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

2024-01-03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主體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表現為對話的目的以傳授知識為主,幼兒主體性缺失,對話的過程缺乏相互理解。師幼對話從主體性轉向主體間性將回歸幼兒為本的教育初衷,彰顯教師的生命價值。在主體間性視域下,我們應以師幼共同發展為對話目的,以雙向建構和整合為對話方向,以相互理解為對話過程。

【關鍵詞】主體性;主體間性;師幼對話;哲學轉型;實現路徑

“師幼對話”是指教師和幼兒之間以幼兒園的生活、游戲和教學為話題,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也是師幼之間進行情感交流并達成共識的過程?!?〕師幼對話強調對話雙方的共同在場和相互包容。然而事實上,師幼對話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受主體性哲學的影響,師幼對話面臨著教師的追求過分功利化、師幼在對話地位上的失衡、教師的引領不足等問題?!?〕主體間性視域的提出有力地破除了師幼對話中“主體—客體”二元對立的對象性關系,強調主體雙方“你”和“我”的共同在場、相互理解。本研究擬探討主體間性視域下師幼對話的哲學轉型及其實現路徑,以期為師幼對話的轉型提供參考。

一、主體性、主體間性的基本內涵

主體性為“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質的規定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人的自覺、自主、能動和創造的特性”。主體性肯定了人作為主體的價值,主體能夠在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力量,對客體施以影響,讓客體為主體服務。然而,主體性也存在著內在危機。由于主體性強調的是一種“主體—客體”關系,主體將自身之外的一切都視為客體,對它們進行支配、占有和改造,為自己所用,發展了一種占有性人格?!?〕

主體間性指以個人主體性為基礎形成的主體與主體之間的內在相關性與統一性?!?〕主體間性作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關系中體現出的內在屬性,實質上是人的主體性擴展,其本質仍是主體性的一種表現?!?〕主體間性為涉及多方主體的關系提供了交往的范式,主體之間是“你”和“我”的關系,雙方自由交往、共同成長。

二、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師幼對話哲學轉型的內在依據

1.回歸幼兒為本的教育初衷

師幼對話的關鍵是促進幼兒發展,體現對話的教育性,充分發揮教育的價值?!?〕師幼對話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幼兒主動發展。主體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背離了教育本真,幼兒在對話中只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對象,缺少主體性、自主性的發展。主體間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幼兒能夠體驗到對話的樂趣,并且能夠在與教師的對話中生發出新的思考。

2.彰顯教師的生命價值

主體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表現為教師以知識為中介對幼兒進行單向灌輸,教師很少表現出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而主體間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不僅是雙方精神的交流和契合,也是個體自由的生成和展示,它使交流雙方各方面潛能不斷得到發揮。師幼對話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轉型促使教師的角色在師幼對話中發生轉換,教師不再是向幼兒灌輸知識,而是自覺理解幼兒的需要、興趣、個性,主動引領幼兒發展,并在這一過程中肯定自身價值,彰顯自己的生命價值。只有做到既能“育人”,又能“育己”,教師才能真正感受到自我生命的力量?!?〕

三、主體間性的迷失:師幼對話的困境

1.師幼對話的目的:以傳授知識為主

主體性強調主體本質力量的發揮,即主體要盡可能地對外部客體進行改造,以滿足自身需要。這種 “主體—客體”關系深刻地影響著師幼對話。教師將主客體關系移植到師幼對話中,使得教師在師幼對話中成了主體,而幼兒自然而然地成了客體。例如,兩名幼兒在益智區下棋,他們沒有把棋下到交叉點上,也沒有輪流下棋,教師觀察后直接告訴他們下棋的正確方法。教師與幼兒對話的出發點是希望幼兒掌握下棋的規則,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雙方沒有情感交流,教師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幼兒僅作為知識承載者存在,師幼對話表現為工具性的知識傳遞過程。教師如果在師幼對話中漠視幼兒的發展水平、需要和興趣,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將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情境中蘊含的知識經驗灌輸給幼兒,幼兒就沒有發聲的機會和權利。

2.單向的師幼對話:幼兒主體性缺失

師幼對話是教師和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傾聽的雙向過程。而主體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常常以教師為主,是教師通過對話內容對幼兒施加影響的單向過程。一方面,教師把幼兒當作不成熟的接受知識的客體,在對話主題的選擇、對話方式的應用、對話時間長短的確定等方面,幼兒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另一方面,教師不能抓住教育契機和幼兒進行對話,只是籠統、簡短地回復幼兒。例如,一名幼兒告訴教師:“我在路上看見了很多死去的蚯蚓?!苯處熁貞f:“學兒歌的時間到了,等一會再說好嗎?”幼兒學完兒歌后,教師已經把這件事忘記了。案例中,教師為了幼兒能夠完成學習兒歌的任務而無視幼兒在生活中的發現。在緊密的一日生活安排中,富有教育契機的對話被教師所忽視,幼兒的創造性發現被遺忘,自信心和探索精神也受到打擊。

3.師幼對話的過程:缺乏理解

師幼之間的對話與理解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雙方平等的對話也就不可能互相理解。同時,沒有理解,雙方也很難形成對話?!?0〕而在日常的師幼對話中,教師常常很少去理解幼兒的需要、興趣、情感、價值觀等。例如,在角色游戲中,一名幼兒熱情地邀請教師品嘗自己做的“飯”,教師則一臉不耐煩地表示拒絕。教師對幼兒主動發起對話的隨意回應破壞了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體驗。這是因為教師沒有設身處地地理解幼兒“這是在玩”的游戲信號,也不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言行和心理狀態,背離了平等、民主的師幼對話的初衷。

四、師幼對話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轉型的實現路徑

1.以師幼共同發展為對話目的

主體間性本身具有發展性,交往的主體應本著發展的眼光,不斷地對舊有的認識進行內化、重構,尋找新的出發點、突破點,建構超越以往的新的內容。而且,由于主體間性的交互性,使得教育活動中的交往具有一方的發展會促進、帶動另一方發展的特性?!?1〕教師應在師幼對話中充分發揮主體間性的發展性特性,將對話的過程視為師幼雙方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帶動幼兒的發展,不斷豐富自身的對話知識儲備,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同時教師也應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活經驗,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抓住對話的契機。例如,要想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教師自身首先要具備架空、排列、接插、壘高等知識,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用適宜的方式指導幼兒搭建。此外,教師也要注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體驗。教師在促進幼兒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實現了師幼雙方共同發展。

