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

2024-01-05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內部審計是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統計抽樣作為內部審計實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技術,無論是在有軌跡的控制測試中還是細節測試中都會頻繁應用到。本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統計抽樣的理論基礎以及在金融控股集團內部審計實務中如何開展統計抽樣,最后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探討了大數據時代下統計抽樣審計的方向。

【關鍵詞】金融控股集團 風險管理 內部控制 內部審計 統計抽樣

內部控制是金融控股集團風險管理框架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部審計又是內部控制的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之一。因此,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在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和流程。為了進行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我們通常會采取抽樣審計的方法。

審計抽樣指的是在獲取審計證據的時候,從某類交易或者賬戶余額中選取低于100%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并且需要保證每個抽樣單元都要有被選取的可能性。審計抽樣包括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統計抽樣是指通過從總體中隨機選取樣本,且其樣本結果可以通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理論進行評價和計量,非統計抽樣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每個抽樣單元被選取的概率不一致。非統計抽樣確實能夠節約審計流程的時間和資源,提升審計的效率,但是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施審計人員的經驗和判斷能力,主觀性非常強。統計抽樣則不然,這種抽樣方法能夠比較客觀精確地計量審計風險,控制風險,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在控制測試中,如果控制的運行留下了軌跡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考慮實施統計抽樣的方法來進行控制測試。在對各類交易或賬戶余額及披露的細節測試,乃至實質性分析程序等實質性程序中,統計抽樣也可能會被考慮。

一、統計抽樣的理論基礎

統計抽樣的理論基礎來自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當我們面對大量同質性非常強的審計項目單元時,各項目單元組成的數據可視為服從正態分布并且各個單元隨機且獨立。根據概率論中的大數定律,我們可以通過隨機抽取樣本結果來估計和推斷總體的特征。數理統計理論則補充和深化了概率論的理論,它提供了收集數據和統計推斷的具體方法。

在具體的實務中,統計抽樣的方法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就是屬性抽樣,這種方法通過對總體中某事件的發生率進行推斷,主要應用于控制測試中。定量評價就是變量抽樣,這種方法通過對總體金額進行推斷,主要用于細節測試中。

二、統計抽樣審計的基本步驟

我們在進行統計抽樣的時候,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樣本設計階段、樣本選取階段和樣本評價階段。

(一)樣本設計階段

此階段我們需要確定審計抽樣的目標、確定好抽樣總體的范圍和構成總體的單元項目、準確地定義構成誤差的條件,并根據以上元素確定最佳的審計程序。

在控制測試中,統計抽樣的目標一般是為了能夠獲取公司的某項控制運行有效性的證據。我們在確定該測試的抽樣總體和個體時,應考慮總體的同質性、適當性和完整性,其個體可能是一份文件資料、一個記錄或者數據中的某一行。我們應該依據自身的專業性,預估和選取能夠顯示被測試控制運行情況的最合適的內部控制特征,并定義誤差條件??刂茰y試的實施通常發生在期中,我們可能有必要針對剩余期間獲取足夠充分的證據。

在細節測試中,測試目標一般為獲取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的金額的正確與否的證據??傮w范圍可能是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的部分項目或者所有項目,而抽樣單元項目可能是實物項目或者貨幣單元。在實施細節測試時,如果總體的變異性大,通常需要根據總額對總體進行分層,以使審計資源偏向于金額更大的項目中。我們需要提前確定哪些情況會構成錯報,以定義誤差條件。

(二)樣本選取階段

樣本選取階段主要是要確定選取樣本的方法和樣本的規模。

統計抽樣選取樣本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隨機數表法、系統抽樣和分層抽樣。(1)隨機數表法指的是首先對總體范圍的各個項目進行一對一的編號,然后在計算機生成的隨機數表中選擇一個比較隨機的起點和一個路線,依次查找,選中號碼所對應的總體范圍項目就是選取的樣本項目單元。(2)系統抽樣法指的是先確定選樣間距和起點,然后從總體中等距離地按順序選取樣本。(3)分層抽樣法在前面兩種方法的基礎上改善了一步,就是首先針對總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若干子總體,然后在子總體中采用前面兩種方法進行抽樣選取樣本。

確定樣本規模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1)可接受的抽樣風險。在控制測試中,可以接受的抽樣風險指的是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而在細節測試中,可以接受的抽樣風險指的是可接受的誤受風險??山邮艿某闃语L險與樣本規模的大小通常是反向變動的關系。(2)可容忍誤差。在控制測試中,可容忍的誤差指的是可容忍偏差率,在細節測試中,可容忍的誤差指的是可容忍錯報??扇萑陶`差與樣本規模的大小通常也是反向變動的關系。(3)預計總體誤差。在控制測試中,預計總體誤差指的是預計的總體偏差率,而在細節測試中,預計總體誤差指的是預計的總體錯報。預計總體誤差與樣本規模的大小通常是同向變動的關系。(4)總體變異性??傮w變異性指的是總體的某個特征在各個項目單元之間的差異程度,一般在細節測試中才需要考慮??傮w變異性與樣本規模大小一般成同向變動的關系。(5)總體規模。樣本規模幾乎不會受到總體規模的影響,除非總體范圍很小的情況下。

