供證明材料者的認定簽字。如果有特殊情況無法認定簽字時, 審計組應做出書面說明。

(2) 審計證據。取證是審計的核心工作, 審計結論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鑒定、分析、綜合審計證據的過程。審計質量的好壞、結論的可靠與否, 直接取決于審計證據的質量和數量。

(3) 在編制工作底稿和收集審計證據時要弄清二者之間的區別, 不能混淆。 (1) 審計工作底稿是指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形成的與審計事項相關的工作記錄。而審計證據是由審計人員取得的用以說明審計事項真相, 形成審計結論的基礎證明材料。 (2) 審計工作底稿是反映審計人員專業判斷過程的記錄, 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而審計證據是編制審計工作底稿的原始資料, 具有明顯的客觀性。 (3) 審計工作底稿是編制審計報告的基礎。而審計證據是支持審計結論和界定審計查出違規違紀問題的客觀依據。 (4) 審計工作底稿不需要被審計單位簽字蓋章, 其真實性由編制底稿的審計人員負責。而審計證據應有相關單位或人員簽字蓋章, 其真實性由證據的提供者負責。

3 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是規避審計風險的關鍵

客觀公正是審計工作的行為準則, 審計工作公正與否、審計質量的高低, 都能在審計報告中得到集中體現。審計報告是審計全過程的反映, 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審計目標實現和審計成果的轉化, 作用十分重要, 也是防范審計風險的關鍵。

就目前內審實踐來看, 普遍存在審計報告評價意見質量不高的問題, 報告內容套話、廢話多, 沒有分量, 對被審單位的情況或被審計人的陳述不做去偽存真的識別;揭示問題時僅列示審計底稿所反映的問題, 而對存在的問題挖掘不深、分析不透;審計評價泛泛而談, 特別是其中改進工作的建議蒼白無力, 缺乏有價值、有力度、可操作性強的東西。低劣的審計報告不但使內審效果大打折扣, 也削弱了內審機構的地位和作用。加強對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1) 審計報告的陳述要客觀。審計報告的陳述應以審計查證的客觀事實為依據, 證據要確鑿, 評價要適當, 結論要準確, 意見要中肯, 建議要可行。 (2) 審計報告的內容要完整。審計報告除了在形式上的各要素要完整外, 還要求凡審計范圍內應予審查和評價的事項, 均已得到審查和評價, 不應有應予審查而沒有審查的事項, 也不應有審查后應予評價而沒有評價的事項。 (3) 審計報告的編制程序要規范。審計報告草稿應當經過審計小組的討論, 還應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審計報告的最終定稿要按規定經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的審定。 (4) 審計報告的表達要清晰。審計報告層次要分明, 重點要突出, 語言要準確、樸實、簡明。審計評價在文字表達上一般應用寫實的方法, 做到文字精煉、表述恰當、論之有據、重點突出, 并且要通俗易懂。不要用模棱兩可的語言, 不要講過頭話, 不要用帶有感情色彩和含有貶義的形容詞, 以免詞不達意而造成曲解或失實。 (5) 審計意見要中肯, 審計決定要準確。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應與審計評價口徑一致;對被審計事項的定量、定性分析要準確;審計意見要中肯, 要有可操作性;審計決定要準確, 要有恰當的審計依據, 要寬嚴適度。

4 明確審計項目質量責任, 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追究制度是規避審計風險的間接保證

無論是審計過程的哪一個環節, 沒有必要的監督和制約, 都很難保證把質量控制落到實處。2003年4月審計署發布的《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增加了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獎勵和懲罰措施。

依據“規定”我們內審部門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一要確定審計項目質量責任的范圍。對審計組成員、主審、組長、科室負責人, 以及分管的領導, 都要明確責任, 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二要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責任的追究形式, 如責令改正錯誤, 告誡、批評教育, 通報批評, 停職培訓、轉崗等, 通過獎優罰劣來提高質量意識, 規避審計風險。

摘要:隨著鋼鐵產業改革的不斷深化, 尤其是大型鋼鐵集團實施資產重組整合,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面臨著全新的內外部環境, 在新的形勢下, 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控制, 規避審計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審計程序

審計質量是審計的生命線,審計質量的優劣會影響到審計工作的聲譽,也會影響審計機關的權威和形象,影響到審計主體能否健康發展、能否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因此,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努力提高審計質量,是當前審計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及其重要性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指由內部審計的業務管理機構或部門對內部審計的各種業務活動或行為進行有計劃的監督、綜合和協調的一種活動或行為。