2.以雙向建構和整合為對話方向

主體間性可稱為交互主體性。師幼交往的主體間性表現為教師與幼兒的雙向互動,師幼在雙向互動中傳達著信息并及時做出反饋。教師與幼兒雙方都既有信息的輸出行為,又有信息的接收行為,表現出意義的雙向流動與雙向解讀?!?2〕首先,教師主動發起的對話的內容要基于幼兒的生活,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這是進行對話的基礎。其次,教師主動發起的對話要考慮幼兒的接受度,對話內容必須是幼兒能夠聽懂的,這樣對話才能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往更深層次發展。最后,教師對幼兒主動發起的對話要保持敏感,及時反饋。主體間性視域下的師幼對話不管是教師發起的還是幼兒發起的都是雙向互動,是師幼雙方就對話內容開展有意義的碰撞,以達到“視域融合”。在這一過程中,師幼雙方的對話質量呈螺旋式上升發展,師幼雙方的關系也會更加融洽。

3.以相互理解為對話過程

主體間性是主體間關系的規定性,即主體之間的“互識”和“共識”?!盎プR”是指主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認識,“共識”是指不同主體對同一事物達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體間的相融性和相通性?!?3〕對話以理解為基礎,沒有理解,就不可能實現教育,也就沒有教育活動中的對話;要在理解中對話,在理解中進行精神的交流和意義的建構?!?4〕只有基于理解的對話才是真對話,對話雙方才能達成“互識”和“共識”。首先,教師應暫時懸置“前見”,向幼兒敞開心扉。不同主體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生存環境及其社會閱歷等不同,導致其形成的“前理解”也不盡相同?!?5〕師幼雙方不管是對對方的理解,還是對對話內容或主題的理解,總是帶著自己生活經驗的痕跡,從而建構自己的意義。因此,如果想順利地開展師幼對話,對話雙方就要保持一種虛心的態度理解彼此的“前見”,特別是教師應尊重幼兒對身邊事物的理解。其次,在傾聽的基礎上用互相理解的話語進行對話,達到“視域融合”。師幼對話中雙方都要尊重對方的所思、所想和所言。教師不僅要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傾聽幼兒的話語,也要引領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同時,教師還應用幼兒能夠理解的方式和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意圖。

參考文獻:

〔1〕林小佩.師幼對話中關于幼兒教師角色定位的思考〔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12(1):21-24.

〔2〕〔9〕范海霞,盧清.論師幼對話從失真到本真的回歸〔J〕.教育探索,2010(9):86-88.

〔3〕馮建軍.主體教育理論: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115-121.

〔4〕蒙冰峰,廉永杰.主體性到主體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應然轉向〔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98-102.

〔5〕〔11〕曾新.論主體性教育中的主體間性〔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134-139.

〔6〕葉平枝.試論教育情境下的師幼對話〔J〕.學前教育研究,2003(11):9-12.

〔7〕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8〕張華.教師角色的迷失與澄明〔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2):129-134.

〔10〕邵波.哲學解釋學視角下的師生關系重構〔J〕.教學研究,2005(5):392-399.

〔12〕孟香云.師幼交往的主體間性特點及實現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4.

〔13〕邱德雄,姜新生.現代教育的轉向:主體間性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6):55-58.

〔14〕楊捷,楊玲.理解與對話:哲學解釋學視域下師生關系的重構〔J〕.基礎教育,2010(12):8-12.

〔15〕溫新榮,蔣平.哲學解釋學視野下的師生關系〔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22):3-4.

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 The Philosophical Transformation of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 and Child and Its Realization Path

Zhou Wang, Cao Zhongp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第2篇

生命哲學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如實用主義、存在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時社會處于瀕臨瓦解的狀態,人類對生命現象認識的絕對性與普遍性是生命哲學產生的基礎。19世紀前形而上學的認識方法在自然科學領域占據主導,物質被看作是僵死的,運動則被認為是簡單位移。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德國狄爾泰和齊爾美生命哲學,他們認為個人心理體驗與客觀實際沒有相關性。狄爾泰理論的特征是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對立起來,他作為生命哲學的開創者,為柏格森的綿延說提供了可能,為柏批判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柏格森生命哲學的基本思想

1.柏格森哲學的核心。綿延在柏格森的哲學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在他看來世界、宇宙、人類的本質在于綿延,它是一種運動變化、無限連續的意識之流。綿延就是世界的本源,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交織其中。柏格森的綿延說從宇宙論來看,綿延處于不斷創造中的實體;從意識來看,綿延是連續不可分割的意識狀態。柏格森反對西方哲學重永恒輕變化的傳統,認為綿延是變化的唯一實在。

2.綿延的主要特征。綿延最大的特征就是連續不斷的意識流。意識流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首先使用的。柏格森在書中多次引用他的的論述,并將這一概念活用在自己的綿延學說里。詹姆士認為在人的意識中,思想是不斷變化的。意識并不是固定不動的,它是流動的,形容意識最貼切的比喻是河或是流。因此后世學者在說到意識時,把它叫做意識流。意識本身是一個過程,任何意識都是動態的。詹姆士基于心理研究而總結出的意識流觀念經過柏格森的繼承與發展,演化成綿延說。柏格森認為綿延作為意識狀態的連續不斷出現,意味著彼此之間相互滲透,并形成動態變化的意識流。

綿延滲透性決定了如同感覺一樣,發生作用不是數目的累積,而是性質的變化。因此,綿延不能用數量來測量,它與空間無關??臻g的事物是獨立的個體,無法互相滲透。而意識中的事物卻能相互滲透,不可分割。所以柏格森認為內在的意識流具有綿延性,而空間和外在世界卻沒有。

3.真正的時間。柏格森的時間觀與我們講的時間的不同在于綿延是連續且不可測的。柏格森把時間放在綿延里,其意識運動是不占空間的,真正的時間,基本特點是把運動和物質隔開,把運動看成主觀意識的運動。因此柏格森提出了真正時間的概念,時間就是綿延,而綿延的特征就是真正的時間。

4.綿延是創造和進化。柏格森認為真正的綿延存在于有機生命界,隨著生命個體由低級往高級發展,意味著過去被真正地保留在當前,最復雜的東西能夠從最簡單的東西里產生出來。