(三)樣本評價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根據數理統計理論進行統計推斷,根據樣本的誤差來推斷總體的誤差,進而形成最終的審計結論。在控制測試中,應該根據抽取樣本的誤差率來推斷總體偏差率,然后將推斷的總體偏差率與可容忍偏差率進行比較。如果總體偏差率加上抽樣風險的和大于或者等于可容忍偏差率,那么總體不能接受;如果總體偏差率加上抽樣風險的和小于可容忍偏差率,那么總體能被接受。在細節測試中,應該根據抽取樣本的錯報推斷總體的錯報,扣減被審計單位已經更正的錯報后,將調整之后的總體錯報加上抽樣風險,然后與該類交易或者賬戶余額的可容忍錯報比較。若調整之后的總體的錯報與抽樣風險的和大于或等于可容忍的錯報,那么不能接受;若調整之后的總體錯報與抽樣風險的和在可容忍的錯報值域范圍以下,那么可以接受。

三、大數據時代下的統計抽樣審計

大數據時代下,云計算等計算機技術的出現為人類掌控數據提供了有力支持。雖然大數據的商業應用在互聯網企業已經有所體現,但是目前在國內依然處于初步階段。我認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數據的概念還沒辦法完全顛覆統計抽樣的理論,大數據的分析和統計抽樣技術還并不會產生矛盾。金融控股集團在內部審計實務工作中,仍然有必要從數據處理的效率和成本出發,進行適當的統計抽樣。

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管理工作比一般的金融機構更加復雜,內部審計作為其風險管理工作中的必備環節,統計抽樣審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在內部審計工作實務中,結合大數據時代的背景,利用計算機處理技術開發更合理、更有效率的抽樣統計審計技術。

參考文獻

[1]陳希孺著.《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

[2]余玉苗.《審計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統計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已是高校非統計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我國高校非統計專業的統計學教學現狀令人堪憂,因此,加強非統計專業的統計學課程教堂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從教學內容、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課程考考核五方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非統計專業;統計學;教學改革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第3篇

一、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的定義

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其目的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

二、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相互促進、相互滲透

(一)在過渡階段內部審計機構可履行內部控制部門職責

根據財政部對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實施中相關問題解釋,一般情況下企業應當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及日常工作,對于少數企業受制于崗位編制、專業人員等條件限制,目前尚不具備成立專門的內部控制管理機構的,可暫將內部控制管理職能劃歸現有機構。筆者認為在過渡階段將該職能劃歸內部審計部門較為適宜。

從內部控制部門的職責來看內部控制部門的職責包括制定內部控制手冊并組織落實、確定各職能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權利和義務、指導內部控制與其他經營計劃和管理活動的整合等等。內部審計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重要環節較為了解,容易發現缺陷和舞弊行為,并能有針對性的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有利于內部控制手冊的制定。

內部審計機構為了保持其獨立性和客觀性,一般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但有權參與企業有關經營和財務管理決策會議、研究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等,因此內部審計機構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部門職責等有較為全面客觀的認識,所以在過渡階段如果由內部審計機構履行內部控制部門職責,內部審計機構可憑借其對企業全面客觀的認識組織落實、確定各職能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權利和義務、指導內部控制與其他經營計劃和管理活動的整合,同時有利于降低內部控制建立的成本,避免重復勞動。

(二)內部審計的設立是內部控制建設的必然要求

根據美國C0S0發布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內部控制包括五要素,分別是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

內部審計是內部環境的構成要素之一

1.內部環境包括治理環境、內部審計、企業文化等等,因此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建設必須根據法律法規規定設立獨立的或兼職的內部審計部門、配備內部審計人員。

2.內部審計涉及風險評估的全過程。

企業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可聽取內部審計人員依據專業知識和獨立地位提出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以選擇合理風險應對策略減少企業運營中的風險。且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控制的審計時需要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

3.內部審計促進了控制活動的有效執行。

企業采取各項控制活動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而這些控制活動正是內部審計的重點之一。內部審計通過物資采購審計、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等對各項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審查,為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保駕護航。

4.內部審計的結果是信息與溝通的重要內容。

內部審計機構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管理審計、舞弊的檢查與報告等審計結果是與企業內部控制相關的內部信息,需要在企業內部進行有效溝通,同時信息系統本身也是內部審計的內容之一。

5.由內部審計機構進行的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即是內部監督。

內部控制審計包括由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和由企業外部的注冊會計師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由內部審計機構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即是內部監督。

內部審計機構通過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向企業的有關管理層報告。

(三)內部審計為注冊會計師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提供了可選擇的基礎資料

由注冊會計師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和由內部審計機構進行的內部控制審計在審計主體、審計目標、審計結論等方面存在不同。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可判斷是否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利用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當然,注冊會計師利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并不影響其對審計結果獨立性的承擔。

