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

2023-09-16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社會經濟的持續性健康發展使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人們在不斷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將目光聚焦在理財方面,希望能夠借助個人財產的有效利用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然而理財也伴隨著風險,若是不能合理地正確看待理財風險、合理選擇理財產品,理財者就很容易因市場波動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理財者有必要對理財市場風險進行了解?;诖?,本文將對個人理財市場風險進行詳細分析,并將產品選擇中的各項問題列出,以便為理財者控制理財風險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個人理財;市場風險;理財產品選擇

理財的概念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的《易經》。不過就現代而言,“理財”一詞最早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報端?,F代意義上的理財思想是在“金融經濟”時代產生,并且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股票、基金、保險等金融產品的誕生逐步完善,個人理財也走進人們的視野當中。個人理財就是充分利用客戶的財務資源,以此幫助客戶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我國而遠,個人理財市場的形成與銀行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直接關系。理財的本質是一種投資方式,投資就必須兼顧收益和風險,所以個人理財時不能緊盯著利益,更要關注的是投資的安全性,采用合理的方式控制好理財風險。

一、關于個人理財風險類型的分析

個人理財面臨著諸多風險,若是不能提前了解風險類型就很難做好防范工作,這就會導致投資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實際上,個人理財需要考慮的因素很是復雜,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信息風險,乃至于人在不同年齡段適應的個人理財項目也有所不同。以下將對常見的個人理財風險類型進行分析,以求能夠警示理財者在投資中規避風險。

1.市場風險

市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后,市場面臨的風險也在與日俱增,利率風險、稅率風險和通脹風險都有可能對投資環境和投資產品收益率產生影響。銀行為了維持經營需要,通常會在時常發生變動一后調整利率,這就導致個人理財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當然,不同的投資類型在面對不同的風險受到的作用各不相同,正如投資外匯的理財者受匯率風險的威脅比較大;投資股票的理財者容易受到股票風險的威脅;投資商品則需要面對商品價格風險。由此可見,市場中無處不充斥著風險。風險只有高低之分,不存在有無之別,所以投資者在進入市場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考慮市場整體環境和自身財務狀況,以免因為市場風險造成嚴重損失。

2.信用風險

雖然理財產品的未來收益可以預測,但是市場環境無時無刻不再變動,所以理財產品的未來收益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完全聽信。在理財過程中,必須對信用風險有所考量,這樣才能保證理財投資的穩定性。實際上,我國有不少信用狀況良好的銀行可作為理財產品的選擇對象,其發行的理財產品幾乎都可以保障收益率。當然,信用最高的理財產品當屬國債,國債以國家信用為基礎,所以可以算最穩妥的理財產品。信用風險在經濟動蕩時就會體現出來,信用度良好的金融公司或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在抗風險能力也會更強一些。

3.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也是理財者不可忽略的風險,政策風險的內容比較多,除了國家突變性政策對特定行業產生作用,從而導致時常發生變動外,還有一種政策風險就是國家對資產安全方面的政策。政策規定,銀行不能為信托或有關產品提供擔保,回收票據、貸款等行為也不被允許。這些政策實施以后給理財者的投資增加了一定的風險,但這也警示理財者要對理財產品宣傳資料進行認真審閱,切勿輕信利益有關的承諾。

4.信息風險

從信息角度來看,個人理財者在投資領域屬于弱勢群體。如果理財者缺乏可靠的信息途徑,那么就很容易受到這種風險的威脅。在投資過程中,銀行及其銷售人員往往掌握者更多信息,在理財者信息掌握較少的情況下,買賣雙方的信息差也就形成。這種信息風險集中體現在投資者評價理財業務時,當投資者受到信息干擾錯誤評估理財產品后,風險也就悄然而生。雖然這種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銀行或金融機構的不負責,但是顧客同樣也反了忽略收益和風險關系的錯誤。所以說,理財者評估理財業務時,不能輕信推銷員的宣傳說辭,應當詳細地考察理財業務,做出正確評價以后再進行選擇,以免受信息風險的作用損傷利益。

二、個人理財產品的運用方法

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個人理財者面對的風險也為數不少,所以理財者要掌握好個人理財產品的運用方法,這樣才能安全、穩定地實現個人財富增長的需求。以下將從制定理財目標、組合理財產品、調整理財組合、評價理財組合這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1.確定個人理財目標

理財是為了實現人生目標,無論這個目標淺露還是深沉,都應當明確而又實際,這樣才能成為構建理財組合、調整理財組合的依據。明確理財目標以后,其目標就是內化為收益目標和風險控制目標。其中收益目標的設置尤為關鍵,不僅會對理財產品的組合產生決定性作用,還會直接關系理財風險;風險目標控制是保證理財安全、穩定的必要措施,其中涉及的內容有流動資產要求、承損范圍等。個人理財目標的制定要考慮全面,既要參考整體市場環境,也要考慮個人財務與發展需要。當然,收益目標和風險控制要有統一性,不能在要求高收益的同時保證低風險,否則理財目標就沒有實踐性。

2.優化理財產品組合

理財產品的組合是運用方法的直接表現,組合的方式圍繞個人理財目標展開。在理財目標的確定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優選理財產品,在恰當的范圍內做出選擇。結合理財目標中的風險、收益要求,個人理財者要把完全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剔除,例如低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目標下,股票和證券就不符合要求。在基本選出適宜的金融產品以后,就要從比較權重,以此達到提高收益的目標。個人理財環節比較復雜,個人投資者應當將收益目標和風險控制目標貫徹于組合全過程,這樣才能在保證收益的同時控制風險。

3.調整個人理財組合

理財組合形成以后還會繼續調整,這是因為個人理財目標和金融市場都處于變化中。即使個人理財目標長期保持不變,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也會隨著整體環境發生變動。因此,個人投資者要以市場的變化為根據,調整理財組合形式。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組合要遵循這些原則:收益相同時選擇低風險組合;風險相同時選擇高收益組合。個人理財組合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際收益率,個人投資者應當認識到個人理財組合的關鍵作用,通過合理的理財方式提高財富利用效率。

4.評價個人理財組合

定期對個人理財組合做出評價,這時理財產品運用的必要環節。評價間隔以年度或者半年度為佳,過長就會對個人理財組合調整的時效性造成消極影響;過短就會干擾投資利益的產生。經過評價以后,投資者可以發現投資組合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在不斷總結經驗中提升理財能力,為將來的理財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三、個人理財水平的提高與培養

1.尊重市場規律,避免感情支配理智

尊重市場規律是每一個進入市場前都要學會的道理,市場不會因為你的投資理念先進,對金融產品了解就降低風險。就算高風險投資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也不能因為風險沒有發生就認為其不存在。市場的變動由所有參與者的合力導致,所以任何人或者機構都不能對市場的變化進行完全準確的預測。賺錢效應往往會讓人迷失自我,個人投資者應當謹防風險帶來的危害,千萬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心態。當然,強調風險并不是為了限制參與,個人投資者要轉變想法,認識自己在市場中所處的境地,用“小步快走”的方式投資??偠灾?,投資者要用理智的態度對待理財投資。

2.正確看待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個人理財者面臨著信心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威脅,所以理財者有必要強化對金融產品風險的分析能力。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產品時,必須對自身財務狀況有明確的認知,然后再以此為依據選擇理財產品。對于金融產品風險的分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界定投資類型。例如投資股票的風險一般大于基金類產品。在常見的金融產品中,固定產品的風險是最低的,本金幾乎不會受到損失。至于其他產品收益率就需要從市場表現上獲得反饋,由此可見,多數金融產品的風險與投資市場有直接關系。

3.以自身需要為基準調節個人理財組合

現代金融領域從個人生命周期中分析了不同周期的理財需求,以單身青年為例,這個時間段的人主要支出在于日常生活和房屋租賃,在此以外可以投資銀行儲蓄等理財產品,并嘗試小額投資積累經驗。當進入家庭事業形成期后,理財需要就轉變成買房、教育和應急儲蓄等。由此可見,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的理財規劃各不相同,理財者在調整理財組合時可以參照生命周期理財規劃的理論進行調整,以此提高理財行為的科學性。

四、結束語

個人理財者有必要對現代金融理論進行適當了解,這能夠為個人理財者的投資行為提供理論指導,幫助投資者認清風險和收益的關系。尤其是在了解國內常見的金融產品后,理財者對理財產品的選擇也會變得更加多樣化,這就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的調整個人理財組合,從而做到收益和風險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聞婷.個人理財市場風險及產品選擇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4(17):75-76.