三、柏格森的時間觀

1.由空間到時間。柏格森認為傳統意義上的時間是空間化的時間,而非真正的時間。它是由獨立的瞬間按次序形成的無限延長的線??墒沁@種時間在本質上是借空間概念偷換了時間的本質,取消了時間存在的意義。后者才是真正的時間,即心理時間,它是連續內在的。在《形而上學導言》中,柏格森說真正時間和絕對時間同時存在,區別在于前者是把握生命物體的尺度;后者非生命事實的尺度。因而我們可以得出柏格森的真正的時間有這樣的特征:時間不是外在于生命的框架,它就是生命和存在。其次現在既包含著過去又預示著未來。他認為生命的進程就是時間的進程,時間的綿延性依存于生命的創造性進化。

2.時間觀的影響。柏格森對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是綿延不絕。西方現代藝術是思想上具有反傳統傾向,藝術上追求實驗創新的眾多藝術流派的總稱。主要包括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它們不滿足于藝術是反映現實的工具,而充分表達自我感受,甚至是非理性的感受,并通過外在形式表達出來。創作方法上強調直覺式的表達,主張藝術形式的不斷創新,走向抽象。受柏格森思想影響最大的當是意識流文學了,這在西方現代派的思想和作品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國意識流小說奠基人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似水年華》,詩人瓦萊里,英國意識流小說作家伍爾芙的《海浪》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柏格森時間觀念的影響。

四、結語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第3篇

《那樹》首先抒寫了大樹不凡的外貌:“那樹有一點佝僂, 露出老態, 但是堅固穩定, 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那的確是一株堅固的大樹, 霉黑潮濕的皮層上, 有隆起的筋和縱裂的紋, 像生鐵鑄就的模樣。幾丈以外的泥土下, 還看出有樹根的伏脈。”遠看、近看, 粗看、細看, 大樹都是與眾不同的。像寓言故事中飽經憂患的老者、智者。與眾不同的外貌意寓不同的生活經歷和高貴的品格。滄海桑田, 世事變遷, 那樹經久屹立, 抗御了大自然的各種災害, 幻化成了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幟。它綠化大地, 蔭庇百鳥, 護佑人類, 無條件默默奉獻著。那樹是作者情感與希望的某種寄托和外化。因而它在文中, 從頭到尾被賦予了一種優美的詩意, 一種深刻的意象, 它代表著一種古老的田園風光, 一種平和、安詳的精神??梢赃@樣說, 大樹就是人與自然相處的一種象征。大樹不見其利己, 只見其利人, 默默庇護蕓蕓眾生的精神, 更是一種守望, 這種守望既是精神上的, 更具有一種原始的執著與美麗。

大樹的生存環境遇到了現代文明的攻伐, “所有原來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東西都被鏟除, 被連根拔起。只有那樹被一重又一重死魚般的灰白色包圍, 連根須都被壓路機輾進灰色之下”。但大樹依然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沒有抱怨, 沒有退縮, 反而“綠得更深沉”, “讓下車的人好在樹下從容撐傘”。環境的改變沒有改變大樹詩意的生活。大樹把人們的生活點綴得有聲有色, 精彩紛呈。

面對工頭和公務局的科員不懷好意的“端詳”, “他依然綠著”, 面對他施恩過的人們的誤解“為什么這兒有一棵樹呢?”那樹依然屹立不動, 連一片葉也不落下。“那一蓬蓬葉子照舊綠, 綠得很。”很明顯, 大樹意寓一種堅守的道德情操, 雖然這種堅守帶著濃濃的悲劇情懷。因為“樹是世襲的土著, 是春泥的效死者”。大樹明知自己將被砍伐的悲劇結局, 但他仍然愿做土地一生一世的守護者。如果說過去的守護不乏田園牧歌般的詩情畫意, 但面對工業化、城市化的攻伐, 大樹的守望更多的帶有一種寂寞的、凄婉的、哀傷的、無可奈何的悲情。

就是被人類“屠殺”后, 大樹仍把自己的最后的綠色獻給了這個世界。“早晨, 行人只見地上有碎葉, 葉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綠著。它果然綠著生, 綠著死。”大樹是人類的恩人與導師。每讀這篇文章, 總讓我想起電視連續劇《獅子王》, 在叢林之王辛巴的成長過程中, 每次遇到危境, 總是大樹爺爺指點迷津, 大樹爺爺還送給辛巴一面斗風, 使它在危險的時候能夠隱身, 對于我們人類, 大樹所賜予我們的不是比這還多嗎?轟然倒下的大樹了結了人類生活的最后一層詩情畫意, 引發了作者對人類和自然生命與生存的深邃的哲思。對大樹最終命運的描述, 隱含著作者憤恨、悲哀、幽怨而又無奈的心情。

但是作者決不是要求我們回歸到古代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在思索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矛盾, 以及人類社會中間各種形形色色的摩擦時, 應該具有一種健康、智慧和追求, 和諧地向前發展的心態……” (1) 作者就是要引發我們思索在現代文明的飛速發展中, 人的精神困境和尷尬的地位, 引導我們思索生命與生存的深層內蘊, 讓我們追求更為人性而理性的生活。人與樹的關系, 說到底, 其實就是人與自然、城市化與生態保護、古老的道德理念與現代文明心態之間既為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哲學關系。對于因人為原因而葬身的大樹, 作者是充滿哀傷和緬懷之情的。人們何時才能不干這滅樹毀綠的傻事?愛樹就是愛人類自己啊。

對大自然的摯愛, 對人生的感悟和人類文明深切的關懷。使全文的氣氛與節奏, 就像一首悲情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 又像陽光熾熱的夏日午后, 獨自的鳴蟬, 深邃而安靜。它是生命與生存的哲學追問。

這樣的闡釋和啟示是作者恰切地借助于寓言性敘事的手法。“他將一般的寓言象征, 改造和廓大成世界本體的象征, ……在想象的方式上, 他還在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輸入以前, 就不時采用超現實主義手法, 抒情中常常錯雜進奇警的幻覺和錯覺。” (2) 作品鮮明的寓言性敘事不可忽視, 對這種寓言性敘述的細品和把握,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題。“散文是人類精神生命的最直接的語言文字形式。” (3) 《那樹》主要由作者以第三人稱作全知全能的敘述。文中有幾處以別人之口引起的話題:

“認識那棵樹的人都說, ……總有人到樹干上漩渦形的洞里插一柱香呢!”