(四)內部控制為內部審計創造了良好的企業環境

1.內部控制為內部審計提供了良好的審計環境。

內部控制貫穿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獨立監督和評價企業行為的內部審計也在其中。有效的內部控制有利于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為內部審計創造良好的審計環境。

2.內部控制豐富了內部審計的內容。

內部控制要求企業建立的“三重一大”事項集體審批制正是內部審計機構進行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重點。內部控制中關于資金活動的控制、采購業務的控制、工程項目的控制等內容也是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在進行經濟性審計等審計工作時的審計重點。且內部控制本身也是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

3.內部控制保障了內部審計結果的有效利用。

內部審計是通過審計行為檢查發現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風險,促使企業管理層重視并制定相關整改措施降低風險。內部審計的結果需在企業內部進行溝通,并通過完善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落實整改措施。

三、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滯后,員工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由于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開展較晚,很多員工認為與己無關,對體系建設消極對待,形成了體系建設滯后的局面。對此,首先應通過參加體系培訓班等方式提高企業高管人員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其次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內容采取交流宣貫會等形式傳遞給內部各管理層和全體員工,以點帶面,推動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在企業的全面開展。

2.不相容職務在企業集團本部得到較好執行,在其下屬單位則存在偏差。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跨地區、跨行業的企業集團發展迅速,同時也帶來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問題。企業集團本部由于分工明確,能較好遵守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但在其下屬單位出于節約成本原則在組織機構設置時未考慮不相容職務、或下屬單位執行不到位,違反了內部控制的要求。企業集團在組織機構設置時需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對關鍵崗位的不相容職務堅決執行,對管理人員定期輪崗;同時也可在聘請事務所審計時聽取事務所的相關建議。

3.內部控制制度固態化,未能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有的企業雖已建立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影響企業的經營方式、經營重點、經營領域等發生變化。若內部控制制度不隨之發生變化,則不適用的內部控制制度只能是一紙空文,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企業應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變更,以更符合企業的需要。

(二)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差,內部審計人員能力有待提高。

現代企業一般都按要求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配備了內部審計人員。但內部審計與其他職能部門屬于平行關系,無法保持其獨立性。內部審計機構應當接受企業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的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機構的負責人應直接向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負責,以確保其獨立性?,F行內部審計人員多由原財務人員轉變而來,擅長的是會計知識,缺乏的是審計技能的配備,因此影響了審計的質量。內部審計人員應加強后續教育,提高其職業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確保審計質量。

2.內部審計有關的法律法規較少,且已有的法律法規側重于審計實務的操作規范及內審人員的約束性條款,對內部審計人員保護的相關條款較籠統,可操作性不強。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及有關的地方法規、部門規章及內審準則等。這些法律法規一般都側重于規范內審實務操作、內審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等,對于內審人員的保護性條款僅僅提到“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障礙和打擊報復”,對內審人員的保護做到了“有法可依”,但違法時不知如何究,因此建議細化對內審人員的保護性法律條款,完善內部審計的法律環境。

3.內部審計機構在完成審計項目,出具審計報告后較少運用外部評價,不利于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

內部審計機構根據審計計劃運用審計程序實施審計過程,形成審計建議和結論后,給被審單位出具審計報告,這是當前企業內部審計的一般流程。企業出于成本效益原則出發或其他原因,在出具審計報告后較少運用內部審計質量的外部評價,不利于審計質量的提高。企業可委托注冊會計師、專業咨詢公司或其他組織的內部審計師每3~5年開展一次內部審計質量的外部評價,內部審計機構根據外部評價結論采取措施,改善管理提高內部審計質量,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同時作為現代企業制度中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手段,兩者職能上有重疊、實施上有差異。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從企業內部的不同方面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風險,提高企業的“自身免疫力”,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首都機場餐

飲發展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統計學與多學科的相互滲透使得傳統的簡單性教學原則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出來.本文是在法國當代思想家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所提倡的復雜性科學視野下,討論用聯結經驗的方法進行統計學教學的一點思考.

【關鍵詞】統計;創新;聯結;經驗;腦科學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和科研項目.基金號:JAT160383.

一、引 言

如何在課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學?從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創立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以來,在格思里、赫爾、斯金納等的影響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刺激,把伴隨的有機體行為看作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在最大限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對教育而言,這種建立在刺激與反應聯結上的教學模式,只強調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視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忽略了人腦的認知行為與動物的區別,訓練雖然可以調整人的行為反應,但卻忽略了人們對未來意外事件的理解力.隨著腦科學中有關人的高級認知機制研究成果的呈現及人們對學習本質的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創設網絡式聯結為導向、基于情境學習和情境認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模式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心理學、人工智能、人類學等領域研究者的關注.