內部審計監督和評價作用的發揮程度決定于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優劣,而要有滿意的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就必須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整個過程實行質量控制。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對于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工作效果,促進審計人員提高職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功能作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提高內部審計質量的保證。質量低下的內部審計工作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作用,只有不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才能真正實現內部審計的目標。其次,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提高內部審計效益的需要。內部審計工作與其他各項經濟工作一樣,都要講究經濟效益,內部審計效益體現在以較小審計投入取得較大的審計效果,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滿意的審計效果。最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內部審計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需要,任何事物的發展和完善,都是在不斷提高其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的,內部審計也不例外。在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今天,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而發展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又必須不斷提高其質量,加強其質量控制,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方法體系

(一)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組織機制和監督機制

進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必須有健全的組織機制做保證,其主要體現在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機構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質量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機構。進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必須有一個健全有效的組織機構,所設置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人員是稱職的,在實際工作中能真正履行質量控制的職責,完成質量控制的任務。其次,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只有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職責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和人員,才能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得到保證,才能真正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有健全的組織機制,還不能完全實現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取得滿意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效果,這時,還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監督機制。該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是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以控制內部審計工作中發生差錯和弊端,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二是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業務的監督檢查制度。內部審計業務的監督檢查制度要求內部審計機構既要對內部審計的各項業務或工作進行自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同時還要接受來自其他各個方面的對內部審計業務的監督和檢查,以便更全面、徹底地發現和糾正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各種問題。

(二)審計程序質量控制

審計程序質量控制是指對內部審計業務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促使各項內部審計活動都按照規定的質量標準進行操作,并對發生的質量偏差及時糾正。這種方法的實施體現在四個階段。(1)制定計劃階段。對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現狀進行調查,找出所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以便在此基礎上制定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措施和實施計劃;(2)執行計劃階段。需要落實第一階段所制定的計劃。落實計劃要有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作保證,由其嚴格按照所制定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措施與實施計劃進行;(3)檢查計劃執行階段。需要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以了解其有無未執行或未很好執行計劃的問題或情況,并找出造成問題的原因;如果執行了預定的計劃,要檢查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若存在差距,也應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4)處理問題階段。應根據以前幾個階段所發現或存在的問題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處理問題以及消除問題原因的措施,并保證措施的落實或執行。

(三)關鍵點控制

所謂關鍵點是指對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的內部審計業務活動。關鍵點控制是指對列為關鍵點的審計業務環節或活動采取各種必要的手段和措施進行重點控制和管理。關鍵點質量控制的操作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1)找出審計業務中的關鍵點。不同的審計業務或項目,其關鍵點是不同的,審計準備階段的關鍵點主要是審計內容和范圍,審計人員的素質兩個方面。審計實施階段的關鍵點可以按審計內容的性質不同確定。審計結束階段的關鍵點主要是審計工作底稿與審計證據的整理、分析與綜合、審計報告的編寫與出具等。判斷是否為關鍵點的標準有二:一是看其是否會對整個審計業務或項目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直接影響,也可能是間接影響;二是看其是否容易產生質量問題。容易產生審計質量問題的業務環節或項目便是關鍵點;(2)落實控制責任。找出關鍵點后,應根據其所處具體環節和特點,以及審計計劃和工作分工情況,將其落實到具體的審計人員;(3)制定質量控制措施。審計質量控制部門對每個質量關鍵點應提出明確的質量要求,關鍵點的責任人員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證其審計質量。在制定措施時應充分分析關鍵點容易發生的質量問題以及所造成的相關影響;(4)檢查關鍵點的審計質量。審計工作完成以后,審計質量控制部門應對關鍵點的質量及控制情況進行檢查,以了解關鍵點責任人員是否真正履行了控制關鍵點的責任,是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以便總結經驗,為以后的關鍵點質量控制工作所借鑒。

(四)審計質量檢查和考評控制審計質量檢查是指對己完成的或正在進行中的審計業務或項目進行重新查證和評價

對項目較小的審計業務可全面檢查,但對大的審計項目抽查主要問題和重要的審計結論進行檢查。如果審計業務規模較大,也可以組成審計檢查小組。無論是檢查人員,還是檢查小組,都應獨立于審計業務之外。

(五)人力資源控制

審計質量控制的中心是人,以人為本、合理運用人力資源是審計質量的保障。審計隊伍要“精”,高質量的審計來自于高素質的人才,要充分調動審計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首先,審計人員必須堅持獨立性。審計部門應建立保證審計人員獨立性的制約機制。審計人員應定期匯報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獨立性原則的情況,以及在被審計單位有無應予回避的人際關系。審計部門應與被審計單位保持聯系,定期檢查審計人員有無損害獨立性原則的情況。其次,審計人員必須掌握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工作技能,并精通所承擔的審計工作。審計部門應建立嚴格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對審計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培訓。再次,建立嚴格的工作考核制度,以促進和保證審計人員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此外還可以設立咨詢部門或任用專門人才,為審計人員提供當前業務技術發展信息的有關資料,使審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時,能得到協助和指導。

