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

2023-09-23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1篇

一是審計報告要有針對性。每一個審計項目,審計機關要分別給被審計單位和政府部門報送審計報告,而被審計單位和政府部門的信息需求又是不相同的。因此,審計部門在形成審計報告的時候,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給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報告要突出問題,明確整改,有理有據;給政府部門的審計報告,除了明確審計發現的問題外,更要在如何得出審計結論的過程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撰寫審計報告上下功夫。要嚴把審計報告寫作的質量關,多學習優秀審計報告范本的寫作模式和文字表述,不斷提高自身寫作能力。撰寫審計報告時,對于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要全面反映,審啥評啥,重點突出,清晰表述,用詞準確。修改過程要留有痕跡,切不可抱有事不關己的心態,交由一人獨立撰寫。此外,還要嚴格審核把關,切忌含糊或片面表述,千篇一律,內容空洞。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2篇

【摘要】審計報告作為審計過程和結果的總結,是體現審計項目完成質量的載體。單位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和具體審計項目質量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直接閱讀審計報告。

【關鍵詞】內部審計 問題 措施

一、內部審計報告常見問題

內部審計報告常見問題主要體現在行文規范性和報告內涵兩方面,具體表現為:

1.基本構成要素缺失

例如漏列審計依據、審計范圍、審計期間,或未對審計范圍受限等特殊事項進行說明。

2.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通常習慣性照搬照套以往報告格式和內容,未能體現不同類型審計的不同審計目標,寫不出特色,篇篇面目相似,乏善可陳,讓管理層讀之無味。

3.長篇累牘,重點不突出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事實表述不夠清楚,詞不達意,反映問題時未經提煉,主次不分,逐條羅列,讓人看了處處是問題,而又看不出關鍵所在。

4.專業術語使用過多,影響可讀性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在反映問題時多簡單地羅列會計科目或會計核算過程,沒有結合整個業務操作過程來表述,專業術語過多過濫,給管理層閱讀審計報告帶來困難。

5.定性法規引用不夠規范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或對違法違規問題的定性沒有引用法律法規,或引用有誤,或引用的法律法規層次較低,或引用過時、失效的規定作為審計依據,或用審計事項發生時還沒有實施的規定作為審計依據。

6.審計建議可操作性不強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的審計建議往往過于原則、抽象,脫離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難以整改,或未與被審計單位充分溝通,抵觸情緒大,影響審計效果。

7.審計評價不全面、不客觀

此類內部審計報告或評價時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任意拔高或貶低;或超越審計范圍,對不屬于審計事項的內容進行評價,對審計過程中沒涉及或僅表面涉及的問題進行隨意評價;或在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評價中,對現任與前任、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直接責任、主管責任與領導責任的界限不加區分。

上述問題的產生,既有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質量風險意識不強,審計質量責任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過程不規范的原因,又有審計項目缺乏計劃性,審計項目時間安排不充分的原因,也有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方面的原因。

二、內部審計報告質量提升的基礎措施

(一)內部審計報告基本構成要素齊全

內部審計報告應當包括標題、收件人、正文、附件、簽章和報告日期六個基本要素。報告正文主要由審計概況、審計依據、審計結論、審計決定和審計建議組成,是報告的精華所在。審計概況主要說明審計立項依據、審計目的和范圍、審計重點和審計標準;審計依據是對內部審計按照內部審計準則的規定實施所作的聲明,如有未遵循準則的情況亦須做出解釋和說明;審計結論是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對被審計事項涉及的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做出的評價;審計決定是針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處理、處罰意見;審計建議是針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改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建議。

(二)遵循內部審計報告編制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內部審計報告的編制應當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審計事項。

2.完整性原則。內部審計報告應基本要素俱全,全面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和管理情況,不遺漏審計中發現的重大事項。

3.及時性原則。如無特殊原因,審計報告應及時撰寫和印發,提高審計信息的時效性,樹立審計良好職業形象,亦便于被審計單位及時整改。

4.準確性原則。審計報告應條理清晰、簡明扼要、觀點清楚、易于理解,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專業術語,段落層次分明、具有邏輯性。

5.建設性原則。通過對審計發現進行深入分析,審計建議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符合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便于被審計單位整改。

6.重要性原則。審計報告應依據審計目標,明確審計重點事項,突出審計重點,反映審計重點問題。

(三)根據不同審計類型,做到內部審計報告內容各有側重

內部審計通常會開展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專項審計調查等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內部審計報告的內容要各有側重,緊密圍繞審計目標,寫出亮點和特色。如財務收支審計報告主要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發表審計意見;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要對領導人員任期履行經濟職責情況做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評價,對存在問題應當承擔的責任做出界定;經濟效益審計報告則是通過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的、系統的審查分析,對經濟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經濟性做出評價,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促使其改善管理。

三、內部審計報告質量提升的增值措施

(一)在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行業準則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加強內部審計標準控制體系建設

1.建立單位內部審計行為規范標準,涵蓋審計計劃、組織分工、資源整合、現場管理、審計復核、審計結果公告等方面需要遵循的規范。

2.建立單位內部審計技術標準,包括實施審前調查、編制審計實施方案、獲取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形成審計報告、整理審計檔案所應遵循的格式、內容和方式、技術與方法。

(二)以通用審計程序為重點,加強內部審計程序控制體系建設

1.以審計資源為控制中心,針對審計計劃、資源整合、現場調控、后續跟蹤等審計全過程的審計人員行為,設計內部審計管理程序,合理配置有限的審計資源,提高使用效率,既要避免低風險領域審計過量和控制過量,又要防止高風險領域的審計不足和控制不足。

2.以風險識別和分析判斷為中心,針對審前調查、綜合判斷、分析取證、形成報告等審計全過程的技術與方法,設計內部審計業務程序,準確把握被審計單位或事項的內在發展規律,識別存在重大風險的領域,確定重點精確延伸。