[2]王健康,謝雪練,董湘平.個人理財市場風險及產品選擇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2(20):116-117.

[3]李振宇.淺談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及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9,0(4)

[4]翟玉琪.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分析[J].經濟管理文摘,2019,(5)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香港;離岸金融市場;風險控制

一、香港離岸金融市場概述

國際離岸金融市場是在歐洲美元的基礎發展起來的,隨著它的不斷發展,市場規模從歐洲擴展到亞洲和美洲。其主要業務內容為國際離岸貨幣借貸業務、國際離岸債券發行交易業務、國際離岸保險業務、國際離岸衍生工具交易業務等。主要市場類型有內外混合型國際離岸金融市場;內外分離型國際離岸金融市場;分離滲透型國際離岸金融市場以及避稅港型國際離岸金融市場[1]。

香港演變成一個國際金融市場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從一個英屬殖民的“自由港”發展成當今亞洲乃至全球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香港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可以通過外資銀行數量的增加來體現,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于政府的嚴格限制,外資銀行在香港的發展速度緩慢,到1975年,香港的外資銀行只有28家,而到了1980年則上升到了88家,至2007年香港已有138家持牌銀行,其中115家的注冊地在香港以外。外資銀行機構在香港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香港離岸金融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香港離岸貨幣存款量也因此逐年上升,截至2007年底,香港外幣存款規模已經達到27 447億港元。目前,香港已經成為一個向世界廣泛提供借貸資金的市場,是亞洲銀團貸款的中心。

香港離岸金融市場是典型的內外混合型[2]。內外混合型離岸金融市場是指離岸業務和國內業務不分離,目的在于發揮兩個市場的資金和業務的相互補充和促進作用。這類市場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并不嚴密,可以向國內流入或從國內向境外流出,對從境外流入資金的利息不征收利息稅,外匯資金也不實行存款準備金制度,并且允許非居民經營在岸業務和國內業務[3]。

二、香港離岸金融市場存在的風險

離岸金融市場在運作過程中極易引發金融風險,東南亞金融危機告訴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離岸金融市場管理不當所引發的風險。香港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督有其獨特的模式,香港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長期由銀行公會,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承擔,政府奉行“積極的不干預政策”,一系列金融政策只在危機時才實施補救,這在一方面提高了市場的自由化和國際化程度,但另一方面,則使市場顯得更加的不穩定。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香港的標準稅率一直在低水平上漲落,是世界上最低稅率地區之一;再加上香港在地理位置上處于東亞和東南亞各地交通樞紐,位于亞太地區中心,所有的這些在給它帶來便利的同時,無形中也構成了其眾多不穩定因素的組成部分。

香港離岸金融市場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其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1.信用風險。離岸金融市場最主要的風險形式是信用風險,它是指交易對方違約等導致無力履行合約義務,而給離岸銀行帶來經濟損失的金融風險。傳統的信用風險主要來源于交易對手違約造成的損失,即主要集中在離岸銀行的貸款業務,但隨著現代風險管理技術的進步和風險環境的變化,現代意義上的信用風險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產生了與市場風險相重疊部分,即由于交易對手履約能力和信用水平變化而使投資組合中資產價格下降進而造成損失的風險。另外,交易方的經營能力、資本規模、道德水平、經營的連續性等都會影響信用風險發生的大小。

2.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通常是結合在一起的。當商業銀行為了向國內企業發放貸款而從離岸金融市場籌措資金時,所在國的外債數額就會擴大,而外債規模擴大的最終結果則會是國內外債規模失控,當大規模的外債到期時,就會引發債務危機并導致本幣的金融和經濟危機;而隨著外幣不斷的轉換成本幣,國內貨幣擴張的壓力就會隨之而來,這勢必會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運行,甚至導致本幣貶值和嚴重的通貨膨脹;在大量舉借外債的過程中商業銀行的匯率風險將不斷增大,而貸款過程中一旦出現呆賬和壞賬,將會導致整個銀行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出現問題;另外,國內信貸會隨著國外資本的大量流入而迅速擴張,其結果是國內供不應求,進而引起國際收支巨額逆差,此時一旦資金斷流,整個金融系統將會有崩潰的危機,甚至經濟也將迅速萎縮,即出現所謂的“過度借貸綜合癥”,在這方面,1997年的泰國金融危機便是很好的證明[4]。

3.流動性風險。離岸金融市場的離岸業務主要以存貸款為主,它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兩頭在外”,這就使得對于貸款客戶的負債結構、經營情況、背景等方面的了解困難重重,這無形當中使得離岸銀行的兌現能力大大降低,即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再加上有些離岸金融市場的離岸和在岸市場業務不分離,這就可能引起對離岸信貸業務的決策產生偏差,如果沒有一套比較科學的離岸信貸風險管理與監管機制,就必然導致防范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大大降低。

4.法律風險。當前的離岸金融市場還處在不斷的發展與摸索階段,相關制度規定和法律條文還不夠完善,這便給一些不良商人和腐敗分子帶來了漁利的機會,而他們的投機活動將大大增加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首先,它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侵吞國有財產的途徑并進一步導致了資本的大規模出逃。這是因為離岸金融市場有著非常便利的資產專業渠道,這極大地方便了不法分子的不法行為。其次,企業可以利用離岸金融市場的便利進行欺詐。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可以利用離岸市場的信息不透明的特點來虛增資產;另外,由于離岸市場的免稅待遇,于是企業可以通過在不引起稅收成本增加的情況下虛增自己的經營業績以達到上市“圈錢”的目的。再次,企業可以通過讓其控制下的信息披露義務較高的子公司賬面債務水平保持在較低水平,而企業整體的高負債卻不對外公開的方式來轉嫁金融風險。最后,離岸金融市場因其寬松的金融規則、自由的公司法和嚴格的公司保密法等成為一些人的洗錢天堂,他們利用這里的各種保密服務,大肆洗錢,隱瞞或掩飾他們的犯罪收益。

5.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通過離岸金融市場,一國的貨幣可能在境外被積累起來,而一旦這些積累起來的貨幣被投機者利用,他們就可以通過在外匯市場上的操縱來影響該國貨幣的匯率和利率。當市場上的在岸資金和離岸資金的利率出現較大差別而又不能有效地滲透時,就會引起資金的大規模套利轉移。如果離岸利率較高而在岸利率低,則國內資金會外流;而如果離岸利率低而在岸利率高,則會引起大量的離岸資金流入國內。對于離岸賬戶和在岸賬戶沒有嚴格分開的市場,就可能會出現有限的外匯資源通過離岸賬戶外逃,從而給自己國家的外匯管理造成極大的影響。同樣,如果一國的外匯價格的市場價格和控制價格不同時,也會引起在岸外匯資金和離岸外匯資金之間的套匯行為,從而給國家的外匯管理帶來諸多的難以控制的因素[5]。

三、香港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控制

1.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針對離岸金融市場容易發生信用風險等情況,建立離岸金融機構的設立和審批制度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對想要開辦離岸業務的機構要有一套完善的審批程序。視申請人要求的不同、資信狀況的不同和資本實力的不同,分別頒發權限不同的牌照,并對它們的業務范圍作出相應的規定,同時分別針對持有不同類牌照的離岸銀行進行有區別的管理;所有離岸銀行都必須以分行的形式建立,以保證每家離岸銀行都有各自的總行來作為其最后償債人,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離岸分行倒閉對所在國金融市場的沖擊。對于企圖進入的外資銀行,我們要著重考慮其總行的資本、信譽、風險控制等是否滿足其作為最后償債人的要求[6]。