作者簡介:鄧秋鴿(1971-),女,河南新鄉人,新鄉供電公司經濟師。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3篇

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必要步驟,也是實現審計目標,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措施。一個有針對性的、重點突出的、安排合理的審計實施方案,可以對審計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將某項審計工作比喻成一次戰斗,那么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就是戰前謀略、籌劃的過程,如果謀略、籌劃的得體、適用、恰當,那么這次戰斗就有了取得勝利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重視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

一、審前調查是審計實施方案質量控制的出發點。

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應對被審單位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了解,做好審前調查工作。應依據審計項目的規模和性質,安排合適的人員和時間來進行。其內容應當包括:重要會議記錄及相關文件;會計政策的選用及變更情況;有關內控制度及其執行情況;生產作業計劃;上級管理部門制定的各項政策;外部審計檢查結果等內部審計機構認為必須了解的相關事項。如果審計組未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調查了解,就編制審計實施方案,那就等于是閉門造車,該方案就象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一樣。

審前調查,對做好內部審計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內部審計機構對其企業組織內部的經營規模、核算辦法、選用的會計政策等都有所了解和撐握,所以有些內部審計人員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就忽視了審前調查工作。殊不知,正是因為審計組對此未給予充分的關注,使得審計方案編制就產生了肓目性,遺漏了審計事項,直接的后果就可能導致審計風險加大,甚至審計失敗。內部審計機構應監督審計組實施審前調查,以便審計組編制出更有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審計方案,降低審計風險,減少審計失敗。就內部審計而言,進行審前調查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了解內控制度的健全性,找出其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重點,做到有地放矢。

二、全面審核實施方案是審計方案質量控制的關健點

審計組在進行審前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后交內部審計機構審核,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或由其委托的專設部門進行審核,這是對審計方案質量控制的關健所在。為了使審計方案更趨合理,更切合實際,更具有操作性,審核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眼:

1、審核審計目標的可行性

審計目標就是要達到的審計目的,是審計工作的方向。審核審計實施方案應首先審核審計目標能否實現,目的能否達到。審核時應圍繞內部審計的本質目標,刪減或改變不可能實現的具體審計目標,使其更加切合實際,并將其現實化,合理化。

不同的審計項目,其審計目標是有區別的。如財務收支審計目標,是驗證會計及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經濟責任審計目標是驗證經營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內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可見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就(集團)公司而言,其組織內部規模龐大,組織形式多種多樣,集生產制造單位、經營單位、經費單位等于一身,所確定的內部審計目標也不能一概而論,應加以區別。因此,審核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就不同的審計項目,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性質確定審計目標。

2、審核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的合理性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是在對被審單位深入調查、了解過程中產生的,是確定審計目標、審計重點的依據。

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審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和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如果錯報或漏報足以改變或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那么該錯誤或漏報事項就是重要的,否則就不重要。依據這一標準,審核被審單位是否存在影響管理當局判斷和決策的重要事項,促使被審單位會計報表真實、準確、完整。

從內部審計的角度分析、理解審計風險為:內部審計組織由于實施審計程序,對被審單位的業務活動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給內部審計組織帶來的不利局面。這些審計風險有的是被審單位固有的,但有的是審計實施不當造成的,雖然具有客觀性和隱蔽性,但更多的審計風險應該是可控的。要求審計組在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預測和評估,以確定審計風險,制定出周密、恰當的審計實施方案,提高審計質量,有效規避審計風險。

3、審核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的適當性

審計內容是指為實現審計目標所需實施的具體審計事項,以及所要達到的具體審計目的。如對某個單位銷售收入實施審計,就是具體的審計事項,驗證其是否正確,是否依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標準確認,是否存在隱瞞、截留收入的行為,就是具體審計目標。在編制審計方案時,應對所有審計事項給予足夠的注視,充分考慮其恰當性,必要性,是否符合被審單位的實際。

審計的重點是指對審計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的事項。如上述對銷售收入的審計,如在審前調查時發現產品收、發、存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導致銷售數量計量不準確,銷售收入計算失誤,且金額較大,就應確認為審計重點。因此,要求審計組應當對審前調查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性復核,關注資料間異常關系和異常變動,分析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重要問題和線索,來確定審計重點。