(三)加強內部審計責任控制體系建設,確保審計控制標準和審計程序得以貫徹和執行

1.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質量責任制,明確審計各個階段、所有參與人員各自應承擔責任的條件和責任,增強審計人員質量意識和責任感。

2.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報告質量檢查制度 ,規范檢查程序和檢查方法,通過對內部審計報告質量的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考核與獎勵優秀審計報告,督促不合格審計報告的及時修改,增加審計人員的自我約束與審計風險意識。

3.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由于個人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不作為或過度作為導致被審計單位或本單位乃至國家利益遭受損失,嚴重影響審計形象的審計質量問題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和黨紀政紀處分。

(四)加強內部審計項目關鍵環節質量控制

1.加強對審計實施方案的審核,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審前調查到位、審計目標清晰、重要性水平分配科學合理、審計重點明確,審計技術方法選用適當。

2.切實執行審計復核制度,由審計組組長、業務骨干、審計部門負責人對內部審計報告并同審計工作底稿、取證資料及原始材料進行逐級復核,重點復核報告內容是否真實完整、審計證據是否充分適當、審計判斷和有關依據是否充分、審計結論是否恰如其分、措辭表達是否恰當、審計建議是否實用和可操作。要特別重視現場復核和業務督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糾正。

3.形成審計業務會常態機制,在審計實施方案的確定、審計過程中重大發現、疑難問題討論、審計意見出現分歧、審計報告定稿等關鍵環節,應經審計組業務會或審計機構業務會集體討論確定。

4.重視并主動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審計過程中,經常性地就管理狀況、法律法規、政策執行情況和特殊事項與被審計單位充分溝通;審計報告編制初期,應與被審單位就報告編制與披露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見進行必要溝通;審計報告初稿形成時,書面征求被審計單位(對象)的意見,對被審計單位(對象)提出的不同意見,要將審計采納情況,特別是不予采納的理由及時反饋給被審計單位(對象),以使審計報告更符合客觀實際,能被其接受。同時,應就審計意見或建議整改落實的必要性,與其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尤其是領導加強溝通,促使其積極主動整改。

(五)以人為本,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執業能力

1.加強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正確樹立獨立、客觀、公正的履職觀,既勤勉敬業、實事求是、不偏不倚,又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和遵守保密原則。

2.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分析判斷能力和工作經驗,把審計人員培養成為熟悉審計技術與方法,精通審計業務,掌握財務、會計、金融等各類專業知識,熟悉有關法規、準則和制度,了解內部控制,懂得管理和溝通,實踐經驗豐富,具備寫作與分析、信息技術、外語運用等基礎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簡介:陽承姣,審計師,會計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主要研究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和經濟責任審計,廣西師范大學審計處副處長。

(編輯:陳岑)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3篇

大城縣位于河北省東部,地處河北平原低洼部分,屬于子牙河的下流,是典型的沖擊地段,受歷史原因的影響,多年來大城縣全縣土體構型復雜。土種分布交錯,加之不同程度的鹽化,造成圖斑而破碎。自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來,全縣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耕地的數量、質量、及其利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耕地地力評價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農業委員會《2010年河北省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大城縣農業局嚴格按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試行)修訂稿》和《農業部耕地地力評價規程》要求,扎實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全縣共有11個鄉鎮區,共393個行政村,1個國營農場的農用地參加了耕地地力評價工作?,F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耕地地力評價工作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耕地是土地的精華,是農業生產不可替代的重要生產資料,是保持社會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耕地地力是指在當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條件和基礎設施水平等要素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能力。對耕地地力進行評價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指導科學施肥等工作的需要。開展耕地地力評價是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摸清耕地資源狀況,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提高土地生產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

二、耕地地力評價工作組織與分工

(一)組織協調,制定方案。

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項目是國家農業部和財政部在全國實施的重點支農惠農項目之一,為加強項目領導和協調,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大城縣縣委、縣政府對耕地地力評價工作高度重視,為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成立了縣、鄉、村三級領導組織??h領導組織由主管農業的副縣長張寶華任組長、農業局局長劉承永、財政局局長李錫明任副組長的“大城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主管農業的副鎮長及主要負責農業工作的同志組成鄉級領導組織。各村街主要負責人組成村級耕地地力評價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落實人員,安排資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等工作。同時,成立由農業局分管局長任組長,縣土肥站、農廣校、農技站、植保站、種子站等部門的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為成員的技術指導小組,技術組負責采樣、化驗、試驗示范、宣傳培訓。配備專兼職化驗員8人,土肥站技術人員由原來的4人增加到9人,全面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

2010年7月15日-16日派兩位技術人員在秦皇島市參加了全國縣域耕地管理信息系統及相關技術培訓班。培訓會后我縣召開了測土配方施肥領導小組會議,認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為加強這項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農委、氣象局、國土局、水務局、林業局、財政局等7個職能部門積極配合,擬定了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重點及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二)合理分工,相互配合。

整體工作上下配合,明確分工,通力合作。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技術指導下,由大城縣土肥站完成外界資料收集整理任務。在河北雅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幫助下,利用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編制數字化土壤養分分布圖、耕地地力等級圖等。

在此基礎上,各部門提供相關的數據,并積極配合編寫縣域耕地地力評價技術報告和工作報告。各項成果調查、核實、檢驗及工作報告的編寫、農用地定級由大城縣土壤肥料站完成。

三、耕地地力評價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成果應用

(一)主要成果

1、完成土樣采集共計7600個。共完成野外調查表15200份,其中采樣地塊基本情況調查表7600份、農戶施肥情況調查表7600份。野外調查表涉及采樣地塊土地條件、農戶管理、產量水平等諸多內容,是指導配方施肥的基礎資料,并且許多因素是配方施肥的依據和耕地地力評價指標。填寫規范準確、標準一致,施肥管理內容向地塊戶主詢問后填寫。