2.嚴格監管離岸業務。根據國際上的有關規定,對離岸銀行的各種風險實施管理,尤其要重視資本充足率要求和流動性的要求。2007年以后對離岸銀行風險的監管主要是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來進行的。需要指出的是,外資離岸分行的清償能力監管責任和合資離岸金融機構的清償能力監管責任分屬于不同的監管當局,前者在其母國監管當局,而后者則分屬合資方的監管當局。與此同時,要不斷地完善離岸銀行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在此基礎上通過實地調查,對離岸銀行的風險資產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進行量化指標考核。

3.嚴格退出監管。退出監管是當風險發生時的一種事后補救監管,通過采取相應措施來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主要包括:第一,危機預警機制。它是指危機發生之前,有關監管當局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特別關注,防止其進一步擴大的制度。第二,存款保險制度。它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向特定機構繳納保險費,當風險發生時可用其來彌補一定的損失,以此來保障相關機構的安全經營。第三,最后貸款人制度。當出現資金困難時,離岸金融市場中的金融機構可以向金融監管機構借貸一定額度的資金,以度過難關避免破產。就目前的情況表明,許多的離岸金融市場所在國對相關的退出監管流于形式,并不像準入監管那樣嚴格,尤其是很多離岸市場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而不采取存款保險金制度,這確實可以促進相關離岸業務的發展,但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市場的風險。

4.加強離岸金融機構監管的國際合作。離岸金融市場產生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為此加強對離岸金融機構監管的國際合作,實現離岸金融機構所在國與母國的監管信息共享,吸取其他國家對離岸金融業的監管的先進經驗顯得十分必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離岸金融業的監管水平,使離岸金融風險能夠事先防范或及時化解。

參考文獻:

[1] 成華軍,雷聲隆.我國建立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控制[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35-38.

[2] 夏強.新加坡、香港離岸金融中心的比較與啟示[J].亞太經濟,1994,(6):43-47.

[3] 劉振芳.倫敦離岸金融市場[J].學術專論,1998,(2):64-68.

[4] 薛潔.離岸金融市場風險管理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5.

[5] 魯國強.加強對國際離岸金融市場風險防范的探討[J].華北金融,2008,(7):39-53.

[6] 孫沙沙.離岸金融市場法律監管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1.

[責任編輯 吳明宇]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來,國家政府不斷加大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各家商業銀行在小企業業務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小微企業客戶需求具有顯著的“短、頻、快”的特點,競爭的焦點在于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提升客戶服務覆蓋面。圍繞這一焦點,各家商業銀行在小企業專營機構建設、專業團隊組建、小企業專門操作流程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和研究。當前,在業務流程的最前端營銷環節,如何借助市場管理方、擔保公司、保險公司、政府部門等外部力量,批量化營銷優質客戶群并批量提供信貸服務逐步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的研究重點,本文將對市場客戶批量化服務模式進行探討,對銀行批量化操作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小企業業務 研究

1 商業銀行拓展市場類客戶潛力巨大

全國市場類平臺數量眾多,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分布廣泛,形成了龐大的交易規模。據《中國統計年鑒2011》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4940個。廣泛分布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湖南、河北、遼寧、上海、河南、湖北、北京、重慶、四川等13個省。按照交易的產品劃分,綜合性市場1341個,占比27%,專業市場3599個,占比73%。其中,1341個綜合市場中,農產品綜合市場691家,工業消費品綜合市場310家,生產資料綜合市場62家,其他綜合市場278家。3599家專業市場中,農產品市場981家,生產資料市場754家,紡織、服裝、鞋帽市場553,家具、五金及裝飾材料市場480家,其他專業市場831家。從成交量來看,2011年全國億元以上市場總成交額72703.5億元,專業市場總成交額57909.3億元。專業市場中,生產資料市場23867.6億元,農產品市場10593.2億元,紡織、服裝、鞋帽市場9263.2億元,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市場4825億元,家具、五金及裝飾材料市場3961.4億元,其他市場3682.1億元。

2 市場批量化操作模式介紹

批量化操作模式是指由市場管理方對市場內小微企業進行篩選推薦,借助第三方增信,由銀行對市場內企業進行統一受理、統一評價、統一授信的模式。銀行針對商場、超市、專業(綜合)市場等各類市場平臺,與市場管理方、政府相關部門、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合作方共同為市場內互相了解、融資需求和經營特征相似的小微企業客戶批量提供信貸支持,適當降低抵質押、擔保要求,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模式分為以下幾種:

2.1 市場內小微企業聯保模式 由市場管理方牽頭組織篩選市場內管理規范、經營穩定、盈利情況良好的小微企業組成聯保體,聯保體成員按照貸款金額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存入在銀行開立的保證金專戶,由市場管理方進行統一管理。該賬戶封閉運行,采用受托運作、專戶管理的方式,資金僅限于貸款代償,除經銀行確認為代償外,該賬戶內資金不得提取和支用。

2.2 政府助保模式 借助政府資金支持,批量化營銷服務客戶,實現企業、政府和銀行“三方共贏”。政府與銀行共同篩選客戶,在企業提供一定擔保的基礎上,由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風險補償金共同作為增信手段,銀行批量提供信貸服務。由獲得助保金貸款支持的小微企業和政府部門共同繳納部分資金,為辦理貸款業務的企業承擔代償責任,充分利用資金規模效應和杠桿放大效應,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抵質押、擔保不足等問題。

2.3 擔保公司擔保模式 銀行選擇資金實力雄厚、經營管理規范化水平較高、經營年限較長的擔保公司開展合作。市場管理方、擔保公司共同篩選客戶,由擔保供公司提供擔保,市場內企業向擔保公司提供反擔保,銀行對獲得擔保公司擔保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2.4 保險公司保險模式 市場管理方配合保險公司了解市場內企業信用、資質、經營管理、財務等方面情況,向保險公司推薦企業投?!捌髽I貸款履約保證保險”。銀行向在保險公司投?!捌髽I貸款履約保證保險”的小微企業客戶辦理信貸業務?!捌髽I貸款履約保證保險”是指在保險期間內,當發生借款人未足額償還貸款,或者借款人違反《借款合同》的其他約定的情況時,保險公司按照銀行與保險公司簽訂的相關協議約定,負責向銀行賠償《借款合同》項下借款人應償還的貸款金額。

2.5 園區建設模式 針對政府規劃并支持的產業園區建設項目,銀行與政府相關部門、園區管理方進行溝通合作,設計綜合服務方案。為園區內企業批量提供固定資產貸款、固定資產按揭貸款、機器設備按揭等中長期貸款產品,滿足產業園區企業購買廠房、辦公樓、機器設備,裝修、改建、擴建等資金需求。

2.6 直接融資模式 銀行與證券、基金行業企業合作,對于與銀行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并達到一定規模的市場優質企業,提供小企業集合票據、集合債券、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資產品服務。

3 批量化操作模式主要特征

批量化操作模式實現了由單一企業調查評價向市場整體評價為主、單一企業評價為輔轉變,由單一客戶準入向客戶批量準入轉變,由單一業務審批向整體授信方案審批轉變,由單一客戶貸后管理向批量化貸后管理轉變。

3.1 設計市場評分卡,對市場進行準入 銀行從市場

交易情況、經營年限、市場規模、市場對企業管控能力等方面設計市場評分卡。銀行客戶經理對市場進行現場調查,運用市場評分卡對市場進行評價,并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和區域風險情況,選擇存續期長、輻射范圍廣、出租率高、客流旺盛的市場作為重點目標。

3.2 實施客戶評分卡,對市場內企業進行整體準入 在客戶篩選環節,實行“市場管理方準入制”。目標客戶群定位于市場內前1/3或前1/2的優質企業。市場管理方根據掌握的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向銀行提供優質企業推薦名單。銀行客戶經理運用客戶評分卡對企業進行評分,對于符合標準的企業實行整體準入。