腦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是個并行處理器.在學習中,人腦會對有意義和無意義的信息與場景做出不同的反應.僅存在于記憶中的事實沒有意義,但當事實與復雜卻熟悉的經驗聯系起來時就產生了意義,這樣,新的信息就與我們已經知道和掌握的信息聯系在一起了.人腦復雜的模式化核心特征對教學提出:優秀的教師不只是為測試而教.而是會利用學生帶到班上的背景和信息來展開教學,這些背景與信息包括他們與家長的經驗、力量和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領悟他們自己和生活,浸潤在學科當中,其經驗的拓展和心理的升華也隨之開始.對于統計學這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如何在教學中利用聯結將統計的方法和思想“編排”到學生對已有客觀世界的體驗中?如何恰如其分地結合一些實驗和例子將統計學內化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如何培養學生運用統計學的思想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當今社會對創新人才日益高漲的需求下,每一位任課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往往只滿足于對定理、公式的陳述與證明,以及對技巧的應用,照搬課本內容.這樣容易造成數學孤立于生活經驗,與現實失去聯結,完全變成了冰冷冷的教條.這種教學實際上是過分強調記憶——對定義、公式和定理或者是對解題技巧的記憶.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失去了主體地位,只是被動地吸收、消化,學習興趣不高,沒有積極性,更談不上知識的創新與運用.關于統計的教學方法,已經有很多討論,比如案例教學、“辨誤”教學、啟發教學、討論教學,這些方法為統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但是鮮有具體討論如何利用聯結進行創新性教學的嘗試.事實上,從約翰·格蘭特(John Graunt)清點倫敦的死亡人數,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死亡表開始,統計的方法與理論就在為人們提供便利,并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不斷發展.教材中所呈現的定義、公式和定理是眾學者在幾百年來對客觀世界的觀察、體驗的基礎上抽象出來的套裝知識,每個定義、公式和定理都有其產生背景及在現實中的應用.因此,改進教學方法的首要任務就是設計編排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不僅要講定義、公式、定理,還要適當地引入背景知識,從而將教材中的套裝知識與學生的主體經驗聯結在一起,盡可能地將教材中冰冷冷的知識骨架轉化為有血有肉的、被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象.這樣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并為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統計的思想方法去發現、思考、解決身邊或社會上的問題打下基礎.接下來,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筆者總結了教學中常用的幾個例子,希望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借鑒.

二、案 例

首先,統計有什么用?我們可以引入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在非洲草原上如果見到羚羊在奔跑,那一定是獅子來了;如果見到獅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發怒了;如果見到成百上千的獅子和大象集體逃命的壯觀景象,那是——螞蟻軍團來了!

這個寓言實際上就蘊含著統計推理的基本過程:觀察現象——做出推斷.統計中的觀察是通過試驗收集和分析數據(觀察現象),從而對研究對象的客觀規律做出合理的估計和判斷.

1.隨機抽樣

隨機抽樣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看看餃子是否煮熟了,就隨便撈一個嘗嘗,這就是隨機抽樣.在隨機抽樣中,樣本的抽取要滿足隨機性,否則,將影響試驗結果的客觀性,從而導致試驗失敗.比如美國的蓋洛普民意調查機構,其創始人喬治·蓋洛普在1932年成功地預測出其岳母將在州政府秘書的競選中獲勝.接著在1936年及其后的兩次總統選舉中都正確地預測出獲勝的一方.但是在1948年的總統選舉中,對誰將接任羅斯福成為下一任總統時,基于50000人次的調查,預測杜威獲勝.但實際結果是杜魯門獲勝.民意測驗出了什么問題?真實情況是,1948年的民意調查訪問人員選擇了過多的共和黨人.這是因為共和黨人較為富裕,受過較好的教育,住在較好的街區,較易接受訪問,所以訪問人員喜歡采訪共和黨人,這就造成了民意測驗中偏向共和黨的現象.

現在,蓋洛普民意測驗仍然享譽全球.在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出現非常頻繁的問題有:誰是最受人們贊美的人?男人是否會選擇健康又美麗的女人?而蓋洛普民意測驗中最熱門的十大問題是:為什么人生在世會有患難?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醫治所有的疾???世界上為什么有罪惡的存在?人類會迎來永久的和平嗎?人與人之間會彼此相愛嗎?世界末日何時來臨?我和自己的家庭能有什么樣的未來?人死后還有生命嗎?天國會是什么樣子?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加淳樸高尚的人?

抽樣調查問題的核心便是抽樣,抽樣的原理很簡單,但是很多“謊言”就是出自看似簡單的抽樣.比如曾經在美國的《時代周刊》上有這么一條信息:1924級的耶魯畢業生平均年收入有25111美元.這在當時可是絕對的高收入了.那么,我們是馬上驚呼耶魯畢業生真棒,還是應該質疑一下它的真實性呢?它的調查樣本是什么?經過了半個世紀他們能找到所有1924級的耶魯畢業生嗎?或許只是用了抽樣調查.那么它的這個抽樣調查是真的具有代表性嗎?它能聯系到的只是那些功成名就的畢業生吧,那些在畢業生通訊錄上被注明“地址不詳”的迷路小羔羊呢?就算它的抽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所有接受調查的畢業生,說的都是真話嗎?會不會因為虛榮或是逃稅而說假話?即便這所有都是真的,那么這個收入平均數的類型是什么?是均數、中位數還是眾數?