2、完成樣品化驗7000個。土樣的測試化驗是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重中之重,項目初期為切實做好室內化驗工作,縣農業局整合技術力量,化驗室配備專兼職化驗員8人。按照省土肥總站的要求,我們對土樣的PH值、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緩效鉀、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鋅、有效硼、有效硫等項目進行了化驗。主要測試方法如下:PH值的測定——采用土液比1:2.5電位法;有機質的測定——采用油浴加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全氮的測定——采用凱氏蒸餾法;堿解氮的測定——采用堿解擴散法;有效磷的測定——采用碳酸氫鈉提取--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的測定——采用乙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緩效鉀的測定——采用硝酸提取火焰光度法;有效硼的測定——采用姜黃素比色法;有效硫的測定——采用氯化鈣浸提—硫酸鋇比濁法;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鋅的測定——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光譜法。到2010年3月底,化驗土樣數量為7000個,全部完成化驗任務,共取得有效數據91000個這些化驗數據為下一步數據分析和配方制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驗證樣品化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對每批樣品都按省統一要求全部做了平行控制,對每批樣品都插測了參比樣,每60-80個加測參比樣1個。

3、從大城縣實際情況出發,選取耕地地力評價指標,確定評價單元、擬合隸屬函數、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評價因素的組合權重,最后使用加法模型計算耕地地力綜合指數,將大城縣耕地分為4個等級。通過本次調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次耕地地力調查工作有三個特點:一是起點高,這次調查是在第二次土壤普查和已建有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基礎上進行,這樣不僅能為這次調查提供較好的圖件數據資料,還可以提供一套計算機數據庫系統;二是技術含量高,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進行衛星數據糾正和野外核查,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三是成果應用性好,本次調查可以提供一套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程度高的耕地地力現狀調查資料,從根本上改變原來手工進行農業土壤肥力與土地地籍管理的模式,為全縣規劃修編、用地報件等提供準確數據和圖件。

4、收集整理二次土壤普查寶貴資料,包括二次土壤普查報告、土壤志、土壤圖等。對于這些珍貴的資料進行數字化實現了永久保存,避免了珍貴資料的遺失。

5、全面查清了大城縣耕地土壤肥力狀況、耕地地力狀況、耕地土壤資源特點,為全縣耕地質量保護與建設、科學施肥、建設高產農田、提高耕地綜合生產力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6、建立了大城縣耕地地力評價的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 運用地理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等高新技術對耕地土壤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地理性質、水利、氣象、農業經濟等方面的信息以數據庫形式進行統一管理。

7、建立了《大城縣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在收集各種空間數據圖件、填寫屬性數據表的基礎上,順利地將Arc/info文件掛接上了"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圖層調用、編輯、數據查詢、土壤環境評價等功能,提高了本次調查與質量評價的技術含量,為農業生產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

8、撰寫了大城縣耕地地力評價與利用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 報告詳細闡述了本次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耕地地力評價工作的野外調查方法、內容、調查步驟、樣品分析和質量控制,論述了地力評價依據及方法,描述了土壤的物理、化學屬性,評價了耕地地力等級,并針對耕地利用改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9、完成了一系列數字化成果圖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的要求,完成了大城縣耕地地力調查樣點分布圖、耕地地力等級圖、土壤養分圖(有機質、全氮、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效鋅、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鐵)、土壤pH值圖。圖件全部符合農業部有關規范。

10、通過本次耕地質量調查及地力評價進一步培訓了土壤肥料、農業信息化技術人員,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做了技術儲備。

11、檔案管理是項目具體工作的記載、項目成果的具體體現,檔案資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配備了文件櫥,明確專人負責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檔案管理,對項目實施的有關文件、土樣采集、樣品檢驗、田間試驗、校正試驗、宣傳培訓情況、資金管理辦法、合同書、實施方案等原始資料進行系統歸類,嚴格管理。為今后方便應用提供了保障。

四、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資料準備

耕地地力評價是以耕地的各性狀要素為基礎,因此必須廣泛地收集與評價有關的各類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資料,為評價工作做好數據的準備。本次耕地地力評價我們收集獲取的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及文本資料。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資料,測土配方施肥土壤采樣點所有化驗數據及GPS 定位數據、土壤肥力監測點資料、農村及農業生產基本情況資料、土壤類型代碼表、行政區劃代碼表。

2、圖件資料。包括最新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最新的行政區劃圖 、道路交通圖。比例尺1:5萬電子版的。

3、數據庫建設。 一是基礎屬性數據庫建立。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匯總軟件,以調查點為基本數據庫記錄,以各耕地地力性狀要素數據為基本字段,建立耕地地力基礎屬性信息數據庫。應用該數據庫可進行耕地地力性狀的統計分析,是耕地地力管理的重要基礎數據。 二是基礎空間數據庫建立。將掃描矢量化及空間插值等處理生成的各類專題圖件,在MAPGIS 軟件的支持下,以點、線、區文件的形式進行存儲和管理,同時將所有圖件轉換統一到相同的地理坐標系統和文件格式,最后均導入到縣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中以建立基礎空間數據庫及大城縣工作空間。通過空間數據文件與屬性數據文件同名字段實現空間數據庫與屬性數據庫的連接并可進行空間數據庫與屬性數據庫的實時更新。

(二)主要工作措施:

在開展耕地地力評價工作中,為了提高群眾對這項工作的認識,我們加強了宣傳培訓,集中進行了土樣和采集工作。

1、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明白紙,現場會等形式,加強宣傳培訓,利用大城電視臺在“大城農業”欄目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行宣傳,共播放30次,為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讓更多的人了解測土配方施肥。

2、加強技術培訓。三年來,共組織培訓90期次,培訓技術骨干810人次、培訓村民、村干部14000人次、培訓肥料經銷人員380人次,共發放培訓資料3000份。利用趕科技大集30次發放宣傳資料18000份。