3.3 制定整體授信方案,進行批量審批 銀行圍繞市場企業需求,結合風險緩釋措施,設計市場合作授信方案,由銀行小企業業務部門及信貸審批部門共同審批。銀行應對合作市場的基本情況、經營特征、風險特征、企業融資需求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對市場管理方、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合作方的基本情況、經營狀況、發展趨勢、與銀行的合作情況等進行調研,對市場目標客戶基本情況、經營狀況、資產實力、信用狀況等進行充分的調查。

3.4 實行貸款年審制度,簡化續貸流程 對于貸款到期后有繼續貸款需求的客戶,實施貸款年審制度。針對經營基本面無明顯變化、信貸資金需求保持不變或者減少、擔保措施未發生弱化、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在第一年貸款到期后,只需經過銀行重新調查確認,無需重新申報,自動延長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4 批量化操作流程設計

4.1 市場調查 對于具有增信功能的,能夠批量化作業的市場,由銀行評價人員、風險經理共同對市場進行現場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市場管理方的管控能力、企業群體盈利模式與風險特征。根據調查情況,制定合作方案,評估客戶群體的信貸需求總量。

4.2 業務受理 受理小微企業業務申請,由市場管理方負責組織收集市場及客戶基礎資料,打包提交銀行?;A資料主要包括業務申請書、經年審合格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貸款卡、稅務登記證、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等。

4.3 授信申報 評價授信人員或客戶經理根據調查情況,按照市場評分卡、客戶評分卡政策要點確定信貸方案,根據評分卡評分結果,撰寫市場整體授信方案。

4.4 信貸審批 銀行小企業業務經營管理部門根據前期評分卡評價情況,對授信方案提出初步審核意見,會簽信貸審批部門審批。會簽結果作為授信方案的最終審批決策,作為經辦機構辦理業務的依據。

4.5 簽訂合同 對于審批通過的客戶,由銀行客戶經理與客戶溝通,約定面簽合同的時間、地點。在簽訂合同之前,銀行須與合同簽署人確認合同內容,解釋合同中的專屬名詞、關鍵條款。

4.6 發放貸款 銀行對放款資料及其手續的齊全性、正確性及真實性進行審核,確保合同填寫規范,貸款審批條件落實后,對客戶發放貸款。

4.7 貸后管理 將對市場、合作方、客戶三方面的貸后管理相結合,發揮市場管理方及其他合作方對企業的信息掌握、經營管控優勢,銀行加強對市場和合作方的貸后監測與管理,指定專人對市場及合作方進行貸后管理,適當弱化對單個企業的貸后管理。

對于200萬元以下的信貸業務,主要通過市場管理方及其他合作方了解客戶經營信息。對于200萬元以上的信貸業務,采用現場監測與非現場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信息系統進行非現場實時監測,由市場管理方搜集、提供借款人相關信息資料,并協助銀行進行現場調查。

參考文獻:

[1]馬卿,朱東洋,楊曉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09(12).

[2]劉佳薇.基于商業銀行角度的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2012(01).

[3]吳凡,常路,周碧波.作業成本法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應用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1(19).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保險機構因經營失敗退出市場,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這在經濟發達國家較為常見,業已形成妥善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然而,在我國當前保險市場過度求穩的監管導向下,保險公司的退出渠道十分不暢,保險市場只進不出的局面持續至今。市場退出機制的不完善,引發了保險公司嚴重的道德風險,一些保險公司在優勝劣汰約束機制缺失和生存檢驗機制失效的市場環境中肆意妄為,從事各種違規經營甚至惡意經營活動,嚴重擾亂了保險市場的競爭秩序。為促進我國保險業健康、有序地發展,當務之急是盡快疏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完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

關鍵詞:保險市場;退出通道;市場退出機制

中圖分類:F840.3 文獻標識碼:A 

從近年來我國保險監管的實踐來看,由于監管部門過度求穩、盡量避免保險公司破產的監管心態,保險公司退出渠道被嚴重阻塞,保險市場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這一重要機制的缺失,使得保險機構往往只有“生”,沒有“死”,從而引發了保險公司嚴重的道德風險,導致一些保險公司對市場規則置若罔聞,在市場優勝劣汰約束機制缺失的市場環境中肆意妄為,發動著一場場毫無理性可言的惡性“價格戰”,嚴重擾亂了保險市場的競爭秩序。筆者從當前保險市場上愈演愈烈的惡性競爭問題出發,通過對其形成原因的研究和分析,借鑒發達國家保險公司市場退出的成功經驗,認為當務之急是應盡快疏通保險市場退出渠道,完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

一、保險業惡性競爭是一個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險市場準入門檻的逐步降低,保險公司數量大幅增加,截至2008年底,全國保險機構數量已從入市初的37家發展到120家。保險市場經營主體的增加帶來了保險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保險市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競爭不充分狀態也在悄然改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由于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原因,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大多停留在價格競爭方面,甚至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例如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銀保市場渠道大戰、車險市場價格大戰等等。惡性競爭不僅導致保險公司綜合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引發保險公司承保虧損,給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留下極大的風險隱患,還嚴重擾亂了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秩序。保險市場的發展呈現出一個違背經濟規律的“邏輯怪圈”:促進市場競爭的目的原本在于降低行業平均成本,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但現實卻表現為競爭有意或無意地推動了成本的上升;保險業本是經營管理風險的行業,卻要依靠制造風險來維系生存。

本文以車險市場為例做簡要分析。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續提高,我國進入了汽車消費的黃金時期。據不完全統計,車險保費收入從2000年的372.5億元,占產險保費收入總額的62.25%,提高到2008年1~8月的1184.19億元(見表1),占產險業務比重的71.73%,穩居產險業第一大險種。

巨大的車險市場容量所創造的穩定現金流,誘惑保險公司爭先恐后地進入這個市場。然而,面對快速增長的車險市場,許多保險公司非但沒有從中獲得利潤,反而是持續虧損,甚至有些地方車險業務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情況。究其原因可以發現,車險行業中普遍存在的惡性價格競爭,使保險公司車險業務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導致承保利潤微薄,盈利能力持續下降。具體而言,車險市場的惡性競爭按競爭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06年以前。特別是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以來,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各保險公司之間開展了盲目的價格戰,將產品價格壓低到行業平均成本以下,造成大多數保險公司車險經營成本超過100%,車險業務虧損嚴重。

第二階段是2006年至今。從2006年開始推行行業條款與費率,到2007年全國保險協會制定統一的ABC三類基本條款和費率,在這樣一種企圖減少價格和產品競爭來實現合謀的定價和合同安排的情況下,很多保險公司搶占市場的主要手段演變成代理手續費和高額回扣的競爭。各家保險公司給予代理中介的手續費不斷飆升,連連突破商業車險手續費15%和保監會7折限令的最高規定,有些地方的車險手續費甚至一度達到40%的水平,加上車險業務70%左右的賠付率水平,保險公司車險承保業務虧損嚴重。

2006年以來,車險市場已連續三年出現行業性承保虧損的尷尬局面,2008年承保虧損更是高達125億元,綜合成本率達106.7%,也就是說,收取100元的車險保費,卻要支出106.7元,虧損6.7元。行業統一條款和費率并未實現治理車險市場惡性價格競爭的初衷,價格戰以另一種變相形式在繼續上演,保險公司在行業自律面前陷入“囚徒困境”,惡性競爭在保險公司的“非合作博弈”下愈演愈烈。

二、惡性競爭問題的原因分析及解決路徑

(一)惡性競爭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般說來,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保險公司的經營應該日趨理性和成熟,為何我國保險市場惡性競爭卻欲罷不能,而且風險還顯現出被逐漸放大的趨勢呢?