“與樹為鄰的一位老太太偏說她聽見老樹嘆息, 一聲又一聲, 像嚴重的哮喘病。”

“老樹是通靈的, 它預知被伐, 將自己的災禍先告訴體內的寄生蟲。于是弱小而堅忍的民族, ……表示了依依不舍。這是那個鄉下來的清道婦說的。”

這些描寫為作品創造了一種悲壯而又神秘的氣氛。意寓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屠格涅夫曾經說過“我們都是自然的孩子”。自然孕育了人類, 哺育著人類, 從古至今一直蔭庇著人類, 但人類對自然沒有回報之心、感恩之心, 甚至連一點敬畏之心也沒有。人與樹的關系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這是整個人類生命與生存的哲學意義。作品足以引起我們內心的震撼和深思。那些被“高貴”的人類視為無生命的動植物卻有情有義有愛, 與此對比, 人類倒是鮮情寡義, 甚至忘恩負義。

敬畏自然, 善待自然, 處理好與大自然的關系, 人們才能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一切成果。

注釋

1林非:《<當代散文精品1998>序言》, 見賈平凹主編《散文研究》,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2樓肇明:《談王鼎鈞的散文》, 見《王鼎鈞散文》,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9年版。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第4篇

在中國的傳統哲學視野中, 人、動物和周圍的世界—宇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整體, 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天、地、人。 人在其中處于“與天地參”的地位, 負有重大使命。 宇宙萬物中, 唯有人類超越了動物本能, 發展了主觀能動性, 智慧地利用天時、 地利, 并創造出燦爛的文明和文化, “贊天地之化育”, 從而使整個宇宙生機勃勃, 生生不己。

(一) 儒家思想對中國生命哲學早期形成的影響

儒家以 《論語 》為代表的四書五經, 不僅僅傳承了中國的文化, 在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且對中國的生命哲學的形成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儒家站在人生之內來思考生命問題, 對生命的安頓與調護、完成與完善采取了如下價值取向并在實踐中加以印證。 (1) 儒家關心現實世界, 只關心“生”—一個世界。 “未知生, 安知死? ”即此世間的生命與生活, 不問前生后世, 不做玄虛的純抽象思辨, 不構想天堂地獄, 只追問既有此生命, 則此生命當如何度過才有意義和價值。 (2) 儒家注重對人生價值的探索和追求。 儒家弟子認為對人生的生命價值要有所追求。 身在草澤, 胸懷家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追求? 立足日常生活。 “孝悌也者, 為人之本與? ”又不止于日常生活, 強調對家、國、天下、王道、歷史應有所擔當, 將普通生活與崇高使命貫通起來。 這從曾子所謂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孟子所言“當今之世, 果欲平治天下, 舍我其誰?”, 可見一斑。 (3) 儒家強調的是生命的和諧。 如何理解這個和諧? 個人的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諧, 同時也是我的生命與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諧, 概括地說就是“天和、地和、人和、己和”, 這也是人與人之間最恰當的關系的實現。 生命和諧的人, 獲得了安身立命之本, 其在生活事實上可能有貧富、窮達、壽夭、得失等等的際遇變化, 但“不改其樂”是他一貫的生命狀態, 達則兼善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貧賤不移, 富貴不淫, 威武不屈是他的生命寫照。 (4) 道德生命的完善從己身做起, 由近及遠, 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己立、己達是起點和基礎, 立人、達人是延伸和擴充。

(二) 道家思想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道家的生命哲學豐富而深刻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浪漫超脫的無為品格和天人合一的終極關懷。 它們旨在為人們編織一個超越世俗功名利祿和價值束縛的生存意境, 從而為現代人的生命存在提供了一個自由棲息的家園。 在面臨本性迷失、 人性異化的現代文明的背景下, 道家生命哲學體現出經久不衰、極具啟發性的思想魅力。

(1) 道家的獨特之處首先在于生命本原論。 道家哲學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性質和理性主義色彩。 這集中體現在它對生命本原的探求上!生命如何產生? 我又何以存在?這是亙古以來人們苦苦探求的哲學問題。 作為道家最高哲學范疇的“道"被視為生命的來源。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源于“道"。 這里“天地”并不是物質的同義詞, 而是一種具體的運行著的自然狀態。

(2) 道家提出了生存在最佳境界—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 道家主張返璞歸真、 順應自然的人生觀。道家思想的根本宗旨是解決人的生存問題, 始終閃爍著自然關懷的光輝。 主要表現在生命存在的本質、 存在方式和歸宿都統一于自然! 老子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莊子說"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他們主張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 而人性應該復歸自然, 人也應該法自然!

(3) 道家反對貪欲, 主張守柔處弱與世無爭的生命修為觀。 這個觀點是依托水的特性提出的# 蘊含著辯證法的因素! 在一般人看來, 剛強的人, 聰明的人總會占上風, 事事順利! 而老子卻從“反者道之動”命題出發, 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并且相互轉化, 秉承這種思想, 他認真觀察生活和社會, 認為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 柔弱的東西往往更具有強勁的生命力, 并且以一個極為生動的例子告訴了人們一個真諦: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以易之。

(三) 佛教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中國佛教史開始于公歷紀元前后, 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 經長期傳播發展, 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對于一般的中國人來說, 菩薩的世界是非常陌生的, 聞所未聞, 因而充滿好奇, 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 這意味著是一種在儒家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或如道家 “隱逸林泉”、“不事王侯”的雙重選擇之外的又一種選擇, 而且也是人生理想中更高的抉擇———精神世界的高度圓滿的境界!

(1) 佛教為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開拓了更廣泛的空間, 改善了對人生的認識。 根據佛經記載, 眾生世界可以劃分為三個世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人都會思考自己“ 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 的問題,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 “人死如燈滅”的思想。 但得益于佛教的傳入, 中國人才明白了 “三世因果輪回”的人生真相。 經云:“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 今生作者是。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人的一切行為、語言及意念, 均可形成未來果報之業力, 而人生其實就被這些業力所主宰。 業力有善惡, 故果報亦有苦樂。

(2)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 人類要和周圍的世界和諧共處。

在這個世界里“萬物之靈”, 人類擁有其他生物無可比擬的智力優勢! 當“取得良好的生活資料及服務功能的同時, 也流露出其惡劣的一面, 不僅表現為對自身同類的傷害, 也發展到殺害其他生物以自肥, 并嚴重破壞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棲息地的環境質量! 人類發展到今天, 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以致到了不能不予以解決的地步!為了人類自身與其他生物# 共生共榮" (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也為了實現人們達到色界" 無色界, 乃至于佛菩薩世界的美好愿景, 佛教提出了從低到高"逐步上升的不同標準的要求, 以適合不同的人群修習, 以提升品德修養"文明素質, 甚至進入圣賢的行列!