3、土樣采集。按照項目平原區每100—300畝一個采樣點的要求,充分考慮土壤類型分布、肥力高低、作物種類等,保證采樣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時兼顧空間分布的均勻性,在全縣范圍內布點。我們將土地利用現狀圖與各鄉鎮土壤圖相結合,根據土壤單元,在全縣采樣7600個的控制下分配具體采樣數量,并確定采樣位置。在采樣工作中,我們抽調農業局技術骨干18人分為5個采樣小組, 2007年共采集土樣4000個, 2008年采集土樣2000個, 2009年采集土樣1000個。2010年采集土樣600個。

(三) 技術準備

1、確定耕地地力評價因子。評價因子是指參與評定耕地地力等級的耕地的諸屬性。影響耕地地力的因素很多,在本次大城縣耕地地力評價中選取評價因子的原則一是選取的因子對耕地地力有比較大的影響;二是選取的因子在評價區域內的變異較大,便于劃分耕地地力的等級;三是選取的評價因素在時間序列上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四是選取評價因素與評價區域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依據以上原則,經專家組充分討論,同時結合大城縣土壤和農業生產等實際情況,分別從全國共用的地力評價因子總集中選擇出一些評價因子作為大城縣的耕地地力評價因子。

2、確定評價單元。評價單元是由對耕地質量具有關鍵影響的各耕地要素組成的空間實體,是耕地質量評價的最基本單位、對象和基礎圖斑。同一評價單元內的耕地自然基本條件、耕地的個體屬性和經濟屬性基本一致,不同耕地評價單元之間,既有差異性,又有可比性。耕地地力評價就是要通過對每個評價單元的評價,確定其地力級別,把評價結果落實到實地和編繪的土地資源圖上。

五、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

本次耕地地力調查的工作過程,盡管已達到了摸清耕地地力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耕地地力評價工作技術性很強,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掌握計算機知識、制圖技術、高等數學及土肥專業知識。但縣上專業技術力量及人員相對缺乏,開展工作有較大難度,建議組織開展多方面的技術培訓,培養優秀年輕專業技術人員。同時由于土壤圖和土地利用現狀圖制作過程中的誤差,兩者進行疊加時會產生一些偏差.對于土壤類型復雜、土種隨距離變化很快的地區,實際采樣過程中所采取的土種是否為預定采取的土種具有不確定性。時間緊、工作量大、任務重、專業人員少,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而形成的建議和措施難以進行落實和效果驗證.

六、大事記

1、2007年我縣被農業部列為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縣。并組織技術人員參加省土肥站組織的技術培訓。

2、2008年省站組織以賈站長為首的專家組對我縣實驗室裝備及實驗開展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并提出寶貴意見。

3、2009年農業部抽查實驗室化驗情況,我縣對農業部提供的土壤樣品進行化驗,化驗結構全部合格。

4、結合土壤養分測試結果、3414田間肥效試驗結果、以及目前群眾的施肥習慣、產量水平、氣候等綜合因素,我們制定了大城縣冬小麥、夏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并于2010年6月9日通過省級專家組認證驗收。

5、根據農業部新修訂的《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驗收辦法》要求,我縣于2010年7月13日通過了河北省農業廳組織對2007-2009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的現場驗收。

6、2010年8月中旬對2007-2009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進行省級集中驗收。

7、2010年7月15日-16日派兩位技術人員在秦皇島市參加了全國縣域耕地管理信息系統及相關技術培訓班。

8、2010年8月2日,將我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與河北雅信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達成技術服務合作協議。委托其完成我縣耕地地力評價工作。

9、2010年8月,完成了用于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的所有資料數據的收集整理工作,為撰大城縣耕地地力評價報告打了良好的基礎。

10、2010年9月-12月,著手撰寫耕地地力評價報告。完成所有圖件、報告的編寫、制作。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4篇

特色的審計內容。審計評價是否客觀公正,關系到任期經濟責任和工作業績是否真實、準確,并直接影響著這些干部的榮辱升降等問題。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是基礎,評價是關鍵。本文結合青海銷售公司經濟責任審計實踐,從目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存在的問題、評價原則、評價方式和指標、評價內容以及在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談談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認識。

一、目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存在的問題

審計評價是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一個重要內容。評價的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對干部的監督和管理,影響到對干部使用的導向問題;也關系到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作用的最終實現,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由于兩個暫行規定沒有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及標準,在審計實踐中對被審計者經濟責任的評價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審計評價目的不明確。將經濟責任審計混同于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審計評價就事論事,泛泛而論,只談事實,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重點,即對經濟責任的歸屬采用回避的態度,違背了審計評價的重要性原則。而且對被審計單位對外提供擔保、存在的正在訴訟中的未決經濟案件等可能造成的或有損失,應承擔的或有責任不予披露,不明確責任將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

(二)審計評價內容不明確。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評價內容過于全面化。表現為:一是充分肯定責任人的成績,如實指出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這種對成績、問題、分析的全面評價實質上是避重就輕的評價,不利于審計目標的實現;二是把被審計單位的社會效益、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審計評價內容;三是把被審計單位可持續發展也納入評價內容,增加了審計評價的難度,加大了審計風險。

(三)審計評價及事不及人。由于任期經濟責任的風險較大,審計人員害怕承擔風險,只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狀況進行評價而沒對被審計者在任期內的工作狀況,遵紀守法的情況進行評價或者只反映被審計者任期內所存在的問題,而沒有對所存在的問題的性質、嚴重程度、后果及被審計者對這些問題所負經濟責任進行評價,造成評價主次不分,背離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

(四)審計評價超出審計范圍。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監督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因此,審計對被審計者的評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從經濟責任的有關內容進行。但在實踐中有的審計報告總想全面評價被審計者的功過是非,從而超越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有效及相關的經濟活動范圍,把不屬于經濟責任的評價的內容加入其中,過多涉及其政治思想和工作事務。比如:“在任職期間,工作勤懇,充分發揚民主精神,為單位的發展壯大做了大量工作”或“在任職期間,被評為先進文明單位”等等,使審計評價脫離了“經濟責任”的范疇,增加了審計的風險,事實上也是不科學的。