對于形成惡性競爭的原因,不同學者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是出于保險公司的非理性,由保險公司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所致,因此主張對保險公司市場行為加強監管。有人認為是由于市場主體過于集中形成了惡性競爭,因此主張限制保險公司市場準入。還有人將惡性競爭歸結為監管不力或行業協調不夠,因此主張加強監管力度或行業自律。但從上述措施的實際效果來看,惡性競爭的問題不但未能得到妥善解決,還出現愈演愈烈的跡象,表明上述幾種觀點均未抓住問題的要害。筆者認為,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國保險市場缺乏保險市場退出機制,保險公司的市場退出渠道不暢。

一直以來,我國保險市場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尚無一家保險公司退出市場,保險市場只進不出的局面持續至今。我國保險業市場缺乏去腐生新機制,引發了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嚴重的道德風險。具體而言,對投保人來說,有意或無意地形成一種即使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不足也不會遭遇破產的思維定勢,再加上市場上保險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客觀事實,使投保人在選擇保險產品時價格成為惟一的標準。這種不成熟的消費心理,迫使保險公司加入價格戰,于是,價格競爭成為保險公司特別是一些新進入市場的小公司可選擇的“最優”策略。對保險公司來說,即使經營不善也總會有政府的救助或扶持,在短期利益的驅使下,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許多保險公司在經營時必定會疏于對風險的管理,不計成本地盲目擴大承包量,一味地追求業務規模和發展速度,大張旗鼓地搞手續費大戰、回扣大戰、價格大戰,進行不理智的惡性競爭。

(二)解決惡性競爭的關鍵在于疏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

過度競爭多是由于只有市場進入機制而沒有正常的退出機制造成的。市場經營主體特別是新進入

市場的小公司達不到保險行業的合理規模,因競爭的需要而將價格人為地壓低,其后果是削弱甚至喪失償付能力,最終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

解決過度競爭問題的思路有兩條:一是提高保險公司市場準入門檻,限制保險公司市場進入;二是完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疏通保險公司退出渠道。筆者認為后者更為現實可取,理由是:(1)限制保險公司市場進入是無視市場經濟規律、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的做法,是與我國保險市場化改革取向相違背的。允許具備經營資質的潛在競爭者進入保險市場是體現市場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市場有效競爭的客觀需要,長期人為限制保險公司市場進入的做法必然會破壞市場合理的競爭秩序,導致保險市場的畸形發展。(2)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的缺失,會引發保險公司嚴重的道德風險,使其在缺乏優勝劣汰機制的約束下為所欲為,擾亂市場正常的競爭秩序。

經營失敗的保險公司及時完成市場退出,是保險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結果,通過發揮市場退出機制的懲戒效應,一方面,可以增強保險公司的風險和憂患意識,防范和化解保險公司經營風險,規范保險市場秩序;另一方面,還能夠引導保險公司樹立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敦促保險公司走集約化經營的發展道路,客觀上起到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有序、快速發展的作用。

面對我國保險市場愈演愈烈的惡性競爭,事實表明僅靠監管部門的價格管制或車險行業價格聯盟約束,只能起到治標的效果,觸及不到問題的根源。在缺乏硬性市場退出的約束下,保險公司不可能主動放棄已被市場所認可的價格競爭策略,最終只能走上一條偏重于速度和規模的外延式發展之路。因此,當務之急是應盡快疏通保險市場退出渠道,完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機制。

三、發達國家保險公司市場退出的經驗借鑒

保險公司因經營失敗而退出市場是保險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也是優化稀缺保險資源配置和提高保險市場效率的客觀要求,這在經濟發達國家較為常見,妥善順暢的保險公司市場退出渠道業已形成,并在不斷發展和完善。

(一)美國保險公司破產退出概況

在美國7000多家保險公司中,幾乎每年都有若干家因償付能力不足或經營失敗等問題而退出保險市場。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已有800多家保險公司破產退出,1984~1993年間破產保險公司的數目尤為顯著,其中僅1991年美國就有65家壽險公司破產,46家財產與意外險保險公司破產。

圖1是由保險評級機構A.M.Best發布的在1979-2007年間破產的美國保險公司數量統計圖。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在美國7000多家保險公司中,平均每年大約有0.5%~2%通過破產、并購等形式退出市場。A.M.Bestl999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引起美國保險公司破產的最常見誘因是保費或準備金不足、增長過快和災難性事件的發生,在所有破產保險公司中有約41%是因承保風險所致。

(二)日本保險公司破產退出概況

日本是世界上保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保險業為日本戰后經濟的高速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支撐日本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日本人曾自豪地聲稱日本的保險公司是最保險的、不會破產,然而1997年日產生命保險公司的破產徹底打破這一神話,1997年至今,日本已先后有8家壽險公司和1家產險公司倒閉破產。

導致這些保險公司破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所實行的過度保護政策,在政府隱形保護傘之下,保險經營者為所欲為,各種形式的惡性競爭活動充斥保險市場,日本保險業在戰后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帶有明顯的粗放式經營特征。

(三)英國車險市場保險公司破產倒閉概況

上世紀60年代末的英國車險市場同當前我國車險市場狀況相類似,也充斥著各種形式的惡性競爭活動。在英國政府廢除其官方定價費率之前,英國車險市場絕大部分的保費收入被一些大型保險公司組成的同業聯盟所控制,雖有幾家保險公司并未加入同業聯盟,但他們的保險費率卻貼近由同業聯盟所設定的最低費率。在這種環境下,車險業務承保利潤微薄,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只能通過投資獲得收益。在1967年英政府廢除其官方定價費率后,多家保險公司為擴大其市場份額紛紛采取低費率、高回扣等方式從保險代理人那里獲得大量保險業務,結果導致承保利潤急速下滑,少數幾家虧損嚴重的公司因資不抵債而破產倒閉,這其中就包括:火災、汽車和海險保險公司F.A.M(Fire,Auto&Marine)、Vehicle&General。

四、我國建立保險市場退出機制的可行性分析

我國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的建立和基金規模的不斷積累壯大,為保險公司因經營失敗退出市場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現實的可行性。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的建立是我國保險業的一項重大改革和制度創新,它對改革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保險機構退市,國家財政兜底”的體制,即將保險市場上隱形的國家信用直接轉換為制度化的行業信用,奠定了物質基礎。截止到2008年,保險保障基金的規模已累積至200億元,隨著基金規模的進一步壯大,可以為經營失敗的保險公司退出市場提供堅實的信用保障。在當前我國保險市場惡性競爭泛濫的情況下,不應再讓這筆資金繼續閑置或被挪作它用。

由于保險業自身的特殊性,政府對維護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負有重要責任,但這種責任不等于政府承諾每一家保險公司都能持續經營。事實上,由于我國保險監管部門既是我國保險業的主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促進保險業發展,提高保險市場的效率;又是保險業的監管部門,其主要職責是防范、化解風險,維護保險市場穩定。這種兼有“裁判員”和“領隊和教練員”的雙重身份,使得監管部門在效率與穩定的抉擇中過分偏重于后者,懼怕保險公司的破產退出,這種過度求穩的監管導向為保險公司撐起一把隱形的“保護傘”,使其在生存檢驗機制失效和優勝劣汰懲戒機制缺失的市場環境中肆意妄為,發動著一場場毫無理性可言的價格大戰、折扣大戰和渠道大戰,各種惡性競爭活動充斥保險市場,嚴重破壞了市場的競爭秩序。