(四) 墨家對中國生命哲學形成的影響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主要哲學派別之一, 與孔子 (儒家) 、老子 ( 道家) 為代表的三大漢族哲學體系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墨家約產生于戰國時期。 創始人為墨翟 (墨子) 。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 (兼愛) , 反對侵略戰爭 (非攻) , 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節用) , 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 (明鬼) , 掌握自然規律 (天志) 等。

(1) “兼愛”是構建和些社會的基石。 墨家反復提倡“兼相愛”、“交相利”:“以兼相愛、 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 子墨子言:視人之國, 若視其國; 視人之家, 若視其家; 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是故諸侯相愛, 則不野戰;家主相愛, 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 則不相賊; 君臣相愛, 則惠忠;父子相愛, 則慈孝;兄弟相愛, 則和調。 天下之人皆相愛, 強不執弱, 眾不劫寡, 富不侮貧, 貴不敖賤, 詐不欺愚。 凡天下禍篡怨恨, 可使毋起者, 以相愛生也。 是以仁者譽之。

(2) “尚賢”思想是墨家學說中最實用的政治主張, 就是主張國家政府實行任賢用人。 墨子認為“國家治薄” 的原因在于 “賢良之士寡”, 墨子在提出 “眾賢”與 “尚賢”措施;所謂“眾賢”就是使社會上的賢良之士增多。 而在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選賢用能, 對社會有用的人“將富之、貴之、譽之”。 從而達到國家的賢良之士增多, 同時也就面臨著政府如何選拔和使用這些對社會有用的賢人的問題。

(3) 墨家主張節約, 反對奢靡。墨家認為貴族浪費, 過度享受導致老百姓群起為盜。 觀察到萬物節則陰陽和, 以此勸說貴族, 節約開銷。這種節約的精神, 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綜上所述, 中國傳統的生命哲學, 在儒道釋的展現中, 總體上看體現了一種心靈境界, 生命境界。 這種境界, 誕生在人的最充沛、最自由的愉悅之中。 所以中國的生命哲學與審美境界密不可分, 甚至可以說是人的終極關懷和審美意境的交融。 這不僅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而且體現出新世紀人文景觀的東方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高等教育》, 2011年9月, “試論影響中國傳統哲學思維形成的因素”

[2]《青年與社會》, 2014年20期, “試論墨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

[3]《大生命視域下的莊子哲學》, 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4]《儒家哲學是生命哲學》, 南昌大學出版社, 2006年12月。

[5]《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年3月, “淺論道家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論文范文第5篇

2002年上映的電影《時時刻刻》 (The Hours) 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 (Michael Cunningham) 的同名小說。它以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al Woolf) 的意識流小說《達洛威夫人》 (Mrs.Dalloway) 為線索, 敘述了不同年代的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電影中, 弗吉尼亞·伍爾夫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的倫敦郊區, 長期受精神疾病困擾的她正在創作小說《達洛威夫人》;勞拉·布朗生活于二戰后的美國, 生性敏感的她正在閱讀《達洛威夫人》, 在小說的影響下, 她愈發感到內心的絕望, 試圖在旅館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克拉莉莎·沃恩是一位生活在現代的紐約編輯, 巧的是她因與伍爾夫的小說《達洛威夫人》的主人公同名, 也被稱為“達洛威夫人”, 這一天她要為多年前的愛人理查德———同時也是艾滋病患者———舉辦一個慶祝其詩歌獲獎的晚會, 然而理查德卻在這天為了不再拖累克拉莉莎而選擇了結束生命。三個女人的一天就這樣各自獨立、相互關聯, 神奇地糾纏在了一起。影片一經上映, 就獲得廣泛好評, 獲第60屆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獎, 以及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梢哉f, 這是一部寓意深刻, 足以引起人們深深思考的電影。

國內對《時時刻刻》的研究可分為對電影文本的研究和對坎寧安同名小說的文本研究兩類, 其中對小說文本的研究占了大多數。以上研究, 大多從女性主義[1]、心理分析[2]或敘事學[3]等角度來研究作品的主題[4], 探討現代社會女性意識的覺醒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或研究作品的結構, 等等。目前, 對于電影《時時刻刻》的生命哲學方面的研究還很少。

興起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生命哲學以人的生命、生活、價值、歷史文化現象作為研究對象, 強調生命的精神創造和心靈世界的獨特性, 形成了一股與理性主義相抗衡的思潮。本文嘗試從生命哲學的角度入手, 以格奧爾格·西美爾 (Georg Simmel, 1858—1918) 對死亡與生命的哲學思考為依據, 分析電影《時時刻刻》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行為, 從而探討死亡與生命的關系, 以及人們面對生命的態度, 以期為該電影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視角。

二、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德國、法國, 是以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 借助肯定人的生命價值來沖擊理性主義美學觀念的一種思潮。生命哲學提出兩個口號, 一是生命的不可重復性, 即生命的非理性;一是生存。生命哲學思考的問題不再是人類通過怎樣的邏輯方式去認識世界, 而是人類在一種怎樣的狀態下去把握世界。它不是要對認識問題進行邏輯證明, 而是力圖澄清塵世經驗的結構, 重視人在認識世界時的主體性與自我經驗。生命哲學的代表人物西美爾把一種不能繼續描繪的有關存在、力量和方向的感覺, 即內在性稱為“生命”。世界的本源是生命, 生命是一種不可遏止的永恒的沖動。西美爾用兩個公式表達了生命的概念———“更多的生命” (Mehr Leben) 和“比生命更多” (MehralsLeben) 。“更多的生命”是指生物學意義上的生長, 即生命在一定階段形成的表現形式。“比生命更多”指的是生命在精神階段上所達到的高級實現。想要獲得“更多的生命”的愿望是我們一切行動的動力, 這樣我們也就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生命就是意義, 生命的本質是不斷的自我超越。[5]死亡, 從一開始就同生命結下了不解之緣。作為生命的必經過程, 死亡是連續不斷的生命過程正在培養的因素。雖然死亡一開始就寓于生命之中, 但“就連這種情況也可以說成是生命的自我超越”。[5]因此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 是生的創造者。也就是說, 生命一直在產生意義, 而意義的產生來自于生命的本質———自我超越。

《時時刻刻》是一部意識流電影, 它通過不斷切換的鏡頭, 反復出現的流水, 人物不停地思考、自語和面對死亡的決絕和迷惘, 把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生命哲學亦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個體生命存在”。因此, 對人的內心和存在感的共同關注就是生命哲學與電影《時時刻刻》的契合點。