(五)審計評價證據不足。任期經濟責任的審計評價應以被審計者所在單位實際發生的經濟事項為依據,不能受主觀意識的支配;對那些未經審計,證據不足或未來的經濟事項不應予以評價。但有的審計報告的主觀意識就較濃,憑自己在審計過程中所形成的感覺進行評價。有些事項的提出也缺乏相應的取證資料佐證,有的不加以分析不加查證照抄被審計單位的年終總結報告或被審計者述職報告的有關內容來評價。

(六)審計人員的素質影響審計評價質量。由于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特殊,這就決定了審計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強、責任大,必須要求具備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目前我司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專職人員較少,審計項目多,都是臨時搭班子,抽到誰是誰,很難保證人員質量,審計評價往往抓不住要害,深度不足廣度不夠,難以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質量。

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原則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核心問題和審計結果的最終體現,直接影響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效果.它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審計評價結論直接影響到領導人員個人和所屬單位、企業的利益。為了準確開展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更好地監督、評價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獨立性、權威性原則。獨立性原則是指審計執法主體在組織機構上獨立、工作行為上獨立和人員及經費上獨立。即審計機構必須是獨立的專職機構;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不存在經濟利

害關系,不參與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審計人員要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做出審計判斷,表達審計意見,提出審計報告;審計機關應有自己專門的經費來源等。權威性原則是指確立審計主體依法行使審計監督、鑒證的地位和權利。審計主體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是相輔相成的。權威性是保證審計獨立性的必要條件,而獨立性則是權威性的基礎。審計主體有了獨立的組織

地位,獨立的精神狀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形象,那么審計的權威性也就樹立起來了。如果在企業領導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不遵守或弱化了審計主體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那么其評價結果就不會客觀和公正。所以,審計主體的獨立性原則和權威性原則是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過程中應維護和遵守的最基本的原則。

(二)客觀公正的原則??陀^公正原則是指以事實為依據,全面評價被審計對象的功過是非,做到成績說夠、問題講透。從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政策背景、實際工作環境出發去分析問題、評價責任,做到不脫離特定條件,不孤立地看待問題,尊重事實,尊重歷史,既不夸大成績、回避問題,又不脫離實際、妄加評論,做到以理服人。

(三)責權一致原則。責權一致原則是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僅就經濟責任及其履行程度進行監督和評價,不能將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等同于同期全部業績的考核評定;同時,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有廣義的經濟責任和狹義的經濟責任之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不能僅限于對被審計者任期內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這一狹義的經濟責任進行評價。要注意考核和評價與宏觀經濟和長遠利益相關的經濟責任。責權一致原則強調在評價經濟責任的履行程度和直接效果時,考慮經濟責任履行過程中客觀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分清前任責任與現任責任的界限;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的界限;主觀責任與客觀責任的界限;故意與過失的界限(即玩忽職守與工作失誤的界限);集體責任與個人責任的界限;法律法規不健全、不配套導致工作出現斷層與錯誤的執行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界限。

(四)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原則。經濟目標完成情況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更是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不可或缺的審計內容。經濟目標完成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該領導人的經營能力。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必須是從量開始,以量分析;同時,經濟責任審計是一個較全面的審計,不僅要對經濟效益情況進行審計,還應對其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性進行審計。財務收支的合規、合法與否,與單位領導人有著直接的關系。區分違紀違規問題的責任,是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至關重要的內容。違紀違規責任問題,對被審計經濟責任人來說應區別情況,進行直接責任或間接責任(即主管責任或領導責任)的定性分析。所以,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要定量分析性評價和定性分析性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才有助于評價的客觀、公正。

(五)謹慎原則。首先,對超出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審計人員無法取證的事項不作評價;對于審計未涉及到或雖已涉及到但審計證據不充分、證明力不足而又不可能進一步獲取有力證據予以證實的審計事項,要說明情況,據理回避;對審計過程中因種種原因無法審查和核實的事項不作評價;對審計對象評價標準不清或者沒有明確評價標準,可能造成被審計人的責任難以分清的事項不能隨意做出評價。其次,在進行審計評價時,要使用專業、規范和措辭適當的用語,對能用數字說明的問題,盡可能用數字來說明,對不能用數字說明的問題,也要用寫實的手法來反映,切忌夸張和華而不實的描述。再次,對審計取證的全面性、證明材料的充分性、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審計事實的完整性進行全面檢查,看證明材料與審計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是否前后一致,有無矛盾和疑點,通過復核把關來減少審計風險;同時,對使用法規的正確性、準確性、時效性、實用性,進行逐條對照,檢查引用的法規在對象、范圍上是否一致,在時間上是否過期失效,對違紀問題的處理是否于法有據,寬嚴適度。

三、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

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范圍較廣,涉及到經濟指標的完成,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情況。任職期間遵守財經紀律和個人廉潔自律情況,促進提高經濟或社會效益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成效等;評價方式既有利用非指標的定性評價,又有利用財務指標和數據進行的定量評價。與定性指標相比,定量指標更具體、直觀、準確,既不易產生異議,也便于分析、考核、評價。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指標應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標準進行考核和評價。

第一,定性標準。定性標準是從性質上判斷被審計者的經濟行為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要求。它主要包括真實性審計標準、合法性審計標準、效益性審計標準以及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執行情況的考核標準。真實性審計標準是指被審計者任職單位的財務會計資料必須真實地反映其經濟業務活動。財務真實性分為真實、基本真實和不真實三個層次。合法性可分為合法、基本合法、有違規行為和嚴重違規四種。效益性審計標準是指企業資金的使用能夠實現其計劃中規定的效益目標。效益目標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部分。經濟效益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定:一是經濟性和效率性;二是效果性;三是收益性。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執行情況考核標準是指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通過對內部控制的評審,審查有關內部控制的健全性、遵循性和有效性,劃出其中的冗余與薄弱環節,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第二,定量標準。定量標準是指從數量上通過比較分析考核和評價被審計者經濟行為的量化標準。主要是指一些技術經濟指標。