在數據泛濫的時代,真實的信息與噪音同時存在,我們要學會運用統計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分析思考,去偽存真,分辨出其中隱藏的謬誤之處,從而更加客觀地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再比如“辛普森悖論”:英國統計學家辛普森(E.H.Simpson)在1951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在分組比較中占優勢的一方,可能在合并后的總評中成為失勢的一方.比如:1991年美國航空協會收集阿拉斯加航空和西美航空飛經5個機場的誤點數據如下表.

阿拉斯加航空在所有5個機場都更為準點,但總體上卻是西美航空公司更為準點!類似的問題還可能出現在學校招生比例、職場的錄取率等問題中.辛普森悖論被人們稱為是“投向統計學的炸彈”,無可挑剔卻讓人難以接受.然而探究其數學實質,不難發現,其詭異的外表下,內部卻十分簡單:

分數ba>fe,dc>hg,但分數b+da+c未必大于f+he+g.

這就告訴我們對于總體現象,要仔細研究細節,不要輕易下結論.

2.假設檢驗思想與貝葉斯理論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是依據概率論中的小概率原理,應用概率反證法,通過觀察小概率事件是否發生來判別關于總體的假設是否正確.小概率的事件在一次試驗中幾乎不可能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那么我們就認為原假設值得懷疑.關于這個思想可以引入一個古代的故事:

魏晉名士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路邊一棵李子樹上結滿了李子,多到把樹枝都壓彎了.許多小朋友爭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這李子樹就長在路邊卻結了那么多果實,其果實必定是苦的.”后來別人摘來果實一嘗,果然如此.

在這個故事中,王戎就引用了概率反證法.假設路邊的李子是甜的,那么樹上有這么多李子應該是小概率事件,既然小概率事件發生了(即李子多到把樹枝都壓彎了),那么就懷疑原假設,即認為李子是苦的.

統計中的假設檢驗利用的就是概率反證法.關于假設檢驗的方法,《女士品茶》一書中有這樣的例子:在英國劍橋一個夏日的午后,一群大學的紳士和他們的夫人們,還有來訪者,正圍坐在戶外的桌旁,享用著下午茶.在品茶過程中,一位女士說:“奶茶是先放紅茶還是先放牛奶,味道完全不一樣,我一下子就能品嘗出來”.在場的一幫科學精英們對這位女士的“胡言亂語”嗤之以鼻.這怎么可能呢?他們不能想象,僅僅因為加茶加奶的先后順序不同,茶就會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嗎?然而,這個問題引起了在座的一位先生的興趣.他提議做一項試驗來檢驗如下假設是否可以接受.

假設:該女士無此種鑒別能力.

他在女士看不到的地方準備了10杯分別利用兩種方法沖泡的奶茶.結果那位女士竟然正確地分辨出每一杯的沖泡順序,那么我們是否拒絕假設呢?這位先生的想法是:如果假設是真的.那么,每次猜對的概率都是0.5,10次都猜對的概率是2-10,顯然是小概率.小概率事件發生了,于是拒絕原假設,即認為該女士有此種鑒別能力.

在生活中,對小概率問題人們一般不會擔心.“杞人憂天”就是將普遍共識是小概率的事件的概率放大的結果.實際上,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偏見,所以對事件發生的概率的估計各不相同,這些估計與客觀概率的差距大小不一.貝葉斯理論告訴我們,盡管我們的信念使我們對事件的預測永遠做不到完全客觀、合理或是準確.不過,我們可以不斷收集證據,一步步調整對事件的預測,使之一步步靠近事件的真相.我們可以簡要地描述一下貝葉斯理論:對于事件A,假設我們原來認為它發生的概率為P(A),如果我們觀察到事件B,那么在事件B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將事件A發生的概率調整為:

P(A|B)=P(B|A)P(A)P(B|A)P(A)+P(B|A)P(A)

其中,P(B|A)為在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P(B|A)為在事件A沒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一般地,我們稱P(A)為先驗概率,而在事件B基礎上調整得到的概率P(A|B)為后驗概率.

實際上,貝葉斯理論當初是用來表達貝葉斯的哲學觀:上帝是完美的,他創造自然是有章可循的,我們可以通過近似值一點點地模擬并認識宇宙.收集的證據越多,就越接近真相.貝葉斯的朋友在向眾人呈現《機會的學說概論》時舉了一個“人”的例子:作為第一個出現在這個世界的人,第一次看見日出時并不知道日出是必然還是偶然現象.然而隨著日后每一天的日出,他信心一步步增強,直到最后他預測每天太陽升起的概率是100%.

再比如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2001年9月11日清晨,當人們從夢中醒來時,大部分人都想不到恐怖分子的飛機會撞向曼哈頓世貿中心大樓.但是,世貿中心第一次遭受襲擊后,人們才意識到這也許是一次恐怖襲擊.直到第二座高樓被襲擊之后,人們才相信確實遭遇了恐怖襲擊.