三、《時時刻刻》中的死亡

《時時刻刻》的故事敘述籠罩在難以言說的不安與掙扎中, 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和窒息感, 更甚的是, 全篇似乎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給人以“眷顧死神”的感覺。大多數女性題材電影總是娓娓地向觀眾講述一個溫馨的故事, 而《時時刻刻》卻以冷靜得近乎殘酷的方式帶領觀眾面對絕望與死亡。故事中伍爾夫和理查德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勞拉曾試圖自殺;克拉莉莎則目睹了理查德的死亡。根據影片中人物對生命結束方式的理解與選擇, 可將其分為親歷死亡、逃避死亡和直面死亡。

親歷死亡的代表人物是伍爾夫和理查德, 他們都選擇了一種非正常的方式告別世界———自殺。在生命的每時每刻, 我們都是一些行將死亡之人, 死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注定的命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死亡的時刻是未知的, 就像“漂浮在他們生命之上的令人不快的預言, 然而他們也只有在實現這一預言的瞬間才同生命有某種關系, 這就好比有朝一日將會弒父的預言漂浮在俄狄浦斯生命之上一樣”。[6]大多數人會平淡安穩地度過一生, 但對伍爾夫和理查德來說, 生命伴隨著自身的發展, 漸漸脫離了既定軌道, 使他們喪失希望, 因此他們選擇了自己可以主動擔當的死亡。伍爾夫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 這位偉大的意識流作家一生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最終忍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崩潰的打擊, 在1941年溺水自盡。影片的開頭和結尾為我們重現了這一場景:伍爾夫像平日散步一樣走出家門, 來到河邊, 把口袋里塞滿石頭, 然后一臉平靜地向河中心走去。在她沉入河底后, 鏡頭給了她的手和腳一系列的特寫。她似乎是很舒適地伸展開四肢, 頭發飄揚, 任由河水帶著她流動。此時死亡對于她來說, 仿佛不是痛苦而是享受。與伍爾夫優雅、詩意的死亡方式相比, 處于現代社會的理查德生命的結束更加決絕與直接。他在克拉莉莎接他參加晚會的下午, 深情向她告白后, 飛身從窗臺一躍而下, 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西美爾認為, 死亡是生命的創造者。個體通過對于生命的某種適應, 才能在每一瞬間保持自己。這種適應一旦失靈, 就意味著死亡, 正如任何一個自動的或任意的運動都可能意味著對于生命的渴望一樣, 這種適應也可以說是逃避死亡。勞拉·布朗是影片中逃避死亡的典型。在艱難的一天將近結束的時候, 勞拉把孩子交給鄰居照顧, 自己驅車來到一家旅館, 準備服下安眠藥結束生命, 但她的內心卻不停地掙扎, 身為一個即將臨產的母親, 她腹中的胎兒也使她難以做下最后的決定。于是猛然間, 她從噩夢中驚醒, 撫摸著隆起的腹部, 失聲痛哭。最終, 她在一瞬間決定生下孩子后, 離開家庭, 背負拋夫棄子的罵名, 繼續生命。

克拉莉莎是主要角色中唯一沒有產生死亡行為甚至死亡動機的人物, 但她的生活被一種似乎連愛都難以彌補的絕望和不安充斥著。她特立獨行, 與相戀十多年的同性女友住在一起, 卻又照顧著多年前的異性戀人理查德。她喜歡舉辦晚會, 喜歡大事小事都事必躬親。她整天都忙忙碌碌的, 似乎只有機械般地忙碌才能讓她感到安慰與滿足。生活的目的在她看來也是簡單的“為彼此而活”, 然而她卻眼睜睜地看到了理查德死去?;钪娜藢τ谒劳龅母惺軕撌歉⒚詈驼鸷车? 直面死亡使得她也開始重新思考生活與生命。

四、死亡原因

影片中主要人物的生活與生命似乎缺乏陽光, 一直是烏云籠罩。他們的命運被不知不覺地附上了無法擺脫的結局。這種無法擺脫的結局不是來自錯綜復雜的命運糾葛, 也不是來自咄咄逼人的命運轉折, 而是來自于生命感覺的萎縮, 即人物沉重的自我壓抑和死亡傾向。影片的三個故事都發生在現代化的20世紀。進入20世紀以來,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物質滿足的同時, 也使人們的心靈愈加干涸?,F代先進的科技和豐富的物質雖然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奇的成就和進步, 但人們實際上并不幸福, 而是缺乏普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不安境地, 個人的靈魂深處充滿了虛無感和難以承受的悲傷。[7]所以我們看到, 影片中的人物盡管都生活富足, 衣食無憂, 但他們的心底依然寒冷。

1. 親歷死亡:弗吉尼亞·伍爾夫———以享受的方式擁有自己。

伍爾夫是一個內心世界斑斕豐富的奇女子。她的作品細膩、動人, 充滿了詩情畫意。作家的創作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伍爾夫對寫作的投入程度更是到了夸張的地步———她不修邊幅, 穿著寬大的衣裙, 雙手插在口袋里, 腦子飛快地運轉, 神經質般地口中念念有詞。她就這樣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構設的精神世界里, 在這里, 她可以為所欲為, 不受任何拘禁和約束。但同時她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煩擾。仆人抱怨她只專心寫作而沒有家庭管理的指示, 醫生告知她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即使親密的姐姐凡妮莎也要求她按時看醫生, 在寧靜的鄉下好好療養。凡妮莎說, 伍爾夫是一個幸運的女人, 她有兩個生活, 一個是她在過的生活, 一個是她的寫作??蛇@真的是幸運嗎?這樣一個專注、有才情的女子, 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生活的庸俗與無奈, 她根本找不到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對接點。

因為有精神病史, 伍爾夫一家搬到了寧靜的郊區, 她的一切行動都處于丈夫和女仆的監督之下:有沒有吃早餐, 有沒有看醫生, 甚至連她最熱愛的寫作都要有丈夫的過問和許可。在和女仆耐莉討論下午茶的對話中, 伍爾夫就間接表達了她對這種被人看管的生活的不滿:“我覺得沒有什么比去趟倫敦更好的了。” (電影臺詞) 后來, 向往倫敦的伍爾夫乘丈夫和仆人不留意之際, 悄然離家。在候車的站臺上, 丈夫找到了她, 伍爾夫歇斯底里地爆發了:“我的生活被偷走了, 住在一個我不愿意居住的小鎮, 過著我不愿意過的生活……我想念倫敦, 我想念倫敦的生活……我正在這鎮上慢慢死去, 我獨自生活在死亡般寂靜的黑暗中……我選擇不封閉在這個小鎮的寧靜祥和里, 寧愿面對大都市的動蕩。這是我的選擇……可如果讓我在里士滿和死亡之間選擇, 我選擇死亡。” (電影臺詞) 這段瀕臨崩潰的獨白, 讓我們得以管窺伍爾夫的內心, 她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 需要有一間可供自己專心寫作的房間。丈夫的關懷滿足不了她的精神訴求, 無微不至的愛已成了囚禁, 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負。