四、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式和指標

青海公司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項目時,利用紀檢監察合署辦公的優勢,首先聽取紀檢監察對被審計單位及其領導人員的意見,了解有無重大舉報事項;其次開展審前調查,摸清被審計對象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一)業績比較法。主要為縱向比較法,即任職前、后業績比較。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變化,流動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資產保值增值率等變化情況。在核實資產真實性的基礎上,結合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部分離任時與任職初的增減變化來進行考核評價,以說明資產是否保值增值,以及增值的幅度。在具體工作中,對任期前就已經存在,任期內入帳的資產(如:加油站投資),在評價資產保值增值情況時應予以剔除。

(二)量化指標法。即運用能夠反映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相關經濟指標,分析其完成情況,進而分析相關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方法。如:利潤、銷售量、噸油現金營銷成本、清欠指標、質量安全環保指標等。我公司在實際工作中將上述指標又分為效益類指標(利潤)、運營類指標(噸油現金營銷成本、清欠、零售量)和控制類指標(質量安全環保)三大類。每年,公司與分公司一把手簽定《關鍵業績指標合同》,將上述三大類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年底通過業績考核審計情況予以兌現獎金。

(三)環境分析法。將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行為放入相關的社會經濟環境中加以分析,作出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價。因審計相對經濟事項來講具有事后性質,因此在審計中要從事項發生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政策背景、實際工作環境出發分析問題,評價責任。做到不脫離特定條件,不孤立地看待問題,以理服人。

(四)主觀客觀因素分析法。對具體行為或事項進行主客觀分析,推究其具體的主客觀成因,分析該具體行為或事項是由于領導干部主觀過錯,還是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進而作出審計評價。

(五)責任區分法。包括區分現任與前任責任、主管責任與直接責任、管理責任與領導責任、集體與個人責任等,正確區分不同責任之間的界限和不同責任人之間的界限,使審計評價做到責任清楚和明確。由集體決策造成的失誤,應由集體負責,由領導者個人決策造成的失誤應由個人負責。在具體工作中我們要查證決策時的書面憑證,如會議紀要、可行性報告等,使責任界定有根有據。

(六)其他有效的評價方法。對被審計領導干部所在單位是否建立健全可操作的內控制度(資產管理制度、資金管理制度、內部牽制制度、財務報銷制度等)作出評價。

五、經濟責任審計評價內容

按照審計評價服務于經濟責任審計目的的原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內容必須以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為依據,其評價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審查任期內企業的經營目標及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評價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狀況和經營成果,確認任期內的經營業績。

(二)審查企業領導人在任期初和離任前的國有資產、債權債務和資本來源情況,任期內是否適時、適量、適度地籌集到滿足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 并保持合理的資金結構。債權債務是否清楚,有無長期拖欠形成呆賬、壞賬和由于資金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其他重大經濟損失問題。評價企業領導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情況。

(三)審查企業的各項財務收支和經營收支是否合規合法、財務計劃的執行和決策情況是否真實有效;審查職工群眾反映的經濟問題和其他有關經濟責任事項。有無隱匿、截留、濫支亂用企業資金,有無利用職權挪用企業資金、侵占企業資產、收受非法所得,或將企業資金借貸給他人,或以企業資產為其他債務人提供擔保,或授意、暗示有關人員違反規定弄虛作假而損害投資者和企業利益;有無利用職權索禮受賄或內外勾結損害國家利益,牟取私利。評價企業領導人任期內遵守財經紀律情況。

(四)審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改造情況。是否合理確定企業的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有效配置資金。評價企業領導人的決策水平和企業的生產發展能力。

(五)通過向被審計單位有關管理人員和當事人詢問有關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情況及運行狀況,查詢被審計單位有關內部控制方面的文件資料,查閱以前有關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檔案,審查被審計單位是否依據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測試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評價企業領導人任期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狀況。

六、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明確評價對象。按照《審計法》的規定和中辦、國辦發布的《兩個暫行規定》的要求,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對象也只能是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及其任職期間的經營管理業績、相關經濟責任和廉潔自律等問題。對被審計單位和責任人的經濟責任審計,所審計的評價應是審計范圍的經濟行為和經濟責任,重點是直接經濟責任,還包括與其經濟責任有關的主管責任。對于與財務收支行為和經濟行為責任沒有直接聯系的行為和責任,審計機關不予評價。

(二)要劃清責任界限。劃清領導干部任期內與非任期內經濟責任的界限,不能將前任領導取得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當成是現任領導的成績或問題。劃清集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的界限,由集體決策造成的失誤,應由集體負責;由領導個人決策造成的失誤,應由領導個人負責。劃清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的界限,有的問題是由一般工作人員造成的,領導只負主管責任;有的問題是領導直接經手或親自指揮的,領導應負直接責任。在責任人所屬的職權范圍內的經濟行為,根據責任人批準的計劃、制度、決議進行的經濟活動,或責任人直接經辦的事項,都應確認直接經濟責任。非直接決策或直接經管的經濟行為,應確認為主管責任。在審計評價中要將有關問題的責任認定清楚,無論是直接責任還是主管責任都應該有明確的責任人?,F任責任是要審計的責任人的責任,前任責任是責任人的前任所應負的責任。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的經營和經濟活動是連續不斷的,前任遺留下來的問題有可能對現任責任產生較大的影響,致使其任期目標難以實現。特別是接任沒有經過審計的,更要認真劃清界限,否則審計評價的參照系統就不明確,造成責任模糊。要按照有關的規定分清現任責任和前任責任的界限,目的是防止現任把責任推給前任,或者把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推到后任身上。

(三)審計評價用語要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一般要報本級人民政府、組織人事部門及紀檢監察部門,這些單位不一定了解審計部門的專業性術語,因此評價用語要考慮這一點,在實際的審計評價中不用或少用專業性很強又不容易理解的一些詞語,用語表述要與客觀事實相一致,表意清楚易懂。此外,切忌主觀評語和形容性語言。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5篇