讓經營失敗的保險公司及時、有序地完成市場退出正是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監管部門的過度保護,只會暫時地隱藏風險,而在風險積聚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時,將會爆發釋放出更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上文提到的日產生命破產倒閉的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由于日本保險監管當局歷來對保險機構的財務狀況實行不公開制度,盡力維持“保險公司不破產”的神話,所以在1997年日本大藏省突然宣布日產生命破產時,給日本壽險業帶來巨大的震動,幾乎使壽險業遭受滅頂之災。因此,為構建合理的競爭秩序,我國保險監管政策需要進一步改變和調整,盡快疏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引導保險公司走上一條良性競爭之路。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個健全、穩定的保險市場必然是一個市場進入與市場退出互為前提、動態調整的良性循環市場。市場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具備順暢的市場退出渠道,使經營失敗的保險公司及時、妥善地退出市場,以保證稀缺保險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保險市場的有效競爭。面對我國保險市場愈演愈烈的惡性競爭,事實表明,僅靠監管部門的價格管制或車險行業價格聯盟約束,只能起到治標的效果,觸及不到問題的根源。在缺乏硬性市場退出的約束下,保險公司不可能主動放棄已被市場所認可的價格競爭策略,最終只能走上一條偏重于速度和規模的外延式發展之路。因此,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改變和調整我國的保險監管政策,盡快疏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使經營失敗的保險公司及時退出市場,利用這種優勝劣汰機制約束并最終根除市場上的惡性競爭,引導保險公司走上一條良性競爭之路,最終促進我國保險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在剖析交叉性金融業務變動特點、對系統性風險傳導路徑的基礎上,測算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實證分析了交叉性金融業務與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2010年以來,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經歷了“N”型變動趨勢,2015年以來風險處于持續上升通道,且成為歷史高點。銀行系統性風險的產生與資產管理市場下的交叉性金融業務快速發展密切相關。為了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需要繼續加強和完善穿透式監管,實現銀行業務“期限錯配”的范圍合理化,確保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關鍵詞:資產管理;交叉金融;銀行系統性風險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9.03.014

一、引言

近年來,國內居民財富加速積聚,資產管理渠道急需多元化發展。同時,國家日益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為資產管理業務多元化打開了通道,資產管理行業得以井噴式大發展。原有的證券、基金、保險、信托等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壁壘被打破,各種交叉性嵌套型金融產品不斷涌現和發展,涉及多領域金融業務、綜合化經營發展的泛資產管理市場格局已經逐步形成。交叉金融性業務極大推動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豐富了金融業務產品種類,提高了金融效率,擴大了收益空間,但同時一系列潛在金融風險也悄然而至,表現為風險傳遞日益復雜、交叉性風險逐步凸顯。尤其2007年次貸危機引起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各國監管部門將銀行系統性風險納入了金融監管的核心。2012年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對證券公司資管計劃進行了規范。原銀監會2014年發布了《關于規范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開展同業業務需建立專營部門,其他部門和分支機構不得經營同業業務。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多部門正式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主要針對我國資管行業現狀統一監管標準、規范業務流程、防范防控潛藏和現有的金融風險,為其有效回歸本源、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做好準備。

與實踐發展相對應,2007年次貸危機的爆發使得金融風險再次成為全球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許多學者對銀行系統性風險形成的原因、影響機制等問題進行了研究。Kaufman(2010)、翟金林(2001)等學者對銀行系統性風險進行了定義,從風險蔓延、內外環境沖擊、系統功能等角度分析了系統性風險的表現和特點。部分學者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成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如Borio(2009)認為銀行系統性風險本身就存在于銀行體系內部,隨著銀行的發展風險逐漸積聚,使得銀行系統發生周期性危機。對于交叉性金融業務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國內外學者主要對系統性風險的成因、路徑等進行了分析研究。Dierisk(2004)主要從銀行集團內部角度研究了銀行交叉性金融風險的影響機制,他認為為了規避高壓態勢監管,銀行往往通過內部轉移資產獲得監管套利,從而引發系統性風險。曾剛(2016)對交叉性金融業務迅速擴張和風險特征進行了分析,認為要通過強化監管協調、加強對宏觀審慎的關注等方面維護金融穩定。葉文輝(2015)認為交叉型金融業務的風險環節主要有通過“通道”業務為一些金融機構提供融資、通過“過橋”方式使得資金在金融體系里流轉。

綜上所述,在對交叉性金融業務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研究中,大部分學者多從風險形成原因、影響機制、政策建議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鮮少有從實證角度定量測度交叉性金融業務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同時,在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成因分析中,多從傳統銀行自身體系、外部經濟環境因素等方面研究,很少將以跨市場、跨部門為特點的交叉性金融業務作為系統性風險的成因納入研究體系。交叉性金融業務大多交易鏈條長,業務模式復雜,期限錯配、信用轉換、杠桿疊加、風險隱蔽等情況突出,對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帶來較大威脅,不利于我國金融穩定與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研究分析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生成和擴散機制的基礎上,對交叉性金融業務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進行定量測度,對建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成因體系、降低系統性風險、維護我國金融系統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與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內在邏輯

(一)交叉性金融業務的內涵及發展

交叉性金融產品由涉及多類別的資管機構共同創新組合而成,具有跨市場、跨機構的特點??缡袌鲋饕菍Y管產品進行資產組合,打破單一市場壁壘,從而使資管領域橫跨資本、貨幣等多個金融市場的子市場,如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缧袠I則是不同類別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基金、銀行之間相互合作,對資管機構產品發起運作。

近10年來,我國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分別為銀信合作階段、銀證合作階段、股債市場盛行階段、債券市場萎縮階段、資管規范新階段。為規避監管,2007年銀行機構大力開展與信托合作業務,交易結構較為簡單,容易穿透底層資產,但是資產管理較為單一,難以滿足多元化需求。2012年,《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發布,資產管理業務得以井噴式大發展,銀行與證券合作密切,原銀監會2013年發布《關于規范銀行業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資產管理業務加以規范。2014年股票債券市場開始盛行,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十分迅速,由此引發一系列監管套利、期限錯配等風險問題。2016年證監會出臺“新八條”,對資管業務更進一步規范限制,債券市場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為了規范資產管理業務中普遍存在的多層嵌套、剛性兌付、杠桿疊加等問題,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一行兩會、外匯局多部門共同下發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迎來了資產管理元年,開啟了資管行業的全新格局。

(二)交叉性金融業務結構與銀行經營風險

縱觀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歷程,資產管理參與主體日益增多,交易結構日益多元化,隨著經濟環境、國家政策的變化亦不斷發展、調整、創新。交叉性金融業務主要由三個核心要素組成,分別是資金提供方、投資管理人、基礎資產(見圖1)。

1. 資金端業務結構與潛在風險。資金端指銀行、信托、券商、保險等機構提供資金支持,根據其收益預期及風險偏好等投資需求選擇相應的投資計劃。資金端的投資需求及客戶群體的融資需求為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推動力量。隨著客戶群體融資需求日益旺盛,更多資金提供方參與到交叉性金融業務中,多元化融資服務發展迅猛,極大地推動了泛資產管理背景下的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目前,銀行機構作為開展交叉性金融業務最重要的主體之一,對促使交易結構持續豐富化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銀行機構在開展交叉性金融業務時更傾向于通過結構化模式選擇投資金融產品。結構化模式是在資金提供方進行優先分級的基礎上,對投資產品產生收益進行差別分配。如,希望不承擔較大風險同時收益沒有過高要求的投資方傾向于選擇優先級結構化產品;希望獲得較高收益同時可以承擔較高風險的投資方更傾向于投資次級機構化產品。

資金端期限錯配、剛性兌付、高杠桿等問題突出,易引發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銀行在投資時通常采用資金池方式操作資金的流動,在籌集資金時具有長期滾動性和短期高流動性,而在投資時選擇流動性較低、期限較長的項目,隱藏風險隱患。一旦理財產品等滾動發售出現問題,流動性風險將會迅速積聚,通過交叉性金融業務蔓延至其他金融機構,最后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流動性風險暴露。