貝葉斯定理可以解釋這一過程.比如,在第一架飛機撞擊大樓之前,我們預測曼哈頓的高樓遭遇飛機撞擊的概率只有1:20000或0.005%.當然,我們還是會認為世貿中心意外遭遇飛機撞擊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人們靠經驗也能準確地預測出0.005%這個數字:9月11日之前的25000天,雖然一直有飛機盤旋在曼哈頓的上空,但是只發生了兩次這樣的意外事故:一次是1945年的美國帝國大廈事件,另一次是1946年的川普大廈事件.這樣看來,此類意外事故發生的概率只有1∶12500.在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大樓的那一刻,用貝葉斯定理計算(見表),發生飛機撞擊事件的概率便會從0.005%劇增致38%.

接下來,我們看看第二次襲擊發生之后,由貝葉斯定理得到的遭遇襲擊的概率會變為多少.這次,38%是先驗概率.這時根據貝葉斯定理得到的遭遇恐怖襲擊的概率就變成了99.99%,這就表示恐怖襲擊一定會發生!

先驗概率恐怖分子架機撞擊曼哈頓世貿中心大樓的初始概率預估P(A)38%

新事件:第二架飛機撞擊世貿中心大樓(B)恐怖襲擊下,飛機撞向曼哈頓世貿中心大樓的概率P(B|A)100%不是恐怖襲擊下飛機撞向曼哈頓世貿中心大樓的概率P(B|A)0.008%后驗概率在第一架飛機襲擊世貿中心大樓的情況下,恐怖襲擊發生的概率P(B|A)P(A)P(B|A)P(A)+P(B|A)P(A)99.99%

美國的烏爾加利斯作為當今世界頂級的賭徒就是成功利用貝葉斯定理的一個很好的范例.他特別喜歡看NBA比賽并投注.每年從11月至下一年6月,烏爾加利斯每晚都會觀看NBA,每次看5場,分別由5臺電視機同時播放.事實上,幾乎所有的NBA比賽他都看過——不論是直播還是錄播.除此之外,他還經營著一家球探服務機構(本質上來說其實是為他自己服務的),雇用了一些助手,讓這些助手將每個球員在每場比賽中的防守陣形繪制成圖,這種做法給烏爾加利斯帶來的好處就連很多NBA球隊都望塵莫及.他關注了幾十名球員的微博,仔細查看每140個字符的微博內容,試圖從中找出關聯信息:若某位球員在微博上說自己那晚晚些時候會去某個夜總會,則這位球員的心思很可能根本就沒在比賽上.他也很關注球隊教練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的話,比如,如果某位教練說,他希望他的隊伍“學習進攻”或者“練好籃球基本功”,那可能表明他希望放慢比賽的節奏.

烏爾加利斯靠著這些小秘密,即使年景比較差的時候也能賺上100萬美元,年景好的時候,可以賺上三四百萬美元.他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貝葉斯思維上的,不斷尋找證據,那么你的預測會越來越接近客觀現實.這種思想反映在參數估計里,就形成了貝葉斯估計方法:在已知總體分布的情況下,貝葉斯學派認為待估參數θ可以看作隨機變量,在得到新的樣本信息之前,人們對θ的認知是先驗分布π(θ),在得到新的樣本信息X后,人們對θ的認知為π(θ|X),稱為后驗分布,它的計算公式是:

π(θ|X)=h(X,θ)m(X)=p(X|θ)π(θ)∫Θp(X|θ)π(θ)dθ

其中p(X|θ)為總體的條件分布,它集中了總體、樣本和先驗中有關θ的一切信息.其計算公式就是用密度函數表示的貝葉斯公式.由此得到的后驗分布π(θ|X)是用總體和樣本對先驗分布做出的調整方法,要比π(θ)更接近θ的實際情況.

綜合起來看,則好比是人類剛開始時對大自然只有少得可憐的先驗知識,但隨著不斷的觀察、實驗獲得更多的樣本、結果,人們對自然界的規律摸得越來越透徹.所以,貝葉斯方法既符合人們日常生活的思考方式,也符合人們認識自然的規律,因而經過不斷的發展,最終占據統計學領域的半壁江山,與經典統計學分庭抗禮.

法國當代思想家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寫的《未來教育所必需的七種知識》指出,教育的一個黑洞就是人們教授確定性,然而需要教授的恰恰是不確定性.今天,所有偉大的科學,從微觀物理學到人類進化學都成為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之間的賭博.在所有領域,特別是人類歷史領域,必須講授出人意料的事情.“在這個昏暗的世界,我們被迫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海洋上航行,時而穿行于確定的群島之間,這就是人類的冒險.今天,我們知道這是未知的冒險,我們需要一種教育,能幫助我們面對這個冒險而不氣餒”.

總之,統計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或“工具”,也是一種思維模式;不僅是一門專業學科,也是一種文化;不僅是一些知識,更是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在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與噪音的大數據海洋中,對統計學的正確使用可以幫助我們在各種冒險中獲得創新與創業的先機.