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必要步驟,也是實現審計目標,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重要措施。一個有針對性的、重點突出的、安排合理的審計實施方案,可以對審計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將某項審計工作比喻成一次戰斗,那么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就是戰前謀略、籌劃的過程,如果謀略、籌劃的得體、適用、恰當,那么這次戰斗就有了取得勝利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重視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率。

一、審前調查是審計實施方案質量控制的出發點。

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應對被審單位經營活動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了解,做好審前調查工作。應依據審計項目的規模和性質,安排合適的人員和時間來進行。其內容應當包括:重要會議記錄及相關文件;會計政策的選用及變更情況;有關內控制度及其執行情況;生產作業計劃;上級管理部門制定的各項政策;外部審計檢查結果等內部審計機構認為必須了解的相關事項。如果審計組未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調查了解,就編制審計實施方案,那就等于是閉門造車,該方案就象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一樣。

審前調查,對做好內部審計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內部審計機構對其企業組織內部的經營規模、核算辦法、選用的會計政策等都有所了解和撐握,所以有些內部審計人員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就忽視了審前調查工作。殊不知,正是因為審計組對此未給予充分的關注,使得審計方案編制就產生了肓目性,遺漏了審計事項,直接的后果就可能導致審計風險加大,甚至審計失敗。內部審計機構應監督審計組實施審前調查,以便審計組編制出更有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審計方案,降低審計風險,減少審計失敗。就內部審計而言,進行審前調查的核心內容就是要了解內控制度的健全性,找出其薄弱環節,從而確定審計重點,做到有地放矢。

二、全面審核實施方案是審計方案質量控制的關健點

審計組在進行審前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后交內部審計機構審核,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或由其委托的專設部門進行審核,這是對審計方案質量控制的關健所在。為了使審計方案更趨合理,更切合實際,更具有操作性,審核時應從以下幾方面著眼:

1、審核審計目標的可行性

審計目標就是要達到的審計目的,是審計工作的方向。審核審計實施方案應首先審核審計目標能否實現,目的能否達到。審核時應圍繞內部審計的本質目標,刪減或改變不可能實現的具體審計目標,使其更加切合實際,并將其現實化,合理化。

不同的審計項目,其審計目標是有區別的。如財務收支審計目標,是驗證會計及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經濟責任審計目標是驗證經營管理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內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可見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就(集團)公司而言,其組織內部規模龐大,組織形式多種多樣,集生產制造單位、經營單位、經費單位等于一身,所確定的內部審計目標也不能一概而論,應加以區別。因此,審核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就不同的審計項目,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性質確定審計目標。

2、審核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的合理性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和審計風險評估,是在對被審單位深入調查、了解過程中產生的,是確定審計目標、審計重點的依據。

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審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和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和決策。如果錯報或漏報足以改變或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那么該錯誤或漏報事項就是重要的,否則就不重要。依據這一標準,審核被審單位是否存在影響管理當局判斷和決策的重要事項,促使被審單位會計報表真實、準確、完整。

從內部審計的角度分析、理解審計風險為:內部審計組織由于實施審計程序,對被審單位的業務活動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給內部審計組織帶來的不利局面。這些審計風險有的是被審單位固有的,但有的是審計實施不當造成的,雖然具有客觀性和隱蔽性,但更多的審計風險應該是可控的。要求審計組在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預測和評估,以確定審計風險,制定出周密、恰當的審計實施方案,提高審計質量,有效規避審計風險。

3、審核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的適當性

審計內容是指為實現審計目標所需實施的具體審計事項,以及所要達到的具體審計目的。如對某個單位銷售收入實施審計,就是具體的審計事項,驗證其是否正確,是否依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標準確認,是否存在隱瞞、截留收入的行為,就是具體審計目標。在編制審計方案時,應對所有審計事項給予足夠的注視,充分考慮其恰當性,必要性,是否符合被審單位的實際。

審計的重點是指對審計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影響的事項。如上述對銷售收入的審計,如在審前調查時發現產品收、發、存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導致銷售數量計量不準確,銷售收入計算失誤,且金額較大,就應確認為審計重點。因此,要求審計組應當對審前調查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性復核,關注資料間異常關系和異常變動,分析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的經濟業務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重要問題和線索,來確定審計重點。

4、審核審計步驟和審計方法的可操作性

審計步驟是指審計人員從實施審計開始到審計結束,一步步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如收集審計證據、填制審計工作底稿等。審計方法就是審計人員能用來收集有效的審計證據和得出審計結論的一切手段,如審閱法、核對法、比較分析法等。

審計步驟和審計方法是審計工作能夠完成并取得預期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保證,能夠指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實現具體的審計目標,因此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其可操作性。

5、審核審計分工的恰當性

審計人員的選擇和分工對審計成功與失敗息息相關,為此,恰當地選擇審計人員,能體現合理配置審計資源的原則。審計組組長應由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確定,必須選擇具有領導、指揮、協調能力的人員擔任。主審應由審計組長委托,并應考慮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和較高的業務知識水平。審計人員的選擇和分工應由審計組長和主審協商確定,應充分考慮其綜合業務水平,并應顧及其專業勝任能力。

三、對審計人員業績考核是審計實施方案質量控制的落腳點

無論多么完善、周密、適當的審計方案,多么恰當,適合的審計目標,最后都是通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得以落實,都可以從審計結果中得出答案。因此,加強對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才是審計實施方案是否得以落實,審計目標是否實現的落腳點。

對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一方面,對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能有效監督、檢查審計人員是否按審計實施方案所列示的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去實施審計,撐握審計工作是否按審計實施方案進行有效地開展。因此要將審計人員的業績考核落實到位,達到控制審計實施方案質量的目的了。