2. SPV業務結構及潛在風險。SPV即特殊目的載體,它同時連接資金提供方和底層資產,扮演著橋梁作用,是交叉性金融業務的主體。特殊目的載體包括資管計劃、信托計劃、公私募基金等,種類日益豐富,但是隨著多元化趨勢的發展,合規風險問題日益突出。目前,主要分為單一載體模式和多層嵌套模式,后者交易機構復雜,資金鏈條較長,底層資產穿透困難,因此是開展交叉性金融業務較為重要的模式。金融機構在使用多層嵌套模式時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銀行與專業管理機構合作拓寬資產配置渠道。銀行機構投資資金充足但是存在投資經驗不足的問題,于是選擇和其他資管機構比如信托、保險等進行合作,通過多層嵌套,拉長資金鏈條,獲得高額收益。銀行機構首先將理財資金投向信托機構,然后再投向保險或者證券公司下的資管計劃參與到權益類資產投資,從而獲得高額收益。

基于當前經濟形勢,很多資金提供方選擇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主要基于結構化模式,因此聚集不同優先級次資金,通過債權或者股權方式投資某些項目進而獲得高額收益。監管規定銀行機構不得運用自有資金投資產業基金,為了獲取高利潤,銀行機構通過借助特殊目的載體進行項目投資,形成多層嵌套模式。

二是銀行規避監管選擇多層嵌套結構模式。為規避監管,銀行機構傾向于通過與資管機構合作增加資產多層嵌套,對于監管部門有效穿透底層資產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如,銀行機構通過打包不良資產轉讓給資管機構,資管機構進一步投資于券商,同時銀行機構和資管機構也可以將資產通過信托機構投向券商,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嵌套,從而達到監管套利的目的。

作為扮演橋梁作用的SPV,涉及金融交易主體較多,交易環節也十分復雜,極易引發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為規避監管,銀行多選擇異地資管機構開展交叉型金融業務,跨地區跨機構開展業務增加了操作和道德層面上的風險問題。此外,交叉性金融業務資金鏈條復雜,每個參與其中的金融機構主體都有可能存在信用風險隱患,一旦某一個點出現風險,都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銀行機構在開展業務時很難準確把握交易對手的風險管控情況。

3. 資產端業務結構及潛在風險。底層資產端是資產的最終投向領域,主要投向貨幣市場、債券市場、非標資產、私募基金、權益類資產等金融市場產品和工具,底層資產的性質決定了交叉性金融業務的風險暴露情況。目前底層資產種類豐富,風險暴露與多類因素相關。如資產管理者的產品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資產收益率。此外,資產投資基金類業務涉及主體較多,交易機構復雜,涉及信用、合規等風險。

底層資產端是引發信用風險的重災區,銀行業機構在資產投資時往往把重點放在收益的高低上,忽視資產最終投向領域問題,某些底層資產領域具有高風險的特點,因此投后管理是銀行機構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

三、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測算和分析

(一)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來源

系統性風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金融制度不健全及市場發展欠規范,經濟周期、市場投機、資產泡沫等都有可能帶來金融風險,而且系統性風險的形成往往是各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現階段最突出的風險之一是以資管業務為主要內容的交叉性金融業務不斷膨脹,資金端與資產端期限錯配突出,再加上經濟形勢不利及外部事件影響,極易產生流動性錯配風險及信用風險。因此可以判斷當前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的來源既有銀行系統內部的因素,也取決于外部宏觀環境和某些特定因素的沖擊。內部因素主要產生于銀行間債權債務關系以及信息的不對稱性,增加了金融系統的脆弱性,極易引發銀行擠兌風險傳染和蔓延。

(二)風險測算方法

比較各種風險測算方法可知,GARCH模型法能較好地運用自身暴露的風險狀況測算風險,但是沒有考慮外部宏觀經濟因素帶來的影響,因此不適合測算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綜合分析法在測算風險時不考慮銀行機構之間的業務聯系,比較適用于金融市場較為繁榮的國家。只有指標變量方法綜合考量內外部因素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結合內外部因素進行數據分析綜合測算風險,比較符合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變動特點。本文選擇指標變量法測算我國商業銀行的系統性風險。

(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指標變量法的要求,本文將選擇與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相關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主要指標變量。由于變量較多,本文通過因子分析方法進行綜合性測算,同時考察不同因素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在選取指標時,選取宏觀經濟相關指標、國際體系相關指標、銀行體系內部指標進行綜合性測算。風險測算指標體系見表1。

(四)風險測算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測算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通過分析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提取可以代表整體狀況的公因子,通過公因子綜合計算風險指數值,進一步分析風險變化趨勢。

1. 數據來源。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本文選取了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的相關指標數據。其中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存貸比、超額備付金率、流動性比率、銀行盈利指數、資產利潤率、外債負債率從歷年《中國金融年鑒》及原銀監會網站獲取,GDP指數、CPI來源于中經網數據庫,銀行家宏觀經濟信息指數、銀行業景氣指數來源于萬得資訊,財政支出、財政收入來源于新浪財經網站,短期外債/外匯儲備指數來源于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通過SPSS22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為了消除量綱的影響,方便比較分析,對各個變量序列進行標準化處理。

2. 相關性檢驗及特征值。通過KMO和Bartlett檢驗分析,發現KMO值為0.681,Bartlett值小于0.05,達到指標之間相關性具有顯著性的標準,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構建工作。數據處理結果表明,影響因素共有4個公因子,其累計貢獻率為82.094%,4個公因子貢獻值分別為27.575%、23.159%、20.583%以及10.777%。

3. 因子載荷矩陣。表2是旋轉后的矩陣,因子載荷的絕對值越接近1,表示變量表達信息量越豐富,貢獻率越大。從表中可知,公因子1包括銀行盈利指數、銀行業景氣指數和外債負債率載荷量均大于0.8,其方差貢獻率為27.575%,主要反映了銀行業經濟狀況和外在經濟環境對風險的影響較為顯著。其中資產利潤率以及財政支出/財政收入荷載量非常接近1,表明其盈利水平以及國內收支情況與其風險有非常強的相互影響關系。流動性比率為0.841,充分說明了流動性指標有較大的影響性,這也是關鍵性監管指標之一。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荷載量達到0.816的較大值,說明銀行家對宏觀經濟信心值占據了一席之地,對系統性風險有一定的影響。

(五)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狀況分析

根據4個公因子權重進行加權,計算出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指數值,通過繪出指數變化趨勢圖進一步分析不同時段的風險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圖2為2010年一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綜合指數變化折線圖。指數大小代表了測算區間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高低,負值說明風險處于安全可控的狀態;正值風險處于較高位置需警惕。

從圖中可知,2010年一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指數呈現明顯的“N”型走勢。2010年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指數為正,且不斷上升。這是因為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惡化,對我國金融市場形成負面沖擊,但隨著2009年我國推出4萬億刺激政策,國內市場開始回暖,風險指數在2011年年中左右開始回落,風險逐漸下降。

2012年二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指數明顯下降,說明這段時間風險平均水平處于較低狀態,一方面可能與我國采取的一系列緊縮性財政政策降低了通貨膨脹的影響有關系;另一方面我國實施有效監管措施,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控制較好。

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風險指數值快速上升,說明該期間我國系統性風險上升速度很快。這一時期商業銀行風險的上升,除了不良貸款暴露較快外,也與潛在風險較大有關,特別是前期我國資產管理業迅速發展,商業銀行通過跨市場、跨行業的金融交叉業務日漸頻繁和增加,鏈式風險傳染、期限錯配、套利風險日益凸顯,成為導致風險爆發的重要因素。

四、交叉性金融業務對系統性風險影響程度的實證分析

為了更準確地認識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主要來源,以及交叉性金融業務對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程度,本文將構建模型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由于VAR模型參數過多,估計結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本文通過SVAR模型分析交叉性金融業務與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之間的關系。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資產管理規模(AM)反映我國從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的總體發展情況。每季度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信托機構相互合作的銀信合作規模(BTC),較好地反映了泛資產管理背景下我國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發展情況及對我國銀行業系統性風險帶來的影響。理財業務情況采用銀行理財產品續存資金規模( BF)來表示,銀行理財產品一直占據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交叉性金融業務,因此把銀行理財業務規模作為一項指標變量。銀行風險性指數(RISK)即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的我國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銀行系統性風險指數作為衡量標準。