4、審核審計步驟和審計方法的可操作性

審計步驟是指審計人員從實施審計開始到審計結束,一步步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如收集審計證據、填制審計工作底稿等。審計方法就是審計人員能用來收集有效的審計證據和得出審計結論的一切手段,如審閱法、核對法、比較分析法等。

審計步驟和審計方法是審計工作能夠完成并取得預期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保證,能夠指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實現具體的審計目標,因此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其可操作性。

5、審核審計分工的恰當性

審計人員的選擇和分工對審計成功與失敗息息相關,為此,恰當地選擇審計人員,能體現合理配置審計資源的原則。審計組組長應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確定,必須選擇具有領導、指揮、協調能力的人員擔任。主審應由審計組長委托,并應考慮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和較高的業務知識水平。審計人員的選擇和分工應由審計組長和主審協商確定,應充分考慮其綜合業務水平,并應顧及其專業勝任能力。

三、對審計人員業績考核是審計實施方案質量控制的落腳點

無論多么完善、周密、適當的審計方案,多么恰當,適合的審計目標,最后都是通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得以落實,都可以從審計結果中得出答案。因此,加強對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才是審計實施方案是否得以落實,審計目標是否實現的落腳點。

對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一方面,對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能有效監督、檢查審計人員是否按審計實施方案所列示的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去實施審計,撐握審計工作是否按審計實施方案進行有效地開展。因此要將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落實到位,達到控制審計實施方案質量的目的了。

總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周密、完善、適用的審計實施方案,對作好內部審計各項工作都十分重要。加強內部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對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減少審計成本,降低審計風險,強化對審計人員業務考核等方面都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內部審計機構一定要加強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完善對審計實施方案的審核制度。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當前,審計質量控制及風險防范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體現在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監督工作等方面。為應對這些問題,實際工作中應該采取改進和完善對策,提高風險控制意識和工作人員素質,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和監督工作,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范,提高審計質量。

【關鍵詞】審計  質量控制  風險方法  內部控制  監督

一、引言

審計是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能及時發現財務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改進和完善對策,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人員等因素制約,影響審計順利進行,導致審計風險沒有得到有效防范,審計質量也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今后應該轉變這種情況,認識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改進和完善對策,實現對審計風險的有效防范,促進審計工作質量提高。

二、審計質量控制及審計風險防范存在的不足

審計質量是審計結果達到審計目的最后有效程度,該項工作貫串審計工作全過程,受到審計部門的高度重視。影響審計質量的因素包括工作人員、管理制度等,目前在審計過程中,一些審計單位的審計質量不合格,對存在的風險沒有及時處理和應對,其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險控制意識淡薄

隨著對審計工作的進一步重視,審計監督領域不斷擴展,審計內容進一步增加,審計任務也越來越多,壓力進一步增大。但一些審計部門在這樣的趨勢下,對審計的重視程度不足,風險控制意識淡薄,一些部門純粹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審計,沒有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日常工作中難以發現審計風險存在的領域,無法從整體上評估審計風險,制約審計質量提高。

(二)工作人員素質偏低

一些審計人員思想觀念落后,缺乏專業技術知識,風險控制意識不強,缺乏會計專業知識、審計專業知識,難以很好勝任審計各項工作。實際工作中往往應用會計知識解決問題,知識結構單一,陳舊,難以有效應對復雜的審計局面?;蛘哓熑涡牟粡?,難以客觀公正開展審計工作,影響審計風險控制和質量提高。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審計部門缺乏完善的審計制度,難以推動各項工作有效進行,工作人員配備不足,沒有建立嚴格的責任制,導致一些工作人員未能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一些工作人員風險控制意識淡薄,沒有嚴格遵循規章制度開展審計工作,難以有效提高審計質量。

(四)現場審計及監督不到位

開展現場審計時,收集審計證據,應用審計技術開展各項業務時,缺乏科學、完整、細致的方法,搜集的資料和證據可用性不高,影響審計質量控制。另外內部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落實到位,對出現的問題沒有及時處理和應對,難以有效控制審計風險,制約審計質量提高。

三、審計質量控制及審計風險防范的對策

為應對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為有效方法風險,筆者認為今后應該采取以下改進和防范對策。

(一)轉變思想觀念,提高風險控制意識

審計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注重提高審計質量,綜合采取有效對策,提高審計風險防范水平。相關領導要高度認識審計的重要性,加強人力、物力、財力保障工作,為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準備條件。健全審計程序,突出重點,這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環節,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審計風險,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工作人員要提高審計風險防范意識,以嚴謹的態度和作風做好各項工作,嚴格遵守審計流程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提高審計水平和審計質量。