西美爾說, 只有那個更加完美、更加強大的生命才會選擇存心死亡。“濃縮的生命達到最純凈的形式, 即最高的生命, 必須以死來獻祭”。[8]創作的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脫節, 被囚禁的痛苦, 再加上生活不能還她以所期望的樣子, 所以她失望了, 灰心了。在平庸與完美之間, 她選擇完美。伍爾夫為了讓生命更有意義與色彩, 選擇了離開。因為此時的生命才是強大的, 閃光的。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伍爾夫向河中心走去的時候是如此的坦然與平靜, 在水中舒展的身體是那么自然、美麗。她是在放棄一切世俗與不適之后, 做出生命的自我超越, 以享受的方式擁有自己。

2. 親歷死亡:理查德———為了成全別人的愛。

與伍爾夫優雅、詩意的死亡方式相比, 理查德生命的結束更加決絕。在這個世界上, “絕望有兩種, 一是不愿做他自己而絕望, 二是要做他自己而絕望”。[9]如果說伍爾夫屬于前者, 那么理查德無疑屬于后者。所謂要做他自己而絕望, 是指“一個深切地意識到自己生命存在的短暫和必死, 同時又意識到世界的虛無和人生無意義的人,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天天走向死亡而又作徒然無意的掙扎時所體驗到的最令人焦慮的苦悶和絕望”。[9]理查德小時候被母親遺棄, 這一特殊的經歷在他心里留下了濃重的陰影, 使他一生都擺脫不掉。長大后, 理查德成了作家, 可他的作品晦澀難懂, 受眾面很小。更不幸的是, 理查德身患艾滋病, 生命十分脆弱, 隨時都可能死去, 但就是這不可預知的死亡使他進退兩難, 痛苦萬分。在他看來, 他獲的詩歌獎更像一個諷刺, 是人們因為他生病而發的一個安慰獎, “我獲獎就是因為得了艾滋, 發了瘋還能勇敢面對!” (電影臺詞) 其實他只想做一個筆者, 記錄下生活中瞬間發生的事, 但命運卻玩笑似的讓他的生活成了一場表演, 這讓他感到憤懣和無可依靠。這種沒有意義的生命消耗著他的體力, 也消耗著他對世界的留戀。于是他每天一個人待在封閉的不見陽光的公寓里, 回想以前的美好時光, 遭受病痛對身體的折磨,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慢慢抽干。

死對于理查德是或早或晚的事。也許早一步離開對他來說更是解脫, 而他一直堅持著生活了十年, 都是為了克拉莉莎———他曾經深愛的, 如今又照顧了他十年的女人。即便有克拉莉莎十年的悉心照顧與陪伴, 他依然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和樂趣。他堅持著生活了十年是出于對克拉莉莎的報答, 而不是出自內心活下去的渴望。在生命的最后一天, 他激動地質問克拉莉莎:“你這樣做多久了?多少年了?你自己的生活呢?” (電影臺詞) 最后, 理查德坐在窗臺上, 獨白似的向世界和克拉莉莎做最后的告別辭:“達洛威夫人, 你必須放我走, 也放了你自己……你對我真好, 達洛威夫人, 我愛你, 沒有人能像我們一樣開心。” (電影臺詞) 然后, 他從窗臺一躍而下, 得到了解脫。理查德的死去并不是辜負了克拉莉莎的辛勞, 相反, 他對克拉莉莎充滿了愛與感激, 他覺得對她的回報不能只是十年的勉強活著而已, 行尸走肉般地活著對他來說是污濁不堪的。他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也不想做現在的自己。他希望回報給克拉莉莎的是自己純凈的生命和靈魂。他要用自己的離去給予克拉莉莎更多的時間、自由與未來。他選擇從窗臺跳下是為了成全克拉莉莎的愛, 正是他的以死去擔當的愛, 以整個生命的付出而給予的愛, 才使愛超越了生命, 超越了時間, 使別人的愛得以成全, 也成全了自我,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3. 逃避死亡:勞拉·布朗———面對真實自我。

勞拉·布朗也許是最難以理解的一個角色。按照現在的觀點, 她有車有房, 家庭和美, 生活安逸, 應該是最幸福的人, 可她蒼白的臉, 隨時都可能流淚的眼睛卻暗示出她其實是最無助、最絕望的人。作為一名全職主婦, 勞拉在其理應擅長的領域顯得無所適從。在鄰居基迪眼里“人人都會做蛋糕”, 可在她就十分困難;丈夫對她體貼備至, 她卻不能和他分享內心的哀愁, 只能壓抑苦楚, 強顏歡笑;面對乖巧可愛的兒子, 勞拉更是手足無措, 單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她甚至會緊張不安, 不知道怎樣與孩子交流。西美爾認為, 一種具有極高的文化意義, 同時又完全從女性的天性中自發成長起來的職業就是家務。[7]家政管理是女人的偉大文化成就, 是女人理所應當嫻熟的技藝。勞拉顯然對這種天生的工作力不從心。她熱愛讀書, 喜歡思考, 天生是個注定與書為伴的人?,F實與天性的矛盾就把她推入了這樣一個兩難的困境:要么放棄家庭, 要么放棄自身。勞拉在兩種選擇之間搖擺不定。

下定決心來到旅館后, 勞拉在房間中度過了一天中最自我、最愜意的時光。她可以不受任何打擾地讀完《達洛威夫人》, 恣意地思考, 甚至隨時結束在她看來暗淡無光的生命。但出乎意料的是, 她在最后的時刻逃避了死亡, 選擇了兩者中的前者———放棄家庭, 追求自身。于是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 她拋棄了丈夫和孩子, 逃離了家庭。逃避死亡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的享受、工作、休息以及我們所有其他的, 自然觀察到的行為方式, 都是在本能地或自覺地逃避死亡。“我們使用為了接近死亡而消耗的生命, 正是為了逃避死亡”。[6]死亡是我們必須經歷的事, 在死亡時刻到來之前的逃避則出自我們的本能, 就好像“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這些人與航程逆方向而行, 當他們往南走時, 他們走著的地板卻把他們帶到了北方”。[6]很難評判勞拉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她出于本能地逃避, 一方面為她腹中的胎兒創造了生命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尋找到了另一條出路, 盡管她要為此承擔世俗意義上的道德的譴責。片末, 老年的勞拉再一次出現, 她平靜地對克拉麗莎說:“如果我說我后悔, 那么我會輕松一些, 好一些。但后悔有什么意義呢?當你已別無選擇……沒有人會原諒我, 只有死亡。但我選擇了生存。” (電影臺詞) 死亡是一瞬間的事, 而活著卻是一輩子的事。對于勞拉來說, 選擇逃避死亡、背負一生的不安而活也許并不是災難, 這也是對自己生命的超越, 她通過另一種途徑得到了“比生命更多”。畢竟她在付出了代價后也找到了真實的自我, 面對真實的自我也需要莫大的勇氣。