綜合我國銀行業實際情況以及實驗樣本的合理性,選擇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國銀行業相關指標作為構建SVAR模型的變量。各指標主要摘取于萬得資訊、中國銀保監會網站以及各種資管年報等資料。銀信合作規模數據來源于中國信托業協會,資產管理規模來源于萬得資訊以及我國資管發展年報等資料,銀行理財產品續存資金規模主要取自萬得資訊。

(二)模型估測結果與分析

1. 單位根檢驗及滯后階數選擇。由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可知序列BTC、AM、RISK、BF均經過一階差分之后變為平穩序列。根據AIC和SC值選取模型的滯后階數,可知滯后階數為2。

2. 引入包含4個經濟變量的SVAR模型,其中4個經濟變量分別為資產管理規模(AM)、銀信合作規模(BTC)、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指數(RISK)以及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資金規模(BF)。為減少異方差干擾,所有數據都采用對數形式表示。SVAR模型可表示為:

3. 穩定性檢驗。檢驗可知,單位根倒數全部位于單位圓中,表明模型是穩定的,可以保證脈沖響應函數的結果具有可靠性、穩定性。

4. 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檢驗可知,資產管理業務規模、銀信合作規模以及銀行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格蘭杰原因,在資產管理背景下交叉性金融業務對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產生影響。

5. 脈沖函數響應分析。分析交叉性金融業務發生1個標準單位的沖擊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趨勢可以發現,0.5—1.5期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有一個正向明顯沖擊,在1.5期達到最大值,之后直至到第4期沖擊趨向緩解,但期間仍有所微弱波動,在4期之后交叉性金融業務的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沖擊趨于平穩。資產管理市場背景下的交叉性金融業務對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具有正向的影響,當交叉性金融業務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其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趨于穩定區域(篇幅所限,圖略)。

6. 方差分解分析。從圖3可以看出,對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貢獻度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是銀行理財業務,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仍處于上升趨勢。銀行理財資金大都投向債券市場、金融債、3A級短融以及其他信用品種,產品跨市場、多層嵌套,信息披露不全,存在灰色操作空間,有些產品較依賴于銀行內外部評級,一旦遇有信用危機則收益無法保證。結果同時表明,資產管理業務對銀行系統性風險產生了一些影響;目前銀信合作占比較小,對系統性風險的沖擊力度尚小,但是銀信合作業務作為交叉性金融業務的典型代表,對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具有持久性。

五、結論與建議

2010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金融風險呈現明顯的“N”型走勢。系統性風險的變化既與國內外宏觀形勢有關,也與商業銀行業務結構密不可分。交叉性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給我國商業銀行整體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隱患。

根據本文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議:(1)繼續加強和完善穿透式監管。資管行業必須實行穿透式監管,尤其針對多層嵌套的交叉性金融產品向上必須核查產品投資者,向下必須識別產品底層資產。一方面嚴格按照標準核查投資者是否合格,銷售的產品是否合適,重點監督監管金融產品的宣傳以及風險效益等情況,防止因為信息不對稱或存在虛假信息等引起兩者不匹配的后果。另一方面準確登記交叉嵌套產品的流轉和運行狀態,認真分析產品的期限結構和資金源頭,防止金融機構產生套利行為。(2)確?!捌谙掊e配”的范圍合理化,有效服務實體經濟。資管新規中為了降低期限錯配風險,明確規定了資產管理產品的期限,對保護資管產品的流動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基于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還不完善,短期內很多融資不可避免地還要通過非標準化債權的方式來完成,資金也不可能單純來自銀行表內資金。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逐步引導市場穩健地度過過渡期。在特定情況下,可以適當允許非標資產的期限錯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比如國家鼓勵發展的PPP項目可適當允許非標資產期限錯配,對低流動性資產進行合理性管理。

參考文獻:

[1]曾剛.交叉金融創新與風險管控[J].中國金融, 2016,(5).

[2]方先明,謝雨菲.影子銀行及其交叉傳染風險[J]. 經濟學家,2016,(3).

[3]葉文輝.交叉性金融業務存在的風險與對策研究[J].國際金融,2015,(2).

[4]汪憲祥. 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測評[D]. 南京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2.

[5]楊秀江.銀行系統性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8.

[6]唐壯志.我國商業銀行風險與效率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指標選取[J].現代商貿工業,2009,21(6).

[7]盧軼喬.我國商業銀行風險評價——基于年報數據的因子分析法[J].當代財經,2011,(6).

[8]巴曙松, 韓明睿.基于SVAR模型的金融形勢指數[J].宏觀經濟研究,2011,(4).

[9]鄒靜,王洪衛.互聯網金融對中國商業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基于S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7,38(1).

市場風險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在互聯網與金融業交叉融合等大環境下,貨幣市場基金(MMF)的設計更科學、交易更便捷、功能更完善,迎來了新一輪快速發展期。2013年四季報顯示,中國共有MMF產品153只,資產凈值8832億元,占基金總規模的30%。其中“余額寶”一只產品在成立的8個月內規模激增至4000億元,約占中國MMF總規模的40%。

參照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最大時約占存款總量十分之一估算,中國貨幣市場基金規??蛇_10萬億元。但其仍存在孕育成長與創新的空間,企業現金管理需求是未來貨幣市場基金可以分食的另一塊巨大奶酪。目前中國企業閑置資金主要投向協議存款、理財產品等,這些產品收益高于活期存款,但流動性相對欠缺。專業的企業現金管理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已有基金公司推出“企業版余額寶”產品,未來滿足不同細分需求的企業MMF產品將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一旦企業存款轉化為MMF形成趨勢,將對銀行負債端造成更深遠影響。一般認為,銀行存款中“存貸掛鉤”的長期企業存款比居民存款更為穩定、不易流失,構成了銀行存款的“護城河”。如果未來大規模轉為MMF,銀行存款規模、結構等將產生較大變化。此外,與中國現有的主流MMF相比,美國的MMF還具有簽發支票、轉賬付款等支付功能,中國MMF未來仍有創新空間。

在貨幣市場基金的推動下,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正在形成“小額先行、加速推進”的獨特市場化路徑。目前中國已推出的大額可轉讓存單僅限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個人和企業大額存款并未實現利率市場化,而MMF快速發展率先實現了小額資金的利率市場化。中國規模最大的MMF“余額寶”人均持有金額僅4307元,顯示目前中國的MMF是典型的小額活期儲蓄替代品。

此外,目前中國監管部門整體上對互聯網金融有更為開放、包容的態度,以及來自銀行積極主動地應對都將進一步加速利率市場化。因此,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貨幣市場基金發揮著存款的“平行線產品”競爭作用。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雖然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但風險也不可忽視?;鸸芾砣藨叨戎匾曍泿攀袌龌鸬牧鲃有燥L險。MMF多用于日?,F金管理,或作為不同投資品種轉換期間的臨時資金存放,常被投資者視為安全產品而忽視風險。當同業市場出現波動,機構投資者往往第一時間贖回MMF,或在不同MMF產品間套利,造成“踩踏”。MMF管理人面臨更高的投資者申贖帶來的風險,對流動性管理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金融危機暴露出流動性風險和利率、信用等其他風險間的密切聯系,應注意控制期限錯配敞口,充分估計可能出現的流動性缺口。

靜態流動性監管指標“存貸比”面臨考驗。在MMF快速擴張的背景下,儲蓄存款變身同業存款,“存貸比”達標正在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銀行無論放任“存款搬家”,還是將存款引入合作的MMF,都面臨來自存貸比指標的壓力。如果繼續固守該指標,將進一步推動銀行扭曲的監管套利行為。建議逐步引入更為動態的凈穩定融資比率(NSFR)、全面流動性評估(CLAR)取代這一靜態指標。

未來滿足不同細分需求的企業貨幣市場基金產品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貨幣市場基金的支付功能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上一篇:內部審計作用論文范文下一篇:團體心理輔導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