(二)完善獎懲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建立健全的獎懲激勵機制,激發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使他們嚴格遵循各項規范要求,最大限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要重視審計隊伍建設工作,培養高素質審計專業人才,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范。選派技術資格強,專業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從事審計工作,不斷充實審計隊伍。注重對審計人員的管理及培訓,使他們熟練的掌握審計基本理論知識,業務流程,增強他們的審計查證能力、審計協調能力、審計表達能力,更好適應具體工作需要。健全審計質量指標體系,加強審計人員及他們工作量的考核,降低人為因素帶來的審計風險。對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部門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并將其與職稱晉升、待遇等聯系起來,調動工作人員熱情,使他們出色完成審計各項工作。

(三)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審計質量內部管理制度,健全組織機構設置,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負責制定審計質量控制和風險防范的制度、控制流程、質量檢查考評標準等,處理審計質量問題,組織審計經驗交流活動等。審計質量標準應該科學合理,并嚴格落實到位,完善質量控制制度,并在審計過程中落實各項規定。建立審計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人員和部門的職責,確保審計質量控制標準落實到位,當發生偏差時,應該分析偏差的原因,做好調整工作。另外審計部門還要落實內部管理及控制工作,遵循各項規定進行內部審計,實現對各種風險的防范,有效保障審計工作質量。

(四)做好現場審計工作,加強監督工作

進行現場審計時工作人員要提高責任意識,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走好各項工作。全面收集審計證據,綜合采取審計技術措施,保證資料收集完整和可用性,為預防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奠定基礎。落實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監督管理人員要履行自己的職責,遵循相關規范要求進行審計監督,發現問題時及時處理和糾正,控制和預防審計風險,確保審計質量提高。

四、結束語

對審計單位來說,加強審計質量控制,增強審計風險防范意識是十分的重要內容。實際工作中應該認識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具體需要綜合采取有效對策,從工作人員、制度、監督等方面入手,推動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審計質量,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促進各項工作水平提高,實現全面控制和防范風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娟.淺議審計質量控制與審計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4(4),263-264.

[2]王謙明.加強審計質量控制,降低審計風險[J].財會通訊,2013(4)上,77-78.

[3]吳英文.關于審計質量控制和審計風險防范探析[J].時代金融,2014(8)下,127-128.

[4]張舒.對提高審計質量控制與防范審計風險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7),213-214.

[5]王宏偉.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J].財經界,2014(3),261.

[6]侯雯婧.基于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探討[J].銅陵學院學報,2005(3),37-39.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5篇

一、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風險成因

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是通過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所從事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借以評價領導干部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履行經濟職責和廉潔勤政情況,是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對干部進行考察考核、綜合評價、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存在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內因講,有審計人員素質、審計方法與手段、審計范圍與重點等原因;從外因講,有被審單位的財會工作不規范、對內審的認識態度不端正、內審標準不統一等原因。筆者認為,經濟責任審計缺乏獨立性、審計模式和方法落后、審計質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審計機構的地位低下、審計人員的素質不高是造成審計風險的主要成因,具體講,導致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至少有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審計力量缺失。二是審計流程不規范。三是審計重點不突出。四是與相關部門配合協調不夠。五是審計手段不完善。六是審計范圍缺乏統一標準。

二、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控制對策

化解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從總體上講,要提高單位領導人對內審工作的認識和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采用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強對審計質量的控制(包括:內審人員素質控制;審計業務流程控制;審計報告控制;審計分歧意見解決過程控制等)。具體講,甚少應采取以下六項對策。

(一)規范經濟責任審計流程 建立一套嚴密的經濟責任審計流程,是化解審計風險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該流程包括:審前調查、編制審計工作計劃、下達審計通知書、開展現場審計、撰寫審計工作底稿、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發布審計報告和后續跟蹤審計等。尤其要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編制審計工作計劃。 審計機構在接受經濟責任審計委托后,應當根據具體要求編制審計工作計劃,在編制審計方案之前,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情況,內部控制的設計以及運行情況,相關的財務、會計資料,重要的合同協議以及會議記錄,上次審計的結論、建議以及后續審計的執行情況 。從而確定審計重點、審計方法、審計時間和審計要求,使審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二是關注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工作底稿是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工作記錄,是關系到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的橋梁。審計工作底稿編制要全面,不僅要編制問題類審計工作底稿,而且要編制記錄審計人員工作全過程的工作底稿。為了保證審計質量,避免審計風險?,F場審計組長應當對所有工作底稿進行詳細復核,以確定必要的審計測試是否履行、重點審計領域和重要審計項目是否已經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受到限制的審計程序是否已經實施替代的審計程序、是否存在尚未解決的重要審計問題或者重大事項,并判斷對其審計結論的影響程度。復核中發現有重大疑問應當及時反饋給審計小組進行進一步的取證和修改。三是作好后續跟蹤審計和審計成果的轉化。跟蹤審計是實施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后續跟蹤審計主要是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前一次的審計問題、審計建議或者審計決定的落實情況,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執行審計建議或者審計決定的效率和效果,并針對整改中出現的新情況提出進一步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檢驗審計建議的有效性,體現為被審計單位服務的審計宗旨。