【參考文獻】

[1]雷納特·N.凱恩,杰弗里·凱恩.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M].呂梅海,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趙煥光,章勤瓊,王迪.真理相遇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3]朱辰辰.關于《信號與噪音》的翻譯實踐報告[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4]茆詩松,周紀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達萊爾·哈夫.統計陷阱[M].廖穎林,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內部統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立和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作為規范管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是醫療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文章著重從醫院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入手分析了醫院現行內部控制執行中的缺陷并就此提出了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審計方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醫院 內部審計 內部控制制度

醫院內部控制制度是指醫院為了保證醫療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醫院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財務收支合法、財務報告及會計信息真實,預防、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組織和考核經濟活動,提高工作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醫院內部所采取和建立的各種措施和辦法的總稱。醫院作為社會系統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公益性與經濟性,為社會提供優質和經濟的醫療服務成為當前醫療改革的趨勢。醫院的公益性由國家制定政策來保障,經濟性則由醫院本身的管理來實現,經濟要發展,必須加強和完善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堵漏除弊。因此,建立和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作為規范管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成為醫療機構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目前各醫院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基本業務內部控制可以說是有章可循,但有相當一部分醫院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遠遠落后于現實需要。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不夠嚴肅和認真,使得內控制度不夠完善,面對醫院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內部控制系統的相關制度沒有適時做出相應的補充和調整,墨守成規,缺乏科學的管理控制方法,也給內部控制的實行帶來了影響。一些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雖完善,但執行效果不佳,其原因在于未能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制度??傊?,如果能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來監督和限制違反內部控制的行為,良好的控制就能得到維持,就能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內部審計的定義和特點恰恰決定了內部審計起到了這個關鍵作用。醫院內部審計的定義可以從幾個方面予以理解:醫院內部審計的主體是醫院自己設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或內部審計人員;內部審計的性質是對醫院內部活動的一種評價活動;內部審計的評價對象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醫療活動的效益性及醫院經營活動的風險性等幾個方面??偟膩碚f,內部審計有助于強化醫院內部控制、改善醫院風險管理、完善醫院治理結構,促進醫院目標的實現。內部審計既是醫院內部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對醫院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在整個內部控制體系中,內部審計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可以從一個更高層次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是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有效發揮其應用的主要保證。

一、醫院常見的內部控制缺陷表現

1.控制環境松懈。醫院內控環境是充分有效的內控制度建立和執行的基礎。但是目前大多數醫院仍習慣于行政指揮,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辦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重錢輕物,重收入管理輕支出管理,重醫療技術建設輕財務管理,重事后監管輕事前事中控制,致使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其對整體的調控作用。

2.風險意識淡薄。大多數醫院風險理念不強,只在個別方面(如:醫療方面)建立了風險預警機制, 但在醫院規模的擴大、就診人次的增加、基本建設的投入等重大決策上和資金的管理控制上,缺少科學的、合理的可行的論證,從而使風險投資缺乏嚴格有效的投資決策審批機制。

3.控制方法不當。對內部控制中的責任劃分、獎懲辦法都缺乏科學性,某些不相容職務沒有相互分離,沒有明確審批人的權限和經辦人的職責,沒有嚴格的授權批準控制,對醫院經濟業務全過程沒有必要的監督檢查,對醫院業務活動中的重要信息沒有嚴格和及時的內部報告制度。

4.信息溝通不流暢。醫院應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控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醫院內部、醫院與外部有效地溝通,有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然而有的醫院雖然建立了信息系統,但在實際工作中未能發揮其作用,各部門在管理中相互獨立,信息不能共享與溝通。如會計系統和實物資產管理系統相互獨立,使實物資產管理控制失靈,不能保障資產安全。

5.監控乏力。內部審計部門在評價醫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進建議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多數醫院領導對內部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一,內部審計部門權威和獨立性不夠,使內部審計機構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缺乏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個別評價和持續監控,以及缺陷糾正和改進機制。

二、內部控制缺陷的危害性

一是降低醫院經營管理效率;二是會計信息失真;三是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四是成本費用失控,潛在虧損增加;五是不利于醫院發展戰略的實施。

三、內部審計在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審計上的措施

1.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基本依據。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基本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以及醫院內部規章制度和內部授權等。內部控制制度審計應在本醫院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由審計部門組織實施。