總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周密、完善、適用的審計實施方案,對作好內部審計各項工作都十分重要。加強內部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對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減少審計成本,降低審計風險,強化對審計人員業務考核等方面都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內部審計機構一定要加強審計實施方案的質量控制,完善對審計實施方案的審核制度。

審計報告質量評價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從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角度,圍繞完善項目形成機制、重視審計方案作用、強化審計現場管等方面,闡述了提升內部審計質量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基層內部審計機關的審計質量雖有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企業內審計劃缺乏針對性、內審現場管理不科學、內部審計人才結構不合理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審計項目質量,影響了內部審計職能的進一步發揮。筆者圍繞五個方面對提升內部審計質量進行了思考。

一、完善審計項目形成機制,精準科學確定審計項目

目前來看,企業內部審計項目的選擇缺少科學性。審計項目的選擇影響著審計工作的效果。目前,內部審計工作多數是被動地根據企業高層領導的安排確定審計項目,不能結合企業需求確定審計項目,這使得內部審計促進企業發展方面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要建立以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的審計項目形成機制,圍繞企業最需要、矛盾最凸顯的問題謀劃和開展審計工作?;谶@種認識,內審人員可以從以下需求去確定審計項目:

(一)企業管理團隊需求。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在每年末對企業管理層訪談,以掌握企業存在的“痛點”“堵點”“矛盾點”,深入分析研判企業問題體制性原因和借助審計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樣內部審計才能夠將企業負責人的審計需求具體化。

(二)被審計對象需求。包括專業管理部門和各經營單元,這些單位的審計需求有兩個層面:一方面,作為管理機構,他們希望獲得其內部管理對象的真實信息,希望審計部門在這方面能提供幫助;另一方面,作為被審計對象,他們對同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有著深刻見解,希望審計部門把關注點放在對單位發展最有價值的領域。

(三)監管部門需求。監管部門熟悉政策,掌握監管導向,掌握被監管企業的綜合信息并有獨立評價,可以為內部審計提供一些動態引領。

(四)企業經營及管理需求。這是內審最重要的立項依據。審計是服務于企業經營及管理活動的,審計部門審什么還是要指向經營及管理活動本身。審計部門必須對經營及管理活動有自己的獨立分析與判斷。企業經營與管理活動錯綜復雜,審計部門的能力及對經營管理活動的信息儲備又常常是有局限的。上述因素使審計部門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獨立分析與判斷很難做深做透,這就要求內審人員必須在管理環節上狠下功夫。

二、強化現場管理,提升內審管理水平

(一)嚴格遵循審計方案,圍繞審計目標開始工作。審計組成員要認真學習研判內審方案,做到將審計內容了然于胸。審計組長根據方案確定的審計事項,對審計事項的執行、調整和完成情況進行管理,確保內審方案規定的審計內容得到全面執行,并及時對相關審計事項的完成情況進行確認。

(二)定期召開審計組工作會議。審計組成員應將審計事項進展情況、發現問題特別是疑難問題、重大問題及時溝通。對一些重要問題如何查證,如何定性,應進一步采取哪些審計手段,應及時向審計組匯報,以便集思廣益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避免問題查得不深不透,或者避重就輕。

(三)建立審計任務清單、審計問題清單制度。審計組根據內審方案組織編寫審計任務清單,對審計任務進行細化,將具體審計事項的審計責任落實到每位審計人員,并對任務清單完成情況進行比對;要定時將審計組成員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匯總,以免問題遺漏。審計組長根據每個審計成員問題發現情況,對一些未能及時跟進的問題進行詢問或提醒,并對照內審方案所列的任務清單進行對比,防止重點問題、重要線索的漏審。

三、注重成果轉化應用,多渠道擴大內審影響力

內審要以推動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完善為目標,采取多項措施,不斷強化審計成果轉化,提升審計監督效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

(一)注重發揮審計報告作用,推動內部審計成果轉化。對審計中發現的帶有宏觀性、傾向性問題,注重從政策、機制、制度等方面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剖析,有針對性提出審計建議。并將審計發現的重點、突出問題以審計報告的形式上報給企業領導層,讓領導層及時知曉情況,為企業領導層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有力推動審計成果的轉化。

(二)強化發現問題跟蹤整改,切實扭轉審而不改。實行審計問題整改清單銷號管理,明確整改責任。要健全整改跟蹤督導檢查制度,建立審計整改臺賬,實行對賬銷號管理,并適時開展審計整改工作“回頭看”,嚴防虛假整改;實行審計整改專題會議制度,對審計整改問題,召開企業領導層整改業務會,逐一審核過關;將審計整改責任嚴格落實到人,明確責任,嚴格獎懲,以推動審計發現問題徹底整改。

(三)將整改情況納入被審計企業目標績效考核。將內審整改工作納入企業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并與獎懲掛鉤。這種做法將進一步強化了對被審計企業的剛性約束,極大提高了被審計企業審計整改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審計問題整改率也會得到大大提升。

四、優化內部審計人才結構,提升審計質量

一要加強黨對企業內部審計的領導。審計署11號令對內部審計的體制機制做出了明確規定,強調建立黨組織領導內部審計的體制機制,加強組織內部審計人員思想作風建設,引領內部審計部門人員牢記職業責任,信念堅定為民服務、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二要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專業能力建設。要始終以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水平為目標,將審計理論、審計署相關規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的內部審計準則與內部審計實際工作相結合,積極參與各種內部審計培訓,促進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持續提升。

三要完善內部審計隊伍人才結構。要將內部審計崗位聘用與審計人員從業資格對應起來,鼓勵內部審計人員參加審計師職稱、CIA等專業資格考試認證,參加審計職業后續教育,以建立專家型內部審計部門為目標,逐步優化內部審計人才結構。

基層內部審計要嚴格按照審計項目作業規范要求,加強審計質量制度建設,糾正目前內部審計質量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逐步使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規范化、制度化,才能提高內審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節約審計成本,促進內部審計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上一篇:詩經楚辭取名大全范文下一篇:四季度安委會議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