(二)重點關注內部控制環節 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范圍較廣,涉及到單位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但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執行情況,應當作為審計重點關注的內容。衛生系統醫院經濟責任審計應當重點關注的內部控制環節:一是合同管理的程序。醫院所有合同、協議的管理是否經過了相關的程序,如醫療方面的對外合作項目是否進行了市場調研、成本分析、充分考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因素。二是收款環節的內控制度。收款結算環節是否制定了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情況怎樣,是醫院財務控制環節中的重中之重。如聞名全國的石巧玲案件,就是收款環節沒有設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才使得不法分子有空可鉆。因此,在對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情況審計時,應當采取調查問卷、相應的書面證據等多種形式收集大量的審計證據。三是大型器材購買環節。大型器材的購買環節是否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相應的招投標程序,購買活動的考察、談判與付款環節是否分置等,是購買環節重要的控制措施。通過分析性測試,審查三者之間是否有嚴格的制約與監督關系,三者之間沒有產生制約與監督關系,支出的真實性就值得分析,要進一步審核購買事實是否存在,購買物品的質價比、性價比等都屬于重點審查范圍。四是基建工程決策程序是否規范。單位固定資產的投資程序是否合規,是否經過招投標,購置決策是否經過集體研究,公開操作。有無利用職權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存在,是這一個環節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五是醫用耗材采購以及藥品的采購程序。目前國家對醫用耗材以及藥品的采購都有明確的規定,應重點考察醫院是否設置了相應的規定,以及這種相應的規定是否得到了落實。通過內部控制程序的設計和執行情況的測試,分析有無通過購買耗材和藥品收取帳外回扣的情況存在。

(三)合理確定審計范圍 經濟責任審計不是涵蓋的內容越多越好,審計范圍也不是越廣越好。經濟責任審計應當依據相關性原則,從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經濟責任的性質和經濟責任的大小等方面把握審計重點,切實選擇能準確、客觀、恰當地反映或體現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內容或事項,有效地揭示問題。對重大經濟事項進行審計和調查,不搞面面俱到。不屬于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范疇的部門及其活動或行為,不應列入審計范疇;雖屬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范疇,但審計無法查實或缺乏可操作性的事項,也不應在經濟責任審計范圍之列。同時,根據審計范圍和審計結果,建立科學公正的責任認定標準和評價體系。

(四)紀檢、組織部門密切配合 在經濟責任審計中,象收取租金不入帳、私設小金庫、賬外收取回扣等問題,是審計中最容易出現的風險所在。這些問題通過常規的內部控制測試,或全面的財務收支審計很難發現。針對這種情況應借鑒紀檢監察的取證方法加以實現。這類問題雖然賬面沒有反映,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從群眾反映的問題入手。經濟責任審計是一個涉及面廣、層次高、內容復雜的工作,不只是審計部門一家的事,出現審計手段難以核實的情況和問題時,需要紀檢、組織等部門介入,通過紀檢、組織等手段加以解決。

(五)增加效益審計評價內容 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經濟責任審計中以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為主的審計,已不能滿足對領導干部監督工作的需求。經濟責任審計要增加效益評價的內容,保證領導干部任職期間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要從執行國家財政經濟政策、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制度和社會影響方面判定其合規性、經濟性和效益性。單位的一切經濟活動,包括各項經濟政策的貫徹、制訂和執行,各項資金和財物的接納、調配、管理及使用,重大工程和項目的決策、組織、實施和運作,以及所有涉及到與國有資產有關的一切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都是否遵循了相關的程序和規定。注意揭露由于決策失誤、管理不善造成的嚴重損失浪費等問題,從而為科學評價領導干部提供充分的依據。