2.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基本內容。(1)責任控制制度。責任控制制度是以確定經濟組織內部各部門、各環節、各層次及其人員的經濟責任為中心的內部控制制度。它由工作崗位責任制和各部門、各環節、各層次的責任制兩方面組成。這種制度主要是檢查各種崗位責任制賦予各職能部門和經辦人員的責任是否達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的目的。(2)內部牽制制度。內部牽制制度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可靠性及保護財產而形成的一種制度。主要是檢查所涉及的經濟業務的處理,是否建立了相應規章制度,不相容職務是否分離;每項經濟業務是否經過授權、主辦、核準、執行、記錄和復核六個步驟,以防止差錯、舞弊的發生。(3)會計控制制度。會計控制制度是指經濟組織為了保證會計數據的正確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種憑證的記錄、傳遞,資金的使用,債權債務反映,會計報表編制等各個環節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主要是通過帳證、帳帳、帳表之間的相符關系,檢查會計數據的可靠性;通過帳實核對檢查帳實是否相符,以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通過嚴格的復核審批制度,以保證會計業務處理的合法性;通過定期編制計算平衡表檢查所有數據的正確性等。(4)經營方面各個循環系統的控制制度。它是經濟組織內部為實現經營目標而實現生產經營和管理所必須經過的環節和業務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購銷控制、物資控制、生產經營過程的控制制度等。通過檢查這些環節的控制是否嚴密,反映企業是否能正常地進行經營活動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5)財產、憑單管理制度。財產、憑單管理制度是為了確保經濟組織的財產和各種憑證單據而建立的控制制度,它包括財產管理責任制和憑證單據管理責任制兩部分。如財產物資的保管、清點、驗收、領用、計劃、預算、合同、單據等各個環節,都應實行專人管理,以保證財產物資安全和完整。

3.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手段和方法。(1)了解和描述內部控制制度。這一步驟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定手段,了解被審單位已經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的情況,并對其進行描述。

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進行了解,這一步驟可以通過查閱有關規章制度、方針及政策等文件,查看組織機構系統圖,詢問有關人員進行實地觀察、查閱前期審計報告或審計工作底稿等手段來實現。它為描述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奠定了基礎。描述反映企業內部的制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書面說明法。即將所了解掌握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實際情況完全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來。首先通過收集和查閱醫院各項制度、經濟資料、機構設置、醫院經營基本狀況,了解醫院概況。然后按不同的業務經營環節,分別說明各個業務處理環節上應完成的各種工作,辦理業務所填制的各種憑證,有關人員所管的記錄和實物,以及他們的職務分工情況等,表述控制點存在情況。

調查表法。審計人員將需要調查項目的內容,列出提綱,編制出特殊格式調查表,逐一向有關人員進行詢問,做成記錄,或將編制出特殊格式調查表發給有關部門,先由他們填寫,再由審計人員審查核實。

流程圖法。流程圖法是指用圖解形式來描述業務程序及其控制點,顯示有關控制環節和憑證記錄的產生、傳遞、檢查、保存及其相互關系,便于直觀地表現內部控制制度實際狀況的一種方法。

上述三種方法,并非孤立應用,相互排斥,在描述某一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時,可對不同業務環節使用不同的方法,三者結合使用,往往比采用一種方法效果更好。

(2)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目的是在了解和描述內部控制缺席的基礎上,應就內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進行評價,評價內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初步形成意見和建議。對內部控制制度要進行有效的評價,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健全性。評價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則,具體內容主要有:在各個需要控制的環節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緊密銜接,并建立了必要的檢查監督機制。二是實用性。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單位的實際情況,是否得到遵循,不切實際的照搬照抄,一套模式,必然會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三是協調性。評價內部控制制度與本單位的總體目標是否一致,各個控制環節是否緊密協作,各項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四是經濟性。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如果控制措施所帶來的效益大于其實施成本,可認為該措施是可行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考慮經濟性而不顧及健全性,兩者應兼顧??傊?,對醫療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要綜合運用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模式,運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

(3)測試評價內部控制制度。這一步驟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評審,也就是根據對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經濟業務所發生錯弊的檢查、分析,作出內部控制制度有效程序的評價,并結合驗證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評價,最后對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業務的可予信賴程度作出判斷。內部控制制度測試分為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兩種類型。符合性測試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況進行檢查評審的活動。其目的是測試執行情況符合制度要求的程度。實質性測試是對被審單位的經濟信息、各種數據進行審核檢查的活動,其目的在于驗證、評估信息本身的合法性、真實性。這兩種測試方法的聯系主要是他們在評審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能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內部控制制度測試的一般步驟是:(1)檢查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經濟業務并對檢查所發現的錯弊逐一作出記錄。(2)分析審查樣本中發現的錯弊的性質和原因。(3)根據錯弊的情況,結合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完善程度的評價,對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執行其業務的可予信賴程度進行判斷。(4)寫出內控制度的測試情況報表。

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測試一方面是對各項制度本身是否健全、合理進行評價,并且指出其薄弱環節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對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即評價已有的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實際執行情況和功能。最后把評價測試分析的結果,列入審計工作底稿,寫出內部控制制度評審報告,交單位有關負責人簽字認可。

上述三步驟,構成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程序,是實施階段審計程序的組成部分。審計部門負責把鑒定的控制缺陷和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報告給本單位主管領導。審計報告的內容包括基本情況、存在問題、產生原因、整改意見及綜合評價。

審計部門提出報告由本單位主管領導簽發后,有關部門應限期改正,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必要時審計部門進行后續審計。

參考文獻:

1.張建立.淺談醫院現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完善措施.財經界,2010(1)

2.段強.論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手段與方法.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1(4)

(作者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廣西百色 533000)

(責編:紀毅)

上一篇:企業持續發展論文下一篇:企業稅收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