4. 直面死亡:克拉莉莎———走出樊籠后的坦然。

克拉莉莎是主要角色中唯一沒有產生死亡動機的人物, 但她眼睜睜地目睹了理查德的死, 關于死亡的經驗會讓一時的生命達到自身純粹的高度。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認為, 愛與死有非此不可的關系。愛與死一樣, 是人的生命伸展到無限, 是把生命攫取到偉大的循環中去, 是把生命擲入永恒之流。[8]因為在內心深處還愛著理查德, 克拉莉莎悉心照顧了他十年, 忍受著他喜怒無常的情緒, 甚至心甘情愿為理查德舉辦晚會。對于她的付出, 理查德并不領情, 他揶揄道:“達洛威夫人, 你總是舉辦晚會來掩蓋寂寞的氣氛。” (電影臺詞) 她無法接受理查德的話和看她的目光, 因為這使她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如此平庸———每天都是時間安排、聚會等細節問題。她做了所有瑣碎而令人厭煩的事, 卻覺得不幸福, 不被人理解。她愛理查德, 把照顧理查德當做生活, 甚至生命的全部動力, 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她的回憶總是停留在十八歲和理查德初識的那個夏日的海灘, 并認為那才是她此生最快樂的時光;她為了照顧理查德甚至不懂得考慮同性戀人薩莉和女兒的感受;在她的世界里, 理查德永遠是第一位。但理查德卻出人意料地死去了。只有體味過死, 才能懂得真正的愛。理查德的死驚醒了她, 勞拉最后的出現點悟了她。她不知不覺中強加給自己的所謂“為彼此而活”的動力早已成了理查德和她自己想逃卻逃不出的樊籠。漸漸的, 她把自己困在往昔的圈子里, 原地打轉, 承受也越來越重, 無形中使生命超出了自己的所能承受, 也失去了自我。

最終, 理查德的母親勞拉的出現使克拉莉莎明白了一切, 也理解了理查德的選擇。這一天結束的時候, 克拉莉莎終于從她的樊籠里走了出來, 臉上現出了難得的釋然, 開始變得坦然與放松。對于無法挽留的人, 死亡只是一種離開的方式, 這是他們的選擇, 我們只能面對。無論過程有多么痛苦, 我們都必須接受。“我們需要坦然地接受死亡, 不贊美它, 也不將它混同于某個圓滿的終結, 而把它看作生命的對等物”。[10]更重要的是, 活著的人能從逝者那里得到領悟, 使自己余下的生命無所遺憾。通過理查德的死, 克拉莉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愛, 也卸下了身上的重負, 讓自己的生命煥然一新, 達到了更加純粹的高度,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只有這樣, 生命的流逝作為過程才能獲得某種意義和價值。

五、結語

在影片接近尾聲時, 伍爾夫與丈夫萊昂那德有這樣一段對話, 萊昂那德問:“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為了對比, ”伍爾夫說, “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那么誰會死?”萊昂那德又問。“詩人, ”伍爾夫說, “充滿幻想的人會死。” (電影臺詞) 其實, 伍爾夫、勞拉、克拉莉莎和理查德骨子里都是一樣的人, 都是具有詩人氣質的人。維爾海姆·狄爾泰 (Wilhelm Dilthey) 認為, 詩是解開人的生命之謎的中介, 詩通過體驗反思生命的意義, 可以認識人類的精神世界。詩人總是緊貼生活的體驗, 用自己的心去捕捉生活的意義。詩人越是受到生活力量的制約, 越是竭力想悟徹生活之謎, 使自己在人生觀的混亂中找到一個穩固的位置。具有藝術氣質、詩性氣質的人太熱愛、太認真, 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因此才會沉湎于自我不滿中難以自拔, 以至于付出生命的代價。而同時, 他們也用生命詮釋了永恒與不朽。“死亡之所以讓生命沉淪, 似乎是為了讓生命內容的永恒性釋放出來”。[6]伍爾夫、理查德、勞拉和克拉莉莎分別以死亡、逃避死亡和直面死亡這樣詩意的方式退出了禁錮自己的生活, 揮別了生活中的庸俗與無奈, 轉向了自我和天性, 也成就了自己內心最純凈、最美好的詩性情結。

死亡是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會伴隨一生的魔咒。電影《時時刻刻》為我們展示了處于不同歷史時期的三位女性短短一天中的經歷和內心起伏。雖然影片充滿了掙扎、絕望與死亡, 但這不是一部宣揚悲觀情結的消極影片。在濃重的死亡陰影背后其實蘊藏著巨大的生命氣息。[11]片中的人物無論是選擇結束生命, 還是繼續生命, 他們的行為都是出于自己的內心, 他們或者是為了追求完美的自我, 或者是為了愛, 或者是為了勇敢地直面人生的種種困境與不平。他們敢于面對死亡和人生, 即使是不被理解的死亡和生存。在人生的困頓之中, 在對幸福與失落的反思之中, 他們學會了如何生活, 獲得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活出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生命的本質就是自我超越, 作為結束的死亡其實也是在自我超越。生長發育并非生命本身, 對個體生命存在的鑒別、揚棄、超越才是生命本身。一個人應該坦然地接受迎面而來的每時每刻, 無需留戀過去, 也不必擔心未來, 這樣的生命或許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自己最真實的生命。“要直面人生, 永遠直面人生, 了解它的真諦, 永遠地了解, 愛它的本質, 然后, 放棄它。” (電影臺詞) ———這就是生活的勇氣。

摘要: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同名小說的電影《時時刻刻》充滿了濃重的死亡傾向。生命哲學認為生命的本質是自我超越, 作為生命終結的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通過親歷死亡、逃避死亡、直面死亡的方式面對生活中的困頓與迷惘, 收獲了“比生命更多”的意義, 彰顯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

上一篇:傳統哲學論文下一篇:儒家哲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