(六)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 審計是一個專業技術要求很強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不斷面對新法規、新知識、新技能的行業。要求內審人員不斷學習,提高其政策、業務水平,以便更好地勝任各自崗位,滿足內審工作要求。經濟責任審計雖然從帳務監督審查入手,圍繞經濟責任展開工作,但內審人員僅僅會查帳是遠遠不夠的。內審人員的政策水平、業務技巧以及處事協調的綜合能力,在各個審計環節都起著積極作用。衛生系統內部審計人員提高素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從職業準入入手,選拔綜合素質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充實到內部審計隊伍中來。二是組織高起點、多層次、全方位的職業培訓,使內審人員具有較為廣博的專業知識。不但要熟悉財務會計和審計業務,而且要具備經營管理、工程技術、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多元化、專業知識技能化、技術職稱資格化的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專業隊伍。三是提高內審工作的技術方法,建立審計數據庫。加快審計的網絡化建設步伐,加大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工作力度。四是建立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增強內審人員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引導和督促內審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使經濟責任審計真正發揮其在領導干部管理領域的高層次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明輝:《高級審計理論與實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王風華:《網絡審計風險的防范》,《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7年第3期。(編輯 園 ?。?/p>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審計質量控制存在審計計劃不科學、審計工作底稿不規范、審計人員專業技能不過關、審計結論容易出現偏差等問題。加強審計質量控制,要加強審計基礎工作,全面貫徹審計準則;要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優化審計人員群體結構;要采用科學取證方法,確保審計證據充分正確;要嚴把“四關”,加強審計項目管理。

【關鍵詞】審計質量;質量控制;問題;對策

審計質量控制是審計機關為實現審計目標,規范審計行為,明確審計責任,確保審計質量符合國家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建立和實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總稱,可分為全面質量控制和項目質量控制。隨著市場經濟和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各界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與日俱增,對審計信息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大,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強化監督力度,規范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審計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計劃不科學,審計實施缺乏約束力

審計計劃方案是審計的工作大綱,是審計工作不可或缺、簡化的基礎環節,應體現審計依據、目標、范圍、內容、步驟等要素,對整個審計過程具有約束力。在發達國家,制定一個項目審計計劃的時間要占完成整個項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這說明,在搞好調查基礎上編制一個科學、完整的審計計劃,對保證審計項目高質量、高效率、全面、規范地實施是很重要的。而在我國,許多項目的審計計劃存在三個突出的問題 :一是相當一部分審計人員不搞審前調查,特別是對那些多次審計過的單位和項目,自以為熟悉情況無須調查,殊不知審計對象的機構設置、資金來源、管理方式和核算方法總是處在變化之中,縱然是年年審計也不會一成不變 ;二是雖搞調查但蜻蜓點水不深不細,只了解一些基本的人員、機構和資金總量,而具體到資金來自哪些渠道,資金安排到哪些二級單位,使用財政資金較多的是哪些單位,哪些單位預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最多,財政財務管理方式有些什么變化,有哪些重大開支和特殊開支等等情況,則了解得不夠 ;三是審計計劃簡單,重點不突出,針對性差,和以往的方案大同小異。若不是立卷歸檔必須有方案,一些審計人員可能不去編制審計計劃。這樣一來,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無從考究,所列內容簡單籠統,容易造成人員分工不細、落實具體責任不清、審計目標和標準不明等問題,對實施審計缺乏約束力。

(二)審計工作底稿不規范,審計質量直接受影響

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過程中形成的與審計事項有關的工作及其結果的記錄。它與審計證據是編制審計報告、檢查審計程序合規與否的重要依據,也是形成審計評價意見和審計結論最主要的支持。審計底稿的質量直接決定審計工作的質量。

但是,目前一些審計人員編制審計底稿不規范。突出表現在底稿編制不健全,層次不清。審計證據事實不清楚,定性欠準確,表述不清晰,似是而非,模棱兩可,且沒有匯總項目。審計記錄和審計證據只與審計報告中被審單位的違紀違規問題相對應,而對合規但需審計認定的事項、賬戶所進行實質性測試的過程和結果卻沒在底稿中反映。這樣,對審計方案所分配的工作是否進行了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深度如何,是否達到了所定目標,有關事項是否漏審等等,底稿中無法反映,也不能全面考察。這就對審計結論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留下了風險隱患。

另外,底稿制作的基本要素不完整。內容簡單,也沒有復核監督制度。有的底稿沒有編制者、復核者的簽名,缺少審計人員對所查事項審計質量的監督、評價和處理意見,不符合規范要求。

(三)審計人員專業技能不過關,審計結論容易出現偏差

審計人員僅局限于審查會計資料,不了解被審計單位自身存在的問題、所在行業的情況和被審計單位的業務,難以發現隱藏在背后的錯弊,未能識別重大錯報和漏報。具體表現為:

一是未深入審查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F代審計工作都是在審查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再對其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審查。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機制,確定審計范圍,抓住薄弱環節對其進行審查,既能節省審計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又能抓住關鍵,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有的審計人員在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做評價時,并未對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進行測試,即使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較為理想,但是對被審計單位是否真正遵循這一內控制度,執行的程度如何,并未做進一步了解。某些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力,而審計人員又不能察覺,從而造成了很大的審計風險。

二是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會計資料信息失真。造成會計資料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表象有:會計原始憑證混亂,有白條抵庫現象;會計賬簿、報表失真,如企業收入不真實、成本不真實、虛增利潤、虛減利潤等;有賬無實或資產不入賬,如虛構存貨或其它資產;企業在多間銀行開戶。對于上述種種跡象,一些審計人員卻熟視無睹,取證不到位。

三是被審計單位經營狀況的不穩定。審計人員未對企業從獨立生產到聯合生產、從獨資到合資、改組、兼并、重組等這些新的因素的出現與存在進行核實,從而影響審計結論的正確,影響審計質量。

二、加強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研究

(一)加強審計基礎工作,全面貫徹審計準則

審計基礎工作是指審計從項目的立項、實施、總結等過程進行組織和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加強審計基礎工作,一要嚴格審計項目審批程序。對每項審計業務,都要明確其審計的對象、范圍、內容及時間要求等,做好審前準備工作。二要嚴格審計工作計劃的編制。審前調閱原有的審計檔案,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基本狀況,了解其執行審計結論的情況,以確定審計的范圍、重點和方法。編制審計工作計劃時,審計范圍、內容、目標、步驟、人員責任如何落實等問題應盡可能詳細。三要嚴格審計工作底稿編制程序。要根據審計工作計劃確定的項目內容,逐項逐步編制分項目審計工作底稿,并在此基礎上,按分項目審計工作底稿的性質、內容進行分類歸集,綜合編制匯總審計工作底稿。要嚴格遵守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要求,做到內容全面充分、完整真實、重點突出、觀點明確、條理清楚、用詞恰當、字跡清晰、格式規范,記載的事實應當附有證明材料。要嚴格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建立完善的復核制度,并加強審計終結階段的復核,規范管理。

(二)提高審計人員素質,優化審計人員群體結構

審計質量控制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是人,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是關鍵。因此,要加強審計人員的素質培養。這要求以人為本,深入抓好學習培訓,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具體來說,一要加強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求審計人員德才兼備,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具備德、能、勤、公、廉、儉六個方面的素質。二要定期對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拓展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空間,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更新與業務活動保持同步;并在掌握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了解掌握其他相關專業技術知識。三要加強審計人員的審計責任學習,分清自己審計責任和被審單位的責任,明確在哪些情況下要承擔經濟或法律責任。

(三)采用科學取證方法,確保審計證據充分正確

很大程度上,審計的過程就是取得、分析審計證據的過程。審計結論的恰當性要求其依據的資料和事實(審計證據)達到一定的要求,對其結論要有充分的證明力。合格的審計要求收集充分適當的證據,并恰當地加以評價。這要求制止審計取證中的主觀隨意性。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必須做到事實清楚、準確,要有法律法規依據,要有可以實際收集到的證據。審計人員在取證和選用證據上,要研究和采用科學的方法,注意審計證據相關的取證范圍、取證的全面性。要鼓勵企業積極開發內部控制,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促使審計職能由從前的監督向管理服務延伸,并且利用自身對企業情況較熟悉的優勢,發現問題的根源,提出可行的建議,為企業進一步完善管理服務。

(四)嚴把“四關”,加強審計項目管理

一是計劃關。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突出重點,摸清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資產負債損益、管理等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制訂周密的審計計劃,明確審計目標,細化審計內容,突出審計重點。二是記錄關。審計工作底稿主要記錄審計成果,包括資金來源、收入和支出情況、查出的主要問題。審計底稿則應一事一記,同一類事項可做一個底稿,后面附上原始材料或取證材料。審計底稿由審計人員編制,審計組長審核,并存檔備查。三是復核關。對每一個審計項目從審計工作底稿到審計決定,都要嚴格復核程序、復核權限,進行全面復核和檢查,提出復核意見。四是考核關。每年年初,要對上一年的審計項目從立項到立卷歸檔進行檢查、考核、評比,激勵先進,營造氛圍,以促進審計項目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桂建平.強化審計管理,加強審計質量控制[J].中國審計,2005,(5).

[2l王娟.加強內部拉制,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中國內部審計,2004,(8).

[3]徐偉剛.審計質量控制之我見[J].寧波高等??茖W校學報,2004,(1).

[4]劉俊墚.淺論審計質量控制體系[J].中國審計信息與方法,2003,(9).

[5]袁因,劉駿.審計獨立性與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研究,2005,(3).

【作者簡介】朱震(1952-),男,供職于無錫宜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審計報告的質量控制。

上一篇: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探討論文范文下一篇:云計算在國家審計工作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